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8 15:56: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朝花夕拾中的传统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馆出现以后,不论其店家大小,招牌不可没有。开茶馆办茶楼自然想招财进宝,没有哪个店老板不想“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的。因此,一般说来,茶馆的店名都不会缺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如意的字眼。有人曾总结出中国八句店铺:“国泰民安福永昌,兴隆正利同齐群,协益长裕全美瑞,合和元亨金顺良。惠丰成聚润发久,谦德达生洪源强,恒义万宝复大通,新春茂盛庆安康”这56个字,虽未将店名中的吉祥文字囊括殆尽,可是开店者只要从中取出1个字或2个字,甚至3个字,都可以组成店名。比如:玉壶春茶社、兴隆轩茶楼、天福聚茶座、义顺茶馆等等。
不过,也有不少有一定文化教育修养的店主附会风雅,往往撇开传统文化中招财进宝的俗字,而选用儒雅的字、词作为店名的。例如:来今雨轩茶社、雅园茶社、松风阁、青莲阁、天香阁、宛在轩……真可谓琳琅满目,争奇斗妍。
至于一些文化人开设的茶社,其店名招牌自然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了。上海九江路口小花园附近有一家茶楼,是民国时期书画家俞达夫开的,取名“文明雅集”,四壁悬挂名人字画,环境布置一洗俗尘,茶具清洁雅致,因而所来茶客都是些斯文中人。
历史学家卫聚贤,抗战时期在重庆除在大学任教,创办“说文出版社”外,在1943年冬还开了一家茶楼,叫“聚贤楼”,茶客大多是大学教授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像郭沫若就是它的常客。但就“聚贤楼”而言,是不能一目了然知道它就是茶社。
有的茶馆坐落在历史上文化遗址或名胜古迹之处,店名招牌也就“攀龙附凤”。如坐落在南京城西、被称为“金陵第一名胜”的莫愁湖内就有一间“胜棋楼茶社”。相传胜棋楼乃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第一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死后追赐中山王)下棋之处,徐达与明太祖下棋时赢了皇帝,并将棋子在棋盘布成“万岁”字形,朱元璋大喜,遂将此楼赐给徐达。取名“胜棋楼”。开在这里的茶馆即以此命名。南京夫子庙自明清以来就是著名的繁华热闹区,十里秦淮从夫子庙前潺潺流过,河中画舫荡漾,真是“长留画幅天地间”。从唐以来,南京就被称为之为六朝古都,坐落在夫子庙旁的一家茶社就因此得名,叫“六朝居荼社”。上海静安寺有一口古井,井水向上腾涌,称为“涌泉”,好事者把它品评为“天下第六泉”,坐落在此处的茶社也就取名“品泉楼”。北京的北海公园原为皇家花园,坐落在其中的茶社店名自然不落俗套,分别取名“双虹榭”、“漪澜堂”、“道宁斋”……江苏镇江东郊(今梦溪广场)有个梦溪茶园,因此处原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住所梦溪园而得名。
还有把古人的姓名作为茶馆店名的。上海南京路上的“仝羽春茶馆”,把唐代的卢仝、陆羽两位嗜茶名家的名字合而为一作为店名,且十分贴切自然。南京路上的易安居茶馆取自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易安居士”。广州有家茶馆干脆就用古人名。称“陆羽茶室”。香港德辅道横街上也有一家叫“陆羽茶室”的茶馆。
也有借古人诗句,或取自古人书中,或直载了当取古人书名作为茶馆店名的。浙江省嘉兴南湖有家茶社叫“烟雨楼”,取自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诗句“多少楼台烟雨中”。民国前期,大资本家黄楚九(艾罗补脑汁就是他搞出来的)在上海新新舞台的屋顶开了一家茶社,名“楼外楼”,这取名既写实,亦是取自南宋士子林升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南京的“大观园”茶馆,其名取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北京有个“马思远”茶馆,“马思远”乃是一出戏名。也有用近代人的书名为店名的,如南京虎距北路有一家茶馆兼饭店的,取名“朝花夕拾”茶餐厅。这“朝花夕拾”乃取自鲁迅的文集名。
命题素材的选择特别关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基础运用中“新春致敬子弟兵”的活动、名著阅读中《论语》的学习理念和治国之道、现代文阅读中《沙枣》一文的奋斗精神等,无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基础运用中的书法、窗花、对联以及现代文阅读中京剧艺术的材料,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整张试卷还强调了整合的思想,注重学生在实体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学习过程,落实初中核心素养的关键词――综合和实践。试题采用专题的方式,通过一个考查点,将不同的版块和内容整合在一起,实现跨学科整合。如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古诗的开放性试题体现文化积淀与生活的联系;写作中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的话题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紧密勾连;介绍北京特色美食以及梅兰芳纪念馆等。
2.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本语文素养。
试题从生活常用字的字音、笔顺,到识字、写字,再到开放性的诗文默写都是在具体情境和任务中考查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和语文基本能力。现代文阅读中,直接出现文言链接材料,既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考查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能力的考查真正实现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记诵走向运用的升级,是基于以往学习对语文能力的全面检验。
3.细化课内外学习的能力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提升。
一、努力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1、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上专门开辟“每日一句”摘录课文相关的古典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学是教学双方知识、理念、精神、思想、文化等因素物化交往的过程,追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传递常常是潜在的,所以教师要重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
3、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打破了以往按文体划分单元的形式,把每一册书分为几大板块。其中有“民俗风情”、“爱国情怀”、“至爱亲情”等,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着导读”等内容和形式。把“古典传统文化”和“名着名篇”放在突出的地位,其实编者的意图就是让我们在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等元素,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在我们的教材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挖掘。
1、提高对精美文本的理解、赏析
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审视语文教学,带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家园。通过语文这一媒介,使学生获取语言技能,感受传统美德,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
能够编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不仅是名家名篇,而且具有某一方面的代表性。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挖掘知识,挖掘艺术,还要挖掘编者的立足点和各种传统的道德因素,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就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如学习《背影》时,就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细节体会厚重的父子深情,使学生心灵受到传统道德的震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和回报。
又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要让学生了解普法战争这一创作背景,同时深入阅读文本感受小弗朗士在祖国沦陷时,发自内心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
2、加强对古代诗文的背诵、品味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具权威的着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逐渐提高。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让学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让学生懂得怎样爱国;从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让学生明白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断追求的人生态度。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让学生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3、拓宽对古今名着的阅读、感悟
在语文学习中,除了阅读教材中的名家名篇,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着作,让学生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除了教材中要求阅读和赏析的名着,还补充了很多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小说、科幻作品等。如《稻草人》、《朝花夕拾》、《红岩》、《格列佛游记》等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
1、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如:在学习“民俗风情”专题时,可以适时地结合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组织一些征文、演讲、扫墓等活动;中秋节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从而增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加强书法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可见国家已经把书法作为一种能力,提到了必须培养的高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00-0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明的结晶,不仅仅影响着中国,也在走向世界;不仅仅贯穿着过去,也将延续到未来。但是,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于是,在中国语文教学界,“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这仅仅是教育专家们的共识,却不是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共识。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学过程渗透着极端的功利色彩,往往只重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对课本讲透、读烂,而课外阅读却几乎放弃,经典名著更是无人问津。
此外,由于教师引导不够,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仅满足于感官刺激,而忽视了道德熏陶与人格升华,人文精神有迷失之虞。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跳出“为考试而学”的怪圈,步入经典阅读的大门,不失为改变学生阅读现状的有效办法。
一、巧用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带领学生怀着好奇、探究的心走进经典,课文就是最好的切入口。课文只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的背后还有许多故事需要去挖掘,许多空间需要去填满。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在上好每堂课的同时,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用课内的阅读“例题”去解课外的“方程”,再用课外的营养来滋润课堂的内容,由此实现由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
例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中,在分析了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情节后,就“鲁达的命运和结局如何”让学生设想,这种“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悬念设置,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另外,课堂教学中的成语俯拾即是,一个成语背后就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抛砖引玉,就一定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他们的阅读打开一扇可以眺望的窗。
例如,在《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中,笔者在介绍关于“士”的知识时,提到了“毛遂自荐”、“脱颖而出”、“鸡鸣狗盗”等成语,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笔者的讲述戛然而止,然后再让学生在《战国策》中找到相关的情节,并告诉他们这样有趣的故事在《战国策》中比比皆是。很快,学生阅读《战国策》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且阅读效果好得出乎意料。其实,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差,是他们的阅读潜能没有得到开发。
二、巧用活动,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活动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伸,教师精心组织的精彩纷呈的语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最大兴趣,使阅读成为其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其展示自我的舞台。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使之接触到了我国无数优秀的古典名著,如《古诗文诵读》、《唐诗三百首》、《唐宋诗词选》等,这些古典读物为学生提供了一份经典文化的大餐,让他们从中吮吸到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乳汁,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双重目的。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应不断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实践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诵会、名著导读、名著故事故事会、名著人物辩论赛、开心词典、读书笔记展评等实践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词句的积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三、精心选择,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所说,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的宝石。”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应本着“有益、有趣、有物”的原则,精心选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要有阶段性,又要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在锻炼和养成自学能力的同时,也体会到经典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例如,结合课文、实践活动以及课后名著导读,七年级时推荐《山海经》、《列子》、《聊斋志异》、《世说新语》等;八年级时推荐《西游记》、《朝花夕拾》、《唐诗三百首》、《水经注》、《骆驼祥子》等;九年级时推荐《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
当然,浩如烟海的经典名著,光靠教师推荐是不够的,因此,还要教会学生选择。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明白,一本好书必须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人群考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具体而言:思想内容深刻而不深奥;艺术手法高超而不玄虚;人物形象丰满而不刻板;语言特色鲜明而不艰涩,才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发人深省的启迪、身心愉悦的享受。由此,可以说只有走进经典,才能提升阅读的品位。
四、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前几年要求考生自找材料自己构思对上联或下联的题目,得分率大都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训练较少,考试时能用作答题的时间很紧,考生一旦思维受阻,往往乱写一气,或干脆放弃。今年有的命题针对此种情况作了改进,明显降低了门槛,以消除考生的畏惧心理,激起考生对对联的亲近感。例如南京市题:
……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
这道题从三方面降低难度:一是由自找材料变为提供材料,只须“修改”,不须自创:二是明确指出只是“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也即告诉你上联是对的;三是修改处也较为明显,只是语序上的不妥,而无词性对应等较难判断的问题,答题时无须添字减字,只要把“深情怀旧”与“周树人”换位即可。再看温州市题: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这一题要求将散句概括为下联,因为题干已明确只须“删改”,不须添字换字,所以降低了难度,考生从中提炼出“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并不困难。
二、增强实用性,让考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考试卷中的对联题很注意让考生在实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显山露水”,展示个性。例如温州市课改区题: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
这一题规定了一个语文实践情境,既开放(省略号表明其他人物也可,上下联内容联系不作要求),又有限制(人物必须是名著中的,且只能是两个音节);上联规定了结构,即人物名居第五第六字,前四字描写该人物的性格特点,末两字为叙事性动宾短语,第七字就是一个对动宾短语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这一实用题既能考查考生平时的文学积累是否厚实,又能看出考生对人物的总体把握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功力的广阔舞台。题中提到的“参考人物”,可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等下联。如果你对《红楼梦》中的宝玉、宝钗等人物较为熟悉,不妨来一番别出心裁,尽情展示你的才气。
再看江苏省宿迁市题与上述对联题可谓不谋而合。
某班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与以下设计。……②手抄报的两侧有一副对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品读名著似饮清露
下联:
这一实用题难易适度,但开放性更强,更有利于考生自主发挥。与“品读名著”相对的,可以是“欣赏佳句”“聆听大师”“走进意境”,等:与“似饮清露”相对的,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如入仙境”;“如见故人”等。应该说,考生如自主发挥得好,那阅卷老师批阅这一道题,也能是“品读下联似饮清露”了。
三、拓展课文内容,让考生学有所用,灵活发挥。
这类对联题的特点是,所出题目出自课文又不拘泥课文,要求考生不仅对教材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将信息重新组合,作自主发挥。请看泉州市题:
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 )
②上联:(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此题出自《核舟记》,属于自创配对型。如果考生对课文一知半解,当然无从答起;但如果学课文只知死记硬背而不会融会贯通,也很难答好,所以此题主要考的是综合能力。学得灵活的考生提取和重组课文信息,应能写出(①下联)“赏泛舟人悠闲神情”“赏阅卷人专注神态”“听右舟子仰面啸声”(②下联)“美髯公怡情泛赤壁”“挂珠者奇态类弥勒”等联语。
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中还出现了挖掘并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实用性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吉林省题:
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宽对即可),表现天池之美。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 阅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技能、开拓视界、放飞心灵,进而在享受中去阅读,这是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合理运用阅读能够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诵读,才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感受到它的抑扬的韵律与抒情之美。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精妙、语境描述恬静,思想表达欢愉。《春》就是这样贮满诗意的一个名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因此,我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美。诵读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泳品味,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文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激发了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也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之美。
2、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维之趣。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体的差异,对于生活中相同的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课堂的思维空间是开放的,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教师相互借鉴、补充、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同学的启发下,突有所感,忽有所悟,这便是创造,这便是生成,并且学生会在发现中享受到莫大的精神愉悦。如课文《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因此,我指导阅读从是非人手。见到争执,旁观者自然就议论开了。阅读后,学生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要说,顺乎自然,可让学生发表议论,分析,评论人物是非,推动学生的反复阅读。另外,我还设计这样一道拓展题:“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本题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又是说话训练,既要求展开求异思维,又是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自由谈,教师也可以启发诱导,学生跳读课文,看哪个地方不应该这样说,想一想应该怎样说才好。例如,妈我.“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我”不该和妈妈顶嘴,可以跟妈妈讲,自己不知道木雕有那么珍贵,自己没有征求父母的同意就这样做,错了,讲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请妈妈冷静下来想想办法,事情就会好得多。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求知的乐趣。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不能把全部希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校外、学科内外紧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根据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重组教材。比如在学习《丑小鸭》,可及时引进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建议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引进《伊索寓言》;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进《朝花夕拾》;学习《荒岛余生》,引进《鲁滨逊漂流记》……所以,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广泛,我还利用语文实践活动交流所获,达到资源共享,并使学生走近名著,了解名著。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有限的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该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以自主态势在课前广泛涉猎相关的语文资料,、分析处理信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之前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从多方面让学生学会搜集。如学习《中国石拱桥》,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桥梁知识,引导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要求学生搜集并阅读与桥梁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等,然后在课内交流,在无限的乐趣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单纯的心灵融人作品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荡起的层层涟漪,使学生稚嫩的思想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它是绚烂而短暂的,而一旦及时捕捉到,记下来,贴上去,便成为永恒,成为自己参与创造从而真正拥有的精神财富。语文是有生命的,阅读更是充满灵性、充满快乐的。新时期的语文要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与文字共舞,让精神欢歌,让心灵得到愉悦。
范红是典型的双子座人,在她的身上感性与理性兼具,并且很好地相互融合。范红从小就不喜被约束,她说这点可能就是所谓的风象性格。虽然现已定居上海,但范红难忘自己的家乡——闽国古都“建瓯”,那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小的时候,我常常跟在奶奶身边看着她串珠花,奶奶对我的影响很深。”精致美丽的珠花,一针一线的专注,小小的范红坐在旁边,抬头仰望,觉得奶奶的动作与神态是那么美好而动人。
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是范红一直以来的愿望。“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以父母的要求为自己的目标,但30岁以后,才发觉原来内心的自己可以是那么精彩,为什么不自己好好活一回呢?”当时的范红管理着一家民营的口腔诊所,业务时间参加了银匠金工的培训,认识了一些从事首饰设计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她非常清楚自己在为将来积蓄力量。
“休息的时候我会设计一些饰品,但只能用笔画出来。你懂的,自己满意的设计不能是真实的,该多难过。于是我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来准备,脱离原来的工作,投身到自己的理想中去。”感性与理性是不可分割的?在范红看来,这两者都很重要——创作是感性的,需要投入设计师的感情,而品牌经营是理性的,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决定给家人和朋友造成一种“飞蛾扑火”的观感。
“记得两年前,一位朋友从凤凰古城为我带来一张彝族老绣条,几个月后我把其中的图案全变成了各式的首饰。”范红回忆道。2011年初,“夕石手作”小店开张,那年范红给家里的亲朋做了些胸针当礼物,反响不错,后来又自己做了一些珠绣的作品,就是现在的“梦回红楼”系列,其中的意境取自《红楼梦》的部分章回。范红说:“手工制品就是拿时间换美丽。”然而在她看来,女红,是一个让人从各个角度都会发自内心赞叹的词儿,无论何种时代,它总是让人想起母亲手里不停歇的活儿。“对在意的人而言,刺绣真的从未停止过!”范红认真道。
用现代设计让传统刺绣重生
Michael Michaud是范红十分喜欢的一位设计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很准确地捕捉到自然界中平凡的美。”范红说道:“在向他致敬后,我才有了‘夕石’这两个字。我相信,再普通无奇的事物,只要用心去发现,总会有它最美妙的那一刻。”“夕石”其实是“朝花夕拾”的谐音,范红说这是为了纪念她30岁后终于有机会拾回儿时的梦想,她的初衷是想让平凡的事物也能发光。
“夕石”的作品民族风浓郁,取材于老的绣品残片,于是那种有关岁月沉淀的情感在一针一线间扑面而来。范红认为,这些传承了几代人流传下来的老绣品,虽然有的旧了残了破了,但是用心就能发现手工绣品的细腻与精致,而彝绣、京绣等不同绣品,则能表现出不同地区的刺绣文化,底蕴深厚。因为手工绣品的特殊性,每一款首饰创作出来几乎都是孤品,把它们佩戴在身上,就如同把岁月戴在身上一般,其中蕴含的情感需要各自去体会。
平日里,范红会到旧货市场或者网上店铺去“淘”老绣品残片,她深信每件老绣品都附有多年前那位绣娘的一丝灵气,她要寻找的就是那一份缘。“首先我会对绣品残片分批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然后按不同风格将绣片进行分类,操作时是根据形态进行构思的,因为每款绣品都有最适合它的设计。”在范红看来,老绣品再设计的最大难点还是形态与结构,而一款8*4 CM尺幅的常规的项链加手链,需要花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制作。“剌绣通常是平面的,要使之变成生活饰品,除了在色彩与形态上下功夫,更重要的就是结构了,要让人们在视觉上惊艳,佩戴上方便,这也是我设计与制作的宗旨。”
范红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是“凤凰之耳”,当时她得到了一对儿长得非常像耳朵的绣品图案,当即就拿它俩做了主题设计,并且用自己已掌握的珠绣工艺来操作。“用绣品残片再创作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修复,因为老绣大多都有残次破损污迹,这都需要先期处理掉,或利用形态的设计去调整和取舍。”当年华老去的绣品在自己的手中重生,范红说那感觉棒极了!
“凤凰之耳”、“梦回红楼”、“游园惊梦”……“夕石手作”的每个产品系列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配以优美的诗句和唯美的图片,让人砰然心动。“游园惊梦”取材老北京绣品,“凤凰之耳”取材苗族老绣品,“天舞都火”取材彝族老绣品,“花间梦事”是纯珠绣中国风作品,当少数民族的各种图腾元素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饰品,那些被认为已然远去的民间传统元素开始迸发出新的耀眼光芒。
“夕石手作”也一直在飘逸唯美中寻求新的突破,范红一直希望自家的首饰能百搭并且“一款多式”,即一款首饰能用适用于休闲或宴会派对的各种场合,于是就有了长项链佩法、短项链佩法、胸针佩法,以及后来的长、短项链加手链的多式。这个想法在“有凤来仪”这款作品上得到了初次体现。之后,多式概念的设计成了“夕石”的主打产品。
“我借鉴了不少西方设计,在结构上做足了文章,也让老绣品的首饰多了一层时代感。” 东方元素西方设计,是范红目前设计的主导,她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让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再束之博物馆。如何把中国传统的文化搭配在现代的服饰中,在“夕石”的首饰设计中,这个命题是在各各方面都要考虑到的。
市场是真正的试金石
“我的先生对我说过,你想做就去做,不要留下后悔和遗憾,我会支持你。他说到也做到了,现在‘夕石手作’的整个运营都是由他操作。”提起先生,范红一脸甜蜜,现在夫妻二人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同时又是事业上的伙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70-01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将影响到今后几代人的道德品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育人这个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应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之心教育等。笔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1 导入新课中渗透德育
高效导入新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艺术形象的魅力,初步感悟到作品的主旨,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
1.1从心旷神怡的歌声中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从心旷神怡的歌声中导入新课,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阿里山纪行》时 ,唱《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营造欢快的氛围,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让他们领略台湾风情,阿里山的姑娘美、风景美。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感悟到两岸人民的心灵是相通的,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将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1.2从耐人寻味的故事中导入新课
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名人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寓教于乐,开拓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而且可以使学生从耐人寻味的故事中感悟到人生哲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授《我的母亲》、《背影》等一类文章以及名著《朝花夕拾》时,笔者要求学生提前搜集一些中外名人怎样敬老爱幼、关心他人的故事,如、、等老一辈革命家尊敬师长的故事,岳飞、鲁迅等名人尊敬母亲的故事作为课前一分钟演讲材料,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名人的崇高品质,这样既能很好地导入新课,也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以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2 语言文字赏析中渗透德育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语言文字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思想、哲理和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笞,对高尚的人格,祖国大好河山等的赞美,这些语言文字本身就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过程就是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我们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赏析的同时,透过语言文字本身,去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从而把握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思想、哲理和文化信息,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和道德情操。
2.1于文字赏析中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汉字字形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2.2于吟咏诵读中渗透
作者的写作目的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指导,学生才能感悟出文中作者的情感,从而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吟咏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只有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学生才会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畅达感、情味感的感触能力,以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和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适宜诵读的好文章,如《三峡》、《岳阳楼记》、专题《长城》等。在引领学生领略祖国江河山川之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3 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为了使德育比较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可以通过诸如改编课本剧、举行演讲、辩论、出版手抄报、进行社会调查等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1于改编课本剧中渗透
学了寓言和童话,可让学生课外改编课本剧。例如学完《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在课外把它改编成课本剧并分组进行表演。台上表演者投入,台下观看者愉悦,这种经历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相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会提高。学生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以此为契机,用自己的行动去鞭笞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狡诈和愚蠢的丑恶本质,又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受到了德育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
3.2于出版手抄报中渗透
学习《长城》后,让学生们收集有关资料和自己对长城价值的认识,制作手抄报并进行评比,这样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最为可贵的是学生们在出版手抄报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民族自尊、自强、自信和自豪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3.3于进行社会调查中渗透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瑰宝,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学习《汉字》专题,让学生们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但是如今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广告、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污染了祖国的文字,为此学生进行了“生活中的错别字”这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平时少写错别字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名著是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是历史的奠
基,是创新的先导,是知识的沉淀。为了让青少年吸取各个民族的精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对一些名著的阅读考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使得现代文化呈现多元化、通俗化的特点,而且名著的写作背景距离人们生活较远,所以人们尤其青少年对名著兴趣不大,很难投入到书中去。名著的推广很快陷入低谷。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时,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对策:
一、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体虽然冲击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好它们说不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很多的名著已经被搬到了银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电视或电影引导学生,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如:当学生看了《水浒》这部电视剧,我和学生们说,电视剧很生动,有故事性很强的情节,可是电视剧的情节是导演和演员根据他们对名著的理解,为了满足观众的口味而改编的。其实书中的内容和情节与电视剧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甚至一些情节被删减,同学们这么喜欢电视剧,为什么不看一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这样学生们都很乐意地去读相关原著。也可以用悬念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当电视剧播放到精彩之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读名著,提前阅读故事情节。
二、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名著
在我们现在所教的课文中有很多都出自名家名篇。当我们学习这些名篇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名著进行引导。如讲到《阿长与〈山海经〉》时,给学生讲了《朝花夕拾》中阿长的其他故事,如阿长是如何踩死我的隐鼠的。讲到《杨修之死》时,我就给学生讲《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空城计”等故事,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同时教师在讲课文时多介绍一些名人以及他们的其它作品,为学生推荐好的文章,每周都上一节文学赏析课,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读得过瘾。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师要将名著阅读教学常态化
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要时刻加强名著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课后自己进行阅读。但是一些学生在课下阅读名著时有时会偷懒或不认真完成名著的阅读,因此教师要通过每周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督促学生完成教师要求的阅读内容,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我设计以下问题:主人公是在谁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文学名著的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名言、精彩片段,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写心得等,要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以此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量。
四、倡导学生运用个性化阅读名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的教育向来提倡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我们教师教学要关注的。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个性理解的能力,也就成了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学生们敢想、敢疑、敢问,避免阅读方式和理解方式的机械化和模式化。
如何来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名著,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形
成正确的认识呢?教师应时常开展活动式评述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从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进一步转化到情感活动中,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其阅读成就感。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以名著中的某个观点为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感受文章内容,体会人物形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使学生的阅读得到了延伸和综合。
阅读名著,我们与思想家交流,与巨匠对话。经过名著的熏陶,学生不断吸取文化和文学精髓。使学生学会细心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阅读
Let the student feel beauty in the reading text
Zhu Xianjun
【Abstract】"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in reading teaching suggestions that:" reading is a collectio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was an important wa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 Quality and beauty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us to show a dazzling world of beauty. We should actively guide students through reading feeling the beauty of Chinese text. Chinese teaching is the unity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is to seek the truth for the foundation to move toward goodness; and beauty is the goal of the best way. So I think, Chinese teaching is a science, is also an art. Reading is th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Let the students in reading skills, improve writing develop horizon, flying hearts, then the enjoyment of reading, this is done for a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do. Rational use of reading can gradually develop students' inquiry learning and creative learning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in reading in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 in read access to information, has been the spirit enjoyment in reading.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99-01
1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诵读,才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感受到它的抑扬的韵律与抒情之美。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精妙、语境描述恬静,思想表达欢愉。《春》就是这样贮满诗意的一个名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因此,我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美。诵读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泳品味,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文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激发了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也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之美。
2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维之趣
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体的差异,对于生活中相同的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课堂的思维空间是开放的,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教师相互借鉴、补充、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同学的启发下,突有所感,忽有所悟,这便是创造,这便是生成,并且学生会在发现中享受到莫大的精神愉悦。如课文《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因此,我指导阅读从是非人手。见到争执,旁观者自然就议论开了。阅读后,学生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要说,顺乎自然,可让学生发表议论,分析,评论人物是非,推动学生的反复阅读。另外,我还设计这样一道拓展题:“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本题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又是说话训练,既要求展开求异思维,又是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自由谈,教师也可以启发诱导,学生跳读课文,看哪个地方不应该这样说,想一想应该怎样说才好。例如,妈我.“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我”不该和妈妈顶嘴,可以跟妈妈讲,自己不知道木雕有那么珍贵,自己没有征求父母的同意就这样做,错了,讲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请妈妈冷静下来想想办法,事情就会好得多。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把“爱的文化”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是基于五方面的思考。一是基于学校办学实践积淀的思考。在近十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始终遵循“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办学思想。二是基于学校教育特征的思考。由于教育是在爱的情感伴随下的一种智慧劳动,因此学校教育离不开爱和智慧。三是基于现代教育时代特征的思考。学校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构建与实施“爱的文化”教育体系,倡导“爱的文化”价值取向。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把先进经验和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相结合。四是基于社会主流文化的思考。我国倡导的主流文化是幸福文化、和谐文化、民生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形成均以“爱的文化”为根基。五是基于独生子女特征的思考。为充分地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解决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教育症结,学校教育有必要实施“爱的文化”教育,让学生感知“爱的文化”、理解“爱的文化”、欣赏“爱的文化”、传承“爱的文化”,让“爱的文化”滋润师生的心灵,让师生践行“爱的文化”。
二、以“爱的文化”内涵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
根据对“爱的文化”本质的理解,我校确立了“爱的文化”的核心理念——“循爱心之道,启智慧人生”。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即把“爱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保持爱心、学习知识、追求真理。以“爱的文化”为要素,我们构建了师生“爱的文化”教育舞台,确立了“教育科研立校、爱的文化理校”的办学定位。为保证“爱的文化”落地生根,进入师生的心灵,转化为师生的行为,我们实施了五大战略:以专家指导提升“爱的文化”建设的品位;以校本教材强化“爱的文化”建设的内涵;以主题文化教育研究推进“爱的文化”建设的发展;以“爱的文化”建设为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主题文化活动践行“爱的文化”。
1.以专家指导提升“爱的文化”建设的品位
在学校“爱的文化”建设的初期,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学校“爱的文化”如何确立,学校核心价值如何提炼,如何在校园环境和课堂教学中落实“爱的文化”,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聘请了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不仅使问题逐步地得到解决,更令学校的“爱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专家指导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在学校“爱的文化”的定位上,给予方法的指导。即指导我们从办学历史、教育本质、现代教育特征、现代主流文化、学生发展的状况等方面,确立学校“爱的文化”,提炼其核心理念。二是在“爱的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上,给予思想、内容、方法、原则的指导。注重以情境创设为切入,以道理问题为索引,以活动体验为载体,以心灵感悟为基准,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的编写原则。三是以教育科研为杠杆,推进“爱的文化”建设。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地谋求如何通过“爱的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强化课程文化建设、课堂文化建设,如何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如何在“爱的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的特色。同时,我们努力开展教学研究,提出教研应从解决课堂问题开始,把教师的教学问题转化为小课题,通过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学校的内涵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
2.以校本教材强化“爱的文化”建设的内涵
实践表明,要让“爱的文化”进入师生的心灵,并转化为师生的行为方式,就必须开发“爱的文化”校本教材。“爱的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既是“爱的文化”建设的载体,又是让“爱的文化”进入师生心灵、创建特色学校的载体。在开发“爱的文化”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均获得了提炼和提升。另外,“爱的文化”的校本教材作为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要通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基于美国哲学家弗洛姆的著作《爱的艺术》提出的爱的四要素(关心、尊重、责任、了解),结合小学生爱的教育的着眼点和重要载体,把“爱的文化”分成礼仪、感恩、关心、尊重、责任、了解这些维度来体现,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基本形成“爱的文化”的知识、情感和行为方式。
3.以主题文化教育研究推进“爱的文化”建设的发展
主题文化教育研究,即把学校“爱的文化”提炼出的核心价值和办学理念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注入师生的心灵,形成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只有持续不断地开展主题文化教育研究,才能使学校“爱的文化”的发展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近几年,学校通过主题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爱的文化”的建设中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唤醒师生对“爱的文化”的认识,让师生对文化强校有向往和追求,从而敢于承担学校文化建设的责任,最终引领学校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二是围绕“爱的文化”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的办学理念体系。三是形成“爱的文化”的教育实践操作体系。例如:“爱的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爱的文化”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四是形成主题鲜明的环境文化。学校以“爱的文化”要素构建了学校的环境文化,即把“爱的文化”的六要素分别彰显在学校的各个楼层、校园的每个角落。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开展主题文化教育研究,才能使学校“爱的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实践性,才能真正科学地推进学校“爱的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4.以“爱的文化”建设为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构建学校主题文化,提高教育质量,走特色办学之路,教师是主体、是关键。因此,我校对有特长的教师进行摸底归类,了解其个性、特长、爱好、习惯、教学风格,做到用人所长。一是每个教师围绕学校“爱的文化”的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的素质,发展自己的优势。通过教师的特长,推动学校“爱的文化”的建设。二是围绕“爱的文化”建设的问题,让教师接触经典、与名家交流,提升教师的心灵境界。为此,学校把一些教育经典著作提供给教师阅读,还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与教育名家进行思想的交流,以滋养教师的心灵。在阅读经典、与名家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记录与思考相结合。通过提高素质、培养特长、阅读经典、与名家交流,教师不仅对学校“爱的文化”的内涵加深了理解,更有了较强的践行“爱的文化”的责任意识。
5.以主题文化活动践行“爱的文化”
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是让“爱的文化”进入师生心灵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校围绕“爱的文化”“开展了诸多主题文化活动的探索。
(1)读经典、学为人
为使师生阅读经典,从经典中领悟做人之道、为师之理、为学之理,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我校每学期都要围绕“爱的文化”中的某个主题(例如:礼仪、感恩、关心、尊重、责任、了解等),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并通过经典诗文朗诵会、校园电视台节目、自编广播操等形式进行推广,旨在通过对经典文章的背诵和表演,使师生的心灵和精神受到洗礼。对于《论语》《学记》《劝学》等传统经典,我们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能够朗朗上口地背诵;对于《弟子规》《三字经》等教育典籍,我们要求中年级的学生做到耳熟能详;对于《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等中外名著,我们要求高年级的学生有能力阅读。就这样,系列经典阅读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师生的心灵,陶冶着师生的品格与性情。
(2)感知爱、播洒爱
在“立己修身、诲人不倦”的教风引领下,在一句句温情的“爱的箴言”的感召下,让教师自觉地把爱的种子播洒到每位学生的心田。多年来,“爱的箴言”让教师带着挚诚奉献爱,让学生怀着温暖得到爱。课堂教学,就是爱与爱的交流——调出了爱的生命色彩,就是情与情的回旋——擦出了对生命的关怀。让教师感知爱,就是让他们在制度面前有充分的自,体现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倡导师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充分尊重每位教师,让他们亲手记录自已的行为,既让教师对自已有正确的认识,又使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
(3)主题月、实施爱
根据“爱的文化”实施要求,学校打造了一系列主题性教育活动。三月份——体育节,在龙腾虎跃的体育竞技中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无限活力;四月份——读书节,在与书香文化的亲密接触中不断地积蓄力量,提升品味,做有文气的学生;五月份——艺术节,在艺术的舞台上给学生一展身手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艺得以施展;六月份——环境节,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让学生们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实施者;七月份——英语节,让英语这门第二语言也能如母语(汉语)般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并使学生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九月份——教师节,让尊师重教的美德在学生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并通过黑板报、橱窗、小广播、校园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向学生们宣传,通过毕业生的“爱之林”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向恩师表达敬意;十月份——红歌节,以歌咏比赛和升国旗仪式后拉歌的形式让学生重温中国的红色歌曲,让爱校、爱家、爱国的情怀永驻学生的心间;十一月份——感恩节,通过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等,培育爱心、强化责任,为学生们的人生道路涂抹一道庄严的色彩;十二月份——反思节,让学生以相互评比、自我评价的方式,反思一年的学习与收获,并要求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
(4)讲德育、修品行
贾平凹是中国近现代文坛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后来的文学评论家对其文学作品存在着不少的争议。虽然对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目的、创作水平和写作艺术都有着褒贬不一的看法,但他的文学作品在三十几年的历史考验中显示出了它所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成果不仅是中国文坛的成果,同时对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贾平凹文学作品创作中的乡土情结追求
作家的文学创作就犹如在大海中徜徉一般,心灵是左右其航向的罗盘,航行的时间越久,里程越长,精神的指示作用也更加明显。那么在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的精神向导又是什么呢?作者本人曾经非常直接地说:“我是一位农民。”这一种质朴的宣言对于贾平凹来说不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噱头,而是对于创作追求的一种表态。众所周知,贾平凹在早期的文学创作中极力回避和摆脱农民的身份,对“非农业”身份极度宣扬。当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得到了社会上广泛认可的时候,最初的动机得到了满足以后,精神上的导航陷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迷茫中,不知道自己文学创作的未来是什么。
贾平凹接下来在“商州”开辟了自己新的写作阵地,与此同时也以此为“锚地”开启了自己新的精神旅途。在这一关键的转型时期,贾平凹的文学作品充满了自信,文学创作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期,为自己赢得了很大的荣誉。“伴随着商州系列作品的影响,我也逐渐开始一步步自觉过来,要长期坚守这两大阵地,一个是商州,一个就是西安,从商州的角度看西安,从西安的角度看商州,坚持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国,所以一直写到了现在。”也就是从西安的视角来写商州的封闭和落后,从商州的视角来写西安的浮躁和颓废,基于这两个视角,站在一个传统的视角来看现代化中的中国,并没有清晰的现代性视角。
虽然贾平凹在西安已经生活了几十年,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但在内心深处还是一直将精神的寄托放在曾经的商州这一乡土的文化体系之中,这种精神家园的影响是恒久的。和其他的作家相比较,不同于张爱玲在上海和香港这样的时尚之都生活和求学,对于现代意识有着真实的体验;也不同于鲁迅有着日本海外求学的经历和北京上海大城市的生活,虽然也曾经说过“朝花夕拾”的精神回归,但毕竟都沉浸在现代都市思维的模式之中;贾平凹的思想则是在进入都市之前已经基本定型,虽然一样有着城市的身份,但精神的家园一直定位了乡村之中。在《关于小说创作的回答》中,贾平凹就十分直率地说道:“说到了根本,咱的思想还是小农思想。根本上讲,咱还是农民,虽然已经到了城市,有了城市户口,极力想摆脱农民意识的影响,但是历史的烙印谁又可以随便改变呢?”贾平凹在思想和情感上都始终无法融入到现代都市的生活模式中,无法和现代文明的意识产生共鸣,所以固守着乡土的意识恋恋不忘。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贾平凹看到乡村在都市化的进程中已经开始凋零,并且借助西安的都市视角来对西北农村生活的落后和农民思想意识的愚昧无知进行描写,贾平凹的情感仍然是倾向于乡村的,也从根本上对以乡土意识为根基的文化有一种认同感。贾平凹的小说《秦腔》表面上看是为民间传统的文化所唱的一首挽歌,更多的是透露出对于这种传统文化的一种深深依恋之情。也正是因为此,当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向都市题材进行转型的时候,内心深处对于这种新的写作对象缺少精神上的认同和价值上的肯定,从中也感受不到乐趣和希望,没有了精神上的根基和支持。很多文学评论家提出“魂归何处”这样的问题对于贾平凹的小说作品研究始终是一个大的问题。在贾平凹的商州系列作品以后所创作的“西京”系列正是这一系列矛盾的有力体现,像小说《废都》、《高老庄》、《怀念狼》这些文学作品从总体上看都不是特别的成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此。
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乡土情结追求就决定了他对于现代文明的一种抵触感,而贾平凹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面对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民族和世界等这样一系列抉择的时候,贾平凹显示出了对传统的肯定,但对于现代却难以达成共识,因此贾平凹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中国文学味道,但一直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文学风格,这也是他一直无法摆脱的一个精神枷锁,这也就成为了我们对中国文学走向进行审视的一个重要分界点。
二、贾平凹文学作品创作中的写实艺术追求
贾平凹在中国文坛辛勤耕耘了几十年,从一位苦心练笔的文学青年一直到享誉海外的著名作家,他对文学创作的艺术追求不会一成不变。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经历了起伏和变化,读者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家的创作思路也进行了不断调整和反思,对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艺术追求也只能从整体上进行主导性的把握。
从客观上讲,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艺术追求一直存在并且从未满足,始终在探索和追求的道路上前进着,它也是这位丰富多产作家一直进行文学创作的动力支撑。贾平凹早期所创作的散文和小说作品因为写作内容和技巧上的主导因素,一直被认为是“为了艺术所艺术”,“唯美式的写作”,贾平凹所创作的散文被称之为“美文”,作品主要表现了自己家乡的自然美,人情美和儿女美,中短篇小说则是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灵的刻画、小说故事情节构造和文字语言组织等方面。即便是一块“丑石”,在贾平凹诗情画意的文学创作追求中也会显示出美的韵味。贾平凹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是非常成功的,虽然被人们略显刻薄地称为“假声写作”,但其文学创作的追求和目的是单纯的,所以可以在文坛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假如贾平凹也像废名、孙犁、沈从文等作家那样以这种文学创作风格一直坚持下去,同样也会成就自己的文学地位,但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追求并没有因此而止步。或许是因为社会现实情况的变化,时代风云的变幻,抑或是因为文学思潮的激荡,作家自我文学创作意识的觉醒等原因,作家贾平凹不仅“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散文创作进行了约束,并且在自己的小说创作过程中进行了重大的转变和彻底性的转向,开始直面现实,对于民族的前途、文化的命运走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思考。贾平凹将文学创作的源泉寄托在了身处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农民和处于在转型期中的知识分子身上,以自身的真实体验,创造了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小说《浮躁》、《废都》、《白夜》等文学作品的创作问世标志着贾平凹文学创作追求的一些调整。诚然,贾平凹依旧是一位作家,但中国文人传统的历史传承使命感和文化责任信心让具有文学济世的贾平凹不再满足于自己“唯美作家”身份,开始了自己文学创作中的写实艺术追求探索。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十几年前对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进行过这样的评说:“我在贾平凹的著作《高老庄》中读到了一种深邃的,像大地一样坚实的真实感。这种感觉主要是作家贾平凹对于当下生活中每个细节和每一个精神线的敏感捕捉,以及贾平凹对于事实和场面的描绘能力。一直到长篇小说《古炉》的正式出版,贾平凹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位小说家的真正功夫还是写实。”在小说《后记》中,作家也自己坦言道:“我还是依旧采取了写实的手法,建立了那个自古以来就以烧瓷为生的村子,这样可以让这个村子变得有声有色,更加有气味和温度,开目即见,触手可摸。”在文学创作中,其实最容易的也就是最难的,最朴素的也是最豪华的。什么才叫生活?逼真了才能活,要想逼真就得写实,写实的素材就是现实生活。
诚然在文学创作中仅仅是靠写实还不足以成就一位作家,也无法构建一个丰腴的小说世界。贾平凹自己也曾经表示,写人写事要有形而下的准确和真实,同时还要有形而上的升华和概括,这构成了贾平凹文学创作写实追求中的另一个维度。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观念和民间意识中的鬼、巫等神秘因素被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形成了一种与真实事物对照而显示出的张力,将文学作品中的整体意蕴扩大。在小说《古炉》中,更是使用了类似马尔克斯小说中的魔幻手法进行写作。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追求有现代意义,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气息,更要带有一定的民间味道,注重整体上的艺术,要在憨拙里显示通灵,在朴素里显示华丽,在简单里显示丰富。
三、结语
贾平凹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有着自己的文学创作艺术追求,并且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展示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作家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为自己赢得了在文学界的崇高地位。对于中国的作家而言,只有在面对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善与恶等基本的文化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借助于文学艺术的形式形象化地表达和传递出来,作品才会有灵魂,才可以发现现实和历史的不足,对于人们的精神和文化建设风貌做出正确的启示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尹君.浅析贾平凹文化身份的多重复杂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5).
但是,纪念鲁迅的文章浩如烟海,纪念鲁迅的活动数不胜数,今天的我们,又该怎样从这浩繁的思绪中找出一个怀念鲁迅的角度?
黄乔生给出了鲁迅博物馆的答案。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说,“文学家鲁迅在二十世纪美术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现在怀念鲁迅,因为鲁迅指引着艺术的方向,他是一位在中国美术、版画、书法等方面有着全面影响的巨人。鲁迅影响下的艺术,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
鲁迅与艺术,这也是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的主题。
用艺术纪念鲁迅
今年鲁迅博物馆有数个纪念鲁迅与纪念建馆60周年的活动,内容就是围绕着“鲁迅与艺术”这一新的题目。
3月,鲁迅博物馆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了“只研朱墨作春山――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美术展”。展览分为“在挣扎中觉醒”、“榛莽中的新芽”、“希望的茂林嘉卉”三部分,主要展示鲁迅美术思想的形成、他的书籍装帧设计及其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成就,以及在鲁迅美术思想影响下,中国大众美术的发展。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的鲁迅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北京鲁迅旧居就位于博物馆内,1924年5月至今1926年8月,鲁迅在此居住并完成了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为了纪念建馆60周年,从9月20日到11月,鲁迅博物馆将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连续艺术精品展。黄乔生介绍,此次展览将会有汉墨,在书法方面鲁迅是位大家,将展出鲁迅的书法作品;有丹青,展出鲁迅收藏的美术品;还有书香,鲁迅一生做了很多图书设计,博物馆也将会展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博物馆还将展出6000余帧拓片,这是鲁迅在多年岁月里花费了金钱与精力的收藏。
美术史绕不开鲁迅
画家陈丹青曾这样评价过鲁迅,“鲁迅公开的文学生涯,不到二十年,寿命不及六十岁,他顶多分出十分之一的经历与时间,赏析艺术,结交艺术家,可是经他染指的美术文论与绘画实践,却比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美术海归派,更有影响,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确是如此。鲁迅毕业于南京矿路学堂、后又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除此之外,他没有上过任何艺术类的院校,可是他的艺术成就贡献巨大。在他的艺术成就中,尤以木刻版画最为突出。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说,鲁迅把国外的版画引进到中国并开出花来,创造了中国的新兴木刻。
黄乔生介绍道,“三十年代,鲁迅在上海有感于中国画的没有现实意识,缺少人文关怀,并考虑现实需要,开始提倡创作木刻。鲁迅培育新兴木刻,为随后的储备了人才,他培养的版画家活跃在大后方、边区和前线。抗战期间,几乎每逢鲁迅逝世纪念日都要举行木刻展览,抗战时期的版画作品中有很多鲁迅的形象。”
鲁迅说过,“近五年来骤然兴起的木刻,虽然不能说和古文化无关,但绝不是冢中枯骨,换了新装,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所以仅有若干青年们的一副铁笔和几块木板,便能发展得如此蓬蓬勃勃。它所表现的是艺术学徒的热诚,因此也常常是现代社会的魂魄。”在他的晚年,除了写作杂文外,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支持版画运动中。他从1931年起创办并亲自主持“木刻讲习会”,培养木刻青年,拉开全国规模的新兴木刻运动;他为木刻青年介绍范本,出版德国木刻家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苏联版画《引玉集》、《苏联版画选集》、比利时画家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遭遇》、德国《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与西谛合编《北平笺谱》,将自己珍藏的版画拿出来展览。
鲁迅对新兴木刻的殚精竭虑可以反映到一张照片中。一张旧照片上,形容消瘦的鲁迅与四位青年围坐,青年们聆听着鲁迅的教诲。这是1936年的10月8日,鲁迅抱病参加第二届全国木刻展览,中午12点,他夹着烟,和青年木刻家们侃侃而谈。这场景被喜欢木刻的摄影家沙飞捕捉到。这是鲁迅生前在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活动,这也是鲁迅生前最后的留影,11天后鲁迅溘然长逝。
对于鲁迅对版画的贡献,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萧振鸣认为,“鲁迅使中国美术增加了重要的品种,版画,这是他最大的业绩。当时创作版画的青年都以得到鲁迅的指导为荣。”
鲁迅还是一位收藏家,他爱好碑帖拓片和汉画像拓片的收藏。萧振鸣介绍,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收藏的碑拓及汉画像有6000多件。上世纪初,学者们开始用近代考古学方法积累汉画像资料,鲁迅做的正是这个工作。在民国初期,鲁迅是这门学问的开拓者之一。鲁迅大量的收藏汉画像拓片是从1915年开始,直到1936年去世。到鲁迅去世前,所收集的汉画像数量,在当时出土的汉画像拓片收藏者中,鲁迅是佼佼者。现保存在鲁迅博物馆中的鲁迅收藏的汉画像拓片有600余幅。
除此之外,鲁迅还是一位书籍封面设计师,他的著作中有大量关于书刊设计的论述,他本人在早期更亲自对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进行设计。“天地要阔、插图要精、纸张要好”是他对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对于鲁迅是个设计师这个身份,他最著名的作品要数北大校徽。他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面的“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人像,下面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的人像,这一幅构图突出了“以人为本”。时任北大校长请鲁迅设计校徽,正是说明了对鲁迅美术功底的肯定。
收藏家、设计师,书法家,这一个个的身份让鲁迅的形象更加丰满,成为了一个拥有充分修养的立体人物。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认为,鲁迅在艺术上达不到专业的水平,只是有相当广泛的涉猎,应该说,鲁迅是一位富有艺术家气质的鉴赏者,用他的声望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
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萧振鸣也说,鲁迅不是一位美术家,他是一位美术人,但是,在中国美术史上,绝对绕不开他。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对苦难的抗争的话,翻译也许是一种伤痛的,而对美术的终生热爱则是鲁迅快乐的源泉。鲁迅对美术之爱,甚至超越了他文学的抒发,史学的考辨和哲学的思辩。美术,占据了鲁迅生命的始终。”萧振鸣这样说。
艺术,成为刚毅鲁迅柔情的一面。
希望把观念纠正过来
鲁迅博物馆每天要接待几百人的观众,艺术主题是观众最感兴趣的一部分,黄乔生说,因为鲁迅的思想很难传达,而艺术是最富感染力的。博物馆曾经办过“鲁迅是个设计师”的展览,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参观。
黄乔生曾出版过一本名为《鲁迅像传》的著作,这本书通过对丰富历史资料的整合和以照片为佐证,介绍了鲁迅多样的个性与人生。“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发现,原来鲁迅是一个很丰富,很美的老头。比如说,有人认为鲁迅不会笑,因为我们很难看到鲁迅笑着的照片,开始我挑出七八张鲁迅笑容满面的照片,向大家展示鲁迅原来是会笑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就容易受到年轻人的欢迎。”黄乔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