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的后果

金融危机的后果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9 14:52: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危机的后果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金融危机的后果

篇1

关键词 国进民退 体制 垄断

伴随着“国进民退”热潮的投资乘数效应,经济迹象获得了一定的好转,但与此同时引发了一些新的不良后果和矛盾,引导我们从“国进民退”的性质争辩之中走出来,去重新认识和改良我们的道路。

一、不良影响后果

民营资本在30年的时间里发挥了应有的鲶鱼效应,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但是国有经济一味顺势扩张(尽管这是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合理选择),若不加以任何有效的经济约束,效率必然低下。民营经济长时期受挫,发展滞缓,很可能对今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造成很大的伤害。现实中已经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

(一)国企在一些能源、军工等领域占据着天然的垄断地位,无可厚非;但恣意纵容进入房地产市场,屡屡造就“央企地王”的玄幻,这对住房价格的预期和需求心态(房子与人们的整个人生周期紧密联系)的稳定不仅无益,反而会有害。因为央企最终的资金来源是纳税人,国企拿着居民的钱疯狂拿地上项目,在资金的软约束下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扰乱原有的竞争环境,造成了行业的非正常波动,助长了房地产泡沫,而对于居民来说得花更多的钱,也缴纳更多的税,这对提升消费很不利。这种简单的资金循环是极其低效的,同时也暗伏下难以调和的利益矛盾,加大了市场的风险。

(二)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部分国企集政治特权、资本优势及垄断地位于一身[1],在市场竞争和兼并重组中来势汹汹。本已在融资和产品销售市场中遭遇惨淡的中小企业,更是祸不单行。当前民营企业的历史地位和经济活力的补偿作用还相当重要,GDP比重达到65%左右[2],作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绝对主体,中小企业的萎靡不振毫无疑问将导致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打折扣。

(三)金融坏账风险与变革阻碍。7万亿元的天量信贷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资产市场,会产生更多的流动性,导致通胀压力的同时潜伏下巨大的坏账风险。金融发展落后、金融创新束手束脚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金融系统结构的认识和创新变革实践上,决策者被误导并走向逆化的选择,即认为在国企占主导份额的经济体系上施行严格的政府管制,这样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反而有利于中国规避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以致我们的金融创新改革之路将继续遭受阻碍,亦步亦趋。

(四)就业量的增长必然会下行发展,进而老百姓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因为下岗职工的70%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吸收的;过去10年里,尽管每年投入国有企业的资金平均是投入民营经济资金的3.5倍左右,但在就业方面,国有经济平均每年损失掉100万个就业机会,是负贡献,而民营经济过去10年里每年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都在400万―600万之间[3]。就业机会的减少,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就会愈发恶化,劳动力价格自然受到非常负面的影响,普通老百姓的工资下降的压力就会更大。

(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常不利。越来越强化的国进,使掌握在国家手里的财富越来越多,由于当前政府的投资方式的局囿与再分配机制的惯性依赖,只会倾向于把这些钱花在基层设施和大规模的工业项目上,甚至包括高污染的重化工业,而片面集中的“铁公机”项目的重复建设,局部资产泡沫的非均衡膨胀会使结构失衡更加偏离、恶化。但如果把更多的收入和财富通过再分配留给民间老百姓,也许这样,跟民生和耐用消费品有关的轻工业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轨道,才能根本上有利于内需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深层次的主要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是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关于国家改革调控方面的困难在于:特殊利益集团对决策层的影响,导致最后的决策与真正需要的变革可能背道而驰。“共和国长子”们打着国家的利益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这是监督机制失灵导致的由部门和高管人员事实控制并直接受益的局面导致的。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委托机制的改革仍然存在复杂和深刻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全民所有受益的目的。而最优的结果是全体人民实实在在能够从中间接或者直接受益。

二是政策的“海市蜃楼”。我们只能憧憬“光明的尾巴”,虚构空中楼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鼓励民间投资20条’已上报国务院审批[4],预计这些措施的出台将有助于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但类似的这样的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可望不可及,由于缺乏利益激励和实质支持民企的动力机制,只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三、对策及建议

(一)有步骤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设计利益激励机制,谋求金融资源分配和信贷分流的平衡。一方面要淡化所有制的歧视,通过资本市场和金融制度的改革,构建同一竞争平台,创造相对公平的必要条件和外部环境,推动各金融机构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倾斜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一个具体举措,加大授信支持力度[5];另一方面尤其是要促进民间金融的发展,推动并强化对民营经济经营的服务创新。深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国银贷款手续复杂,交易成本高,不利于短期拆借融资项目需要),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给予民营资本营养的同时促进国企与民企经济联系的进一步融合。

(二)对地方政府权力导向自由度的约束及调控方式的改进。一方面,地方政府追求国企落户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诱导牵引机制并没有改变,因此其调控的行为就会有意无意地偏离原本的目标,因此应该给予特定的约束迫使其逐步调整短期政绩的偏好;另一方面需要变革政府的行政调控机制,应对和细化处理关于部分垄断低效领域,民营资本进入壁垒的问题。

(三)对国企循序渐进地施行适度适量规则的约束,对必要行业的国企划定边界。目标是要建设绩效竞争型的国企,改变其坐拥垄断超额利润,外强中干的危险境地。从规范的发展方向上,引导国有资本游刃于民营资本不愿意做的领域,同时利用自己资本优势为民营企业搭建好产业链平台,带动民企在此平台的上下游发挥积极创新,自主开拓的作用,给中国的经济继续注入良性活力。

(四)产业结构升级上要警惕新的低效垄断的形成,合理化解产能过剩。宏观背景下,产能过剩既是市场失灵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结果。因此我们既要以市场化的供求调节方式,依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引导新增产能与高消耗产能的结构替代;又要求政府杜绝急功近利,站在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整体规划,逐步调整产业布局,这种调整一定要规范在适当竞争框架范围内,把握好“国进民退”的尺度。

四、结语

金融危机下的“国进”是引导激活经济的方式、途径,是宏观调控手段,是当前的必然选择。但一定要警惕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教训,市场与政府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国企的做大做强不是依靠政策优势和行政权力的支持,而是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做到投入产出效益丝毫不逊色于民企,并且充分兼顾了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那样的话对国企的质疑声将会少很多[6]。

参考文献:

[1]林岳.为什么说"国进民退"会伤害中国经济.科技智囊.2009(9):42-44.

[2]亚太博宇.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达到65%. cccfna.mofcom.省略/aarticle/ztxx/200609/20060903314195.htm,2006-09-30.

[3]陈志武."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商务周刊.2009(5):48-52.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理财

一、现阶段基本情况

(一)金融风暴袭来,居民消费有“道”。

中国近年来GDP的显著增长离不开庞大出口量的推动,而其中美国的贸易量就占了半数之多,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消费量萎缩之际,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了重创,一时间陷入低迷状态,理论上应该进一步影响我国国内的消费。但事实上,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一方面,面对金融危机,大量商家选择打折和促销,眼前的大量优惠着实勾起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减少的微小收入量面对膨胀的购买欲望简直不堪一击,所以才会出现所谓“十一”、“春节”消费黄金时段的疯狂购物人群。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让人们再度“计较”起来手中的钱到底应该怎么花才能花的更有价值,物美价廉成为了消费者青睐的购物砝码。被动摇的消费信心让未来的物价成为一个未知数,所以眼前的优惠也着实成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寒冷金融危机下的消费狂热不免让我们联想起美国的泡沫消费,幸而中国人传统的量入为出思想有力的控制了消费的狂热程度,让我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避免了过度奢侈的盲目消费。

(二)为保生活品质,理财“稳”字当头。

在全球经济的萧条和我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居民理财首先就是要防范通货膨胀引起的资产实际价值萎缩。因此现阶段,居民理财增值的野心不大,大多以保值为主要目的。

怀着理财稳健当头的心态,居民最优先选择的还是银行存款。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源自于次贷泡沫,迫使美国的银行体系遭受重创,但是对于中国的银行体系,其毕竟影响有限。为了鼓励消费和投资,我国央行多次降息,但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对国有银行的信任根深蒂固,即使利息很低但存款仍是保本的最优方案。

除此之外,投资房地产成为了人们青睐的另一选择。近年来,贷款买房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特别是金融危机下购房的种种优惠政策,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购房热。房产作为普通百姓一生中必须购买的高额商品,其前景被看好,保值度也被大家所广泛认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房地产也成为了不少居民青睐的一种投资方式。

可以看出,在投资理财方面,我国居民更凸显了风险控制这一特征,为了保证生活质量,也为了让收入更具有价值,正确的进行理财成为了普通家庭非常重视的必修课程。

二、居民消费与理财观念变化的原因

美国的金融危机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一个未知数。其中被大众广泛认同的一种观点是:在挫折中谋发展。这次危机使美国的消费弊端暴露在世界面前,也让我们深刻认清了正确消费和理财的重要性。经济发展进程减缓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有利时机,是消费与理财观念变革的应运而生,面对次贷危机这生动的一课,我国必须找准定位,深化改革,以促进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一)就业压力当头棒喝。

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业面临考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国际贸易等行业,随之就带来了就业岗位数量的萎缩。暂且先把庞大的失业人流与等待就业的劳动力归置一边,单单说大学生就业,就是让人头疼的一个话题。随着高校扩招,每年都有大批的生源涌进高校,同时也有大批的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已经凸显了我国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在职人员也不得不绷紧神经,使得居民理财“稳”字优先。

(二)通胀压力旁敲侧击。

金融危机带来了大幅的通货膨胀,我国的CPI持续增长,所幸国家发改委与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保证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近月内CPI明显回落,但是经此一劫却打击了居民的投资心理,宁可选择稳健的理财方式,选择低回报但保本的投资,以应对未来的风险。

(三)心理压力应运而生。

很多居民虽然实际收入并没有减少,但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庞大后期效应,也会不自觉的节俭开支,多参加一些打折促销,即使是一些现在还用不着的商品也会因为经济实惠而购买以为价格难测的未来做准备。各大商场的数据表明居民的消费量不减反增,但是消费比重却产生了变化,即选择减少奢侈品支出,转而投向更实惠耐用的保值商品。金融危机的压力为现代社会增加了一抹理性的消费色彩。

三、未来方向的展望

从金融危机给我国居民消费与理财带来的新变化看,其根源的动机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保证居民个人的生活品质,二是稳定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脉搏。而就两者关系来看,只有保证了人民的生活,保证了人民的利益,我国这条经济发展之路才能走的更加长久。为了让居民更加正确的理财消费,为了让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一)合理发放信贷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危机敲响了信贷消费的警钟,各大银行的信贷投放都出现放缓趋势。一味的依靠信贷来拉动经济增长被证实存在严重的偏差,随之的后果只能是过度的滞胀。而如果让我们深究中国居民贷款的主要投向,竟然大规模的是用于购买房产。中国的房价带动了一批的炒房热,同时也着实拖垮了信贷经济的脚步,如此大笔的信贷资金其作用或许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好。中国统计局的数据告诉我们,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的4个月里,新增加的银行贷款达到5.4万亿元人民币,信贷规模同比增长18%,但反方面,原本因销售形势变差而停滞的企业贷款,也在同期增长了2.3万亿元。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单纯的依靠贷款不是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同时,过度的信贷消费打击了许多居民的生活,明天的钱今天来消费固然不错,可是如果今天的消费使得明天的钱不够用,又该如何?适当的信用消费对人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利,但“度”一定要掌握好。因此,要适度的发放贷款,平衡投资,试图找出一种新型的健康经济增长模式,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复苏。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

不管是扩大就业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其根本都是扩大经济需求。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实行有利于增加内需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如粮食价格开放、取消农业税等,虽然这些使得金融危机中我国居民的消费量保持小幅上涨,但是离理想的预期还差的很远。要想扩大内需,就要从根源上更加彻底的增加居民的可用于消费的资金数量,政府要让利于民众,适当的减免税收,财政收入减少的一小步就是居民收入增加的一大步。要谈居民的消费与理财,其前提是有足够的钱可理,只有拥有了这一前提才能进一步推动消费与理财模式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带来的是经济需求的增加,那又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蔓延、雷曼兄弟倒闭,金融海啸开始席卷全球,世界金融、经济陷入极度恐慌。为了避免出现类似1929年的“大萧条”,各主要经济体在短时间内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救市,最终在2009年稳住了形势,基本避免了一次崩溃性灾难。本文在总结2008年经济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发展,提出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方向及其工作重点,希望我国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能减少更多的试错成本,促进经济健康稳健发展。

一、后危机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进入“后危机时期”,但后危机时期并非意味着高枕无忧,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债信危机”。诸多国家早已债台高筑,再加上金融海啸之后的又一轮严重摧残,国债信用纷纷亮起了红灯,这些债务也随时有违约之险。存在这种问题的国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萄萄牙、意大利、希腊以及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其中又以希腊的违约风险最为急迫,倘若西班牙和意大利也违约,则对欧洲乃至全球的冲击将非常巨大;另一类则是美国,其存在的问题是国债发行已达法定举债之上限,万一上限不能提高,美方也会出现违约。

第二,全球越来越多的主要国家有出现停滞性通膨,即“滞胀”的征兆。滞胀是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滞胀最早发生在上世纪石油危机之后的八十年代,石油危机既造成了经济衰退,又推动了物价的上涨。但目前出现的滞胀可能属于“另类”,基本上是各国为对付一个巨大泡沫的破灭,却以制造一个新泡沫的方式来自欺欺人的后果。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既然被视为是“世纪级”的金融海啸,足见此一泡沫规模之大和蓄积能量之巨,一旦破灭之后,冲击将非常的严重,且需调整的时间比较长,调整过程之痛苦亦应属“世纪级”程度。换言之,金融海啸爆发之后,世界主要国家实体经济元气大伤,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方可逐渐恢复。但各国政府采取的多是“下猛药”的方式,用最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最扩张的财政来救市,尤其美国实施的连续两轮量化货币政策,结果全球流动性更加泛滥,导致商品与资本市场空前繁荣。世界各国实体经济的疲弱,说明了这又是一个快速形成中的新巨大泡沫,然而眼下出现的停滞与膨胀已经让各国的政策陷于两难的困境。

第三,“逆全球化”。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世界各国均陷入到一连串复合式的经济困难之中,一系列“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只顾眼前、不管将来”的对策,终将引发愈演愈烈的贸易战、汇率战、资源战、货币战以及投资战等。所有这些行为,均与全球化的精神相违背,同时这也是对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化趋势的一大打击。由此可以预见“逆全球化”的现象和行为还会进一步的蔓延与深化,同时,全球化还很难避免另一个打击,即各国政府在前述麻烦的困扰之下均将或迟或早地走上财政改革之路(财政紧缩之路)。全面性和本质性的健康经济复苏似乎又将遥遥无期。

二、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概况

(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对外贸易1.美国2011年12月贸易逆差增至488亿美元。美国商务部公布,2011年12月美国贸易逆差扩大至约488亿美元,较前一个月增加17亿美元。其中,12月美国进口额为2276亿美元,高于前一个月的2246亿美元;出口额为1788亿美元,高于前一个月的1775亿美元。2011年全年,美国贸易逆差总计5580亿美元,高于前一年的5000亿美元,为2008年来的最大年度贸易逆差额;2011年贸易逆差占美国GDP的3.7%,高于2010年的3.4%。2.欧元区2011年12月贸易顺差97亿欧元。新华网2月16日消息,欧盟统计局15日公布,欧元区2011年12月实现贸易顺差97亿欧元,而2010年同期为贸易逆差17亿欧元。

(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

1、经济增长概况

2011年,我国GDP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上涨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8%。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5%,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4.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28.4%和11.4%。

2、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国淘汰的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落后产能约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十一五”确定的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化学耗氧量(COD)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基本完成。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9.7%,增幅同比回落8.0个百分点。

三、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

新时期我国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拉动力的任务仍然艰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外需压力有所增加;结构性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紧迫;输入型通胀加剧,“抑通胀、保增长”难度增大。在总结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以及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笔者对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对策及工作重点提出以下建议:

(一)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平抑物价的措施,但2011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通胀压力遏制不明显。种种迹象表明,至今物价上涨过快的压力仍然巨大。无论是从流动性、海外商品价格走势还是从劳动力成本走势来看,物价上涨过快都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如果通胀得不到控制,将蚕食掉现有的经济成果。目前来看,国内流动性远超过2007年至2008年,流动性充裕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明显改变。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美元贬值和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正日益增加。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拉动、流动性总体宽松的货币推动以及人口拐点临近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12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较大。

(二)利用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等手段,抑制当前突出的资产价格泡沫

2009年我国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信贷政策,引起了资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泡沫最终破灭对我国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危害将难以估计。对于目前的房地产价格泡沫,除了过于宽松的信贷投放因素以外,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过于依赖于“土地财政”发展经济的模式,也是导致目前房地产价格泡沫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应考虑改革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人的分配机制,改变目前全部收人归地方所有的利益格局,从机制上遏制资产价格泡沫。我国需要立即改变现有单一靠信贷杠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思路,应促进各部门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加以辅助配合。当前,应立即开征包含土地增值税在内的物业税,发挥其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积极作用。

(三)适时稳步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

发挥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的优势,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此,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要紧紧围绕为实现促进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现服务。同时,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和融资投放,坚持从严的准入标准和信贷条件。

(四)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方向

扶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解决城乡结构矛盾,切实拉动内需。我国城镇化率仅47.5%,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有测算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有1千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应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推进城市化进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作用。

(五)努力拓展商品住宅市场,以消费促进增长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又面临着欧债危机日趋恶化的新的冲击。世界银行在展望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时认为,这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年。外部市场萎靡不振,2012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出总需求下滑的特征,今年要想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扩大内需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再提高4个百分点。以绵阳为例,根据建设战略目标,到2015年,主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5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65%左右,由此可见,商品住宅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

(六)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等问题

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同时我国大量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如今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也为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

1、提倡外汇储备多元化

我国与欧洲经济、贸易和金融业的合作日益密切,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排在第三位的日本与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额上也非常接近。而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70%左右都是美元,外汇储备结构不尽合理。我国应改变单一或过于侧重的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现状,注重多元化的储备货币结构,增加欧元和日元的比重,同时密切管制货币汇率的变化,根据软硬货币的相对变化及时调整。外汇储备多元化可以实现我国外汇管理的目标,并极大地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

2、藏汇于民

“藏汇于民”指在“意愿结售汇”制度下,放宽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从而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储备、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机制。首先“藏汇于民”,有利于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政策取向,解决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政策源头。通过“藏汇于民”来提高居民和企业合法持有外汇的数额和资产种类逐步开放对外投资,实现资本流入、流出大致同等监管力度。

3、鼓励资本输出,支持企业走出去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成立财富基金,对制定更加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增加对国外企业的投资和并购。增加对民营企业的美元贷款,推进我国有竞争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还可以考虑将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结合。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引导、信息服务、税收优惠等措施,帮助有条件的企业选择合理的国际市场进行投资,并在国际投资市场尽力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应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对海外投资作出合理的预期,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基础上促进资本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包明友.2009年美国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和2010年前景展望[J]. 中国货币市场. 2010(02)

[2]徐诺金.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J]. 南方金融. 2010(08)

篇4

美国次贷危机不仅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危害,也给欧洲、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影响,使得人们再次讨论经济金融理论的本源,试图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或是革新,以期对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一、对金融内涵的认识

要理解什么是金融,可以先从什么是经济的角度讲。经济从字面意义上说指的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讲就是经济主体在理性的假定下追求自己的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并通过这一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斯密认为个体在追求最大化的过程中会自动地实现社会整体的福利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出现了社会福利损失的情况,如多次金融危机就是例证,给社会经济乃至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发问:经济学是怎么了?

当然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多数是从对基本假定的质疑这个角度来论证,也有学者从资源配置之后的动机进一步分析经济学的源头与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金融呢?记得黄达老师的货币金融学中开头的那句话讲道,金融就是资金融通,当然这只是一个字面的解释。金融不仅仅是资金的融通,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为金融是价值的融通,是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通。比如银行存款这一金融工具就实现了价值的时间配置,对人们的跨期消费起到了平滑的作用。再比如银行贷款就实现了价值从资金供给方向资金需求方的转化,这可以看作是空间上的配置。

什么是金融呢?金融不仅仅与价值有关,当然还与风险有关,价值的所有者将价值(如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出去,那么这一过程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以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都会使得价值的所有者未来的价值受到损失,所以这种损失的不确定性使得资金需求方应该向资金的供给方支付一定的风险补贴,比如说利息。

可见,没有生产的金融活动给价值所有者带来了风险收益,这也就是金融的魅力所在。当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金的借贷利息是银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利息率应当是社会平均利润率,否则就会造成资本在生产部门、流通部门、金融部门的流动,通过这样一个均衡过程来达到利润的均衡。

通过以上分析,金融是价值的转移,这个转移过程会给经济主体带来收益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人们在贪婪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恐惧,当人们恐惧的时候常常又有崩溃的可能。难道说人们在从事金融活动时是非理性吗?或者是在价值转移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动机?这个问题的回答同上述有关经济的分析存在着很大的联动关系。

二、对金融各个要素的分析

金融是什么呢?金融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因素。目前认为这些要素包括:金融市场、金融中介、金融产品、货币、制度等。

金融市场的一个共性是为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提供便利,或者更进一步讲,这些市场是价值的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交易的是金融工具,在这个市场中从事交易的是市场的主体:企业、个人、政府等。也许是因为主体动机隐藏较深不易察觉,也许是因为主体行为的易变,使得这个市场的交易行为波动异常,更进一步讲使得这个市场的价格具有波动性。因而,金融市场是一个风险和收益博弈均衡的市场,是一个聪明货币战胜愚笨货币的市场,更是一个令人欢喜令人悲的市场。金融市场天生就具有脆弱性,由于风险的不断积聚为政府监管介入金融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

金融机构的存在为减少金融市场上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等市场不完善现象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更进一步讲,这些机构又因为承担了价值供求双方的风险而变得极度脆弱。

金融产品包括很多,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只要是价值转移的工具,那么就可以称为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一般是伴随着金融机构的产生而产生的,比如存款和贷款的合约。然而,也有一些金融工具是先通过市场主体的创新与实践,然后再通过金融中介标准化而成熟的,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等。正因为有不断创新的激励,才有了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才有了金融的效率与经济的效率。虽然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在成功开发出新产品后带给经济的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而金融工具的创新带给经济的除了效率和收益外,还有不断放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才有了风险的对冲(企业,个人)与风险的监管(政府)。市场主体利用金融工具来对冲风险,降低了生产或收益的不确定性,这本身是个好事情,但是在投机者与套期保值者的博弈中,往往存在风险实现,这也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金融工具价格的巨大波动使得金融工具更加难以捉摸。那么,是不是又要借助外力的监管呢?比如说政府。

制度是规则,有强势的制度,如法律。也有弱势的制度,如道德、习俗。货币有货币的制度,金融市场有金融市场的制度,金融体系也有金融体系的制度。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存在着制度的约束。因而,制度的变化或是创新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带来了我国经济数十年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三、总结

综上,金融包含许多要素。这些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同时,也有可能存在未被我们认识到的新的要素出现。凡此种种尚需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篇5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大爆发。以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为起点,迅速蔓延到美国的金融、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金融海啸以美国为中心,随着全球经济链条迅速扩展到全世界各地。接下来欧洲,亚洲金融市场也出现严重的震荡,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增长衰退,消费萎缩,失业率大增。全球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以不同方式拯救经济。到2009年第二季度底,全球经济基本止住了下滑的态势,有企稳的特征。此时,各国政府,经济理论界开始从深层次角度研究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各种原因。目前各国公认的是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

因此从2009年初的G8会议、4月份的G20峰会,7月份举行的首届中美经济战略对话,都对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改革,完善各国金融监管体系达成了一些共识。本文试图从当前各国及国际组织对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思路、方案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的现实,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一、美国的金融危机原因分析及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监管力度,还是融资规模、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暴发这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有:

(一)金融监管放松,缺位及衍生品的滥用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开始放松了金融监管。同时美国各金融机构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产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二)金融大机构产生系统性风险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美国诞生了一大批金融银行控股公司,同时进行投行,商业银行业务。这些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在美国的监管体系漏洞下,大量金融机构均使用高杠杆,高风险衍生品,所产生的风险危及整个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生成了系统性风险。

(三)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针对以上,2009年6月17日美国启动了自大萧条时期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监管改革,以全面修复美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监管大型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及弥补在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漏洞三个主要内容。第一项内容,将授权美联储监管所有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风险的机构。美联储将对这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银行控股公司(如高盛公司)、保险公司(如AIG)等实施监管。美联储有权利要求他们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限制做出高风险投资、过多地提高杠杆率等。学界和市场普遍将该项提议视作确立美联储为SRR(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的方案。第二项改革内容是计划新成立一个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A),对按揭贷款、信用卡等消费信贷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对金融机构发行的消费者信贷产品进行监管,有权设立新的标准、行业规则,并对违章银行实施惩罚。第三项改革内容,着眼于弥补监管漏洞,主要是强化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

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表明改革的框架。虽然并没有对金融生态改良方面,评级机构改革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二、G20峰会,欧盟及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G20伦敦峰会在2009年4月20日公告中表示,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业的重大衰退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监管者没有及时识别风险、金融体系中一些重要环节游离于监管之外,是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深化的重要原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监管合作平台成为应对危机之策。根据G20伦敦峰会的公报,G20峰会中诞生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下称FSB)承担起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造、宏观审慎风险监测等重担。

欧盟委员会2009年4月也出台改革方案,试图设立一套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欧盟层面上的金融监管,改变目前成员国条块分割的局面。这套改革方案由宏观和微观两大“支柱”组成。在宏观层面上,改革方案建议设立一个由欧洲中央银行牵头组成的“欧洲系统性风险理事会”,负责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在微观层面上,欧盟将强化现3个专门委员会的角色,以保证各国监管标准一致。这3个委员会均由成员国监管机构代表组成,分别负责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协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金融市场的英国,在10年前开始了一场引起全球广泛注意的金融监管改革,成为全球首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英国金融监管官方对这次金融危机原因分析认为:第一,大型投行在信贷证券化发展下承担了类似商业银行的角色,而监管对与这种新形式的信贷业务未能跟上。第二,投行和从事一些投行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在进行自有交易时,没有足够的资本金和资本约束。并且通过各种表外业务绕过监管。

在英国,英国金融监管局是超级监管者,集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监管者角色于一身,其优势就是针对某一个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整体监管其风险,针对这次金融危机,作为监管者的英国金融监管局,在以下三方面加强了监管。

第一,对于商业银行的自有交易行为规模和对应的资金储备,直接加以限制和要求。以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达标,尤其是进行自有交易行为的银行,保证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服务的角色不变,而不是变为专门的市场交易者。

第二,在跨境监管金融机构方面,提高国际合作,加强监管者之间更多交流,得出整体结论。地区层面关注当地银行的资本充足与流动性水平。对大型跨境银行总体上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因为这些银行相对于地区性银行,其复杂性以及可能遭遇问题的几率都更大。

第三,在宏观思路上,通过和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共同分析合作,英国金融监管局可以提供对个体机构的了解,央行和金融监管局合作得出整体思路,即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问题,如何反周期的提出资本金要求,在局面失控之前刹车,做出前瞻性监管要求。

三、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自从我国确立“一行三会”分业监管金融监管体制以来,各监管机构在应对相关业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化解各行业存在的金融风险。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基本原则是严格的审慎监管。在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机构没受到大的冲击,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

但我们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我国以前相对封闭,相对低层次的金融市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经过近几年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特别是经过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现有的监管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要从现实出发,前瞻性地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完善。

(一)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

以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管制。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限制金融创新,控制金融价格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表面上的金融安全实际上是以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为代价。所以我们要转变思路,在监管部门可控的前提下,即宏观审慎监管,微观上逐步渐进地放松管制,鼓励金融创新。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的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与金融业的发展。在管制逐步放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监管部门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水平,来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

(二)分业监管体制下混业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大体适合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虽然随着全球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的趋势,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式开始出现,但规模和比例目前都比较小,较快转入混业监管体制也不符合现实。

从目前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看,现实的方案是改造央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强化央行的金融稳定局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监管。更好发挥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

(三)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强化资本约束的普遍性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看,2009年上半年,为了配合保增长,4万亿的刺激内需计划,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造成部分资产泡沫。当前,金融监管机构要对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提高和收紧,特别是银行以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的做法更要收紧,从而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因此,收紧商业银行以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的监管措施是为了减轻商业银行对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依赖性,亦缓解商业银行互相持有次级债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四)加强与国际及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合作交流

国际间金融监管部门配合,首先可加强与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的联系,对外资金融机构母国经济状况和本部信息进行交流。其次能够加强与G20峰会中诞生的FSB沟通与协调。FSB将承担起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造、宏观审慎风险监测等重担。还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重点合作,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发出预警,并采取必要行动解决这些危机。

参考文献:

1、赵渤.中国金融监管―风险,挑战,行动纲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李增新.美国金融监管:革命还是改良[J].财经,2009(13).

篇6

国际金融危机,指的是2007年夏季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为违约剧增(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次金融危机尚未平息,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次挑战,但也存在潜在的机遇,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理念等。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教育产业化的战略上有不可争议的失误和种种负面后果,但终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跨入了国际所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每年以为数百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可能改变命运的圆梦机会,而且,对我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增强总体竞争力,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其影响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对我国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矛盾凸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改变高校专业结构。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专业大多集中在与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的领域,而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证券、房地产市场以及进出口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用人需求在金融危机下明显萎缩,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体系内的危机已向实体经济体系蔓延,进一步影响了非金融企业。这必然会使更多跨专业毕业生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加剧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2)给大学生发展前途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学生心理矛盾。目前,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全球各地各种媒体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严峻的报道铺天盖地,就业成了整个社会,包括高校学生和每个学生家庭谈论的中心话题。让广大毕业生产生害怕、失望、迷茫等消极心理,在部分经济贫困地区还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言论,甚至不少优等生、高才生放弃了高考,选择学一门实用技术,早点就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整个社会就业环境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将随之减少,就业需求也随之下降,而高校毕业生人数却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4)改变区域经济环境。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不一样。外向型产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前些时间,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而这些地区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地区,金融危机的冲击必然会使毕业生区域选择的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冲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

2、对人才结构和招生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必然使人才市场发生结构性的调整,金融、房产、投资、证券、保险等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急剧萎缩,社会市场对人才需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原有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后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

3、对出入国留学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产生大幅波动,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跨国留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贬值,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学生所期望的留学目的地的货币贬值,如美元、欧元、澳元、韩元等,这些货币的大幅贬值将使得前往这些国家留学的费用大幅下降,并加强这些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而那些货币坚挺的国家对于留学生人员的吸引力将下降。

三、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

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国务院提出10条旨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措施,其中第4项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的资金数目是44亿元,这44亿元主要包括3个大的工程:一是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涉及资金30亿元;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涉及资金10亿元;三是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涉及资金4亿元。教育部在2009年初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着力化解高校2000亿贷款。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的第四项措施是在巩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而投入巨资帮助高校化解债务危机是为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减轻阻碍。所以高等教育一定要抓住这次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机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建好校舍、购买教学设备、补足教学资源,打捞“海归”,提升师资水平,努力申请减免自己在以往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债务,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面对金融危机,积极探讨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高等教育来讲,是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社会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区域的重新洗牌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从而也对高校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的知识积累,强调的是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掘。这种状况与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滞后性。2009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了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每个实验区资助总经费50万元,用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而这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大多以“创业”为主题,其中西南大学更是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锁定在“顶岗实习支农”上。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以国家重大投资建设发展为方向,使人才培养真正契合社会需求。

3、面对金融危机,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应该勇于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此来提高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1)培养高级金融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反映了金融行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匮乏及其职业道德的缺失。主要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求大学完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提升金融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情操,提高应对金融危机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2)培养技能型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显示最突出的就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首先裁掉的肯定是文职人员,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员工则工作相对稳定。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性人才。

(3)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优势。金融危机必然造成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加,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职能,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设新的就业岗位,为自己、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5)发挥社会合作伙伴和企业作用。企业在评价和预测技能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投资教育与技能培训的重要力量。学校与企业要积极开展对话,充分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建立学校、企业和咨询专家互动平台,共同设计目标教学课程,定期组织技能和就业供需见面会等。

4、面对金融危机,发展农村就业市场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是个大问题,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矛盾就更加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关键就是要积极开拓农村就业市场。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后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刺骨的“寒流”,但对于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却是难得的“暖冬”。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十项措施,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本次拉动内需的投资方向集中在民生领域,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国家把大力拓展农村市场作为国家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我国农村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而要将发展机遇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参与其中。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当前农村的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国家积极为毕业生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创造了条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十条”是高校毕业生在农村施展身手的难得契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走向农村,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让他们看到金融危机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及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抓住到农村开拓事业的机遇,真正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的来讲,金融危机对经济、对社会都是一场破坏性的冲击。冲击波所具有的破坏力,也可能被转化为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怎么应对,怎么消除、缓解其负面影响,利用机遇转变为改革发展的动力。

篇7

中图分类号:C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8/09-0072-04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中,专家学者纷纷针对国际金融状况,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新能源的革命、产业的转换、技术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继续获得发展所必须致力的方向。

作者认为,在当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要想实现这些建议中所提到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把对经济发展的主体――人的重视真正提高到必要的高度。这种重视的范畴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侧重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进行探究。如若没有高素质的职业人,一切发展设想都只能是空想。所以不管是从保增长的角度,还是从惠民生的角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要求职业道德建设的稳步跟进。也就是说,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最主要的时代课题,不容回避地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人”的发展

对现代人而言,“职业”其实已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必要的谋生手段和生存方式。个体从职业中获得的不仅是生活、生产资料,同时,也通过职业获得来自社会公众和自我两方面双重给予的人生定位和价值判断。现代社会是一架大机器,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运作模式将每个人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所有人都在这个大机器中,无形有形的职业影响无处不在。人们在把自己既主动又被动地锻化为社会这架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的同时,以个体和群体两种形式、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果对社会和社会发展产生作用。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对个体所赋予的价值概念并在此之上对个体进行的价值判断,其实都是离不开“职业”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人其实更应被称为“职业人”。

勿庸置疑,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职业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之一,而职业发展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使当代中国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职业人”。个体成为“职业人”,“职业人”越来越多,他们成为群体甚至大的集体。在中国“职业人”身上,存有历史给予的中华民族传统理念的影响,同时,又有改革开放国策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科技等新概念和新认识的痕迹。当然,作为包容性最强的中国文化的生产者的后代,中国“职业人”既主动也被动地接受、创新和发展着所有的一切。中国社会在发展,中国职业在发展,中国“职业人”也在发展――个体既在思想、行为、生活工作上,也不断在规模上以群体形式(日益庞大的群体形式)成为“职业人”。总之,当前中国社会拥有现代国际社会几乎所有的职业,因此,也就拥有工作在各个行业的“职业人”。

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中国民众在职业的选择方面是怎样的呢?2004年,有学者对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职业的原因做了样本调查,得出原因是如下几种:工作稳定:35.20%;完全被动,没其他机会:22.40%;能发挥自己的才能:15.60%;收入高,福利好:8.4%;技术含量高,富有挑战性:8.40%;其他:10.00%。[1]41这种职业选择之下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职业责任感当然不会太令人满意。这个例子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在真正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更多是由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观的情况和客观的社会要求所决定的。当然,这些也是人们职业选择时的重要因素。但很显然,从改革开放直到今天,由于社会生产力基础的薄弱,由于此薄弱所带来的一系列物质文化教育等满足人民需要力量的薄弱,由于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社会高度发展时期)在传统和未来之衔接处所必然产生的部分暂时性的理念和实践转化为理念的双重空缺,所以中国“职业人”尽管数量上为满足社会发展不断增加,但是高素质的“职业人”还是很欠缺的。

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下以农为主进行职业分配。改革开放之初,农业人口开始转入各行各业,如进入沿海开放地带的乡镇企业;之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批年轻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工厂。从那时起到现在,他们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因其农村成长的背景,在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特色。这个庞大的群体在进入中国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后,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另外,还有的农村人口进入商业领域,先以个体户的形式,后以各种大、小实体经济的形式,转为从事某种职业的“职业人”――包括房产商、公司老板等。亦还有部分农村人口通过教育等手段进入各行各业,成为教育、行政、文化、卫生、科技领域的“职业人”。当然,原本的城市、城镇居民也在整体的社会发展中通过各种方式投身于各行各业,成为“职业人”。

这种个体主观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客观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下不断壮大的“职业人”队伍,虽然大大解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但是他们职业选择时所体现出的对职业的认识(既有对知识化、技能化的认识欠缺,也包括对职业责任认识的欠缺)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追求。2002年,相关学者做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在国有企业中职工负性情绪的感知是40.90%;民营企业是36.95%;外资企业是39.17%。经营者对自身身心满意程度是国有企业

通过对中国“职业人”的了解,可以知道,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数多: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职业人”之多当属世界第一;二是发展快: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迅速发展起来;三是中国具体国情下产生的中国“职业人”有自己的特点,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是其中之一。

二、中国“职业人”职业道德现状

何谓职业道德?《辞海》指出,职业道德是指从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美德。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以调节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3]2942社会主义国家职业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人民服务,要求是正当竞争,内容是忠于职守。[2]236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社会主义国家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在进行,但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力度和速度远远落后。同时,社会发展快速,职业发展迅速,“职业人”人数、种类急剧扩展的事实,也使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颇有难度。可以看到,职业道德建设一直在搞,也一直在强调,但是力度、强度、细度都不够,完备度更不够,基本属于社会工作者在国家认定的大框架下的零零碎碎敲打。因而,体现在中国“职业人”身上,是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追求既缺乏外在整体性、明确趋向性的要求,也缺乏内在主动的追求。

仍以科技工作者群体为例,2004年,我国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总体状况的调查显示:有些问题,但总体看起来还不错的占61.20%;不大令人满意的占31.00%;很好的占4.00%;相当糟糕的占3.80%。[1]但正如调查者所指出的那样:“61.20%的正面反应也许令人感到宽慰,但是,其中的潜在问题却让人难以真正心安理得。这是因为相当多的职业技术问题并非短期内就能暴露。”[1]可以说,职业技术问题(非科技水平局限原因)有多严重,职业道德水平就有多低劣,职业道德问题就有多严重。另外,职工对工作的倦怠以及心理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缺乏职业道德所产生的相应后果。不敢想象,对职业缺乏道德感的个体能够在职业中投入责任意识和行为;也不敢想象,缺乏职业道德的职业个体和群体能够在工作中体会到多少职业的快乐和成就。因此,在很多职业领域出现各种关乎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扎堆出现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而是行业内部职业道德缺乏的后果在经济形势不好的状况下必然性地集中体现。

解决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职业道德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和持续地在职业道德原则上的推广、规范上的细化、可操作上的真正实施以及教育上的投入。从个体层面来说,面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必然成为“职业人”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原则在内心的扎根,使之成为信念。并在此基础上,无论进入哪一个(数个)职业,都将相对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当然,职业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应对当下职业发展、职业人增多、职业道德现状堪忧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和直指未来保增长、惠民生、长足发展的举措。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厘清两个概念:一是职业教育。所谓职业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3]294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其属于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将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职业道德通过教育手段内化于个体内心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职业道德教育是个体成为合格乃至优秀“职业人”的必要前提条件。又由于前文所提到的现代职业的特点,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必然要跟上时代。

1.对待已经工作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一方面,进行在岗跟进式的职工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应该将其纳入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成为终身学习的内容之一。同时,通过常态性的评比、奖惩等形式褒进抑后,达到修正个体职业道德认识、提高个体职业道德认知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网络社会中客观存在的“职业人”,可通过网络扩大宣传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范围,并针对网络职业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职业道德规范,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管理,建立常态性的评比、奖惩规范网络职业,强化网络职业道德在网络“职业人”中的认识、影响。

2.对还未走上职业岗位的个体。首当其冲的是中、高职校的学生群体。21世纪以来,中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已经发展到1100多所,培养出来的“职业人”越来越多。职高学校的规模也不断增大,以江苏省的扬州市为例,2010年,升入职高的学生和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所以对在校职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大力加强。对中、高等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就业指导课中肤浅的职业道德内容,而是要做到程度上深化、内容上细化、时间上常规化、门类上完备化。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群体同样在经历若干年的学校教育后要走上职业岗位,所以他们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对象。这些院校中,医学和师范专业在职业道德教育上一直走在前列,除公共课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外,基本上还分别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和教师伦理学课程,强化医学专业和师范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其他院校,也有这方面与时俱进的先锋者,如清华的生态伦理学课程、上海交大的文秘职业道德课程、南京大学的伦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的科技伦理学和江河伦理。当然,不仅如此,全国范围内还有一些院校也颇有前瞻意识,在培养自己学生职业道德的同时,已经在为未来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人”做努力和准备。

3.对低龄和高龄的职业人。由于当今社会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所表现出来的对个体在年龄和专、兼职上的宽松,所以职业道德教育还应开始向低龄和高龄两个阶段延长。这对研究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创新的课题,但是也还是有人、有地区走在前面的。如江苏徐州陈延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目标指标体系及相关养成训练活动方案设计”中,提出十个德目“忠、孝、仁、义、礼、勤、俭、和、耻”,并在不同年龄阶段根据十德目的顺序设计出了具体的活动培养方案。当然,这些主要是为了自幼培养孩子健全的道德人格,但针对当前职业发展的特点,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在活动设计中加入带有职业道德元素的活动方案的,这种设计才是真正让孩子们体验当前职业化社会的有效措施。对于老年人,其本身已经固有的职业道德意识可以在社会环境对职业道德的整体强化下得到加强和优化。

总之,对不同行业的职业人,我们要灌输的一个原则性、基础性的理念仍旧是集体主义。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同时,强调个体<小集体<大集体<整体。在此,引用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综上而言,在当今社会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迎合时代的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现代职业特点,加快进行职业道德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建设,通过健全的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能从容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更高更好的目标迈进,实现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肖平,朱孝红.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40-41.

篇8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很多国家冲击很大,这让人们意识到危机总是在周而复始地发生。危机引发变革,危机促使改进。金融危机并不是对整个金融产业和金融技术的否定,而是一次反思。不可否认,全球金融海啸凸显了各国金融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受重创,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监管体系是完美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效有力的监管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即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在国务院的授权下发挥监管的职能。在一定时期分业监管的体制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如:可以降低商业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混业经营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还可以建立一道“金融防火墙”,避免货币市场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以维护一国的金融稳定等等。但伴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分业经营经营成本过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暴露的问题

如今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产品日益复杂化,传统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也已经日益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普遍存在,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交叉合作变得更有必要性,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端便显露了出来:

(1)金融监管立法完备度不够

我国已经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一系列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金融监管的法律保障,但在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方面的金融监管法规还是空白。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实行分业监管,立法时也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和权限。另外,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金融监管立法理念、法律法规内容以及执法程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会给我们国内的外资金融企业和走出国门的我国金融企业带来一些麻烦。

(2)金融监管机构协调度不够

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作为我国四大监管机构,虽然各有分工、各有重点,但是相互之间还是存在着权责不清、配合不力的问题。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业务交叉不断增多,新业务的推出通常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完成,不可避免会出现监管真空、监管重复等监管漏洞。另外,中外金融监管体制差别较大,各国监管机构对风险的判断和关注程度也不一致,再加上我国与国外金融监管机构的交流不是很充分,相互之间没有建立系统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必然会导致金融监管效率低下。

(3)金融监管信息透明度不够

目前我国“一行三会”模式下的监管信息还处于分割状态,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这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上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我们知道信息及时公开并被公众知晓,对于存款人和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得到利益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增强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而我国金融监管的金融机构经营和金融监管状况的透明度还不够,甚至在信息披露方面出现如信息失真、假账等现象,不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很容易助长一些投机行为的发生。

(4)金融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网络银行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水平对监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毕竟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金融监管工作依法高效开展的基础,是监管工作切实执行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现有的一些监管人员,在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和监管手段等方面,与金融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我国金融监管优化和完善的对策

(1)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我们必须优化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为金融协调监管创造更好的法制环境。一要加大金融立法的力度和执行强度,确保各种金融立法被准确执行和落实。建议制定《金融监管法》,对新成立的监管机构的职责权能、与中国人民银行及财政部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全面规定,从而切实解决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依法监管。二要修订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可通过系统全面的规划,使各个监管部门的权责得到具体明确的分配,消除监管空白、监管重叠等现象。三要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金融机构准入制度,明确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等法规制度,从而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各金融机构间相互协作对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要完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打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泾渭分明的格局,建议由央行牵头,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等部门综合调控并进,并界定各机构的职责,理顺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出现监管重叠或真空现象。二要建立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克服监管机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有限性。三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随着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金融系统的风险越来越大,国际金融监管受到极大的挑战,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加强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尽快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

(3)健全完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

公开监督是金融监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机构和相关的监管机构要适当地披露其政策信息,从而加强金融监管的信息透明度,如规定必须定期汇报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让公众参与监督,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披露体系,不断充实信息披露的内容,使金融监管变得更加透明。针对当前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所表现的如信息失真、假账等现象,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做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4)完善金融监管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要不断地提升,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监管人才是关键环节之一。高素质综合性监管人才是要能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最新的技术手段、最先进的监管方法、最新的信息渠道和具有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议根据国际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现有的监管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也可派到国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监管当局学习国际监管知识技能,提高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另外,可以选拔一些熟悉金融业务和外语、法律、计算机等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充实监管队伍,从而提高和改善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以满足推行统一金融监管体制对监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袁静雪.基于BaselIII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J].财经视点,2011(6).

[2]王浩.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1(4).

[3]张晓.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

[4]陈亚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J].科学之友,2011(2).

篇9

金融监管是指是指为了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和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金融管理局及其他监督部门依据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准则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法规程序,对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监督、检查、稽核和协调。调整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为金融监管法,当其参加整个国际社会金融活动时,国际组织与国际条约也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该国金融法律监管的一部分。

一、金融危机后西方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1.监管目标的新趋势——安全优先并兼顾效率。由于各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不一样,一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状况不一样,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会有所不同。2O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金融监管的目标更注重效率,主张放松对金融的监管。2O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金融监管的目标,有些学者认为是“安全和效率并重”,事实上安全和效率一般存在替代性效应,这样的表述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监管的重点。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以安全优先并兼顾效率,这是因为美国暴发的次贷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揭示出: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说,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和效益与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

2.监管主体的新趋势——主体的全面性。战后,由于中央银行越来越多承担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金融监管主体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则由政府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使管理职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

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金融监管的主体得到了一定的扩大,在新的金融危机下,美国新的改革方案中,财政部建议设立按揭贷款监督委员会、联邦保险监管机构、审慎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商业行为监管机构,这说明美国金融监管的范围是在不断地扩张,力图填补过去监管部门之间衔接的空白。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机构的建立需要专门的知识和资源,必须在确保此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监管体系。其他的一些西方国家也不同的对本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希望能在新的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

3.监管对象的新趋势——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在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除了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外,还有各类投资基金公司、投资顾问公司、消费信用机构、储蓄贷款协会、住房银行等,从1960年到1995年35年的时间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由42.3%上升到62.2%,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比重由58.7%下降到37.8%。美国在加强对非金融机构的监管中拟采取一些列的政策:扩大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成立按揭发放委员会,扩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撤销存贷监管机构,由美联储监督支付与结算,合并期货与证券监管等等。

二、西方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依法监管是监管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严格的金融立法是银监会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法律保证,是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和必要依据,不能用行政的随意性代替法律,要使金融监管法律能面支持未来金融监管的需要。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两部基本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金融监管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各部委、中央银行制定的部门规章,包括“规定”、“办法”、“通知”等文件形式构成。这些法律法规之间有诸多重叠、不协调甚至直接抵触的地方,银行业务管理规章之间的内容重叠更为严重,还有部分法规和规章因未及时修订己明显过时的内容,有的内容甚至与现行的法律相矛盾。

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在努力构建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同时,世界各国已经从分业监管体制转向混业监管体制。在经济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传统的分业经营方式上在悄悄地向混业经营方式转变,外资金融构大量地涌入我国,又加快了金融经营方式转轨地速度,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立法就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监管主体制度。监管当局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驾马车”组成,由于现代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各金融领域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根本不可能做到泾渭分明,一些业务难免会出现监管交叉和监管真空。现行“分业经营、分行监管”的监管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很巨大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此种模式也存在相应的局限性,既不利于金融创新、不利于金融业的全面发展,也与国际上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趋势不相适应,如保险基金进入证券市场时,保监会对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风险就无法监管。

篇10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很多国家冲击很大,这让人们意识到危机总是在周而复始地发生。危机引发变革,危机促使改进。金融危机并不是对整个金融产业和金融技术的否定,而是一次反思。不可否认,全球金融海啸凸显了各国金融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受重创,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监管体系是完美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效有力的监管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即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在国务院的授权下发挥监管的职能。在一定时期分业监管的体制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如:可以降低商业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混业经营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还可以建立一道“金融防火墙”,避免货币市场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以维护一国的金融稳定等等。但伴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分业经营经营成本过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暴露的问题

如今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产品日益复杂化,传统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也已经日益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普遍存在,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交叉合作变得更有必要性,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端便显露了出来:

(1)金融监管立法完备度不够

我国已经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一系列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金融监管的法律保障,但在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方面的金融监管法规还是空白。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实行分业监管,立法时也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和权限。另外,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金融监管立法理念、法律法规内容以及执法程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会给我们国内的外资金融企业和走出国门的我国金融企业带来一些麻烦。

(2)金融监管机构协调度不够

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作为我国四大监管机构,虽然各有分工、各有重点,但是相互之间还是存在着权责不清、配合不力的问题。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业务交叉不断增多,新业务的推出通常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完成,不可避免会出现监管真空、监管重复等监管漏洞。另外,中外金融监管体制差别较大,各国监管机构对风险的判断和关注程度也不一致,再加上我国与国外金融监管机构的交流不是很充分,相互之间没有建立系统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必然会导致金融监管效率低下。

(3)金融监管信息透明度不够

目前我国“一行三会”模式下的监管信息还处于分割状态,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这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上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我们知道信息及时公开并被公众知晓,对于存款人和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得到利益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增强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而我国金融监管的金融机构经营和金融监管状况的透明度还不够,甚至在信息披露方面出现如信息失真、假账等现象,不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很容易助长一些投机行为的发生。

(4)金融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网络银行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水平对监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毕竟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金融监管工作依法高效开展的基础,是监管工作切实执行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现有的一些监管人员,在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和监管手段等方面,与金融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我国金融监管优化和完善的对策

(1)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我们必须优化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为金融协调监管创造更好的法制环境。一要加大金融立法的力度和执行强度,确保各种金融立法被准确执行和落实。建议制定《金融监管法》,对新成立的监管机构的职责权能、与中国人民银行及财政部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全面规定,从而切实解决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依法监管。二要修订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可通过系统全面的规划,使各个监管部门的权责得到具体明确的分配,消除监管空白、监管重叠等现象。三要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金融机构准入制度,明确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等法规制度,从而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各金融机构间相互协作对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要完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打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泾渭分明的格局,建议由央行牵头,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等部门综合调控并进,并界定各机构的职责,理顺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出现监管重叠或真空现象。二要建立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克服监管机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有限性。三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随着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金融系统的风险越来越大,国际金融监管受到极大的挑战,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加强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尽快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

(3)健全完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

公开监督是金融监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机构和相关的监管机构要适当地披露其政策信息,从而加强金融监管的信息透明度,如规定必须定期汇报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让公众参与监督,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披露体系,不断充实信息披露的内容,使金融监管变得更加透明。针对当前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所表现的如信息失真、假账等现象,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做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4)完善金融监管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要不断地提升,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监管人才是关键环节之一。高素质综合性监管人才是要能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最新的技术手段、最先进的监管方法、最新的信息渠道和具有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议根据国际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现有的监管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也可派到国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监管当局学习国际监管知识技能,提高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另外,可以选拔一些熟悉金融业务和外语、法律、计算机等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充实监管队伍,从而提高和改善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以满足推行统一金融监管体制对监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袁静雪.基于BaselIII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J].财经视点,2011(6).

[2]王浩.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1(4).

[3]张晓.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

[4]陈亚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J].科学之友,2011(2).

篇11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45-01

随着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我国金融体系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格局中,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世界逐步一体化的金融活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促进具有中国的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有必要探讨出一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金融体系。

一、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金融抑制

金融危机使得我国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滞而不前,具体表现为: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纪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业整体缺乏竞争力

从银行业看,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恶化,资本严重不足,收益急剧下滑。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按国家规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不得超过15%。而我国银行的不良债权已大大超过了这一比例。金融创新乏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两大问题:其一,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还不是真正的企业,金融创新主要依靠政府和金融主管当局,表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过程。其二,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例如,金融工具、产品、服务的创新步履缓慢;在业务创新中,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在资产类业务中,真正能够保证受益、转移风险的金融创新寥寥无几。显然,金融创新的不平衡性和行政主导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

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法律手段极为缺乏。其次,监管信息不完全,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业监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报表,这些报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很难确定。最后,监管方式结构不合理,存在监管的体制性腐败。我国的金融监管往往凭借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长期的人事往来关系,管理监督很少量化指标,形成了“人为裁度、随机变化”的监督方式,使监管人员与被监管人员的关系过于密切。这种监管体制必然造成监督的腐败,降低监管的效率。

二、后国际金融阶段我国新型金融体系的构建

金融危机爆发到现阶段,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一)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竞争体制,形成与开放环境相适应的竞争能力

首先,国有银行要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必须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方向入手:(1)外部治理,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加快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治理,对国有银行内部进行治理,建立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对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建立经营权、所有权和监督权分立的制度框架,形成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获得制度上的保证。

(二)加快金融监管创新

针对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在保持防范金融危机、保持金融稳定、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的原则下实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首先,要加快政府金融管理职能的转变,使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和加强调控的有效性上来。其次,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选准创新的突破口。我国金融机构之所以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金融机构本身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是重要内因。针对金融工具的有限性,可利用股票市场的先发优势,适时发展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针对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积极发展票据和国债回购市场,推进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进程;针对金融效率对交易和清算手段的依赖性,着力进行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使金融运作基于电子化的平台而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篇12

    引言 

    此次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无异于一场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地震,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在反思:一向自诩拥有世界最健全市场经济制度的美国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金融监管的缺失为此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而美国的监管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为我国金融监管再次敲响了警钟。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全球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尚未能够深入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侥幸躲过一劫。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很重视金融监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金融监管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导致国有资本为市场主导的局面 

    市场准入监管是金融业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金融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在我国,一个稳健有序的金融体系应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国有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在我国,不管是开拓相关金融新业务,还是设计新金融机构等,都必须要经由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执政部门担心机构的过度准入会导致无序和失控,从而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垄断地位不断加强。 

    (二)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不断积累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是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并重的市场。目前,我国在金融法规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出台了多不的金融法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在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还缺乏相应的推出机制。所以,当金融风险暴露的时候,金融监管部门职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铝来解除金融风险,而在救助和关闭金融机构过程中的个人债权也通常由政府垫付,这种举措不仅加剧了主要债务人的道德风险,还有可能诱发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累积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 

    (三)监管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在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上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监管制度上的可操作性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相应的惩罚措施单一;在存款保险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银行评价制度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位现象,并且监管的透明度相对较低;监管的信息化程度低,监管软件开发不足的现象也非常突出。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的完善 

    (一)加快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脚步 

    (1)建立正确的合规性监管理念和方法。金融监管部门应转变传统的合规性监管的方法与理念,充分发挥监管的导向作用,积极音带和督促中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促使监管与合规产生有效的互动。首先要明确重点,将监管重点转向外部督促和外部评价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状况,引导银行积极的参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二是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及时的向银行提出改建意见,督促银行进行改进。 

    (2)制定出台“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相关监管部门要根据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以进一步明确银行内部的合规责任,以及相关合规部门的地位、作用、职能结构等等,从根本上保证银行合规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并实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首先是,完善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以便为商业银行的退出奠定相关基础。银监会应该在借鉴国际银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银行的风险评预警体系,要确定问题银行和重点的银行监控对象,并且建立这些问题银行的风险管理档案,以强化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监管。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过程中的作用,改变现有的行政强制干预。银监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市场为基础的处理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作用,逐步减少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直接干预。 

    (三)完善金融监管方式和多样化监管手段 

    (1)由合规性监管为主转为合规性监管与风险监管并重。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风险监管是中国金融体制不断进行市场化和国际化前进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的金融稳定以及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当前中国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此种金融监管转移的过渡,可以从完善金融法规制度,填补法律漏洞,通过行政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经营着手,并逐步通过市场调节预防,分散或转移风险。 

篇13

随着各国救市政策的相继生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它所揭示的一系列潜在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却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不消除这些痼疾,势必会给世界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在这种状况下,纵观美国金融危机在各不同国家的传导及其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调整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育国内市场,完善国民经济结构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两个方面:出口和政府工程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然而,这并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首先,较高的出口份额会造成对主要贸易国的经济依赖。这次金融危机,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萧条经济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产业,造成很多企业的破产。其次,经济的发展应该靠国民消费的增长而不是政府工程的拉动。政府投资应以撬动民间投资为主要目标,以国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不振主要表现在高储蓄率和高出口依存度上。2009年1月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高储蓄率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国民收入不高,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薄弱;其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居民缺乏安全感;再次,医疗体系不完善,为看病存钱成为人们的共识;另外,子女的教育费用也是高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说明,国内市场很广阔,需求空间也很大。要培育国内市场,必须从本源抓起,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公共产品的提供,做到藏富于民,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同时,政府要加大民生投入,建立并完善覆盖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改善教育问题,释放居民的消费能力,将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转化为真正的市场需求。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制造业,健康有序的提升国民经济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实力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制造业近年持续低迷甚至亏损,很多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企业主把资金转移到其他高利润部门,这进一步加重了制造业的萧条,同时也使诸如房地产等有超额利润的行业产生更大的资产泡沫,给国民经济带来更危险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产业集中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国际市场上,我国制造业的出口产品又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品为主,利润低且受市场波动较大,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金融危机下消费信心的下降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更易受到国外经济状况的影响,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有效发展。国内市场上,人民实际收入水平偏低,又饱受住房、医疗、教育 “新三座大山”之苦,导致国民饱受消费,需求不振。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努力提高制造业综合素质,增强行业竞争力(包括创新能力、品牌竞争力、自主研发能力以及资金实力等),争取在更高的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国内市场上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进口产品替代。大力增加制造业的效率和利润率,以使民间热钱回流,从而促进制造业的更大发展。

三、加强金融监管,有目的、有步骤的开放金融市场

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就是金融监管不力。我国金融监管整体有效性不足,体制也不够完善。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信心,降低存款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是金融兼顾的核心目标。相较于《巴塞尔协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80%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在宏观调控机制及金融监管手段不完备的情况下,放任巨额私人资本的自由流入,必然增加国内外宏观经济失衡的可能性。

导致我国金融体系低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首先是金融体制落后。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创新日新月异,然而金融监管制度却进程缓慢,市场和管制相脱节,导致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陈旧,监管效率低下。其次,金融监管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缺乏高标准的人力资源。金融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在分业监管中缺乏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其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需要。

建立现代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提高其效率的根本途径。首先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有序的环境,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结构、分散信贷风险;其次为监管部门输入增加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也是当务之急。在国家监管、社会监督的基础上提高同业公会的自制、加强法人机构内部自律,扩大监管范围,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监管体系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证我国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为实体经济部门服务。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是劳动力供给大国,然而随着科技竞争的加剧,较高的劳动力投入并不一定会有较高的产出。新的经济增长需要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结构优化来实现,而实现这些都以来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包括生产型技能和管理型技能的劳动者素质提高本身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因此,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发展方式是保持全球竞争力必经之路。

我国劳动者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劳动者素质,尤其是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是很多社会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试点地区率先致富,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不均,农村居民专业技能单一甚至贫乏,国民就业出现结构性失调。企业追求利润大都靠生产要素的追加,而对人力资本的提升不够,不能有效激励劳动者提升自我素质。

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快车道。政府要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人才基础;大力培养科学技术尖端人才,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目标,提高其劳动技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建立的激励制度,使员工有动力自我进步,自我完善,积极参与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

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随着超越国界的生产体系、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应积极参与其中,树立全球意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已经进入了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的阶段,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规则正在与中国经济体制和法律政策体系形成越来越多的积极互动。中国应现有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在世界产业链上游中的比重,致力于发展生产低消耗、高产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经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活力;在安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孙亦军.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