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产品宣传营销

农产品宣传营销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8 14:55: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产品宣传营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产品宣传营销

篇1

一、云南省农产品的绿色营销现状

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指生产绿色农产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下,在考虑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绿色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过程,引导和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各种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为尽快提高云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省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但从总体上看,云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潜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绿色食品产业与云南建设全国生态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还存在差距,对农产品的绿色营销产生了某些负面作用,我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现状如下:

(一)绿色消费意识不足,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尚未牢固树立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只有在人们解决温饱之后,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很多地区的绿色消费意识没有形成,一些企业和个人也没有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时仅仅为了谋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牺牲长远利益。虽然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营销非常重要,开始宣传绿色产品的优势,但只是作为一种促销方式或口号宣传,没有真正领悟绿色营销的内涵本质。

(二) 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尚待完善

绿色农产品价格与生态环境成本成正比例关系。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约高30%~150%,有的甚至高出3~5倍。由于绿色产品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去购买。但就普通消费心理来说,消费者更希望购买的产品价格越便宜越好,以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高价望而却步,使得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

云南农产品的运输“瓶颈”有待突破。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实现绿色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动力。当前云南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农产品产地区域比较广,农户经营不集中,还尚未形成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快速便捷的营销渠道。

(四)绿色农产品促销力度不足

云南省农产品的名牌策略立即全面实施。为了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扩大销售,企业应多方位、多渠道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目前,云南省内有规模、有实力的绿色农业企业很少,且布局不集中,尚未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绿色农业企业整体的促销力度不足,一些企业仅仅安于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不重视对绿色农产品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还有部分企业即使宣传,强度也不大,导致购买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缺乏了解,没有拉动有效需求,更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云南绿色农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不多,且未形成规模开发,市场优势不明显,还未能产生名牌效应。

二、云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一) 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逐年增强,但因收入仍较低以及对绿色农产品认识的不足,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购买者仍购买相对便宜的非绿色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承担起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的购买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人们的绿色农业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和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第一,需要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他们知道绿色农产品与非绿色农产品的差别,了解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第二,需要引导和培养企业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绿色农产品的企业有觉悟的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纯绿色农产品,尽快推行农产品清洁和无公害化生产。

(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

我省农业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多、规模小、生产分散、管理困难等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对控制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是不利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标准得不到统一,价格参差不齐,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差。因此,要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加快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把不集中的、产销脱节的绿色农业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

(三)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农产品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是指企业在生产、包装、价格、分销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坚持绿色原则,并将这些环节进行科学的组合。一是抓好绿色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研发人员要不断加紧对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步伐,用有机肥料取代农药化肥,进而开发生产出绿色农产品。二是做好绿色包装,对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大有好处。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三是建立绿色销售渠道。首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中间经销商,联系绿色农产品专柜或销售公司,并建立绿色农产品的流通网络。四是实施绿色促销,这是宣传农产品绿色消费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各种绿色农产品的促销活动,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将绿色农产品的信息宣传给消费者,正确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1]赵素洁.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9,(7):89—90.

[2]谢华兴.农产品企业绿色营销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07,(1):62—63.

篇2

(一)绿色消费意识不足,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尚未牢固树立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只有在人们解决温饱之后,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很多地区的绿色消费意识没有形成,一些企业和个人也没有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时仅仅为了谋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牺牲长远利益。虽然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营销非常重要,开始宣传绿色产品的优势,但只是作为一种促销方式或口号宣传,没有真正领悟绿色营销的内涵本质。

(二)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尚待完善

绿色农产品价格与生态环境成本成正比例关系。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约高30%~150%,有的甚至高出3~5倍。由于绿色产品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去购买。但就普通消费心理来说,消费者更希望购买的产品价格越便宜越好,以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高价望而却步,使得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

农产品的运输“瓶颈”有待突破。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实现绿色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动力。当前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农产品产地区域比较广,农户经营不集中,还尚未形成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快速便捷的营销渠道。

(四)绿色农产品促销力度不足

省农产品的名牌策略立即全面实施。为了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扩大销售,企业应多方位、多渠道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目前,省内有规模、有实力的绿色农业企业很少,且布局不集中,尚未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绿色农业企业整体的促销力度不足,一些企业仅仅安于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不重视对绿色农产品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还有部分企业即使宣传,强度也不大,导致购买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缺乏了解,没有拉动有效需求,更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绿色农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不多,且未形成规模开发,市场优势不明显,还未能产生名牌效应。

二、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一)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逐年增强,但因收入仍较低以及对绿色农产品认识的不足,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购买者仍购买相对便宜的非绿色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承担起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的购买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人们的绿色农业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和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第一,需要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他们知道绿色农产品与非绿色农产品的差别,了解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第二,需要引导和培养企业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绿色农产品的企业有觉悟的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纯绿色农产品,尽快推行农产品清洁和无公害化生产。

(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

篇3

一、我国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品牌效应无处不在,大多是工业品,农产品方面的品牌却寥寥无几。这一现状的出现是多个因素造成的,农产品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够重视农产品管理和宣传,农产品品牌营销意识淡薄。首先从我国国内市场来分析,农产品零售经济行为大多是在城市交易市场,长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和生产个体传统的生产方式影响着农产品生产者,他们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意识,且缺乏整体规范管理农产品销售理念。生产者品牌营销意识的淡薄不仅影响着我国国内农产品的销售,也增加了让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困难。经济的大量流失,让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显得十分薄弱。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大量生产优质蔬菜,蔬菜生产链条也是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部分,山东省的蔬菜无论是质量还是安全问题都深受消费者信赖,因此山东省的蔬菜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但是,调查大都市的超市后发现,在蔬菜区域很难看见贴有山东省品牌标志的蔬菜,大多数蔬菜都是在农贸市场进行销售。山东省的蔬菜销售链条也与国际接轨,很大部分向日本等国家出售,但是在国外的市场上依然存在中国山东品牌标识踪影难寻的问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销售环节上常常扮演提供初级产品的角色,其他国家将我国农产品贴上他们的商标,然后再去进行销售。其次我国对农产品的宣传意识也是非常淡薄的,如影视银屏、广告牌上的广告大多是化妆品、汽车等,对农产品的宣传营销仍采取传统的方式,把重点放在地域特色上,而忽视了当地品牌形象打造的重要性。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在选择农产品时很少考虑品牌问题,注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环保性,这种现象在市场或超市都是极其普遍的。但是对于一些进行了再加工、深加工的农产品在选择时消费者常常会展现出一种品牌效应,如饮料、乳制品等,大多数会选择知名品牌消费。不少消费者并不认为农产品是商品,在他们看来,只有被工厂加工生产后的才能被称之为名副其实的“商品”。

二、如何解决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

1.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要使我国农产品能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生产者还是产品消费者都应该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让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政府、企业、农民共同为打造成功农产品品牌目标而奋斗。首先关于政府方面,增强打造我国农产品品牌意识,学习先进经验,与科技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在农村经济中的实施。第二,企业农产品经济运营模式应适应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环境,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是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是在鼓励农产品营销者加强品牌意识,注重企业的规范管理。

2.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

我国农产品只有打造品牌形象才能更快走向国际,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生存下来。打造农产品名牌,首先得注重农产品资源质量,增加其附加值。第二,农产品生产流程和环节应按照科学环保的标准来开展一系列实施措施,在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下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其他环节进行监督。第三,学习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打造经验,质量与外观都吸引着消费者,对产品的生产、分级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按照严格的机制实施,他们的农产品都符合国际市场标准,且在原基础上不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其农产品品牌服务,提升了产品档次,成功将本国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如日本的农产品在价格上通常都高于一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十分有利的竞争优势,其成功的原因是日本的农产品从播种到收获等任何一个细节都以严格的高标准来进行农产品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在生产和管理上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应加大对标准化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和涉及范围,并结合理论积极投入农产品实际生产环节中去,提高企业、农民的标准化意识。第二,在农业化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方面,应加强其进度,使生产者和销售者能尽快按照标准化体系去实施生产和销售。第三,完善农产品生产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机制,并将管理条例切实运用到现实生产活动中去,达到绿色生产的目的。

3.依靠科技支持,加大农产品科技含量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科技上,农业也不例外。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领先,在农业市场中就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与科技紧密结合是十分迫切且关键的举措,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1)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力度。明确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总体方向;建立科学布局、结构完善、队伍精干的农业科研与开发体系;对农业科研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2)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应完善农业科技在互联网上的宣传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力度。

(3)注重高新技术的推广,将高新技术切实运用到传统农业的生产中去,注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产品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未达到高水平阶段,所以在对农业实施高新技术时应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先进政策。

三、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1.农产品品牌营销渠道策略

(1)创办农产品超市。可以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居民区附近创办农产品超市,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每件农产品都贴上品牌相关信息,消费者在选择时能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且能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商品信息,养成理性购买的习惯。久而久之,消费者会长期选择自己热衷的产品,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口碑会对农产品品牌起到宣传的作用,为我国农产品形成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直销专卖店。对深加工的农产品以专卖店的形式来实施销售不仅避免了假冒伪劣产品情况的出现,还在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基础之上推动了一股关于消费的新潮流:逛农产品专卖店。专卖店注重农产品的质量,且在包装、数量等方面也十分具有创新性,与同类产品相比会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权威质量检测机构的认证和相关证件在专卖店都是对消费者公开的,既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权益的保护,也能让消费者去考证专卖店的信誉度和产品质量。

(3)定制营销。第一种是指“订单农业”。主要是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加工企业或批发商的要求进行生产,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加工企业或批发商。第二种是指农产品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生产或产品搭配送货上门的销售方式。“鲜奶”和“鲜菜”送货上门是这种营销模式的代表。

(4)网络营销。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上完成交易,在网页上陈列了产品的价格等相关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农产品生产者能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结构,适应市场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互联网平台为许多大酒店采购部提供了交流平台,建立了送货上门和售后服务(信息的及时反馈)的整体营销机制。

2.农产品品牌营销价格定位策略

成功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需要转变传统营销理念,在营销过程中质量是品牌的保障,包装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在价格的定位上应比市场上没有形成品牌的农产品要高。价格受商品价值的影响,高价位体现的是商品本身价值。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饮食的品牌品味。所以在农产品营销时可以在包装、商标上进行创新设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外观去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产生消费。

3.农产品品牌营销促销宣传策略

一个品牌能否快速打入市场,与广告的宣传力度紧密相关。农产品广告宣传时应突出绿色、环保、健康三大主题,以绿色营销理念作为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这符合消费者对农产品心理需求,抓住了消费者心理才能促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刺激消费。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绿色营销观念在市场营销策略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是从包装上体现“绿色“理念,在包装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其次,在商标的选择上也注重”绿色“理念,商标设计选择绿色象征生命与活力,消费者容易产生消费欲望。在品牌命名等方面农产品生产者也重视与绿色主题的贴近。这一系列市场营销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人们的品牌意识,在商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品牌农产品的安全、健康、环保。下面举一些绿色营销的案例:

山东省东营市部分生产经营者在商品包装上直接标识了“可食用商标”,如豆腐皮等。在水果产品的外包装上贴有“福”、“喜”等受消费者喜爱的艺术图案。一些瓜型蔬菜如南瓜等农产品则把商标写在幼果上,商标不会随着蔬菜的成长而消失,商品在销售时仍具有商标标识,这一举措是不会给瓜果的安全、健康带来任何隐患。这些例子都是“绿色”营销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目前,对农产品的宣传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停留在只传递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信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进行宣传,随着人们环保、节约意识的不断提高,珍惜资源、呵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告应抓住消费者心理,让人们在接受广告内容时,还达到了绿色教育的目的。

4.农产品品牌保护与维护策略

要成功打造一个知名农产品品牌,不仅要考虑成本、营销策略等问题,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法律的保障作用,我国是一个法制性国家,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法律的制约。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生产者渐渐产生了品牌意识,不过大多数人在营销和生产上注重品牌、商标的宣传,对品牌权益的保护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就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伪劣名牌产品的出现,破坏市场正常秩序。所以只有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才能尽可能避免抢注商标等现象的出现,才能更好的维护企业品牌的形象和利益,才能让名牌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长期持续发展,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四、结语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要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企业、农民三者都需提高品牌意识,政府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人力物力投入;企业改变营销观念,制定标准化机制,规模化管理;农民努力学习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绿色”营销理念。农产品品牌打造的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保障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应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等个体或集体合法权益。我国农业经济实力的提高,会带动其他相关经济的发展,从而整体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黄金火.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5).

篇4

一、创新驱动与体验营销的概念界定

创新驱动指的是依靠企业中个人的天分和潜能从中获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更大发展动力的行为,或者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造就更大发展潜力的活动。一般来说,目前经济增长大多依靠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技术的改革是我国现阶段实现经济重大突破的方式,而创新驱动这个词正是基于此衍生的。创新驱动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社会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创新驱动程度越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也就越高。现在创新驱动也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存在于市场经济当中,尤其是在农产品的营销方面,创新驱动和体验营销结合的方式给我国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挑战。

体验营销是以个人或者某个消费群体的感性或者理性兼备,并且以感性作为思维的主导地位的一种在消费的各个时期都贯穿其中,作为行为导向的一种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可以让消费者的理性在基本保持的前提下,而让消费者从情感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形式,在这种营销模式下,消费者能够为产生或者创造新的体验而进行物品交换,以获得心理上满足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验营销是一种结合了感性和理性的营销,让消费者能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过程,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营销,也能充分的体现消费的个性化,可以调动消费者的互动积极性,并将经济持续的在人群中运作。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要顺应市场的变化,并符合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要求,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办事,因此,要想我国农产品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营销路线。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来说,农产品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农产品的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更是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其中,农产品体验营销策略在我国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二、基于创新驱动的农产品体验营销的适用性

农产品是一类特殊的产品,许多农业和经济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上来看,农产品的发展应该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鉴于这一点,农产品可以用体验营销的方式在中国发展,并且其内涵和意义是符合体验营销的基本策略的。

(一)农产品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关联

农产品的加工一般指以农、林以及畜牧业的产品作为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生产,在我国,12个行业都与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有关,如:食品加工制造、烟草加工、皮革加工、木材加工等,都与农产品的生产息息相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产品。农产品的体验则是指人们在使用这些农产品的客观感受,消费者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农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是便利还是麻烦,借此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将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带入到农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可以通过人们的记忆扩大产品的销售面,从而提升其额外的产值。

(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心目中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不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就无法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人们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人们从仅关注产品的价格本身到现在关注产品的质量、特色和购买后的体验,可见人们对消费物品的情感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近几年来,我国对农产品的消费情况已经显示出了上述发展趋势,消费也更加个性化,人们从单一的消费过渡到多元化的消费,在这过程中,人们不仅需要农产品拥有较好的质量,还需要农产品体现个人的价值取向,更能体现出人们个性化的选择。

(三)农产品的激烈竞争要求新的营销方式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农产品的加工行业不仅仅致力于新型农产品的开发,以及农产品制作工艺的提升,但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农产品的制作工艺品牌差距逐渐减小,因此,农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仅仅凭借农产品的本身质量想要在这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是极为困难的。例如,在2009年时,我国饮料行业竞争达到了一个巅峰,果汁类产品自始至终都在打价格战,乳饮料类、凉茶类也有纷纷推出了新型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可见农产品大类早已形成了竞争格局,但仅凭价格和种类的优势却无法彻底让一个品牌的收益优势凸显,因此,企业有必要尝试新的营销方式。

三、基于创新驱动的农产品的体验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是一个商品在市场中循环的过程。农产品从加工出厂开始,到经销商再一步一步走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农产品能够体现其价值,并以额外的附加服务等,增加其本身具有的价值。在实施农产品体验营销策略时,每个环节都应该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市场现状和市场的发展潜力进行进一步计划的制定,从而让体验营销的策略更加完善。

(一)农产品的绿色体验营销策略

农产品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人们的幸福指数都与之有关,农产品本身具有的价值和其因不同营销策略而产生的附加价值都会营销消费者们的体验。例如现在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它不仅绿色健康,还可以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种体验是人本身和自然的融合,因而身处忙碌都市中的人们对这种产品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需求。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人们还可以根据特殊的需要进行农产品的DIY生产,既能进行产品的创新,也能让消费者感到新奇。另外,提升产品的附加效益也是农产品体验营销的目的之一,人们可以通过附加的服务让人们感受到附加服务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这是让他们进行再次消费的重要因素。同时,绿色农业是现在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绿色农业的一部分,绿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们的关注和喜爱。当人们提及绿色农产品时,人们就会想到健康,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健康可以作为农产品的宣传噱头,引起消费者们的重视,而这一部分作为影响消费者消费感情的部分而存在,足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在我国其他公益广告宣传过程中,也反复强调健康、绿色、环保的词汇,通过这种反复灌输的方式,消费者们就会产生更加强烈的购买欲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多数农产品企业会以绿色作为农产品体验营销策略的主题。

(二)农产品的品牌体验营销策略

农产品的加工一般都是农民和大型农业企业联合进行的,在农产品加工时,要有高效率的工程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并改变农产品的外观,甚至改变其味道,并使农产品的可储存时间大大延长,是农产品的内在价值有显著的提升。同时,非应季的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可以提升其额外价值,但有些农产品不宜久存,所以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使其及时销售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的品牌是否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品牌是一个农产品的标志,更是决定能否有更多消费者购买的前提。在消费者对农产品进行购买活动时,人们首先会选择品牌响亮的产品,因为他们认为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而农产品从包装到内部质量都关系到消费者们体验的好坏。品牌是农产品最终产物的提供着,它联系着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成功的品牌塑造可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也有的品牌由于定位不佳很快就被人们忘记。因此,产品品牌作为维系产品和消费者之间重要的媒介,应该让消费者每次看到这种产品进行宣传时都能有美好的感受。其次,品牌的标志和宣传策略都应该以人性化为主要特色,以一种亲民化的方式使人们对这种产品产生亲切感。同时,有关企业可以根据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涵制定品牌的特色,如农夫山泉的茶系列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宣传噱头,无论产品如何,这种宣传方式总能让消费者产生尝试和体验的心理。

(三)农产品的关系体验营销策略

农产品加工的发展不应该仅靠某一种生产方式或某一个农产品品牌来决定,而是应该采取一定措施,让整个行业都能齐头并进的发展,增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实现低成本的情况下取得最佳的竞争成果。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看似发展迅猛,实则在全世界衡量来看并不是十分突出,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企业各品牌为了抢占市场大肆压价,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我国应该成立相关组织协会保护企业的正常发展,维持市场的平衡,从而增进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和谐性。农产品和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联性,虽然明面上人们可能认为农产品只是局限于食用的食品上,但实际上农产品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加工也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农产品体验营销策略能够顺利在人群中开展,需要将创新驱动条件下如何进行农产品的体验营销讲解清楚,并告知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最后及时向有关部分或上级领导反馈体验营销策略的成效,以便这种营销政策的推行能够得到更多的助力。

在保证创新驱动作为新时代农产品发展要素的前提下,农产品的体验营销策略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体验营销策略可以对其系统进行相互作用,并影响系统的发展,要想体验农产品,首先要了解农产品的品牌,然后利用相互联系作为纽带,并以绿色健康作为营销的主题,最后再将其推向广大消费者,这也是体验营销的完整过程。农产品的体验营销策略应该具有统一性,其中包括产品的统一、品牌的统一、关系的统一以及主题的统一,保证上述几个统一,消费者的体验也将有迹可循,从而形成客户与各层级销售商的关系统一,这种方式可以加强消费者和农产品企业之间的沟通,以便消费者的感官体验能够及时反馈给企业,并对这个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其中的不足,对其优秀的部分进行发扬,从而提升其体验的美好感受,这也是提升基于创新驱动的农产品市场效益的重要途径。此外,基于创新驱动的农产品的体验营销应该尊重消费者们的感受,所以发展要时刻关注消费者的条件以及心理上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发展措施,并尽可能地将市场发展的干扰因素排除,从而使农产品的体验营销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农产品网络营销概述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需求、价格等信息的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上销售渠道的一种营销活动。从而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寻找市场,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有了良好的技术与条件,一般来讲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及时获取信息,提高效率

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网络营销的手法,农产品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有效的市场,把握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调节农产品上游的生产与采购,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网络营销的方式可以使买卖双方信息透明化,保证交易的质量和信誉,从而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对经济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1.2突破传统贸易时空限制,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活动时,常常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就制约了农产品在更为广阔的地域寻找市场。通过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农产品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进行没有时间限制的贸易,提供高效的售后服务,可以打破时间因素对于农产品销售的不利影响。其次,农产品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从而避免了交通等因素对农产品销售活动的制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

1.3提升企业形象,塑造品牌效应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农产品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力量,促进买卖双方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品牌建设,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从而打造知名品牌,使得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更具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例如著名的农产品品牌“褚橙”就是利用互联网工具,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法被广大消费者熟知与认可的。

2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不明确

虽然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与相关从业者能看懂互联网的能量与网络营销的优势,然而真正执行起来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农产品生产者中有大部分因为受限于自身素质,无法将网络营销真正落实;还有部分从业者担忧网络营销的风险与安全隐患,因此不知如何通过网络开展营销活动。这些都制约了农产品网络营销局面的开展。

2.2网络营销的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即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农产品本身受限于季节、储藏等因素,因此对于物流的配套设施需求也相应较高。目前伴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冷链物流虽然迎来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市场规模与流通需求却不相符合,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方面的信息流与资金流方面的意识与应用普及与配套设施也需要进行全面的建设。

2.3网络营销媒介的发展有待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总体来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却呈现出了严重的二元现象,即城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营销中,农村更是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我国农村大多偏远与闭塞,不利于信息点的构建,这就导致很多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到农村。另一方面,我国网络技术本身发展还有待于发展,这样就导致农村很难建立起完善的、可以自我管理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因此这也将导致农产品上游的种植与采购不能及时有效的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也制约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平台的发展。

2.4网络营销环境带来的阻碍

由于电子商务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即时有效的解决。首先,电子商务平台依靠网络而的一些法律法规在网络市场中根本不适用。这就让很多不良商家钻了空子,将一些不合格的农产品拿到网络平台中进行销售,导致农产品在网络营销中的信誉度大大降低。另外,农产品在网络销售中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政府的很多相关部门没有对其引起重视,更加没有一些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发展。其次,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网络市场是虚拟的,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近些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也同样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一步普及。

3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

3.1打造完善的网络营销支撑体系

要想实现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首先要打造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支撑体系,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供应与人力保障。同时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于农产品生产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互联网思维构建与网络营销理念的培训,鼓励从业者对于互联网以及网络营销知识的学习与接纳。从而打通对外的信息来源,保证信息的多元化,从而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并且找到市场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3.2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体系建设

建设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体系,保证市场调研的准确性与即时性。保证农产品生产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在对市场进行系统化调查的基础上获取相关有效的信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农产品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上游的生产与采购,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完善农产品的营销网络,加强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产品与品牌形象。

3.3农产品网络营销保障体系建设

在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网络营销的安全立法,为网络营销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在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虚拟市场的监督,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安全有序进行。通过网络营销,交易双方可以真实、透明得获取合作伙伴的信息,并且能在有效时间内做出最优的选择。这就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精简了农产品交易程序,保证了企业信息搜寻的及时准确,精简谈判流程,并对交易过程提供有效监督,这就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4农产品网络营销配套措施建设

如前所述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等相关配套设施的构造与完善,只有围绕这铁三角的配套设施得以完全的解决,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起来。同时也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农民的素质建设,首先,农产品只有先实现了工业化的普及,才有可能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其次,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的技术性人才,除了基本的营销知识,还应该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农产品相关知识,如此才能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将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

4.1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市场需求指导上游的生产

农产品的种植、流通与销售一直以来是分别发展的,由于农民的信息闭塞与本身的文化素养普遍低下等原因,多年来造成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与生产严重脱节。农民盲目跟风生产现象严重,容易造成损失。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即时与准确的掌握市场需求等信息,根据需求来指导农产品的种植与采购,也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法采用预定销售,从而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盈利性。

4.2开展有效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与农业信息化培训

把农产品营销主体,即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户、经纪人作为农业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信息经纪人的作用,有效的发挥纽带的作用,并通过网络、信函、报纸、电话等渠道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农民的需求信息及时对外,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产品信息服务。

4.3建立网络营销渠道,通过营销沟通促进销售实现

农产品经营企业与经营主体要想有效果的开展网络营销活动,除了学习掌握互联网思维与市场需求外,更需要建立适合农产品提供方与需求方的营销渠道。除了选择在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上供求信息外,还可以建立宣传型的农产品网站,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网络店铺。使网络渠道最大程度上详细宣传产品信息和特色。目前农产品网络营销仍以网上营销洽谈、线上成交线下支付为主要形式。因此,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和升级、网站优化与推广、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广告等都是促进农产品“订单农业”的实现。

4.4打造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整合策略

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构造营销的4PS策略,通过分析潜在市场总体需求特征后,确定适合通过网络营销渠道销售的农产品,特别是对鲜活农产品,更需建立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品牌战略。同时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者与相关从业者利用搜索引擎优化、网站链接、网络广告联盟等方法开展农产品促销等活动,营造与服务和产品相关的网络社区,通过营销沟通实现销售。网络将农产品提供方和消费者连在一起,给农产品生产者与从业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渠道,不仅简化了流程,而且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以及产品信息与顾客资料收集于一体,相对于传统营销更具优势。

5结束语

在互联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全世界范围内诞生也颠覆了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作为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农产品来说,在新的商业时代找到更适合其合理地持续性发展的方法尤为重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说法虽然近几年来广为盛行,然而找到适合其长远有效发展的策略还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相关学者与从业人员的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J].科技论坛,2011(12).

篇6

1 农产品网络营销概述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需求、价格等信息的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上销售渠道的一种营销活动。从而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寻找市场,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有了良好的技术与条件,一般来讲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 及时获取信息,提高效率

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网络营销的手法,农产品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有效的市场,把握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调节农产品上游的生产与采购,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网络营销的方式可以使买卖双方信息透明化,保证交易的质量和信誉,从而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对经济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1.2 突破传统贸易时空限制,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活动时,常常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就制约了农产品在更为广阔的地域寻找市场。通过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农产品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进行没有时间限制的贸易,提供高效的售后服务,可以打破时间因素对于农产品销售的不利影响。其次,农产品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从而避免了交通等因素对农产品销售活动的制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

1.3 提升企业形象,塑造品牌效应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农产品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力量,促进买卖双方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品牌建设,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从而打造知名品牌,使得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更具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例如著名的农产品品牌“褚橙”就是利用互联网工具,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法被广大消费者熟知与认可的。

2 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不明确

虽然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与相关从业者能看懂互联网的能量与网络营销的优势,然而真正执行起来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农产品生产者中有大部分因为受限于自身素质,无法将网络营销真正落实;还有部分从业者担忧网络营销的风险与安全隐患,因此不知如何通过网络开展营销活动。这些都制约了农产品网络营销局面的开展。

2.2 网络营销的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即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农产品本身受限于季节、储藏等因素,因此对于物流的配套设施需求也相应较高。目前伴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冷链物流虽然迎来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市场规模与流通需求却不相符合,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方面的信息流与资金流方面的意识与应用普及与配套设施也需要进行全面的建设。

2.3 网络营销媒介的发展有待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总体来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却呈现出了严重的二元现象,即城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营销中,农村更是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我国农村大多偏远与闭塞,不利于信息点的构建,这就导致很多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到农村。另一方面,我国网络技术本身发展还有待于发展,这样就导致农村很难建立起完善的、可以自我管理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因此这也将导致农产品上游的种植与采购不能及时有效的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也制约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平台的发展。

2.4 网络营销环境带来的阻碍

由于电子商务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即时有效的解决。首先,电子商务平台依靠网络而的一些法律法规在网络市场中根本不适用。这就让很多不良商家钻了空子,将一些不合格的农产品拿到网络平台中进行销售,导致农产品在网络营销中的信誉度大大降低。另外,农产品在网络销售中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政府的很多相关部门没有对其引起重视,更加没有一些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发展。其次,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网络市场是虚拟的,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近些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也同样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一步普及。

3 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

3.1 打造完善的网络营销支撑体系

要想实现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首先要打造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支撑体系,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供应与人力保障。同时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于农产品生产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互联网思维构建与网络营销理念的培训,鼓励从业者对于互联网以及网络营销知识的学习与接纳。从而打通对外的信息来源,保证信息的多元化,从而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并且找到市场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3.2 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体系建设

建设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体系,保证市场调研的准确性与即时性。保证农产品生产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在对市场进行系统化调查的基础上获取相关有效的信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农产品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上游的生产与采购,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完善农产品的营销网络,加强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产品与品牌形象。

3.3 农产品网络营销保障体系建设

在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网络营销的安全立法,为网络营销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在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虚拟市场的监督,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安全有序进行。通过网络营销,交易双方可以真实、透明得获取合作伙伴的信息,并且能在有效时间内做出最优的选择。这就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精简了农产品交易程序,保证了企业信息搜寻的及时准确,精简谈判流程,并对交易过程提供有效监督,这就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4 农产品网络营销配套措施建设

如前所述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等相关配套设施的构造与完善,只有围绕这铁三角的配套设施得以完全的解决,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起来。同时也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农民的素质建设,首先,农产品只有先实现了工业化的普及,才有可能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其次,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的技术性人才,除了基本的营销知识,还应该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农产品相关知识,如此才能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将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

4.1 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市场需求指导上游的生产

农产品的种植、流通与销售一直以来是分别发展的,由于农民的信息闭塞与本身的文化素养普遍低下等原因,多年来造成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与生产严重脱节。农民盲目跟风生产现象严重,容易造成损失。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即时与准确的掌握市场需求等信息,根据需求来指导农产品的种植与采购,也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法采用预定销售,从而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盈利性。

4.2 开展有效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与农业信息化培训

把农产品营销主体,即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户、经纪人作为农业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信息经纪人的作用,有效的发挥纽带的作用,并通过网络、信函、报纸、电话等渠道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农民的需求信息及时对外,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产品信息服务。

4.3 建立网络营销渠道,通过营销沟通促进销售实现

农产品经营企业与经营主体要想有效果的开展网络营销活动,除了学习掌握互联网思维与市场需求外,更需要建立适合农产品提供方与需求方的营销渠道。除了选择在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上供求信息外,还可以建立宣传型的农产品网站,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网络店铺。使网络渠道最大程度上详细宣传产品信息和特色。目前农产品网络营销仍以网上营销洽谈、线上成交线下支付为主要形式。因此,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和升级、网站优化与推广、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广告等都是促进农产品“订单农业”的实现。

4.4 打造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整合策略

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构造营销的4PS策略,通过分析潜在市场总体需求特征后,确定适合通过网络营销渠道销售的农产品,特别是对鲜活农产品,更需建立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品牌战略。同时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者与相关从业者利用搜索引擎优化、网站链接、网络广告联盟等方法开展农产品促销等活动,营造与服务和产品相关的网络社区,通过营销沟通实现销售。网络将农产品提供方和消费者连在一起,给农产品生产者与从业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渠道,不仅简化了流程,而且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以及产品信息与顾客资料收集于一体,相对于传统营销更具优势。

5 结束语

在互联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全世界范围内诞生也颠覆了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作为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农产品来说,在新的商业时代找到更适合其合理地持续性发展的方法尤为重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说法虽然近几年来广为盛行,然而找到适合其长远有效发展的策略还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相关学者与从业人员的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篇7

1引言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不同地域的农产品交易主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贸易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最终完成物流送达农产品的一种新兴商业活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在利用网络平台为农产品的营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同时,实现了不同地域的农产品买卖双方互动式双向交流,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利手段。当前,在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正在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战略部署,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倡议,将充分依靠与相关国家的双多边机制,借助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我国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如何互联网优势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打造双多向共赢的跨境农业电商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2“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的凝炼,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1]“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农业来说,重点是加大农业对外合作。而农产品网络营销正是我国农业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业对外合作的重点。首先,众所周知,农产品有着季节性的特征,一旦滞销,农民将面临重大损失。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信息进行跨境传递,并最终完成农产品销售。“一带一路”区域辐射国家的农民和消费者都可以便捷查询农产品实时信息,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可以说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我国农业“走出去”,打通销路,繁荣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手段。第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相较传统农产品销售,各国农民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与消费者直接联系沟通,减少销售流程中间环节,缩减物流交易成本。第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发挥沿途各国农业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互补发展,带来更广泛需求和商机,推动沿途各国农业发展。最后,“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依托互联网平台,而网络平台传播的快捷性、覆盖面大,能加快带来品牌效应,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总而言之,农产品网络营销让我国农产品直接与沿途众多国家农产品竞争,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获得战略沿线各国和地区的认同。农业“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是建中国粮仓,保当地民生,实现我国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全球化发展战略。2013年起中国原产地农产品直销项目在国内遍地开花。农产品的跨境网络营销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传播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加强,正成为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新热点。2015年,以农产品网络营销为核心内容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被农业部立为重点工作之一。我国参与经营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寡头竞争格局。“两超”是两个超级垄断网站,如阿里系网站、京东系网站,加起来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多强”是“我买网”等许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网站;“小众”是指具有特色的网站,如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龙宝溯源商城。[2]虽然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势头迅猛,但在我国农产品销售份额中比例仍较低,其发展也遇到一系列问题。

3.1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不平衡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开放,依托“一带一路”实现亚、非、欧经济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在我国辐射区域广泛,涵盖了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就实体农业经济和营销情况而言,“一带一路”圈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实体差距也延伸到农产品网络营销领域。我国西部地区受到传统地域和交通物流限制,农村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经济地区,网络营销起步也就晚于东部。我国比较成熟的农业网络营销平台基本建立在东部地区,西部农产品网络营销基本依靠东部平台。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上无论展示还是宣传,以及消费者接受度上都明显滞后,区域特色没能完全体现。而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产地,更是在地理位置上直接与中亚、中东、东北亚毗邻的。西部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与周边国家关联性更强,也更能了解毗邻国家的市场需求。西部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是我国农业能否缩小区域差异,推动农业“走出去”的关键。

3.2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不完善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是较高的。现阶段,消费者对网上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存在疑虑。只有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标准化认证管理,消费者才能信赖并选购。国外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经验告诉我们,有质量统一认证的农产品,即使是价格比无保障的农产品价格更高,也会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可。质量统一认证的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和宣传,效果也更好,更容易树立农产品品牌。我国农产品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再加上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都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制度的不完善,成为了阻碍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接受度。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才能更好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宣传和销售农产品。

3.3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滞后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更加快捷、广泛地传播。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消费群体将从我国国内向亚、欧、非国家扩散。农产品网络营销效果最终需要物流配送送达到消费群体手中。而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环节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成本在物流、供应链建设以及缴税。“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拥有先进的低温保鲜设备和技术,高效的运输和通关结算效率,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农产品损失率,保证我国农产品第一时间送到沿途相关国家消费者手里。现在我国农产品物流正在快速发展,但专业化的配送体系尚未建立。现有的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中,轻”物“重”流“,难以保障农产品的有质送达。

3.4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农村网民数量成几何倍增长;但农村网民综合素质较低,使用网络只要是以娱乐为目的。农民缺乏主动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农业供销信息,展开农产品销售,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的思想意识。要保障我国农业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良好效果,需要优秀的网络营销人才。这种人才既要精通农业、商业、以及信息技术等等专业知识,还要精通“一带一路”战略沿途国家语言。很显然,我国缺乏优秀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国际化。

4“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几点建议

4.1把握机遇,缩小区域化差异

在互联网时代中,农产品网络营销是重要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手段。我国各地区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产品网络营销对于农业“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加大农村网络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化技术宣传,做好硬件保障。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特别是鼓励资源丰富的西部落后地区建设展示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能充分展示自身农产品特色的网络运营平台,缩小与东西部差距。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可以帮助西部地区以较低成本在网络平台上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开拓市场,这是时展的契机。此外,国家层面上还需从法律、政策、税收层面,加强扶持,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大力发展。

4.2加强标准化建设,创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食品安全是农产品品质的保障。“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要科学合理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监管。首先,我们应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规范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其次,通过相关立法和政策实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和农产品污染监管工作。最后,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三品一标”既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3]“三品一标”农产品可以说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下,所产生的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应当让其成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打产品。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创立中国特色品牌,是保障农产品网络营销持续发展的基础。

4.3发展云物流,提升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质量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成本和损失率都在物流配送上。物流配送是否快捷、安全关系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面临者进出口环节,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更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知名度和销量的关键。对此,笔者主张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云物流,激发和促进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良性竞争。利用云平台,将所有农产品物流公司、物流枢纽中心和农产品企业物流部门等机构集中在互联网资源池中,充分交流互动,从而减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发展云物流建设,依靠大规模的云计算处理能力、标准的作业流程、灵活的业务覆盖、精确的环节控制、智能的决策支持及深入的信息共享来完成物流行业的各环节所需要的信息化要求。

4.4培养专业化人才,组建专业营销团队

专业化的人才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起着重要作用。对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应以高素质的现代农民为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营销技能培养。政府应帮助“新生代”农民进入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而职业院校也应把为“新生代”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做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对已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营销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开展宣传,让他们意识到我国农业”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投身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中。第三,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农村,开展对广大农村居民的网络宣传、网络技术学习教育,提高大众对网络营销的认知度和普及度。

作者:邓满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1.1苏州农产品品牌化成本太高。苏州的农产品相对全国来说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因此,苏州的农产品大多都有自己的品牌,但就这些品牌的知名度来说,还是有待提高的。一方面,当前的苏州农产品缺少现代物流与经营,没有很好的利用现代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的外包装比较简陋、粗糙,甚至有的包装完全不符合绿色标准和美观要求,这也是品牌效应无法生效的一大关键。

1.2缺少发达的产品加工企业。其实,农产品的发展与营销规模与农产品的加工有着直接的联系,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不仅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更要能实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功能。就当前的农产品市场情况来看,发展农产品加工已经成为了世界农产品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但苏州的农产品企业缺乏一定的技术,缺乏对农产品加工的意识,这也是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少,无法打开市场的重要因素。

1.3农产品的营销缺乏整合策略。苏州主打的农产品是绿色农产品,由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需要较高的生态环境条件,在加工与运输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与标准,所以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定价非常高。在这一方面,就当前苏州的绿色农产品影响情况来看,因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不够,替代品较多,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够买欲望。导致因为价格过高而销量低下的情况。除此之外,对于农产品的营销来讲,虽然可以通过各种类型与层次的展销会或者博览会达到一定的销售要求,但就长时间来看,农产品的传播效应还不稳定,在营销整合策略上还有待提高。

2、当前苏州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

2.1订单农业发展迅速。伴随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被称为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农户根据本身或者乡村组织与农产品购买者之间签订的订单属于组织安排农产品产销模式,是最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避免盲目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户的产销问题,也是保障产销安排合理,避免盲目生产,保障农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措施。

2.2农产品与超市对接流通方式发展迅速。在当前的农产品市场环境下,以农产品直接配送至超市、大卖场的现代流通方式在苏州的农产品营销中逐渐发展起来,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交流环节多、程序复杂的缺点,避免增加额外的成本导致农产品的零售价被抬高。当前,政府大力的发展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到销售地,通过这种流通营销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销组织化,使得一些大型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面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省去了中间复杂的程序与环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更是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重要措施。

2.3网络营销理念逐渐形成。利用当前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先进技术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通过网络平台农产品的基本信息,有助于拓宽销售渠道,网络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营销理念与形式,同时实现了跨空间、跨地域的全新营销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化,运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从预订到配送,直至到达用户家中,不需要其他过多的成本,只需要简单地操作,就可以实现产销对接,更加方便快捷。

二、对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探索

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拓宽应首先从自身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技术为农产品销售提供生产资料与科学管理办法,使得农产品经营销售倾向科学化、市场化与生态化。因此,就必须要抛弃以往的老规定,依据市场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营销手段与渠道,促进农产品事业进一步发展。

1、开发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农产品的多样化也是决定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产品的高效要求,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和高产高效,当前的农产品市场要求农产品的品质与价格都要进行优化,可以通过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更多多样化的农产品以抢占市场。还应逐渐淘汰劣质的品种与滞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全新的技术与生产策略,能做到根据市场与用户的需求生产适应标准的农产品。

2、培育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前面提到要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就需要发展起一支设备与技术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当前国际上的形式来看,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至少占总生产的90%,加工后的农产品具有较大的潜力,增值至少2-3倍,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只占到总量的约25%左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因此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关联性、增值与延伸性,同时要达到降低竞争成本,并形成集约优势,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各项产业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集约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充分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拓宽营销渠道。要打造农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整合农产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在高端市场上的比重,一方面拓宽其他营销渠道。应积极的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与物流配送,抓住冷链配送的发展时机,可以通过在城市开设产品连锁专卖店或者、扩大超市、餐饮业与学校等机构的农产品配送业务,积极开展订单销售的方式,使得农产品能直接与用户对接。另外,还可以加大宣传,寻找目标市场与客户,加大网络农产品交易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

4、培养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团队。培养人才,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是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重要目标。当前,缺少能够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营销、销售实施等环节一体化的专业人才,所以必须要通过高效、培养等渠道对农业进行大量的宣传和聘用,转变农业就业不好的观念,吸引更多的营销人才与农业专业人才加入到开拓国际市场的行列中来。此外,还要打造一体化的专业产销团队,一方面,培育出专业的农民经济人,信誉良好的商与批发商,在有良好的销售队伍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农产品营销规模,提高交易率。另一方面,聘用拥有先进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又有较强的营销理念的网络策划营销人员,推动农产品的网络化营销,帮助农产品营销更上一层楼。

篇9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9日

随着社会民生的发展,老百姓从过去对物质最低需求到现今越发重视绿色环保养生;社会越来越提倡绿色自然、天然保健品。为此,许多商家利用这些口号宣传绿色消费,使得绿色浪潮越来越高,国民也越发偏爱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已成为农产品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却出现“卖难”的状况,总会看到某地农民因农产品堆压无法卖出导致全年做白工;一些卓越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经济产量,最后被埋没。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现代推销手段,依旧保持展销会、供货会等传统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手段实质是体制、制度的缺陷和营销人才的缺乏。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极低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产品营销能力,也大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背景和现状

所谓绿色产品是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的,这种观念强调了农产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农作物和人类的发展要做到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根据有关管理办法定义,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特定方式生产,再由专门的机构鉴定认证,并许可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包括加工品)。这种农产品一般具有无污染、优质、安全和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和普通农产品相比,绿色农产品一来在质量上更令消费者安心,具备纯天然、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二来品牌效应也更强,一般这类产品都是作为农作物生产企业主打的品牌产品,有较强的名牌效应。

我国绿色农产品是由国家农业部于1989年首次提出并于1990年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绿色农业产业正式形成。从第一批绿色农产品推出到今年已有25余年的历史,发展相当迅速。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单位坚持做到以先进农业科技为指导,把农业生产、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考虑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方面,在推出许多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也建立了不少绿色食品相关监管机构,在大中城市也建立了一大批绿色食品连锁店。

二、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乡经济的进步,老百姓健康环保的意识加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逐渐走入市场,进入人们的视线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绿色食品,大家对食物的需求也由原来的解决温饱,得到物质上最基本的满足,转变成现在更加讲究健康、环保饮食,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一跃登上舞台,成为消费的亮点和热门,绿色农产品的推广营销也成为现今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虽然我国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推广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在阻碍发展。

(一)农业企业对绿色农产品营销概念薄弱,滞后于市场需求。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前,仍旧有一大批农业企业对绿色农产品认识不够,这些企业仍在片面追求高产量、高利润,忽略了农产品的质量。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施上大量肥料,不注意种植土壤的保护,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土壤质量下降,最终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质量遭到破坏,因为使用大量生长素、动植物激素、化肥、农药等等,使得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二)绿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目前,我国知名绿色农产品企业品牌数量过少,而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农户又很难筹集到发展资金,要想在投入和盈利中获取平衡非常困难。此外,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方说生产布局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都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最终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畅通,营销手段陈旧单一。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在培育优良绿色农产品上出了很多成果,但是知道这些成果的人除了业内专业人士以外寥寥无几,也造成很多优良产品无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批量生产。原因有许多,可能是因为批量生产的技术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资金原因,而推广营销手段落后单一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目前我国很多农产品成果的展示依旧选择使用传统农展会,等着顾客上门选购,或者在蹲在自家,等人上门采购。企业和农户都没有很强的“走出去”意识,他们还停留在过去的营销模式上,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导致很多优质农产品只能被少数有缘人品尝到。此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经营分散、产量不多、产品结构单一,很难形成规模化的量产,这些也都影响农产品的推广销量,无法形成固定的营销渠道。最近几年,民众也常会在微博或是纸媒上看到“xxx村土豆滞销”、“xxx镇大量西瓜堆积,无人购买”这样的新闻出现,农户或企业都可能会因为营销推广不利遭到巨大损失,白白辛苦一整年。有时候一些绿色农产品还会因为营销过程中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最终消费者买到手的产品价格提升好几倍,从而影响了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和最终销量。

(四)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认知不足,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于我国许多消费者而言,绿色农产品这个概念是比较新潮的词语,绿色消费也是一种新式消费方式。对于很多人而言,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甚至已经超越有些消费者自身消费能力。在经过这几年的宣传,有部分消费者逐渐理解绿色消费甚至将它捧为一种消费潮流,但是仍旧有不少群众对绿色农产品没有一个正确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我国一些农产品企业在推广营销上不够深入,造成绿色消费随意性较大,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没有形成农产品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

根据一些相关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文化程度越高或者收入越高,对于购买绿色食品的意识越高;而文化程度越低或者收入越低的人则对绿色食品消费意识越低,这也充分说明国民整体素质高低与否对于绿色农产品消费也是重要的因素。据目前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国绿色农产品消费中受教育程度高者占据大半,有近64.3%之多。因此,我国目前民众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对于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限制作用,绿色营销也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五)缺乏政府对绿色农产品推广的有力支持。为了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就要从生产的源头抓起,绿色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代表,这意味着它的生产方式也应该更加清洁细化,要求空气、土壤、水分等培育元素都要高度清洁,从而确保绿色农产品产出有高质量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绿色农产品营销意识,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和保护,而这些工程都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实行必要的干预,达到宏观调控目的。许多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法规,但对整个绿色营销体系大环境的建立把控力度还不够,立法体系也不够全面。此外,对生产绿色农产品的龙头企业支持力度还不够,缺乏培养,尽管有拨专项资金用于相关建设,但可能在营销策划上还不够健全。而在对群众绿色农产品认知普及上也不够完善,没有出台更多普及宣传政策。

三、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一)树立和强化绿色农产品营销概念,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也会日益增多,企业要树立和强化绿色农产品营销理念,要把生产农产品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生产出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质量高的绿色农产品。企业要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从过去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先进的发展观念,要在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同时确保环境不受到损害,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从长远角度看,能够使企业营销活动可持续进行,能够让农村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二)运用先进营销手段,打开品牌知名度。企业要摆脱过去陈旧的营销推广手段,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开拓出多条营销渠道,将产品推广出去,让品牌在市场打响。要从过去单一的线下操作转变成现今的“线上线下一体”操作,线下做出多种营销策划进行促销、加深和消费者沟通;线上可以利用当今最火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不仅节约宣传成本,效果也会翻倍。此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绿色农产品销售中心,再在全国开设多家连锁经营店和专柜等,深入到普通消费者群中,加深消费者对其印象和了解。

(三)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正确深入了解绿色农产品。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积极向民众宣传绿色农产品概念,提倡多食用绿色农产品。企业在销售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也要注意正确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并且积极地、大力地提升这种消费意识。还可以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深入到民众中,用促销和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出产品,让民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绿色农产品的益处。

(四)培养开拓市场的营销人才队伍。目前,绿色农产品销售行业中能将生产、策划、销售实施连为一体的复合式人才还很少,这就需要学校多向学生宣传行业理念,让他们转变固有的营销观念,成长为综合性人才。再将这些人才队伍输送到农业企业当中,增加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还要注重全面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一手当前最先进的营销技能,还要对语言、互联网技术、各国贸易政策等知识充分掌握,这样不仅能在国内市场有优势,同时还能开拓国外市场,在国际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五)政府要加强对绿色市场的宏观调控,对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虽然政府有出台一些关于绿色农产品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但是并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市场上仍旧随处可见一些商家为了获得更高利润,私自在一般的农产品上贴“绿色食品”标签,这样做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破坏了绿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这时候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控,规范市场上绿色农产品销售,为整个绿色农产品营销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应该出台且完善绿色农产品销售管理的法规、政策,确保一方面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有保障,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另一方面要防止一些不法商家扰乱市场秩序,卖假货,建立一个健全的绿色农产品质检机构,保证市场营销秩序。此外,政府还应对农业企业在绿色农产品研发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激励行业发展。对一些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培育出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加大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农产品营销要“走出去”,在过去传统销售方式基础上,开拓出新的营销渠道,利用现在的热潮网络营销和线下销售形成一体,才能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此外,要树立和提高企业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正确认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大力培养新型绿色农产品复合式营销人才,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国绿色农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最终让我国绿色农产品能走出新的一片天。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一、农产品营销策划书编制的原则。

为了提高农产品策划书撰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应首先把握其编制的几个主要原则;

(一)、逻辑思维原则。策划的目的在于解决企业营销中的问题,按照逻辑性思维的构思来编制策划书。首先是设定情况,交代策划背景,分析农产品市场现状,再把策划中心目的全盘托出;其次进行具体策划内容详细阐述;三是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简洁朴实原则。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企业营销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的相应对策,针对性强,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三)、可操作原则。编制的策划书是要用于指导营销活动,其指导性涉及营销活动中的每个人的工作及各环节关系的处理。因此其可操作性非常重要。不能操作的方案创意再好也无任何价值。不易于操作也必然要耗费大量人、财、物,管理复杂、显效低。

(四)、创意新颖原则。要求策划的“点子”(创意)新、内容新、表现手法也要新,给人以全新的感受。新颖的创意是策划书的核心内容。

二、农产品营销策划书的基本内容。

策划书按道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它依据产品或营销活动的不同要求,在策划的内容与编制格式上也有变化。但是,从农产品营销策划活动一般规律来看,其中有些要素是共同的。

因此,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农产品营销策划书的一些基本内容及编制格式。封面>策划书的封面可提供以下信息:①策划书的名称;②被策划的客户;③策划机构或策划人的名称;④策划完成日期及本策划适用时间段。因为农产品营销策划具有一定时间性,不同时间段上市场的状况不同,营销执行效果也不一样。

策划书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

(一)、农产品营销策划目的

要对本农产品营销策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宗旨树立明确的观点(如: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品知名度;树立规模、优质、专业、服务的良好形象),作为执行本策划的动力或强调其执行的意义所在,以要求全员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共同努力保证策划高质量地完成。

企业营销上存在的问题纷繁多样,但概而言之,也无非六个方面:

>企业开张伊始,尚无一套系统营销方略,因而需要根据市场特点策划出一套农产品行销计划。

>企业发展壮大,原有的营销方案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因而需要重新设计新的农产品营销方案。

>企业改革经营方向,需要相应地调整行销策略。

>企业原营销方案严重失误,不能再作为企业的行销计划。

>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原经销方案已不适应变化后的市场。

>企业在总的营销方案下,需在不同的时段,根据市场的特征和行情变化,设计新的阶段性方案。

如:首先强调“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公司的一个普通产品的市场营销”,然后说明农产品营销成败对公司长远、近期利益对长城系列的影响的重要性,要求公司各级人员及各环节部门达成共识,完成好任务,这一部分使得整个方案的目标方向非常明确、突出。

(二)、分析当前的农产品营销环境状况

对同类产品市场状况,竞争状况及宏观环境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它是为指订相应的营销策略,采取正确的营销手段提供依据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这一部分需要策划者对市场比较了解,这部分主要分析:

1、当前市场状况及市场前景分析:

①产品的市场性、现实市场及潜在市场状况。

②市场成长状况,产品目前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上。对于不同市场阶段上的产品公司营销侧重点如何,相应营销策略效果怎样,需求变化对产品市场的影响。

③消费者的接受性,这一内容需要策划者凭借已掌握的资料分析产品市场发展前景。

2、对产品市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是对影响产品的不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如宏观环境、政治环境、居民经济条件,如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心理等,对一些受科技发展影响较大的产品(如:计算机、家用电器等产品)的营销策划中还需要考虑技术发展趋势方向的影响。

(三)、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

农产品营销方案,是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策略的运用,因此分析市场机会,就成了农产品营销策划的关键。只是找准了市场机会,策划就成功了一半。

1、针对产品目前农产品营销现状进行问题分析。一般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表现为多方面:

>企业知名度不高,形象不佳影响产品销售。

>农产品质量不过关,功能不全,被消费者冷落。

>农产品包装太差,提不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农产品价格定位不当。

>销售渠道不畅,或渠道选择有误,使销售受阻。

>促销方式不务,消费者不了解企业产品。

>服务质量太差,令消费者不满。

>售后保证缺乏,消费者购后顾虑多等都可以是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产品特点分析优、劣势。从问题中找劣势予以克服,从优势中找机会,发掘其市场潜力。分析各目标市场或消费群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尽量予以满足,抓住主要消费群作为营销重点,找出与竞争对手差距,把握利用好市场机会。

(四)、农产品营销目标

营销目标是在前面目的任务基础上公司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即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执行期间,经济效益目标达到:总销售量为万件,预计毛利万元,市场占有率实现。通过市场分析,找出市场机会,提炼自身优势,确定销售目标。例如确定的目标市场:以行业销售为主(利润和稳定市场)、渠道销售为辅(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行业主要主要系指工矿,交通,建筑,消防,制造,工厂等有一定采购规模的目标客户;渠道销售主要系指区县级的加盟或者商。

(五)、农产品营销战略(具体行销方案)

1、农产品营销宗旨:

一般企业可以注重这样几方面:

>以强有力的广告宣传攻势顺利拓展市场,为产品准确定位,突出产品特色,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以农产品主要消费群体为产品的营销重点。

>建立起点广面宽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销售区域等。

2、农产品策略:通过前面产品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提出合理的产品策略建议,形成有效的4p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1)农产品定位。产品市场定位的关键主要在顾客心目中寻找一个空位,使产品迅速启动市场。

2)农产品质量功能方案。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市场生命。企业对产品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农产品品牌。要形成一定知名度、美誉度,树立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必须有强烈的创牌意识。

4)农产品包装。包装作为产品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需要能迎合消费者使其满意的包装策略。

5)农产品服务。策划中要注意产品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3、价格策略。这里只强调几个普遍性原则:

>拉大批零差价,调动批发商、中间商积极性。

>给予适当数量折扣,鼓励多购。

>以成本为基础,以同类产品价格为参考。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若企业以农产品价格为营销优势的则更应注重价格策略的制订。

4、销售渠道。农产品目前销售渠道状况如何对销售渠道的拓展有何计划,采取一些实惠政策鼓励中间商、商的销售积极性或制定适当的奖励政策

5、广告宣传。

1)原则:

①服从公司整体营销宣传策略,树立产品形象,同时注重树立公司形象。

②长期化:广告宣传商品个性不宜变来变去,变多功能了,消费者会不认识商品,反而使老主顾也觉得陌生,所以,在一定时段上应推出一致的广告宣传。

③广泛化:选择广告宣传媒体多样式化的同时,注重抓宣传效果好的方式。

④不定期的配合阶段性的促销活动,掌握适当时机,及时、灵活的进行,如重大节假日,公司有纪念意义的活动等。

2)实施步骤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①策划期内前期推出产品形象广告。

②销后适时推出诚征商广告。

③节假日、重大活动前推出促销广告。

④把握时机进行公关活动,接触消费者。

⑤积极利用新闻媒介,善于创造利用新闻事件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

6、农产品营销具体行动方案

根据策划期内各时间段特点,推出各项具体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细致、周密,操作性强又不乏灵活性。还要考虑费用支出,一切量力而行,尽量以较低费用取得良好效果为原则。尤其应该注意季节性产品淡、旺季营销侧重点,抓住旺季营销优势。

(六)、农产品策划方案各项费用预算

这一部分记载的是整个营销方案推进过程中的费用投入,包括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的总费用、阶段费用、项目费用等,其原则是以较少投入获得最优效果。

(七)、销售增长预测与效益分析

篇11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市场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欲望。

1  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1. 1  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1. 2  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 %~90 %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1. 3  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1. 4  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现阶段,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育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为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创新

2. 1  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的创新

随着农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客观迫切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抛弃农产品运销观念,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个比农产品运销更为广泛的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现实需求,更要研究人们对农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创造需求。农产品运销观念强调的是以自己的生产为前提,如何把生产出的农产品运输出去并完成销售,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生产、传送农产品以及与最终消费农产品有关的所有事物,来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出发点、中心点和归宿点。

2. 2  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

农产品市场营销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10PS 组合(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市场优先、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 ”。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调查和细致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发掘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还要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的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 3  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

品牌管理是通过创立一个好的品牌,培育品牌、扩张品牌和保护品牌,奠定品牌优势,塑造驰名品牌,积累品牌资产。品牌管理过程实质是一个就品牌资产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步骤的规划和创新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塑造高资产的品牌。

创知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品牌策略。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农产品营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环境,但是在特色农产品发展规模和营销上却缺乏显著优势,在品牌知名度和发展规模上缺乏竞争力。

一、吉林省特色农产品营销的影响因素PEST分析

1.政策法律因素分析

政府的支持力度对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关系。结合目前吉林省农产品发展的实际情况,吉林省政府为扩大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和支持措施,企业应该以自身经济和资源作为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基础,与农产品产业有效结合,提升吉林省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利用好我们的优势,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我们自己的品牌,提高自身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使经济效益得以提升。

2.经济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重视农产品的发展,特别是特色的农产品,使各个企业也开始重视了农产品的营销与发展。生产者和销售者为了顺利实现销售不得不开始进行更有效方法来进行创新,从而推动了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特色农产品也作为一个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新概念,成为了新的市场领域。

3.社会因素分析

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能力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自然环境对我们的优质生活非常重要。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健康与环保,从而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对于特色农产品的概念十分模糊,对其作用和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消费者对于特色农产品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的熟悉,将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

4.技术因素分析

企业管理技术的改进使营销主体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扩张,使大区域内各零售网点的运输及人员得到控制,从而使连锁经营和绿色营销等新型经营方式迅速发展成为可能。然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水平阻碍的农产品的发展与进步,由于吉林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工艺相对比较单一,导致在市场上难以生存。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在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改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工艺,对于提升农产品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二、吉林省特色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1.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品牌保护意识

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是农民,由于大多数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比较少,导致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往往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现状。许多特色农产品经营者只重视农产品本身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品牌,从而缺乏品牌形象,不能利用品牌进行有效的拓展业务。我国一些比较有名的农产品都是用产品本身的名称作为品牌来命名的,存在假冒现象的问题非常严重也影响了市场的平衡。

2.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知名度

当今,企业缺乏对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的宣传,使一些产品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农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导致消费者认可产品数量少,从而使农产品在市场中得不到发展。对于产品品牌的推广不单单需要在一些网络媒介上宣传,还应该组织一些产品交流会,吸引其他企业的管理者聚集到一起取长补短。只有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品牌才能使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让消费者们从根本上认同我们的产品,以外在的品牌力体现出我们产品内在的品质。

3.科技含量不高,品质得不到保证

目前,吉林省农产品生产流程过于单一,加工过程过于简单,生产出的产品缺乏吸引力,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足。同时,原料的品质也极大的影响产品的生产,有效的利用原料,找到合适的生产加工方式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通过科技发展来带动产品,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发展吉林省农产品,使其在国际中站稳脚跟。由于吉林省特色农产品在加工、运输、储存、冷藏等环节,导致产品附加价值低,没有良好的产品品牌,在进入高级市场时受到非常大的限制,无法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吉林省农产品品质得不到保障。

4.龙头企业规模小,品牌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吉林省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并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小,不能对农户的生产起着较好的推动作用。一些龙头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结构和特色农产品经营中存在很大的不足,特色农产品在生产以及品牌推广力度等方面明显不强,致使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的利益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吉林省特色产业农产品生产企业数量繁多,多数以小企业为主,家家户户都在生产,普遍规模很小。

三、吉林省特色农产品营销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创立知名品牌

加大产品品牌整合力度,创立产品的知名度是实现农产品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特色农产品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同类品牌进行整合并通过建立行业标准以及行业合作社等方式,减少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也使同行企业合作互惠互利。同时要规范使用统一的具有吉林省特色的主打品牌,统一商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形象,打造优势品牌,从而提升产业价值。农民对农产品的品牌不够重视,农户们在生产上仍然运用传统的思想。应该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广泛传播,加强农产品品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使农民对农产品品牌有更深入的认识,让农民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加大品牌的推广。

2.加强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树立吉林省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可以借助政府的力度和企业的影响力来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将特色农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一起,让人们感受到特色产品有其独特的地方,从而提高其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加网络上的宣传,通过微信、微博等一些热门的网络平台来推广,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产品,直观地把我们的产品信息传递给每一个人,逐渐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品牌,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宣传吉林省特色农产品。

3.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

技术创新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迅猛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要想提高特色产品的竞争力就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特色农产品品质的提高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因此,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在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生产效率上,应大力培养优质的、技术水平高的农产品。现在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开始重视绿色、无污染的产品。对于人们的需求,要在科技上加大力度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培育龙头企业,保证质量

培育龙头企业是特色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经营过程中的有效环节,它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促进了农民与市场关系的密切程度。在特色农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和带动农户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龙头企业的兴旺决定着农产品产业的规模,使特色农产品在营销发展中不可缺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培养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不仅能够让产品的质量有个很好的保障,而且也能推动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蕾,罗明.特色农产品经营中的声誉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3(09)

[2]王延明.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3]陈明.长白山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4]李富英,熊卫卫.吉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措施分析[J].商业经济,2013(10)

篇13

中图分类号:F7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8-0015-04

一、农副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分析

相对工业产品而言,我国农产品开展品牌营销起步较晚,尽管在市场上有少部分农副产品开始以品牌面市,也开拓出一定的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形成气势,基本上处于“四多四少”的状态:即市场上的农产品,无品牌的多,有品牌的少;已有品牌的农产品,有品牌的多,有商标的少;品牌设计命名上,以地名、品名命名的多,有寓意、有创意的少;农产品促销宣传中,宣传产品本身特点的多,树品牌形象的少。由于农产品品牌营销步伐落后,不适应当前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对农产品消费的需要,致使我国农副产品营销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经营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目前,农产品市场已告别短缺时代,对消费者而言,可供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加入WTO后,消费者选购余地进一步扩大。另外,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解决温饱问题后,其对农副产品的消费必然会由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由追求物质上的需要转为精神上的满足,开始追求品牌。这说明,在今后的市场上,只有那些具有稳定品质和较高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形象的农产品,才能执市场之牛耳。面对市场变化,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企业和农户的经营观念跟不上时展步伐,只注重生产,而忽视市场需要,认为有了好的产品,就会有市场,无人关注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运作意识,导致大量优质农产品“有名无牌”或品牌知名度低,众多农副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售价低廉,卖难现象日益突出。

二是大多数农副产品以初级形态面市,产品档次低,品牌形象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包装落后,运销条件不尽人意。直到现在,由于机制的困扰、资金匮乏和观念陈旧,我国农副产品加工、包装落后的状况仍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大多数农副产品以初级形态面市,加之缺乏正规化的营销网络,产品分销乱、散,很不规范,导致农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不了档次,品牌形象极差。反观发达国家,他们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从出口初级原料到创出自己品牌上大做文章,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是经营机制陈旧,未能形成正规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经营,只有极少数农产品刚刚形成产业化雏形。这种分散化的经营很难形成规模优势,造成品牌运作者缺乏,没有人去注册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从总体上没有形成品牌经营机制。

四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困难,产品品种退化,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加之农业科技推广困难,产品品种退化严重,致使农副产品低质低价,整体形象不高。比如,湖南省的水果生产一直是3个90%:水果中90%是柑桔、柑桔中90%是蜜桔、蜜桔中90%是一种叫“尾张”的低劣品种。以前湖南省出口到香港的鲜橙,就因质量欠佳,而被美国优质鲜橙所取代。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低劣的产品质量难以支撑湖南农产品市场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市场销售的被动。

二、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与工业品、服务业相比,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牵涉面广,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户共同努力,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一)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加快农产品品牌化进程

我国农产品开展品牌营销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观念陈旧、品牌意识不强。这其中不仅要转变农户观念,而且要转变农业生产企业和政府的观念。

就农民来说,要强化市场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变销售能生产的农产品为生产能销售的农产品,解决生产中的盲从现象;树立质量观念,加大科技成果应用,结合本地资源条件,开发特色产品,引入生态农业模式,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顺应消费者追逐自然、保健、优质、新鲜的消费潮流;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其与企业合作的兴趣,促进生产专业化,使其认识到只有突破目前分散经营的状况,才能创造名牌,产品才会有销路。

就企业来说,要强化科技意识、品牌意识、包装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投入力量,加强对农户的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保证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原材料来源;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积极培植品牌、保护品牌,明确现代社会中企业没有品牌或品牌没有知名度、美誉度,就没有市场的道理,保证企业具有较大的品牌投入力度。

就政府来说,要树立服务意识、开放意识,明确在现代社会开展品牌营销是发展龙头企业、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问题,是“入世”后农产品争夺国内外市场的最有效武器。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确实需要地方政府做好服务工作,为农户、企业牵线搭桥,整合多方力量。在本土企业实力不够、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加大外引内联的工作力度,促使有潜力、有前途的农业题材企业上市,加强企业改制。同时,积极推动地方名优产品进行品牌注册,做好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及保护工作,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并以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延伸和优化,进行市场扩张,提高品牌营运能力。

(二)整合力量,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

当前,我国进行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品牌营运的主持者。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但分散的农户一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注册和营运一个农产品品牌;地方政府虽然在实施农产品品牌化上有重要作用,但其不可能去充当品牌的营运主持者和所有者。一个品牌要想维持长久的生命力,进而成为名牌,就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以龙头企业为主,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近年来国外脱颖而出的农产品品牌运作的实践来看,推行农业产业化几乎是这些品牌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产业化运作使农产品品牌有了稳定的投资者和保护者,使农产品按销、种养加、农工技贸等不同形式,将公司、农户、科研机构、市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分工有序,既有生产规模,又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的多元化组织体系。这是传统的分散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所无法匹配的,对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进而创出农产品名牌形成了强有力的机制保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搞活土地经营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民和农业企业开展品牌营销的积极性。一是搞活土地经营机制,在稳定的基础上,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流转机制,允许农户依法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鼓励用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办法,兴办股份合作农业组织,实现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建立农业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保证农民从名牌产品的生产经营中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激发其生产名牌优质农产品的热情,引导其珍惜土地,增加投入,逐步提高产出率,使农产品品牌营销建立在稳定可靠的生产基础上;二是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只有乡镇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拥有经营自后,才会有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目前,许多乡镇企业存在产权不明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它们不会真正走向市场。只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它们才会有主体行为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学会品牌经营,实现品牌的市场扩张和价值升值,增加其创名牌的行为能力。

第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创品牌的主力作用。我国农产品营销缺少大型龙头企业领航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农业企业因规模小,经营管理不善,在市场风浪中步履维艰、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其品牌在市场上毫无影响,难以同农户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无法起到“建一个企业,创一个品牌,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效果。例如,湖南省年出栏生猪达6000万头,约占全国产量的1/8,然而大不等于强,湖南省生猪有一半是靠活猪廉价销到外地,还有一半严重存栏压库,卖难情况突出。原因是该省没有几家大型龙头企业来加工消化它们,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强势品牌。龙头企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企业――农户的合作,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为解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脱节,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的状况,实施品牌营销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目前,我国龙头企业发展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需要政府、银行和税务部门给予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尤其是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在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上市等办法鼓励更多社会资源流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方向,使这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品牌竞争力。同时,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一是重点扶植现有的、已有一定规模的名牌企业,规范运作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向国内外辐射,并发挥示范作用;二是改造一批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和引导它们进行合并改造,也可加强与国内外名牌企业的合营合资,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努力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和产品档次;三是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包装企业,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进入农产品加工和包装行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多方投资,促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包装能力的提高,改善产品整体形象。

(三)加快科技兴农,依靠科技创品牌

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必须借助科技作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这样才能适应当代消费者对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从而提高品牌形象。我国虽有一定的农业科技资源,但推广不力,并未得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的广泛利用。要依靠科技创品牌,当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进程。一是增加科研资金和人才投入,增加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科技投入要改变过去由政府投入的单一办法,依靠市场募集资金,依靠科研机构企业化运作来获得社会资源,提高其科技开发能力,如湖南省“隆平高科”的成功上市便是很好的范例。二是建立农业科技市场,发展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有效利用的中介机构,为买卖双方提供市场信息和中介服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机构、推广单位和科技成果使用单位由国家投资、免费使用的模式。三是加强农民科技信息意识,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与农民的合作机制,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向农民开展科普教育和传输市场观念、经营方法,依托企业买断技术免费提供农民使用,让企业承担新技术使用的市场风险,改变过去农民因势单力薄、面对市场风险,对采用农业新技术必需承担的风险感到畏惧、举棋不定的状况,提高广大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为保证农产品品牌提供优质的质量保证。

第二,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调整农业科研方向。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消费者消费需求开始向高品质、环保化发展。市场的变化需要农业科研方向由过去研究产量转变到研究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结合各地特点,开发特色品种。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要追赶国外先进科技水平,面向市场变化,开发高质量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要迎接21世纪生物科技革命的到来,开发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依靠科技创品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农业环保问题。目前,农作物受污染以及畜禽类产品某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不仅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品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及出口创汇,而且极大地损害了这些农产品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持久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仅占食品总量的0.8%左右,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今后市场上真正的名牌农产品必须是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这是我国农业科研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完善农产品整体,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种优化、包装特色化

第一,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稳定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前提。名牌从来都是以优质为后盾的。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产分散,农民凭经验生产,靠天吃饭,根本没有形成生产标准,长此以往,不仅农产品产量上不去,更主要的是其品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品牌形象。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不仅大大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还可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在农产品生产推行标准化过程中,还应密切注意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这是“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2000年欧盟开始对农产品进口执行更加严格的检疫和检验标准,如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农药及有毒物的残留量、动植物病虫害等开始执行新标准,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目前我国大部分水果和蔬菜遭到了部分国家的禁入,这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形象。

第二,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基础。像工业品品牌一样,要想维护和提高某一农产品品牌形象,就要不断开发出质量更好、形象更佳的新品种、新面孔,推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品种改良及调整,一方面,要注意科技投入,广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造新产品;另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对无公害产品的渴求,推出“绿色产品”,以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品牌亲和力。另外,要根据各地资源优势以及传统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巩固品牌地位。

第三,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是改善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过去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以未经加工、未经包装的初级形态面市,产品档次上不去、价格上不去、损耗十分严重。至今,许多国内外经销商和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的这种印象还难以改变,这大大损害了我国农产品的品牌形象。要改变这种形象,创出农产品品牌,就必须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水平,使农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变,包装向分级化、方便化、环保化、特色化发展。这不仅顺应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趋势,提高产品身价、提升品牌形象,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五)实现农产品营销的网络化、组织化,促使农产品品牌营销有较为正规的组织保证

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与工业品不同,其产销两端都是分散的客户,需要一张两端均非常发达的收购、分销网络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过去,编织这张网的主要国有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产品运销户。前者往往受政策、地域、行业限制及机制的困扰而分销效率有限;后者往往规模太小、组织无序而造成分销效率低下。两者均不能为农产品创品牌提供市场影响力和扩张力。

营销网络的构建要有利于品牌的塑造与扩张,这张网络势必是与农产品生产者有较密切联系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品牌拥有者能对其施加影响力的高效率的分销网络,以便于品牌的宣传、推广和管理。在目前条件下,农产品分销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委托专业销售公司分销,与它们签订较长期的经销或代销协议。这些专业销售公司应有丰富的农产品销售经验及相关设施,有较好的信誉及实力,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在当前,某些专业销售公司甚至就是品牌的经营者或拥有者。二是由企业组建销售公司,负责产品的分销和品牌的宣传、推广。当前尤其要重点打破地区、部门及所有制的限制,按照产供销、农工贸、种养加一体化的原则,以品牌为合力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辐射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使其“龙头”直面广大消费者,“龙尾”摆向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者,从而形成强势的农产品品牌。

除了组建正规化、网络化的销售渠道外,结合农副产品的产销分散的特点,还应重视利用地域优势,举办一些定期的、上档次的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通过这些窗口,吸引国内外客商,扩大分销路径,展示农产品品牌形象,扩大其整体影响力。1999年以来,湖南省开始举办“农博会”,对扩充该省以至其他省市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经销商的联系,树立农产品整体形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

(六)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宣传、推广和保护工作,形成品牌市场影响力

农副产品品牌营销的落脚点,应归结在对农副产品品牌的培育、宣传、推广和保护工作上。让消费者认识品牌,认可与接纳品牌,进而去追逐品牌,形成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要做好此项工作,第一,企业要积极注册品牌,投入资金宣传品牌,改变过去只注重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的状况,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二,企业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品牌运营机制,如建立品牌经理制等,保证品牌运作有专人、专门部门去筹划和管理;第三,企业要科学地进行品牌定位,保证品牌形象与产品特色、地方特色、产品质量、宣传风格相一致,从而在市场上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形象;第四,恰当地制定品牌策略,通过品牌延伸、品牌扩张等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促进品牌增值;第五,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农产品品牌的评估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品牌评估体系,杜绝各部门、各行业自行滥评“名牌”的现象,加大力度打击假冒名牌产品,保证农产品品牌运营环境良好,使真正的优质名牌农产品能顺利推介出去。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