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口腔专项检查

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8 14:55: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口腔专项检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口腔专项检查

篇1

年底正是对新一年制定身体健康规划的好时机。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会长韩小红表示,下面8项体检项目对于疾病预防有很大的作用。

1. 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骨痛和无力,而以腰部、骨盆、背部的疼痛最为常见,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疾病。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难以逆转,所以早期警觉和预防十分重要。骨质一般从三十多岁就开始流失,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

建议: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2. 妇科专项检查

不科疾病,包括妇科癌症,在早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如果病人自己觉得不舒服或身体有反应的时候,很多病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妇科专项检查的项目包括外阴、阴道、宫颈细胞学检查、子宫、双附件触诊等。对早期宫颈癌的发现很有帮助。

建议:妇科检查是女性的一道护身符。据韩小红博士和慈铭体检集团首席终检张教授介绍,按美国的标准,有性生活的女性接受妇科体检的规律是18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宫颈防癌检查,如果连续三年没有问题,可以每两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是女性子宫和卵巢恶性癌症的高发期,每年应该做一次完整的妇科体检;此外,女性每年要做一次乳腺造影,45至50岁后每年应该再查一次肠镜。而未婚女性也要做妇科专项体检。

妇科专项检查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或专业的体检机构。

3. 餐后血糖的检测

在常规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没问题了。然而,虽然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减低,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糖尿病好几年了。

建议: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压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作餐后血糖的测试,做好预防措施。

4. 心脏检查

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有七成职场人士“过劳”,认为自己已经超出了身心承受能力。“过劳”直接影响心脏健康。曾益新院士曾在同仁堂医院董事长去世后,提出加强国人的健康教育,提醒国人,疾病常常不易觉察,任何身体的一场变化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机体的突然崩溃,因此定期检查是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最好方法,对自己负责,也对家人负责。

目前采用的常规体检,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现在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所以心脏的负担比较大,体检中往往会发现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问题。但是隐形冠心病、早期心肌梗死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很难被发现,必须再借助其他的检查。

建议: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症状的人,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5. 脑部CT

日常生活中,早期脑梗的患者只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很多人认为是亚健康的表现。

韩小红博士表示:“现在非常值得担忧的是,许多职场人将这些症状看作一种正常现象。他们或为了家庭或为了金钱,只能无奈地透支健康。往往忽略了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问题可能是潜伏的重大疾病的危险信号。”事实上,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现象,人们应该做脑部CT专项体检。

脑部CT可以检查肿瘤、梗塞问题,但常规体检中一般不会查,而且由于费用比较高,很多人一般不会做脑部CT。

建议: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做一做脑部CT检查,帮助排查早期疾病。

6. 防癌检查

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概率就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据慈铭健康体检集团在6年百万体检档案中随机抽取胃镜检查者统计分析,发现在每千例胃镜检查中,有2~5例胃癌,最小的胃癌病人年仅10岁。

恶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年轻化,著名企业家、著名主持人英年早逝屡见不鲜,提高防癌意识已成当务之急。

建议:慈铭体检集团总裁韩小红博士表示,目前3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防癌排查,有家族遗传史的更应该适当提前。防癌筛查项目男女有别,应到专业机构根据自身年龄特点和家族病史,让专家制定合理的筛查项目套餐将更加经济实惠,一般的肿瘤十项血液检测价格在千元。

7.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建议: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篇2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5_0366_04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5.04Effects of Specialized Oral Intervention on Angina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S and Peridontal Disease. LI Ping, ZHANG Li, LI Anna,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enyang 202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Shenyang 11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pecialized oral intervention on angina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Methods There were sequential 75 patients suffered with ACS and chronic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n=38) and contrast group (n=37). Both groups accepted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f anti_ACS,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specialized oral intervention. And the 2 groups were detected the healing effect indexes separately in 3 days and 6 months respectively: ① oral and periodontal health index,② peripheral blood and GCF inflammatory index(IL_1β, IL_6 and TNF_α, ③ questionnaire of anginal healing effect (Seattle angina symptoms questionnaire, SAQ).Results The oral and periodontal indexes of both groups from the first detection are close, while after 6 month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indexes of PD, CAL, M, SBI and OHI_S, compared with its first detection and the indexes of contrast group in the same period,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eriodontal disease; Oral interventions; Periodontal health index

新近研究[1,2]显示,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或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病人群中,牙周疾病发生率很高,后者还可能是这两种疾病发病及发展的诱发因素。临床实践[3~5]证明,改善口腔卫生及维护牙周健康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从根本上提高心肌缺血治疗疗效,但目前涉及到ACS合并牙周炎患者相关研究不多。本文选择了ACS合并牙周炎患者进行口腔专项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连续选择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纳入条件:①符合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中ACS诊断标准。②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排除条件:①心、肝及肾功能不全者。②患有其它部位慢性感染者;③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④长期服用消炎、镇痛以及类固醇类药物者。本文入选ACS合并牙周炎患者共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51~79岁,平均(65.17±16.23)岁。

1.2方法:所有患者按入选时间及随机数字表分为口腔专项干预组(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ACS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观察组另接受口腔干预:①在口腔科医师指导下,定期检查牙周,且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牙周干预处方,确定干预内容(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口服、局部使用抗厌氧菌药物)、频度及疗程;②进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对牙周病与ACS之间关联性的认知水平;③进行口腔卫生维护指导,包括介绍刷牙、使用牙线及间隙刷方法;④开通电话咨询服务。干预6个月后评估疗效指标。

1.2.1口腔及牙周疗效指标设定:(1)口腔及牙周检查指标:以6颗指数牙代表上下颌各个区段,如缺失指数牙则以该区近邻牙齿替代,检查指数牙近颊、正中颊、远颊、近舌、正中舌及远舌等6个位点,并测量出下列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CAL)、牙齿松动度(M)。(2)口腔卫生综合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_S)。分别在入选3d内及入选后6个月时进行检测。

1.2.2炎性标识指标及测定方法:(1)炎性标识指标选择:外周血及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处:白介素_1(IL_1β)、白介素_6(IL_6)及肿瘤坏死因子_α(TNF_α)。(2)标本采集及测定方法:在空腹8h后抽取肘静脉血6ml,室温静置20min后离心15min分离血清,保存于低温冰箱内待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检测外周血IL_1β、IL_6和TNF_α浓度,使用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分装的相关试剂盒,按说明书步骤操作。去除采集GCF牙齿菌斑及牙石,漱口后擦干牙面及牙龈,将专用滤纸条放入龈沟或牙周袋内,30s后取出,置入Ep管震荡1h后,去除滤纸条,并置入超低温冰箱。GCF标本IL_1β、IL_6及TNF_α测定方法相同于外周血同类标本测定方法。外周血及GCF两次标本采集时间与口腔、牙周检查时间相同。

1.2.3心绞痛疗效指标及评估方法:选择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为心绞痛症状评估工具,该量表分为5大因子,19个小问题,各因子分别为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等,5个因子分相加后即为SAQ总分。各个因子评分越高,代表患者心绞痛病情越轻、身心状态与生活质量越好。两次评估时间与口腔、牙周检查时间一致。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口腔及牙周卫生现况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各类口腔及牙周卫生现况相关指标接近,6个月后观察组的PD、CAL、M、SBI及OHI_S均明显好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观察指标观察组(n=38)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37)干预前干预后PD(mm)3.07±0.352.78±0.30*3.09±0.393.05±0.38CAL(mm)3.31±0.402.82±0.31**3.30±0.42〖〗3.21±0.42M(度)1.95±0.241.70±0.19*1.97±0.261.94±0.29SBI1.64±0.161.47±0.13**1.62±0.151.60±0.17OHI_S1.89±0.221.63±0.20*1.92±0.241.85±0.24*注:同组干预前比较P

观察指标观察组(n=38)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37)干预前干预后外周血IL_1β(ng/L)31.25±5.3920.18±3.7632.60±5.1423.71±4.34外周血IL_6(ng/L)35.70±6.2624.37±4.1236.18±6.5028.45±5.16外周血TNF_α(ng/L)149.16±27.41122.09±25.63152.73±31.26136.25±27.30bGCF处IL_1β(ng/L)26.53±4.3719.45±3.2027.52±4.2622.93±4.21GCF处IL_6(ng/L)29.42±4.8521.50±3.8130.17±4.9326.25±5.03GCF处TNF_α(ng/L)128.90±24.7291.46±15.90〖〗126.55±22.91108.63±18.56注:同组干预前比较P

SAQ评分观察组(n=38)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37)干预前干预后活动受限程度21.98±4.2529.30±5.6122.16±4.4725.80±4.74心绞痛稳定程度5.49±1.807.81±2.255.72±1.936.72±1.69心绞痛发作情况6.37±2.148.93±2.716.68±2.127.22±2.30治疗满意程度11.45±3.6718.19±4.6911.23±3.5413.68±3.85腹胀9.63±2.7610.08±3.149.56±2.699.91±2.54SAQ总分62.52±7.3384.31±11.2064.30±7.2975.31±9.12注:同组干预前比较P

3讨论

ACS发病机制是在冠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急性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发管腔狭窄及闭塞,各类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上述过程,且发挥重要角色。近年来许多报道[6,7]证实,在冠心病(CHD)以及ACS患病人群中,各类牙周疾病发病率增加了数倍;另一些学者在4/5 ACS患者冠脉内血栓抽吸物中检出了牙根管部位常见感染菌DNA成分;经造影计算的冠脉狭窄分数与牙周炎症严重度之间存在明确关联,且后者还能加重CHD及ACS病情。一般认为,牙周疾病常由牙菌斑中微生物感染于牙周支持组织,并使牙周膜及牙槽骨支撑结构遭到破坏,发生牙齿缺失及阻嚼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其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可导致外周血及牙周组织中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活跃,进而推论,炎症及感染可能是它们之间共同并存且互为因果。有一些报道[8,9]证实,控制口腔微生物、干预牙周疾病能显著改善CHD患者心肌缺血病情,甚至预防后者再次发作,因此,改善口腔健康及牙周疾病治疗已成为CHD二级预防中主要干预手段之一。ACS是CHD病情进展的新阶段,且多预后不佳,但迄今为止,涉及到对ACS患者进行专项口腔牙周干预报道不多。SAQ是由美国学者Spertus设计,专门用于评估缺血性心脏病病情的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其各因子评分能准确表达这些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且能进行定量分析,更全面反映出CHD疗效,现已被用于评估CHD病情的实用工具。我们选择了一组近期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ACS合并牙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抗ACS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口腔专项护理干预,疗效观察指标选择口腔卫生学指标(PD、CAL、M及SBI、DMFT、OHI_S)、外周血、GCF处炎性因子表达(IL_1β、IL_6和TNF_α)及心绞痛疗效指标(SAQ量表)。我们发现,观察组6个月后上述各类疗效及心绞痛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这些表现说明,专项牙周干预可以较有效控制ACS患者

牙周局部组织的炎袭及破坏,降低全身及局部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改善口腔及牙周卫生状况,缓解ACS心肌缺血病情。国内外一些观察CHD及ACS合并牙周炎患者接受同类干预治疗研究[5、10,11]均与本文前两种结果接近,但这些研究大多没有使用评估心绞痛病情工具。

综上所述,ACS患者与牙周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牙周干预可降低ACS合并牙周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改善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状况,并可减少心肌缺血发生频度。因此,进行牙周干预、维护口腔健康可作为ACS合并牙周炎患者治疗又一途径,心内科临床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患者口腔牙周变化,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参考文献

[1]Ramesh A, Thomas B, Rao A. 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periodontitis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case control study[J]. J Indian Soc Periodontol,2013,17(2):210-213.

[2]王丽娟,缪羽,赵峰.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3,11(1):47-49.

[3]Ziebolz D, Priegnitz A, Hasenfuss G, et al. Or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_a case control study[J]. BMC Oral Health,2012,22(6):12-17.

[4]Bokhari SA, Khan AA, Butt AK, et al. Non_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 reduc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markers: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Clin Periodontol,2012,39(11):1065-1074.

[5]史金娜,马肃,孙瑶.牙周基础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再发风险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4):377-379.

[6]Johansson CS, Ravald N, Pagonis C, et al. Periodontit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 8_year follow_up[J]. J Periodontol,2014,85(3):417-425.

[7]Nicolosi LN, Lewin PG, González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oral health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elderly people[J]. A cta Odontol Latinoam,2011,24(3):229-234.

[8]张善春,刘长兰,郑刚,等.慢性牙周炎对冠心病发病和病情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1):22-24.

[9]Hyvrinen K, Mntyl P, Buhlin K, et al. A common periodontal pathogen has an adverse association with both acute and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therosclerosis,2012,223(2):478-484.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9-03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着重强调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口腔临床课大都是按课程独立开展实验教学,导致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受限,许多课程实验内容重复,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项目少,学生动手能力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这些影响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对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大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训力度,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口腔医学人才。我院就口腔专业五年制本科口腔临床课实验教学模式做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一、整合口腔医学临床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单独设置实验课

调整、删减我院五年制本科生的口腔医学临床课程,针对《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及《口腔正畸学》等主体课程的部分重复内容,在通过横向比较后进行内容合并,并指定教研室进行该内容的授课。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课程类型,都按照突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进行重新安排,使各门课程相互联系、交叉融合、相互补充,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及遗漏,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分配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如“口腔检查”,这部分内容涉及多门课程,分为临床一般检查和专项检查,以前的安排是理论课、实验课都采取按课程单独授课的方式,而在整合后的课程中,理论课由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承担,各课程专项检查内容由课程负责教研室列出教学提纲,汇总后组织各教研室共同参加的集体备课,经讨论、试讲后交由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组织授课;实验课也由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作为主讲,各课程派出专业教师参加实验授课,并针对各自的专项检查部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操作。对于实验内容较多的理论课,将实验内容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设课、单独教学、单独考核。如“口腔印模技术”,省去理论课部分,采用实验课的形式单独授课,同时增加学时,让学生通过试教和反复操作,更好地掌握这项口腔临床基本操作。

二、以疾病为中心,打破课程划分,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授课的顺序和内容,跨课程,以口腔综合门诊的诊疗形式,形成以疾病为中心的实验课授课模式。如《口腔颌面外科学》在进行完“拔牙术”实验后,在整个实验内容的安排上跨课程,按照临床上的治疗顺序,接下来安排《口腔修复学》针对牙列缺损修复的相关实验,如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桥等。这种授课模式不但使学生全面接触了口腔疾病,培养了学生对口腔疾病的整体治疗意识,还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在熟悉临床工作流程、掌握临床规范操作、严格无菌观念的同时,还缩短了进入临床实习后的适应时间,克服了学生初上临床的胆怯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继续贯彻落实教学实验室开放制度

实验室开放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了投资效益,并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实验室开放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将实验室开放纳入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环节中,在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和操作机会的同时,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通过指导让学生明确要完成的内容和达到的目的,避免出现松松散散或无目的地来到开放实验室的现象。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实验室开放逐步实施预约实验,对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实验室延长开放时间,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形式,相对集中地开放实验室。增加了一个开放性、综合性临床模拟实验室。在仪器设备的准备和操作项目的设计上完全模拟临床,从器械消毒、材料准备、各类临床操作一直到医疗垃圾处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操作项目,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利用综合临床模拟实验室,开展操作技能比赛

激发学生的兴趣口腔医学临床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用各种材料修复牙体和制作各种修复体。对于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根据课程安排和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定期举办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比赛。学生自由报名参加,根据人数分成若干小组,由各教研室根据授课情况提供比赛项目,如“窝洞充填”、“印模制取”和“牙体预备”等。实验室根据选定比赛项目准备材料和设备,由专业教师组成评委小组,赛前根据操作流程逐项制订评分标准,比赛中由评委小组根据学生的操作步骤和规范程度打分,比赛结束后公布成绩,对成绩优异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对比赛做全程记录,查缺补漏,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参观和见习,作为实验教学的延伸

使学校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在学生进入口腔临床课程后,利用假期和周末采取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轮流到口腔门诊见习,让他们早期接触临床,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在逐步适应环境和了解操作流程后,安排他们协助医生做简单操作,如调拌材料、准备器械、练习书写病历、预约复诊等;同时加强与义齿加工企业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教学进度定期组织参观、见习,使学生熟悉常用的设备、材料,掌握修复体的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义齿制作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深入理解与领会教学内容。这种早期临床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增加感性知识,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效果,对未来的临床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六、建立突出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实验考核模式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中,经常是以实验报告或作品作为最终的实验成绩,并按照一定比例与理论笔试成绩一起作为学期末考试总成绩。我们在建立新的实验成绩评定标准及办法时,突出了对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对原有的实验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①提高实验成绩在期末考试总成绩的比例,转变学生重笔试轻操作的老观念,使他们关注的重点由成绩转向能力,自觉加强操作能力的养成。②在保证口腔基础实验项目的原则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在实验总成绩中的比例,突出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③根据考核标准,将实验考核内容分为:实验态度、实验理论基础、材料和器械的选择、操作步骤及规范程度及作品(实验报告),并根据各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我们改革了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取一线材料,并及时总结前一段的工作经验,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改方案,做好各项教学组织、协调工作,保障教改计划更好地实施,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而不断努力。

篇4

定制式义齿是目前临床上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恢复咀嚼功能和形态,增加美观作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分类为定制式固定义齿,定制式活动义齿。具体品种有烤瓷熔附金属冠(烤瓷牙)、铸造金属冠(金属牙)、铸造活动支架、全口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由于义齿是根据临床上针对不同的病人定制的,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笔者通过对日常注册检测和监督抽验中发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对生产企业的调研或专项检查,针对如何保证定制式义齿的质量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为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良性发展有所参考,同时,也为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和此类产品的监管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1、概述

近三年来,我中心共完成定制式义齿各个品种的注册检测52批,不合格7批,不合格率为13.5%;其中烤瓷熔附金属冠15批,不合格2批,不合格率为13.3%;铸造金属冠10批,不合格2批,不合格率为20%;铸造活动支架14批,不合格2批,不合格率为14.3%;全口义齿及可摘局部义齿13批,不合格1批,不合格率为7.7%。另外,全省定制式义齿监督抽验13批次,不合格2批,不合格率为15.4%。对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调研10次,定制式义齿生产企业专项检查8次,涉及15家不同的企业。

2、质量问题分析

在定制式义齿的注册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主要有,烤瓷熔附金属冠的耐急冷急热性不合格批次3批,试验后产品出现裂痕,碎裂等,烤瓷牙金属合金的硬度不合格批次2批,合金硬度不符合标准;铸造金属冠的表面粗糙度不合格批次2批,金属冠的表面粗糙度Ra>0.025μm,肉眼观察表面有裂痕、刮痕及气泡;铸造活动支架的就位平衡性不合格批次2批,支架明显翘动;全口义齿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咬合关系不合格批次1批,全口总义齿的上、下颌活动义齿对合后,4-7牙位均未完全接触,且上下颌活动义齿之间有翘动现象。全省定制式义齿监督抽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主要有,铸造活动支架的表面粗糙度不合格批次1批,金属冠的表面粗糙度Ra>0.025μm,肉眼观察表面有裂痕、刮痕及气泡;铸造金属冠的硬度不合格批次1批,合金硬度不符合标准。

在生产实际情况调研及定制式义齿生产企业专项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部分生产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从业人员大部分末进行正规培训、在购进原材料过程中对供货企业提供的资料审核把关不严、没进行严格的进货检验程序、出厂检验设备不齐全,质量体系的执行力不够。

3、讨论与建议

(1)加大对义齿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由于定制式义齿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临床医学、材料学、力学、口腔技术等多个领域,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懂点工艺、有的只懂得加工,大部分的人员对材料学及口腔基本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这样的人员结构生产出的产品很难保证质量。所以企业及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人力加大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2)国家应统一制定定制式义齿的行业标准或生产企业应对定制式义齿的注册产品标准进行修订

定制式义齿的注册产品标准基本是在国食药监械[[2003]365号(定制式义齿注册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大部分检测项目是外观、口腔学上的项目,而对材料等重要项目仅通过验证供货企业从管理部门取得的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等,而大多数生产企业对材料分析又没有检测能力,这样就很难从材料源头上保证义齿的质量。所以国家应统一制定行业标准或企业修订注册产品标准就迫在眉睫。

(3)生产企业应严把原材料购进关

在调研及专项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原材料采购程序,供方能力调查、供应商评价、原材料采购验收等方面工作也做的不到位,有的原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注册证己过期,有的末提供进口注册证。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定制式义齿生产企业从有经营资质的企业购进原材料,一定要严把供货企业提供的资料审核关,严格执行原材料采购程序。

(4)督促生产企业补充检验仪器设备,规范其出厂检测

通过调研及专项检查,发现15家企业都不具备进行出厂检测的设备,大都是依据个人的经验来判断产品的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返工,他们认为看上去外观没有重大缺陷,色号也符合临床医生的要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就没问题。同时建议相关部门督促生产企业配备出厂检测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使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真正负起责任。

(5)加大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及监督

目前定制式义齿的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其产品质量,大都制定有质量管理体系,但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对产品注册前的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相对认真,以应付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执行只流于形式,在平常的生产过程中又缺乏监督,加上定制式义齿生产的特殊性,体系就更难执行到位。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企业应该制定符合自己生产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扎实认真地执行,同时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应加强日常的考核,使体系真止的落到实处。

(6)加大质量监督抽检力度

由于定制式义齿的特殊性,我省3年前末对其产品进行过监督抽验,近3年,我省的监督抽验中均有义齿不合格的现象。随着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不合格投诉现象日益增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用械安全,建议相关部门从生产源头加大监督抽验的力度,以强化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

(7)跟踪专项检查和检测不合格的生产企业

在专项检查中发现企业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不符合项时,应该对该企业的产品跟踪抽检1-2个批次,。监督抽验被检出不合格,应该对该企业的产品跟踪抽检2-3个批次,并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罚,从源头上打击制假制劣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强化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篇5

1.1 对象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上钢社区的3个居委,每个居委各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00人,共计300人,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0人。实验组中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龄(61.4±3.4)岁;对照组中男74人,女76人,平均年龄(61.7±2.9)岁。所有对象均为具有常住户籍的人口,且神志清楚,有个人独立行为能力。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健康检查 按照WHO《口腔健康检查方法》[2] 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干预前、后的检查,内容包括冠龋的龋齿(D)、因龋补牙(F)、根龋、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等情况。

1.2.2 干预措施

实验组:集中进行6次口腔健康教育和3次口腔健康检查,热线电话及个性指导则按需提供。干预的具体内容为:① 每3个月开展1次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有集体讲座、互相讨论、交流及个别解答等。内容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牙缺失修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刷牙;口腔健康与合理饮食;牙齿敏感、食物嵌塞等现象的原因及处理等。② 开通爱牙热线,接受个别交流、专项指导。③ 制定口腔保健计划,督促实施并根据实际口腔健康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修正。④ 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并实施牙周洁治、龋齿预防性充填、帮助制定义齿修复方案等。干预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

对照组:不进行专门口腔保健指导、口腔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患者自行门诊,常规治疗。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共有293名对象完成2年干预,其中实验组失访1人,对照组失访6人。

2.1 干预前、后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的龋齿数比10年前增加了16.00%。上钢社区作为老龄化社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3.5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老年人及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中年人来说,如何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指导下,加强口腔预防,有效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口腔冠龋患龋率为64.00%,龋均为2.21,低于上海市73.73%和3.38的总体水平[3],也低于全国75.2%和3.8的水平[4]。患龋率及龋均均无性别差异, F的比例为20.40%,而同样指标河南为6.84%,海南为14.19%[5-6],上海市为16.07%,说明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龋齿充填情况要好于上海市及部分省份。根面龋患龋率为21.67%,这与河南、海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全国57%的根龋患龋率低。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4mm)及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分别是80.67%、91.33%、55.33%及42.00%,略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牙周健康率(13.67%)和上海市平均水平(14.59%)相当。

全程式口腔干预是指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口腔医生为主体,联合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及居委卫生专管干部,充分发挥社区全程、便捷、有效、可及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口腔保健指导及服务,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让居民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提高居民的口腔卫生知识及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程干预,其冠龋患龋率及牙周健康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了明显改善,因龋补牙的比例达54.65%,较干预前的20.40%及干预后对照组的23.20%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全程干预对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就诊行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本调查发现,干预过程尚不能很好地降低居民的龋齿发病率,这可能与干预时间有限,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有效防止龋齿发生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全程式的口腔干预,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实现全程口腔健康管理,是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未来且长期任务[7],也是职责所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侧重点要有别于口腔专科医院,要以口腔预防保健为抓手,设计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能使大家接受和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模式,借鉴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都成为居民的 “家庭口腔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定期的口腔宣教及口腔检查。社区口腔医生要坚持医防并重,预防为主,注重全程干预,为实现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做出应有的努力。

4 参考文献

王庆武, 李晓瑜. 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 2011, 9(3): 59-6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R]. Geneva: WHO,1997.

李国强, 曹新明. 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C]. 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71-72

胡德渝. 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2(9): 513-516.

王薇,杨汴生,何健,等. 65~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3): 607-6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