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特性

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3 14:55: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环境的特性

篇1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

为本文通讯作者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加,中国也经历着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环境危机。仅以2011年为例,中国人经历了日本核泄漏危机带来的恐慌、哈药六厂污染环境带来的困惑以及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带来的愤怒。日本地震是天灾,难以避免,但是将核废水排入海中却是人为,核废水是否会污染海洋还没有定论,也许几十年之后结果才会显现,对沿海各国的影响也不一定相同,那么,在不能确定危害是否存在、何时发现后果、对谁产生影响时,该如何决策?哈药六厂投巨资装修和做广告,但是对多年的污染问题却一推再推,2010年该公司的环保投入仅是其广告投入的1/27,那么,在面对即时的金钱收益和延迟的环境危害时,人们会如何取舍?中国渤海湾康菲钻井平台漏油事件造成渤海的严重污染,众多专家给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和建议,除了技术因素,还需要考虑短时效益和长期影响,各种方案的风险性等等。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极为复杂的,是典型的多维度事件,它涵盖3个基本的偏好维度:风险、时间与社会性,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之后,以某种可能性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地方,使得某些人群受到影响[1]。那么,生态环境决策可以看做是包含风险决策、跨期决策和社会两难决策的多特征决策。要研究如何促使人们做出亲环境的决策和行为,就不能从单一的维度囫囵吞枣地进行探讨和分析,而需要结合生态环境决策的多特征属性进行分析。生态环境决策是对几种生态环境的状态进行评估和判断,进而对产生这几种生态状态的行为进行选择的过程。目前,研究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是从决策的角度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还较为少见,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一梳理和综述,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1生态环境决策的风险性

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无法确切知道某个环境问题是否一定会发生,环境问题的出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人们只能以概率的形式对环境危害的发生做出估计,故而,在以不同概率出现的环境问题之间做出选择就是一个风险决策。一般来讲,人们会偏好概率大、收益高或者损失小的选项,否则,人们会在概率与损益值之间做出权衡。

在进行生态环境决策时,人们常常要在金钱和环境之间进行取舍。相对于环境问题,金钱的损益金额是更容易确定的,环境风险决策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是要在"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少的经济利益,但是有较大概率对环境造成破坏"以及"获得较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多的经济利益,但是有较小概率对环境造成破坏"之间进行选择。关于风险倾向的研究发现,概率维度上越远(可能性越小)的事件越不被重视,人们认为其影响会随着概率的减小而打折,只关心较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即存在一种概率折扣的现象。因为几乎所有环境问题都不是确定可以发生的,那么人们对于有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就不会特别在意,而会在环境问题上冒险来获得相对更为确定的经济收益。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们为什么会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收益。

2生态环境决策的跨期性

大部分环境事件对人类的影响都有延迟性,比如自然资源耗竭或者温室效应,不会引起严重的即时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有些环境问题兼具短期和长期负效应,比如城市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当下的嗅觉困扰以及长期的健康问题。通常,环境问题由污染或破坏的慢性过程组成,因此不能确定某个特定负面结果发生的时间点。在不同时间点发生的结果之间做出选择及其过程就是跨期决策。一般来讲,人们对于一个即时的积极结果的偏好要大于对一个延迟的相同值的偏好,这称为积极时间偏好;对于消极结果,人们则希望它能较晚到来,这称为消极时间偏好。绝大多数跨期决策需要权衡的问题是在一个较小较早到来的收益(或损失)和较大较晚到来的收益(或损失)之间做出选择,这会让人们感到困难。

相对于环境问题,金钱的损益发生时间是更容易确定的。一般来讲,环境跨期决策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是要在“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少的经济利益,但是在短期内对环境造成破坏”以及“获得较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很长时间后对环境造成破坏”之间进行选择。人们对金钱和环境问题都存在着对其效用的认识随时间而打折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在这两个领域的时间折扣率差异不大[2],同时也有研究者认环境问题的时间折扣率低于金钱[3]。因此就存在着一个问题,按照金钱的折扣率,200年以后的任何事情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都微不足道,那么还有多少人会为了200年以后的环境问题而损失当前的金钱利益呢?但是的确又有很多人在为了保护环境而做出贡献,那么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是不是不同于金钱呢?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小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时间折扣,从而认为很久以后的环境问题也很重要呢?这是亟需研究者们解决的问题。

3生态环境决策的社会性

做出环境保护或者破坏行为的个体和承受该环境后果的个体常常是不同的。环境友好或者不友好行为的后果可能对本人没有影响,但是会影响世界上遥远地区的人群或还没有出生的子孙后代。因而,人们常常要面对需要他人承担环境后果但是本人承担经济后果的环境事件,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环境风险决策和环境跨期决策一样,人们在进行环境社会决策时,由于环境危害承受者的人际距离不同,也有可能存在对环境危害效应打折的现象。而当决策者感受到折扣越小时,就会更能站在承受者的角度做决策,从而做出更加利他的决策;折扣越大时,对他人的利益越漠视。但是如果对环境问题像金钱问题一样,决策者仅仅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才严重才重要的话,那又怎么会有人为保护环境或他人利益而做出贡献或牺牲呢?事实上,人们面对牵涉他人利益的事件时,并不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也会从同情心、社会规范、道德原则等角度去考虑。正是由于环境保护决策的社会属性,使得价值观层面的变量非常重要,使得人们不仅仅考虑个人的得失,也会考虑行为的社会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引起的公共资源两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等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共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 )是指向社会开放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利用和获取的资源,包括数量有限、或在有限范围内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渔业、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等,公共资源管理要求社会成员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按照一定的规则有节制地获取资源,公共资源的供求才会平衡[4]。公共资源两难的核心是个人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如果人们都只顾个人利益最大化,无视整体利益,过度使用资源,后果将类似于使用同一牧场的牧人所面临的悲剧:在一个公共牧场中,每个牧人都出于自己的利益,尽可能多地饲养牲口,而这种行为导致的长期后果是牲口的总数超出了牧场所能容纳的极限,草资源很快枯竭。所有的牲口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面临饿死的境地,牧民为此而品尝了他们过度竞争的苦果。

4小结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做出生态环境决策,而生态环境决策不是一个单维度的决策,它涉及概率、时间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具有多特征的属性。基于时间维度特征的决策可以用跨期决策的范式来研究,基于概率维度特征的决策可以用风险决策的范式来研究,而基于社会维度的决策可以用社会决策的范式来研究。此外,还需要对同时具有概率、时间和社会等维度特征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人们面对这样多特征决策时更看重概率维度、时间维度还是社会维度的特征,是综合比较各个维度上的特性来进行决策,还是把某个维度赋予最高的决策权重,以这个维度特征的优先级来做决策。

总之,从决策的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梳理,有利于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和事件的特征,为今后进行生态环境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质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佘升翔,陆强.环境风险知觉和评价的整体框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07),1760-1764.

篇2

    在地缘环境中历经漫长岁月的时光雕琢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精神浓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种内在灵魂,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推动力、向心力、凝聚力。它渗透在其风俗习惯、艺术活动之中,内化于民族成员个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民族成员个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使本民族成员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指导民族实践行为。在民族的舞蹈活动中,民族成员能够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汉族的大型舞龙活动,含有民族意识的认同,含有一种潜在的凝聚力。通过舞龙,强化了巍巍中华自强不息、奋起腾飞的民族精神,刚健有力、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会表现出民族成员性格的共同性,它影响人的形体动作特征与形体表达。维族性格开朗活泼、幽默风趣,他们高兴时会摇头摆颈,这些动作被吸收到了“赛乃姆”里,形成了移颈、摇头动作。羌族的民族性格勇武不屈、豪放豁达,“跳盔甲”手执兵器、分列对阵而舞,威武雄壮,尽显粗犷性格。朝鲜族性格既沉着坚韧又内敛含蓄,故其舞蹈风貌是潇洒柔婉与刚劲跌宕兼而有之。因此,民族舞蹈也是“性格舞”,其动作性格正来源于民族性格。

篇3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生态环境是一个公共品,很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即不承担生产、治理环境的成本,却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如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区分污染者与受益者,有关政策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达到目标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急待解决的。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公共品特性出发,通过分析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制订生态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的目标选择,从而实现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公平为主、效率为辅的生态环境发展思想构架。

生态环境的公共品特性

公共品是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特性,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公共需要

说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特性,是由于生态环境具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具有这种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生态环境,如优质的空气、良好的自然环境等。

(二)外部性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另一个特征是外部性,成本和效益对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成本与效益无法对等,如上游植被造林、净化水质给下游居民带来效益,这是正的外部性,当出现正的外部性时,上游保护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而钢厂对河流造成污染,则是负的外部性,当出现负的外部性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外部性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代际之间的外部性,即期对生态环境的消费会对后代的人有负的外部性,使其无法享受到与这一代人等质等量的生态环境。

(三)公有产权

较多的生态产品以公有产权的形式出现,产权无法得到合适的界定而产生外部性。“公共地悲剧”表明,只要多人共同使用稀缺性的资源,环境就会恶化。企业在开采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因为生产外部性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使经济体系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要使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需要适度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制定合理的税率、改进计税方法和明确资源产权标准,引入市场机制等方法来解决。

生态环境同其他公共品一样具有层次性,即按受益范围的大小,有全国性公共品、跨区域性公共品和地方性公共品。清洁的空气属于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公共品,跨几个省份或辖区间的河流则属于跨区域性公共品,而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则属于地方性公共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环境都如空气一样是纯公共品,更多的生态环境产品则是准公共品,提供方式也就有所差别。

生态环境的提供方式:政府与市场

虽然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但并不一定就说明市场机制在其中就不能发挥作用,生态环境就应由政府供给。虽然面对公共品,市场机制会存在着失灵的情况,但政府机制在起作用时,也会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因此,在生态环境供给上,应对比分析市场与政府在该类生态环境产品上作用的效果。

对于具有不可分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生态环境产品,如优质的空气、良好的自然环境等,为维持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需要一定的成本进行弥补,但由于生态产品的特性使得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等价交换显得尤其困难,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故通过政府征税筹集资金是必要的。但是,由于这类公共品的不可分割性,如何精确地计量某一个消费者愿意消费的生态环境的数量和愿意承受的税收大小是困难的。虽然林达尔均衡尝试找出税收负担与公共品供给量的均衡条件,但仍不免受限于偏好信息的充分表达与否。在生态环境方面典型的税收是庇古税或污染税(环境税),但如何估计边际损害函数是困难的,导致如何找出一个准确的税率也是困难的。当然,问题不在于庇古税是否是处理这类生态环境产品的十全十美的办法,而在于它是否优于其他办法。

解决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但这一条件是交易费用为零,如前所述,无论是上游保护者与下游受益者之间的谈判,还是钢厂与周围居民或下游居民的谈判,都存在着一定的交易费用,有时这种交易费用还是巨大的,市场机制无法很好地起作用,这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因此,政府通过征税、收费、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弥补保护者或对受损者进行补偿是必要的。

生态环境的产权问题的解决手段有两种,一是私人产权,如科斯指出,清洁空气、安静的权利或产生有害的活动是一种产权,与其他财产所有权(如耕种土地或砍伐树木)完全类似,这类权利一样可以给予或出售给另外一方。但这种交易的前提是交易费用为零,并能明确界定完全的产权。因此,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就是界定这些生态产品的产权,如水权、林权等,如果私有产权一旦确立,政府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干预的必要;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公共产权可能是较佳的选择。显然,由于空气污染涉及到无数人(包括污染者和被污染者),他们之间的讨价还价很难没有交易费用,无法将空气的产权清晰地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第二种手段,即管制。虽然无法对空气污染进行谈判,但限制对大气的排放物或排放量却是可能的,如不允许随意向空中排放某些化学物质,即实行进入限制,或每个污染者被限定应把污染降低到一定数量,否则就会受到法律制裁。这种是典型的法律管制,如何有效找到每一个污染者并对每个污染者规定具体的污染标准是一个难点。另一种管制则是通过拍卖污染许可证得以实现,拍卖污染许可证与庇古税一样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掌握谁在污染,污染程度如何,如何明确知道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困难的。

生态环境中有一大类是公共资源,如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的过度消费,如自由放牧的草地。政府只有将其收归国有,对使用者征收资源税或收取类似的费用,才能避免出现“公共地悲剧”。对资源征收资源税或资源使用费,其重点是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税率,能够实现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防止资源的无效损耗。在资源税费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代人使用资源的需求,还应考虑代际之间的公平问题,使得下一代或几代人也能够享受到相同或相似的资源收益。

通过以上分析知道,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市场机制也有着不可替代性,在某些情况下,则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生态环境政策目标: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历来是经济活动的目标,生态环境政策目标如何?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成本最小,政府是否有决策需要的充分的信息?执行与监督的力度有多大?公正性如何(谁多承受成本,谁少承受成本;谁多享受好处,谁少享受好处)?这些都是在生态环境政策制订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归纳起来,其实也脱离不开公平与效率两大目标。

公平关注点有三个方面: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由于起点的追溯较难,起点公平的衡量更不容易,因而这里不再加以论述;规则公平则是要求在有关生态环境活动中的规则对于任何人、任何集团都是一致的,而不是区别对待。这一点就如生态环境活动中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只有这个原则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体现出最后的结果公平,使得生态环境通过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然,正如前面所述,公平不仅要考虑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还应考虑到代际之间的公平,故而为达到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应当考虑代际间的外部影响。

效率是指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一定的成本下的收益的多少或一定的收益下成本的大小。但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如何对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进行计量是较难的。投入相对容易衡量,可以用人力、物力、时间的投入加以计量,当然由于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共品特性,不易分割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其单位成本的核算、边际成本的核算等也是不易获得的;生态环境的产出或收益更难以衡量,如何将空气质量、水源质量、人们的舒适感等用价格单位来计量是困难的。当然,部分产出或收益也是能衡量的,如提供了多少树木、开采了多少矿产。于是,多数生态环境的产出或收益就只能进行合理的转化,如人的寿命提高了多少岁,某一类疾病发生率降低了多少等。

正是由于生态环境中效率难以衡量,因而在多数人的目标衡量时,认为将资源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不值的,是低效或是无效的,因为其看重的是有形的、直接的、可用价格衡量的产出或收益,而对于生态环境提供的无形的、不可用价格衡量的产出或收益则缺乏恰当的判断,故出现低估生态环境产出或收益,出现低估生态环境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的比例,从而出现不重视甚至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

当然,在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目标上,是公平为主还是效率为主,两者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转换的,为了公平是否会损失效率等问题仍是困扰经济活动的目标抉择,生态环境政策目标也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作为在生态环境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府机制,能够对公平状况做出主动调整,如采取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使得下游受益地区对上游保护地区进行生态补偿。当然,这一调整也会引发效率方面的某些变化,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就有所提高,而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投入则会加大等。

从生态环境来看,公平目标是前提、是大的原则框架,只有确定了公平的目标,效率目标才能在公平的框架下得以实现,缺乏公平指导下的效率将会是无效的考量。

结论

由于生态环境具有满足公共需要、外部性的公共品特性,且较多以公有产权的形式出现,从而决定了其供给主要由政府进行提供,或者说在生态环境的供给上应由政府作为主导地位,其他方式作为补充。而判断究竟由政府还是市场提供的标准,应考核对比分析市场与政府在该类生态环境产品上作用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更多考虑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

同样,生态环境的公共品特性也决定了政府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将公平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而规则公平是制定生态环境政策时尤为关注的,只有确保规则公平,才能真正确保生态环境活动中的“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这一原则。只有这个原则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体现出最后的结果公平。使得生态环境通过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则必然会导致开发者由于得不到资金支持而缺乏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破坏者出于利益考虑而不愿意修复环境,使用者付费的可能性也会受到影响。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应采取恰当的方式评估生态环境的成本和收益,提高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高小萍.我国生态补偿的财政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篇4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成了城市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切入点。与此同时,大量的建设活动进驻了人类与自然接触机会最多的城市边缘,城市边缘区正在人类的建设中加速人工化。作为维护城乡生态安全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最容易受各种自然的、人工因素的变动而改变其结构与功能的区域,一但受到损失或破坏就很难恢复。

1、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1.1双重性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景观环境和农村景观环境的过渡地带,它不仅接受了城市建设型景观的扩散,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乡村类型景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混杂的局面。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了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的双重特性。

1.2动态性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外蔓延,人工的生态环境逐渐向外扩展,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也变成了一个动态的、不稳定的环境系统,这就使得该区域内的景观结构和构成元素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并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动态的发展着。

1.3开放性

城市边缘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高度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一方面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系统要从外部输入大量能源和物质;另一方面,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系统又向外部输出大量的产品和废物,由此而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

2、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2.1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且趋向破碎化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无序蔓延和缺乏合理的生态环境系统规划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碎化,使得自然生态群落和廊道的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许多敏感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被不断挤压,农田景观大面积减少,自然河流也被截弯取直,河道湿地被污染和填平、村庄原有的绿化在迁村并点中被夷为平地等一系列自然历史格局渐渐消亡的现实。

2.2自然景观一味人工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原先还是乡村、农田的地方,现在成了开发区、大学城、居住区等,优越的自然环境快速破碎化,土坡被移平,水沟被填埋, 景观格局中的构成要素、景观功能以及景观格局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渐被人工景观要素所代替, 大面积的人工草坪取代了参天的树木,由此而形成的人工景观成片出现。到处充满着鳞次栉比的建筑物,使得该地区的环境景观远离了大自然,使边缘区绿色空间不断减少,在景观形式上也很难凸显自己的特色,在内在的景观格局上更是表现出了同质化的现象。

2.3缺乏与整体绿地系统的联系,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现有的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功能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规划结构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缺少与整个城市生态廊道的连接,没有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与此同时,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不断聚集和产业、交通的发展,城市中心绿地出现用地不足的尴尬局面,又由于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无法渗透进入城市中心区,使得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更加明显。

三、结合自然的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规划原则

3.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城市边缘区的自然环境是其发展的优势,在生态环境规划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同时赋予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内涵,使人工景观、人工建筑物能够自然的融合到周边环境当中,以此来突出以山、水、林为主要特征的边缘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效应。

3.2反映区域环境特性的原则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生态因子和生态条件的地域差别造就了不同地域的独特环境。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的区域环境特性,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地造就各个不同生态位的环境景观。

3.3共生性原则

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既有以农田、水体等为主要元素的自然生态特征,也具有以绿地、建筑等为主要元素的人工生态特征,自然和人工元素在城市边缘区的交汇形成了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要使得边缘区的空间优化和功能组织实现异质共存,必须保持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生、生态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共生,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和主城区绿地系统的共生。

四、结合自然的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规划对策

4.1保护城市边缘区的自然形态格局,组建独特的自然生态网络空间

在自然环境中,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和湿地、自然植被等要素是城市边缘区主要的景观资源。宏观上,规划和建设生态网格和生态圈层,以大片森林和水域串联城市公园、近郊园林、道路绿化和组团隔离绿带,形成生态网格,建设生物走廊和通道。微观上,利用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格局,构建具有自我维护能力的绿色景观结构体系, 增强生态多样性和连续性,塑造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形成具有地域性和文化识别性的游憩绿带和近水生态休闲空间,提升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改变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地区形象。

4.2利用城市近郊的自然生态优势,实现区域生态一体化

城市边缘区是整体城市的一部分,是区域整体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同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在规划建设中,将其与中心城区合为一体综合考虑,利用城市边缘区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一体化的生态廊道与生态核心,合理组织现状绿地,合纵连横,形成相互联系贯通的生态廊道网络,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的一体化发展。除此之外,在中心城市边缘区的建设中,通过对区域气候特征的研究,划定区域范围内的通风廊道,明确风廊控制范围,对风廊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风可以进入主城区,以此来缓解主城区的热岛效益。

4.3多尺度构建自然生态网络

景观生态学“廊道-斑块-基质”的原理对于维护生态网络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连接度至关重要。因此,在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规划中,应该充分借鉴“绿道”、“生态基础设施”、“生境网络”等先进的规划技术,通过构建廊道系统(河流廊道、山谷廊道、交通设施廊道、高压线廊道等)、自然斑块、生态基质等景观要素来形成多层次、多尺度的的自然生态网络系统。

4.4树立和强化居民的生态意识

没有居民的参与、建设和维护,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就很难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以观念先行为前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为辅助,才能不断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和维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结束语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规划是整个城市甚至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决定城市在区域范围内的绿地系统是否完整、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与主城区各功能片区在空间上是否协调和融合的纽带。因此,在城市边缘区环境规划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规划思路,利用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优势,遵循生态保护和城乡统筹发展、自然规律的原则,保持和营造良好的景观视野和生态环境基础,以此来创立一个健康的、有效的、多样的城市边缘区景观环境,从而实现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捷.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武汉市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

篇5

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的具体措施

要想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就要对室外建筑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使室外建筑从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外部装修都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特性。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1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选取节能环保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要想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建筑施工的源头抓起,即:建筑和装饰材料。我国原有的室外建筑物主要是红砖结构,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现在的室外建筑早已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陶粒砌块的外墙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建筑能达到冬暖夏凉的的特性。在选择装饰材料的时候,也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这样做不但提升了室外建筑的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室外建筑的环保特性。所以,要想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材料选取环节入手,从材料源头保证建筑物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可以说,建筑和装饰材料的选用,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特性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优化外墙保温结构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做好建筑物的保温关系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用户使用的舒适度。目前室外建筑设计中,都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域,选取了合适的外墙保温结构,保证了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符合要求。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如果保温结构选择的不好,将导致建筑物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在取暖上,不但浪费了能源,也与节能环保的目标背道而驰。目前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优化外墙保温结构,通过增加外墙厚度、在外墙表面做保温层、采用混凝土浇筑外墙结构等多种方式,提高外墙的保温特性,使建筑物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3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在室外建筑的使用中,电能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能源消耗。室外建筑中如果不想办法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将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物美观,经常在建筑物表面增加亮化景观。比如霓虹灯亮化、广告牌亮化和电子大屏幕亮化等几种方式。这几种亮化方式各自取得的效果不同,但都对电能有较强的依赖。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设计这几种亮化方式的时候,需要选择对电能消耗少的方式。并且可以尝试着增加太阳能发电装置,为亮化装置提供电能,减少对常规电能的消耗。所以,要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点恩那个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2.4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

室外建筑设计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要尽可能的利用周边的环境为我所用。因此,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建筑物的墙面颜色选择上,就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配套,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颜色和谐统一。又如,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光源,而减少大面积玻璃墙的使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再如,要注意控制建筑物的噪声,空调系统要使用低噪音的设备,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重要。

2.5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们的正常需求,使节能环保深入

到每一个细节中室外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既要实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的特性,又要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将节能环保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主要包括:首先,优化温度调节系统,使建筑物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程度,并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其次,优化照明控制系统,使照明系统与自然管线有效结合,保证了照明需要的同时,又不浪费多余的电能。再次,优化声音环境氛围,不但使用户能够享受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又不对建筑周边环境造成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想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实现节能环保的特性,就必须对每一个设计环节进行优化,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2.6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不能因为兴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周边的地势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树木植物等情况,确定室外建筑设计的方案,使室外建筑设计方案符合实际。其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增加节能环保的特性,并且要降低建筑物由于能源消耗而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再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7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物预留出未来应用新式节能环保技术的空间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很快,许多先进的建造理念和环保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因此,在目前的室外建筑设计中,一定要使建筑物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在将来应用更新式的节能环保技术,更好的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的特性。现有的室外建筑设计手段,对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深入发展,室外建筑设计将会有更多节能环保技术可以选择,这就为室外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保障。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物预留出未来应用新式节能环保技术的空间,方便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扩展。

篇6

一、引言

目前,我国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但同时,我国资源消耗过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环境对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加剧。因此,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明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关系,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引起干旱区周期生态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城市化发展初期体现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则表现为生态系统的良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当生态环境改善时可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生态环境恶化时则限制或遏制城市化进程。可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生态需要定律理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具有非线性互相作用和自组织能力的动态涨落系统,我们称其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从理论上分析,这种耦合系统满足随机涨落律、动态层级律、阈值律、非线性协同律、耦合裂变律和预警律,这六大定律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过程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定律。

二、随机涨落律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过程是一个动态涨落过程。这种过程的时间组织性决定了二者交互耦合过程是一个演变着的动态系统,其演变的重要机制是偶然性的随机涨落,涨落的产生于放大取决与耦合系统熵的二阶超量的贡献。由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具有等级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一个有限大小的耦合系统的生态环境要素总处在不断地随机变动之中,从而形成对耦合系统宏观状态的各种随机扰动,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外部涨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内涨落与外涨落互相叠加,同步和共振,造成系统涨落特性的复杂性,构成了其本身形成耗散结构的触发机和破旧立新达到有序结构的先行官,进而加剧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化规律的复杂性。

三、耦合裂变律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典型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此系统中,每一个因素都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变化经过系统的耦合作用,形成三种结果:(1)加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变化,称之为耦合升压效应;(2)减小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变化,称之为耦合减压效应;(3)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发生微小的扰动,称之为耦合恒压效应。

四、动态层级律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需求度是生态系统平衡与否的“感应器”。由理论分析,生态环境对城市化需求度的满足程度可以分为:满足、较满足、基本满足、弱满足和不满足,对应这五个层次的城市化因子与生态环境因子的耦合态可分为:强耦合态、较强耦合态、中等耦合态、较弱耦合态和弱耦合态五个层次,对应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耦合态的评估分级依次可分为:优态、良态、中等态、可态和劣态,其发展态势依次为:强可持续、较强可持续、准可持续、弱可持续和不可持续五种发展趋势。

五、阈值律

阈值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不能超过所依附的另一事物所能承载的能力。不同的学科对阈值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其相同之处都包含临界和限制、载荷和容量之意。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角度分析,如何科学的确定一些阈值或临界点,来有效地预警自然与社会系统的退化状态尤其是危急状态,如何认识有关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发展的理论和模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联系,如何认识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系统在各种胁迫下的脆弱性是有什么因素决定的,采用什么样的经济、法律、科技体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人地系统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怎样延伸和综合现行的社会经济统计和环境监测系统,来引导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等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需关注的科学问题。

六、预警律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同任何其他复杂系统一样,遵循预警定律。加入预警预报过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叫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预警系统。耦合预警系统统是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以经济高速发展的持久性,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为内容,以经济城市化过程、人口城市化过程和社会城市化过程等为对象,在一定经济理论、突变论、系统论、协同论等理论指导下,采用一系列科学的预警方法技术、指标体系、预警模型和信号系统,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获得的警性、警兆警示的决策支持系统。也就是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预警系统就是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偏离期望状态的警告。耦合预警系统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景气预警,另外一种是警兆预警。

七、非线性协同率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是城市化要素间、生态环境各要素间以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要素间有非线性互相作用的系统,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倏忽性等重要特性的复杂系统。因此,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中,作为输出能量物质的“营养汇”的城市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彼此间存在着极复杂的非线性互相作用。同时,生态环境子系统、城市之间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间的非线性联系更为密切。这种非线性互相作用使无数个地理要素的微观行为得到协同和合作,产生宏观的序,其结果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层次结构体系。

篇7

描述生态资源退化的最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美国学者G?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哈丁的理论假设是,当一个牧场向所有牧羊人开放时,由于经济人的本性,每个牧羊人都试图扩大自己的牧羊量,而当过度放牧时就引发了公地的悲剧-牧场的退化和损毁,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大牧场。

一、 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及特点

生态环境资源是能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统称,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首先生态环境资源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属性。

关于公共物品的一般属性,国内学者有多种阐述和解释,但笔者认为,对任何种类的公共物品我们都应从以下几个特性上来描述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强弱

(1)、消费的非竞争性,典型的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2)、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另外,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也往往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属性。国防、街道上的路灯等通常被认为是同时具备这这些特征的公共物品的代表。

另有一些产品、服务,它们在消费上不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是只有其一,人们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在共有的湖泊上捕鱼具有非排他性,但却不具备非竞争性。只要湖泊是共有的,就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捕鱼者在湖中捕鱼;但是捕捞者增加必然会减少湖内可供捕捞的鱼的数量,这会增加每一个捕捞者的成本,因此,捕鱼者之间是存在竞争性的。

生态环境资源与其它公共物品一样,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属性,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但通常具有竞争性。这些公共物品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例如一些河流、湖泊的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中生命支持系统的各类生态服务,等等。

其次,生态环境资源在公共产品的属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一,纯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也就是说,这种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也不具有其他公共物品之使用上的主观目标性;其二,生态环境资源在空间上跨度大,在时间上存在着产权在代际之间的共享性,等等,这种时空分布上的复杂性导致其产权在时空的跨度上的复杂性,关于这点,我们在下述外部性问题讨论时论述。

二、公共生态环境资源之外部性

生态环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当它被看做大自然造物主的原始产品时(纯自然生态资源),对其提供者而言,它没有外部性问题;但当它作为生产原料、或生态环境基础,而加入到"二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中去时,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与私人物品的外部性产生不同,公共物品外部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是消费者的"搭便车"和过度占用。

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对不直接相关的他人的成本或收益之影响,使他人或整个社会无补偿受损或无偿受益,其中,对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例如,栽树和养护树林、这种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社会有一种利益的外溢;对影响者不利的影响为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如过度开发地下水的经济行为,会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土流失、污染等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种经济行为的效果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价格机制中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个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的不一致性。

对于大多数典型的公共物品来说,其消费是非竞争性的、受益是非排他性的,所以可能对其提供者产生外部性。以公共安全为例,其一,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即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这一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消费,对公共产品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其二,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一个人对这一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换句话说,多增加一个人消费者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搭便车"倾向是外部性发生的人性原因。不同于产权分割较清楚的私人产品,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使"免费获取"更为方便、容易。

由于"搭便车"行为的普遍存在,致使公共物品提供者的生产成本与收益不一致,由此产生外部性。正由于这一原因,公共物品不宜于私人(企业)提供,为克服上述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更宜于政府提供。然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之消费仍然存在着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其他外部性不同,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公共资源的"挤占",从而导致过度使用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损坏。

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由于其在涉经济活动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会产生一般性外部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环境资源的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以及无补偿的损坏或低补偿的损坏,经济活动的成本被转嫁给社会他人。

三、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的特点

对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更需要揭示的是其与其它公共品不同的生成特性。这主要表现在:

1、"无主性"或提供者的特殊性造成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公共物品,生态环境资源更似一种"无主"的生态公共产品(它不像其它公共物品有人类主体作为生产者、提供者),特别是像原始森林、自然矿产、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天然资源以及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它们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因此便造成,

其一,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本身不存在外部性问题,因为外部性是相对于提供者而言的,而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是生态系统本身,对大自然来说是无法计算其"个人"成本(收益)与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收益)是否一致,如果非要说什么外部性,那就是纯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是一个没有回报而完全的"正外部性",是大自然提供的"初级产品"。

其二,但当这种"初级产品"被作为原料纳入到人类 的经济活动中,这种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却有着极强的外部性,由于缺少其他公共物品所拥有的具体的提供者-政府各层组织机构或公共社团,(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提供者),同时又由于缺少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过程的那种财政收支平衡的制约,因而导致生态环境资源相较与其它公共物品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二级产品"的价格中可能极大地忽略了自然资源损耗成本和环境损坏补偿成本,这时候产品提供者的外部性就产生了-生态成本被转嫁给不相关的社会他人。

   

其三,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消费上存在着更为显著的不可分割性(如空气、公共水源),"搭便车"在这里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尽可能地多占用、多利用甚而过度利用,免费利用和低成本利用就成了涉公共生态资源经济活动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这对生态大自然来说只有一种结果-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而对其他人的影响则通过这种损害与退化来传递。简而言之,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的特殊性,其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产生的方式主要是"挤占",过程主要表现为过度利用和浪费,结果是生态退化和生态损毁;其损害转嫁的直接对象是生态环境资源自身,间接受损者才是社会他人。

2、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划分所造成的特点

即使是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产权安排减少外部性问题,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消费,政府组织可通过权、责、利的划分和落实来克服其使用中的外部性,而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分割在操作中却有更大的难度。

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界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自然形态来说,生态环境资源往往为公共自然资源,面积大,区域广,有行政划界的切割甚至国界线的分割。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公海,还有类似像海洋渔业资源中洄游海洋动物资源等等,其产权界定中存在很多技术难度。

其二,从产权制度来说,产权结构的复杂性,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产权权能的可分离性,加大了产权的划分和产权之权、责、利的落实的难度。 例如,虽然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在法律上均为国家所有,但是抽象的法律上的所有权并没有构成对生态资源环境在使用上的有效约束,而是往往表现为现实中的"产权虚置",造成权、责、利不清,导致大量的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和退化。

   正因为上述产权划分及权、责、利落实的多重难度,才使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3、公共生态自然资源外部性的时滞性

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对周围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缓慢渐变的过程,其受经济活动影响的正外部性(利益外溢)和负外部性(损害外泄)往往短期内难以察觉或难以计量,难以用市场价格反映,如森林覆盖率提高、覆盖面积的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改良优化作用,这种正外部性的利益外溢是逐渐缓慢发生的,而当森林受毁坏时其对周边气候、水土环境的影响也是这样;另外,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损害变化虽是缓慢渐变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为时已晚。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资源的修复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

与时间上的迟滞性相关,生态环境资源之利用的外部性还存在于代际之间。生态环境资源之产权具有着代际共享性的特征,尽管这种共享是不完全的,但基本环境资源肯定有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因此所有对环境资源的无补偿、无修复的过度开采、利用、改变都会造成对后代的亏欠,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的损害转嫁。

面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种种困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公共环境资源较之私人物品总是更容易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是似而非的困惑,而笔者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概括为:是生态环境资源较强的外部性属性和经济人的自利性两个特点共同决定了这个结果。

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了生态环境资源"无主性"这一特征,与任何其它公共产品不同,它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而是大自然生态环境本身,而生态环境本身之自然特性使其产权分割和其权、责、利的落实难以实现,致使其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于是便产生了生态损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自利的人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对"无主"的公共资源的"挤占"和争夺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捷径,加之千百年来天然资源免费使用的长期心理习惯,这时,每个牧羊人都试图在"公地"上放牧更多的私羊,于是在"挤占"中浪费和过度利用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就有了现实性,"公地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参考资料:

1、廖卫东,生态外部性求解的产权制度优化,[J].《当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篇8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生态园林的建设,符合社会当前的现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园林的出现,也标志着现代园林的建设方向。生态园林的生态功能,不仅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也能为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

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从3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具有生态特性,符合一般的生态系统观念,能够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二是具有园林特性,生态园林也是园林的一种,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活动空间,符合一般园林的基本要求。三是具有科学特性,生态园林是一项较为科学的设计,里面的植物都具备一定特性,有独立的意义。同时也会进行科学管理。总之,生态园林是现代园林建造中的首选。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要点

2.1场地的测量与勘察

在园林设计时,应当考虑选地的地质问题,对预选场地进行一定的勘察,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质。对当地的气候也应做一定的调查,只有符合建设园林的条件,有一定的把握,才能作为生态园林建设的场地。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应考虑当地植物的特性是否与需要种植植物存在一定的共同点,需要种植的植物是否满足地质气候等条件。我们不能为了生态园林美观种植一些不符合气候的植被,导致生态收益较低。在生态园林植物搭配中,以生态特性和美观特性为主。在园林中种植一些能改善生态环境又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被。

2.2考虑绿地自然情况

在植物配置方面,要考察当地绿地的自然情况,让后结合考察分析的结果,选择一些符合种植的植被。考虑到植被的生长规律,然后,将这些植被进行合理的搭配,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干扰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植物的季节搭配

季节的变换,也使得植物在不同地变换。但是有些植物是一年四季几乎长青不变。我们可以考虑在园林中适当地栽种一些长青植物,避免因进入冬季,整个园林呈现“光秃秃”的尴尬场面,使园林看起来死气沉沉,不符合生态园林建设的宗旨。

2.4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

在树种的选择中,也要考虑是否对外界造成影响的问题,例如杨树,春天时候杨絮飞舞,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在生态园林中不能种植此类影响他人的植物。园林树种的选择要慎重考虑,避免选择种植以后还需不断更换的植物。

3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例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中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3.2关于植物群落

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群落性,并且有一定的范围。通过研究观察,不同层次的分析可以判断群落的组成,然后分析这些构成的植被,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在不同层次的群落都有一定的良好生长。在植被群落方面,要下足功夫,还可以引进外来适应能力强的物种。根据不同的物种,搭配不同植物群落,能够展现出不同生态系统,使园林的生态系统展现多元化。在植物群落中,还可以进行人工调整,人工修剪等。

3.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在城市园林中栽种的植物应依据地方特色来配置,各个城市由于文化、自然条件、经济、历史等的不同,建造的规模也不同,在植物配置时要融入当地的地方特色,体现当地的自然风格,由于每个地方的环境不同,所处的自然也会不同,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才会建造出属于当地特有的人文景点,不仅会为当地增添不一样的人文情怀,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的建设,不是简单的种植植物就行,还需要科学管理,科学种植。在这方面,我们要多学习,多思考中国园林的精髓,参考外国园林的建设,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绿色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篇9

Abstrac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campaign i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will influence factor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This paper wil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mpact factor for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es after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f type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fter the change of 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which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of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the soil quality, farmland microclimate and influe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land for traffic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land use type of simplific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be influenced.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相关资料统计,自2000~2010年10年以来,我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已经累计补充耕地约526万,根据国土资源部所制定公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约800万,可以说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工程尚处于现代意义上土地整理的初级阶段。

一、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1、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特性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就是指在项目区所开展以平整土地、修建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田间道路为主的建设工程工程,土地整理以工程项目通常以工程的方式开展,例如对于耕地的整理主要进行的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土地平整工程一般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运输、土石方回填和平整土地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打破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 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土地的平整工程会改变整理区域中的微地貌,而农田水工程则会影响整理区域中盐类和水分的分布和迁移,因此土地整理工程的规模、性质、管理水平等特性必然会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之一。

2、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土地景观是由廓道、斑块以及基质所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而土地整理工程也就是人为促使原来土地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譬如在耕地的整理中会对田块形状、田块面积进行一定改造,同时可能会对沟渠和道路等进行重新布设,而田块通常被认为是景观空间格局中的斑块,道路和沟渠可以被认为是景观格局中的廊道,因此在土地整理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也应是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

土地整理工程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必须对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必要的调控,从而导致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分布布局的变化则又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二、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1、农田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统一般能够带走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可以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使土壤中的盐渍化得到缓解,因此,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容易受到侵蚀,而且土壤排水系统还减少了水饱和土壤的面积,限制了排水洼地的范围,可以减轻内涝的危险,但是排水工程对土壤也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若排水系统排水强度过高 则会使河道洪峰提前出现、地表径流加快,这样以来就增加了泛滥的危险,另外,由于水的侧压和静水压力补偿作用,会使排水系统干渠两侧的地下水位被抬高,反而引起两侧土壤返盐现象。

2、土地平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由于土地平整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大型机械如铲平机、推土机和刮平机等,正是由于大型机械的使用和机械化的挖填过程,有可能会破坏表土熟化层,造成土壤板结,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已经进行了平整的土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中速效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明显的减少,而且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对土地进行整理后,其土壤性状也会有较明显的差异。

3、交通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交通用地增加,必然会引起噪声和废气污染的增加,废气会降低空气的清新度,而由此产生的噪声则降低了局域环境的静谧度,同时交通通道作为廊道的作用也为物种的入侵提供了可趁之机,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破坏生物生存环境,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的放线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减少。

4、土地格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土地的整理工程中应尽量使田块形状规则、整齐,以便于机械耕作和规模经营,一般应将不规则的地块整理成为规整的长方形,而土地整理工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农田集中和连片,以便于管理与机械化操作,因此,在对土地进行整理后,可以使田块的连片程度提高、土地规模扩大以及降低田块的破碎度,而田块破碎化则表现为田块的数量增加而总体面积减少,田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在土地整理后,由于田块规模得到扩大,零散的田块得到归并,因此田块的破碎度就会降低。

三、结束语

从生态学的意义来看,土地整理工程是一个打破原有生态环境系统,再重建新系统的过程。由于土地整理工程还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尤其是对水田、道路、树林等板块进行综合整治,在整理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整理区域和背景区域的水环境、水资源、植被、土壤、大气、微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其他生态过程产生诸多有利或有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土地整理中,相关人员应明确辨别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同时还要预测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并对工程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预测,这样才能使土地整理工程真正地成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同时土地整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可以为土地整理决策提供必要技术支持,为完善国家的土地整理技术规程和制定相关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刑法法益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它的结构是指各法益要素的组成及排列次序。刑法保护的具体法益内容、范围以及各种法益之间的排列次序,往往关系到刑法的价值取向。刑法是分配和调整利益的重要手段,因而刑法法益的结构必然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我国的社会利益结构经过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已形成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的三元利益结构。在三元利益结构中,最受重视的是国家利益,其次是社会利益,最后才是个人利益。相应地,刑法也依次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受到全人类的关注,从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四元利益结构逐渐取代了以往的三元利益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利益理应成为刑法的重要保护对象,成为刑法法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之发展变化、刑法的基本特性、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本法律观的基本要求出发,指出了我国刑法法益结构的缺陷,分析了调整我国刑法法益结构的法理依据,并提出和论证了调整我国刑法法益结构的具体思路。

我国刑法法益的结构性缺陷

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指出,社会危害性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准。据此,他将犯罪分为三类:“有些犯罪直接地毁伤社会或社会的代表;有些犯罪从生命、财产或名誉上侵犯公民的个人安全;还有一些犯罪则属于同公共利益要求每个公民应做和不应做的事情相违背的行为。”①此后,许多西方国按照贝卡里亚的思路,将犯罪行为分为严重危害国家的根本利益与政治统治的行为,即侵害国家法益的犯罪;破坏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等的行为,即侵害社会法益的犯罪;直接危害公民个人的人身、自由与财产安全的行为,即侵害个人法益的犯罪三种类型。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了十大类犯罪,它们分别属于三元刑法法益结构中,其中侵害国家法益的犯罪有五类,侵害社会法益的犯罪有三类,侵害个人法益的犯罪有两类。由此可以看出,立法者对犯罪所侵害的法益的重视程度依次是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这也使我国刑法法益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与现代四元利益结构的价值取向不协调。贝卡里亚认为,刑法法益由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组成,而且在这种利益体系中,刑法首先重视的是国家利益,其次是社会利益,最后才是个人利益。这一学说一经产生,就指明了刑法法益结构的发展方向,对犯罪的分类至今还具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价值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利益结构正在由以往的国家、社会、个人三元利益结构逐步演变成国家、个人、社会、生态的四元利益结构。因此,刑法作为保护法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无疑也应该做出适应这种法益结构的调整。然而,我国现行刑法是依据“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三元利益结构所创制的,与现代四元利益结构很不协调。

刑法的保障没有全面实现。刑法是公法,其中包含有保障法的功能,保障着其他部门法的有效实施。我国很多学者早就提出了刑法是保障法的观点,随着一次次法律革命的发生,法律结构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刑法的保障也相继扩展,由对公法的保障逐渐拓展为对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保障。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法律结构由三元结构发展为四元结构,其保障性也应拓展到对生态法的保障。而在我国刑法中没有确立生态法益的独立地位。

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刑法的生态环境法益没有单独分离出来,而是融合在社会法益之中。虽然生态法益与社会法益存在许多相同特征,但生态环境法益也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生态环境法益的主体具有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生态环境法益主体的整体性表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态法益的主观表现形式是生态权利,而生态权利是一个具有综合属性的权利,既具有“私权”性质,又具有“社会权”和“生态权”的性质。其“私权”性质又表现为刑法的生态法益的主体的个体性,而这种个体性是统一在其整体之中的。其次,生态环境法益的保护范围具有基础性。生态环境的价值全方位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而,任何侵犯生态环境利益的行为,都将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只有对生态环境法益进行非常清晰的定位,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刑法将生态环境法益列为社会法益之一种,没能够将生态环境法益提升到与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个人法益同等的地位,使得刑法法益结构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从而不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不符合法治的要求。法治社会是一种权利主导型社会,权利是人的理性、尊严和价值,是社会所确认的一切人所应当共同具备的权利。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之所以被宣布或确认为权利,不仅是因为它们经常面临着被侵犯、被否定的危险,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持和国家刑法的保护,而且又是因为权利的保障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和动力。现代法律就是保护人的基本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强制力量。正是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体现了现代法律的精神,奠定了现代法律的合理性基础。

法治在刑法领域主要表现为刑事法治,刑事法治是法治的根本目标之一,②而刑事法治的核心问题是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刑事法治中的体现,它的立法规定标示着一个国家对刑事法治的认同。它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限制国家刑罚权的滥用来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而且自产生以来,它一直是在这种消极意义上被使用的。虽然现代刑法赋予了其积极意义,但它通过限制国家刑罚权来保障公民自由的基本功能却没有动摇。

由此可见,无论从法治的大环境,还是从刑事法治的小环境来看,保护个人法益是刑法的首要任务。而从我国刑法典分则的规定来看,个人法益在刑法法益中所占据的地位远远不及国家法益和社会法益,这种法益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对个人法益重视程度不够的态度,与法治的要求不相适应。

完善我国刑法法益结构的具体思路

我国刑法法益结构所存在的以上缺陷,使得刑法的功能不能够得到应有的发挥,刑法的价值亦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因而,应当对我国刑法法益结构进行完善。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完善思路:

提升侵犯生态环境法益犯罪的地位,实现刑法法益结构的合理性。既然在刑法法益结构中将生态环境法益从社会法益中独立出来,而且排列次序也有变化,那么,就有必要对我国现行刑法进行调整,以保证生态环境法益在刑法法益结构中的独立地位。刑法是规定了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均具有体系性和层次性,但就某一类法益能否得到刑法的保护而言,通过犯罪的规定来体现比通过刑罚规定来体现显得更加重要。因而,生态环境法益在刑法中主要是通过设立犯罪的方式,并在不同层次的犯罪中得以具体体现的,以此来实现刑法法益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但它是以亚类罪的形式存在,而非类罪的形式存在,为了提升生态环境法益在刑法法益结构中的地位,应在刑法中扩大生态环境法益犯罪的范围和种类。在刑法分则中以“章”的形式规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下设节,对这一类罪进行具体分类。每一节分别是破坏水资源罪、破坏土地资源罪、破坏森林资源罪、破坏动物资源罪、破坏植物资源罪、破坏大气罪、噪声污染罪等。刑法这样规定对我国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理顺刑法法益之间的顺序,实现刑法法益排序的合理性。从我国刑法典的结构和内容来判断,在刑法法益的排序上它遵循的是国家、社会、个人法益的次序,由此映射出的对法益的重视程度依次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这种排序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在刑法中体现。因此,在刑法法益中必须确立生态环境法益的独立地位,个人法益的地位也将提升,从而涉及到刑法法益结构的排序问题。对此,可以从刑法的文化特性上去探讨。

刑法是一种文化,它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离开了人,刑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这一角度来讲,刑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让人们有一个好的生存方式,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刑法的这种文化特性,使得刑法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具有更大的目的性。从刑法的文化特性和人的文化本质来看,在刑法法益的排列依次为个人法益社会法益生态法益国家法益。这种排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同时强调了生态利益的基础性价值。

(作者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篇11

关键词:

生态理念;城市园林设计

1城市园林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时,应根据美学、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景观形态和结构进行合理布设和配置,科学塑造视觉景观,全面考虑城市园林周围的环境要素,使自然生态环境和园林建筑相协调。为了提高城市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在规划设计城市园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运用生态学原理。城市园林在创建生态系统中应坚持生态平衡原则,从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角度出发,结合沈阳市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情况,有效调节城市园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绿化系统,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健全的群落复层结构,使不同植物可以良好的共生共处。(2)保护生态多样性。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保护生物环境,特别注意保护具有地带性的植物种群,如野生植物栖息地、当地乡土植物等,并且城市园林设计应有节制的引种,分析植物的生物特性,使植物和城市园林环境相协调,使其快速良好的生长。

2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策略

2.1种植乡土树种

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区域功能、绿地水系土壤特征,有效结合人工生态景观和原地形生态景观,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优化植物结构设计,尽量种植本地植物,这些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成活率比较高,可以满足城市园林设计要求,节省养护成本。例如,沈阳市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选择凹叶景天、金叶景天、八宝景天、红叶景天等耐旱性植物,这些植物不仅耗水量较少,而且养护管理简单。

2.2使用生态物料

基于生态理念,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生态物料,提高生态资源和物料利用率,保护城市园林生态环境,节约各种资源,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设计城市园林时,增加园林土壤土层中的有用物质,绿色植物养护和栽培需要遵循很多原则,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园林规划建设时,应仔细分析当地的土壤环境,结合实际的土壤环境,有针对性地添加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其次,积极运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资源,城市园林施工设计需要应用很多的建设材料,为了提高节能性和环保性,应尽量采用环境友好型,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和材料,科学规划和布设园林景观,提升园林设计水平。最后,城市园林设计应尽量节省施工资源和物料,减少能源消耗。

2.3优化植被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需要选择多种类别的植被,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优化不同地区的布景设计,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效果,增加生态园林的人性化和生态性设计,给人们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结合不同植物独特的生长特性,合理搭配绿色植物,例如,在城市园林水质环境周围搭配和布设合适的水生植物;在远离水质的区域种植一些耐旱植物。选择不同物种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的艺术表现、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等因素,结合城市园林周围生态环境和实际的园林空间,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生态园林。

2.4保护园林生态环境

传统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多注意整洁性和美观度,当前现代化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上涨,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持续恶化,这对城市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和谐性和协调性,结合城市景观环境现状,根据现有规划、土地条件和人文特色,分析人们生活质量目标、环境质量目标、生态目标,优化园林规划设计,选择当地的绿色植被。依据城市园林周围环境的地形、水质、土壤,构建和谐的园林景观,采用合适的移栽方式,降低园林设计成本,做好植被的养护和栽培,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理念,坚持人性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运用生态学原则,结合不同城市的气候和水文环境情况,严格把关城市园林设计的各个环节,优化和改进园林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降低植物的栽种和养护成本,推动城市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高子岚 单位: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篇12

1.1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原则有:(1)尊重其科学性,包括满足植物对温度光照、水分、大气、土壤的需求,考虑植物种间关系和化感效应。(2)实用性,如利用植物的造景作用减少灰尘、净化空气、增加美感,兼具生产和美学价值,提高综合实用性。(3)注意造景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调和和对比、均衡、韵律和节奏4大原则。

1.2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研究内容

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绿地率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中绿地率达到一定比例,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一般认为60m2。是较佳的居住环境。(2)城市公共空间绿地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绿地系统是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布置的重点,在绿地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点”、“线”、“面”三者相结合,达到改善环境的效益。(3)植物配置模式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即在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上需要建造复层群落结构,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单位绿地上的叶面积,亦能达到改善生态、气候功能的作用。(4)植物的特性与城市生态环境。不同的造景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准确利用和把握植物的特性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5)造景植物与环境的良性循环,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的物种,利用凋落物进行循环和再利用。(6)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景观设计学、环境生态学、美学等引进城市公共空间植物造景,结合具体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植物生态特性进行造景,进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开凿新局面。

2城市公共空间中造景存在的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数量性和立体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功能性与实用性、生态性与景观性、质量性与效益性、多样性与文化性。表1中详细归纳了6个方面的表现形式,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大草坪、大树风和乔木+灌木+草坪模式表现得尤为明显。针对城市公共空间中造景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各种技术在植物造景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研究基础薄弱,影响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新品种开发慢;研究方法尚不健全;案例集中于小尺度研究,经费缺乏、基础资料不足,模型预测能力较弱。

3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造景方法

日本造景主要配置常绿树,花木稀,追求简单而不繁杂,达到多样中的统一;意大利千姿百态的地貌,兼具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适应其避暑功能,以绿色为基调,使人感到凉爽宁静;法国的花坛主要由黄杨、涡形、柑橘、几何形草坪5种类型组成,树篱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形成统一的效果;英国植物雕刻精细,造型丰富,多采用疏林草地形式。俄罗斯植物造景特点主要有规则式植物造景、自然式造景和混合式造景3类,源于民族审美感的需要,在色彩处理方面有单色处理、多色处理和对比色度的处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中造景方法主要用植物来划分景区和景点;采用拟人化的方法选择配置植物;将诗情画意运用于植物造景;运用植物配置成专类观赏园等。

4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因素

由表3可知,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因素有2个:(1)生态因素:设计者的植物造景首先要考虑研究区的区域环境是否适应植物的生长习性;其次是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物种,也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2)环境心理:植物造景设计应该使人获得一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并起到隐私作用;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不仅可以使人类在闲暇时间相互交往,而且会去寻求更加丰富的信息。

篇13

森林生态采运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森林资源高效利用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一致,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成最大化,达到长短期效益的协调统一。生态采运的研究对象为森林作业系统,涉及系统的规划设计、工艺技术、机械设备、人机料管理等。森林生态采运针对森林的个体林木和整体生态环境进行具体工程作业。其对象是可再生的生物体和生物群落,其作业处于森林环境的特定条件下并严格受其限制。如打破这一限制将会造成生态失衡而破坏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采运研究对象复杂、独特性强、影响因素多,工程作业内容广、类型多,涉及森林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运用工程、管理工程等。

2、研究内容体系

生态采运的研究内容包括采运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采运系统的评价分析与优化、生态型采运技术与设备、生态型采运规划与管理。在生态采运技术上,研究采运作业对土壤结构、养分、水分的影响机理;研究采运作业中的技术、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环境友好型采运作业技术,包括作业机械、作业方式、采伐更新方式等;研究生态采运技术的指标体系。在采运作业人类工效技术上,研究人机相互作用机理,尤其是机械操作对人的心脏、肌肉、大脑的影响机理;研究森林作业职业病机理,包括振动病、耳聋、生理心理病、神经病等;研究对人友好型机械,包括手持型机械和乘坐型机械,提高舒适性、安全性和作业效率;研究安全作业技术。在采运规划设计技术上,研究采运作业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究采运作业GIS技术、CAD技术;研究采运作业模拟和优化技术等。

3、研究方法体系

生态采运的研究方法体系涵盖工程学和生态学方法,包括试验方法和模型方法,涉及影响因子研究、评价指标和模型、生态经济学及其方法、工业生态学及其方法等。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生态与经济相互渗透的边缘科学,它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达到生态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具体涉及生态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价值评估、生态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生态采运系统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生态经济子系统,具有工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交叉、影响的特性,可以采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构建新型的生态采运研究方法体系。包括生态采运模式的原则和方法学,生态采运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分析方法,生态采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态采运作业的清洁化生产方法,生态采运工业园模式和方法等。

4、标准体系将逐渐建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