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16:52: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篇1

一、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

循环经济可以说是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的经济运作模式,是我国当前大力追求低耗能、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传统钢铁企业的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面对当前大力倡导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呼声,钢铁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解决受到资源制约的瓶颈,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快速以及健康发展。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并且适当降低钢铁生产成本,转化经济增长方式,提升钢铁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使用年限,进而做到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推动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为此,研究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措施,不仅对企业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措施

1.钢铁企业科学协调好循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钢铁企业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真正处理好经济和循环之间的关系。循环经济与节约资源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实现,也不能将其凡是节能环保的都界定为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包含循环与经济两个层面的内容,这里的循环指的是投入资源,然后生产产品,最后消费的整个过程,实现全部资源的回收以及综合利用再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循环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依托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这主要包括三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对难以使用自然力循环经济模式,可以认定为是循环经济工业模式。其中,在物质层面上来讲,可以认定为是循环但是从财务方面来说,是不经济的,可以将其认定为是循环经济被动模式;反之,则为循环经济的主动模式。对循环经济中的被动模式,可以充分营造并实施具体的条件,清除循环障碍,将被动模式转化为主动模式;这对主动模式来说,应该讲循环经济所认可的工艺路线当成是技术政策,并且对其实行多个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

2.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钢铁行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

循环经济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不能在社会发展中自发出现,各大按经济主体或者是部门也不能全部自觉实施并且实现自身的强有力的协调配合,这需要坚持从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出适合钢铁行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首先,经济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国家,其资源问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循环经济发展的侧重点是存在差别的。例如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减少并且对废物进行再次循环使用;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我国还处在中级阶段,重点是有效减少资源上的浪费,提升资源的整体利用效能,并适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因此,我国钢铁工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话,需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坚持走适合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其次,法律与制度形成了一个国家基本的社会游戏规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并不是对因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与法律不健全的后果。为此,法律为经济发展的外部强有力保障,但制度和制度上的创新能力确实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系统来说,需要坚持形成市场推动、政府主导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性推进机制。还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政府主要是对市场失衡进行校正,经过对制度创新来进一步探寻循环经济不断成长的发展空间。在产业政策、政绩考核、城市规划以及转移支付等多个方面可以形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的制度空间。完备的法律政策体系是钢铁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必备保障。

3.大力推广使用新生产技术,钢铁企业源头减量化

钢铁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全面综合利用资源,循环使用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实现钢铁企业资源消耗达到减量化,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对再生金属的重复使用。钢铁企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转化,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集约化,对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传统技术及时加以淘汰。下大力气发展企业循环经济共性,尤其是大力推动关键技术以及推动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钢铁企业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以及节约资源,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并且适当提升机械设备本身的技术含量,采用清洁生产等技术方式对单位产品的能耗量进行控制,提升生态设备技术在整个企业经济发展中的运作率,比如当前大力倡导的现代生态技术,就能较好实现经济的发展中有关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在最初的工艺设计以及后期产品的研发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去全面考虑到生态与经济间的协调关系,让产品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达到最小甚至是忽略不计。绿色钢铁生产技术应下大力气往新工艺、新流程方向发展,也即是生产流程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的整个过程能实现往新的流程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寻求针对当前资源使用方面的替代技术,能够代替当前的有害材料,从而实现最大程度降低钢铁生产者过程中能源资源的能耗。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减少原料的用量,与此同时,在生产大量钢铁产品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废渣排放,进而实现走精品战略的目标。

4.优化工艺流程,回收利用能源

不能将循环经济简单认定是节能和环保,要从根本上实现循环经济,需要减少资源的整体投入量,减少有关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并且还需要进一步既加大对废弃物的整体回收使用率,最大程度对循环使用中的资源进行再次回收利用。钢铁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是生产工艺复杂、系统庞杂的大型工业生产系统。包括了炼钢等主体生产工序的同时,还包含大量的蒸汽等辅生产系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钢铁生产企业需要对能源资源进行最佳的配置,对工艺流程加以优化是实行资源配置的前提,只有做到优化工艺流程,就能做到对相关因素利用的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能源的回收利用。钢铁企业属于能源资源相对密集型的产业,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能源的管理水平,对资源能源进行全方位的利用,提升资源能源的回收利用率。钢铁企业为了回收利用能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强化对能源资源的回收利用;二是,最大限度将制造的流程缩减到最短,并且采用新的节能技术;三是,切实利用好能燃烧的塑料等来代替生产用燃料,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四是,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比如石油,大力研发新的清洁能源;五是,对企业钢铁生产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调整。

总之,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认清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为此,钢铁生产企业需要钢铁企业科学协调好循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钢铁行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大力推广使用新生产技术,钢铁企业源头减量化,优化工艺流程,回收利用能源等措施,推动钢铁生产实现再次实现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程君. 浅析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J]. 河北冶金. 2011(02)

篇2

1 分析农村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大量浪费、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过去传统的农业经济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材料,在加工生产阶段产生“垃圾”,而这些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又作为废弃物处理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这是一种粗暴掠夺资源、浪费资源的落后经济模式。针对传统经济的弊病,农业循环经济奉行的和谐经济发展模式,不滥用土地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农业现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物质和能源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垃圾的排放,保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使农业资源获得最好的效益,在客观上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

结合当前形势,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更新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办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循环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才能真正保障农业经济长远的发展,进一步在发展质量上提升农业经济。实行集约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挖掘,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和难得的就业机会,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2 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种发展具体模式

2.1 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有一种重要的循环系统就是基塘生态系统,是目前在农村比较容易实施的循环发展模式之一。鱼塘―台田系统是水陆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人工创造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发展原理进行设计并实施的一种立体农业发展系统。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华北地区低洼的地势,严重的内涝以及土壤中的水盐运动的状况,农业科技工作者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低洼地带的治理发展模式。采用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在无法搞农业种植的重盐碱地里,挖塘筑台田,因为台田地势高,地下水水位就会低一点,这样会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成为无盐碱良田,实际上就达到了台田地表的盐度的目的,对于改良我们这一区域的中低产田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不仅能种植农作物,还能种植经济作物桑树养蚕,再在塘里养鱼养鸭养鹅,载重莲藕等水生经济作物,这就构成了鱼塘台田互相促进,资源良性循环的立体发展模式,也会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还会生产许多有机无公害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体现循环经济的真正价值。

2.2 “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

从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来看,“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已经在较大的范围内使用,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发展的范例。这种模式就是把农业资源充分地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四位一体模式指的是“温室大棚―养殖畜禽―生产沼气―种植蔬菜”的模式,将温室大棚、养殖畜禽、生产沼气和种植蔬菜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四者相互补充,突出优势,构建一个生态能源统筹立体体系,在同一个地方实现沼气生产与积肥共进、种植蔬菜与养殖畜禽共存、创造能源与生产资源常规循环的高效农业生态模式。

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措施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得到农村朋友的的普遍认可,要想在实施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结合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加强引导,跟踪管理,进一步挖掘农业经济的发展潜力。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和认识,推动理念更新

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到只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让社会主义农村充实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环保部门的牵头推动下,在地方政府统一部署下,农业、林业、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齐头并进参与其中。一是要利用新闻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手段,有计划地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教育宣传,让广大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在生产生活中监督约束自己的不良生产习惯。二是认真制定和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环保和治理污染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开发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增强农民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取缔无法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的产业项目。如果有了地方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加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民的一致认同,将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会为推动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3.2 政府强化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引导保障机制

篇3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66-03

一、引言

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是物质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实现物尽其用,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非常符合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和能源供给缓慢释放的矛盾中,地勘单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培育地勘经济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谋求地勘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很低,突出表现在资源

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等方面。我国的GDP增长和矿产资源消耗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协调,资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表明,资源利用水平低会严重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以来,我国在煤田地质勘探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如今,我国正处在矿产资源需求强劲期,如何解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是保障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供应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矿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谋求地勘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矿产资源开发是现代工业链条的源头

在“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利用消费—回收再加工—再利用消费—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排放”这个循环过程中,每一个过程都存在资源利用量和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合理利用资源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并治理全过程,如以往对煤炭开采时产生的其他矿产品作为废料丢弃,造成了巨大浪费,制约了地勘经济的增长。因此,科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对地勘经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三、我国地勘业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勘业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开发利用缺乏市场机制,矿业权市场发育不成熟

商业性勘查、开发投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参与探矿权、采矿权市场投标观念淡薄,竞争意识不强。存在探矿权单位圈占地盘,采矿权单位不珍惜资源的现象,使矿产资源浪费严重,国家财产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随着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矛盾更加突出。

(二)技术结构不合理

有些地勘单位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产业链短粗,重开采、轻加工,矿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致使多数矿山企业仍处在开采原矿、销售原矿状态,经济效益低下;大多数矿产企业的采选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落后,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程度很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原煤等矿产品因受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较大造成供需总量失衡。

(三)法规政策不健全,支持保障能力较弱

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但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些法规条款仍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从而使工作中缺乏法规政策的支持保障。

(四)科研力量薄弱,缺乏专门人才

例如,黑龙江省是典型的能源输出城市,煤炭和原油为主要输出能源产品,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消费比例偏低,煤层气、地热水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比较低,科研力量薄弱,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水平低。

地勘单位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成熟的“变废为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目前相关科研人才还比较缺乏,有些领域尚属空白,一些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仍较落后。

(五)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地勘单位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甚至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加强污染治理,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优化生产方式,是治标不治本之举,制约了循环经济发展。同时,一些地勘单位的发展思路仍停留在重数量、轻质量阶段,致使地勘工作滞后。

四、加快发展地勘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地勘部门必须认识到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现代化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根本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新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地勘企业在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营理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工作始终。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循环经济在地勘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勘查水平,实现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效益最大化,使循环经济的发展走上良性轨道。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税收、金融和财政等经济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仅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所提供的手段与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现实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所以,应尽快完善相关和切实可行的法规体系,使循环经济发展快速走向依法良性轨道。

2.完善现有的资源价格体系

发达国家大多采用一系列经济政策来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并要求相关企业产权制度明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市场有序,资源配额合理;对资源进行全成本定价,充分利用价格、金融和税收等手段,使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外的这些成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资源价格体系的建立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发调节获得,需要政府对资源价值进行评估,核算出各种资源的生态费用再以税收的形式计入某种产品或某项服务的市场价格,从而利用分配机制驱动地勘业实现循环经济。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循环经济应从企业抓起。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企业的效益原则是一致的,如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和减少污染。

(三)提高矿产勘查水平,延长地勘产业链条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地勘领域前景广阔,根据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现状,立足于可靠的煤炭资源,在地勘企业内部形成产业循环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水平,尽量做到不浪费、重环保,充分开发各种矿产资源,变废为宝,把一些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有害的附加产品进行循环利用,并且做到全程控制污染以保护环境。如在勘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有毒有害的放射源,要科学利用、妥善保管;淘汰有毒废料时要最大限度地去除废物的毒性;推广应用清洁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推广清洁生产,在对废料回收处理时做好分类,尽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水平,建立绿色生态产业链条。

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把传统煤炭转化为洁净的液体燃料,发展洁净煤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同时开发利用煤层气、地热水,加速产业化进程。要不断提高勘查水平,因为许多矿产是共(伴)生的,比如硅藻土、膨润土、宝石和沸石等矿产。在整合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水平进程中,要本着清洁、高效和充分利用的原则,开展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排放水以及与煤伴生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同时使矿产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不断开发新项目,如对油页岩的开采和利用,以弥补全球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最现实、最可靠和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建立生态产业链,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改善勘查和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建立示范园区,加快地勘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

地勘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通过地质矿产开发利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解决资金短缺和资源再生瓶颈问题。在循环经济典型示范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利用、洁净生产等手段,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最终达到能量多级利用,各种物质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企业链”。企业布局和交易成本是形成“企业链”的基础,经济利益是企业间的纽带,各企业之间要强制执行典型示范园区内的法规制度,互动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最终达到能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获得丰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在以煤田地质地勘业务为主的工业园区中,要加大新能源研究和勘查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大对与煤共伴生产品的研究和开采力度,提高矿产利用效率。一是鼓励瓦斯抽采,加大对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变害为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煤矿事故频发的灾害,还可以减少甲烷向大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减少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而且可以补充和接替常规天然气的能源矿种,以采取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建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煤—气—化”联产企业链,发展以煤为原料的新型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优先发展以甲醇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甲醇用途广泛,污染轻,市场前景好,效益好,是目前煤化工业的成熟项目;三是实现“煤—焦—化”联产,以“焦”为辅,以“化”为主,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附加值,整合矿区资源,抑小扶大,配套发展以煤为依托,煤、电、冶、化、焦等一体化的工业链。

循环经济是人类与环境关系长期演变发展的产物,地勘业只有建立绿色生态产业链条,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才能有效规避能源枯竭风险,最终实现地勘经济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地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代功.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支持体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绿色低碳 循环农业 经济发展 措施研究

一、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个体单户动作状态中,特别是北方的内蒙古,土地贫瘠,水源缺泛,新世纪更具发展优势的创新技术运用极少,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优质的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亟待培育新型的增长方式。

1、农业生产经营相对分散经济效益低下。

自一九八七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来,内蒙古地区直到现在还处于分散的个体生产状态,尽管在土地流转以来,农户有的把土地承包出去,使得农业经济小部分地走上了集约式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是没有多大起色。农业生产基本处在粗放型阶段,抗风险能力差,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村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科技应用不广泛。

改革三十多年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但也很难弥补土地承包时对水利设施的严重破坏,因而很多地方农作物的收成还决定于天气的好坏,倘若遇到旱灾或洪灾,则农作物的收成会损失很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相当脆弱。再加农民文化成度不高,科学知识短缺、用科学种田的意识淡薄,因而在病虫害防治、新作物的引进、化肥的选择、农药的用量、使用的周期方面做的并不怎么到位,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着农业生产的收成,并在饮食的安全上会出现诸多问题。

3、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些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之大水满灌式灌溉方式,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加之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固体废弃堆积占用了大面积的农田,使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日益加重,极大地影响了内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

二、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特点

1、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

内蒙古地区的县域农业经济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加快经济转变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之路。因为,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原则的,是传统农业经济走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最好方式,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入认识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价值。

我们知道,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方式,同样,也是内蒙古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内蒙古县域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土地贫瘠,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却有限,已经开发的土地又面临着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这种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因此,县域农业经济必须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内蒙古县域农业的发展还要注意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问题。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用水的乱排乱放,水土污染日益严重,而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更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切实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因而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县域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1、加大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业发达地区的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县域农业低碳经济就应该大力推广现有的好经验、好技术。首先政府要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低碳农业生产中来,为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充足的资金。其次要积极构建引进低碳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第三要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

2、提升低碳农业经济从业人员的发展理念。

首先,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念的,加强从业人员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我们提出了从业人员的概念,就是针对当前的农业从业者的现状。自土地流转以来,有的农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城市一些人员获得了这些流转的土地,他们也就成了“二手农民”,他们往往是“短视”的,往往以掠夺式经营方式获取短期利益,因而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走科学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同时要对他们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等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要适当利用优惠的经济政策引导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扶持绿色低碳农业生产。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内蒙古地区县域正处在工业化发展时期,二氧化碳的排放给本地区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农业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升当地粮食安全水平,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贵州省是资源大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发展对资源开采、资源加工的依赖性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情形不会改变。贵州省煤炭资源、磷矿资源丰富,煤化工及磷化工企业众多。煤化工及磷化工为贵州省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重、资源浪费多等问题。循环经济是解决煤化工及磷化工产业带来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兼顾各利益主体良好发展。

二、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博弈主体及其立场

在贵州省煤炭资源富集区建设基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影响多方利益,主要包括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三个利益主体的出发点不同决定了其做出决策及决策变化的不同。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是主要的污染源,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利益活得者和发展投资者。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在任何时候都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经济发展的“守夜人”,但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不能仅仅担任“守夜人”的职责。政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社会影响、公众态度、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动力等问题。总之,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问题。在三方利益主体中,公众的社会影响力最大。而且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公众是坚决拥护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主体。但是由于公众既不拥有行政权力,也不具备经济权力,因此在决策过程中的决策集范围很小。

三、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3.1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之间发展循环经济的博弈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信息完全透明和公平,政府不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和调节,发展循环经济完全是企业的“舞台”。而且由于是完全竞争,所有参与博弈的企业规模基本相同。在没有政府参与的情况下,由于煤炭资源的无偿使用性和环境污染的无代价性,企业在利益最大化思想的驱使下,几乎不可能进行一次性的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此时,企业之间的博弈矩阵如下图所示:PA、PB分别是企业A、B不发展循环经济而是选择发展传统经济情况下的利润;C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时需要投入的一次性成本;P0是企业A、B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的利润。由于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一方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便可以借助共用基础设施、共享信息等而“搭便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贵州省煤炭资源富集区建立,同时使循环经济工业园自行健康运转几乎是不可能的,经济的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了贵州省煤炭资源富集区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不可能在企业之间解决,只有通过政府来干预、调控企业行为,才能真正的促进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发展。

3.2政府干预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博弈

循环经济的博弈引入政府干预调控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完全依靠政府财政力量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另一种情况是政府考虑市场因素,权衡“值得与不值得”后,对企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如果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反之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此时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矩阵如下表所示。其中P表示企业不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P0表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的利润;C表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次性投入;F表示政府对不发展循环经济、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破坏的企业给与的惩罚额度,R表示政府为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而给与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及其他奖励。M表示政府因为企业未发展循环经济而付出的环境污染治理代价。

(1)完全依靠政府财政力量与行政手段

此时,若要使政府的奖惩措施受到切实效果,那么政府的环境破坏惩罚力度(F)必须超过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C),园内企业才会做出成本较低的决策,发展循环经济。而且,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还会给与一定的补贴,补贴力度会超过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次性投入成本C,园内企业会更加趋向于发展循环经济。但是,这种完全依靠政府行政权力和财政补贴的方式需要巨额财政作为支撑,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其实完全由政府财政承担,财政负担巨大。单纯依靠这种手段只能使园内企业为获得投资成本的补贴而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能促使贵州省煤炭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工业园获得长足发展动力。而且,这时没有计算政府宏观调控的调控成本,如人力、物力等。政府的宏观调控只有在依靠行政手段和财政力量的同时,借助市场的力量,才会更好的提高贵州煤炭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热情。

政府介入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鼓励和促进后,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间的博弈可用以下表格演示:

(2)政府依靠行政财政、行政手段的同时借助市场力量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借助市场的力量将市场对于循环经济的产品——清洁产品的需求及态度等的发展纳入政府政策范围,更好的鼓励园内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将社会公众的需求等纳入及政策决策范围,间接为社会公众参与博弈过程并做出决策提供了机会。

这种情况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建立如下:p为政府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对企业污染行为进行规制的概率,q为园内企业趋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概率。W1表示企业不进入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的时的收益,此时政府的收益为W2;政府为鼓励园内企业发展煤炭资源循环经济而给与的补贴为ξ1C。其中ξ1为补贴系数,0

园区内循环经济水平最终取得的效益是总社会效益,即政府效益和企业效益总和。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的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80%的建安大消费者宁愿多付10%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37%的日本消费者指挑选和购买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贵州省煤炭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发展的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中,随着贵州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循环经济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社会公众的逐步觉醒,社会公众对于循环经济清洁产品的需求量会逐步的增加,即k的存在会使园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逐渐增大。随着企业收益的增大,即使政府不再为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给与惩罚性罚款,也不再使用财政补贴措施鼓励园区内企业进行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企业仅仅依靠市场对于煤炭产业清洁产品如矸石砖、等的需求量的提高和自身利用产业链上游廉价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就能取得比传统经济方式更可观的收益,这时园内企业和政府的博弈达到了平衡点。在这个最理想的平衡点上,园内政府放松对园内企业的管制,园内企业自身仍旧有着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动力和热情。

3.3园区内规模不同企业之间博弈

如果园区内某企业选择发展循环经济,而另一方未选择发展循环经济,而是选择了“搭便车”的行为。那么当搭便车的企业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规模基本一致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处的“企业规模”是指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物质层级利用的生产消化规模。但是,当搭便车企业与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规模不一致时,如果发展循环经济的较大规模的A企业取得的循环经济收益高于其不发展循环经济时的收益,而搭便车的小规模企业取得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低于不发展循环经济时的收益,那么较大规模的A企业趋于发展循环经济,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不趋于发展循环经济。双方不能就发展循环经济达成共识。从产业共生角度来讲,如果两个共生单元生产能力的不一致,也不能做到整个共生体系的进化,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这也是贵州省煤炭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四、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本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循环经济是解决煤化工产业、磷化工产业等化工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贵州省发展循环经济非常有必要。

2、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分步实施的过程。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期阶段,要有政府必要的政策引导,如税收优惠和信贷优惠等政策,才能促使贵州省循环经济发展主体以更多的积极性投入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中去。

3、循环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各个发展主体获得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能够主动、资源的发展循环经济。

4、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发展问题,即各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匹配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循环经济的发展流程,合理的在循环经济的每个环节上安排和布置生产力,这样才能避免小企业的“搭便车”现象。(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解宇.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区域金融研究[J].2011(3)

篇6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115-01

0引言

根据目前世界资源存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来看,人类社会已经难以承受传统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的经济形态,它是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从根本上的一种变革,它把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兼顾到生态的承载能力,企业不仅要关注当前经济的发展,而且要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1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对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注重当前的经济增长,对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缺乏认识,而且许多企业只是单纯的把企业清洁生产或者是废弃物二次利用等部分措施视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或者是把循环经济等同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势必造成企业的任务不明确,不能很好的针对具体的问题,发展企业的循环经济。

1.2 技术支撑体系不能满足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针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再循环,但综合我国企业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企业生态技术能力远远达不到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我国企业科研体制严重的制约了生态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在企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差,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一些较为核心的技术,都是依靠购买外国知识产权来完成,为此付出高额代价。因此我国企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较国外有很大差距,并且难以满足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1.3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求企业合理利用和处理本企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和不必要的浪费。虽然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资源税较低,自然资源的价格也较为低廉,而且由于缺乏严格监管,企业所承担的排污费用完全低于其污染损害的补偿费用和污染治理的费用,这就导致了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动力不足,所以一些企业就图眼前利益,继续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模式发展企业经济。

1.4 企业内部缺乏环境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当成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所以企业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围绕这企业利润为出发点,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各种以直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但企业管理者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或者只是简单的制定了相关的环境管理体系,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且制定的管理体系没有真正的得到执行和落实。

2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2.1 提高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企业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在发展企业经济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度,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质量、结构相统一,并使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人口、环境相互协调;第二,企业要秉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把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成为科学合理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

2.2 加强技术研发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加强企业内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工作和技术研发工作,所以,企业要把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工作重点放在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再利用,尽可能地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利用并将对产出的污染物消除其生产过程中。所以企业要不断加大在循环经济领域内的科技投入,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科研攻关队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提高污染治理技术;第二,采取清洁生产技术;第三,提高废弃物利用技术。

2.3 制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战略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一体化的战略,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特点。企业可以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的编制在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树立企业合作共赢的理念,强化生产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供应链的设计与管理,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企业整体的发展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2.4 构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构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树立三者协调发展的意识,并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建立和健全企业资源管理制度和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企业资源消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成本管理,完善企业内部计量与核算制度,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第二,企业必须严格按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符合认证标准的绿色,并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制定更为合理的企业内部产品认证标准。

篇7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化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却是化工企业给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化工企业污染物的不断排放,不仅恶化了我国环境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由于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质量,该如何有效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核心问题,因而,想要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就必须高度认识到我国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我国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建设美丽中国,更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以及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我国化工企业发展较早,但与此同时,我国也为化工企业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低效利用和环境破坏被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尤其以我国化工企业的排污方面的问题最为严峻。我国的化工行业每年消耗的煤、电、天然气、成品油等各种能源,以及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其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以及各种固体废弃物等都居全部工业的首位,因而,我国的化工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已经成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改善我国环境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目前我国化工企业所造成的污染存在着不同的来源和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针对我国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不同污染物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循环经济的差异化改革,设计最适合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1]。

二、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对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不足

新时期,我国许多化工企业为了追逐单纯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只是把企业的循环经济作为一个虚无的摆设。我国目前化工企业中诸多领导对循环经济工作重视不足,极其容易导致企业经济下滑和我国环境进一步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发生;同时,这更是对社会不负责的一种表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不到位会严重阻碍我国化工企业未来的科学发展。

(二)化工企业缺乏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国的化工企业目前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综合高素质人才非常匮乏,这往往会使得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因缺少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不能全面和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更不要提对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工作进行改革和完善。因此,我国的化工企业只有不断吸收和引进循环经济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够促进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工作更加圆满和顺利的完成。

(三)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理念落后

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因长期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目前在循环经济方面的理念仍旧非常落后,不能够与时俱进,更无法根据我国目前市场的发展和环境的需求制订出全新合理的企业循环经济方案和方法,而是依旧沿用旧的企业循环经济方案,就会使得化工企业的工作效率下降和环境污染的更加严重。如果化工企业传统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无法得到及时创新,不仅会影响我国环境的改善,降低化工企业的生产力,更会严重影响化工企业的稳步科学发展,甚至可能会导致化工企业的停滞不前。

三、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习,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往往过多重视循环经济的技术与应用的各种做法,却很难认识到化工企业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就常导致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且许多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不能明确循环经济对于化工企业的发展和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因而,在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加强化工企业员工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不断丰富,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际的作用,这样,在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化工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2]。

(二)加强化工企业专业高素质型人才的建设

我国的化工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好循环经济,就必须先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业务精的专业型高素质人才;想要推进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就需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主要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出台优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与学习等措施,保证技术人员能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学习到最前沿的化工循环经济技术,通过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先进的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技术,从而大力推动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增加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应用水平,引进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强化企业的化工技术的研究,为化工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从整体上提高化工企业的工作质量。并且要积极和国内外优秀的化工技术的同行进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化工技术理念,加大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方面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同时,我国化工企业还应加强对技术人员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技术方面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确保提高我国化工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提高奠定夯实的基础[3]。

(三)政府对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

由于过去我国对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念落后,政府对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民众对化工企业的污染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但是,为了我国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善,必须在一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改革下,促进化工企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政府必须要求化工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生产、采用先进的工艺和低能耗设备、建立生态化工工业园区等积极的环境策略,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促进环境改善,促进化工企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主要是可以针对化工企业制定一系列循环经济发展和管理政策,例如,对于部分化工企业中出现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其停业整顿或者关闭;通过对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实施一定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借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激励化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将当地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当地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样,就可以在保障我国化工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前提下,改变我国化工企业过去单纯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考核模式,通过建立绿色的GDP考核体系,积极推进化工企业不断进行创新节能型科技的钻研,努力改善传统污染生产技术的生产方式和方法,将环境保护和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有机统一结合起来,这将有力保障我国环境不断改善,并推动化工企业经济快速进步和发展。

(四)提升化工企业基层人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已有了很大突破。但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手段仍然比较落后。我国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标准还不够明确,企业的经济发展还没有真正实现有序管理。所以,为了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工作能够顺利的继续开展,不仅需要将先进的化工循环经济技术普及到基层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当中去,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来强化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人力资源管理、化工技术提升、污染物循环再生利用、污染物排放管理、化工循环经济提升等方面下手,努力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利用各种措施培训基层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逐步提高基层化工人员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态度和技术水平;也可以结合化工企业中循环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考核工作,将化工企业中的循环经济技术与实际应用效果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语

想要实现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就需要针对我国东西部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其中主要包括不同区域化工企业的成本结构和企业的规模、数量、品牌、污染源的差异化以及地方文化、风俗习惯等,多角度全方面制定不同化工企业在不同的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通过政策上的激励、技术上的创新、化工技术人员专业和综合素质培养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在保障化工企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好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从而真正实现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10-24.

篇8

    “循环经济”一词最早的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他在他的“宇宙飞船理论”中提出,地球就像是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地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存在,如果人类肆意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就会走向毁灭。所以他提出发展循环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被人们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资源约束“瓶颈”问题的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严峻,循环经济在中国也进入了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的阶段。

    循环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清洁生产和信息化及生态化设计,重构经济环境,使其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循环中去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在本质上讲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一种“双赢”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土壤,但在市场中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环境问题作为外部因素,他们所考虑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利用现存的资源和环境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把由此所应起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负面作用在市场经济主体经营决策的考虑之外。而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又很难实现内部化,导致了很多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采取了各种以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能源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提供公共产品、矫正市场的不完全,保证代际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可以说,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束手无策”,在发展循环经济领域存在着很多市场失灵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需要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循环经济的进行。

    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虽然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政府的财政支持都始终贯穿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没有政府采取积极有力的财政措施作为后盾,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具体而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产业政策就是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结构合理、有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环保的产业。所谓技术政策就是要引导企业改造现有的落后生产技术,优化生产过程和工艺,降低产值能耗物耗,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同时还要大力支持企业进行研发和引进高新技术和无污染或少污染环境的环保技术。所谓消费政策就是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所谓教育政策就是要开展环保教育和绿色教育,增强市场活动主体对资源的忧患意识,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从以上四方面的政策来看,都需要政府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财政政策来得以实现。

    从具体的财政手段来看,政府可以利用税收、贷款、预算支出、财政补贴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资源的配置,鼓励和引导市场经济主体循环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使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行为的同时,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财政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中央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财政约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而言,

    第一,财政投入不足。从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环保投入占到gdp的2%-3%左右,才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世界银行业曾建议中国,要加大对污染控制的投资,最好在gdp的2%以上。据《中国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的统计数据,从1996-2004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达到了9522.7亿元人民币,占到同期gdp的1%。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3%,这其中包括了企业投资、民间投资以及其他方面的资金,真正的财政投资不到gdp的1%。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投入到环保和污染治理方面的财政投入仍然不够充足,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财政投资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

    第二,财政调节手段比较单一。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所投入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其财政调节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相应的优惠激励政策。在税收环节中考虑到企业在生产或其他环节过程中保护了环境,少污染了空气,少消耗了能源和资源等而获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来自于减税和免税,缺乏利用加速折旧、税前还贷、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等其他税收优惠方式。缺乏利用更加灵活的税收政策来鼓励无污染或污染少、消耗低等企业的大力发展,同时抑制重污染、重消耗、低产出企业的发展。另外从财政支出来看,目前除了预算内的财政资金对环保等相关领域与项目进行少量支持以外,缺乏利用其他灵活的政策手段来激励市场经济主体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缺乏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虽然存在着相应的资源税、车辆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一系列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相关的税种,但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效果甚微,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未来,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税收这一财政手段,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促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选择

    针对我国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财政问题,未来,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协调好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

    第一,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来看,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政府在方方面面给予鼓励和支持。未来我国要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谐,促进资源的永续使用,改变传统的“资源重消耗、环境重污染、产出效益低”的粗放增长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地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如建立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体系,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有效的污染处理系统,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建立起政府环保投资机制,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环保投入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将一定的财力用于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各级政府还应该建立起专门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循环经济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发、使用和推广等。

    第二,要强化财政税收政策。在财政政策的实施工具中,税收政策实施起来其效果最为直接,见效也最快。所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地强化财政税收政策,突破以往仅仅采用减免税收的手段,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扩大征税的范围。借鉴欧美、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为了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的问题,要扩大征税的范围,将水、森林、草地、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纳入到征税范围,并逐步提高税率。另外,还可以考虑开征垃圾填埋税、噪声税、大气污染税等,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课征重税,从而限制市场经济主体污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要改革现行消费税制。针对我国目前很多地区高耗能、重污染的现状,应该进一步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把目前尚未纳入到消费税收范围的高耗能、重污染的产品纳入到消费税征收范围,对于消费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的产品行为要征收重税,对于节能的、环保型的消费品则要降低税率或减免税收。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税。在众多的税收品种中,资源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针对滥用资源的企业所进行的征税。我国各级政府的相关税收部门在今后征收资源税的过程中,建议采用累进制方式,将税收额与资源的使用量挂起钩来,不同的资源使用量,采用不同的税率。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约束那些需要大量使用自然资源输入的企业,增加这些企业的负担,迫使他们停产或上马环保型生产线。

    同时,各级政府的有关税收部门在征收资源税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将之发展成为事前行为。由于很多非再生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损失这些非再生性资源的价值要远高于企业使用这些资源后所交付的罚金和税收。所以建议全国各级税收部门应该与社会的其他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建立起相应的监控机制,实时地监控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低产出企业的资源使用情况,尽可能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之发展成为事前行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这些企业自身的资金投入。

篇9

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农民短期利益思想严重由于过去长期贫困和落后,农民非常关心如何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温饱问题,再加上祖祖辈辈形成的习惯,因此,农民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支持和接受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农民往往是看农业生产活动是否能快速使他们增加收入和生活改善,如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多注意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短期内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就不会积极支持和参与。由于农民对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去。那么,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就失去了有力而又广泛的社会基础。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的思想和行为在农村的普及和实施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着产生废弃物的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农民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农民与农村循环型企业之间利益不一致性,这些都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着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有些政策法规即使制订了,也不能够保证其有效实施。目前,我国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国家为扶持试点地区和单位发展循环经济所投入的大量人、财、物外,其他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投入人、财、物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完善的制订和落实。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技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支持、政府政策法规的有力保障,还要有适用的先进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刚起步,从事研发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的单位对有关废弃物信息的认识掌握不全面,这势必影响到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所有这些必然影响到循环经济技术工艺的开发与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在农村有效、健康、快速的发展。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过去那种粗放式农业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制约,没有竞争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目前和长远的关系。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利用好各种公告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农民树立起环保意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对企业领导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树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挥环保部门倡导、先行和推动作用的前提下,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有了地方政府强而有力的领导,各部门协调一致的努力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行动,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才能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5]。完善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将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在推进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依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民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支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法规、行政、经济等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发展循环经济的人、财、物。通过立法使地方政府和乡镇企业重视自身的资本和经验积累,每年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研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促使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快速健康发展[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意义重大。便利的交通设施、快捷的通讯设施以及良好的水利、能源和市场交易设施,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加大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良好的道路和通讯网络、健全的水利和能源运输系统以及便利的市场交易设施等,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技术与垃圾净化处理系统,增加农村沼气、太阳能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培训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优质、低廉、有效的学习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服务。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技能培训,增强农民正确使用新技术的技能。在农民中逐步推广精准施肥和精细灌溉等农业生产方法,打造产业、产品循环链接,降低产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的沼气池建设和管理、沼气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等知识技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来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要继续开展好农村能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沼气池施工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持证上岗,确保建池安全和建池质量。要切实强化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搞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抓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示范推广工作在农村大力支持和推广沼气建设,并建设利用太阳能的新型温室,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发展循环型农业基地吸引创办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渠道,提高低毒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比重,细化节水、节地和农药化肥使用量指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节约型农业。

作者:曹明贵 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篇10

1、引言

煤炭是山西省的优势资源,但长期以来,山西煤炭产业结构单一、刚性强、风险高、煤炭洁净化发展缓慢。这些问题严重的造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一方面井下开采、排水引起的土地结构资源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生产中排放出的煤矸石和煤泥,其作为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却长期未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化工能源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非常迫切。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意见》。

2、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具体就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它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程,基本特征包括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收益,它为煤炭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煤炭企业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十二五”期间规划节能降耗的目标、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突出问题

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面临着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不健全。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但还没有这方面的完整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是一触而就的。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加快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通过法律加以引导和规范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打击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的现象。

二是综合开采利用资源技术不高。由于传统煤炭企业发展观念的影响,高科技的使用较少,与煤炭企业相关产业的嫁接力度普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综合装备利用规模不大。对此,政府应鼓励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支持开发技术含量高、废弃物利用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综合利用项目。

三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不足。因为循环经济初期投资大、开拓周期长,企业自身投资建设的资金压力很大。煤炭企业的生产、生活、安全欠账较多,经济基础薄弱,仅靠企业的财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不够的。对此,一是要提供优惠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加大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煤炭企业每年缴纳的排污费给与全部返还,以便用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

4、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生产量与排放量。千方百计提高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是进一步营造重视循环经济的氛围。为推进山西省煤炭企业循环发展,山西省专门成立了循环经济促进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组,山西省政府还颁布了《山西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制定了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的认定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省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宣传倡导节约煤炭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矿区的员工起重要的作用,为此煤炭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倡导生态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观,杜绝对煤炭资源的浪费行为。同时要求煤炭企业都要建立健全煤炭资源节约责任制,将资源节约纳入工作岗位职责之中,纳入日常管理与工作考核之中。

二是加快建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1)改进开采技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煤炭回收率。对矿井开拓布置和采煤工艺进行改革,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实现规范化生产,对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研究并改进综采煤开采技术,加大边角煤、薄煤层和“三下”煤层的开采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再循环为得力手段,实现废物的减污减排,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快技术进步,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1) 结合企业实际引进先进开采技术,积极利用大型采矿设备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尽量达到采煤设备无轨化、液压化和自动化,引入无人驾驭、机器人作业等新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矿山事故,采取环保措施,保护采矿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从而将煤炭开采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

(2) 推进洁净煤技术。在煤炭企业生产中,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是煤矸石和矿井水。在生产过程中,杜绝割顶、割底现象的发生,积极采取分流煤矸石措施,从开采源头减少矸石量,并采用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尽量减少煤矸石运往地面的数量。推广矿井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矿井水井下的循环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资源开采中的不合理浪费。

3)加大循环经济管理、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和引进一批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管理人才、复合型研究人才及高端人才。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等资源,联合培养培训人才。加强对相关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循环经济观念和知识的培训。

三是认真开展整治环境,建设美好生态家园。煤炭企业是典型的资源性企业,因为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其资源总是有限的,必定要经过“开发、兴盛、衰老、报废、关闭”的过程。因此,不仅要对正在使用的矿井进行整治,从开发源头上减少环境的污染,而且要做好废矿井的无污染处理和再利用工作。对恢复的土地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总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发展循环经济,是完全有条件实现主要污染的最小化排放和矿井水、煤矸石等废物的综合利用。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煤炭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红红.促进煤炭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研究[J] .现代商业. 2011年20期

[2]殷涛.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研究与实践[M].煤炭工业出版,2010

[3]张国英,梁文阁.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J].经济问题,2007(1):22 24.

篇11

为弥补和改善循环经济现有融资体系的不足,需要着手如下方面,强化金融支持体系:

一是进行金融制度设计和金融政策制订。现有的金融制度盲区和信贷政策缺陷等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一种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来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必须将金融投资决策与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有效传导倾斜性金融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把金融决策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做到政策配套、措施协调。

篇12

1 循环经济理论介绍

1.1 循环经济定义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十二五”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1.2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内蒙古属于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结构,初级产品比重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水平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资源和环境压力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以“煤”为基,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高技术等为重点的现代能源重化工业,不断探索“煤—电—用”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快能源和资源优势的有效组合,推进产业延伸、产业多元发展循环经济,增强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激发企业拓展产业广度和深度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使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实现资源型地区顺利转型的关键,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富民”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同时可以实现产业联动效益倍增,增强资源富集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夯实产业富民基础,实现边疆和谐稳定。

(3)有利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内蒙古东、西部分属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及重要的水土保持区域,分布着国家东北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废弃物排放,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4)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

内蒙古工业重型化产业结构特点突出,能耗水平较高。2010年万元GDP能耗1.9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034吨标准煤高出85.7%。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能源、资本、技术密集型和高转化率、高附加值、长产业链、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特色产业,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有效缓解节能减排压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节能减排。

(5)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内蒙古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粗放,产业链条短,煤炭回采率仅60%,低于国家规定的65%的水平,煤炭转化率为25%。有色、稀土等矿产资源开采水平低,冶炼加工能力差。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仅为45.8%。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2 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1 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2.1.1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

以农畜企业为例。内蒙古为了发展生态型奶牛养殖业,蒙牛乳业集团新建了蒙牛澳亚示范牧场,将配套环保型、无公害、无污染、资源型的粪便处理综合利用系统。此系统具有广泛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循环型产业链,使得内蒙奶牛养殖业发展实现一条龙无污染、无浪费的目标,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获得了“中国低碳新锐企业”、“生态中国贡献奖”等大奖。

2.1.2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模式

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为例。2013年10月,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被评为自治区第二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显示了后旗工业园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后劲。走“循环”大道,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进军。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清洁生产,精心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良性互动、集约发展的新路。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以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成功引进硫化工建材水泥加工、有色金属采洗冶炼和电石、硅铁冶炼为主的大型项目,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并伴随着三大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探、采、选、冶、加五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循环综合利用,各企业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将各种能量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区域的“热电联产、集中供汽(气)、余热回用”,形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循环经济工业系统。

2.1.3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实践

首先根据国务院指示,发改委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至2013年5月共确定了蒙西重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托克托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乌兰水泥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内蒙古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示范区七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其次还出台了相关政策,例如出台了《内蒙古循环经济促进法》、《内蒙古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内蒙古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有力促进了全区循环经济的开展工作。

2.2 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循环经济的微观实践方面

在开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战略决策缺乏相应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综合分析,决策没有基础信息的支持,如入园企业评价标准、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体系等;对物质流动各环节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由于循环经济中循环产业链相互交错,必然形成一个复杂的循环产业网,必须制定统一流量表反应各种物质资料在各行业、各企业间流动时的流量和流向,以便对物质的流动和接口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目前尚没有从制度上建立绿色设计的体系;现有的企业财会制度难以反映出环境成本和效益,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面向循环经济的财务数据和信息,更没有相应的财务分析,已经成为影响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障碍之一。

2.2.2循环经济的宏观激励方面

内蒙古循环经济激励制度有待完善。区域行政管理各司其职,协调机构尚未建立。区域行政管理激励存在认识误区,并且其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尽管实践中操作层面已有措施,但尚未上升到自治区层面的制度体系。

2.2.3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首先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电力、钢铁、煤炭三大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0%,呈现供大于求,一旦出现不利于市场的变化或者竞争威胁,这三大产业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波动,进而对我区经济造成较大威胁。其次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内蒙古国有企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5%,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总额的75%。从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调控政策来看,国有企业的改革攻坚将更深入,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将更宽松。最后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内蒙古工业主要是依靠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如果不能尽快转变增长方式,必定会影响我区的产品竞争力,进而影响我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有效的发展。

3 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构建

3.1 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

3.1.1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的层次构建

产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层次可分为生态企业、区域性产业生态链、跨区域的产业生态链三类。生态企业是一个国家整个生态工业系统的基础单元和细胞,也是生态工业链的基本组成单位,他是在一个工矿企业的范围内按照城市或区域的生态规划要求来设计、建设并经营管理的少投入、少耗费资源、少污染而又多经济产出的现代化工业生态经济有机体。区域性产业生态链是指在城市或乡镇的某一或某些连片的较大地域上,由多个企业依据工业生态学原则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有一定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增值等内在联系的系统。跨区域的产业生态链是指不同工业部门、不同城市和不同工业区域内的产业生态链通过联结形成生态工业网络或体系,以实现资源、能源最合理的综合利用和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国家工业的生态化和集约化。

3.1.2自治区循环型企业的发展模式

开发与节约利用资源。能源的开发节约,开源和节流,多角度综合替代节约能源;大力开发可再生生物资源利用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低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洁净煤技术等新技术利用清洁能源。(2)研发与设计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产品是指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产品。(3)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产品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现代商品包装的一种新策略,是从环境因素上考虑产品包装,强调包装对环境的友好型。(5)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必然要求。(6)绿色物流系统。绿色物流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发展趋势,企业应优先考虑环境问题,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物流管理系统(见下图)。

3.2 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

建设循环经济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由科技创新来承接。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指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指反复利用资源,延长其使用周期。资源化技术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技术。系统化技术是指从系统化的角度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物质、资源的优化使用的技术。

3.3 发展循环经济的融资模式

3.3.1改善融资环境

清源活流,整体推进中小企业改制,全面整治外部融资环境,为金融业加大投入提供信用、法制和政策支持平台;修渠搭桥,完善金融组织中介体系,实施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创新,疏通金融与经济联结渠道;截流蓄水,对金融机构 资金过度外流实施逆向调节,加大央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蓄积可用信贷资金;引水灌溉,革除僵化信贷管理体制弊端,加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协调,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投向。

3.3.2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为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结合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内蒙古各级政府在确定年度重大项目时,要单列循环经济项目,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应对一些发展循环经济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其次,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制定政策引导企业筹集资金发展循环经济。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项目。同时要争取国际合作资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际合作热点的有利时机,扩大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援助渠道,争取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及优惠贷款,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4 结语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方面,本文沿着“问题—现状—对策”的研究思路,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循环经济在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本文能够为内蒙古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永波.内蒙古循环经济推进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篇13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铁企业发展所造成的高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2010年以来,矿石、焦炭等稀奇资源价格呈直线上涨,生产成本的急剧增加给钢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强调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循环经济就是在这样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下产生的,它能有效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对钢铁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小钢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石油价格上调、电力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钢铁企业的发展。铁矿石进口谈判失败更是让钢铁企业雪上加霜,生产成本直线上升。钢铁企业要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降低消耗、挖掘投入产出潜能。对此,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消耗,是建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必然趋势。其次,随着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从200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鼓励钢铁企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的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那些消耗大、产能低、污染严重的企业的企业必然会逐渐被淘汰而退出市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从上可以看到,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

2 钢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根据钢铁行业发展的特点,可以从节能、提高效率、技术革新三个层次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钢铁行业常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钢铁产品的使用效率。提高钢铁产品使用效率主要是从循环途径利用方面来着手,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发展可回收废钢的建筑钢结构钢材,例如使用高强度400MPa以上带肋钢、开发各种耐腐蚀钢材或节约合金的钢材等等。

(2)大力发展节能新技术。节能的主要途径是回收钢铁企业的余气、余热、余压。目前钢铁企业常用的节能新技术有:采用高炉煤气的余压发电(TRT),一吨铁产生的余压大约可以发电45kwh-50kWh,同时还可以回收高炉鼓风机约30%的动能;利用低热值煤气发电,可以实现低附加值的高炉煤气向高附加值的电能转换的过程。此外,还有部分钢铁企业实行了回收炼钢蒸汽和转炉煤气、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技术的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

(3)提高钢渣及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全球钢渣及高炉渣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在我国仅有20%左右。在我国钢渣及高炉渣的利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很多大型钢企(如宝钢)把钢渣磨成微粉或超微粉后用来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其次,把钢铁渣用作铁路建设、修大坝和填海造地等工程中路基填充物;第三,利用高炉渣生产空心砌块。此外,由于钢渣中含有大量的钙硅等元素,可以考虑把其作为一种复合矿物质肥料在农业中使用。

(4)探索和推广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干熄焦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干式除尘技术及高炉渣粒化工艺的使用可以提高水利用率,实现循环使用。在炼钢到轧钢工序间提高热装热送率或直接轧制技术、中包保温长寿技术。烧结低温尾汽发电,转炉煤气用于气烧石灰,烧结烟气合理脱硫、炼钢干法除尘等各项新技术。新技术的使用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的途径。

3 中小钢厂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效果分析——以玉钢为个案

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钢)是昆钢集团2004年在红塔区易地扩建的钢铁联合企业。公司在2008年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以机动部及安全环保部联合设立节能减排办公室,全面负责加快推进全公司的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工作。

3.1 玉钢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及实施效果

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按照“节能、降耗、建污、增效”的目标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资源化)”的原则,借鉴了国内宝钢、武钢的循环经济建设经验,按照从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及模式,2008年开始,公司重点推广了循环经济各项技术措施及方法,分别从提高钢铁产品的使用效率、大力发展节能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铁素资源与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五个方面全面开展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工作。通过2008年至到2012年5年的努力,在玉钢公司内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改善了企业的形象,玉钢公司实现了水和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完善了高炉的除尘系统,建成了烧结烟气脱硫系统,达到了政府对环保的要求,促进玉溪市完成了“十一五”SO2减排任务。对玉钢公司来言,循环经济实施的效果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3.2 玉钢发展循环经济总体分析

对表1的对比分析中看出:2008年公司整体效益为亏损,虽然最大根源是2008年后的钢材整体降价,但循环经济的发电、煤气回收水平均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钢渣、高炉水渣没有完全回收,还存在外运运输费的情况、循环经济没有为企业降低成本,企业2008年整体为亏损。2009年、10年公司成功盈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经营效果较好,但从循环经济的效益中看出,2010年循环经济降成本得到的效益接近企业年总利润。2011产钢量虽然大,但企业效益不好,循环经济年降成本得到的效益超过了企业年总利润。2012年,由于设备故障率高及循环经济工作管理力度不够,自发电量,蒸汽回收量、钢渣、高炉渣利用量均比2011年低,导致循环经济降成本出现下滑,对整个公司企业年总利润造成影响。

3.3 玉钢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改进措施

虽然玉钢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公司的高炉入炉矿品位低,造成了炼铁系统吨铁矿耗和煤炭等燃料消耗居高不下;炼钢转炉煤气尚未完全回收,高炉煤气放散率比较高,煤气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的回收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公司决策层要的重视,尤其是2012年循环经济降成本效果的下滑要认真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做好以下两项基本工作:新立项目、技术改造时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新建、配套建设项目均以钒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充分考虑余能回收、废弃物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寻求技术创新,完善烧结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存在问题,优化生产操作方式,力争降低电耗、液氨消耗的同时多产出合格的副产品等。

结语

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小钢铁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道,循环经济管理及落实的力度与企业最终的效益息息相关。在此过程中,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S].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