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

篇1

1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避免集体资产流失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农民群众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管好用好这笔资产,事板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这对坚持农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强村富民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这也是本文提出村级产权改造的一个主要初衷。通过围绕用好集体资产 “三资”管理,达到加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构建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 落实政策,加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2.1 强化项目支撑。国土、农业、财政、发改、交通、林业、水利等区直部门要将涉农资金和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并向上级部门争取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奖励资金。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延伸农村服务链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信贷支持力度。

2.2 鼓励结对帮扶。加大部门帮扶力度。各市、(县)区直部门要结合“千名干部万户行”、“创先争优”活动,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对联系村发展集体经济进行结对帮扶,指导、扶持其盘活集体资产。深入推进村企共建。鼓励村企自愿结对、实现双赢,企业可与结对村合作开发,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其他配套设施。

2.3 支持存量盘活。对因招商引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山林,村集体留用部分的补偿费、协调费优先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证,允许其依法按规划使用土地开展生产和经营,促使集体土地资产获取更大收益。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耕地,归村集体管理使用。村庄整理、建设用地复垦节约的土地调剂为建设用地和获得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该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征用城镇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按一定比例留村集体发展非农生产和经营。

3 严格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88

前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是农民一种自由处置土地权利的象征,是农村农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这样的土地承包模式促进了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土地流转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集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做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1 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的相关概念

1.1 土地流转

农村的土地流转是指以前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是国家给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在权利的主体上发生了变化和转移。这种转移能够对土地的规模化、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村的发展。土地流转是一种资源的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形成一种规模化的土地经营之路。

1.2 集体经济

农村的集体经济是指农民按照一定的模式自愿组织起来的队伍,在生产过程中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土地的作业、劳动的付出、资金和人力的合作经营模式,按照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

1.3 流转土地与集体经济的关系

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土地流转为农村的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对于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有积极的效果。

2 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2.1 农村土流流转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的集中发展能够给农村的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我国一些南方的省市,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招商引资,并且成绩效果突出,招商引资的项目一般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这一举措给农村的集体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良机。

2.2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信用来源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小规模或者小块的土地经营对其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主要表现在税收方面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费用以及信用制度的缺失。我国的农村发展一直受限于技术和信息以及资金的缺乏,特别是缺少资金的支持。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度的规模不大,相对较小,这样在融资方面就缺少相应的信用度,导致融资困难的局面的出现。很多的银行不敢给农业贷款是因为其风险较大、没有完善的担保机制,这样农村的经济发展缺少了资金的支持,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农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决。农村为了解决融资难这个问题,就要把融资同农村现有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农村土地的流转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经营模式上走产业化的道路,形成一种规模经济,这样对增加农村融资的信用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银行的贷款也能顺利的进行。为农村的集体经济融资奠定信用基础。

2.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能够顺应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我国对于农村的发展是能够通过土地的流转实现农村产业化的规模适度经营,以此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民的增收也有利于保障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政策的实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果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集体经济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那么中国的土地流转政策也很难得到实施。国家的有关政策就不能够被落实。

我国支持农村的土地流转政策,但是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流转的部分是在农户之间没能够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这样就不能达到农村产业化经营的目的,对突进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作用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的集体经济。先解决农村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加强土地的流转从而更好的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脚步。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就要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持,以现代的机械化代替传统的人力劳动,发展现有的集体所有制。

2.4 土地流转的制度要渐行渐近

我国的地理环境差异比较大,全国各地的农村发展水平也不一致,贫富差距比较大,这就要求国家和农村立足于农村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笼统的全部按照一个模式进行发展。土地的流转在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甚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作用也不同。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而进行的土地流转制度要充分的考虑各地的发展状况,按照现有的客观规律办事、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产业化的经营。不能够急于求成、盲目的进行土地的流转制度,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以免给农村的集体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要在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上进行土地流转。

3 总结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的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村的信用度,对于农民的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的增收都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在运用这一产业化规模化的农业模式前要充分的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不能全盘皆使用同样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走适合各地的发展之路。要充分的尊重农民的意愿,配合中央下达的有关政策对土地的流转制度进行推进。土地的流转制度代表着一种新的集体化发展模式,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逐步改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就整体情况来看,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社会和谐与民生福祉,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1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就必须得到调整。当下,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对于农产品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例如,仅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村庄,即使其整体产量得到保证,一旦市场对此类农产品的需求锐减,或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农村经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广大农村群众收入减少。所以,产业结构单一会使农村经济承受较大风险,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生产力下降

最近几年,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致使生产力大大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能给大量进城务工的青壮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更高的收入。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且农村青壮年对于传统农活的传承度越来越低,致使农村的劳动力流失更为严重,生产力严重下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国家针对农村出台了大量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就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无法阻挡进城务工人员的脚步。

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配套,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要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提供保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诸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以及互联网沟通等服务都没有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保持一致的步调。具体来说,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滞后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向外运输销售。农村经济发展因交通环境受阻,大量的农产品因此滞销,给农户造成损失;供水供电设施建设不完善也导致农村的现代化管理和种植模式难以有效展开;最后,互联网信息系统滞后会影响农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信息资源和竞争力,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1.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们因此也将承受更高的生产成本。整体上看,虽然市场上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且销售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与此同时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部分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就会使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的收益持续降低,进而使农村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虽然政府就此出台了很多补贴措施,但是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生产资料的价格仍旧难以稳定。逐渐上涨的生产资料价格将会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的整体收益率,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2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对策

2.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质量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只有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对农作物种植规模和数量进行调整,农民才能从中获益。首先,农民应当学会运用先进科技,为提升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农作物的产出和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其次,面对市场上形形的农作物商品,农民们必须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农产品的整体销售量。市场需求首先是讲究农产品的质量,另外还要保证农产品可以满足大众需求,能够独具特色,有卖点,这样才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最后,农民们还要在销售过程中注意对市场需求进行观察,发现市场上对于农产品的潜在需求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从种植到销售,满足市场需求,为广大农民创收。

2.2加快农村的城市化步伐

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正确的管理体系上,因此,对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仅要依靠农产品的增收及惠民政策补贴,还要从整体发展规划上着手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生产力下降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从经济建设到文明建设,农村都处于劣势。所以,我们要推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发展步伐。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实效,留住农村劳动力。在筹划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中心城镇的带头作用,使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农村还要与城镇之间进行互动,找到农村城市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农村的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2.3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效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只要销量得到保障,最终的收益率就会稳定。在农作物生产当中,农业科技对于推动农作物生产方式的创新,以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减少农作物病害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加速科技支农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就农作物的栽培和生产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有专门的市场研究人才,负责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研究,使农民了解市场对于农作物数量及种类的需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要引进一流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农业生产创新的活动当中,以丰富的种植经验促进农业的科学化发展。

2.4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产品生产的客观条件,其会影响到种植过程中的生产成本、种植效率、农产品生产数量及质量等多个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数量,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保障。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用以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期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我们应当抓住这样的机遇,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建立供水供电设施,同时还要促进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使农村与外界通过稳定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交流,这样就能够为农村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使农产品能够增产增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因地制宜,按照当地的生存与种植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实际效果为基准,建设成符合当地农作物种植实际的农业基础设施。

3结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只有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我们要落实好惠农政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的同时,寻求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红.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经济,2001(6):54-56.

篇4

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近些年,我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的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水库有所改善,但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全市标准农田不到50%,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生产生活条件太差。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

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村级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相应的配套改革还没有跟上,村组机构仍然比较庞大,而用于支撑村级运转的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还不能满足村级的正常运转,部分村干部待遇过低,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另一方面多年来形成的沉重镇村债务像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在镇村头上,就赤壁市而言镇村债务仍然很重,通过去年的多法化债,债务仍高达4064.61万元,其中债务最多的村达到100多万元,镇村债务不能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到制约。

3、农村土地纠纷不断,二轮土地延包完善工作较困难。

由于好政策给农业带来了很多实惠,农村土地从过去的包袱变成了今天的抢手货。土地的一轮承包已过去30年,二轮延包也过去七八年,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土地多年来不值钱,土地和承包者之间的经营关系没有理顺和规范,而造成当前大量的土地纠纷问题,再加上由于过去的二轮延包极不规范,许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所以二轮土地延包的完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

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全市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5、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我市而言,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6、城乡统筹程度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到位需要一个过程,县乡统筹发展尚未起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程度。

7、春耕备耕中存的问题。

一是高产高效种苗推广适用效果不好,对不熟悉的良种农民不是很接受;种子市场管理不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购种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农户购种时上当受骗。二是农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农资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担心农资涨价;另一方面农资品质不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象现依然存,农民防不胜防。三是农金相对短缺,由信用社按农户的信用等级予以放贷,而我市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评上信用等级的农户不多,所以造成一方面农民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钱放不出去。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市将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1、解决“四难”,建设“四网”。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在抓好通乡油路建设的同时,利用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彻底消灭断头路、泥巴路,实行桥涵闸配套,逐步形成市、镇、村三级道路硬化网络。二是加大“三建三改”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实施好“人畜饮水”工程,今年初步完成全市40%以上村的供水管网建设,通过2—3年的努力,逐步建起农村自来水供水网络,让农民用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三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每年选择1至2个乡镇办合作试点,健全规范村级医疗机构,解决农民小病不就医,大病难就医的问题。四是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网的覆盖面,开设农业信息专栏,延伸互联网信息到农村,设立村组信息中心户,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农民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在“四网”的在建设中,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建设。把农村小康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项目等资金捆绑在一起使用,提高投入效益。“四网”建设分层次推进,每年选择几个有基础的乡镇,实施好一两个项目,花3—5年的时间建设农村“四网”。同时,抓好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大力推行“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把水利经营推向市场,利用民间资本改造农村水利设施。

2、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一是继续落实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把农业税免征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二是进一步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去年我市开展了合村并组工作,全市247个行政村已合并为149个,减少村干部750人,今年重点抓好组的合并,力争合组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把减人、减事、减支落到实处;村组合并完成后,将村干部纳入财政供养,每村财政供养三人,按村的大小不同每村每月财政支付村干部工资1000至1200元,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考核,增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村组的正常运转。三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继续落实好“双代管”的有关政策;努力化解村债务,要采多法化债,今年再化债30%;继续加强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经营能力。从今年开始我市将突出林纸、粮油、茶麻果和水产等“四大产业”重新进行部署,从基地建设到龙头兴建到市场开发,高起点规划,加速度发展,使我市农业综合经营能力有一个全面提升。一是强化对产业化经营的领导。按“一个产业,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激励政策,一抓到底”的方案抓好产业化经营,二是培植壮大产业龙头。加快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逐步扩大赤壁晨鸣集团生产规模,达到年产20万吨的产量;重新运作好林纸公司,使其在竹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粮油产业和茶叶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上,按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培植加工大户,引导加工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转变,以企业群组建联合体形成大龙头、大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协会。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和“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逐步规范”的原则,积极发展以专业协会为重点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协会延伸产业链,扭紧农户与企业和市场的利益关系,网络更多的农户,逐步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化经营。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市政府从财政列支100万元建立一个产业化发展基金,用于产业化经营绩效挂钩、科技推广、检查评比、外出考察、名优申报、产品宣传、办公经费等,对推动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篇5

1.1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就必须得到调整。当下,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对于农产品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例如,仅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村庄,即使其整体产量得到保证,一旦市场对此类农产品的需求锐减,或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农村经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广大农村群众收入减少。所以,产业结构单一会使农村经济承受较大风险,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生产力下降

最近几年,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致使生产力大大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能给大量进城务工的青壮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更高的收入。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且农村青壮年对于传统农活的传承度越来越低,致使农村的劳动力流失更为严重,生产力严重下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国家针对农村出台了大量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就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无法阻挡进城务工人员的脚步。

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配套,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要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提供保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诸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以及互联网沟通等服务都没有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保持一致的步调。具体来说,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滞后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向外运输销售。

农村经济发展因交通环境受阻,大量的农产品因此滞销,给农户造成损失;供水供电设施建设不完善也导致农村的现代化管理和种植模式难以有效展开;最后,互联网信息系统滞后会影响农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信息资源和竞争力,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1.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们因此也将承受更高的生产成本。整体上看,虽然市场上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且销售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与此同时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部分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就会使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的收益持续降低,进而使农村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虽然政府就此出台了很多补贴措施,但是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生产资料的价格仍旧难以稳定。逐渐上涨的生产资料价格将会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的整体收益率,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2 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对策

2.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质量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只有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对农作物种植规模和数量进行调整,农民才能从中获益。首先,农民应当学会运用先进科技,为提升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农作物的产出和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其次,面对市场上形形的农作物商品,农民们必须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农产品的整体销售量。市场需求首先是讲究农产品的质量,另外还要保证农产品可以满足大众需求,能够独具特色,有卖点,这样才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最后,农民们还要在销售过程中注意对市场需求进行观察,发现市场上对于农产品的潜在需求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从种植到销售,满足市场需求,为广大农民创收。

2.2 加快农村的城市化步伐

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正确的管理体系上,因此,对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仅要依靠农产品的增收及惠民政策补贴,还要从整体发展规划上着手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生产力下降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从经济建设到文明建设,农村都处于劣势。所以,我们要推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发展步伐。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实效,留住农村劳动力。在筹划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中心城镇的带头作用,使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农村还要与城镇之间进行互动,找到农村城市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农村的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2.3 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效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只要销量得到保障,最终的收益率就会稳定。在农作物生产当中,农业科技对于推动农作物生产方式的创新,以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减少农作物病害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加速科技支农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就农作物的栽培和生产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有专门的市场研究人才,负责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研究,使农民了解市场对于农作物数量及种类的需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要引进一流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农业生产创新的活动当中,以丰富的种植经验促进农业的科学化发展。

2.4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篇6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框架,培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改变“空壳村”现状,使农村集体“手中有粮”,继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共同富裕。

农村公共农产品投资的主体是集体经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公共产品短缺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自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中公共事业费用不足,制约着部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在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其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事业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增加。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人数的主要途径是加强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在集体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在集体企业就业,是所有者和生产者的统一,是资金合作和生产合作的关系,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就业途径。因此,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一迫切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二、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队伍。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因为农村条件艰苦,地理位置偏僻,很难吸引人才,大部分有管理才能和科技知识的人才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回到农村,这也是一大现实问题。甚至从农村出去的大学生在学成之后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为家乡服务。人才缺失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一大难题。

(二)缺乏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但缺乏总体规划,而且相关的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数据也含糊不清,给制定相关政策增加了难度,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农村集体投资管理相对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少规范指导等问题。目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和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因为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困难;有一定规模的农村集体企业因为企业房屋产权问题,面临着强制拆迁的困境,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土地面临法律困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动,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快速减少,存量土地及其厂房、商铺租金等土地非农收益成了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土地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作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在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乡镇、村级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情况下,经依法批准才可以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民间私人资本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引起的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扩张估计不足;没有为私人创办企业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自发、私下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带来较大的冲击,并且由于村民集体出租非农建设用地不受法律保护,如发生争议,集体利益就要遭受损失。

(四)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楚且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结构复杂,当前大部分没有进行产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当前主要由村委会成员对集体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大部分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少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少数依靠地理经济优势和土地征收发展的乡镇,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平均分配,实际上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有的甚至出现决策失误、资产流失、审计发现违规现象等问题。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化策略

(一)人才管理创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随着基础教育在农村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积极扩大高素质村干部候选人的有效供应来保证村干部候选人的素质。通过引入市场观念,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为社会各个阶层有兴趣到农村发展的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所以,地方政府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因为农村复杂的地理位置、传统观念、文化背景的不同,政府每年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大学毕业生接受统一培训之后,分配到各乡镇参加基层管理建设,在治理村庄的过程中接受基层的磨炼,用全新的理念治理村庄,发展集体经济。适当放开干部、知识分子的身份限制,允许一些普通村民参加村委会选举;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其他优秀人才自愿到基层工作的,也可以参加村委会选举;部队、企业、行政单位离职退休、居住在本村的人,也可以参加村委会选举。这样可以改变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封闭型农村社区,让更多的人参加村干部选举,扩展村干部力量的来源渠道,为农村基层组织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组织载体创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继十六大提出“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要求之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双层经营体制的载体。坚持农村公有制,必须坚持不懈地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法律、政策方面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

逐步修订和完善《民法通则》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把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农村社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列入调整范围,确定农民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解决法人登记注册、缴纳税费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农村股份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村股份合作社审计规定》和在股份合作改造过程中的财产清查、股份构成、股权配置、股权流转等操作层面的配套文件,保障改革正确的市场化取向和规范运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体制,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联结市场和农民的纽带和桥梁。

(四)建立民主管理、社会监督及加强责任约束的管理机制

这些是保证和促进集体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制定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把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穿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各个步骤,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民主决策,主要是指在选择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_定经营方法上,让群众广泛讨论、集思广益、科学论证,预防个别干部盲目决策,损害集体经济利益。加强民主管理,主要是指在集体经济内部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控制集体企业的开支,建立分配约束机制,严格执行财会制度,杜绝平分集体财产、占用集体资金和拖欠集体公款的现象出现。

四、结语

到目前为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村民自身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各个方面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为阳泉市郊区平坦镇政府经营管理站)

参考文献

[1] 卢文琦.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属性[J].金卡工程,2011,15(2):157.

篇7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水县建水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辖8镇6乡142个村民委员会,1562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业总人口44.71万人。集体经济总收入10655.57万元,资产总额53110.33万元。经济空壳村当年无经营收益的村有5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有经营收益的村8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0%;其中:5万元以下的村4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0%;5~10万元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10~50万元的村1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50~100万元的村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因此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经济实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逐渐兴起,专业合作经济方兴未艾。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乡镇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模糊,引导扶持不力;有的村集体经济缺乏新的发展途径,呈萎缩趋势;一部分集体经济管理不善,资产流失,债务沉重;有些村无集体收入,经费短缺,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困难。这些状况如果不尽改变,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增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

二、制约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的成因

1 实行农村费改税后,村级集体固定收入大幅度下降,集体经济来源渠道不多,缺乏必要的项目资金,致使当地优势项目工程难予启动。

2 部分村干部开拓创新意识能力不强。思想不开阔,思路不明晰,缺乏开拓精神,甚至于墨守陈规、吃老本,未能做到因地制宜,对发展新项目缺乏胆量,怕承担风险。

3 实行村民治自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部分村委会领导帮子不团结,相互斥台,有的新选上任领导干部管理水平有限,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使当地自然优势条件较好的村得不到更好的发挥。

4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氛围不浓。尤其是有一些农民群众受文化素质、小农意识的影响,处处都是个人利益为重,有集体积累想办法分光吃光,集体经济意识淡薄,从心里上、行动上排斥阻碍集体经济的发展。

5 村集体资产管理不严。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有限,对领导不符合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批条不敢抵制、听之任之,服从了事,严重制约了集体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影响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关心的信心。

6 部分村级交通不便、网络、信息滞后不灵,资金、人才缺乏。

7 债务沉重。有部分新官上任,不因地制宜求发展,而是首先是政绩优先,配套项目工程繁多,不得不举债行事,给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措施

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1建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我县在争取省、州两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县、乡两级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2005年至2012年全县共争取省级扶持项目专项资金196万元,共扶持了20个村民委员会,目前部分被扶持村民委员会已初见效益。

1.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严格按照“三个确保”和“由县直接支付到村,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监督使用”的要求保障资金足额到位。

1.3要整合资金

有关部门要整合资金,及时调整投入结构,各种专项资金和项目投放要适度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倾斜。

1.4要尽力化解村村级债务

要切实组建机构,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清收债权或通过增收偿还这、借款降息减债、核销减债等多种途径有效化解,并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村级新的不良债务发生。

2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凡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集体企业和经济实体,税务部门要在规定时限内,主动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办理减免手续。

3 合理开发资源性资产

允许村级在明晰土地资源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经营合作。鼓励和支持村级集体组织依法参与“四荒”资源有食洋不化偿开发,依法经营集体水资源、山林资源、矿产资源,参与水利工程和林业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做好服务和指导。

4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式创新管理

按农业部(农经发[2007122号)文件要求,积极创新“三资”管理机制,在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开展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2008年成立了红河州第一个股份合作社一建水县临安镇城郊村委会第23组股份合作社。经二年多的运行试点,认真总结经验,稳步发展,并于2012年10中旬底止,全县共成立了五家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涉及享有农户682户,人口2349人,总股份230390股量化集本资产总额4069.95万元。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分配制度,并增加了村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公意识,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5 切实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度,已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乡镇数14个,占全县总乡镇数100%,已纳入代管的村委会数125个,占总村委会数88%,已纳入代管的村民小组数1039个,占总村民小组数66.5%。共代管集体资金总额17435.95万元。

6 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各乡镇成立审计工作机构。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制度主要是对村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农经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以经常性审计、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等专项审计为主,对乡村干部任职期间违反规定给集体造成损失,或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应进行重点审计。纪检、监察及公安部门要紧密配合查处农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侵占、挪用、贪污、挥霍、截留集体资金等涉案问题,要严肃查处,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7 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05]170号)精神,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理顺思路,统一认识,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实施达到目标要求。

8 加大激励扶持,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

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指标,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二是各级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借助外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对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抓紧抓实,建立领导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帮扶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衡量乡镇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

2 是加大对村级“两委”班子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破除等、靠、要思想

篇8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困境;对策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在第二、三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作为粮食安全的保证显得更为重要。集体经济这一农业发展模式的提出,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研究,及时解决发展困境,促进农业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

1.农业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普遍薄弱。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总量来看(以宁夏为例),2014年宁夏共有行政村2309个(包括2265个村委会,44个街道办),年净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仅131个,占比仅5.7%,50万———100万的行政村27个,占比仅1%。大多数行政村集体资产存量小,经营性资产很少甚至没有经营性资产,可用集体收入少。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构成元素来看,少部分村有资产经营收入、租赁收入,利息收入,大部分村仅靠财政补收入和集体土地出让收入度日,入不敷出,村级运转困难。

1.2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我国农业占据比重大,分布广,由于地域的差异各个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均衡,成为了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矛盾[1]。发达农村与落后农村的差异尤为明显,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2014年全区净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村共131个,吴忠市利通区12个,中卫市10个,银川市49个,固原市仅有个。

1.3干群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不强如何提高本村集体经济?如何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近几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调查显示,很多村都没有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期目标及近期打算。究其原因,干部群众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是根本的原因所在。群众集体意识淡薄,认为村集体资产跟自己无关,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行了,对村集体缺乏关注。村干部普遍文化素质低,管理方式陈旧,观念落后,加之不懂经营管理,普遍抱有做天和尚撞天钟,有钱咱就花,没钱咱就躲的思想。干群从思想上对集体资产经营的惰性,导致很多村的资产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

1.4.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运行成本日益趋高。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转变,使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负担日益加重,除了负担村级正常开支的办公费、维修费、照顾弱势群体的生活等费用,还要开展诸如环境整治、村庄改造、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一些公益性事业建设。大部分没有经营收入的村只能依靠民间借贷和银行借贷及争取上级补助收入来维持运转,处境相当困难,有的村甚至大冬天连取暖费用都难以保障,村干部只能在家中办公。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强素质。人力资源的素质关系到集体经济发展的质量与进程。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正面临转型,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很大,政府应该借助新一轮村两委换届的契机,提高集体经济中劳动力的待遇,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一要提高待遇,留住人才。要从根本上提高村组干部的职数和待遇,从人员数量、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激发干群参与、发展村集体工作的热情,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农业领域发挥作用。二要配强班子,引进人才。提高村干部选拔任用门槛,从本村成功创业人士、回村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优秀农民中选拔吸纳懂经济、会管理、有魄力、敢担当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或回村参与本村经济建设,通过他们的带动帮扶效应,壮大本村集体经济。三要强化培训,培养人才。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平台,依托经济专业培训机构和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经济合同、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开阔村干部的眼界和思路,提高自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好的发展集体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最有效途径。重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村集体经济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顺应不同时代的特征实现产业的转型,单纯的粮食供应已不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应该逐渐转变为多方位的发展模式[3]。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一方面使荒废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利用,一方面也辐射带动本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集体的经济实力。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来资本投入。近郊村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借农村工作会议“物的新农村”春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招商引资、项目带动、股份合作等方式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合理运用资本,发展资本经济、物业经济、企业经济,使集体资本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

2.3严管理。要坚持生财、用财、理财、管财一起抓,走管理和发展并重之路。加强“三资”管理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资金、资产、资源台帐,推进村级财务全程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要严肃纪律,加大查处”三资“违纪案件的力度。要加大生产性投入,控制节约非生产性开支。要积极化解多种债务,防止新的债务发生。

3.结束语

集体经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占据重要地位,时代的进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境,政府必须立足现实,接受挑战,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究,积极引进各类资源,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人才配置,解决困境,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二、北京市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创新分析

(一)面临的问题

1.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尽管国务院对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法律地位此非常重视,并在法律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制度,但是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法律地位仍然非常模糊,相关法律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性质、法律名称、成员资格、资产管理、利益分配、管理机构以及权力隶属关系等没有系统、明确的法律表述,甚至对一些问题的法律规定还存在矛盾的方面,对产权登记、履行独立财产权、税收管理、惠农政策规定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障碍。

2.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和资产管理。一方面,财务管理欠规范、制度不健全。例如,农村财务管理没有规范的收据,不重视日常开支发票,相关的审批制度也基本上被架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正规合同、没有质量验收、没有正式发票,在库存现金管理中白条抵库的金额越来越大、管理难度提升等;另一方面,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也存在诸多漏洞,集体资产流失、亏损问题非常严重。例如,北京市许多农村地区没有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账册,集体资产的管理情况、保管人等信息无从查起,直接造成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3. 新衍生人口经济权益在股东机制运营的集体经济下没有明确规范

北京市一些地区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实践比较早,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经验以及制度设计不全面等问题,对新衍生人口经济权益没有进行完善的考虑,产生了诸多的利益矛盾问题。北京市昌平区等在开始采用股东运营机制模式中实施的是股权固化做法,对新衍生人口的经济权益缺乏一定的保障,引发了较大的争议。新衍生人口主要是新嫁入的北京市农村户口的妇女、外地嫁入的非北京市农村户口的妇女、新出生的北京市农村户口儿童、已经实现整建制转居的农业户口居民。由于股权固化规定农民在产权改革后获得的集体经济股权只能够在所属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进行转让以及继承,对新衍生人口如何获得集体权益、是否可以获得集体权益、持股多少等并没有具体明确和规范。

4.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从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来看,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局部地区农民经济收入少、集体经营模式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层次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北京市3498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953个,占到了一半以上;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有78个,约占2%;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发展途径的村则有1467个,占到了42%。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业规模较小并且非常单一、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存在经营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提供良好的惠农扶持政策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二)具体措施

1. 完善制度,为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以北京市昌平区的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为例,为了保障以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该区先后制定了《股权合作社章程》、《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章程》等制度,在有效听取农民意见、整合农村经济发展资源的基础上,对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股东大会、组织结构、管理责任、产权登记等问题逐一明确,为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昌平区按照集体通过的制度建立了农村经济发展股份合作社,并选举合作社的董事会,由董事会产生合作社的总经理职位。股权合作社的登记注册、营业执照登记等手续按照北京市规范的手续和制度进行。

2. 明确股权分配,使农村集体经济运营走上顺利发展的轨道

针对农村经济组织管理不完善问题,昌平区通过明确股权分配使农村集体经济运营走上顺利发展的轨道。昌平区农村集体经济股权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其中,集体股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所共有且不能超过集体净资产的30%,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集体股的经济收益进行规范管理。将个人股设置为户籍股、劳龄股,依据对配股资格人员的界定标准,户籍股为有集体经济组织户口的所有成员所有,劳龄股则依据劳动者的劳领和参与集体劳动的人员所有。

3. 完善利益分配,确保新衍生人口在集体经济中的权益

针对新衍生人口在集体经济权益分配中不规范问题,昌平区采取了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明确土地权益和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关系等措施,保障了新衍生人口在集体经济利益分配中的合理权益。昌平区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土地权益的收益分配机制。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由集体股和个人股进行分配,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通过个人股股权享用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收益,集体经济组织外部成员通过集体股享有集体建设土地收益。同时对国家征地情况下集体建设用地、农户承包土地、宅基地等的补偿款量化和分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4. 开展试点,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为了保证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昌平区采取的集中试点、阶段总结、全面扩大、推进实施的思路。首先在矛盾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进行试点,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然后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对完善后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最后全面推进,对所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三、改革效果

进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第一,农民在改革中得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昌平区在2013年时的分红总额已经达到5.1亿元,多个村已经实现多年累计分红。第二,完善了集体资产的管理,解决了集体资产流失、亏损问题。产权制度改革中对集体资产进行清查和核对,对资产和债务有效明确,减少了不良资产的规模和数量。第三,调动了农民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提升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后理顺了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协调性有效增强。第四,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制约机制。改革后,多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权责协调的董事会,有利于农村经济管理的统一和协调。

四、经验总结

篇10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27-1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我们就长岭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了专题调查。

1 基本情况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长岭县所辖22个乡镇,232个村,2011年度,全县农村集体总收入为3074万元,其中经营收入446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092万元,补助收入1399万元、其他收入137万元。村级收入组要来源于发包及上交收入,占总收入的35.5%。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年总支出2585.3万元,其中干部报酬789.9万元、报刊费119.6万元。当年有收益的村108个,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56个,5-10万元的村25个,10-50万元的22个,50万-100万元的4个,100万元以上的1个,无收益的124个村;集体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有179个村,占村总数的77%。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106个,占村总数的45%。目前,村集体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几大项:管理费用,主要用于干部报酬,报刊费支出和其他支出。从调查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农村集体收入承受上述支出已是勉为其难。截止2011年末,在23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务总额为13,327.9万元,其中经营性生产形成的债务429.3万元,占债务总额的3.2%。兴办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2,935万元,占债务总额的22%。如:太平川镇由于2000年以前兴办集体企业、修建道路等形成债务829万元。从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村级债务清查的数据中显示,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环境所限,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潜力也有很大差异。二是农村集体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包括机动地发包收入,集体资产(山地林地房屋场地)租赁收入征地补偿费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等,而且大多数村前几年一次性发包年限至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近几年无资金来源。

2 影响和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2.1 增收渠道不宽,增收后劲乏力

从2011年年末报表,全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直接经营收入比例过低,仅占村级总收入的14.5%,这使得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空间较小,缺乏后劲。

2.2 村级债务过重,严重阻碍集体经济发展

由于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和问题突出等原因,许多村的负债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枷锁。

2.3 干部素质不高,发展人才匮乏

村干部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发展意识不强,缺乏管理能力。特别是近村委会换届选举,有的不是正常渠道产生了村班子,且任职时间短,多数村干部都没有长远目标,只顾个人利益,没有大局意识,导致村级集体经济越来越薄弱。

2.4 缺乏资金

很多村有发展集体经济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原有的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普遍存在着没有资金发展新项目,且贷款困难,没有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3 如何化解村级债务以及避免村级债务形成

村级债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大项:1.垫付税费。2.生产性投资。3.公益性建设。4.配套资金缺口。5.民间高息借贷。村级债务形成以后,大多数采取村级收入、变卖集体资产等方式偿还债务。2009年以后,国家将普九的债务由财政偿还,大大化解了村级债务。从目前看,村级原来形成的债务靠村级自身很难化解,因村级已无资金来源,还需要政府的支持。

要避免村级形成新的债务首先要选好当家人,让一批思想进步有责任心、有能力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做村级的当家人;二是当地政府要负起责任,避免搞一些形象工程,增加村级负担;三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

4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方式和途径

4.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硬件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狠抓落实,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际考核内容,对集体经济长期抓不上去、村级经济长期发展不起来的,乡镇党委书记不能提拔,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物质精神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

4.2 选准班长,配强班子

要把一大批年轻、文化高、观念新、能办事、群众信赖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支部的岗位上。同时加强培训,增强村干部的政策观念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

4.3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篇11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集体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村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虽然采取联产承包重新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但是农民并不能以产权主体的身份行使职能,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的产权关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突出表现在为一是土地所有权现行的人权属不清,造成产权主体错位。二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2)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发展,不仅存在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农村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在相同行政区域的不同乡村之间。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郊区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行政村所占比重很高。统计显示城市近郊与远郊之间、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富裕与贫穷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从而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一些乡镇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改变。另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的支持,因为大多年轻人和有知识的人脱离了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4)集体经济承担较多社会职能。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实际上承担了较多的农村社会职能,突出表现在村级行政组织承担了较多的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和公共管理职能,包括农民福利、社会治安、文化服务、卫生保洁、合作医疗、来访信息等管理职责,也承担了危桥维护、村级道路、生活饮水、便民服务点等工程建设服务,致使村级行政组织的办公管理费用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支出显著增加,而很多本由公共财政负担的支出,实际却是村级集体经济负担。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1)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制度,可促使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促进有务工经商能力的农民向城镇转移。还可以通过创新机制体制,破除束缚“三农”发展的各种思想、体制障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发挥各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促使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流动,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效。(2)立足区域经济和乡村集体经济。区域经济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效果。为此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构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在努力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同时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结构调节,加快转变中国的传统农业,大力提高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3)立足农村产业。依靠传统农业已不能满足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为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必须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主题,进一步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积极促使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按照优质、高产、生态、高效、安全的目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建设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和旅游农业,壮大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着力发展一批带动力、竞争力强的乡村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取更多的实惠。(4)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现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农民增收,提高农民人力资源水平要从多个方面努力。首先是农民自身要自觉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主动参加并接受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要积极掌握新信息、新技术;其次是国家要加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农民搞好科技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要为农村提供畅通的农业信息渠道。农村人力资源和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改善,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5)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劳务经济是劳动者出卖劳务而获取报酬的经济现象和生产方式。它的核心内容是劳务输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并取得工资性收入。

发展劳务经济,是促使农民脱贫致富、积累建设新农村资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分流转移出去从事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和就业的多元化,从而达到农民富裕的目标。

篇12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不能单纯依靠农民,也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而是要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来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过对贵阳市白云区五乡(镇)56个村进行调查,全面分析当前贵阳市白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白云区下辖5个乡(镇),56个行政村,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706496.86万元,与2014年的668777.31万元相比,增长5.64%。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有31个、50~100万元的有2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政府补助收入、土地征用补偿、财产性收入等,但是村集体经营收入占比不高。从发展情况来看,村集体经济总体上呈现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城郊村和有资源的村比一般农村的村级集体收入要高的态势。

(二)近年来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随着贵阳市白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农村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等有利条件,通过出租场地、出租门面、物流仓储等多种途径,发展集体经济。如艳山红镇程官村,村集体统一修建门面,为西南家居城提供仓储服务,保证村集体每年有二百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2.整合集体资源,集中发展经济。整合全村资源,集中发展,即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带动农户增收。如艳山红镇尖山村,利用南湖新区建设、整村搬迁的契机,集中安置村民,统一规划,于2005年开始在现西南家居装饰博览城地址修建整村搬迁居住点,引进西南家居城到新村经营,不仅村民获得房屋、门面租金,村集体经济也获得了发展。

3.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推行 “村账乡代管”,将村级财务全部收归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减少了集体资产浪费,增加了村级积累。

4.强化产业带动,实现经济发展。借助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按照各村的资源特点,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产业。在此过程中,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带动,促进和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二、制约白云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因素

贵阳市白云区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不平衡。从全区各村的经济收入来看,存在近郊村比远郊村发展快,有土地征拨村比无土地征拨村实力强,差距明显。

二是收入来源单一。全区各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征收等,通过发包、资产租赁、自主经营等获得收入比较少。

三是发展观念弱化。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顾虑。

四是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虽然贵阳市白云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辐射带动不大。能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村不多,而农业周期长、风险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村集体经济中基本上未出现产业带动发展的情况。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一)政策扶持,营造壮大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

1.建议出台征拨预留地政策。按照征用土地的总量,按比例留出少量土地给被征拨的村集体,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用于村发展集体经济。对已经征拨的村,可以考虑从征拨剩余的零星地块中解决预留地问题,保证村集体发展的土地资源。

2.建议出台项目扶持政策。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在贷款发放上优惠,在办理规划、环评等手续上优先办理,在税收上制定返回奖励规定,鼓励支持发展实体经济。

(二)加强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资产营运、监督和考核体系,盘活集体资产,开发利用资源,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因村制宜,构建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

本着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的原则,不断拓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不拘一格求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鼓励各村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优势,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途径。从分析来看,以下几种模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股份合作型。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集体的土地、房屋等资源,以股份合作形式,通过招商引资,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村集体在实体中占定额股份,并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入股,达到群众与村集体共同增收的目的。

2.资源发展型。在符合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将村集体所有的“四荒”资源,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开发,拓展收入来源,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引导农民进行土地委托流转,由村委会将农户承包地集中起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合作服务型。可以利用集体或农户的土地、山林、果园等资源,由村集体牵头,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聚集财力、人力、技术,把技术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变现为发展优势。

4.产业发展型。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效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农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

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不断坚持并完善。它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及绩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破解。当前,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力开发集体资源,从本地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狠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吴金海.关于村级集体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5).

篇13

2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的途径

2.1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与产权主体,它的主要职责是不断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增值,并避免发生集体资产的流失。因为长时期以来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所以在组织建设上是相对落后的。很多地方集体资产的管理权由村委会代行,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政企不分的问题,这也正是集体资产管理薄弱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建立起集体经济组织,明确组织的法人资格和法律地位,将其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理顺,使该组织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收益权与处置权。

2.2规范集体资产管理程序

与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相结合,对保全措施进行强化,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起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资产流转制度等。在现阶段,尤其要将资产评估工作和产权登记工作做好,因为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是防止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规范集体资产的重要基础,在集体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集体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公证、科学评估可以避免集体资产发生外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借鉴国有资产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到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中。

2.3完善集体资产的内部管理与监督

集体资产内部监督与管理应该从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着手,使民主管理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在农村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制度,使资产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透明度得到提升。在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针对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向全体集体经济成员大会中成员公开。在管理集体资产的过程中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以及民主监督,对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进行切实维护,充分调动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4探索集体资产增值保值的途径

一切可以反映出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组织形式都可以借鉴,比方说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只要是对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利的,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都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在经营管理中努力使资产的营运效益与效率得到提高,及时更新观念,摒弃不适宜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思想,将资产增值纳入到管理内容之中,将资产增值作为最终目的,将农村集体经济引到市场中带动集体资产的重组。与各种资产的特点相结合,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落实责任制,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山林等资产,应该使这些资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其使用权进行拍卖,促进可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