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17:02: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篇1

四川藏区新农村建设,务必把握好以下九大原则,以利于实现藏区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以利于实现百万藏民族同胞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一、坚持统筹协调、成片整体推进的原则

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以乡镇及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统筹资金、项目,整合各类资源,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突出重点,抓好示范,积累经验,然后整体全面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从解决藏区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重点支持贫困村,适当扶持中等村,全力指导富裕村,实行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推动藏区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同时,要科学制定新农村示范点、示范片建设规划。规划要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一致,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村落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规划片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注重保持鲜明的藏民族特色、独特的康巴地域特征和优秀的木雅文化传统,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推进。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科学布局村庄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村落民居特色和便利为民服务,建立健全有效的规划、建设、使用、管护机制。

三、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优先考虑农牧民增收的原则

藏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发展,是藏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造血机。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四川藏区特有的产业环境,形成了独有的产业形态,并成为藏区新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撑点。要打“特色”牌,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如:无公害及错季蔬菜、虫草、松茸、黑木耳、藏猪、藏鸡、藏药材、特色粮油、水电、特色旅游等等,都是藏区所特有的。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突出比较优势,尽可能充分增加上述各种特色产业的附加值。同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坚持一村一品的布局,突出抓好特色产业,积极为区域龙头企业输送优质原料;千方百计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规划特色产品发展试验示范基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搞好农产品流通。

四川藏区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藏区推进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做大做强生态绿色、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等藏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努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藏区新农村建设中,要以新村为载体、产业为支撑,突出抓好产业发展;与此相一致,必须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上,激活农村经济和市场,使农牧民真正过上富裕生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确保农牧民利益,促进农牧民增收。

四、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分步实施的原则

尊重农牧民意愿,维护农牧民利益,增进农牧民福祉,按照规划布局和设计,由农民自主决策、自主建设。根据规划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年推进。

五、坚持依法建设、民主管理的原则

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完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管理体系、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和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 顺应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新要求,深化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基层治理模式,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决策制度、群众监督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增强农牧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过时上幸福新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必须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必须重视保护农民宅基地使用权。

六、坚持政府主导、农牧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

原则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拉动效应,带动村民、企业和城乡其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广大农牧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充分尊重其意愿,激发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共建家园的积极性。

七、充分体现民族及文化特色原则

四川作为第二大藏区,民族新村和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务必集中体现藏民族文化及民俗风情特色。在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上要凸显藏民族的文化特色,使之成为新农村的灵魂,并与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匹配。

八、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篇2

一、理清工作性质

根据调查显示,城市住房建设与农村住房建设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住房形式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一是,居住者、社会环境不同。由于我国社会城乡差异的存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在教育水平、生活方式、就业渠道等都存在许多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所享受的待遇不同,这种差别之下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价值观等等也会存在差异。二是,城市与农村的生态系统截然不同。城市的生态系统是工程技术手段改造而成的人工符合系统;农村则是在同一个系统中完成生活、工作,也同样是生态系统。三是,在住房建设中,城市住房主要是商品化的住房,集中决策;农村则是自主建房,分散决策,农民基本是各自筹集资金和建设房屋,资金管理,c市场流通无关。

新农村社区是城市社区向乡村社区的过渡,或是二者的混合模式。从部分和外表看来,新农村社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社区的特征,但是在社会环境和管理机制来看,新农村社区仍然属于农村居住的范畴,以农民居住为主,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物业管理等都相对缺乏。所以,新农村社区的建筑节能工作不能东施效颦,完全模仿城市社区的模式,也不能固步自封照搬农村的生活模式。

新农村从建设模式上可以分为三类:

从图中可以看出,村落型社区更接近于农村住房建设模式,城郊型更接近城市住房建设模式,三种新社区建设模式特点不同,在管理中要采取的措施要有所区别,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要求也不同。

二、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牢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宗旨的原则。在《意见》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建设目标,也应该是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应遵守的原则。离开这个原则,就好陷入“无发展的增长”的困境之中,也就是:“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无声的增长(Voiceless Growth),无情的增长(Ruthless Growth),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和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意见》中还点明,村庄治理要遵循节约的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改造和建设,降低村民负担。但是,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许多盲目建设、铺张浪费的情况,严重降低了村民居住的幸福指数。

第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要严格遵守“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原则。广大农村是农村建筑节能工作的中坚力量,农村建设节能工作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因此,农村新社区建筑节能工作也不能盲目按照城市节能工作进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按照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进行改造,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前提。

第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意见》指出,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农村的经济水平有限,新农村社区建设不能盲目搞形式主义,脱离实际,要尽量不增加农民的负担,要充分挖掘农村的优势和资源,采用性价比最高的节能技术和方案。

三、构建工作平台

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工作平台如下图:

如图所示,工作平台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基础之上,三大支柱分别是技术、资金和制度,同时又受到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等三大力量所调控。在这个平台上,各方代表和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努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的工作。

在制度支柱的建设方面,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需求分析。我们要先进行研究,在新农村社区节能建筑的建设工作中,哪些方面的利益需要制度来进行调节?哪些行为需要制度来进行约束个规范?其次,供给分析。在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要分清哪些制度适用于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建设?哪些是不适合的?为什么不适合?适合的制度可以直接列入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体系种类,而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部分就是制度创新的领域。

在资金支柱的建设方面,要根据社区建设的不同类型,来分析资金可能的来源。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大瓶颈就是资金短缺。资金短缺也是农村的建筑节能工作尚未纳入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强制管理范围的重要原因。可以采用租赁、出售、承包、拍卖等方法对分散在各村的集体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挖掘资源的使用率,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和建筑节能建设筹集资金。

在技术支柱的建设工作,开展研究工作要选取主要的角度,例如关键技术的选用、技术规范体系与节能技术产业化、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估体系等。技术并不是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大障碍,而是资金短缺以及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规划问题和舒适度标准等要进行着重要交,因为涉及土地的利用、资金的筹措以及技术的选取和节能效果。

本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建设节能工作平台和基本框架的工作思路。各个农村社区建设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选择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方法,推动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孙晓冰,沙凯逊. 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思路[J]. 建筑经济,2012,07:94-96.

篇3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探究,分析发展的方向和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基本目标

通过系统规划,能够让农村景观充分反映中国乡村景观的特色和类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还比较缓慢,在农村景观改造中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大多数情况主要是依靠农民自身的经济实力来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改造,其中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和分散性。这种情形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建设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景观种类。

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注重设计方法的研究,保证能够进行统一、多样的规划,进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景观类型。对于农村景观规划应该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在规划中合理的考虑农田的占用问题,不要对当地的整体生态环境形成破坏,不要对当地的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在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人民群众和设计团队共同的意愿前提下进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长远效益相互统一,共同发展。

2.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生态美学原则

在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过程中,对于生态的水平过程和垂直过程都具有景观扩散交替的空间美和时间的动态美。生态美学原则主要是强调尽可能少的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在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景观规划,同时维持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科学合理的对农村的土地和相关的空间、物质进行整合利用,进而构建安全、舒适、美好、健康的环境与空间。

2.2可持续原则

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景观规划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在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规划中,主要可以体现为:整理农村空闲的土地、保护耕地以及科学的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保证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2.3整体综合性原则

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要将景观当成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思考,权衡各方的利益,要能够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维持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对一些资源合理的利用。农村景观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对所处在的地域环境作为发展的根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综合性的改造,从而吸引城市的游客,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

3.我国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3.1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过多的注重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忽略了新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现在的农村的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空气指数升高。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不单是从新农村的发展规模和农村基础建设的合理规划来判断,最重要的还要看新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否健康。国家在对农村的生态建设上制定了多个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的现状,这些法律法规在实施应用中,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够重视程度,农村发展的复杂性,使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能很好的落实到位。

3.2新农村建设模仿严重

我国各个农村的发展状况不同,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新农村,为了能够吸引游客,提升农村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去模仿城市或者其它新农村规划比较完善的模式,抱着拿来主义的思想,对农村大肆的进行改造,造成大多数的新农村特点上出现雷同。新农村的大量模仿现象,使得大多数新农村规划部门没有根据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破坏了农村本身的生态系统。

3.3规划的随意性

新农村的建设,先要对农村的整体进行有效的规划,农村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农村的规划对基础设施、农村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应该包括在内。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规划的随意性比较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农村规划的领导替换,使得原有的农村规划设计方案取消或是修改,新来的领导对接手农村的发展和规划不够了解,造成农村规划随意性的产生。二、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加大对旅游事业的开发,在当地的部分区域规划和改造上,对相关的人员打开后门,新农村的规划不能很好的监管,造成新农村规划的随意性,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

4.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方案的实施措施

4.1充分利用自然生态

在新农村的建设景观规划设计中,根据农村发展的方向,应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多加考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应该是基于环境保护上,在新农村的规划上,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分布进行有效的新农村规划,在农村建设中对于涉及自然生态的区域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建设和保护方案。新农村的发展可以利用自然生态形成旅游区,旅游区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还可以推动周边区域的发展[1]。这种方案的实施,对农村的自然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关单位针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宣传,普及生态保护的措施,农村的原生态的保护,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创建生态环保型新农村。

4.2科学规划新农村

新农村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新农村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经济环境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人口的分布等。在新农村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农村生态保护性的开发提出有效的方案,建设可循环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在新农村的规划过程中,根据新农村的经济的发展规划,对农村的各项数据进行调研,成立规划调查组, 调查农村的经济状况,农村的人口和农村的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规划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规划,参照农村经济发展体制和农村生态活动的指标,合理的确定农村的生态功能和农村的经济功能,对生态资源的规模和多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布置,使得整个新农村的规划能够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3]。如组织和汇集农村规划人才对农村规划方案进行制定。政府根据的农村标准规划,听取民众的意见,让新农村村民对规划内容方向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推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更好的进行。

4.3建立完善新农村景观建设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景观规范设计方案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实施,开展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探究,建立完善的新农村景观建设管理制度。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新农村景观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有序开展。一方面,要组织健全的管理机构,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政府应该扮演主导地位,新农村自身也要做好的建设工作的准备,利用餐饮、娱乐以及旅游等相关的产业来吸引外来的游客,进行反哺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社会与建设方面能够统一、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科学规划新农村、建立完善新农村景观建设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效举措。结合区委、区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规划引领、典型示范、环境切入、整体推进、联动共建”的工作思路,明确把农村村镇建设、特色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重点。

二、规划引领,稳步推进,坚持把握“四项原则”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我镇主要坚持了以下几点原则:一是政府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不误导,领办不包办,真正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我们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民主商议、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健全建设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我镇旅游发展的潜力,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四是多元投资、齐抓共建的原则。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农村群众出一点”等措施,加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新农村建设,坚决执行区建设局规范化的设计图纸,不滥建、不损坏原有古村风貌,同时根据区委区政府“建两带”的原则,在青东公路沿线,除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外,更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房顶“凤尾翘角”传统建设的规划。重点依然布置在青东公路沿线,同时根据全镇农村农民申请建房现状,每户在取得建房批准书前,必须缴纳3000元修建垛子的信誉押金,完成垛子建设后,政府立即返回,有力的保证和推动了全镇传统房屋建设向前发展,弘扬和保护了庐陵风格的文化特色。

三、基础先行,务实实效,突出抓好基础建设

(一)村镇基础建设。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镇22个村(居)委会从“三清六改四普及”、“三绿一处理”全方位进行整治,具体做法:一是对所有农村村头地角、河边沟渠、房前屋后等积存垃圾及污泥进行清理,实行门前“三包”制度。二是对所有村坚持先改厕,后改水、改栏,再改厕、改路的建设程序,突出改厕重点,以改厕促改水,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三是青东公路、旅游路线和村通路路面、两侧及绿化带进行治理,清除路障。四是对绿化苗木进行整理、剪枝;五是配套基础设施,在建设社区活动中心、设立调解中心、娱乐场所、建设休闲广场和篮球场的同时确保通电、通电话、通有限电视、通沼气池的“四普及”落实。六是实现垃圾无公害化处理。

(二)特色项目建设。依托全区的旅游发展,在全区的旅游经济市场下培育和规范我镇的新农村建设。目前,全镇已经积极实施古村落、古民居保护规划,南德温牛产业发展及杨渡坪田等地的井冈蜜柚基地已初步成型等。

(三)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聘请了专职保洁员;二是落实了镇村户“三级”负责制,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按照“户集中、村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各负其责;三是落实卫生责任包干制度;四是完善了村规民约。

四、联动共建,社会帮扶,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5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求政府包揽一切。这里要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力量。市场能做好的,要尽量让市场去做,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弥补市场的不足上。农民能做好的,政府就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方向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要统一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握好舆论导向,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

篇6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农村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效显著,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领导,农村的发展始终有着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农村得予持续发展、农民得予休养生息;三是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是农村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视察中,我们看到,我市农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从年的36·5:27·1:36·4,调整为年的31·6:31·7:36·7。二是农民生活不断改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年,农民人均有粮达365·7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553元;贫困人口减少为100万人。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改观。年,农业水利化程度达20·9%;已有890个村通了路、989个村通了水、939个村通了电、814个村通了电话、91·7%和93·8%的村分别通了广播、电视;建沼气池18万口,40·1万户农户有了永久住房。四是社会事业取得了进步,乡村文明水平有所提高,农民素质得到增强。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5·94年。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制度逐步完善,民主管理得到加强。

视察中,我们也看到,我市农村在发展中同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弱;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经济发展仍很滞后;集体经济实力弱,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农村市场培育程度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二是农村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面貌仍然较差。四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乡村文明程度低,农民素质教育不够。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组干部的待遇较低;农村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农村任务艰巨。

二、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围绕生产发展,突出村容村貌整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归结起来,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加强领导,提供保证。各县(区)成立了强有力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并组建了工作机构,抽调了得力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新农村建设日常事务,指导和协调新农村建设,还划拨了一定的经费,做到了新农村建设有机构负责、有领导分管、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二是积极试点,探索途径。各县(区)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选择了一些有一定发展基础、建设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进行试点,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为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视察中看到,试点村工作进展顺利,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通过会议、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单、标语等方式,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目标和任务措施,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各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在逐步形成。四是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各县(区)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培植致富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认真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特别是试点村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村容村貌有了新的改观,农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

三、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通过视察,我们也看到,我市新农村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少数地方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有误区,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二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还不够充分,对基层群众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存在“上级热、下级冷,政府热、农民冷”的现象。三是规划编制较滞后。新农村建设规划均处在把握上情、分析下情的酝酿阶段,均未形成明确的规划,编制工作仍然较慢。四是建设中困难较多。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与可能差距大,投入严重不足,争取发展项目、资金难度大,加之原已建设的基础设施缺口资金大、欠帐多,建设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把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精神上来,使广大干部群众清楚明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从而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

加强领导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健全有关机构,充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应当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督促检查,采取市负责县、县负责乡、乡负责村的办法,分别派出工作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督查的重点应当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及经费保证情况、宣传发动情况、规划编制情况、试点推进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通过督查,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和整个建设稳步推进。

(二)加强培训,增强能力

加强培训、增强能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认识水平,增强组织实施者的工作能力,强化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技能。应当继续将新农村建设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成技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对各级干部、组织实施者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培训应当结合农村实际、当地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尽力满足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智力渴望和技能需求。

(三)因地制宜,加快规划编制

规划是对今后一定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设想。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规划编制应当坚持加快发展、突出整治、重在基础的原则,把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做到目标宏伟、增强信心,又做到结合实际、切实可行。除市县(区)制定全面规划外,乡村组也应当制定出具体的规划或是打算,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突出产业发展,一村一策,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四)立足市情,分层次建设新农村

我市农村的发展条件不同,内地与边疆、坝区与山区、交通便利地区与偏僻闭塞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应当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发展层次,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台阶式梯次推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了按村、温饱村、贫困村三类推进。从视察的情况看,建议还可增加两个层次,把新农村建设分为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温饱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24元——3000元)、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924元)、绝对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以下)五个层次比较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整个农村的发展和进行具体的工作指导。根据我市贫困村、绝对贫困村所占比重大的实际,在制定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进行工作指导时,应重点关注贫困村和绝对贫困村。分层次建设的目标及要求建议为:

1、村: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村容村貌特色化,乡风文化文明化,生存环境生态化,社会保障体系化。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基础设施完善,连村路通柏油路,村内道路通水泥路,住永久住房,饮用安全水,使用安全能源,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配套;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生活丰富,乡风文明;农民生、育、老、病、养得到保障。

2、村:按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走向产业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基本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基本配套;生态环境较好,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丰富,乡风文明,娱乐条件好;农民生、育、老、病、养初步得到保障。

3、温饱村: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抓好产业培植,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稳定解决温饱,重点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0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基本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文化娱乐条件进一步改善,生存环境进一步好转。

4、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培植脱贫致富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摆脱贫困。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逐步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及致富技能。

5、绝对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创造发展条件,重点解决温饱。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着手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问题,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

(五)建立投入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

篇7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要在积极整合资金、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与农民、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投入责任,切实制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好步,开好头,打好基础,不断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不同模式

一是产业带动型。即以发展乡村经济产业为关键,通过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增强农民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福利,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如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是产业带动型的典型代表。目前,在乡村经济的带动下,华西的“三农”已经变成了“三化”,即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以及“三集中”,即农村工业向小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创造了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

二是主体培训型。即以培养新农民、造就新骨干为核心,打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台,以新型农民带动新农村建设。如重庆市积极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紧紧抓住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系统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农民系列权益保障等环节提供财政支撑。通过培训转移衣村富余劳动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建新居、开发新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三是村庄整治型。如吉林省推行政府推动、高额补贴、建设高标准小康示范村模式,平均每个村财政投入284万元;浙江省推行农民推动、财政扶持、全面建设模式,实施“千村不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农村新社区,各级财政投入100多亿元,带动村集体、农民和社会其他方面投入250亿元;四川推行整合支农资金、整村推进建设模式,该省仪陇县是全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县,以建设扶贫新村为平台,根据统一规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试点村的人畜饮水、村道公路、民居“三建五改”和沼气建设,使新农村建设走向整村推进的轨道;江西省推行以物代资、民办公助、农民为主建设模式,该省赣州市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各级财政投入3.6亿元,平均每个村财政投入9万元左右,并借鉴了韩国以物代资、奖补结合的做法,主要通过发放水泥、石灰等原料促使农民改善村庄道路、维修房屋等。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一是整合资金,盘活存量。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指导和支持建立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平台。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发动工作主要在县级政府,资金整合的工作重点也应在县级。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支农资金有效整合方式和途径,引导支农资金的存量统筹用于新农村建设。

二是找准抓手,用好增量。财政部门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原则,找对抓手,选准载体,以政府的增量资金引导存量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办法。

三是民办公助,激励投入。不断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投入积极性,特别是调动农民这个主体的投入积极性,共同建设新农村。目前不少地方实行的农民自愿申报、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及补助政策公示等制度,都是一种有效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激励机制,可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应该大力推广。

四是强化监管,高效使用。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创新监管机制,完善各项制度,确保资金安全运行、高效使用,真正用于农村、用于农民。

篇8

为全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乡、村层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制定下发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形成了县、乡、村及帮扶部门四级组织网络和部门联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组建新农村建设督导组,加强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推广典型经验,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绩效考评,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指标,全面调动了全县各级组织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东辽县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东辽县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方面,在发展现状上规划,对全县所有的村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将全县234个行政村划为标准型、一般型和落后型三个层次,并从三个层次中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对不同类型的村确定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重点、不同的措施,从而使每个层次都有试点村和推进村,每个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不搞一张图纸、一个模式、一个方案。另一方面,在产业特色上规划,根据东辽县低山丘陵区的地貌特点,将全县234个村进行细化分类,划分为产业支撑型、城镇工业型和生态农庄型等类别,力求实现“发挥优势、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的目标。在农户较少、居住分散的地区推行分散村落式规划建设模式,重点突出村屯的层次美、错落感,体现农村的山水田园风光。在住户较多、居住密集的城郊和平坦开阔地区,推行农村社区式、城镇集中式等规划模式。同时,注意研究探索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坚持“公路沿线、集中连片,中心辐射、节点联接”的布局原则,科学合理确定试点村和推进村,重点向沿线和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镇发展。突出打造了五个区域布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了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均衡发展。

3.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对于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根据他们不同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进行分类指导。对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较好的村制定相对较高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扶持引导,努力使之达到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标准;对于具备加快发展基础的村,制定中等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农民通过产业培育、规模发展,实现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村容村貌的目标;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的村,制定实事求是的目标和要求,以提高收入、改善环境等急迫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东辽县还确定了“壮大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一套农民增收机制、培育一种和谐文明风尚、打造一个优美环境、建设一支过硬队伍”的“五个一”新农村建设目标,打造特色,完善功能。东辽县还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把村屯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六改四普及”(改路、改房、改墙、改水、改厕、改环境,普及清洁能源、普及有线电视、普及太阳能、普及自来水)为抓手,优先解决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把乡村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内容来抓的同时,还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对城镇街道实施秩序整顿,对村屯垃圾实施定点清运,对地表实施绿色覆盖,重点开展了绿化美化一条街、绿化美化一条路、绿化美化一个村屯、绿化美化一条河的“四个一”绿化杯等竞赛活动,美化绿化了农村环境,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了全县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4.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东辽县不断强化政策的引领机制,用政策的引领作用激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首先在政策制定上倾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根据全县新农村特色镇、示范村、提升屯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省、市对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要求,在前几年组织实施的“8+1”、“10+1”、“10+X”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又对全县以奖代补政策进行了完善,制定并实施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35”工程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实施以奖代补,增加了特色镇和提升屯的奖补项目,以奖代补政策面向全县所有特色镇、示范村、提升屯,提高了奖补数额,扩大了奖补范围,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2010年,以奖代补建设项目达到20类15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元,各类奖补资金总额超过1200万元,项目总投资是奖补资金的10倍;其次在资金投入上倾斜。在解决资金问题方面,东辽县将一些涉农资金整合起来,打捆使用,尽量向新农村建设上倾斜。在公路桥涵、牧业小区、人畜饮水、沼气池、卫生厕所、安全粮仓、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将这些建设项目全部投向新农村特色镇和示范村,并引导各类资金向新农村投放,进行集约使用,集中投入,加快建设。同时,采取财政投一点、群众筹一点、集体经济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帮扶部门助一点和优惠政策减一点的“六个一点”等办法,探索建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机制。

5.示范引导,强化宣传,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东辽县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如在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的确立上,实行自主申报,政府按梯次把关,进行动态管理,搞不搞、怎么搞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在建设资金的筹集上,积极倡导自已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鼓励自愿投资、投劳;在组织方式上,创新推广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由村民自己推选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增强农民的责任意识,放手让农民自己拿“大主意”,自己定“大方向”,自己做“大手笔”,建立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了农民的事农民办,农民的钱农民管。在促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东辽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强化宣传,增强主体意识。专门抽调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宣传组,驻村入户面对面地宣传,并向每个农户发放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手册》。同时,采取制作电视专题栏目、播出《畅谈东辽新农村》电视专题片、创办《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全面介绍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农业局、牧业局、农机局、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实施“新时期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载体,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广泛开展了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意识;三是强化引导,提高参与意识。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和典型现身讲解等方式,使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投资投劳热情高涨;四是强化责任,提高管理能力。本着教育引导农民自我决策、自我作主、自我发展的原则,强化了村规民约在新时期的针对性,增强了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村规民约对村民日常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

篇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主任胡鞍钢――实行公平优先的原则,向贫困农村雪中送炭

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新农村建设就是利用市场机制的原则追求效率。但是不能把这个原则任意地推而广之,在社会发展方面应当实行公平优先的原则,例如目前还有50%的农民还没有饮上自来水,这就需要在农村建网,使他们能够用上干净的生活用水;现在还有几千万农民用不上电,或者用不起电,就需要农村建立电网,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能源。因而,我们的公共政策、公共资源和公共支出不是要对富裕地区、富裕人口、富裕城市锦上添花,而是应当向贫困人口、农村人口雪中送炭。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

篇10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3至2019年,***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涉及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属于民生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是以项目属地乡镇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和实施主体,以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集成资金,村民投资投劳,企业和社会捐赠等作为项目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三拆三清”(拆违建房、危旧房、围墙;清垃圾、 塘沟、废弃物)环境综合整治和“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完善电力、广电、电信网络)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建设等。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组织领导,于2006年就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及时进行了人员调整,现在已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为***新农村建设领导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由专门科室承担各项职责。对照省市县要求,各乡镇(管委会)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乡镇(管委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新农村建设点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负责落实村点新农村整治建设任务。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组织,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选好点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我办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每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从选点规模、选点原则、报点要求、建设内容、推进时序、竣工验收等方面对全县年度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的选点报点和组织实施等工作进行了明确。为督促乡镇推进项目建设,我办通过全面督促检查与重点跟踪督促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共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项督查4次,年底还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的考评验收,有效保障了全县新农村点整治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管委会)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组织开展督查考核,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使用情况

***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总财政资金投入达4.158亿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079亿元,市财政资金8316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1.2474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率100%,实际支出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预算支出比率达100%。

为有效规范我县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我办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制作并填写了《新农村建设点项目资金预算表》,下发了《***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下拨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不截留、不套用,不挤占、不挪用和不虚列支出等情况。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实施,切实防范和杜绝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在本级预算批复后六十天内拨付至县级新农村建设专账,通过县级财政国库支付系统支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拨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实行分批下拨制,原则上按资金总额3:5:2的比例分三次下拨。对已启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村点(中心村点需提供项目中标通知和施工合同),经村点申请、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拨付总补助资金的30%用于项目启动;在建设项目完成70%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再拨付50%的“以奖代补”资金;余下的20%部分,待整个建设项目完成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经管站(或财政所)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经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于程序核实结束2个月以内拨付到位

四、验收考评情况

篇11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这也就是说,建设新农村并不是建造新房子那么简单,还要包括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新农村的环境既要做到不被设计和建设破坏,还要做到将农村环境中的建筑设施、道路等人为因素跟田地、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与城市环境不同的而又适宜人类居住的新环境。

一、环境艺术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科学的指导性作用,它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它的理念上――以人为本,讲究尊重适合人生活的气候、地理形态等等自然因素,还讲究尊重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这种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具体表现为对“人居和谐”的提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指导农民群众创造出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从农村建设的全局着想,注重对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村庄整治与规划建设,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农村面貌的改善符合中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新农村建设国内外都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模仿和参考,通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笔者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大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计和建设不够生态环保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和景观在设计和建造上背离了生态原则,所使用的材料含碳高,能耗高,而且所建造的房屋在采光和噪音隔离等都不符合标准,有些建筑和景观因采用不达标的材料而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威胁。

(二)艺术形式没有自己的风格

有些地方为了盲目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建筑和景观形式,而这些建筑和景观形式的风格因为是从外边拿来的,所以很容易与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导致本地环境有机整体性的丧失,这种情况是急需有关部门给予注意的。

(三)建筑布局只是简单叠加

良好的建筑和景观格局应该是依据本地实际地形条件来设计和规划的,可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却常常是将乡村民宅简单地进行排列或者叠加,割裂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关系。这种布局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背道而驰,使乡村丧失了原有的田园魅力。

(四)建筑功能跟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搭配

由于很多新农村的建筑都是从外地直接拿来的建筑形式,忽视了本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导致建筑的功能跟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搭配。比如说,有些农户想饲养家禽或家畜,但是这些新形式的房屋并不具有这些场所,所以农户就会私搭私建,影响村容村貌。

(五)建筑缺乏环境艺术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单纯地建造房屋,还要建设其他景观和配套设施,以及一定的绿化,要和周围原有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等等。所以,真正做好新农村建设,就要考虑到整体环境,就要使建造的房屋具有环境艺术。

三、尊重乡土整体性的环境艺术设计

经过对中国传统乡村环境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那些传统乡村并不是建筑和环境简单地叠加,而是有着自身的整体文化性在里面。新农村的环境建设不能以对原有传统文化的破坏来换取那些所谓的现代化农村建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地区其文化传统不同,自然环境也各异,故而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这些传统建筑,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依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而建造的居住环境,它们尊重整体乡土地理,有助于周围的生态平衡。

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体现着这个地区的乡土文脉和乡村环境,而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及传统特色融合成了其乡土的环境艺术。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传统特色是从两个方面来形成的,一是通过对该地区的历史文脉进行探究,继承其文化积淀;二是根据其传统文化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新文化。可以说,只有在继承了优秀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既体现地方特色又具备时代精神的新农村环境艺术设计。

四、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同样新农建设也是如此。建设新农村要从农村实际的出发,要从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这一实际需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城市里的建筑形式挪到农村中来,那就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

按照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方式来建设新农村,从表面上看,城乡之间的建筑差异是消除了,但是乡村原有的美丽风光也随之消失了。而对于新农村里的常住居民――广大农民来说,那样的建设并不能实现其需要,反而会生出很多的烦恼,比如刚才所说的,没地方饲养家禽家畜这些问题。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发挥其主体作用。因为农民群众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所以,要号召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当中来,让其在专业设计师的指导下,一起来完成新农村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很多问题也就会被轻而易举地解决。

让农民参与到新农的建设中来,让规划师的设计符合当地的地域文脉和地域个性,抛弃那种僵化的背离实际需要的设计,达到一种对原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这将会是新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必选之路。

总之,新农村的建设不能无视农民的存在,反而急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五、结语

不加选择地将那些城市里的建筑形式挪用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带来的只能是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日益尖锐。新农村建设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这种指导需要尊重乡土整体性,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二、为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篇13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主题和长期任务。在加强社会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过程中,镇围绕“搞好服务”,“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农村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我镇在抓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与涉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共同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向前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为深入贯彻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研究进一步加强我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镇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并召开全镇农村档案工作会。安排部署了我镇农村档案工作,明确了我镇下一步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各涉农部门、村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依法加强对农村档案工作的分类指导、监督、检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二、积极调研,创新机制

(一)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全面掌握农村档案情况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在之前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的档案工作一直以来都处于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为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认真贯彻“档案工作全面融入,服务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从06年开始,我镇曾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行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村级分管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现场实际查看档案室和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情况。

(二)建立创新的工作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积极做好农村村务公开、农村科技、林权档案、农村低保档案等领域的档案工作,加强重点特色档案的管理,如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富民档案”、反映农村面貌变化的“环境档案”、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保障档案”、服务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档案”等。二是加强行政推动作用,把档案工作纳入总体考核。将档案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及考核验收体系之中。三是坚持依法治档,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各项规定,建立完善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执法监督机制和保障措施,依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尤其是加强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实施村级档案规范化标准和目标考核体系,以点带面推进村级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切实提高镇、村级档案管理水平。

三、强化职能,注重宣传,提高素质

(一)强化档案工作职能

结合近两年开展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乡镇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过程中,我镇明确了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查。为规范村级档案管理,镇政府按年投入资金8.8万元,通过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实行村财镇管村用,规范完善各村财务档案,健全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文件、档案、信息服务,强化了镇档案工作职能。同时,镇政府为各村配齐了档案柜、档案盒等相关设备设施,督促各村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我镇13个村均建立了村级档案室,有条不紊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持续开展。

(二)加强档案知识培训,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素质

开展农村档案工作,发挥农村档案作用,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镇加强了对农村档案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培训、业务咨询等形式,共培训农村档案工作人员多人次,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我镇还实行委派会计制,专门负责各村的会计档案。

(三)强化档案宣传,增强档案意识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不仅要措施到位,宣传工作也必须到位。近年来,我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档案宣传工作。宣传利用档案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事例,宣传违反档案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等。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张贴栏、横幅各种媒介,广开宣传渠道,提高镇、村两级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四、健全档案,服务基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