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措施

经济发展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2 16:17: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发展措施

篇1

 

1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农村现实需求提供了细致的分析,使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理论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

 

1.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并结合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现有条件,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速度。

 

1.2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点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农业有目的性的进行发展,确立了农业在市场的地位,更有利于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1.3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制约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农村经济存在的众多制约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农村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快速而平稳发展。

 

2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2.1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1世纪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设的新时期。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新农保,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它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老年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使农民可以摆脱因病致贫并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三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因灾因病致贫的特困人口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五保户”得到有效的供养。

 

2.2制定科学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针对上文提到了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合理问题,国家政府机关需全面落实惠农惠民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此外,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占用耕地、低价强制出售土地等问题,国家要坚决打击。

 

2.3重视教育,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首先,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国家必须在政策、财政、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投资,在紧抓农村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建设的同时,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健身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乡村青年文化节,从而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其次,重视农民素质教育和科技教育。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和教育设施投入,比如建立农村书屋、构建农村计算机互联网系统,鼓励农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最后大力发展现代化高科技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开发有实力、有品牌效应的农产品,从而引导农业向现代化、旅游化、绿色化的生态农业前进。

 

2.4加大资金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在农业经济发展体制上,结合当地的地理资源和环境优势,极力缩小城乡差距,拓展农民增收的途径。此外当地农村政府应该详细调查农村经济的现状,理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然后找出优势,适时抓住机遇,带头招商引资,加快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优势。此外当地农村政府要善于引进人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视科技运用。

 

2.5对农村债务进行合理处理

 

为进一步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利用精简机构、费用包干等方法减少农村资金的指出。为了避免出现新的经费或者债务,还要实现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还需要针对发展需求建设工程,保证管理费用的具体化以及精细化,还要对农村经费支出进行预算与评估,避免出现浪费现象,还能节约公共管理经费。此外,还要采取激励政策,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制定一个科学的激励机制,实现考核工作,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2.6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主体是农户,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农户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及经营分散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发展缓慢,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因此,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将产业化作为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牵引点”,进而“以点带面”,实现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有效地将市场信息、农业科学技术和销售渠道等优势快速、直接地带给农民,让农村经济加快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步伐,让农民在围绕市场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3结语

 

篇2

二、发展特色经济,创造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就是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必须注意的是:一是要把握全局、整合资源,对资源优势和经济联系较密切的县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区域性规划和建设整合进行研究与论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优势和市场分工要求,从总体发展、行业发展及部门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规划。二要立足于特色经济的开发,培育特色品牌产品,建设特色产品基地,引导特色产品的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优势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增强特色产品的竞争力,形成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带。三要把特色产业的培植作为关键,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创造优质的特色产品品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先天资源优势转化为切实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优化特色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与之相关的特色旅游业和劳务经济发展,增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产业联动和协同优势。四要把资源的转化作为依托。特色经济是以特有的资源为发展之根本,对特色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用特殊的资源生产特殊的产品,鼓励优化资源利用的专业技术创新和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不断促进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三、发展农村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

县域经济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经营农村城镇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根据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的原则,通过城镇资产资本化和市场运作,保证城镇整体和部门公共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提高城镇竞争力的城市经济管理职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农村城镇经营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方面:明确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需要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与农村居民作为整体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结构、市场调节、政策支持、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一体化。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要着重转换政府职能,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使政府能够为城镇发展作贡献。促进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与建设管理主体的市场化。城镇建设过程中,现有的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这样状况,一是要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新的投资、融资体制、构造多元化产权,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市场化改造。现阶段措施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市场半公共品供给中(公交、电力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符合要求的企业在政府监管下进行投标取得特许经营权来经营,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激发地方建设的活力。创新城镇规划模式,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政策导向。规划城镇发展的设想应以城镇经营理念为指导。城镇经营中可以通过市场运行的,应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来达到规划目标;对于城镇经营中禁止性、非竞争性的领域如对不可再生和不可恢复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应强化政策规划与科学管理。城镇规划应从以前的单向性、刚性,调整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适度弹性规划,以适应城镇经营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城镇规划应在全局性的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经济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将小城镇纳入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利用产业集群和市场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篇3

(一)存在问题

《决定》是指导新时期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实施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决定》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决定》提出加强地质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地质勘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地质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地勘单位的改革。加强地质工作的主体应该是地质勘查单位。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好地勘行业管理职责,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方针政策,依法规范地质勘查行业准人,引导、监督和检查地质勘查单位实施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另一方面,地质勘查单位要发挥好人才、技术设备手段、已掌握的地质资料等组合优势,认真履行好实施地质矿产勘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职责;组织实施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完成全省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应急调查、地质环境监测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服务;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实现事企分体运行。由于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地矿改革存在诸多不适应我省社会与经济发展与地质有关的主要问题:

1.地质矿产勘查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矿产资源的保障涉及国家安全,地质科学研究与地质工作程度不高,保障程度不够。如饮水安全、地热资源勘测查与开发利用、地学旅游资源调查、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

2.生态、城市及矿山环境治理方面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西电东送”、交通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一批重大工程、矿山建设安全与生态保护、地下水污染治理都需要作大量地质调查工作。

3.地质灾害预报与环境监渊方面贵州省地处高原斜坡地带,又为岩溶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突发性地质灾害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测未来新的地质灾害预报与环境监测工作任务将不断增加。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一层次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决定》要求,转变观念,促进改革。

1.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完成“厅管政务,局管事务”的目标

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组织机构,切实履行职责①在省政府的层次上,首先要明确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方向。关于几家省级地勘单位改革重组问题,鉴于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勘局等主要地质勘查单位在20。。年前后才分别下放省政府管理,时间比较短,各项管理工作正在规范。这三个单位队伍大,内部管理、队伍结构等存在较大差异,除共性问题外,个性问题还比较多。重组改革是方向,但进程过急,势必会影响到队伍的稳定。建议在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上,应稳妥推进。各局完成内部改革后,再适时推进此项工作。②全局干部职工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同主动稳妥推进内部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体制。把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其核心就是将投资主体、运行机制和队伍分开。对于地方地勘队伍而言,改革的一个难点就是很难把现有队伍分成两支性质不同的队伍,即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与商业性矿产勘查队伍。按公益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原则,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需要人员精干并相对稳定、装备精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调查与科研相结合,能担当重大战略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同样,商业性矿产勘查队伍也需要一支适应全球化竞争、能在市场中立足的队伍。在一个地质勘查局范围内,如果专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公益性地质队伍,并从地质勘查局分离出去,而把非骨干人员、甚至家属留给商业性地勘队伍,很难想象这支队伍还能闯市场。由于人才资源是地质工作最主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离过程中,要想从原有队伍中分离出两支都是“精英”的队伍,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建议地勘单位改革的原则为: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改革途径,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推进、逐步深人、择机到位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激发活力,促进地勘事业发展。因此,对地勘单位内部改革应先做好定位,分类进行指导,强化公益性事业职能,稳步推进准公益性企业职能,渐进过渡,最终实现事企分体运行。

二、组织的环境

(一)存在问题从制度的第二层次分析,面对竞争与地矿改革的制度环境极待改善.(l)政府规划指导不力。统一协调布局差,造成部门之间相互封锁、力量分散、工作重复,超前意识不够。

(2)投人保障不足,勘查资金短缺。总体_L看从“八五”至“十五”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总的勘查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新的资源地的发现和已发现的资源地工作程度的提高。

(3)政府监管不力。实施《矿产资源法》管理不到位,矿业权是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问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可归结为四种基本权利,即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在一个资源不稀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但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是一个资源十分稀缺的环境,每个人的自利行为都要受到资源的约束。如果不对人们获取资源的竞争条件和方式作出具体的规定,亦即设定产权安排,就会发生争夺稀缺资源的利益冲突,以产权界定为前提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产权制度对资源使用决策的动机有重要影响,并因此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对矿业权产权保护不力,最明显的是矿业权的申办程序,其过程存在“权力寻租”的漏洞,干扰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展市场的健康成长。

(4)政事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体制不顺,权责不明,不利于地质工作的加强。

(5)改革成本不足。地勘单位有很多长期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对策建议从制度的第二层次看,要落实地勘单位改革政策。1999年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后,〔1999〕37号文、[2003〕76号出台了许多支持地勘队伍改革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部分得到了落实,但是,为进一步支持地勘单位的发展,还需落实的政策有:

(l)按照《决定》精神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切实实行政事分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工作投资体制。①按照“十一五”计划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在用好中央财政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各类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加大投人,解决事关民生的基础地质研究和调查工作。②改革一家独营,形成多元(国有、民营、国外及混合型)投资格局。③设立专项基金,保障重点投人。主要设立“风险地质勘查专项基金”,严格审批和筛选对地勘单位自身发展有利的矿产勘查项目,用于地质勘查前期投人,建立风险地质勘查经费补偿机制,加强矿产地质工作,为矿业开发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④保障风险收益,形成风险投资机制。

(3)财税等政策支持。

(4)加强监督、规范市场,扩大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领域开放。

(5)解决历史欠账,促进改革发展。

三、组织治理机制

(一)存在问题

从制度的第三层次分析,我局从治理体制机制方面要大胆改革。(1)事企分离的改革任重道远。这涉及职工的思想观念、改革成本、改革的配套措施,需要创造条件循序渐进推进。(2)地勘事业拨款严重不足。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三层次看,我局要着力用好政策,夯实基础,,推进改革。(1)争取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人支持,突出重点,统筹部署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建议按照《决定》精神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突出重点,统筹部署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重点突出以煤与煤层气、铝土矿、金、锰、磷矿、重晶石、硫铁矿、水泥原料、新型用途非金属等矿产的勘查工作。(2)归口省国土资源厅管理,做好政府部门的技术支撑。(3)地勘单位改革原则。“总的原则是改革要符合‘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大目标,而且使这支队伍(地勘队伍)更具活力。”①我省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问题多,要实现生态立省的战略目标,达到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除现在有关部门开展的有关工作外,需要地质工作进一步出力。无论是改善饮水条件、防治地方性疾病、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对能源原材料的需要,还是开展国土整治,恢复矿山环境,治理地面塌陷,都需要地质工作提供服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现有地勘单位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决定》要求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必须落实政策措施,必须给足改革成本,必须解决好地质勘查单位的后顾之忧,只强调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不落实好有关的政策措施,是不符合《决定》精神的。②自1999年地勘队伍体制改革以来,[1999〕37号、〔2001〕2号、[2003〕76号3个文件已经明确给予地勘单位改革的扶持政策共12条,但在我省尚未全面落实到位。我局希望,除原12条政策在我省应尽快全面落实兑现外,在我省落实《决定》中,既要要求地勘单位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又要体现出对现有地勘单位给予关心、扶持的意见,达到《决定》和曾培炎副总理要求的“总的原则是改革要符合‘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大目标,而且使这支队伍(地勘队伍)要具活力”的目的。(4)地勘单位改革的定位。①地勘单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全省地勘行业统一构建为一个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事业单位,作为我省资源环境保障工作的技术支撑,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改革过程。“十一五”期间各地勘局主要进行内部资源整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类管理的要求,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发展地质经济,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地勘单位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工资缺口较大,住房、基地建设、福利等历史欠账较多,技术设备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需要把以上问题逐步解决后,方可实现改革的目标。②局改革定位。局机关定位为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地质调查院、地质科研所、环境总站、实验室、地质学校定位为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国家及省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地质队定位为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和部分社会性地质工作。局属公司及野外地勘单位多种经营实体对外创收,弥补地勘经费的不足,最终改造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鉴于上述情况,地勘行业局机关应列人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③今后改革的主要工作。一是建实建强纯社会公益性地勘队伍。《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实施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地质教育。大力发展地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推进地质科技进步。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长期观测站网等科技平台建设。”“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建实建强纯社会公益性地勘队伍(地调院、实验室、环境总站、地质学校)。二是适时推进准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地质队伍以资质为纽带,以区域相近、产业相似进行整合重组,使其资质、人员、工作性质、工作覆盖范围、竞争能力等适应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需要,满足我省资源环境保障工程各项工作的需要。目前地勘单位改革仅在管理形式上完成了从部管划归省管的管理体制的转变,在人财物整合,组织结构制度改革,投人机制等深层次改革方面并没有大的突破,延续着部管模式。地质工作已纳人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但省财政投人基础地质工作经费不足,属地化以来,局主要是抓住资源开发的机遇发展经济,解决了部分职工历史欠账,实现再就业,稳定职工队伍,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质工作,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贯彻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方针,按照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地勘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稳步推进,要避免脱离省情和地勘单位实情搞改革,又要避免畏难情绪止步不前。由于我省的省情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为特点的省份、从全国各省各兄弟地勘单位来看,我省人才实力不足,经济发展落后,从我省事业单位来看,地勘单位历史负担较重,历史欠账较多,因此,地勘单位的改革要比兄弟地勘单位和省内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要慢半拍为宜。总之,地勘单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健全,政策环境改善的条件下逐步推进。通过不断精简队伍,把地勘单位改造为一支地质事业技术支撑单位,剥离商业性地质队伍和其他经营性实体,实现事企分离。

四、组织资源脆笠

(一)存在问题

从制度的第四层次分析,我局要改善内部资源配置。(1)地勘单位事企不分。(2)目前贵州地矿局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才总量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二是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凸现和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均衡,制约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引进和留住人才面临挑战。在当前的地勘市场中,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地质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偏低,时有人才流失的现象.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还面临较大的挑战。四是培训的软、硬件急需改善,培训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3)地勘单位历史包袱沉重,管理成本高。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四层次看,我局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1)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工作分体运行。从200。年开始,由于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除国家外,社会对地质矿产、地质环境的投人增加,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逐步建立。野外地勘单位在从事公益性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工作之外,也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促进地勘工作的发展,国家提出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的体制。这是大势所趋,应积极稳妥推进,这有利于地调院、环境监察院、实验室、地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顺应国家改革的潮流,通过重组改造,打造有竞争实力的商业性地质队伍。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产品的,非公共产品应由企业提供,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在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由一个权威(组织领导者)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科斯分析了企业相对于市场(价格机制)具有成本优势的原因:一是因为企业存在减少了签约数量。二是企业可以以低于它替代的市场交易的价格得到生产要素(否则要素交易将重新回到公开市场)。三是企业契约关系的特性在于,生产要素通过签约获得一定的报酬(固定或浮动的)并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企业家在限定的范围内,利用其权力在不确定环境中将生产要素配置到“最优”的用途。由此可见,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是在利用价格配置资源存在较高交易费用时对价格机制的替费用和企业组织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可以配置的资源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的边界)。当追加的交易由企业家组织时,企业就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会变小。这对我局规划事、企业单位的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追求满意”而不是最优化,仅限于停留在某些较好解决方法,而不是继续寻找最好的方法。简言之,人类倾向于追求“满意”水平,往往“设定”一个渴望程度进行探索,直到发现了满足渴望程度标准的办法,选择该办法,从而解决了问题并制定了决策。这有助于我局设计事、企分离的办法、条件和时机。集体行动的选择标准是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率是考虑经济成果的大小,公平是考虑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间如何分割。公平、道德、平等、正义、分配等作为一个社会可能追求的意愿目标,都属于公平这一标准。当效率和公平这两个标准在某一议题上不能在相同方向起作用时,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基于其他人可以接受或拒绝的明确标准,判明我们的建议。有效率可能不公平,公平的也许无效率。因而,在集体选择中,必须经常进行效率和公平的取舍。明确标准和进行取舍这两种活动,有助于集体选择。要有一些手段能对选择结果进行评价和判定。一般而言,集体选择的标准具有模糊而非清晰、暗含而非明显、多重而非单一的特点。经济学家已发展了净经济价值的思想,即商品和劳务提供给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货币价值量,以此作为进行比较效率的统一尺度,最有效率的行动是能够导致净福利最大化增长的行动。这有助于我们判断改革成败。

(2)积极推进地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作出了修正,对人的行为内涵作了一些新的分析和假定。可归结为三点假定:一是人的行为动机的双重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物质财富预期,另一方面又追求精神财富预期。二是人的有限理性。这一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有限理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客观上看,环境是复杂的,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从主观上看,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即心智有限。三是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指人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意思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甚至不择手段以便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这有助于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行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按照“定编、定责、定岗”的办法设定岗位,岗变薪变,一人多岗,发放岗位绩效工资。按照两低于原则,即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切实贯彻按贡献大小领取报酬,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处理好分配与效益、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建立适应地勘经济的人事人才管理模式。①继续围绕我局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人才结构调整,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②建立激励人才和广揽人才的新机制,完善人才竞争和选拔激励机制,建立人才评价机制。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创造有利于实现人才价值的有利环境。④突出培养创新人才,建立起人才创新的培训体系。造就一批既有科研能力,又有管理才干,敢于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地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带头人;要培养一批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又有市场头脑的经营管理人才。对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型人才实行动态管理,以中青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形成我局高级人才队伍。⑤建立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允许系统内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合理流动,高级专家可实行延退政策,鼓励已经退休的老专家进行二次创业,发挥退休人员的作用,继续为单位作贡献。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人才培训和引进等各项工作。根据贵州局的实际,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主要围绕地质勘查、工勘施工和矿业开发,加大人员结构调整力度,以实现地质找矿突破,推进矿业开发,构建和谐地矿的目标。

篇4

1.1民营经济的概念所谓民营经济,一般认为,民营是一种不同于计划经济的市场经营机制,是将产权明确到自然人,由民间来进行经营的经济。它包含了城镇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乡镇企业中的股份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除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余的都可认为是民营经济。

1.2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1)集中分布于二、三产业,逐步向国有资本垄断行业扩张。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中的竞争性领域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以轻工纺织、商业服务、建筑运输、一般加工为主,“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是主阵地。近年来,民营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开始大批进入曾经被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的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2)东部及沿海地区实力雄厚,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明显偏小。地区之间企业发展差距比较大。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呈现出中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市场扩张较快,西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逐渐发挥资源成本优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

(3)经济总量持续增强,企业规模扩张明显。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7月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指出,中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增至184家,占36.8%。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门槛突破50亿元,较2010年提高了14亿元,这充分体现出我国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快速成长的势头。

(4)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回馈社会行动积极。面对“非典”、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许多民营企业积极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诠释“社会责任感”,更加积极地回馈社会。以“5.12”地震为例,2008年5月26日“胡润研究院”的《5.12抗震救灾民营企业捐赠报告》显示:自本月19日首次报告至26日第二次报告,百富榜前100位企业家中,已有80人捐款10.4亿元,相当于社会各界捐款总额的3.58%。可以看出,企业家们在捐赠救灾方面反应迅速、行动积极,用胡润的话说,就是“民营企业家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已经到来”。

2目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由于条件所限,民营企业创业初始,多数是家族企业或个人合伙企业,起步较低,资金有限,主要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投入少、规模小、见效快的行业,由于受自身力量的局限和市场准入的限制,发展受到限制,规模难以扩大,而且这些行业进入容易,从而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赢利水平呈下降趋势,影响企业实力的增强。此外,银行鉴于多方面考虑,向民营企业放贷的意愿不高,导致企业的资本主要靠业主自身的积累和民间借贷,因资本有限使大部分企业只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虽然有不少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私人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2家族管理模式盛行,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民营企业中,大量存在着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一般重要职位都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另外,一些企业制度不健全,在管理方面比较薄弱,由于是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一些企业的创业人和管理者素质不高,使企业缺少远瞻性、创新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2.3民营企业对人才缺乏吸引力,人才短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建立在县域范围内,离大中城市和教育、科研中心等人才汇聚的地方较远,企业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很难吸引人才。加之部分民营企业家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更是对吸引人才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民营企业要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要么留不住人才,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2.4部分民营企业诚信度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商标侵权、合同蒙骗欺诈等短视行为与现象,很多出自于中小企业,且有些是地方保护的不良行为。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见利忘义,丧失诚信,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没有建立百年长青基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2.5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度较大由于中小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而上市融资由于门槛高,民营企业的“次国民待遇”让他们很难直接进入。民营经济间接、直接融资的渠道都较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融资数量依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3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3.1充分认识民营经济重要性,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认真落实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破除对民营企业的偏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努力营造民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平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创业机制,营造鼓励干事的社会氛围,在全国形成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

3.2高度重视融资问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融资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利用自身信息渠道广、信息量大的优势,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有用的信息,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经济职能,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建立一系列制度来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要制定倾斜政策,运用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措施增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力度。国有银行应改变对民营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存在的“惜贷”心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大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

3.3引进先进管理方式,促进企业治理结构转变在一定阶段,集权式的治理结构和家族式管理,可能更有助于形成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看“,家企不分”将会成为发展的桎梏。当民营企业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时候,其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就必须向高级化、多元化、分权化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向所有权家族化、经营层社会化、股权逐步公众化的转变。根据家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现有规模,在既定宏观制度背景下最大限度地伸展自己的利益边界,实现家族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优化配置。

3.4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民营企业要持续创新就必须招聘到合格人才,要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要从企业百年发展的需要出发,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制定长远人才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敢于不拘一格招贤纳士,用情感、用事业、用待遇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人力资本的能力,还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篇5

财政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充分发挥财政争取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解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瓶颈。

基础设施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且也是经济增长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前提,基础设施的质量将决定着能否获得新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是投资者确定潜在的直接投资对象等级的重要因素。只有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解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充分发挥财政管理职能,强化收支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财政作保障。而财政投入是有限的,要使有限资金发挥无限效益,必须加强财政管理。

一是建立起公开、公正的收入机制,为县域经济提供更多财力。

一是废除收入“基数法”考核办法。以往财政收入都是年年下达计划,层层按计划完成,按计划考核,没有真正地体现出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二是建立新增项目增加财政收入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各乡镇新增税源增长财政收入要适当地给予充分的激励,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透明、高效的支出监管机制,挤出更多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中。支出管理仍是当前财政工作的重头戏,要狠下功夫,强化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节省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严格预算。二是严格支出标准和范围。三是严格支付。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减少资金周转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从上到下清理和统一各种奖金政策,应建立“一年一度一次性奖励”制度,制止滥发奖金。五是加强政府投资领域管理,以减少政府投入,减轻各级财政的压力。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强政府投资领域管理,控制政府负债。

三是建立灵活、有力的财政调控机制,集中财力支持经济建设。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宏观调控部门,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必须加大调控力度,调控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是调控预算内、外资金。通过实施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纳入预算,捆绑使用,并由政府集中一部分,由政府掌握使用,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二是调控县、乡财力。应积极推行乡财县管,把乡镇作为预算单位,其收入直交县财政,支出由县财政支付。这样不仅可以平衡乡与乡贫富不均的现象,而且可以整合全县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调控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和闲置资产。四是要调控好各单位后勤服务资源。应积极推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把机关一些后勤服务推向社会,由社会承办,这样能够大大节减财政资金。

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建立奖励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县级财政在自身加强财政管理的同时,还应充分调动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县级财政应协助政府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凝聚放大作用,努力为县域经济注入活力。一是建立“政府奖励机制”。二是建立“政府激励机制”。三建立“金融机构扶持鼓励机制”。对县域范围内的各金融机构按当年对地方全年贷款增量、核销企业呆坏帐额等指标确定奖励金额予以奖励,缓解各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四、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培植壮大骨干财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一是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篇6

物流业和展览业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在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已渐渐成熟。物流业已渗透到我们衣食住行中,各种实物的运输几乎都离不开这种企业传递。展览由于其自身的特征,为进入展览的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空间和新的机遇。所谓展览物流,是为满足展览的特殊需要,由展览活动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将与展览相关的物品及展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再经过会展中转流向购买者或是展览结束后再将展览相关物品及展品从展览地运回的过程。与一般企业的物流体系相比,展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展览物流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服务的专业性

展览活动本身的特点要求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的展览物流服务商,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要提供全程的专业化服务而不简单是运输和仓储等业务,面对不同参展商,制定专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2.物流手段的多样性

不同地域和类型的展览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展品及展览所需物品的特性上差异较大,多样的物流手段是重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展品需要不同工具确保展品安全性,不同区域和范围的展览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也有较大的差异性。3.展览物流的双向性从展览过程看出,现代展览无论国际展览还是国内展览,参展商的目的地是展览场馆所在地,展览结束后参展物品甚至是展览临时场馆可能还会到达第三国或地区参加展览,最终返回参展商所在国或地区。由此可见,展览物流具有双向物流的性质,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积累经验,从而使整个运输过程更流畅更便捷。

二、展览物流经济的发展——从“空缺”到有意识地“走入”

伴随着我国展览业的快速发展,展览物流在各种展览中初见雏形,展览物流的经济效益也日趋明显。更多的物流企业关注到这个具有光明前景的特殊领域,展览物流经济也经历从“空缺”到“走入”展览业的过程。虽然展览物流经济已经得到了相应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小型展览所采取的物流模式,仍多是传统的展览物流模式,即各参展商携带自己的物流服务商单独运作。这种模式因参展商的唯一性,物流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单位物流成本较高,参展商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服务。随着展览业管理的日渐成熟,形成由展览主办方指定的唯一展览物流企业,各参展商将需运送品统一至主办方进行统一安排,这种物流模式可以增强展览协调性也大大减低了物流成本。众多物流企业看到了这块经济的蛋糕,但想成为展览物流业的专业服务商,却面临着巨大挑战,与国际先进展览物流服务企业相比我国展览物流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展览物流经济的核心思想——服务与利益共存

展览物流的出发点是为现代展览业提供专业的全方位服务,并从中获取相应利润,其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服务与利益共存”。服务——由于展览是一种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交流展示活动,通常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特征。因此展览物流的服务性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物流经济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它已经成为一个展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利益——展览为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但怎样才能让物流企业从中获得更大经济利益,这便要求物流企业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成为展览中唯一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带来了更大利益空间,挑战要求物流业跟上展览需求的脚步,使企业本身更强大。

四、展览物流经济发展对策

1.物流企业打造自身的品牌效应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明确的品牌定位,物流企业尤其如此。展览物流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一个物流企业要在展览物流市场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握这个行业的特性,针对特殊客户需求,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打造出自身的品牌,利用品牌去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提高展览物流服务和管理水平

篇7

二、鼓励企业做大出口规模

1、对年出口额达100万美元(含)—500万美元,且年纳税3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纳税达100万元以上的再奖励1万元。

2、对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且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纳税达200万元以上的再奖励2万元。

3、对年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含)—2000万美元,且年纳税2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纳税达400万元以上的再奖励3万元。

4、对年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且年纳税4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6万元;纳税达500万元以上的再奖励4万元。

5、对年出口3000万美元以上,且年纳税6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8万元;纳税达1000万元以上的再奖励5万元。

三、支持企业实现“三转”

“三转”企业认定标准:由来料加工转为进料加工的企业必须办理了来料加工变更为进料加工的加工贸易手册变更备案;由半成品加工转为成品加工的企业是指原生产半成品且无出口实绩,转为生产成品并自营出口,连续二个月在海关的月自营出口额占企业月销售收入的50%以上的企业;由异地报关转为本地报关的企业是指原无自营出口实绩,委托异地企业报关出口,现转为自营出口,且连续二个月在海关发生出口实绩的企业。“三转”企业由县外经贸局根据企业出口贸易情况予以认定,实现“三转”的当年给予奖励。

1、对出口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三转”企业,实行每出口1美元奖励0.03元人民币。对出口在100万美元(含)以上的“三转”企业,按本文第二条之奖励规定执行。

2、凡是“三转”企业,除按上述规定标准奖励外,实现“三转”的当年,每出口100万美元另给予3万元人民币补贴。

篇8

基层工商所按管辖区域,对口与全县所有乡镇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联络员制度,每个乡镇固定一名业务骨干,定期与所在乡镇政府联系工作,接受乡镇领导,并无偿及时为地方招商引资服务。

二、贯彻品牌强县战略

每个工商所指定一名干部为企业创品牌指导员,全程免费协办申报服务工作。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今年争创1件湖南省著名商标,引导企业申请6件注册商标,力争我县的省著名商标数量及质量居全市前三名。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注册有特色的农产品商标。积极引导新落户的工业企业申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真情关注弱势群体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从事公司经营的,两年内工商部门只收缴登记费、年检费。下岗职工来县工商局查询登记资料一律免费,下岗职工再就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凭本人下岗优惠证免收登记费。持有伤残证件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一切费用,只要手续齐全,免费办理营业执照。

四、放宽企业登记和年度检验

企业注册登记和年度检验,直接由县工商局办理相关手续,取消工商所登记注册和年度检验初审程序。除按法定程序需实质审查的项目外,原则上取消实地考察程序。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各类生产经营性内资企业和30万元以上的各类服务性企业,均可直接由县工商局代向市工商局申请冠用“市”或“”字样名称登记。

每年7月1日后新设立的企业,本年度免予年检(企业自愿要求年检的除外)。新设立企业首次年检逾期的,先责令限期改正,如在责令期限内补办年检的,免予处罚。企业逾期参加年检,但在一个月内主动补办年检手续的,一律不予处罚。逾期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主动补办年检的,在法定幅度以下减轻处罚;逾期三个月以上,但主动补办年检的,在法定幅度内从轻处罚。

五、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一)严格遵循纠错原则

对涉及注册资本的案件和初次发现的虚假宣传行为,除涉及药品、食品、农资和用于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救灾救济商品外,先不予处罚,由办案单位下通知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限为两个月。

(二)严格控制自由裁量权

对于其他依法需要给予处罚的行为,一律按《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规定的幅度,按下限予以处罚。

(三)杜绝对企业的重复检查

篇9

一、先谈一下我乡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我乡的特色经济“不特”,农副产品的销售面临巨大挑战。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曾经尝试通过发展林果业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可是刚刚等到果子成熟,收获在望时,却面临市场疲软的问题。我们知道,产品能否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这是决定产品命运,从而决定它的生产者命运的“惊险跳跃。”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摔坏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生产者。对于农民,他们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脆弱,经不起折腾和打击。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能变为商品,不能实现其价值,会极大地损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许多干部和农民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仍然沿袭“短缺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思想来指导和组织生产,根本不看市场的变化,不问消费需求,一味在扩大生产,增加总量上做文章,这是十分有害的。

2、带来的土地使用权的分散,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吃饭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经济向市场化方向迈进。首先千家万户的农民在极为分散和极为闭塞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带着极大的盲目性,很难适应市场变化莫测的需求。而且这种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使每一户农民平均经营少量土地,产品仅能满足自给性需要,投资容量小,无法发展商品生产。对农民来说,即无利益驱动力,又无现实需要对农业进展较大规模的投入。因此,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致使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率都很低下,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很难推行,成为阻碍我乡农业向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针对我乡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要打破发展瓶颈,走现代化农业之路,带动经济腾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1、调整农业生态布局,优化产品结构

近年来我乡出现的农副产品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是一种低水平下的结构过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买方的挑剔性增强,选择性增加,对农产品的结构提出新的挑战。所谓调整结构,第一位的就是调整品种结构,大大提高优质产品的比重,政府要扶持它们根据农产品绿色化的趋势,尽快使其生产过程达到生态农业标准,使产品真正成为绿色健康食品。要加大力度,促进农业和工业的结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摆脱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困扰,除了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抓好结构调整之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是要大搞农产品的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逐步实现农业和工业的结合。

2、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前面对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种种弊端已经作了分析,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走现代化农业之路,我们的切入口是进行农地制度改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有些地方通过改革实践创造出“两地制”,我认为值得推广:即把农村土地先进行回收整改,然后分为口粮地和责任地,两者的比例通常定为1:2。口粮地按人口均分,无偿使用,保证农村人口基本口粮提供对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责任地引入市场流转机制,实行有偿使用,采用招标方式,可跨地区择优选择承包者。招标土地尽可能形成规模,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此外,对荒山、荒地、荒坡、等土地可实行使用权的拍卖。把它的使用权由承包关系变为“买卖关系,”实行谁购买谁投入治理,谁收益。使用权的集约化经营,为农业向产业化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即根据农业市场化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合同契约为手段,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依托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围绕区域性经济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1)要以市场为导向,走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培植和建设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成为联结农户和市场的中介组织。在组建龙头企业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一是在项目选择上,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眼于群众参与面大、资源支撑面广、受益面宽的品种;二是在产品结构上,把名优产品、新产品作为重点,科技含量要高、市场潜力要大,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尽量避免小而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形成专业批量生产;三是在组织形式上,提倡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四是在利益分配上,引导龙头企业通过预付定金、提供信用贷款、赊销种苗和饲料、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或采取联营、、反利、股份分红等分红形式,处理好与农户的关系,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篇10

2、农村公路建设06年至08年10月,共完成通行政村水泥路面硬化27公里,预计到08年底还可完成7至8公里。

3、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06年至08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共完成小(一)型水库2座,投资150万元;小(二)型水库13座,投资50万元。

4、城镇建设投入加大。06年至08年政府投资30余万元完成主街下水道建设和部分路面硬化。08年底前计划投资120万元完成主街12米路面硬化1公里。

5、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完成农田整理项目,加快结构调整,立足产业化经营,优质稻、优质水果,食用菌,生猪养殖等多元化农业增收格局初步形成。

6、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浙江宁波客商投资1、5亿元的十万头猪场的前期坟墓迁移、房屋拆迁、征地丈量工作已经完成;江西铅山富达矿产品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的选矿厂已经开始进场建设;2个投资3亿元60万平方米高密度印刷和柔性电路板制造项目正在进行环评。

7、民营经济异军突起。鼓励全民创业,dd塑料编织袋厂、dd胶合板厂、dd实业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已成为__*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20__年发展措施

1、狠抓项目建设。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放到抓项目建设上来,重点加大税源型、增收型项目的推进力度,成立并充实各个项目建设指挥部力量,自始至终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09年重点抓好浙江宁波客商投资1、5亿元的十万头猪场和2个投资3亿元60万平方米高密度印刷和柔性电路板制造项目,力争新引进一个企业进县工业园区。

2、打造品牌农业。利用传统农业优势,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引进新品种,进行深加工,做大做强__*优质稻、西瓜、红皮甘蔗等品牌;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新型经济作物食用菌栽培;加大生猪基地辐射力度,抓好杨箭十万头猪场建设,打造生态生猪品牌。

3、改变城镇面貌。加强规划,完善建设用地管理,规范建房;提升城镇管理水平,积极争创文明乡镇,突出解决好环境卫生、车辆停放、规范经营等问题,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由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建设。

4、健全公路网络。在08年农村公路建设基础上,将__*至艾家通村公路实现路面硬化,全面完成我镇行政村通村公路建设。

5、壮大民营经济。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在投资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让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使民营企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三、20__年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议

篇1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依法行政是手段,是保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措施和武器;同时,经济发展又能为依法行政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依法行政不到位,或盲目执法或曲解法律或有法不依,违背立法的原意与初衷,搞执法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又会减缓甚至阻碍经济发展,因此,二者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成为各级政府官员的夙愿,恨不得一夜之间奇迹就在身边发生。但是,不可否认“焦点访谈”中问题的大量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执法和监管中,执法违法,乱查、乱扣、乱罚等,不仅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环境,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及执法机关的形象,究其原因,主要有:

1、行政机关官本位思想严重。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行政权力就可包容一切,这种观念造就某些行政机关官老爷习气泛滥,特权思想严重,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尊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甚至故意压制、剥夺其正当权力。

2、行政机关执法人员素质底下。具体表现在: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唯上是从,唯利是从;二是“重实体,轻程序”,不告知、不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甚至对相对人争辩,认为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其三,业务知识欠缺,赶不上时代步伐。

3、部分行政机关执法动机不纯、目的不当。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受部门利益驱动,单纯为本部门创收,用行政权力攫取不正当经济利益。二是单纯为本部门人员出气,用行政权力报复他人。三是单纯为某单位或某个人的利益,用行政权力为其助威开道。四是部分行政机关明知自己执法行为违法,故意不给相对人留下把柄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证据。

4、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执法手段简单、粗暴,为民服务思想淡薄。有些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不按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执法。有的随意扩张权利,越位执法,执法不公,滥用查封扣押权、强制执行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有些执法人员不是本着管理、服务的目的,而是抱着挑毛病、耍特权、多罚款的心态,把法律赋予的权利,变成了罚款、谋私的工具。新晨

三、几点对策

1、克服官本位思想,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加强“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端正执法观念,简化办事程序,把“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注重社会效果。

2、各级党委、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想法设法为行政机关正常的执法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做好后盾,并自觉规范好政府行为,坚决杜绝为一己之利向行政机关下命令、递条子、打招呼、开后门等干扰具体执法活动的现象发生。

篇12

    《金融规划》中“双中心”的打造,发挥金融资源集聚功能,侧重于资金的来源层面,而《海洋经济规划》预示着海洋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解决了资金的去向问题。两者合力对接,就是要构筑浙江大量资本,尤其是民间资金向海洋经济倾斜的渠道和路径。这种发展的举措上的交点为浙江金融业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切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浙江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的时间相一致“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万美元大关。届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全面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规划》明确指出,其规划的时间范围是“十二五”期间,其总体目标、具体目标的节点都在“十二五”末,战略任务的时间范围也定格于“十二五”期间。而《海洋经济规划》指出,“规划期为2011—2020年,重点为“十二五”时期”,具体表现为在发展目标层面,重点规划的是到2015年主要发展目标,包括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着、海洋科教文化全国领先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涉及到具体量化指标多达11个,而2020年的量化指标仅为3个。

    由此可见,两个规划总体上在时间维度是衔接一致的,而这一时间又与浙江经济总体上转型的关键时期相一致。这种时间上的一致性为浙江地方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金融业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在动态最优和统筹管理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浙江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有叠合《金融规划》明确指出战略重点是“两个中心,三极空间,六大平台”,其中“三极空间”具体是指构建起以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为增长极,打造台州、绍兴、嘉兴和义乌等若干金融特色城市为亮点,重点培育一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区)为支撑,推进其他地区加快发展的浙江省多层次金融空间布局。《海洋经济规划》明确指出要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即要加快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的核心区建设,尽快提升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北翼和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南翼的两翼发展水平,并做强杭州、宁波、温州这三大沿海都市圈。同时还将在整合提升现有沿海和海岛产业园区基础上,重点建设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温州等九大产业集聚区,并重点推进舟山本岛、岱山、泗礁、玉环、洞头、梅山等重要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杭州、宁波、温州作为“三极空间”或“三大沿海都市圈”完全一致,嘉兴、绍兴、台州作为重要城市在两个规划里也都被提及。除了内部区域叠合,两个规划还在接轨“长三角”等外部对接区域也有共同的触点。可见,两个规划在空间布局上有相当比例的重合交汇,这就为浙江金融业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在金融资源的空间集聚层面提供了平台和基础。3五大举措、三大保障:护航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约束下,资金总量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尤其是信贷规模总量的投入需要有一个统观全局的规划。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调控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支持浙江海洋经济持续科学发展。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结构要优化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间接融资规模大、效益好,直接融资相对弱势;银行业发展强势,非银行业,尤其是小金融机构、类金融结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抓住海洋经济发展的契机,切合海洋经济的特点,鼓励发展直接融资和非银行尤其是创新型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优化浙江金融业整体的结构。为此,要加强研究,区分海洋金融与大陆金融的差异性,利用发展海洋经济的契机,优化浙江金融结构,提升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业务要创新在发达经济体,与海洋经济相关的金融业务十分广泛,因此需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融资、物流金融、海上保险、航运保险与再保险、航运资金汇兑与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为此,要大胆创新,尤其是要创新非银行业务,构建海洋金融、航运金融和与临港大工业配套的口岸金融服务等现代海洋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风险要监控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投资规模较大、不确定性高的特点。一方面资金投入量十分巨大,对区域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伴随着金融创新,资金集聚和流动方式、渠道可能较以往有较大程度的差异,可能会在特定试点和局部区域集聚金融风险,这对浙江区域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要协调监管,建立政府监管当局、行业自律和内部风控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同时也要创新监管方式,及时预警金融风险。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资源要整合在经典的经济金融互动关系中,金融的发展有两种基本动力,一种是需求拉动,一种是供给推动。一方面海洋经济的发展显然对浙江地方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体现了需求拉动,另一方面,在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积极引导和推动的角色,在金融支持领域也积极推动。因此,地方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种力量合力的合力推动。

    为此,要整合金融资源,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要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合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浙江金融业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策大力支持一是在宏观层面的统筹发展上需要政府协调兼顾,在保证资金支持的同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二是在总体的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层面,通过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对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建设要有倾斜;三是在具体的业务层面加大支持力度,例如对设立海洋经济产业基金、政策性海洋保险等予以积极的财政税收支持。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体制不断创新一是要创新金融准入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上的作用,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准入的条件,引导民间资本支持海洋经济建设;二是创新金融业务监管体制,监管部门对于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金融业务要密切跟踪,同时也要借鉴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监管经验,三是创新金融运行体制,尤其是现代金融在业务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下,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引进一是要建立立体化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端人才,一般管理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大力开展系统性、国际化的金融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健全金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创新金融人才引进政策和模式,大力引进各类金融高端人才服务于浙江金融业;三是搭建金融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尤其是要与海洋经济和海洋金融高端的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和引进既懂金融、又懂海洋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篇13

要抓好财政税收和总部经济工作。

2012年辽河垦区实现全口径财政税收1.8亿元,2013年要实现突破,就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前“楼宇经济”在辽河垦区是个盲点,要把这方面的优势发展起来,抓住我区高档写字楼项目品质高、规模大、设施全的优势,发挥地方现有资源,引进知名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要重结果。注重以商招商,发挥辽河垦区一些企业和商家的作用,鼓励本地流通领域中的商家去寻找大客商,拓宽招商渠道。

要结合区情,下大力气抓好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商贸经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辽河区民营经济占全口径税收收入的86%;占地方级税收收入的82%。201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75.5%、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合计占城镇从业人员82.5%。重点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要盘活存量,抓好增量。商贸经济是辽河垦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方设法繁荣和发展商贸经济。要把辽河区打造成为商贸流通“旺地”,就要发挥现有的区位优势,提升垦区现有的城市承载能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镇,努力建设中心商贸城、文明卫生城和宜居生态城,发挥其中心城镇的带动辐射作用,增强辐射能力。针对近年垦区商品小区和保障性住房小区开发数量多的现状,发挥小区配套设施优势,发展“商铺经济”,优化商业布局。积极培育引进现代服务业品牌企业,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让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势产业和最具增长潜力的特色产业。

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和推进垦区政府机关所在地孤家子镇的南河改造三期工程建设。

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南河改造工程,要充分依托两岸规划建设“辽河新城”,建高档次住宅小区,提高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标准。搞小区建设,必须把绿化面积规划出来,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宜居新辽河”。

要把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改善民生,不能不改善生存环境。人居环境变好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变化,生产积极性就会高涨,安居才能乐业;站在全区的角度来说,人居环境变好了,项目和投资就会跟进,产业就会发展,筑巢才能引凤。更深层的作用还在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了,能够为推动城镇化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进而为“三化”统筹奠定基础。要下大力气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打造最适宜人居、最适宜创业、最适宜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