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的性质

科学技术的性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学技术的性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学技术的性质

篇1

2012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其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不得自证其罪,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法口供取得的比例。然而,刑事痕检技术对证据的取得、犯罪的构成以及犯罪责任的追究至关重要,它既能为侦查提供线索,也能为审判提供依据,越发被重视、被依赖起来。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理论基础

我国在办案中利用痕迹检验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秦简》中就有关于现场勘查利用手印、足迹的记载。而在国外19世纪中叶,就有许多欧洲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痕迹物证的利用。目前,我国对痕迹检验技术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在现实公安刑侦工作中也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涵义痕迹是指事物运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印迹。一般来说,痕迹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造痕客体、承痕客体和作用力。痕迹检验技术是指,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和为处理案件提供证据为目的,利用犯罪活动所引起的物质变化的形态反映进行同一认定,以确定痕迹物证与犯罪事实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工作。[1]

(二)痕迹检验技术的分类痕迹检验技术分为手印检验技术、足迹检验技术、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枪弹痕迹检验技术、整体分离痕迹检验技术、牙齿痕迹检验技术、车辆痕迹检验技术以及开锁破锁痕迹检验技术等。其中,手印检验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犯罪现场提取手印,并从此发现、分析、鉴定与案件有关手印物证的技术。足迹检验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犯罪现场提取人体运动中赤足及其所穿的鞋、袜与地面等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痕迹。工具检验技术是指侦查现场过程中所发现的工具在机械力作用下使承受客体在与其相接触的部分发生变形或断裂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的技术。该三项技术在刑事犯罪侦查的过程中被广泛利用。

二、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侦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为侦查提供线索痕迹的提取及鉴定有助于确定案件或事件的性质,有助于确定作案的时间、作案人数以及手段,有助于判明作案人的个人特点以及造痕体的具体范围。例如,某市高新园区发生一起抢劫出租车司机杀人案件。在勘查现场时发现作案人有反侦查技能,作案后用衣物将车内可能遗留痕迹的地方擦拭了一遍。表面上看似乎未留下作案痕迹。但是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没有为干扰所迷惑,坚定信念,细心勘查,最后在车内不为人特别注意的倒车镜背后提取了3枚指纹。在侦查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立即采其指纹与现场提取之指纹比对,直接认定了作案人,侦破了此案。该案通过痕迹检验,经与指纹库对比,准确快速的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技术人员认真负责,全面的勘查现场,不留死角。

(二)为审判提供证据痕迹检验可作为确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证据材料。[2]在某市城乡结合部一间平房内发生一起盗窃案件,报案人称被盗10万元现金,案情重大,侦技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城乡结合部居民区多数没有监控覆盖,而且人员复杂,包括本地居民及大量的外来暂住人员,这些都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现场房门为铁质挂锁,锁鼻被撬,门口遗留撬棍一把。技术人员没有草率进入室内进行勘查,而是在该房门上也发现分散的撬痕,他们绕行至该房间北侧窗口,在窗外的锅台上发现一枚足尖指向室内的鞋印。技术人员大胆研判,该现场为伪造过的现场,结合其被盗的10万元现金为刚刚取回的拆迁款,于是将犯嫌嫌疑人范围缩小至知晓现金的人,最后通过鞋印的比对,确定犯罪嫌疑人为这家女孩新交往的男友。该案借助工具痕迹及鞋印痕迹检验技术,最终通过对鞋印的同一认定,准确快速的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本案技术人员没有盲目的勘查现场,而是通过排除伪造痕迹,准确确定作案进出口,发现并提取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痕迹,通过鞋印的认定快速破案。痕迹的分析检验在现场勘查中作用是十分关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明确痕迹检验重要作用的同时,应该防止与克服“技术万能”、“以技代侦”、“关门办案”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使痕迹检验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

三、刑事技术痕检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网络普及范围的扩大,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案压力。刑事犯罪点多、线长、面广似乎成为亘久不变的话题。加之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专业素养良莠不齐,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破案的敲门砖,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以某市公安局相关工作为例。

(一)刑事案件现场分级分类勘查落实不到位基层技术人员工作量大。以某市公安局为例,公安机关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机构主要包括市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以下简称市局大队)、分局刑侦大队刑事技术中队(以下简称分局中队),市局大队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制作痕迹检验鉴定报告书及指导分局中队技术工作,遇有重特大刑事案件支援分局中队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分局中队承担辖区的所有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以及简单的痕迹检验。

(二)现场勘查人员责任心不强,疲于应付现场勘查现场工作变成了跑现场,没有对所有案件现场痕迹进行细致的检验分析。两级技术人员从事现有的刑事技术工作力量还比较薄弱,分局中队在2016年全年共勘查1431起案件现场,现场勘查人员5人,平均每人勘查286.2起。这样的工作量,导致对某些现场痕迹疏于细致检验分析。实际工作中往往仅注重了中心现场的勘查,忽略了犯罪嫌疑人的来去路线。

(三)侦查部门不重视小案,对于刑事痕检技术知之甚少或过于依赖。110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后,报到所管辖派出所,派出所认为是刑事案件后报给对应责任区刑侦中队,责任区刑侦中队认为有现场可勘的再报给技术中队。给对于一些案件,侦查员往往电话告知技术人员案发地点及报案电话后,就等待技术人员前往勘查现场反馈,没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走访,对于案情没有了解,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缺乏目的性的勘查,做不到“短、平、快”,走了弯路,提取了一些价值不大的物证,而又忽略了一些关键物证,浪费了时间及资源。在实际中,由于前期接警人员的不重视,在报告案发地点时南辕北辙,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也容易引起报案人投诉。

(四)送检及检验流程不规范现实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送检时往往只带了鉴定委托书及物证,没有做好物证的登记及检验鉴定部门的回执。导致日后领取物证时,或不好查找,或互相推诿。检验鉴定流程也没有规范化,物证在实验室流转时没有填写物证流转单,导致物证的每一步变化没有受控,对于日后法庭上检验鉴定的合法性存在质疑。

(五)从事刑事痕检技术工作人员待遇低,业务素质还有上升空间目前从事技术人员以警校毕业的正式干警为主,警务辅助人员主要负责文字录入工作。技术工作单调、枯燥,相应技术职称与待遇脱节,没有技术补助,技术人员没有归属感,属于公安队伍里的小众群体。在痕检工作时,提取痕迹物证不恰当,导致物证的损耗。例如在提取指纹时,对于减层指纹进行刷显,是不恰当的。在比对、做同一认定时,不仅对检材要求高,对于样本的要求同样重要,在捺印样本手印时,如果做不到完整、清晰,也会对同一认定产生影响,实际工作中就出现过因为指纹库中样本的质量较低导致嫌疑人指纹没有进入候选列表的情况。

四、痕迹检验技术证据价值缺失的客观原因

我国公安机关在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痕检技术的证据价值,总结起来归因如下。

(一)刑侦体制制约当前,我国的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侦工作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自从我国倡导大刑侦格局以来,国内许多省、市的刑事科学技术隶属于刑侦系统,并未单列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刑侦技术的独立价值,使得痕迹检验技术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办案环节的影响,造成了客观证据的不对等性。当然,刑事技术人员在现有的公安刑侦体制中专业性较强属于小众群体,晋升渠道相对较窄,缺乏一定的升职空间。同时实行的职称制度没有与工资待遇等进行完美的对接,保障不到位。尽管这样,职称的升级对科研程度的要求依然很高,对于基层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人员来说,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刑事案件的现场,没有更多精力深入的做科研,无法激励干警充分发挥工作技能。

(二)经费保障不充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先进的设备层出不穷,因经费保障不充分,基层刑事科学技术民警的装备上较为落后,在现场勘验设备的配备上较为陈旧,没有跟上现有装备更新换代的发展形势,甚至某些警用设备的额定参数与民用设备还有一段差距。

(三)痕迹检验技术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痕迹检验技术标准是指导侦查人员开展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工作的指南,虽然我国制定了规范痕迹检验工作的相关操作标准,但是这些技术标准距离刑事侦查工作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技术装备参数设置不合理、技术装备使用路径设置不完善等等,还不能满足痕检高技术高标准的需求。

(四)痕迹检验技术利用率低首先,痕迹检验技术与DNA技术相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有时并不具有直接证明的指向作用,往往得不到技术人员的重视与认可。其次,痕迹检验技术分析鉴定难度比较大,很多部位难以确定、形态复杂、工具多种多样,而且在刑事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相对缺乏,因此导致痕迹检验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不到位。最后,在痕迹检验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提取痕迹原物或者进行模型制作,但实际中,两者都比较难办到,一般当事人对于原物提取法并没有认同感,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又相对比较麻烦,而且精确度也不高。[3]

(五)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需要高素质人才经过大量实践的积累,但是刑事科学技术岗位往往单调乏味,任务重、人员又较少,导致刑事技术岗位留不住人才,人才也不想留在此岗位。目前,公安部门刑事科学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团队协作能力较弱,勇于担责意识较差,接到警情时未必吃透案情,在具体案件的现场勘查中并不能一次性妥善处理好犯罪遗留下来的痕迹,甚至有时遗漏了较为关键的痕迹证据,从而导致案件久侦不破,不能正常进入诉讼程序。

五、对痕迹检验技术发展的反思

(一)刑事科学技术体制破冰公安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按照公安部、省厅的明确部署,尽快抓紧落实刑事科学技术独立于刑侦大队的改革措施,确保各项办案经费到位,确保技术人员勘查现场的仪器设备跟得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只有体制破冰,刑事科学技术才能更加灵活的发展,为执法办案提供强大的生命线。

(二)完善痕迹检验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完善痕迹检验技术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要想不断提高痕迹检验技术,就要对技术人员在痕迹检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检验行为、采集行为给予准确、科学的规定与定位,要统一《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检查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等相关法律的章程。[4]

(三)规范痕迹检验工作流程首先,痕迹检验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刑事案件发生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应该先对现场进行保护,然后对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涉案物品逐一进行检验勘查;其次,仔细研究,还原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作案轨迹,并按照发现的犯罪轨迹进行重点排查,决不能遗漏任何一种痕迹物证。比如留在犯罪现场的毛发、足迹、指纹等;再次,获取相关检验数据之后要立即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确保仔细认真,防止出错,从而提高办案效率,尽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保证案件的侦破;最后,对检验数据进行汇总后上报。做到必勘、必采、必录、必比。在第一时间把检验结果上报给相关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通过痕检实验室内工作的资质认定,确保各项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减少和预防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缺陷。

(四)提升痕迹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要引进高水平人才。公安机关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高技术、高素质的痕迹检验工作人才,提高痕迹检验的准确度;第二,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可采取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和专业技能;第三,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不断学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技术人员的法律意识,要求技术人员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保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坏思想的侵蚀,确保痕迹检验工作符合法律规定。

(五)落实公安体制改革,技术民警分类管理鉴于刑事痕检技术工作有别于其他公安工作的特殊属性,具备一定的科学属性,应该制定并落实公安体制改革中技术民警有别于其他警种的分类管理办法。[5]当前,有较高素养的痕迹检验技术人员较为缺乏,加之工作量大、复杂,在编在岗的技术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为此,落实职称与职级并进的制度,提高痕检技术人员待遇,给予技术人员补贴,或实行绩效考核,让干实际工作的人得到奖励,留住痕检技术人才亟待保障,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技术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案件快速侦破。

篇2

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有时还指生产知识的活动和过程”[1]。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空想。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又可以说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指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边界日益模糊,因此科学和技术经常被统称为“科技”。

科技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的作用。科技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让・拉特利尔认为:“在科学和技术中,我们都发现了一种活动,它是社会化地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追求自觉选择的目标并且基本上是实践性的活动”。由此可见,科技发展的方向,完全是由人决定的,而人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受到理性思想支配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谓“价值理性”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价值理性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所谓“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强调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行动仅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

一、科学技术对工具理性和对价值理性影响的表现

爱因斯坦认为:“科技对于人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一是科技直接地、并且更大程度上在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二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2]。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对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均具有影响。科技在引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促进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不断发展,但是二者的发展速度却有着天壤之别。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本应当是共生共存、平衡和谐的,然而科技对于工具理性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工具理性发展的速度远远大于价值理性,进而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工具理性的飞速发展和价值理性的滞后所产生的问题已经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是生态自然,科技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作为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自然。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自英国工业革命后,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工具理性的泛滥和价值理性的缺失促使人类对自然进行了无节制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了诸如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酸雨等多方面的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早到严重破坏。这些灾害并不是自然自身的规律,而是人类种下的“苦果”。

其次是社会生产和消费领域。生产本应是人类的一种自觉、自由的,能够体现其主体价值和创造精神的活动。科技使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更新,也使生产活动越来越显露出一种非人化的特点。人由在生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沦落为可资利用和算计的客体,由生产活动中的目的性存在物沦落为生产工具,沦落为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体制中的附属品,成为与机器零件同质的东西 [3]。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取代了大脑的思维,成为了唯一的心理活动方式,物质的享受主导着生活,精神却越来越空虚。

再次是文化领域,尤其是人文科学领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应是统一共存的,但现在却越发显得格格不入。科技的发展使得工具理性的方式得到大力推广,成为人衡量事物的普遍方法,从纯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人文科学完全不符合工具理性所架构的范式,被工具理性征服的现代人越来越轻视人文科学。殊不知,具有生命性和丰富性的人文科学是难以用数学的方法量化计算的。

二、科学技术对工具理性和对价值理性影响的原因

首先,科学强调实证性,技术强调实用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科技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工具理性的载体。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的工具,其作用是从对物质资料与自然界改造开始的。在这一点上,工具理性要远远优于价值理性。科学技术的研究手段更强调客观性,更关注客观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得有效的物质资料。在科学技术投射于物质世界,特别是生产资料中得到重大积极作用的时候,工具理性瞬间完成对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大支配,形成了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主导地位,也导致了价值理性的衰退。

其次,科技在不断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极大地膨胀了人类的欲望。环境经济学有一个著名论题叫“杰文斯悖论”,即“某种特定资源的消耗和枯竭速度,会随着利用这种资源之技术的改进而加快,因为技术改进会使以这种资源为原料的产品第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价格降低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驾驭了科技的工具理性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却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对资源的需求,更进一步削弱了价值理性的影响。需求和欲望使人把科技仅仅作为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只看到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生存利益。而价值理性的缺失也反作用于科技,造成了科技的不合理和无限制的应用,进而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再次,“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现代思维在科技推动工具理性全面“压制”价值理性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中心主义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存在于西方文明之中,并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逐渐蔓延全球。人类中心主义以征服自然为核心,与工具理性形成了同谋关系。在二者合力下,科学技术获得空前的解放,日益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主体去撬起世界的杠杆。而以技术理性为代表的工具理性更是在这个温床中得以长足发展,取代了人们心中一切神圣的、崇高的评判,理性作为人类启蒙的核心价值反倒违背了另行的初衷,正如霍克海姆所言:理性已经堕落为工具理性。

结 语

爱因斯坦在二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找到科学技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科技与人类、自然和谐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篇3

学专业、学技能是中职学生的特殊爱好。随着学习爱好的变化,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表现每每处于漫不经心的态度。作为中职数学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年龄特点、特长爱好与水平状况,立足于课堂,调整教学思路,为中职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就此,笔者浅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创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在引领学生正确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对中职学生来说,良好的数学情境创设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已知函数y=mx2+(m-1)x+m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极大部分学生都直接运用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和根的判别式来求解,见下:解:根据题意得:Δ=(m-1)2-4m2>0整理得:(m+1)(3m-1)<0此时教师提出来此题解答是否正确,而后再剖析:因为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此函数必定是二次函数。剖析后学生很快都发现问题,知道引起本题解答错的主要原因是在审题中忽视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m≠0。同时只有当m≠0时,才有判别式的存在。所以本题解答的错误是双重的。如何求解呢?此时学生便兴味盎然地开始重新审题,课堂中充分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重视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中职教学不是单纯的语、数、外这些文化课教学,而是配以不同的专业课程,如会计类专业涉及初步统计、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函数的最值问题要求多一些,机械类专业与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空间几何体数学内容密切相关。由于数学课的教学是为所设专业课程紧密服务的,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专业筛选授课内容,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在数学课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多讲与专业相近且利用率高的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知道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三、转变课堂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所以大部分学生会出现说话以及睡觉或是不听讲等现象。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一般是训导式管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进行教育,或是个别谈话找家长的形式,或是交于班主任解决效果并不理想,以致造成教学工作更难开展。要使中职数学课堂管理有收效,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完善的竞争评价机制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习实力相当的学生叫上黑板,进行同一题的练习竞争,此时教师要对他们给予适度地激励,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二)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对于汽修专业的纯男生班级,要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成为朋友式的师徒,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但在课下要与他们打成一片。

(三)开展课堂捆绑式评价管理模式。课堂管理实行中职学生自主管理,让他们自己形成合力,为了班集体的荣誉而自我约束。这样不仅提升了数学课堂效率,也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管理能力。构建数学小组评价机制,对于在课堂数学学习方面有进步或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学期期末汇总给予奖励,从而提高中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自觉性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一)转变态度,师生互动

要想职业中专的数学教学有所突破,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中职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所以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的是单一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提倡形式多样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作为学生的点拨引路人,把被动式教学变为交流式教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二)明确任务,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小组学习的关键。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与学生共整合出“圆锥的体积如何求?”“它和圆柱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得出它的体积公式?”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诸多实践已经证明,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会大胆改变课堂教与学的呈现方式,优化其教学过程,努力为师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形成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突破难点和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简化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对数函数》时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对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借助电脑,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接受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准确性。总之,中职学校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勤奋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使用学生适宜接受的学习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孟男,朱兴涛.浅谈生命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8):122-124.

[2]吴响铃.重视数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影响[J].基础教育课程,2011(5):57-58.

篇4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70-02

一、 教学背景

1.数学课程的介绍

数学专业是我校牧医专业一年级必修的基础课,学好数学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前提,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学期初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及看法

笔者在学期初对学校牧医专业的92位学生以不记名调查的方式做了对数学课的兴趣及看法的调查,数据见表1、2。

表1 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情况

兴趣程度很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抗拒学习

人数0113744

表2 学生对数学课难易程度的看法

难易程度很难难一般简单

人数503660

通过学期初对学生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的总体看法是:内容难、不感兴趣,有部分学生甚至是厌倦学习。很多学生说以前读初中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数学,现在一看到数学就头疼。面对这样的一个学习氛围,如何上好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

1.学好数学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

让学生知道学好数学课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了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呢?”笔者在上课前问学生:“想不想当一位出色的兽医?”学生会大声地回答:“想!”笔者接着问学生:“想当一名出色的兽医,要不要学好专业课?”学生会大声说:“要。”接着笔者就把学生二年级需要学习的专业课要用到数学的课程给学生翻阅,告诉学生说:“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不重要,事实上以后的专业课有许多需要用到数学的地方,想学好专业课,想做位出色的兽医就必须先学好数学这门基础课,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才能更加出色。”

2.为提升学历做准备

当今社会的现在,学生中职毕业后在事业上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提高自身学历,所以学好数学对提高自身学历有很大的帮助。

3.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不理想,所以很多学生一看见数学就产生畏惧心理,觉得数学很难,自己肯定学不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课前问学生:“大家认为自己能学好数学吗?”许多学生都会回答:“不能!”于是笔者在课前准备了道很简单的数学题:a>b,且b>c,让学生比较a和c的大小。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判断出a>c。然后笔者就告诉学生:“这属于我们这学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还没讲课之前你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说自己肯定学不会呢?”然后分析学生以往数学学不好的原因:许多学生是学习的时候有了抗拒心理,或没有用心去学习或者以前的数学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等原因造成的,而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然后再用一些励志故事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该教师教的课程,所以培养师生间的感情非常重要。要当个学生喜欢的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能与时俱进,课堂上适当讲点学生感兴趣、爱听的东西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觉到教师重视他、尊重他。许多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因为成绩一般,基本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现在有教师关注自己,就会觉得很开心,从而也喜欢这么重视自己的教师,继而喜欢该教师的课。课后有机会也有必要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教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课兴趣的体会

三、授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根据具体专业,简化教材

现在所采用的教材为大众化的教材,而里面的内容牧医专业不一定以后都得用到,所以根据具体专业简化教材是有必要的。因为现在的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太多东西的话消化不了,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也会降低。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编写适合本学校牧医专业的校本教材效果会更好。

2.利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在讲课前,利用现在先进的科技水平,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当学生一看到屏幕上面出现有趣的动漫画面的时候,课堂气氛马上就活了起来,这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上必须注重与学生互动,经常提问学生,经常让学生做课堂习题,并且举行课堂知识小竞赛,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听不懂的学生要及时辅导,或安排已经懂的学生课后对不懂的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学生学会了,才有兴趣去学习。

4.讲授课内容与专业知识及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可以与专业知识及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时候可以出应用题:“服用某种感冒药,每次服用的药物含量为a,随时间 t的变化,体内的药物含量为f(t)=0.57'ta(其中t以小时为单位)。问服药4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多少?8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多少?”这样的应用题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次课的知识,也与生活实际及和以后的专业课《药理学》联系起来,既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5.进行教学测评,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课对学生来讲比较难,所以每隔一段实际进行教学测评很有必要。一是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薄弱的环节加强指导,二是对于个别成绩不理解的学生也可以及时跟进。让原先没学会的学会,原先会的学生有机会表现,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结果

学期结束前对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及看法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3,表4):

表3 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情况

兴趣程度很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抗拒学习

人数464060

表4 学生对数学课难易程度的看法

难易程度很难难一般简单

人数6294710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已经提高了很多。所以中职学生虽然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但通过科任教师的引导,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5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氧、硅、铝、铁)的相对含量

(2)掌握Na、Al的重要性质,认识N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3)知道铝的氧化膜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3、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铝箔、酒精灯、火柴、坩埚、三角架、泥三角、坩埚钳、砂纸。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大到飞机、坦克、航母,小到缝衣服的针,说明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一章,我们来研究几种重要的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忆初中所学有关金属的性质,回答下列思考题:

【思考】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分别为: 氧、硅、铝、铁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2、地球上金属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 化合态

为什么? 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写出下图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思考金属在反应中的性质(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2)镁条燃烧 2Mg + O2 ======= 2MgO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2AgNO3 ==Cu(NO3)2+ 2Ag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4)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4、上面四幅图基本概括了初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的上述性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还原剂

为什么?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电子

【过渡】金属的这些性质将是我们今后研究某一金属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认识一种活泼金属Na的性质

【板书】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展示金属Na,Na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相信大家都听过“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有些金属(如:Au)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也不与O2发生反应,而有些金属(如:Fe)在常温下就能与O2发生反应,金属Na又如何呢?

【实验探究一】――常温下Na在空气中的变化

取一小块金属Na,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Na的颜色、光泽、感受Na的硬度,新切开的Na表面在空气中发生什么变化?(注意:凡是接触Na的用具都必须是干燥的,取用Na后剩余的应放回原瓶)

小结:1、Na的物理性质: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地柔软、密度比煤油大、熔点低、易导电、易导热

2、新切开Na的表面: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很快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这说明Na与空气中的O2发生了反应)

3、反应方程式:4Na + O2 === 2Na2O

标出各元素化合价,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找出氧化剂与还原剂。

【过渡】Na在常温下就可以和O2发生反应,如果我们改变反应条件,对Na进行加热,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实验探究二】――加热条件下Na在空气中的变化

把一小块金属Na放在坩埚里,加热,有什么现象?

现象:Na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2Na + O2 ======== Na2O2

标出各元素化合价,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找出氧化剂与还原剂。

【总结】Na与O2反应,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过渡】Al与Na都是活泼金属,那么Al与O2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呢?

【实验探究三】――铝箔与O2的反应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

结论:在常温下,Al的表面生成一层Al2O3薄膜,保护了内层金属

2、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

结论:在加热条件下,Al的表面会很快生成一层Al2O3薄膜,从而保护内层金属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反应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

【思考】若要观察Al的燃烧,可采取哪些措施?

(1)增大Al的接触面积,将铝箔换成Al粉

(2)增大O2的浓度,在纯氧中反应

【思维拓展】其余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Fe + 3Cl2 ===== 2FeCl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