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途径教育

新途径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6 16:13: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途径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途径教育

篇1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也是提升职工安全素质、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安全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容乐观。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乎桩桩与教育培训不到位相关,再次证明:无知者无畏,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最大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一线,保障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关键就是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不是几分钟的教育就能立竿见影,也不是几个学时的培训就可一劳永逸,始终呼唤着春风化雨式的常态化安全教育方法。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在职工自我安全教育方面开拓思路势在必行。

1 目前安全教育培训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

(一)形式主义严重,走过场现象普遍存在

通常的套路是先讲法律法规,接着念教材,再后看录像,最终是考试,通过率100%,并不太关注职工的接受效果和实际需要。培训中偏重理论知识,局限于纸上谈兵。从空洞的理论到枯燥的专业术语,难于激发受众的兴趣,多数接受培训的职工感觉收获不大,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问题时,依旧一筹莫展。安全生产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一味重视学习法律法规和理论,安全教育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往往大打折扣。

(二)传统课堂式安全教育培训自身的弊端导致效果不佳

主要表现为:

1.教育形式单调,以讲课者为中心,课堂灌输式枯燥无味,缺乏灵活性、吸引力,职工有抵触心理,参与热情与兴趣不高。

2.与工作实际脱节,不了解职工诉求,收效有限,质量不高,无法学以致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难以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3.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常态化,课时有限,频率较低,现场培训受众面小,空位状态明显,持久性不足。

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之外,结合职工情况、班组特点、现场主要危险源和隐患排查,借助新载体,摸索新方式,坚持走群众路线,挖掘广大职工的潜力和创造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引职工主动参与,强化常态化职工安全自我教育。

2 开拓职工安全自我教育新途径的主要措施

(一)努力转变安全教育培训观念

打破原有的说教模式,职工要由配角变为主角,由生硬被动接受的听众变为活跃主动参与的演员,由事不关已的旁观者变为事必躬亲的主人翁。借助先锋们在安全教育培训中的示范性作用,带动其他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潜移默化中提升安全意识,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安全责任感。

(二)紧跟时代的潮流,挖掘微信、QQ群等的信息传播功能

这些先进网络传媒工具,突破时空束缚,能有效利用职工的碎片化时间,易于操作,随时能以文字、图片、语音方式沟通,方便不同地点的职工实时互动。可在群内发出安全提示信息,进行安全提醒和平安问候,现场职工也可以发送安全活动的资料,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氛围。微信特有的“问卷星”在线考试功能,可以快速完成阅卷考核功能,即时公布成绩,完成评价。

(三)创新宣传模式,全员参与,建立安全教育的持久阵地

基层职工自编自演的安全文艺小节目,以喜闻乐见的多样化文艺形式,突出针对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融知识、趣味、娱乐性为一体,通过增加互动环节,提高职工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养成安全习惯,达到引导职工关注安全、强化安全认识、形成安全行为的目的,实现自我教育。编演安全文艺节目可以挖掘职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拓宽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面。来自生产一线的节目,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味道,职工更易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对于职工来说,这个自娱自乐的安全交流平台也是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对职工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宣传、分享欢乐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四)实施安全积分奖励

参照商场的会员积分制,制定积分奖罟娑ǎ更多运用安全正向激励的手段。每个阶段安全活动结束后,适时总结,表彰奖励编演节目职工和在QQ、微信群里表现突出的职工,对照积分奖励规定,最终在个人安全津贴和安全奖中兑现。通过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让职工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

3 结论

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提高教育培训效果的关键在于走群众路线、发挥职工潜能与智慧、开展职工自主安全教育。使用先进传媒手段和富有感召力的方式、制定激励措施、推动全员常态化主动参与是实现职工安全自我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篇2

观察、研究教育对象,提高数学速率质量是新途径之一。观察、研究孩子,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刚懂事的孩子,他们有着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只有受到别人尊重的孩子才永远心情愉快,才能滋生他们自信、自爱、自尊的心理。因此,不能把幼儿简单地看成是“缩小的成人”,把成人的需要、情感、认识硬加给孩子。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愿望和兴趣,引起他们的兴趣,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遵循自身独特发展速度成长的权利。

以前,教师普遍重视自己如何教,不重视研究儿童如何学,即不重视对自己所教对象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学习特点的研究。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不注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潜能。在计算教育中,可对幼儿数学能力进行观察,分为幼儿计算学习兴趣,计算能力的发展,数概念理解能力的发展,运算能力的发展的观察记录,分阶段画出幼儿发展情况的曲线图。对个体进行观察研究,比较准确地掌握每个儿童数概念等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提高孩子数概念发展的速率与质量。同时,在观察的基础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智力开发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以个性发展为主。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在教育方法上由单向的传授转为更多的启发,创设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

二、获得乐趣,引入数学之门

获得乐趣,引入数学之门是新途径之二。计算教育在幼儿园只是启蒙数学,虽然是粗浅的知识,但仍是抽象的逻辑性知识,对幼儿来说,学习计算是枯燥的。要使幼儿获得乐趣,参与计算活动必须激发他们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由喜欢表扬而发展起来的好胜心,要以幼儿为主体设计活动,根据年龄特点,让主体意识调配幼儿的智力、体力,唤起自我欲望和兴趣,从而激发幼儿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活动,推进幼儿积极地实践。小班幼儿做“捉蝴蝶”的游戏,他们在老师的纸蝴蝶飞来时,无意中学会了2的形成。大班幼儿对奥特曼电视剧感兴趣,老师设计了“奥特曼与怪兽占阵地”游戏,谁胜就占阵地,孩子们在争取猜拳取胜中,好奇心引发了他们求知欲,老师送去肯定和表扬的目光,使孩子们信心大增。许多孩子开始并不喜g数学,就是这些数学游戏使每个幼儿获得了乐趣,引入数学之门,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好玩的。

三、分组、分层次操作中求得发展

分组、分层次操作中求得发展是新途径之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经验、逻辑数理经验、社会传递和平衡这五个因素。并指出智力源于动作,因而非常强调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数学概念与原理的掌握都离不开具体操作和思维操作。

篇3

图书馆是高校办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支柱,与教学、科研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代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的收藏、组织与传播职能,还应担负起对学生读者的教育职能。而“心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理当成为高校图书馆育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

最初形式的图书馆就是一个文献的集合体。事实上“图书馆”一词的英文源于拉丁文“libraria”。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产生的前提就是文献。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基于文献的传播交流。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又反过来加速了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增值,促进了出版、发行、保管、收藏、传播和利用文献的相应社会机构的产生。图书馆作为相关机构,它伴随着文献的产生而出现,又因文献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各国专家学者都对图书馆下了不同的定义,具体描述有:“图书馆的任务是保存用各种不同文字写成的、用多种方式表达的人类思想资料,……图书馆收藏各种类别的、组织起来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用于学习、研究或一般情报。”(法国《大拉鲁斯百科全书》);“图书馆的意思是很多书收藏在一起,这些书是为了阅读、研究或参考用的。”(《英国百科全书》)。我国的《辞海》则有以下概述:“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是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辞海中的提法目前为我国图书馆界所广泛认可。图书馆积累和保存了人类从古至今极其丰富的文献珍藏,是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和智力资源中心。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成为读者终身学习的场所。

2.心育――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体现的新途径

高校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功能,还具有教育功能。图书馆人应当像一线教师一样承担育人重任。高校德育的理论一贯具有不可抗拒的威严。广大德育工作者采取的普遍方法是苦口婆心、孜孜不倦;学生表面洗耳恭听,实则敬而远之,育人效果甚微。这种只重说教、忽视心理教育的方式源于德育工作者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何谓心育?心育即心理教育简称,是指通过培养发展教育对象的健康心理,达到促进教育对象个性完善的教育。高校图书馆应该依托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方法技巧,在各种服务工作中展开心理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及道德品质,使育人成为课堂以外的延伸。

3.心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高校图书馆在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3.1加强馆藏建设――物的因素。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书籍是人类自我教育最好的工具。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升道德品质。阅读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反,一本不好的书籍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大力重视藏书建设,努力提高馆藏质量,馆藏结构应打破重理轻文的倾向,增大人文馆藏的购进。在人文图书的选择上,要注重经典馆藏的配置,对于质量不高、粗制滥造的垃圾图书应严格挡在图书馆的门外。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学的流行和出版业的开放,一些思想性不高、参考价值不大的图书被大量生产、复制。对于这些图书,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应擦亮眼睛、严格把关,极力保持图书馆人文馆藏的纯净。图书采访人员要熟悉各种检索工具,随时关注出版界动态,将经典的、优秀的、最新的书目列入采购清单并购进纳入馆藏。种类应多样化,历史的、文学的、励志的都应仔细衡量,购进合理比例的相应馆藏。在人文馆藏地的设立上,也要突出特定的教育功能,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例如,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高校图书馆单独辟出“艺术书籍库”。将各种艺术类书籍专门存放,便于学生浏览、借阅。图书馆这样的做法就是依据了教育发展的特点,根据美育在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从而达到了心育目的。

3.2提升服务品质――人的因素。

图书馆的服务本职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要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服务。图书馆馆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本着强烈的责任感、一份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学生展开互动。要具备四心(关心、耐心、热心、爱心),主动和学生交往,放下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图书馆馆员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和风细雨式的,而不是大声呵斥。比如,图书借阅处的馆员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最基本的找书方法开始,到熟悉图书的分类索引,每一步指导都要耐心细致,精心教导,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乐于接受馆员的教育,为下一步的心育打下基础。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同学生开展互动。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文馆藏,包含哲学、政治、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诸多学科书籍。这些书籍是对我们所处周边世界的正确诠释。引导学生正确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之外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对于图书馆几十万册的馆藏资源,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这时图书馆馆员就应该充当好的引导员,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喜好基础上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图书借阅。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馆员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和学生展开互动。如可以通过馆员信箱、QQ实时交流、BBS、博客、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二,做好阅读指导。图书馆馆员应对各类经典馆藏了然于胸。图书馆馆员应将阅读馆藏列入自己的工作范畴,馆员的阅读体验对于其工作中阅读指导有重要意义。馆员可以写一些阅读感想、书评、书目标引等,这些一手的阅读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深入地了解书籍内容,从而达到阅读指导目的。

3.3加强隐性教育――文化的因素。

图书馆的隐形文化因素是指由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合成一起体现出来的文化氛围和读书气氛,还包括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图书馆的外界环境等综合体现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图书馆馆员较高的综合素质、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都会对学生的阅读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在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高等学校作为教育职能部门,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影响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心理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图书馆除了要给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外,还要通过服务育人,特别是心理教育。高校图书馆应该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讲方法地开展本职工作活动,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发展原则,结合高职院校现代化教育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创新,应该充分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思想特点,结合我国的思想政治发展政策和方针,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可以真正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人性化特点,认真贯彻和落实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需要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端技术和较强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

(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体地位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地知道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内容,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做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善,可以应用先进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提供新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实现现代化水平。在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中,采用先进的学生管理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例如,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创建班级QQ群,或者定期组织班会等,通过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技术,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的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巩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和班级文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和熏陶,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水平。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巩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起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自觉举行思想政治观点的辩论赛,定期制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板报等。在板报的举办过程中,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收集相关的思想政治信息,进行信息的筛选、板报的排版和内容的设计等工作,调动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和内容进行充分的运用,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巩固。

(四)提高思想政治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的实效性,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思想政治经验的不断积累,结合我国实际的思想政治发展情况,与时俱进地制定新的思想政治方针和政策,才能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水平,实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政策和内容,根据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宣传积极的思想政治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5

音乐教育作为构成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塑造学生的审美个性作用显著,也是践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但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状况来看,小学音乐教育依旧处于一种固化的模式下,无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而奥尔夫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对小学音乐教育突破与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其优势与应用价值较高。

1 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讲究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一切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而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实践,这一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顺应教育体系改革的发展步伐;其二,奥尔夫教学法主张并强调营造一种欢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很好地被体现。同样,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从多层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感官体验,更好的展现出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其三,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存在,也不可忽视教师所能够发挥出的辅助作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传统音乐教学解脱出来,在突破与创新中绽放音乐教育的魅力与价值。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融入,有助于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全新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共同进步,为现代音乐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已经得以明确,其具体的应用策略则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来具体尝试与突破创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如下:

(一)音画结合培养学生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核心,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显然所能够发挥出的教育价值将被无限放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对于抽象知识点与艺术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反而对于一些形象、具体的内容兴趣较大,关注度也更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做好音乐与画面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等类型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为不同的动画进行配乐,结合故事情节做好音乐的搭配,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让小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当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这种方式,充分将音乐的内涵与具体动画融合在一起,以“看”带动“听”,以“听”理解“看”,最终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游戏教学增强学生参与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强调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让音乐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换言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在游戏中学习,消除负面心理与情绪才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理想状态,而奥尔夫教学法的游戏教学则能够最大限度上增强学生参与度。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前期的准备阶段应该规划好游戏内容,做好对音乐知识点的拆分与分层设置,降低难度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步去掌握。例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方面的练习,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其次对各节奏进行联系,最后可以采取传统“击鼓传花”的方式深度拓展。这样循序渐进的音乐教学模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故事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篇6

2根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2.1成人教育的管理机制要灵活、高效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是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院教职工都要摆脱对成人教育的传统的、陈旧的观念,加强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主动架起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学院要建立有利于成人教育发展的管理机制,扩大成人教育办学的自,拓展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尤其是继续教育方面,学院结合行业、企业的需要,制定培养、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岗中、岗后的培训工作,建立长期稳固的实训、培训基地。

2.2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结构体系要全面更新

成人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从教育对象来讲,学员作为成人,社会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学习的动机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但成人学生年龄距离大、学历参差不齐,记忆力较差,工作、学习、家庭负担比较重,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使得传统的学年制管理模式难以克服上述矛盾。那么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就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学分制作为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教学代替指令性教学,以弹性计划代替刚性计划,以选择代替排课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然,作为成人教育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困难。例如,选课数量不足、品种单一、师资缺乏与水平偏低、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等。因此,在现实条件下,成人教育必须更新理念,树立服务的思想,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成人教育中在职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及时调整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和设置。面对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学生,满足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对课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从实际出发、使教学结构体系更符合学生和工作需要。

2.3成人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

篇7

1.微博的快速兴起以及广泛应用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09 年开始,微博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瞬间成为了一种时尚以及广泛的应用。目前,使用微博的主要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并成为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的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这当中又以中学生和高职高专生和大学生为主。因此,我们中职学校也应紧随社会的步伐,针对学生是这一微博的主要应用者而利用好这一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当然,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并利用它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广东省的很多中职类学校在这一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利用微博作为学校宣传和交流的平台,让广大师生在第一时间知晓动态,相互交流;利用微博充当学生与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的媒介,让应聘者和招聘者相互了解更多的信息,促进就业;利用微博分享课外知识,补充课堂重难点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等。

2.微博在中职学校的应用以及作用

2.1微博――提高了中职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效率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微博这一新途径丰富了我的教学方式,很好地补充了课堂内的教学不足,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前,我们的教学都局限在书本和课堂以及学校的模拟实验基地里,形式比较单一,与外界交流过少。现在,通过和我的学生开通了班级微博后,我会定期的将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优秀网站,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公布在微博上;周期性地我还将近段时期内学习过的内容通过微博做一个总结和梳理,提出一些总结性的、概括性的问题供学生在微博上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前公布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及重难点,以便学生能提前了解大概和预习;课后还能在班级微博上进行重难点的问题讨论,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答复,很好地掌握和巩固了课堂知识。这种将生硬的课堂与受人青睐的新科技方式相结合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改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有了很好的融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大大的提高。同时,我们知道对于学校来讲,校际之间的交流是传统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学校经常会邀请、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课,或者老师们通过这种方式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学习。但由于地域、时间、资源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阻碍了这种交流活动的延续性和经常性。而我们开通的班级微博较好解决了一些上述的问题,使得校际交流、聘请专家指导等方式更加灵活、科学,可操作性强。

2.2 微博――师生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平台,拉近了彼此距离

另外一方面,微博这一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我认为,学校管理应该由过去刚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从对学生外在行为的管理,转变为对其内在思想情感的引导和管理,利用老师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利用师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去引导教育学生,即当代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人性化的情感化的管理。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兴新产品开始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速度极为迅速,让人目不暇接。微博就是这些新技术之一,它的出现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生活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新平台。“那些被学生看成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教师,很少是因为他们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或教学素材而受到学生的好评。这些其实都是人们的假设。学生真正记住的是教师的个人品质。”微博提供了我们一个展示个人形象的平台,而且这种微博上的教师形象往往是更真实的,给人感觉也是更亲切的。在开通微博后,我除了学习方面,还时常会更新心情状态,生活顿悟以及小照片小评论,时常互动,让学生了解我的另外一面,拉近彼此距离,消除师生的代沟。同样,我也能更深入的走入不同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爱好,帮助了一些走出了情感困境,生活问题,还能因材施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也与相关的企业、用人单位互加了关注,进行交流互动。学生能够在学校时多了解不同单位信息,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企业,找到目标、动力;企业也能全面了解该人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选择优秀人才。这样,学校提高了就业率,企业节省了招聘成本,互惠互利。

3.结语

微博是一种新颖的将网络技术与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比以往传统的方式更加迅速高效且容易被接受,尤其可以激发受教育者们主动去学习和探索。利用它进行中职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并长久坚持的教育方式,但利用微博进行中职学校的教育与管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研究、创新,找到教育与管理的突破口,使微博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各种新的手段和方式,只要能改善教育教学管理,我们都应该去尝试创新。

【参考文献】

篇8

人是社会的产物,中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西方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慢慢地被中国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逐渐深入和完善,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效率与公平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带来的社会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日益增多,再加上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便捷快速的传播,现代的大学生在思想上更加复杂。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现代大学生虽然和社会接触比较密切,但是毕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不言而喻。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文化内涵,教师,学生素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刚刚降临人世的如一张白纸的孩子最先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可忽视。而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的宠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到大学后,依然如此,人际关系上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什么事都由家长代劳,因而自理能力较差,心理相对比较脆弱,产生问题后容易走极端。另外随着社会贫富的加大,家庭背景,生活条件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带来的思想上的特点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新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现代的大学生思维独立,个性张扬,他们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知识,而且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某些方面,他们的知识甚至超过了教师和父母。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下,在“以人为本”思想的熏陶下,他们对于教师,父母等长辈的教导不再言听计从,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那种传统的说教式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对教育的接受与否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或者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不顾他们的感受采用强制或命令的手段,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教育的方式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内心里真正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事情的处理上,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处事公允,公正。其次,教育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处理事情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转变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现代的大学生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社会。在这里,各种新潮的东西如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各种思想观念在这里激烈碰撞,而大学生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他们还没有自己明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热情冲动,很容易受外界思想的影响,因而当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教师要对他们予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听听他们的心声。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对现代的大学生,既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同时,还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明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错了事情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惩罚。所以,高校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学习,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行为是违纪的,如果违纪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把这些规章制度作为学生判断是非的标准。制度的建设既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有章可循,也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开展心理辅导课程

西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很早,而且很受重视,对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咨询心理医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在我国,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社会上既不受重视,又存在偏见。如果某人去咨询心理医生或者被别人说成心理上有问题,这就很严重了,周围的人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对他指指点点,敬而远之,其实,这可能只是像感冒发烧那样普通的病而已。于此相对的是,我们对于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易怒等,又不太重视,认为只是心情不好,无关紧要,这样任其发展下去,终有一天,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超过人心理承受的极限,从而引发一些极端行为,给自身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这也是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被周围人看作平常行为很正常的人突然做出极端的不合常理事情的原因所在。

篇9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2-0030-02

1 前言

众所周知,在信息技术、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博客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戴,它作为一种“网络日志”,以其独特的及时性、丰富性、个性化和原创性等特点,吸引着大家。利用博客,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思想、个性,还能够极方便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资源,它成为现今信息时代的重要网络交互媒体。

教育博客,作为博客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教师中被广泛使用。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教育博客已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幼儿教师知识建构、学习、反思以及交流的重要途径,在这里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讨论热门幼教话题,还能与家长形成良好互动,促进家园联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字化教师成长档案袋,被很多幼儿教师所喜爱。幼儿教师作为新时代的启蒙教师,能够勇敢尝试,对于新产物接受和适应能力强。将教育博客引入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幼儿教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 教育博客有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期作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教育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教育阶段,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幼儿教育往往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基于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化程度和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家长们不仅仅看教师的文凭,还要看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的运用。教育博客能够利用它特有的便捷方式帮助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于促进整体幼教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1 为幼儿教师创设学习、反思、交流的平台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作为启迪幼儿心智的幼儿教师,在学校里学习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在工作之余还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思考、积累经验。这时可以通过教育博客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在博客开放、真诚、宽容的氛围中,利用一些幼教专家的教育博客进行学习,学习一些新的理论知识,通过与访客的互访与交流的过程,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每个活动过后总要进行教学反思,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为表现,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众所周知,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说:“如果一个教师只教书,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型教师的水准上。”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活动后的反思对幼儿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博客作为一种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为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反思提供了开创性的平台,有利于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随着教育博客的日积月累,幼儿教师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态度。

2.2 为幼儿教师提供专业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互联网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可是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利用对于自己而言更有专业价值的资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视角也是有局限的。通过“平等、开放、共享”的教育博客,为教师之间构建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幼儿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以文档、图片、声音或视频的形式来提供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是案例设计、儿童行为观察记录研究、教育心得,以及阶段性总结、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进行共享,方便让其他教师快速高效地找到想要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博客载体,可以认识很多教育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和进步。通过同行间的交流,可以分享其思想与经验,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创造。

2.3 提升幼儿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

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是当代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技术,是一种必备技能,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博客的制作中会涉及电脑媒体使用的一些基本技术手段,如文字的处理、图片的美化和视频文件的上传等,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使用,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促进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放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智慧的共享可以摩擦出更耀眼的火花。

3 教育博客为家园联系开创新平台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园联系,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必要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尽管如此,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家园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园沟通的方式很多,如今经常利用的是面谈、电话、家访等方式,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家园联系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的支持,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家园联系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3.1 家长年轻化,开创教育博客与家长联系的新平台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如今的幼儿家长已不是从前只懂吃喝拉撒的低文化水平家长,而是信息时代下的新生代家长。他们知识面广,对教育重视度高,还掌握了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所以为了和当今时代的家长更好地沟通,已不能利用原始的手段和方法,而是利用互联网为手段,特别是利用教育博客的功能,开创家园联系的新篇章。例如,教师利用写日志的方式,通过文字记录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配以图片说明;家长利用空余时间上教师的教育博客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如有问题可以用评论的方式与教师取得沟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篇10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误区

1.幼儿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存在误区

部分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内涵认识片面,忽视幼儿早期阅读,未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部分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存在误区,追求教学过程中阅读的数量和学习的效率,而忽视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

2.幼儿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存在误区

部分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概念模糊,把早期阅读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幼儿园,而忽视自身对幼儿教育的责任,缺乏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相关知识,从思想上对幼儿阅读教育不够重视;同时,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幼儿能够多背几首诗词,多识几个字就算有效果,而忽视幼儿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三、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创新途径

1.创新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法

幼儿教师在幼儿早期阅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幼儿的阅读效果。幼儿教师要创新早期阅读教育方法,游戏阅读法、多媒体阅读法、自主阅读复述法、故事阅读法等等。例如,故事《我被亲了好几下》,根据画面文字内容“爸爸亲妈妈一下”“我的鞋子亲石头一下”……幼儿边听文字讲述,边观察欣赏动画画面,有利于幼儿正确地复述阅读内容,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2.创设宽松的幼儿早期互动阅读氛围

要想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早期阅读氛围,幼儿教师要在幼儿阅读和书写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早期阅读《早上好》,教师可采用表演互动的方式,让身穿不同服装的四国娃娃玩具相互打招呼问候“早上好”,幼儿通过视、听两方面感知动作、含义和语音。幼儿会对中、美、德、日四国的语言产生兴趣,还进一步拓宽了幼儿的语言范围和视野。

篇1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key wo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way

作者简介:曾涛(1972.10――),男,四川邻水人,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应当承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化、政治态度模糊;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表现出功利化,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学习、择业和入党动机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面对学习、就业等竞争压力,相当部分学生感到疲惫、困惑,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学风浮躁,部分学生诚信意识谈薄等。

造成上述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市场经济及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有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偏颇,同时也是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不断渗透的结果。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十分迫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思路:

(一)、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要注意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二)、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交流的同时,也可能会严重污染网络文化环境。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首先,要树立占领意识。用先进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使校园网络文化步人健康发展的轨道。网络文化阵地同任何思想阵地一样,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低级颓废的精神垃圾就会乘虚而人。在社会信息化的变革中,各种信息一起向我们涌来,校内外、国内外、境内外广泛交流,使大学生生活学习趋向开放化、多维化。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其次,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用好网”,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的关键环节。要不断强化利用校园局域网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服务的意识,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青年思想实际、贴近校园生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注重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需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信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首先,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辩证互动的工作体系,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融教育于管理和服务之中,使学生在家庭情感、校园生活、学习研究、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得到解决和满足,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之中,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增大的现实,由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自我和谐地健康成长,不断解除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苦闷,以良好的心理体验度过大学生活。最后,关注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开展职业辅导和培训,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

(四)、加强队伍建设,创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高校中党的系统、团的系统、学生组织系统、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系统等各个层面,构成了学生教育管理的育人系统,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性、预见性和科学性。要抓住学生干部、学生骨干,使其带动影响学生群体,形成人与人的良性互动,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篇12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地方高校、教师与学生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这个话题与课题,围绕素质教育也开展很多的工作,不过成效不是很理想,没有很好地展现出一个地方高校的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分析把握好自身的组织文化,尤其是办学文化,导致素质教育开展没有自己的创新之处[1],也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发展。因此,从组织文化影响视角下研讨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地方高校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高校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机构,具有自身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对其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教师、学生、对外服务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课题,深受高校组织文化的影响[2]。

(一)地方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1.地方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组织文化,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组织所拥有的文化。就地方高校而言,从类型上讲,分类很多,有的学者将之分为学者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等,也学者将之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3],还有的将组织文化归结于一个组织的精神、理念层面的文化,比如,价值取向、规范、信仰信念等,将之作为一种比较狭义的理解。大学组织文化对地方高校各个方面具有很多的作用与功能。一是大学生组织文化反映一所地方高校的形象、水平、气质、内涵,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能够促进高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水平,能够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与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二是大学组织文化能够极大影响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学科教育发展、就业创业教育发展、公民教育发展、学生的内涵式发展、学生的人格魅力与气质的发展;三是大学组织文化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高校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发展和依法治校,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成功。2.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素质教育是地方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课题、内容与任务,主要是指向对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从不同侧面理解,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从价值视角来讲,地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开展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办学形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竞争力,也能够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不断提高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逻辑关联

1.高校组织文化为素质教育提供很多的软管理,对素质教育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比如,地方文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教师文化、高校管理文化、高校学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是影响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隐私,其中,大学组织文化对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作用巨大,从方向的作用到具体的方式、内容的开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注重大学组织文化的建设发展。2.素质教育为高校组织文化的贯彻、融入等提供很好的平台与途径。大学组织文化既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条件与动力,还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与课题,怎样发展大学组织文化一直是地方高校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话题,大力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公共教学创新发展、科学研究转型发展、教师队伍的再教育培训、校园文化建设、青年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等。这些都是地方高校组织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开展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涉及很多的方面与因素,需要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的支撑,也会受到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的多方面影响。

二、当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一)素质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运行

1.教育的融合性、协同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注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等的融合,没有注重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融合在一起,致使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宽泛;没有很好地注重各大教育主体的协同驱动,没有很好地调动教师、学生的互动协作,致使素质教育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彰显素质教育的碎片化发展的现状。2.教育的创新性与复合型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学校组织文化发展的情况、学校办学的情况、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的素质情况来及时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考核督导与保障等方面加以整合。3.教育的实践性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注重理论性的理念坚持,忽略实践理念的贯彻,致使素质教育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开展明显不足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4.教育的科学性理念与系统性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分析把握大学组织文化发展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高等教育的规律、素质教育的规律,致使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合规律性不足;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运行与统筹,没有很好地协调处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致使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完整性不足。

(二)素质教育内容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目前,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注重创业素质与就业素质、艺术素质、学科素质等方面培训教育,忽略人文素质的教育,以为人文素质教育很虚;正因为这样,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往往没有很好地将人文素质的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学科素质教育中,导致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教育整合明显不足。2.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是当代中国科技强国的需要,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是当代中国建设网络强国与网络文明的需要,都应该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对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培育显得很不够,没有专门的教材支撑和专题讲座;对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培育虽然有一点措施,但完整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虽然有所重视,但专业的网络素质教育的培养读本没有出版。3.大学生的社交素质与心理素质都是大学生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重要素质与能力,应该受到重视。当前,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较为重视,但是落实得不够好;对大学生社交素质教育有所涉及,不过重视得不够。

(三)素质教育方式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与途径,都应该受到重视。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理论活动开展较多,各类素质知识的传授较多,真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实践活动开展明显不足。2.与地方政府合作,与地方企业合作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与桥梁,也应该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素质时,往往重视校内的活动与教育,重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与调动自身的教育力量,没有很好地打开素质教育的思路,没有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平台来探索思考与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平台、形式,这难免会导致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缺乏社会实用性。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师生互动教育形式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手段,地方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环视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现场,往往还是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忽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创造性的发挥。4.网络教育方式是互联网普及下的一种教育方式,应该受到地方高校重视,不过就素质教育而言,地方高校没有很好地开发网络平台,没有很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慕课建设开发,致使地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网络教育模式开发利用的力度与广度还非常不够。

(四)素质教育主体层面与保障督导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

主体力量的调动与保障督导机制的构建运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推手与条件,应该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素质教育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意识也不积极,师生两大主体的互动合作问题以及各个部门的协作不够;完整的素质教育考核督导机制缺位,完善有力的保障措施没有真正到位。

三、主动应对大学组织文化的影响与发展,不断推进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构建好地方高校优秀、富有特色的组织文化,为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动力

1.加大地方高校制度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制度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相关法规的指导下,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经验与做法,强化制度观念,做好自身大学生的现代大学的各项制度文化建设,以此奠定整个学校发展的制度基础。2.加大地方高校物质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物质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充分做好大学生活动的各大场域的建设,强化办学设施的质量与数量并重,以此奠定整个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物质条件。3.加大地方高校精神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精神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领会大学的内涵与本质,积极做好整个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文化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做好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发展,以此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境界。

(二)主动适应组织文化的发展,全力推进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1.以精神文化为指导,不断完善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系。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精神文化,切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将学术性理念、教学性理念、研究性理念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科学、系统、协同、创新、复合整合的教育理念。2.以教学文化、地方文化为支撑,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文化、地方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此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等整合融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将学科素质、专业素质、心理与社交素质、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网络素质与法律素质等纳入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视域之中。3.以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为保障,不断创新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平台。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充分利用与开发这些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内容,将之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推动素质教育制度化运行,以此不断夯实素质教育的制度供给与物质条件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郇秀红.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5(9):32-46.

篇13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3-0058-05

一、引言

费改税的全面展开,一方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基层财政困难。理论界据此不仅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等,而且还就如何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共生的,县乡财政困难解决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自然也就解决了,也就是说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可能要依赖县乡财政问题的解决,而县乡财政困难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然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并非朝夕之事。那么,在县乡财政困难解决之前(注:即使县乡财政困难解决了,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导致义务教育产品的地区公平性。因此,县乡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并不适合。),是否存在农村公共产品可持续提供的可能?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提供。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是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同时有证据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来源于人力资本的差异。而人力资本的积累离不开教育,教育不仅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源泉,也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的提供主要依赖于上级甚至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然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进而导致使用效率低下。本文着重考察农村义务教育如何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有效运转,即从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入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探讨在当前时期,如何通过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融资的问题。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融资方式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性质从来都是有争议的,但是,关于教育的融资,目前,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政府必须介入。实践中,农村义务教育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多种方式。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

在美国,公共初等和中等教育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的责任。联邦政府只承担初等和中等教育总成本的6%左右,而对公立学校的支出占到州和地方政府预算的40%,这也是州和地方政府的一个最大的单项支出。

人们往往认为,由公共部门提供教育可以惠及全社会,并且是公平和具有效率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制度有助于缓解公立学校系统办学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教育券制度在政府资助教育的时候,不再给学校拨款,而是直接给学生发放教育凭证,学生拿着这教育凭证去上学,然后学校再用凭证从政府那里换钱。教育券制度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的,目前,这种制度在现实中很难有更广阔的可操作性,对于教育券实施的阻力还普遍存在。

在我国,一直沿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投资体制,即基础教育由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由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与此相适应,基础教育经费由地方负担和筹集,中央只给予少量专项补助。这一现状在费改税后有所改变。随着费改税的进行,基层政府的收入骤减,农村义务教育不得不大量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教育分权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应该怎样在各省级政府、省级政府之内、各城市、各社区或各学校之间分配中央政府的教育资源。一般来说,有两种分配方法:一是中央与各省进行双边谈判,其中几乎没有透明的规定;二是根据公式进行分配。然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处于过渡阶段,省级以下政府之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还不完善,各级地方政府采取收入层层“向上位移”而基本事权却保持不变或“向下位移”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县乡一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通过精确的公式来确定基层政府应该从上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取得多少教育资金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单纯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并不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有效提供。

从2006年起,今后五年内我国国家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将累计增加2182亿元,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一政策导向将改变以往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实力薄弱的县乡财政“埋单”的状况,更好地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然而,中央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是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即使如此,县乡中小学校的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等仍然是县乡基层财政的“负担”。而这种“负担”在费改税后更为凸现,仅仅依靠中央政府的拨款来推动义务教育的进行,其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阻碍。

(二)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译为公私合伙企业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兴起并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提出建设项目,通过法定的招标和投标程序确立合作的伙伴――私人部门。那么私人部门承担什么责任呢?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涉及、建设、运营和维修,也就是说是私人部门主要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公共部门的付费来获得成本的补偿。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公共产品领域实践着PPP模式,这一模式也证明了它的优越性――政企分开、效率与公平的相结合等。PPP模式教育领域的运用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1]

这一模式在目前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领域是否可行?我们可以看到,PPP模式同样需要政府付费,它能够实现在政府付费的前提下提高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目前,PPP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其资金来源于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的直接拨款,不需要其他政府的转移支付,这反映了各级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比初等甚至农村义务教育有更为强烈的支出偏好。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当基层政府不能按照契约进行付费的话,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公共产品的提供受到阻碍,另一种是完全通过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的付费,这样,又回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教育经费的困境当中。因此,这种公私合伙企业模式并不能缓解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不利于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注:当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进行教育经费的筹措时,基层政府会依赖预算外收入甚至制度外收入,而这些恰恰是与预算的归一性背离,因此,不符合整个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农村教育的经费筹措必须另辟蹊径。

(三)私人提供公共产品

私人提供公共产品似乎与公共产品的性质不符合。然而,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近年来,兴起的实验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提供的研究也加深了人们对于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解。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私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通过收费弥补公共产品的成本,例如科斯在其1974年发表的《经济学中的灯塔》中所提到的私人建造灯塔的例子,这种方式和PPP模式有一些类似性;二是私人免费地提供公共产品,例如捐赠希望工程。本文所分析的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筹资主要是指第二种方式。

近年来,关于捐赠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缓解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很多研究。捐赠根源于人们的部分利他主义,而利他主义又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存在这一事实相联系。利他主义的真正实质在于,它是人们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来“生产”诸如受人尊重这类“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方式。[2]Andreoni建立了基于利他主义的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论模型。[3]捐赠的经验研究可能会给实践带来一种新的思路。Clotfelter、Steinberg等人的经验研究表明,现实中,政府支出对捐赠的挤出效应远不是完全的,而只是部分的挤出。[4][5]Bruner的经验分析表明,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公平,捐赠数额就会增加,因而收入再分配对捐赠也不是中性的。[6]

教育捐赠是世界各国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方式之一,表1是2004年美国慈善捐赠资金流向。可以看出,教育机构是捐赠资金的主要接受单位,当然,这一现象与美国的捐赠传统有很大关系。在中国,捐赠则主要用于赈灾、扶贫等方面,尤其是在一些突发性灾难,例如洪灾、“非典”发生的时候,我国捐赠出现急剧增长。[7]中国的教育捐赠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捐赠规模小,方式不规范,而且捐赠对象主要倾向于高等教育 ;另一方面,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表1 2004年美国慈善捐赠资金流向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曹洪彬.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C].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三、教育捐赠模型分析

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越来越多,但是关于捐赠对于公共产品的数量的影响以及捐赠带来的福利效应的分析还比较少。Hochman和Rodgers最早认识到捐赠与公共产品的联系,[8][9]此后,Arrow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10] Becker在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捐赠行为的正式模型,从而成为捐赠与公共产品文献的经典模型。捐赠到底是因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引起?利他是完全的还是部分的?建立在完全的利他主义基础上的捐赠模型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提供,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税收对捐赠的完全挤出,也就是说税收优惠对于捐赠行为的激励是中性的。然而,这一结论与现实并不完全符合。Andreoni扩展了Becker的模型,提出了部分利他主义的捐赠模型。所谓“部分利他”,是指捐赠者在进行捐赠的时候既具有部分的利他动机,也具有部分的利己动机。本节的模型以Andreoni的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完全捐赠和政府征税两种情况下的教育产品的提供来说明即使个人只具有部分的利他动机,税收对于捐赠不是完全挤出的,换言之,税收政策对捐赠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完全捐赠情况下的教育产品提供

上述模型未考虑收入分配差距的情况。捐赠的前提是收入的剩余,因此捐赠和收入分配就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与扩大,一方面通过捐赠的税收价格效应降低了富人集团捐赠的数量,另一方面由于穷人纳税,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降低了他们的效用。

通过捐赠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私人捐赠在教育产品提供方面独特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强,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捐赠较多,相比较,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受到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较少。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农村初等教育捐赠的转移。

四、政府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捐赠中的作用

在我国,大部分捐赠来自企事业单位,来自个人的捐赠不到20%,这一结果与西方发达国家刚好相反。美国捐赠中有75%以上来自个人,来自公司的捐赠只有约5%。不仅如此,我国政府对于捐赠企业和个人的税收政策还不够完善,非营利组织还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一)通过税收政策影响捐赠行为

经验研究表明,捐赠的“税收价格”越低,公司捐赠数额越多。[11]目前,我国税法对捐赠实行一系列税收优惠,降低了捐赠的价格,然而这些优惠政策并不统一,同时在政策力度上也不足。加快财政公共化改革,取消不利于捐赠发展的歧视性税收政策,落实法律对捐赠的优惠规定,并适当加大对捐赠税收优惠的力度,是促进我国捐赠发展的有效途径。降低捐赠的税收价格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公司适用税率;二是放宽税法对捐赠扣除的规定,包括可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限额和捐赠方式。

捐赠受所得税影响较大,而我国的税收制度以流转税为主,这就决定了税收制度对捐赠行为的影响力较小。从企业所得税角度讲,我国税法规定捐赠在应纳税额3%的幅度以内的才能扣除,超过部分不能扣除,这种较低的幅度限制使得捐赠行为基本上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税收减免,相反,企业还要对限额以外的捐赠支付相应的税收,打击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另外,企业所得税实行固定的比例税率,也没有形成刺激企业积极捐赠的鼓励性因素。

目前,政府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税收政策大多数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比如2001年颁布的《关于纳税人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对于个人捐赠和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法律还较少。从个人所得税的角度讲,由于税制和税收管理的原因,同样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鼓励个人捐赠的税制性因素。虽然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累进税率,但目前在社会上特别是富裕阶层的公民社会意识还比较淡薄,捐赠数额比较少,与捐赠有关的税收在个人所得税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小。同时,在个人所得税税法中,对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少,比如个人向教育、社会公益事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捐赠的,可以在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得到扣除。允许扣除的比例也比较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

企业和个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也是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约有1900 多个,地方性非营利组织近20 万个。我国并没有对非营利组织设立专门的税收法律制度,与各种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税收政策规定,散见于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之中。无论非营利组织是否从事经营性活动,都会面临征税问题。尽管对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有一些税收优惠,但这些优惠的力度还很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12]

当前,税收政策对于捐赠的作用不仅需要通过量影响捐赠的数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特殊税收政策影响捐赠的方向,使得捐赠更多地流向农村义务教育,这样,才能凸显捐赠的税收价格效应,从而满足农村义务教育融资的需要

(二)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

慈善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是连接利益的提供方和接受方的纽带,它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美国有一大部分非营利机构都是直接提供服务型的组织。比如直接办医院、幼儿园、学校,通常这些设施或机构都是为社区里面比较穷的那一部分人服务的。具体来讲:一是在工作的方法方面有一些创新和新的尝试;二是作为一些政府职能的补充;三是能够对政府政策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然而,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还很晚,整个慈善组织的运作还缺乏制定的约束。在实践中,慈善组织缺少信誉,本身运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这样来自个人的捐赠自然就少,呈现着恶性循环的趋势。因此,必须对慈善机构进行有效地审计,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慈善组织本身的性质在于严格的自律性,但是,仅仅依靠自律来成就公信力往往是不够的,它需要外部的监管,但由于慈善组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负责的对象,它既不对政府负责,也不对捐赠对象负责,捐赠者也很难对它进行监管。对于我国而言,外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慈善组织以外的监督机制还相当的缺乏。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慈善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让慈善机构的公共责任履行的充分程度成为该组织信用的实质标准。

参考文献:

[1] 唐祥来.PPP模式与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2] Becker,G.S. 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82).

[3] Andreoni, J. Impure Altruism and Donations to Public Goods: A Theory of Warm Glow Giving. Economic Journal, 1990,(100).

[4] Clotfelter, C.T. Federal Tax Policy and Chritable Giving.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5] Steinberg,R. Voluntary Donations and Public Expenditures in a Federalist Syste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77).

[6] Bruner,E.J. An Empirical Test of Neutrality and the Crowding-Out Hypothesis. Public Choice, 1997,(92).

[7][11] 曹洪彬.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C].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8] Hochman, H.M., and Rodgers, J.D. Pareto Optimal Redistribu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59).

[9] Kolm, SC. The Optimal Production of Social Justice. in Margolis, J. and Guitton, H. (eds.) Public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1969.

[10] Arrow, K.J. Gifts and Exchang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972,(1).

[12] 世界银行委托研究报告,中国非营利组织适用税法研究[R].2004.

Education Dominati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New Financing Route on Countryside Compulsory Education

KANG Feng-l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y,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420,China)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