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5 14:50: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虽然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也开设了幼儿社会教育课程,但从思想与观念上并没有真正的对其加以重视,没有摆正社会教育的位置,与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等基础教育相比,仍然处于次要地位。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幼儿教育仍然功利性较强,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教育的内容相对宽泛、复杂,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提出的相关的社会教育目标多以强制与灌输的语气提出来的,如“认识”、“遵守”、“懂得”等,这都使幼儿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众所周知,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把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首要前提,幼儿的社会性是互动的、双向的发展过程。幼儿不应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应该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参加者,行使其主体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目前普遍存在,对社会教育相对忽视,部分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主要应该在家庭中实施与开展,也有的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只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课程,只要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的规范即可。这种思想与观念上的欠缺,直接导致幼儿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大大降低,不能积极主动地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集体生活体验,这样会使幼儿只知道教师所教授的书面知识与道理,很难去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使社会教育流于简单化、表面化、虚假化。
(二)课程设计过于死板,制定内容要求偏高
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对社会教育的课程设计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一些课程设计没有认清社会教育自身的特点,设计得过于死板。某些幼儿园对社会教育课程设计过分强调计划性、组织性、结果性,教师在制定好的具体目标指导下,严格按照其教学方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过于刻板、激发不起幼儿对社会教育的兴趣与热情,国外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教师只要从宏观上把握其课程目标,至于活动的具体内容与设计都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该引起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集体反思。此外,有些幼儿园则没有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制定的目标、内容等要求偏高,不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在社会情感教育方面,目前很多社会情感教育都是首先从爱他人开始的,并且是命令、要求式的,然而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并没有预留让幼儿感受到爱的空间与时间,甚至有时,期待通过一次半次的教育活动就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实际上,教师应该教育幼儿如果想要真正爱他人,应该首先从爱自己,并爱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人,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去爱,给幼儿搭建一个爱的平台,这些都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所忽视的。
(三)幼儿社会教育方法落后,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
我国很多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都比较落后,不能跟上社会教育本身的步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实施教学方法的主体,而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接受的培训或教育都是被动式的,都养成了拿着笔和本,用感官去学习的习惯,被动的接受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准则。教师的经验与经历直接决定了其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而我国目前幼儿社会教育主流的教学方法都忽视了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教师对幼儿某些个性方面的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对幼儿的自信心、受挫能力、判断力等都不够重视,在相关教学活动中都很少提及,即使有所涉及也都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指导。此外,教学方法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现在某些幼儿园过分强调幼儿的知识性、规则性,没有去认真研究培养幼儿对社会一些现象的兴趣起因,缺少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改进策略
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的成效。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一)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
强化社会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把握社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根本上转变对社会教育的误读,把幼儿社会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我国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教育的开展,一些传统观念容易让幼儿失去个性、失去自我主导力与判断力,阻碍了对幼儿个性的培养,这样进一步导致了幼儿主体精神与独立思考的欠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顺利融入社会,顺应社会文化环境,还在于要从思想上转变对幼儿相关社会需要,形成带有社会性的价值观,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快乐地成长。当然了,转变幼儿的社会观念不单是教师方面,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对幼儿的社会教育加以重视。
(二)拓展幼儿社会教育课程领域
幼儿社会教育课程是幼儿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幼儿园急需改变课程设计过于死板的现况,构建灵活多样的社会教育课程。社会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社会教育的自身特殊性,掌握其发展规律。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其整体教学目标,采取灵活有效的课程设计,注重幼儿的潜能开发,使社会教育不局限在课堂上,也要逐步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此外,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社会教育课程领域的改革。教师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注重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学习的反复性加以重视。如,在幼儿通过在一个学期在幼儿的社会教育的培养,有可能一个假期就能把所培养的良好习惯与行为破坏掉。所以,教师要注意在在制定课程规划时,要把社会领域的相关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正常成长的基础,而幼儿教育中的社会教育又是重中之重。
一.目前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体系,但是由于社会教育的复杂性,再加上起步时间较晚,所以,至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表面化
虽然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也开设了幼儿社会教育课程,但从思想与观念上并没有真正的对其加以重视,没有摆正社会教育的位置,与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等基础教育相比,仍然处于次要地位。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幼儿教育仍然功利性较强,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教育的内容相对宽泛、复杂,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提出的相关的社会教育目标多以强制与灌输的语气提出来的,如“认识”、“遵守”、“懂得”等,这都使幼儿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众所周知,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把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首要前提,幼儿的社会性是互动的、双向的发展过程。幼儿不应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应该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参加者,行使其主体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目前普遍存在,对社会教育相对忽视,部分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主要应该在家庭中实施与开展,也有的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只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课程,只要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的规范即可。这种思想与观念上的欠缺,直接导致幼儿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大大降低,不能积极主动地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集体生活体验,这样会使幼儿只知道教师所教授的书面知识与道理,很难去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使社会教育流于简单化、表面化、虚假化。
(二)课程设计过于死板,制定内容要求偏高
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对社会教育的课程设计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一些课程设计没有认清社会教育自身的特点,设计得过于死板。某些幼儿园对社会教育课程设计过分强调计划性、组织性、结果性,教师在制定好的具体目标指导下,严格按照其教学方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过于刻板、激发不起幼儿对社会教育的兴趣与热情,国外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教师只要从宏观上把握其课程目标,至于活动的具体内容与设计都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该引起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集体反思。此外,有些幼儿园则没有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制定的目标、内容等要求偏高,不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在社会情感教育方面,目前很多社会情感教育都是首先从爱他人开始的,并且是命令、要求式的,然而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并没有预留让幼儿感受到爱的空间与时间,甚至有时,期待通过一次半次的教育活动就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实际上,教师应该教育幼儿如果想要真正爱他人,应该首先从爱自己,并爱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人,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去爱,给幼儿搭建一个爱的平台,这些都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所忽视的。
(三)幼儿社会教育方法落后,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
我国很多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都比较落后,不能跟上社会教育本身的步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实施教学方法的主体,而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接受的培训或教育都是被动式的,都养成了拿着笔和本,用感官去学习的习惯,被动的接受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准则。教师的经验与经历直接决定了其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而我国目前幼儿社会教育主流的教学方法都忽视了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教师对幼儿某些个性方面的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对幼儿的自信心、受挫能力、判断力等都不够重视,在相关教学活动中都很少提及,即使有所涉及也都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指导。此外,教学方法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现在某些幼儿园过分强调幼儿的知识性、规则性,没有去认真研究培养幼儿对社会一些现象的兴趣起因,缺少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改进策略
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的成效。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一)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
强化社会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把握社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根本上转变对社会教育的误读,把幼儿社会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我国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教育的开展,一些传统观念容易让幼儿失去个性、失去自我主导力与判断力,阻碍了对幼儿个性的培养,这样进一步导致了幼儿主体精神与独立思考的欠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顺利融入社会,顺应社会文化环境,还在于要从思想上转变对幼儿相关社会需要,形成带有社会性的价值观,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快乐地成长。当然了,转变幼儿的社会观念不单是教师方面,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对幼儿的社会教育加以重视。
(二)拓展幼儿社会教育课程领域
幼儿社会教育课程是幼儿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幼儿园急需改变课程设计过于死板的现况,构建灵活多样的社会教育课程。社会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社会教育的自身特殊性,掌握其发展规律。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其整体教学目标,采取灵活有效的课程设计,注重幼儿的潜能开发,使社会教育不局限在课堂上,也要逐步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此外,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社会教育课程领域的改革。教师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注重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学习的反复性加以重视。如,在幼儿通过在一个学期在幼儿的社会教育的培养,有可能一个假期就能把所培养的良好习惯与行为破坏掉。所以,教师要注意在在制定课程规划时,要把社会领域的相关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加强家园合作。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将社会教育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之一,揭示了幼儿教育的使命是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发展影响重大。因为幼儿期是人格塑造、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我们的教育不应局限于仅仅教会孩子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住与合作。《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培养幼儿的独立个性、自创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通过社会领域学习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与互惠,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规则意识。
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品质;社会适应力;社会行为;社会交往技能;规则教育;自然教育;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
幼儿的社会教育有其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殊性。他们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是发生在专门的社会教学活动中的,而是发生在其他领域教育和实际生活活动中的。它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实践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对幼儿的潜在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对幼儿的社会教育渗透在其他领域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性,仅仅期望通过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效果,而忽视渗透在其他领域和一日生活中进行教育,这样过分强调了计划性和系统性,忽视了生活环节以及其他领域教育中的教育机会的影响,容易造成社会领域教育与幼儿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现象。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的社会教育须与其他领域教育有效融合,共同作用,才能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持久长效的进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在健康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不仅要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卫生知识,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还要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乐观自信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的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孩子学会关爱与宽容,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
二、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要求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备适应时展的能力。因此,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既要注意孩子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又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从小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教育,培养幼儿的专注性、创造力、独立的精神。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分享的快乐,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乐于助人、细心耐心、快乐自信的良好个性品质,养成遵守规则与秩序的好习惯,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比如,科学教育活动“植物的生长”,孩子们在料理植物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有关植物生长的经验,并且要经常互相交流学习,从这项活动中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创造收获到知识,享受到探索过程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还培养了幼儿探索的精神,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分享与合作的意识。
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的精神和不怕困难的个性品质,提高教育效益。实践证明,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应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注意随机教育,适当保留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懂得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去帮忙,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教师才出面帮忙。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勇敢尝试的精神,又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让他们的脑筋动起来,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让孩子在与同伴分享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三、在语言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交际工具的过程,语言教育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分不开的。儿童在掌握语言系统的同时,也在学习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社会规则,如讲话要文明、有礼貌;说话要清楚,力求使对方听明白;不同场合需要有不同的讲话方式等。掌握这些言语交往技能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获得语言后,就能用语言与周围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的言行,使他们能够主动地适应他人的行为调节,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语言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习惯、行为等与社会规范逐渐接近并相吻合。
选择恰当的内容,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语言教育,就可以在语言教育中自然的融入社会教育,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文明的社会行为、良好的个性品质、体验丰富的社会文化、增强社会交往的技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例如,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谦让;《礼貌用语我知道》这首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请”“对不起”“别客气”等礼貌的用语要常用;《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音乐游戏《坐汽车》知道要给奶奶让座,《热心肠的笨笨熊》告诉大家要像笨笨熊一样帮助别人得到快乐,《两只小猪大嗓门》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要遵守秩序,这些语言活动中渗透着礼仪教育、个性品格教育,让孩子在浅显易懂的活动中懂得了道理,达到了社会教育的目的。
四、在艺术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一)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技能的训练,不在于培养未来的专门音乐人才,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正面的情感与态度,让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音乐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适宜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和优秀的个性品质。
比如小班歌曲《爸爸妈妈去上班》,贴近幼儿入园生活实际的歌词让经历着与家人分离焦虑的幼儿们有所安慰,他们虽然想爸爸和妈妈,但是“我不哭,也不闹”的歌词让他们勇敢,让他们学会用良好的情绪面对成长与独立。比如歌曲《来收拾》就用歌词:“来收拾、来收拾,我也来收拾。收一收玩具(垃圾),家里变得真干净!”带动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整理、收拾的活动中去,慢慢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物品整理、摆放的习惯。歌表演活动《找朋友》中,幼儿通过互动找朋友的尝试,学习与人交往的礼貌并感受友好交往的乐趣,对人际交往方面的习惯养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又如,在《我不上你的当》《不和陌生人说话》这些儿歌里,幼儿边听边做游戏,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学会了自我保护,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教师还要在音乐课上对幼儿进行安全常识的渗透,让课堂既不失音乐性,又非常自然地在歌声中学到了正确的遵纪守法的行为。
(二)在手工活动中融入社会教育
幼儿手工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主要是利用手工活动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凭借幼儿的发挥与想象,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细致耐心、责任感、自信心、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与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件复杂的手工作品,做起来不仅需要细心耐心,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从开始到结束,做到有始有终。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细致和耐心,让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背后都是需要努力付出的,同时也是一次责任感的累积。孩子的自信心在小小的成功中也得到了提升,处理一些事情,遇到一些难题都能从容应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借用丰富多彩的材料可以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品质,手工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聪明、自信、大胆,更加勇于探索。一块布、一张纸、一片树叶、一团毛线、一把蔬菜都可以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来。一把玉米须可能就是一个老爷爷形象的大胡子,几个小小的西红柿可能就是一群小小的瓢虫。
幼儿的良好品质在幼儿的一生中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应努力让幼儿的良好品质在手工活动的带动下得到积极健康地发展,让孩子在积极、有利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总之,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教育应注重整合,即多领域有效融合,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教育部2001年7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教育部 2012年9月《
博物馆作为一个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机构,其永久为社会及发展提供服务。博物馆在研究和传播人类环境见证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内容。博物馆存在的目的是为社会和大众服务。
一、当前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缺乏现代科学指导
在社会生产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信息技术大范围普及的背景下,博物馆的深刻意义更加凸显。现代博物馆应当适应时展的要求,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创新,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文化历史知识的需求。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应当转变以前只是简单地陈列和展示物品的形式,还应当使用说教的方式使博物馆中的资源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地展示出来。
(二)宣传过于倚重形式主义
博物馆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中,一般情况下使用文物实物或文物陈列的方式。博物馆宣传教育告示中经常出现“请勿触碰、请勿拍照”等注意事项的标示。这些标示让大众距离感增强,民众参观和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降低。在一些博物馆,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根本谈不上对社会大众进行教育了,这样的话博物馆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本质职能了。因此,在博物馆中,进行宣传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明确地认识到,建设博物馆的本质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人民民众文化休闲和民众学习历史文化的活动场所。
(三)缺乏合理利用宣传功能
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事实上,存在一些博物馆使用行政手段搞特殊化拒绝大众的参观的现象。这些博物馆没有认识到,如果博物馆脱离了群众,那么其价值和根本意义就不存在了。要想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就要着眼于当地的思想文化建设,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求和挖掘特色资源来体现当地博物馆的陈列特点。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途径
(一)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社会教育
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新闻媒体可谓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新闻媒体的受众是非常广泛的。所以,对于博物馆而言,增强博物馆跟新闻媒体之间的交流,借助新闻媒体平台,开展社会教育宣传,能够增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有报纸、杂志等,另外,电视台与博物馆的合作也能为博物馆新形象的打造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博物馆与央视4套《国宝档案》栏目联合打造的专题片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通过电视媒体与博物馆联合,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现在,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还要最大程度地汇集网络资源和网络通讯软件来进行社会教育宣传。例如“5.18 国际博物馆日”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加强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将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扩大,有利于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博物馆在大众中的心理地位。
(二)采取广告形式进行社会教育
在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充分使用V告效应。通过地铁广告、汽车广告等来加强社会教育。博物馆要充分将展览厅利用起来,充分借助重要节日背景来进行博物馆展览活动,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乃至社会大众的社会教育。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此来提升社会大众的爱国情操。
(三)博物馆管理要实现数字化
在数字化横行的时代,博物馆可对某些重要文物或藏品进行文理采集,使用三维扫描技术向社会大众展示文物藏品,以此来提升大家参观文物的兴趣。与此同时,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可以构建新型档案库,让社会大众更方便找到博物馆的一些信息,给大家打造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事实证明,通过博物馆数字化管理之后,博物馆的管理更加有效率,而且博物馆的现代化程度也随之提高了。
三、博物馆开展服务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陈列展览
在博物馆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陈列展览是一个基础的方法。通过展览和工作人员讲解,能够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了解到陈列品的深刻寓意。当前,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讲解形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吸引观众,讲解人员可以采取提问式的讲解技巧进行讲解,这样就能让观众在讲解人员的引导下,逐步与展览品产生共鸣。
(二)旅游休闲的服务功能
众所周知,博物馆所拥有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其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还具有诸多历史遗产和文物,博物馆还是旅游爱好人士亲睐的旅游景点。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馆在发挥旅游休闲服务功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游客来临时,要充分做好引导工作,增强语言讲解,吸引他们过来参观。第二,增强博物馆在职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素质,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第三,增强博物馆在服务设施方面的配套建设,可增设多媒体室、文物鉴定室、志愿者服务室等设施。第四,博物馆要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热情接待游客。
(三)服务社区
博物馆开展服务工作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而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博物馆应当为社区提供社会教育服务,这是我国乃至全球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博物馆不但要有保存、展示、标本、解读文物等功能,还应充当促进社会变迁发展的角色。所以,可以借助服务社区,使博物馆真正走向大众,深入到社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服务水平。
四、结语
总之,拥有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两大功能的博物馆,必须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广告宣传、数字化管理等方式来强化其社会教育功能,必须采用陈列展览、旅游休闲服务以及社区服务等方法来开展其服务工作,进而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水平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44.
[2]刘丽君.博物馆宣传上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文物春秋,2004(2):60-64.
[3]赵雪村.博物馆宣传工作浅析[J].博物馆长廊.文物研究,2008(12).
[4]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宋晓丽.浅谈新形势博物馆的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09(3):9
[6]海.博物馆的沉思[M].300;31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任务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一致地方。首先,从学校教育来看,目前基本上还属于封闭式的,为此,变学校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已成为教育改革件必然趋势。其次,对外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矛盾,面临这种新形势,新情况,给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再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只注重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单纯追求升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近些年来,虽然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开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具体措施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多欠缺,本文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合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1、提高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方面,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明确合作目标,将德育和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识到同家长的积极配合,社会教育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应该采取正确、合理的沟通方式同家长、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和谐、合作的关系。
(2)家长方面,要彻底抛弃那种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家长应认识到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更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榜样作用教育,所以家长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平等、积极和主动的关系,不再是责任分离,依附于学校、被动的关系。
(3)社会方面,社会教育方面应采取主动、针对性的措施,以其社会教育的形象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独特特点对德育教育发展,特别要以德育的显著性成果来吸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时,学校和家庭教育怪罪于社会教育的恶劣影响,而社会教育质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2、明确责任,发挥合作力量
(1)夯实三者合作中家庭教育基础地位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对孩子品德人格初步形成、对生命爱心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有利于孩子在以后的学校和也社会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力、意志力和自信力的养成。
(2)加强三者合作中学校教育主导地位
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和组织性最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合一的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品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明智的教育管理指导下,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庭及时宣传教育方针和政策,向家长传输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介绍正确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促进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合作。
(3)巩固三者合作中社会教育补充地位
网络文化正改变着当于t人们学习、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传统的德育面临新的挑战。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家。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文化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法等.其范围较为广泛;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这些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显示出网络文化的特殊规律和特征:
首先,内容庞杂。网络文化超越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明显界限,显现着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共存,系统文化意识与混沌心理的相互渗透,文化教育精华与文化糟粕的交织,东西方文化的并存。
其次传播迅速,不受地域影响。网络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空距离.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迅速浏览来自远近不同的各个国家的新闻信息和文化趣事。
再次交往随意,隐蔽,不受性别、年龄、身份的限制。与常规的面对面交往和传统的电讯交往不同,网上的交往可以忽略交往的真实主体,很多主体信息被淡化或隐没,导致了交往的隐蔽性和神秘性。
正是网络文化具有的这些特征.为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健少寸图书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给图书馆社会教育带来的机遇
网络文化给图书馆社会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吸引力。网络具有丰富的知识资源,迅速的传播方式,及时的参与性.是大学生和成年人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网络作为一块新的文化教育阵地,图书馆如果不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占领,其它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就会去占领。而且,网络的图像、动画、声音都更具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图书馆应及时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运用新的、现代的方式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教育的实效性。桂林图书馆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在市场尚未形成之前抢先占据了这块阵地,使一批青年人从这里学到了使用计算机获取知识.谋求更高发展的途径,也使一些成年人的知识更新提高了一大步。一位下海几年搞建筑新型材料的经营者,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掌握了网上查找信息的方法.为自己开发新产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创造了先决条件,2002年他开发的新型建材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
二、网络文化给图书馆社会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庞杂,信息数量大,而且西方大量的信息垃圾也在网上大肆传播、泛滥,一方面分散了人们的主要精力,使高效利用信息受到阻碍,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对网络的负面影响产生担优,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趣味性强的搞笑、游戏兴趣浓,而对知识性的东西则相对关注的少,这就给图书馆社会教育带来了很大难度。
针对上述清况和问题,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应该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强网站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建立一个深受读者欢迎的图书馆社会教育网站
图书馆读者上网习惯和特点主要体现为上网“看”和“用”并重。上网目的依次排序为:搜集信息.日常联系.娱乐休闲和网上学习,上网看新闻;看中网络服务功能的多样性,追求上网内容的丰富性.认同网友的特殊作用;总体上对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但对网上客观性信息较为信任,对网上宣传舆论持相对开放态度。所以,提高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建设好一个网站.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在网站设计理念上.应坚持“综合化”建设方向.即服务方向上应是全体,而不是个别人群或社团,在网站的构建内容和舆论引导上应充分尊重受众习惯,突出个性化服务功能;二.在网站建设上注意技术保障;三,在网站形象宜传上坚持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互连网的走进百姓生活,社会各方信息纷纷涌入了人们的视.野.不良信息的传播也随之而来.因此顺应形势.强化图书馆网站的社会教育功能,对提高国民素质显得尤其重要。广西桂林图书馆网站顺应时代要求.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以发挥图书馆效益为中心.把强化社会教育职能和传递文献的职能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在全国文化网站上率先实施了自己的网上品牌战略.为广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明图书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中华优秀文化网站”等称号。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建设也荣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开展网上心理咨询
社会性教育是被动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社会文化教育的影响;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以外的文化教育因素对人们教育的影响。健康的社会教育应该建立在主动教育的基础上。因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文化是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它影响人的发展方向和性质。图书馆网站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桂林图书馆在网络建设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特别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从网络建立运行的一开始,就把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列为重点来抓,经过多方努力,2002年他们与广西科技成果处共同推出了面向广大青少年朋友的科普信息资源平台—科普大本营。它集文本、图片、声频于一体.具有图、文、声、像并存的特点。这一成果的推出,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3.加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
从网络本身来看.合理、适用的现代网络伦理有待建立.需要传统伦理来补充。要突出“导”的功能。“导”即发挥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一是引导读者学习,学习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故管理人员要重视对读者的引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二是引导读者思考.有思考才有收获,从而去掉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和科学性.有效地利用网络学习.增长知识与才干。
4.培育网络过德伦理.提升民族凝聚力
从古到今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搜集、整理、存贮、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广泛进行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图书馆的类型不同,读者对象各异,职能也不完全相同.在现今知识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高校办学支柱的图书馆,在完成自身服务同时应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面向社会读者开放。以灵活优质的服务,把其丰富的馆藏服务于社会读者,满足社会各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为提高社会人文素质做贡献。达到真正的资源共享.尤其是地处较偏远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更应该肩负起地方图书馆的责任。
一、相关领导应重视高校馆的社会责任
高校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高校教科研的重任。为大学读者提供学习、研究、阅览服务。在保证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向社会读者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地处偏远地区的高校,有着丰富于地方公共馆的馆藏。面向社会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读者让他们有机会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从小培养孩子们利用图书馆、热爱知识、有良好的生活素养。远比成人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例如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着近80万册的纸质馆藏,40多名工作人员。除了完成大学生读者服务外,应尽可能服务于当地读者。弥补当地公共馆藏的不足。
二、加强馆员的全面服务意识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为哪些读者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质量?是吸引读者,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作为现代的图书馆,必须要积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确立新的、全面的服务观念,正视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全社会教育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打开高校围墙,吸引社会读者走进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大力宣传自己的服务对象,拓宽图书馆业务服务新领域,增强图书馆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社会教育职能。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面向社会大众,努力实现“引领先进文化,倡导科学读书,提升民众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丰富读者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获取的多样化需求。
四、延伸服务区域,扩大服务项目
信息社会中,高校图书馆要勇于开拓工作思路,积极与基层图书馆联合,设立分馆和书刊流通服务站,并搞活读者活动,以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开展各种群众性的书刊宣传、阅读活动,大兴全民读书之风,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充分接受社会教育。白城师院图书馆与白城市图书馆联合进行资源共享,方便读者阅读,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向美国的图书馆学习把书籍送到读者的手上。
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读者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性、公益性声誉,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文献资料和较好的设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社会热点和市场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全面开展多种文化教育活动,充分体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六、加强高校馆的宣传工作,使广大读者了解高校馆
高校图书馆给社会读者的印象是服务于大学生读者,在延伸一些就是相关的科研单位。让社会读者不敢想能够利用高校馆。加强高校馆的服务范围宣传,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与读者的联系。为读者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创造条件,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
七、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延伸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要依据时代的需求,凭借自身的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服务手段自动化,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才能大大增强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八、开展多媒体教育
多媒体教育以其多元的有声有色的信息表达形式,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教育环境。未来的图书馆将是采集、处理、存储和提供电子信息的重要单位之一。随着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增长,电子化、数字化的信息将成为馆藏的主体,而图书馆拥有系统性和完整的信息资源,这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在很多图书馆兴起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多媒体教育和培训提供了完备的技术和设备服务。图书馆将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开展优良的视听服务和生动活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信息的丰富性与快捷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高校馆以其自身巨大的潜力丰富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把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等融于一身,使得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吴淑敏.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要向信息技术管理转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4).
中图分类号:C913;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2-0076-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结构悄然转型,即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其中大规模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转型的重要表征。转型中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并且“家庭化”人口流动趋势十分明显,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运而生。流动儿童一般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并在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未取得城市户籍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2012年的《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中指出,全国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1833万,且有三成的流动儿童曾感到压抑和被歧视。他们在由农村通往城市的迁徙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现象,跨地区或跨学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易造成学习成绩较差、与同学关系疏远、厌学倾向明显、电子游戏和网络上瘾比例高、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等特征。从政策层面而言,各级政府对此均非常关注,制定和实施了多项问题应对的法规政策。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决定正式确立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的“两为主”原则,奠定了政府主导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框架。总体而言,政府多项法规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体制、内容及形式的改革方面,学界同仁为此对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近年亦做过不少讨论。
不过,不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对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关注和讨论尚少。社会教育,广义上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上通常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是以公共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个体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经验性体验为特点、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从教育内容上,社会教育可细分为公民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等类型。近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兴起,非营利组织得以大量呈现,其中有不少非营利组织选择以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为志业或核心业务。这些非营利组织在城市中究竟开展了怎样的流动儿童社会教育?发挥了怎样的功效?存在怎样的经验与困境?又该走向何方?这些是本文着力探究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主要依据NPO与政府的关系类型,将NPO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倡导型、政府包容型三类,选取上海三个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NPO,即政府主导型的L组织、政府倡导型的J组织、政府包容型的R组织,试对其从事多年的流动儿童社会教育服务做一考察分析。
一、NPO与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NPO与流动儿童的能力教育
能力教育以人的素质与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力倡让学生独立承担起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责任,开展自主性和探索式学习,培养生活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内涵不只是知识,而是集知识、技能、自信、自强和价值观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承担责任、自主决断、自主选择和向实践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L非营利组织,2003年注册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大陆首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从治理结构和实际运作上看,是一家政府主导型的NPO,政府认可其提供的直接回应民生的社会服务,为此给予大量的财力、物力及项目支持。L组织曾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使命旨在通过专业及人性化的社工服务,回应儿童、青少年及家庭、长者及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改善其生存环境,并在服务过程中培养具有爱心、公正、公平和道德责任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创建平等、友爱、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促进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青少年服务是L组织的重要服务领域,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是其特色,其中“阳光童年”服务项目是其特色品牌。该项目缘起于2006年,持续至今,主要以民工子弟学校为平台,开展社会工作者日常驻校服务,主要覆盖浦东新区8所民工子弟学校师生,大型活动覆盖浦东新区20余所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近500名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直接受益。社工通常在学校开展个人问题辅导、小组辅导、团体活动、成长与教育课堂、校际活动、免费体检和健康推广、教师小组工作、贫困儿童援助等多种服务,在内容上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专题辅导和能力发展,主要包括提升流动儿童的情绪与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抗逆力成长训练、理财和职业规划能力训练等,诸如开展“理财让未来更美好――农民工子弟理财教育”、“寻找未来的我――新市民职业发展训练营为例”等专题培训活动。“理财”和“职业发展”等能力培训,针对了流动儿童在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性需求。
(二)政府倡导型NPO与流动儿童的素养教育
“素养”是人的趣味、品质、个性、思想、心胸、情怀、创造力等精神层面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直达人的灵魂的内在修为,相对“素质”而言,更具人文精神、人格意义和心灵指向,是“素质”经由心灵的涵育转化,由“知”到“识”、由“技”到“能”、由“才”到“品”的升华过程。素养教育涵括了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教育。J社团是一家致力于为贫困青少年尤其是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和免费课外教育的非营利组织。最早缘起于一个为上海民工子弟学校提供支教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队。2006年这些志愿者组织一群流动儿童成立了“放牛班的孩子”合唱队,在当地颇有影响,并于2008年成功注册成J志愿者服务社,是政府倡导、社会创新的典型NPO,即政府给予诸多荣誉和肯定,但并不热衷对其的资金或项目投入,负责人一度被评为中国最具公益人格创业新锐。该组织为流动儿童开设了合唱、英语、舞蹈、美术、各种器乐培训以及实践活动等课程,借助“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小草要唱歌”月刊及“回乡之旅”项目等载体,发掘流动儿童的艺术潜能,提高流动儿童的艺术素养。“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平均每年参加公益演出及专场音乐会近20场;“回乡之旅”项目是指每年暑假,J社团都会组织三四十名流动儿童学员前往他们自己的故乡,进行别具风格的巡回演出和社会考察。“小草要唱歌”相当于J社团的内刊,每月邀请资深媒体记者开设讲座,培训社团小记者,通过一份每半年出版4至5期的小报,联系不同背景的孩子,让他们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J组织的愿景朴实明确,即希望“因为J,昂贵的课程费用不再是阻挡农民工子女学习琴棋书画的绊脚石;因为J,获得素质教育对于外来务工家庭也不再是奢望”。该组织因此堪称上海流动儿童艺术素养教育的典型。
(三)政府包容型NPO与流动儿童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公民,传统的公民教育注重的是通过“课程-课堂”环境中关于公民身份的教育,是一种被动的、狭隘的公民教育。广义公民教育则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强调主动公民教育,即在加强学生在学校与社区生活中的参与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等各种教育途径之问的互动与合作,以培养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R社团2000年筹组,2004年正式登记注册,是比较富有草根精神的非营利组织,鲜受政府项目支持,系政府包容型社会组织。该团体主要是通过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普通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社区环保、社会教育等服务。其中“太阳花”项目是R社团长期服务流动儿童的特色社会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5-12岁的流动儿童整合更多社区教育资源,促其成长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的小公民。其具体服务目标细分为七个层次,即希望流动儿童通过参加太阳花项目活动得到以下收益。最低期待:流动儿童和志愿者一起开心地度过了一段时间;第二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能有些许帮助;第三层次:流动儿童通过参加活动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比如英语和语文等课程,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成为了功课的预先准备或事后巩固;第四层次:活动使流动儿童对知识和智慧的好奇心得到了激发,自此能够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解决一系列挑战;第五层次:活动使流动儿童了解了大量的所谓现代城市生活的行为规则和生存技能,能够有条件作为城市居民在都市里成功生活;第六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学会了通过民主参与、协商沟通、互相妥协等方式解决资源分配和公共事务决策,成为一个有素质的公民;第七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领悟到了谦逊、自信、自强、宽容、爱心等等人之美德,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人!尽管一些低层次的目标,比如获得知识、提高成绩、学习城市生活规则和生活技能等与前述L、J组织的能力教育和素养教育有所重合,但就其高层次目标而言,比如第六层次、第七层次的目标,很能体现R社团公民导向的价值使命,其流动儿童社会教育项目的核心乃通过公民小课堂形式,为流动儿童进行公民化教育。
二、资本・素质・氛围:NPO社会教育功能
作为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列的现代三大教育体系之一的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形式上具有灵活性,项目选择上具有自愿性,参与程度上具有自主性等特征,教育效果明显和巩固。上述NPO的社会教育实践在社会资本生产、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支持氛围塑造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促进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资本生产
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的农民工,相对市民而言是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基础、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偏低,随迁的农民工子女即流动儿童通常面临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贫困。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继第一、二次分配之后的“第三次分配”的职能,即广大社会资源的聚合及分配。上述从事社会教育的NPO概莫能外,首先为上海的流动儿童整合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或有形资源。财力方面,政府职能部门每年购买L、J、R非营利组织社会教育服务的项目经费,六成以上需要直接投入到流动儿童的直接服务。此外,三家组织虽不具有直接接收社会募款的权力,但通过与有筹款权力和能力的组织挂靠,也基本上能筹到部分社会款项用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人力方面,非营利组织拥有丰富的志愿者的力量优势,从事社会教育的上述三大组织的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都市年轻白领,他们提供的志愿服务对流动儿童来说,亦具有相对的亲近性。物力方面,L、J、R非营利组织都设有设施比较完备的活动空间或平台。
单靠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社会资源整合说到底还是有限的,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还是创设或搭建社会互动和社会资本生产的平台,即参与者能够依托组织载体或借助组织平台进行合作互动,以促进社会资本的生产。L、J、R三个组织基本上都是立足社区,为社区流动儿童搭建了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在这个平台里或在参加活动的时候相识相知,搭建了邻里互助网络,强化了邻里社会关系资本。不少志愿者与流动儿童结成对子,建立了联系网络。就宏观社会资本理论而言,信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特征及生产基础,L、J、R三大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教育服务得到流动儿童及家长认可,相互存在较好的信任基础。
(二)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综合素质增进
NPO社会教育形式新颖,以快乐和游戏为基本元素,以体验式和参与式为主要工作方式,通过荣誉、兴趣和团队小组的方法,尊重青少年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项目参与轻松愉悦,使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更加快乐地成长和形成自我认知,深受青少年喜欢。L、R、J组织的兴趣小组、户外拓展训练等,均能吸引流动儿童的积极参与。在R非营利组织服务对象的走访中,流动儿童对R社团组织的户外活动也表示出很高的热情。说到能与大学生志愿者或都市白领志愿者们一起玩游戏,非常兴奋,有小小的成就感。户外开放式的启发性教育释放了流动儿童的自信,他们可以不拘束地自由展现他们的特长。在互动过程中,诸多组织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都大为惊讶,这些来自乡村的贫困流动儿童中存在诸多的音乐、舞蹈等潜质及吃苦耐劳、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J社团的“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亦可佐证,其组织流动儿童反复的合唱训练和排演,赴全国各地参加公益演出和专场音乐会,一方面增加了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强化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R社团在城中村社区建立流动儿童自管的图书室,每周开放一次,规定凡是生活在本城中村内或附近的流动儿童都可以免费申请办理图书借阅证,借还图书均由流动儿童轮流负责登记和收集,流动儿童的管理能力得以发展,公共服务意识得以提升。流动儿童的网络上瘾现象比较严重,三大组织均程度不等地开设了正确合理对待网络的知识讲座或活动,增进了流动儿童对网络世界虚幻性的认知能力,拓展了信息查找、评价、获取的技巧,提高了流动儿童的网络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等。
(三)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支持氛围塑造
实践中的流动儿童教育受社会主流教育价值观、教育习俗及城市文化的诸多影响。在不少城市,流动儿童不是被视为需要平等对待的义务教育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城市教育体系的入侵者,他们并没被赋予与城市儿童相同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有学者认为城市原住民对流动群体采取的是“经济吸纳”和“社会拒人”的双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流入地对流动儿童教育需要的应对方式,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城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习俗扭曲了人们对流动儿童教育需要的职责担当,损害了流动儿童的发展条件。NPO是以使命为先或价值为本的社会组织,旨在推动流动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NPO成功吸纳了一批批有爱心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包括流动儿童的家长及所在社区的其他人员。R组织在流动儿童聚集地的城中村所建的图书馆,成为社区公共文化的象征,是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地标。每次在图书馆旁临时举办大型活动,流动儿童的家长、社区其他人员、社区周边单位成员,包括本地人,都不乏积极参与者,或出力或提供物品等,近似于大型的社区志愿活动。总之,非营利组织针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给予周边人群以积极影响,这种志愿精神、包容精神可谓新型社区或城市文化的象征,催生了城市文化的更新,推动了社会歧视或排斥的减少以及社会正义环境的逐步改善,促进了社区或城市社会的共融,从而间接地推动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三、NPO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反思与发展
学校教育是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平等,与此同时,学校也是一个生产与再生产社会与文化不平等的主要场域,因为教育是社会精英阶级为抢占较好职业位置而排斥其他社会阶级的工具,即教育具有维持精英再生产的能力。就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而言,有研究表明: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其成长的过程存在显著的“天花板效应”:一方面认同主流价值观,渴望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则制度性地自我放弃。而专门的流动儿童学校则盛行“反学校文化”,通过否定学校的价值系统、蔑视校方和教师的权威而获得独立与自尊,同时心甘情愿地提前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加速了阶级再生产的进程。两类机制虽有差异,却殊途同归地导向阶级再生产而非社会流动。由此,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对的社会教育体系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更需要有所作为。就如何进一步发挥NPO社会教育之积极功能,兹提三点建议供讨论:
(一)NPO社会教育服务的专项购买及公开
从社会教育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上看,社会教育更多被视为一种“急难帮助”,而受到政府相应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教育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由国家及其机构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社会照顾,是透过社会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帮助。社会教育措施及实施依靠建立社会制度和专人负责完成。中国国内的实践也表明,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亟需依赖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非营利组织这一社会载体的壮大。在新管理主义盛行的今天,项目制开始成为当代中国新的国家治理体制,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的机制正在形塑之中,上海是国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实施较早的城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预算是多数非营利组织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笔者长期跟踪的L、J、R三大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却经常遭遇经费瓶颈,或资金短缺,或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项目经费来源变动频繁、缺少稳定性等。非营利组织负责任人常常面临生存困境,经常为朝不保夕的经费发愁。
这一方面是源于有关政府部门对NPO社会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长期的财政预算,也就是说每年政府发包的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项目及经费偏少,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就非营利组织关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单独列成财政专项。与此同时,政府的统筹、协调与监督对流动儿童社会教育也是必要的,青少年福利性或公益性场馆可以逐渐采取社会化运营方式,委托成熟的NPO来运营,或向其开放;另一方面政府发包项目、考核项目的机制还不够成熟,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服务购买或项目发包,很大程度是基于对机构具体负责人的信任,而非对组织的信任,并非完全坚持采购制度上的原则条款。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购买方式难以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购买流动儿童社会教育服务的资金比例或数量最好能制度固化,以免因领导的变更而发生变化,同时在具体的采购服务中需加大项目竞标的公开性和评估的科学性。
(二)NPO与流动儿童家庭、学校的协同互动
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存的三个基本教育形式之一。三者尽管其实施主体有很大不同,但在总的教育任务与目标方面,一致性逐渐加强,各自承担的教育内容、分别实施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在各有分工的互补性的基础上增强了支持性和融合性。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综合体系,任何一方的孤立或缺损都不会导致流动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只会产生消极影响。实践当中,NPO关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有时过于追求差异性,进而导致教育整体性的割裂。诸如一定程度上代表青少年社会福利和利于底层移民子女城市适应的素质教育如果处理不当,亦可能挤占太多流动儿童知识学习的时间,或者让流动儿童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误解,进而对应试考试和学业产生消极影响。部分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教育服务有时成为流动儿童及其父母眼中的鸡肋,甚至成为流动儿童父母心中的顾虑,亦是事实。
活动指导类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主要途径。社会领域相较于其他领域,牵涉内容广,实施途径多,且对学生的心理学相关知识要求高。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至关重要。以往的课程内容体量大,与先修课程重复性高,理论与实践比率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固定的学时内解决如上问题,研究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提取关键经验,链接先修课程
原有课程内容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内容占据了^大篇幅,而这些内容,在先修课程《学前儿童发展》中已有涉及。研究者曾尝试删除该部分内容,但学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设计。如何处理与先修课程的关系,成为内容改革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美国学者舒尔曼在1986年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近年来,国内关于PCK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与幼儿社会教育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经验的论述为本门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基于PCK的原理,研究者将原有课程内容中与先修课程重复的部分,调整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经验”。以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为知识基础,提取关键经验,结合一线案例,让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和教育学相关知识,真正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原理和方法。
(二)搭建学习支架,实现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
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形象化比喻,提出可通过脚手架的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在该门课程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但对于如何将其转化为年龄适宜性的活动方案,以及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困惑。这些困惑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可以为学生搭建如下支架:
一是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教育的各项内容中,增加对《指南》的学习和分析,链接关键经验,重点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关键经验的发展差异。辅助学生充分认识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中做到年龄的适宜性。二是辅以优秀案例。甄选出一线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案例,通过观摩、分析、模拟和评价,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架。
二、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活动指导类课程面对的共同难点是理论内容多,实践操作少,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课程内容中实践比例逐渐增多,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泾渭分明,融合不够;实践形式单调;实施途径单一等问题。基于《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学中的不断尝试与总结,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改进实训(实践)教学。
(一)理论实践相融合
在内容安排上,实践课程要实现全覆盖,理论与实践要相互融合,不宜分模块,分先后。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领悟。以“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章节内容为例,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本章节的内容主要为理论讲授,虽辅以案例讨论,情境体验等实践操作,也大多安排在理论讲授之后。学生在设计活动时仍然会存在不知用、不会用等问题。改革后,本章节内容主要为实践操作,教师不再解释各种方法,而是采用学生自学理论,查阅资料,演示方法,教师总结评价,并将其渗透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贯穿整个课程。
(二)由易到难多形式
在实践形式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以模拟教学为主,形式上较为单一,且未顾及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问题,改变模拟教学的单一形式,采用绘本分享、情境表演、模拟教学等多种实训(实践)形式。以本课程的三部分内容为例,在“自我意识”模块,采用“案例观摩――分析评价――模仿展示――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模仿优秀案例。这样降低了难度,为学生独立设计提供了支架。在“人际交往”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小组说课――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而不对实施做重点要求。在“社会适应”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模拟教学――评价反思”的思路,在前面两个模块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实施教学。不同模块相互递进,由易到难。
(三)实训实习一体化
在实施途径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采用“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以课堂练习和微格教室模拟教学为主。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学生见实习逐渐渗透到每学期的课程中来,改变“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将见实习模块纳入课程内容中来成为可能。在《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中,部分内容在校内实施效果不佳,结合见实习开展却能迎刃而解。比如在“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这一章节中,我们强调集体教学只是社会教育的多种途径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关注点基本都放在了集体教学部分,而忽视其他途径。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和限制学生的思维,但限于课时和现实条件,又不得已而为之。但将该部分内容纳入到见实习模块,要求学生结合见实习对多种途径的社会教育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而分析和展示,学习效果则大有不同。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活动指导类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本身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教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为例,建议做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贯穿案例教学
案例是克服学校教学与一线脱节的重要桥梁,也是学生掌握关键经验的学习支架。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内容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如“幼儿社会和情景案例库”“活动方案案例库”“活动视频案例库”以及“绘本案例库”等。在使用方法上,可将案例作为观摩分析的材料,也可作为模拟参考的对象;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安排课下学习。
(二)渗透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62-01
博物馆是典型的社会教育机构,具有传统的社会教育的功能,是社会作为教育的很好的体现形式,也应该是我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习基地。博物馆是集征集收藏、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这三项基本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也是多方面的,是其他任何单一功能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重任。一切业务活动的中心是传播交流信息和知识 ,使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和共享。在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中,收集和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最终是为社会教育服务。如果单讲收藏和研究工作,那么有文物管理所和档案局就行了,只有具备了社会教育的职能 ,才能称之为博物馆,如果一个博物馆不通过社会教育去为社会服务 ,它就称不上是博物馆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办好博物馆的根本要求,即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生命线。
博物馆的教育与学校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最大的区别是博物馆教育对观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博物馆环境,即建筑环境、参观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非直接的说教方式来感染、熏陶、激励、启迪大学生,继而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兴趣,从而改变和影响观众的认知结构和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心智能力。也就是说博物馆通过各种环境因素来影响大学生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至于接受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博物馆的馆舍建筑,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一座具有独特风貌和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游览的第一印象是馆舍建筑环境,它不仅可以打动并影响大学生的情绪感受,而且还可以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而参观环境对于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到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其陈列展品,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实物为基础,配合多样化的形式设计手段,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环境物证,达到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这些馆藏文物是先辈们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记录着他们征服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历程,而且这些实物是其他机构和场所不具备的,是研究历史、继承民族文化,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物佐证 ,是文物独有的特殊社会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博物馆的参观环境是博物馆所具备的独有优势之一。而博物馆的人文环境,就是树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它能够尊重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地给观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于大学生,博物馆可以根据他们,他们的特定要求来提供令人满意的讲解和服务,能够把大学生参观时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引起他们的参观兴趣,让大学生在博物馆当中充分感受到友爱、和谐、美好。这对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有积极意义。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有着与报刊、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和场所不同的教育形式,就是与它有着相类似作用的图书馆也不同。大家都知道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但博物馆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大优势,那就是博物馆作为教育平台,其载体主要体现在陈列展览以丰富的藏品为依托,用简练、形象化的语言及直观的表现手段展示、传达历史文化信息,并充分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展形式,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陈列环境,让大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陈列内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讲解、文字、图片、事物等方式,接受到所需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而图书馆和其他机构所提供的大部分还是书籍、读物等等。学生在课堂上看的就是书本,假期时间还是再让他们看书本怎能不腻烦,根本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随着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广泛应用 ,博物馆的直观教育的手段和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这将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自主性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保持主体地位。因己施教,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兴趣而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参观日程和选定参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决定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说完全凭学生们自己的兴趣,愿意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就研究哪些方面,因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展览形式丰富多样。自然就可以给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这样便改变了以往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让大学生在博物馆中真正成为自我引导、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自主学习者。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以充分调动想象的空间,这对大学生接受书本上以外的新知识,启迪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21—01
一直以来,教育都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切的联系,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越加紧密。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受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原始社会时期
社会的发展和划分是以生产工具作为准则的,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在原始社会,主要以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原始社会的教育并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所谓的教育也及其简单,没有文字书籍,更没有特定的教育场所。这个时期教育的特点是,不管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很简单,以口头传授生活技能为主。原始教育注重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这种知识的方法主要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就是说,他们在应用中锻炼实际本领,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工作。童年时期,他们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行为,等到适当年龄,他们要到现场由观察学习而逐步成为合乎规格的劳动者。长辈的说教、训诲和启发诱导,同样是原始社会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
原始教育的特点是很明显的。它没有阶级性,它为人人所享受而非少数人所独享: 它为着社会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培养新人,因而始终保持学用结合而非两相脱节:它融入在一般社会实践之中,并未由单独的机构专职负责教育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社会时期,口耳相授的教育,使得教育没有阶级性,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以能够在这个社会中获得生存的能力。这种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为生活而做的准备。
二、奴隶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工具已经由原始社会的石器发展到了青铜手工工具,这一生产工具的转变,也使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得到第一次的分离。奴隶社会初期,学校开始出现,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这一时期的教育,相比原始社会而言,已经有了很到的提高,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分离也使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实现第一次分离。此外,作为教育特定场所“学校”的出现,也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封建社会时期
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又有了一次大的飞跃,已由奴隶社会时期的青铜手工工具转变为铁器手工工具。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官学和私学,主要传授儒家的“四书”和“五经”。教育内容的丰富化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使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开始出现,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开来。
封建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一社会的特点也同样影响使教育有了一定的等级性,官学和私学则是这个特殊的等级社会的产物。封建社会的教育和其社会的关系,已经密切相连,而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教育为政治阶层服务,但同时也受政治阶层的制约。
四、近代社会时期
近代社会,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又给这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在奴隶社会时期,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得到第一次分离。而到了近代社会时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则实现了第二次的分离。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也开始出现,并在社会中逐渐普及。
这个时期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废除了等级制,普遍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国家开始重视和加强对教育的干预,公立学校迅速崛起;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班级授课取代了封建社会个别施教的方式;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教育内容日益丰富。这一时期,教育不仅仅只是为生活而做准备,或者只是为政治阶层服务。同时,社会发展对其制约和促进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这使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
五、现代社会时期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知识经济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社会的大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个时候的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育越来越趋向民主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共同发展;教育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的发展中,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终身教育开始出现并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理念;教育不断地变革和发展,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中和镇回龙小学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禁毒宣传工作。
组 长:陈超
副组长:赖庆帅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专门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制定了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建立了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学校禁毒教育工作的机制。
(二)开展培训。学校就禁毒形势、合成知识、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意义等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三)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以课堂为主渠道,针对性地开展了预防专题教育,确保了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的落实。在6月每周一上午第一课时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统一上了《禁毒课》。
(四)加大了宣传力度。根据了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的认识能力,通过LED显示器、黑板报、小标语等宣传阵地,以主题班会、拒绝签名等活动,积极开展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无毒校园”。
(五)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大手护小手”活动。将禁毒宣传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禁毒宣传教育机制。学校在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家长和社会教育的辅助作用,避免形成校外教育盲区。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家庭教育阵地进行预防教育。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有关禁毒知识和教育子女拒绝、远离的方法,使得家长能以其特殊而有效的身份影响子女,做子女的榜样,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六)开展禁毒宣传周活动。结合“6.1”《禁毒法》颁布实施纪念日、“6.3”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开展了禁毒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了警示牌、LED显示器、小标语、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七)组织师生开展了以预防教育为主题的新童谣、儿歌、文艺节目的创编活动。
禁毒教育任重道远,我校将不断结合实际,在以后的禁毒教育工作中,继续努力!
虽然聋教育科学课堂与普教处于同一新课标的指导之下,但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聋儿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聋儿科学素质高低不同,良莠不齐。这极大地影响了聋儿的生活以及在社会中与健全人的交往。聋儿与健全人相比,对科学素养的要求有所不同,不需要像健全儿童那样参加中考,高考。因此聋儿的科学素质教育不需要学习过于理论化的内容,他们需要的是更加贴近生活,能够解释其日常碰到的频率较高科学术语例如:DNA,PH值,电流等,能够解决生活生产中一些普通的小问题这些基本科学素养即可。
一、提高聋儿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2011版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从本质上说,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性活动。随着人类对自然界探究活动的广度与深度的扩大化,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并不断改变人类自身所处的社会,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科学与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聋儿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可避免接触到各种科学技术的衍生品,使用,认识科技衍生品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基础,做出适当决策并且通过这些衍生品反过来理解人类掌握的自然规律;聋儿作为自然的一份子,在认识自然生物,探索自然奥秘,领悟自然规律,产生自我满足感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基础做出适当判断,并应用自然规律来创造,推理。这就增强聋儿学习科学的迫切性,提高科学素养的自觉性
(三)、.当前聋儿科学素养状况
聋校从1995年后才开设科学方面的课程。小学段为自然常识课,初中段为理科。国内除少数聋校开设普高科学课程,基本上读完义务教育阶段,聋儿就不再接触科学课程。尽管如今,电视,报纸,图书等传媒迅猛发展,科技类的节目日益增多,但是聋儿普遍看不懂,即使对科学内容产生兴趣,有了疑问也得不到完善的回答,对于科学本质,科学方法更一无所知,那就更加不要说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2个三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虾煮熟后的颜色的问题上,有6个选择了黑色,4个选择了白色,剩下2个选择红色;14个七年级学生在回答虾煮熟的颜色问题上,有5个选择了黑色,3个选择了白色,6个选择了红色。这从侧面说明聋儿的科学素养水平很低,经过实验我们知道聋儿的观察力比健全儿童更强,但是对于煮熟后的虾颜色却不尽了解,可见聋儿在有目的的对比观察方面能力比较弱,而这也是科学素养的能力要求之一。
二、 影响聋儿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与科学素养密切相关
科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科学课堂上常会涉及到许多的生活常识。因此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绝大多数聋生来自农村或者是外来务工子弟,由此可知,绝大多数聋生家长学历层次比较低,普遍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他们或在外打工,或忙于农活,或忙于工作,更有部分家长自己就是聋人,整日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部分聋儿是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带大。他们的活动地点往往局限于家庭这个四方之地。聋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他们有认识自然世界的愿望,但是有了疑问也得不到回答。
由于聋儿特殊的生理状况,家长对聋儿产生的不同心态造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情况:有的父母出于怜悯心或者负罪感,对聋儿百依百顺,即使聋儿犯了错,也一味的包庇宽容;有的父母对身带残疾的孩子极度失望,只管他们吃饱穿暖,对于具体的教育不管不顾;有的父母视聋儿为包袱累赘,对孩子冷眼相待,不闻不问,偏心偏向;有的父母教育分歧严重,一方拳脚棍棒,一方疼宠庇护。他们并不重视对聋儿的智力投资,往往有养无教,多数家长认为,聋哑人并不需要多少知识,平平安安就好,将聋儿的教育全权推给学校。聋儿普遍7周岁上学。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7周岁前儿童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期间儿童的语言得到极大地发展,正常儿童在学习语言时,就逐步认识了这个自然世界能够说出几种简单的事物名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扩大认识的事物面;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并渐渐能熟练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由于多数聋儿并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未受到科学的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直到上小学后才受到系统的教育,这就使得聋儿的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时间变相的延长,相应的推迟了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也就是说儿童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学校里未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培养训练。这直接导致学校教育时,科学知识内容的缩减,学生科学素养要求难度的降低。
家庭经济状况与科学素养的提高也相关。正常儿童的家庭,从婴儿期开始,家长就开始为自己孩子添置各种科学玩具,科学读物,并广泛与其他家长交流,抽出时间与儿童一起游戏,一起活动,通过各类的科学小制作,科学小实验激发儿童的兴趣,带领孩子去各地的风景区游览,参观科技馆,动物园,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相比之下,聋儿家庭普遍经济情况不佳,无法为聋儿提供各种科学玩具和科学读物,更没有空闲带聋儿旅游,参观博物馆,动物园。
(二)、学校教育与科学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
学校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等于科学知识,学校教育中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身科学素养
学校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素养。当前聋校科学课堂少有专业的科学教师,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这一方面是由于聋教育对科学不够重视,多数人认为聋儿只要会读,会写,会算就可以了。至于科学,过于广博,对于聋儿来说太难了,忽略了当今的社会,科学已经融入人类生活,聋儿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也就与当前的社会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科学课只有在义务教育的3-9年级设置。对于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的聋校来说,科学课不够一个专职教师一周的工作量,用不着专门的教师。 许多聋校科学教师未系统研习科学教学方法论,科学知识还是科学教学方法这个因素直接影响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学校的硬件设施
科学课以实验为基础,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需要学校配备专门的实验室和各项实验器材。大部分聋校没有实验室,许多实验器材或教具无法使用。聋儿局限于只能从表面直观的现象来理解事物规律的本质,面对抽象,深层的逻辑性概念和语言则理解不够。这是由聋儿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实践越多,理解越深。因此聋儿的科学课堂最好能采用浅表及里的方式直观呈现,重观察,多思考,少语言。这也对学校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尽可能多地与课堂内容相配套的标本,特别是与生物相关的内容,如:青蛙的变态发育,种子萌发等课程。
3陈旧的教材
聋校虽然有专有的教材,但却是1995年编写出版的自然常识和1999年编写出版的理科。这些教材早已不适应2000年出台的新课程标准,也不完全符合提高科学素养的课堂要求。譬如自然常识第一册第二课《小麦和水稻》。全课的内容就是小麦和水稻植株的结构以及小麦和水稻的用途,未尝涉及科学能力的培养。近十年高新技术飞速发展, 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生的好奇心又重, 而教材却没有关于目前高新技术的相关内容。聋人的文字表达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科学素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七年级到九年级的理科教材往往文字过于冗长,图片不多,色彩单调,知识理论过于系统深奥,语言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理解,而普校教材色彩,色彩纷繁,语言生动活泼,贴近于生活,与学生年龄阶段特点相适应,学生更喜欢翻阅。而且教材没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学生练习本。
4传统的教学方式
科学由于其专有的学科特点,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解释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目前的聋校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反馈基本是知识为主,能力为辅。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无法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见识面,能力面。学生围着老师的问题打转,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更谈不上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动力。由来已久的习惯造成学生遇到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抛给了老师,想当然认为问题就该老师解决,问题太难,自己无法解决的耽于困境的现状。科学教师需要鼓励聋儿,多读,多看,多想,多动。
(三)、社会教育与科学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
社会教育对于聋儿科学素养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深入社区的各级图书馆,定期举办的各类主题式展览的博物馆,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涉及面广泛的科普类节目文摘,科协丰富多彩的科技制作活动以及航模协会名目繁多的各类模型比赛。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人们总对热闹纷繁的各种活动兴趣备至,聋儿亦不例外。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水平。单一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聋儿学习更多科学知识的要求,那么多姿多彩的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对比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舞台,影响面更广,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教育中,聋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有别于学校教育中单一的受教育者,更能使聋儿从心理上形成尊重的需要满足,从而形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最大化。社会的个体化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使聋儿的特长,才智得到极大的发展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唐宁 孙莉 《聋生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现代特殊教育 2011年2月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