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科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7 14:53: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科学的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科学的发展

篇1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传统深远流长。从19世纪后半期,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和化学的的影响下,心理学蓬勃发展,最后终于以冯特(Wu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正式独立,到现在世界各地心理学越来越普及,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派生出很多新学科,心理学一直在自然科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陪伴与影响下发展。

一、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的成长相伴

(一)物理及数量方法对心理学的促进

古希腊时期哲学和自然科学混为一体,其中的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其他自然科学思想的影响。其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到公元前三百多年期间,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者即已奠定了以物质现象解释心理活动的基础。15世纪后一段时期科学研究风行一时,伽利略(Galilei,1564—1642)、开普勒(Kepler,1571—1630)、牛顿(Newton,1642—1727)等人在机械运动研究方面成绩卓越,特别是牛顿力学理论得到普遍承认。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的反射论中机械力学观点更是彻底,他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件自动机器,脑是控制中枢,肌肉是引擎,各种器官是活门和机件,生命现象归结于机械运动,机体活动不是精神支配的结果而是对刺激的回应。19世纪生理学家韦伯(Weber,1795—1878)发现了“恰可辨认的差异”,用系统的实验方法研究各种形式下的感觉阈,寻找心理量(感觉)与物理量(刺激)的关系,并用数量关系把它表示出来,创造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定量法则韦伯定律。物理学家费希纳(Fecher,1801—1887)在韦伯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论述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与心理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在心理学界人人皆知的韦伯—费希纳定律,创造了心理物理学。

(二)生物学、生理学及化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是生物体的生命现象,故心理学的发展进步必然与生物学、生理学的发展进步相联系。达尔文(Darwin,1809—1882)的科学进化论影响深远,对心理学的影响也甚为广泛。19世纪,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生理解剖学发展迅速。以贝尔(Bell,1774—1842)为代表的对神经冲动和传导的研究,和弗卢郎(Flourens,1794—1867)关于脑生理的研究,为理解人的感受和运动过程打下了重要基础。19世纪后期,生理学家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性质,并测出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颅相说及后来的大脑机能统一说,与布罗卡言语中枢、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一起,使心理是脑的机能成为共识。

(三)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及原理对心理学的促进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成就对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信息论是一门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量度量和信息分析、信息编码、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及信息变换规律的科学。认知心理学者借用信息论中信息输入、过滤、衰减、存储等过程模式。自动调节控制系统中反馈系统促进达成有效的控制的思想被心理学家所接受。而从系统理论来看,人处于物理,生物、社会三大系统的交叉处,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主动性,决定了人心理活动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二、自然科学对现代心理学的促进及展望

我们看到心理学几乎是从萌芽时期起,一路走来,离不开自然科学的一路相伴,自然科学的进步总是对心理学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总的来说,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一)促进心理学的独立

一般把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在这之后的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心理学在独立之前主要作为灵魂学说依附于哲学,受一些其他自然科学思想的影响,心理学逐渐摆脱泛灵论和宗教神学的束缚,有了实证研究思想,为心理学走上自然科学的道路埋下种子。冯特正是从物理、化学、生物中得到启示,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建立了标志心理学独立的实验室。

(二)促进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工具的改良

心理学领域的众多理论进步,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工具的改良。而无论是历史上有名的斯金纳箱,还是当今的眼动仪、生物反馈系统等,包括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心理量表,都不开自然科学的支撑。从物理及数量方法被带到心理学中,到现在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等为支撑的各种越来越先进的研究工具,自然科学以其巨大的发展成就为心理学独立和发展在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自然科学拓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并推动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化

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学已与其他一些自然学科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局面。计算机信息、电子、分子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导致心理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促进心理结构的研究逐步深入,如阈下启动效应、知觉的选择模型等,使我们对心理现象实质的认识取得巨大进展。我们看到,自然科学不仅仅给心理学带来了具体的科学知识,更是改善了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模式,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手段和工具,为心理学研究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心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必然联系,利用自然科学中对心理学有益的先进思想和方法,能够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篇2

1 前言

韩国队在短道速滑中采用直道加速技术赢得比赛,德国男子手球队利用“太空旋转环”的作用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这些科学训练的创新案例无一不告诉人们,创新是时代的重要特征。

创新是训练前进的动力,科学训练需要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对科学化训练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认为只要进行科学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提供的分析数据进行训练就是科学化的训练。而笔者认为,科学训练的本质是正确认识专项训练的客观规律并由此产生决策思想、行为准则和方法学理论。科学训练的基础就是动态把握和理解项目的本质特征,并从根本上对传统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进行改造和创新。科学训练不等于科研测试,科研测试是科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科学的思想是进行科学训练的灵魂,科学训练的思想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多层次的。

2 现代体育科学训练的发展趋势

2.1项目认识立体化

不管什么项目,都有其各自的项目特征,而项目特征是运动项目区别其他运动项目性质的某一个或两个显著标志。以不同的标准确定项目的性质、特征,对同一个项目可以确定一个以上的特征。所以在研究和探索各个项目的性质、特征时,应以最能准确地表示该项目性质、特征的标准,对提高项目运动员成绩起主要影响和作用的因素为主要依据;并且熟知各项目特征的主观规定性和客观约束性,如竞赛规则的变化、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主导性、能量代谢系统的约束性、技术动作肌肉做功的形式和输出功率的效益性、集体项目的战术组合等,只有对项目的认识全面系统科学,才有利于项目的发展。

2.2科技攻关一体化

攻关项目,攻关难点要以科学技术作为后备力量。科技为项目攻关服务,为项目提供准确、科学的量化指标,为训练管理提供可行的科学依据。

2.3攻关数据信息化

数据信息化,用量化指标反映客观事实。如,对孟关良与杨文军两人项目中位置谁前谁后有不同的争议,通过对两人专项肌肉做功的肌电分析,从测功仪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孟关良对全身肌肉的调动能力较强,用力特征上属于均衡型。在划桨时可以调动多群及同一功能群中的多块肌肉参与工作,而且左右侧肌肉能够协调配合。杨文军的突出特点是单块肌肉用力特征显著,拉浆主要依赖三角肌后部,躯干回旋主要依赖腹外斜肌,其他肌肉虽然亦能协调配合,但做功比率远远小于上述特征肌肉。王兵的肌肉用力特征与孟关良相近,但肌肉协调用力能力弱于孟关良。只有通过这些科学的手段发现运动员各自的特点,为项目的训练科学化提供有力的科学保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和挖掘出他们最大的潜力。

2.4训练控制工程化

先进的科技手段是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的保障。作为科研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全面了解负荷的本质和规律,注重训练手段的生理生化效应研究;掌握阶段训练规律,综合开发科研指标的价值,创新与设计训练过程的科研模型。但是科学训练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专利,科学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运动训练需要从单一指导型向多元指导型转变,教练员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决定科学训练的高度,即指标化——信息化——数字化,训练科研一体化趋势是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的根本出发点。

2.5参赛过程程序化

训练能力向竞赛能力转化的科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我为主,注重过程;程序化参赛的实践。比如,根据比赛日程的安排,给运动员制定出相应比赛过程。要求运动员按其程序完成精细的计划,要求运动员严格按照所制定的程序完成各项任务。如运动员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东西(吃什么),什么时间上厕所,什么时间做准备活动,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程序化。只有这样,运动员才不会出现要上场比赛了才忙着上厕所的情况,或由于准备活动过早或过迟,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2.6训练攻关国际化

篇3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0-02

依据的观点,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年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及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相反,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通过影响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全球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民族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11。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通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及时吸收来自各方各家的时代精神要义,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产经济形态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便是农业。与此同时,周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2]337这样,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认识对象,同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进行体验,从而“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体现。由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比较自由并没有屈从于独立王权,这是“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的顺从与崇拜”[1]71。在封建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的成熟发展。汉代时儒家讲的“天人合一”建立在人的外在行动自由的宇宙模式中,这里的“天”即“理”,是精神、心性,这种“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东汉王朝的经典《白虎通》中便反映了这种思想:“天子至尊”,精神与天地相通”,与董仲舒所说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魏晋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的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做出的心灵上的情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和而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虽说是一种人与宇宙的关系,但中心却是“人”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70圣人不只是符合“天道”之求,更应力行实现“天道”,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宇宙大化的流行,体现人在宇宙生活不是消极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便是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一理想,人们便要求自己,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而“天地造化之功”中体现的便是实现理想应有的创造力,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相关”观念,整体思想由来甚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尤其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书的编排上,整体的观察世界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外,在八卦中,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自然事物。《易经》从整体中把它们列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93作者从所闻所见所感出发整体上进行思辨感知,形成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化运动的规律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中清晰描述了人体全身结构和经络的运行情况,“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4]1。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部深奥的精辟反映。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中揭示了“宇宙及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密切关系”,这不仅适用于今天,值得今天中外人士探索学习,而且已经被称为“人类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事实上,我国古代认为气分阴阳,以及所说的“道”,也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直到汉代的王充,唐刘禹锡,乃至北宋张载,明清的王夫之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文、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建立在这种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规律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统一的运动变化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按照规律运行的统一整体。

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后发之势领先世界,但西方传统文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心性与知性的背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解决西方难题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下人性道德背离以及科技发展中需要追随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正是从唯物唯心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从先秦的“性天同德”到宋明的“性天一理”,充分显示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主客体之间,以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的思考,促使人类道德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现代科技使工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日益严重。“‘个人’、‘阶级’、‘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随着工业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体化,这些范畴正在丧失它们的批判性含义,而趋于变成描述性、欺骗性或操作性的术语”[5]5。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避免不了的选择。“在相对的需要、欲求和愿望不再由统治和匮乏中的既得利益者来组织(这种组织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破坏性斗争形式永恒化)的条件下,‘生存的和平化’意味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斗争的发展”[5]15不仅是个人、社会,“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哲学的胜利”[5]206。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内心向度的丧失,要从单向度的整体跳出解放出来是十分黯淡的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逐步走向整体化和复杂化。如李约瑟分析“机械论产生于西方人所特有的几何形抽象思维,而整体性则根源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代数性抽象思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社会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之上解救我们”。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338。也许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契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宇宙、看世界万物,避免和弥补了现代科学技术一些形而上学的不足。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创造的过程中,蕴含了两类终极存在,即这些永恒的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个在潜能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的事实中,而且现实的事实也具有双重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当下性。现在的当下含了指向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思想者如何对待这四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哲学的面貌及思想对生活实践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观的存在方式是对“一种潜在的欲望”的限制,重视“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采取长远的观点。西方文化传统则不同,对“潜能的欲望”采取放任自由发展的态度,更多的考虑“存在于现在的当下性”,忽视“对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6]47反过来,精神的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前导不容小觑。在今天世界众多著名科学家也重新回过头来,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宝贵价值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在一些学科已初见成果,必然在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东方文化理念的价值转移,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篇4

1 景观地理学的源流

本世纪初景观地理学在德国的兴起,标志着用发生学的观点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划分地表类型并研究其发展演变的近代地理学的诞生。景观一词源于德语Landschaft,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6]。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是德国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外貌角度来理解景观,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帕萨格(S.Passarge)创造了景观地理学一词,于1913年建立了一套地理学性质的景观学体系,强调对分类要素的描述和解释。他在小区域的详细考察方面及在全球范围内对景观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代表作有:《景观学基础》和《比较景观学》,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空间景观等概念,力求完善景观形态与分类的解释。由于中欧地区有限的生态地理空间和较长的开发历史,使得景观外貌呈现出高度的人文化,同时由于德国地理学研究有着很深的地质地貌学渊源,因而德国的景观地理学以重视人文景观及具有强烈的地理、地貌学色彩为其特色,制图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7~9]。1939年特罗尔(G.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判读进行东非土地利用研究时,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分析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这一思想对欧美各国的景观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景观地理学深受德国的影响,索尔(C.O.Sauer)也是从地貌入手转入文化地理研究,他于20年代中期发表的著作“景观形态学“,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元,认为景观是由自然与文化要素两部分叠加而成。以他为代表的伯克利(Berkeley)学派研究了大量景观变迁的实例,揭示了人在改变地球面貌中的作用,促进了景观学派的发展。

按照A.F.伊萨钦科的观点(1959),景观学说与自然地理分异理论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构成了俄国与苏联景观地理学的三大理论成就[2]。与德国和美国的地理学家不一样,原苏联的地理学家多偏重于自然景观的研究,认为自然景观即自然综合体是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景观的类型方向和区域方向并存。这当然是与原苏联的国土辽阔、开发程度较低有关。贝尔格(L.S.Berg)发表了“苏联景观地带“提出了关于自然区以下尺度土地单元的等级与类型划分的景观学说,主要依据植物群落和地形单元的组合。1942年苏卡切夫(V.N.Sukachev)提出了与生态系统相近似的生物地理群落概念,并将其作为景观的最小单元,重点研究群落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60年代,苏联开始了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定位实验研究,着重于水热平衡、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监测和实验,波雷诺夫(B.B.Poleinov)建立了景观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卡列斯尼克(S.V.Kalesnik)提出景观学定义和景观分类、类型和结构等概念。A.A.克劳克利斯的“实验景观学“和B.Б.索恰瓦的“地理学系统学说导论“作为其理论总结,反映了苏联地理景观研究的实验思想、系统思想和生态学方向的新趋势[2]。

德国和苏联在景观地理学方面的理论成就,特别是关于自然区划和土地单元的等级、类型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激发了欧美各国广泛的应用研究,包括景观及其以下尺度的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和区划规划、景观制图、景观设计和综合管理。其中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的工作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特别是引进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为景观学的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概言之,1950年以前的景观学主要是地理学性质,植被、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只是作为自然综合体中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其后的景观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应用与发展,生态系统概念的影响日渐深入,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景观结构的中心,研究从分析走向预测。80年代以来,景观学再次成为地理科学中的瞩目问题,在景观的形态与发生、景观的稳定与演化、景观的分析与综合、景观与环境、景观的价值与应用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若干新的分支,如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球化学、人文景观学等。

2 景观地理学的推陈出新

景观学本来是从综合自然地理学中脱胎而来,在苏联经多方面发展,景观地理学形成了第一个高峰,但是后来一些学者的经院式研究使其逐步进入了死胡同。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起,为景观学带来了新的理论突破,加之在广泛应用中的技术发展,形成了景观学的第二个高峰。目前新一代的景观科学可以景观生态学为代表,在理论层面上包括原有的景观地理学和景观地球化学等,在应用层面上包括景观建筑规划学,景观生态建设(建设地理学与建设生态学)等和众多的交叉分支学科。除了研究范围的扩大与原有研究内容的深化,景观科学的推陈出新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一代景观科学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和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发展到从过程与类型(或区域)两方面对自然-人文综合体进行有强烈应用色彩的研究。除空间结构与地域分异以外,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也成为研究的重心[10]。

2)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人地关系中地域关系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而以可持续空间格局的研究为热点。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对人地关系的调整和构建可称之为景观生态建设,这应成为建设地理学的研究重点[11]。

3)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科学,并形成了若干新的学科框架体系。如理论地理学与宏观生态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学;而在应用层面上,可以说建设地理学与生态工程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建设这一新的研究范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的新会章中对于景观生态学作出了如下的新定义(IALE mission statement, 1998):“景观生态学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它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系列,无疑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可见景观研究还涉及自然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如景观生态美学、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伦理学等。

关于景观生态建设可定义为一定区域、跨生态系统、适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措施,以景观单元的空间结构调整或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改善受胁迫或受损失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景观系统的总体(生物)生产力。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组合原有景观组分或引入新的成分;控制人类活动的方式与程度,补偿与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按生态学规律进行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产活动;建设与自然系统和谐协调、适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景观模式等[11]。   3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贡献

景观生态学在当代景观科学中的“一枝独秀“,是因为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进步,为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尺度-等级系统“新模式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12]。从科研认识论的角度对于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一般原理可作如下归纳[13]:

3.1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elements)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是具有明确边界、可辨识的地理实体。一个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只有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景观系统同其它非线性系统一样,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自相似性、随机性和有序性等特征。异质性本是系统或系统属性的变异程度,而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成为景观生态学别具特色的显著特征,它包括空间组成、空间构型和空间相关等内容。异质性同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景观异质性程度高有利于物种共生而不利于稀有内部种的生存。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可运用负熵和信息论方法进行测度。景观异质性也可理解为景观要素分布的不确定性,其出现频率通常可用正态分布曲线描述[10]。

3.2 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尺度是研究客体或过程的空间维和时间维,可用分辨率与范围来描述,它标志着对所研究对象细节了解的水平。在景观学研究中,空间尺度是指所研究景观单元的面积大小或最小信息单元的空间分辨率水平,而时间尺度是其动态变化的时间间隔。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基本上对应于中尺度范围,即从几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从几年到几百年[14]。

格局与过程的时空尺度化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尺度分析和尺度效应受到格外重视和发展[15]。尺度分析一般是将小尺度上的斑块格局经过重新组合而在较大尺度上形成空间格局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是斑块形状趋向规则化以及景观类型的减少。尺度效应表现为:最小斑块面积和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其类型则有所转换,景观多样性减小。通过建立景观模型和应用GIS技术,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佳尺度,并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转换。由于景观尺度上进行控制性实验代价高昂,因此尺度的转换技术愈显重要。尺度外推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的限制,至今仍是一难点。

时空尺度的对应性、协调性和规律性是一重要特征,通常研究地区越大、相关的时间尺度越长,生态平衡即自然界在动荡中表现出的与尺度有关的协调性。生态系统在小尺度上常表现出非平衡特征,而大尺度上仍可体现出与平衡模型相似的结果,景观系统常常可以克服其中局部生物反馈的不稳定性。

尺度性与持续性有着重要联系,细尺度生态过程可能会导致个别生态系统出现激烈波动,而粗尺度的自然调节过程可提供较大的稳定性。在较高尺度上,作为非线性耗散系统演化中一种普遍现象的混沌可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而避免碎裂种群(Metapopulation)灭绝。大尺度空间过程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生境破碎化、引入种的散布、区域性气候波动和流域水文变化等。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对比性强、粗粒格局的基本结构单元。景观和区域都在“人类尺度“上即在人类可辨识的尺度上来分析景观结构,把生态功能置于人类可感受的范围内进行表述,这尤其有利于了解景观建设和管理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人类世代即几十年的尺度是景观生态学关注的焦点。

3.3 景观结构的镶嵌性(Mosaic)

景观空间异质性通常表现为梯度与镶嵌,后者的特征是对象被聚集形成清楚的边界,连续空间发生中断和突变。土地镶嵌性是景观的基本特征之一,forman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即是对此的一种理论表述[16]。

景观斑块是地理、气候和生物、人文因子影响所成的空间集合体,具有特定的结构形态,表现为物质、能量或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单位。斑块的大小、形状不同,有规则、不规则之分;廊道曲直、宽度不同,连接度也有高有低;而基质更显多样,从连续到孔隙状,从聚集态到分散态,构成了镶嵌变化、丰富多采的景观格局。空间格局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景观形态结构又是昨天的流所产生。结构和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反馈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命题。

景观镶嵌的测定包括多样性、边缘、中心斑块和斑块总体格局测定等方面,包括多样度、优势度、相对均匀度、边缘数、分维数、斑块隔离度、易达性、斑块分散度、蔓延度等指标。此外,网络理论、中心位置理论、渗流理论(随机空间模型)等也被用于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

3.4 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受景观格局的影响,这些流分别表现为聚集与扩散,以水平流为主,它需要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对景观的覆盖与控制。物质运动过程同时总是伴随着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斑块间的物质流可视为在不同能级上的有序运动,斑块的能级特征由其空间位置、物质的组成、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所决定。

景观空间要素间物种的扩散与聚集,矿质养分的再分配速率通常与干扰强度成正比,穿越边缘的能量与生物流随异质性的增大而增强。无任何干扰时,景观水平结构趋势于均质化,而垂直结构的分异更加明显。

生态流的传输机制有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其驱动力可分为扩散、传输和运动,后二者是景观尺度上的主要作用力。扩散形成最少的聚集格局,传输居中,而运动可在景观中形成最明显的聚集格局。

景观的边缘效应对生态流有重要影响,它可起到半透膜的作用,对通过的生态流进行过滤。此外,在相邻景观要素处于不同发育期时,可随时间转换而分别起到源和汇的作用。

3.5 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

景观变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类活动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当今世界上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性与深刻性,对于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类景观而言,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无疑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对变化方向和速率的调控可实现景观的定向演变和可持续发展[17]。

景观稳定性取决于景观空间结构对于外部干扰的阻抗及恢复能力,其中景观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可称为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其限制变化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如景观空间结构的拥挤程度、景观中主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环境质量以及人类身心健康的适应与感受性等。

景观系统的演化方式有正、负反馈两种。负反馈有利于系统的自适应和自组织,保持系统的稳定,是自然景观演化的主要方式;而不稳定则与正反馈相联系。从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的转化多为正反馈,如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和城市扩张等。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非平衡不可逆性是组织之源、有序之源,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景观系统的演化亦符合这一规律,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景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放大了干扰,改变了景观演化的方向并创造出新的生态平衡,重新实现景观的有序化。

3.6 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生产力和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这些均已研究清楚。而景观美学价值却是一个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比较难以确定的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关于景观美学值量的量度可从人类行为过程模式和信息处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对此有深刻影响。如中国的园林景观和欧洲相比特色较鲜明,它注重野趣生机、自然韵味,情景交融、意境含蓄,以小见大、时空变换,增加景观容量与环境氛围。

价值优化是管理和发展的基础,景观规划和设计应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应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open space),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 景观规划建筑学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景观规划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应用性学科,它是景观科学与建筑学的交叉,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交叉。这门学科在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F.L.Qlmsted于1863年就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并首先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和建造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思想,?quot;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使自然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将生态思想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美国许多大学开设“景观规划建筑“课程远早于景观生态学,但是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盛无疑为景观建筑与景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阶段有3本有影响的书,即I.Mcharg 1969年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C.A.Smyser1982年出版的《自然的设计》(Nature“s Design)和H.Hough1984年出版的《城市形态与自然过程》(City from and Nature Process),他们在应用中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并将景观规划建筑学纳入到现代景观科学的范畴。

关于“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通常定义为集中活动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配置与构建,可分为小区(Site)、城市(Urban)和区域(Region)等不同尺度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包括土地发展规划、生态规划、景观设计和人文因素等不同侧重点。近来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渐成热点,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以及交通、通讯网络等。景观规划建筑学在人居环境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属于一种人工创造的、以建筑物为基质的特殊人类文明景观,具有高密度(空间拥挤)、高流量(能流、物流、信息流大)的特点,景观建筑规划追求的目标是把自然引入城市和使建筑体现文化。这门应用学科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人类走向绿色文明的浪潮,同时也推动了景观科学的革新和发展。

篇5

根据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结论,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具有生命周期的特征的:第一,管理理论的提出是一项新的学术发现;第二,科学管理理论逐渐演变为管理技能或技巧,并且被各种刊物发表;第三,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或者降低企业的成本或者解决管理的问题,管理的科学性出现,并被当作一项有效的新方法而被广泛提倡;第四,在实践当中,人们发现管理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达到当时宣称的效果,人们开始质疑科学管理发挥持续效用的困难性。管理理论存在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且管理理论的传播呈现一个波浪式的烟花过程。通过对“自我管理团队”这一管理的研究发现,学术界关于“自我管理团队”的研究具有暂时性的特点,但是将“自我管理团队”运用于实践的企业的数目却是相对稳定的,学术界与理论界并不存在完全的协同进化关系。同时,他通过在两个国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是存在差异的,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是这两个国家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的差异。

管理理论的传播过程可以归纳如下:首先,企业在社会-心理因素和技术-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需要发展与掌握先进的管理技巧与技能;其次,当其产生这个需求之后,管理权威、咨询公司、大众传媒以及商业学校这些管理理论的制造者立刻会根据具体的需求,将一些流行的管理技能和技巧通过一定的传播工具告知给企业;再其次,企业会根据其具体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区别、选择、采用或者拒绝,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产生对更为新颖的管理技能或技巧的新的需求;最后,企业新的需求会导致新的管理技能的供给,管理理论的发展就在这样需求-供给的循环中形成了。Brickley(1997)指出,管理理论的生命周期曲线呈钟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且峰值也越来越高。Carson(2000)通过对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进行统计,发现管理理论出现的年代与其生命周期紧密相关,而且越晚出现的管理理论的存在流行时间越短。任何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必定会走向结束,而其走向结束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结束,即企业不愿继续采用;非自然结束,企业还在继续采用,但是大量的新管理理论已充斥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理论所包含的元素越来越复杂,也更加难以理解了,基于此企业对它们的钟爱也相对下降,它们的生命周期也逐渐缩短。基于管理的复杂性,它的执行需要管理者的身体力行,但是管理者在某一职位上待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而且他们也往往倾向于将管理的执行交给下属来完成,所以科学管理理论的失败是不言而喻的。

Abrahamson(1996)曾指出,管理理论演变的需求是由外来力量带来的,导致管理理论需求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类别。(1)由于同类企业都采用了某一流行管理理论,从而导致企业也开始模仿,由于咨询公司夸大了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为保险起见而采用管理实践,由于企业之前采取的管理时尚未取得成功,从而导致企业转向新的管理实践,由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制度的强行要求,从而导致企业不得不采用管理理论等等,这些因素即社会——心理因素,他们往往不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2)由于经济萧条、季节性需求变化等企业外部的经济周期的波动,由于企业技术落后、员工的素质低下、原材料供应不足等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不善,从而导致企业的绩效不佳,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开始寄希望于管理理论实践,这些因素即技术——经济因素,他们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的绩效。

二、科学管理的运用

一项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六个步骤:第一,企业里有少部分人在详细研究之后发现该管理理论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并且开始向其他公司人员介绍;第二,随着人们的推荐,企业里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该管理理论;第三,企业里将该理论在小范围内进行实施;第四,随着管理高层、重要客户等企业内外力量的推动,该管理理论被企业完全接受;第五,随着该管理理论的实施,其对企业的积极作用不断凸显;第六,随着该管理理论在企业里的全面应用,它已经与企业日常的运作密不可分了。由此可知,企业对管理理论的接受与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将那些从崇尚一种管理实践改为崇尚另一种管理实践的企业形象地比喻为“开碰碰车”。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的六个原则来避免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困惑:正视自己以及自身存在的缺点、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即要注重务实;要认识到即使在工作中会犯错误也要好过于无所作为,即要采取行动;要认识到真实言论与行为的重要性,即要坦诚对话;要明确企业的价值、目标及使命,使得在激励员工时言之有物;要追求实现两全的机遇,而拒绝两难困局的思维方式;要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培养企业内部的信任感等,注重领导的重要性。

篇6

中图分类号:F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2-0076-02

材料科学的发展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现代人生活中人工材料的应用远远超过了天然材料的应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方便、美感、舒适感和艺术感等,将现代建筑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材料科学的发展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建筑使用材料的种类不断的丰富,也是建筑的风格日益多元化,给当代人提供了美观、舒适、安全的居住、休闲、工作、娱乐等空间,也是人们获得了不同的建筑艺术体验。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下,当前的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生物材料等,并且材料的性能、种类还在不断的发展。例如耐高温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承受上千度的高温,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这类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还在不断的优化;又如可防火的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火、隔热效果,可应用到厨房的装修中,提高了人类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降低了火灾的危险风险。再如性能优越的钢化玻璃,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的外墙等领域,结实、耐用、施工方便、美观时尚,总之,材料科学的发展不但给建筑业带来了很多的惊喜,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科技支撑,使现代城市更加美观、智能、舒适。

二、材料科学的发展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分析

(一)材料科学对现代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影响

传统建筑中人类使用土、木材、石材等进行建筑活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合成材料、生物材料等成为人类建筑活动中的主流应用材料,在这些材料中由于化工工艺发展的不完善及人们对材料生产成本等的控制和要求,造成了新型材料对人的一些不好的影响,例如,有毒有害、具有放射性、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和破坏等,在实践中因材料问题致人生病、死亡的案例也不少,如室内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严重污染,致使居住着患上呼吸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甚至更为严重的不治之症。在建筑实践中,有些材料对人的危害不仅仅来自材料的本身,还与人的使用方式、方法有关,例如,为了使建筑物更早的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化学方法加快材料的凝结速度,进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实际却造成了材料应用的危害风险增加。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材料应用思维的转变,当前工程的安全性、环保性以有巨大发展,如框架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不但结实耐用,还大大缩短了工期,例如2015年长沙用十九天建起了近二百米高的大楼,且大楼的巧妙设计、材料应用及施工不但减少了混凝土的应用,还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避免了尘土污染等,由此可见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建筑物安全性、环保性的巨大影响,且随着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的材料研究、应用上,稳固、健康、环保等安全问题的解决将成为建设施工的主流,材料科学的发展将大大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

(二)材料科学发展对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材料科学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建筑工艺、建筑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例如,过去人们通过加厚墙体、燃烧煤炭达到保温效果,这样不但浪费资源、增加了建筑成本,且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而现代建筑采用保温墙进行建筑物的外墙处理,这样不仅节省了建筑成本,还提高了室内的采暖效果,有利于降低室内取暖的排污量,使人们获得了更加舒适、优越的生存环境。此外,照明、电梯等方面施工,在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利用新材料通过采集太阳光达到照明目的,节省了电能,降低了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又确保了城市的用电量。如太阳能路灯,利用新材料在白天吸收太阳光能量,到晚上发光。可是,由于成本、制作工艺等限制,目前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材料成本较高、材料的制造技术掌握在某些国家后企业手里,这给新材料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使这些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成本增加,致使工程造价提升,人们难以广泛的享受到新科技带给人类的舒适、便捷的生活。例如,建筑物的墙体保温,传统的材料保温性能差、施工手段单一,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保温墙纸的应用不但保温效果好且美观、实用的,但是施工的成本就会增加。因此,在解决材料的研发和材料的应用的成本问题上还需要材料制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力求材料科学的发展带来材料应用的廉价、高效、环保。

(三)材料科学对现代建筑工程美感的影响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人工合成材料的迅速增长不断的丰富着建材市场,当前应用于建筑业的材料种类繁多,其特色、质感、性能等还在不断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光泽、纹理等不断的带给人感官的震撼,使人欣赏到建筑物的美、畅想现代生活的舒适、优雅。例如,瓷砖与木质地板,一个给人以明亮、现代的美感,一个则给人一种自然、素雅的美感。又如,玻璃墙,这种特殊玻璃在建筑物中的应用,使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光感和艺术形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建筑物的美感。再如,鸟巢的建筑,向上追溯几年,我国不具备生产一些新型材料的技术,将鸟巢的设计变为现实就有些困难,直到一些材料的生产工艺完善后,这种建筑形式才能被实践出来。可见建筑设计的进步与材料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再好、再美的建筑设计没有材料的支持就只能是“纸上楼阁”,事实证明材料科学发展对于现代建筑的影响是巨大的。综上所述,材料的发展使建筑实现了建筑领域更多的可能,使建筑从质量、品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三、材料科学发展的趋向和人思维的转变

(一)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向

新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实践证明,材料科学的发展还有很多的瑕疵,例如,环境污染、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等,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材料的不安全性、高成本等缺陷,未来材料的发展将向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例如,利用废弃物制作建筑材料,如雾霾砖、加气砖等;又如抗甲醛油漆,降低了涂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这些表现了材料科学的发展趋于环保方向。又如,材料科学发展的节能趋向主要表现了人们在建筑过程中对于建筑物及建筑材料使用长期效益的追求,例如加气砖,用石粉(一种石材加工的废弃物)制成,节省资源的同时这种砖的保温、隔热性能还好,其重量还轻,减轻了建筑物的符合,同时还廉价、实用,降低了建筑工程的造价。再如材料科学发展的智能趋向,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居住环境的需求逐渐增强,这就促进了智能材料的发展,如集成电路材料单晶硅、信息的存储材料等,这些材料实现了现代建筑的智能化,使材料与材料器件形成一体化结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此外,新工艺、新流程也使材料科学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发展使材料的性能、品质等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发展,在现代建筑中材料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材料科学发展与人思维的转化

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材料的实践应用,使人类对材料的研究、应用、发展等有了新的认识,人在建筑中应用材料的思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建筑兴起之初,人们选择应用材料的主流观点是美观、华丽,对于材料的环保性、舒适性、安全性考虑不足,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材料科学发展的新趋势,逐渐的认可了环保、节能、智能等材料发展的新趋向,也将现代建筑的材料选择思维由材料的美感转向舒适度高、安全性能好的方向,寻求材料应用的经济、实惠、安全。同时,也使建筑活动的单一模式得到了改变,人们对建筑物性能的单一需求转向多元化需求,材料的应用也迎来了多样化,促进了材料科学更广阔范围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用自然界的物制成自己需要的材料,如用土制成砖瓦、瓷片等,可见材料科学发展的最初都是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的,在不断的实践中,问题逐渐出现,材料科学的发展呈现了一定的曲折性和循序渐进性,这就需要我们客观的认识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发展趋向,结合现代建筑的性能需求,为人类创造更安全、舒适、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胡验君,苏振国,杨金龙.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12,02.

篇7

要树立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营城市理念。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通过市场经营取得收益,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实现城市的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有其相似之处,如城市经营也必须通过定位和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梳理与整合城市产业要素,制定能产生经济聚合和辐射作用的城市规划,进而对城市形象进行包装和推广。但经营城市与经营企业之间的差异更大,城市经营首先必须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必须找到三者的利益均衡点。在城市经营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三者之间是互为关联的,这种关联通常被形象地表述为“政府决策,企业推进,老百姓买单”。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充分发挥规划在经营城市中的调控和导向作用,造就增值预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益;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报机制,按照市场优胜劣汰法则对参与市政建设的企业进行监管;进行民营企业不愿意或者承担不了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企业则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形成竞争,公众则得到城市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优质的有偿服务。从而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银行信贷投入、企业投入、社会投入、经营收益二次投入的多渠道融资的城市建设投资格局,促进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篇8

1.在新型化学教学体制下忽略“教以学为本”的本质。教师仍走不出旧教材的影子,随意补充知识点、加深教学难度。高中化学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在内容上也作了许多删减。盲目地、过多地补充知识点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难以接受对知识点繁琐的解释,缺乏明确的重点,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必修二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教学为例,这是高中阶段学生首次较为系统地接触有机化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只是对于极少数有机物的性质比较了解。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教材以具有代表性的有机物为突破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运用学科中“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理解相似的化学结构决定了物质相似的化学性质,从而让学生理解烷烃、烯烃、芳香烃、同系物等概念。而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往往很多人忽视了学生学习规律的培养,过多地对化学结构,甚至是成键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与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知识结构不符,让学生理解起来一头雾水,甚至觉得有机化学非常难学,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

2.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了“互动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并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各科教师开始过多地使用对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样课堂教学非且达不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反而流于形式,减弱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总结出:在化学这门以实践为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程中,互动探究式教学才是真正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的主导方法,将化学实验合理穿插在教学安排中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倡导探究式学习,是为了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实验与理论结合的基础上,黑板的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多媒体课件的不足,并给课堂中紧张思维的学生留出空间,并在此期间提出简单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教学固然优点很多,但在化学教学中切忌过度使用。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与黑板板书、学生互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二、对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

针对现代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出现的问题,我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1.强调教与学同步发展,落实新教材中的知识点,合理分配学时。教与学同步发展的基本方法便是多上、多听公开课,取长补短,同时增强学习意识。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新思维模式,使课堂变得轻松,与学生愉悦互动,提高学习效率。为了避免教与学脱离的现象,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严格对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好好把关,明确哪些知识该讲,哪些不该讲,讲到何种深度,千万不要随意拓展教学内容,将学时分配到关键知识点中去,合理分配重点、难点,落实新教材中要求的知识点,并针对学生特点适当增减实例。

篇9

1 生命科学与针灸学

针灸通过调整脏腑的阴阳气血、虚实正邪等达到治疗作用。它将疾病的病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根据机体不同状况,选用不同穴位和不同针刺手法,影响多靶点和疾病过程的多个环节,激发机体自身内在的调整能力达到治疗目的[2]。其整合作用不仅表现在影响疾病的病理过程,对体质改善也有作用,在解决疾病易感性方面优势明显。当前,人类的疾病已由以感染和营养失调为主的单因素疾病转向以机体自身代谢和调控失常为主的多因素疾病[3],以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为特点的针灸学,具有发展的独特优势。 现代生命科学对生命层次的整体性认识及各层次间的功能网络联系理解,与中医整体观是不谋而合的,在思维模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表述方式和研究层次的差异。引入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针灸既不会脱离中医整体观念等基础理论,而且还会使针灸研究更加客观化、定量化,使针灸的抽象思维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针灸学的任务是应用针灸的方法探索生命科学并在临床上应用其成果。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技术优势研究针灸学,必将为解决当代生命科学重大问题做出突破性贡献。

针灸作用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种调节系统的相互作用,不同针刺条件可能会产生不同疗效,传统方法无法同时了解不同系统间动态作用,针灸的研究总是难以深入发展[4]。针灸刺激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多项指标的同步变化,失去了它治疗某种疾病机制上的相对特异性,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针灸对某些基因表达具有一定调控作用,但针灸的调控无靶基因,且不清楚针灸对结构基因的功能有无调控;某些研究结果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突破,成为分子水平上理解机体器官以及分析与操纵分子DNA的又一里程碑,与之相发展并衍生一系列现代生物技术前沿:基因组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5]。生命科学的发展从形态分类到细胞生物、分子生物。从研究方法途径来说,解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互相渗透结合在一起,如果针灸不在细胞层次、分子层次、结构与功能关系层次、信号传递与效应层次、基因型与表现型层次上进行学科交叉,吸收最新观念、方法、技术,就会被淘汰。

2 生命科学技术的应用与针灸学研究

针灸研究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可使针灸疗法更加科学化,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为针灸现代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针灸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成果已经并将继续为充实生命科学提供客观资料,为进一步探索生命科学开辟新的思路。经络现象、腧穴功能、经穴-脏腑相关、针灸调节作用及机制、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原理等研究结果,涉及到不少目前尚未能被生命科学解释的问题。

基因组学从分子水平辩证地研究整体的功能和联系,它从细胞超微结构及分子相互作用阐述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再经综合分析,用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协调论等学说,把“孤立”的物质与组成整体的所有器官联系在一起,把局部的作用和整体的健康状况联系在一起。基因组学研究充分认识到基因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反映出基因组学与中医(针灸)学在思维方法学上的趋近性,显示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相互渗透的可能性。许多学者着手于研究针刺对早期基因家族、神经肽、神经递质、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影响及基因技术在针灸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发现针灸可能对某些疾病或病理现象具有一些基因水平的调节作用。我们应当从调控基因的功能着手治疗疾病,进行针灸的多环节、多靶点的调节作用研究[6]。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研究带来一场革命,而且给我国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中医药现代化带来了一次新的契机。基因芯片中的DNA微阵列可同时对大量基因的表达水平、突变和多态性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观察针灸作用后大量基因表达改变的情况,不仅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各种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而且能够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调控的渠道有初步的了解,有利于研究针灸这种全方位、多靶点作用的整体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抑制削减杂交技术是通过自身前后所提取的cDNA杂交,抑制并扣除其表达相同的非目的基因,而显示出两者表达有差异的目的基因。对于研究针灸这类作用靶点广泛,涉及大量未知基因表达的研究特别有用,对研究针灸的分子疗效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组学是对机体或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能清楚地表述细胞或组织或机体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表达的所有蛋白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整体功能的失调,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机概括。证候既然是有规律的病理表现,就必然有其物质基础支配机制。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内基因诱生性表达的细胞因子,证的基本发病机制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功能紊乱的结果[7-8]。细胞因子的本质是多肽,即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蛋白质水平可以反映细胞或组织特异性表型和表达模式,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必然内在联系。针灸作用突出的是多层次、多脏器、多水平调理过程,与整体和全局为出发点的蛋白质组学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双向电泳、色谱、蛋白质芯片及质谱分析等技术为蛋白质组学研究针灸提供支持。生物体在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蛋白质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采用对基因组的表达产物-全套蛋白质的研究对于针灸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针灸发挥作用的基本环节是效应物质与生命分子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针灸效应必然会引起从遗传信息到整体功能实现中的分子、细胞、器官、整体多个层面的结构与功能状态的改变。虽然决定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基础是基因,但其直接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基因翻译后的蛋白质。以蛋白质表达为指标,采用蛋白质组相关分析技术,以蛋白质调控改变和功能修饰为研究方向,比较分析针灸前后组织、细胞的蛋白质组,进行针灸效应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的研究,使我们能在分子水平了解针灸的作用靶点及方式、代谢途径,有可能对针灸作用机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针灸对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依据针灸经典处方中不同穴位对应基因及蛋白表达点以及表达量,与穴位配伍及刺激参数相关联,分析处方组成中各穴位间的密切关系,阐明针灸处方的组成原理;确定针灸不同经脉对应基因及蛋白表达靶点,并根据表达量的多少与对应脏腑相关联,同时分析不同经脉对应基因及蛋白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经脉-脏腑相关。

生物信息学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面对巨大且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生物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9]。以生物信息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作为桥梁,将生命科学中最前沿、最热点的研究与中医针灸联系起来,以信息、系统的观点切入针灸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以整体观、辨证论治、辨经论治为核心的针灸疗法。将诊断、辨证和治疗的各种数据集中起来,借鉴当代生物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各专业及相关的数据库,可逐步达到文献和信息的数字化。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完善和提高,以及与国际相关数据库信息网的连接,高效地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从多层次信息中发掘中医针灸的科学内涵。

3 结语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生物信息技术为桥梁的综合研究很可能是针灸现代化研究的突破口。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与生物信息学技术互相推动,并行发展。近年来,强调整体思维模式的中医学正逐渐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高通量、大规模平行性研究方法如生物芯片、大规模筛查系统和生物信息学等,为研究中医药基本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充分运用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等现代先进科技手段来分析针灸效应,以“国际通用的医学语言”阐明针灸效应及作用原理对针灸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在针灸临床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由于方法学上存在着某些不够规范的地方,限制了世界医学科学界对它的进一步认同,对生命科学技术在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杨永清,陈汉平.针灸学与生命科学[J].上海针灸杂志,1996,15(5):36.

[2] 洪 净.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与学术发展切入点的探讨[J].中医杂志, 2000,41(12):751.

[3] 李 扬.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15(3):97.

[4] 陈汉平.关于针灸学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若干认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2):4.

[5] 陶勇光,曹 亚.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与创新药物研究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2,23(12):8.

[6] 沈自尹.基因科学和21世纪中医药学的走向[J].上海针灸杂志,2002, 21(2):44.

篇10

慕课是由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触动了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当我国内地第一所加入慕课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 MOOC三大平台之一的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 Coursera时,标志着中国大学重新洗牌,这一全新教育模式给我国传统大学教育模式带来很大冲击。但是不言而论,慕课打破了大学的围墙封堵,可以说未来的大学没有国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这一模式对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冲击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起到了启发、激励的作用。那么,这样的一场教育改革我国该如何去应对?慕课能否在现代大学中持久的受到欢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沉着冷静的去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

一、MOOC―“慕课”的内涵

慕课,英文缩写为MOOC。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发端于过去的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在美国,对于慕课的亲睐是受到互联网资本力量的驱动,这也是美国大学引领全球高等教育的一种表现。当前慕课最着名的三大联盟为Coursera, edX以及Udacity, 其注册总人数已经超过1000多万,可想而知慕课发展的异常迅猛。而慕课的迅速发展主要归集到其自身特点,慕课课程完全开放共享,课程完全免费,与此同时,慕课还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世界上多所名牌大学加盟其中,其反其道而行之的自由开放授课形式,易于使用,可以自主参与,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是,慕课也带来了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学生由于过于自由开放而失去约束,造成了高入学率和高辍学率同时存在的现象。

二、MOOC―“慕课”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1.对于学习者的作用

1.1教学质量高,教学资源丰富

慕课汇集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模式,教师素质高,课程都是学校最好的老师与教授授课,教学质量高,同时这些课程的制作精益求精,与现场教学的“直播”有所不同,对在线课程的录制不满意可以重新再来,并制作精美。另外,慕课的教育接收方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进行学习,对于学习的课程可以自由的选择而无需受到任何人的干扰,学生可以高效率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1.2学习成本低

慕课是我国教育制度中缺憾的补充,课程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不是学分制,与任何学位无关,学习一门知识的学习成本非常低,有利于我国很多由于经济条件差而无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人群,给予全民学习的机会,推动了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2.对现代大学教学的意义

2.1慕课教学法深化了传统在线教育

慕课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国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这对我国的在线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的在线教育发展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不断吸取经验,加快自身成长。例如:慕课富有创造性的带测试题的高清授课微视频,有效的打破了视频课件单项传输的缺点,加强了交互性。

2.2慕课教学推动大学教育创新模式

慕课教育对于推动大学教育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同时克服了以往在线课程较多的缺点,加强了师生互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开放内容沟通更加方便,值得我国大学传统教育加以借鉴,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

三、MOOC―“慕课”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发展

慕课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于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当前我国共计12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的高校正在共建中国的慕课。就目前看来,慕课在我国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发展是积极的,给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真正体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同时,慕课还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跨文化、国际化、全球观念从国家、教育行业和学校三个层面整合在一起。在未来,慕课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以教师课程教学为主的传统慕课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型慕课将要出现并走向独立,其强调的是关联主义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会产生巨变,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将大为改观,同时,现行教育体制将会深受冲击,对高校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加入慕课,慕课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发展会更加得到深化。

四、我国大学应如何正确看待慕课

篇11

经调查,截止到2015年11月底,我国高校现有大学生创客组织203个,211、985院校的创客组织达到132个,其中设备完善、体制健全的创客组织达到120个,而在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组织中,设备完善、体制健全的创客组织仅有39个。在调查中还能发现,相对健全的大学生创客组织一般成立时间相对较早,能作为独立的体系进行各项活动。

一、大学生创客组织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大部分重点院校已经建立创客组织,且其中组织体系完善的组织占绝大多数,不乏有优秀成果产出及与企业合作成功的案例,而普通高校创客组织体系完善、成果优良的创客组织较少。这样的对比,一方面,说明各级政府对于发展大学生创客组织的政策落实程度参差不齐,政策普及程度有所差异,另一方面,说明部分高校对发展大学生创客组织的政策参与度不够,参与力度不足。

二、大学生创客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现有数量、规模,还是产出成果,都是创客组织发展的表面现象,真正导致大学生创客组织发展不均衡等的问题有更为重要的内在因素。

有着鲜明的创业导向的大学生创客组织,普遍存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不足、成本过高、经验缺乏等问题,由这些问题导致的创客组织过早瓦解和发展瓶颈现象屡见不鲜。而区别于普通创业组织的大学生创客组织,还存在特色不足、缺少技术资源、平台缺乏、成员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也将使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创客组织走向失败。

综合这些问题,可以将大学生创客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运营问题、平台问题。

(一)运营问题

现有大学生创客组织的运营主体分为学校、政府、企业三大类,不同的运营主体对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引导作用明显不同,其所引导的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发展前景也不尽相同。

1.以学校为主体

现阶段创客理念的宣传极为重要,但是有完善校内创客组织的高校,大多数却将其创客空间交由协会(社团)、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各学院团委管理,这样虽然能做到应有的管理、运作,但由于其不能独立运作,宣传受众就大多限制在本校,甚至会由于本身各种管理团体的其他事务繁忙,参与创客组织的对象又因此减少。并且,这种管理下的创客空间,容易变成一味只强调创客的创业导向的指导,而忽略了该有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的日常学习、渗透,这样违背其原本内涵的创客组织,只能为已有创业打算的学生服务,不利于在高校内形成“众创”氛围,传播真正的创客思想。

而校内未建立创客组织的高校不具备创客空间,而其为宣传创客思想开展的创客研讨会、创客比赛等各项创客活动,只能作为兴趣分享,缺乏实际的指导和培训,是不具备实际产出作用的,当然也不利于创客组织的发展。

2.以政府为主体

政府对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引导是政府服务职能的体现。政府的支持为大学生创客组织提供了充足的初始资金,也为其提供了合理化、合法化的存在身份,政府提供的各项针对大学生创客的优惠政策也毫无疑问地为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建立、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但这种类型的创客组织往往存在缺乏竞争、经济效益欠佳、市场化不足等现象,而缺乏竞争意识也会是大学生创客们失去创新、进取的意识,长此以往,只能使政策优惠“明珠暗投”。

3.以企业为主体

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大学生创客组织,很大程度上以企业意愿作为项目的主导方向,即创客组织的产出成果必须能够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这一点是由企业自身的盈利导向决定的,但这样的做法有时很难把握分寸。若企业投资的目的性过强,不能在给予大学生创客们一定程度上的自由空间,也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产出成果不佳的问题,那么这样的合作不仅难以达到双赢,对于新兴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发展也是一种障碍。

(二)平台问题

一个功能完善、体系明确的大学生创客组织必须具有实体空间和在线平台,实体创客空间可以看作大学生创客组织的项目实施平台,而其在线平台主要包括创客课程在线平台、创客团队项目管理平台、创客活动管理平台,可以看作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对外窗口。

1.实体平台发展不均衡

国内现有创客空间大多依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武汉等科技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而存在,这些区域本就具有国家政策的良好支持,其中的大学生创客组织也可以借助以成熟的创客平台学习宝贵经验,但是其他地区相比之下具有的地区劣势使得本地区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发展踌躇不前。

2.在线平台未受重视

互联网时代,由“互联网+”带动的各类创业必须与时俱进地将互联网要素融入创业的每个环节,大学生创客也不例外。但截止到2015年11月底,我国正式注册域名的创客组织仅有21个,这与现有创客组织的数量大相径庭。无论是创客组织的培训教育,还是项目监督及反馈,都应有专门的平台对外开放,而反观国内现有大学生创客组织,在线平台只存在于校园主页的分支,各类创客项目审批、监督、反馈只出现在通告的字里行间,这就完全无法做到创客组织应有的对外沟通和自媒体式宣传,不利于大学生创客从“精英创客”走向“大众创客”。

三、对大学生创客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推行“四位一体”的组织运营模式

“四位一体”即由学校主导、政府扶持、企业支持、大学生充分参与,这其中的每个角色都应找准自身位置,履行自己在其中应有的义务。

1.学校

高校应该就大学生创客组织发展的平台问题,一方面完善创客空间的建设,准备充足的技术资源,另一方面完善线上平台建设,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发挥创客组织的自媒体作用。

在保证大学生创客组织的独立运行的前提下,直接由就业指导教师完善对其的管理和监督,在对其提供合理的经济支持的基础上,提倡创客组织在合理程度上自负盈亏、优胜劣汰,每年定期对创客组织的每个项目组进行成果考核,真正做到对大学生创客组织的有效管理。

2.政府

政府在提供给大学生创客组织运作资金的同时,也要有效监管创客组织的运作,对创客组织的经济效益、市场化程度做出一定的要求;政府授予高校对创客组织的准入、运作、终止的自,同时也要监督高校对于推动创客政策的实施情况;政府与投资企业的沟通和指引过程中,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保证企业投资需求的合理性、合法性,规范企业在大学生创客组织合作项目中的纳税行为。

3.企业

企业在项目孵化的过程中要大力协助创客组织的产业化,以引领为主,不能过度参与其项目的组建及成果化,保证大学生创客组织的自主性,而非仅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这种对大学生创客组织的引领也要具备一定的监督力度,促进项目的市场化,重视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4.大学生

作为大学生创客组织的主人翁,大学生首先要提高自身本领,做切实可行的创科项目,其次要保持积极的创业态度,完善与学校、企业的双向沟通,做到与企业的成果双赢,另外,积极配合运营模式中其他角色的项目监督,不过分依赖其他角色而存在,在现有条件下,自主寻找资金支持,自主开拓用户市场,用团队合作的力量自主实现创客目标。

(二)大力发展创客教育

规范入门教育,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为每所学校设置创客空间或者创客实验室,并要求学校做好其建立和维护工作,向学生提供创客线上平台、实体空间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倡将创客教育加入高校学分制教育,促进高校的创客教育普及,将创客内涵融入基础学科,将创客提倡的创新精神融入每个课堂,激发众创意识;号召高校建立专业的创客教师团队,设立专门的创客教师岗位,要求高校完善对其的评价、激励体制,鼓励其在校园创客教育中的理论研究、创新实践。

篇12

1 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的物质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综合实力越来越差的医院能为人民的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医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的物质基础。和谐医院的建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和谐医院除了大环境的因素外,关键在于医院内部如何整合资源和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优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为构建和谐医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医院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制胜的道路。只有医院内涵发展了,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医院和谐发展。内涵发展,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心;以科学的运行机制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为着力点;强化专科技术建设,打造具有区位竞争力的技术品牌。要培养具有高尚的价值和道德信念的医院精神,建设高尚的道德文化。不断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 医院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用新的思维谋划医院建设,用新的观念指导医院实践,用新的办法改进医院工作[1]。

实现医院科学发展,必须依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坚持发展成果由全社会和全体职工共享。近几年,我院全面改善就医环境,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不断快速增长过程中,职工的收入、福利保持持续合理稳步增长。做到了发展中凝聚全院职工,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全院职工的科学发展意识和能力。保证了医院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2 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分享,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作为医院,首先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全院、全员、全程优质服务。加强和改善医院就诊的各种条件,提升诊治能力,真正做到“患者选择我院是愿意,来到我院确实满意,离开我院充满情意”,实实在在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爱落实到每个患者身上。

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切实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完善并落实各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行“宾馆式”服务和“人性化”模式,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医。三是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树立平等互动的观念,建立诚信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四是进一步规范医药收费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减轻病人负担,进一步增加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医院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正确的办院宗旨。充分认识提高群众健康素质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医疗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和基本医疗的公益性质,把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承担政府、社会的健康职能和职责,架起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感情桥梁,真正做到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全面落实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医院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医疗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实施“科技兴医、质量兴院”战略是办院之本,要充分认识科技兴医和质量兴院的相辅相成关系,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把科技兴医和质量兴院战略一起抓,使之同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医院要以人为本,必须以全院职工为本。要重视职工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认真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利益和病人的需求,认真分析和解决职工工作中的困难和待遇问题[2]。要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不断提高职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把让职工满意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 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注重预防、治疗、康复的结合,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注重总体设计,明确总体目标,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各项工作。

医院全面发展,就是必须推进医院建设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应在管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经营、环境、文化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实现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医院环境的生态化、医院服务的人文化、医院信息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以及技术、设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医疗健康服务。

医院协调发展,必须促进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各个方面以及医疗、政治、行政各个环节相互协调,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快发展速度,优化学科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必须始终坚持以医疗工作为中心,教学和科研都应围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来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医疗是主体,教学和科研是两翼。脱离了临床的科研,不是医院科研发展的方向;脱离了临床的教学,也培养不出优秀人才。医院要以医疗高标准带动教学科研的整体提升,以临床疑难问题作为教学科研的主攻方向,以教学科研的优秀成果推动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

医院协调发展,还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要充分发挥医院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学及科研、指导和培训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医院发展速度和社会经济可承受的程度,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统一起来,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才能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医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协调发展。医院的发展必须有赖于学科的发展壮大,而学科的领先与突破要面对社会需求,必须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病人的需求。医院必须为每个学科提供一个平等的发展平台,为每个职工提供一个平等的发展机遇。要注重长远,规划未来,防止浮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做法。以观念创新为前提、文化创新为基础、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创新求发展。医院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建设是医院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选拔突出人才[3]。医院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敢投成本,在全员培训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

医院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具有振奋医院精神、提高员工素质、塑造医院形象、凝聚职工力量的重要作用[4]。“医院文化是以医患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患者有病求医是弱者,医师有医术为患者施治是强者,我们可以用文化的力量来协调二者的不对称关系,使之成为鱼和水的亲密关系,患者放心、满意、敬重医师;医者尽心治病,关爱患者,以病愈而荣,以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系统平稳有序,达到医院的和谐状态。

医院文化是以医患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医患关系如何,大体上能够衡量一个医院的管理文化水平。强化文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占领阵地。一个医院是否和谐,是诸多因素构成的,能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院职工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医院和谐的。因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培育“内动力”,打造“软实力”。医院要把组织学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八荣八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打牢“软基础”。与此同时要着力培养团队精神,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教育,倡导爱院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院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比学赶帮、共同前进的氛围和人际关系,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文化建设,提高每个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医护质量。同时必须创建学习型医院,把学习当成医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工程,当成医院发展的第一要务,倡导职工养成主动学习、重新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4 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要深入分析研究医院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调整,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正确处理医院规模建设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医院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医患关系,正确处理医院建设和职工利益关系。

总之,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本人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管理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认真反思不足,积极对照整改,努力弥补差距。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精神、更加踏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得再深入一些、再细致一些、为推动我院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天林.新医改形势下医院院长强化管理能力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23-24.

篇13

城市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城市要发展,规划须先行。__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面对新

的机遇、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不求大,只求精,塑精品,上品位”的思路,创新规划理念,努力把__打造成中国红色文化优秀旅游城市。

强化“生态意识”,把城市做美。生态是城市的命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日趋重要。__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要把这种生态优势转化为美化城市、优化环境的不竭动力,切实搞好城市绿化规划编制,规划建设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体系,重点实施好滨河绿化、干道绿化、小区绿化、广场绿化和山地绿化,形成独特的河景、路景、山景。

树立“人文意识”,把城市做特。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独特的文化彰显城市的品格。比如纽约的曼哈顿区、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深圳的世界之窗等,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富有魅力的独特城市气质。__1900多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这些在城市规划中都应予以充分体现,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以文化丰富城市内涵,突出城市特色,改变当前“千城一面”的格局,体现城市个性。

要强化“品牌意识”,把城市做精。深入开展城市风貌设计,按照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的要求,高标准、高品位搞好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精心实施建筑立面造型、色彩以及街道、广场、城市小品等重要节点规划,形成特色品牌。__历史文化悠久、生态优势突出,各县(区)也各具特色,这些都应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彰显,特别是要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努力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二、树立精品理念,完善城市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__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总体来讲,却是“纵比有进步,横比又落伍”。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等的中心,必须注重完善和强化城市的集聚、辐射、人居、服务等功能。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抓畅通工程。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规划建设好以道路体系为核心的城市框架。城市道路建设要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风貌等保持高度协调,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县城为节点,干、支道衔接,公路、铁路、水运、城市公套,特色各具、畅通便捷、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二抓景观工程。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城市创建活动,重点打造好河景、山景、路景、房景和园林景观、广场景观。努力为市民提供一个“青山健身、绿水休闲、环境可人”的人居环境。三抓功能配套。重点抓好城区主干道和出入口的改造,全面整治改造小街小巷;进一步完善城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等环卫设施,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管网配套改造;坚持建成一片、亮化一片的原则,加大城市亮化工程建设;加强城区市场、停车场建设;进一步配套完善广场、公园、滨河路以及小区等公共场所的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设施,丰富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城市供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行业服务质量。

提高建设品位,塑造城市特色。在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努力让每一座建筑都能成为一件凝固的艺术品。从城镇设计入手,对城市重要街区、景观线、标志性建筑,精心设计、精雕细刻,把好规划建设审批关,提高城市建设的园艺水平和景观艺术水平。按照彰显大气、务求精细的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色,建设“青山健身、绿水休闲、环境可人”的宜居空间。立足于__自身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精品住宅小区,集中进行以打造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为目标的人居环境建设,塑造一批彰显特色、独具魅力的城市亮点。

三、树立人本理念,加强城市管理

针对我市城市管理粗放、与人民群众期待差距较大的状况,进一步推行科学、人本的精细化城市管理方式,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实行科学化管理。坚持“规范有序、清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既严又精”的基本方法,实施综合管理,以管促建,推进城市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四有”(有标准、有目标、有责任、有检查)。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总揽全局、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城市管理网络,完善管理规范,落实管理责任,抓实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个细节。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增强社区、街道、居委会的责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城市管理中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供水供电供气、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

行政执法和行业监管力度,严格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坚决打击挂靠、转包、违法分包、违规开发及销售等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

实行人本化、精细化管理。要体现整洁、整齐、优美,既要注重美化“大场面”,又要整治支路和小街小巷,清除卫生死角,让更多的人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按照“摊不出店、货不出柜,车不乱停、人不乱行,门前三包、街道整洁”的要求,大力查处乱贴乱画、乱堆乱码、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行为;加强建筑工地封闭化管理和小区物业管理,推行垃圾分类袋装,努力营造洁、绿、亮、美的城市空间。大力倡导和谐管理,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以“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市民的认识,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

四、树立市场理念,激活房地产业

树立“环境招商”理念,用市场手段推进城市发展,以提升城市品位促进项目投资开发,以规模开发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以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协调,建立相关证件的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积极配合发改、国土、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搞好协调服务,进一步关心支持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置业、合法经营,为建筑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空间和条件。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推进改革创新,引进培养人才,增强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有一定信誉度、知名度和具有一定技术、资金实力的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施工、建筑劳务、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企业进行优化组合,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综合实力的外向型、拓展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五、树立亲民理念,打造和谐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