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7 15:47: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感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更加地细致、明确,新课标改革过程中不断强调的学习理念之一就有自主学习。众多学者研究表示在课堂教学中高效、科学地学习之路就是自主学习,但是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仅仅是在表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没有给予尊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比较随意。因此对于现阶段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亟待进行改善。笔者就是在此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一、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
(一)确立自主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需要将自主学习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确定,确保调节引导的功能能够由目标发挥出来,让学生的有关学习活动是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目标的确立,首先,需要确保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与教师布置的学习目标相一致,是在小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设立的自主学习目标,与就近发展区基本理论符合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在有效地指导中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其次,自主学习目标的确立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的,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引导性。
(二)注重组织开展探究活动
小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思索,对学生合作互助活动的开展比较有利,是学生对文本大意体会、感悟和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良好方法。首先,在探究性学习任务布置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对其自主思考问题进行引导,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其次,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和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其能够自主地将自己所学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学习中来,在互动、观察和对比活动中对答案进行自主验证求解。
二、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一)尊重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人文性、思想性是语文教学所具备的,而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因素导致其仅有初级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体会和认识。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选择权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从学习兴趣出发,比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将宽松、民主的选择权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讲一讲、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文本段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需要将话语权提供给学生,以学生的体验作为出发点,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对相同的文本会有着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需要给予鼓励,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创设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小学语文教师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有利于催化和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主体意识。在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其是活动的、能动的,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性,其大多数都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需要将氛围营造得更加民主,在情境中教师需要将角色转变,利用师说生评、生说师评、生说生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出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将自学氛围创设出来,将自学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教授的学习方法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借助在线平台密切师生互动
不同于在校期间师生面对面教学交流,疫情背景下,语文在线教学不利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疑难点,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咨询。为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教师需探索与学生的多渠道互动办法,如,在语文直播教学中,可以留出供学生提问的时间,并在线及时为学生答疑释惑。同时教师还可借助班级钉钉、微信群等在线交流互动平台,以语音方式就语文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及问题。线上教学结束后,教师可汇总学生反映较多的疑难点,设计相关内容的强化训练题目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解析和思考,直到掌握相关内容。为了保障在线教学质量,教师可利用在线平台的便捷条件抽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并将完成质量较好的作业通过平台进行展示以供学生学习借鉴。
综上所述,疫情期间虽然给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但也是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契机。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探索语文在线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做到化不利为有利,使学生在居家期间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唐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去想象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假如作者说外地的人好,母亲会怎么说?说外地的水甜,母亲会怎么说?……这样自然的引导,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91-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这些优点是广大教师有目共睹的。然而,笔者在近些年探究语文教学更优化、更高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过多、过频地使用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弊端。
一、无需使用多媒体技术,留给学生阅读与感悟的时间与空间
四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一文时,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相关事件。第一课时,先由谈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导入,接着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和有感受的词句,最后教师指名初读课文。有学生读出了张飞的粗鲁,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大笑。此课被教育局的督查领导批为差课,理由是作为现代化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上课居然不用多媒体。笔者认为,这课的生字量不大,可以由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认读,以体现教师的书写指导和示范功用。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按自己的感悟去朗读课文,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探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特感悟,才能认识自己眼中的刘备、张飞、诸葛亮。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达到了这课的教学目标,又为何非得使用多媒体呢?在语文教学“倡简”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感悟语言文字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而不是将多媒体技术变成程式化的教学机器,把学生制造成流水线上的规格产品。
二、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阅读与感悟的效果和效率
现代教育教学中,在不恰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不仅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经尝试在同一课的不同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技术,取得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同。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泉城》第一课时教学中,笔者先在一个班级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济南四大名泉的影像,导入新课的学习。此环节的设计本意是让学生先对济南的泉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课文描述泉水的语言降低感悟的难度。谁知,学生看了四大名泉的录像后,议论纷纷。那些问题,既有与课文所描述的名泉有关,又有一些无关课文的题外话。结果,笔者费了不少口舌,才将学生的思维牵回到课文中来,让他们按要求自学生字词,阅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仍然有学生不能专注地完成自学任务,还在窃窃私语。由此可见,第一课时的学习效果无法达标。笔者吸取了这个教训,在另一个班级教授《泉城》的第一课时的时候,由说一说城市的别称导入,引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被人们称为‘泉城’。”有学生对这句话发出质疑:“济南的泉水为什么天下闻名?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笔者引导道:“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一下子就投入到课文的初步学习之中,专心致志地读课文、学生字,学习效果非常好。到第二课时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之后,再来欣赏名泉的影像,既提高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图文结合,印象更深刻,提高了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加大学生阅读与感悟的广度和深度
二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授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时,指导学生说话。教学过程中,他播放了一段录像,内容是国旗班的战士们护卫国旗并与旭日一同升起,工人在工厂里做工,医生在给病人看病。当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理想时,就仅仅围绕录像中播放的三种职业来说。由此可见,这个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没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如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工作,自己还了解哪些职业,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而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将更多的职业采集过来,并且阐明“职业不分贵贱,只要是为人民服务,都是高尚的”这一观念。
四、过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语文课教学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话语,可是自从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后,许多教师就将多媒体设备运用到了“极致”。多媒体不光用来显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影像,就连板书也用投影显示,甚至是课文都被一句句、一段段地打在了屏幕上。学生只需看着屏幕,跟着鼠标,读着颜色各异、字体大小不一的字、词、句。如果鼠标再一点,可以标识重点词句,提示学生引起注意。学生将书本当成了课桌的装饰品,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手没拿过一次笔,书本上干干净净,什么标识与文字都没有。试问,学生的记忆力真的有那么好,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所有东西都牢记于心?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又该让我们如何去实施“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呢?
五、过频使用多媒体技术,阻碍年轻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
自从多媒体技术进了课堂,不少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都依赖于多媒体。不用好好练字,电脑打出的字漂亮着呢!不用简笔画示范,网络上的精美图片多着呢!不用示范朗读,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上有专业播音员的课文范读,动听着呢!教师可以不用写字,不用读书,不用绘画,不用朗诵……一切有多媒体呢!就连课后小练习、小测验,都可以到网络上下载一个现成的,多么轻松。更不用说什么听课评论、教研小结、教学随笔,甚至是教学论文,都可以到网络上找到现成的,不用费心费力。许多教师将教学以外的精力,都用在了休闲、娱乐上,放弃了提高自身的教学功底。
综上所述,过多、过频或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不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最优化、最高效,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其优点才能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为学生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60-01
1.引言
有一位伟大的哲人曾今说过,人,充满劳绩,仍然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在我看来,让小学语文课堂放飞诗意应该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诗意,语文教学更需要它。也许人们不大理解语文课堂的诗意指的是什么,我们这里所说的诗意并不是全部指平时课本中所学的古诗词。课本中经典的作品只是本文所述诗意的一部分,从广义上来说,它还包括通过诗意的放飞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悦动,对日常生活及事物充满了热情,从而能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故而,一切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应该把诗意教学纳入其中,应该在尊重和理解生命意义的基础上,乘着情感注入的步伐,敞开心扉,去释放蓄积已久的潜能,去感受教学中那美轮美奂的意境,并在课后去努力的热爱和创造生活。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放飞诗情进行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旨在使孩子们在轻松、诗意盎然的氛围中快乐成长,进一步推动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高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2.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放飞诗情
2.1 课文转化,提炼诗境
先从语文的本质上谈起,语文是什么,语文不是支离破碎的简单文字的堆砌,也不是一条一条流水账般的细致描述。从表面上来说,语文可能是颜真卿的一手好书法,也可能是朗朗上口的一道绕口令。深层次上来讲,它还可以指还我河山、爱我中华、保家卫国的一幅幅画面,是“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简而言之,语文是一首打动人心、敲击人类灵魂的诗篇。所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铭记着一点,牢牢地抓住小学语文特有的诗情画意,努力地创设一个直观表现其诗情的境界。
2.2 对话交流,挖掘诗意
随着课程教改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小学课文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在那唱独角戏,而更多的是讲究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互动与交流,在这种对话过后,最终会使得对话双方在感悟、情感、精神方面形成共识。不仅有助于使老师与同学站在一条线上,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形成一股合力,也能够唤起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活泼、自由的成长。在这里,对话中所体现的内容与先前所说的诗请方面的内涵,不谋而合。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追寻诗情的意境。由于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包含着说话者的情感。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意会和老师的调拨被紧密地结合起来,两者齐心协力,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充分体现了诗意语文的原滋原味,诗意存在于生活中,诗意也存在于对话中。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对话,才能“语语悟其神,字字不宜乎”,才能够使课堂充满诗意。
2.3 交流互动,构建诗心
考虑到小学年龄阶段学生天性好动,喜欢观察陌生事物,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等特点,我们适当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开展一些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地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和记录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有所领取,从而在充满诗情氛围的课堂上有所收获。比如,在上语文写作课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们上课心不在焉,还沉静在课间吹泡泡的游戏上,这时老师不如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让同学们尽兴,继续吹泡泡,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边玩,边记下此时的所见所感。同学们玩的兴高采烈,一会儿说,老师快看,我吹的泡泡变成了一个五彩的气球,另一个说,我的泡泡晶莹剔透,像长了翅膀的水晶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此时,老师可以回到教学的正轨,建议大家把刚才在活动中的所见所感回忆起来,并用自己的笔完整的记录下来,就这样一句句想象力丰富,创意性明显的语言便构建了这种充满诗意的课堂。在这种诗意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表达受到尊重,思维能力得以释放。
2.4 望文生义,体会诗情
《宿新市徐公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词,诗人在诗词中描写的是古代宋朝的事情,离现在已经非常遥远,要想把数百年前的事物一下子拉到学生面前,不但方法上需要很大的功夫,同时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是一个问题。故而这里我们要采取另外一种教学方式,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一种朦胧的诗境。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望文生义的方法,让同学们大胆的去猜,努力的去尝试,学生被赋予了这项特殊的权力之后,一下子却没有了以往的束缚,思维一下子打开,思如泉涌,看着上一行猜一猜,看着作者的名字猜一猜,看看相关的作品猜一猜,“别枝”?“鹊”? 是什么?“月”又是什么?,经过了几番尝试和论证之后,学生基本都能够在一个很轻松的环境下领会诗词的情感所在。对于那些实在是令人无法考证的内容,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种模糊的诗境中去感受,去猜想,去体会。
3.结语
总之,语文课堂上诗情的放飞,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曙光。一方面它彻底的改变了原来只属于诗词教学才有诗意的想法,从深层次上来说,它在另一方面更是推动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成为语文知识更好传播的载体。只要我们转变语文教学的形式,将诗情融入其中,孩子们才能够在轻松、诗意盎然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近几年“绘本阅读”备受瞩目,成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深入小学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思想自由,犹如一张张白纸,没有固定的范式印在上面,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其创意思维的“天马行空”常常让教师大吃一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自由发挥,不受固定形式的制约?笔者认为,将绘本引入课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绘本教学的意义
绘本,顾名思义,是以图画为主,结合简短、精辟的能概括图画内容的文字,呈现出一个图文结合的世界。儿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儿童在脑子里积累的图像资料越丰富,他的想象也就越丰富,他的逻辑思维也就越缜密。绘本是儿童世界的反映,它能让儿童捧腹大笑,也能让儿童潸然泪下,因为儿童能从中找到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角度创设情境,充分利用绘本促进学生说话、写话的可能性,学生从模仿到运用,不仅练了笔,也炼了心。绘本阅读,正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打开读写的另一扇窗。
二、绘本教学现状
很多教师没有领悟绘本教学的真谛,肤浅地认为绘本教学就是用绘本取代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教、学生学。朗读理解、识文断字、讲述整个绘本的故事内容,最后总结启发,让学生思考整本书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换汤不换药,学生甚至没有时间仔细观察图画,真不知绘本教学的意义何在,还不如直接在课堂上朗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故事。多次观摩了其他教师的绘本教学实践后,笔者发现部分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图画观察不细致”“多元理解不兼容”“文本解读不深入”“课堂提问欠技巧”“拓展延伸不丰富”等误区,有违儿童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绘本教学浅探
著名儿童文学家佩里・诺德曼指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文学讲述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故事”。因此,教师应该沿着感受图画、想象图画、引导学生读懂文化、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过程来教学。最后带着自己的创意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
1.感知封面,激趣导入
绘本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它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妙的故事内容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了引发学生对绘本的兴趣,使其在近乎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熏陶美好的心灵,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更加自主、快乐、积极地走进绘本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关注封面,如《亲爱的小鱼》这本书的封面以蓝色为背景,衬托出一个十分特别的吻:一只猫,蹲坐在水平线上,闭着眼睛,低头深情地吻着水面,透过水面那一团团的涟漪,一条泛着淡红色的大鱼,吻着水平线上的那只猫。就我们的常识而言,鱼和猫的关系应当是敌对的。因此,教师可以就封面内容设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亲近文本,品读感悟
(1)观察,悟深意
本环节教学,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深入绘本,了解绘本内容,感悟绘本主题。由于很多教师受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容易走上“老套路”,即一开课就引导学生读句子,学语言,从文字中解读文本。这时,教师要注意绘本教学的与众不同,既然绘本以图画为主,教师就要让学生先自主观察图画,注意图画所描绘的人物及事物,从图画中读出整本书的主题意义。如《晚安,大猩猩》全书文字并不多,但幽默耐读、温情脉脉,图画更是闪耀着一种卡通色彩,整个故事就像是作者用浓浓的夜色与五彩缤纷的荧光粉画出的一个梦,既有大象、狮子、长颈鹿等动物,又有动物园管理员夫妇。动物形象让人忍俊不禁;而气球、小老鼠、大香蕉等一系列充满童真童趣的细节更是能让学生立刻融入其中。这个充满温馨色彩的故事,主旨凸显人与动物的和谐。和其他绘本一样,这个故事里隐含了很多作者设计的智慧点,还有很多相关联的元素,只有学生细致地观察思考才会发现故事背后的内涵。
(2)想象,激童趣
绘本中有大量的“留白”,正因为如此,我们便可以借此进行想象训练。以《点》为例,有一段文字说:蓝色和红色混合在了一起,她发现,她弄出了一个紫色的点。我们可以请学生回忆自己的美术实践经验,思考还有哪些颜色可以混合出新的颜色。又如,几个星期后,在学校的美术展览会上,瓦斯蒂画的点赢得了啧啧称赞。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赞美他人或者被他人赞美的经历,想象当时瓦斯蒂具体赢得了哪些称赞声。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体会绘本所传达的各种主题思想,鼓励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寻找与其有关的影子,去升华自己所学。
3.听说并重,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非常重要又密不可分的内容。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而言,更是启蒙阶段。如何在小W语文绘本教学中做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1)绘本续编
很多绘本在结尾都会有“留白”,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用自己的思维为故事内容增添光彩。
(2)绘本仿编
在观察图画,感悟绘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仿照学过的绘本创编新绘本,以此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
(3)主题创编
每本绘本,都至少有一个主题,在大量的绘本阅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由此让学生就某一主题,结合自己的认知创编绘本。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肩负着开启儿童智慧的重任,除教材内容外,教师可设置适量的绘本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当成重要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钻研和探究,找出一条路子。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起步阶段,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收获文化知识,获得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下面就此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作用,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与诸育之中而居主导地位,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起统帅作用。同志也曾提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样容易学生的反感。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到德育的切入点,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作文德育的内容。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脱离了学生的学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于零,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教师“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学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讲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自己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创新。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预习提前预习让学生对课上学习有总体的了解,疏通文意。并不不懂之处找出来,以便在课上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抓住重点之处,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提前预习让学生对课上学习有总体的了解,疏通文意。并不不懂之处找出来,以便在课上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抓住重点之处,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在预习时,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问同学、老师,对不认识的字有初步了解;预习朗读能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预习眼睛一带而过,要学会思考。试着去弄清楚课文的中心思想、文体等。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读懂课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课后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1)整体阅读法。这种方法是从教材的整体出发,采用“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再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其课堂结构可分“整体感知--具体分析--总结深化”三个环节。第一步,要着眼于整体,开讲后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2)对比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
(3)质疑性阅读。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会积极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古人曰“温故而知新”。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学生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这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还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素,是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三、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24-04
【作者简介】杨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161),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语言革命”“思想爆炸”“风潮”,这些词语正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TED演讲风暴”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将人类口语表达的力量推至了历史的顶峰。2011年,18分钟TED演讲的视频网络点击量达到了5亿次。网友们称“这18分钟,我们收获了全世界”,有些人甚至将每天收看演讲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演讲者通过思想的碰撞,熟练地运用口语表达技巧,借助轻松愉快的氛围传递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使听众获益良多。TED演讲是一场迷人的语言盛宴,亦给小学语文教学刮来一阵清新的风。
以TED演讲者的语言风格与交际水观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当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并且强调了使用语言的文明礼仪,距离儿童生成稳定开放、富有生命、鲜明顺畅的语言体系仍存在很大差异。为此,笔者所在学校从口语教学的育人目标、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规划和设计。
一、陌生化:以全新的视域观照小语口语教学的向度
在思考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体系该如何架构,内容该如何确定,教师教学方式该如何设计,教学效能该如何检测时,我们不妨跳出原有的思维与视域,以“陌生”的眼光去审视与观照。“假设我们的学生未来要登上TED演讲台,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应该形成怎样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诸如此类的问题多问一些,我们才可能打开新的思路,形成口语教学的新格局和新气象。
1.研制全新口语“素养模型”。
以培养“TED小演讲者”的目标为航向,我们约请了近30名小学语文教师,研制全新的口语教学学生素养模型(见图1)。该模型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轴,在思维轴的转动运转中,朗读模仿能力,叙述描述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论证表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等五大口语表达关键能力在螺旋运转上升。在素养模型的最外层为“TED式小演讲者”的外显样态――反应敏锐、思想独特、谈吐有致、优雅从容。
(图1)
2.打破教与学的固有“模式环境”。
环境,对学生个性、能力和品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设计”,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们很长时间内都将“学习环境”定位为物质的基础设施,以及外显的文化氛围等。其实“学习环境”更应该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以及师生互动的策略等。这些无形的和内在的“环境”,往往决定了口语教学的实际效能,是能保障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融共生,从而使得口语教学向着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向度发展的核心驱动程序。
在以往的语文口语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中以接受式、被动式和零碎式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我们基于儿童立场,遵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形成“语言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螺旋上升的心理规律,凸显学生在语文口语学习中自主体验、自主实践、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地位,最终形成体验欣赏、合作学习、实践感悟、表达分享等语文口语学习方式。
在口语教学环境设计中,教师“如何教”的命题,往往决定着学生“如何学”的走向。我们打破教师常规课堂教学中机械的“问答式”口语教学方式,在课例的探索与实践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口语表达技巧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变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注重体验感受,互动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陪伴、引导、互助、激发”式的口语教学。
二、结构化:以课程的眼光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维度
在进行口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有效组织、运用教材内容,一方面要关注语文口语课程的理性价值,必须对“教些什么”“还可以挖掘什么来教”进行选择,就如何推进口语教学活动,如何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行结构化设计。只有教师从内心生发出课程意识,用课程的眼光来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我们的口语教学才能像蜜蜂筑的蜂巢一般,以其稳定性、序列性和超精巧的结构特征而呈现出迷人的维度。
1.以稳定的课程体系为“主干”。
在TED视域观照下构建的小学语文口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绝非互相割裂的存在,它们互融共生,相互渗透又各成体系,各有侧重。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注重口语能力养成的体系化、递进性和逻辑关联性,课程的触角延伸向了课堂韧猓因此对课程体系的架构必须有完善而系统的规划,才能避免课程的实施被弱化、淡化甚至边缘化。我们依据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建议,结合国家语文课程的现有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本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背景,创造性地开发适宜的校本课程内容,完善小学语文口语课程内容体系(见图2)。设置了配套的课程评价机制,以确保本课程能稳定、持续地运转和实施,最终走向课程目标的达成――培养具有校本特有气质的“TED小演讲者”。
课程体系的搭建,一定程度意义上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依托载体都在于严谨而科学、稳定的课程体系中。直观地表述,即小学语文口语课程这棵“大树”的繁茂生长,关键在于“大树”先行生长出稳健有力的“枝干”,能够支撑所有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拓展活动“有向可长”“有枝可依”“有据可循”。
2.以序列化的课程内容为“枝叶”。
在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在“口语表达能力素养体系”的支撑下,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关键能力生长点进行了侧重性设计。以第二学段为例,在一定独创性思维能力的支撑下,重点发展学生的叙述、转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针对“复述、转述、讲故事、表演”等具体要求,研发出了《九色鹿》《小稻秧脱险记》等精品课例群,并且针对“讲述、应对、即席讲话、问题讨论”等具体要求,研发了对应性的精品课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学段各自的口语教学精品课例群落,这群落之间的内在隐性勾连便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素养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关联。
这些口语精品课将学生口语表达的达成目标扎根于实在的课堂,细小的口语体验活动之中,随着学段的递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无痕教学”中得以“水涨船高”式生长,这也是在所有口语实践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阵地。
3.以精巧的实施结构为“导管”。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就像一棵小树在土壤中的成长。儿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这一系列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分和阳光”,这必须依赖具有精巧结构的、立体状态的“实施导管”。我们以“口语实践活动”的分布格局为“导管”,从纵横交错的“立体经纬”的构架,再到引爆口语表达高度发展的“爆破点”设计,最后以覆盖全局的驱动设计为关节点,全方位打造出激发语言生长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以“学科活动”为经纬度。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中,口语表达能力的生长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在阶段性向上延展的过程中,需要关键能力指向的各项训练项目互相有层递性,交融性。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的状态与特点,将12个学期的口语拓展活动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以期让每一位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经历12次校级层面口语表达“大舞台”,在逐渐升级,逐层爬坡的口语表达竞赛、展演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有节奏感的生长与发展。
以“社团活动”为爆破点。儿童的生命成长是非一致性的,有着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多样性特征。部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人提升得更快一些,口语的流畅性、思维的深刻性、观点的独特性、语言的感染性等比一般儿童更为突出,使得这部分儿童站到“最近发展区”的枝头摘得苹果。为他们建造更高平台,组建“精英”成长营开展口语社团活动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全力打造了校级和年级两个层级的口语体验社团。
以“微课活动”为驱动式。实行“课前课”“课中课”“课外课”等微课活动的推行。“课前课”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据点――第一学段为“课前故事会”,第二学段为“课前新闻播报”,第三学段为“课前演讲”,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小型训练和即时监测落脚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课中课”指的是针对教材文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发出适切进行口语表达的学生主w活动。而“课外课”则指向学生课堂生活之外的语言体验、实践时段。如每日的“阳光晨诵”,午后的“停云憩读”,每周家庭中的“亲子共读”时光等。
三、多样化:以立体的角度检测小语口语教学的效度
因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非书面性,我们主要通过对语文口语课程的分析评价,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考核评价,对学生口语学习与活动的观察评价三管齐下来检测教学的效度,并且辐射课程成果。
1.数据监测评课程。
在每学年的期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总结分析、专家把脉等方式,同时开发课程评价监测软件,对口语课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改和调整。
以对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的监测为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前课”的时间设置出现了偏差。在“一刀切”式的时间安排中,出现了第一学段学生“吃不下”,第三学段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改为“两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的弹性设置,并以此为“点”的依据,对下学年的课程推进进行“面”的微调和完善。
2.课例档案观教师。
成立口语课程开发与指导中心,为各位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记录,积累资料。每学年对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过程与实绩进行考核评价。我们特别注重对教师推进课程过程中的课例记录和研究,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积累至少一节研究课例,以孔窥豹,在课例的呈现中全面观察和监测教师对本课程的推行和再开发能力的提升。
3.多元评价促成长。
“线上线下双点赞”――丰富和完善“点赞行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的表现给予点赞,发放点赞卡,并充分尊重儿童意见,设置各类机会和奖品予以兑换。以奖代评,以评促优。
“校园双星促成长”――创设表彰“校园成长之星”和“校园成功之星”机制。学校设立“春苗奖励基金”,对“演讲之星”“辩论之星”“故事之星”“体验日记写作小能手”“成功之星”进行专项奖励,鼓励儿童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优于表达。
当TED演讲走进我们生活,并对我们的观念、行为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时候,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儿童正是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最大被影响者。因此,刷新我们的头脑,为儿童筑起语言活动的最大空间舞台,让他们生长在丰厚立体的活动场中,生长在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中,生长在细致入微而又绵延悠长的口语体验活动中。相信这样的阳光少年,一定能向着TED演讲台的方向无限生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096-01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感受、领悟和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郭沫若同志曾指出:“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有对言语的敏感。这种敏感的养成,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要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语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激活生活体验,生成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二、加强语言实践,培养语感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朗读可使语感细腻,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无论是语感实践,还是语感分析,都离不开朗读。朗读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语言最常用最重要的方式。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潜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多种朗读形式的综合运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泛读使语感丰富。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三、理性品析词句,深化语感
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是一种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心理行为。通过“读”所获的语感多具有“感性”的因素,因此,语感的训练还必须在“理性”上下功夫,指导学生深入推敲词语,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技巧的实例,值得借鉴:
师:同学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诗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情形?能说给大家听吗?
生1:是讲主人家园中的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了。
师: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
生1:是高高地窜出墙来。
生2: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它是悄悄地跑出墙来。
生3:是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 ……
师:大家讲的多好啊!同学们,加上了想象你的语言会变得比诗还美呢!这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露痕迹地将“想象会使语言生动”这一表达技巧,融进了学生对诗情诗境的感悟中,深化了他们对诗的理解。
三、引发想象,激发语感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凭借想象,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奥与精妙,走进一个可观可感、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不但能引发学生生活体验,而且能帮助学生感知作品的内容。如:《登鹳鹊楼》第一、二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们如果简单地进行教学就比较枯燥了,不能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知了。我们就应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将诗人描写的一幅壮观、雄伟的图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样就能更好地悟出诗句所蕴涵的情理,更是让学生在心灵上与诗人产生共鸣。联想和想象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训练语感。
我酷爱小学语文教学事业,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大熔炉里语文教学的语感培养更为重要。如果从小学低年级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魅力,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魅力呢?从多年来的低年级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言魅力全无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二、加强言语实践,训练语感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言魅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小孩说话,完全是在自然形态下,靠听话与说话的语言实践形成口头语感的;还有许多成年人,也完全是在自然形态下,靠读文章与写文章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书面语语感的。但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语感,往往是低效的,并且是不完全可靠的。因此培养语言魅力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一位教师在执教古诗《草》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当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
三、比较思考,积淀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如在教学《两只鸟蛋》中,我为孩子们朗读“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当学生发现我的朗读中少了“仿佛”一词时,马上毫不客气地指出。我问:“这有什么不一样呢?你也来读读吧!”孩子们认真地读了起来,并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交流。刚开始,他们也只是感受“男孩并不是真的听见了鸟儿的欢唱,而是想象”。我接着引导他们想象男孩还鸟蛋后的心情,再把“仿佛”一词放到句子中反复读,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结合比较朗读感悟,使他们明白了:“仿佛”不能删去,“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小男孩并不是真的听见了鸟儿的欢唱,而是表达了把鸟蛋还给鸟妈妈后自己愉悦的心情。
四、训练朗读,强化语感
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有多种,如朗读、美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一)朗读可使语感细腻
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二)美读使语感美妙
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去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并体现了朗读的层次性,学生读出了情调,真正做到了读中感悟,读中生情,达到了以情育人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如教学《两只鸟蛋》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焦急不安”,我让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观看了鸟妈妈孵化鸟蛋和小鸟成长的视频。24双小眼睛都紧盯着屏幕,嘴里发出轻微的惊叹声。于是我用引导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1、鸟妈妈像我们的妈妈一样也很爱它的孩子。它是怎么照顾小鸟的呢?2、如果有一天,鸟妈妈细心呵护的小鸟不见了,它会怎么样?),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尊重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受。当我再次让学生读读“焦急不安”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想读这个词语,有的读得涨红了小脸,有的读得握紧了小拳头,有的几乎读得要站起来了。
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时光无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都与教师有密切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回归语文教学的实质“语言文字”学习,教学中应该以“情感”为基点和出发点,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激情四溢的课堂。
试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苦难与挫折,都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挖掘教材,注重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点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先进的媒体,创设课文情景,做到该喜则喜、该怒则思,或高昂激昂,或如泣如诉,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其思维的升华。
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我发现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意境和表现他内心思想的联系,学生理解很难,这是因为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环境有所区别,无法具体感知,更不用说理解了。因此,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画面上:清幽的月光洒进茅屋,贝多芬看着身旁的穷兄妹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按下琴键,诉说自己内心情感。画面展现了月亮从水平线上升起来到刮起汹涌浪花的过程,多媒体逼真地画面再辅以《月光曲》这首美妙的旋律,很快地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体会贝多芬此时的内心情感:对究兄妹俩的无比同情,对黑暗社会愤怒的控诉。这种良好的情感会促使学生强烈的爱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醒学生探索、积极向上的欲望。
三、幽默的语言催化了课堂的激情
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在一节课40分钟都能集中。那么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用粉笔来一次准确的投掷?还是怒不可遏地训斥一顿?这些做法都会让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吗?有,那就是用幽默的语言来侧面提示!
当我正兴致勃勃地讲着课,忽然发现一名学生正在偷偷摸摸的吃零食。我故做姿态地来了一句:“哎呀,我发现教室里来了一只‘小老鼠’,嘴边还挂着辣粉丝呢!”学生面面相觑,疑惑地互相观望,接着,教室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自然,那个同学偷吃的小动作也就停止了。
当然,我使用的幽默的语言不是在批评那个偷吃的学生,丢他的面子,也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而是在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领悟到“笑外之音”。
四、评比竞赛是课堂充满激情的兴奋剂
学生对平淡无奇的课堂毫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在成功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如果适当地采用激励竞争的方式,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竞争,能让学生快速兴奋起来,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文字语言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这是教育家叶圣陶的话。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活泼的形象及动听悦耳的音乐,把形象的画面、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音响引入到课堂,以其信息的丰富性、多渠道性、综合性、多向性的特点,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状态。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造就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良好氛围,促使他们领会和感悟到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语感,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强化朗读,熏陶感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其表现形式为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实践证明,加强学生朗读训练,重视朗读指导是培养语感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能体会到文章语言文字的节奏、感彩、内在意韵等。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更能很好地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去体味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去回味课文中语言的无穷魅力。如六年制第二册语文《春风吹》一课,依据课文内容,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展示冰雪融化、柳枝轻拂、小草吐绿、花儿开放、燕子呢喃、一群小朋友在种葵花的动画图像,配以《春之歌》音乐,一幅声、形、音并茂的春景图仿佛把学生带入了舒适怡人的春光之中。这时,适时地引导学生朗读,让他们边读边体味春天的美,回味语言的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情景感染,对学生的语言熏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揣摩词句,品读领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字、词、句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通过一些字、词、旬或明叙或蕴含,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些关键词句上下足功夫,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把这些字、词、句转变成具体的形象,进而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增强。如《燕子》一文中,“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让学生对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时,可以设计近景远景两幅画面。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观察比较,再对词句进行揣摩,不但能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使学生的思维由概括到具体。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妙词佳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最终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
三、创设情境.真切感受
运用多媒体教学,多维的情境信息和语言文字信息要协调地统一起来。笔者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使学生的心态同步进入语言所描述的氛围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支持参与,为学生创设多维“形真而情切”的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把学生带人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理解教材中的语言,较快地接受文字信息,优化感知的过程。在学习《》一文时,教师放映电影《》中“烈火烧身”的片断,同时,配以紧张、矛盾、揪心的音乐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此时,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同学们的情感因素完全调动起来了。
四、启发想象,开阔视野
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理解文本的“道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它不仅是文本中情与形的捕捉,更应是学生通过理解与想象,对文章深层含义的发掘。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丰富的想象,才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的活生生的世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想象架起了一座便捷、立体的桥。例如,教学《雷雨》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文中动物雨后此起彼伏的欢叫的录像,并配以实物图片,学生被雷雨过后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所感染。教师适时提问:“请小朋友们想想看,雨后蝉在叫,它会叫些什么呢?蜘蛛坐在自己重做的网上,它又会想些什么?青蛙呢?水里的鱼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仿佛自己就是这些小动物,纷纷述说自己所想象到的情景,使教学达到了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使声响、形象、色彩互相交织,再现了教材描绘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不仅仅提高了语感水平,而且在一般的认识水平、思想意识及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参与语感训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又为小学生降低了语感训练的难度,为语感训练中的自学辅导、因材施教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一、用“活的语言事实”,引导归纳“规律性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所要阐明的概括、结论、规律性,本来就是从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应当使这些事物、事实和现象成为学生独立研究的对象。……独立研究的对象,可以包括图画、草图、示意图、进度表、模型、活的语言事实(词、句)等。教师的技巧就在于,不要把这些东西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是作为一项脑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解决。”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提到“活的语言事实”。引导学生归纳“规律性知识”必须依靠大量有效的语文事实来实现,通过这些“活的语言事实”,可以让学生不断体验、感悟,逐步归纳、概括,最终形成适用儿童自己的“前概念”或“准概念”,而这些就是最初的“规律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有它的规律性;分开来说,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又有其各自的规律性。例如汉字,字形的构成是一个整体,它由若干笔画或简单“构件”(独体字的偏旁)构造而成。如果我们先引导学生学会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掌握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偏旁以及汉字的间架结构的分类,这就为学习合体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可以启发学生探索诸如“基本字带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等规律性知识。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可帮助学生揭示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的字,如“采”字,上面像是一只手,手在树上,就是采果子的“采”,类似的字如“休”“森”“众”等等。而在教学象形字时,如“火”“山”“石”“木”等字,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字,安排“比一比”的方法解决,如“力”“由”“午”等字,采用与“刀”“田”“牛”比认的方法,在比较中加深印象,加强记忆。这样边学习,边总结规律,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就可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找最大的整体构件,而不是停留在数笔画的程度上;发展学生选择最优的分析字形的方法,而不是只说说由几笔组成。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培养其识字能力并发展其思维。
总之,学生掌握了字形结构的规律性知识,找到了杂乱繁难的汉字内部结构上的规律,突破了记忆字形这个难点,识字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这样的识字教学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识字,不如说是引导学生自行依靠构字规律识字。
二、让规律“进入周转”,培养学生“语文迁移能力”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这谈不上“规律周转”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先进教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规律才真正进入开始“周转”。而且,周转的速度越快,他获取新知越多也越容易,这就是“规律学习法”。所以,我们要提倡“规律学习法”,要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的共同点总结出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比如,指导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刚开始,学生不懂得朗读,无法理解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如果教师不懂方法,只会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朗读的概念,学生们一直会睁着迷茫的大眼睛看着老师,最终还是无法理解朗读是什么。有经验的教师不会这样做,他不会责怪学生笨,而是扮演两种角色朗读:一种是绘声绘色的表情朗读,另一种是学生们的普通读法,让学生们自己比一比,哪种更好听。
再比如,汉语的词,本来是按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做词性分类的,因而,词类的概念是属于一种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如果逐步理解词义的分类,也就理解了同类词的共同性和它不同于另外一类词的特殊性,这样有利于在说、写中正确处理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提高组词和造句的能力。小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比其他经验丰富,词汇来源非常广泛,是可以理解和掌握这类知识的,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词类知识的基础。但这并不是主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严格的词类概念的教学,而意在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我们需要从低年级起,就埋下几条伏线,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每条线上都生发出许许多多的词,每串词再横向发展,逐渐就构成了网络。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学到的词语归类、穿串、结网,作为自己的储备,并随时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
二、从阅读中领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句虽然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句,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并作为语感的培养点,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足功夫。不但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隐藏的含义、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如教学《燕子》中“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时,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而这种体会过程就是对学生语感训练的过程。再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中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单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感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雪”和“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表达什么感情?“雪”指的是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炭”指的是朝鲜人民的关心和帮助。一个“雪”,一个“炭”,不正表达了中朝人民深厚的情谊吗?通过琢磨,学生从“雪中送炭”这个词语,不但品味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而且体会到了作者一字一语的准确与奥妙。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强化语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教学中,通过声像媒体为学生创设浓郁的语感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如《草原》这篇课文歌颂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深情厚意。由于学生对草原的自然景观没有直接的感受,因此可以通过放映草原风光图,并播放小提琴独奏《牧歌》,给学生创设美的情景,使学生披文入境,感悟作者描写美丽的草原牧场,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这种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