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体制

西方经济体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西方经济体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西方经济体制

篇1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此产生的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审计署《关于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6.71万亿元,高额的地方政府债务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可能会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如何在危机爆发之前向人们传递预警信号从而最大程度上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危机就需要构建有效的地方债务危机的早期预警体系,其中,早期预警指标体系是地方债务危机早期预警体系的基础内容,是预警信号发出的初始环节。

一、地方债务危机早期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构建地方债务危机早期预警指标体系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第一,地方债务的定义和范围;第二,地方债务危机爆发的影响因素。

在地方债务的定义和范围方面,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解释。欧洲某些国家公共债务的定义包括公共实体可能涉及的所有以追索权为基础的直接债务;一些评级机构在使用政府债务概念时还使用“税收支持型”债务的概念,任何主要依靠预算或者最近一直依靠预算的政府企业和单位所涉及的债务都包含在这一概念框架中(柯健,2009)。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明电〔2011〕6号),地方政府性债务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即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等单位举借,以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第二类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即由非财政资金偿还,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形成的或有债务,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地方政府要承担连带责任;第三类是其他相关债务,即由相关企事业等单位自行举借用于公益性项目,以单位或项目自身收入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既未提供担保,也不负有任何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给予一定救助。对于第三类债务而言,地方政府具有是否偿债的主动权,因此,本文分析的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债务。

在我国,由于地方政府不会破产,所以,本文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定义为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即地方政府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支、货币政策等因素都会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水平产生影响,然而,地方政府是否发生债务违约取决于地方政府依靠自身力量偿还债务的能力和依靠外部力量偿还债务的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地方政府自身偿债能力取决于财政收支差额、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等因素;外部偿债能力取决于银行贷款展期、债券发行规模等因素。

二、地方债务危机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分析

根据上文中对地方债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自身偿债能力指标和外部偿债能力指标共同构成了地方债务危机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一)地方政府自身偿债能力指标

地方政府自身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规模性指标和结构性指标两类。规模性指标主要衡量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地方经济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构性指标主要衡量不同类型的政府债务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比重。

1. 规模性指标

规模性指标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当地GDP、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当年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土地出让收入。

第一,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当地GDP显示了与当地经济规模相比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该比率越高表示负债率越大。根据地方政府能够对经济施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不同,该指标一般在10%~50%之间。

第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当年财政收入显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全部用于偿还债务所需的时间,该比率越高表示债务规模越大,需要偿还的时间越长。一般而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可能完全用于偿还债务,因此,该指标可以用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当年财政盈余代替。

第三,在我国的地方政府收入来源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政府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中,70%的贷款需要土地开发权、地方政府财政安排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安排(刘立新,陈鹏科,2011),而且,2011年审计署的《全国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也指出,部分地方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因此,利用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土地出让收入这一指标衡量地方政府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

2. 结构性指标

地方政府债务即使规模较小,但结构不合理,也可能会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结构性指标是指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期限结构指标和种类结构指标。

期限结构指标是指短期债务比例,即在当年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一年和一年以下期限的债务所占的比重,该比例越高,表示短期债务越高,地方政府的短期还款压力越大。而且,可以用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或财政盈余)的比重来衡量地方政府是否能够利用本年的财政收入(或财政盈余)对债务本金和利息进行偿付。

种类结构指标是指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债务在总债务中的比例。对于第一类债务而言,地方政府具有直接的、硬性的偿债责任,第一类债务余额/总债务余额反映政府必须履行的偿债义务;对于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地方政府承担连带责任,偿债责任的弹性较强。一般而言,第一类债务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第二类债务所占比重变化较大

(二)地方政府外部偿债能力指标

除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债务偿还,地方政府也可以依靠外在力量履行偿债责任,主要包括体现地方政府广义清偿能力的能动性指标。当地方政府无法通过财政盈余偿还债务时,也可以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获取新的资金。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展期以及新增贷款进行资金融通,也可以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获得新的融资。因此,利用当年还本付息额/新增贷款以及当年还本付息额/债券发行规模衡量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偿债能力。

此外,中央政府一般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显性或隐性担保,当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爆发时,中央政府会利用自己的资金以及特有的公共地位对地方政府进行融资。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是否发生以及是否迅速蔓延取决于中央政府的资金实力以及对地方政府的融资速度、融资方式。

篇2

一、当前社会治安形势

我国社会大局继续保持稳定,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下岗职工、失业农民工有所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增大,劳资纠纷、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新矛盾不断产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老问题有所凸显,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不稳定事件;一些地方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增多,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犯罪上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出现不少新情况。在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期盼更平安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

二、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各级公安机关在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收效也比较明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存在一个补充和完善过程,客观上形成了治安防控体系的滞后性和不适时性。突出表现在:

(一)防控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措施不落实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认为防控工作是软指标,看不见摸不着,投入多见效慢,很难看到成绩,不愿花人力物力做防范工作。二是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习惯于把侦破案件和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多少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的主要标准,忽视了防范工作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治标多,治本少,形成了“重打轻防”的局面,走进了“打击――好转――恶化――再打击”的怪圈。

(二)防控组织工作不够健全

一是缺少专职防控工作的机制、人员和领导机构。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由于组织结构比较松散,许多综合治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基层派出所的职能没有真正得到发挥,达不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要求,不能真正成为保一方平安的战斗实体。二是人防技防尚未形成有效的网络,防控格局不合理,防控工作处于松散状态,不严密。

(三)防控工作的运作方式不够科学

防控对象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一些地区对重点人口、暂住人口几乎处于失控状态。防控工作方式是坐在机关等报案、等调遣。工作制度呆板滞后,没有根据案发特点,科学及时有效地调整防控对策重点和时空范围,防控措施和手段单一机械,缺乏人防、物防、技防和意识防的有机结合。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措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现阶段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地位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只有每个参与者都认识到防控体系的地位, 认识到这是一场深刻的警务革命,触及到公安工作思维观念、工作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制约公安机关战斗力发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公安机关的创新能力,实现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构建治安防控体系中来。

(二)抓好三大联动,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组合

1.是抓内部联动。在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的转变。

2.是抓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公安机关的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工作为核心,不断拓展110社会联动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严密构筑多层面的专群防控体系。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工作由公安机关“孤军作战”向社会各界“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转变。

3.是抓区域联动。拓宽对外联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口流窜犯罪和跨地区有组织犯罪活动,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由“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的转变。

(三)健全三个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

篇3

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常常处于相对不安全的市场环境之中,任何企业都必须时刻面对经济安全风险的挑战。为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始终处于本质安全运行的状态,建立经济本质安全(Inherent Economic Safety,简称IES)体系,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管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经济本质安全体系的基本涵义

本质安全最早来自于煤矿生产企业,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一种状态。具体包括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我们把本质安全的理念引申到经济活动领域,称为经济本质安全。经济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识别、分析、评价和预警经济领域存在的风险,研究和总结风险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状态。

经济本质安全体系是以良好的经济本质安全文化和审计监督为基础,以经济本质安全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为前提,按照收集风险信息、风险评估、实施控制、评价考核、管理改进的工作流程实施经济本质安全闭环管理,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经济本质安全体系模型如图一所示。

二、企业经济本质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

(一)经济本质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建立经济本质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是实现经济本质安全动态化、前瞻化管理的前提。衡量各项经济活动是否处于本质安全状态,需要在确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业务,运行经济本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指标和环境信息,通过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明确一定时期内经济安全风险的水平。

企业可以从经济领域风险信息的查找和收集入手,编制《风险信息调查问卷》,要求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收集风险信息,而且风险信息的收集范围要不低于员工人数的50%,同时考虑填《风险信息调查问卷》的范围应包括企业领导、部门中层领导以及一般员工,部门应涵盖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确保《风险信息调查问卷》有足够的覆盖面,尽可能多的收集企业风险。

问卷填列人员要认真查找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隐患,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维度填列《风险信息调查问卷》。企业然后将收集上来的《风险信息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类,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层级对风险关注角度不同,在计算风险评估数值时,可以根据企业人员的不同设定不同的评估权重,级别越高的人员,其权重越高。最后综合计算得出风险数值并绘制风险图谱。在风险图谱坐标轴中,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风险发生可能性大且影响程度高的风险即是企业的重大风险。

(二)经济本质安全风险的管控

实现对经济本质安全风险的管控,根本上是要对评估确认的重大风险实现有效管控,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重大风险设置经济本质安全指标,通过制定《经济本质安全指标预警监控表》来预警重大风险,建立各部门、各下属单位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安全管理责任制,使本质安全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承担,将责任自上而下分解至各个层面,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转,确保经济本质安全重大风险的可控、受控。

三、建立企业经济本质安全重点风险监督评价体系

监督评价体系是确保整个经济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贯穿于整个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建立和运行监督评价体系可以及时校正在本质安全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以确保经济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和执行的效果。

(一)监督评价程序

监督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等环节,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评价准备阶段

评价准备阶段是指在年度评价项目计划经批准下达后,由评价部门在具体实施项目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特殊情况下,也包括领导临时交办的评价项目。评价准备包括组建评价组、准备评价资料等步骤。

2、评价实施阶段

评价实施包括了解内部控制整体情况、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编写评价底稿等步骤。评价工作组进驻被评价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收集被评价单位经济本质安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3、评价报告阶段

经过评价组讨论,并与被评价单位交换意见后,出具正式的经济本质安全重大风险监督评价报告,报企业管理层及董事会审议。评价组在评价结束后要对本次评价的有效性和评价效果做出总结,并对今后的评价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监督评价方法

1、询问法

为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整体情况,可以对被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询问了解,具体包括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

2、书面文档检查

评价人员查阅被评价单位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如业务政策、业务程序、财务会计制度、组织结构图、岗位分工等,审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生成的文件,如账簿、报表、凭证、记录、合同、报告等,检查其是否存在控制轨迹,以判断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观察法

评价人员在被评价单位的工作现场,观察有关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以确定其规定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严格执行,该方法适用于不留书面轨迹的内部控制,以及测试控制执行的到位程度。

4、穿行测试法

评价人员在每一类交易循环中选择一笔或若干笔业务,从头到尾检查其实际处理过程,以验证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四、建立企业经济本质安全考核与责任追究体系

建立考核与责任追求体系是经济本质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对经济本质安全的绩效考核,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可以做到永续经营不破产,超出经济风险可接受水平就是经济安全事故”这个经济本质安全理念的贯彻落实,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经济本质安全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从发生了事故进行责任追究转变到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追究,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企业经济本质安全监督与考核的对象为企业各部门和开展经济本质安全工作的所属企业。其中,企业总部各部门的经济本质安全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中,与部门考核测评体系结合,在现有的部门合作、团队建设、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工作实绩等五项指标中,补充“经济本质安全”指标,共同确定部门的考核结果。企业总部部门考核激励机制可以采取百分制以及三级等级制(A、B、C)。

所属企业的经济本质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与薪酬挂钩,作为确定所属企业经营者年度业绩薪金的考核指标中的一部分;经济本质安全工作考核指标并入“经营管理指标”中的分项指标,与现有的经营业绩目标考核值等考核指标,共同确定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指标的考核结果。

企业考核经济本质安全指标可以由经济本质安全职责和岗位设置、经济本质安全程序执行、风险有效控制三个分项指标组成,权重可分别设定为20%、30%、50%。评分标准可以参考如表一所示。

五、结论与建议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持续创新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与被动适应、服从监管式的管理不同,优秀的企业所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本质管理的方式,使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持续处于安全的状态。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实施经济本质安全路径,即建立和运行经济本质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体系、监督评价体系和考核与责任追究体系这三大体系,实现并维持经济本质安全,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单位空间的面积利用率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重视。为了满足这一市场行情,一些电梯电梯厂家纷纷开发、研制自己的无机房电梯。下面根据目前国内外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动态对无机房电梯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的探讨和研究。

1 井道布置

无机房电梯是指不设置机房的前提下,将轿厢、驱动主机、对重、控制柜、限速器等主要部件布置在一般电梯井道内。如何在取消机房后,通过增加井道顶层高度或者加大井道截面尺寸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巧妙利用电梯井道空间来开发对应电梯部件和研制新的驱动方式。

1.1 巧妙利用电梯的井道空间

可以作为无机房电梯布置主机和控制柜的井道空间有:

1.1.1 井道侧壁的开孔位置和空间

这个方案是在顶层井道侧壁预留开孔之内安放驱动主机和控制柜。其优点是可以增加电梯额定速度、额定载重量以及最大提升高度并能够选配一般电梯使用的限速器和驱动主机,同时也较方便安装维修和操作紧急盘车。它的缺点是需要将井道侧壁的厚度增加进行顶层预留开孔和在井道壁开孔外侧设置检修门。

1.1.2 井道的顶部空间

这个方案是利用专门开发制造的扁形盘式驱动主机让其能放置在井道顶部轿厢和井道墙壁之间,而把控制柜和顶层层站门形成一体。其主要特点是主机和限速器同有机房电梯时的受力工况相同并且控制柜维修调试比较方便。它的缺点也同样存在,例如:驱动主机外形尺寸使得电梯额定速度、额定载重、以及最大提升高度受到制约同时紧急盘车操作较为复杂困难。

1.1.3 井道的底坑空间

这个方案是在底坑内安放驱动主机,而在靠近底坑的轿厢和井道壁之间挂控制柜。其优点是不受驱动主机外形尺寸限制可以增加额定速度、电梯额定载量和最大提升高度同时操作紧急盘车方便容易。它的缺点也同样存在,由于限速器受力情况和驱动主机与一般电梯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重新改进和设计。

1.2 特殊电梯部件的研究开发

无机房电梯在取消机房后,为了满足其井道布置的不同需要,已经开始使用的电梯主要部件有:

(1)安全可靠和简单方便的紧急操作装置;

(2)可满足不同工况并结构紧凑的驱动主机;

(3)具有较高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柜;

(4)符合GB7588-2003相关规定同时可以放置在井道不同位置的限速器;

(5)可以装在轿架梁上、下的单提拉杆安全钳装置;

(6)符合GB7588-2003缓冲行程的相关规定同时安装尺寸最小缓冲器;

(7)在安装时可以进行伸缩的轿顶防护栏;

1.3 新型驱动方式研发

已经开发完成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有以下几种:①.直线电机进行驱动 ②.摩擦传动机构进行驱动轿厢 ③.钢丝绳曳引进行驱动。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压缩化传动机构环节或驱动主机尺寸来解决布置井道的问题。

2 顶站高度

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尽量要减小井道顶层高度是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因为如果井道顶层高度超过建筑物本身的主体高度时,那么不设机房就对于整个建筑物来说失去了意义。

2.1 轿厢

GB7588-2003 5.7.1.1规定“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顶投影部分的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0+0.035V2(m)。”和8.1.1规定“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得小于2m。",那么需要符合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要求以外只能靠压缩轿厢高度选取尽量小的轿厢净高并减少轿厢轿顶装潢以减小轿厢高度。

2.2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

GB7588-2003 5.7.1.1 B)和C)规定说明井道顶层高度也与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相关联。井道顶部的部件通常是指安装悬挂装置承重梁和钢丝绳固定装置、检修吊钩等,为了有效减小顶站高度,尽可能地应将井道顶部部件安装在轿厢有效面积以外。

2.3 轿顶防护栏

GB7588-2003 5.7.1.1 C)规定“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距离,应不小于0.3+0.035V2(m)。”,当轿厢顶部的轿顶防护栏一般为是轿顶上的最高部件同时会成为决定顶站高度的主要因素。轿顶防护栏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安装及检修作业人员会不小心坠入井道,因为电梯在正常运行不允许在轿顶上站人,所以可以把轿顶防护栏设计伸缩式,这样能保证安全的同时并有效减小顶站空间。

2.4 极限开关

GB7588-2003 10.5.1中规定“电梯应设有极限开关,并应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上,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间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并且GB7588-2003 5.7.1.1也规定确定曳引驱动电梯顶部间距的前提是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因此极限开关的安装位置与轿厢在顶层时对重与缓冲器的安装距离有关,所以应该尽可能的减小顶层极限开关可以起作用的安装距离,用以减小轿厢在顶层时缓冲器与对重的安装距离,同样为减小顶站高度做出努力。

3 结束语

篇5

高职院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口素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根本目标;另外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并回馈地方社会,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也是其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标准,更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质量的标志。高职院校应最大程度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促使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相互共赢。

1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目前公认的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以理性的态度,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各自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名校。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持续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熟练劳动者和中、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就要求高职院校适应这种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和科学实验设备设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这是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扶持高职教育的根本动力。

职业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和学校自身的双赢。

2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准确的办学定位 高职学校具有自身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发展的基础,准确的定位有助于高校明确身份和发展方向。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大学在世界、国家、地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所处位置。地方高职院校定位,首先要确定“地方性”、“职业性”、“高等性”三方面具体内涵,从而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专业类别、服务方向等具体内容,做到各安其位。

2.2 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 高职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贴近市场,满足市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管理中还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服务的观念,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搞科技服务自身不具备实力、是浪费办学资源。部分高职院校领导重视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却忽视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没有主动融入的意识。缺乏服务的机制,在社会服务方面不能做到在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长远规划,没有从区域范围内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不能做大做强自身的品牌。一些高职院校“关门”办学,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科研的应用性不强,与相关产业结合程度差,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尚待建立、健全等等。

2.3 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总体规模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但这种跨越式的、带有拔苗助长性质的发展方式,势必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是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办学理念还存在原来单纯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低下,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师资力量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建设团队。

2.4 办学特色不明显 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偏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考虑能够为地方和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贴近地方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高职院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地方性”、“职业性”、“技能性”。“地方性”就是紧密接合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性”和“技能性”是指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但目前看来,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向于小而全、小而散,人才培养趋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地方行业、企业互动不够,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不够,没有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

3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和机制

3.1 要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建设服务,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一般高职院校,由于科技力量弱,应该更多的把目光瞄准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小型项目上。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政府、企业商户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高职院校通过搭建这种产学研平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将产业、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高职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走向,变简单、被动适应为深刻、主动适应,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在科技服务、学生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和企业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唯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实现创新,形成自己的活力和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下,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双赢。

3.2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职业高校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动力,建立适合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做到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打造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3.3 创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 地方高校是政府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园地,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文化兴市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孵化器”。职业高校与地方合作创建共赢的机制和平台,是职业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保障。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搭建良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高职教育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走到经济建设的前沿,了解经济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高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姻。学校有先进的科学试验仪器,企业有生产实践车间;教师理论水平高,企业的科研人员实践能力强;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团队,企业能够捕捉市场的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方向。学校与社会之间,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像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当地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面向社会开放,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质。同时,高职院校还可

篇6

一、引言

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人们衣着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基金和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衔接、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行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九五”期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15亿美元,“十五”期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408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1%,其中纺织品出口总额605.43亿美元,增长15.86%,服装出口总额1150.74亿美元,增长20.89%。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在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但纺织行业的出口增速自2003年以来首次跌落至20%以下。2007年纺织行业贸易顺差占我国贸易总顺差的比重为59.83%,与前几年相比有显著的下降。近几年,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迅猛发展,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但纺织品服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07年出口额达到1756.1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14.41%。

二、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与差距

1、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能力

我国服装面料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服装类产品还主要是中低档产品,出口业务中来料加工占有的比重过高, 缺乏创新设计能力和原创技术。主要产品结构在数量、品种、档次及生产工艺等方面都难以完全满足国际市场需要。而且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创新能力较低,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而服装企业(规模以上)的研发投入更少,仅为0.16%。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达到了3%-5%,甚至在1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后续发展。

2、技术装备水平低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世界纺织强国进入技术改造和设备自化整合阶段,我国至今只有10%左右的设备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处于一般和落后水平的设备超过60%。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纺机生产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但绝大部分机型是在仿制和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的形成的,经过30多年的改造,技术得到相当的改进,但仍存在单机容量小、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和自动化程度差的缺陷,与国外同类设备水平相比尚有相当差距。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纺织产品在劳动生产率、质量和成本上缺乏竞争力。

3、企业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水平严重之后

当前,中国大部分纺织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存在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国有纺织企业改革了这么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纺织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始终没能在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适合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有效企业治理结构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国有纺织企业竞争能力没有真正得到提升,而在不完善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民营纺织企业也普遍存在家族化、盲目多元化和随意化的问题。

4、缺乏知名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高增加值领域,并通过向海外生产基地转移、特许生产和销售、委托加工贸易等途径,调整自身的纺织服装业,控制着纺织服装的最终销售网络,而且不同程度地受益于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工业的廉价劳动力。从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来看,尽管最终产品的出口已超过2/3,中间产品、初级产品的比重仅有30%,但不能不看到最终产品出口中,约占40%的是加工贸易,在一般贸易中,60%是衬衫、长裤、睡衣等大类常规品种,很少是中国的品牌。

5、纺织企业核心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企业核心能力的生成、发育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崛起了一批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的纺织企业群,但还有一批纺织企业由于缺乏对纺织企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没有抓住契机发展独特竞争力,甚至还逐步丧失曾经艰苦建立的竞争优势它们往往只关注市场份额,很少关注服务份额;过分强调垂直一体化,任何环节都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导致效率低下、风险增大,很少强调开发与营销的内部化,生产的外部化;竞争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

三、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发展对策

1、充分发挥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我国具有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低价竞争和低成本扩张是纺织服装业主要的发展战略, 这样就很可能形成严重的依赖价格竞争的恶性发展途径。以往纺织企业不愿雇用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因此,影响到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纺织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充分认识到高素质人才的工作效率要高于普通员工,是企业高附加价值的创造者。

2、使出口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

增加中高档服装的出口比例,适当提高服装的出售价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相关企业应做到:一方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应密切关注行业和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动态,企业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从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3、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从提高附加值、提高质量入手,高起点地,采用国际先进装备,除引进精梳机、自动络筒机、清梳联外,还必须考虑高新技术的新型纺纱,这些都能使纺织装置及纺织产品上一个新台阶。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并多方创造条件,逐渐地向高、精、尖靠拢,推动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纺纱织造设备的整体水平,对清梳联、精梳联、细络联在结构、性能、缩短工艺流程,提高稳定性和速度上不断改进、提高、保障劳动生产率,新型纺纱设备如转杯纺、喷气纺等不仅在扩大它的纺纱范围,提高档次上进行开发,而且在自动捻接,自动清洁,自动落筒技术的装置质量指标上进行提高、完善。发展新型织机技术,取代普通织机。新型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在入纬率和色选纬方面的速度要有一定的提高,织机的整体运行技术上要过硬,而且可靠性要达到引进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另外,对现有的印染设备研究要根据印染助剂工艺、环保要求有选择地进行改进、转向,开发不同种类的印染设备,以适应不同纺织品的开发需要。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纺纱、织造、染整和服装加工设备,是纺织机械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实现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不仅是单机,而且联合机实现多机台的集群控制,实现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使电子信息技术融于机械技术,实现机械产品的机电一体化。

4、努力推进战略重组和产业升级

积极推行产业的战略性重组,优化企业结构,全面提高生产效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发挥国有经济在关键性领域的重要作用,要加快纺织工业的战略性重组的步伐。一是要积极采用多种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资产组织形式,改造原有的国有企业,优化企业结构。二是要进一步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改进营销方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减员增效”的工作,全面提高纺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打破各种技术壁垒,实行技术创新

对传统产品进一步的开发, 加大科技投入,使纺织品出口由粗加工、低附加值向精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采用国际检测手段和检测标准,冲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所设的种种技术壁垒。同时,纺织服装行业要树立绿色意识,充分认识到“绿色”对经营活动的响应,在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经营理念等方面都向绿色靠拢,使企业赢得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

6、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当今国际纺织服装市场的竞争已从成本的竞争转移到了品牌的较量上,中国的纺织服装业要能站稳脚跟,就必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在迎合世界品牌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要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从纤维、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的设计入手,提高产品档次。从而形成以技术为后盾,以产品为依托,以质量取胜的纺织服装出口新格局。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必不可少。通过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来加大创新力度,尽快走出贴牌加工的低效益循环,创立自己的品牌产品。同时还需通过国际纺织品服装博览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促销。

总之,我国的纺织服装业要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走低成本与高效率相结合的道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树立知名的国际品牌,使企业的利润水平、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那样,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许兰杰、郭昕:我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优势何在[J].四川丝绸,2008(1).

[2] 张宏性: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研究统计,2005(1).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22-02

西方经济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至今己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为此,我们有必要找准问题,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文化知识体系背景和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性质

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日渐重要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求,还是教学目标和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逻辑框架,又要展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要把最新的经济理论引入教学,还要注重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本质的剖析。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 “教”与 “学”的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引导问题

目前,在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体系庞大,内容多且抽象,学生普遍感到不易理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学科。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庞大,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加大了课程的难度。尽管西方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但要真正理解理论内涵的实质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西方经济学不但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时不加任何评论,以完全肯定其核心理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包括宣扬“自私经济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私有制无剥削”等基本原理,这会导致许多学生误把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当作经济学真理来接受。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讲述的例子大多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而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许多现实的经济现象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许多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离我们很远,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西方经济学教师能力的问题

尽管许多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可是一进入实际教学环节,就会因为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了解案例的时代背景、实际上案例分析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教师能力不足等,往往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中案例资源脱离国情,缺乏针对性,或过于陈旧,与现实经济活动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往往没有启发性,没有达到不仅要提出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而且还要提出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的要求,难以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三)现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和学习阶段的选择问题

篇8

近些年来我国一般商品房的价格上涨过快,房价节节攀升,居高不下,使原本刚性需求的必需品已变成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即使是中等收入群体也不堪重负。因此,加快建造经济适用房以满足广大的中低收入者的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经济适用住房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住房压力、配合住房改革、平抑房价和调整房地产市场结构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经济适用房制度出台的初衷是好的,政策设计思路也是对的,但在实施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经济适用房的概念,发展历程出发,揭示其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措施。

一、经济适用房制度发展历程

(一)经济适用房概念

在我国,所谓经济适用房一般是指由政府出资扶持的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两方面特点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所谓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的商品房价格来说是较低的,适合中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所谓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一般建筑标准上不得削减和降低,强调住房设计和建设标准的使用效果,以“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为原则,体现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功能。建设这种经济适用房一般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用地一般实行行政划拨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让金,对各种经批准的收费实行减半征收,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

(二)制度发展历程

自1991年国务院《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起,“经济适用房”概念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1994年国家原建设部出台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经济适用房是“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同时也对经济适用房的对象认定、资金来源、成本和价格以及管理等进行了相应的规定。2004年原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中国第一部《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对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销售、管理作了规定。但2005年-2006年,经济适用房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户型过大、标准过高;寻租现象严重,富人抢占了穷人的福利等等。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对经济适用房进行了重新定位,将经济适用房由过去的政策性商品住房转变为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并将供应对象严格限定在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2007年11月新修订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详细规定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管理、价格管理、准入及退出管理、监督管理等。强调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要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此外还用更多的细则限制了经济适用房用于投机。

二、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现存主要问题

政府推出经济适用住房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体现它的社会保障性。该制度的确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让利于民、造福于民的功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建设方面、销售方面、供求方面和退出机制方面。

(一)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面积偏大。国家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单价和面积都有规定和限定。如建房[1994]761号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是按国家住房建设标准(不含别墅、高级公寓、外销住房)建设的普通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体现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使用功能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建房[1998]154 号进一步明确“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和标准,以满足目前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消费需要”。但从市场的实际供应情况来看显然不是这样的,有不少地方打着经济适用房的幌子开发豪宅,致使经济适用房的户型越来越大,严重超出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筑面积过大,超出了购买对象的实际能力范围,早已没有了经济适用房本应具备的“经济性”的特点。

其次,部分经济适用住房质量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开发商为了牟取巨大利润,在建设过程中选用质次原料,甚至偷工减料,而由商品房转化过来的经济适用住房多半是一些“半拉子”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经济适用住房布局不合理,经济适用度不高。很多经济适用房选址位置过于偏远,周围环境不理想。因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其突出的特点是价格相对较低,大部分开发企业为降低成本,一般把其建在远离市区的地段。另一方面,也有开发单位把它建在较为繁华的地段。这两种选择都有失偏颇,前者若不解决配套的交通设施,将增大购房者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不便。后者因价格较高,大部分中低收入者难以负担,最终造成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出现滞销现象。

最后,缺乏统一的多部门管理机制。经济适用住房实施全过程涉及发改、规划、国土、财政、建设、房产、物价等多个政府部门,程序繁多,缺乏密切合作使经济适用住房整体实施进度缓慢。

(二)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设部等部委于2007年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规定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但我国缺乏完整的居民收入汇总统计数据库,居民收入来源又是多渠道的,年均家庭总收入较难确定,因此在经济适用房销售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违规行为,使不符合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的购买者进入,挤占中低收入家庭本就不多的供应量。例如西安市某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的调查中发现,经济适用房的出租率高达27%,小区内停放私家车占到总户数的62%。种种的现象表明,在目前对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家庭的经济收入缺乏有效地统计,造成了对经济适用房购买者的信息难以甄别界定。

(三)供求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济适用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严重。根据国家主管部门测算和有关规定, 70%以上的家庭应当享受经济适用住房,与此相适应,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或建设的规模,也应当占到 70%以上。而实际上,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远远小于社会需求量。由于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出现了经济适用住房倒卖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制度的漏洞,通过伪造亲属关系进行交易或者伪造拆迁户身份向社会高价倒卖房号。

(四)转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没有设立专门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机构、合理的收入检测机制与有效的住房供给循环机制。除了出现住房建设与供给管理,销售管理等问题外,且因为购房人动态信息管理不足与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不清,不但令经济适用住房退出的依据缺乏,还将引发退出收益纠纷,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供给循环的有效性。

三、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住房公共财政体制

按照目前法律规定,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土地,地方政府将减免土地出让金,并给予配套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属于地方政府划拨范畴,商品房用地属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地方政府收取土地出让金,两者比较而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差距显而易见,不同地区的土地财政收入也会有差距,这里存在一个公共财政分配体制问题。我国应从中央财政上作补贴,提高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效率,达到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目的。

(二)明确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

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适用房销售对象对住房的需求,达到“居者有其屋”的最终理想。要想更好的发挥出经济适用房的经济性,使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正确界定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对象,严格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的资格审核。结合我国国情及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地制定出整套完整明确的购房者资格审核标准。为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有效性,可分两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家庭的年总收入:一方面是家庭货币收入,另一方面是家庭住房面积。家庭的货币收入包括一个家庭全体成员的工资收入、工资外的其它兼职劳务收入及金融证券投资资产的价值。家庭住房面积包括该家庭拥有的不动产,其中涵盖自己居住的房产价值等。因居民家庭收入是一个变量,且存在各地区的经济差异,所以在制定审核标准时要充分的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也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低收入家庭的合理需要来确定,人均住房面积应适当高于当地的水平,并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此外,对已经经过资格审核的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要进行公开公布,成立经济适用住房公众监督组织,重视投诉举报等工作,一旦发现其提供虚假资料,立即取消其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并限制其在一定年限内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制定适合各市经济适用房的配套地方法规,由专门的部门对经济适用房的申购对象、房屋购买、使用管理、后期买卖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建立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机制,用来与住房供应体系相互配合,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环节的监督

为了防止开发商将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用于普通商品房开发,应该加强对土地出让的监督,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经济适用房开发商的确定上,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并在一定范围内,向申购此待建经济适用房的购房者及公众公开,使开发商的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将政府部门的监管与社会的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另外,在设计环节中,应由相关部门严格审批其建筑面积,不能允许有超标面积的房屋出现,严格控制各个标准建筑面积房屋的比例。在开发建设楼盘的期间,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定期进行核查,有违设计、施工标准的房屋在建房初期就会被有效制止。合格完成建设任务后,相关部门要对楼房进行质量、布局、面积等多方面进行竣工验收。发售环节也要置于政府专门机关的监督下,这样有利于切断开发商直接获取暴利的渠道。

(四)制定严格的经济适用住房退出制度

城市低收入家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经济适用住房退出机制非常必要。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可对购房者实行动态管理,经济适用房购房者每年必须向有关部门上交家庭收入情况等资料,每5年左右对其进行一次家庭收入状况审核,特别是要深入社区入户调查,对于符合退出条件的家庭,应提前通知住户限期退房,以便住户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做好退出准备。

(五)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至今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已涉及到法律层面,政府应尽快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规范保障性住房市场,使其健康运作。我国也应该尽快出台《住宅法》或《住宅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来规范和引导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具体来说,这部法律至少应该包括对象范围的清晰界定;申请者的公示和监督;建设、价格方面的监管;进入和退出方面的监管;各个参与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单位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对其中出现的和监管失职行为进行处罚等内容。

经济适用住房对解决社会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政府应不断完善其实施发展,使经济适用房真正做到利民、惠民、安民,“经济”又“适用”。

参考文献

[1]郭玉坤.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2006:2521

[2]陈信勇,宋巧仙.论我国住房保障利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6 期

[3]李云.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若干问题探析[J] .岭南学刊, 2002(4)

篇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86-03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高能耗的重工业和化工业等所占比重较大,基于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下,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一系列诸如资源消耗严重、环境生态极度破坏等问题,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近年来,我国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也成为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导向。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日益恶化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不同产业群体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和资源重复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体系,从而达到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实现易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为导向的新型经济模式。

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的结合部和又是川东重镇的达州,资源富集,物产丰饶,近年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已基本形成了以达钢、华川汽车、天府药业、美好塑业等为支撑,以化工、煤电、冶金、纺织、食品、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基本构建起了天然气、煤电、化工产业的主骨架。但从达州地区当前的实际来看,发展也正面临着主要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环境问题突出、产业层次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先发性优势弱化等问题。从生态经济理念出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达州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达州市县各级政府依据国家和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实际提出了本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并未具体给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法和评价指标。那么作为资源型城市的达州如何衡量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并结合达州实际,构建循环经评价指标体系和设计评价方法。

一、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1.5R原则。5R原则(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是我国学者吴季松教授在参与讨论国际循环经济理念时提出的新经济思想,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同。5R原则是在原有3R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从理论的角度审视循环经济的深远意义。作为循环经济内容的的基本行为原则,5R原则是进行综合评价时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

2.客观性与公正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循环经济作为主要手段,其在政治、经济、社会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也是区域决策部门和产业管理部门的能力和业绩的主要表现,因而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评价者必须即结合区域特性又要不受区域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从而才能真正为循环经济的不断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3.总体与个体相协调的原则。循环经济是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时必须要坚持总体与个体协调的原则。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生态、资源、经济、社会多角度发展的整体系统,评价时不能以任意一个为重心儿忽略其他的影响,要权衡各自与整体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交叉融合,评价系统整体的运行效果。

4.对比性与可靠性相统一的原则。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评价方法应注重时间、地点和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纵横向比较,体现其特点。纵横向比较与统计指标口径的可比性及资源来源的可靠性关系很大,也是评价指标设置时应关注的关键。

5.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估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还要能够对循环经济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因此选择的指标中既要有反映当前循环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静态指标,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要有能综合反映循环经济系统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动态指标。

二、达州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经济活动理想模式。在确定指标时所考虑的因素设计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核心思想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把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状态层和基本指标层四个等级。本文拟在深刻理解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以系统论和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原则为理论基础,结合达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对已有的统计资料的分析、筛选和整理加工参考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综合设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了如下表2-1(见下页)所示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思路是,拟将循环经济视为一个复合系统,内设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在每个子系统里按照一定的准则,分别筛选具有可操作性和具有表征作用的指标。具体包括10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

三、达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与模型设计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做出有效的评价,进而了解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以此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篇10

关键词:统计创新;特点;建立

Key words: statistics innovation; feature; establishment

中图分类号:C82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10-01

1不同发展阶段统计的特点和要求

1.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统计直接为我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贡献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和产品。为适应当时我国经济实际情况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统计直接服务于计划管理,统计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资料,保证了指令性计划的制定和贯彻实施。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统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统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化社会所必须的最基本的信息。如果没有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大量的准确的经济信息、科学咨询和有效监督,党和国家就难以对宏观经济进行决策和调控。从宏观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比计划经济时期更重要、难度更大。从微观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这就必须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大量地拥有市场信息。因此,促进社会经济信息的流通和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重要特点。

1.3 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对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化,统计对象也日趋庞杂。在国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进一步发展,而“三资企业”也将迅速发展,从而使统计工作日益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股流动与资产重组加快,不同国别,不同所有制经济常投资于同一企业,产权混合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显然光靠那种多年不变的机械求全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简单肤浅的分析处理是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的要求的。

2加入WTO后统计创新体系的建立

为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应对面临的挑战,统计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工具和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突破迄今为止统计的时空限制,进行积极创新。

2.1 统计理论创新

统计工作以统计理论作指导。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简单界定和计算,缺乏宏观定量分析和宏观模型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统计理论多来自原苏联模式,国民经济核算口径、计算方法与西方经济核算体系存在较大差别。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统计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因此统计创新应该以统计理论创新先行。统计理论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西方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更能反映市场,贴近市场。

2.2 统计体制创新

统计体制创新的关键是理顺关系,政企分开,运行机制市场化,要把政府统计和作为信息产业的市场统计分开。政府统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履行“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而作为信息产业的统计,直接服务于各地区、部门、企业和个人,即服务于市场,主要从事信息产品的开发、生产、传播和使用。

政府统计以市场统计为基础并高于市场统计,市场统计服务于政府统计并侧重于市场。政府统计要按照国家关于机构改革的要求,建立高效精简、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统计管理体系。而作为信息产业的市场统计,则采用公司机制运行,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精简的管理机构和市场化的统计运行机制,如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统计测算与分析公司、统计模型预测与决策公司等。

2.3 统计方法创新

传统的统计方法是统计指标的简单运用。统计方法创新应着重于统计分析、预测、决策方法的创新。实现多学科方法交叉运用,引进西方经济统计分析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在深化综合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多元分析、博奕分析等,加快现代数学理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从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向在定性分析基础上侧重于定量分析转化,大量利用现代数学理论、方法、模型和先进的计算技术解决统计问题。

2.4 统计技术创新

篇11

前言:

职业院校是为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而存在的应用型人才摇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的财政学实用人才,填补国家、企业财政部门的职位空缺,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方法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采用宏观分析法对财政学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市场经济的某些领域受到制约,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一、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

(一)古典时期

从古典时期开始,财政学就是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1776年亚达•私密在《富国论》中第一次以宏观分析法对国家经济职能进行解析,并规定了财政的具体范围。在密斯理论的影响下,大卫•李嘉图、J•S•穆勒等相继作出研究,将国家财政职能范围进一步缩小明确,主要以宏观分析法对税收问题进行研究。

(二)新古典时期

新古典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学研究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财政学的主要成就是微观分析法的应用。受“边际革命”影响,马佐拉、马克尔等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开创了公共产品研究,经过林达尔、维克赛尔将其与税收相结合,开始了对公共选择的研究。另一方面,微观分析法的应用使财政学研究更加科学化,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地位迅速提升。

(三)凯恩斯主义时期

凯恩斯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发表人,这篇通论发表于1936年,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运用宏观分析法,从宏观角度提出国家干预理念,是财政学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宏观经济学随之诞生,并在其基础上产生了宏观财政学。

(四)当代财政学

最优税制理论、公共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财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经济学家借鉴私人物品的研究思路,用微观分析法对公共品理论进行研究,解决公共品的提供方、提供过程、提供对象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开启了运用微观分析法研究财政学的高峰时代。

二、我国财政学的宏观分析传统与市场经济不相适用

我国从建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学研究使用以“国家分配论”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法,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财政学研究逐渐开始重视微观分析法的运用,但是这种转变是滞后的,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学研究的需要。宏观分析法的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个人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不合理、不利于税收工作的公平和高效。所以,现阶段我国财政学的分析应向微观分析进行转变,首先,职业院校的财政学教学要向微观分析的进行变革。

三、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

(一)进行必要的课程调整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我国职业院校的财政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通常是同步进行。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改变,政治经济学更多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制度的体现,缺乏现实基础。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应从课程上开始做出调整,比如将政治经济学课程调整为财政学课程。另外,西方经济学是基础性科目,要注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先开设西方经济学,再开设财政学,而不是将两门课程同步进行。

(二)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财政学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财政支出和税收,而在宏观分析传统影响下,目前的财政学教学内容还包括财政政策。讲述财政收支时也是以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对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将财政政策部分分离出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解。讲授财政支出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政府资源配置智能,把分析税收的重点转移到税收归宿、税收效率等方面,以微观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财政解读。

(三)财政学教材的调整

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使用的国内教材都偏向于用宏观分析方法,短时间内这一情况难以得到改变。职业院校可以考虑选用一些国外教材和用作参考资料。在选用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财政理念和分析方法,选择适用于我国学生、有助于推行微观分析转变的教辅材料。

结束语:

通过对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财政学的分析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不同时期要选择适合时代的不同方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也要向适合当下经济体制的微观分析方法进行转变。

篇12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506-00000114-0102

当前国内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掀起了一股齐力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大浪潮,其目的:一方面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中有所参考;另外也可在国内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有所借鉴。笔者此次探讨也即为研究西方经济学,即为能够有效吸取其有用成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价值核心来进行借鉴和学习。并在以后的经济工作中,做好指导作用。

一、简单概述

“西方经济学” 指西方国家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主流经济学,当前“西方经济学”特指为美国经济学说以及相关研究教材。它是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其国家市场的经济运营方式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所做出的一种理论概括。并历经200多年的深入讨论和探索,使经济学的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规范。“西方经济学”目前是西方各国家在制定其经济政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西方经济学众多分支学科当中的理论基础。但这一成熟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资产阶级形态意识的说教,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予以识别。从而有效吸取其有用的成分,舍弃其资本主义宣教的内容。目前国内经济学家早已将其形成了共识。其不同的认识方面为“西方经济学”到底在哪些层次或哪些方面上可以为我国经济体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发展我国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一)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中的逻辑起点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展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时现时隐贯彻始终。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应以个人为起点,个人是最基础的单元同时也是研究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个人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决策单位。任何的经济活动也均是由个人进行发动的,其经济活动后果也将由个人进行全权负责。因此个人对他所参与的经济活动能够达到的经济目的以及他所想要的预期效果最清楚。所以,个人自己的选择应是他自我看来最优化的抉择。由此得出,个人也就是组成经济活动的最佳单位。经济学的本身也即是一门抉择性学科,因此经济学必须将决策者、选择者个人作为经济学逻辑的基本起点。这一点在国内经济学中也应注意。国内提出过公有制起点说,企业起点说等,但这些起点均离不开个人。因此中国经济学也应以人作为最基础的逻辑起点。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为主。

(二)经济学的研究规范

无论是表述方式还是研究方法,西方都有一套成熟的规范。这种规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定、建立模型、形成假说、计量检验、得出结论。因为经济现象是很复杂的,因此研究过程中必须对现象进行抽象。而在抽象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建立模型”方法。理想条件下建立模型,可将研究的经济理论表述的更明确、简洁、直观。一些经济模型可用几何、代数、高等数学来表示,有些也可用语言进行表述。西方现代经济学广泛采用数学形式,具有逻辑性和间接性。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推理,即可借助数学这一工具。

目前国内经济学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大多舍弃数学形式的应用,“舍简从繁”。然而通过数学形式建立经济模型,是经济学研究中的抽象方法的一种体现。由于我们中国有注重综合的思维特点,但如果没有好的分析,也变不会有好的综合。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赢重视演绎的推理法,并建立必要的数学经济模型,一边使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规范化。

(三)以若干基本理论为纲

当前西方经济学在历经了200多年的研讨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尤其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它主要包括消费(需求)、生产、市场、分配四个部分,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典范。表现为:找不到理论体系的纲,没有理论基本线索, 同时也没有逻辑起点。存在的根本问题也即是理论偏离实际,往往理论和现存的实际偏差较大,理论不但不能有效解释实际,而且对具体的实践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指导。因此我们应极力呼吁政治经济学的的重建工作。

(四)长期的演变过程

“西方经济学”从初创发展到当前较为成熟的状态,经历了漫长演变的过程。中国经济学要想成熟必然也应经历这一逐步完善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由上文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学在其发展中,必须深入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参考他们成熟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快更早的成熟起来。

(一)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对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开始。“观察”也即是在不进行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周围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的一种详细记录。“实验”则是在经过一定控制条件干预下,进行的小范围的经济现象模拟,并以此对经济现象的发生进行的推断和分析。

通常这种经济现象被我们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经济随机过程,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逆的事,因此对其研究观察法将很受用,且往往不予选择实验法。例如一个村其经济发展与周围形成了显著差异,无论是很快或过慢,都应引起我们的及时对其进行研究,它的发展为什么与别人有如此大的差异?只有善于发现经济现象问题的存在,才能为科学的研究做好铺垫。但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大胆的质疑和独立的思考,不迷信权威和他人。

(二)文献研究以及个人探索

观察与实验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下一步就可以对其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查找其原因及内在的相关机制。这可能需要靠个人去探索,并以此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个人探索并不是要讲独立的个人封闭起来单独闯天下,它强调更多的是“个人探索”。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有前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料文献,只需要我们后人在此基础上有效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首先应在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这已成为现代经济科学深入研究的基本范式。

(三)理论模型

从形式来看,科学的研究也即是对通过实验或者是一些经济现象的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抽象或者概括,并以此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这一过程必须抓住现实对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舍弃其他非本质的细枝末节,同时将现实对象予以理想简单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有效实现问题的简化,同时提高研究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理论模型建立的同时往往会与现实脱节,因此这种研究结论不宜直接套用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之中。

理论模型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或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上文也提到了,西方经济学中一般更倾向数学公式的应用,也即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变量”,在此基础上做出假设,通常除少数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他外部条件和变量都不变,并在此假设的前提下,将相关的数据材料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检验和逻辑分析,建立经济变量之间有效的逻辑关系。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时还必须注意其合理性,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试图摒弃一切的价值判断,同时只将经济现象中的各变量之间存在的规律和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后果,并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确立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并以此来评价经济活动结果是否能够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如何才能达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运用实证经济学方法,但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的存在。

所谓实证经济学,也即是试图通过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同时将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存在的各种规律及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经济后果,以此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应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并以此作为经济活动结果的评价方式,却是其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实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来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者更倾向于通过运用实证经济学法来进行研究,但并非将规范经济学完全排除在外。

(五)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也即是假定经济变量始终趋向于均衡的状态,并以此来研究经济对象如何才能实现平衡。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对象并非完全趋向于均衡,均衡只是一种偶然行为,而非均衡才是经常的,目前在西方经济学中,以均衡分析法为主导。如微观部分的消费者均衡、均衡价格理论、厂商均衡,再如宏观部分过敏收入的均衡等,都贯穿于整个均衡的分析思路之中。社会经济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体系,其内部诸多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均衡分析法作为经济学方法中的一种基本法则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社会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又是松散的,且时常处在变动之中,数量比例的关系往往不停的发生变化,因此非均衡分析思路也必须高度重视才行。

(六)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也即是在假定其他条件均不变的前提下,将经济对象中某些经济变量作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属于组合选择分析,经济变量中的自变量和函数之间呈现出一种并列的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前后演替或是时间先后顺序的关系。

动态分析以时间作为经济对象中的自变量,主要研究各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呈现出的规律。主要从过程的烟花进行分析,且不同变量的状态之间呈现出一种演替进化、生长生成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前后因果以及时间的顺序等联系。

一般情况下,静态分析结论不能通过动态的资料进行证实。但在文字描述方面,静态分析往往呈现给人一种动态分析的错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辨别,目前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例如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等,都是静态分析法研究的结论。

(七)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学家“工具箱”中,最重要的工具。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称为计量经济学。截止到2003年,全球共50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其中1/3以上与计量经济学有关,可见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西方经济学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但其中的资本主义宣教我们应果断舍弃,其研究方法没有统一的定式,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掘和总结,以便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凭证。

参考文献:

[1]宫敬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伦理性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11)

篇13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这个数字要超过全国新增就业岗数的一半,从而就业工作任务极其艰巨。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致使实体经济受到“牵连”,用人岗位数量“缩水”,因而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有效破解就业难题,国家和各地方都相应出台了系列举措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现实而紧迫的要求。面对如此形势,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追求卓越的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就业和获取职业发展的基石和根本。然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则必须依靠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进行。

一、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和职业岗位相关的综合素质,并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题和核心。具体而言,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分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职业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作为大学生,如果不懂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没有脚踏实地、勇于进取的精神,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良好的职业素质是确保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职业素质是单位选才用人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除了看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外,更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毕业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要有敬业精神;要求毕业生有团队意识,更要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要求毕业生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一)培养职业意识

1、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从业人员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诚信要求人们做事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很忠诚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所企求的最理想的人才;2、团结协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于什么样的岗位,都离不开与诸方面的团结和协作。真正的团结协作需要每一个人都具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不仅需要团队的凝聚力、合作意识和高昂的士气,而且要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团结互助、同舟共济,保证团队的生机和活力;3、爱岗敬业。要求大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而勤奋。勤奋是成功的催化剂,一旦养成不畏劳苦、勇于拼搏、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勤奋精神,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竞争创新。竞争是发展的基础,竞争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有助于适应社会、成就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创新对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竞争具有积极的作用;5、服务奉献。真正为服务对象提供满意的服务,是从业人员的工作使命,而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奉献,是一种只有付出而不求任何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一种精神和理念。

(二)确定职业理想

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1、职业理想是职业发展的航标。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在人生道路上,职业生活占人生的绝大部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往往要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所以,职业理想的确立,就是为自己确立了人生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找到了职业发展的航标;2、职业理想是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职业理想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实现职业愿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职业理想一经确立,人们就会为之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就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会使人迸发出积极性并产生坚定的意志,激励着人们自觉地追求既定目标,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3、职业理想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个人的生存、发展是个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实现。无论从什么角度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要依托某个职业。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必然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4、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职业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具体化,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人们通过从事一定职业,并以此为依托去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没有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就会落空。

(三)规范职业道德

1、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有正确的、进步的,也有错误的、落后的。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进步的人生观,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职业活动中进行自觉的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作为大学生,如果连一件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小事都做不到,那么就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无从谈起;3、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很多先进人物。大学生要学习他们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四)发掘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择业的基本参照和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人的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叠加和复合而成的。比如,一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能说会道不行,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与学习效果的洞察、分析与判断能力等。

职业能力和职业实践互为因果。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需有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要求则会促使相应能力水平的持续提高。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信息能力等方面。

(五)注重职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通用的职业心理素质如:勇于竞争的自信力、经受挫折的容忍力、不断进取的坚毅力、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抉择的自我控制力、环境变异的适应力等。当然,不同职业和岗位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是有所侧重的。

健康的职业心理具有重大作用: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个人不断适应环境,适应现代社会;能有效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支持个体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有利于群体心理环境的优化。

(六)加强职业交往

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乐观。自信即相信自己;乐观指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乐观是一个良好心态的表现。具有这种自信心和乐观生活态度的人,对人际关系中的合作或竞争,对自己事业的发展,总是充满希望并怀有美好的憧憬。在自我表现上必然是精神愉快,精力充沛,容光焕发,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在为人处事上则真诚友善,忍让豁达,应付自如,落落大方;2、谦虚谨慎。谦虚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一个谦虚的人,在社交活动中,往往把尊重他人当作自己崇高人格的体现;3、真诚稳重。所谓“真诚”,就是“真实”、“诚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意。真诚的出发点是友善,是获得他人信赖的重要条件,真诚需要与稳重相配合;4、宽容豁达。宽容大量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宽厚、忍让的道德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宽容豁达主要表现在当别人的缺点或错误给自己带来不利或损害时,能采取友善的谅解和容忍的态度,而不是得理不让人;5、处变不惊。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是一种大将风度。没有很好的思想修养和心理素质,不经受一定的磨炼,是不容易达到这种境界的。大学生要在社交中自觉积累社交知识和经验,提高自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