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7 15:47: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篇1

一、“白派”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流派艺术对于所有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意义。流派艺术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极其重要的一大特征,也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几乎所有的中国戏曲,都以各自形成的流派艺术为其表演艺术的最大亮点与看点。例如京剧中的“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又如豫剧旦角的“五朵金花”;越剧旦行的袁、筱、姚、王、傅戚、金等等,不胜枚举,都以各自流派为重要标志。

同样,评剧旦行的流派艺术,也是异彩纷呈,吃放其辉:李(金顺)、月(明珠)、张(凤楼)、金(开芳)、刘(翠霞)、鲜(灵霞)、新(凤霞)、花(淑兰)、韩(小云)……也无一不以各自流派艺术为核心标志。“白派”位列其中,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

其次必须充分认识到“白派”对于评剧艺术的重要意义。“白派”是评剧旦行流派艺术中的重要一种,它具有极高的美学品位与美学意蕴。它以情感浓厚细腻、唱腔低回婉转、韵味醇厚深沉、风格含蓄独特著称于世,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与喜爱。它代表着评剧旦行(青衣、花旦)表演艺术的精湛与成熟。有人将“白派”与京剧的“程派”相提并论,说明二者的独特性有相通之处。

最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白派”的重要意义。戏曲表演艺术以流派归属为最高境界,有所谓“无派不传,传必有派”之说。说白了,戏曲演员要达到最高水准,就必须学习某一种流派艺术。学习“白派”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二、“白派”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内容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白派”传承与发展,要以内容为载体和依托。具体来讲,“白派”传承与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塑造人物形象。所有戏曲流派的“最高任务”,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白派”也不例外。前辈戏曲艺术家早就说过:“演人不演行。”说的就是行当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同样,流派也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白派”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以悲剧女性为主,例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可怜的秋香》中的秋香、《杜十娘》中的杜十娘等等。

(二)表现人物情感。情感是人物形象的生命与灵魂,情感不仅是“白派”艺术的核心,而且也是一切戏曲艺术的核心,更是一切艺术的核心。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明确地指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在人物情感表现上,“白派”特别强烈、丰富、细腻。并以此达到感人动人的艺术高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白派的表演艺术真正做到了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的有机统一、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的有机统一。

(三)体现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白派”的核心内涵。因为艺术风格也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独特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民族、作家、艺术家本人在艺术上达到一定成就的标志之一。”“白派”的艺术风格是细腻传神、低回婉转。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唱腔艺术中。

三、“白派”传承与发展的必要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又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既不应当内容大于形式,也不应当形式大于内容。内容与形式应当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白派”传承与发展的必要形式,是具体落实“白派”内容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与可靠保证。具体来说,“白派”传承与发展的必要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篇2

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灵魂与生命,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影视创作如此,动画创作亦如此。

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动画创作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对于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的应用这一重要的艺术命题与美学命题,发表若干浅见,以期引起动画人的关注与讨论。

一、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的重要意义

想象力与创造力,不仅是动画创作的灵魂与生命,是动画创作的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而且是动画创作的唯一艺术途径。

众所周知,动画是以非人物形象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器物形象为主的拟人化的形象,比起一般直接以人物形象为主的影片(例如许多故事片),尤其需要超常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唯其如此,才能赋予非人物形象的艺术形象以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性格、人的爱好、人的品格。

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可以将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的重要意义分开来讨论。

首先说说想象力在动画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想象力是动画创作的发动机和动力线,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动画创作。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①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但想象的表象又与记忆的表象有所不同: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事物的重现,而想象表象则是人们头脑中新创造的形象,它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创作出来的新形象,这种新形象可以是世界上尚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象。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在其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想象或想象力,也像思维一样,属于高级认识过程,其中明显地表露出人所特有的活动性质。如果没有想象出劳动的已成结果,就不能着手进行工作。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任何劳动过程必然包括想象。它更是艺术、设计、科学、文学、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方面。”②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也早就把想象看作是形象思维的核心。黑格尔甚至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如果说,动画创作的想象力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即就在于动画创作的想象力更奇特多样、更丰富多彩、更“异想天开”。

其次说说创造力在动画中的重要意义。作为艺术生产过程,动画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这种精神生产活动比物质生产更需要创造性。动画创作同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是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生命就在于创造与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区别,就没有动画艺术。因此,动画创作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并不断地超越自己。

关于想象力与创造力支撑起动画的艺术世界,成为动画生命与灵魂的成功例证,中外都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美国动画片《星球大战》,我国动画片《大闹天宫》,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动画形象,都以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支撑。可以说,这些动画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是以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力点、亮点、看点的,也是以想象力与创造力为生命与灵魂的。

二、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应用的内容

明确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的重要意义之后,接下来就必须明确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应用的具体内容,从而全面精准地把握,生动具体地落实。

具体而言,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应用的具体内容,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题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题材是文艺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是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发展而确定的。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与作者的个性、人生经历、生命阅历、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也受到作者情感、思想、理念、艺术追求的影响和制约。题材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与前提。德国文学家歌德明确地认为:“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③

动画创作的题材,在选择、加工、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超常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美国动画片《天空战记》、《花木兰》,竟然把中国传统的题材想象、创造成一种全新的题材,把中国画的技法与现代化的三维动画融为一炉,“借中国的庙,念外国的经”,使中西文化珠联璧合、水融,令人惊叹折服。

(二)主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主题是文艺作品的内容构成要素的中心,是作品中蕴含的基本思想。动画中的主题,同样需要超常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美国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主题,居然通过拟人化的“众鱼”,表达了父爱这一人性化的主题,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令人羡慕。

(三)情节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情节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根据,经作家、艺术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④动画的情节,更需要运用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精心编织与重新打造。例如《海底总动员》的情节,就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与奇特的创造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片子,而是几乎整个片子展现的都是海洋中色彩的魅力,幽蓝深邃的海洋中,橙红色的海葵宛如海底盛开的花朵,除了红色的小丑鱼尼莫、他的爸爸马林、有健忘症的深蓝色多莉之外,还点缀着紫色的、粉红的、绿色的、橙色的、银色的、黑色的、黄色的等各种各样色彩绚烂、美丽异常的海洋生物。……”整个影片就用色彩构成情节链条,以马林寻找儿子的情节贯穿全片。其想象力之丰富生动、创造力之新颖奇绝,都达到了一定的美学高度。又如美国动画片《木乃伊归来》中,4个会飞会打的木乃伊、变成“魔蝎兵团”的沙子、小骼骸成为森林里的战士,以及魔幻电影《哈利・波特》中会飞的扫把等情节,也都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杰作。

(四)形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形象是文艺作品的核心,动画片同样如此。动画中形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形象塑造的灵丹妙药与制胜法宝。例如《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海底总动员》中的小丑鱼莫尼和他的爸爸马林、《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等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凭借想象力与创造力塑出来,有的达到了典型化的艺术高度。

三、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应用的方法

明确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中的重要意义与应用的主要内容之后,还要正确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方法虽然是手段,但是对于实现目的具有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方法论则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相连、互相配套的。

篇3

商业空间陈设作为现代化商业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除去为产品提供一定的展示空间之外,还承担着宣传企业理念与打造企业品牌形象的艰巨任务。商业空间陈设作为企业、产品与消费者三者之间的桥梁,在新时代的商品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与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因此,企业要想在这场优胜劣汰的博弈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强化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重视商业空间陈设的功能发挥。

一、商业空间陈设在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中的重要意义

(一)展示企业品牌的文化内涵

商业空间陈设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表现企业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对于企业而言,正是其个性的彰显。所以,通过商业空间陈设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展示,可以让消费者了解企业品牌形象的特色化与个性化,把握文化与品牌的核心,加强消费者对产品以及企业的深入认知,进而提升对企业的信赖感。

(二)传达企业品牌的内在属性

品牌属性是企业的服务与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促使消费者感受企业服务水平与产品功能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品牌内在属性的良好表达,可以有效强化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认知与认可。

(三)彰显企业品牌的独特个性

个性即是特色与区别,企业的品牌个性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企业与企业的差异和特点,而这一系列特点必须通过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行体现。商业空间陈设作为一个有限空间中的整体性展示,可以有效地表现出一个企业的特征,将其个性化与特色化呈现在消费者的眼前。

二、商业空间陈设在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服务性:商业空间陈设的最重要的目的与宗旨就是服务消费者,所以,其空间陈设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服务消费者的效果,进而关系到企业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与否。优秀的商业空间陈设可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商业空间陈设的服务性,增强企业品牌给予消费者的良好形象与深刻的影响。

(二)创意性:商业空间陈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要营销手段,然而,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在众多的商业空间陈设中脱颖而出,并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显得至关重要。增强商业空间陈设的创意性,提升空间陈设环境的生命力与活力,给消费者营造一种独特的、新颖的且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陈设感,将会有力地增加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产品销售额。

三、商业空间陈设在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中的应用策略

(一)选用合理的材料:材料是商业空间陈设的基础与前提,不同的材料所产生的触觉感受、心理感受、视觉感受、审美情趣以及联想等都不尽相同,比如,材料的软与硬、细腻与粗糙、透明与实体、冷与热、重与轻等都会给人营造不同的感受与想象。商业空间陈设应根据企业的产品特性以及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等,选用相匹配的材料,通过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的色泽与质感等,为消费者营造独特的产品感受,增强其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感受与认知,提高商业空间陈设的功能与意义。

(二)采用流动色彩:数码视频、灯光色彩、计算机技术、灯光数控等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流动色彩成为现代化商业空间陈设中色彩元素应用的必然发展趋向。流动色彩突破了传统商业空间陈设中固定色彩的应用局限,增强了空间陈设的流动感与创新感,极大地提升了商业空间陈设的效果。

篇4

1 民俗符号与旅游形象系统设计范畴界定

1.1 民俗符号范畴界定

符号是一种以具体表达抽象,以简单表示复杂的视觉形象。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媒介,也是信息外在的物质载体和形式。它承载一定的内容和意义,常用来代表一定事物,不但是我们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基础保障,也是我们认知活动的途径与手段。

民俗符号是指用设计的思维、方法提炼出来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域的特色事物或称谓的视觉形象。例如在器物上,可以提炼民俗符号的地域产品包括景德镇的青花瓷、天津泥人张彩塑、南通的蓝印花布等。民俗符号来自特定区域、特定的民俗风情、特定的地产资源、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所代表的不是单一事物,而是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更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

1.2 旅游形象系统设计的范畴界定

在设计实践中我们把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内容归纳为:以空间景观为主的环境形象设计;以标志与传播媒介为主的视觉识别符号设计;以活动演出为主的动态化的形象宣传设计;以特色礼品、纪念品、展览为主的记忆推广设计。新形势下,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不仅是市场经济下地方发展的一种新需求,同时也是区域之间旅游发展的竞争工具与战略武器。

1.3 民俗符号对旅游形象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塑造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如上海的时尚之都、三亚的休闲之都、青岛的帆船之都等,这些旅游形象的定位都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地理环境、特色人文历史的概括之上,因为缺少具体化视觉传播符号而显得空洞。而民俗符号是人们审美发展的印迹与造物精神的缩影,它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宗教及历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民俗符号与人们生活距离更为接近。将民俗符号应用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既是当今文化产业视域下对地域文化开发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是对其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更是增强地方旅游形象鲜明性、识别力、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2 如何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民俗符号

2.1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基础设施设计当中的应用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要有一定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包括物质静态层面和影像动态层面两部分。依托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及相关建筑工程媒介载体属于静态层面的。基础公共设施体系建设包括景观路段、公园广场、标志性街区建设等。民俗符号在这部分领域应用主要表现在导视系统设计,在精品文化设施项目上积极探索民俗符号在导视系统中的应用,例如“三馆两场”建设、长白山博物馆建设、长白山东北亚植物园项目建设等。在文化创意宣传层面上,积极探索美术、文学、表演、摄影等门类中民俗符号的应用。

2.2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长白山目前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体收入的比重大约在2.1%左右,旅游特色纪念品开发已成为长白山旅游发展中相对滞后的一部分。例如实地考察发现长白山西坡有一家名为中国民俗文化饰品商店,里面销售的花布缝制的小东北虎、山核桃拼的花瓶及用养殖梅花鹿毛皮制作梅花鹿模型都很有地域特色。但是这些旅游商品没有品牌设计,与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产品相比较,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钥匙扣,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日本东京的和服娃娃,韩国汉城的小腰鼓,我国湖笔等,长白山旅游商品存在不足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市场。

2.3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应用

民俗符号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应用主要可以从地域性、文化性、环保性角度进行探讨。根据实地调研发现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存在没有文化内涵,华而不实的浪费现象,例如长白山的土特产品人参,现有的该产品包装都是从保护功能角度出发的木盒,而且人参使用之后其包装只能作为垃圾处理掉。基于这类现有产品包装的问题,同时考虑旅游商品的独特文化性,需从新设计方案,设计出发点围绕挖掘长白山已有的天然材料,结合环保、人性的理念为长白山的旅游商品做包装。在装饰上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例如传说故事中的人参娃娃、萨满图腾、长白山满族剪纸等,这样旅游者购买回去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文化。

3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研究重要意义

3.1 具有重要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探索意义

将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精炼为一种视觉符号应用到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当中去,对民俗符号挖掘、整理、应用这些实践环节,既是对以往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学习与继承,也是对其研究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对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应用研究,将对我们重新认识发展中的地域特色文化,奠定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

3.2 完善旅游形象设计中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体系

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应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间地域特色艺术资源挖掘、整理、提炼,另一部分是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两个部分都是在旅游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是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民间文化元素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它不仅补充和完善城市旅游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方法,同时使其研究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3 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塑造民族品牌文化

民俗符号可提炼的具体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绘画、建筑、剪纸、皮影等,还包括传统习俗、工艺、节庆等非物质形态遗产。民俗符号在地方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原有的的内容上提炼,再创造新的视觉元素,再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采用设计的语言融入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当中。通过旅游形象系统设计,成为区域间可以传播交流的视觉符号,这种符号对宣传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目前旅游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外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长白山旅游发展来说在原有自然优势基础上进行旅游形象设计是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长白山旅游开发为媒介,探讨如何构建长白民俗符号并将其融入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中去,对彰显长白山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长白山品牌形象,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旅游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5

写意性,是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要特点。我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不同,西方艺术重在写实,对于人物和状物的绘画、雕塑等,都往往求真、求像,追求细节上的完全一致以及整体上的风格统一。然而中国传统艺术则更加注重写意性,注重神似而胜过形似。因此许多中国传统艺术强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就是因为其对生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性。

(二)文化性

文化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内涵。中国古代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在变迁过程中也有着意义丰富的变迁史。这些文化符号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中华文化,有着西方所表现不出的魅力。同时,文化性还来源于这些文化符号本身深刻的意义。许多中国传统艺术在表面上和深层次中有着不同的内涵。

(三)历史性

历史性是源自于我国文化的变迁过程。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从夏商周到之后的封建社会,历经几千年,这其中既有对文化的延续性继承,也有对传统的颠覆性批判,因此,这种文化变迁的过程使我们的传统艺术具有一种历史性。例如,文字的变化就有着其历史性,从最初的篆体,到后面的楷体字,从繁体字,到简化字。每一种文字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对不同文字的恰当运用往往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并且有着不言而喻的意蕴。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艺术设计中的优势

(一)贴近观众

在动画角色的艺术设计中,贴近观众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毕竟,动画的观众就是动画作品的衣食父母,受到观众喜欢的动画才能算作是一部合格、成功的动画。因此,动画角色能否做的贴近观众,是一部动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元素是最贴近中国观众的元素,作为中国人,我们对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字、山水画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甚至是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因此,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艺术设计,可以使动画角色更加贴近观众。

(二)易于接受

中国传统元素也使得动画角色更加易于为观众所接受。一个角色能否得到观众的接受和认可,对于角色本身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整部动画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动画厂商在进行角色设计时都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中国传统元素是最容易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的元素。例如功夫熊猫等动画作品,之所以如此为中国观众熟悉和喜爱,就是因为功夫和熊猫这两项元素均是中国传统元素,也都一如既往受到中国观众的接受,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要性。

(三)更加美观

中国有着悠久的艺术史,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文字、绘画,还是服装、举止,中国传统元素都能够为整部动画大片增光添彩。我国自古讲究美观,在绘画方面,其绘画的写意性和美化性历来为人所称道。我国女性的优雅举止也是亚洲女性知性的代表。因此中国传统元素的加入会使得整部动画大片都更加美观。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应用于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首先可以应用于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动画角色的形象,往往都会有一些设计因素的考量,例如主人公的性别、年龄、国别等,这些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而对中国的动画角色,就应多采用中国传统元素。

(二)应用于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

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是动画角色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画角色而言,其性格就像是它的灵魂,诸如了性格的动画角色,就如同神笔马良笔下的画作,瞬间有了生命。因此,对于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也是动画作品的重中之重。在性格塑造中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在塑造动画角色的性格时,需要运用到各种道具,例如扇子、衣襟等,这些因素中有许多中国传统元素的烙印。一旦运用个的元素,就可以使角色更加富有贴近性。

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面对企业文化,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进行对其的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科研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企业文化的建设证明了一个企业的内部环境的良好,也科研有助于生产力从知识心态向物质形态的转化,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高动力。当前经济工作是治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企业是弥补治黄经费不足的重要来源,它关系到治黄队伍的稳定,对于黄河企业的振兴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内生力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尤其是黄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因此也被众多的现代企业加以了重视,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起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员工对企业是否能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信心,与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员工产生一种团结的力量和向心精神,提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和企业制定的准则形成使命感。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和作用下,员工对本职工作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企业更加认同,与企业的感情更加紧密,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心理感受就得益于企I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和建设,无形中起到了对企业建设的综合效应。

2.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想使企业得到广大职工的信任和认同,就要加强企业文化的重点建设,通过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实现对员工的凝聚,使员工真正能够为了企业齐心协力,共同拼搏,促进企业目标的有力实现;企业内部良好的用人机制的实现也有赖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利用企业文化可以很好的实现人才的运用和积累;企业的形象极为重要,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有力推动企业的社会形象建设,扩大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影响力,对于企业的品牌价值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企业文化的另外一个强大功能就是能够通过文化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企业内部环境得到净化,形成良好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使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顺畅和有序,运行更加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不同层面增加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有力建设和推广。

3.对企业系统自身建设发挥着保障和促进作用。企业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系统。企业的存在永远不能脱离企业文化的干预,企业内部的文化也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不断发展和变化,对企业的内部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因此,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之初就要从全局出发,具备战略眼光,站在一定高度对企业有所认识,不能以偏概全。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有行为意识,去除消极因素,吸取积极影响,升华提炼,不断完善,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员工和企业的提升和发展。引申到黄河企业中来,如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文化,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涵,对促进企业系统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如何加强黄河企业文化建设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层对于企业文化的制定和导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从思想层面对企业文化有所认识,提高政治思想,不断增强先进的文化内涵,以现代化的眼光指导企业文化的制定和实施。在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与职工沟通,并在良好的氛围中适时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塑造良好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还注重自己的言行,从自身做起,做良好企业文化塑造的榜样。

2.统一企业价值观。黄河企业在价值观的推广和培育方面要注重统一性,让员工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标志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走向,向人们展示了企业的思想境界和整体风貌。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经营理念。良好的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3.着力培育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是企业特定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映企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面貌。企业在追求价值体现的同时也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够提高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黄河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倡导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力戒公式化、标签化、雷同化;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与黄河系统行业特性和自身经营特点相适应。在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弘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融会贯通,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有效机制。

篇7

前言:近年来,我国戏曲事业逐步发展,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渐渐提升,因此,戏曲演员更要提升自身修养、加强基本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戏曲欣赏者的艺术需要,同时,有利于提升欣赏者以及演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戏曲文化。由此可见,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意义。

1戏曲演员艺术修养

我国戏曲艺术发展时间较久,戏曲艺术种类多样,并且戏曲艺术地域性明显,戏曲演员作为戏曲作品演绎者应尽可能的还原艺术作品,充分表达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做好基本功练习、探索适合自身的表演技巧,与时俱进的创新表演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完美演绎所表演的戏曲作品,才会感染观众,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戏曲演员应具备的艺术修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基本功修养:戏曲演员掌握丰富的戏曲知识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在实际表演中能够领悟表演要点,同时,能够更好的塑造作品中人物形象,优化戏曲作品表演效果。技巧素养:演员掌握基本功后,还应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唱法方面提升技巧修养,这不仅能够提升戏曲演员分析能力、领悟能力,而且还会适当创新表演形式,提升艺术创造力。人品修养:戏曲演员要想将戏曲作品演绎的淋漓尽致,应首先做好自我,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戏曲演员能够从新的角度揣摩作品、完成基本演绎任务。创新修养: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戏曲欣赏能力也在相应提升,进而戏曲演员应适当创新表演模式,提升创新修养,所表演的戏曲作品才能迎合观众的欣赏需要,才能促进戏曲行业发展。情感修养:合格的戏曲演员应具备丰富的情感,并且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来传递,只有这样所演绎的戏曲作品才有代入感,才会吸引观众、征服观众,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支持。生活修养:戏曲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作为戏曲演员应养成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进而在舞台表演中才会领悟作品内容,完成戏曲作品的生活化演绎,增强艺术感染力。

2提升戏曲演员艺术修养的具体措施

2.1巩固基本功

戏曲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作为传播戏曲文化、演绎戏曲内容的戏曲演员,应首先巩固基本功,只有巩固基本功才会将表情、肢体动作准确落实,才会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戏曲作品表演的过程中讲求“四功五法”,即戏曲演员应在唱、念、做、打四方面刻苦练习,做到手、眼、身、步、法的和谐统一。戏曲演员应将“四功五法”规范落实,并且还应遵循基本的表演要求,确保“五法”协调统一,合理配合,同时,还要完成层次化、美感化演绎。除了上述基本功之外,戏曲演员还应重视腰部基本功训练,增强腰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并且还要注意日常腰部养护,确保各个动作顺利衔接、标准化落实。基本功过硬的戏曲演员能够在实际表演中掌握作品内涵,完成作品的细节化演绎,并且这种表演魅力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观众,获得观众的一致称赞和认可。从中能够看出,戏曲演员提升自身基本功素养,能够真正走进观众内心,能够促进戏曲作品成功演绎。

2.2增强道德修养

戏曲演员要想提升艺术领悟能力,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应首先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艺术理念,在思想品德、情趣以及内心情感等方面针对性培养。思想品德方面,戏曲演员先掌握基本表演技巧后,应对自身所从事的事业持正确态度和正确认识,不断强化自身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爱国意识,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道理,主动承担起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情趣方面,戏曲演员作为精神文化传播者,应不断净化内心世界,陶冶情操,对于低俗、庸俗文化远离并消除,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精神境界,丰富兴趣爱好,进而自身情趣素养和思政意识会相应增强,所传播的戏曲文化能够对观众意识形态正向引导。情感方面,即戏曲演员演绎作品中人物时,应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站在作品作者以及内在人物的角度分析剧情,将自我投入到剧情中来,只有演员保持良好的表演状态,所表演的作品自然会打动观众,观众能够感受到戏曲演员的表演魅力以及作品内涵,最终会戏曲演员给予赞赏性评价,做戏曲演员最可靠的后盾。

2.3强化文化修养

戏曲演员强化自身文化素养后,能够对基本功、基本技巧保持积极的练习态度,能够增强职业认同感,并且还会在日常练习中严格要求自我、完善自我。增强文化修养的途径:戏曲演员应做好日常准备工作,不断温习戏曲知识、历史文化知识以及思政知识,并根据时展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戏曲作者正式表演作品之前,还应全面了解作品的背景,以及作品蕴含的丰富道理,进而在实际表演中才会快速进入表演状态,将上述已有的文化知识渗透到角色表演中来,进而丰富戏曲作品表演内涵。除此之外,戏曲演员还应到艺术气息浓厚的地区切身感受戏曲文化,与专业的戏曲表演者主动交流、沟通,以此拓展自身的艺术视野,学习先进的艺术表演技巧,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戏曲表演能力,而且还会在戏曲文化传播方面贡献自身价值。

篇8

电影歌曲,既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声乐艺术中独立的品种,属于电影艺术与声乐艺术的交叉艺术。

因此,电影歌曲欣赏,既具有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的双重属性,又具有自身独立的艺术特征与美学品格。本文对电影歌曲欣赏这一重要的艺术命题发表几点浅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一、电影歌曲欣赏的重要意义

电影歌曲欣赏,无论是对于电影欣赏,还是对于音乐欣赏,均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这种重要意义,又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层面予以解读。

(一)电影学意义

电影歌曲欣赏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它具有电影学意义。电影歌曲不仅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电影艺术的亮点与支撑、灵魂与关键。众所周知,电影歌曲是电影艺术从无声片(默片)走向有声片的重要标志:“1927年美国的《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不管怎样,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从此,电影艺术由从前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视听一体、音画同步的综合艺术。因此,电影歌曲欣赏,有助于对整个电影艺术的欣赏,并有助于对电影学的理解与把握。

(二)音乐学意义

电影歌曲欣赏的重要意义,也表现在它重要的音乐学意义上。电影歌曲已经成为声乐艺术中独立的新品格,具有独特的声乐艺术特征与魅力。许多电影歌曲,以其巨大的艺术成就,为声乐艺术增光添彩,成为声乐作品的经验。例如电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原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积蕴心底的奋进不屈的品格;与同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同世界发展进程息息相通的现代音乐文化,成功地融为一体,在思想内容、精神气质和文化蕴涵上都足以雄踞时代的、民族的艺术顶峰。正是这样:杰出的不朽的艺术作品,既是现实的又是未来的;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概括、写照,又是站在社会、时代的前头,激励人们前进的鼓角与战歌。”[2]因此它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气魄,也代表着我国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可见电影歌曲欣赏,具有重要的音乐学意义。

电影歌曲无论是在词作上,还是在曲作上,抑或是在演唱上乃至在器乐伴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音乐艺术的高峰,对于音乐学,既具有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实践参考作用。仅以声乐演唱为例,李谷一演唱的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影片《闪闪的红星》中的歌曲)、《知音》(影片《知音》中的歌曲),都成为通俗唱法的经典名曲。

(三)美学意义

电影歌曲融电影美学与音乐美学为一炉,形成独特而深厚的美学品格,成为升华主题、抒感、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它的广为传唱,更使电影插上腾飞的翅膀,增强了传播美学与接受美学的含量。其重要的美学意义,显而易见。

(四)文化学意义

电影歌曲集电影文化与音乐文化为一体,形成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品格。许多电影歌曲,如美国影片《魂断蓝桥》中的歌曲《我心永恒》,印度影片《流浪者》中的歌曲《拉兹之歌》,国产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都从生命哲学、人生价值等文化学层面,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含量。其重要的文化学意义,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电影歌曲欣赏,无论是对于一般音乐爱好者的音乐欣赏,还是对于声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欣赏,其重要意义都是不容低估、不容置疑的。

二、电影歌曲欣赏的主要内容

电影歌曲欣赏的主要内容,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予以把握。

(一)歌词欣赏

歌词与曲作,各占整个电影歌曲的“半壁江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歌词作为电影歌曲的文学作品,又起着基础与前提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歌词欣赏又包括以下几点:

1.题材。歌词的题材多种多样,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影片《风云儿女》中的插曲《铁蹄下的歌女》,就以旧中国歌女的不幸遭遇与悲惨命运为题材,感人至深。

2.主题。歌词的主题有深浅之别,也有角度之别。例如《我心永恒》《友谊地久天长》表现的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又如国产影片《海外赤子》中的插曲《我爱你,中国》,表现的是爱国主义主题。

3.形象。形象是电影歌曲歌词的中心,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动物形象、器物形象,都是歌曲形象性的有效载体。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思想寓意,传达着不同的艺术信息。例如《我爱你,中国》中的百灵鸟、蓝天、秧苗、硕果、青松、红梅、甜蔗、南海、北国、森林、群山、小河等诸多形象,都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和“物化”。

4.情感。歌词的主要特征是抒情,电影歌曲亦然。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3]246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兼钢琴家李斯特也认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3]264电影歌曲的抒情性特点,是它的本体美体特征之一,也是它以情动情、感动听众、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之一。例如,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怀念战友》所表达的革命战友之间的真挚、深厚、浓烈的情感,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5.风格。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是艺术成功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风格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阅历、理想、追求、修养有关,又与作品客观方面的题材、主题、形象、情感等密切相关。电影歌曲歌词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百花争艳。例如,《义勇军进行曲》《我爱你,中国》等歌词,就呈现宏伟、庄严的风格,而《谁不说俺家乡好》(影片《红日》中的歌曲)、《九九艳阳天》(影片《柳堡的故事》中的歌曲),就呈现轻松、自由的风格。真可谓姚黄魏紫,各放异彩。

6.修辞。修辞指的是歌词的各种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比喻、夸张、对仗、排比、对比、比拟、序列、衬托、设问、叠置、重复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中的“起来!起来!起来!”和“前进!前进!前进!进!”就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取得了成功的艺术效果。

(二)曲作欣赏

曲作欣赏应与歌词欣赏作水融的同步一体的欣赏,这里之所以将二者分开来谈,只是为了理论阐述上的方便。

具体而言,曲作欣赏也包括以下几点:

1.旋律。旋律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可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也可以表现体裁、风格以及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例如,《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旋律就吸收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2.节奏。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它使乐曲具有情感波动起伏的张力。例如,《怀念战友》的节奏,就充满这种强烈的情感张力。

3.体裁。电影歌曲的体裁,主要有进行曲、抒情歌曲、劳动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舞蹈歌曲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进行曲体裁,节奏鲜明规整,偶数的节拍,严谨的结构,行进的速度、有力的音调、雄伟的气势;而《怀念战友》则是抒情歌曲体裁,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舒展悠长的曲调、稳健的节奏、细腻的力度等。

4.调式与调性。调式与调性也是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就采用G大调,并将中国民族调式与西洋大调式完美融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5.和声与织体。和声可以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立体感;织体可以强化音乐的组织结构。例如,《英雄赞歌》(影片《英雄儿女》中的歌曲)就运用了和声与织体的手法,凸显出强大的气势。

6.风格。曲作的风格与词作的风格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简短、雄壮、有力的风格,同词作的风格浑然一体。

(三)表演欣赏

表演欣赏包括演唱欣赏与伴奏音乐欣赏。演唱欣赏又包括演唱流派(美声、通俗、民族)、演唱风格、演唱技巧等;伴奏音乐欣赏也包括音乐流派(中乐、西乐)、音乐风格、演奏技巧等。

由此可见,电影歌曲欣赏,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三、电影歌曲欣赏的必要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必要保证,电影歌曲欣赏,应当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而言,电影歌曲欣赏的必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准备

欣赏电影歌曲,必须做好知识准备。这种知识准备,包括电影知识与音乐知识两大板块。电影知识又包括画面构图(又分为绘画派、纪实派)、色彩、蒙太奇、长镜头、体裁(诗电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戏剧式电影等)等;音乐知识又包括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复调、体裁、风格等。

(二)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电影歌曲欣赏的“案头工作”,如果说,电影歌曲的歌谱是词曲作家的“音乐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作品分析就是在“阅读图纸”。没有这个“阅读图纸”的过程,就无法真正精准全面地欣赏电影歌曲这座“音乐建筑大厦”。

作品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词曲作家的生平简历、艺术道路、艺术风格;作品本身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速度、力度、复调、风格、体裁、情感、形象、演唱流派与技巧,等等。

(三)具体欣赏方法

可分为两种:

1.感性欣赏法。这是一般人从审美的角度,欣赏电影歌曲的方法,要求欣赏者倾情投入,凭借联想与想象,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情感共鸣与审美愉悦。

2.知性欣赏法。这是声乐或音乐教学中的一种欣赏方法,要在教师的统一指导、组织之下,进行全面的欣赏,并应反复欣赏,加之讨论交流、教师点评,使欣赏逐层深入,逐级升高,真正起到“解剖麻雀”“解读样板”的作用。要求欣赏者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并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动作用,获得独有的艺术启示与艺术灵感,成为指引自己音乐创作活动的动力与智力支撑。

由此可见,电影歌曲的欣赏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很好地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欣赏效果。

综上所述,电影歌曲欣赏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而是包括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方法三大要素的复杂的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5.

篇9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71-03

一、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形象塑造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

关于“形象”一词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以及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国家形象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有从国际层次上界定国家形象概念的,如“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也有从国际新闻媒介的角度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以及国际环境下的舆论反映。”有从综合实力角度界定国家形象的,“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和国际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认识和评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理论、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根据以上界定,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形象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际社会或者外国的民众对本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评价;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国家形象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总之,国家形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使一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一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

(二)中国重视在中东国家中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性

中东是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地区,同时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与中东交往的历史悠久,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见证。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26日公布的全球最新民意调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敬重的前5个国家之一,对中国评价最高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和部分中东国家。”但2010年的另一项调查――皮尤全球态度项目民意测验却显示中东国家对中国的评价褒贬各半。虽然参加民意测验的中东三国有超过半数的人对中国有好感,但也有接近半数的人对中国没有好感。这说明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形象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传播力度还不够,公众对于中国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在中东地区注重国家形象塑造,有利于中东公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可以改为,为中国与中东关系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从而维护中国在中东的利益。另外,中国也意识到了“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国家,谋求国家利益增长的同时。还必须优化自己的国家形象,争取国际公众对本国实力增长后的信任和理解,这是正在崛起的国家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中东对中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加强了修复和重塑在中东的国家形象的同时,中国也应加强和重视在中东的国家形象塑造。

作为2011年的国际热点地区的中东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东竭力推行以西方民主改革和意识形态多元化为核心的“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在中东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气政治,这引起中东民众的反感。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奉行不偏不倚的中东政策,反对单边主义,反对他国干涉别国内政,受到该地区国家的普遍好评,“中国是一个亲密友好的国家,因为她总是同真理与正义站在一起,总是同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站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此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步伐,加大对自身形象的宣传,能让中东国家对中国更加放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向中国开放其市场,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更进一步。另外,不管在在能源方面,还是非传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中国需要与中东的合作。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和平发展战略,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中国与中东在能源、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二、中国在中东塑造国家形象的实践

(一)重视与中东的文化交流,塑造良好的文化形象

全球化时代,文化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受到各国的重视,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名片”。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就将“软实力”的资源定义为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对外政策三个方面。大国的崛起是经济发展、军事强大与文化复兴的复合现象;文化被接受的程度也是衡量国家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对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是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正如温特所说:“文化不仅是行为者的原因,而且建构了行为者,因此,文化既有因果作用,又有建构作用。”在多极化时代,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深化不同文明间对话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中国在实现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把文化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几年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建设和发展,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和中东都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华文化、阿拉伯文化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对于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中国和中东地区双方都主张文明多样化和文明对话、文化交流。中国与中东间的文化交流表现活跃,例如双方签署文化、教育、卫生协定和年度执行计划;互派文化代表团;举办文化活动;开办新闻合作;进行宗教和人才交流;创办研究机构;实施语言教育交流和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互派留学生等等。加强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提升双方的友好关系,还将为缓解国际争端、建设和谐世界起到示范作用。双方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要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塑造有亲和力的中国国家形象,最终有利于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建设。

(二)塑造一个和平、合作共赢、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与中东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能源方面,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的石油一半来自中东,中东的能源对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在能源方面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合作,同时吸取美国的经验和教训,不能让阿拉伯国家认为中国“眼里只有石油,只有经贸数字。”在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方面,双方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中东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于2004年建立了中阿合作论坛,为双方的合作和对话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还先后与埃及、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国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等领域的国际

合作,推动伊核热点问题的解决。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中东地区也有中国维和的身影。中国还一直努力推动中东的和平进展,主张用谈判方式解决中东问题。这些努力都彰显了中国和平、合作共赢、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改善中东舆论环境,增强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笔者的建议

篇10

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素质、企业对于消费者的责任心等,是企业中重要的无形资产,同时,品牌也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对于企业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必然能够提升企业品牌的识别力,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需要,因此,企业在塑造自身市场形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品牌视觉的识别设计,从而满足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并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一、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概述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是指企业的视觉形象识别,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形象设计中最具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层面,通过将企业形象中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可视性的静态视觉识别符号,从而更加形象和具体,以提高企业的形象识别能力。科学、合理的视觉识别系统构建,能够帮助企业出传播经济发展理念、塑造企业形象并实现企业知名度的提升。完整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基础部分,另一个是应用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标准印刷字体、辅助图形、禁用规则风,应用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牌旗帜、公关用品、办公用品、办公服装、环境设计、专用车辆等。企业通过实行品牌视觉识别设计,能够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充分传达企业的发展文化、提高企业的员工士气及品牌忠诚度,并树立起良好的发展形象,将企业的发展信息传达给企业的目标用户,通过视觉体验不断强化目标客户群的企业品牌意识,从而获得客户群的认同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用户支持。

二、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对于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1、传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主要是由一个企业的信念、价值观、符号、仪式、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通过向市场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以形象的视觉方式来宣传企业发展,必然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企业形象是企业中潜在的一种销售产品,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通过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形象,能够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对企业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采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正式在于实行内外部的综合努力,并不断整合视觉系统,将两者联合在一起,从而促进社会及顾客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形象,并强化其对企业的认知意识,最终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众多的有利条件,不断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

随着市场价竞争的越发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不但缩小,对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要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必须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找准客户群,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益。作为市场定位,主要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目标市场上所确定的位置,市场定位是由美国营销学家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提出的,主要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当前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于此种产品某些特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的同类产品塑造出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形象,并且通过视觉识别设计将这些产品的特色传达给顾客,从而为此项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位置。品牌视觉识别设计能够对时空环境、物质环境、视觉识别、信息环境等进行整合,将产品中的独特个性传达给公众,促使社会公众了解、识别并接受企业及企业的产品。对于企业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应当将七月的经营内容、文化特征、企业精神、产品特点等完全的统一起来,通过整体的视觉识别系统尤其是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来将抽象的产品形象与可视性的视觉形象相融合,从而凸显企业的产品特色。如在2003年,王老吉凉茶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开发广告,并在央视及众多的卫士电台频繁投放广告,在人群聚集的超市、饭店等地方也都能够看到王老吉的红色广告,通过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再加上有力的广告宣传,为其创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品类型,“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品牌形象及标语都深入人心,为王老吉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3、提高企业的员工士气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面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限于国内,而是扩展到与全世界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发展压力不断增大。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企业的员工士气,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企业首先要提高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及发展理念的认同感,企业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行品牌视觉识别设计,能够通过对其理念进行分析和识别,不断的促进企业内部运营机制的完善,从而形成更加成熟的经营理论及经营方针,构成企业发展文化中独有的形象与认知,从而对企业的员工形成激励,使其不断增强凝聚力,形成员工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群体效应,齐心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不断强化企业的存在价值,从而实现企业市场形象的不断提升。

4、提高企业品牌的忠诚度

作为品牌的忠诚度主要是指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多次表现出对某一个品牌的偏向反应,这个过程既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顾客的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过程。品牌忠诚度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产品的品质、知名度及传播方式,更多的是在于消费者自身的特性。因此,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扩大市场份额,并设计出自身独有的视觉符号系统以吸引公众的吸引力,并产生深刻记忆,从而培养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结束语: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是企业标志中的基本组成要素,通过有效开展,可以形成企业固有的视觉形象,并通过对视觉符号的设计来传达企业的文化精神及经营理念,从而实现对其自身产品知名度及形象的推广,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形象,以满足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求。(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利支.浅析企业识别系统中的视觉形象[J].艺术教育.2011(10)

[2]朱虹,周旭东.奢侈品品牌如何建构视觉识别系统[J].中国服饰.2011(04)

[3]张艳丽.互动性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1(03)

篇11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062-02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不但能够给拥有者带来社会效益,还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科技的发展给传统的报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品牌化是报纸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品牌之路的具体措施。

1 品牌的重要意义

品牌与人们常见的“商标”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种象征,品牌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1)品牌的形象。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是一种价值观念,同样还是一种精神象征。品牌是一种图案、符号、术语、标记等方面的组合,品牌用来识别企业为消费者或者特定人群提供服务的标志,而报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其品牌形象包括的因素比较多,有版面、名称、内容等,由报纸的风格将这些因素具体体现。

2)企业的无形资产。

品牌不同于商标,品牌具有扩张性、表象性,是商品质量与荣誉的保证,同样还是产品或者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品牌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今年来一些企业通过对自身品牌的评估来得到企业实力排名,以此来明确企业品牌的力量,企业品牌尽管是无形的,但是它却可以带来有形的资产。报纸行业的品牌主要是依靠报纸自身努力来实现,很少能通过广告宣传来得到,这就意味着报纸要想树立自身的品牌,就需要形成自身的风格。

3)分辨商品的重要工具。

品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消费者识别商品,所以很多企业都创立品牌,并努力将其品牌变为名牌,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产品的品牌变为名牌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逐渐改变,品牌作为一种消费向导,能帮助人们进行选择。报纸的种类繁多,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喜欢选择贴近自身生活的报纸,全国知名的报纸品牌一版都会作为首选,细想一下,其中还是报纸的品牌起到了很大作用。

2 目前各大报纸树立品牌出现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各大报纸树立其品牌之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归结为以下两类:

1)同质化的现象严重。

从目前已有的报纸中归类查看,笔者发现大部分的报纸都没有独具一格的特色,有一些报纸本来已经逐渐的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为了让报纸覆盖到更多的受众,很多时候宁愿放弃自己的长处,而借鉴目前流行的样式,例如:有一些日报借鉴晚报的风格,党报学习都市报的特点等等现象,这样的现象会直接导致报纸的特点不能体现,报纸的定位混淆,有一些地方报纸全国发行,但是地方报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本地特色体现的比较多,就全国而言,总的发行量反而上不去。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报纸的同质化严重,同样一个报道出现在同城的报道中,形式上都比较相近,而没有从报道的角度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区分,这种情况严重的时候,同一报道的标题都基本相同,这样的问题容易导致报纸的受众

流失。

2)报纸改版频率过快。

一家报纸如果长时间坚持以一种报道的风格来展现给受众,可以从内容描述、报道角度以及报纸版面等方面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受众形成了一种记忆方式可以方便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例如:报纸的广告版和娱乐版在报纸的整体版面中比较固定,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但是单一的风格也容易使受众丧失新鲜感,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小范围的改版能够有利于报纸形成自己的风格、逐渐的树立品牌,也不时的给受众带来新鲜感。但是目前却容易产生一种问题,那就是报纸的改版过于频繁,一次改版取不到很好的效果就再改版一次,这就是对受众不负责任的表现,受众容易把握不住报纸的内容,捉摸不透报纸的风格,容易改变订阅的渠道,从而让报纸的受众流失。

3 报纸树立品牌形象的几点措施

报纸树立一种品牌形象是报纸的整体结构、报纸的版面形象、报道内容等方面的综合结果,其主要体现在报纸的内容风格与版面风格上,下面就这两方面结合实例来进行分析。

1)报纸的内容风格。

报纸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内容风格是体现一家报纸本质的因素,报纸塑造内容风格的时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出发:

第一,针对报纸的受众来设计独特风格。归纳各家报纸的版面可以发现,要闻版面是每一家报纸都必须具备的部分,其余的部分根据报纸的具体倾向性可以区分开来,但是有一些报纸的内容与性质相近,简单的内容归纳难以进行区分,但是从新闻报道的角度以及报道的形式上来看,又会看到很大的差别。例如:《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就存在这样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采用这样的形式就解决了一些报纸的同质化问题,而有一些报纸能够根据报纸的受众来设计一种独特的风格,重点报道与受众相关的新闻,主要体现在地方报纸上,例如:《吉林日报》就能够在版面设置上增添了东北风格,别具一格。

第二,发挥自己的报道长处。报纸的报道体裁有很多,例如特写、通讯等,每一种报道体裁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一家报纸在树立自身品牌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发挥出自家报道的长处,来满足受众的需求。

2)报纸的版面风格。

版面风格是报纸给受众的最直观的印象,如果一家报纸的版面足够好,受众会第一时间被吸引,而放弃选择其它的报纸,例如:都市报在版面上能够体现出自由开放的特色,而党报就显得更加严肃一些。报纸的版面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因素上:

第一,报纸的整体版面风格。根据报纸的性质以及报纸自身的定位来设计整体版面风格,可以相对宽松,也可以紧凑一些。

第二,报纸的字体。一般来说,报纸发行的字体大部分是黑体和宋体,还有的采用楷体,报纸树立品牌可以根据需要来选取,宋体比较大气,一般是通用的,楷体比较平和,而黑体则粗狂一些。

4 结论

报纸的未来发展必须经过品牌的树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我国报纸在品牌之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策略,为报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篇12

一、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第一个层面,是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意义系统。这是一个“软系统”,也是一项隐形工程,但又是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歌风格各异,主要是由于各民族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各有不同,因而各民族民歌都体现着各民族不同的气质、性格和精神风貌”①。中国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二胡音乐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换言之,离开了中国民歌的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就离开了沃土与水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也正是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主要环节

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第二个层面,是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主要环节系统。这是一个“硬系统”,也是一项实体工程。

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主要环节,既包括二胡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题材、主题、形象、事件、情感等),又包括二胡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体裁、结构、手法、语言、风格等)。但最为主要的环节,有以下几项:

(一)题材的融入

题材作为二胡音乐作品的具体材料,是二胡音乐作品的基础与前提,其直接关系到音乐作品的优劣成败。我国清代诗论家李重华说:“吟咏先须择题,运用先须选料。不择题则俗物先能秽月,不选褂则粗才安足动人?”②德国诗人歌德也说:“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③因此,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首先就是中国民歌题材的融入。许多二胡音乐作品的创作,都直接取材于中国民歌的同一题材,有的二胡音乐作品,甚至直接改编自中国民歌的同一题材。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刘长福创作的二胡曲《草原新牧民》,其音乐素材就取自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民歌中的短歌《牧马青年》和鄂尔多斯民歌中的短歌《黑缎子坎肩》,经作曲家提炼加工,并运用了民族传统音乐自由延展的手法,使这首二胡曲成为艺术精品,广为流传。

(二)主题的融入

主题是二胡音乐作品的基本思想,也是音乐作品所有要素的辐射中心和制约点。二胡音乐作品创作有许多是直接借鉴、吸收中国民歌的主题的。

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关铭创作的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就融入了陕北民歌《兰花花》中“通过兰花花这样一个美丽、善良、天真、纯朴的农村姑娘典型形象的塑造和她的爱情悲剧的揭示,展现了兰花花勇于向封建势力抗争的坚强性格”④的主题。

(三)形象的融入

形象是二胡音乐作品的载体,尽管二胡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同所有的音乐形象一样,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形象(听觉形象),但它们仍然是二胡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中国民歌中音乐形象的融入,也是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方面,同样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黄海怀作曲、沈利群改编的二胡曲《赛马》,就融入了内蒙古民歌《赛马》中蒙古族盛大节日那达慕大会中赛马的鲜明、动人、热烈、紧张的音乐形象,遂使这首二胡音乐作品也广为流传,成为二胡名曲。

(四)情感的融入

情感是所有音乐作品的生命,也是二胡音乐作品的生命。德国美学家黑格尔明确指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⑤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也指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动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⑥因此,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更以情感的融入为重中之重。许多二胡音乐作品创作,都直接表现和抒发了中国民歌中丰富、真挚、浓厚的民族情感。

在这方面,更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的二胡曲《绣金匾》,就表现和抒发了原民歌中人民群众对、、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所以,这首二胡曲也成为二胡名曲,广为流传。

(五)语言的融入

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织体、和声等)的融入,同样是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环节。

在这方面,同样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张锐根据云南民歌《大河涨水沙浪沙》和《猜调》改编的二胡曲《大河涨水沙浪沙》,就采用了两首民歌高亢嘹亮的旋律、山歌的节奏、六声音阶、D徵调式,从而凸显了民族化的风格和意蕴。

由此可见,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主要环节是多种多样的。

三、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必要保证

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第三个层面,是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必要保证系统。这是一个二胡音乐作品创作者的主体修养系统,也就是说,要确保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之中,二胡音乐作品的创作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必要的修养:

(一)把握中国民歌的文化精神

中国民歌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充分反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其要点是自强不息、热爱祖国。

(二)掌握中国民歌的美学特征

中国民歌的美学特征是讲究韵律、意境、和谐、简约、婉曲和含蓄。

(三)掌握中国民歌的丰富知识

中国民歌种类繁多,各民族民歌异彩纷呈,二胡音乐作品创作者必须全面学习,并娴熟运用。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中国民歌融入二胡音乐作品创作的研究”,项目编号:12522298)

注释:

①付翠屏,韩义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观[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2.

②李重华.贞一斋诗说[M]//诗话(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932.

③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1.

篇13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孔子学院”迅速的走向世界各地……其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国际形象。

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孔子学院”具有文化外交的属性,其目标就是要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友谊。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为。

2. 铸就强势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文化交流状况基本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1.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汉语的形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而成。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使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这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3. 有助于化解“中国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化解“中国”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孔子学院”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因此.中国在进行文化外交时.要避免锋芒毕露,树立科学的文化外交观,适应国际社会“和谐世界”的发展要求。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当中一项创新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鲜亮品牌。从长远来看,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的促进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实现了“让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与许多逐渐衰落的古老文化和文明相比,中国文化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强大的生命力,这充分说明了它的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搭建了文化国际传播的双向桥梁,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汉办.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特刊[J].北京,2008.29.

[2]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