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保应急处理

环保应急处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3 16:06: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环保应急处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保应急处理

篇1

1、 引言

洞头县北岙后二期围垦工程是目前省内第一个完整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围垦工程,爆炸置换法爆填堤心石及软基处理,使堤心堆石体能落底达到面层的淤泥层底落底宽度及两侧基础宽度,厚度均达到设计断面要求。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和进度都达到设计要求,为今后在围垦工程进一步铸造“精品工程”的保证。

2、爆炸置换法的设计

“下填法”是对传统“端进法”在类似工程中易产生的不足和缺陷,在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经数个工程实践成功的专有技术,其核心是将专制药包埋设于抛石体下面泥中。“下填法”与“端进法”比较,其优点是充分利用爆炸能量并能控制爆破作用方向,加大堆石体置换深度和推进距离,该方法在长江口治理小黄龙出石码头两条海堤工程、大连化学工业治污工程1500米海堤工程、大连北良国家粮油储备区护岸海堤工程、浙江温岭钓浜渔港防波堤等工程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已建成后的工程经受了超设计标准的台风考验,其效果和工程质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针对本工程涂面以下断面的设计尺寸,采用“下填法”,使石体置换的深度和宽度能得到充分保证,同时克服传统“端进法”在处理堤身两侧坡脚处出现“死角”和置换不足,以及不易形成石体骨架的现象,从而确保置换效果和工程质量。

“爆炸置换法-下填法”的设计主要为抛填参数和爆破参数设计。

2.1、抛填参数设计

抛填参数主要有抛填顶标高、顶宽度、循环长度,以及超高抛填要求。根据类似工程实例和经验,考虑自然抛填坡比、自然抛填挤淤深度、爆后坡比及淤泥包等边界条件,经计算平衡后,确定本工程抛填参数如表1。

2.2、爆破参数主要有布药线的位置、长度及步距,单药包重量、药包间距和个数,药包埋置标高,一次起爆药量,以及装药结构。参照规范,结合成功的工程实例和积累的经验,经计算比较后,确定本工程爆破参数如表1。

抛填参数和爆破参数汇总表1

项 目

断面1

断面2

断面3

堤头

堤侧

堤头

堤侧

堤头

堤侧

参数

顶标高m

6.5

6.5

6.5

6.5

6.5

6.5

顶宽度m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循环长度m

6~8

/

6~8

/

8

/

超高要求

>2.5

/

>2.5

/

>2.5

/

布药线位置m

B+(3~5)

A=(内19,外22)

B+(3~5)

A=(内19,外22)

B+5

A=(内19,外22)

布药线长度m

18

51

18

51

18

51

布药线步距m

6~8

/

6~8

/

8

/

单药包重量 kg

50~70

70

50~70

60

50

60

药包间距m

3

3

3

3

3

3

药包个数(个)

7

18

7

18

7

18

药包埋置m

-5

-10

-5

-8

-5

-6

一次起爆药量kg

350~490

1260

350~490

1080

350

1080

注:A为距堤轴线的距离,B为抛填桩号。

3、爆炸置换法的施工

3.1施工程序及分段验收

3.1.1

本工程爆填堤心石的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设置抛填标志签发抛填、爆破作业通知单按抛填作业通知单抛填(勤量)按爆破作业通知单布药(保护好导爆索和起爆网络)爆前断面测量及石方统计安全起爆爆后断面测量签发下一炮抛填、爆破作业通知单,转入下一循环推进一定长度(100m)侧向补抛、爆破、爆前后测量转入下一段

3.1.2 施工分段交验

为满足测向爆填和后工序的爆破作业在安全方面的需要,以及控制裸露段长度减少在施工期间的“风损”,爆填堤心石全断面施工完毕后,每推进50~100米作为一个验收段,及时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并转入后工序。其中试验段作为一个独立分段,按试验段有关规定执行。

3.1.3 技术间歇与预留沉降量

全断面爆破工序结束后,堤身沉降在前3个月内速率大,之后逐渐减小,约半年后则趋于稳定,故此拟定护面结构在爆破工序全断面结束后3个月以上进行实施,并预留沉降量10~20厘米,具体应依实际观测资料定,并报监理批准、设计认可后执行。

3.2 布药方法

为确保按爆破各参数安全、可靠的实施,结合自身经验、专有器具,以及已有设备,经分析对比后,确定本工程布药方法:以陆上装药为主,辅以水上或滩面措施的施工方法。陆上装药机为采用1.6m3挖机经改制而成,配置两套不同的装药器和专有器具分别用于堤头和堤侧。具体施工步骤:装药机就位药孔定位装药器就位到设计埋置标高保护导爆索、装药起吊移位起爆网络联结及保护安全起爆。

4、安全距离计算

本工程位于较开阔水域,爆炸处理施爆均在水下或淤泥中进行,空气冲击波及飞石、淤泥等飞散物影响的安全距离可控制在100m。邻近爆破作业区数百米内无建筑物。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爆炸引起的震动对周围的影响其安全距离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R=(K/V)1/α·Q1/3

R——爆源与建筑物的距离(m)

V——爆炸震动速度(cm/s)

Q——一次爆炸的炸药量(kg)

K、α——经验系数(本工程取K=450,a=1.65)

安全标准按V=2-3cm/s控制,经计算单次药量Q控制在1200kg以下时,R≤280m,故爆震安全易于控制。

5 质量检测

本工程爆填堤心石的质量对海堤的整体稳定至关重要,所以要求采取以下手段检测爆填堤心石的施工质量:

①沉降位移观察:设置观察沉降及位移标志,要求有专人负责观察沉降及位移,出现位移及沉降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且立即停工,人员撤离现场。沿坝长方向每25米设置一个沉降观察点,单点观测连续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点测量次数不少于15次。

②断面测量:采用探地雷达勘测,主要目的是查明爆填堤心石与混合过渡层的厚度、断面形状,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评价等。探测工作应每30m~40m探测一次。

③抛石体钻孔:在抛石体上钻孔,探明抛石堤下部状态。第一次钻孔应与探地地雷达勘测同步进行,以后每200米左右钻一排(1-5个)抛石孔,钻孔通过抛石层进入第2层淤泥质粘土内1~3m。

④涂面以下坡脚处的爆填堤心石密度应与中间部位的爆填提心石密实度相同。

⑤设计断面以内的淤泥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理坡等工序。

⑥按现场施工情况设置观测标志,定期进行沉降位移观测。施工完成后保留永久观测点。

⑦断面尺度控制及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和安全稳定需要。

6、结论

篇2

节水环保在当今社会中是十分受到居民的关注的,这与当今水资源的短缺情况不可分割。在如今社会上,节水环保不仅仅只是关注一个家庭每个月用水量的多少了,它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了,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了。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节水技术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现实情况而发出的迫切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引起高度关注,为节水方面的研究投入一定的成本,让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一直也没有停止过研究的步伐,坚持不懈地将节水处理技术开拓创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努力,为人类能够在水资源稀缺情况下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节水环保的认识

节水环保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与当今世界的水资源现状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地球中虽然水占比重为72%,但人类能够应用和利用的水资源少之又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水资源是埋藏在深层地下和一些冰层中很难被人类所利用,需要成熟的技术和高昂的成本来挖掘,现实能够被人类所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是十分匮乏的。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提高,全球人口总量在不断增长,全球人均用水量在原有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减少了,并且还面临着人们每年都在不经意中以好几倍速度消耗水资源。水资源在全球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目前有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张,水资源在工业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剧了生活饮用水紧张力度。并且工业用水企业在水体污染的问题上层出不穷,一些不良重污染企业为了多获取利益,减少成本,不按国家环保规定装环保脱硫装置和废水净化处理设备,将废弃物、污染过的水、气体直接排放到江河中,造成水体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这种污染过的水体排放到下游,影响到下游生态和人们的饮水安全。综上所述都说明了节水环保技术应用的迫切性,人们节水意识的普及性。

二、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在如今水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是一项具有重大利益的技术。首先在经济效益上,比如产品的生产,水在许多产品生产环节都是必须的原料之一,它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在生产的速度加快、成本的减少、以及产品的质量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水资源缺少,势必会影响到产品的各种性质,导致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缩小甚至会引起企业的破产。这样一来,大多数需要水的企业就会停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效益上,水是生命之源,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一旦水资源缺失或者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时,人们的正常用水受到威胁,是必导致人们的恐慌,这样会使整个社会的法律、道德受到严格挑战,突显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影响人们生活的安定平稳,社会和谐会淡然无存。节水环保水技术能够有效阻止这种场面的发生,使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减少人们在水资源短缺这一块的担忧,有利于社会的安宁与平稳发展。

三、节水环保处理技术的应用

下面将我国独立研发成功的LHE聚合羟基羧酸盐作为论述对象来展开对节水环保处理技术的应用的描述。该成果的物质形态是非磷非金属无公害水处理聚合物,它应用的范围有:工业水循环中用来冷却水、作用于低压锅炉、锅炉中热水采暖、空调中的水处理等,在这些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它的作用如下文所示,首先,它能够有效避免设备生锈、结垢。由于水体中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化学分子,它们互相作用,产生了一些比较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这些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聚集在设备中,使得设备的功效受到影响,从设备安全与设备工作效率来看,这是极大的损失,而就此类聚合物的一个重要化学特性就是能够有效的消除锅炉产生的污垢化,及时除去这些污垢可以使企业节省清洗机器设备的大量人力、物力,并使企业生产提高效率。机器设备使用中最大的弱点就是生锈,它能使机器设备的使用周期缩短,更换次数频繁,加重了厂商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聚合物能够使机器设备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有效隔绝空气与水分,保护机器不受到空气与水汽的侵蚀。其次,它具有阻止生物细菌滋生,避免水藻侵害。水体的富营养化势必带来大量的藻类以及细菌,这不仅是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的表现,还是对其他生物生存的一种挑战。传统的处理方法一般是使用某些具有化学成分的药剂,这些药剂虽然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能够消除藻类植物的蔓延,但是,它的药剂残留显而易见的,它所埋下的隐患是不容忽视的。而这种聚合物比较清洁,不但起到了杀菌灭藻的作用,还对水体没有什么较大的影响。这其中的主要原理:这类聚合物能够将菌藻类用来维持生命的物质转移出去,并且对它们的细胞结构的发育进行干扰,在细菌、藻类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供给,并受到了此类聚合物的阻击的情况下,它们就无法大量生存并繁殖。

四、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的展望

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节水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条件下,水资源不断恶化的前提下,导致节水环保技术在将来势必会发生相应的发展与进步。首先,节水环保技术不断更新、改进。环保节水专业人士的加入,技术储备力量的增强。与此同时,人们对未知世界与理论的不断开阔,知识的储备量就会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性更多,它产生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其次,它所应用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从当初的工业领域扩展到日常的生活中,它的空间范围也会随着其发生变化,使得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学会应用它。人们越来越关注节水环保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国家以及相关人员将会加大对它的投入,花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人才、精力来发明与创造。

五、小结

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如今水资源的稀缺情况又让我们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在这些措施与方案中,节水环保水技术是比较科学有效的,在一定的程度会缓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能够在比较容易控制成本的情况下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正如本文所提到的LHE聚合羟基羧酸盐,它的各种作用给企业带来了各种效益。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文中存在不足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参考文献:

[1]肖艳艳;浅谈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4期

[2]冯小杰;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探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8期

[3]西鹏;略论当代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41期

篇3

Abstrac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Keywords: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我国水处理药剂发展面临的机遇

1.1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水循环利用的需求

水资源贫乏且重复利用率低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上升,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 年,我国工业用水量约 1400 亿 m3,其中约 70% 的工业用水为工业冷却用水。为了节约冷却水,工业上普遍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使冷却水重复使用。但在循环冷却过程中,由于溶解盐类的浓缩及大量溶解氧、尘土、孢子和细菌,致使循环水水质恶化。此外,冷却水在不断循环使用过程中,使循环水系统容易产生腐蚀、结垢、菌藻以及微生物黏泥等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上述危害,需要对工业冷却水进行高浊度、高硬度、高碱度处理,而利用水处理药剂处理冷却水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

1.2 环境标准不断提高带来的新需求

为改善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必须根本扭转“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水华暴发等局面。近年来,我国重点污染防治区的地方政府相继大幅提高了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十二五”期间,滇池、巢湖、太湖等重点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水平。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为新型环保水处理药剂的研发指明了方向,为水处理药剂的再次飞跃提供了新的契机。

1.3 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在控制 COD 的基础上,将 NH3-N 作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约束性指标,这对流域水污染防治提出更高的要求。太湖、滇池和巢湖等重点流域在加强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控制的同时,降低入湖 TN、TP 等污染负荷,改善流域水质。但目前我国工业水处理中常用的缓释阻垢剂仍以磷系为主,主要品种有: 聚磷酸盐、磷酸酯、有机多元膦酸等,全国每年用于缓释阻垢剂生产的磷有 10 万 t。这些磷化合物最终进入水体,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水华暴发,发生海水赤潮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的低磷或无磷、无毒、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水处理剂势在必行。

1.4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带来巨大机遇

根据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演变的规律和研究成果,现阶段我国水环境管理正经历从总量控制向流域水质目标管理全面转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

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将构建我国流域水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和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体系,这为新型高效环保水处理药剂的研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支撑条件,为水处理药剂发展的再次飞跃搭建了科技平台。

2 环保型水处理药剂的应用现状

2.1 环保型缓蚀剂

环保型缓蚀剂主要包括钼酸盐类缓蚀剂、硅酸盐类缓蚀剂、钨系缓蚀剂、天然型缓蚀剂、微生物缓蚀剂等。缓蚀剂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而通用性强的金属防腐蚀方法,已在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工业部门获得广泛的应用。自从 1860 年英国宣布了第一个缓蚀剂专利,缓蚀剂经历了从无机共聚物到有机共聚物,从高磷、低磷到无磷,由单一使用到复配使用的发展历程。为了减轻缓蚀剂对环境的危害,国内外对环保型缓蚀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2 环保型阻垢剂

环保型阻垢剂主要包括天然阻垢剂、有机磷酸酯类阻垢剂、有机膦酸类阻垢剂、马来酸酐类共聚物、烷基环氧羧酸类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 PESA) 、聚天冬氨酸( PASP) 。阻垢剂通过对水中金属离子的螯合、对微晶的吸附分散和晶格畸变等作用,阻止水中致垢盐类在设备表面沉积。阻垢剂正向应用药剂的复合化(既能充分发挥单一药剂突出的性能,又能弥补单一药剂结构上的缺憾,可适当降低有效药剂的含磷量),单一药剂的无磷或低磷化、非氮和可生物降解的方向发展。

2.3 环保型杀菌剂

环保型杀菌剂主要包括二氧化氯、溴类杀菌剂等氧化性杀菌剂,异噻唑啉酮、戊二醛戊二醛等非氧化性杀菌剂,季铵盐,复合非氧化性杀菌剂等。水处理杀菌剂是能抑制水中菌藻和微生物的滋长,防止形成微生物粘泥而对系统造成危害的化学药品。杀菌剂正向无氯或低氯化、安全低残留、低至突变、复合效率高等的方向发展。

2.4 环保型絮凝剂

环保型絮凝剂主要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等无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聚胺、聚合季铵盐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多元复合絮凝剂等。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等,经历了原始天然产物絮凝剂传统无机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历程。万俊杰等研究出 A3 菌产絮凝剂处理靛蓝废水在最佳公益条件下的脱色率达80%; 贾大伟等研究了3 种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其中,PAC + PDADMAC 复合投加对册田水库水的浊度、色度、TOC 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高达 93%,90%和 71%。

3 新型环保型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方向

创新是水处理药剂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绿色化是未来水处理药剂发展的方向,开发研制适合我国环境保护要求的低磷、非氮、可生物降解、无毒无害、低成本的绿色水处理药剂,将成为我国未来水处理药剂发展的方向。

3.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多元复合絮凝剂

近代混凝理论创新可划分为 3 个主要发展阶段: 继早期 Schuldz-Hardy 规则根据经典胶体化学的Guoy-Chapman 双电层模型建立的 DLVO 理论、网扫絮凝模式( sweep coagulation) 、吸附架桥模型( bridgemodel) 。混凝理论认为混凝过程中主要存在压缩双

电层、吸附电中和、黏结架桥和卷扫絮凝 4 种机理,这为絮凝剂由传统无机絮凝剂发展为环保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奠定了理论基础。不同理论所对应的药剂分类详见表 1。

表 1 混凝过程中不同理论所对应的药剂分类

近年来,随着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吸附电中和、聚合物-颗粒物表面络合物形成的耗散絮凝( depletion flocculation) 等机理的形成,以及对聚电解质络合絮凝机理和吸附胶束絮凝等难降解有机物强化絮凝机理的研究,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多元复合絮凝剂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一批新型高效环保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多元复合絮凝剂得以研制,实现了水处理药剂的新突破。

3.2 绿色水处理药剂

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绿色科技”的概念。1995 年 3 月 l6 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首先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随后,Anastas 等提出了绿色化学的 12 条基本原则,即①防止废物的生成,比让其生成后再处理更好; ②设计的合成方法应使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最大量地进人产品中;③设计的合成方法中,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均应尽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毒、无害( 包括极小毒性和无毒) ; ④设计的化工产品必须具有高效的功能,同时也要减少其毒性; ⑤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溶剂、分离试剂等助剂,如不可避免,也要选用无毒无害的助剂; ⑥设计的合成方法应适应常温常压; ⑦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 耗 性 资 源; ⑧ 尽 量 不 用 不 必 要 的 衍 生 物( derivatization) ,如限制性基团、保护/去保护作用、临时调变物理/化学工艺; ⑨合成方法中要采用比使用化学计量( stoichiometric) 助剂更优越的高选择性催化剂。绿色水处理药剂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

高分子绿色水处理剂到人工合成型高分子绿色水处理药剂的过程。常见的天然高分子绿色水处理剂有木质素、淀粉、丹宁及衍生物等。人工合成型高分子绿色水处理药剂主要有烷基环氧羧酸盐、聚天冬氨酸和聚环氧琥珀酸类。研制具有高阻垢性能、良好生物降解性、无毒、无磷或低磷的新型绿色水处理药剂是 21 世纪水处理药剂发展的方向。

3.3 多元复合水处理药剂

多元复合水处理药剂是一类具有一剂多效的水处理药剂,如聚硅酸与铝盐复合絮凝剂,就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是在活化硅酸(即聚硅酸) 及铝盐混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硅酸与铝盐的复合产物,同时具有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该类混凝剂具有混凝效果好、价格便宜、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量低等优点。又如聚卤代醇噻啉季铵盐絮凝剂,具有絮凝能力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选矿作业中矿石与水的分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菌和缓释作用。多元复合水处理药剂一剂多效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事其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应用开发。

3.4纳米材料、微生物絮凝剂等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

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而被寄予厚望。目前,采用纳米 TiO2光催化降解毒害有机物、碳纳米管改性去除重金属等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纳米材料水处理药剂的研发开创了先例。

总之,在混凝理论不断创新的坚实基础上,水处理药剂将向绿色水处理药剂、多元复合水处理药剂和纳米材料、微生物絮凝剂等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的方向高速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该方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反应。随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沉淀池中的污泥大部分回流,称为回流污泥,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量通常从沉淀池中排除,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活性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出水。

二、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术与资金问题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瓶颈”。归纳起来,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研究和应用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对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要求较高,传统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多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往往需要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形成多级反应池,通过增加内循环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这势必增加基建投资的费用及能耗,并且使运行管理较为复杂;目前城市污水的处理多以集中处理为主,庞大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资,因此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从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来说不一定是唯一可取的方案。

三、如何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目前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要求污水处理不应仅仅满足单一的水质改善,同时也需要一并考虑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问题,且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以低能耗和少资源损耗为前提。

生物膜法。在污水生物处理的发展和应用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主要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来自大气。生物膜法处理系统适用于处理中小规模的城市废水,采用的处理构筑物有高负荷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生物滤池在我国南方更为适用。随着新型填料的开发和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起来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由于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行管理等优点,在处理中极具竞争力。

氧化法。氧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并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方法之一。根据氧化剂的种类及反应器的类型,氧化法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等。化学氧化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由于其处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而且由于其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使用并不很多。为了达到提高处理效果,同时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人们开发了一些其他的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法设备简单、运行条件温和、氧化能力强、杀菌作用强、处理彻底,因此,在水的深度处理及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有专家预测,氧化法将成为21世纪废水处理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四、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市也是环境的组成因子。然而,在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环境学也成为当代社会的最大显学。

篇5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的实用技术,膜分离的过程是一种低消耗的物理过程,具有高效、无污染等优秀的特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滤膜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其材料主要为聚偏氟乙烯、聚醚砜等高分子材料[1]。滤膜分离产品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多孔材料的拦截能力,通过物理拦截的方式去除水中的颗粒性物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尺寸比较小的物质可以通过膜上纤维壁上的小孔到达膜的另一侧,而一些尺寸比较大的物质由于不能穿过膜中的小孔被拦截下来,从而得到净化和处理水的目的。

滤膜的过滤精度和滤膜本身孔径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习惯上把孔径比较大的称之为微膜,孔径比较小的称之为超滤膜,孔径更行的称之为反渗透和纳率。超滤膜处于微率和纳滤之间,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3~100mm之间,它是一种将溶液进行分离和净化的技术。

一、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主要表现的几个方面

1.电镀废水的处理

在化工生产中,电镀废水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溶液中还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例如铜、镉、锌、氰化物、六价铬等,这些离子对人都有很强的毒性,如果不经处理排放到自然界中,就容易对人和动物以及农作物产生严重的危害,而且其危害的持续时间也非常长。同时电镀废水的可生化性小,而且其中的金属离子也难以被其它的微生物吸收。电镀水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处理上的困难,虽然在国内外曾经利用过铁氧化的方法来处理电镀废水,但是存在污泥量大、出水色感差等缺点[2]。而利用电解法来处理电镀废水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存在投资大、耗电过多等缺点,和收益相比成本非常高。将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结合起来使用,在处理镀镍废水的过程中,镍、有机碳以及硝酸盐等杂质的去除率非常的高,可以达到95%以上。氰化物在冶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氰化物是对人类具有高独性的物质,微量就容易导致人死亡,因此必须从废水中给予破坏或者去除。对于这种废水,可以使用胶体加强剂超滤膜的方法给予去除,在膜的表面含有高于临界胶体的表面活化剂可以和溶液在的微小溶质结合起来,这种不断增大的溶质团能够被高分子的超滤膜截留效率,可以有效的净化电镀废水。根据研究发现超滤膜能够在电镀废水中将聚合体的金属进行分离,而且金属离子可以得到回收,渗透的水也可以继续使用。

2.造纸废水的处理

造纸废水主要是利用烧碱法对碱进行回收,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对有用飞物质进行回收,同时在经济上也具有良好的效益。超滤膜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漂白废水、蒸煮废液和脱墨浆废水处理,利用超滤膜来过滤造纸厂和纸浆中的废水是造纸厂内部冷循环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将过滤水、冲洗水和纸浆水通过超滤膜进行改造和纯化,在造纸厂中牛皮纸浆中的黑液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混合物,用研究人员通过在超滤膜的表面镀上一层ZrO2的方法从牛皮纸的废水中来分离小分子的木质系,其中大分子的木质素被分离,小分子的木质素最后被电氧化[3]。从中跨越看到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解决传统的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为了得到更加纯净的水,常常将超滤膜技术和其它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沉淀类的多糖物质以及其中的悬浊物以及颜色等其它离子,为进一步的处理废水保持了良好的膜通量。超滤膜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其中的某些重复进行浓缩回收,并且处理过的水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3.食品废水的处理

在食品废水中含有浓度比较高的有机废水,大部分食品加工厂的废水由于处理方法复杂导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的排放,不仅对环境产生了污染而且也浪费了其中的大量的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在食品废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主要被用来回收有用的物质以及进行预处理等,在鱼类的商品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具有高含量的有机物,然后不经过处理之间的排放到大自然中,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会导致水富营养化。国外友人利用超滤膜技术来回收废水中的蛋白质,可以提高食品制造厂的经济效益。将超滤膜技术应用在罐头厂的废水处理中可以有效的去除其中的腐烂物质,结果令人非常的满意[4]。在淀粉食品的废水处理中主要是对其中的淀粉进行回收,将浓缩液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可以得到加工食品所需要的麸质或者动物的饲料。在一些奶品制作公司或者隔离的厂区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和超滤膜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在应用中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二、结束语

虽然超滤膜技术在处理工厂和生活废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膜技术和其它的废水处理方法之间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在利用超滤膜的过程中应当适当的改变溶液的性质,可以有效的减少对膜产生的污染,增加其处理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采用改变膜的运行状态,例如改变膜两侧的压差以及增大紊乱度的方法来增强膜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宝珍.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3,(6):115-115,1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