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管理发展

风险管理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6 14:51: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风险管理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风险管理发展

篇1

(1)政府信贷风险的客观存在。所谓政府信贷风险是指在政府信用的引导下,银行向政府发放的或者向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发放的贷款,由于政府行为而使银行面临的坏账风险。它是以市场化的面目出现的,银行可能并未与政府发生直接的信贷关系,但信贷风险的发生却与政府的行为密不可分。

(2)消费信贷的法律环境不完善。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风险控制难以落实。

(3)企业财务报表失真及集团客户关联交易问题突出。银行目前遇到的很大困难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不真实,使得银行的评估办法基本无效。尤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很难审查,由于上市公司大都是部分上市,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说明不了问题,因为他们与集团之间存在着重大关联交易,而集团公司则往往借助多种融资渠道,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上市公司的复杂的企业簇群。这种跨领域的多元化集团运作,增大了公众、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的监管难度。而一旦问题爆发,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

2.内因:商业银行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

(1)信贷风险控制目标不明确。商业银行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和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表现在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当激励不足时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时则容易选择铤而走险。同时,当贷款出现问题时,往往通过所谓信贷委员会的集体负责制度来承担责任,结果是人人负责而人人又不负责,使得责任的追究无从着手,以致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或是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或是无视信贷资产风险,盲目发放贷款,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2)信贷风险制度执行不力,存在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是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信贷人员做不出有深度的调查,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采信和运用。二是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贷后管理仅限于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三是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监控信息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于操作。

(3)信贷风险控制广度不够。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风险全程控制的理念,忽略对风险事前、事中控制。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4)信贷风险控制力度大小失当。在经济杠杆运用上,发放贷款给予一定奖励,清收不良贷款也给予重奖,造成贷款发放数量越大、质量越差则奖励越多,而质量越好却奖励越少的异常机制;该重奖的信贷资产没有得到重奖,不该重奖的信贷资产却因清收了大量不良贷款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巨大奖励。

二、应对措施探讨

1.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机构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

2.加快实行浮动贷款利率

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3.加强贷后管理,完善信贷全过程风险控制

(1)规范贷后管理程序和内容。贷后管理包括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的账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贷款风险分类、客户维护、有问题贷款处理以及贷款回收和总结评价等。从信用发生到收回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和要求,建立考核制度,确保贷后管理程序明确,内容规范,要求具体。

(2)明确贷后管理职责。明确客户部门、信贷管理部门、风险资产管理部门以及法律、财务、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管理合力,避免相互推诿扯皮。理顺经办行与管理行贷后管理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3)建立分层次的贷后管理体系。按授信额度、风险程度、管理难度确定直接管理客户对象,对审批的重点客户、跨区域集团客户、系统性客户、行业龙头客户、直接营销客户建立重点管理制度。管理行信贷管理部门风险经理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信息;客户部门要建立重点客户的定期联系协调机制,参与现场检查,组织落实贷后管理内容。

(4)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设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信号,规范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内容,前瞻性地发现客户潜在风险并通过风险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在更高层次、更短时间内采取最合适、最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5)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违章必究”才能保证“有章必循”。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的许多原因就是职责不明,追究不力。要通过设定各责任人贷后管理的“高压线”,对不履行贷后经营管理责任、信贷资产出现风险或出现风险不能及时化解造成损失的必须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4.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应当做到多方联动、措施及时,从源头、流程和硬件建设上对集团客户进行综合化管理

(1)抓源头。完善集团客户管理制度,收集客户的全面准确资料,理清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为准确判定集团客户和确定授信提供信息支持。从客户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制度、经营业绩、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产权明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严格规范的优质客户纳入授信视野。

(2)抓流程。将监督管理贯穿在授信业务的全过程,变重放轻管、重贷前轻贷后的点式管理为前后并重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加强对集团客户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和财务活动的监控,将客户的重要资金运用控制在视野之内。

(3)抓硬件。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电子化建设,尽快将客户信息综合汇总,实现全系统客户信息的共享,上下联动的立体型、综合化管理。通过电子化建设,将全系统授信业务的前期调查、复查复核、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业务分析、档案管理等环节纳入标准化程序,实现授信业务操作流程的全程电子化控制,克服或减少授信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

[1]范南,王世纬.Creditmetric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借鉴[J].金融论坛,2002,(5).

[2]朱子云.商业银行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的构想及其应用[J].金融论坛,2003,(8).

篇2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篇3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任何项目的决策和实施都无法回避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无论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结果就是项目成本的变化,严重的、负面的变化甚至会导致项目的失败。因为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即带来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构成项目的风险。所以说,项目都存在风险,要扩大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只有积极面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风险识别,全面认识、归类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风险预测和衡量,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最后,针对不同的风险,通过采取避免、预防、自保、转移等风险处理手段,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些风险识别、预测和处理的过程,即构成风险管理。

由此,我认为,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风险管理理论出现的早晚,从本质上,风险管理是伴随着项目的产生而诞生的。

但纵观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风险管理还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最早提出风险管理理论的,可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至此,风险管理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但当时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50年代风险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才形成。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和风险费用的增加,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法国从美国引进了风险管理并在法国国内传播开来;同时,日本也开始了风险管理研究,随之,世界范围内陆续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它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由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欧洲风险研究会”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1986年10月,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新加坡召开,风险管理已经由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仍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

以我亲身经历的房地产行业而言,风险管理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改革开发初期,房屋作为一种产品的社会属性还以一种企业福利存在,房地产市场并没有真正形成,有的地方,新建房屋建筑面积指标甚至被当作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当时,土地划拨是土地获得的主要来源,政府积极支持、推动,房屋销售虽然不火但也不愁卖,房地产市场基本供求平衡,在这样一种市场状态下,房地产开发像当时的其他许多项目一样,具有很强的盲动性,无所谓风险管理,甚至许多公司、项目本身都缺乏规范的管理。只要有渠道,能批来土地,没有市场调研,产品基本雷同,主要凭着公司老总的感觉进行开发、销售。销售定价主要参考成本、周边房屋价格(可替代品价格)而定。在市场不开放、市场不成熟的阶段,房地产商象当时的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凭着直觉和渠道,生存的有滋有味。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尤其是国家启动房地产行业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取消了福利分房,改为住房货币化补偿。房地产的商品属性得到了完全释放,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房地产开发竞争于是变的异常的激烈,风险管理也开始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房地产行业风险管理已基本覆盖了项目开发管理全过程,根据各个阶段重点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但风险管理的深度和科学性尚有很大的待提高空间,整体而言,还处于风险管理初级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主要围绕项目的机会成本来分析项目可行性和项目收益。具体手段主要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可研报告,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目前现状的了解,对比周边既有项目情况,宏观分析了项目是否可行的问题。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在目前房地产领域,还是普遍开展的,但因房地产开发项目受总体规划的控制较大,这个阶段主要是符合性风险管理,即用地性质、用地条件、预期市场等限制条件产生的风险成本,能够被公司接受即进入,不能被公司接受即退出。但也不排除个别企业受产业链的限制,饮鸠止渴;或公司过于庞大,盲目扩张而失控,从而失去风险管理的情况。但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在项目决策阶段的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我认为,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灵活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房地产市场长期不开放,买方需求长期的积压还需要较长的释放期,房地产市场在较长时间内还将普遍存在求大于供的局面,卖房市场的优势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只要有项目就挣钱,所以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做什么项目,选择优势项目的工作上。

篇4

金融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当前,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成就较为突出,同时,产生了很多金融风险,由于我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比较严重。金融风险是非常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所以,要掌握金融风险的发展趋势,研究出合理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管理。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提高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分散金融风险,协调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保证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1金融风险管理意义

金融风险影响着整个社会甚至每一个人[1]。所以,对金融风险意义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个体对金融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所以,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金融风险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能有效减少金融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后果,可以及时发现风险,有效管理风险。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依然可以保持企业运用在稳定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

2金融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2.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意识的加强,有利于防范于未然。加强风险意识才有利于对防线进行预测与分析,才能进一步对风险进行防范与管理,将金融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无论在哪方面,风险意识对于风险管理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树立风险意识,有利于在风险发生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降低或避免金融风险产生的经济损失[2]。所以,相关部门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与解决,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或降低风险发生几率。

2.2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要想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就必须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水平。首先,要规范管理管理流程,金融风险的识别可以通过根据自身经验或对金融资料与记录的分析进行进行归纳与整理,必要时候还要询问相关专家,识别潜在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3]。同时,金融风险可变性较强,对金融风险的变化也要加强关注,风险识别的过程是持续的,有利于新风险的发现。积极进行以风险计量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首先是风险监控,对时常风险进行实时关注与全面监控,有利于防范更大风险的产生。其次是资本挖掘,风险资本的计量有利于优化资源分配,获得经济资本获得最大化的回报。

2.3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制

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完善能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产生,金融管理方式可以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建立考核制度,优化内部风险控制,将前、中、后台的关系理顺,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预测金融风险,并及时作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在对方案的制定及事实的各个环节中,要将专业化,集中化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积极配合,明确实施细节,让每个部门明确操作流程及实施步骤。将前、后、中台的责任及任务明确,建立合理清晰的制度,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体制,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优化内部环境。建立考核制度,发挥考核制度激励与约束的作用,健全风险管理体制[4]。

2.4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与评估

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合理有效的策略才能对金融风险发挥最大的作用。评估是对策略进行的一个评价,会体现出策略在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及满意程度,是对策是否合理有效的真实反映。所以,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一个策略能否应用到金融风险管理当中,同时也是对策略的及时优化与调整,使策略更有效的应用到金融风险管理当中,产生最好的风险管理结果。

3结束语

导致金融风险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随着世界经济水平及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更加体现出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了解了金融风险管理发展趋势后,增强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将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落到实处,并进行不断的研究与调整,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作为一名高中生,也要具有风险意识,重视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防范于未然,提高综合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令然.浅析金融风险管理及其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7,(01):81-82.

[2]郑棣.论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势[J].时代金融,2014,(08):84-86.

篇5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枢纽,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只有采取合理的金融发展模式,才能有效的促进该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金融系统中资本市场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过发挥资本市场自身的优势,加大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管与分析度,可以有效的将金融风险想横向进行分散,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金融系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反面效应就是会产生盲目性投资等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对金融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一些旅美学者将这一理念引入国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80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研究与应用有关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越来越多,2008年由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启了对中国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序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趋势

(一)金融风险理论多元化发展

金融风险管理一开始始于保险界,其他领域的研究很少。受此影响,当时的金融风险管理针对的仅仅是纯粹的风险,这导致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使其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受理解力与认识力的影响,以及其所处的行业与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金融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风险管理论迅速发展的路径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的金融风险管理进入萌芽阶段,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经济的不稳定性,减少企业的损失,各企业开始成立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当时主要依靠保险手段进行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雷曼兄弟破产、安然事件、美国汽车之城破产等,这些都极大地催化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正向着缜密性的知识体系发展,重视理论分析,缺乏实际应用研究,因此,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还需要有关学者的继续努力。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加大金融风险的文化管理

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树立金融风险管理理念、培养金融风险管理文化来加大金融风险的文化管理。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就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对日常的工作进行审查,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本主义逐渐地在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人本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就是以人为本,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用三句话对“人本管理”的理念进行归结,既点亮人性的光?x、回归生命的价值和共创繁荣和幸福。采用以人为本的全员风险管理模式,才能更大限度的减小风险发生的机率。

(二)不断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

目前,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多数金融企业首先选择的一种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方法。金融企业通过规范业务与管理流程,一方面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加大对金融事故资料与记录的分析,逐步提高风险控制与识别的科学性,受金融风险可变性的影响,风险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原有风险的变化,并随时发现新的风险。另外,金融企业还通过创新金融风险计量,采取挖潜资本和监控风险两种方法,最大化的实现金融风险事故的规避。

(三)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重构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篇7

发展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ERM)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是保证董事会、管理当局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寻求组织发展时,对组织发展中所要经受的种种风险应给予适度关注。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对包括发展风险在内的企业风险管理或多或少地负有一定的责任。其中,首席执行官(CEO)和高管层要对控制和管理风险承担主要责任,而内部审计主管(CAES)则通常负有关键的支持责任,组织中的其他人员负责按照既定的指引和规程去实施企业发展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师通过督促最高管理当局在执行组织整体战略计划时关注发展风险控制问题,提供对正在实施中的相关控制和监督过程的客观评价,提出加强风险控制的设计理念和增进控制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从而支持和帮助最高管理当局有效地改善发展风险控制过程的质量和效果。一个组织不管准备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为提高成功的机率,有三个要件是必备的:一是充分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的动态;二是精心制定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的组织发展战略;三是确保组织已经做好了实施发展计划的充分准备。内部审计主管应着眼于三个要件中最基本问题的探讨,提出恰当的质疑,从而使CEO的目光聚焦于每个要件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上。

(一)管理人员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是否确切、稳妥和全面内部审计师只需分析管理人员在其制定的发展计划中是否考虑了市场风险及其对市场风险认识的透彻程度便可清楚地回答上述问题,对市场需求状况和顾客偏好缺乏客观理性的认知将形成组织一项主要的发展风险。许多组织发现其发展战略最终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对市场潜力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分析竞争者的实力和弱势,了解市场准入的屏障应构成市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企业现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低下往往也会成为新产品或服务被市场接纳的一种障碍。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考虑价格策略,选择溢价提供新产品或维持价格不变以保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二)组织的发展计划是否兼具挑战性和可行性组织中战略是面向未来的选择,是一种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组织战略是风险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在总结历史、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的全局性谋划方案,是企业经营人员思想的体现,表现出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发展战略能激励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当员工策划和参与类似于投放新产品、抢占新市场等商业活动时,通常能迸发出高度的热情,但组织的发展目标也不能太高或不切实际,以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并建立在对市场需求有全面理解、周密思考和合理预期的基础上,以避免犯错误,并阻止各种败德行为的泛滥和滋长,尽量减少组织的风险。需要强调的是,发展战略必须明确清楚地加以表达,并传递给每一位组织成员,从而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和自觉执行组织的发展战略。

组织中的薄弱环节一般是财务发展规划,包括发展方式的确定。企业财务战略或财务规划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金流动特别是营运现金流量进行长期性、整体性的谋划与设计。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实现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的基本保证;财务战略决定着公司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效率,财务战略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财务战略还是企业重大决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企业发展中财务战略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制定财务发展规划时,计划和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常被内部忽略。特别是当组织有多个业务部门,而每个业务部门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加以管理时,更可能蕴藏风险。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之争可能形成对预算、规划的冲击,并进而导致组织内部的地盘之争,但不切实际、过于空洞的预算显然无法立足于组织的最佳利益。

此外,组织还应该考虑运用适当的方式为其自身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仅仅依靠内部的资金积累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于那些需要筹集巨额资本却又无法从机构内部获得的公司来说,内部筹资基本是不现实也是行不通的。但若通过外部来源获取资金,显然风险加大,因为公司不得不竭力满足外部股东对于盈利增长和获得投资回报的预期。

(三)组织是否朝着设定的发展目标运行并处于良性发展轨道首先,一项旨在加速组织发展壮大的发展战略往往意味着需要加入一批训练有素的新员工,这可能导致组织培训资源的匮乏。但如果不吸收新的人才,而纯粹依赖于原有的未经过良好培训和后续教育的人员,将会逐渐损害和阻碍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此同时,公司还应从内部进行自上而下的涉及各个层次的变革以避免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变革的方式包括设立新的业务单元或生产线,建立起新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及拆除一些多余的功能性部门等。其次,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也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而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又加大了组织在安全性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同时还存在着技术平台与现有体制如何契合的问题。电子商务是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商业技术手段,交易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其中,技术是影响电子商务安全性的重要风险因素。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动态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互联网,导致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安全问题,主要的技术风险包括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取风险和网上支付风险。因此,必须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安全保障科学管理,借助于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漏洞识别与检测技术等控制电子商务中潜在的各类风险。最后,组织的发展会对原有的等级制度和决策制度形成冲击。那些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企业,要求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以及更快的应变能力。组织的灵活性主要体现为决策分散化,应授权给那些能针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的一线员工,授权的结果虽然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但在缺乏相应的复核和审批程序的情况下,这种灵活性反而会削弱控制,因此必须在灵活性与适度控制之间寻找一个最

佳的平衡点,也就是考虑授权的“度”的问题。

二、发展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的角色

当组织的风险不断演变和升级,内部审计团队应对组织因发展所招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进行适时评估,担负起风险评估师的角色。内部审计师应审查管理人员正在和已经实施的控制与监督活动,从而实现再控制和再监督。

(一)营销环境审计市场调查报告是全面反映管理人员对组织营销环境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的一个有力证明,内部审计师应该评估管理人员提供的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以确定管理人员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是否精确全面,进而对组织的营销环境作出客观评价。组织从设计产品开始,到定位、分销和促销活动的全过程,都必须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市场的调研活动,掌握相关的情报资料信息,包括顾客需求信息、竞争者信息、国家宏观经济及相应的政策信息、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以及其他信息。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在充分掌握了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展开,否则企业营销活动就会产生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性,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客观存在的首要因素。加强市场营销环境的调查研究,是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的根本性措施。而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取决于管理部门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可信度、其所运用的方法以及结论的合理性。审计师通过和管理部门探讨计划中的销售活动以确定是否与市场研究结论相吻合,通过收集与现有客户就公司目前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对话的证据,以检验针对特定顾客群的新产品的销售状况是否令人满意。在营销环境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对组织的营销战略、营销部门、营销信息系统、营销职能和效率等加以综合审核和评价。

(二)发展战略审计发展战略审计的范围应包括组织所有管理层次和所有重要经营事项,重点是评价发展战略制定所依据资料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评价既定战略执行的有效性,主要指向战略业务单元和各个职能部门,即公司总战略的执行部门。从内容上看,战略审计是对影响组织全局、重大、长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如组织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进行审计。从过程上看,为保证战略主观设想的科学性、可行性,要对战略的制定过程进行管理;为保证战略构想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并达到预期目标,要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如战略实施周期长,战略条件变化快,还要对战略条件进行监控管理,以便战略的调整和实施,因此要审计组织的战略管理体系、战略行为表现、战略条件变化和战略态势表现。发展战略审计是战略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内部审计师有责任对管理人员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否综合权衡了各种因素、是否清晰明确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内部审计师在评价组织发展战略时还应审查该发展战略中是否容纳了其他与发展战略利害攸关的经理人员的参与,从而调动起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参与热情。

在正式确定采用何种财务计划之前,发展战略计划中应该预先设计出多种财务计划备选方案,使发展计划获得广泛的认同。内部审计师首先要对发展战略计划在组织内的认同程度加以评估,确定是否存在着可以替换的发展计划;其次,内部审计师需要审核员工对发展战略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意图以及自己在发展战略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经理解,以确定发展战略计划在组织内部各员工之间得以充分的交流以及交流的质量;最后,内部审计师还应该对管理人员建立的阶段性控制程序和实施过程加以及时评估,肯定取得的成绩并随时纠正出现的偏差。

篇8

㈠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存在“重发展、轻风险”、“重规模、轻质量”、“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重要部门、要害岗位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和监督。管理层风险理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风险防控断链,导致网点管理不到位和管理失控;信用社管理者个人主观决断、盲目信任、照顾情面等行为,对规章制度、风险防范视而不见;极少数员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片面追求个人得失和经济利益,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和风险。

㈡规章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有些规章制度与业务发展缺乏同步,新业务开发推广和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时,没有相应的配套的规章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

㈢执行力弱化和缺失。从近几年案件来看,员工的素质决定着执行的质量与效果。岗位职责不清,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乏力,员工对已制定下发的规章制度缺乏执行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漠视制度,如查库制度、授权制度、交叉复核、更换密码及密码使用等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以传统、习惯操作代替制度执行,从而造成管理漏洞、形成风险隐患。

㈣处罚力度不够。当内部审计发现了问题,由于惩处不力及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使一些人在执行内控制度上始终没引起高度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违章违制成本较低,让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或挺而走险酿成案件发生。

二、风险管理的对策

㈠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业务规模与质量、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效益为目的,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手段的安全运营、精细化管理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上来。

㈡完善规章制度和流程,提高执行力。一是围绕内控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检查、梳理和评价,完善独立审计与监督制度、ab角岗位制度、强制休假与离岗审计制度、定期轮换制度与异地交流等制度。二是优化和完善业务管理流程,形成岗位相互制约,有效防范关键岗位人员操作风险,设定岗位职责,实行岗位的检查、自查、报告制度,做到权责相关,岗位制约。部门的设置以保障业务活动的持续完整为前提,避免职能重复;岗位的设定以保证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条件,避免岗位人员的闲置。三是建立健全对制度执行力的考核处罚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末尾淘汰制。

篇9

一、引言

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经济欠发达省份,近几年来河南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下滑,有被更多省份超越的危机。河南省的各级领导也充分认识到了这种严峻形势,正在发奋图强,奋起直追。为此,“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笔者认为,紧跟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河南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乃至“十五”目标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风险投资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化,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河南省已建立了河南金犁风险投资公司等几家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标志着河南省的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的扶植已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但是,全省的风险投资活动仍然处于一种小规模、低水平、低效率的发展状态,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河南的风险投资事业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二、河南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

河南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市场主导性机制,其特征是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资本市场提供,在投资人、基金管理人、风险企业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市场机制。整体发展途径是沿着从政府资金为引导到社会资金为主导的轨迹,在发展中结合该省实际,与有关改革进程相一致,渐进发展。在现阶段,河南省应建立在政府导向下多元主体互补的政府、市场混合型模式,最终过渡到以社会资金为主体的模式。

1.建立政策性风险投资基金与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并举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风险投资具有投向相对集中、期限长、流动性差、投资者难以获得充分的公开信息等特点。风险投资基金需要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才能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规避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实践表明,只有私营的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的盈亏与投资项目的成败息息相关,才会有动力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发挥较大作用,从而有利于风险企业的发展和基金获得理想的回报。但在河南省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初期,仍需发挥政府的身体力行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具体而言,可以考虑成立两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基金:政策性风险投资基金与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两者拥有不同的分工,分别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政策性风险投资基金作为市场的启动者,主要对处于种子期和风险期的风险企业投资,而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主要针对处于成长期的风险企业。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在一个统一的市场制度平台上,共同推动风险资本市场的发育成长和风险投资的发展,并随着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国有资本逐渐淡出。

政策性风险投资基金可以以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由政府财政拨款组建。方式主要有:(1)直接进行风险投资。即对一些处于种子期和创建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这类投资风险大,其他风险投资主体不愿进行投资,但其社会溢出效益大,政府以较小的投入即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但这类投资也要遵循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即国家不是无条件投资,而是以股权的方式进行投资,且这种投资不以获取超额利润为目的,因而必须规定一个界限,在股权增值超过一定比例后,国有股权必须退出,再来资助其他项目。(2)债务融资。即向风险企业提供长期性的优惠贷款。(3)信用担保。政府可对风险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担保,也可对其风险太高的投资提供一定比例的损失保证。(4)参股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为其提供种子基金,从而提高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的信誉,对民间资本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独立的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专家理财,风险分散”的现代风险投资方式,可以使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与高收益得到有效平衡,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资本。这类基金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养老基金、个人和家庭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出资成立。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民间资本,以获取高额回报率为惟一目的,其投资对象主要是有一定风险的处于成长期或扩张期的风险企业。这类基金为条件所限,短期内不可能成为主导模式,但却是河南省未来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

2.河南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应以公司制为主,并逐步向有限合伙制过渡。对于风险投资这一特殊行业,从有利于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这一投资目标的角度来看,有限合伙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可以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完美结合在一起,但是,对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河南省风险投资业来说,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与风险投资专家人才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采取合伙制方式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可能对于基金管理人缺乏有效的制度性监督约束机制,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因此,采取集体承担风险与责任的公司制组织形式,通过公司董事会必要的监督为建立健全基金所有权对基金经营权的有效约束,是当前产权约束机制不健全、全社会普遍缺乏竞争压力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因此,在风险投资基金的试点和初期发展阶段,应当以公司制为主设立和运作,但可以借鉴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某些制度设计。在风险投资基金有了一定发展、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改善后,逐步向公司制和合伙制并举,甚至主要向有限合伙制方向发展。

3.基金的发起人和管理人应以风险投资公司为主。由风险投资公司参与发起设立并管理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1)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运作中已经摸索了一些投资与管理经验;(2)可以使风险投资公司由于在基金中的投资而对其形成利益约束;(3)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处于风险企业接触的第一线,可以及时把握行业动态,有利于合理选择设立基金的时机和规模。

4.风险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应以私募为主。风险投资不仅周期长,而且风险大,许多创业投资在投资初期阶段很难见到效益,甚至亏损。因此,在欧美国家,风险投资基金基本上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在我国,风险投资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居民的风险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一时还难以承受较大的风险,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了解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全省现阶段风险投资基金宜采用以私募为主的资金募集方式。采用私募方式募集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有以下优点:(1)较少涉及千家万户的公众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2)呈报文件少,审批程序简单。(3)不需要做大量广告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和基金章程,简化销售手续,降低筹资成本。(4)机构投资者实力雄厚,投资需求较强。

5.注重构造风险投资基金的制度设计河南省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公司制为主,因此,需要注重法人治理结构,构造出资人对基金管理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内部制度设计来降低委托———成本。主要体现在:(1)基金的出资人特别是政府,除派员参加基金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外,不可直接干预基金的运作,而应将基金运作权交给风险投资家。(2)在基金管理者的报酬体系中,应包括按投资额提取一定比例管理费所转化的工资、投资净收入提成以及被投资企业的股票期权。

三、河南省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1.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引导,推动企业产生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变被动创新为主动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到2005年,使河南全省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达到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50%以上。

2.引导鼓励金融部门增加科技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产业化环节,需要金融部门加大投入力度。要通过财政资金的优化使用,引导、鼓励金融投资,充分发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部门在科技投入中的重要作用。

3.扩大社会融资。社会融资潜力巨大。要注重运用发行债券、建立基金、特别是上市融资等金融工具,进一步支持有一定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4.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规范风险投资行为规则;出台优惠政策,设立引导资金,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创建风险投资基金;吸引省外、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来该省建立办事机构或选择投资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新兴企业的成长和新兴产业的形成。依靠金融资本和上市融资,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5.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政府投入是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

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手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

(二)合理组建河南省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

参照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经验,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及风险投资业的现实与发展战略,建议合理组建河南省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

1.在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汴洛经济区组建1~2个大型基金。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汴洛地区是河南省的经济、文化、科研发达地区,集中了全省大多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并拥有郑州、洛阳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在此地区应以公司型组织形式组建1~2个筹资额在1~1.5亿元的大型基金。这类基金河南省人民政府或各地政府持股但不控股,其余部分依靠民间资本提供。这种安排一是可以直接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二可以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

2.以类似于有限合伙制形式在省内其他地区组建中型基金。除郑州、洛阳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河南省还有其他7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别分布于新乡、濮阳、安阳、南阳、平顶山、开封、漯河等地。河南省应以有限合伙制形式在这些经济区组建1000万~5000万元的中型基金,数量不少于两个,具体数目视发展需要而定,否则,将失去竞争机制的作用。各经济区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引导和参与投资。由于有限合伙制是今后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而我国现行法律尚不承认有限合伙制,暂时不能直接采用这种组织形式。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尽量吸取有限合伙制的优点,来控制运营成本、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完善决策机制,为以后实施有限合伙制做试点和准备。

3.政府牵头组建一只特定领域基金。特定领域基金,顾名思义其主要风险投资方向集中于某一领域。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粮食作物以及畜牧养殖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因此,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看,这只特定领域基金应限定在农业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方面。在股权安排上,省政府应考虑相对控股,以保证基金管理投资符合产业导向,避免其违背基金设立的初衷。

4.鼓励大企业组建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改革开放20年来,河南省已经发展成长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如许继电器、安彩高科、双汇肉联、宇通客车等等。这些企业通过自身发展积累或通过上市融资,拥有大量资金,已经开始步入风险投资领域。如河南豫能投资0.9亿元组建“河南豫能高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安彩高科投资1.94亿元组建“北京安彩高科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尤其是安彩高科,在其原有产品尚有相当盈利的情况下,斥巨资与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并控股风险投资公司,并准备将其建成为有关科研单位的开发成果孵化器,为企业将来的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在公司战略上的高瞻远瞩,值得河南其他上市公司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高。但是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经济怎样发展,人类都不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源于自然、社会和市场的各种威胁。这些威胁都是由客观存在的风险引起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面临各种风险的概率不断增加。风险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们要规避风险从而降低风险的成本。

一、风险

风险的客观性即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我国的汶川和雅安的地震,它对居住在此的人们的伤害是客观存在的。

风险的损失性是指风险一旦从可能变成现实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损失。当然,我们平时说某一件事风险很高,并不是说这件事肯定会给人们带来损失,如果处理得当,可能还会给人们带来收益,如证券投资活动中“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就是这个含义。但在保险领域所指的风险一定是与损失相联系的。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发生与否不确定,风险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及风险发生后的状况不确定。比如气候变化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未来什么时候会带来破坏和破坏的程度如何,谁也无法准确预知。

具体的风险:实质性风险因素属于有形因素,是指导致损失发生、增加损失机会或加重损失程度的物质方面的因素;道德性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德有关的无形因素,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怀有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的因素。例如,许多为了骗保而发生的诈骗、谋财害命的情形;

心理性风险因素也是种无形因素。指与人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即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存在侥幸或依赖保险的心理,以至于增加了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扩大了损失的程度的因素,比如酒后驾车。

风险事故是引起损失的结果,风险因素只是风险事故产生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使这种可能性增加的条件,它并不直接导致损失,只有通过风险事故这个媒介才产生损失。

现实中,风险状况具有可变性,同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具有阶段性,这就决定了风险管理技术是在认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随着风险内容的变化、发展,风险管理的手段和保险的可保范围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仅出现了许多以前从没碰到过的新风险,可保风险的范围也有所扩大,此外,人们对综合险种和新险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推动了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共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风险似乎并不符合上述可保风险的定义,但它们仍然成了可保风险,例如,英国劳台社为某些名人特设的电影演员的眼睛保险,为钢琴演员的手指保险,为足球运动员的脚保险。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承保能力的提高及再保险市场的扩大,有些原来被认为不可保的风险也成了可保风险。

二、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从经济角度讲,保险是分摊灾害事故的一种经济方法。保险把具有同样危险威胁的人和单位组织起来,通过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以补偿财产损失或对人身伤亡给付保险金;从法律角度讲,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通过订立合同,双方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即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以取得损失发生时向保险人要求补偿的权利;保险人则承担按规定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分摊职能把参加保险的少数成员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分摊给所有的投保人承担。保险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把个别投保人的风险损失化整为零,真正意义保险的产生正是源于这一功能;保险补偿职能就是把参加保险的全体成员聚集起来的保险基金用于少数成员因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受损失的经济补偿。分摊损失的最终结果是为了补偿损失,通过补偿来抵抗各种各样的灾害。

按照不同的标准,保险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保险形式看:按经营性质可分为盈利性保险、非盈利性保险;按实施方式可分为强制保险、自愿保险;按承保方式可分为原保险、再保险;按赔付形式可分为损失保险和定额保险。从保险业务春:可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保意识也逐步增强,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保险业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我国保险业展望

我国保险业经历了创立、停滞、改革开放后恢复与全面快速发展三个时期。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中国已逐步成长为国际上的新兴保险大国;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与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这也说明我国保险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不但包括数量增长,更包括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质量的提高;对我国保险业来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不但包括数量增长,更包括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发展质量的提高。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10年表示:对保险业来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他进一步指出保险业四大转型方向。具体包括:促进行业发展加快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促进行业发展加快向差异化竞争转变;促进行业发展加快向和谐利用资源转变;促进行业加快提升综合协调发展能力。具体就是要加快提升“五个能力”。一是增强创新能力。二是增强识别和防范化解保险风险的能力。三是增强盈利能力。四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尚保持平稳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最具吸引力的行业之一。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1-0074-04

信用风险是指因银行的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规避信用风险,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曾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状况,提取足够的资本金。而2004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最低资本要求确定科学的规则,采用了两种方法:即信用风险标准法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后者又可以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方法,以鼓励更多的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评价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计量依据是对借款人和特定交易类型风险特征的评估,因此借款人的违约概率(PD)是内部模型的核心,但要全面反映银行潜在的信贷损失,还必须衡量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值(EAD)以及某些情况下的期限(M)。内部模型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如何对这些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和计量,并能由银行和监管当局进行检验。这些风险要素形成内部模型测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基本数据输入要素。西方信用风险模型虽然都以衡量和解出这些变量为目标,但通过模型的演进,可以发现信用风险模型是如何通过设立符合现实的假设和运用最新模型技术,发展到信用风险模型的最新形式的。

一、信用风险模型的演进

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大致经历了有代表性的三个阶段。

第一代模型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其研究基础是当时常用的一系列经验假设,而研究者凭借这些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总体而言,他们第一次假设特定变量是随机的,并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估计债券的价值,这与早期假定所有变量都是确定性的静态模型相比前进了一大步。第一代模型包括: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单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詹姆斯迪恩(Jamshidian)的债券期权模型等,以格为基础的三项式美式期权模型(Trinomial Lattice-Based American Option Models)。这些模型都设立了严格假设,即承诺支付的交易对方或者是无违约风险,或者违约时间和违约数量事先可以确定。这些假设大多反映在他们的研究中。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隐含假设普通股票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支付是确定的。惟一不确定的是股票的价格,通过股价我们可以推导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格。基于无风险期限结构模型的债券期权模型假设,作为基础资产的债券无违约风险,期权偿付者同样不存在违约风险。三叉数和二叉树模型通常用于估算债券赎回或抵押预付的美式期权,这些量化技术同样假设抵押借款人无违约风险或其违约风险已知。这种解析等同于假设借款人是无风险的,但是这种偿还计划与损失为零借款人偿还计划存在差异。

第二代模型试图扩展第一代模型所包含的有关信用风险的研究,但对模型本身不作修改或作少许修改。第二代模型有:默顿(Merton)的风险债务模型:该模型假设权益资本是对公司资产所拥有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中的买权。在该模型中只有一个风险变量,即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一样,此模型也假设利率不变。组合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应用第一代模型确定组合的价值,然后加上违约/不违约独立变量,对付款人的信用质量进行模拟。由于模型假设付款人的违约概率可从某种外部渠道获得,且违约概率与影响基础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宏观、微观因素无关,因此可以使用无违约风险模型进行估价,而前述的违约概率也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衡量世界范围内交易所的信用风险。

第三代模型具有两个共同特征:至少包括两个随机变量,明确假设付款人可能违约,并将此贯穿于相关资产价值估计的全部过程。这类模型非常多,这里仅择取数例:杰诺―特恩布尔模型(Jarrow-Turnbull) (1995):模型假定违约是随机过程,利率也是随机变量,并将一系列违约证券的利率代入估价公式。杰诺―兰多―特恩布尔模型(Jarrow-Lando-Turnbull)(1997):模型根据评级转化矩阵假设违约概率的随机变化。达菲-辛格顿(Duffie-Singleton)(1999)的研究框架了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全部假设。斯姆考―手岛―范•戴维特(Shimko-Tejima-Van Deventer)(1993)在默顿模型框架中假设了利率的随机性。杰诺(Jarrow)(2001)模型完善利率变化和市场指数变化所导致的违约概率变化的研究框架。

二、信用风险的简约模型

简约模型是“风险率”(hazard rate)模型技术的一种变形,这种模型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影响金融实践,目前广泛运用在诸如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模型、零售信贷核准和公司信用模型等方面。“风险率”模型技术主要利用医学上的疾病发作预测统计方法和20世纪70年代从物理学走向金融学的随机过程数学。风险率模型之所以被称为简约模型是因为该模型将复杂的违约机制简化为简单的表达,使得模型能接受现实中可收集的市场数据,并导出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这些模型中的违约强度(the default intensity)就是风险率。简约模型有多种变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罗伯特•杰诺模型(Robert Jarrow)。

(一)杰诺的基本模型

杰诺(1999,2001)模型是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扩展,这是第一个广受欢迎的简约模型。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价格与依据早期信用风险模型计算出来的价格差异很大,而杰诺―特恩布尔模型实现与市场价格的吻合,且为公司债券到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演变提供合理的经济基础。最初的杰诺―特恩布尔模型(1995)假定违约是随机的,而违约概率是非随机、是时间变化的函数。杰诺(1999,2001)模型在很多方面对杰诺―特恩布尔模型进行扩展。首先,他假定违约概率为随机,违约概率明显与利率及其他一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变量有关。杰诺还引进影响债券价格但不影响股价的流动性因素,这个流动性因素是随机的且随债券发行人的不同而不同。另外,流动性参数是决定违约程度宏观风险因素的函数。杰诺模型还能计算给定违约ξi的隐含违约补偿,杰诺定义该参数为部分补偿(fractional recovery)=ξi(t)υ(т-,T∶1),其中,υ是破产前?子时刻风险债务的价值,下标i代表债务的偿还优先顺序,而该参数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受其他因素影响。达菲和辛格顿[1999]最早在补偿率中采用上述定义。传统银行家理解补偿率为本金的某个百分比,达菲和辛格顿认为这种理解使得债券和信用衍生产品价格的数学推导更为困难,同时这种理解也过于狭隘,比如处于实值的利率上限期权的本金、外汇期权、未执行的贷款承诺如何确定,因此将补偿率理解为破产前风险债务价值的百分比更合理,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定义转换成传统的“周围本金某个百分比的补偿率”,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风险率”,或者说“违约强度”,在杰诺模型中是三个因素的简单线性函数:

λ(t)=λ0+λ1r(t)+λ2z(t)

其中变量Z(t)是一个冲击项(shock term),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代表宏观因素的随机波动(比如石油价格的变动),这些宏观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特定公司的违约。宏观因素变动一般写成如下形式:

dM(t)=M(t)[r(t)dt+бmdZ(t)]

dM(t)表示宏观因素的变动,M(t)为宏观因素某时刻的水平值,r(t)表示随机无风险利率,dZ(t)为随机扰动项的变动,бm为宏观因素的波动率。虽然在杰诺模型中,违约概率的表达式只含利率及一种宏观因素,但很容易将模型推广到任意多个宏观因素,原因是像Z(t)这类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函数仍然服从正态分布。

在杰诺模型中,利率是随机的,如果偏好不变利率模型,只需将杰诺模型中的利率波动率设为0。期限结构模型假定无风险利率是黑斯、杰诺、默顿(1992)模型框架中的特例,如霍尔―怀特(Hull-White)或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最初的凡瑟塞克(1997)模型,由于无风险利率的假设必须完全与当前可观察的收益率曲线(及其他建立在该收益曲线上的利率衍生产品)一致,这个模型受到批评,而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对此进行修正,只要求理论的收益率曲线与实际收益曲线相匹配,在模型中,短期利率r(t)的时间漂移(对时间求导)以某种方式与利率周期相符,并受布朗运动形式的随机波动的影响。W(t)像Z(t)一样,均值为0,标准差为1。

dr(t)=a[r(t)-(t)]dt+бrdW(t)

(二)杰诺模型对关键问题的处理

1. 对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处理。简约模型的优点之一是能将参数拟合到各类证券价格的模型中,当然,与贷款者利益相关的数据是债券价格或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这是因为许多像IBM这样的大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只有一种,而流通在外的债券则可能有十多种。由此,一般而言,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低于股票市场(即权益市场)的流动性。杰诺在模型中引入一般化的公式,解决债券市场流动性对价格影响的问题,它将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设置一个参数表示流动性的影响),而不至于把问题复杂化到怀疑债券价格能否作为信用模型的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给定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可能存在流动性折价或流动性溢价,杰诺没有假设流动性折价是不变的,所以它是随机的,可以实现灵活的取值。

最初的杰诺模型(2001)可以同时拟合债券价格和股票价格,或者单独拟合债券价格。杰诺和伊德拉姆模型(2002)还可以拟合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嘉瓦和杰诺则扩展模型以拟合违约历史数据。

2. 杰诺模型运用于小企业信用和零售信用。风险率模型方法,由基弗(Kiefer)在1988年第一次用于经济学,这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比传统信用评级方法有明显改进,已成为定价和小企业零售违约概率估计的主要工具。

由于所有银行99.9%的业务都涉及小企业及零售信用,杰诺模型的一大特色是其具有通用性,可以拟合零售和小企业信用的数据;而以前的模型,如默顿模型,由于受限制于公司权益是公司资产的期权这一假设,其模型要求的数据具有结构限制。杰诺模型能够适应高级信用评级框架,这个框架允许使用许多有效的解释变量,沙姆韦(Shumway)(2001)首先应用先进的风险率模型技术预测违约。

风险率模型方法明显区别于信用评级,传统信用评级综合两类数据得出结论:一类是已违约公司或个人在违约前一段时期的数据,另一类是无违约记录的公司或个人最近的数据。比如安然公司违约前很长历史时期的数据,通过分析安然公司的所有数据,而不仅是最近数据,风险率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安然的违约概率和引发违约的因素。对于小企业,风险率模型方法估计违约的变量包括:CEO记账卡(charge card)的余额、收入、银行账户透支金额、CEO的个人信用状况、小企业信用评级、公司存续的时间和公司规模,等等。在零售信用方面,杰诺模型还使用的变量包括:收入、教育、本地居留时间、是否有房产、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价和年龄等因素。由于杰诺模型框架能使用上述全部变量,因此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模型评价

简约模型的发展,是基于过去信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精确的模型技术,放松不符合实际的假设,从而构建更灵活、更简单、更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1)灵活。风险率模型是一般模型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分散的、缺乏信息借款人的情况,风险率模型方法能够利用全部可得数据,比如公司案例中的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和债券价格,小企业CEO案例中的“本地居住时间”、“未偿还信用卡余额与信用卡限额”。(2)简单。公司管理层的资本结构战略以复杂方式与公司财务状况联系在一起,而风险率模型方法抓住违约问题的本质,不用模拟在全部可能情形下的动态资本结构,给实际操作带来巨大便利。(3)有效。风险率模型方法导出信用风险的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方法。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表明,信用风险的管理日趋准确、科学,这是金融全球化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趋势,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应顺应这种趋势。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深受不良资产的困扰,这和信用风险主观、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银行业还缺乏运用最新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实施管理的前提条件,表现在:

1. 运用模型计量时数据库的瓶颈制约。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模型,评定信用风险,需要大量各类企业的数据资料,但是,由于中国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或者财务数据失真;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无法通过企业的股票价格反映企业市场价值,也无法获得企业债券市场的数据,简约模型从总体还不能够用于中国实际。

2. 计量模型的构建、运用,需要熟悉金融和计量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中国高校普遍缺少风险管理专业,缺乏熟悉和掌握信用风险模型构建和运用的人才,信用风险模型管理急需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中国银行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不能马上采用西方最新模型管理,但是,了解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顺应风险管理的潮流,借鉴新方法、新手段,是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为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库系统,为模型管理信用风险建立信息平台,集合各方资源,培养自己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并结合自身特点,对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加以改造运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R.Van Deventer,Kenji ImaiCredit Risk Models & the Basel Accords [M].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2003.

[2]梁世栋,郭人人,李勇,方兆本.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2).

[3]约瑟•A•罗培斯,马可•R•圣登勃格.信用风险模型有效性的评估方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9).

[4]春,孙林岩.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特征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3).

New Development of Credit Risk Models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ZHOU Tian-yun

篇12

一、国外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研究的演进

1938年马考勒(Macaulay)提出久期的概念。它是债券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是各期现金值在债券价格中所占的比重。在债券分析中,久期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概念,投资者更多地把它用来衡量债券价格变动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并且经过一定的修正,以使其能精确地量化利率变动给债券价格造成的影响。久期的概念不仅广泛应用在个券上,而且广泛应用在债券的投资组合中,他是债券投资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策略----“免疫策略”的理论基础。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马科维茨提出了的投资组合理论即马科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该理论不仅揭示了组合资产风险的决定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揭示了“资产的期望收益由其自身的风险的大小来决定”这一重要结论。马可维茨的风险定价思想和模型具有开创意义,奠定了现代金融学、投资学乃至财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pe)在发表《对于“资产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一文中提出单因素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当市场股价指数上升时,市场中大量的股票价格走高;相反,当市场指数下滑时,大量股票价格趋于下跌。据此,可以用一种证券的收益率和股价指数的收益率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模型:r it= Ai + βi rrmt+εit 该式揭示了证券收益与指数(一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970年威廉・夏普又在他的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指出只有一种原因会使投资者得到更高回报,那就是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该模型主要应用于证券定价。

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费希尔・布莱克( Fischer Black)和迈伦・舒尔茨(Myron Scholes)提出了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金融经典模型布莱克舒尔茨期权定价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出现和发展对实践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1976年斯蒂芬罗斯(Steven Ross)从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市场均衡角度出发,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模型表明,资本资产的收益率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GDP的增长、通货膨胀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受证券组合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

1993年G30集团在研究衍生品种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衍生产品的实践和规则》的报告,提出了度量市场风险的VaR(Value at Risk:风险价值),该方法已成为目前金融界测量市场风险的主流方法。稍后由J.P.Morgan推出的用于计算VaR的Risk Metrics风险控制模型更是被众多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目前在已有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中,VaR风险管理技术最受瞩目,运用最为广泛,并且已经从最初的运用于市场风险管理扩展到信用风险、交易风险等多种风险的管理。

2002年10月1日,巴塞尔委员会了修改资本协议建议的最新版,同时开始新一轮调查(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QIS3),评估该建议对全世界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可能影响。从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推出意味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过渡。由于监管思想的深刻、监管理念的新颖、考虑范围的全面以及制定手段和方法的科学合理,这个报告成了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监管准则。此后围绕银行监管产生的核心原则或补充规定等,都是在报告总体框架下对报告的补充和完善。尽管巴塞尔委员会并不是一个超越成员国政府的监管机构,的文件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各国的监管当局都愿意以报告的原则来约束本国的商业银行。

2004年9月,美国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赞助委员会COSO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BM),即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已从制度安排上着手建立以风险容量控制为中枢的相关风险全面管理框架,如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7年3月全国工商联《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二、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得到极大的应用,温涛(2005)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无论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内部风险问题,抑或是外部风险问题,从深层次来看,都属于体制性风险;沈冰、李晓玲(2006)从金融脆弱性的角度提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方法;陈军、曹远征(2008)阐明,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是构建竞争性机制和筛选机制;石敬勇(2009)提出了运用现代金融衍生工具规避环境风险中的市场风险,探索“银行+合作社”的模式来应对信用风险和无担保的弊端,选择先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铺垫前期工作,再由非正规金融机构替代以拓展市场的路径;杨大光,陈美宏(2010)只有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才能走出农村金融的融资困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长期落后的格局,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充足的金融支持;蒋定之(2010)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进一步培育诚信文化,努力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着力培养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观念,这是农村金融机构管控化解风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根本上改善经营风险状况的必由之路;白继山、温涛(2011)认为通过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控可以对农村金融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方法构建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模型;陆远权、张德钢(2011)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阳(2011)认为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同样可以实施巴塞尔协议,资本量的要求只是一个表面的要求,Basel II的精髓是提高资本监管对于风险的敏感度,要求更准确的计量,但这些只是技术层面上的,Basel II本质是将资本的作用和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只要朝着本质的方向去做,那么就是在实施巴塞尔协议;张文学(2011)从时间的角度,认为农村金融贷款的定价应该考虑农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以上所提只是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著述中有代表性的少数文献,国内理论界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研究在不断深化。

三、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一)国外的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近几年国外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到: 风险管理如何对股东分散化的公司运作产生正面影响;损失控制的适当决策规则在何时选择损失融资的方法和这些方法又如何应用;在企业的风险规避上,采用投保和期货或期权金融工具的选择标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合约和保险公司的运作意义;政府应如何推出相关政策来帮助公民避免风险等等。

(二)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基于入世后的形势, 我国也加快成立风险管理学会、协会, 并由保险学会和协会共同合作,推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在风险管理的研究上,我国学者目前较为重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去进行探讨,结合哲学、法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来对风险管理进行探讨,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比如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尝试运用周易的思想来进行风险管理(如在风险预测和风险决策上),这样既可开拓风险管理技术上的新思路,又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益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总的来看,近年来风险管理的研究更注重微观层面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注重个体,更多的针对个人、企业、决策或金融工具等微观主体;在研究方法上力求多角度,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想结合,做到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J] 法规政策,2008 (08).

[2]高凌云、刘钟钦 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思考[J] 财政与金融 2008 (05).

[3]郭田勇、陆洋 当前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与对策[J] 农林经济通讯 2008 (10).

篇13

(一)VAR定义所谓风险价值是运用统计学的技术量化市场风险,衡量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某一段持有期间内,风险资产持有人的最大可能损失,即在(1-α)%置信水准下,持有某风险性资产未来特定期间下,最大损失预期值。

将VAR视为最大期望损失报酬率,用简单的数学式表示如下:

Prob(

其中:P/Pt为预测下期标的资产报酬率;t为持有期间, θ为预期市场风险因子的变动量;|VaR|为在(1-α)%置信水平下,最大期望损失报酬率。假设投资组合报酬率呈钟型的正态分布,则α即为此分布累积至VAR的机率值,所以在(1-α)的置信水平下此分配的最大损失为|VaR|。

(二)VAR特点在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中,VAR方法最为引人瞩目。VAR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美元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是要回答在概率给定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VAR的特点如下:可以用来简单明了表示市场风险的大小,没有任何技术色彩,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都可以通过VAR值对金融风险进行评判;可以事前计算风险,不像以往风险管理的方法都是在事后衡量风险大小;不仅能计算单个金融工具的风险。还能计算由多个金融工具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这是传统金融风险管理所不能做到的。

二、VAR风险管理模型作用与缺陷

(一)VAR风险管理模型作用具体如下:

第一,计算经济资本,优化资本配置。经济资本用来抵御风险损失,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经济资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可以通过计算VAR确定相应经济资本的大小,在数值上,经济资本与VAR相等。基于VAR计算出经济资本后可以进一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所谓优化资本配置就是更合理地在金融机构内部各级部门、各项业务之间分配经济资本,将经济资本在金融机构各层面进行合理分配并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用于风险控制、业绩评估。利用VAR方法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使每个交易员或交易单位都能确切地明了他们在进行有多大风险的金融交易,并可以为每个交易员或交易单位设置VAR限额,用于风险头寸的限定于评价,以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将VAR方法引入风险因素的业绩评价指标,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的配比,执行RAROC系统管理,有利于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避免金融交易的重大亏损。

第三,估算风险性资本(Risk-based capital)。以VAR来估算投资者面临市场风险时所需的适量资本,风险资本的要求是国际清算银行对于金融监管的基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1996)也明确了用VAR方法结合内部模型法来度量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的规定。在新巴塞尔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新巴塞尔协议中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计算操作风险资本金的方法,其中比较复杂的损失分布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就需要运用VAR方法来确定操作风险资本。

(二)VAR模型内在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假设条件:它以正态分布为假定,集中于正常市场状态下风险,未考虑“黑天鹅风险”或长厚尾状态――在极端市场条件下损失发生的概率可能随着损失规模一道上升;它以市场具有正常流动性、资产可在短期内变现、出价/报价差维持不变为假定,未考虑极端市场条件下金融资产缺乏流动性的状态。

第二,市场风险与资产组合:它考虑正常市场条件下资产相关性因素降低风险的作用,未考虑极端状态下金融资产相关性普遍大幅提高从而增加风险的状态;它考虑市场波动风险,未考虑一般市场波动以外的特定风险;它主要用于交易活跃、历史数据充分的资产,难以用于市场交易不充分的资产;它主要用于对历史损失的统计描述,缺少对未来损失的预测能力。

第三,VAR模型方法:VAR模型可以使用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而使用不同方法对同样的资产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VAR值,这使得VAR的可靠性难以把握。其次,VAR方法对历史数据的依赖性较大。历史模拟法直接依赖于历史数据,分析法中的参数估计也是来源于历史数据。依据过去的收益数据来确定未来收益的风险存在一定不可靠性。而在新兴金融市场,历史记录较少,市场运行机制经常发生变化,市场投机情绪会在特殊时期得到释放,这些都使得基于经典统计推断理论的VAR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难于得到保证。

三、VAR风险管理方法挑战

(一)VAR风险管理模型与会计记账原则按照国际会计准则,金融机构采用公允价值的记账方法,它们会参照市场上正在交易的相似金融资产的价格来确定自己所持有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价值的缩水,将会导致持有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的账面价值发生同样程度的缩水。对金融机构而言,一旦资产账面价值在本期内下降,它将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资产减值,在利润表上则出现相同规模的账面亏损。而以在险价值(VAR)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则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价格下跌,相应的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金融机构的各项资产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在险价值管理的核心理念,就在于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应该能够弥补该机构承担的总风险,如以下公式所示:

E=VA (1)

其中E为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A为金融机构的总资产,V为1美元资产中包含的在险价值。(1)表明,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等于该机构承担的总风险。金融机构的财务杠杆被定义为总资产与自有资本的比率,即:

L=A/E(2)

将(2)代入(1)中,可得

L=1/V(3)

公式(3)表明,对于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金融机构而言,其财务杠杆比率与其承担的整体风险成反比。如果金融机构承担的整体风险上升,则该机构将不得不进入去杠杆化阶段。

金融机构主动降低杠杆比率的去杠杆化过程,原则上有两条途径。途径一是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偿还债务,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从分子方面降低杠杆比率;途径二是通过吸引新的股权投资来扩充自有资本规模,从分母方面降低杠杆比率。相比之下,第一条途径更加痛苦。众多金融机构在同一时间内大规模出售风险资产,自然会压低风险资产价格,从而一方面引发市场动荡,另一方面造成金融机构尚未出售的风险资产的公允价值进一步下降。

VAR风险管理方法与会计记账原则相互作用,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加剧资产价格的下跌,加大了资产减值的数额。即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资产的减值,触发了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而去杠杆化过程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增加资产减值数额,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VAR风险管理模型与创新金融产品随着结构型衍生金融工具等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使得传统VAR风险管理模型受到一定的挑战,其中创新金融产品风险相关性增强,以及历史数据不足、参数估计增加等都是其中的原因。

(1)金融创新使风险相关性增强。 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二级市场化,将违约风险带进市场交易账户,使得交易账户从原本单纯的市场风险发展到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于一体,并且提升了这些风险间的相关性。而二级市场交易又将衍生资产与其基础资产债务人信用状况分离,交易对手方无法准确评估其真正风险和定价,并使银行交易账户和投资银行资产组合更敏感于信贷市场周期变动。银行对交易相关信用风险认识不足,继续采用常规VAR和分割式方法评估风险大大低估了资产组合整体风险价值,误导了决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