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行业财务核算

建筑行业财务核算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4 17:21: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筑行业财务核算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筑行业财务核算

篇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主导生产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进行全面的革新,以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建筑行业来说,其是我们国家现阶段社会当中一个基础产业,对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作用。项目工程是建筑行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建设过程当中的财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经济效益进最大化的基本保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对在建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与管理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在建工程概述

在建筑行业当中,对于在建工程的论述比较宽泛,在了解在建工程的基础之上,我们首先需要对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一个简单的了解。在建筑行业当中,固定资产主要指的是使用期限已经超过一年的建筑物,更加广泛的来说,固定资产还是可以包括其它行业的物品,例如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运输工具或是生产设备都可以看作是固定资产。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不直接作用到生产过程但是价值在一千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两年以上的物品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而所谓的企业在建工程则是,企业更具自身发展需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对其进行建设的固有资产项目类型。例如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自行建造项目,相关的设备安装项目等。所以从企业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建工程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企业获得行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内容[1]。

二、在建工程前期工作

对于企业的在建工程来说,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所进行投资建设也是存在相关建设问题以及发展问题。所以建筑过程之前,需要对工程的建筑前期施工进行必要的安排与建设。这样才能做到施工过程防患于未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在建工程前期工作来说,其基本施工内容将需要做到建立相关的任务小组,对施工的可行性、施工风险等进行严格的论证。对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施工过程的环保问题、施工过程的人员搭配、施工过程之后的最终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的分析,以此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建筑以及施工可以最大程度的标准化、科学化。并将这些内容最终以数据的形式呈递给管理层。而企业的财务部门,虽然现阶段的工程还没有开始,但是应该做好最初的统计工作,以及基本运算让内容,以确保在施工开始的时候,可以随着施工内容的变动而随时变动,做好全面的财务监管工作。

三、加强在建工程过程管理

(一)强化在建工程资金管理

对于在建工程的资金管理应用主要以实际的应用来进行研究以及论述。就现阶段在建工程的基本内容来说,大部分工程所应用到的资金都是企业建立的一个专项资金。而这个专项资金的使用则应该按实际的使用制度进行使用,做到资金合理化应用。其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银行系统,以保证实际的施工结算资金可以做到专款专用。财务部门在对实际的施工部门进行拨款的过程当中不能盲目进行资金下放,尽可能的做到施工过程以及施工进度的全面考察。在对财务资金下放工作之后,应该需要各个部门的项目经理以及负责人签字确认。以保证资金出入监管到位。

(二)重视在建工程物资管理

1.严格物资验收管理在建筑过程当中,对于物资的验收需要做到经济发展为重,对于物资的验收必须做到实际应用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办理,应该建立一个相关的工程资金进账管理,在实际的验收过程当中对于不能入库的大型施工设备以及施工设施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并且办理完整的入库手续。对于物资的现场验收环节,需要企业当中的物资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以及采购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确认并加以签字。在验收的过程当中需要认真核对物资的型号以及设备信息,避免在入库的过程当中出现入错问题。在对物品进行实际的入库单价核算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以及审核,如果物品属于增值税抵扣范围,那么物品在入库的过程当中应该按照不含税价格进行处理。2.严格物资领用管理相关的工程人员在对工程物资进行领用的时候,需要填写相关的物资领用单,在填写过程之后,相关的部门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其实际的施工项目类型以及项目施工过程对其做出一个完善且合理的领取意见,综合多方意见最终确定领取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领取的物品,在物品领取之前以及物品领取之后多需要对领取单进行签字,以最终确定。在建工程的物资领取单通常会设置是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财务、部门、存根。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确认戏之后,才可完成领取过程。对于领取单的内容填写需要尽可能的全面,清晰。需要表明物资领取的数量,类型、型号等基本信息。3.做好剩余工程物资管理在工程完工之后,实际的工程管理内容还将会涉及到一个剩余工程物资管理问题,因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施工物资的采集都是估算得来,并且由于施工技术等问题,实际的施工内容会存在很多的废料。所在工程结束之后对于工程物资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剩余物资的管理,其中没有进入到实际建筑工程成本当中的内容需要将其直接转化为生产性物资,对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资需要进行全面的回收,以冲减企业在施工过程当中所具有的施工成本。

四、做好在建工程核算、决算工作

(一)细化在建工程成本核算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往往会涉及到多种类型事物的购买安装等问题,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发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企业施工过程当中的成本核算。根据实际的施工过程来说,其一般情况之下会分成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等相对的几大类。其中设备投资主要涉及的内容为运费、设备安装费用等内容。待摊投资将会具有员工的实际福利、办公费用等内容。在实际的核算过程当中所具有的资本化利息问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施工,只有完全满足三个条件的利息才能进入到在建工程当中。核算工作还需要做到全面覆盖,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2]。

(二)做好定期盘点检查和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实际的成本控制来说,需要做好定期盘点检查以及计提减值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做到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与全面性。根据相关的制度规定,实际的施工企业须定期或每年年底作年度总结时,对在建工程实施全面、系统检查,遵循认真、谨慎的原则,科学预测在建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损失,若发现在建工程具有发生减值的实际证据,则做好计提减值准备。若发生如下几种不同情况,则须做好在建工程计提准备:第一,长期停建且预测日后三年内不能重新施工的在建工程;第二,在建项目技术、性能等方面已经较为滞后,同时无法确定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既定的经济利益。第三,在建工程其它方面足够证明已经发生减值的实际情况[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近几年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异常的迅速,为了可以进一步维护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从财务管理角度入手,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的在建项目因为其实际建筑流程众多,建筑周期较长,并且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处于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考虑,论述了在建工程的财务核算与管理方法。虽然现阶段施工过程当中,对其的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李勇丹.吉林铁合金第一煤气污水处理站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

篇2

[DOI]10.13939/ki.zgsc.2017.08.240

财务管理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个人原因造成财务的核算不明确,台账出现差错等问题,能够促进施工企业综合目标的实现,所以加强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概述

1.1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1.1.1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涵义

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是指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专门的会计核算中心,将企业所属的下属企业的所有财务进行集中处理,纳入集团财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在具体操作中就是核算企业旗下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等,会计责任主体保持的权利不变,采用“统一核算、集中开户”的原则,实行分户核算,然后将分户核算的账目汇总交由总公司再次进行统一核算。

从本质上讲,财务集中核算就是企业承担了下属公司的财务记录,帮下属企业实现会计和财务的分离,方便下属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将会计的任务全部负责,不需要子公司从事会计核算业务,旗下企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制订合理的资金筹集与财产运用的方案,防止企业财务支出的风险,做好一个财务助理的作用。从特点上分析就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相互分离、会计监督与财务审批的分离、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的分离,这三者两两之间不再受到牵制,最后一点就是会计业务的公开。

1.1.2企业财物集中核算的重要性

做好财务的集中核算有助于企业有效管理财务,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各自为政的局面,财务的核算最终由会计核算部门统一处理,负责核算的会计人员直接由建筑施工企业来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支出与筹集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对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非常突出。另外,财务的集中核算有利于强化投资管理,优化投资方向。会计的集中管理可以实现对重点项目的重点投资,规避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与浪费,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确保资金的合理应用,进而使得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完全处于集团的掌控之下,从整体上把握资金的去向,提升企业的利润值,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2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企业采取集中财务核算之后,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相当大的便利之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核算的问题。实行集中财务核算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建筑企业下属企业能够自由支配的资金数目减少,且对于资金的支配权不是很自由,一定程度上使下属企业施工灵活性降低。从属企业的会计人员被闲置起来,不再属于项目直接管理,没有了之前的管理方便,这也会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损减,而且财务核算集中处理之后,关于财务的大小事务都将上报给上一级,遇到重大建筑项目难以直接采取果断的决定,可能错失一些重要的项目。

此外,实现财务集中管理是为了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建筑企业进行财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行使的监督功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事前监督的审批;一部分功能是事后监督,看上去强化了监督过程,实质上是削弱了监督职能。就目前的财务监督体系来看,集中核算之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督体制与管理准则,导致会计人员难以执行相关的标准去管理财务,且法律的不健全与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个人主观原因都会出现一些漏洞,甚至出现捏造假数据的现象,造成建筑企业的财务损失,使得财务集中核算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另外,在人员的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分属两个部门,会计人员隶属于财务财会部门,这样就会分裂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可能造成财务核算与管理上的脱节。会计人员如果不能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补充与更新,也将很难胜任核算这一工作岗位。

2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有效对策

2.1制定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过程

强化财务集中核算过程,防止会计人员主观原因造成的财务核算失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执行度强的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具有针对性,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工程特点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制度的效益。总之,在具体的操作中,企业管理层的骨干要时刻认真负责财务的核算任务,保证核算工作万无一失,严格监督会计人员执行相关标准。此外,还需要细化核算的步骤以及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建筑企业的资金预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未来项目的成功开展与否,合理化的预算结果能够帮助企业在同领域中获得一个稳步发展的机遇。制定预决算制度时,应参照项目的投资方式与资金的最长支付周期综合考虑。在项目资金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进程是否能够按照相应的资金比例来进行结算。同时,还需要依据企业内部财务总资产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大财务核算制度的执行力度,定期分析计划执行的准确率。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帮助会计人员进行资金业务计算,辅助会计人员制定台账报表,方便上级领导查看,为决策者提供资金使用的参考依据。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W络系统,为企业编制一个专门的财务数据库,将企业的财务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以便查看。子公司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将日常的财务以及各季度的财务情况上传到此数据库,实现纸质与数字化的相互融合,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发挥网络化财务管理的功能优势,实时监测下属企业的财务情况,对财务的支出、收入、预算管理等过程实现全方位的监控,使得账务处理趋于技术化。

2.2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将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效果。会计人员直接涉及企业、单位、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面经济利益的活动,如果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自觉或不自觉地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仅会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使其决策失误,导致企业资产和财务收入的大量流失,严重的还会扰乱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助长贪污腐化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建筑企业不但要重视对财务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他们进行财务会计理论专业知识的强化和培训,进行财务岗位素质教育的思想武装。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财务工作也离不开计算机的运程辅助。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要熟悉计算C的操作,利用财务软件客观、公正地作出数据报表、财务报表,减少人员主观因素上造成的报表虚假或者不实。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有证上岗,定期对工作人员的绩效作出考核,促使每一个员工都能自主提高工作素养。此外,加强监控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财务内部管控的力度。建筑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和监督部门对财务集中核算进行监督,从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账目结算、工程预决算等各个环节入手,监督项目物资采购资金的流动性,保证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的合理使用。监督部门一旦发现不按照流程操作使用资金的会计人员,要及时作出警示,并对违规人员作出通报。在具体的财务集中核算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不断发现隐藏的潜在问题,确保各项资金的正常流转和使用,减少人为主观原因对企业造成的资金损失。

3结论

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要从监督体系、核算人员素养、控制财务制度等方面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水平、加强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的流向合理,使得财物集中核算的最终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监管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能动性,提高监督的适时性,有效性,全方位把控财务集中核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财务集中核算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项目合同是建筑工程十分重要的文件,关系着合作双方的经济利益分配情况。在建筑项目合同管理方面,企业不能仅局限于正面上的管理措施,还要学会从侧面不同的角度开展合同管理[1]。“审计监督”则是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常用的管理方式,通过审计监督能不断加强建筑单位的市场竞争力量。

一、合同管理,问题日趋显现

合同作为约束双方施工活动的法律文件,可为建筑项目实施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建筑合作双方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依据。因而,建筑单位常常将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建筑行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1、条款,不实际。建筑单位在编制合同条款时未能全面考虑,导致了合同内条款内容与实际工程存在偏差。根据企业的状况看,虽然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审核能处理好建筑项目活动的相关问题。但在合同条款的编制上常常会遇到内容不符的问题,这就给合同的执行带来不便。

2、分配,不科学。作为建筑项目工程的法律文件,合同时刻约束着建筑施工双方的行为。从建筑合同结构形式上看,企业在合同管理时未能科学划分工程任务。工程项目规模扩大、业务宽广、销售增长,其面临的合同项目更加复杂,若依旧处于这种分配模式显然行不通。

3、财务,不合理。合同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要高度重视,而管理人员对合同中涉及到的财务管理内容审核不清,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带来损失[2]。如:合同中对于工程收益的财务收支情况未明确规定,常会造成竣工后利益分配上发生纠纷。

4、效率,不理想。合同管理对于企业正常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合同管理模式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的建筑企业经营,对于大型企业或业务项目众多的企业则难以保持整个操作流程的畅通。由此,合同管理上的实效则造成了企业的工程施工进度无法适应现实需要,给工程作业带来了影响。

二、审计机构,优化账务形式

审计部门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等综合评估,有助于工程单位的科学经营。市场经济在不断更新调整的同时,企业账务形式正朝着“电脑帐”方向发展,审计人员需将传统的手工帐转为电脑帐,以提高审计效率。

1、改革形式。电脑帐是审计部门参与财务监督的新方式,也是衡量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若企业能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坚持电脑帐操作,逐渐摆脱传统手工帐,能够为审计部门的工作带来方便[3]。今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企业将会运用计算机核算代替人工核算,电算化的作用会更加突出。

2、提升效率。只有减轻审计部门的工作量,才能保证工程单位监督效率的提升。电脑帐的运用为会计人员创造了更好的工作平台,使会计能在电脑上完成相应的操作处理账务。审计机构人员通过把手工帐信息转为在电脑上处理,能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对企业内部核算的效率。

3、引进技术。建筑行业从兴起到发展,本质上都是各方面技术的更新变化过程。建筑项目的审计监督也是如此,优化审计监督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模式,能够为审计部门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电脑帐的推广能够让建筑企业重视审计工作,保证各项合同指标都能符合国家监督要求。

4、增强竞争。对建筑行业广泛开展审计监督,根本上还是为了让企业的经营秩序规范化,保证建筑单位能具备足够的实力参与竞争。国外经营理念的先进性,使得企业认识到电脑帐的优越性。审计机构人员的监督工作也需要遵循社会发展主流,提高建筑行业竞争力量。

三、注重核算,提升监督效率

审计监督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审核监督,以规范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为了更好地适应审计监督工作,审计部门应该不断调整内部核算方式,做好对企业财务内部工作的调整控制,重点搞好财务核算方式转变,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审计部门的监督效率。建筑单位需从以下方面调整财务:

1、审核标准。审计机构通过财务核算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状况,对于审计机构制定审计、监督策略可提供参考信息。而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核算能否发挥应有的价值,根本上还是要坚持客观的核算标准。审计部门在调查建筑单位内部经济活动时,应该不断优化审核标准。

2、收支资金。资金是企业长期经营的根本,也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的物质基础。因而,在审核监督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现有的资金实施全面核算,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引导企业对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审计人员需要重视工程资金的分配使用。

3、监督效率。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是保证监督管理效率的基础,审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核算水平,让审计机构对工程各项资金收支情况都能及时掌握。审计单位重点工作需集中在固定资产的规划处理上,同时对整个经济收入状况有力监督,在人力安排、财力分配、物力调控等方面加强监督[4]。

4、财务服务。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者,审计机构应该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服务指标,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好的经营指导策略。作为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可从核算指标、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方面优化改进,以更加细致、全面的监督企业经济活动。

四、科学规划,稳定审计秩序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积极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对于工程单位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建筑单位或者审计机构,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科学规划,确保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审查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在合同管理以及审计监督时,对于一些重点方面需要给予重视,具体包括:

1、规划明细。建筑单位在合同管理时常会忽略一些细小的财务方面,如:编制的财务报表上项目明显不清,包括:项目类别、产品数量、收支明细等,导致了合同内容的全面性不足。而审计环节中,审计人员要对这些潜在的项目明细严格审查,绝不漏掉一个经济活动。

2、规划报表。当所有的财务信息处理完后,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数据表格以更加直观的显示企业财务状况。在制作报表时企业常出现不同的缺陷,如:报表不规范、内容不全面等[5]。审计单位应审查合同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全面,必须要涉及到建筑项目的各方面内容。

篇4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在近几年来保持着高昂的态势,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行业领域创造的高利润,让许多企业家纷纷踏入这个行业,目的是想分一杯羹,这就使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不断地出现,这些企业集团往往有雄厚的财力做支撑,规模较大,能够承接不同规模和不同种类的建筑施工;随着企业管理模式逐渐摆脱粗放形式、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迈进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步优化、并向多样化发展,目的很明确,就是促进管理的有效性,使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更加明晰,使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利润核算更加明确,因此,探究施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之集权型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多种类型,其中,广为采用的有三种,第一是集权型,这是应用率最高的;其次是分权型和相融型,从应用率的多少来看,要居于次要的地位。

(一)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探析

1、资金管理是核心

企业建立的目的就是追逐商业利润,企业的实力是由资金的收益决定的,因此,在建筑行业中的施工集团也以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建筑施工企业中采用集权型管理模式,目的是提高资金的集中率,包括集中网上资金;另一方面,要使资金的流动速度明显提升,发挥资金应有的效能,而不是让资金保持固定不动,要用资金的周转代替固定的存货量,要让企业的资金能够参与到创造效益当中去,也就是“钱生钱”的模式。

2、注重财务核算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涉及众多方面,管理的程序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比如,要处理的财务信息是繁琐的,还要考虑财务风险的规避问题;总之财务管理要按照既定的原则和管理的相关要求,并兼顾财务审计监管和企业税务问题,力求在这些项目中清晰地反映核算的结果和绩效。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模式,其中财务核算的单位是集团的项目部,归类成本资料时也是以项目部的需求为基点,同时,项目部还担负着向基层建筑施工工人发放工资的职能,这种财务核算的模式实现了三项职能向项目部靠拢的局势。这个铺垫做好之后,还要使财务核算实现模式和本质上的一致性,使两者同步进行,亦步亦趋,最终促成管理和财务核算的完美结合,使成本能够及时准确地归集。

3、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

集权型财务管理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为重点,需要多种手段来促成,其中,“集中式”是鲜明的特点,在管理财务、处理各项业务以及决策方面,都要体现“集中”,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中,以上三个方面都已经开始落实到实处,系统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任务;企业管理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集权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集成化,并提高效能,管理链接要逐步得到强化,不能局限于已有的物理链接,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高效化。

4、合理进行财务预算

建筑行业内为了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需要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预算管理手段,是建筑行业的企业集团的管理能力提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商业利润,积累起企业自身的实力。在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之中,企业财务中预算现金的支出和收入是一个中心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出发点是施工项目中的现金收支预算情况,然后才是综合的预算体系的设置,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并为管理提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在集权型财务管理的环境下,在采购、管理资产等项目中,“集中”是基本的要求,集中的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空间;另一方面,要在预算过程中,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在减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企业效益。

(二)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1、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硬件以及信号强度要求太高。

财务实行集中管理,需要性能很高的硬件设施,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来购置;而且需要高强度的网络信号才能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行,如果信号强度不高,就会造成机器进行相关的财务业务处理时不够通畅,速度过于缓慢,影响集权型财务管理的效能实现;另一方面,过高的运行成本给企业很大的经济上的压力。

2、管理层次极其复杂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有很多附属的公司,公司机构是分级的,部门繁多,人员众多,在控制管理上很难照顾到每一个方面,存在着管理上的混乱;比如,总公司传达的政策和指示,到最低一级的公司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在层层传达的过程中,就降低了最初的强度和威严性。一些下属公司的管理层面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作为指引,财务监督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发现本质的财务问题。

3、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集中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缺点在于过度集中,过于强调总公司和分公司必须保持统一的步调,而并没有意识到下属公司和总公司之间的差距;财务管理过于集权,就不能使隶属于集团的一些企业公司根据自身的状况规划自身的发展,部门之间如果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就不能灵活处理相关问题。这种“一刀切”的财务管理模式,必然阻碍一些下属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发展状况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 实行分权式的集中管理模式

建议集团和下属公司以产权为连接点,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放弃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而允许分权的存在,管理仍然以集中管理为主。通过产权作为总集团和分公司的连接点,能够合理整合资源,实现财务管理上的统一调配;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处于分权和集权之间,一般来说,向集权方面靠拢,但允许分权的存在,所要保证的是分权仅仅存在于一定的项目或业务处理关系上,是规范的,有目标方向的,分权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一般来说,集团的集权主要用来处理重大事宜,起到一个集思广益的作用,促进决策的合理性;而对分公司的具体财务管理上则应该合理使用分权,突出结果控制,对于具有价值的问题尤其要做好控制工作。

(二) 重要的财务管理制度上要统一步调,总集团和分公司之间做好疏通交流

在重要的财务管理制度上统一步调,可以使隶属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有利于整个集团共同对抗各项风险,比如财务风险、施工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另一方面,要疏通好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上的交流和协作,精简机构,将总集团的决策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分公司,同时,分公司要做好反馈工作,保证反馈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是为了避免由于信息隔阂形成不合理的决策。

总结:

以上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重点是对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剖析,包括优势和不足;然后提出了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上述的分析有可取之处,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希望同行业者给予一定的补充和修正,探索出更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 齐丽婷.财务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中心[J].基建优化,2008(06)

[2] 谢勇成.施工企业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J].建筑经济,2009(01)

篇5

当今,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针对建筑企业财务监督的体系,对建筑企业核算的内部控制也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因此,会计人员在对建筑企业进行核算时,没有具体的标准,无法做到全面的把关,导致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当前,我国的建筑会计信息存在很多弄虚作假的行为,这也使建筑财务集中核算失真,对建筑财务目标实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产物资管理脱节

在进行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时,存在着财产物资和会计核算责任不清的状况。建筑企业的账面资产由核算中心进行掌握,至于资产的实际运用情况,资产的占有及分配等情况都由下属企业或者项目部进行管理,在盘点清查资产时无法面面俱到,容易致使资产和账面出现严重的脱节。要保证企业的各项财产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财产物资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就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3.制度建设滞后,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建筑企业的经费开支标准已经不适应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增加了核算人员的工作难度。例如,在对报销进行会计核算时,工作人员就很难对其进行把握。这是因为,现行支付与报销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在进行报销时本着灵活性的原则进行处理,这样各下属建筑企业在核算中心所报销的资金就各不一样,这对集团对下属建筑企业的管理很不利,下属企业间会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因此说,建筑企业的财务报销制度已经严重的落伍,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4.加重核算部门管理负担,挫伤下属企业积极性

目前,建筑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都采用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财务的管理更加严格,对企业财务的好处不言而喻,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是挫伤了下属企业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因为,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后,下属企业自己可支配的资金大为缩减,每次使用资金都要上报,流程繁琐,资金审批时间长,下属企业怕麻烦,工作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二是核算部门的负担大加重。建筑企业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后,对下属企业的任何事情都要进行审计,这必然会加重核算部门的工作负担,导致核算部门资金流量加大。

5.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财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在建筑企业财务核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对核算人员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建筑企业对财务人员不够重视,很少对核算人员进行针对性、时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很少组织财务核算人员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致使核算人员工作能力提高不快、业务素质差别很大,对发挥财务集中核算的优越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6.核算中心低位低下,待遇差,工作量大

建筑企业财务实行集中核算后,工作人员压力倍增。这是因为,建筑企业的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而建筑核算实行的是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方式,所以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也要与各个公司跟项目部进行沟通协调,收集项目资料,工作量大,但待遇却相对较差,长此以往,容易使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身心疲惫、精神压抑,严重的影响了身心健康,从而对核算工作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完善建筑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1.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要想发挥出建筑企业集中核算的优势,那么会计的职能必须要进行转变。由单纯的核算型向全能的管理型转变。今后的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中不但要进行账目的核算管理工作,更要掌控预算的执行信息。在对预算资金支付时,改变传统的做法(先支付后审查),实行事前控制(先审查后支付),看其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

2.完善内控制度,确保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要想使建筑企业的资金、财产更为安全稳定,那么就必须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一内控体系涵盖了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比如企业大额费用的审批、企业超额用款的审批,企业大额借款审批等等。这样能有效的对企业的各部门进行责任的界定,确保企业资金、财产的安全。

3.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关系

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共存于会计工作中,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会计监督强调的是监察督促,是约束管理,而会计服务则要求满足会计主体服务的需要,强调的是服务功能。因此要想使建筑企业的核算更加具有成效,那么就必须对会计监督和服务的关系进行必要的理顺。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处理的好,那么财务核算工作不但能按章办事、有效的利用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4.强化下属企业项目经济责任制运行体制

在当前企业改制的市场环境中激励奖惩机制不健全,成本管控措施难以落到实处,企业层面对项目成本的管控弱化,成本管控风险加大等问题,已很难适应行业成本管理的新变化。只有强化企业项目经济责任管理体制,从单个工程项目管理人手,实行项目班子责任制承包,才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项目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经济责任制模式延伸至下属公司经营管理层面,提高降本增效的积极性,根除小利益,让其公开大比例享受产生的效益奖励,近而将推进整个企业集团的效益提升。

5.建立网上报账系统和查账系统

综合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建立网上报账系统和查账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量。工作效率提高后,能使核算中心会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项目部、下属公司、核算中心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实现系统优化。建立远程查账系统,还可以根据自己单位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一些明细科目,有利于及时了解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情况,增进核算中心与下属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对内审部门实施远程预算监控、用款计划管理、授权支付额度的下达、财政收支会计核算监督检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6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其发展突飞猛进。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尤其是对建筑企业会计的核算方式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建筑工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财务会计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行业财务会计的特点

建筑行业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而展开的行业,包括建筑业本身及与之相关的装潢、装修等方面。 建筑行业会计是以工程建筑收支为基础而设定会计科目,与其他行业的核算流程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生产周期较长,产品属于固定物品,使建筑行业财务会计有如下特点:

(一)建筑行业会计科目主要以成本核算为主。建筑行业的财务会计分为三方面:收入、成本和税金,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都是直接与工程进度相连,工程施工过程所发生的直接成本费用一般通过“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该科目根据项目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进行辅助核算,按照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因此,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成本类科目一般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分包工程费用等部分,而相关收入类科目极少。

(二)建筑行业会计中工程价款的核算方式比较独特。由于建筑产品造价高、周期长,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建筑企业有时需进行垫资施工。因此,为了不影响建筑企业的资金周转,除工期较短、造价较低的工程采用竣工后一次结算价款外,大多采用按月结算、分段结算等方法。此外,由于施工周期长,不少工程都是跨年度施工,因此建筑企业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完工进度,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分别计算和确认各年度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和工程施工费用,以确定各年的经营成果。

(三)建筑行业会计一般按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由于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生产的单一性,建筑企业不能根据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施工生产费用和完成的工程数量来计算各项工程的单位成本,而必须按照承包的每项工程分别归集施工生产费用,单独计算每项工程成本。

二、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存货以及公允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行业的财务会计管理造成了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旧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强调“单位价值较高”,新会计准则不再强调“单位价值较高”,增加了建筑行业企业自主判断的权利,更利于建筑行业企业资产管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新会计准则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超过一年”更改为“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因此,对于使用寿命不到一年,但跨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设备,也可以纳入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同时,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旧会计准则规定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具体范围包括: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等,但不使用的机器设备不允许提折旧。但新会计准则规定,机器设备无论是否使用,均提折旧,且固定资产的预期寿命、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在必要时可予以调整,从而扩大了建筑行业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

(二)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存货核算的影响。旧会计准则规定:建筑行业企业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以及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不计入存货成本,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这一规定,允许相关的借款费用或劳务费用计入存货,使得建筑行业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增加,流动资产合计金额增加,总资产合计金额增加,因此短期内建筑行业企业的权益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增加。同时在存货计价方法上,取消后进先出法,在财务核算中,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法,对原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后出法计价的建筑行业企业在物价上涨期间影响较大。

(三)公允价值对建筑行业财务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成本法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倡导的是会计在对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后,建筑行业企业的现金、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分布将会改变,流动负债也将随之变化,直接影响建筑行业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收入推迟了建筑行业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从而会影响当期损益和权益。但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可能不会影响建筑行业企业的总损益和权益情况。

(四)对建筑工程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影响。对于跨年度的建造合同,在资产负债表日其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会计上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建造合同收入,所得税法按完工进度或完成工作量确认收入,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基本一致。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按照谨慎性原则,会计处理需要关注企业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根据预计已经收回或将要收回的款项能弥补多少已经发生的成本,确认部分或者不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税法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仍然按照完工进度确认建造合同的收入。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规定最大区别在于当工程预计总成本超过预计总收入时,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当期确认费用以及计提建造合同减值准备,而所得税法不允许这样纳税时就会产生时间差异。本文以实例来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建筑工程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影响。

例:2009年初,甲建筑工程公司(简称甲公司)与乙医药生产公司(简称乙公司)签订一项总金额为5 000万元的厂房建造合同。厂房工程2009年3月初开工,预计2010年9月底完工;预计厂房工程总成本4 000万元。至2009年12月31日,厂房建造项目已发生成本2 500万元,预计还将发生成本1 500万元;已结算厂房工程价2 300万元,实际收到2 000万元。2009年底甲公司得知乙公司生产经营发生困难,2009年度出现巨额亏损,未收款项可能无法收回。假设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提,会计分录以汇总数反映,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1)甲公司的营业税处理。甲公司的营业税计税依据应为厂房建造合同双方已经结算的工程价款2 000万元应缴纳营业税金60万元(2 000×3%)。

(2)甲公司的所得税处理。甲公司应按完工进度确认厂房工程收入和成本。2009年厂房工程项目完工进度为62.5%(2 500/4 000),应确认收入 3 125万元(5 000×62.5%)、确认成本2 500万元(4 000×62.5%)。2009年税务部门应依税法确认厂房建造合同所得额565万元。

(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因乙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甲公司今后将很难收回工程价款,属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情形,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只能将已发生成本中能得到补偿部分确认为收入,将已发生的合同成本2 500万元确认为当期费用。因此2009年甲公司会计确认厂房建造合同收益应为-560万元(2 000-2 500-60)。

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2009年该项目会计上确认收益 -560万元,税务确认所得565万元,会计处理比税务处理少计1 125万元。甲公司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 125万元。

三、小结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建筑行业企业会计的影响非常广泛,本文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对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的影响、对存货核算的影响、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对所得税的影响。需注意的是,不同的建筑工程企业也有各自的特点,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庆宝.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J].装备制造,2010,(1).

2.张殷.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工程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影响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2).

3.张德芳.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8).

篇7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引言

一般下列情形下,企业可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这些条件中建筑行业应该属于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企业。但建筑企业一般经营规模大,资金流量大、建设周期长,多为夸年度施工等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应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注册资金一般都是上亿,收入更是上亿以上,有些建筑集团企业年收入达到上佰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核定征收的话,给企业财务账务处理带来方便,方便企业更好控制成本核算,但国家流失的税收风险更大。对这种状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并解决。

一、核定征收对建筑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建筑行业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因素

营改增下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经营模式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实行工程项目经理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是实行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都是老板(项目经理)自己联系工程项目,再挂靠符合工程项目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这种运作模式的账务处理是,建筑企业承担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的全部风险,包括财务税务风险,施工企业以收管理费扣除企业费用后作为企业的利润,这种账务处理利润是薄利的,根本就不能用建筑业行业的利润率一般都在15%--30%左右来算,因为建筑企业收的管理费一般是合同价的0.5%-1.5%点数,最终可想而知企业利润非常低,在这种模式下,建筑行业的利润率15%--30%左右应该都在项目经理的收益里,而建筑企业最终把这部分收益放入工程成本,于是企业便想方设法增加工程合同费用特别是成本费用的支出,虚增费用、加大成本,使利润控制在管理费下扣除公司费用、税金及附加费后的金额,因此上缴所得税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税务局为了防止企业所得税大量流失,税务部门在建筑行业采用核定征收方式,能更好的征收建筑企业所得税税款。

(二)建筑行业核定征收方式存在的弊端

由于建筑企业成本是先确定合同毛利,再由合同收入减去合同毛利倒算出合同成本。而合同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科目结转而来。在合同成本结算中,绝大部分未取得发票,仅以收据入账,只有少量原材料入库取得货物销售发票,绝大部分金额未取得发票以入账。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采取核定征收方式,能更好的征收建筑企业所得税税款。却也存在弊端,由于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税务部门便放松对成本费用发票审查,甚至没有检查,导致建筑企业认为没有发票也可以,便以大量的收据入账,致使一些材料供应商不开发票,建筑企业材料成本占收入一半以上,如果这些提供材料的供应商都不开发票,那流失的税收金额不是核定征收这点所得税能相比的。对建筑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所得税,从表面看好像达到了加强征收建筑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但从整体税收环节来看,恰恰是因小失大,导致大量材料、人工劳务应交税款流失。所以应当引起税务机关的重视,从根本上节流税款流失。在个人所得税上,由于企业把项目经理收益部份放入建筑企业成本中,隐藏了个人收益,更是漏缴项目经理个人所得税。

二、加强建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的建议

(一)对建筑行业所得税实行预征,定期审核发票管理账务

税务机关对建筑行业所得税实行预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建筑业所得税征管不到位、防止企业所得税款大量流失的状况。对预征税款,账务健全能准确核算损益的建筑企业,应实行查账征收;对账务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损益的建筑企业改为核定征收,但应该定期审查成本费用的发票,防止材料供应商销售环节税款的流失,定期进行税务审计。

(二)加强对项目经理承包建筑工程的个人所得所得税实行预征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用项目经理挂靠具有建筑资质的施工企业,而项目经理多为个人,税务机关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承包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上,应要求建筑公司与项目经理签订的合同、与建设单位承包合同、会计核算方式按工程项目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属于个人承包的则依法明确项目经理的合同收益,按建筑业行业的利润率15%―30%左右确认收益所得实行预征。

(三)加强税务检查,定期下单位普及发票管理

一般企业账务处理都是以发票作为原始凭证,但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特别,加上项目经理普片认为付了管理费就完成合同任务,发票的重要性对他们来说,跟本就不重要,只看眼前利益,这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企业所得税税务的风险。所以应当加强建筑企业的发票管理意识,建筑企业也要加强项目经理的发票的重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营改增的新形势,我国建筑行业单位必须转变现有的财务管理观念,结合营改增的新形势新方法,对单位的企业所得税进行略性改进,切实降低企业所得税财务风险,加强企业财务核算的职能,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加大对企业成本控制力度,推动企业管理型转变,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企业所得税是建筑业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企业经营发展和参与竞争存在影响,因此研究完善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促进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界定与利弊

现行税法将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划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式并存,适用于不同经营状况的纳税人。征收方式的不同,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方式和税款缴纳数额有直接的影响,关系着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因此适用何种征收方式,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意义重大。

(一)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界定。查账征收是指由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报所得额并缴纳税款的征收方式。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真实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核定征收则是指纳税人存在特定的法定情形,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并据以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征管法明确规定了核定征收的适用情形,包括:“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以上六类情形符合其中一项,则税务机关有权按照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方法对纳税人进行核定,目前北京市主要适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方法。

(二)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关系。由于长期适用核定征收,很多建筑业纳税人有一个误解,即核定征收是企业所得税主要的征收方式。但实际情况是,从国家设置企业所得税一开始就是以查账征收为主要的征收方式。从两者关系来看,查账征收是企业所得税征收本源方式,而核定征收是针对目前部分纳税人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而采取的权宜之举。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以查账征收为主、核定征收为辅的补充关系。不仅仅在我国,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以查账征收方式作为主要的征收方式,以核定征收方式为补充。因此,在实际税务工作中,应以查账征收为一般原则,以核定征收为例外。对于能够达到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均应按照查账征收方式纳税。

(三)建筑业企业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比较分析

1、查账征收。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查账征收方式具有让纳税人自主地、民主地分担国家在行政上各种课税的功能,是一种远比核定征收更具有伦理性的收税方式”。查账征收较之核定征收,更为规范、更为科学、更加能体现纳税人纳税自主性,就建筑业而言,它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查账征收能够促进企业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效的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用的决策支持,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核定征收由于对财务会计核算要求较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进行财务健全的积极性,而查账征收对财务制度、账册设置以及原始凭证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促进企业建制建账、规范财务行为,使财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效益状况。

二是查账征收较核定征收更有利于企业间公平的实现。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是国家根据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实际销售利润率或者经营利润率等情况测算得出,是统一的硬性标准,因此只能代表行业的总体水平不能反映单个企业的经营状况。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实际利润低甚至没有利润的亏损企业也要交纳高额的企业所得税,这显然是违反企业所得税以收益课税的设税本意和税法公平的。而查账征收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纳税,收益多多纳税、收益少少纳税、没有收益不纳税,更符合公平的要求。

三是就当前建筑业经济状况和现行税收政策而言,查账征收较核定征收企业税负要低,更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发展。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税负差异主要体现在利润率与应税所得率的比较上。核定征收是分行业确定统一的应税所得率,用收入总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按税率确定应纳所得税额。因此,对于利润率高于应税所得率的企业,核定征收方式能够令企业少缴税款,而对于利润率低于应税所得税率的企业,核定征收会导致企业税款增加,税负加重。目前,北京地区建筑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为9%,按照25%法定税率计算,税负率为2.25%,而就建筑业经济现状而言,大多数建筑业企业的实际利润率是远远达不到9%的,因此,适用核定征收方式的税负水平要高于查账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查账征收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状况和财务人员水平要求比较高,企业的纳税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经营规模较小、财务不健全的纳税人适用查账征收难度很大,若无法实现正确核算收入、成本或者取得合法的凭证,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进而无法实现税款应收尽收。

2、核定征收。虽然在前文分析中核定征收较之查账征收有很多的弊端,但核定征收作为税法明确规定的一种征收方式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税款计征简便,对企业财务水平要求较低。在核定征收方式下,企业只需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者成本费用总额,即可计算出当期应纳税额,对企业财务会计及办税人员水平要求不高,同时,纳税申报程序也相对简单,方便企业申报纳税。

二是计征标准确定,促进税款征收。在企业财务不健全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实现正确核实,很多企业存在成本混乱、多列支出的问题,核定征收方式由于对同一行业适用统一的计征标准,因此能够避免企业因无法正确计算税款而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确保税收收入的实现。

三是征管相对简易,降低基层税务机关管理压力。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企业经营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同时新增税源数量大、类型多,这为企业所得税的日管带来了很大难度,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征管压力日益增大。核定征收方式相对查账征收税务机关的征管难度要低,日常管理、监督、检查都相对简易,能够有效降低基层税务人员的征管压力。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各有利弊,查账征收更符合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原理和税收公平,但要求较高,适用于财务健全、能够准确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纳税人,而核定征收作为查账征收方式的补充,相对简单易行,适合于财务不健全的企业的征管。

二、建筑业企业经营类型及财务核算分析

(一)建筑业企业经营类型。按照目前建筑业经营情况,可以将建筑企业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有资质的企业,有一定经营规模,财务相对健全,能够实现独立核算、独立纳税;二是没有资质挂靠有资质的建筑公司,非独立法人,通常以分公司形式存在,财务上不独立核算,纳入被挂靠企业统一核算,且由被挂靠企业合并后统一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三是利用分转包的形式,分包高资质等级企业在社会上承接的工程,属于独立的法人企业,以自己的名义纳税;四是既没资质又未挂靠的小建筑公司等,独立法人,但经营规模很小,财务通常很不健全。由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采取法人税制,以上四类建筑企业中,第二类企业不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其余三个类型的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建筑行业经营的复杂性导致了各类型企业财务核算水平不一,加大了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难度。

(二)建筑业企业财务核算的特殊性。较之一般企业,建筑业财务核算有以下特殊性:一是建筑工程周期长,完工进度和完成工作量的确定比较困难,收入确认及成本结转复杂、不易匹配;二是水泥、砖石、沙土等主要建筑材料供应者大都是个体经营性质,无法提供合法发票,能够提供发票的则材料价格显著升高,加大企业成本,同时材料数量不易计量和控制,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大都不规范;三是异地施工比较普遍,经营环境复杂多样,很多建筑施工是在外地偏远地区进行,一般只派驻项目负责人并不派驻财务人员,财务核算更加困难;四是拖欠工程款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常常垫资施工,在未获得收入的情况下按照权责发生制缴纳税款对企业负担过重,在实际中,很多企业依然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缴纳税款。

三、对完善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管理的思考

(一)依法科学确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完善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既要消除建筑企业认为核定征收是企业所得税主要征收方式的错误误解,又要避免“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既不能单纯依赖核定征收,也不能片面强调查账征收。要严格按照征管法确定的六项标准,并充分结合行业特点,依据企业实际的财务核算、账簿设置或纳税申报等状况,科学确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

(二)完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向查账征收方式迈进。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管理科学化的实现不仅依靠对企业的严格管理,更应依赖于合理的税收政策安排。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地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账簿设置、依法正确申报。

1、建立核定征收累进应税所得率制度。在应税所得率的确定上,改变现行的分行业单一比例税率方式,参照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制度,建立分行业累进应税所得率,以收入额或经营规模标准划分设置不同的应税所得率,对于经营规模大、收入高的企业制定高的应税所得率。这样将有利于扶持小规模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大企业尽快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2、完善相关优惠政策。现行税法规定,核定征收企业不得享受除免税收入以外的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通过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一些符合建筑业行业特点的优惠政策,突出查账征收方式的优势,降低企业适用查账征收而带来的财务成本。

3、制定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应参照房地产行业制定单独的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细化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对行业普遍存在的核算难点提出处理意见,指导企业财务核算运行。

(三)强化对建筑业企业的政策辅导和征收管理。一是对建筑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和辅导,提高企业人员的税法意识,正确理解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依法纳税;二是强化建筑业征收管理。建立与建委等部门的信息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建筑企业招标、施工、竣工等方面的信息,加大税务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反税法进行偷税漏税、虚假记账、虚假申报等问题。

综上所述,建筑业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上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应通过更加科学的政策设置和征管措施,建立“以查账征收为主导、以核定征收为辅助、两种征收方式并存”的良性发展轨道,使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互相结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地方税务局税政一科)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篇9

(2)建筑行业会计科目设置相对集中。施工企业通常通过承包工程项目,提供建筑安装施工、机械化吊装施工建筑施工、基础与地基工程施工等经营活动获取收入、实现利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中,成本费用类科目只分为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相关收入类科目不仅数目较少而且内容简单。其中直接费用又分为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用四部分。另外,施工企业行业的不同特点,将其区分为了“临时设施摊销”、“周转材料”、“工程施工”、“机械作业”、“临时设施清理”、“临时设施”以及“工程结算”等科目。这也就决定了与其他行业中的会计科目相比,施工企业会计科目的显著不同。

(3)会计人员工作环境特殊。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然要具有专业的会计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建筑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就大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会计只需要有会计专业而已,除此之外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要同一般的会计一样在办公室里对会计信息进行核算以外,还需要到工地现场上进行业务核算。

(4)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需要将收入的确认和工程价款结算分开处理,与以往将二者合在一起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这都是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一建造合同》改善的,如此一来,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就能在“工程施工”账目中全部反映出来了。

2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完善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化建设。指的就是总部决策可以透明化的实行在全部分支企业中,财务核算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实现财务核算信息化,使得企业人员可以充分共享财务信息,并以此保证信息的质量,以及执行信息的效果,除此之外,为使得财务业务与资源配置共同发展,要求信息共享要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企业内部走向外部。

(2)新会计准则执行后,对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新会计准则相应增加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类的相关科目,同时也取消了短期投资的相关科目,并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等科目,现有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由原本的“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组成,现有的“营业支出”、“营业收入”由原本的“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组成,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调整、转换提出了许多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会计及时做好老制度与相关新准则之间的调账和衔接工作,做好相关调帐工作,调整帐木,并灵活转换会计科目。

(3)建立施工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制度。施工企业在建立内部监督控制机制中重要位置是由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决定的。内部监督控制主要包括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和控制环境三个方面。因各企业的规模、业务、性质的不同控制程序也会有不同的变化,需要分权控制,合理、合法的授权、控制,以及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组织规划控制等。建筑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加强对严格控制内部的整体认识、态度和行动,以及此种行为的重要性,称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可以通过某些系统将所有经济业务事项最终在会计报表中都反映出来,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1)充分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重要性。施工企业应以财务资金的活动为核心,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财务办公、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对所有分支机构实行财务监控、数据的远程交换和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业务与资源配置同步发展,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充分共享,为了实现财务核算的及时性要求,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业务活动与财务信息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财务核算的效能,会计报表反映出的财会信息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所有者权益变动、现金流量并了解其盈利水平等情况。这是让公众了解、评价企业决策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债权人、投资人和经营者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贯彻好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便于真实、准确的向报表使用者如:企业决策层等反映会计信息。

(2)谨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直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都因其可靠且便于核实而被广泛使用,我国的财务报表和财务会计便都是采用此方法,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是指资产情况和一个主体的负债情况,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日新月异,用于未来与现在的经营决策时,历史成本计量便不一定很可靠,同时也使得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方式很符合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需求。

(3)做好新准则实施后的信息通告工作。在首次执行新准则后,企业应当上报其首份年度财务报表,并按规定,列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以及附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企业还应当在附注中用列表的形式详细说明通告数据的调节过程。

(4)开创职业人员的新思维,并加强其判断能力。会计人员解决新准则中面临的问题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来不断加强职业判断能力。新准则有利于增强企业会计工作的趋同愿望,同时新规则立足于维持会计信息使用者和者的之间的良好互动,提倡关注会计领域的重难点问题,注重专业判断。

篇10

我国的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作为社会经济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政工程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完善好工程建设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对传统的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势头的推动下,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也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进步和成长,资质高、规模大的工程建筑队伍也借此机会迅速的成长和发展起来,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促进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鉴于建筑市场一些主体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使经营环境产生了一些恶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工程的承包权而采取了各种不正当的途径和方法,这就为建设主体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为了消除这一不良现象,现阶段城市的发展中涉及到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项目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依靠政府投资,逐渐发展为由政府、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专业化、集团化的新模式,经营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市政工程对财务的核算和管理进行创新,完善财务管理的体制,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市政工程核算中的重要作用,使工程的造价控制在较低范围内,提高投资效益,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

二、加强市政工程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一些市政工程企业已经逐渐完成专业化、集团化的改革,工程财务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些工程管理企业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再加上企业的内部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较多的漏洞。这就造成了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构成了解不足,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着管理滞后和被动等问题,最终使公司的资产流失,对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也是一种损害。要想克服这些问题,加强市政施工企业对财务的管理势在必行。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意识的提高,给予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工程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对工程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具有系统性的梳理,使工程财务管理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工程施工企业还要不断的对财务收支制度和成本核算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进行改进和完善,重视工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定期举办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了解工程预算管理和结算环节的内容,这对于充分发挥工程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市政工程合同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

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大部分合同管理都是采用预算招标、费率招标等方式开展工程合同的签订,但是由于一些工程的合同不够规范,对于部分必要的约定事项没有做好必要的沟通和约定,在日后的合作中就可能会出现财务方面的纠纷。另外,市政施工企业的施工存在项目多、点多、线长、作业流动性比较大等特点,因此在资金方面也很难集中管理,统一的调配是个较大的难题。工程合同作为工程财务核算和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它遵循的是归口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从最初的工程合同项目谈判、订立、以及履行的全过程中,施工企业都应该对工程项目和实施过程中能够涉及的以及可能会涉及的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合同把关,通过有效的工程合同管理,将工程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并且对于合同的造价、付款方式、以及违约责任人等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明确的合同约定,一旦发现有不符或者有缺陷等,都应该及时的查明、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三)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科学合理的对工程财务成本进行核算

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的差异比较大,如果仍然按照一般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就容易造成工程核算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相互脱节。在实际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应该对项目资金的状况以及使用状况都有及时的了解和找你给我,把握融资的时机,保证各个项目中资金的顺畅流通。另外,针对工程施工项目中点多、线多、资金需求量大等问题,我们提出施工企业对工程的资金应实施集中管理模式,对资金的使用加以规范和严格把关,尽可能做到每一笔工程款的支付都是由相关工程施工部门、内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共同把关和统一管理的。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管理和控制也是有效避免资金沉淀或不足、确保资金控制和工程进度相匹配的重要方式。

三、总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是市政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做好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促进市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使其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目前市政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工程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把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这是加强做好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惠杰.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剖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2]杨建华,胡媛.浅论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J].科技致富向导,2011

篇11

建筑企业主要以现场施工为主,因此其在安全管理人员的分配以及技术人员的配备上较为全面,而在财务管理上,则主要由技术人员替代。一些现场施工企业甚至由经理人一人负责,不但增加了经理人的压力,而且由于专业能力不强,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不高。随着财务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理念未进行及时的更新,造成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管理漏洞,运营风险大。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建筑企业在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企业缺乏度财务管理规则的制定,财务管理内容并未下发到个人,并且企业施工人员的执行力度不强,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在财务细节问题处理上,由于企业对财务会计缺乏正确的理解,对先进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不强,财务运营混乱,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会计人员基础能力缺失

财务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运营具有直接影响。在建筑企业中,由于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和对财务处理的忽视,一些建筑企业在会计基础档案的收录上与工程施工存在出入,导致需要财务核实时无法找到原始数据,财务信息不完整,也给财务违规提供了机会。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不愿意接受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管理上的创新能力不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企业的财务核算混乱。

(四)缺乏正确的财务资金意识

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首先:在工程招标上,一些企业并未对成本进行计算,而是盲目的投标,导致企业运营从根本上存在风险性。其次: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缺乏正确的意识,预算能力差,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浪费。另外,一些中层管理者的个人行为造成企业财务亏空,无法及时完成施工,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一)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

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前提。在建筑企业中,应及时采取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及时引进先进的财务软件,并且提高其科学性。通过培训的方式使企业财务人员适应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熟悉管理流程,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定的制定和健全是确保其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其具体过程如下:(1)企业应强化资产目录、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模式实施管理制度,区分收益开支与资本性,将企业的财务损失控制到最低。(2)企业应对其成本实施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建筑过程进行即时跟踪,在每一过程中都应明确成本控制目标。(3)企业债务制度的完善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收回债务,通过权债对比的方式明确应收应付的往来款项,使企业掌握全面的账务信息,进行及时的查缺补漏。

(三)加强建筑企业基础财务核算工作

企业财务应能够真实的反映其运营成本。为确保企业财务的稳定,建筑企业应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制定符合其发展的财务处理规则,在财务处理中记录每笔业务,真实的记录每笔财务业务,做好企业基础财务核算工作。强化企业资金财务控制,使企业的资金的可利用率达到最高。通过运营资金管理反映企业的运营现状。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营销费用,从根本上确保企业财务成本的降低。

(四)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加强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了解劳务合同,确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确保核算准确。其次,在企业运用方面,一定要做好提前预算,对于预算外的用工,要及时控制成本支出,通过监管保证工作效率。目前,一些企业采用的是包干价的方式,对成本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效的控制了劳务薪资纠纷。最后,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财务支出成本。

篇12

一、市政项目财务核算及管理的现状

(一)市政项目财务核算现状

1、市政项目财务核算项目不明确

在目前和有很多市政建设和其他项目建设财务核算混同在一套账中,财务人员没有对核算项目有清晰的认识,对核算工作也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会计明细科目的使用也是非常模糊,导致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无法详细的核算工程项目,导致对市政项目的整体投资、施工过程的财务状况以及完工结算也都无从把握。同时由于核算的项目不明确会对之后查阅凭证、工程审计等后续工作带来影响。

2、财务核算与市政项目进度脱节

在市政项目开展中一部分市政企业将工程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从而对配套的财务核算工作有所忽视,导致财务核算没有跟上项目建设的步伐。当财务核算与项目进程脱节时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财务核算不够真实、其次就是原始凭证缺失、再就是核算的项目非常粗略,具体的明细无法对比,最后就是在施工中的信息传递上不够及时。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核算工作的完整性和财务工作真实性。

3、市政项目财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

在项目建设中涉及到了市政企业的很多部门,如工程、监理、财务、质检等,所以就要求财务核算人员多各个部门的专业知识都要了解,具备处理各种问题的专业技能。但是现在财务核算人员一般都只具备了企业财务核算职能,能后对项目流程进行记账处理,但是缺乏了市政项目的专业知识,对于项目成本预计、竣工财务结算等较有难度的业务会出现在明细核算上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现象。

(二)市政项目财务管理现状

1、市政项目资金管理缺位

市政项目资金缺位主要表现的现象是:投入资金上不到位,在项目建设中支出的资金上没有严格管理。由于一般市政项目工期上较长、投入金额较大,导致资金投入上一般是分期模式的,这就是容易造成资金在投入上满足不了工程进度的需求,造成设施设备采购不及时,阻碍了工程进度。财务管理不足还表现在支付上都是松散的,一些工程款项在审批上不够严格或者是在款项支付时不够及时,容易对市政企业的形象以及内部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2、市政项目物质管理欠佳

市政项目一般都会涉及到大量的设施设备和工程物资,市政企业在物质管理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在物资采购上没有根据工程需要去详细的计划,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与采购计划有很大的关系,采购的物资太多会造成资金占有过多,物资采购不足,会对工程进展造成影响,延迟工期。另外由于项目工程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多的物资都是随意在工地上堆放,也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责任。物资没有进行妥善保管,不仅容易造成损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市政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风险

市政企业将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容易忽略对财务上的监管,这也就给违规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漏洞。比如,占用或者是挪用项目资金,帮施工单位垫付的一些费用没有扣回等。此外,不健全的工程款复核和审批工作,财务人员没有及时主动的核实工程量和工程进度,会存在虚报工程款的超付现象,在项目竣工后没有严格的审计和及时进行财务决算。市政工程在付款申请单上都要求相关部门领导签字,但是在相应的审批责任上没有给予明确规定。

二、加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这也有效促进了市政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上的进步,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使经验环境出现了恶性竞争。有些企业为了获得市政项目的工程承包权,采用了各种不正当方式方法,这也为建筑主体带来的影响。为了能够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市政项目工程建设上可以改变之前完全由政府出资的模式,逐渐转变为由政府、企业、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集团化、专业化新模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市政项目在财务核算和管理上也要进行创新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充分发挥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项目开展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造价能够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提高投资效益,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经济效益还能够实现社会效益。

三、加强市政工程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的市政企业已经在逐渐向集团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市政项目中的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模式也要不断创新,但是仍然有部分工程管理企业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在财务管理的制度上也存在很多的漏洞。这就会导致企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对市政项项目的工程造价没有足够的了解,工程财务管理上处于被动和管理滞后的局面,最终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流失,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市政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一方面企业要充分重视工程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对项目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的梳理,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都能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价值。在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不断的对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支出制度进行完善,重视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定期的举办财务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拓宽知识领域,让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同时这也对工程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市政工程合同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

在建筑市场上,一般合同签订都是采用的费率招标、预算招标等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工程合同不够规范,还存在一些漏洞,还有部分事项没有进行必要的约定,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财务纠纷。再就是市政施工企业存在项目多,作业流动性也大,因此就会出现在资金方面很难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的问题。市政项目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工程合同,在最开始的合同项目谈判、签订到履行合同的过程,施工企业要对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环节在合同上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合同管理将工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并且对于付款方式、违约责任方以及造价方面在合同上都要有明确的约定,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反映意见。

(三)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 ,科学合理的对工程财务成本进行核算

市政项目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的企业财务核算具有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果还是按照一般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就会导致财务会计信息与市政项目工程核算相互脱节。在市政项目财务管理中,施工企业要对该项目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有及时的了解,能够在融资的时机上正确把握,保障在项目实施中各个环节的资金上是顺畅流通的。再就是针对施工项目规模大、工期长、线多、点多。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上要实施集中管理的方式,对资金的使用都要有严格的控制,尽量让每一笔支付的资金都有企业的内审部门、工程施工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工程进度款与预付款等也要有科学的管理方式,避免资金不足和沉淀,保障资金与工程进度保持同步。

四、结束语

市政项目建筑中的财务核算与管理是市政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市政企业的经营要想的到发展和提高,就必须要重视和落实企业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目前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太大,市政工程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企业不断的完善。企业要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断探索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篇13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对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加强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是建筑行业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逐步实施了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以及招标投标制度。其中,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法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工程监理制大大降低了以损害业主的利益来降低施工成本的可能性;招标投标制建立了竞争机制,严格规范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承发包行为。在这样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加强施工成本核算成为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可通过工程成本核算,获取有关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正如美国的会计学教授库珀与斯拉莫特所言:“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 ”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WWW.133229.cOm就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环境而言,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的成本核算等基本制度还不够完善,实际运用中显得捉襟见肘。不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导致建筑企业的实际成本开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需核算成本的项目确定问题。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应当正确设置具体的成本项目,但调查显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容易出现概念不清的现象。以建筑企业施工中的直接人工费项目为例,建筑企业施工中的直接人工费项目主要包括直接进行建筑施工的工人工资以及运输工人的工资等,一般不包括采购员、机械操作员以及搬运和装卸员的工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往往将他们的工资也列入直接人工费项目之下。

第三,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的程序问题。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合同准则办事,并在施工会计期末对合同的收入与费用进行确认。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成本核算,从而使成本核算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这种只是流于形式的成本核算程序,根本无法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关于解决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根本解决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思想重视,转变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观念。首先,针对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核算问题,应该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而言,要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尤其是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从事前、事中及事后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全面的控制,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其次,要转变传统观念,认真贯彻和落实“预算管理为前提,会计核算为基础,资金管理为中心,成本控制为重点”的现代项目管理精神,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只有始终使预算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和会计核算同步,才能实现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监督法规与管理标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我国当前建设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监督法规,统一会计财务管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还应当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不能使成本核算制度仅仅流于形式。通过完善具体操作步骤,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