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4 16:43: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

篇1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渠道

Key words: SMEs;financing;financing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16-02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1.1 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支持较少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在美、英、日等经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或多或少也遇到了融资方面的困难。我国银行信贷仅占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6.63%,占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的9.65%。从期限结构分析,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贷款,而提供长期信贷较少;从组织机构看,我国目前尚缺乏专门定位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1.2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定位目标偏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就只能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而且,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完善的风险投资基金及其运行机制,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又要求很高,一般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融资的标准。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2.1.1 经营风险大中小企业大多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制市场的能力差。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在我国,中小企业5年淘汰率近70%,30%左右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能够存活10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仅占1%,以上这些不仅使中小企业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而且使商业银行不会轻易的把贷款提供给中小企业。

2.1.2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淡薄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控制机制,不能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报表,加大了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欠息,逃债,赖债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良的局面,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2.1.3 中小企业缺乏可抵押资产,影响间接融资抵押资产是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是银行谨慎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功效是避免和减少银行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一种保障。中小企业能提供的土地,房屋等抵押物较少,寻求担保困难,大多不符合金融部门的要求,使得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抵押贷款获取资金。

2.2 金融体系和金融机制因素

2.2.1 银行信贷政策的影响目前,四大国有银行主要以国有大企业为服务对象,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资本需求,不存在利益的驱动,而且在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时,信贷人员谨小慎微,过于保守,普遍采取“为不错贷,宁可不贷”的做法。

2.2.2 贷款手续复杂,办理困难,贷款成本偏高中小企业要求贷款额不大,期限短,时效快,但银行发放程序经办环节都相同,带来银行的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的上升。所以银行从节约成本和监督费用出发,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2.2.3 银行体系结构不合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仍处于垄断地位,现有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各金融机构与国有银行业务趋同,市场趋同,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市场定位战略,导致金融体系中缺乏与国有大银行搭配合理的区域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

2.3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的难度极高。从股票市场来看,按照《证券法》规定,要进入沪深两市主板市场发行股票,必须具备公司股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等条件。从债券市场来看,按照《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这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该市场进行融资。

2.4 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机构和担保机构由于中小企业信用不佳,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等原因,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一律要办理抵押和担保手续,但中小企业往往很难找到有能力的大企业为其担保,从而造成抵押困难。这几年,虽然建立了一些信用担保机构,但我国目前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2004年底,全国仅有担保机构40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200家,2004年底,担保贷款仅占同期中小企业贷款的2.2%,中小企业担保户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12%左右。

3缓解融资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融资状况的改善,需要从中小企业提升自身实力以及政府政策引导等方面入手。中小企业要着重于强身健体,这是标本兼治的办法;政府要着重于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小资本市场等入手,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3.1 中小企业的主攻方向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金收益。只有当投资方取得的资金收益超过社会平均资本收益率时,投资方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放给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夯实实现良性融资需求的基础。②着眼长远,培育良好的融资信誉,为扩大长期融资规模奠定基础。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信息可信度和透明度;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到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消除信息不对称给银行和投资者带来的风险。长期融资的实现程度是中小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之一。③将融入资金数量控制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的最低水平。中小企业融资目的首先是避免因资金短缺而影响维持基本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同时又要避免在宽松融资环境下的过量融资,形成资金沉淀。④培养风险意识,控制融资风险。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把财务风险控制在安全水平范围内,是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必须根据自我发展的实际,进行恰当适时的融资,防止超负荷借贷。⑤加大重整力度民营企业应积极借兼并或联营、合资等方式,借力借势,以缓解决其自身的资金困难。

3.2 政府政策引导

3.2.1 设立政策导向型金融机构和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多开办一些专业中小型企业信贷服务的中小规模的银行。此外,还要各级政府还可根据区域发展实际考虑建立民间互助合作组织、地区性的信用保证协会等民间互助合作组织和基层合作制金融组织,重点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的问题。

3.2.2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具有不同功能的担保主体: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商业性担保公司,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互担保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发挥联保互保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

3.2.3 发展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小资本市场①完善二板市场,鼓励中小企业按股份制企业要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通过二板市场的上市解决融资问题。建立企业短期债券市场,以政府担保等形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②发展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则为中小企业提供较灵活的筹资手段。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达不到主板及二板市场的上市标准,这部分企业的资金问题可以通过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方式使其得到融资支持,把低层次资本市场作为培育中小企业发展的摇蓝。③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目前可考虑建立两种基金形式,一种是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以政府参与为特征,具有政策性和优惠性;另一是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

3.2.4 激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一是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给予一定税收优惠;二是建立完善的资信评估、项目评估等中介机构,降低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三是引导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审核机制,简化授信审查内容。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由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博弈而成。只有三者在博弈中达成新高层次的均衡,才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而不断催生、助推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篇2

[8]金辉.温州企业困境反映实业之困市场进入仍不平等[EB/OL].http://.cn/c/2011-10-14/024323300273.shtml

[9]陈静莹.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N].汕头日报,2012-03-14.

篇3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近年苏北五市经济快速增长,苏北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超过苏南地区,在地区经济总量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发展对于促进苏北地区经济繁荣、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和维护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苏北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制约,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瓶颈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苏北地方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一、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根据苏北中小企业实地走访调研显示,苏北地区的融资渠道狭窄,间接融资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银行贷款融资占据了间接融资方式大部分的份额,其他间接融资渠道虽然已经存在,但其资金规模和使用效率决定了还无法真正成为有效的融资渠道。

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内部融资渠道,即企业所有者的投入和企业自身的积累,属于企业自有资金,这种融资渠道积累速度慢,不适应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且自我积累存在双重征税问题;而外部融资渠道中,主要包括专业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其中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占据比例较大,以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民间资本借贷次之,总体上缺少其他金融方式,特别是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和风险投资基金。由于苏北地区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档次低、成本高、市场占有份额少,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企业经济及社会效益均不理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商业银行信货支持对象的支柱产业项目不多,随着国家银行金融政策倾斜以及苏北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苏北中小企业利用专业银行借贷资金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而民间资本的融资方式,由于其在担保方式、利息支付、易得性、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苏北地区中小企业利用民间资本的融资方式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现行金融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目前,现行金融贷款机制增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中小企业贷款的要求高、贷款操作流程复杂、贷款额度有限,这些因素都限制中小企业进行专业银行贷款的行为。银行为了减少和中小企业委托关系中的监督成本,防范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往往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担保或抵押,但是中小企业往往很难做到。

2.苏北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主信用缺失导致贷款难。苏北地区地方政府尚未正式出台相应政策法规, 担保机构的法律和商誉地位难以确立, 且现有的信用担保机构业务范围狭隘, 业务运作水平低, 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 这些都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同时苏北中小企业主不重视信用体系,个别中小企业存在信用危机,信用缺失是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无法采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从调研中发现,苏北地区的融资渠道与苏南地区的多层次渠道不同,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政府导向型的间接融资为主,融资体制单一,无法通过其它渠道来满足的企业资金需求。由于苏北中小企业所处属于成熟期行业,缺乏知识产权及研发技术,科技含量较低,无法进行间接渠道的高科技融资方式。

4.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规范导致内源融资缺乏。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规范,内部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在利润分配中普遍存在着“重消费,轻积累”的倾向,同时人力资源缺乏,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企业缺乏发展战略目标及眼光,导致苏北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企业留存收益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对策

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其信用低、担保少和风险高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寻找适当的解决方式。

1.改善苏北投融资环境,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苏北地区地方政府转变管理理念,借鉴苏南先进的经验及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到市场前景广阔、盈利高、风险小的项目,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投入,为苏北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由财政支持,加快建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成立吸纳民间资本、主要面向民营企业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2.转变企业增长方式,培育高新技术及高科技产品,吸纳创业风险资金方式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倾向于高成长性、高收益性的高科技产业,苏北中小企业应加紧企业转型,培育高新技术及高科技产品,将企业打造成高科技企业,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由于存在高风险、高潜在利润的特点,因而在创业阶段可以通过社会上的创业风险基金实行筹资。

3.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发展直接融资方式。苏北中小企业加快自身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选择朝阳产业及朝阳市场等方式实现企业积累,进行直接融资。通过股份制改造,明确企业产权,有利于企业治理的改善和企业股权融资。

4.实现中小企业上市发行股票融资。我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为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苏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不断涌现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小企业。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并引导其上市融资,将较好地解决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带动区域中心企业共同发展。

5.正确利用民间资本进行融资。随着国家对民间资本的重视,苏北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规范操作,注意提高民间借贷行为的公开化,允许相关的中介机构自发形成,并对其加强规范化操作,使得民间借贷整体浮出水面,实行透明化管理,将其逐步引入到与正规融资渠道同等的地位,形成良好竞争。

参考文献:

[1]季学凤.从创业板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破解路径[J].企业经济,2011(11).

[2]吴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

篇4

一、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困扰其获得长足发展的一大因素便是资金不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非常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与相关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融资现况

1.融资渠道单一

最近几年,我国做了很多有益于中小企业拓展融资途径的探索。中小企业可通过IPO融资,通过私募融资、租赁融资、集合融资等渠道进行融资活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四大国有银行占中小企业融资的55%、商业股份银行占中小企业融资的7%、商业城市银行占中小企业融资的9%、信用社占中小企业融资的6.5%。中小企业融资银行信贷占有77.5%的绝对优势,充分反映了其融资渠道的单一性。

2.融资需求巨大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在于融资环境改善的情况下,根本的问题仍未得到改观。据银监会统计,2015年银行贷款23.5万亿元,其中只有极少的资金流入中小企业内部。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实行贷款宽松政策来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09年中小企业贷款金额达到4.5万亿元,然而,占我国社会经济一半的中小企业却并未得到这笔巨大资金,其实际是投放在建设大型项目上。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是一个难题,据调查显示,09年深圳市融资缺口足足有2万亿元,大部分中小企业遇到了融资困难的问题。

3.融资瓶颈制约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信贷不适合现行金融体系,银行服务体系支撑不了企业信贷融资,企业融资在资本市场得不到有利发展。从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发展和建立过程看,在历经了几十年发展后,其逐渐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辅助,银行为主体,央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贷款资金流向大行业、大企业、大城市,而中小企业则不在银行贷款的服务里,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偿债能力弱、融资规模小、财务规范性差、担保抵押难、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经营风险大、与银行评估和模式不匹配等,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资金依然困难。即使能获得贷款额度,但由于银行的审核流程多,时间久,往往会耽误中小企业的发展时机。银行服务体系缺乏企业贷款融资的力度,现今,银行审核标准与担保机构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然而担保机构难度大、成本高,加上担保机构风控体系不完善、业务管理缺乏、规模小等诸多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瓶颈。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1.完善银行服务体系

银行无法克服信贷风险带来的危机,因此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银行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的信贷融资环境。鉴于经济的发展中坚力量是中小企业,政府应出资建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建立联合式的市场化的信用担保机构,吸纳商会、银行、企业和民间资本组成的信用担保公司进入融资市场,还可以建立政策性的政府担保机构,实现风控系统和信用度增级,并执行存款、监管等职责,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风险。

2.加大法律支持

政府应大力建设法律法规。各国都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来对中小企业融资加强支持力度,法律依据能够为企业融资提供有效的帮助。我国应加紧出台企业融资的法律依据,以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企业融资环境。

3.完善资本市场

初级资本市场培育,为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发展投资基金,创业板和中小板。资本市场需要扩大市场容量,活跃市场债券,让不同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达成融资;为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大力拓展各类基金,吸纳各类基金,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应加快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扩大企业上市规模,完善中小企业交易、监管、并购制度等。但也要约束企业的权益资本,理顺企业融资法,并建立双边协定融资股权。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我们对企业融资的现况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有了深刻的认识。可以从完善银行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融资资本市场等方面入手来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我国应顺应潮流的发展,跟随时展的步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展全面的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面对融资难问题,政府和银行虽然在政策和市场方面都分别做出努力和尝试,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原因而使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具有传统,目前虽然各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和得以实施,但融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瓶颈突出,首先是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制约,其次是因为自身缺陷所致,第三才是对融资的错误认识和非理性操作造成。通过对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状况的调研,并结合教学实践试图对融资难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企业要在竞争的日趋激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拓展服务渠道和空间,进行规模生产和技术创新,这就必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国家虽然已制定资金调控的宏观政策,各大商业银行也已相继出台稳健的信贷措施,但对于企业而言融资仍然是棘手的难题。那么,中小企业的融资到底难在哪里,它的瓶颈又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

1.政策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我国的中小企业刚刚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走出,目前虽然已处于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但计划体制痕迹还很明显,它与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矛盾甚至格格不入,这样就使得它们的融资认识和操作在老路上徘徊,这是融资形成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1)金融体制没有完全与市场接轨。我国的金融系统原来具有事业或行政性质,其主要功能是承担政府职责,其企业功能不但不能完全彰显反而被削弱或被剥夺,然而企业的融资认识仍然处于政府保护的基础上,由于认识偏向导致操作失误,融资的质量不高。

(2)企业体制存在计划经济痕迹。我国的企业形式和性质原来只有国营和集体两种,自20世纪70年代后民营经济开始出现。过去,国家一直将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投入,因而银行的投资对象是国营和集体企业,当时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虽然开始出现和活跃,但国家却将它们排挤在金融支持、计划销售和原材料供应的政策扶持体系之外。中小企业大多是集体所有制形式,虽然有地方政策的强力保护,但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后很难得到作为企业的银行支持,它们有些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因缺乏自身的产权保护和品牌意识而使得自身的发展后劲不足,这是银行支持乏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说中小企业的融资受政策限制的程度较大,这也是他们难以融资的瓶颈所在。而乡镇等其它经济成分的企业,由于没有政策庇护而得不到银行支持,虽然发展潜力很大,但最终也难逃体制束缚和资金短缺的厄运。

2.自身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还是自身因素所造成。面对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中小企业融资难受自身因素制约的主要方面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小企业存在经营管理弊端。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内控制度不严,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使得会计信息不真实且不对称,因而银行由于担心对其真实情况不了解而不轻易发放贷款,这是受自身影响而难以贷款的第一个主要原因。第二是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居高不下。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粗放、市场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和产品竞争力差,这些自身的弱点导致抵抗风险的能力削弱,甚至造成亏损而无力偿还贷款。银行作为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资金安全,就会担心贷款无法收回而对中小企业不敢轻易放贷。据调查,湖南衡阳市90%的工业企业申请破产,逃废和悬空债务形成不良贷款的企业占全市不良贷款总额的85%。

3.社会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社会的诚信缺乏和信用环境污染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中小企业改制频繁,领导班子不稳定,“后任不认前任账”现象普遍存在,这是造成银行不敢对中小企业放款的一个社会因素。此外,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搞项目时拍脑壳,借贷款时拍胸脯,贷款后拍屁股”,由于它们偿还银行欠款的积极性不高,还款责任心不强,久而久之造成社会信用环境被污染,这也是导致贷款难的又一大社会因素。

4.市场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所谓市场就是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完全依靠自身实力走向市场,其主要特征是资金筹措和产品销售的市场化,就是围绕市场提供服务和生产产品。融资作为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资本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企业要提供服务和生产产品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势强劲。尽管我国在构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上层建筑体系下中小企业体制虽然已有改变,但企业的体制距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国政府和银行无时无刻不在为企业提供宽松合理的贷款环境而努力,但由于受政策原因和银行目前业务开展范围所限制,导致企业的融资手段不得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破解对策

当前,融资难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要对症下药,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对策破解融资瓶颈。

1.明晰产权注重自身发展。中小企业要加快改组、改制步伐,通过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让政企分开,真正“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不做政府的“附属物”。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不断发展自身实力,壮大自身规模和增强自身活力。要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和加大技术开发投入,主动与大集团、大公司配套生产,争取政府的指导和协调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

2.讲究信用树立诚信形象。中小企业要真正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主动配合当地政府与银行、财政、税务、工商、司法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争取银行的信任。要把自身的信用状况及时全程地向银行公布,争取银行的支持和投放资金。要采取针对措施主动与银行沟通积极偿还贷款,可充分利用金融优惠政策积极改制,减轻负担轻装上阵。

3.开拓市场争取信贷额度。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要不断开拓市场加强营销力度。要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扩大服务范围,争取银行贷款投入额度。

4.提高运行质量强化融资。中小企业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关键是提高自身的经济运行质量,只有加强管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样就容易靠自身实力赢得银行支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分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于每一次经营行为都应谨慎而行,对于每一个项目的投放都应科学论证,对于每一笔资金都要严格管理。只有切实提高项目的运行质量,才能规范融资行为和科学决策。

5.打造品牌规范资金管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而且自身必需建立取信于社会的对等信用体系。良好的信用环境需要金融支持进行资金投放增量,因此依靠政策措施促进自身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要。信用的建立来自于资金的规范管理,因为严格科学的资金管理对于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十分必要。

6.搞好市场定位发展银企关系。产品是企业博击市场的利器,因此搞好产品的市场定位对于企业融资不无裨益。只有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而企业要拓展市场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这样融资就成为企业运行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政策只鼓励金融业向大型的垄断性产业倾斜,中小企业特别是生产工艺条件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型企业就必须做市场的强者,只有把服务项目和生产的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企业才有充分的发展后劲,也容易获得银行的眷顾。

三、结论

当然,企业的融资方法很多,主要应根据资金来源渠道和性质采取措施。在融资实践中,首先要搞好产品定位。一是要充分对市场进行调研;二是要对所开发产品进行包装定位;三是要加强营销力量发展营销网络,四是要搞好售后服务,五要加强产品更新换代。搞好产品定位是企业是提高自身信用度进而发展良好银企关系的重要内容。

国家虽然已制定政策支持并号召银行支持中小型企业,但仅限于流通资金短缺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应紧跟政策调整方案和采取对策。随着担保融资形式的出现,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只有从自身意识上摒除融资的错误认识,才能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融资运作对策。

参考文献:

[1]谭凤山:《资源价格制约内地中小企业发展》.《东莞经济》,2006年,(3)

篇6

中小企业融资,即是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其实质就是对中小企业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微观主体。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强位弱势”地位。资金约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大量中小企业无法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来提升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单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商业性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票据贴现等融资形式还没有广泛应用,一般中小企业融资多集中于银行的间接融资,只有少数的中小企业融资来源于直接融资。(2)融资成本过高。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单一和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只能借助于银行和直接融资,并且由于在借款过程中的手续问题,借款过程时间过长,因此,在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间的融资的结构性失衡决定了融资的复杂性大,融资成本高。(3)依赖非正规的金融渠道。由于受到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方面的局限,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约束。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迫使中小企业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虽然这些渠道的融资成本往往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但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要求。但民间借贷的成本过高,风险性较大。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对策

(1)完善政府职能,充分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第一,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可以算是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标志。但《中小企业出口法》、《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配套法律也未能得到及时的制定,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保障又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首要环节,因此应尽快出台这些法律法规。第二,尽快建立财政援助、税收支持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许多项目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资金较紧张。财政援助体系的重点应放在贴息贷款及政府优惠贷款这两方面。第三,逐步健全我国信用体系。社会信用环境水平低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商业银行因无法准确识别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而普遍对中小企业实行“慎贷、惜贷”;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安全性的考虑,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定为较低的信用等级,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尽快地建立一个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信息系统已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必要环节。(2)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环境。第一,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融资能力,就必须尽快转变原有的经营机制,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拍卖等多种方式,加快搞活中小企业改革步伐,实现产权多元化。第二,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信誉度。银行对中小企业慎贷、惜贷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佳。第三,转变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在当前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较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应放宽眼光,积极拓宽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渠道,在可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的融资方法。(3)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第一,完善银行信贷机制。我国金融机构信贷机制较为单一,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采用相同的审贷模式,甚至条件更为苛刻,手续繁琐,时间较长,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时效性急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完善信贷机制,以高效、便捷、快速的服务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第二,加强金融信贷创新。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现代支付服务体系,积极灵活运用各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配套服务,借助商业银行的网络优势和各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其所需的相关服务。(4)推动资本市场建设。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拓宽直接融资方式无疑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中国证监会应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

参 考 文 献

篇7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根据2013年北京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发起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调查――《2013年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创造了全国约60%的GDP、50%的税收和70%的出口,还解决了我国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与中国的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一脉相连。然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体现在其对未来的预期上,接受调查的中小企业中,近六成企业并不看好未来三年的发展,更有近四成的企业表示利润下滑,接近85%的企业主认为影响其发展的阻碍因素依旧很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其中融资问题困扰着众多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因此一路高歌,日益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然而经历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后,单纯依靠自有资本已经很难满足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融资越来越成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狭隘的融资渠道和旺盛的资本需求的尴尬,银行贷款往往向发展更具规模的核心企业倾斜,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市场融资方式更是难以获得,而中小企业发展中自身的问题又进一步制约着其融资的信誉,融资难日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够完善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中小企业本身就是那些资本实力不强、规模较小的企业发展而成的,甚至许多是家族式企业,在资本实力、发展历史、经济规模上无法与核心企业进行竞争,其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前期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往往在管理制度、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较为疏忽,这些都导致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后天失利,无法适应经营着扩大规模的需要。同时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利,一些中小企业在融资时无视约束机制和信誉约束,在出现市场风险时选择逃避贷款转嫁风险,严重打击了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信誉,使得那些信誉好的中小企业也再难获得更多的贷款,使得整个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一片惨淡。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导致我国整体融资环境消极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外在因素。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融资机构缺乏主动了解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由于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收益小,信誉风险导致风险控制成本高使得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即使进行贷款,贷款的手续繁杂、过程冗杂、效率低下,打击了中小企业寻求主动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体系缺乏一个专门化、体系化的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服务的专门性资本市场。目前随着各项贷款政策的阳光化以及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一些不成体系的资本市场正逐渐成型,但安全稳妥的贷款机制仍然还未建立,体系化的资本市场仍然有待建立,这些都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三)国家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除了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国家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无形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压力,作为市场经济的最敏感部位,宏观调控的消极影响首先传导到中小企业的身上,其积极影响却主要使得大企业受益,这就更加加剧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两极分化,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国家并未出台明确的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支持的金融政策,“抓大放小”的政策更是使得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受重视,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另外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制规范和制约,导致钻法律空子的违约行为屡禁不止,对中小企业逃避市场风险的惩处力度不够也助长了部分中小企业破坏融资市场信誉的气焰。

三、中小企业忽视的融资渠道探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许多有效的融资渠道正日益发展完善,这些融资渠道虽然难以同主流的融资渠道进行竞争,但在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这些融资渠道也是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重视的。

(一)民间借贷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借贷也逐渐放开,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民间借贷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需要一个严格监管、规范操作、合法经营的中介平台,相比于一般的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民间借贷平台,其无论是在法律监管还是运作制度上都更合乎规范,也有着行业协会的自律,将其作为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的中介平台将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相比于一般的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机构在交易成本、借贷效率、社会风险、利率风险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对民间借贷机构的试点,未来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必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不容忽视的渠道选择。

(二)融资租赁平台

将融资租赁平台发展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优点时显而易见的,其成本低、风险小、方式灵活、程序简单、方便易行的特点将极大地缩短中小企业融资周期。目前融资租赁平台主要用于添置或更新设备。

(三)典当业融资渠道

典当行的发展在我国其实由来已久,其悠久的历史也证明了典当业发展的必要性。典当行融资渠道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是针对不确定的融资时间和融资量的有效融资方式。相比传统的融资方式,典当融资具有经营范围广泛,房地产抵押一直是典当行的重头戏,手续方便快捷、业务操作灵活,可以极大地节省企业融资的时间,提高了融资市场的效率。

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内部建设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根本方法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加强内部建设,外树形象。一方面,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革新经营理念,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对市场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还要通过引进人才、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做好风险控制等建立起良好的信誉。

(二)构建一体化金融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一体化的金融体系是良好的融资环境的保障。构建起一体化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针对金融市场信息的不完善,因该建立起政府、银行、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共享系统,加强三方的信息共享和沟通,鼓励中小企业主动披露经营信息,鼓励银行主动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和融资现状;其次要进行金融信贷机构管理创新,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的机制,创新融资品种,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加快信贷产品的开发,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加强网上融资系统建设, 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三)国家宏观调控适当地向中小企业倾斜

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是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应该建立起国家财政资金专项扶持机制,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信用担保体系对地方民营企业进行相应的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四)建立多样化融资平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如前所述,民间借贷机构、典当行、融资租赁等融资渠道都是中小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融资渠道,加强这些中介机构的规范运作有利于建立起多样化的融资平台,极大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各融资中介机构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加强与此类中介结构的合作,加强对其监管和规范,引导多样融资平台的建设。

(五)完善融资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促进融资规范化

完善融资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是促进融资规范化、融资可持续化、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信誉的保障性措施。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究其原因是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制规范和制约,导致钻法律空子的违约行为屡禁不止,对中小企业逃避市场风险的惩处力度不够也助长了部分中小企业破坏融资市场信誉的气焰。应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做出较明确的规定,通过各种细化管理条例从多个方面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五、结束语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与中国的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一脉相连,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另一方面融资难等问题又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和国家引起重视,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和金融体制做出一定的改革和完善。全文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和融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同时探讨了被中小企业忽视的多样化融资渠道,包括民间借贷机构、典当行以及融资租赁平台等渠道,进一步分析了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综上所述,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做强做大、完善内部建设,另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适当政策倾斜,并推动一体化金融体系的建设、促进搭建多样化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于岩熙.浅谈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6)

[2]蔡清龙.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9)

[3]张晶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N].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05)

[4]王德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02)

篇8

一、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及分析

中小企业在浙江省的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就业、繁荣内外市场、扩大外经外贸、促进企业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小企业的金融生存环境不尽如人意: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

(一)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50万户,中小企业总数占企业总数的99%。但目前中小企业仍是社会经济的弱势群体,融资供给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

1.融资环境恶化。当前CPI持续攀高,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深刻地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小企业因经营风险性较大,且自身资力有限而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因此一般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中获得需要的贷款。

2.融资压力加大。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颇为紧张,普遍面临资金链吃紧、利润微薄、经营状况不佳乃至生存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往往比较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风险较大。由于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当前浙江省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企业亏损不断上升。

(二)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1.融资的特点。企业融资一般由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构成。前者是指企业从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主要由留存利润、折旧和内部集资转化而来;外源融资是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内源融资是企业稳定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融资应以内源融资为主。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有限,内部资金往往难以满足需求,仅靠内源融资必然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1)发达的民间借贷成为主要融资手段。民间借贷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现实中民间借贷收取的利息比国家规定高出四倍之多,但由于银行借款授权有限、手续烦琐,很多中小企业都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浙江的民间贷款异常活跃。虽然民间融资在企业的创业发展阶段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足以支撑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加上很多民间融资本身的不规范,很难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

(2)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成为主要贷款方式。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其特征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以借款人的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目前银行对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越来越倾向于保证贷款,信用贷款逐渐减少。但是由于担保人难以落实、担保后续影响较大等原因,银行越来越要求客户提供贷款抵押,抵押贷款的比重日益提高,增大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与成本。

(3)中小企业信贷两极分化日益明显。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发展,浙江中小企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产品销售好、资产信誉质量高的慢慢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各机构纷纷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但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企业信用等级低、企业规模小、财务管理存在缺陷等原因,存在不符合金融机构贷款条件或者担保困难的问题,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2.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融资结构体系和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制约着中小企业融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制定明确的、可操作的政策和制度,给予相应支持。政府要求银行部门重点支持大企业,在确保大企业的基础上才考虑中小企业贷款,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目前成立的担保机构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贷款融资的担保需求。另外,我国金融体系发育不健全、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审批门槛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机会较少。

(2)主观因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内部因素在于企业自有资金少,积累不足,内源融资容量较少;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经营利润不稳定;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方式,导致企业信用状况不佳。一般情况下,银行要求抵押的资产通常是房屋、土地或大型固定资产等,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往往不具备此类资产的所用权。这些先天不足限制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加上浙江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作业,技术含量较低,产业前景缺乏诱人之处;经营决策者素质不高,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难免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抗风险能力差,从而消化信贷资金的能力较弱。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要集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统筹兼顾、综合治理。

(一)完善相关政策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及实施各种优惠政策。浙江省政府应充分运用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加强中小企业的财政投资力度。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通过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资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因增加企业贷款而产生的风险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小企业持续、快速、健康成长,此举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从实践效果来看,在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方面卓有成效,推动了中小企业发展,但还应当加大这方面的举措和力度。

2.完善和落实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虽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明显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步伐和需求,特别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现有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条文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及相关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乡镇企业法》等,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企业的利益,但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这一切实问题上没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在金融信贷、融资引资等重要方面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保护措施,所以必须加快建设有关中小企业的信贷制度和融资方面的立法,指定有关部门制定中小企业融资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

1.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从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和操作层面看,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及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早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建立由股份制银行、城市合作发展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改制组建的商业性银行,充分发挥和运用区域性银行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方式多样、实用和对当地经济比较熟悉的优势,更好地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金融管理部门也应从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科学地制定信贷管理制度与信用评级体系。要建立严格的信贷制度,对融资主体信用度、风险控制能力和还债能力等的信贷审查、发放和责任实行追究制度,避免盲目放贷造成的损失;要建立相应的信贷激励奖惩机制和适当的放权让利机制,改变目前银企之间的借贷矛盾。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为解决银行放贷矛盾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补偿与激励机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形成以政府担保为主、其他担保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设立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共同合作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成立多种形式的信贷担保机构,开辟多种渠道筹集担保基金。

建议建立政府贷款担保基金,为经过评估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建立中小企业共同担保基金,由政府加以引导,鼓励企业间实行联保制度,形成完善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同时,要求金融机构改进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服务,简化贷款抵押手续,降低贷款标准,适当扩大有效财产的抵押范围,允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实行公开公平的市场化运作;成立商业性担保公司,按《公司法》的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获取盈利。通过担保公司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在银行建立良好的资信记录和信用等级,大大提高融资的成功率。以担保公司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缓解小企业融资条件差的困难,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传导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多数处在产业链低端,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市场信用度不高,财务制度尚未健全。一旦政策收紧,企业生产经营的难度大为增加。从长远看,破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必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实施并购重组和产业链整合,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树立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各类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篇9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中小企业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层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融资难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究其原因,信用缺失无疑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伴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之一的信用问题逐渐映入人们眼帘并得到了大力关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环境差等相关问题,笔者主要从信用缺失角度来谈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概览

所谓“信用”,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归纳与总结,可大致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广义上来说信用表现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狭义上则表现为“以资金为纽带的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信任”之上。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信用问题已经得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金融业表现的更为明显。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来看,融资主要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其融资信用主要包括相关承诺以及兑现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诺与兑现是呈现中小企业金融信用的重要体现。

但是,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来看,并不是十分乐观。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之中,信用缺失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无还银行贷款能力或者根本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的广义缺失来看,整个社会缺少信用记录、信用调查、评估、担保、管理等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再加之对于信用披露度并不高,直接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问题较多,亟待改观;由于中小企业融资信仰整体较低,这使得其很难达到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的贷款的。例如,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需要达到A级之上,银行对那些BB级,或者小于BB级以下客户的贷款申请往往不予接受。可以说,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整体状况较差,直接导致了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二、成因分析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产生的成因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往往靠自有资产建立,无论是从其注册资本、人员数量以及利润来看,都相对较少。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往往较弱。许多中小企业往往想要快速的追求短期利润而无视企业信用问题。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信用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经营者的信用意识不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企业信用文化根基不稳,进而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之中造成金融信用的缺失,其突出表现即为逃废银行贷款本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水平整体较低。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之中对于相关政策以及相关流程的不清晰,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与管理不规范、不稳定等等。

第二,除了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信用缺失问题外,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外部信用环境也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相对薄弱,作为整个社会信用基础子集的中小企业信用现状直接受其影响,这直接为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环境;政府以及相关法律在对广大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之中所起到的作用欠佳,其宏观调控作用并没有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这直接许多不守信用的企业与单位成本降低,而信用较好的企业深受其害,同时,良好信用的企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守望信行为的负强化现象愈演愈烈。

三、提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的对策分析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基本内容之一。对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提升对策的分析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奖励与惩罚力度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问题,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对企业最大化利润的追逐。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奖励与惩罚力度是一项有效措施。对于那些信用较好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当能够在多层面为其提供便利通道,给予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对于那些不守信用、恶意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企业则采用法律手段给予严厉制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重塑中小企业信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整个大环境信用缺失现状的改变。

(二)加强监督力度,采用多元化监督手段

对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调查与监督,应当实事求是的采用多元化监督手段进行合理的监督。不能够像传统监督时那种“一检定终身”的方式进行监督,应当结合不同的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监督手段。

(三)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

信用是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也是中小企业最终实现其利润重要途径。因此,可以说“诚信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因此,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抑或对于整个社会金融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来说,都具有着重要意义。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将信用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之中的“利器”,改善整体的融资条件与环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相关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篇10

农村中小企业是指生产经营场所主要位于农村地区的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个体投资为主体经营组织,是农村企业的主体。农村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农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一)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缺陷造成融资难

首先农村中小企业往往由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农民组建的中小企业或微型企业,这些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落后,往往缺乏完整的会计记录和可抵押的资产;其次由于农村中小企业指挥决策的领导们素质不高,缺乏管理经验,融资意识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融资理念,甚至少部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动机不健康,恶化了与金融机构的信用关系,这些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劣势导致其融资难。

(二)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及融资工具发展不理想造成融资难

首先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导,其他中小型金融机构很少,而且大多数都被排挤。没有专门设立一些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多元化的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体系;其次由于政府对资本市场的严厉监管,导致农村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难上加难,这就使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空间变小,限制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

(三)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限制及为农村中小企业担保的体系不健全造成融资难

首先农村中小企业要取得银行贷款必须符合现行银行体制下贷款的各项要求。抵押难,可提供的抵押物少,农村中小企业本身存在诸多不利还贷的因素,导致银行不愿与农村中小企业打交道。以及目前银行实施了贷款人责任制,致使银行工作人员更加谨慎;其次农村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存在着担保机构不够,担保资金不足,担保手续繁杂等诸多因素。这些都阻碍了农村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四)申请贷款时间长及对民间金融的歧视和排挤造成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

首先农村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手续繁琐,资金申请到发放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农村中小企业的这种短期借款都是急需,时间长农村中小企业就会错过发展机遇,制约企业前进的脚步;其次民间金融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满足农村中小企业“急、频、快”的资金需求。农村民间的金融组织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无论是政府官员、学术界和大部分民众都对农村民间金融持有歧视性态度,农村民间金融活动视为非法活动,农村的民间金融受到严重的打压,限制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活动。

二、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

首先农村中小企业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强化自身素质,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农村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人力资本丰富,可以提高其他资产的利用率,也能够保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动力;同时又对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融资的知识,信息以及提高企业成长的期望都起到了决定性促进作用。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要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建立新型银企关系,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信用,使银行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地作用。其次农村中小企业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建立多元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首先要建立正规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变对民间金融的歧视态度和观念。在农村地区同村、同乡、亲戚、朋友之间由于知根知底他们之间的信任度比较高,并不担心“借钱不还”,这就使得农村民间非正规金融有发展空间,因此对待农村民间金融政府应该改变态度,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和严格规范,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尊重农村民间金融的习惯性做法,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建立一个结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其次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也不能只盯着银行贷款,要多层次,多渠道融资,同时有关各方应该鼓励和创新融资方式,完善票据融资、证券融资、租赁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拓展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三)推进金融机构信贷工作的体制改革,革除信贷工作的弊端

金融机构应当改良现有贷款审批程序,在风险可控,放贷安全的情况下,优化减少审批流程,减少贷款发放过程中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歧视,提高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率。

(四)建立和健全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农村中小企业评级制度,以信用等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并把企业的信用信息提供给银行等机构,这是赢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信任并获得项目资金筹措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必须建立并完善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构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包括政府性担保机构,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之间相互担保机构。

(五)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其特殊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财政援助与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政府扶持和保护农村中小企业的普遍做法。政府应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组织支持、法律保证系统、财政扶持系统,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篇11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由于资本流动性的严重不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愈加严峻。在此背景下,如何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包括内源融资和外部融资2种。内源融资是指来自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当企业的内源融资不能满足需求时,必须选择外部融资,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民间信贷等,其中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属于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属于间接融资。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国家也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例如,提高出口产品的退税率,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等政策,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内源融资匮乏

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内源融资,但因规模和效益原因,其自身积累又极其有限,特别是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自己前期的利润和企业的内部流动性资产来平衡当前和未来的资金需求,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股票、债券等筹集资金,但是事实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很大、比例极低。主要原因,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规模有限,适合于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创业板尚未推出;二是全球性股灾杜绝了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念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使沪深指数一路狂跌,这使得即使具备条件上市融资的一些中小企业也放弃了走这条路,实际上根本无法从股票市场筹集到资金。

(三)间接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筹资难,突出表现为取得银行信贷困难。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角度讲,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放贷与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所发生的固定成本相等,银行信贷的经营环节(包括客户调查、资产评估、贷款发放、贷后监督)是不会因为企业规模小而减少的,由于固定成本基本不变而经营规模大大减小,相对而言,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上升。因此,银行更乐意放贷给大型企业,可以达到贷款上的规模效益。另外,从银行经营风险角度讲,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度低,银行放贷的风险就更大了,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就更加谨慎。

(四)其他融资渠道也不畅通

从服务体系上看,尚没有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有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大型企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且对中小企业的贷前贷后检查相当严格;繁琐的手续、漫长的贷款审查周期和严格的贷款条件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从法规制度建设看,虽然出台了不少推动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法规制度,设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由于数量少、服务范围主要是面向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于企业、国家和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中小企业自身问题造成融资难

规模偏小和自有资金不足导致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下,同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而寻求担保又遭遇重重困难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成功概率极小。

管理制度滞后及相关财务核算体系不健全。目前,很多私营中小企业实行的还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真正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公司制中小企业数量很少。这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未有效分离,企业资产与所有者个人财产也未能明确区分,使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同时,中小企业出于成本原因,普遍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核算体系,导致其会计信息失真程度较为严重。

信用程度整体较低。近年来,中小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避银行债务之实等事件时有发生。根据对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信用观念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不得不采取“惜贷”、“慎贷”措施严格控制贷款。

(二)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政策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在货币市场上,金融机构实行的“区别对待”政策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管是4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或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它们在放贷上仍然存在“成分(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的区别对待现象,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条件苛于大型企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在资本市场上,中小板块进入门槛较高,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设立中小板块的目的就是为中小型高成长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新兴公司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途径,但是,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对中小板块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导致部分中小企业无法跨越该门槛而不得不放弃上市融资。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中小企业扶持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担保服务的机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方面中介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很少。

(三)金融危机加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我国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帮助企业渡过危机。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机制变得比以前更加严格,金融机构为规避违约风险,宁愿将资金滞留在自己手中,也不愿意将资金贷给风险水平较高的企业或项目。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有些从事产品出口业务和“三来一补”业务的外向型中小企业,还可以利用手中的出口订单向银行抵押,以取得贷款。金融危机爆发使这些企业的出口订单减少,贷款抵押物与以前相比更加匮乏,因此更难获得银行贷款。

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对策

应该说,当前的金融危机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不确定性,企业融资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做出努力。

(一)中小企业方面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首先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把有限的资金用活用好,提高资金运用效益,增加自身积累,不断扩大规模。其次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明晰企业的产权,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只有企业的产权明晰,经营者才对自己的行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企业的信用才有可能建立起来。再次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更要注重对资金进行管理。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核心。另外,中小企业要强化信用观念,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小企业在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逃废债务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企业信誉和形象,破坏了银企关系,最终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

(二)银行方面

首先商业银行应实施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拓展金融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合理配置金融资本,不应以所有制性质去导向市场。在金融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对市场的金融贷款进行市场调节。如根据中小企业要求信贷时间短、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就可以适当提高利率,从而摊低自己的信贷成本。另外,商业银行应开发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项目,提高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健康财务管理制度。其次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健全信用制度。可由央行带头联合商业银行及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合同信用、质量信用、劳动信用、环保信用、纳税信用、司法信用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息进行全面评价,以此来解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掌握程度、银企关系、零售银行业务方面具有优势。

(三)资本市场方面

建立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和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大力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此外还应该努力引导民间信贷机构,不能一味围堵,要善于疏导。

(四)政策方面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该担保机构可以是政策性,也可以是盈利性的;可以由政府出资,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也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对该机构的设立与运行,政府应给予积极支持,减免相关税费,使其能更好的为中小城市企业融资担保。鼓励建立发展为中小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中介,在银企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从银行融资。应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务的行为。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业辅导,在税收、技术、信息、外部环境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涂若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出路[J].财会研究,2004.

篇12

1 引言

浙江省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运行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其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高速运转的助推器,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浙江省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已经成为遏制其进一步发展成长的一大瓶颈,严重影响和阻碍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2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分析

2.1 内源融资和间接融资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

浙江省中小企业主要靠自身积累发展壮大,内源融资是企业稳定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且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然而无论是初创时期还是发展阶段,企业自身都过于依赖自我融资渠道。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企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再加上其本身往往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通过金融机构等渠道来获取外部融资比较困难,因此依赖内源融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企业规模、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外源债务性融资应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形式。总体而言,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仍然较弱。

2.2 银行贷款是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特别是贷款的需求是相当强烈的。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但是,从反面说金融机构对浙江省中小企业的支持并不理想。据调查,浙江有74.6%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有85.3%的企业需要再融资,而这些中小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银行贷款。可是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困难,贷款难成了制约中下企业发展的“瓶颈”。

2.3 民间借贷比例越来越高

由于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因此只好舍弃融资效率较高的银行贷款而求助于融资效率较低的民间借贷。据调查,在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各种渠道中,有部分企业表示曾利用民间借贷,在经济发达的温州、台州这一现象尤为严重。据调查,企业规模越小,民间借贷的比例越高,企业风险越大。这对本身在融资方面就处于弱势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影响较大,很多企业贷不到款,资金链断裂,造成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同时,民间融资多以半公开、半地下的方式运行,信息不透明,潜在金融风险的,经济纠纷甚至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3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3.1 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格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定的。这几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虽然国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例如像要求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或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向中小企业倾斜政策等,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以至于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仍然受到了束缚和影响。

3.2 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有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创业者融资渠道的效率问题;二是融资成本公司的可接受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主体,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但资金实力根本不能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匹配,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以致弱化了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非国有中小银行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将是有效率的。但是国家对基层金融机构的整顿,关(如民间金融、农村合作基金),并(如一些城市或农村信用社被并入合作银行)使过去存在的一些信贷链条中断,中小企业缺乏与其需要相适应的非国有金融部门的支持。

3.3 浙江省中小企业寻求担保难

影响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个内部原因是浙江省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企业公信力不足,信用水平低下。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信息披露意识差、财务信息虚假、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帐册不全、一厂多套报表等现象普遍存在;赖帐、通过各种手段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屡见不鲜。凡此种种违背市场经济交易规则的不信用行为在浙江省中小企业中也时常发生。这不仅极大地挫伤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缺乏的必然结果。

3.4 浙江省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

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的正常运行是保障本金回流和价值增值的基础。一般来说,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是银行支持的对象,A+级和A级企业也适度支持。仅信用等级这一条件,许多浙江省中小企业就不能列入银行信贷支持的范围之内。

4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分析

4.1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其融资能力

浙江省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是产生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对于浙江省中小企业来说,外部融资环境是它们所难以控制的。在这种融资环境还不能有企业自身改善的时候,浙江省中小企业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从长远目标来看,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因此,广大浙江省中小企业应正视该缺点苦练内功,增强融资能力。第一要加快改革步伐,强化经营者的素质。第二是要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做事做人要诚信。第三是要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和融资活动,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争取与他们建立经常性,系统性的银企关系。

4.2 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基本上还必须以间接融资为主。因此,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除资金提供者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建立健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是要推动国有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实现银行结构的扁平化。二是设立适应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或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门针对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的部门,发挥其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作用。

5 结语

本文笔者通过对浙江省融资难问题分析,提出了浙江省中小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自身的优劣,不断创新,开阔视野,并根据自身的特征,找出适合自我发展的办法,同时政府在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郎艳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J].现代商业,2009(2).

篇13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凸现出来,在央行频繁上调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障碍,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其初期发展资金主要是通过自有资本或者自我筹资起来的,而后期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虽然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上资金也极其有限,同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达到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在内的直接融资的要求,资金“瓶颈”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内源融资占主导

对于主要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上尚未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出于投资风险的考虑,外部资金轻易不会涉足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显示,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内源融资比重过高。

(二)直接融资艰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集资、民间借贷等。由于发放企业债券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约束,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受到严格限制。而集资长期以来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应用,即使在国家政策法规严控的背景下还大面积存在和发展;但集资具有正反双重效应,一方面,集资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中的融资“瓶颈”,支持企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集资若使用不当,将可能形成非法集资,其负面影响和危害性极大,同时更要杜绝非法集资。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甚至“拒贷”的情况下,民间融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民间借贷的兴起,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的结果,由于风险大、融资成本高,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的危险性大。

(三)间接融资体系不完善

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方式。由于商业信用和票据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非常滞后,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设备融资租赁进行融资的量很小,而银行贷款由于手续简单方便快捷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但银行贷款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出于资产质量和收益方面的考虑,当地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谨慎,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的数量、难易程度等方面较之东部地区的企业要逊色许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呈不断下降趋势,中小企业融资在国有银行融资总额中仅占微乎其微的份额,而新组建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早期没有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清晰,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较低,企业诚信度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通过“债务重组”等改制方式悬空银行债务的情况,使得银行投放给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流失严重,降低了银行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导致银行“慎贷”。另外,中小企业对金融意识的转变不适应,一方面缺乏金融人才,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过于生疏,只能依惯性思维求助于银行;另一方面不懂得树立和宣传自身的金融形象,即使企业素质和发展前景良好,也因不善于推广形象而束缚了自身开拓筹资渠道的可能性。

2、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是“急、频、少”,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据统计,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平均为中大型企业的5倍,而平均每次放款的额度只有大企业的5%,其贷款管理的成本要比大企业高的多,导致企业融资的成本增加。同时,为获得银行信用贷款,中小企业需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由此支付的有关手续费和担保费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资金严重短缺时,中小企业往往依靠典当业、民间亲朋好友借贷甚至有时不得不转向高利贷为企业筹集资金,付出较高的资金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

(二)金融机构的原因

1、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需求。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贷款对象还是大企业,而服务于中小企业集中的县域农村信用社由于资本金少、资金实力弱和贷款集中度高要求等限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据对福建省484家不同规模的企业调查表明。20.7%和29.2%的中、小企业认为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苛刻,分别比大型企业高出3.1%和11.6%;32.0%和37.4%的中、小型企业认为贷款审批程序烦琐,分别比大型企业高出6.8%和12.1%。尽管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但实际情况是银行普遍对大企业“争贷”,对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份的中小企业“惜贷”。

2、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着缺陷。在授信管理上,明显存在对基层银行信贷的授权不足。近年来,虽然人民银行出台了不少货币政策措施,但实际情况是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行却步步收紧,贷款审批权日益集中。如有的银行规定负债高、亏损、欠息的企业都不能贷款;企业欠息,信用等级就要降低;新增贷款只要一笔收不回,就要停止全部贷款的审批。特别是《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颁布后,为了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实行了事实上的“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的职位、工资奖金等挂钩,并追究终身的责任。这一方面造成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加大,不少中小企业呼唤金融部门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借贷优惠政策措施。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

1、建立政府系统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为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应当建立政府层面的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在形式上,可以设立相应的政策性银行,也可以委托现有的商业银行开设此类业务,但要保证贷款专项使用,真正体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在资金来源上,可以由中央财政拨款,也可以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在融资方式上,要以长期的信贷资金融通为主,也应考虑设立投资性机构。以日本为例,日本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援助以政府设立的专门金融机构为主。

2、增加政策性扶持基金的品种。增加政策性扶持基金的品种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当前,运用政策性资金给予创业期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的基金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尽管这类基金的规模不大,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关资料显示,创新基金的资助与其他配套资金的比例达到1:21.06。

(二)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信用风险较大,银行不愿对它们提供贷款。如果政府能够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和保险,这种困难就能得到较好的缓解。因此,政府有必要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坚强后盾。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其他担保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共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调剂各企业间的担保资源;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对担保机构的运作方式,特别是担保机制、担保的程序、自信和评估、担保收费标准等进行规范,避免多头管理。

2、发展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融资方式。目前,我国政策开始大力鼓励租赁公司的发展,增加租赁公司的数量,通过设备租赁和设备贷款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扩大生产,快速投产,可以边生产边还租金。

(三)切实提高中小企业总体素质

1、提升中小企业总体实力。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者应熟悉金融政策,学习金融知识,运用现代金融知识结合自身条件,争取合适的融资方式。其次,企业要把握产品经营生命周期,在产品市场饱和之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健康的发展,延长企业生命周期。

2、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应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并注重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再次,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意识,注重树立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形象。

四、结论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障碍,为了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从政府融资服务、拓展融资渠道、企业自身三方面着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相信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对于优化整个社会的资金资源的配置,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晓瑞.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再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6).

2、赵猛.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3、法丽娜.新形势下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探[J].生产力研究,2011(4).

4、马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1(6).

5、程淑珍.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05(7).

6、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