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普查方法

经济普查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1 14:48: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经济普查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普查方法

篇1

模拟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并检验破解普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相关经验和示范;培训和锻炼经济普查业务骨干,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市经济普查实施方案,顺利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创造条件。

二、试点对象和时间

清查摸底对象:*区*街道范围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个体经营户。

普查登记对象:*街道范围内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试点时间:从20*年8月上旬开始至8月下旬结束。试点调查的时点资料是20*年6月30日,时期资料是20*年1-6月份。

三、试点的方法

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采用全面调查;对个体经营户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样调查。

四、试点组织领导

本次试点工作在*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进行。为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由*市、*区、*街道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要成员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组、业务组和数据处理组。(试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1)

五、试点的内容和重点

(一)试点内容

模拟普查工作的全过程,从普查的组织、宣传、培训、部门资料整理、单位清查、确定普查对象、普查登记、质量控制、数据录入、审核、处理、数据分析等环节进行试点。

(二)试点重点

1、单位清查方案。重点破解清查摸底重点、难点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检验和总结调查技巧、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

2、能源消费普查。重点研究三下单位能源消费调查方式的可行性;总结能源普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检查各被调查单位的能源消费计量、记录情况,为能源消费数据资料的收集方式提供经验。

3、服务业普查。重点研究查准、查实服务业数据的办法;检验搞好财务不健全单位普查数据填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商务楼宇普查。重点研究如何查准查实楼宇中流动性较强单位。

5、个体经营户调查。重点研究个体户抽样调查方法的可行性。

6、业务培训。重点研究如何提高业务培训效果;检验单位业务培训组织方式的可行性,总结不同类型单位的业务培训方式。

六、试点进程安排

综合试点工作分八个阶段,即试点准备、宣传发动、清查摸底、业务培训、普查表登记填报和审核、数据处理、质量评估和试点总结(各县市区参加试点内容及安排见附件3)。

(一)试点准备(7月31日前完成)

1、组建市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办公室,落实办公室工作人员。建立社区级经济普查工作小组。

2、划分普查区域,绘制普查区地图。原则上以一个社区为1个普查区。首先,街道绘制出街道级普查区图,然后各普查区绘制出社区级普查区图。最后,在社区普查区基础上进一步划分调查小区,绘制调查小区图。绘制普查区地图应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普查区边界应标注区域内的道路、巷、弄、河流、重要建筑物等,做到界线清楚。

3、收集、整理部门资料及*街道经济总量数。工商、税务、民政、编办、质监等部门提供单位名册,以备清查摸底后进行单位和个体户名录的核对。收集、整理*街道20*年上半年经济总量资料。

4、进行地址编码。要求按社区级普查区编制行政区划代码表,确认每个普查区的12位行政区划代码。并对调查小区编顺序码。

5、选调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每个普查小区配2名普查员,每两个普查小区配1名普查指导员,每个普查区配1名陪调员。各社区均应建立普查工作站,由社区负责人任工作站负责人。

6、准备试点所需的各类物资及住宿后勤保障工作。包括清查摸底表、调查表、致经济普查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普查员用品及宣传用品等等。

7、经济普查试点工作信息。*市经济普查试点期间,在*市经济普查网站(网站地址:*)上及时试点工作的进度、经验、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以便接受省经济普查办公室的指导和地区间交流。

8、落实数据处理环境。确定数据处理场所、硬件设施,并安装好试点数据处理需用的各种软件。

(二)宣传发动(试点全过程)

1、8月6日上午召开*市第二次经济普查试点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发动,部署综合试点工作。参加会议的对象为市经济普查试点办公室人员,各县(市)区、大榭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经普办主任及业务骨干,*区*街道各社区的负责人以及参加试点的全部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由市、区、街道有关领导进行*市经济普查试点动员和试点工作部署。

2、对试点全过程进行宣传报道。在试点区域内布置宣传标语,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条幅。期间将分阶段、有重点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牌、横幅、标语、黑板报、简报等多种媒体和形式宣传经济普查及试点工作。具体包括:宣传标语、宣传条幅、普查试点公告、致经济普查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和普查知识等。

3、清查摸底阶段(8月6日—13日)集中开展经济普查宣传周活动,使经济普查家喻户晓。

(三)清查摸底(8月14日前完成)

1、清查摸底培训。由试点办公室对各县(市)区、大榭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经济普查业务骨干、*街道全部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清查表业务培训。

2、地毯式扫描。8月7日-11日采用地毯式扫描的方式,由普查员按普查小区地图对区域内所有单位和第二、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做到不重不漏。12日前普查指导员收齐并审核好各普查员的清查摸底表,上报试点办公室。

3、清查资料数据处理。8月12-13日,由综合试点办公室统一组织普查指导员及有关人员分普查区对全部清查表进行审核、编写行业代码、录入、建立单位名录,并导出清查结果表。

4、清查数据质量评估。8月14日由综合试点办公室统一组织普查指导员及有关人员对清查单位数与基本单位名录、部门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经济指标进行汇总、评估。

(四)业务培训(8月20日前完成)

8月中旬,由综合试点办公室对各县(市)区、大榭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经普办业务骨干、*街道所有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被调查单位的会统人员分专业按套表进行培训。具体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培训,对单位数较少的行业,也可通知被培训者带上有关材料,边培训边填报(业务培训安排见附件)。

(五)普查表登记填报和审核(8月25日前完成)

1、要求被调查单位的会统人员在8月21日前完成普查试点表的填表。

2、8月22日起采用单位上报和普查员上门收表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普查试点表,同时分组面审。由各业务组组长对质量把关并统一收齐,于8月25日前将审核好的普查表上报试点办公室。由试点办公室组织会审之后组织录入。

3、8月22日前完成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采用与个体经营户数成比例的抽样调查方式(调查方案见附件2),由*市经济普查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六)数据处理(8月28日前完成)

8月26日前完成所有调查表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审核以及个体经营户的样本推算工作;8月27日前完成普查数据汇总。数据录入、审核过程中各业务组至少安排1人在现场帮助解决各种业务问题。

(七)事后质量抽查及普查数据质量评估

1、事后质量抽查。抽查的内容包括:

(1)登记质量抽查:随机抽取一个比较复杂的普查区作为抽查对象,检查该区域内应调查户是否已作调查、单位界定、行业划分和主要经济指标是否符合实际等情况。

(2)调查表填报质量抽查:随机抽取5%调查表,检查调查表指标填报质量。

(3)数据处理质量抽查:随机抽取5%调查表与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录入差错率。

篇2

Abstract: with the now the rising of our living standard and life rhythm accelerate gradually,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challenges too more and more big,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road construc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strictly. In municipal road, inspection Wells in the wat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drainag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normal ensure a critical role, in addition, the installation of inspection Wells improper or collapse can exist certain traffic safety risks; and 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ving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s, its quality assurance of road safety and beautiful problem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municipal road in for inspection shaft well a adjustment an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s paving method for related research, first of all, in the first two points respectively in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municipal inspection Well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inspection Wells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djust well a research; Then, in the two described in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o paving the problems in the plan and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and research.

Keywords: inspection Wells; A well adjuste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s; Paving 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V4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市政检查井的问题现状分析

1.1 检查井井座安装造成的不平整

在底层沥青摊铺后,采用与井筒相同强度的砖砌体把井筒井完成,然后将检查井井座直接安装在井筒上,随后铺筑面层沥青,这就是传统的路面检查井井座安装工艺。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检查井井座的安装往往会在砌体强度没有达到基本要求时就开始铺筑面层,这样就会造成砌体被破坏从而使井座下沉,导致检查井井框不平整。在底层沥青摊铺后,由于只考虑到井框比周边底层沥青面高出面层沥青厚度,而没有注重检查井的位置以及面层沥青的摊铺方式,致使面层沥青铺筑后井框与路面不平整。

1.2 井框与井筒不匹配

近年来,在新型复合材料井座井盖的使用推广下,井座的安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正确安装后出现的其他问题影响造成的下陷或者损坏。在复合材料井座在安装完成后,常常会因为检查井井座外沿边承受路面行载车辆的长期碾压,而并不是整个井座底部受压,这样就是使得复合材料井座边沿因为受载荷过大而产生变形或者损坏,从而直接的导致井座下沉。

1.3 施工作业水平的欠缺

由于对于施工人员的需求量的增加,致使对于施工人员的水平要求越来越低,这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问题。其次,由于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工作的不稳定、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中,因施工人员作业水平的不一致使得部分井筒不平整。这样在安装完成有,由于不平整会导致井座受力不匀而变形或者断裂造成下沉[1]。

2.检查井井座调整的施工方案研究

2.1 保证井座底部强度

根据以往施工的检查井下沉分析,大多数井座损坏是由于井座底部砌体破坏而下沉,而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砌体强度不够。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情况的延续,应该检查井井座下增加一道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圈来提高整个井座的受力载荷极限。为了保证井座底部整体受力均与,预制井圈内径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根据复合材料井座内径尺寸的大小,把预制钢筋混凝土井圈内径调整到与其等大,这就会让复合材料井座底部与砼井圈完全接触,使得井座整体受力均匀从而不会轻易被损坏。同时在升井施工中,采用现浇混凝土填充井座与预制井圈间的间隙。在摊铺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前,必须在井座外壁及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粘层油,然后再烙铁烫密封边,这样做事为了防井壁出现渗水。

2.2 对井座的高度的调整

在以往的检查井安装施工中,由于对井座安装高度调整的忽视,常常是等面层油摊铺成型,这样的结果不是井框偏高就是偏低。为降低井盖安装后的误差,在调整时一般将井座标高上调2-3mm。此外还要合理调整井座标高,在沥青混凝土下层摊铺完成后,就开始安装井座、井盖。由于施工误差,底层沥青混凝土高程不可能与设计的高度完全吻合,所以在施工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前,需要对检查井的井座标高进行微调,因而检查井的井面标高不再是以设计高度为控制指标。

2.3 专业施工人员的培训

篇3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2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开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北京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和《密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我县的经济普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于2013年开始进行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继第一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经济普查后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县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要全面调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小型企业以及非公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县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和维护我县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本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本次普查的特点:1.突出重点。以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小型企业以及非公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底数为主,辅之以其他必要的内容。2.优化方式。科学设计普查业务流程,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以提高普查效能,减轻基层负担。3.统一组织。在市级普查机构的集中领导下,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布置培训、统一实施调查、统一处理数据、统一数据。4.创新手段。与前两次经济普查不同,本分普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采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健全普查区域电子地图,实现普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自动化、电子化,提高普查的信息化水平。

由于经济普查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第一产业个体经营户以外所有经济活动,对全面掌握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提高国民经济核算质量,为各级党和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推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各级政府对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作为经济普查的基层组织具体实施机构,在经济普查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这一级的普查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普查的数据质量,影响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基层的普查数据是普查工作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严把数据质量关,以筑牢经济普查的基础。

一、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因素

从此次经济普查基层统计部门的实践来看,制约普查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摸清:此次普查所设及的个体户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经营随意性大,涉及行业多,流动性强,如无照经营个体户,未登记注册私营单位、小作坊、店中店、单位无人、单位关门等多种现象,生产经营与财务资料不健全,数据登记难度大,想摸清普查对象的情况很难。

(二)难配合:本次普查对象以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居多,法律观念淡薄,配合意识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普查对象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对普查的配合程度不高,尤其是涉及资本、利润、收入等敏感资料,采取不配合态度,普遍担心普查结果作为征收税费的依据,怕露富、露底、露秘,查实难,填报数字普遍低于实际经营收入。

(三)培训难:经济普查涵盖着大量的会计核算指标有的普查人员还不熟悉这些经济指标的来龙去脉,短期内很难掌握,承担指导普查单位填表并解答问题有难度。特别是本分普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采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健全普查区域电子地图,实现普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自动化、电子化,这给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普查员增大了难度。

(四)找到难:一些企业在一个普查区注册,而在另一个普查区经营,这种现象比较多,这就给普查登记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二、攻坚克难做好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控制

经济普查这样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具有不可逆性,必须确保普查的数据质量,根据以上问题,从普查一开始,我们基层统计部门就紧紧围绕以获取高质量的普查数据为中心,把质量控制的思想,贯穿到普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并针对普查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率,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有一整套的方式方法,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

(一)普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经济普查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有建立机构、经普宣传动员、制定方案、普查培训、单位核查等,这些工作没有直接涉及普查的数据质量,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关注这个时期的各项工作。

1.建立机构。我们建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镇普查办公室,这是搞好经济普查的组织保证。由于这次经济普查不仅包括二、三产业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还包括二、三产个体户,应此我们要求各村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各普查区的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确保他们顺利完成此次普查任务。

2.宣传动员。宣传是普查不可缺少的环节,宣传工作到位,使经普的意义、重要性家喻户晓,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群众深刻了解经济普查,单位积极参与经济普查”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经济普查的宣传力度,利用悬挂条幅、电子大屏幕、在村里大集举办了经济普查宣传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为正式开展的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确保下一步经济普查登记工作顺利进行。使每个普查对象都能够清楚地知道,按时、如实地填报经济普查表是单位和个人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均属违法行为,并将依法予以严肃惩处;同时使其明白,只有密切配合普查,及时取得可靠信息,才能有利于自己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势,适时做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以及公民个人的自主择业和消费、投资。

3.普查人员培训。普查人员培训的质量控制就是在认真做好普查人员选调和管理的同时,确保普查人员不仅能够精通各类统计标准和指标含义,而且可以熟练地掌握调查访问技巧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能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和被调查者的商业秘密。我们镇普查办认真组织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进行培训:以现场讲解并配合观看幻灯片和光盘的形式学习《北京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非联网直报单位、个体经营户普查培训课件》、《密云县三经普实施方案》,讲解普查工作职责、让普查“两员”明白工作流程,讲解普查报表强调应注意问题。认真组织普查员参加县局队的PDA使用培训,帮助普查员尽快掌据PDA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使用。为下一阶段的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对部分普查对象的培训:我们镇普查办还组织了非联网直报单位进行培训,讲解调查单位需要配合此次普查应做的准备工作,及普查表指标来源,对逻辑关系、填报注意事项等要重点强调。以现场讲解并配合观看幻灯片和光盘的形式学习《北京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非联网直报单位、个体经营户普查培训课件》、观看《经济普查公益广告片》。

(二)单位核查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核查是搞好经济普查的基础,它对整个普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核查摸底工作结束,普查的大体轮廓就基本出来了,所以要切实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到不重不漏,全面掌握二三产业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二、三产个体户的数量等基本情况。在这一阶段,我们本着认真仔细、不重不漏的原则做好核查工作。

1.各村居经普人员按照“边界清晰,不重不漏”的原则进行核查;

2.为确保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我们要求村级普查员进行“地毯式”核查,对普查对象逐个进行实地登记;

3.将核查结果与下发的核查名录库资料进行比对;

4.根据比对结果查漏补缺;

5.整合跨区域的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形成本镇域范围内实际核查单位名录库。

(三)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控制

1.普查员使用PDA对所有普查对象(军队、武警系统和市直报单位除外)进行入户登记。

2.联网直报单位按规定登录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填报普查表。

非联网直报单位由普查员使用PDA采集《单位普查表》(611表),并填报北京《规模(限额)以下法人单位普查表》(BJ611表)(纸介质)。非联网直报单位按照普查告知书要求事先填写相关基础数据,由有关人员签字盖章后,普查员使用PDA拍照留存;非联网直报单位(不含市统计直报单位)填报北京《规模(限额)以下法人单位普查表》(BJ611表)(纸介质),加盖单位公章后,由普查员收回上交镇普查办。

3.普查的登记阶段,要确保普查对象如实填报各项经济指标,这是保证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在这一阶段,我们镇普查办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确保普查登记数据质量:一是与县局队执法队联系,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将普查与执法结合起来。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的一项重大的社会动员,仅靠普查人员的努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调查对象的密切配合,才能够事半功倍。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有力武器,确保普查对象不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要求普查员要熟练地掌握调查访问技巧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PDA设备,对普查数据准确录入。这次经济普查包括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个体户,对个体经济的调查是此次普查的难点,由于大多数私营企业、由于存在思想顾虑和自身利益驱使,一般存在瞒报倾向,要搞准数据非常困难。我们要求普查员认真查找并做好解释工作,确保数据准确上报。三是镇经普办能要求各普查区每天上报填报进度情况,每天将PDA设备中采集的数据导出上交镇普查办。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避免错误重复产生。普查登记阶段是普查最繁忙的阶段,镇经普办要求各普查区普查人员每天下午四点之前上报报表填报进度,同时上报当天采集的数据;镇普查办人员还深入到各普查区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应对措施,这一时期,对于哪些调查对象容易出现问题,填报过程中存在那些技术性的问题,容易出现哪些错误,镇经普办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努力予以解决,杜绝同类错误重复发生。在普查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镇经普办要求普查人员做到各项措施制度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和人为错误,这样也就更好地保证填报阶段的质量。

(四)数据审核阶段的质量控制

由镇普查办数据处理组对数据进行审核、检查和验收;在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上,对普查表的数据进行审核、验收,发现问题逐级退回修改。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普查区,要进行全面复查,再次验收,直至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普查表的审核方法有手工审核和计算机程序审核,由我镇经普办人员进行手工初审及经济指标网上初审,通过有经验的业务人员与计算机有机结合的审核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镇经普办要求镇经普人员认真、细致审核所有普查表填报的每个指标、签名盖章,特别是把握好属性指标、计量单位是否正确,普查表的漏项、缺项等指标的完整性和普查表种类是否齐全,普查表单位数及重要普查指标、表内及表间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做到报表张张过,指标个个看,数据项项审,如若必要,要求普查对象重新补填写普查表,有力地保证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篇4

自普查工作开展以来,xxx同志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办公室工作量多事杂,在做好上报数据的核实及统计工作的同时,她又包片负责该县区域最大,人员最为分散,点多面广的两个乡镇的企业及个体户的普查工作。这两个乡镇个体户多且情况比较复杂。接受任务后,她周密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普查计划,协同乡村普查员一起充分利用群众农闲收工在家的时间走家串户、发放宣传资料,做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说服工作。她常常与居

民和个体户热情交流,详细询问,并且帮助被调查户算账核实每一个数据。

各类数据上报后进入核查阶段,她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加班加点成了习惯,普查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夜晚12时。她严格遵守《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以原始的资料为依据,对上报数据仔细核对,做到数据真实有效。在数据录入中,她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对录入的数据登记建档,将录入的数据与调查表进行仔细核对,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经济普查任务。

刻苦钻研,力求准确

xxx同志本人从事着教育数据的统计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钻研业务,对数字统计工作认真负责。虽然是第一次从事经济普查工作,但她还是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普查业务相关知识,能够细心领会每一个所需数据的涵义。她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或询问,善于动脑筋,在普查过成中摸索出了三种宣传动员的方法,并且付诸于实践,效果明显。一是在宣传教育内容上突出针对性,二是在普查对象上突出层次性,三是在工作方法上突出灵活性。在普查中,她主要应用“讲、访、树、比”的方法开展工作。“讲”就是正面宣讲,讲国家进行经济普查的目的和意义。“访”就是专访群众,送政策上门,除进行宣讲外,还深入群众家庭,征求意见,解答疑难,为老弱病残者反复做工作。“树”就是用典型引路,为经济普查树立榜样,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比”就是引导职工群众回忆过去,比现在的幸福生活,使职工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政策的优越性。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使经济普查群众基础牢,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

坚持原则,科学普查

>

在普查工作中,xxx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统计法》严格从事普查工作,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她说:“经济普查是有利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这次普查就是摸清家底,认识县情,准确把握全县经济实力,为科学制定全县的经济政策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她反复学习经济普查的相关理论知识,用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为使经济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xxx同志先后发放经济普查宣传单800多份,下发到每一户普查对象手里,并做详细的解释说明工作,为了使经济普查数据更加准确,有时一户就要跑好几趟,反复核实。一次,普查表上一户卖肉的小张年收入只有6000元,她在核对报表中发现这一数据不真实,于是她立即联系乡村普查员重新入户进行核查,她耐心细致的推算,结果得出年收入应该是1万6千余元。农户张某说:“xxx的敬业精神和耐心细致的算账方法,我们打心里佩服,只要她一来,我们都积极配合……。”

一个合格的经济普查员,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安晓梅在普查中,讲究文明用语,尊重普查者的言谈习惯,为每个普查者保密。遇到群众不理解或有顾虑的问题,她就耐心解释,反复引导,直到群众满意为主。她还时时核对自己普查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72-02

基层经济普查是全面做好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基础,对创建单位目录库和数据库系统,探索制订出适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面规划,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加宽就业渠道以及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提升基层经济普查的关键离不开高质量的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因此,探索提升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措施,成为摆在基层经济普查工作面前的头等大事。

1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虽然为了真正保证经济普查数据的质量,基层政府在单位清查、审核录入、填报、评估数据等多个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当前实行的统计填报制度与指标体系,还是采用的计划经济时代采用的MPS逐渐向SNA体系对接后建立起来的,传统的旧体制的影响还是长期存在。针对这一存在的情况,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也采取了一些好的措施,但是因为旧体制的传统的长期影响,普查所起到的作用未能全面的发挥,未创建普查统计在调查体系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这与非普查的年度数据、经常性质的抽样调查制度并未实现有效衔接。因此,基层政府基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很难保证数据源头质量,本身抗干扰能力弱。基层经济普查数据是全面考核政绩的重要参照,为了升职全面提升数据,基层政府存在人为性干预数据的情况。

(2)基层政府统计缺少一体化的管理。政府所进行的综合统计,很难有效整合其他部门业务资源,实现资源彼此共享。

(3)基层经济普查所涉及的面相对来讲比较广,并且任务比较重,时间要求紧,导致对被调查对象存在瞒报、虚报数据的情况,也很难发现与纠正。

(4)因为基层统计调研人员的素质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很难保证数据调查的质量。

2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措施

2.1加快法制建设,实现普查部门的有机配合

2.1.1加快法制建设

一是加快法制建设步伐。自从2000年之后,我国对有关经济普查、统计工作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在200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订草案)》,从修订方案来说,此统计更好修订并完善预防与惩处存在的作假制度。为了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需要法律的强有力保障。二是基层经济普查的规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能真正保证数据的质量,还需要依据法律来做好数据的统计工作,也就是说,从法律的视角来强化对数据质量的重点控制,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1.2实现普查部门的有机配合

为了确保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质量,还需要做好经济普查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经济普查的调研单位与范围相对来讲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基层政府的普查机构与证券、武警、保险、银行等各个部门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实现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此外,为了做到普查工作能落实到位,还需要成立专门的地方普查领导小组,对统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通览调查全局,并且对部门统计、综合统计与社会统计实现密切的协调与衔接,实现综合性管理。只有各个部门实现彼此的密切配合,才能确保经济普查,特别是单位清查可以顺利进行。

2.2强化事前、事中与事后各环节的数据质量控制

2.2.1事前:做好经济普查内部协调工作,确定经济普查的方法

(1)做好经济普查内部协调工作。为了全面做好基层经济普查工作,需要统计局强化内部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基层政府经济普查的质量直接和普查方案制定的全面性有关。科学的普查方案既要全面思考普查的具体内容,又要对普查到的数据搜集、处理与调研方法等进行全面的考查,要想真正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并且从行政、体制两个方面提升内部协调的水平。

(2)确定经济普查的方法。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中,采用PDA现场GPS定位、对“三证”进行拍照然后存档,将获得的数据直接予以现场录入。对所辖内的人员住户采取逐一证照图像采集工作,采用PDA开展登记,做到GPS定位,并真正摸清对象,掌握实际情况,在对三证拍照之后,进行存档,而所获得的数据,则通过加密后的无线网络传输到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中心,操作简单、快捷,避免填写繁杂的表格,采取PDA现场录入、GPS定位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

2.2.2事中:认真填报,保证数据质量

①吸纳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调研中。事中来讲,基层政府为了全面提升经济普查的质量,需要吸收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政府倡导的经济普查工作中来。在全面做好经济普查人员培训基础上,加强对从事经济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减少一些人为性的误差。对从事经济普查的人员开展主机培训工作,将重点放在经济普查组织的开展,普查中的各项统计标准与内涵等,在普查的过程中,做到全面、系统普查,要求普查员逐一进行清查,建立清查名录库,保证不出现遗漏的情况,进而做好对经济数据的处理工作,提升经济普查工作效能。

②准确填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在进行经济数据普查时,应该准确填报,并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是明确经济普查的数据的来源。对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的经济普查对象,在填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错误等进行全面的归类,对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准确地把握,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二是创建业务咨询组。建立业务咨询组,便于经济数据普查员开展业务方面的咨询。将不同专业的业务骨干成立的普查咨询组,业务咨询的成员分工和联系方式发放到每一位普查员。在经济普查员的登记阶段业务问题应与业务咨询员直接进行联系,这样能有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并大大提升工作效能,尽量减少人为性的理解误差。三是每一名普查员负责指导人员来做好填报工作。假如普查对象对经济普查不了解情况,可以和专门负责的经济数据普查员展开沟通。针对内部组织相对复杂的产业单位,可以派专人予以指导。四是经济普查工作人员负责普查数据的审核工作。对出现数据较大差别的,需要寻找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2.2.3事后:做好数据最后的质量审核工作

首先,在正式上报录入数据前,需要做好经济普查数据的审核工作,做到经济普查数据不重不漏。其次,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审核。采取邀请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计算机结合的审核方式,提升数据审核效能。再次,强化对汇总数据的审查与数据存储工作。对经济普查汇总数据的审核需要使用多数法则,审核综述的客观性与逻辑性,对汇总结果数据方面的问题,及时查清楚存在的原因,进行考核校正,并做好记录,创建经济普查数据库。

总之,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在正确面对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取加快法制建设,实现普查部门的有机配合,强化事前、事中与事后各环节的数据质量控制等措施,必将有效提升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提升基层经济普查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军.经济普查实施“全程”数据质量控制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1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