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建议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17:02: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发展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发展建议

篇1

二是贯通大外环。城市发展必须有完善、通畅、快捷的道路网络予以支撑,构建城市大外环,是邳州人民多年期盼的愿景。随着270省道东南绕城公路今年的开工建设,我市的东环、南环将于不久的将来贯通,形成全长56公里的城市大外环,将城区面积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将极大地拉开城市发展空间。

篇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it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and it trigger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ccur frequently,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plann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planning process of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Keywords: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绿地”是城市用地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城市绿地系统,是由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类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现代城市绿地经历了由自然萌生到人工创意、公共绿地至生态绿地系统几个阶段。自然萌生阶段主要是指以狩猎围牧为目的的园圃;人工创意阶段是指以满足达官贵人及宗教需求为目的的宫苑、寺院,主要是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19世纪中后期,进入城市公共绿地阶段,由于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卫生环境恶化,促使城市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绿色空间。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称之为"公园运动";20世纪初,尤其是二战以后,欧、亚各国在废墟上开始重建城市家园。一方面许多城市开始在老城区大力拓建绿地,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疏散大城市人口、创建新城,城市绿地建设迈入了继"公园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历史。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学作为设计理念被引入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建设开始呈现出新特点。从而赢来了以营造改善城市环境及满足景观效应为双重目的的生态绿地阶段。如美国麻理兰州的圣查理绿带,相互联系形成网状绿地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地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阶段,我国的深圳、北京、合肥等城市都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要使城市绿地对城市发挥最佳效用,就要对其绿地系统的用地比例、布局方式和绿化效应进行研究。许多旧城市往往在建设过程中并未专门对绿地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其绿地的布局常常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导致绿地的功能和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考虑以下原则: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切忌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3、城市绿地应布局均衡,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需求。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即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一些建议

1.要创建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绿地系统通过城市绿地来缓解城市气候效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已成为大多城市科技工作者决策者的共识,但是仅把眼光盯在扩大绿地面积上还远远不够,必须依靠科技,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应。

2.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景观生态学上认为一个城市本身可以看作一个景观单元,它是由内部不同规模性质的本底(Matrix)、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三种景观要素构成的。其中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的一部分,可以将城市绿地系统所构成的城市绿化景观看成是由各种绿地类型以不同方式形成的绿地斑块—廊道系统镶嵌于城市的本底之中。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就是优化城市景观要素的比例构成,建立各景观要素之间的有效联系。

3.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合起来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空间信息,用于管理和决策过程的计算机技术系统。自1963年诺基尔·汤姆逊(RogerF.Tomlinson)提出GIS的概念以来,GIS 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多种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园林规划设计的领域中。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结合GIS 可以建立如下的基于GIS的分析评价体系:景观格局的分析、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用地的敏感性分析、场所的景观视线分析等。

4.开展城郊结合的大园林绿化

通常郊区的绿化将随着建成区的扩大逐渐转化为城市内部用地,从而可以提高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等一系列指标,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另外郊区的绿化从补充市内缺氧的生态功能和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享受自然的游憩功能来说都比较重要。因此,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就不能缺少郊区的绿化。

5.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应用生态规划的理论方法

所谓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就是将生态规划的思想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规划,即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绿地的不同功能用途,合理布置,以获得更贴近自然的环境,进而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环境。这是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最佳理论和方法。运用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原理来指导和制定绿地系统规划,对于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科技先进、生态和谐、环境洁净、景观优美的生态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人为本

城市绿化应强调以人为本,而且应以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服务于最广大的市民为着眼点,应尽可能考虑让最广大的人们参与到绿地规划的过程中来,使公众切身地感受到绿地对人的关怀。提高绿地的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可介入性,供人们休闲、游憩、娱乐、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并达到最大的防尘、降温、增湿、减噪的作用。

五、结束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涵盖面广,在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审定、实施的各个阶段都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力求其准确性、科学性和操作的有效性,为整个城市的绿地景观作出指导性的参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二、加快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坚持城市公交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树立公交优先就是人民大众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公共利益优先的理念,在现阶段形成以大运量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它公共客运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交通体系,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网络和高效、通畅、舒适、便捷的新型城市交通系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

(二)主要目标

到2012年,达到以下目标:

1.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h以上,发车正点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城市公交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

2.公共汽电车交通覆盖率按车站服务半径300m计算,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

3.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

4.城市公交线路网密度中心区达到3km/k㎡~4km/k㎡,边缘地区达到2km/k㎡~2.5km/k㎡;

5.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不少于15辆标准车,公交车总数达到4220辆标准车(按末市市区人口281.29万人测算);

6.停车场按国家标准(200㎡/标准车)设置,新增用地1013亩;

7.公交车辆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新增车辆尾气排放达到国ⅲ标准,减少空气污染。

三、加快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大政府投入,加快车辆购置和场站建设

1.将城市公交投入纳入市财政预算。市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提取10%专项用于公交换乘枢纽场站建设、公交车辆更新购置、公交科技进步投入。

2.严格规划建设公交场站。对租用农民土地所建的临时停车场,符合城市规划的采取政府征收、划拨方式;将交通场站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作为新建居民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内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定配套建设交通场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验收。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营运管理水平

1.对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行成本规制管理。即:在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企业成本范围和建立单位成本标准基础上,确定各种财政补贴额,使企业补后规制成本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把补贴与企业服务指标、成本控制水平相挂钩,促使企业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提高营运管理水平。

2.建立公交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公交职工年均工资不低于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水平,保证公交职工队伍稳定。

3.结合城市规模、人口、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合理确定票价,并在一定范围内打折优惠,实施低票价,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市民出行首选交通,有效缓解城市道路拥堵。

4.加快公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尽快完成交通出行查询系统,车辆运行显示系统、运营调度系统、站点和停车场站管理系统建设,提高运营管理科技含量和水平。

四、加快城市交通发展工作责任分解

市城乡规划局

对新建和改建道路红线宽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或有条件道路,规划设置公交专用道;在城市开发区、大学园区、大型公共场所以及大型居民小区规划配置公交场站设施,公交停靠站根据公交线网规划覆盖客流通道,以保证城市未来发展主要区域公交需求。

对规划确定的城市交通保养场、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出租车服务中心等城市公交项目用地严格控制,用地变更严格履行规划调整法定程序。对违反规划侵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市交通运输局

负责编制《市城市交通规划》并做好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衔接工作和年度项目计划、城市公交停保场站建设规划,完善项目审批手续。

对城市公交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管运作,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引进快速公交运营系统,尽快建设brt1号线;优化线网结构,开辟和调整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加强公交企业经营、服务质量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营运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交智能化发展。

市财政局

将城市公交发展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建立规范的公交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企业成本和单位成本标准;对公交企业成本和费用进行年度审计评价,建立规制成本下的补贴、补偿和补助机制,保证公交企业补后规制成本利润率达到6%。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将城市公交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依据《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对分年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时核准、备案和上报、批复。那一世

市国土资源局

优先安排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公交保养场、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等项目用地;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交通车辆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整流站、车辆保养场等项目按照划拨方式供地。不得改变用途。

市物价局

合理编制公交票价方案,协助省物价部门科学合理制定我市公交票价。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将公交专用道、出租车停靠点和快速公交道路等建设项目纳入年度城市建设投资计划,与城市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在不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面距路口100米处拓宽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

市交警支队

减少对公交车的通行限制,设置公交优先交通信号系统,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公交专用道监控系统并有效管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企业提供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政策指导,对公交企业执行国家工时制度以及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篇4

一、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现状

1.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概况。(1)城市形象概况。大连是最早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形象推出的城市。大连气候宜人、城市漂亮,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浪漫之都”作为自己城市的魅力定位。(2)文化发展概况。大连市文化系统现有直属单位28个,其中国家事业拨款单位20个,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单位有8个。整个文化系统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艺术单位;二是文化和文博单位;三是文化经营单位。

2.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调研。本次调研围绕大连市城市形象和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调研时间为2005年11月,将大连市四区作为调研范围,随机选取年龄在18岁~55岁之间的人群,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调研结论如下:大连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现代的、条件优越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市民给人的整体印象较好,市民的综合素质一般。缺乏浓厚的文化气息,人文氛围较差。市容环境、城市景观、城市夜景是大连城市形象中最令人满意的三大要素。城市的视觉识别诸如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标语、口号、图案、色彩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现状评价

1.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优势。(1)城市定位明确效果显著。大连市城市功能定位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大连市定位为工业、港口、旅游城市;第二阶段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北方香港,成为国际交通枢纽、先进的工业基地和东北亚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第三阶段定位为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市风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国际都市。(2)成功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大连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首开环境竞争之先河,迅速提升了大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文化节累积城市文化资本。大连拥有众多的盛大节日。文化节的举办,创造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把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与社会资本,再从经济与社会资本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使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的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自组织功能体系,并直接表现为城市的“累积性因果循环系统”,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2.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缺陷。(1)“浪漫之都”名不符实。1999年在大连建市百年之际,同志为大连题词:“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本次调研发现,近一半的人士对大连“浪漫之都”的称号毫无感觉。

(2)城市设计人性化、亲情化不足。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大连近几年来的城市建设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城市形象的美化上,而忽略这些设施能否真正为市民所用。

(3)“花园城市”优势渐失。大连是以“花园城市”闻名全国的。但是大连所谓“花园城市”的“特色”将很快、并正在成为“普通”;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外在环境的建设,当一座又一座“花园城市”出现后,大连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4)文化整体水平落后。根据中国社科课题组报告,2003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大连名列第11位,但是与文化相关的城市指标,都比较落后,文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大连的城市竞争力。

(5)文化距离产业化尚远。文化产业相比于北京、上海等一些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城市,至今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文化产业优势。大连市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缺乏活力,市场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

三、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1.城市形象对策与建议。(1)城市环境重在和谐。最佳的城市环境包括最佳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最佳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最佳的人文和行政环境。它是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相得益彰。

(2)形成会展差异化优势。龙头性的展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带动性,大连会展业必须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战略,以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方向,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项目。

(3)设计更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有开发潜力的滨海区的浅水位置构建一个现代材料筑成的水上建筑或建筑群,并且功能独具创意,无雷同、无替代品,则可作为大连的标志性建筑。

2.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1)重视人文,培育城市精神。大连市拥有强大的城市群体文化,尚缺乏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个体文化及成熟的家庭文化。因此,重视当代人文精神的培育以激发个体的活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促进家庭的和谐,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2)挖掘城市个性,营造特色文化。挖掘大连的城市个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大对于艺术培训、教育的投资力度,建设博物馆和艺术馆,增加歌舞、音乐、戏剧等艺术表演,开展艺术展览。

(3)促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由于体制、机制的局限,大连市的文化资源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为了周全地保护,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负责文化资源管理与文化产业协调的综合领导机构,实施有效管理。

(4)全方位提高市民素质。据调查表明,大连人的基本形象是精明能干、健康活泼、开拓进取、坚韧不拔、聪颖睿智、轻浮粗鲁、好斗霸道、铺张奢侈。提高大连市的市民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需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全方位着手。

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已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与文化,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大连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大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连在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获得优势。

篇5

中图分类号:F061.5;F290

一、引言

关于城市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学者霍华德(E. Howard, 1898)提出的关于“田园城市”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强调了城市的活力和效益,又强调了乡村的清净与优美;另一位城市学家盖迪斯(P. Geodes,1915)则提出了城市区域的概念(City Region)。盖迪斯重点关注了城市之间相互交叠的区域,城市的功能跨越边界相互交叠在一起,盖迪斯将其称为“集合城市(Conurbation)”。法塞特(C. B. Fawcett,1932)根据英国城市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城镇密集区”的概念,将这种城市群模式限定为城市的建成区。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群(Megalopolis)的概念是由法国学者戈特曼于1957年提出的。根据戈特曼的观点,城市群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第二,有相当数量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地区有较为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第三,有较为方便的交通渠道能够将各个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都市区之间联系紧密且不存在间隔;第四,人口在2500万以上且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第五,属于国家或地区的核心且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周一星(Zhou Yixing,1988)提出了与戈特曼的“megalopolis”不同的城市群概念—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周一星认为都市连绵区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高汝熹 (1990)则对大都市经济区做出了定义,与都是连绵区不同,高汝熹认为大都市经济区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统一的城市网络或经济区。姚士谋等(2001)对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们认为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之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按照戈特曼的标准和原则,城市群功能区域在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已出现雏形,二战以后其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并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导问题。他曾预言,世界上除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西岸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地区外,还有几个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大都市带,分别是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伦敦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及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如今,戈特曼的预言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城市群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美国、英国、日本的前三大城市群均创造了本国2/3以上的财富。

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城镇密集区域,也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城市群的发展问题。目前这三大城市群约创造全国52.04%的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经济区经济总量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表明,城市发展呈现区域内所有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形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城市群,甚至跨国城市群,区域城市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种突出的问题。城市群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经济总量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和国际影响力最强的空间,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城市群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源”和“引擎”。

目前为止,我国跨省(地区)城市群有10个,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总计包含87个城市,国土面积96.46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2010年GDP总计22万亿元,约占我国经济总量的54.8%;省级城市群有17个,如大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等,总计包含113个城市,国土面积130.31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6%,2010年GDP总计13.85万亿元,约占我国经济总量的34.54%。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跨省级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省级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跨省(地区)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截至2010年,我国跨省级城市群共有10个: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大长城市群、徐州城市群、鄂豫城市群、豫皖城市群、琼海城市群,总计包含87个城市,国土面积96.46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2010年GDP总计22万亿元,约占我国经济总量的54.8%,人口4.59亿,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4.2%。如表1所示。

其中,2010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为69871.9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7.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48.75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额的9.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452.23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25.07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18%;海关出口总额5925.7亿美元,占全国海关出口总额的37.56%. 在长三角16城市中,上海2010年GDP占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的24.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长三角地区总额的37.08%,工业以上规模总产值占长三角地区的20.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长三角地区的16.9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长三角地区的25.34%,海关出口总额占长三角地区的30.51%。

2010年,珠三角GDP总量为37388.22亿元,占广东省经济总量的82.22%,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32%;珠三角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3084.57亿元,占广东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68.31%,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3.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55.8亿元,占广东省总量的70.48%,占全国总量的4.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01.65亿元,占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66%,占全国比重的8.28%;海关出口总额4318.1亿美元,占广东省全年出口总额的95.28%,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7.37%.

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000亿元,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0.8%。进出口总额418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86.9亿元,增长17.5%,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天津市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增长19.4%,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比北京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河北八城市消费增长速度相近,保持在18.5%左右。

“十一五”期间,京津冀10城市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展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综合而言,长三角16城市、珠三角9城市、京津冀10城市2010年经济总量14.2872万亿元,占10个跨省级城市群总量的64.9%,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92%。这三大城市群经济规模、要素密集程度、产业集聚程度、投入产出效率和城市发育程度都远高于其他7个跨省级城市群,呈现出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均衡、区域差距较大的特点,城市群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合作与优势互补。

三、省级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截至2010年,我国省级城市群大约有17个: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大武汉城市群、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皖江淮城市群、太原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浙东城市群、长春城市群、南北钦防、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兰州城市群。总计包含113个城市,国土面积130.31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6%,2010年GDP总计13.8589万亿元,约占我国经济总量的34.54%,人口总计3.95亿,约占全国人口比重的29.48%。具体如表3所示。

17个省级城市群中,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群有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与哈大齐城市群。这四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17个城市群经济总量的44.76%。其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副省级市、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城市群2010年GDP实现25727.76亿元,位居省级城市群之首。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包括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等9个城市在内。城市群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河南省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城市群2010年GDP实现13375.37亿元,占全省的57.9%;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5.1%;人口4159万,占全省的44.2%;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64%,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5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57%。

长株潭城市群2010年GDP实现12558.81亿元,占全省的78.3%;面积9.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5.6%;人口4008.16万,占全省的56.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64%,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8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77%。龙头城市——长沙市2010年GDP实现4547.06亿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排在第7位(拉萨市除外)。

但是,就每万平方公里产出(亿元/万平方公里)而言,要素密集程度最高、产业集聚最强的城市群由高到低依次是长株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大武汉城市群、浙东城市群、太原城市群、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皖江淮城市群、长春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南北钦防、呼包鄂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兰州城市群。这17个城市群中,每万平方公里产出最高的长株潭城市群也只有4.48亿元,相对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分别为7.01、4.78、7.14亿元)而言,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产业集聚程度不强、要素密集程度不高。

四、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群发展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要素密集程度不高,产业集聚程度不强导致每平方公里产出不高,投入产出效率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发育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和互补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城市群定位不明确,布局不合理,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经济。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保障要素自由流动

为促进我国城市群的健康稳定发展,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应加强合作交流,主动消除各城市之间妨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经济要素全方位流动的政策和制度壁垒,降低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内流动和交易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投资洽谈、产权交易等合作平台,鼓励企业通过相互投资、兼并重组、缔结联盟等方式,实现区域产业重构,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公平、公开、统一的竞争与合作环境,让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流动和组合。淡化行政区划观念、冲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各级城市之间能够实行优势互补。统一区域内的教育、就业、社保和住房制度,以便更好地促进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加强合作分工,实现互利共赢

城市群内单个城市整体实力偏弱,参与国际间的竞争其竞争力明显不足,很难与发达地区的城市抗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城市组团式的发展和壮大。相互协调、互相包容、借助外力、弥补不足、共同发展才是明智之举,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己是迫在眉睫。合作与分工才有机会创造城市发展的合力和竞争力,最终达到一个城市群内城市同发展共进步的“多赢”局面。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各城市群至少要加强科技合作、产业分工与协作、环境政策、法规、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区域生产力布局的统筹,联动推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还应通过城市功能合理定位促进城市分工。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禀赋特征,合理确定其在城市群中的地位。

(三)统筹区域发展,实现经济政策一体化

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一个统一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更需要建立区域协调机构,以实现城市群政策一体化,确保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落到实处。通过集群发展和一体化政策,构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市场机制。因区域间“非合作博弈”不可避免,各个城市有各自的利益所在。为了约束和规范各市政府的行为,实现城市群整体优先发展的目标,创建跨市域的实质性合作机制和合作机构非常有必要,应尽快建立一个跨越城市之上又与城市政府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综合协调机构,形成区域协商、协议机制,就城市群有关发展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政策与利益,以有效推动城市群的建设。

(四)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城市定位

根据2011年6月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针对区域内不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现有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应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交通运输干线和长江中游为主轴的集约开发态势。

注释:

① 朱丽萌,《江西城市群研究报告》,2010。

②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中国网,2011年12月1日。

参考文献:

[1]高汝熹,阮红.论中国的圈域经济[J].科技导报,1990,(7).

[2]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的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史朝兴,顾海英,秦向东.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4]Gottmann.J.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 1957,(33):189-200.

[5]Anderson, J.E..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9,69 :106-116 .

[6]Bergstrand,J.H.. The Gravity Equ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Some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5,67:474-481.

[7]Zhou Yixing. Definitions of Urban Places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Problems and Solutions [J].Asian Geographer, 1988, (7).

[8]Davies DR, Weinstein DE.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2):379-407.

[9]Rose, A.K., Wincoop.E. National Money as a Barrier to Trade: The Real Case for Currency Un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 :386-390 .

[10] Amihai Glazer, Mark Gradstein, Priya Ranjan. Consumption Variety and Urban Agglomeration[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3,(33): 653-661.

篇6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53-02

白城市作为吉林省西部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耕地的作用十分重要,而耕地质量更是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关注耕地质量也就是关注粮食生产问题。现对白城市耕地质量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1 白城市耕地现状

1.1 数量

吉林省白城市人均占有耕地少,并呈逐年减少态势。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减少已成不可逆转趋势。后备资源匮乏,且开发成本趋高。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耕地资源特别是后备资源日趋紧张,原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已开发殆尽。

1.2 养分

白城市土壤类型分为11个大类,以黑钙土、草甸土为主。因土壤类型和施肥水平不同,各县(市)区耕地养分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耕地主要养分含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一是耕层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二是耕层速效氮、磷含量有所增加;三是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不足,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1.3 理化性状

一是耕土层退化。由于垄作,土壤风蚀、水土流失严重。二是犁底层增厚。近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分散到农户个人,导致大量的大中型农用机械数量减少,耕翻整地深度不够[1-2]。三是耕作层板结。由于多年连续大面积种植玉米,使得原来的土地轮作制度难以实施,土地耕作层板结,难以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

2 存在的问题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2.1 重视不够

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解决当前矛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结合点,是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和防范市场风险、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各级政府虽然很重视,农民群众也有认识,但在实践中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缺少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导致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出轻投入、重使用轻建设等问题。

2.2 投入不足

一是近年涉及到耕地质量建设的国家投入主要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但资金投入额度小,只能采取“撒芝麻盐”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按改造费15 000元/hm2计算,每年最多只能改造6 000 hm2左右,以这样的改造速度,白城市现有的中低产田还需改造30年以上(按白城市总耕地74万hm2的1/3计算)。二是近年涉及耕地质量监测方面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求,市、县两级土肥管理部门现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土壤理化分析,根本不具备应有的耕地质量监测手段。三是国家在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全市各类田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灌区工程基本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老化失修;大中型水库带病运行;水利工程难以发挥作用,农业生产仍是“靠天吃饭”。

2.3 综合措施难以实施

虽然采取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等措施,但都是单一的项目,只是借助工程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对如何提高耕地内在的质量建设,难以提出明确的改良目标。特别是如何进行农田污染防治、秸秆还田等改良土壤的措施,国家缺少资金投入,难以在面上推开。

2.4 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

我国《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规定:耕地质量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的农业行政部门,但农业部门在耕地质量建设计划安排、资金分配、项目管理等方面实际权限极其弱化。在项目规划、资金调配、工程实施等具体工作中,各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和配合、资金整合不够,缺乏保障措施,很难做到有效地使用资金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不仅在地力和田间基础建设上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耕地环境建设的监督管理方面也比较薄弱,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药、化肥的盲目投入,农业的点源、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随意排放、城市垃圾和废弃物大量向农田倾倒、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畜禽粪便到处堆放、大量使用非降解农膜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耕地质量明显下降。白城市化肥常年施用量50万t(折纯量为17万t),施用强度接近730 kg/hm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50%,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0%,钾肥利用率仅为30%~50%,剩余的养分都残留在耕地中。全市每年农药使用量超标,使用强度为5.4 kg/hm2,利用率仅为30%,耕层农药残毒含量越来越高。全市农膜使用量高、回收量低造成污染。因城市污水和废弃物污染仍很严重,给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以至于造成了先污染,难治理,耕地质量下降。

3 建议

3.1 加强针对性培训

结合当前耕地质量情况,对农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耕地质量保护意识提高。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等,还可以涉及保护耕地的具体技术。如何更好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需要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对耕地质量相关的污染防治、土壤退化与防治、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等方面进行联合研究。同时,对农民加强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促进科研成果实施。另外,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让工作人员在指导农民具体保护耕地时不缺乏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把这项任务做好。

3.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国家改土项目的面积和质量难以保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科学施肥、耕地质量监测、防治农田污染等重要工作进展缓慢[3]。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同时要做好新增耕地的地力培肥建设;全面实施耕地有机肥增补工程。进一步组织实施平衡施肥行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实行耕地质量数字化动态管理

建立不同地区地力数据库和监测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现代测试技术,了解各地地力变化情况,密切关注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耕地质量评价制度和预测预警系统,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耕地地力培肥措施、耕地质量管理提供资料,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指导和服务[4]。

3.4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规划体系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只有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尽快扭转农田生态变劣、耕地质量下降的局面,确保耕地的永续利用和生产力的稳步提高,达到农田生态环境与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法规,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实行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部门,规划资金投入,为科学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地方性规章立法,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的促进耕地保护规划体系。做到保护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科学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等.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17):3557-3564.

篇7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试点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重点项目,提出了“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1.1.1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保定市在以清洁能源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城市发展方面,成绩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电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保定・中国电谷”已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2005年―2008年,销售收入由60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骨干企业众多,其中,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航惠腾公司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1.1.2 尽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旨在发展光伏LED及LED其它产品,将其推广到太阳能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太阳能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7条路段的太阳能路灯应用改造,共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热利用、小区改造、公共园林等众多方面实现了低碳生活改革。

随后,又推出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荫行动”,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日均104.7万吨;园林绿地面积扩大,目前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4377.7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三绿”指标分别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助推绿色产业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也是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涞水县金融体系投放资金6000余万元,将“野三坡”景区发展成为5A级旅游重点景区,年收入超过6500万元;易县则着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区,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年收入超过560万元;又在“太阳城计划”中,完成23处景区(其中,自然景区10处、文物景区13处)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壮大和发展

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在低碳城市经济建设上,积极支持“保定・中国电谷”打造,为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对“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等新能源建设骨干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仅对“英利”新能源贷款高达54.91亿元,对“中航惠腾”等其他骨干企业投放贷款达13.05亿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给予新能源产业信贷政策优惠,建设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比如风电、光伏太阳能行业的投放,并且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客户政策,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浦发银行保定分行也给予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授信支持,同时开辟绿色信贷项目融资专项审批通道,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拓展节能减排市场,加大对节能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设银行及其办事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分别投放0.45亿元和0.12亿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低碳城市经济建设项目,为相关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对“碧水计划”建设项目发放贷款0.46亿元;建设银行对高阳污水处理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有力的促进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等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保定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绿色信贷”模式

保定市农村人口占比80%,是一个农业大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碳城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60万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建;中行保定分行对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绿色信贷”5820万元资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农业优质企业发展,2011年对生态农业发放贷款600万元;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0.11亿元,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为打造“山水保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及低碳技术的研发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财力有限,很难给予低碳经济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融资信贷、上市发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这两部文件偏重宏观指导,政策约束与激励作用不强。

2.2 低碳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同,与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矛盾

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为三大主线,节能环保、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社会效益。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发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转变,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十分注重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这与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相矛盾,低碳经济可能面临较严峻的融资形势。

2.3 新能源生产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可以替代煤和石油这些传统能源,通过先进成熟的低碳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加昂贵,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这种材料的生产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也是较高的。风能发电中玻纤风机叶片和风机轴承易损坏,会相应增加成本。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热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身造成极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综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若缺乏综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门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作用效果必然会受到阻碍和制约。于是,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个理念、两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框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物价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对金融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扶植,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风险补偿、担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对金融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资金配置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可见,建立综合的低碳经济扶持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的共赢,是实现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2 政府银行审慎选择支持低碳项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构成的金融体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该体系通过增加低碳项目融资力度,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信贷支持的方法,“双管齐下”,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首先,政府、银行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注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贷款审查、项目评估、借款人分析等“贷前”环节入手,审慎选择优质低碳项目,重点扶持。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下大力度控制商业银行对“三高一低”项目的资金贷放。最后,要加强低碳金融观念的宣传,在银行部门树立低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体系。

3.3 银行加强低碳金融创新,综合考核经营效益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拓宽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还应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总的来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当政府设定了碳排放的总量上限,于是排放权就会具有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获得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允许申请贷款的企业将其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绿色信贷”和“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为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规避工具,为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定一套适合低碳项目的贷款管理办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业贷款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并用由此节省下来的开支分期偿还设备价款。节能项目的提供者多为中小企业,它们一般不具备充分的抵押贷款条件,也较难获得银行满意的信用评级。按照传统的贷款管理方法,这些银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种新的贷款方式,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

篇8

随着新媒体在传播上优势益发明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融合发展这条路困难重重,但各地方广播电视台都意识到了互联网摧枯拉朽的趋势力量,感受到了网站PC端、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等新媒体终端建设、运营在传统媒体发展拓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一些观念比较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台通过在线互动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探索出了一些模式。总结这些优秀城市台媒体融合的经验,笔者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用户创造内容实现广电新媒体内容的创新

决定新媒体发展的是内容与传播渠道,新媒体发展的优势是传播渠道,但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依然是内容。内容创新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有别于传统媒体“我播你看”模式的视听服务理念,新媒体的重点已经转向把互联网提倡和追求的平等、开放、互动精神,融入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各终端平台运作和市场开拓中,使内容的创新实践与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各终端平台的精神指向、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达成了内在一致,即通过“用户创造内容”来实现内容的创新。

如山西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自2005年建立“晋广论坛()”以来,以论坛为发源地,组建了“市民记者团”“摄友团”“播客团”等网友小团队,2013年起发展迅猛,现已发展到5万多名会员,日均PV1万以上,日均用户发帖量攀升,已经成为当地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以及舆情监控的重要阵地。该论坛模式实现了与网民的良性互动,也取得了内容创新的实践意义。

技术研发推动广电新媒体向外延伸发展

互联网中不存在传统媒体之间那种明确界限,软件开发者在做许多看似与媒体无关的事情。广播电视媒体的新媒体之路大多不再依靠网站,而是靠其他方法吸引大量用户。这个“其他方法”是指看起来与新闻传播没有直接关系的互联网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应用工具。也就是说,新媒体做的不再仅仅新闻传播,而通过技术研发介入了更多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的建设及运营,并从中分得一杯羹。

湖南株洲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就是通过技术研发升级建立了一个局域网――教育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是一个区域内教育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将教育教学资讯、学生教师课堂情况等海量信息共融共通,将学生、家长和学校连接,实现了班班通、人人通、校校通。教育信息化平台看似与株洲广播电视新媒体毫无关联,实质上这个平台将广电新媒体的触角向外延展到应用平台,为广电新媒体发展拓展了新的阵地。又如,无锡广播电视台开发建设了手机APP“智慧无锡”,搭建了一个民生服务的平台,当地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缴费、查违章、打的士等。该平台为无锡广电集聚了大批活跃用户,可以说蕴含商机无限。而江苏苏州广播电视台不仅仅搭建了这样一个本地民生服务平台,更在做一个全国地级城市台APP的联合平台,应用技术力量将平台扩展到全国。

当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广电新媒体并不一定需要拥有高精尖的新型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技术外包,购买服务或者与相关技术公司合作,实现技术上的研发和升级。

多样商业模式夯实广电新媒体生存的根基

众多地级城市台的新媒体发展都有各自的特色。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株洲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都已经注册公司,实行公司制运作。在运作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基于政府购买服务、新媒体售卖服务的商业模式。政府部门一般每年都有相应的宣传任务,但是苦于人力、物力,无力自行制作、管理维护网站或微信公众订阅号,遂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定期付费,将网站或微信公众订阅号外包给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进行制作管理维护。株洲广播电视台则以项目制管理形式,以宣传入股相关公司控股。无锡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触角还深入到了房地产、股份制银行等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化的网络空间皆为利润导向,但它们所提供的商品不一定必须具有交换价值或者是市场导向。在某些情况下,提供免费商品或平台来作为礼品是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广告因用户数量的聚集也随之进驻,最后达到的仍然是盈利目的。也就是说,某种商业模式运作前期,不一定能够看到立竿见影的盈利,新媒体平台需要一定的培育孵化期。

基于众多地级城市广播电视台在内容、技术、商业模式上的诸多创新做法,笔者对发展中的地级电视台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新媒体终端建设、运营提几点建议:

一、进行政策支持,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广电新媒体的运营和营销,目前更多地处于探索阶段,根据不同市情有不同的运作模式,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更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如在体制上解绑,实行公司制,让新媒体在实践运作中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上的便利;又如给予一定资金投入,在探索阶段解除前进中的后顾之忧。

篇9

Abstract: Leisure is the damand for humanity development, for which human pursues. And urban leisure is the symbol of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with space as the carrier for the leisure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he leisure space of Wuhan City is investigated in three levels of “community—city centre--suburb”,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eisure space of city centre areas with various functions is analyzed. The analysis shows several major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leisure space: the communities lacking of leisure space, the city centre of imbalance distribution of leisure space and the featured leisure space declin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leisure space are proposed from space distribution and allo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pace decoration.

Key words: Wuhan; leisure space; problem;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耶鲁大学校长A. Bartlett Giamatti(1978-1986)说: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社会,观察它如何娱乐比观察它如何工作来得深刻。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多、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观念的改变,休闲对于现代居民生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城市休闲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关注城市休闲就是关注城市生活品质,关注民生。关注城市休闲的发展,丰富城市的休闲空间,对于现代城市转型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自2006年《小康》杂志第一次公开征集评选“中国休闲城市”以来,武汉一直无缘上榜。武汉城市休闲的发展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

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的空间载体,城市休闲空间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反映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品质。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武汉城市休闲空间的现状,找出其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城市休闲空间的概念

休闲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通常被作为以下三个概念使用:①时间的概念,即“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②活动的概念,即“游憩”或“娱乐活动”;③心态的概念,即“放松”或“闲适的精神状态”。休闲活动,即是指在闲暇时间自由选择的娱乐活动。

休闲活动是城市活动的一种,休闲空间便是满足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场所空间。休闲空间从本质上讲是由人们的休闲活动与所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本文讨论户外的城市休闲空间,即指在城市建成区及周围都市圈范围内,对市民开放的、并能满足不同层次休闲活动要求,且经过一定人工作用的户外行为环境。

城市休闲空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它以城市居民的住地为中心,以距离为尺度可以将其分为社区——中心市区——市郊三个层次。

武汉城市休闲空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社区休闲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社区休闲空间是指与城市居民住区距离较近、位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所及范围内的城市休闲空间,具有生活化、频率高、零尺度的使用特点。社区休闲空间是城市休闲生活的主要支撑。

对于武汉来说却缺乏这种空间的支撑。在一次对“武汉市小区公共休闲空间业主满意度”的抽样调查中,调查涉及85个楼盘,发出问卷650分,回收有效问卷605分。调查结果显示:32.07%的业主表示不满,认为公共休闲空间“太小”,31.74%的业主希望扩容,31.2%感觉“还好”,另有4.96%表示“没在意”。六成的业主认为小区公共休闲空间不足。

究其根本,造成武汉社区休闲空间欠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小区的开发项目中,为增加容积率,获取更多的利益,通常是以损害公共休闲空间为代价的;二是已规划建设的小区公共休闲空间遭挤压、挪作他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绿地被改为停车位、私家菜地,小区临街架空层被改为商铺出租,小区架空层被改为车库、储藏室出租等等。

社区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基层单元,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武汉社区休闲空间的缺乏带来了很多问题,社区居民之间缺少交流,容易导致很多冲突,给社区老年人的休闲带来极大阻碍。同时,武汉社区休闲空间的缺乏也是导致周末及假日武汉交通愈加拥堵的原因之一,周末人们必须开车到离居住社区较远的大型休闲空间才能满足其休闲需求,使得本就拥堵的武汉交通更加糟糕。

中心市区城市休闲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中心市区城市休闲空间是指城市居民在社区之外的市区范围内进行休闲活动的空间,具有大众化、时间较长、小尺度的特点。中心市区城市休闲空间是城市休闲生活中的亮点,是城市的客厅,对于树立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绿地休闲空间、文化休闲空间、体育休闲空间、商业休闲空间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06-1

1城市建筑发展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关于对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

(1)城市建筑经济客观条件,指的是工程师在考虑建筑物功能是否齐全、采用建筑技术是否先进、建筑形式表达是否美观等的基础上,对以上内容的实现,是否也建立在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考究。目前,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仅考虑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和外观形式表达,为了争取立项,在工程造价在估算、预算和决算等方面,超出工程实际允许的经济条件范围。

(2)建筑成本的最小化理念,容易让人产生采用廉价材料、采用非先进设备、压缩人工成本等片面剪接。而事实上,城市建筑过程中考虑建筑成本最小化,忽略了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成本,工程项目片面追求新奇、华丽、奢侈和高档,缺乏对社会资料综合有效利用的研究,建筑材料选用昂贵,譬如某城市采购不锈钢建筑桥梁栏杆花费了50万,而同样更加经济、实惠、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水磨石栏杆仅需20万。

(3)城市建筑缺乏经济观念,建设思想墨守成规,不做多个技术方案的比较,忽略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只注重造型和功能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部门对设计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是很难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的。

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创新建议

2.1把握建设总局,减少能源消耗

城市建筑的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全局性的观念,在建设某类建筑物的同时,要避免片面追求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其他建筑项目的效益:

(1)项目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建设用地的经济性,使得建设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建筑用地的地形、与其他建筑物关系、周边其他环境等进行综合了解,提高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建筑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的特点,合理配置建筑物的群体,有效利用建筑用地,提高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功能模块,进行类比布局,充分发挥空间效益。

(2)在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因地制宜地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首先是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客观条件出发,研究当地人群的消费需求,然后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切实做到经济可行;其次是建筑物的设计与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譬如气温、气候、地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避免建筑物在施工使用时候受到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再次是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城市建筑必须建立在当地人群的信仰和审美的基础上。如果建筑方案无法获得使用者(当地人群)的认可,那么经济适用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城市建筑必须当地人群的人文环境纳入工程方案当中,作为建筑项目同步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2.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性的城市建筑指的是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建筑物。城市建筑的经济性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1)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我们为了达到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要求,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建设投资的高效性。城市的经济性理念,要考虑到建设成本的高低,将建设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正确处理建筑施工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2)现代城市建筑倡导的各种技术,必须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避免盲目追求建筑物的奢华和建筑风格的标新立异,对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引入先进技术的成本压力较大。因此,城市建筑在技术方面除了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之外,还要避免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先进技术的错误做法,要将先进建筑技术与工程成本允许条件相结合。

(3)建筑风格通常是指建筑物外表所体现的美观程度。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经济条件和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风俗习惯等确定建筑物的风格的。但是建筑风格并非某个区域所有人群的必然价值取向,经济实惠型的建筑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这就要求建筑项目启动的时候要将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性相结合,达到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相结合的效果。

2.3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并实现能源节约和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1)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是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求,譬如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以及各种自然水源等。

(2)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资源,譬如风能、地热和太阳能等。目前自然采光已经成为建筑经济性考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减少能源污染;自然通风作为建筑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总之,在城市建筑中综合考虑这些无污染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能够为建筑节约大量的能源。

(3)建筑材料和能源尽量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利用自然生长速度较快的材料,譬如竹子;利用当地的材料,减少运输带来经济损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城市建筑全局的角度,减少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对建筑经济性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仅做到建筑物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丰城;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1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农业科技落后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力量薄弱。据统计,丰城市农业人口有100多万,每万人中仅有5名科技人员,数量极少,一些发达国家每万人中有40名科技人员,由于目前农村科技人员缺乏,农业科技推广难以开展。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每年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三是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低。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普及率也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的成果中,还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主要体现为:一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涣散,相当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比较薄弱,难以承担起统一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配套服务;二是社会化服务效率低下,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职工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三是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多数集中在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防疫等几个项目上,产前、产中服务多,产后服务少,无法满足农民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多样性要求。

2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2.1扶持农业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不仅制约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2.2扶持农业经济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两方面购买力的萎缩,进而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和产后加工销售等环节,导致这些部门生意萎缩、失业率上升,最终造成社会不稳定。

2.3扶持农业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情况来看,农民收入低,生活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导致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首先要大力扶持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有效购买力,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4扶持农业经济是迎接新形势挑战的需要

中国的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产品的进口可能会对国内大宗农产品市场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不能因比较效益低而放弃或减少生产,必须加大政府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3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具体建议

3.1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之一,是WTO农业协议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是转嫁风险、分摊损失保障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国家而言是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在中国推行已达20年,但发展缓慢,为此建议采取如下具体措施:一是健全农险法规,完善法制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比如,对经营农业保险项目的商业保险公司免除其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一切税赋;三是对农户的保费实施一定比例的补贴,比如补贴保费的30%或者根据农业发展需要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以减轻农户负担,提高农户投保的有效需求。

3.2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尽快研制出更多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其次,要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工程与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对种粮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再者,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搞好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与服务等工作,带动广大农民大面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最后,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兴农的路子。

篇12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77-02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心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浙江省出台了多项举措,扶持中心镇发展。2010年底,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27个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启动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绍兴市同步启动了小城市培育试点,在28个省市级中心镇中选择了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17个镇作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其中,诸暨市店口镇、绍兴县钱清镇列入了省级小城市培育

试点。

一、绍兴市小城市培育发展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2010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中心镇发展方式加快培育中心城市的若干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2011年6月,又制订出台了《中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总体目标,制订《中小城市培育动态综合评价办法》,以推动小城市培育的各项任务的落实。总体来讲,17个试点镇的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在进一步增强。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各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2011年,各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1%以上,远远高于全市平均值,涌现出了店口镇的新能源、牌头镇的环保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福全镇商贸中心区、枫桥镇金枫桥广场、璜山镇太子龙时代广场等一批商贸综合体,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崧厦伞业商贸城等一批专业市场,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以实施“百千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积极推广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预处理和进管进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2011年,17个试点镇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91%,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8%,基本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行机制。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试点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逐年提高。

(三)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障方面,到2011年,基本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医疗卫生方面,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教育文化不断普及深入,其中店口镇还实施了十二年制免费教育。

二、当前小城市培育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小城市培育全面启动以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规划水平有待提升

在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试点镇对规划不够重视,规划工作滞后,地下空间、绿地系统、给排水、功能设施等专项规划不配套,规划缺乏系统性;有的规划水平不高,功能定位不清,缺少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可操作性不强;有的规划执行不到位,随意性较大,难以起到长远指导作用,缺乏权威性、延续性和稳定性;有的过分追求建设速度,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城市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二)体制机制还需创新

这是小城市培育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虽然当前从省到市都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许多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小城市培育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亟待在人才、土地、资金、管理权限、干部使用等诸多方面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单位,但有的单位过分强调部门利益,该放的权不放,难以形成创新合力;创新机制衔接配套不够,一些地方只是简单地套用上级政策,没有结合地方实际,政策缺乏针对性。

(三)要素保障亟待加强

这是小城市培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瓶颈,搞建设必然要用到土地,没有土地,再好的项目也难以上马。当前,中心镇在可用土地资源总量与用地需求量逐年增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人才匮乏,受各方面因素制约,高端人才不愿意向小城市集聚和流动,特别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匮乏;三是资金短缺,小城市的培育发展需要更多更完善的公共配套设置来支撑,所需费用庞大,上级财政对中心镇支持力度还不够大。

(四)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这是小城市培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变成居民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医疗、教育、文体、卫生等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及公共服务机制尚不够健全,且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无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五)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这是小城市培育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小城市培育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干部去推动、执行和落实。有的干部熟悉农村工作,但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知识储备不足。不少干部缺乏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的自觉性,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小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三、破解小城市培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的对策建议

小城市培育发展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实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要素保障、公共服务、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注重规划引领,打造现代精品城市

规划是龙头。小城市培育发展必须树立长远规划、系统规划、科学规划的理念,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抓好编制与执行两个环节,充分审视和利用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以更大范围和视野来研究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总体规划,科学制定土地利用、产业培育、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和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管网建设等子规划,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完善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制度,注重规划的相互衔接,注重与各地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加大规划实施监督力度,完善规划修编审批制度和实施监督机制,禁止随意更改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注重体制保障,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要大胆创新机制,加快完善机构设置,对符合条件的小城市进行机构升格,切实提高小城市统筹协调能力。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原则,通过直接放权、委托办理和派驻机构等方式,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赋予相应行政执法权;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土地管理职能,建议市县以下实行属地管理。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完善社会保障、人才引进、社区管理等运行机制,尤其要加快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集体资产产权制度,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村级资产股份化、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破除要素流转障碍。

(三)注重要素保障,加大培育支持力度

小城市培育发展客观上需要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这必然要有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积极破解用地瓶颈,对重点试点小城市或重大项目建设,建议由省统筹安排单列用地指标;引导各市完善土地指标配置办法,划定一定比率用于小城市培育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旧村改造,加大闲置用地清理力度,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督促各地落实配套资金,引导提高省配套资金使用效果,增强镇级财政调控能力;规范做强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做好城市经营文章,实现滚动发展、良性循环。深入实施“引智”工程,采取与高校合作培养等模式,积极引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类实用型人才,加快优秀人才集聚。

(四)注重功能强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首先要转变干部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实现从传统乡镇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升级,从以“三农”工作为主向以推进城市化、发展小城市、管理小城市为主转变,加快县级政府向小城市试点镇的放权、授权步伐。切实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各项社会保障体系的顺畅衔接,不断提升城市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中心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提高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投资创业环境。

(五)注重组织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进修、挂职锻炼、公开考试录用等多种方式调整优化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如在公务员分配选调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特别是要增加规划、土建等专业人才。同时,建议省市级部门选派优秀人才与中心镇挂钩联系。多种途径并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肖金龙,史育龙.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途径[J].中国宏观经济与发展改革研究,2008:209-219.

篇13

一、前言

城市规划工作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城市规划的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作框架,需要在正确认识城市规划作用和地位的前提下,运用综合的手段,从经济、法制、 行政、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尝试,不断探索。

二、 对城市规划作用的思考与认识

在我国城市规划制度创新过程中,这一问题之所以显得更为重要、 更为迫切,原因在于,观念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的灵魂,城市规划工作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规划观念的转变以及规划制度的创新能否保持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与我们对城市规划作用的认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城市规划作用的正确认识首先必须在城市规划界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规划制度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2.1城市规划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市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我国城市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时期,并将推动国家的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

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是国家调节城市和区域经济的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工具。在市场经济下,基于对可能的“市场失效”的认识和预设,国家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的管理来干预土地市场的运作。城市规划在调控土地使用和空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和调整宏观经济发展的意志,因此城市规划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活动,可以成为宏观经济的调节手段之一。当然,城市规划对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调节,而不是修正和变革,其发挥作用的空间是限定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框架之中的。

2.2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城市各种功能安排、各个利益集团需求的综合平衡作用。

在城市的层面上,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引和 “蓝图” ,城市规划要确定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空间架构,因而对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同时,城市规划是编制―实施的连续统一体,规划编制的文件是建设管理的依据,建设管理是实施规划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对具体建设项目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达到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目标。在城市建设和实施管理层面,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施加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控制作用:这个作用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在社会中形成已久的认知,也是现代城市规划最初的作用。在开发管制实践中,规划管理工作对控制作用的体现是主要的。关注如何能够加强控制,这实质上反映出对城市规划社会作用的基本理解。

(2)引导作用:对有益于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有益于形成城市空间秩序的行为给予激励,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引导作用反映了城市规划较为灵活的管理机制,在不损害原则的前提下,激励措施可以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对城市规划的控制效应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3)整合作用: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准则,对城市土地使用中存在的矛盾进行调节,其实质是对冲突各方利益的平衡。城市规划所具有的综合作用是建立在自身没有直接开发建设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分配做出判断,使得冲突各方的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有效纳入到共同接受的规则中来。由此而言,城市规划在价值观和角色定位上超然于利益冲突的各方,是有效发挥城市规划整合作用的基本前提。

(4)保障作用:对于关系到公共物品、 低收入者住房以及那些在社会价值和目标方面有特别意义的土地使用活动,给予土地和空间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考虑,通过城市规划的途径对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保障作用实际体现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过程,目的是使城市发展能够兼顾到各种利益。 所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不仅要体现政府政策具有的效率,而且要尽可能兼顾和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城市规划正是通过控制、引导、整合、保障这四种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既有效率,同时又体现公平,能够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通过城市规划的管理,可以调节各种土地使用活动中的利益冲突,使得土地使用活动的各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够物化为城市空间系统的结构和形态,这构成了城市规划作用发挥的基本逻辑路线。

2.3 城市规划有效作用的标准

城市规划是否正确体现国家整体发展的利益,是否能够服务于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是衡量城市规划作用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城市的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根本的目标,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也在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为了吸引投资,往往不仅简化城市规划审批的程序,同时也在放松规划条件,强调市场的效率,忽视了对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虑,造成公众对规划工作和政府工作公正性的怀疑。因此,有必要明确的是,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仅要考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要有综合的观念,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效益方面全面权衡,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看待城市规划作用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认识,避免由局部工作中的得失来判定整体上的作用;此外,从根本上来说,体制问题对城市规划地位作用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2.4城市规划作用的有限性

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控制目标偏离的一种作用机制,其技术核心是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以此来调整或建立城市空间系统的秩序,使之符合社会的利益选择和价值导向。应当看到,城市规划只是整个社会发展计划中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作用对象和活动范围,即主要针对的是土地使用的管理,所以城市发展的某种结果无论理想与否,都不应当是城市规划所能决定的,城市规划的作用会表现出一定的有限性,以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负面问题来判定城市规划的失败是不妥当的,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城市规划的作用既不能低估,也不能过分夸大,而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在规划实务界,对规划的认识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城市规划作用形象地比作 “龙头” ,这只是表明了在建设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所处的位置是一个统率和综合的环节,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规划,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合乎整个社会、 经济、政治发展规律,并且正确把握和顺应这些规律的基础之上。

因此,城市规划界对于城市规划作用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解,要澄清现今很多的模糊认识,防止各种夸大其辞的做法,太高的目标以及不严格的表达会造成认识混乱和集体的失落感; 但同时又要在体制中积极地争取合理的位置和权限,以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总的来说,虽然城市规划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但是城市规划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并不排斥它所具有的理想性,它贯穿了城市社会实践的不同层次,在社会行动的过程中,从思想层面到实施层面都有一套机制来保障其基本思想、原则得到贯彻。

三、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

3.1 明确认识,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区域统筹、 城乡统筹等宏观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引导,今后一段时间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指导下,高质量地实现建设目标,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同时有效地保护耕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必须重新正确认识; 应当借鉴和学习传统市场经济国家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重要调控手段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国家对城市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

此外,城市规划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健全的城市规划制度不仅可以实现对资源的保护,而且可以促进资源并不意味着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城市规划所直接作用的城市的各种要素,其发展演变并不都是城市规划所能直接决定的。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的政策框架,使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扩展更加有序,而这种秩序的设定却是由城市发展过程内在的社会、 经济、政治的机制支配的。事实上,城市发展又的增值,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资源利用收益的公平分配。因此,城市规划问题丝毫不亚于土地和环境问题,必须把城市规划工作提高到与土地、 环境问题相当的地位来认识。

3.2 转变观念,确立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在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现阶段既是黄金机遇期,同时又是矛盾多发期。 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联日益密切,城市化的推进将直接导致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必须积极、 主动地推动城市规划的制度创新。在整个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上,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和认识框架,转变观念,避免把城市规划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必须认识到城市规划不同于工程设计,不能认为规划编制完成之后 “按蓝图实施” 就行;必须跳出工程技术或建筑学的狭隘思路的局限,自觉接受法律、 行政、 经济、 社会等知识的交叉渗透。在实践中,要努力转变城市规划工作的思路和观念,改变 “重编制轻管理、 重技术轻政策、 重行政轻法制、 重建设问题轻土地问题”的传统思维定势,重视规划的实施管理问题,重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重视土地的调控问题。

3.3 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域空间规划体系

作为城市规划制度创新的一个根本性目标,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为中心的地域空间规划体系,加大中央政府宏观规划事权的控制力度,以切实加强整个地域空间规划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国家对区域和城市在地域空间规划方面的宏观调控管理,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在空间地域上落到实处。

3.4 从改进和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入手,持续推动城市规划制度的创新

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必然千头万绪,并要求综合统筹地考虑问题。由于编制技术体系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制度,因此基于规划实践的实际要求,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从规划编制体系入手,对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类型、 阶段划分、 技术要点等内容加以改进,按照城市规划编制技术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对各层次规划的任务、 内容等作出界定,即先从核心制度干起,推动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变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城市规划制度框架和体系。

城市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 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基本手段,规划编制目的是提供政府管理城市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的行政依据,规划编制体系是政府实现发展目标和管治意图的基本平台,要实现城市规划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前提是要建立适应我国城市发展实际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 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因此应当坚持以规划编制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为突破口,逐步有序、 持之以恒地推进城市规划制度创新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