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2 16:17: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培训课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作者简介】 何斌,浙江省杭州市委党校培训研究处处长。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2-0049-03
以若干专题构成一个教学单元,以若干单元构成一个培训班的教学内容框架,这是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基本课程模式。专题教学是这一课程模式的基本教学单位。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形势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一课程模式是否还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调整和转型值得深思。
一、专题教学课程模式受到多重挑战
挑战对省级以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来说是全方位和多层面的。
首先,2006年颁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化的要求,全国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纷纷开展干部教育,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形成极大冲击。
其次,党的“十七大”提出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要求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各级干部的学习机会、途径和渠道迅速增加。从负责培训的主体看,有各级党委政府干部培训主管部门组织的的培训,有“条块”系统组织的培训,有本单位组织的培训,从学习途径和渠道看,有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有高校的培训(甚至区、县基层干部到著名高校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网络在线学习,有各级党委政府开设学习论坛的学习,有党委政府、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等。这些培训互有交叉,各级干部往往具有多种身份、承担多重角色,从而使各级干部学习机会大大增多,而各类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式是专题教学。各级干部接受专题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高,一般性的、缺乏深度的专题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再次,公务员招考制度规范化运行多年,干部队伍学历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各级干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高。基层领导干部与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学历文化层次差别在缩小,基层领导干部与基层党校教师的学历文化层次差别越来越小,加之领导干部越来越见多识广,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比较优势越来越弱,专题教学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上述种种情况对基层干部培训院校形成多重挑战。以党校为例,党校系统从上到下,在专家数量、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都呈现梯次下降的趋势,省级以下基层干部培训院校的专题式教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理论水平相对较低,课程安排系统化整合较为困难。单元内的专题之间、单元之间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差,容易给学员留下“一锅煮”的印象。同时,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与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置于同一平台上比较竞争,其知名度、影响力、理论水平等方面的劣势不言而喻;基层院校教师与领导干部学历文化层次相比,越来越失去优势;基层院校教师教学中知识信息、前沿观点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专题教学优势无疑在逐渐削弱,以致有些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学上满足不了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近几年对干部需求的跟踪调研印证了这一情况。在基层党校,2011年、2012年关于学员对师资选择的需求调研中发现,选择党校教师的比例分别是33.3%、21.0%,远远低于高校知名专家学者(69.0%、67.7%)和地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这一数据反映了不少基层党校教师的专题课已经难以满足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二、基层干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在不断增强
从近几年对干部需求的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基层干部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在与党员干部学员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系统学习、深化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有的学员甚至提出一次培训集中学习一个主题的愿望。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组织要求的层面看,对领导干部加强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的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过。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对反腐倡廉的严峻局面,面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不能松懈。基层党校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学员评分为主的教学考核制度的制约,基层干部培训院校领导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的影响,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总体上是欠缺的,尤其是在系统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其次,党员干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渠道相对较少。基层干部工作的现实处境决定了工作之余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比较难。同时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再回到高校课堂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可能性较小,机会不多。
再次,领导干部岗位变动对新的理论知识需求比较迫切。领导干部岗位变动始终是工作常态,特别是换届后,岗位变动更频繁。对新岗位所需的新理论新知识急需弥补。领导干部面对工作越来越高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需要专业理论的指导来开展工作,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很难对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决策。而理论学习有其自身规律。由于理论学习具有抽象思维要求高、较为难懂难学等特点,基层领导干部自学新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困难。
专题教学的功能是就某一教学主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讲解和阐释,提供一定的知识信息量和某一领域的前沿学术观点,给学员以理念上的启示和观念上的冲击。但专题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达到让学员系统掌握理论框架、理论原理与理论分析工具的目的。在不能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员对现实问题的判断与分析容易产生一知半解、生搬硬套、断章取义。理论教学则是以学科教材或经典著作为基础的较为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理论,以达到让学员掌握理论体系、原理和理性分析工具的目的。理论教学的规律是教与学更需要抽象思维、学习相对艰苦、掌握理论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它不是学习一两个专题能真正掌握的。基层干部有学习理论的需求,有学习理论的学历和能力基础,而专题教学又难以满足这种理论学习需求。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专题教学优势在削弱,基层干部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在增加,而专题教学难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基层干部培训院校以专题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型,以适应基层干部教育的新需求。
三、基层干部培训课程模式转型的方向与举措
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课程模式要适时由专题教学为主向专题教学和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并重转变,在课程安排中增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体系性。
其一,根据不同班次类型和特点,调整专题课的比例,增加系统理论教学课程,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基层干部培训院校往往存在两校合一(党校、行政学院)或三校合一(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办学格局,要根据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不同的教学目的,增强不同类型主体班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学制等要素确定不同班次的培训教学模式,形成诸如研修式班次、研读式班次、研讨式班次、研学式班次等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不同侧重点的几种办班模式,避免教学计划设置“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要通过建立课程设置的教学委员会集体研究等机制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明确不同模式班次的课程设置总体要求,根据不同模式班次的课程设置总体要求安排不同班次的具体课程。党校主体班次要加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单元的教学,加强单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适当加大课程数量和比例,在主体班中作为必修课给予安排。要通过加强师资配备、整合校外资源等办法加强这一单元的教学。根据理论学习的新需求,也可以针对特定对象,开办理论学习班。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讨,则以专题研讨班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制较短的班次,则仍以专题教学为主;学制较长的班次,要突出系统理论学习,专题课的比例要降低,学制越长,比例越要适当降低一些,使专题教学和系统理论教学保持适当的比例,从整体上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其二,要扬长避短,发挥基层干部培训院校优势,做强特色专题。专题教学优势在削弱,但基层干部教育并不能由此而完全放弃专题教学。专题教学因其时效性强、结合实际紧密等特点,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面对挑战,基层党校一定要扬长避短,发挥基层党校优势,做强特色专题。与知名专家学者相比,党校教师在学科理论、宏观问题把握方面是“短”,但在对学员的需求了解、互动式教学、市情区情县情的熟悉等方面相对是“长”;与政府或职能部门领导相比,党校教师在工作经验、了解实际情况等方面是“短”, 但在学科理论、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等方面相对是“长”;同时,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宣讲又是党校的职责所在、特色所在;人文素养的欠缺在当前不少领导干部中又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要做强做优政治理论与方针政策宣讲课、人文修养等专题课;做强做优能力导向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课程;在深入基层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强做优市情、区情、县情类专题课。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外聘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讲坛的比较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基层党校教师在备课选题上要及时转型,做强特色专题。同时,要严格把关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专题教学备课质量,尤其是严格把关讲授式专题课质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其三,要在主体班中加大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等与各级干部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课程与经典学术著作的系统学习,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理论学习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基层党校开设的经典著作导读课受到学员的欢迎,满足了干部的理论学习需求。应积极鼓励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开设理论教学课程。一是要保证教学时间,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二是以选修课形式安排。选修系统课程的比例要适当加大。由于干部培训进修班、中青班等主体班学员来自各个系统、政府部门等,需求的个性差异很大,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是满足不同学员个性需求的有效途径。系统课程更应采用选修课形式,让学员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需要自行选择。
实现基层党校课程模式转型,必须辅之以必要的配套措施。一是要加强马列主义哲学、党史党建等党校传统特色学科的建设,设置完备相应的教研部门,配齐配足教研人员,加强学科建设。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一些传统特色学科在部分基层党校有所弱化。上级党校要通过教学评估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党校的督查,党校传统的特色学科应该得到加强。否则基层党校的学科优势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比较中将更加难以显现,党校姓党的特色也难以突显。二是上级校院要加强对基层校院的教学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办师资培训班,加强对基层院校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教学技能培训;通过上级院校牵头组织相同学科的备课,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教学的上下级联动备课,提升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老师的理论教学水平。三是要探索完善符合理论教学客观规律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特别是要打破理论教学完全由学员评判的做法,要尊重并按照理论教学的客观规律设置教学评估办法,加强对学员理论学习的必要考核,以促进深化学员的理论学习;要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将系统学习、教师导读与个人自学、小组(团队)讨论交流结合,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深化学习。四是基层党校要严格把关本校教师的专题教学备课质量,尤其是严格把关讲授式专题课质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因为就当前的干部教育现状和形势,除了少数多年坚持不懈研究某一学科领域而有所建树的教师,绝大部分基层党校教师在与知名专家学者同台竞争失去学历优势、信息优势和研究深度优势的情况下,较难胜任讲授式专题课教学。在通过外聘教师等办法弥补专题教学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基层党校教师开设理论教学课程,与市情、区情、县情等紧密相联的课程以及能力导向的课程,在与外聘专家学者的比较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没有这些必要的配套措施,基层党校课程模式转型就很难实现。
许巧仙,常晓茗.市残疾人专职委员现状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1-62
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探索人才培养之路.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127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256- 01
随着全球技术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从行业角度来看,邮政业务、市场环境以及技术都发生着快速的更新与变革,想要实现邮政企业职业教育的服务发展,就应该构建远程培训课程体系,做好邮政企业的远程培训。
1 构建远程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胜任能力模型
作为邮政企业,就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在对各个岗位进行描述以及岗位能力明确的基础上,对能力项目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从而对具体的能力项目提出相对应的能力指标,然后再结合能力指标和具体的能力项目,将本岗位上岗人员需要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应该达到的程度一一确定下来。通过层层的深入,就可以形成包含岗位名称、能力分类、能力明证、具体能力标准为主要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通过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结合,就可以制定岗位能力培训的课程目标,形成模块化的岗位能力培训内容,也就是按照计划来开展邮政企业岗位培训课程体系[1]。
2 模拟现场内容,让员工“身临其境”
在网络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环节,应该避免死板单一的专家讲座或者是教授讲课等“满堂灌”的授课模式。邮政企业应该结合培训对象的学习习惯、认知心理以及目标要求,利用三维动画、现场视频或者是系统仿真等主要的表现形式,创造一个实际的工作场景,让员工产生出“以假乱真”的感觉,进而通过在具体授课环境中的自主操作来完成理念的传导和技能培训能力的提高。将原本“满堂灌”的教育式培训模式转变成“干中学”的体验式培训模式。也就是通过网上拉力赛、兴趣游戏、智能冲关等网络形式,提高网络课件的趣味性,提升邮政企业员工的参与性。
3 开发通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对于邮政企业而言,远程网络培训已不是“新鲜”的事物,中邮网院的建设发展也得到国际的认可,2012年、2015年两次获得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人才发展协会(ATD)“卓越实践奖”,国际教育培训权威机构对中国邮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集团培训中心对新课程的开发、旧课程的更新等已经形成了常态化,但是在机制、技术和师资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建立完善的远程培训课件体系,要结合邮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企业岗位体系为基础,构建“岗位+专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推进针对多层次受训对象的培训资源开发,建立集团牵头、各省开发、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岗位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机制。为了扩大远程培训在邮政企业内部的受众面,就应该发挥远程培训课件的实际作用,能够在开发课件工作中,抓住重点,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普及性的教育课程、通用专业、邮政企业文化、安全规程以及资格取证教育等课件,需要优先开发、随时更新;对于受众面小、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结合邮政企业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依次逐步投入开发,遴选对口专家,严格把控课件评审程序。同时,对于课件,要持续性的积累,才能健全邮政企业网络培训课程体系。
4 把好课件关,多出“精品”课件
对于课件生命而言,培训课件质量是“百年大计”。如果课件质量太差,员工不喜欢,那么课件也只有沦落到“冷宫”里,无人理会,就会成为占据系统空间资源的垃圾。开发远程培训课件与一般性教材的编写存在不同,其最大特点在于涉及面广、投入大,一次性开发可重复多次进行使用,属于一次性投入就能够终生受益的资源[2]。但是,如果出现理论、观点或者是动作方面的错误,就会带来不可预计的负面作用,甚至还可能对邮政企业运行的平稳性或者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影响,做好课件开发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异常的关键。开发邮政专属课件,应该把好立项关、方案关、脚本关、制作关以及审核关,并且审核至少需要进行两次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做好修改与完善处理,力求不会留下任何的瑕疵,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门课件都可以满足邮政企业需求,并且每一件都是精品。
5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程网络课程体系已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并且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邮政企业而言,做好远程培训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成为邮政企业发展的核心。笔者坚信,远程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必定会支撑邮政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后续综合性人才基地的建立,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最终推动中国邮政又快又好发展下去。
校本培训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1989年,欧洲教育协会把校本培训就界定为: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组织发起的,旨在满足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在传统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中,存在三种视角:一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二是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三是以大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
1.以学科为中心课程设计观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根据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论,主张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把人类积累下来的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员。这是一种从古到今最为重要、应用最普遍的课程设计理论。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按照学科体系逻辑来组织课程和教材,具有明显的条理性,方便学员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二是按照学科体系组织的课程和教材,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但是,这种课程设计也存在其局限性:一是由于学科知识信息量的宽广,从学科视角设计校本培训课程使得培训课程内容难以选择,容易产生针对性不足的缺陷;二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过于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人为造成各门学科之间的割裂,无法实现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三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容易忽视学员需求,陷入纯理论的讲授。
2.以学员为中心课程设计观
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根据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论,主张以辅导员学习兴趣和需求为线索来组织课程。这种课程设计理论的优点在于:一是以学员学习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能够使每个学员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二是以学员学习兴趣和需求为依托,使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它也存在局限性:一是学员的多元需求,往往“众口难调”使课程设计难以组织;二是以学员需求来组织课程,往往非常零散,缺乏系统性;三是以学员的需求来设计课程,往往缺乏社会需求导向性,容易陷入个体性的解答而脱离社会要求。
3.以大学(学校)为中心课程设计观
以大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根据以大学需求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论,主张从大学需求角度来组织培训课程。1989年,欧洲教育协会在对校本培训界定时,首先表述就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这种课程设计理论的长处在于:一是从大学需求来设计课程体系,遵循高校发展要求,体现具体性;二是大学作为代表国家和社会意志的组织,从大学需求来设计课程,可以扬弃学员的需求,体现国家和社会的合理诉求;三是以大学需求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的专家优势,使培训学科内容实现与时俱进。然而,这种课程设计理论也存在不足:一是容易导致学员需求的忽视而削弱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从大学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容易局限于各高校的资源,不利于学员培训的全面提高。
总之,上述三种传统的课程设计观分别强调了三个影响课程设计的关键因素,即学科、学员和大学,可谓各有优劣,有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交往实践”的课程设计观: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的科学视角
究竟从何种角度来思考高校辅导员校本课程设计?高校辅导员校本课程设计如何才能走出各自以学科、学员和大学为中心的片面视角而走向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诚如任平所指出那样:“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对全部历史本质和人类主体进行科学分析、深刻洞见和整体把握的基本理论尺度,也因此而构成马克思毕生思想发展的一个中心视界。”而课程设计在本质上不仅是实践的,而且是交往实践的。因此,对于究竟从何种角度来思考高校辅导员校本课程设计的理论问题,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中获得合理的解决。
任平在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本真内涵解读中指出:“交往实践观认为。‘主-客’与‘主-主’双重关系和相关律决不是相互脱离、相互冲突的双元过程;相反。它们是以实践客体为中介而联结起来的诸主体模式,即‘主-客-主’框架。”在交往实践观观照下,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作为人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以课程(实践客体)为中介而联结起来的诸主体模式,它遵循的是“主-客-主”框架,即“辅导员主体一培训课程一培训主体”的“三位一体”框架。它是辅导员(培训对象主体)、学科课程和高校(培训主体)三者的有机统一。在交往实践观的课程设计视角中,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课程为中介体的诸主体(辅导员、代表党和国家意志的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交往实践活动,课程也成为兼容诸主体需求的承载体和“容器”。在交往实践观视角里,高校辅导员校本课程设计作为人的交往实践形态,具有三大特性:一是从主体层面看,既然课程设计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学科课程客体为中介的交往实践活动,那么课程设计就具有主体问的交互建构性:二是从客体层面看,既然课程设计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学科课程客体为中介的交往实践活动,那么课程设计就具有诸主体对课程进行兼容式整合的特性;三是“主一客一主”相统一的层面看,课程设计的“交互式建构”和“兼容式整合”统一于人的培训实践,并在培训实践中达到培训课程设计的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具有实践式完善的特性。在“主-客-主”的“三位一体”框架视角中,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作为交往实践,存在于对学科课程进行“交互式建构”、“兼容式整合”和“实践式完善”的始终。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是诸主体对课程进行“交互式建构”、“兼容式整合”和“实践式完善”三者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在交往实践观
视域中,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观的重构要树立“交互式建构”、“兼容式整合”和“实践式完善”三者相统一的课程设计观。这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视域中,高校辅导员校本课程设计的科学视角。
1.树立交互式建构的课程设计观
在“主-客-主”的“三位一体”框架视角中,传统的以学员为中心和以大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其本质是“单极主体(学员或大学)-客体(课程)”的课程设计观,这是对课程设计的片面解读。教育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形式,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只不过是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其在本质上是交往实践。“在交往实践中,任何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主-客’关系,都不过是‘主-客-主’结构的一个片断和环节: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同时就载负着、实现着‘主-主’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因此,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不是单极主体(辅导员或大学)对学科课程的建构,而是辅导员和高校对学科课程进行“交互式建构”。“交互式建构”的课程设计是指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基于“辅导员主体一学科课程一培训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三位一体”框架,以课程为中介体的诸主体(辅导员、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交往实践活动,表征的是诸主体交互式建构的课程设计活动,彰显的是课程设计的交互建构性。它在彰显诸主体的交互主体性中使课程设计得到发展与升华。“交互式建构”的课程设计观是对“单极主体(学员或大学)一客体(学科课程)”的课程设计观的扬弃和超越。
2.树立兼容式整合的课程设计观
在“主-客-主”的“三位一体”框架视角中,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其本质是客体中心观,是对学科课程这一客体的误解。在课程设计这一交往实践活动中,客体的本质不是中心,而是中介,这才是学科课程在课程设计中的本质。“交往实践观认为,新理性客体观既要保留现代实践结构观中原有客体的合理成分(底板性质、客体规定),又要使之具有交往性、多极主体性及相关性。因此,合理的解释和重建思路只能是:中介客体观。”“在交往实践观看来,客体是一种中介,是对象化的中介或中介化的对象。作为对象化的中介,它自身承受多极主体的对象化规定,被作为改造、作用的对象。它作为中介化的对象,是主体与另一极主体的纽带,包容着诸主体交往实践共同作用的‘合金’。”因此,中介客体观是对客体中心观的扬弃和超越,这才是我们在高校辅导员校本课程设计中对学科课程的科学视角和合理求解。所以,在“主-客-主”的“三位一体”框架视角中,课程是诸主体交往实践共同作用的中介体,是诸主体整合的对象,是兼容诸主体需求意愿的“容器”和“合金”。课程设计是诸主体以课程为中介体,是按照诸主体需求意愿对课程进行“兼容式整合”的交往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也在对学科课程的诸主体需求之兼容整合中得到科学求解。“兼容式整合”的课程设计观是对课程设计的客体中心观的扬弃。
3.树立实践式完善的课程设计观
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的,将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我国缺乏大量电子政务人才,因此,电子政务培训课程在许多院校都已展开,但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希望探索一条创新之路,用现代教育技术取代传统的培训方式,为提高电子政务的培训效果提供新思路。
一、电子政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电子政务水平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务水平的象征,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实施。美国把电子政务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是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进行简单的事务处理,技术复杂程度也有限。第二阶段为增强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建立一个进一步发展的门户网站,处理更复杂的公共事务,实现初步协作,技术复杂程度也逐步提高。第三阶段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实现政府业务的重组,建立集成系统以及复杂的技术体系。第四个阶段为转化阶段。要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互动式交流,提供相应服务;于此同时,建立高度复杂的技术支持系统。
我国大部分政府部门正处在电子政务的第二到第三阶段建设阶段,急需大量的电子政务复合型人才,既非常熟悉政务业务与管理工作,又懂得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具有为民众服务的理念,据统计,我国到2020年,全国将缺少60万电子政务人才,所以电子政务培训课程急需加强。
另外政府公务员作为电子政务的实施主体,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然而,电子政务的推行必将会对广大公务员的既得利益产生影响,如果不能使广大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形成共识,必将使电子政务的推行工作受到阻碍,对已建立的电子政务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应把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观念的转变以及适应能力的增强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提高公民的信息素质,我国还应该像韩国和欧盟学习,推行声势浩大的“全国信息化教育计划”,并为了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以及不同阶层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已形成“数字鸿沟”,“不让一个国民在信息时代掉队,要进行全民信息化教育,对所有人员都要普及计算机应用,学会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二、电子政务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电子政务课程培训现实情况看,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电子政务培训教材内容不够全面,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员的需求。电子政务培训教材应该面向不同的电子政务主体而编制,电子政务的主体就是那些涉及电子政务的创建、管理、使用、维护、监控的人员。具体的说包括软件开发人员,政府业务整合或重组人员,各级政府公务员,广大企业,民众,系统维护和信息统计人员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员,有侧重的编制适合的教材,对他们能够针对使用或创建电子政务要实现的目标起到帮助作用。
2.电子政务培训教师缺乏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培训内容缺乏实践内容。教授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师多数来自于大中专院校,没有参与过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也不曾参与电子政务流程或管理工作,缺乏对真实电子政务的实践经验,只能根据教材的内容讲授,所以无法给出更具实践意义的培训内容。
3.电子政务培训方式陈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电子政务培训方式多数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的,即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授,学员以课本和教师的板书或演讲稿(ppt)为主听讲,教学内容多数以电子政务的概念理论为主,而缺乏实践内容,这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缺少互动,缺少学员的参与实践,所以难以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学校和学员的要求,也就无法满足我国对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需求。
4.电子政务培训评估标准没有明确,培训评估工作没有起到改进培训的目的。为了达到培训目的和目标,应该对每次的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制定评估标准,标准要具有SMART原则,即S具体性(Specific),M可测性(Measurabe),A可达性(Achievable),R现实性(Realistic),R时效性(Time-bonded)。有了培训评估标准,并以此标准严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找出不足,不断改进,这样电子政务培训才更加高效。
三、电子政务培训应该遵守成人教育的规律
电子政务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政府公务员以及民众,对此应该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和人类知识获取的规律,只有科学地安排组织好培训活动,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培训的目的。
1.知识获取来源的规律
曾有权威部门对人类获取信息来源进行过实验,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 5%来自嗅觉, 1. 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一实验启示我们,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媒体技术刺激多种感官而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它说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教育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学员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其知识的保持。
2.成人学习理论
电子政务培训属于成人培训,而成人培训的理论与实践说明,成人对于为什么要参与培训活动,学习什么,如何监控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和学习内容如何与自身工作相结合等方面,都将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作出评判。美国心理学家科尔布(David Kolb)提出的成人经验培训圈理论对构建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有很好的启发,他认为对成人的培训要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在注重受训人员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以下的四个阶段(见图1),它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培训。
图1 科尔布成人经验培训圈理论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政务培训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支持并优化教学,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当前,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等,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在国内外,教育技术应用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模式:基于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
根据成人教育规律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急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政务培训中的应用。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培训,一则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认知主题作用的发挥,二则有利于学员更好的获取与保持知识,三则有利于电子政务教育工作者更有效得组织与管理教学信息,四则有利于学员尽快掌握信息时代所应具备的技能。只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政务培训课程中的应用,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培训范围,降低培训成本。
五、如何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电子政务课程培训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子政务课程相结合,就要使用适合电子政务课程和学员特点的技术,除了我们常见的传统的教育模式配合些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种技术外,这里主要介绍两种技术,一种是使用电子政务实验平台进行培训。另一种是应用网络开展网上电子政务培训。
1.使用电子政务实验平台,或参加真实的电子政务系统操作的培训。电子政务实验平台是由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的适合教学的学习平台,它将现实的电子政务工作模拟出来,真实的再现电子政务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可以不影响真实的电子政务工作环境,学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业务,如扮演公务员进行政府信息,公共服务管理,扮演企业人员申请事务办理,纳税,扮演公众个人,进行与教育、住房、保险等各方面的信息查询与事务处理申请等操作。
使用电子政务实验平台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也与传统的方式不同,要以“任务为驱动,以专家检查为指导,学用结合,以用带学,以评促用,解决电子政务中具体问题”的方式进行电子政务培训。这种方式适合集体培训,教师要设计好任务及要求,和评判是否培训合格的标准,培训过程中,以学员操作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充分调动学员对的积极性。
2.应用信息网开展网上电子政务培训。开办网络电子政务培训班,采用网上报名,自愿参加的办法,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授课,推行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答题,网上阅卷的方法,考试合格后培训中心颁发合格证书,实行网上教育培训,既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也可以为广大公务员或民众提供方便,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交流,谈工作体会,以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学习典型,带动全局,传射辐射示范效应。这种方式适合个体学习,学习时间自由,自主性强,学习的主体范围很大,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六、注意解决教育技术在电子政务培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技术应用中主要有三类问题:第一类是由于“人”的技术和经验等造成的,比如课件制作的恰当性差、内容的编排不尽科学等;第二类是由于“物(媒体)”本身的缺陷造成的,比如投影效果不好、麦克啸叫等;第三类是由“人和物(教学媒体)”相结合的偏差造成的,比如信息量过大、教学信息传播中,发送者(教师)和接受者(学员)联系不紧密等。具体如下:
1.信息量过大、讲授太快,学员接受起来困难。
2.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媒体组合不恰当,过分倚重某一媒体或某些媒体,造成偏差。
4.师生缺乏交流,学员有被遗忘的感觉。
5.试图用多媒体替代真实。
6.媒体本身的缺陷影响教学效果。
解决教育技术应用中现存问题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
2.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受众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和讲授方式。
3.科学组合媒体,适度把握课堂传递的教学信息量。
4.在课堂讲授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员的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课件制作要做到强强联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桥梁作用和技术支持作用。
6.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7.加强市场调研,与各教学设备研发单位和其它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提高教学设备的建设水平。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信息采集重复、信息资源共享率低等问题,在电子政务的组织管理,信息安全防范体系等重大问题上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建议要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和整合,提高领导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尽快建立系统和行业统一的系统建设评估体系,使电子政务的建设有正确的发展引导方向。要做到这些就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提高电子政务培训效果,扩大培训范围,降低培训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扬言之.略论多媒体技术在干部教育中的应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王莉,陈建军.教育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一、当前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
教师培训,是一种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的教师教育活动。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培训”“继续教育”是每位教师必须参与的专业发展活动。调查数据显示,有33.3%的教师在寒暑假参加过集中培训。但从培训效果来说,大部分的集中培训很容易流于形式,往往泛泛而谈。根据现代教育报和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调查”的结果,四成教师坦言集中培训效果不如意[1]。以大班式讲座、教科研知识和理念为主要内容及专家一言堂式的培训仍然是教科研培训的主要形式。教师立足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接受教育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其进行教学设计工作的方式。传统“专家讲、教师听”的灌输式教科研培训,教师往往不能有效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目前教科研培训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培训缺乏整体设计,各个项目、课题中心组各自为政
区县教科所的教科研工作者很大一部分工作的目标在于服务、引领、指导基层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支持基层学校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科研基本能力。基层教师的教科研培训需要以教科研素养为框架,整体设计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教科研培训工作除了区县教科所之外,还包括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师训部,基层学校教科研领导还参加专门为中层以上干部开设的相关教科研课程及项目。除此之外,国家级、市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项目,各个学会理事会的研究课题中心组都为教师提供了接受教科研培训的机会。由于很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都是“签到――听会――回家――忘记”的模式和流程,教师无法分辨所参与的培训活动是针对教育科研素养哪一个方面的问题而设计,参会的目的不清晰,培训活动后往往又全身心投入到惯常的模式化思维、模式化行动的工作中,培训中得到的一点思维的火花很快就被忽略了,无法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2.培训流程安排模式化,缺乏创新型的学员参与式培训
教师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参与教科研培训,这需要培训设计者有预先的周密安排。正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之前,提前就要将一堂课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一样,教师培训的流程安排也需要提前做好设计。常规的教科研培训设计往往都是这样的:
首先,主管领导讲话,强调本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性,介绍主讲者的背景、成果、称号等等;
其次,主讲者用各种PPT演示文稿,告诉教师,教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互动环节,领导问,各位老师有问题吗?偶尔一两位老师能够表达对专家的仰慕,或是提出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请专家解答,常常都是学员教师一片安静;
最后,主管领导宣布培训成果启迪了教师的研究智慧,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然后培训活动顺利结束。
这样的培训流程已经模式化,学员教师难以主动而积极参加,也难以有时间互动交流,学员教师仅仅是以听众的身份来“被培训”,不能说这样安排互动环节的培训就是参与式的培训。
3.培训效果评价标准模糊,学员不知因何而来,不知所学何物
学员参与教科研培训是有期待有目标的,而且常常希望从中得到具体有针对性的教科研课题指导,但作为培训设计者,要照顾多个层面的需求,难以为每位从事教科研的教师提供细致而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员教师参与教科研培训活动,为的是领悟教科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体的课题研究实践还应当回到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评价教科研培训活动的效果,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观察和评测学员教师实践中的教科研行动,帮助学员教师认识到自己参加培训所为何来、所学何物。
二、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必要性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2]。学习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独特性。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和机能基础上,学习风格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故学习风格因人而异。其二,稳定性。学习风格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尽管有些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个体会变得更善于分析、深思熟虑、内向慎重,但个体学习风格的特点在同龄人中所保持的相对地位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三,兼有活动和个性两重功能。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与个性特征本身的不同之点,在于它对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它们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发生作用,而充当这一媒介的是学习风格。学习风格以其活动的功能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又以其个性的功能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及其成效。学习风格这两种功能总是同步发挥作用的[3]。
教师能够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源自对自身学习风格的认可与发挥。以往的教科研培训活动,常常忽视学员教师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教”的责任优先,学员教师是否“学”有所得往往不在组织者的考虑范畴之内,而学员教师长期以来接受这样的培训活动熏陶,容易“忘记”自己有主动学习的责任。倘若教科研课程设计者,从学员教师“学”的角度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经验并评价课程效果,是不是更加符合学习者的特征呢?
基于学习风格来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正是立足学员教师的作为学习者“学”的特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学员教师所适合的学习策略,一方面通过培训课程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考虑到“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并作出研究与改进,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三、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原则
在实践操作层面,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首先必须遵循一般的课程设计基本原则,例如课程目标要清晰具体、课程内容选择关注核心的教科研素养组成要素、教学经验的组织适合学员教师的教学研究背景、效果评价要和课程的目标能够依存。作为基于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还应当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1.适当性原则
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设计是以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为基本出发点,在考虑学员教师学习风格的层面上,可以选取学习风格中某一要素上信效度都比较高的量表,提前对教师的学习风格展开测试,利用收集的数据做参考,主讲者安排学员的分组、小组分工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效果的测量评价工作。这样既能够照顾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又锚定教科研培训课程的既定方向,达到“教”与“学”的平衡互利。
2.系统性原则
教科研培训课程是一系列培训课程的组合,有着内在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绝不是各种教科研方法、课题开题讲座、研究报告辅导等培训活动的“拼盘”。但在学习风格要素的维度上,这一系列培训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各种学习风格之间的“混搭风”,学员教师有多样化的学习背景、多学科教育科学研究背景。因此,为学员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学习风格“套餐”,学员教师从课程中获得的“营养”才能更加丰富。
3.真实性原则
学员教师参与教科研培训课程的目的是提升教科研素养,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使用所学过的理念、方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设计中,选取的教科研案例、提供的研究报告、给出的研究范式都是基于真实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开阔学员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视野,另一方面也引导学员教师在实践中基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开展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工作,用真实的研究数据和材料论证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四、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路径
结合本区县对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针对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的多样性,总结出以下设计基于学员教师学习风格的教科研培训课程可以参考的路径:
第一,选取可靠的学习风格量表,对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进行测量。
第二,制定课程的基本框架或者纲要,明确课程结束后学员教师的主要学习结果,对课堂探讨的学习内容及主要针对的学习风格进行设计。
第三,规划并开发详细的课程内容,以教科研素养的基本框架为主题,设定学习效果评价的要求,开发学习材料,准备讨论资源,有目的地针对各种学习风格组织学习经验。
第四,实施课程内容,采取积极的、以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为核心的教学活动,请学员教师评价自己的学习风格与课程实施的契合度,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第五,开发并完善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评估系统,从学员教师的表现――撰写教科研相关报告、撰写研究论文来评量课程的优劣之处,以推进基于学习风格的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完善。
困难和问题正是引导我们走向研究的火种,我们将进一步改进课程设计的多个环节,力图以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教师教科研培训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而继续努力。
――――――――
参考文献
[1] 教师培训怎样叫好又叫座[N].现代教育报,2013-6-2.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重点学习了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探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学习的设计、教学实施计划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等内容。这次培训学习,我无论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还是在信息技术操作上,都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
在培训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在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训操作中,我学会了更多的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以及应用;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处理对课程有利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了跟众位老师的学习和交流,加深了我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进一步理解。我也感受到王玉龙老师对教学事业的热情和专业水平,也要求自己要不断学习和拓展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教学教育能力与专业水平。
课堂是灵活的,教学模式是多变的。在整个培训中,我理解了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还要懂得如何利用和挖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一切技术手段,去成就一堂精彩的课。教育技术是为教学而服务,它不仅局限在音像、多媒体技术上,还应充分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视教育过程的研究与开发,重视教学设计和评价。作为一名新老师,更应懂得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用什么方法教;应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用于课堂教学,用于个性化学习,用于课外活动,用于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
过去,我曾认为只要懂得word、excel、powerpoint、flash、抓图工具、视频剪辑工具等软件就可以把课程上好,认为老师只要教给学生课堂知识就够了。但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信息技术对新课程的支持作用,更深刻的理解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并学会了进行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学会了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创设高效学习环境,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教育能力水平的高低将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今后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和钻研教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关键词】基层卫生;乡医;学历教育;现状调查
朝阳市中心医院是辽宁省朝阳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作为中国医科大学朝阳市唯一的区域校园,从2008年开始负责为全市范围内参加中国医科大学CMB#08-893项目学历教育的乡医进行学历教育,提供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并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3]通过区域校园,乡医不受与学校总校区距离的制约,能够在周末参加正规的成人学历教育。为深入了解近年来乡医在岗培训现状,有必要对所有参加专科学历教育的乡医进行调查。
1调查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内容
1.1.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乡村医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文化教育程度、工作单位级别等。
1.1.2在岗培训情况:主要包括上课方式、网络化课程的需求情况、接受网络化课程的原因等。
1.1.3满意度调查:包括现有教育方式、教育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及改进措施等。
1.2调查方法:通过对三个期别所有参加中国医科大学CMB#08-893项目专科学历教育的乡医发放调查表进行普查。调查时间为2011年7月各期别期末考试发卷前。
1.3调查问卷收回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5份,收回253份,有效问卷253份,占发放问卷的99.22%。
2调查结果
利用Office软件对有效问卷整理汇总,情况如下。
2.1基本情况
2.1.1地区分布情况: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参加培训的乡来自全市5县(市)2区,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2.1.2年龄情况:在参加调查的253名乡医中,平均年龄38.38岁,具体情况详见表1。
2.1.3性别情况:在参加调查的253名乡村医生中,男性114人,女性139人,男女比例为1∶1.22。
2.2.1上课方式:本次调查的253份有效问卷中,245人以面授的形式上课,1人以网络教学的形式上课,5人以其他形式上课,2人未作回答。
2.2.2网络化教学的接受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253份有效问卷中,226人希望教学中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17人不希望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9人回答无所谓,1人未作回答。
2.2.3接受网络化教学的原因:在希望教学中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的226人中,56人将学习方式自由作为选择原因,94人选择便于不断复习,56人选择便于解决工学矛盾,5人同时选择学习方式自由、便于不断复习和便于解决工学矛盾,3人同时选择学习方式自由和便于不断复习,2人同时选择便于不断复习和便于解决工学矛盾。
2.2.4不接受网络化教学的原因:在不接受教学中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的17人中,8人选择不利于和教师的沟通,6人选择不利于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同时选择不利于和教师的沟通和不利于对重点内容的把握2人,1人选择其他原因。
2.3满意度调查
2.3.1教育方式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的253份有效问卷中,满意人数253人,满意度100%。
2.3.2教育质量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的253份有效问卷中,满意人数253人,满意度100%。
3讨论与建议
3.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时间选择在期末考试发卷前,使得参与调查的人数能够得到保证,便于调查的集中进行,调查应答率高。所调查人员基本覆盖全市5县(市)2区所有乡镇(街道)基层卫生机构,所调查人员均具备中专或同等学力、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目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调查中未发现市级以上卫生机构人员参与,说明入学时资格审查准确,符合招生条件。择优录取的部分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免费进入成人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专科学历教育,杜绝其他层次卫生人员乱占免费学历教育的名额,确保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在岗培训:本次调查可知目前乡医在职培训基本采取周末面授与其它时间应用教学光盘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本次调查乡医平均年龄38岁,该年龄层次人员在单位基本上是业务骨干,在家庭中承上启下,上有老、下有小,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此年龄阶段接受学历教育,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加上家庭因素(疾病、婚嫁等)、单位因素(疑难重症抢救、手术、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部分乡医面授课时得不到保证。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媒体网络教学逐步走入课堂。本次调查中,89.33%的人希望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建议今后逐渐加大网络化教学比重,使乡医学习方式更加自由,便于日常复习和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于家庭困难的乡医,可以节省差旅费,降低学习成本。对于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需与教师沟通的问题,通过师生帮扶“结对子”等其它形式解决。
3.3满意度调查:由于本次调查采取实名普查的方法,且被调查人员的学历教育免学费及教材费,个别学员存在思想顾虑,对于敏感性问题不愿做正确答复,使教育方式和教育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值的偏高,存在报告偏倚。建议今后调查将敏感性与非敏感性问题区分开来,对涉及敏感性问题的调查采取匿名调查的方法,利于控制偏倚。参考文献
[1]CMB#08-893:中国医科大学“乡村医生及社区医生培训”项目,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批准立项.目标是利用设立区域校园,开展乡村医生及社区医生学历教育与培训.
新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统筹规划。为使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各学校要成立实验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实施课改实验工作。
二、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实施新课改
为保障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学校要选派得力教师实施课改工作。小学起始年级实施新课改的教师要求年龄在周岁以下,第一学历为中师及以上学历,且教学思想先进,业务能力强,有协作精神。
三、加强教师培训,为课改实验做好准备,
(一)培训原则: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二)培训内容: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政策、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
通识培训的专题主要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与教师评价”、“新课程与学生发展”、“新课程与学校的发展”等。
学科培训:面向各学科教师,分学科进行,结合学科特点和基本要求探讨新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学科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⑴新课程标准解读,包括课程标准介绍、与现行大纲的比较。⑵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⑶教材具体内容解析,即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等。⑷教学实施研讨,包括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原则、策略与方法等。⑸根据各学校需要和实验进展情况,组织课例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
(四)培训的主要途径及材料:由于当前“非典”的影响,由原来的聘请专家培训,改为以学校自己组织培训为主。一是学习教育局为启动新课改编写的《教会学生学习—课改的宗旨》、《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的使命》、《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三本学习材料;二是学习山东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教材;三是组织教师观看新课程的培训光盘;四是搞好校本培训;五是组织小规模的县级培训。充分发挥我县省、市、县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摩课,进行培训。
课程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的培养目标是增强课程理解。教师的课程理解就是教师以课程主体身份对其既有课程教学经验的价值和缺陷进行客观审视,在对外来教育改革理论和要求理性分析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作出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决断。[2]目前,选择对教师进行分类培养的培训机构逐渐增加,随着分类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课程理解有了不同的层次,在青年教师和名教师两大类培训取向上分别体现“教育情感”和“课程智慧”。青年教师的培训取向类型设置为教育情感类型,体现为应用型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作为启蒙课程知识的培训型态、课堂技能训练的培训型态。名教师培训取向类型设置为课程智慧类型,体现为学术型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理解的培训型态、课程反思改进的培训型态、构建个人知识的培训型态。
教育情感反映青年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的把握与投入程度,教育情感更多地让青年教师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正式课程只有经过青年教师的教育情感投入和自我建构,才能转化为课堂里实际的运作课程。教学表面上是操作行为,但实际上是基于教育情感的行为,或明或暗地受到了青年教师教育情感的主导。课程智慧其内涵结构有课程目标意识、学习过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能力、发展性评价力等。假设青年教师的课程理解是以培训课程知识和培养教育情感投入为基点,名教师的课程理解则以提升开发课程资源能力和课程转化力为培养目标。
二、课程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路线和关键要素
课程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需要引导教师对其仅仅依靠日常经验而获得课程理解予以理性分析,关注教师的课程理解可以使教师走向对“为什么这样教”“什么是适合我的更好的教学”等教学价值的追问和澄清。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教师的课程理解可能成为“后课改时代”推进课程改革的破冰之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向选择。[2]课程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不是一种被迫的接受,而是基于原有知识观不断吸纳课程知识并主动重组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过程。如何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其实是一个经典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延伸。课程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或多或少是沿着下列路线发生的:(1)出现一个需要解决的课程问题;(2)搜索教师个人知识结构记忆,发现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3)作为学习者之间共同互动或专家指导的结果获得了新的知识;(4)导致积极结果的新知识成为教师个人知识的一部分;(5)这种知识通过社会化和教育教学过程得以传递;(6)这种新知识进入教师专业发展的记忆中,并且在未来相同的教育教学问题再出现时成为决策选择或行动的基础。
课程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要素是转化力。“你不要强迫这些事情运转,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创造条件使人们能够考虑和促使人们考虑个人的和大家的见解,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技能开发的实践。强制性的东西用得越多,时髦的东西就越泛滥,变革看起来就更多表面化的东西和偏离教学的真正目标。”[3]教师课程转化力的建构是教师通过情境性思维、批判性反思,探讨他们的决定、判断、行为及其中隐含的课程价值和意义。课程转化力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增强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高判断和自我管理的层次。教师的课程转化力就是在学校多元、复杂的教育情境中,与学生一起从事课程改革意义的建构,及时提供支持和改变课程改革的环境和条件,有效地规划丰富的、智慧的课程资源。
三、课程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实践
体现“教育情感”和“课程智慧”的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教育,即体现一种主体教育思想。鉴于此,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以培养青年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提升名师的课程转化力为关键要素,以“导学、导思、导行”为核心内容,加强课程知识系统学习和教学思维培训,加大实践性课程设置力度,以力求“开放”的教师培养格局。因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悟性”,在种种“教学模式”“教育技巧”的背后,教师应有深厚的课程意识作为背景。
(一)课程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基本范式
课程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基本范式以“三导”为核心,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重视课程意识尤其是思维与方法培训,以提高其课程素养。其中,“导学”是基础,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学好课程知识。“导思”是关键,就是引导教师学会课程视域中思考和辨析,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导行”是目的,就是引导教师通过课程知识学习与思考,转化于教育教学实践。
从学员自我教育角度而言,“导学” 即“接受习得”,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首要任务。其基本环节包括:一是理论学习,集中学习有关显性化的课程知识,其基本内容可根据教师已有水平的不同而进行灵活的调整,但基本方面包括课程论依据;二是方法习得,学习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扎根理论、专业成长史撰写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个性及人格分析法等;三是专题研讨,主题由培训专家和教师商讨确定,例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等,方式采用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等;四是交流分享,以“教师的课程意识”为主题,交流和分享理论学习、方法习得和专题研讨过程中产生或发现的,课程视域中有关教师角色定位的认识、疑难、困惑等问题。
从学员自我教育角度而言,“导思”即研究发现,是名师培训的关键。基本环节包括:一是批判阅读,要求名师批判性地阅读指定的课程论著作,并做出批注,阐述自己的理由;二是拓展阅读,名师体验性地研读指定的国外课程论、教学论著作或者其他专门的教育学著作;三是反思研究,结合理论学习和读书收获,回顾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发生的成功故事、困惑事件,或者讲述对自己触动很大的特殊事件并进行根源反思;四是交流分享――以“我的教育故事”为主题,结合读书与反思,名师运用叙事手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交流分享从中发现的问题与困惑,分析自己独特的教育人格和个人知识的存在和作用;五是理论建构,培训专家和名师合作,整理和分析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的新发现,从中提炼出富有理论价值的主题或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和理论建构,并撰写成论文。在此过程中,重视对名师就教育教学课程改变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开设一些对研究课题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专题课,切实引导名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导思”重在课程资源意识的培养,提升课程转化力,如教师的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专业意识和行为、课程评价力等。名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提升课程转化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因为它能使名师产生较高水平的工作满意感和成功感,并使其强烈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和智力得到发展,这对名师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从学员自我教育角度而言,“导行”即实践探索,是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的有效保障。其基本环节包括:一是合作研究,培训专家到学员所在学校,与学员合作进行“现场教学”,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发掘教师的个人知识。在这培训阶段中,要以个别开发指导为主,让教师自己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或通过指导教师制订的开发方案促进教师积极进行个别指导下的学习。教师显然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他们能恰当选择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需要能作出最适当的判断。二是实践指导,教师把培训中得到的收获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程理念、教育行为进行相应的分析、反思、总结,进行教学改变的试验。三是交流分享,以“我和我的教育”为主题,交流分享个案研究、现场教学、教学改变的经验与体会。四是建构新知,教师总结培训的收获,规划个人管理专业生涯发展,设计教育教学的改进策略和行动计划。
(二)以教育情感为起点,树立青年教师的课程意识
青年教师时期是形成基本专业行为的关键期。他们面临的挑战来自学生、家长、同事和校长。他们必须改变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举止言行,而养成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行为。如学会运用两分钟的预备铃,学会上好每堂课,学会应对学生的调皮、恶作剧和突发事件,学会布置和批改作业,学会与比自己年长的学生家长打交道等。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行为,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课程意识的树立是前提和关键。教学缺乏课程意识就是缺乏了前瞻意识。课程意识使得青年教师站在教学的起点,对本学科的教学进行全程统筹安排。值得青年教师进行深度并专业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教师该怎样备课”。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实践操作中, 以教育情感为起点,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是理论学习,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方式。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开阔学员课程视野的特点,针对学员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学员学习与研究的需要,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阶段二是课堂引领,主要采用学员与名师展示各自教育观点,分享彼此教育教学经验,培养教育情感的投入;名师的引领,课堂的研讨,观点的碰撞,在这个展示、交流与研讨过程中,学员的课程素养得到了真实提升。阶段三是实践探究,实践探究主要采用学员展示自身课堂教学实践或进行学员专题交流、学员作专题发言。
(三)以课程智慧为追求,提升名师的转化力
专业发展培训作为实践哲学,其核心概念即转化力。人类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实践哲学有不同的特质,当用实践哲学的若干理论或主张关注专业发展培训时,培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转换或改造,或赋予其新的规定性。这个新的规定性就是课程转化力。确立探究实践的教育立场、课程目光和课程尺度,探寻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的教育逻辑和基础,完成实践的培训转向。名师习惯于教师的角色,具有能力探讨较抽象、较深入的课程问题,有带教老师、课程编制、教学视导能力,培训应对名师提供系统的资助服务,使其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为系统、深入的课程知识,追求课程智慧。培训课程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集中专题培训,导师结对指导,个人研修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建立讲师团制度和“名师”带教骨干教师制度、蹲点培训、建立名师个人网页,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在培训方式上,将理论知识讲授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使理论培训注重操作性,实践课程注重理论性。采用集中通识培训、学科实践培训、导师和学员交互式个性培训、跨区域交流培训等方式进行,切实提升名师的课程转化力。一是采用“互动性”培训方式。其具体做法是由学科专家组织学科讲座活动,传递学科前沿信息或讲述教学实践经验,将学科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由学员将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困惑、问题提出来,学科专家或导师针对具体情况答疑解惑,提出预设性“策略”与“建议”。二是“实战性”培训方式。其具体步骤是先由学员上课,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学员进行初步诊断,发现问题,导师引导学员有针对性地探讨问题,并将有关教学理论引入课堂。如由不同学员执教同一教案,在比较中寻求最佳教学组合,进一步检验预设性“策略”与“建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三是“观摩式”培训方式,如同一导师指导的学员相互观摩,学科间不同导师学员相互观摩,本市同行跨学区观摩,跨地市同行观摩。四是导师和学员交互式个性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由导师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化指导。
参考文献: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有听、说、读、写、画、唱、跳这些基本功。这次,我听了几天课。这些老师们都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邱婷老师,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拓展,注重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巧记单词,她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相同的读音单词,帮助学生认读新单词。阅读中的任务设置也很到位,阅读时采用了略读和细读。在教学中,老师充分体现了阅读课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话题,帮助学生化解了重难点,指导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邱老师在教学中,也注重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言。
还有廖老师的课,也让我开了眼界。廖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了突破重难点,老师运用了抢答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自制了教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还使我们明白了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学习,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词汇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对英语教师的口语、语音、技能等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不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势必会被动挨打,还误人子弟。
三、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
这次培训,领导、老师根据我们学员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课程,如精读,让我们重温了以前学过的一些语法知识;还有语音课,语音老师准确的发音让我们佩服,她对每个音素的生动讲解让我们对牢记在心;她还给我们上口语课,让我们感受了标准的英语口语,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口语交际;在这几天里,我们不管是英语口语、语音、语调,还是听力都有了很大进步。
四、了解了最新的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民族地区中职教师培训项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ZX11),主持人:廖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10-02
开展中职教师培训,能够有力地提升中职骨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14年,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承办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教师培训”中职教师培训项目,开展了骨干教师培训。过程中对以往中职教师培训项目进行了研究。本文总结了所发现的存在于培训中的一些普遍问题,并在项目实践基础上展开对策研究,以期能够为其他教师培训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职培训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培训时间紧
就实际情况而言,中职教师的集中培训时间是较为紧张的,往往只有几周时间。广西电大承办的中职培训项目,规划上虽然要进行长达一年的跟踪培训、学习,但集中到电大来进行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的时间只有15天,期间还有完成考核,培训节奏不可谓不紧凑,乃至紧张。培训的知识大多都是时下行业相关最新,教师们在短时间接受与理解存在一定难度。
(二)培训内容多
从中职培训内容上来看,培训方会根据相关文件、教师实际需求来综合考量、设置集中培训时的课程。虽然同一期培训的教师学科背景相同或者相近,但是专业多种多样,培训需求不尽相同,培训单位在课程上会最大程度照顾,同时要体现培训文件精神,最终设置的课程数量也不在少数。广西电大中职培训项目在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精神指导下,在15天时间内,几乎每天上午都有理论知识课程,而且不重复,所涉及知识类别累计几十个。此外,还安排有实操课程。这么大量的知识学习,不可谓不是一个挑战。
(三)培训考核难
如前所述,一方面,中职教师集中培训的时间较为紧张,课程内容设置较为繁多,这直接导致参训教师在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知识上存在一定难度,培训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考核方式以传统的实际操作、论文书写为主,既不高效,也不能充分体现培训结果。
二、完善广西中职教师培训的对策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Flipping Classroom的翻译,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顾名思义,将课堂进行了“颠倒翻转”,传统课堂是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堂外进行作业,而如今则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师生着眼于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课堂外,比如家里,学生则通过上网、看视频、与同学在线交流等诸多手段,完成自主学习。
(二)在中职培训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一是硬件条件到位。培训地具备计算机、网络设施设备,参训教师通常也是具备上网条件的。二是借助Moodle平台可以便捷开展翻转课堂。Moodle平台是一个集个性化学习、知识传播、反思和交流为站式服务平台,具有课程管理功能,其中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三是便于操作。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便捷地查阅培训资料、上传考核资料、完成大部分考试项目。
(三)翻转课堂在中职培训中的实施策略
1.开展预培训。通过针对培训专门建立的Moodle平台上传培训相关视频、图像、文字等形式的资料,参训教师可以在集中培训前先行上网浏览、学习,这样就缩短了集中培训了理论学习时间。同时,网上有在线答疑、预培训测试题,帮助较为及时地解决参训教师学习问题,巩固自己所学内容,使得原本紧张的培训节奏得到缓和。
2.开展在线学习。参训教师可在Moodle平台上进行在线学习、交流、协作等,同时可以在线保存学习资料等。
3.开展网络化考核。除了传统的也是必要的现场动手操作演示,其他考核均可在网上完成。比如文本作业、专题测验、考核程序等,都可以在线上传或者作答,有的可以即刻给出分数,极大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华兵.论中职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裴衣非,卢凤,庞润芳.翻转教学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实施研究[J]. 信息与电脑,2012:241+243.
[3]惠世恩,苗树胜,闫文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体系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 68-71+96.
微课程重点在于强调学员体验和情境设置的重要作用。这种理念和体验式学习理念有着异曲同工的感觉。体验式微课程培训是把微课程当做是培训的纽带和桥梁,将教学和培训内容运用微课程这种模式呈现出来。这里培训的中心和主题不是微课程本身,而是让主题得以开展的工具和方式。各个微课程培训中,每个环节和其他微课程形成统一性整体,又以独立信息的形式存在,各个微课程之间有着紧密内部结构,并不完全独立。微课程只是对于教学的某个知识点很适用,但不适用所有知识和单元,尤其比较复杂的信息就难以使用了。根据体验式微课程教师培训模式给学员带来的学习感觉完全不同,微课程内容较短且针对性比较强,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人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对学员有着较大吸引力。同时这一模式的培训亮点就是学习持续性比较强且时间灵活,接受培训的学员能够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达到持续学习的目的。
(二)国内外微课堂研究的现状
首先国外研究微课堂的现状。微课堂研究内容既要研究概念,也要研究课程设计方案,其方向在于微课程是教育变革的一种形式,是在线方式学习和收索知识的一种全新方式。在著名的《TheseLecturesAreGonein60Seconds》中阐述,微课程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初衷,构建知识框架并介绍其概念和关键词。在美国职业安全课程上将微课程率先用于教学,获得良好效果。课程将几小时的课时压缩在很短时间内,利用音频和视频文件可以进行重复收听。另外学生喜爱度和通过率的高数值也说明微课程的价值。国外主要面向学生,而将微课程用于教师发展专业培训的研究比较少。其次国内研究微课堂的现状。国内对微课堂的研究和与探索基本是跟时代相对应的知识、信息的碎片化尝试,是运用科技媒体技术,让信息能够为知识领域服务。现在进行的微课堂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名字尚未统一,有微课、微课堂、微型课程等等很多,根据对E-learning行业、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理解和定义不同,各种微课程呈现多元化发展。虽然在教师培训中启用微课程模式,但是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对开设教师培训的微课程展开方式以及效果如何还是未知数。
二、微课程体验式教师培训的策略
(一)培训策略和模型构建、实施的理论基础
首先成人理论。因为环境、生理、心理、年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成人表现出的学习特征和青少年儿童不同。成人学习具有自主和独立的概念,其主动性和孩子有着明显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教育知识的模式不能是灌输式,要运用交流、探讨的学习模式。成人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要将学员的经验纳入设计范畴,并通过学习加以利用。其次ADDIE教学模型。ADDIE模型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广泛和经典的模型,将教学体系分为评价、实施、开发、设计、分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各自任务形成综合性整体。不但包括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包括对指导结果进行修改;实施是设置教学环境并实践教学目标;开发是考量教材怎样编制;设计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如何学习;分析是考察学习者的目标以及对其目标进行分析。最后Kolb体验式模型。这种模型包括四个结构是:培训中具体感觉、对教育的观察和反思、逐渐形成较为抽象的概念、在现实教育中对概念进行检验,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让学员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并进行互动评价和反思交流。
(二)构建微课堂体验式培训的初级模型
首先对培训者的需要进行分析,包括对培训环境、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联系。尽可能多的对培训者的需要进行了解以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其次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陪训方式、学习策略选择、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等课程进行选择,并将目标细分成为不同的子目标。其三培训资源和课程。在培训设计的基础上策划活动需要的资源,包括环境开发、数学媒体开发、培训内容开发。第四培训实施阶段。通过体验、分享、反思、应用、交流、总结等六个环节对微课程进行试验。最后反馈培训的效果,利用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学员的满意程度数据。
三、微课堂体验式培训对教师的启示
(一)对构建教师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精神有促进作用
微课堂实验式培训要在认知、行为、情感的学习上获得收获和平衡、推进模糊了解和主体概念、练习和发展技巧以及培养感情和态度于一身,为重新制定教师培训体系设计和寻找新思路。在教师培训传统模式中,不管的参训教师还是培训基地,对完成培训目标基本是收获规律性、普遍的知识,缺少培育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必要参照。换句话说,教师知识能够分为背景知识、实践知识、策略知识以及本体性知识。背景知识和本体性知识能够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获取,但是实践知识和策略知识却不能够引用简单的传递信息等方式获得。人们一般运用分析他人教育案例进而了解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渠道,而他人因为实践而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办法用替代经验的方式得到,只能通过经历进而获得经验。教师职业是专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的知识沉淀,之后逐渐形成的体系和心理特点,一部分是通过技巧反复练习而形成,一部分是通过分析、实践、讨论、领悟、反思问题情境而促进能力不断提升。前者能力属于比较低层次的,后者则是教师具有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技能形成是属于比较高水平能力的扩展,都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而需要在一定情景和环境中展开。培训教师过程中,最难以实现的目标就是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很多培训班运用讲座形式对教师专业精神进行培养,这种方式把参加培训的主体变成旁观的客体,他们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不能真正震撼参与者的心灵。
(二)微课程体验式教师培训的内容要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为目标
微课程体验式培训关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站在教师的角度上,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和困难是他们真实的世界。培训活动所进行的内容不要仅仅注重提升教师素质,也要将解决实际问题纳入培训的内容中。取向是解决问题的培训,才能够真正彰显教师为本的理念,这种培训追求的是针对性和真实性。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培训的核心应该是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训内容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优秀教师基本能力是对学生学习概念的把握和理解。教师最大问题是对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关怀缺失理性,其表现为对学习中的学习策略、差异点、难点和起点缺少认知。教师在理想化的假设中进行教学行动。另外教师对学科成绩和学科教育比较关心,并没有把学生当作社会人来关注其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此类具有缺失性的关注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跨越学科的制约,对学生不同阶段特质和遇见的问题进行了解,将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快乐、健康的人。其次对教师的职业追求和职业状态予以关注。教师面临的另一种问题是职业生存的状态,特别是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德国就进行过关于合理发声的教师体验式训练,它的目标是让每个参训者都能够听见最好的声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能够掌握发声的正确方式。另外教师心理问题和压力的疏导和缓解也是培训的重要课题之一。最后体验式培训要对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适应性进行关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适应变革,并解决变革中遇见的问题。例如在面对教材改革时,就要对新知识进行定位和梳理,对新增加的知识点进行提升和拓展,将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特别是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在面对变革时,就需要微课程体验式培训帮助他们适应变革。
(三)微课程构建起培训教师全方位、立体式的模式
微课程体验式培训构建的理念对于教师来说既丰富教学目标又丰富教学模式,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组成教师素养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他们分别是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演练式是提高专业能力而进行的训练模式;讲授式的针对提升专业知识而进行的训练;开启心灵是对专业精神而进行的培训模式。假如微课程能从根本上拓展到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上,就会从根源上对教师培训的实践和理念进行改变。目前不论是体验式、演练式还是讲授式,就要将参与的理念渗透其中,因为只有参与才能够建立其微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够让培训成为积极、主动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