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推广的作用

市场推广的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9 17:18: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市场推广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市场推广的作用

篇1

1. 广告推广在在职培训机构的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

1.1广告费用投放不足,未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广告是培训机构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广告推广在培训机构市场开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一些老旧观念的制约,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只重视内在品质,不重视外部宣传,使得一些管理者在培训市场开拓中投放的费用相当有限,有些一线的管理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只做表面工作,宣传力度远远不够[1]。对于市场开拓来说,广告宣传能够让当地的在职人员意识到培训机构的存在并且认识这个培训机构。而有限的广告推广费用,并不能够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严重影响培训机构的市场开拓的深度。极为不足的广告经费的投入,不仅影响了培训机构的宣传活动,更严重的是有可能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培训机构的市场开拓缓慢,进一步影响整个培训机构的发展。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这个问题急需得到重视与解决。

1.2广告推广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

培训机构进行广告推广,目的是为了开拓市场。而只有在广告宣传能够吸引在职人员的关注与购买的愿望时,才能达到目的。广告能够吸引在职人员的注意力关键在于广告的宣传有针对性,能够直观地迎合在职人员的需求。这就要求做广告推广的人员研究分析市场上在职人员当下的需求,加强对其需求的研究能够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认真的设计,提升广告的质量,充分体现培训机构的优势和与众不同之处,扬长避短进行宣传,吸引在职人员的注意力,来达到市场开拓的目的。不同层次的在职人员有不同的需求,如初入职场的人员与在职五年的人员培训方向就有所不同,保险行业与机械制造行业需要的培训又有不同,把握培训需求不仅要从在职人员的工作年龄,所在岗位出发,而且还有很多关键的因素需要广告推广人员去分析研究。只有直接面对在职人员的需求,才能使得培训机构市场得以开拓。

1.3广告推广的内容与现实脱节

市场的逐步开拓,各培训机构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有些培训机构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广告中承诺的内容与培训机构能够提供的课程和服务完全脱节,甚至有时候会夸大其词进行虚假宣传[2]。一为了吸引消费者,把课程产品和服务分开收费,这就是变相涨价,侵犯了客户的权益,给客户造成损失。二夸大课程产品的功能。误导客户做出错误的选择。三向消费者宣传不确切信息,导致消费者成为“上钩的鱼”。广告中描述的课程与服务应该与现实相吻合,以事实为出发点,才能获得在职人员的亲睐,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课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在职人员体验过后进行评价宣传的,广告宣传并不是唯一的宣传途径,客户的满意是检验课程与服务质量的硬性指标,而其他一切虚假的广告宣传最后都会被客户抛弃。这警告我们,市场自身调节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监督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所以,在广告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可靠性原则,使培训机构能够成功开拓市场,并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2. 广告推广在在职培训机构的市场开拓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明确广告推广的作用,加强广告投入

广告推广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知名度,开拓培训机构在这片市场上的占有率。在开拓市场的初期,推广人员必须明白整个市场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是空白的,潜在的客户也对我们一无所知,最直接让客户了解的方式就是广告推广[3]。而广告费用投入的多少,决定了收获的广告效益的多与少。广告是通过多种渠道,如新闻报纸等传播媒介向市场推荐相关产品。广告就是要真切,既要引人入胜,又要传达真实信息。开拓市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下了狠功夫才能够把整个市场打开。充分重视广告推广的重要性,把投放力度加强,决策层可能考虑到眼前的花费多,压力大,但是树立良好的口碑就必须要把知名度做上去,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收益很高的投资。

2.2提高广告针对性,增加广告吸引力

想要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就需要花大工夫在研究在职员工的需求上。由于市场上的在职人员庞大,数量众多,各个企业文化背景不同,员工的年龄也不一样,对于培训课程的需求各异,想要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广告推广的过程中就要研究在职人员的心理状态,需求偏好,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课程的宣传,这样一来才能够对市场产生良好的影响,真切的吸引在职人员的注意力,满足各种需求。其次,要满足客户的需求,首先就是要激发、触动客户的购买动机。广告宣传通过生动、通俗易懂的图画与文字的结合激发客户的想象力和学习的愿望,对于培训的需求油然而生,并且深深地印在看过广告的客户的心里,由最开始的心动转化为购买消费学习的行动。

2.3 加强广告质量,提高广告收益

由于市场不断开发使得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在广告中做出来的承诺与培训机构提供的服务与课程完全脱节,在此,培训机构作为广告的制作方,要全面了解广告在对于培训机构的作用,当一个培训机构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消费者也对这个机构不甚了解的时候,广告是找一个最为直接、迅速让消费者了解的方式,这也是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根据首因效应,最早接触的广告给人的印象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在职的员工即潜在的消费者接受到广告的信息误导,参与到培训中去之后,发现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与服务质量跟广告中的描述有很大偏差,就会产生极大的反作用,接受培训的员工会不信任培训机构,也会留下坏口碑。所以,培训机构在广告制作方面,不仅要严格把关,还要考虑到低质广告对培训机构的名声造成的影响。看起来精彩的广告在初期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但是培训机构作为一个服务性机构,追求的是长期的效应和良好的口碑,广告一旦与现实脱节,就等于是没有用处的,更是具有反效果的。符合现实的广告才具有高的收益,与现实脱节的广告在初期看上去效果很好,但是不具有长期收益性。所以,在广告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可靠性原则,这样从长远来看,才能提高广告的收益,使培训机构能够成功开拓市场,并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总结

综上所述,广告推广在在职培训机构的市场开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广告效应来开拓市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广告推广有利的一面,避免因广告投入不足造成的市场开拓“有气无力”状况,也要加强广告宣传的针对性,能够成功的吸引在职人员,充分展现培训机构的优势和特色,更要遵守广告行业的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广告,欺诈消费者。这样一来广告推广就能够在在职培训机构市场开拓中发挥无限的作用。(作者单位: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成本战略下按照以上两点,在市场推广工作方面要用现有的市场推广资源激活所有的市场资源——人力资源、渠道资源、品牌积淀资源、物资资源(现有市场物资存量)等,使市场生动起来,活跃起来。用发展的眼光看成本战略,成本战略的实施才不会成为制约市场发展冠冕堂皇的口号。否则,因为成本战略,市场推广该做的工作不做该花的钱不花,省了小钱浪费了更大的市场资源。在现有条件下区域市场推广工作作为激活市场的活性剂不是弱化而还要加强——

首先,要树立真正的市场推广意识。市场推广应贯穿在市场开发、建立、维护的始终。特别是在销售网络已经建立,销售业务已经开展的情况下,市场推广工作更显重要:1.依据各区域市场实际情况(市场网络情况、销售情况、媒体情况、风俗习惯、气候情况等)制定切合各地情况的市场推广计划,至少每个月、每个季度有一次专门的市场推广工作会议,讨论拟定各地的市场推广计划、主题和内容。2.在有公司层面的推广计划时,需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计划,安排与实施,公司层面的推广活动往往要考虑推广活动的普遍性,在考虑全国绝大部分市场有一种普遍需要的情况下,才能有公司的专项推广安排。正因为这种普遍性,公司的推广计划是面上的指导性的,各个区域市场要结合公司的计划因地制宜进行具体细化的安排,因此,市场推广的重心在各区域市场加强和强化区域市场的市场推广意识非常重要。

其次,建立相应的市场推广组织体系。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再好的市场推广计划没有人去做或缺乏经验的人去做,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样的一个推广活动不同的人、不同的区域市场去做,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此为了保证市场推广工作的落实和有效的实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市场推广组织体系。1.区域经理是各区域市场推广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把握市场推广的方向。2.设立专职的区域市场推广主任。推广主任不能由区域经理或业务主任兼职,必须配置具有推广能力和经验的专职推广主任,主持日常市场推广工作。3.如有需要可设置区域市场推广员若干,在推广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4.明确区域市场业务人员推动与协助市场推广工作的开展。

第三,市场推广考核体系的建立。为了调动各级人员市场推广的积极性,相应的市场推广考核体系是落实市场推广工作的有力保障。1.区域经理的考核加入市场推广的内容,不能单纯的以销量为唯一的考核指标,避免区域负责人的短期行为。 2.区市场推广主任的入职、考核、晋升等在公司层面由市场部进行考核,正因为市场部门与销售部门在市场行为上的长、短之分,在区域市场上区域经理与市场推广有时会有分歧,如市场推广人员的考核完全由区域经理掌握就不会真正的贯彻市场推广部门的工作意图,因此区域市场推广主任的考核在公司层面是由市场部门为主,销售部门参与的考核。3.建立市场推广相应的核算体系,如进行推广费用销量比的横向比较分析等,保证市场良性健康的销量,避免绝对销量高而市场推广等费用的超标,造成表面的繁荣和隐性亏损。4.建立市场推广工作督办检查制度。市场推广工作本身是一个较难量化的工作,因此对市场推广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工作标准,便于督办检查和评估。建立公司、区域市场、执行人三级督办检查制度是很好的形式。

第四,区域市场推广工作制度。为了保证市场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建立严格的市场推广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基本的要求:1.每季度、每月区域市场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市场的市场推广计划提交公司审核(每季度第三个月25号提交下季度计划,每月28日提交下月计划);2.以月为单位每月10日前向公司提交市场推广工作的总结;3.区域市场每次单项的推广申请必须在总体的市场推广计划内安排,以体现整体性、延续性;4.公司层面的推广活动,需由区域市场拿出具体细化的活动操作方案提交给公司。

篇3

由于传统燃油汽车带来能源紧缺、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空气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传统汽车替代产品的新能源汽车因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优点,自推向市场以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推广,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 100 万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销量有限,未来存在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和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前景日益看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既有利于节能减排,优化环境,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上政府及生产企业逐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市场推广步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科技部在全国设立四个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城市和一个试验示范区,分别是北京、天津、武汉、威海和汕头。2009 年 1 月,我国正式启动“十城千辆”工程,开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示范运行。据统计,仅 2009 年中央财政对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就达 10 亿元,带动民间 85 亿元资本对电机、电池规模化生产投资。2009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 899 台,同比增长117%。2009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增数量超过5 600 辆,共有近 30 万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2010 年 6 月 1 日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深圳、上海、长春、杭州、合肥 5 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其中,对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每辆最高补贴 6 万元。同时,各地方政府也采取措施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如,2010 年 11 月30 日,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计划到 2012 年底北京市推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3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3 000 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7 000 辆;深圳市 2010 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资金 6.3 亿元和新能源产业振兴扶持资金 2.5 亿元。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企业近年来陆续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抢占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市场。如,2008 年,包括奇瑞 A5 混合动力车、一汽奔腾混合动力车等,以及来自东风、北汽福田和长安汽车的多款混合动力客车,都被列入工信部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获准批量生产。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迈克尔?波特把替代分为“通告和测试期”和“起飞”两个阶段。在“通告和测试期”替代不太明显,而且在一段时期内常常是保持在低水平上;在“起飞”阶段替代会快速上升,并可达到最大极限。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就处于“通告和测试”时期,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尚不成熟,消费动力还有待培育,市场并没有普遍接受这一传统汽车的替代产品。而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不大,缺乏整个产业链扶持政策

从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在产业发展初期都需要政府采取大量扶持政策。而这些扶持政策应着眼于整个产业链,从产品设计研发到产品的售后服务都应采取相应扶持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替代品的整体成本,从而有利于市场推广和促进产品替代。

1.当前扶持政策偏向消费终端补贴。虽然中央政府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降低了消费者的直接购买成本,但补贴后的汽车价格仍较高。政府对产业链其他环节如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电池等重要零部件厂商缺乏扶持政策,导致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依然较高。另外,消费者直接使用成本不仅包括初始的购买成本,还包括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而这些售后服务等也缺少扶持政策,因而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

2.配套设施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政府注重对终端消费环节实施补贴政策,而对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由于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短期内市场回报较低,在缺乏扶持政策的环境下,社会资本不愿对这些配套设施进行投资。而消费者获取替代品的价值感受,往往需要消费者在行为和使用模式上做出较大改变。如,电动汽车使用充电站、充电栓来充电,而当前这些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消费者使用价值感知较低。这些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极为不利。

3.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缺乏。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开发相比,研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尚需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等方面。与传统汽车比较,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成本要增加 30%~40%,纯电动汽车成本增加 40%~50%,燃料电池汽车成本要增加 100% 以上。[1]而当前政府缺乏在金融和财税方面的政策支持,导致新能源汽车厂商资金不足,研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都严重不足。

(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不确定因素较多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最终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厂家和消费者的“双赢”,才能可持续发展。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各个厂商由于内外部环境影响,在市场推广中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并导致产品替代效果不明显。这些因素包括:

1.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生产能力不足,价格不稳定。由于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不多,产量少,还未形成大规模生产,所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波动性可能较大,而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另外,由于生产能力有限,新能源汽车品种较少,消费者选择余地不大,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弱,往往导致消费者不愿转向使用替代品,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

2.当前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不稳定。新能源汽车要成功进行市场推广,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能是消费者关心的最主要问题。而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投产时间不长,导致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面临一定的使用风险,而如果这一风险成本越高,则市场推广越难。一种新替代产品市场推广,预期的失败风险成本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方面,而这一风险成本的高低对市场推广有重要影响。导致消费者对使用新能源汽车这一传统汽车替代品顾虑重重,不敢尝试,影响市场推广的效果。

3. 新能源汽车厂商市场推广积极性不高,市场营销活动力度不够。多年的发展使我国传统燃油汽车尤其是私家车市场的市场营销活动比较成熟,各厂家在各环节争夺消费者市场,而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营销中,厂商对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尝试和观望状态,市场推广积极性不高,大力度的市场营销活动缺失,而这些也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品替代的进程。

(三)终端消费者转换愿望不高

对消费者来说,从传统汽车转换使用新能源汽车总是存在一定的转换成本,转换愿望不高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使用成本高。一方面,直接使用成本高。目前,新能源汽车整车价格要比同样动力的传统燃油汽车价格高 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高于消费者预期,价格较高是未来一段时间制约新能源汽车向商业市场推广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间接使用成本也较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仅包括初期购买成本、购置税、保险费等等,还会考虑后期更换电池、维护折旧等费用。目前,一辆电动汽车配备的一组电池价格基本在 2 万元以上,每车需要 4 组电池同时供电。也就是说,一辆普通电动汽车电池花费大致需要8 到 10 万元,有些车型甚至更高。如何降低电池及维修等间接使用成本,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个关键问题。

2.对新能源汽车缺乏了解。新能源汽车属于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意味着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有关信息变得困难。另外,新能源汽车在性能上能否完全替代传统汽车,尚待检验识别。而当前由于新能源汽车信息的不完全和识别困难,导致增加了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困难。

3.消费者技术偏好。汽车作为消费品,在日常使用中还需要维护保养。对传统汽车来说,消费者对其技术和性能熟悉,日常维护保养自己熟知。而若使用新能源汽车还需一个学习过程,这往往导致消费者主观上不愿转换。更何况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相关电池企业各自为政,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充电模式,更增加了消费者的学习成本,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遭遇瓶颈。

4.以往的替代经验的影响。消费者本身或亲朋好友以往使用替代产品的经历对消费者以后的消费选择有着很大影响。如果消费者在以往使用替代品是成功的,那么以后的替代就会容易些。而市场推广活动对改变这一以往的经验往往效果有限。当前,新能源汽车经常在技术上出故障,舆论的一些报道影响了消费者心理,往往导致消费者的转换愿望大大降低。

三、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对策

借鉴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市场推广,促进替代、扩大消费,带动生产,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细分市场,以早期消费者为目标

新能源期汽车在市场推广初期,必须要首先进行市场细分,把市场中转换愿望较高的那部分消费者发掘出来,因为这部分消费者更有可能使用替代品。对这部分早期消费者,新能源汽车企业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试用补偿,促进产品替代的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主要细分市场是公共交通、汽车租赁和出租车业务,现在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城市,都出现了新能源汽车的租赁公司,很多企业也愿意提供一些新能源车型,以租赁的方式给消费者试用;各级政府为支持新能源汽车,把公共汽车、城市出租车和政府采购转为使用新能源汽车,以此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

(二)加大补贴力度,降低消费者转换成本

当前,降低消费者的转换成本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产品价格较高,因而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较高,把很多潜在消费者“拒之门外”。而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大都会采取多种补贴措施,降低消费者成本,促进替代。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特别要强化财税金融激励手段,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形成。[2]政府应着眼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采取全方位扶持政策。第一,政府应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给予研发补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第二,政府直接给予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等;第三,给予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提供补贴。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是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由于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额资金的投入,而且短期内市场回报较低,政府应该对配套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和税收减免,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

(三)提高生产能力,促使新能源汽车产品多样化

当替代品的来源只有一个或不具有充足的生产能力来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时,重要的买方往往不会承担替代的成本和风险。[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存在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的问题,尤其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4]第一,政府应积极扶持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形成规模生产;第二,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根据汽车企业自身的优势,开发多样化新能源汽车。各汽车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基础技术水平和资源占用情况,以及所在地域的文化习俗等,因地制宜地研发相应的新能源汽车,这样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将更大。[5]提高生产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从而可以促进市场推广的多样化。

(四)增强新能源汽车新功能,扩大市场

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新功能,可以大大地扩展潜在消费市场。作为传统汽车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车不能仅仅局限于动力源的不同,而且应给消费者更多的新功能。新功能的提供,可以使消费者获得较高的性价比,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愿望,从而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

(五)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培育良好社会声誉

篇4

据IDI主席穆特・盖兹介绍,该计划主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钻石业的影响。盖兹说“IDI的作用就是领导业界进行市场推广工作,我们迫切希望推进市场的发展,将以色列钻石业带入到一个新的充满创新机制的市场水准上。我们现在向业界的是第一个阶段的市场推广策略,其它的一些计划和策略将在今年的其它时间。”盖兹很自信地说“这个市场策略将积极地推进以色列钻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该计划也获得了以色列业界热情的支持。”

篇5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扩大;对策建议

一、引言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过去,在很多情况下讨论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问题时,都强调提升汽车自身的稳定性、节能型、安全性。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市场推广和销量却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在很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如何扩大需求、增加销量,促进发展,就是本文要研讨的主要内容。

二、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

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不足;自主品牌对有效市场需求的分析不足、营销策略太过单一;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政府推广政策力度不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因此必须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以进一步开拓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市场。

1.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不足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很不成熟,长期以来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在市场中都受到一定的打压,整个国内市场充斥着国外品牌的汽车品牌。因此,使得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很难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众所周知,我国在汽车生产技术、产品设计、自主品牌、文化影响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不足之处,使得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扩大的空间,其整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在未来必须要着力提升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信心。

2.自主品牌对有效市场需求的分析不足、营销策略太过单一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还没有对有效市场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导致市场推广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还没有与专业化的销售渠道商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合作渠道商仅占传统汽车企业的12%左右,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定位不足,还没有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营销人员对市场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市场推广成效。另一方面,现阶段其采用的营销策略过于单一化,主要是以广告和人员推销为主,难以为其市场需求的扩大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得很多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不为大众所熟知。

3.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技术开发层面,而对产品的设计缺乏必要的创新性,使其设计显得单一性,因此使得消费者对其进行选择的空间较小。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身在外观设计方面的能力较低,由于市场推广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其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使其难以在产品外观设计方面投入太大的资本和精力,对其产品的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对消费者的偏好分析不到位,使得产品设计单一性问题较为严重,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使其面临的市场销售压力不断增大。

4.政府推广政策力度不大

很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还没有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因此其市场推广压力较大,政府相关的政策推动力度较小。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推广的过程中还没有与政府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政府及各部门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政府对其产品的生产和设计方面的指导不足。另一方面,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新能源市场推广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市场推广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其在实施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以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动。

三、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对策建议

1.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鉴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承认度较低,因此在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体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在关键技术方面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逐步提升品牌建设步伐,加强对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使其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强化发展能力,进而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知名度,以此打动消费者,使其能够将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的主要对象,进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扩大目标。

2.加强对有效市场需求的分析,采取多样化的营销策略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事物,要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市场需求,必须要首先加强对市场有效需求的分析力度。一方面,要依赖于传统汽车市场,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采取有效的定价策略,加强与渠道商之间的协商,开拓现有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养和训练,使其能够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及时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市场分析的结果来选择目标市场,以此实现渐进式的市场需求扩大策略。

3.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对其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扩大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增强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传统汽车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借鉴其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对新能源汽车的外观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偏好。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汽车设计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签订有效的合作协议,使其为新能源汽车重新规划和设计,并建立动态化的设计方法,随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能够通过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外观设计来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

4.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新能源汽车在扩大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一方面,要与一些国有控股的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借助其强大的市场推动力来强化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进而节约市场需求的扩大成本,尽快实现市场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政府要以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指导以此来有效提升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减少成本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成立相关的执行监督部门,使得各项指导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扩大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四、结语

在科技和相关政策不断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期,增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拓展成为目前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应该从加强对市场有效需求的分析、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政府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政策指导等方面来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以此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琦,王萌,王静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4).

篇6

一、前期市场推广工作总结

回顾产品市场开发的这两年,对于“龙七胃康片”的相关投入一直都是很大的,主要的市场开发投入工作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等专业媒体的连续招商广告投入;

2、公司连续不断制作的关于“龙七胃康片”的全套宣传资料;

包括:新特药招商手册、产品海报、单页、折页、视频广告等。

3、百度搜索、及医保药业公司网站等大规模的网络宣传;

4、各类药交会的产品形象展示。

包括:喷绘、展架、手册等各种宣传资料。

二、产品本身价值的重新审视

其实龙七胃康片本身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全国独家品种;

中成药产品,副作用小;

组方独特,疗效好

针对这样情况,我们将高产品定位于临床品种,希望可以通过临床渠道的研究和布置,将产品作为二三级市场、既定区域的核心品种。

三、产品销售情况不满意的原因

在前期的产品宣传方面,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龙七胃康片”的市场推广,但是销售情况总是不让人满意。经过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产品疗效一般,回头客较少

从市场反应情况来看,医保药业经过用心的推广,也曾经吸引大批的客户来龙七胃康片进行市场销售,但是从医院和患者的反应情况来看,产品起效慢、疗效针对较窄等对产品疗效的认可程度不高。从而导致了许多客户在进行第一次进货后,以后逐次进货数量减少,影响了整体的销量。

2、 价位偏高,市场不易接受

目前胃药在市场中用价格来分可以说分了高中低三类,其中10元以下占到50%以上,10元到20元之间占了40%以上,20元以上不到10%。因为胃病发病机理的特殊性,价格绝对是影响产品市场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市场主流产品的价格情况来看:

A、“斯达舒” 0.35克×12粒的政府指导价为25.66元。而市场实际销售

价格在15.1元----20.8元之间;

B、“吗丁啉”规格10mg×30S的最高限价为19.3元。市场实际售价在

12.6元---19.3元之间;

C、葵花胃康灵胶囊0.4克×24S最高限价10元,市场售价在6.8元--9.9元之间;0.4克×48S最高限价20元,市场售价16.5—20元之间。

而相对于“龙七胃康片”29.8元(24S)和48元(36S)的市场售价来说,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面的优势不明显,患者和市场不是很认可,很容易淹没在庞大的胃药产品市场当中,销量很难迅速提升。

3、 不是医保产品,大大影响渠道销售

由于目前我国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及我国目前国民医药消费水平较低,对医保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的。一个产品能否进入各级《医保目录》对企业的产品推广和市场快速扩大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个方面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估计单品种市场容量主要的非量化指标。而我们的“龙七胃康片”没有进入医保目录,对产品的市场销售工作当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4、 没参加招投标,无法进入临床渠道

从我国医改趋势来看,产品进入医院临床渠道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招投标。而临床渠道对药品的销售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其药品的销售额占到我国药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 “龙七胃康片”一直以来都没有进行临床渠道的渗透工作,没有进行招投标,所以不能进行临床渠道销售也极大影响了产品的销量。

5、市场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前期的产品是定位问题,使得龙七胃康片的市场销售秩序较乱,大量的药店销售挤压了临床开方的空间,使得临床销售规模在逐渐下降,直到市场的死亡。这种恶性的串货和乱放货行为,使得龙七胃康灵的市场较为混乱,需要有效整合才能保证销售秩序的重新稳定发展。

四、下一步市场推广计划

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对下一步“龙七胃康片”的市场推广工作也有了重新的定位和安排。产品市场推广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如下:

1、 全国范围内的招投标工作;

根据目前我国医药改革的趋势,我们医保药业有限公司决定进行渠道的规划和整理,从单纯的产品招商转为产品的分渠道精细化操作。首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大以“龙七胃康片”为代表的拳头产品进入医院临床渠道的招投标工作。 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负责医院临床招投标工作的小组,负责“龙七胃康片”招投标工作,从而希望可以快速切入医院临床药品销售这块大的市场。

2、 分区域进行省市医保品种的申请

鉴于进入医保目录产品在药品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决定在下一步工作中,根据全国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对“龙七胃康片”分区域有步骤的进行各个省市的医保品种的申请工作。为此,公司将以“专人、专款、专办”的模式,力求成功率和有效性,从而来保证产品的市场销售可以实现一个发展。

3、 各种媒体的整合宣传

从今年6月份公司改制以来,我公司逐步加大了以“龙七胃康片”为首的重点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先后在《中国医药报》、《销售与市场》、百度搜索、药交会、公司网站以及其它杂志上面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投放工作,并且这项宣传工作还将长期坚持,并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增加其它的有效媒体进行宣传,来全面提升“龙七胃康片”的市场知名度,从而促进市场销售工作开展。

4、 成立新特药组进行产品的专项操作

篇7

2重塑现代武术,适应市场潮流

2.1做大做好传统武术品牌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种类良多,造诣高深,部分武术特别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遵循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修炼武术特别强调“精、气、神”表里一致的身心境界,这些武术的实用价值非常高,不单是强健体魄,甚至对某些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科学地开发这些武术的实用价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社会是有市场需求,可以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武术品牌如少林武术,太极拳,截拳道,咏春拳等目前开展的较好,除了少林武术勇于深入改革,其他武术种类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单打独斗”的成份多且规模不大,如太极拳,一般都是由传统拳师开班授课,教学方法及手段很传统,时代因素未能很好的融入其中,这样对扩大消费群体或开发更深入的终端消费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扩大传统武术的品牌效应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一些相关工作:突出特点,使自身武术特征能在市场中独具一面;宣传应多样化,过去依靠影视题材推广很成功,但目前武术影视元素太普遍,应进一步更新电影元素结合时代特点继续做好武术影视题材宣传,利用电脑网络媒体,开发优秀的武术作品,如游戏、动画等;专业化形象包装、策划,如武馆建设、服装、形象代表等,既要表现武术自身特点,又能结合人们当前的审美观进行包装;通过巡回表演等形式,开展互动,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形成群众口碑效应。

2.2做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技击与套路的协调统一关系

现代武术推广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套路和散打,但市场已证明这两种模式存在缺陷。官方推广竞技套路,经常进行表演比赛,但未能吸引更多观众;散打比赛群众较多,但无群众习练,这样何谈市场,何谈产业?民间武术团体或个人则完全是自立门户,自负盈亏,不能说推广,连找个“传宗接代”的习武术者可能都困难,市场就更谈不上了。竞技套路发展到今天花拳绣腿成分多,导致大众形成观念———不实用,没吸引力,说明了当前武术重套路而忽视了技击。散打技击性很强,可是喜欢习练的人也不多,认为散打中不中,西不西的,明了地说,散打缺少了中国武术的灵魂。中国武术是技击与套路的辨证统一关系,无论技击或套路化都会流失中国武术的精髓。结合时代特点,继承传统武术精华,重新制订现代武术,是二十一世纪武术工作者需面对及完成的课题。

2.3卸下武术头顶上的高帽,平民化才能为市场推广奠定群众基础

我们对中国武术的了解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都是通过武侠影视或武侠小说获取相关信息的,而武侠影视或小说作品为吸引观众眼球难免把武术描绘得夸张、神秘、玄妙,从而使得大众群体不敢接近,形成了空中楼阁形象。另外,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与精深除了表面看到的门派林立,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外,背后还深深地隐藏了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政治博弈等因素,因此个别武术类别给人一种高深莫测文字诉求,不可轻易接近姿态。由此可见,科学地宣传武术是市场推广的重要步骤,只有人们科学地了解了武术,才能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来,如此才能建立最基本的商业因素———市场需求。

2.4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进行市场推广

把武术作为“商品”进行市场推广,须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进行推广。首先应当重视的是学生及青年这两个主要消费群体,积极研究学生和青年的身心特点,抉择符合这两个群体“口味”的武术类别进行推广,迎合该群体的习练要求。若能在这两个消费群体上找到商业应用,那就能为武术未来的市场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下图表为笔者走访调查深圳、广州部分体育俱乐部跆拳道、泰拳以及空手道三种武术类别练习成员对象的统计数据。[见表1]表1的数据具有普遍性,由该表可见,跆拳道及空手道的练习者及商业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究其原因:

1.跆拳道和空手道在世界范围开展广泛,具有一定的时尚气息,符合青少年喜欢新鲜事物心理特点;

2.动作舒展,能充分表现青少年形体及自我个性;

3.商业包装迎合大众审美,无论队员服装还是场馆器材施设布置都体现了日本及韩国先进的商业文化;

4.强调礼仪教育,符合青少年思想教育要求;

5.入门简单易学,有统一的动作规范。而泰拳则在大学生及社会青年中占绝对优势,原因如下:1.泰拳简洁实用,动作勇猛,较符合成年人的习练需求;2.平时练习时更注重对抗训练,既有成就感又可减压;3.K-O表演及风格深受部分人的喜爱;4.泰拳有氧搏击操的风靡进一步“拉拢”了女性练习泰拳的热情。参考上述跆拳道、空手道及泰拳形成的商业特点,我们制订武术内容及市场推广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要,如根据年龄分青少年、中青年、老年等,或是根据类别如学生、社会工作人员及性别等进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使市场占有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有利于良性循环。此外,我们在推广武术运动的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习练者的保护和安全工作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要做到以人为本,与“市”俱进。

2.5科学地挖掘中国武术医学价值,吸引大众积极参与祖先们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武术财富,我们要好好利用,不能让它们流失在我们这个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实体国度。随着人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太过肤浅或模糊的说法无法引起大众的关注或信任,只有在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用科学的手段剖析、量化武术运动与医学健康的关系,将武术运动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使群众在练习武术时有一个更好的参考标准,认识武术对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才能吸引大众积极参与到武术健身的行列中来。例如,太极拳对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李小龙年幼时体弱多病,后习练太极拳,为日后奠定良好的体魄打下基础。又如,本人恩师,许康成①副教授,习练八卦掌二十多年,四十五岁体检时检测显示前列腺及心脏功能与二十岁人的生理机能相当。太极拳、八卦掌、保健气功、五禽戏、八段绵等这些武术项目,保健价值高乃众所周知,但一天练几次?一次练多长时间合适?这类武术对身体哪些器官保健效果最显著?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指标?会不会产生副作用?此类问题直至目前,我们科学、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鲜有存在。而传统武术与医学之间的联系,也需要更深入去探讨。除此之外,研究得出的结果,我们应如何向群众宣传,如何让人信服及支持参与也是需要努力做好的工作。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保健价值高的传统武术刚好迎合大众对健康的要求。由于时代的进步,衍生愈来愈多现代文明病,若能充分开发、利用武术这个“健康”市场,那它的市场价值是诱人的,利润是可观的,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作用也是积极的,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推广传统武术“健康”品牌,既可达到提高人民身心素质的目的,又可做大做好传统武术品牌,使其产业化、市场化,达成双赢局面。

2.6保护好濒临灭绝的传统武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很大部分传统武术的传播方式是通过言传身教,手口相传来实现的,仅靠这一方式,一些缺乏习武者载体的武术种类正逐渐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资料记载,极易失传。为了防止这些传统武术的灭绝,我们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及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搜集拳谱等文字图解资料,以及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视频录像,通过有关机构形成系统的信息资料库,方便广大学习及爱好者进行查询调用。目前,网络承载信息量大,我们可把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武术通过数字照片或录像等多媒手段上传到官方专门网站,这样既有利于保存又有利于传播。

2.7做好双语教学的开发,利用网络进行无间隔的推广与宣传武术双语教学的推广有利于武术的国际化交流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对加速武术国外市场的占有起重要的桥梁作用,促进中国武术在不同文化中的交汇和发展。武术是具东方特色的传统项目,种类繁多,专门术语独具特色,因此编写教材存在一定难度,官方或民间团体都应加快武术双语教学的研究,使武术用语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做好双语开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这种无间隔、成本低的特点,对中国武术进行宣传推广。

2.8建立武术基金会,为中国武术推广提供后备资金保障基金会作为一个官方外资金支持的团体对事物的发展能起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事物要发展缺少资金,步履艰难。过去我们有个“中华武术基金会”,但现在已销声匿迹,虽失败了,但并不代表当前社会客观事实上不需要武术基金会的存在,恰恰反映了我们相关的管理及应用的不成熟,武术的推广及市场化进程缓慢,内外部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广泛的官方机构或武术团体或个体武术爱好者都应积极支持武术基金会的建立,做好规范管理,为中国武术的推广起助推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官方竞技推广与市场推广同步走

对比跆拳通、柔道已列入奥运项目,2008年在我们自家门口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中国武术只能作一个表演项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同年,美国人用中国元素,包括最具特色的熊猫与武术拍摄成的《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又是对我们的一种讽刺。这反映了武术竞技推广进程的缓慢以及商业应用的不成熟。过去我们只重武术的竞技推广而任由它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中自生自灭,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下认知的一种失误,竞技与市场这两条腿一起走才符合当前社会特点,它们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应重视武术在市场的价值以及商业应用,做好市场推广是我们下步努力的方向。武术只有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得到落地生根的土壤,才能得到继承与进化,从而更好地促进竞技的同步发展。

3.2武术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

篇8

2重塑现代武术,适应市场潮流

2.1做大做好传统武术品牌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种类良多,造诣高深,部分武术特别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遵循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修炼武术特别强调“精、气、神”表里一致的身心境界,这些武术的实用价值非常高,不单是强健体魄,甚至对某些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科学地开发这些武术的实用价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社会是有市场需求,可以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武术品牌如少林武术,太极拳,截拳道,咏春拳等目前开展的较好,除了少林武术勇于深入改革,其他武术种类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单打独斗”的成份多且规模不大,如太极拳,一般都是由传统拳师开班授课,教学方法及手段很传统,时代因素未能很好的融入其中,这样对扩大消费群体或开发更深入的终端消费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扩大传统武术的品牌效应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一些相关工作:突出特点,使自身武术特征能在市场中独具一面;宣传应多样化,过去依靠影视题材推广很成功,但目前武术影视元素太普遍,应进一步更新电影元素结合时代特点继续做好武术影视题材宣传,利用电脑网络媒体,开发优秀的武术作品,如游戏、动画等;专业化形象包装、策划,如武馆建设、服装、形象代表等,既要表现武术自身特点,又能结合人们当前的审美观进行包装;通过巡回表演等形式,开展互动,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形成群众口碑效应。

2.2做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技击与套路的协调统一关系

现代武术推广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套路和散打,但市场已证明这两种模式存在缺陷。官方推广竞技套路,经常进行表演比赛,但未能吸引更多观众;散打比赛群众较多,但无群众习练,这样何谈市场,何谈产业?民间武术团体或个人则完全是自立门户,自负盈亏,不能说推广,连找个“传宗接代”的习武术者可能都困难,市场就更谈不上了。竞技套路发展到今天花拳绣腿成分多,导致大众形成观念———不实用,没吸引力,说明了当前武术重套路而忽视了技击。散打技击性很强,可是喜欢习练的人也不多,认为散打中不中,西不西的,明了地说,散打缺少了中国武术的灵魂。中国武术是技击与套路的辨证统一关系,无论技击或套路化都会流失中国武术的精髓。结合时代特点,继承传统武术精华,重新制订现代武术,是二十一世纪武术工作者需面对及完成的课题。

2.3卸下武术头顶上的高帽,平民化才能为市场推广奠定群众基础

我们对中国武术的了解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都是通过武侠影视或武侠小说获取相关信息的,而武侠影视或小说作品为吸引观众眼球难免把武术描绘得夸张、神秘、玄妙,从而使得大众群体不敢接近,形成了空中楼阁形象。另外,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与精深除了表面看到的门派林立,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外,背后还深深地隐藏了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政治博弈等因素,因此个别武术类别给人一种高深莫测文字诉求,不可轻易接近姿态。由此可见,科学地宣传武术是市场推广的重要步骤,只有人们科学地了解了武术,才能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来,如此才能建立最基本的商业因素———市场需求。

2.4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进行市场推广

把武术作为“商品”进行市场推广,须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进行推广。首先应当重视的是学生及青年这两个主要消费群体,积极研究学生和青年的身心特点,抉择符合这两个群体“口味”的武术类别进行推广,迎合该群体的习练要求。若能在这两个消费群体上找到商业应用,那就能为武术未来的市场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下图表为笔者走访调查深圳、广州部分体育俱乐部跆拳道、泰拳以及空手道三种武术类别练习成员对象的统计数据。[见表1]表1的数据具有普遍性,由该表可见,跆拳道及空手道的练习者及商业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究其原因:

1.跆拳道和空手道在世界范围开展广泛,具有一定的时尚气息,符合青少年喜欢新鲜事物心理特点;

2.动作舒展,能充分表现青少年形体及自我个性;

3.商业包装迎合大众审美,无论队员服装还是场馆器材施设布置都体现了日本及韩国先进的商业文化;

4.强调礼仪教育,符合青少年思想教育要求;

5.入门简单易学,有统一的动作规范。而泰拳则在大学生及社会青年中占绝对优势,原因如下:1.泰拳简洁实用,动作勇猛,较符合成年人的习练需求;2.平时练习时更注重对抗训练,既有成就感又可减压;3.K-O表演及风格深受部分人的喜爱;4.泰拳有氧搏击操的风靡进一步“拉拢”了女性练习泰拳的热情。参考上述跆拳道、空手道及泰拳形成的商业特点,我们制订武术内容及市场推广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要,如根据年龄分青少年、中青年、老年等,或是根据类别如学生、社会工作人员及性别等进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使市场占有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有利于良性循环。此外,我们在推广武术运动的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习练者的保护和安全工作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要做到以人为本,与“市”俱进。

2.5科学地挖掘中国武术医学价值,吸引大众积极参与祖先们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武术财富,我们要好好利用,不能让它们流失在我们这个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实体国度。随着人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太过肤浅或模糊的说法无法引起大众的关注或信任,只有在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用科学的手段剖析、量化武术运动与医学健康的关系,将武术运动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使群众在练习武术时有一个更好的参考标准,认识武术对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才能吸引大众积极参与到武术健身的行列中来。例如,太极拳对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李小龙年幼时体弱多病,后习练太极拳,为日后奠定良好的体魄打下基础。又如,本人恩师,许康成①副教授,习练八卦掌二十多年,四十五岁体检时检测显示前列腺及心脏功能与二十岁人的生理机能相当。太极拳、八卦掌、保健气功、五禽戏、八段绵等这些武术项目,保健价值高乃众所周知,但一天练几次?一次练多长时间合适?这类武术对身体哪些器官保健效果最显著?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指标?会不会产生副作用?此类问题直至目前,我们科学、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鲜有存在。而传统武术与医学之间的联系,也需要更深入去探讨。除此之外,研究得出的结果,我们应如何向群众宣传,如何让人信服及支持参与也是需要努力做好的工作。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保健价值高的传统武术刚好迎合大众对健康的要求。由于时代的进步,衍生愈来愈多现代文明病,若能充分开发、利用武术这个“健康”市场,那它的市场价值是诱人的,利润是可观的,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作用也是积极的,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推广传统武术“健康”品牌,既可达到提高人民身心素质的目的,又可做大做好传统武术品牌,使其产业化、市场化,达成双赢局面。

2.6保护好濒临灭绝的传统武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很大部分传统武术的传播方式是通过言传身教,手口相传来实现的,仅靠这一方式,一些缺乏习武者载体的武术种类正逐渐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资料记载,极易失传。为了防止这些传统武术的灭绝,我们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及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搜集拳谱等文字图解资料,以及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视频录像,通过有关机构形成系统的信息资料库,方便广大学习及爱好者进行查询调用。目前,网络承载信息量大,我们可把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武术通过数字照片或录像等多媒手段上传到官方专门网站,这样既有利于保存又有利于传播。

2.7做好双语教学的开发,利用网络进行无间隔的推广与宣传武术双语教学的推广有利于武术的国际化交流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对加速武术国外市场的占有起重要的桥梁作用,促进中国武术在不同文化中的交汇和发展。武术是具东方特色的传统项目,种类繁多,专门术语独具特色,因此编写教材存在一定难度,官方或民间团体都应加快武术双语教学的研究,使武术用语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做好双语开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这种无间隔、成本低的特点,对中国武术进行宣传推广。

2.8建立武术基金会,为中国武术推广提供后备资金保障基金会作为一个官方外资金支持的团体对事物的发展能起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事物要发展缺少资金,步履艰难。过去我们有个“中华武术基金会”,但现在已销声匿迹,虽失败了,但并不代表当前社会客观事实上不需要武术基金会的存在,恰恰反映了我们相关的管理及应用的不成熟,武术的推广及市场化进程缓慢,内外部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广泛的官方机构或武术团体或个体武术爱好者都应积极支持武术基金会的建立,做好规范管理,为中国武术的推广起助推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官方竞技推广与市场推广同步走

对比跆拳通、柔道已列入奥运项目,2008年在我们自家门口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中国武术只能作一个表演项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同年,美国人用中国元素,包括最具特色的熊猫与武术拍摄成的《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又是对我们的一种讽刺。这反映了武术竞技推广进程的缓慢以及商业应用的不成熟。过去我们只重武术的竞技推广而任由它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中自生自灭,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下认知的一种失误,竞技与市场这两条腿一起走才符合当前社会特点,它们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应重视武术在市场的价值以及商业应用,做好市场推广是我们下步努力的方向。武术只有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得到落地生根的土壤,才能得到继承与进化,从而更好地促进竞技的同步发展。

3.2武术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

篇9

有些卖场客户定位很清晰,就是专门为近源客户服务的,比如上面说的小区便利店。但是,大型卖场客户定位则是针对全源客户。

一个问题是:定位于全源客户的大型卖场,如何吸引到远源客户?

这里有一个例子。

2004年,与郑州科技市场(主要经营电脑及耗材生意)一路之隔的东风路,新开了一家名叫百脑汇的大型电脑商场,面积足有2万平方米,经营产品定位也比较高,很多知名国内外品牌都进来了,建筑也比较现代,但是,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和路对面的科技市场的人来人往形成鲜明对比。商场很着急,想出各种办法予以推广,比如,每逢节假日就在门前广场搞促销活动和文艺表演,但是,门前冷落的局面仍然难以改变。

为什么两个市场仅一路之隔却天渊之别呢? 在如何吸引远源客户上缺乏作为

我们先看看科技市场和百脑汇到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

二者同处于郑州科技市场大商圈,依照郑州市对不同区域功能定位,该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数码产品及相关配件、耗材的交易,因此,该区域统称为科技市场。

科技市场的定位与经营应该说相当成功,每年多达几十亿的交易额,在郑州乃至河南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百脑汇毗邻老科技市场而建,站在市场造势的角度看,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不同点:

二者也有许多不同点。科技市场建立比较早,占地面积也要大得多,消费者到这里买电脑、数码产品及相关耗材的习惯根深蒂固。虽然仅隔一条马路,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愿意往百脑汇这边挪走一步,他们并不认为这是科技市场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意识里,百脑汇也是一个卖数码产品的市场,只不过和科技市场离得近一点而已。

那么,消费者的这个认知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科技市场建立较早,具有广泛的消费者认知基础。

郑州的消费者习惯把老科技市场看成现在的大科技市场的全部,这种情况和广州消费者认为北京路就是北京路南段部分而不包括北段部分极为相似。

第二,百脑汇在卖场推广上出了问题。

研究百脑汇推广策略我们发现:百脑汇在卖厂推广上基本上停留于现场促销和现场文艺表演两种形式,很少或基本上不做大众媒体传播。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答案是:能影响近源客户,也能影响到经过现场的客户,但是,很难影响到远源客户。为什么?因为现场型信息传播半径很小,不可能对远方的客户产生影响。要想产生广泛影响,必须借助大众传媒来实现。也就是说,在大众媒体上广告或者新闻报道。但是,百脑汇对此几无作为。

当然,这样做和百脑汇推广费用不足有关系,但是,更大的问题来自对市场推广认识的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一说到市场推广就习惯性地想起“做广告”和“搞促销”,这其实是对市场推广认识的严重不足。因为,市场推广绝对不仅仅做广告和搞促销那么简单,公关及新闻传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阿尔.里斯在《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一书中对广告和公关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说:公关用来塑造品牌形象,广告用来维护品牌形象。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远见卓识企业运用整合新闻传播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硬广告相比,新闻传播具有可读性强、及时传播、成本低廉等优势。完整的市场推广应该是新闻传播和广告投放互相配合、取长补短,而不是顾此失彼。

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并运用新闻整合传播的方式开展市场推广,而不是象过去那样一味依赖广告或现场促销。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停留在旧观念的层面止步不前,比如郑州百脑汇。 尝试启动事件营销

事实上,对于百脑汇这样的企业而言,实施新闻整合传播提升卖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明智的选择。

因此,建议百脑汇在两个方面下大功夫:

第一,尝试事件营销,开发远源客户。

现在,百脑汇基本上是围绕现场活动来做,对于开发远源客户没有什么作用,因此,必须尽快启动新闻传播,通过大众传播让更大范围内的顾客认识百脑汇、来到百脑汇。新闻传播最关键环节是事件营销,因此,策划出一系列具有传播力的新闻事件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方面,百脑汇应该向广州正佳广场学习。

正佳广场和广州著名的天河城仅一箭之遥,与郑州的百脑汇和科技市场情况极为相似。天河城投入使用早、影响大,而正佳广场面世晚,加之前期运作不力,很难和天河城形成对决。如何在天河城旁边取得发展,成为前期形象不佳的正佳广场第一大问题。

为此,他们启动了一系列事件营销,并辅之以大力度的广告投放,形成了从广告到新闻到现场的立体式、全方位推广,正佳——亚洲最大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形象慢慢清晰起来。

正佳广场市场推广经验,可以归结为24个字:不断制造事件,持续维持关注;实施媒体联动,形成立体传播。

第二,设法分流科技市场顾客群。

如何把进入老科技市场的人群分流一部分到百脑汇来,应当成为百脑汇市场推广考虑的又一个重点。

每天到科技市场的顾客在1万人次以上,节假日更多。但是,来到百脑汇的并不多,大部分被马路截流了。因此,要多动吸引老科技市场的人群到百脑汇的脑筋。

篇10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一半浪费了,可是却不知道是哪一半。”这句经典的感叹语背后就是广告投放策略的失误。有关研究表明,在面对同一种产品的市场推广时,正确的广告投放策略比无序的广告投放,其结果相差甚远。下面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如何制定正确的广告投放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产出。 集中投放式策略

2003年4月至5月,位于广州广园东路的楼盘凤凰城展开强势媒体攻势,在短短几个星期之内,投放各种媒体的广告额达3000万。无论是广州的日报、晚报、都市报、电台、公共汽车车身、候车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及户外媒体,密密麻麻布满有关凤凰城的广告。只要你打开报纸、坐上公共汽车、打开电视、收听广播,都没有躲凤凰城广告信息的围追堵截。目之所触、耳之所听、抬头所见、翻报而读,全都写着凤凰城三个字。如此强力的广告投放在广州的房地产业是很少见的,这种集中投放式的广告策略虽然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但是效果也是显著的——在短短五一黄金周七天时间中,凤凰城的成交量突破七个亿。

可以说,凤凰城的集中式的广告投放策略是非常成功的。这种策略的要点就在于在短时间内将产品的信息以多渠道的方式,向目标客户群发起总进攻。无论是偏好哪一种信息接收方式或者媒体阅读方式的消费者,在如此密集的广告投放面前,始终都无法躲得过其广告信息的轰炸。

在特定区域、特定时刻及特定媒体总量的限制之下,广告投放能产生一种挤出效应。也即是在广告版面总量为100的情况下,A企业投放总量80的广告,其他企业只能投放剩余的20。如果A企业投放总量再提高,其他企业所能投放的广告版面便相应减少。广州是房地产竞争非常激烈的城市,每日媒体上所刊登的楼盘广告信息多不胜数。凤凰城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式投放,一方面既是提高自身的曝光率,另一方面也让其他楼盘没有机会打广告,让消费者只能看到凤凰城,所以其结果也是非常有效。

这种集中式的广告投放并非适合所有的企业及产品的市场推广。只有产品信息相对透明、企业无须花长时间培养市场对产品的认识,同时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众声喧哗、小打小闹广告投放很难见效果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使用此策略。 连续式投放策略

广告的投放策略应根据产品或品牌所要达到的传播效果而定。从市场推广的角度看,产品可以分为市场启动期、市场成长期、市场成熟期及市场衰退期。而从产品宣传的目的看,可以分为提升产品知名度、打造品牌美誉度、树立产品形象等不同目标。不同的产品入市时期及不同的产品宣传目标,其应采用的广告投放策略就会大相迳庭。

曾经有一家做健脑益智类电子产品的企业A,听从某市场咨询公司的建议,决定以广东市场为试点,并先抢占佛山、中山、珠海、汕头等四个地级市的市场。在总部雄厚资金实力的支撑下,A企业以高强度广告投放打响了市场推广攻坚战的第一炮。在密集广告投放辅助下,A企业设在当地的一些经销点一时间人群涌涌,前来咨询了解的客户络绎不绝,但奇怪的是,销售结果却并不理想。这种健脑益智类产品其复杂的产品机能与昂贵的售价,加上无法预测的使用效果,大大抵销了广告宣传的吸引力。在投入近千万的广告费之后,所售出的产品总价值竟然也只有一千多万。因为广告效果不理想,总公司中断了对A企业继续广告支持的承诺。广告投放一停止,A企业的产品几乎卖不动,A企业经营即时陷入困境。

在详细地了解了产品与企业之后,我们不难发现,A企业的广告投放策略与该产品所要达到传播目标不相一致,产品在市场推广上所陷入的困境正是由于不正确的广告投放策略造成的。由于此种电子产品是根据韩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而生产的,在国内尚无同类产品,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认识基本为零。这导致此电子产品在进行市场推广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消费者教育的问题——如何说服消费者这种产品功能的有效性。由于产品售价昂贵,消费者在没有确切了解此产品的功能、效用之前,是不会轻易下决心购买的。这种购买的特性决定了此产品的前期入市的广告投放必须是一种连续性的宣传与教育,而A企业过于急切的心理使其没有认真了解市场及消费者购买心理,匆促上马大规模广告,妄想以强劲的宣传攻势在短时间内造成轰动效应,一炮而红。可惜市场永远是理性的,在消费者对产品的信息了解不够全面、购买信心尚未完全建立之前,A企业的密集广告投放有如泥牛入海。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得知,像A企业此类机能复杂、售价高昂、消费者对产品了解信息不够充分的新产品,在前期市场推广时就适宜采取连续式的广告投放策略,有目的、有步骤地把产品信息传达给相关客户群。而且,广告投放应该选择与产品特性相近似或者具有较高公信力、品牌知名度的媒体,利用这些媒体影响,提升产品的形象与知名度,为下一步市场推广铺平道路。

连续式的投放策略其优势就在细水流长般地将产品或者品牌渗透进消费者脑海中,使他们对产品的印象与好感持续增加。当然,这种投放策略需要企业有较长远的广告预算,同时也要预防后进的竞争对手以高强度的广告投放进行包围及拦截。这些都是在制定连续式投放策略所要考虑的。 间歇式投放策略

篇11

虽然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相较于2014年超过2300万辆的汽车销售总量,新能源汽车的比重并不可观。尽管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新能源汽车销售缺口,但总体来看,认同度不高、需求拉动不足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要综合考虑供给方与需求方。从生产方面、消费方面和市场构建上开展,通过技术开发与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品多样化、质量优质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通过扩大需求来刺激供给,进而获得生产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更进一步形成价格优势;通过市场构建来平衡供求双方,架起消费者与生产商之间的桥梁,完善生产、消费、售后等一系列链条,推动市场扩大。

(一)供给方因素1.加大核心技术开发力度,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国内生产商多是小投资、小规模,而因为成本、技术等原因,新能源汽车转向国外配套已成为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核心技术“空心化”的现状。这些都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要想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大相关技术的开发力度。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2.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提高产品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处于生命周期早期的产业,存在着产品单一化、车型选择少等问题,需求偏好是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各汽车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占用情况、区域性的文化习俗等,因地制宜地研发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促进产品的多样化,努力提高产品安全性能,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提高消费者的认可度。

(二)需求方因素1.制定政府采购计划,推动私人购买和政府采购相结合政府购买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充当着新技术“最早使用者”的角色。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使得政府采购不仅可以直接形成需求,对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从而起到扩大市场的重要作用。根据各地区的现实情况,制定政府采购计划,致力于推动私人购买和政府采购相结合。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据调查,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已成为影响消费者选购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众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仅停留在“环保”这一粗略的认知上,而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价格、使用成本、产品性能、安全系数了解甚少,这必然制约着他们的消费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普及要注重结合消费心理,不仅强调环保性,更要综合产品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等因素,以强化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态度。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的消费文化和社会风气。

(三)市场因素1.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存在着种种进入壁垒,如在有的城市实行的“只有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才允许进入充电桩建设”或“允许进入电动车租赁业务的投标”。此外,行业标准不统一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因此,要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之上完善市场准入,规范材料和技术要求,采用标准化的配件和接口,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2.推动充电网络建设,完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完善与否是影响市场构建和推广的重要因素。配套设施不足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大城市的用地紧张,充电桩被修建在人口流动性较低的地段,严重降低了其使用便利性。政府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规划好充电桩的建设用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网络建设,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到配套设施的构建当中。

篇12

新能源汽车由于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优点,自推向市场以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推广。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辆。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我国从2007开始就按照“863计划”的要求集中力量投入了20多亿人民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研究和开发。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从以前的13个城市增加为20个城市,并对上海、深证、杭州、合肥以及长春等5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每辆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对每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部分城市也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深圳市为了鼓励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购车时除享受5万至6万元国家补贴之外,还可享受地方财政3万至6万元补贴。此外,消费者还可获得9000元电力补贴。以比亚迪F3DM低碳版豪华型为例,该车厂家售价16.98万元,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后,消费者的购车款可控制在9万元以内。此外,深圳已建成3座社会充电站、21座公交充电站和154个充电桩,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充电网络还将进一步覆盖市民驾驶电动汽车出行范围。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尚不成熟。当前,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国内市场推广主要会遇到以下问题:

1.新能源汽车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望而却步”。目前,电动汽车整车价格要比同样动力的传统燃油汽车价格高出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高于消费者预期,价格较高是未来一段时间制约新能源汽车向商业市场推广的主要因素。虽然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成本依然较高。消费者需要考虑后期更换电池等费用。由于现阶段电动汽车产量不多,还未形成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核心原材料即电池的价格昂贵,是造成电动汽车价格高昂的重要原因。目前,一辆电动汽车配备的一组电池价格基本在2万元以上,每车需要4组电池同时供电。也就是说,一辆普通电动汽车电池花费大致需要8万至10万元,有些车型甚至更高。如何降低整车价格及电池费用,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不稳定。新能源汽车要成功推向市场,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能是消费者关心的最主要问题。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在于电池,而电池在低温或高温天气下容易出现不稳定状态,是近期我国电动汽车主要需克服的难题。2011年4月,杭州市首批运营的众泰电动出租车,其中一辆出现了严重的自燃事故,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产生担忧。一种新产品走向市场,其市场可行性调查、产品安全测试及市场售后配套服务都需要有完整的系统支持,而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不多,关键原材料、重要零部件依赖进口,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缺乏,都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

3.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足,消费者使用不方便。充电网络的建设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相当重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相对于传统汽车业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来说,新能源汽车使用中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只有大力推广配套设施的完善,才能使新能源汽车逐渐替代传统汽车。目前,全国在25个试点城市共推广各类电动汽车超过一万辆,已建成充电站51座,换电站9个。但是,与随处可见的加油站相比,充电网络的规模实在太少了。以杭州为例,在市政推广的电动出租汽车市场中,载客范围只能限定在70公里以内,超出范围,由于没有充电设施,司机不敢载客。若要在商业汽车市场上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则需加大在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市区范围内增加充电栓和充电站的建设。

4.行业标准还未统一,市场推广形成阻力。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意味着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有的电动汽车采用“插电式”,而有的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池式”。即便“插电式”的电动汽车也型号各异,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不仅尺寸大小不一,有的连充电接口也不尽相同,这对充电站的建设造成很大影响。如何推进电池生产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的合作与统一,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参考国际标准,尽快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地发展。

三、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经验借鉴

未来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增速会快于传统汽车。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占当年的总销量的13%。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来看,各个主要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是最优先的发展目标,并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明确了基本的发展方向。

1.德国积极推动高效充电网络建设。德国政府一向重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其中,政府重点鼓励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对其研发投入、市场推广、配套设施的完善做出了具体的部署。目前德国正在通过不同方案、不同机构,推动建立高效的“汽车充电站”网络。德国首都柏林市政府2009年宣布,将免费提供土地用于在市区繁华地段建立至少550个汽车充电站,并对各大汽车生产商提供的1000辆电动车进行全面测试。政府除了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大笔资金外,还对电动车配套设施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其顺利运行,如大幅增加充电站的数量。

2.美国运用“以旧换新”刺激市场的消费。目前在美国,对清洁能源汽车的补贴主要是通过购车的环节来实现。美国2005年通过的《能源法案》规定,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根据该法案,购买混合动力车型最多可获得3400美元抵税优惠,插入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最多可获得7500美元抵税优惠。2008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之后,政府为刺激消费推出了汽车“以旧换新”的计划,鼓励民众将旧的大排量汽车置换为节省能源的新型汽车。除了联邦政府的抵税优惠外,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在经济上的补贴之余,各州政府对驾驶新能源车的车主也提供一些驾驶及停车方面的便利,如电动汽车免收停车费,免收过桥费等。

3.日本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目前,日本在混合动力车型上全球销售量第一,在纯电驱动上规划和产业化推进步伐是最快的,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也是领先的。而且日本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提出和实施动力电池研发计划的国家,计划用20年的时间分4个阶段实现电动汽车的性能、成本和传统汽车具有完全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在2006年分别给予燃料电池及相关技术、燃料电池产业化实验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导入199亿、33亿和88亿日元的支持,并对相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4.韩国利用减税优惠直接鼓励市场消费。韩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起步也比较早,韩国民众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兴趣高昂。原因是,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在法律保障、税收优惠等多方面进行扶持。韩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了立法支援。早在2004年10月,国会就批准了《新环境汽车开发与普及促进法》。此外,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韩国企划财政部决定自2009年7月起至2012年年底对混合动力汽车实行减税优惠。

四、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对策建议

1.运用财政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一般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在促进汽车能源多样化研发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更不可替代。政府应出台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优惠政策,如减免车辆购置费、提供补贴等,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进一步调整燃油税政策,提高传统汽车的持续性支出。同时,在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中,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从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链条。目前,在市场推广中,可将公交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加大对公交公司的补贴力度,鼓励公交公司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其社会效益也才能不断得到体现。

篇13

在面对同一种产品的市场推广时,正确的广告投放方式比无序的广告投放,其结果相差甚远。

密集投放式

这种策略的要点就在于在短时间内将产品的信息以多渠道的方式,向目标客户群发起总进攻。无论是偏好哪一种信息接收方式或者媒体阅读方式的消费者,在如此密集的广告投放面前,始终都无法躲得过其广告信息的轰炸。

中小企业广告投放有一个共性:像挤牙膏!很多中小企业是这么做的:找一个广告公司,把自己的意思传达过去,然后得到一份设计精美的宣传册,看别的企业都做了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宣传片,也去做了一个。晚报的广告业务员上门推销,“你的同行在报纸做广告,效果很好。”于是讨价一番,做了三天的报纸广告。报纸广告似乎没作用,听说电视台不错,在当地电视台投放了一个星期广告。每次做广告钱,先问价格,如果便宜的广告形式,那就试试,反正花不了几个钱……一年下来,广告做得确实也不少,可销售却没有变化。

对于这些中小企业,我想劝他们经常去农村的集市去逛逛。去看看那些小商贩们是怎么卖东西的。“走一走,看一看,皮鞋50块钱两双,70块钱三双,便宜的好皮鞋啊。这位大姐,一看就识货,挑吧……这位大哥,穿上这皮鞋多气派……”如此反复,不停的吆喝。才能招揽生意,人们才会逐渐围拢过来。集中精力尽情地吆喝,人们被吆喝声打动,才会掏钱。

道理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那么容易。毕竟对很多小企业来说,把钱往一处砸,还是需要魄力和胆识的。这种集中式的广告投放并非适合所有的企业及产品的市场推广。只有产品信息相对透明、企业无须花长时间培养市场对产品的认识,同时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众声喧哗、小打小闹的广告投放很难见效果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使用此策略。

连续投放式

广告的投放策略应根据产品或品牌所要达到的传播效果而定。从市场推广的角度看,产品可以分为市场启动期、市场成长期、市场成熟期及市场衰退期。而从产品宣传的目的看,可以分为提升产品知名度、打造品牌美誉度、树立产品形象等不同目标。不同的产品入市时期及不同的产品宣传目标,其应采用的广告投放策略就会大相径庭。

有家电子产品企业,决定以浙江市场为试点,抢占市场。在密集广告投放辅助下,企业经销点一时间人潮汹涌,前来咨询了解的客户络绎不绝,但奇怪的是,销售结果却并不理想。产品其复杂的产品机能与昂贵的售价,加上无法预测的使用效果,大大抵消了广告宣传的吸引力。因为广告效果不理想,公司中断了广告。广告一停,企业的产品几乎卖不动。

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钱,大凡投资的人,都希望花钱的过程会出现“事半功倍”的奇迹,所以容易冲动性地停掉广告;或者为了省去长期广告的大额开支,在策划和“奇迹”思想的双重诱惑下,短期内集中雄厚资金,当然这个雄厚远远小于长期广告的大额开支,最终往往走向了失败。

由于产品在国内尚无同类产品,消费者认识基本为零。这导致市场推广最大障碍就是消费者教育。由于售价昂贵,消费者在没有确切了解此产品的功能、效用之前,是不会轻易下决心购买的。这种购买的特性决定了此产品的前期入市的广告投放必须是一种连续性的宣传与教育,而企业过于急切的心理使其没有认真了解市场及消费者购买心理,匆促上马大规模广告,妄想以强劲的宣传攻势在短时间内造成轰动效应,一炮而红。

机能复杂、售价高、消费者了解信息不够充分的新产品,在前期市场推广时就适宜采取连续式的广告,有目的、有步骤地把产品信息传达给相关客户群。而且,广告投放应该选择与产品特性相近似或者具有较高公信力、品牌知名度的媒体,利用这些媒体影响,提升产品的形象与知名度,为下一步市场推广铺平道路。

连续式投放其优势就在细水流长般地将产品或者品牌渗透进消费者脑海中,使他们对产品的印象与好感持续增加。当然,这种投放策略需要企业有较长远的广告预算,同时也要预防后进的竞争对手以高强度的广告投放进行包围及拦截。这些都是在制定连续式投放策略时所要考虑的。

间歇投放式

对于那些在市场已经非常畅销、或者品牌知名度相当高的产品,许多人认为已经无投放广告的必要。在他们看来,广告的最大目的就在于传达产品信息及树立品牌形象,既然产品已经众所周知且品牌形象良好,何必再浪费额外的广告费呢?但是,广告投放除了以上二大功能外,同样承载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消费者情感唤醒的功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