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7 15:47: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篇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含义

1990年,美国企业战略管理学家布罗哈的和哈默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只是企业某一方面的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一般竞争力是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资源具有战略价值,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组成和特殊经历的烙印,其他企业难以模仿。能为企业取得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并为企业独自拥有,还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因而依靠这种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包括服务)在市场上也不会轻易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企业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找到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利用它向外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想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知识、技术上不断创新。通过形成新的核心能力,产生新的核心技术,再创造出新的核心产品,这才能使核心竞争力得以延续,在长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对采购外包的阐释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管理整合形成的,Quinn的研究表明,企业应该持续地在具有核心能力的业务上进行投资,而将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进行外包。外包非核心活动可使企业更加提高管理注意力,加大对绩效显著工作的资源的分配,而对相对劣势的工作交给外部组织承担。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不断发展的、可控的、难以复制的“核心能力”上。把次优的采购活动交给更为专业的采购公司,以充分利用企业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第三方采购的高效率主要来源于其专业化的技能可以使企业在取得某些商品和服务方面获得更多的灵活性。采购外包结束了自给自足的采购组织模式,同时把非核心采购业务全部或大部分外包给别人也可以在核心采购业务上增强竞争优势。

三、采购外包决策过程分析

采购外包更多地被公司看作是战略上的调整,成本的节约则被看作是次要的原因。企业在实施采购外包业务模式时,必须权衡考虑。

首先,要看采购外包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明显的全局性、谋略性特点,采购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应当从属于、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采购外包若偏离了企业发展战略,就会打乱企业的长远部署,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许多奉行国际化战略的公司,在进行全球扩张时,都纷纷选择将采购外包给更熟悉本地资源的第三方公司。企业则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专注于研发、生产,提高整体效率,更快速地进入本地市场。

其次,要看采购外包是否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把采购业务外包,以利于企业更好地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采购外包并非把采购业务全部外包给更专业的第三方采购公司,彻底地把企业的采购职能、企业的采购部门从企业中删除。科学的外包是将企业中缺少战略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机构,充分利用社会的公共采购能力。企业自行处理专业采购、涉及核心竞争力的采购,以及企业已经建立采购优势的业务,并在公司留有骨干的采购人员与外包采购商进行协调。

最后,要分析采购外包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并不是所有的采购项目都适合外包。企业要对外包所耗成本与自行采购所耗成本,做详细的对比分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采购外包的决策要上升到战略高度。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认真分析采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有多大;企业能否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比自营采购更高价值的资源,由此决定企业是否应选择采购外包。

四、采购外包风险分析

1、企业机密外泄。正如IBM前任首席采购官里克特所言,生产采购包含着许多提前设计工作,而你并不希望设计秘密公开给第三方,因为他们可能与其他公司分享这一信息,而一旦采购外包将发包方的采购利益和经验告诉其他公司,这无疑会损害企业的竞争优势。

2、易失去采购的控制权。长期和缺乏机动的合同容易削弱企业对采购的控制力,且决策的可逆性下降。有可能造成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失控。

3、难于监控。如果是处于不同的环境和规章下,对采购服务商所进行采购活动的监控实施的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据专门从事外包合同审计的ZndEdison公司的调研发现,大多数采购服务供应商向发包企业通知价格上涨只需两天,而通知价格降低则需要22天。因此,如果企业不跟踪市场动态和对服务公司进行定期审计,报价中很可能会隐藏一些额外的成本,从而导致经济损失。

4、转置管理成本上升。转置成本是企业由自营转向外包时将会增加的管理成本。当采购外包服务与风险成本高于由企业自行采购时,企业将放弃业务外包,促使企业重新构建自身的采购流程系统。这一反一复,无疑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5、对职工的工作情绪造成冲击。采购外包往往会裁减职工。随着更多采购业务的外包,企业采购人员会担心失去工作。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被外包只是时间问题的话,就可能使他们失去对企业的信心,失去努力工作的动力,导致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业绩水平下降。

篇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或者称为“三E”改革,即“经济、效率和效益”。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西方国家建立了政府财务会计,并在政府财务会计系统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快速扩张,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收税越来越不能毫无限制地支撑不断扩张的财政支出,需要从资本市场融资,因而对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构建政府财务会计的理论依据

1.1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因而委托理论的核心是委托人如何防止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降低成本。就我国地方政府预算而言,由于我国政府会计系统目前只有单一的预算会计系统,务会计尚未建立起来,因而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解决委托问题一是内部改革,二是外部监督,而监督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公开、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基础。

1.2公共资源和预算软约束

“公共资源”的典型案例叫做“公地悲剧”,它描述的是稀缺资源被很多人使用,结果导致环境恶化。政府举借的“政府债务”其实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经济发展”甚至是“政府形象”,可能会过度地举借债务,导致债务膨胀,然后将偿债的义务转嫁给下届政府。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直接原因是政府会计信息不透明,政府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预算约束”在我国地方政府预算行为中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其直接原因也是政府会计信息不透明。例如,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发展当地经济,由于上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掌握的有关信息非常有限,既不知道债务的规模及其合理性,也不知道资金的用途是否合理。因此,要解决上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必须改革政府会计,增加会计信息供给。

2.我国政府会计现状和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尚不能承担起我国政府治理的重任,未来的政府会计体系应当由政府预算会计、政府财务会计、政府管理会计组成。就现阶段而言,首要的任务是将财务会计的职能从政府预算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政府财务会计系统。

2.1预算会计无法全面地反映国有资产存量

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它难以全面地反映政府资产状况。例如,在收付实现制下,财政部门拨付给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财政部门在确认为一项支出之后,其所形成的资产便离开了总预算会计系统,进入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系统。而且,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既无法真实地反映国有资产存量,也无法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情况。

2.2预算会计无法全面地反映政府债务状况

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确认基础的,在这一会计确认模式下,收入和支出的确认是以现金的收入和支出为依据的,财政支出只核算实际现金支付的部分,不核算当期已经发生而没有支付现金的部分,债务的确认也是如此。例如:政府承担的未来支付的雇员养老金、政府债券、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债务是不能确认的。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势必会越来越大,然而这些负债却不能体现在政府财务表中,为政府未来债务的支付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3预算会计无法全面地反映行政成本和费用

在收付实现制下,当年的预算收入减去当年的预算支出,等于预算资金净结余,预算资金净结余并不能反映预算的绩效,也不能反映政府或单位的成本投入和产出情况。因此,现行的预算会计,无法衡量政府绩效,不利于对政府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也不利于政府内部的效率改进。

3.我国政府财务会计构建的思路

经过上述分析,从预算会计中分离出财务会计是势在必行的。二者分立后,政府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主要核算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不核算预算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存量;政府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不仅要核算预算收支,而且还要全面地核算资产存量、负债、成本和费用等财务状况和绩效。

3.1引入权责发生制

政府财务会计应当引入权责发生制,以区别于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引人权责发生制,可以完整地反映政府拥有的资源和各类负债,这样才能全面地核算成本效益,才能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信息基础。第一,对于资产核算而言,引入权责发生制后,可以计提折旧,有助于判断政府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资源的消耗。第二,对于负债而言,不仅可以反映政府已发行的国债等显性债务,而且也可以反映政府养老金、政府担保等隐性债务,防止当期债务转嫁给下届政府。第三,引入权责发生制后,可以引入费用要素,例如,将应付公务员养老金确认为一项费用,以全面地反映政府当年的运行成本。可以说,费用要素的建立有助于衡量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成本,有助于科学地考核政府绩效,使政府绩效预算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政府效率,提高公共资源运行效益。

3.2理顺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关系

政府财务会计从政府预算会计中分离出来之后,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应当采用单一的收付实现制,以便于使预算会计反映的信息能够与预算的收入保持一致性,以便更有利于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及其结果,维护预算的合法性。与此同时,政府财务会计则应当采用单一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以便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情况和政府运营效果,更好地服务于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

4.构建政府财务会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4.1增加预测性财务信息供给

政府的运营目标与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企业的核心目标是盈利,是衡量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而公共产品的效益存在外部性,政府财务活动产生的收益大部分流向了社会,并不能完全反应在政府的财务报表之中,而政府活动的成本则要全面地反映在政府的收入费用表当中。也就是说,政府支出有可能不会为政府带来财务效益,或者有可能不会立即带来财务效益的增长,例如,对于教育投资即是如此,其成效往往需要等到若干年后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政府财务会计系统之中,必须要有一些前瞻性的财务信息,以反映政府支出效益的滞后性。

4.2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

由于政府的非盈利性,以及政府目标的多元化,政府的财务信息具有天然的局限性,不能像企业财务报表那样具有足够的信息量。政府资产负债信息、收入费用信息以及现金流量信息等,难以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效率,需要补充大量的非财务信息以及绩效信息。

4.3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篇3

1 政府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企业研发的理论分析 。

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的决定因素是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如果研发投资的预期回报率高于其他投资,则企业就会自动的倾向于这项投资,反之则不会。研发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具有正的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使得投资主体无法完全获得由自身研发投资带来的所有收益,即使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相当完备的经济环境中,也会由于专利保护的时限性和其他形式的知识溢出导致投资的私人回报率低于从整体来看的社会回报率,这意味着私人的研发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jones和williams(1998)认为,保守的估计社会最优的研发投资会是实际投资的2~4倍。所以,无论在当今的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政策来激发社会的研发投资是各国政府的一个必然选择。

从总体上说,政府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提高或激发社会的研发投资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其一是需求方面,也就是通过对研发活动的直接财政补贴或税收激励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弥补企业没有完全得到的收益。这些措施在资本市场更加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会更加有效,因为在资本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首先,由于缺乏足够的风险资本的加入,企业不能通过外部融资来分担风险,大企业可以转向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来进行研发活动,中小企业则会因为缺乏风险资本的加入而无力承担高风险的研发投资;其次,由于在更加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道德风险更加严重,使得企业为研发融资的成本更高,从而减小了对研发的投资。当政府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政策参与社会的研发活动时,则会大大改善这种研发不足的现象,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最后是供给方面,政府可以发挥财政力量,通过增大对教育的公共开支,尤其是增大对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支出从而为社会供给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显然,在相同的研发强度下,具有更多的科研人才会提高社会科技创新的效率和产出,从而激发更多的研发活动。

事实上,政府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出发的各种财税政策的效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不同的产业中是不尽相同的,因为影响企业创新的除了政策因素之外还有很多,比如经济的开放程度、市场结构、企业的规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而这些因素是共同发挥作用的,所以,分析财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需具体考虑产业的内外部环境。本文分析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各种财税激励政策的选择。

2 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信息技术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各行各业的通用性关键技术,较强的渗透性吸引了世界各国对其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我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对改造我国传统产业、促进其他各行各业的创新和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有着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我国信息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起步阶段、创建阶段,进入到了目前的迅速发展阶段。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翻了一番多,从3.1万亿元增长到了7.1万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4.8%。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

尽管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通过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办公、会计和计算机制造业以及广播、电视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强度(用研发投入与工业增长值之间的比例来衡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我国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而研发投入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保证,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各种财政政策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

再次,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信息产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的基地,但我国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在很多核心技术上没有自主产权,尤其是在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元器件等核心技术上,研发能力甚为薄弱。这导致了我国仍处在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底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或通过制定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及设置更多的技术壁垒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控制,或通过在我国国内大量申请专利来占领我国市场,加大了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阻止了我国信息产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综上,只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信息产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真正把我国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3 提高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选择

3.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对重大产业项目的财政支持

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一直以来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自然地选择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虽然在实施积极的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下,技术创新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并且个别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上没有处理好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关系,技术消化吸收的效率比较低,在大多数核心技术上还与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从国外信息技术创新提升的过程来看,无论是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美国,还是实施技术追赶的韩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对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核心技术的行政干预和统筹安排。所以,必须要通过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具有战略地位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从而获得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财政投入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1995—2008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活动经费中由政府筹集的平均比例为4.4%,企业筹集的平均比例为85%,通过金融机构筹集的平均比例约为10.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活动经费中由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筹集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88.8%和8.2%。这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科技活动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身筹集,由政府筹集的数量相当有限,而在我国信息产业整体的研发投入不足以及其他渠道融资不畅的情况下,增加政府财政的直接投入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是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3.3 通过制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与政府通过直接的财政支出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相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自主研发将起到不完全相同的效果。首先,从理论上说,政府加大直接的研发投入可能会和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互补,也就是起到促进私人研发投资的作用,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对整体研发投入增加的效果并不明显,但税收优惠的激励政策直接降低了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其次,税收优惠政策可能更有利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建立。在制定具体的税收政策上,一方面要根据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技术引进等各种科技活动支出制定相应的税收抵扣额,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税制,提高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并对各种技术创新的性质进行区分,特别对应用性广的信息技术给予较大的支持,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3.4 通过财税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融资创造条件

信息产业所包含的大多数行业均属于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特点是具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同时由于技术的高端性以及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导致了其研发的更大风险性,所以,通过金融市场为信息产业研发融资的难度更大。政府一方面可以制定通过财政提供贷款贴息的鼓励政策,也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为研发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和推动风险投资资金的形成,从而促进民间资本对研发投资的支持。

3.5 加大对信息产业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

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本保证,也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leiponen(2005)研究认为,在控制研发强度的条件下,技术性劳动力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并且colombo和grilli(2005)的研究发现,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而言,政府对高素质专业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比其他形式的教育支出更加有效。针对我国信息产业目前专业性人力资本缺乏以及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政府必须从供给角度加大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加快建设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各类创新人才队伍,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2007(3).

[2]胡志坚,冯楚健.国外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关政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

[3]高培勇.进一步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0(6).

[4]丛明,朱乃肖.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j].税务研究,2010(1).

[5]代明,牛昕,戴毅.创新导向型财政政策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0(3):89-92.

篇4

从客观角度而言,《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我国已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都遭受到各种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务必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该课程的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融合起来,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没有将企业管理信息体系理念作为指导

会计信息化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在决策层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即内外部的会计报告,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则会充分借助会计报告信息、企业各项业务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借助会计领域的信息工具开展资金方面的管理、资产方面的管理、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成本领域的管理,进行财务层面的分析、财务层面的预测与财务层面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绝对不能和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割裂开而独自存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绝对不能和会计学的教学分开而独自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虽然已指出企业在财务层面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可是却十分缺乏企业在管理信息体系的全局理念,没有把握好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程中通常存在局限性的认识,仅是重视企业在理财领域、估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创造,却很大程度上轻视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功效。实际上,即使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所能大面积使用的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也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成套的预算财务报表的财务预测方法来获取未来现金流量数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忽视了借助企业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从而让企业财务管理所制定的决策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融入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让财务领域的决策变得十分困难,所以需要运用新型会计信息技术来进行辅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往往忽略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功效,致使会计信息化技术很难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而言表现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通常停留于手工层面的计算、运用相关计算器或者借助Excel构建财务模型来处理相关财务问题的阶段,对于ERP、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所获取的进展往往忽略,最终无法借助信息化的相关工具获取上市企业最新会计领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更加不能教会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进程中,面对稍纵即逝的现实与大量的信息时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会计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有些老师单纯地将财务管理误解为数学方面的计算。对于会计学的不了解、对于会计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致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于ERP、远程访问、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云计算等会计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不是很了解,不能利用会计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方面的信息,更不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与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研究,影响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钳制了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理念上务必形成以下观点:彻底摒弃割裂认识财务管理学习的思想,必须从管理信息体系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会计是一个提供决策有效会计信息的体系,然而财务管理是充分借助外部的相关金融信息、业务信息与相关决策有效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层面体系化的合理认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必须根据管理信息体系理念,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领域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分析、决策、预测与操控的体系化过程,进而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学基本的原理、方法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要清晰明确,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价和价值创造的进程应构建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综合性判断的根基上。清晰地明确此点之后,就完全能够运用高职院校会计学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并把它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成的相关财务报告与相关财务分析作为根基,并在会计提供的决策有功效的信息――会计报告根基上大力开展财务领域的预测与企业领域的价值评估,以此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创造。如此一来不但体现了管理信息体系中会计信息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在信息生产领域、传递领域、利用领域的连续性,更能借助《财务管理》课程对会计信息利用的教学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它推动会计学等先学课程教学的功效。

(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继承会计类课程在应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譬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能够借助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进一步解决,然而会计信息化也能够给《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手段与便捷的教学工具。要最大限度借助譬如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远程访问、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借助EXCEL做NPV方面的计算和EOQ方面的计算,并在构建财务模型的根基上,借助XBRL财务报告工具大力开展对上市企业财报的财务报表分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学生不断展示会计信息化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让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走出课堂,把《财务管理》教学和企业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尽快使用将来会计信息化情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适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界都不能对此置若罔闻。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自己必须在管理信息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开展财务管理的思想,重新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新颖独特的教学目的与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适应财务管理日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主动利用XBRL等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工具,以此解决高职院校会计方面的人才难以去企业实践的困难,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XBRL等信息化工具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做财务层面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与财务决策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和实践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甚至还可借助相关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定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建春(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研究。

篇5

一、宏观经济形势

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风险拨备提出要求。此举是应对日益火爆的银证、银基业务的重要举措,虽意在控制风险,但实际对银证、银基业务(通道业务)起到降温作用。

2010年CPI涨幅5.1%,2011年涨幅6.4%,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居民的生活压力明显增大。为减慢货币流通速度,央行在2011年共进行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度达到了21.5%。加之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缴纳范畴,将信用证、保函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后,银行揽储困难重重。

重压之下,银行发行资产负债表外核算的理财产品以吸收市场资金。利用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高息揽储”,无论是银行为缓解资金压力,还是投资者为跑赢CPI,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成为银根紧缩形势下银行与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一蹶不振,以上证指数为例,从2008年开始一路下滑,起伏不定,从5000多点跌到2300点。这时银行理财产品就如雪中送炭一般横空出世,以稳定的收益和低风险迅速占领市场,直接造成了近年来理财产品的规模壮大。

二、理财产品现状

(一)我国理财产品综述

截至201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7.1万亿。截至2013年一季度,内地理财产品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目前投资对象以货币市场工具及债券为主,因此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上涨促使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上升。

6月之内,101家银行共计发行理财产品3025款。前十大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645款,占总发行量54.38%。国有控股银行市场占比上升至33.26%,占据市场主要份额。102家银行共计3580款理财产品到期,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已公布收益率的产品1569款,有六款产品实际收益率超预期,一款产品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其他公布实际收益的产品均符合预期。

银行“钱荒”直接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陡然升高。6月末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创新高:几乎没有收益率为5%以下的理财产品。从月初的4%,到月中的5%,再到月末的6%、7%甚至9%,整个6月,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呈节节攀升态势。短期信贷的快速扩张、外汇占款的大幅减少等因素导致银行流动性紧张是首要原因,银行迫切需要通过发行理财产品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二)银行理财业务暴露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但其风险管理和监管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众多理财产品中,以高收益著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几乎囊括了收益率最高理财产品的前列。2011年,实际收益率排名前十的理财产品中,实际年收益率在12%至16%之间的就大部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然而,理财产品收益最低的,往往也是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有些产品最终出现零收益率甚至是负收益率的状况。因此,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在为投资者提供丰富投资工具,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也蕴藏着潜在风险,如部分银行避谈产品风险、隐瞒实际收益、夸大预期收益、误导销售、错误销售等情形。

三、银行理财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

银行理财中,商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不是新问题,在产品的设计、营销、操作的各环节,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益不对称成为理财产品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误导

理财产品销售时,不加以解释和注明的用词和术语容易误导消费者。投资者认为,预期收益率高则将来到期收益就高,但预期收益率无法预测将来。一些寿险公司将万能险包装成“理财产品”将结算利率说成“预期年化收益率”,只承诺最低保证利率,却在销售中宣传投资收益稳定。但根据保监会2009年颁布实施《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万能险以任何形式公开推广时,只能承诺最低保证利率(一般为2.5%),超过保证利率以上的部分,必须以醒目字体提示为“不确定”。另外,在产品名称上也存在误导,一些产品起名“稳富”“稳盈利”“心安利得”“保利”等字眼,但却并不保本,或是仅仅达到同期利率水平。

(二)风险披露不到位

理财产品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和较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的特点来吸引投资者。但理财产品不是储蓄,不能保证收益。很多产品在说明书中已指明,风险暴露由投资者自行承担,而银行仅仅是方。在有一些期权结构的理财产品中,银行也说明风险大的期权结构由投资者独自承担。但在购买时,销售人员很少详细告知风险,一般仅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而已。具体条款和风险揭示只能在柜台签合同时看到,投资者通常是草率签字,当财富遭受重大损失时,才知道承担的风险。

(三)收益分配模糊

投资被投向实业还是短期贷款多数投资者不得而知,,经理是否将实现的全部收益交给投资者,还是在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时,只付给投资者预期收益。另外,银行在销售、管理理财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网点营销的成本,银行投资人的管理成本,理财产品独立托管成本等。但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具体规定银行理财收费标准,在不同银行对理财收费存在差异,一般在0.5%~3.3%之间,且弹性很大。由于收费不透明,投资者利益可能受到侵害。

四、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一)信息披露不足

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八号文”对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风险拨备、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规范银行理财业务起到不可小觑的影响。然而信息披露问题依然缺少差异化和细致化。到期收益率,认购规模等数据非常难以观测,只在一些网上银行客户端内能找到,银行一般只在购买前公布预期收益,到期时并不公布实际收益率。预期与到期的偏差,只有银行内部、监管机构以及购买者知道。没有这些信息,投资者难以对理财产品的表现进行评估。

(二)银行的盈利动机

商业银行同样以盈利为目的。理财产品给银行带来巨大收益,信息披露少银行宣传成本低,可以通过销售不利于投资者的理财产品实现更高盈利。因此,银行期望为实现最高收益而希望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延续。

(三)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

银行理财涉及许多金融专业知识,投资者中大多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高效理智的做出投资选择,容易受到欺骗和蛊惑。大多仅仅通过宣传资料的字面意思的直观理解做出决策,对合同的细节和风险的承担很难有清晰的认识。

(四)投资者维权意识薄弱

信息的壁垒让银行理财经理可以在更大范围对资金进行操控,而不被发现。在满足投资者基本收益需求的前提下,财经理可能会大胆侵犯投资者利益而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投资者往往基于对银行的信任,不会计算准确的实际收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也没有意识,这使得理财经理在幕后有更多操控的空间。

(五)投资者的“搭便车”心理

投资者在利益受到侵犯或是发现银行的不规范的操作时,由于监管举报的成本更能远高于相对于自己的获益,大家都希望他人能够站出来,规范行业操作,而自己享受“搭便车”带来的“渔翁之利”。当投资者都有这种心理时,就不会有人愿意做“领头羊”了。

(六)信息收集的成本高昂

理财产品投资者即使具备一定专业理财知识依然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而在搜寻过程中要付出大量包括人力、物理、财力以及时间在内的成本。很多理财产品的具体信息高度保密,想清楚了解各银行实际的运作能力、理财经理的业务能力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理智的投资者会失去收集信息的动机,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加重。

(七)信息优势方对信息的保护

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理财市场,拥有更多信息的人利用其他投资者不能发现的投资机会,在恰当时机实现高额利益,而信息的外露将加剧优势投资项目的竞争,削弱信息优势方的利益。因此,信息优势方会尽可能的保护或隐藏拥有的信息,甚至向他人提供虚假信息,诱导欺骗其他投资者。

五、政策建议

银行理财虽然热度不减,但依然是处于发展和成长阶段,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暴露出很多问题。为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成长和投资者的权益,监管部门应提供立法保证、规范行业操作、加强信息披露、控制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构建高效透明、成熟规范的理财环境。

(一)加强信息披露

银行应公布全部流通停售后的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实际认购规模等必要数据,并及时更新于网站及柜台公告栏,自觉接受投资者的监督与考察。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确保时效性,方便投资者作为参考。

(二)加强立法建设

先关管理措施的出台必须伴随一定的奖惩措施。对表现优异的银行进行通报表扬和嘉奖,对表现较差的银行进行通报和惩罚,形成良好的行业氛围。明确当银行出现违规或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处理办法才能让投资者信赖。因此,银行理财业急需一套细致明确的立法规范其行为。

(三)加强监管力度

定期对银行信息披露情况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检查,能够规范银行理财的行为。对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限、方法进行明确的规范,并保证投资者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渠道快速了解,实现对银行的激励机制是当前需要进一步改善的。

(四)规范银行理财操作

明确银行理财资金科投资的领域、客户购买前风险揭示的程度、银行理财中承担的业务。在保证银行理财业务不是生机的前提下,减少模棱两可、标准不一的宣传语言,统一术语,保证投资者清醒认识理财中风险。

(五)提高投资者的理财素养

应要求银行对将购买产品的客户进行规范合理的合理的风险揭示和必要知识教育。提高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性质和风险额认识,理智投资。

参考文献:

篇6

前言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效带动了社会各个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行政机关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保障。在此背景下,在了解和掌握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强以信息化推动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性,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机关内部的各项工作,已成为当前行政法机关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一、信息化内涵

 

对信息化进行分析可知,其是指培养和发展以各类智能化工具为主的新兴生产力,同时,使之为社会造福的历史过程,其除了需要具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等功能外,还需具备信息再生以及利用等相关功能,从而确保以其为核心的生产力,即信息化生产力能够有效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的内涵包括:(1)信息网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即以信息资源和公用通信网络构建的各类专用信息系统和平台的总称;(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各种信息装备的制造和信息系统及以其为基础的相关信息化服务;(3)社会支持环境,主要包括了现代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法律和工农业生产等;(4)效用累积过程,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素质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等。

 

二、行政机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规范制度的缺失

 

作为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和依据,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关系着财务管理的效果,而且对于行政机关的内部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行政机关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却并未制定和实施具有较强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加之对现有财务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工作的缺失,导致单位内部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使得行政机关财务账目的错记、漏记的行为屡见不鲜。由此可见,财务管理规范制度的缺失阻碍了行政机关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对行政机关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预算管理不规范

 

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其资金需求是随着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此,相关人员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预算金额并不能依据统一标准来进行确定。然而,现阶段多数行政机关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为了节省时间和工作便利,大都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财务预算,从而使行政机关资金产生严重浪费。此外,由于受预算标准本身的影响,当行政机关对部分棘手的问题进行处理时,财务人员出于风险考虑,并不敢将预算金额制定在较高标准,由此也造成了行政机关资金空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行政机关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在此种制度下,行政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却也出现了诸多干扰因素。例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机关的财务支付时间将受到较大限制,从而导致行政机关因财务支付时间的耽搁造成工作质量下降。除此之外,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网络支付系统仍然存在诸多隐患,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即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必须针对财务管理增设审核环节,由此也降低了财务拨款的下放效率,对行政机关任务的顺利完成造成较大阻碍。

 

三、利用信息化推动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化为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保障的首要措施。对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便是会计核算,但同时,会计核算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财务管理工作,例如,错算、漏算等情况的发生将导致财务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偏差。首先,以信息化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借助与行政机关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增加其财务工作管理与维护的便利性,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应用账目的准确性,提高财务拨款的下放效率。其次,通过引入相应的财务管理系统,并在行政机关内普及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并加强对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在减少员工任务量的同时,促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最后,利用信息化的监控方式对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如网络摄像头的安置和系统权限的设置等,从而进一步确保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推行预算管理信息化改革

 

对行政机关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工作情况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因此,对于行政机关而言,有必要也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力度,并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从而在确保机关对相关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强合理性的基础上,降低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首先,行政机关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使其在掌握财务管理系统和各种信息化财务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成立预算管理小组,并由各部门领导担任组长,以此来确保基于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以网络信息系统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通过对预算编制的各个流程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确保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最后,在预算管理编制工作结束后,行政机关领导者应对其各部门关于履行预算编制的行为进行严格要求和规范,并借助财务管理的信息反馈系统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动态监督,从预算编制执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预算内容做出合理调整,达到合理规避行政机关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基于信息化的账务差错处理

 

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在开展相关经济事项后,会针对这一经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输出对行政机关内外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在会计的确认以及计量和记录方面仍然会因诸多因素的存在而产生较多差错,从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与判断产生误导。因此,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可借助会计电算化以及现阶段较为先进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对账务差错进行快速查找,同时,对产生差错的原因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与责任追查,从整体上提高行政机关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机关财务支付的时间大幅缩减,故可利用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和会计信息平台来为机关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以此来提高各项经济事务的财务处理效率,使行政机关能够在有限的财务支付时间内尽快获得财政拨款,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机关自身发展。还需说明的是,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支付系统,通过联合相关单位和企业,共同优化网络支付环境,为行政机关的网络支付业务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促使其财务拨款的下放速度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论

 

篇7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就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渗透在课程结构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属性:

(1)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

(2)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即指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即指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整合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其次,没有必要给学校增设与计算机有关的新的目标,相反,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可加强已有的目标。第三,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对手。整合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对待信息技术的,把它当作一种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验

(1)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沁园春・长沙》

构想: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主要通过投影片、书本和录音机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利用计算机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做法:制作《沁园春・长沙》课件时,选用与相关的资源,从内容、形式多方面进行分析演示,使学生对诗词的鉴赏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教学流程见下图:

(2)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圆幂定理》

构想: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使得抽象的知识能够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掌握。

做法: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或Authorware、Flash将这四个命题的联系用动画演示,由点动到线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内在关系,即同一线段上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的积是一个定值,于是可以将这四个命题统一归纳成一个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他们的认识与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

导入 运用音、画情景或设问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 感受情境,对学习目标注意和感兴趣

讲授 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观察和思考

学生

练习 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做适当评议 学生练习、自检,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交流 调动学生参与交流和互评 让学习成果进入网络交流,开展协作学习

反馈

总结 归纳总结 自我测试、小结,达到知识综合提高

(3)信息技术与美术整合――《招贴设计》

构想: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利用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做法: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颇费心思,尤其是实践设计课,教师既要准备大量的图例,又要考虑在有限的课时内解决难点问题,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明显不足,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则明显降低。

教学流程如下:

程序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运用音、画情景或设问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 感受情境,对学习目标注意和感兴趣

自主学习 提供学习材料及简短的语言介绍 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学习和探讨

学生练习 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做适当评议 学生练习、自检,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交流 调动学生参与交流和互评 让学习成果进入网络交流,开展协作学习

反馈总结 归纳总结 自我测试、自我小结,达到知识与技能综合提高

2、通过上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例,我们看到课程整合应遵循下面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

(2)主动性原则

(3)个性化教学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4)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8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系统数据清理涉及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它不仅包含基础设备的台账信息,还囊括了地理位置的信息,还涉及将大量的数据录入PMS(工程生产管理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两个系统当中。与此同时,PMS台账必须和GIS的台账基本保持相同,每个设备必须要保证一对一的关联,实现PMS、GIS和现场设备的信息完全一样。在具体实施数据清理工作时,创新的工作模式可以提高清理效率以及其准确性。我们要迎难而上,深入分析SG186,PMS以及GIS等相关系统的数据库结构,理清所对应的生产流程信息、供电所的现场采集工作量以及后台数据处理的流程,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配电网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资产信息和地理信息根据采集坐标点自动绘制线路走向图,可以快速一键上传、自动处理资产设备的图像信息等功能,这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网设备基础数据的清理,保证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1 早期的做法

配电网设备的基础数据的整理主要是完善“站-线-变-箱”这四级拓扑关系和地理信息为目标的,建立低压电能表箱台账以及同步完压设备。这个工作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数据的采集、数据整理以及建模。

启动工作之前需要先选择一个供电所,然后采集的人员需要配备手持式GPS定位仪、纸质的Excel记录表、数码相机,以变电站的出站点为起点,沿线路清理配电网设备。清理工作主要包括用GPS采集设备的经纬度坐标、对采集的设备进行拍照,再将采集的设备数据记录到之前准备的纸质记录表中。现场采集完成后,再将采集到的设备数据在电脑中一条一条地输入到 Excel模版中形成电子档案,手动处理现场设备照片并逐张命名,最后上传到GIS中,生成图形数据。通过对供电所的一条线路进行现场采集,发现这种工作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工作效率低:大部分操作都是由人工进行,效率较低。每个设备的数据采集、记录工作都需要5-8min才能完成。

(2)所需人员多:每个信息采集小组至少需要 2-3人配合才能完成 ,一般需要线路运行人员2人,营销人员1人(一般为用电检查班人员)。

(3)工作容易犯错:设备和经纬度、照片与设备需要根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手动记录,因此很容易出错。

(4)整理数据的时候较麻烦: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人工现场录入到Excel当中,数据的整理工作显得低效又繁琐。

2 使用智能终端提升数据采集、数据整理的效率

一般而言,智能终端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因此其体系结构框架与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是一致的;同时,智能终端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应用方向,其应用场景设定较为明确,因此,其体系结构比普通嵌入式系统结构更加明确,粒度更细,且拥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高性能智能终端发展非常迅速,新应用层出不穷,不少应用都要求智能终端有较高的性能,因此,要求智能终端处理器具有较高的性能,才能提供给用户完整的功能和较好的体验。

由于需要采集、整理、建模的数据量巨大,假设全部都采用人工操作,这样工作效率低的吓人,而且需要大量人工,数据整理烦琐、容易出错。鉴于此,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配网设备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该系统提供的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将以上的缺点一一避免,还能够使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大幅度提高数据采集、整理、建模的效率。

该系统主要设备及功能如下:

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跟普通的平板电脑长的差不多。不过它的功能却集数码照相、GPS采集、数据于一体。该智能终端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双芯片,对设备的定位准确、快速,定位精度小于3m。在数据采集的过程里,工作人员只需要携带1台此智能终端到现场,然后对配电网的设备进行拍照,然后采集经纬度坐标,采集设备型号、参数等信息。采集的经纬度坐标、照片及设备的信息会自动记录在智能终端当中,而且可以通过WIFI上传到数据服务器集中进行保存。服务器配电网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在服务器端通过web技术提供了数据管理的系统。

服务器中预先存储了符合GIS数据规范的模板文件。系统可根据采集终端上传的资产信息、地理信息、设备图像信息、坐标信息自动绘制线路图等,极大地提高了清理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利用采集的GPS坐标生成线路走径图,并导出 Auto CAD 图形格式供第三方应用,既方便供电所核查采集设备的正确性,同时也为供电所后期的生产运行和工程管理提供了方便。

通过在各供电所的实际应用。该系统有以下几个优点:

(1)采集的效率很高:使用智能终端可以极大地简化人工的采集操作,采集的效率可以提升很多。每一个设备的数据采集、记录的工作大概需要2-3分钟,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150多个设备的定位、拍照等数据采集的工作。

(2)用到的设备少:采集的人员只需要携带一台智能终端就可以轻松完成所有的采集工作。

(3)数据的完整性很好:由于智能终端可以记录和维护设备和经纬度、照片与设备之间的关系,所以数据的完整性会很好,这就很好地避免了记录出错的问题。

(4)使数据的整理变得简单:数据采集完成可以直接上传到服务器,而且能够从服务器中导出符合GIS数据规范的模板文件,这能够省去人工录入的数据环节,不但可以减低出错的可能性,还能够使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

3 应用效果

对于供电所的工作人员,想要完全掌握智能终端的使用方法,只需要半个小时的培训就可以完成实际数据的采集工作。一个供电所里只需要配备3-5台智能终端,5天左右就能够完成10KV中压的设备数据采集工作。而且工作人员根本不需要去记录大量的表格,这样一来,工作强度就可以大大的下降。

对于GIS建模工作来讲,由于可以直接从服务器下载导出GIS数据的规范模板,所以之前容易犯错的数据整理工作就没有必要了,直接导出模板,直接在GIS里建模就可以,GIS建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下降了很多,工作量少了很多。

参考文献

[1]苏文成.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9

1.1 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地质勘察中,地质的测绘、钻探以及山地等工程中所产生和获取的数据均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参考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便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开端。在地质测绘等工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大多具有着来源广、数量多、种类繁杂和应用主题多等特点,且同时兼顾着可集性、可存储性以及可管理、复制和共享的性质。水利水电地质信息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整理、勘察图件制作以及地质体空间分析、成果编制等多个环节。在所有的处理环节中,任意一个环节都对应一种合适的信息处理技术,并通过这一处理技术来完成处理环节的工作。比如勘察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环节对应数据库技术,由数据库来收藏和整理勘察获取的数据等等。

1.2 信息处理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采集仅仅只是信息处理过程的起点,但其却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结果和勘察质量的关键内容之一。勘察中所采集到的数据主要包括前期资料数据以及工程勘察数据两大类。一般来说,资料数据和勘察数据是可以直接录入和导入的,且可以采用二维平面图和三维模型输入方式进行处理。报告、汇报、归档部分是指利用数据库、二维辅助制图和三维模型与空间分析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等勘察成果,并对所取得的成果数据进行审查汇报,最后把成果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归档。以上这些工作全部处在标准化体系的制约之下,这些标准包括工程勘察规范、数据编码标准、图层设置标准等等,同时这一过程被网络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造,从而组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完整流程。

1.3 信息处理流程

1.3.1 数据采集阶段。采集阶段的第一步工作是确定工作目标,等待目标确定之后,再仔细搜集已有的各种资料,然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标记出可能成为工作区域的地方;随后,对所标记的,可能成为工作作区域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确定下该工程的工作区域;最后,在基本确定下的工作区域内进行测量和测绘工作,勘察该工作区域地质条件是否满足施工需求。测绘完成后,可现场采用钻探、物探以及地质实验等方法来开展深入的地质勘察工作。

1.3.2 室内整理阶段。之所以叫室内整理阶段,主要是因为该阶段内所进行的地质资料校对、分析、分类等管理工作都是在室内进行的,无需到室外进行。事实上,室内整理阶段和数据采集阶段是可以同时进行,或者顺序颠倒的,实际执行时,可先进行室内整理,再进行室外出具采集,也可先采集数据,后整理数据。

1.3.3 数据分析处理阶段。顾名思义,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前两个阶段搜集、整理得到的勘察数据进行处理,将现有的勘察数据加以编制,形成各种类型的资质图件。野外勘察数据的处理可采取统一、分析、计算等方法作简便处理,编制成相关的图件资料,为下一步勘察报告的编制和形成提供参考。

1.3.4 报告编制阶段。数据分析处理完成之后,便是数据报告编制,最终得出勘察成果。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来说,数据经采集、整理、处理以及编制之后所形成的编制报告,便是勘察的最终成果。报告编制阶段,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报告内容时主要以来自身对地下地质空间的感悟与工作经验,充分利用获取的数据和前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处理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

1.3.5 成果审查与汇报阶段。这一过程是对整个勘察工作的检查和验收,如果分析不够充分,要返回到分析处理阶段进行更充分的分析处理,如果分析结果缺乏足够的数据,要返回到数据采阶段,进行补充勘探工作,直到审查通过。

1.3.6 资料归档阶段。数据资料归档阶段是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终点,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原始勘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工作。这部分资料同时也是其它工作的资料依据。从信息处理角度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部分,其中数据管理包括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对数据应用的结果进行管理,数据应用包括数据统计分析、空间模拟与分析、地质图编制和报告编制等。

2 实现地质信息技术的集成化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24

Analysi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llection Wor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rchives

ZHANG Yuxia

(Binzhou Polytechnic, Binzhou, Shandong 256603)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ent acquisition, incorporated with the file system is perfect or not properl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orderly progres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Therefore,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on its origin and strive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inking, clear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earnestly do a good job the daily work of file system and incorporated acquisition work, ens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o make positive return. This paper points out how to correct the deficiency in the practical work, strengthen the archives col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work of the project,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project archives collection; strengthen the archives incorporated

所谓科研档案的具体含义与工作内容,便是在日常工作当中通过对有关科学研究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原始记录资料、最终结果以及多种方式进行内容的收集、采集、撰写等工作,通过规范的记录形式,存档保存,对最后科研项目成功与否以及经验信息的积累。档案收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基础和开始,它不仅来源于科研活动,通而且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有着非常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努力完善档案建制采集编写工作,这有助于我国各类科研行业的全面发展脚步。目前我国在此领域的进展情况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以旧有的模式进行相关日常工作,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对其研发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目前在科研内容上收编采集的不足

1.1 所采集信息不达标造成整理效率低

在日常工作当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档案建制存在掌握较弱的情况,档案从采集、整理、归类、存档等一系列环节当中,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标准,导致许多档案在存档后,难以梳理与整合化管理,导致有关信息在存放多年后,工作人员在有所需要的时侯,还要重新对其翻阅整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与使用的时效性。同时,伴随着我国各领域科研项目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进度都在先进化、国际化,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使得许多内容的存档操作手法已经被淘汰,无法跟进时代脚步进行跟进,也造成了有关内容整理效率低下等客观事实。

1.2 相关人员工作能力较弱,思想过时

部分工作者,在对档案进行一系列工作的过程当中,因个人的工作能力较弱,导致在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时,存在疏漏与错误。导致在档案需进行调整与查阅时,无法第一时间使用和查找,严重影响了各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同时,因其思想层面较为落后,思想认识过时,在工作当中无法做到创新性的工作进展与调整,导致此类问题的恶性循环,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1.3 有关人员无法适应工作转型

目前,我国在各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加与进步,随之而来的则是有关档案采集与收编进程逐渐从全面型转变为独有型态势,既有关档案存档的有关内容,划分不同工作人员进行单独管理,以配合目前我国各领域的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有部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无法适应其工作转型,在系统化的工作进程中,缺少相应的处理办法,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对各项科研情况的信息资料进行有效处理,从而降低了整体项目信息档案的采集与提取工作。

2 解决目前不足之处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工作负责人的思想认识

为切实加强有关档案建制工作的诸多细节,要求相应负责人,在工作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自身思想认识,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管理模式,运用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段的科研信息采集、划分、整理、存档等工作过程当中,提出“负责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与理念,要求负责人在相关工作中,能够全面管理好手中应处理的内容,明确自身责任,加强与各级层领导思想沟通的情况。

2.2 档案建制有法可依

在有关工作的开展过程里,应当建立起一套“外圆内方”的处理管理办法,既在工作当中,在针对不同信息的采集过程中,要做到“外圆”,根据不同情况,创新改变旧有的思想认识与实际操作手法,灵活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深入所针对领域进行信息的有力采集与了解,同时还要做到“内方”,既无论对于何种信息的门类与存档工作,都要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进行正确操作,保证各类信息的收编进程能够快速有效进行。

2.3 步步为营,革新超前管理模式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国一般采用的信息采集与收编模式,是在有关科研项目得出研究成果后,再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存档。这种方式在目前的实际工作里,已无法适应其行业快速发展的进展势头。因其科研项目,一般情况下研究周期较长,以年为记的项目更是不在少数,在这样的实际状况下,最终的信息采集与整理工作,在过程当中极容易造成信息的流失、采集不完整、存档不规整、内容不完善等情况的发生,使得有关项目的知识成果和有关数据遭到遗失和浪费,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应当努力改变管理模式,提出两个完善点。

第一点:应设立有关工作小组,在各领域有关科研项目的进展过程里,实时进行跟进,对项目任一环节的信息采集,做到全面细致的信息管理,步步为营,确保项目从开展、进行到获得成果之中的每一阶段性的小成果、新经验都能完整收编,纳入档案,进行规范管理。

第二点:应健全现有管理模式,努力革新,采用“超前”的工作方式进行内容的收集与整理。既“前端采集,后端管理”的模式方法,同步进行工作中的各环节配合,对已采集信息,及时整理、编写、存档。保证在科研项目的进程中,紧跟脚步,每一步新产生的有用数据资料信息,都能够做到快速处理,快速存档,不积压,不滞后。

2.4 加强有关人员自身工作素质的建设

从根本上说,只在管理体系上做文章,无法从根源处解决我国在此领域的进步与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能力与素质能力。新时期新格局下,有关处理档案建制工作的负责人,要熟悉并精通我国在相关领域内的法规体系,严格按照规范化要求开展有关工作。应当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将现代化发展当中的互联网领域操作,纳入工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2.5 保证已存档信息的高质量

在有关科研内容的存档工作中,拥有多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为电子文件类采集与存档,以及书面文字类文件采集与存档。在以上两种方式的信息处理与存档工作中,要求有关工作者应当细致检查应存档内容在文字正确率、段落划分、字迹清晰、装订成册等内容里是否达到行业标准与要求。这类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有关法律法规来执行。

2.6 提高并加强电子类文档的使用率与操作方式

目前,我国各领域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相关科研项目与成果的采集与存档内容日渐繁多,相比于传统式的文字型记录与装订存档,电子信息化的信息记录方式更为高效快捷,同时各领域的研发过程里,许多信息的基础模式便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加以生成与保存。因此,有关工作者加强电子版文档的收编能力与使用率,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还要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对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套完善计算机等电子化产品,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性,对所要存档的项目内容,利用图片、音频、文字、编码等多种形态进行有效保存,再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做到信息多样化的采集与存档。

其次,要加强有关部门的网络平台搭建以及数据库建设,通过搭建良好的网络平台,紧密结合各领域的科研项目研究所与科研小组,利用互联网数据传输快且较为稳定的优势,提高信息的采集效率与准确度,再通过自身良好的数据建设,对不同传输信息进行划分与整合,最后存入数据库,安全保存。

3 结束语

科研项目档案的收集是项系统工作,能否有效加强对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采集与存档工作,是保证我国各领域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各档案收编工作的有关负责人,应积极加强自身认识,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意识,只有完整地收集有关项目的档案资料,才能为档案的整理必归档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项目顺利完成验收和鉴定,最终实现成果和效益最大化,努力为我国存档收编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莫碧泉.高校科研档案归档及其相关问题浅析高校科研档案归档及其相关问题浅析[J].兰台世界,2014(2).

篇11

一、引言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只为学生提供用人单位数量、岗位数量等信息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形同职业介绍所,忽视了对职业信息的全面科学地采集和整理分析。只提供就业岗位,无法促进稳定就业,甚至往往成了这些部门工作业绩的评估指标,完全忽略了求职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信息的有效需求。因而,卓有成效的开展高校的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应包括学生个人求职信息,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岗位需求信息,并有效地开展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工作。

二、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

1.帮助高校及时了解社会的用工需求及用工变化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的行业层出不穷,市场发展不同阶段,也让行业对技术人员的数量需求不断变化。这些信息的反馈能让高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增加新兴的技术,调整专业的招生人数。同时,也能够帮助在校学生及早认识自身的不足及优势,及早强化自已的基础技术,调整自已的优势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帮助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

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首先要了解当下人才市场的就业行情,让自已的预期价值与当下的劳动市场期待吻合,避免期望值过高,同时也避免因不了解自身的优势,不能很好的体现自身的劳动价值。

3.帮助用工单位招到适合工作岗位的员工

有了毕业生的全面职业信息,用工单位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尽快匹配到所需的技术人才。学生能够在合适的岗位得心应手,人尽其才。用工单位能够很好的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合作双赢。

三、高等院校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职业分类和职业信息分类混淆

我国在2002年颁发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中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4级,共有20个行业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通过对行业了解。对大学生职业指导以及就业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将大学生就业职业进行如下分类:技能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等。除了职业大类,还建立了较科学的全面职业能力要求信息数据平台,供学生参考使用。

2.职业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有待提高

高校获取职业需求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用人单位来访来电(主要来源),二是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替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三是利用网络寻求需求信息。同时,这也是高校最主要最普遍的职业信息采集方法。在大学生就业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因缺乏人力物力而较少地对已聘用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有效措施。今后,应采取更科学的方法如访谈、调研、观察、问卷、回访等多种方法,建立职业信息数据平台。

3.职业信息整理与分析手段缺乏

普通高校职业需求信息平台往往只有用人单位的地址、联系方式、招聘岗位、招聘时间和招聘待遇等基本信息,缺乏登录、审核、分类整理的应用程序,也不能对职业需求信息指标进行分析,并做出定性的解释。因而,在职业信息采集平台建设时就设定相对指标统计、选择计算方法、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等功能,同时能岗位所需专业技能、行业发展前景及今后发展空间等详细的信息。

四、如何做好职业信息的全面采集

1.建立完善的职业信息数据平台

建立职业信息数据平台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又细致。只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让数据平台尽快的完善起来。要专人、专款、专项对职业信息数据平台进行维护。

2.建立高校学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职业需求的信息

对新生应重点采集职业供求信息,以帮助学生全面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对开始专业教育的学生应提供职业专业技能要求,明确各工作岗位所需能力、素质、经验等,有选择地展开学习和锻炼;对大三、大四的学生侧重提供职业需求信息,使学生对职业资源环境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出合理正确的职业选择。

3.多渠道建立详细广泛的用人单位信息

篇12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用计算机代替科技情报研究人员进行情报分析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很多情报的判读需要科技情报研究人员常年累积的经验,计算机可以做的是在最大限度上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做重复性的工作。此外,情报领域与计算机领域有一定距离,情报研究人员往往不懂计算机技术,甚至对软件的使用都感到棘手。针对上述实际需求,需要开发一个无监督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按照需要自动采集数据,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去重、分析。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计划在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研讨方法指导下,基于数字档案平台、科技报告系统等数据库设计建立一套以人为主,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综合集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智慧情报系统,从系统的物理构成来看,包括三部分:一是由参与情报解读的专家组成的专家体系;二是由为情报工作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组成的机器体系;三是由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组成的知识体系。从情报分析过程来看,该系统包括三部分:一是基于专家体系经验判读的定性情报综合集成系统;二是基于数据采集处理工具的定量情报分析综合集成系统;三是从定性情报到定量情报的综合集成系统。总之,该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建立由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具有能面对复杂巨系统问题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的专家体系,而且还需要设计开发能够有效处理海量数据的工具,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与精确分析。从技术构成分析,归类能力、关联性分析能力、辅助解读能力、报告辅助生成能力是该系统应具备的几大核心能力。

文章将主要运用信息智能检索、数据统一结构化、信息抽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前沿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各数据库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文本进行处理,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数据挖掘,完成数据的关键词输入、引文爬取、数据解析分析、统计。最终形成关于学术专题情报报告雏形。

二、学术专题档案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征为情报服务过程中数据采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档案数据库和科技报告数据库等结构化信息异构、重复,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性不强,使数据整合成为基础数据资源建设的难点;其次是是如何通过大数据时代高度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人际网络获得一手数据,并与网络、文献和数据库信息进行整合,也成为大数据环境下数据采集的难点。与此同时,无论何种数据来源,由于数据的价值密度低,数据筛选技术都是关键的技术难题。

本系统通过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搜索引擎技术、本体库、SVM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和信息筛选技术,构建面向大数据的档案数据库数据、科技报告数据库数据、人际网络数据和信息筛选的大数据采集与筛选工具,为情报服务的数据资源建设提供工具。

(一)系统需求分析

1.搜索需求:互联网数据库信息是情报服务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但是由于算法本身局限性,普通搜索引擎只能采集到约10-30%的信息,只能完成情报大概情况的收集,不能满足情报检索中查全率的要求,对于查准率也只能满足部分要求,这种现状对于情报服务来说,是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浪费。本系统需要在普通搜索引擎的基础上通过重点、互动、专业垂直搜索,完成深入的、交互式的、专业的科技情报搜索。本部分的科技情报专用搜索工具是由元搜索系统、重点搜索系统、互动搜索系统、垂直搜索系统和深网接口系统封装在一起构成。

2.大数据筛选:数据库数据具有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因此,数据的筛选对于情报服务的质量尤为重要。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使得大数据难以根据同一标准进行筛选,因而计算机难以独立完成筛选工作。本系统根据研究内容设定采集数据的范围,将采集得到的数据去噪、剔除相似数据后,根据领域词汇距离、情报点关键词录、情报报告关键词录摘录出较具情报价值的信息,力争把以十万计的海量信息压缩到600条以内,同时保存足够的核心信息,并采用人机结合的工作方式,提供专家判读的界面,为数据筛选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3.动态情报跟踪与基于科技主体的社会网络情报需求。搜索引擎完成的是面向互联网数据库数据的静态数据获取工作,然而对于情报服务来说,动态跟踪能够展现情报研究对象的活动轨迹,对于情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完成科技主体(单位和个人)相互关系的表达,从而确定某一主题下各个科技主体的特征,以使我们能从中找到适合进行情报分析判读的行业专家。本系统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情报采集技术,创新情报采集模式,全面采集由情报所所内人员、行业专家、专业情报员,通过科技情报生产的规范化流程、规范化方法,依照科技情报质量控制体系,在情报分析模型方法库和情报分析方法工具包的协助下,完成情报的分析流程。

(二)系统模块设计

本系统根据关键词并行进行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爬取与数字档案馆中的科技档案爬取,获取有效的网页信息与档案信息,去重、去噪后得到需要的网页信息与档案信息。对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采用特定的算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生成需要的图表格式并得出结论。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按照档案情报流程节点的不同,该学术专题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可以细分为几个大模块:搜索大模块,控制大模块,整理大模块,分析大模块及结论生成大模块。大模块下又可细分为几个小模块。学术专题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模块划分如图2所示

1.搜索模块:搜索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搜索模块和数字档案搜索模块两大模块。网页搜索模块致力于在科技报告系统网络上搜索与关键字相关的网页集合,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初始的科技报告系统网页信息材料来源。数字档案搜索模块是在制定好的数字档案馆中搜索与关键字相关的档案集合,得到与关键字有密切关系的档案集合,为之后的整理分析等工作提供初始的材料来源。

2.控制大模块:控制大模块主要有两个小模块:内存控制模K和线程控制模块。无论是从网页中获取信息还是从档案库中获取信息,系统在获取信息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容量比较大,所以需要内存控制模块来高效的非配运行此系统的计算机的内存,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由于要获取的信息内容十分多,因此采用并行技术进行获取信息的操作。

3.整理大模块:整理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整理模块和档案库内容整理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整理模块只要是对获取到的网页进行去重,去噪等处理,得到干净、整齐的网页内容。档案内容整理模块是对已经获取到的档案集合进行去重,去噪等处理,获取格式整齐的档案内容,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4.分析大模块:分析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分析模块和档案内容分析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分析模块是对前边已经处理过的网页信息采用分类,对比等特定分析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以帮助后边的模块得到想要的结果。档案内容分析模块是针对之前通过搜索,处理得到的整齐的档案信息内容采用特定的分类,对比等分析方法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的结果。

5.结论生成大模块:结论生成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生成结论模块和档案生成结论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生成结论模块使用通过关键词筛选出的网页信息经整理、分析得出的结果采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现给用户,让用户对结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档案生成模块使用通过关键词帅选出的论文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得到的记过采用与网页生成结论模块基本相同的样式,如表格、柱状图、饼图等方式向用户展示该关键词搜索的内容的结果。便于用户进行相关的决策等。

(三)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结构共包括元搜索模块、垂直搜索模块、URL调度器、数据存储器、多线程控制器、源码解析器和数据分析模块,其中元搜素模块主要是对科技报告系统网页数据进行检索;垂直搜索模块主要是对档案数据库进行检索。由于网页数据与档案库的格式差异较大,故本系统开发两个软件分别对网页数据和档案数据进行处理。从系统结构上来说,除了信息采集模块外,两个软件的结构基本一致,都是通过上述模块进行相互协调控制。用户在系统运行初始化时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如检索的最大页数、检索的时间间隔等,然后输入关键词,系统结合上述功能模块就可以脱离人工自动对数据进行检索和处理,最终实现无监督的信息采集工作。

系统的基本流程:在传统网络爬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网页信息进行抽取,将下载下来的数据保存到内存中,与之前的一级链接相同,当内存中的数据超过一个阈值时,将它们输出到本地文件中。

当全部数据抓取下来后,数据被分为网页数据与档案数据,由于档案数据是标准的结构化数据,并且科技档案技术方案的重复率并极低,也不存在大量噪声数据,因此可以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

三、学术专题档案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的功能实现

篇13

一、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

农业推广信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农业发展而及时掌握与农业相关的科技、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在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能动性及及时性原则

对于农业推广而言,应主动采集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同时还应及时将有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和推广。对于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而言,要有高度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和推广能力。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能够及时掌握和推广当地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推进当地农业发展。

(二)真实性、有效性原则

信息的根本属性是真实性、有效性,对于农业科技信息而言,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采集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信息的含金量、实用性和可靠性作为首要考虑的要素。

(三)实用性与效率性原则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言,的各类科技信息应是当地或一定区域内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信息。因此,农业科技信息的实用性非常重要,只有符合农业、农村、农民需求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信息后,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信息才是好的信息。

(四)系统性与全面性原则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而言,信息提供者在对信息采集、整理后,应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加工,做到信息的来源、目的、意义、实施、效果和评估等方面的系统性分析和全面性分析,确保农业科技信息的价值。

(五)规范性与计划性原则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而言,不但要体现其价值性、科学性、真实性等方面的属性,而且要考虑信息的积累与信息采集的规范性,通过对农业科技信息采集进行制度规范、完善管理,形成农业科技信息分类数据库,作为农业、农村、农民决策的参考依据。同时,对于农业推广服务、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还应制定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计划,通过计划促进信息采集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六)预测性与动态性原则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而言,在信息的采集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确保提供的信息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领域动态变化进行掌握,确保信息的指导性作用。

二、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程序

在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方面应遵循一定的程序,确保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合规性、科学性。一般农业科技信息采集应按照确定采集目标、制定采集计划、采集工作实施、采集效果评价进行。

(一)确定采集目标

1.确定信息服务的对象

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提供的信息内容、层次、深度都应区别对待,对于不同区域的农业科技信息采集也应有所区别对待。

2.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

明确信息需求者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采集,使采集的信息内容真正为信息需求者服务。

3.确定信息采集的范围

对于信息需求者进行需求分析后,应明确信息采集的范围,这个范围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采集,一是横向采集,采集与信息需求者相同、相关或相类似的信息,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二是纵向采集,对一定区域、空间、时间内的连续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进行数据比较研究,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客观、可靠、具有可参考性的信息。

4.确定信息采集的数量

根据信息需求者使用信息的目的确定信息采集的数量,如对于农业产量的分析,可以对近5a或10a的信息进行分析,而更长时间的信息受气候环境、科技环境、劳动力环境变化的影响已不具有客观的参考价值,因此,信息采集的数量应根据信息需求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要进行掌握。

(二)制定采集计划

采集计划是根据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内,进行的信息采集工作安排,对于信息采集计划应做到规范、周密、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三)采集工作的实施

按照采集计划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做到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四)采集效果评价

对于信息采集、后对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客观分析、客观评价,从而为今后的信息采集工作的质量、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是信息采集的收尾工作。

三、结语

农业科技信息对于现代化农业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熟练掌握农业推广信息采集技术,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农业发展。

作者:于恩晶 单位:大庆市大同区农业指导站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