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市场运营

互联网市场运营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21 15:06: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互联网市场运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互联网市场运营

篇1

国际上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这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竞争的主要内容,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通信也逐渐的发展和壮大,近些年来3G、4G技术更新和普及速度较快,无线宽带业务的费用逐年降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便利。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使基础电信也的深刻变化

1、无线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移动互联网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促进了OTT业务的快速发展,并且受到了客户的欢迎,提高了无限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壮大,给移动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据相关的数据截止2012年,全球移动连接数据达到68亿,预计2017年能够达到97亿。

2、促进基础电信运营商变革。随着OTT业务的发展壮大,近些年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通信运营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吸引优秀的人才,强化技术革新的同时不断额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智能管道的建设,拓展业务范围,我国上海作为电信创新的主要基地,近些年来不断的增加新的项目,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通信产业等各个方面,增加了产业之间的信息的交流,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

3、电信监管的难度加大。互联网行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是目前全球的照样行业,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断涌进,OTT业务、不断进步,内容更新速度快,拓宽了监管范围,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给监管管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电信运营商需要采取的措施

面对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的激烈的竞争,通信运营商即面临着机遇,同时也具有很多的压力,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需要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技术,不断的退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信运营商需要不断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城市中网络的复杂概率,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向农村扩展,提高2G、3G的覆盖率,针对热点的覆盖范围要强化wifi的覆盖范围,同时通信运营企业要不断的提高新的技术和产品的推广范围,运用4G网络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业务,需要协调发展,针对不同的地区要采取有效的网络技术,提高通信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客户的权益。

2、强化业务的分级工作。针对目前国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现状,提高通信技术的发展,有效的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竞争,需要将高价值的服务从普通的业务中剥离出来,通过差异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运营商是利润,同时还可以通过体验等方式来推广宽带业务,提高宽带客户的数量,这样能够有效思维提高通信运营商的服务价值。

3、提高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通信运营上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发展不能采取抵制的手段,需要积极的建立网络影响平台,实现通信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互利共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的提高,因此通信运营商不能排斥互联网技术,但是收到技术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开发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而成功率比较低,同时由于互联网企业也需要通信技术的基础网络来提供服务,这就更加需要强化通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双方的互补,促进双方的优势提升。

4、提高企业的技术更新,转变经营理念。近些年来,通信企业逐渐的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通信运营商的思想,逐渐向信息运营商过渡,服务已经逐渐从为客户提供同质化的服务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过渡,同时随着互联网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通信运营商也逐渐的提高自身的技术以及服务的创新,优化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理念,完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运营商在互联网技术中的发展,促进通信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篇2

5月24日,创维旗下的互联网品牌酷开举行了“非生态、大内容”的会,宣布联合爱奇艺进行深度合作。除了内容和硬件的结合外,双方还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在视频拍摄、编解码、CDN传输等技术领域进行研发。继TCL与乐视、康佳与微鲸合作之后,酷开也选择牵手内容供应商对标其劲敌乐视。

相较乐视的闭合型生态,酷开欲做开放的平台,即在酷开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大内容体系。目前在互联网电视中,乐视销量领先,2015年达到300万台。但是,乐视的“生态论”与硬件免费策略,也引来颇多争议。究竟哪一家可以在盈利与用户运营上胜出,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不公平竞争?

如鲨鱼一般,乐视凶猛地冲进黑电领域,从价位到营销都有别于传统的玩法。在内容的有力支撑下,乐视电视的销量逐步提升,根据奥维云网数据统计,2015年国内彩电市场内销零售总量为4674万台。按照300万台的销量计算,乐视所占的市场份额为6.4%。

随着硬件免费概念的推出,仅在今年4月,乐视的销量就达到了71万台。与此同时,乐视的模式受到一些质疑。“乐视对我们造成不公平竞争。”康佳KKTV总经理杨俊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先,广电发文对电视的内容进行管控。一方面需要由7个牌照方进行背书,代替广电审核内容,但是乐视网(300104,股吧)没有牌照。另一方面,电视上不能安装浏览器,不允许存在视频搜索功能,去年广电组织了上千人到家电厂商终端查电视机,浏览器强制性全部卸载。但是乐视电视仍然带有这两项功能。”

根据广电总局发出的181号文件:“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只能接入到总局批准设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上,不能接入非法集成平台。”多家彩电厂商均表示,乐视已“裸奔多年”。关于牌照问题,乐视方面告诉记者,乐视一直在持续整改过程中,相关的进度结果不久就会公布。

杨俊钢还告诉记者,“将这些内容卖给用户,实际上是乐视在转移风险。此外,在售后上,乐视采用的方式是电视出现问题就整台拉回。这种方式的成本很高,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售后服务也是乐视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硬件亏损持续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内容、用户运营的收益弥补硬件的投入,仍需要打一个问号。乐视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广告为例,乐视大屏广告月营收已经接近5000万元。这个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实现数倍增长。简单说,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在按照100%的速度增长,可拉动的大屏广告收入可能是500%甚至更多。”

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乐视在严重亏损下卖电视,乐视销量增加的同时亏损也增加,硬件免费并不是主流的做法,传统厂商还是需要靠卖电视硬件来进行盈利。

“对彩电市场来说,乐视等互联网电视对于电视的核心技术,如面板等方面并没有突破,没有起到推动产业的作用。同时,互联网电视需要解决以性价比取胜、低端产品居多等问题。”他表示。但不能否定的是,乐视在培养用户付费习惯、内容与硬件的结合上,起到了引领作用。

互联网电视拐点未至

就在上周,乐视与海信对于4月份销量第一的位置产生了数据之争。由于第三方机构的统计口径不同,最终的数据呈现会产生偏差。况且,一个月的销量问鼎并不能代表整体,长期的销量表现更有意义。中怡康黑电总经理彭显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接下来的5、6月能否保持销量还很难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乐视的414硬件免费的线上活动影响了全国的用户。”

在乐视方面看来,超级电视销量的增长意味着“大屏终端成了”,并且它还配套了乐视云、乐视商城,遍布全国二三四类区域的LePar,以及乐视金融、影视公司、乐视体育等体系,复制成本巨大。

海信市场部相关人员则表示,乐视长期的“低价裸奔”促成了销量的快速增长,并成功“搅局”彩电行业。中国所谓的“互联网模式”本质上都是烧钱、赔钱、补贴的低价竞争,不可能持续。他表示,希望中国的传统彩电企业不扰,持续在技术、质量上下功夫。

尽管乐视销量猛增,但彭显东认为互联网电视拐点还未到来,“如果今年年底乐视能够完成600万台的销售目标,彩电行业格局会有所改变。”

在此基础上,无论是传统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如今都在发力用户运营。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希望TCL的下一个盈利点是互联网服务领域。酷开董事长王志国在会上表示,“要不受生态概念限制,真正回归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大内容不只影视,还包括教育、购物、健康等。”

杨俊钢则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一大重点工作就是运营用户,进行沟通和交互。乐视有乐视网的内容,电视、手机是它的通道,是树干。康佳是天生有树干,往上去做树叶,主要围绕着健康医疗、教育、泛娱乐三个方向。”

篇3

移动互联将成为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都希望拥有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话语权。

三大运营商,同时拥有固网和移动网络,基础设备优势明显,控制了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基础。互联网企业和手机企业,不得不倚赖它们的网络。

运营商的不足在于缺乏互联网应用和内容开发经验,提供的互联网服务,缺少与使用者的互动和个性化内容,而这正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

互联网企业在搜集、识别消费者偏好并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上的经验是可以移植的。但能否转化成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优势,还有待考察。

手机制造商的优势在于开发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交互界面,内置相关的应用,帮助消费者更便捷、更具娱乐性地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

5大盈利模式

尽管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巨大,但盈利才是各方参与者的最终目的,目前有以下五类盈利模式:

有偿内容模式:消费者向门户和运营商支付费用,后者再向内容商支付相应报酬,消费者的费用包括网络接入费用、通讯费用和内容费用;

免费内容模式:消费者向门户和运营商支付费用,后者收取广告费用,消费者的费用只包含通讯费。

率先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盈利的日本NTT DoCoMo,其i-mode服务的盈利模式则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运营商管理大量用户、内容商和广告商的成本不断增加,盈利模式将不断分化。

虚拟运营商模式:广告接入、内容提供和向消费者提供都由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共同负责,虚拟运营商向主要运营商购买通路;

内容平台模式:运营商经营内容平台,或向平台支付技术支持费用,向广告商和用户收费,支付给内容提供者;

第三方服务模式:运营商的收入主要来源不是普通用户,而是为第三方提供网络、计费、数据处理等各项服务,核心竞争力是高效的通讯基础设施和全面的服务。

修补4大脱节

相比于国外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各方参与者在产业链中协调发展,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存在4大脱节,制约了市场发展。

定制手机和运营商官方WAP绑定,但官方WAP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定制手机只内置官方WAP入口,部分手机连接独立WAP不方便,存在菜单复杂、需要经过官方门户跳转等问题。空中网、泡泡网等独立WAP,注重用户细分,并结合传统互联网和社区化发展方向,已成为市场的重要部分。

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开发未能与移动终端的特性相联结。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内容大多是从PC互联网移植而来,可视电话仿佛成为了惟一亮点,应更多利用手机随时在线、移动性和可定位等特性开发相关应用。

运营商对内容、应用开发者控制力过强。中国运营商更多地强调用户资源和内容提供商的控制,而日本的运营商则通过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支持、网络支持和商务支持,推动整个行业的融合和健康发展。

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之间的定制合作不够深入。运营商手机定制由浅到深可分为:外观/Logo级定制、软件/业务定制、硬件/主板设计定制等,目前国内的定制基本停留在前两个阶段。

以传统优势切入

显然,运营商是市场中最为强势的一方。内容质量的提升、终端向市场需求靠拢,都需要运营商牵线。但是,运营商不一定要事必躬亲,制定行业标准、拥有领先技术等方式,是运营商控制产业链的省力良方。

手机的用户界面、应用导向设计变得重要。手机继PC后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核心,越来越多的软件、硬件、应用程序开始为手机量身打造。手机软、硬件设计在追求技术领先和功能全面的同时,应该适应运营商和用户需要的各类应用。

现在许多企业都迫切想从传统行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但事实上,他们不应该忽视自己在原行业中的优势,要以传统优势为切入点。

篇4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传统通信市场单纯以终端销售和通话营销为主,依靠、“规模化运营、大众化营销”销售单纯化、标准化的产品。传统的组织模式更适合规模化、平台化服务,而不适合多元化和个体化服务,不能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要求,其根本原因是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最显著的特征是开放性,客户需求呈现碎片化、长尾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多变性特征,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微型化市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要求企业能够迅速开发新的产品并进入新的市场。移动互联网市场巨大蓝海,又吸引了来自产业链各方的积极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本文由收集整理更加激烈。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组织模式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开放,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传统互联网开放的特点,如资源的开放、信息的共享、用户的互动。二是产业链开放,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界限模糊,终端制造商转为内容提供商和虚拟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向运营业与终端制造业渗透,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终端的提供者多元化,除了通信运营商外,还有互联网公司、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制造商、设备/软件提供商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通信运营商应根据自身优势,整合产业链资源,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运营平台,力求承载丰富的应用服务,汇聚庞大的用户群体,进而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链,以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开放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不仅仅是对固定电话、宽带、移动通信,客户的需求会变得多样化并出现融合性,作为通信运营商,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发现、满足、实现客户的需求,如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注意力和用户黏性成为各方竞争的焦点。只有对市场保持足够的敏锐度,及时捕捉市场空白,并迅速做出响应的企业才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脱颖而出。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模式的变革和调整,使企业朝着适应新型、创新和变革的柔性而敏捷的组织形式不断提升。

2.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织模式调整探索和实践

对于动互联网时代的通信运营商来说,如何构建有效组织模式是企业立足市场、保持活力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组织变革和设计要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为根本,通过整合公司业务流程、企业文化、激励机制、员工队伍、资源能力来优化组织系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进入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是建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架构。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就是企业的结构尽量扁平化,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以及对用户的需求做出回应,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组织模式是基于语音业务等相对较为稳定业务结构设置,或许可以保证执行力,但是也可能抑制创新。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最容易与用户脱轨,在传统的通信业务上,可以通过这一模式运作,是因为通信业务具有标准性、统一性,方便统一的计划和安排。而涉及到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往往更加繁琐,更加富有变化,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组织模式已不能完全胜任灵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运营。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扁平化,要求企业须做出扁平化组织变革。一方面是企业组织的扁平化设置,可以减少组织层级,机构精简,流程环节少,决策效率高,机制灵活,人员精干,这对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企业对市场、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决策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互联网企业保持持续创新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

是企业管理扁平化,各部门和员工拥有相应的决策权,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苹果公司,没有等级制度,员工获得更多的权力,员工之间相互平等、尊重,员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提自己想提的建议,工作自由,苹果公司才能够推出时尚、令人疯狂、与众不同产品。

二是建立移动互联网业务前台营销管理部门。

在通信运营商中,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营销并没有专业主管部门,往往与传统的通信语音增值业务一并管理,如中国联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营销和固网增值、移动网语音增值一并由产品创新中心或相关部门管理,这表明移动互联网业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通信运营商信息传递速度慢、反应迟缓、不能有效的针对市场需求开发相应产品。

移动互联网业务与传统通信业务不同,它不像传统的通信业务,由供给决定需求。移动互联网业务纯粹是由市场发起,是用户意志的完全体现,用户需要什么,马上就有相应的业务出现。因此,移动业务市场呈现市场空间大、需求差异大、需求变化快等属性,如果没有专业部门去进行营销管理,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取用户需求,不能集中力量做好业务工作,难以深度挖掘分析客户信息,最终造成移动互联网业务信息单一、供给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等情况的出现,不仅耗费资源,而且永远慢半拍。

面对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在建立前台营销管理部门的基础上,亦可进一步冲破组织牢笼的限制,适当放权,以公司化的形式独立运营移动互联网业务。既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性与传统运营商的组织架构格格不入,那么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剥离出去,独立发展。通过公司化运营,摆脱既有机制的素服,可以在实际运作中各家高效快速的进行移动互联网业务竞争。

三是着手建立移动互联网业务服务后台支撑团队。

在传统的“封闭花园”模式下,通信运营商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存在着应用服务类别少、业务模式单一、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非传统力量,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以智能终端、桌面互联网产品为利器,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通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竞争形态。

篇5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及市场规模均有比较良性的增长。”易观智库相关数据显示。而对比2009年到2011年市场规模的构成变化可以看出,2011年移动购物与无线广告在规模占比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移动购物,从2009年的规模占比3%增长到11%。“这表明,用户对通过移动终端购物的习惯,正逐步得到培养。”

用户购物习惯逐步得到培养,自然会推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壮大。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方丽表示:“预计2012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有机会在2012年突破6亿。届时,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有望超过互联网的用户。”

多方力量推动市场扩张

对于未来一两年移动互联网仍将保持高增速的原因,易观国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移动应用的多样性持续激发用户需求。新兴应用激发了用户的需求,刺激用户转变成为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逐步从工具类应用向内容类应用和社交类迁移,例如微博、手机阅读、LBS等新兴应用。用户对此类应用不仅有一定需求,且对应用有一定粘性。

其次,移动互联网终端奠定了用户高速增长的基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导航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承载了移动应用,尤其是终端价格的持续走低,使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机会也大幅增加。

第三,互联网巨头厂商的推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移动互联网的开放不再把用户捆绑在运营商体系之内,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互联网厂商及移动互联网厂商纷纷进入市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移动的互联网”,更多互联网应用的迁移,促使更多的PC网民转换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

新盈利点有望涌现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及市场规模扩张,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厂商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加大,反过来有机会在互联网上拓宽市场;另一方面,产业间的合作会不断增多,互联网厂商将移动互联网作为自由业务的延伸,新的盈利点将会不断显现。

最先可以预料到的,是互联网巨头对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并购将延续。

篇6

从字面上看,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虽其本质上仍是互联网,但由于整合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而被视为互联网的“升级版本”――下一代互联网,即Web3.0。在移动互联网中,电信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硬件制造商则将应用捆绑在移动终端中。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最大好处便是实现了从“互联网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到“人在哪里,互联网就在哪里”的转变。

世界知名风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2011)》分析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十个方面,包括移动平台进入大众市场、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社交网络加速向移动网络发展、移动网络使用时长增加、移动广告成长迅速,但遭遇成长烦恼、移动商务改变购买行为、虚拟物品及应用内商务出现等。传奇风投、KPCB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曾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社交网络创新者正为用户重新想象和重新定义一个网络,这一网络超越文档和网站。他提出的“SOLOMO”概念,即“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见图1)因描述出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而广为人知。①

图1:约翰・杜尔提出的SOLOMO概念

移动互联网自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来看,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定位服务)、移动SNS、手机浏览器、手机游戏、无线音乐、移动阅读、移动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内,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力。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还因其具有“颠覆传统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潜力而引起广告业界人士普遍关注。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前景可期

移动互联网广告的接收终端除智能手机外,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终端,因此,移动互联网广告并不完全等于手机广告。尽管如此,由于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中普及程度最高,所以以下有关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预测均以智能手机为重点:

尼尔森移动业务研究(Nielsen Mobile report)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移动广告量增长14.3%,全美手机使用者对移动广告记忆率高达89%,通过移动广告产生的转化率是网站广告的5.3倍,可见手机广告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随着智能型手机数量的不断增长,未来的移动广告市场会非常大,前景看好。而长时间通过手机上网与进行在线社交活动的族群,会是品牌广告主锁定的广告目标群。各机构对移动互联广告(手机广告)市场规模的预测虽不尽相同,但都描绘出一张诱人的“大饼”。2010年,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率先开动,向“大饼”下手。

2010年1月,苹果公司以2.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移动广告公司Quattro Wireless,并利用其平台创建移动广告网络iAd。同年5月,美国监管机构正式批准谷歌收购互联网广告平台公司AdMob的交易,在这笔交易中,谷歌出价7.5亿美元将AdMob收入囊中,以对抗苹果的iAd。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风气之先者”,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内的举动具有“标杆”意义。一方面,两大公司的举动成为移动互联网在经历了2000年~2006年的“早期市场萌发阶段”和2007年~2009年的“市场迅速起步阶段”之后,进入第三阶段的表现之一。另一方面,两大公司的举动也拉近了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现实”与“想象”的距离,使行业追随者更确信“是时候释放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所具有的分裂媒体行业的力量了”。

虽然总的来看,目前移动互联网对传媒广告市场生态的搅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考虑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强劲的生长潜力,可以预期的是,不管是苹果公司让开发人员把复杂、互动的广告整合入他们为苹果应用软件商店(App Store)开发的软件中,还是谷歌公司着重在移动网页上提供广告,都会搅动全球广告行业发生巨大变化。

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简介

在AdMob的示范作用下,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在全球快速普及,中国亦不例外。2010年,中国不少原来以Wap广告平台起家的公司,或者传统的广告公司纷纷将发展战略延展至移动互联网广告,以AdMob为模板,推动中国大陆进入移动互联网广告元年。目前来看,中国App开发者使用较多的移动广告平台主要有AdMob、亿动智通、易传媒、架势、哇棒、微云、百分通联、VPON等。这些移动平台的一般运营模式如图2所示:

图2:移动应用广告平台一般运营模式

说明:本图参考了艾瑞咨询、果合:《iResearch&果合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研究报告(2011)》相关内容,省略.省略)对国内App开发者使用较多的8家移动广告平台2011年7月份的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②结果发现,以热门度指标(热门度是指某广告平台的展示量在芒果总展示量中的比例,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该平台被开发者接受并使用的程度)衡量,Admob(26.1%)、亿动智通(16.8%)、安沃(12.8%)居前三位。(见图3)

图3: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热门度统计(2011年7月)

以填充率(填充率是指App 向广告平台请求广告和实际展示广告数量之间的比率,是影响开发者收入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广告平台是否有足够广告客户的重要依据之一)衡量,亿动智通(92%)位居第一梯队,微云(79%)、多盟(75%)、百分联通(72%)、AdMob(30%)位居第二梯队,有米(64%)、安沃(63%)位于第三梯队(见图4)。

图4: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填充率统计(2011年7月)

以点击率(点击率是指广告被点击次数和展示次数之间的比率,是反映广告平台技术实力和广告投放精准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衡量,安沃(4%)位居第一,以LBS 为特色的移动广告平台Vpon(3.6%)位居第二,有米和多盟则以2.9%的点击率并列第3 名(见图5)。

图5: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点击率统计(2011年7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展望

移动互联网广告虽然与传统广告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但仍未脱离“广告”的基本范畴,其存在的前提仍是广告主需要购买触达产品/服务/品牌目标消费者的机会,以获得竞争优势。广告主对传统广告的需求从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延展至移动互联网,仅仅是随动消费者媒介接触行为的结果。并且这种随动场景早已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媒介形态演变过程中一次次演练过。广告随动媒体形态演变不断“开疆拓土”的趋势不会止于移动互联网广告――就像不曾止于报纸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一样。虽然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左右其发展步伐与发展方向,但我们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展望:

(一)移动互联网广告顺应时展潮流,优势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WOOBOO在一份报告中将手机广告(移动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加以对比,认为前者在到达率、随身性、互动性、专注性等方面不仅优于印刷类媒体、广播、电视,而且还优于传统互联网广告(见表1)。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点击率(哈伊姆认为用户点击移动广告的频率是PC广告的5~8倍;美国一家调研机构报告称,位置相关的广告能够有效提高广告点击率,甚至达到50%)、转化率(尼尔森报告指出通过移动广告产生的转化率是网站广告的5.3倍)、投放精准度、效果监测精度等亦均优于互联网广告……基于以上优势,移动互联网广告有着光明的市场前景。艾瑞的《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也预测,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2亿元逐年增至2015年的245亿元,2011年与2012年的增速均超过100%(见图6)。

表1:手机广告与传媒媒体广告比较③

(二)谁将主导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产业链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掌握移动互联网渠道优势的运营商、掌握用户/流量优势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掌握内容与广告客户资源的传统媒体有望择机而入,整合现有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成为市场“掠食者”。

参照中国团购网站的发展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活跃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资质。甚至可以说,一些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成长为广告领域的一棵参天大树,其出生只是为了率先实践这种运营模式,等到其他大公司看到其成长潜力时,再“待价而沽”(就像AdMob纳入谷歌囊中那样)。这些活跃的市场先行者虽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味道,却也会在为早期的市场培育立下汗马功劳之后,给创业者带来不菲的回报。

从美国的经验看,谷歌与苹果已分别控制AdMob与iAd,成为美国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的“执牛耳者”。与单纯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相比,谷歌与苹果的优势除规模庞大、资金充裕外,还在于谷歌已从事互联网广告N多年,积累起丰富的客户资源与互联网广告运营经验以及巨大的流量,而苹果则拥有由无数“果粉”组成的忠诚用户及运营App Store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参照,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目前涌现的众多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有可能将来会被掌握移动互联网渠道优势的运营商、掌握用户/流量优势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掌握内容与广告客户资源的传统媒体择机整合掉。一方面,大型组织/公司因拥有雄厚资金而具有“赢者通吃”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型组织/公司对广告领域内关键资源的掌控使其有能力将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迅速推进。

1.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

运营商所拥有的渠道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掌握无线接入并拥有上网资费定价权。移动互联网由电信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因此,移动互联网广告基础渠道掌握在电信运营商手中。上网资费实际上是用户利用运营商通路所支付的费用,是制约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及移动互联网广告商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中国运营商寡头垄断的情势,上网资费的定价权掌握在运营商手中。

其次,建立起拥有大量且直接的App资源并兼具渠道特征的应用商店。效仿苹果公司的APP Store,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已拥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分别是中国移动的Mobile Market(简称MM,2009年8月正式上线运营),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2010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和联通的沃商城(2010年11月正式上线运营)。三家应用商店亦仿效苹果APP Store的做法,以允许应用开发者在应用中内嵌广告的形式,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广告活动中来。

以传统产业相比,如果无线接入类似传统产业的“运输道路”,应用商店则类似沃尔玛之类提供“一站式”购物的商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时掌控“运输道路”与“一站式”购物商场的运营商有能力成为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掠食者”。

2.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拥有流量/用户优势

从1999年起算,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已有十多年互联网广告经营经验,其间积累起丰富的广告客户资源与广告运营经验,随着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兴起,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很有可能会将原有的互联网广告业务拓展至移动广告领域。与其他可能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掠食者”相比,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更具优势的资源在于利用搜索、社交媒体、影视娱乐、音乐、视频、游戏等聚集起的大量用户/流量。如果说,传统媒体依靠内容凝聚收视率、发行量并将收视率、发行量转化为广告收入,那么,移动互联网广告则依靠应用服务凝聚流量并将流量转化为广告收入,拥有的用户/流量越多,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内掠食的机会就越大。

3.传统媒体:拥有信息内容及广告主资源优势

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广告领域内“摸爬滚打”的时间更久,既积累起丰富的广告客户资源与广告运营经验,又直接生产新闻、娱乐等内容信息。并且,在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收入仍远远大于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的情况下,传统媒体有足够多的时间将传统媒体广告经营延展至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

(三)争取广告主的认可与信任仍是移动互联网广告业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关键

从1999年到2009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从零发展到200亿元用了10年时间。这10年既是广告从业者摸索新广告形式、重新了解消费者的10年,更是让广告主逐渐认识、认可互联网广告的10年。移动互联网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亦需要尽快争取广告主的认可。

1.开发更多富有亲和力的广告形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广告形式包括:图片、文字、插播广告、html5、重力感应广告等。点击后的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尽管这些形式已较传统互联网广告丰富了许多,但是广告主的期待更高。更易用、与目标消费者相关性更高、更有趣、更能吸引用户参与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形式有待开发。

2.尽快确定能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的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找到与其他广告形式配合运用的“最佳方案”

广播广告的出现没有消除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的出现没有消除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互联网的出现没有消除传统媒体广告,顺应新技术潮流而生的移动互联网广告亦不会取代旧有的广告形式,只会丰富已有广告形式。移动互联网广告要想尽快站稳“脚跟”,就必须找到能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征的、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并探索出与其他广告形式配合运用的“最佳方案”。

注释:

①【美】马特・默菲(Matt Murphy),玛丽・米克(Mary Meeker):《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2011)》,百度文库

②以下关于热门度、填充率、点击率的数据与图表均引自《芒果2011年7月国内移动广告平台数据报告》,百度文库

篇7

经历多年的发展,全球云服务市场走向逐渐明朗,云计算正在成为巨头们的游戏。中国云计算市场与世界领先的美国相比,整体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云计算能力由大型IT、互联网、电信运营商等企业主导的情况,符合全球发展趋势。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简称“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总经理吴湘东看来,云计算是这三大阵营IT转型输出的必然结果。他说:“IT企业转云是必然趋势,互联网企业顺应业务发展将IT云化并输出的路径也很明显,运营商做云则关系未来的发展。云计算将成为像水一样的基础资源,运营商的角色就是将云的功能变成标准化组件提供给整个社会,服务‘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向各个行业渗透的过程。”

云计算模式的关键一步是将分散的资源虚拟化并集合起来,满足资源弹性调度的要求(效率问题),以及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能力问题)。但也有人从应用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数梦工场王巍从大数据的角度谈到,云计算首先是一种超级计算能力,先解决能力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总而言之,云计算的关键是集合资源的能力,即资源池的规模是一切的基础。尤其对公有云来讲,规模决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也解释了为何惠普投入10亿美元发展公有云却未吹起多大涟漪,不得不宣布明年1月起关闭Helion服务。

对于云服务商规模和产业发展深度的关系,Unix-Center.Net创始人蒋清野进行了初步划分,他将公有云(包含托管云)服务商按虚拟机的数量分为五个阶段:5000台以下为概念阶段,5000~10000台为原型阶段,10000~50000台为成长阶段,50000~100000台为成熟阶段,100000台以上为产业阶段。参考2014年Rackspace的情况,100000台虚拟机对应的物理服务器数量大概在20000~30000台之间。照此标准,中国公有云市场总体还处于原型至起步阶段之间,市场需求还未爆发。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亚马逊、微软、IBM、SAP等有重要影响力的外资云服务商悉数落地,BAT以及金山、青云、七牛、Ucloud等互联网企业高调出场,华为、联想、浪潮、曙光等ICT厂商也强势加入,世纪互联、企商在线、首都在线等IDC正在转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作为基础运营商自然占据一席之地。眼下,由市场需求所决定,企业云服务商现有的服务以托管私有云(专有云)或者混合云为主,从而造就企业云市场三股主要力量——IT巨头(IBM、微软等)与IDC的组合,互联网巨头(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以及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三足鼎立之势。

未来,如果企业能够将自建私有云转向托管私有云,中国云服务市场的体量将有一次大的飞跃。同时,如果“互联网+”能够广泛落地,更多的传统企业能够真正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工具为自身服务,中国云服务市场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竞争虽然激烈,但市场才刚刚起步,能否借“互联网+”起飞显得尤为关键。

“互联网+”带给云计算的机会

“互联网+”下的传统行业转型将百花齐放,但云计算的使命却相当明确——首先要为传统行业提供一个互联网化的基础平台,其次要针对具体行业打造上层应用。目前,政务、医疗、教育、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互联网+”实践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确实给云计算产业带来大量机会。

·互联网+政务

政府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首先明确了互联网+政务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智慧政务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智慧政务的前提是信息和数据共享,消除“证明你妈是你妈”,“一个监控杆上安装几十个摄像头”这类现象。互联网+政务首先需要政府管理创新,需要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为政府搭建政务数据的后台,形成统一的数据池,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数据转化成生产力,用于公共服务。

目前,水电煤缴费,交通违章查询、缴纳罚款,医院预约挂号,缴纳社保、结婚登记等公共服务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老百姓已经享受到互联网+政务带来的“一站式”服务的便捷,而政府也距离真正的服务型政府更近了。

·互联网+医疗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风生水起,但只是额外增加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通道,并没有解决当下医疗系统的实质性问题,并未改善医生、患者与医院三方的衔接流程。互联网+医疗只有延续医疗信息化的进程,依托云计算平台将医疗数据上“云”,真正达到信息共享互通,才能为医生“松绑”,才能真正打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让医院愿意将这些数据分享出来。云服务将计算、存储、网络作为服务收费,互联网+医疗同样可以将医疗数据资源作为服务收费,医疗云平台甚至可以参考互联网的基础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采购或者输出数据。只有确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三方利益的平衡,互联网+医疗才能真正向前发展。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样式的多元化,打破教育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所以,教育和医疗的模式相似,核心在于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个过程的阻力可能没有医疗行业那么大。

·互联网+制造业

互联网+制造业驱动制造业向着智能制造和社会化服务型制造的方向发展,其中智能化方向要运用物联网实现物理单元和智能控制和组合,社会化服务化则依靠工业化互联网监测维护、售后服务,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云计算在其中依然发挥平台的作用,帮助制造业企业承载各类数据和应用。

·互联网+服务业

这是互联网最先深入的领域,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结合社交、O2O、LBS等创新,服务业企业通过各类移动应用广泛地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包括网络购物、团购、美食、生活资讯、地图、旅行、天气、导航、健康、电影等。服务业同时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领域,PaaS平台在推动整个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谁在为“互联网+”蓄能?

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与其说“互联网+”带给云计算机会,不如说“互联网+”赋予云计算使命,“互联网+”需要建立一个超大体量的云生态系统,下层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支撑,上层应用满足不同的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这个趋势下,云计算市场的前景不可估量。

三大阵营中,亚马逊、微软、IBM等海外IT巨头长于技术,并联合国内的IDC提供本土化服务。比如IBM和世纪互联的合作,将其面向企业级客户的混合云服务CMS引入中国,微软也和世纪互联合作推出Azure、Office365服务。目前CMS已经获得航空、制造、医药、金融等高端客户的认可,微软的Azure发展也不错,但总体来看,这些“外来和尚”的发展之路不会太顺利,一是对合作项目缺乏控制权,亚马逊AWS在2013年即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然而时至今日也未能具备本土服务能力;二是政策越来越向自主企业偏离,本土服务商尤其是电信运营商这类国有控股服务商将抢得先机。

再看互联网阵营,阿里云、腾讯云在中小企业、互联网创业者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一方面得益于强大的技术和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则因其不遗余力地投入价格战。但是所有的云服务商都明白,公有云市场的热度最大,但盈利的可能性也最小。亚马逊AWS、Google GCE、阿里云、腾讯云等公有云服务商,都在努力向企业级市场渗透。据媒体报道,阿里云服务的客户已经涵盖电子商务、数字娱乐、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气象、政府管理等多个领域。

IDC阵营规模较小,虽然靠与国际巨头的合作获得不少关注,但对于客户而言,IDC服务商的资源和运营能力不及电信运营商,聚焦中小客户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互联网+”的重量级选手是大型行业企业,聚集在金融、能源、制造业、广电等领域,这一块市场利润丰厚,却也存在不低的门槛。国内的ICT厂商过去在这些行业有不错的客户积累,结合原有的IT系统拓展混合云部署的话,这类IT云显然有巨大优势。但中国本土的IT厂商对直接发展云服务是非常谨慎的,华为云对自己的定位就很明确,立足企业云(指原有客户在混合云方面的需求),在公有云市场仍将和运营商合作。

最后看电信运营商的发展:2009年,中国移动基于南方基地推出“BigCloud——大云”;同年,中国电信启动天翼云计算计划,随后在2012年3月,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成立,正式推出天翼云品牌;2013年6月,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简称“联通云公司”)成立,推出“沃云”品牌。三大运营商均已完成从提供IDC资源到提供云计算服务转型,而且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尤其是面向“互联网+”的云资源能力储备方面,仅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的虚机能力已经远超10万台。

在云计算领域,电信运营商具备许多先天优势:第一,电信运营商掌控全国的带宽资源;第二,电信运营商拥有国内最大的IDC资源,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的数据显示,国内超过70%的互联网内容与服务都托管在中国电信的数据中心和云资源池中;第三,电信运营商拥有积累深厚的政企客户资源,这是云服务利润的保证;第四,电信运营商拥有强大的技术、运营实力;第五,电信运营商具有构建完整的“云-管-端”的能力,可以将云计算与物联网、智慧产业深度整合。

电信运营商领先于行业较早地制定云计算发展长远规划,并且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副总经理徐守峰表示,“互联网+”所需的资源,已经从宽带扩展到云、大数据、物联网,这些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的基础,基础性业务的定位对中国电信意味着,在企业整体的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有更多资源投入和倾斜。目前,电信运营商已建成的云数据中心规模已经远远超过IT、互联网阵营,并且这些数据中心也在为IT云、互联网云服务商提供托管服务。

结合多年的ICT整合经验,电信运营商借助商业合作伙伴的能力,以及开源的技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产品,既能快速切入市场,又能满足一些领域对自主可控的要求。电信运营商在行业市场切入较早,以中国联通为例,其云数据中心已承载了包括国家多个部委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国际客户的国内落地节点、金融机构的容灾备份中心、能源企业信息交互平台、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IDC中心。同时,三大运营商的渠道建设也是其他厂商无法相比的,多年的经营已经建成下沉到乡村级的渠道体系,可以更快地结合“互联网+”进行业务拓展。

为什么看好电信运营商?

篇8

Based on Research of Internet TV Technology and Its Operation Strategy

Sun Hong-bin Zhang Nan

(Zhengzhou Television Station HenanZhengzhou 450046)

【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Internet TV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services,Is the collection communication, Interne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integration of new technology,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V.At the same time of operation strategy of the market analysis,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V technology.

【 Keywords 】 internet tv technology;the key technology;operations strategy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电视技术伴随着我国科技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并在发展中走向成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电视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需求,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

2 互联网电视发展的现状

互联网电视技术是一种集互联网、多媒体和通讯于一体的服务技术,其可以以电视为终端向客户传输文本、音频、视频、图形等。相比较传统的电视机,互联网电视有着节目众多、选择自由以及交换性强等特点,互联网的发展是互联网电视的主要推动力。根据国家规划,到2015年,我国城市家庭互联网带宽将达到20M,其余地区将达到4M,为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保障。

互联网电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助力,传统媒体有着庞大的媒体资源和较强的制作能力,通过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给用户带来了很高的信任度。例如,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浙江、上海、湖北等数十个省市媒体都获批向互联网电视提供内容。

在互联网电视市场方面,互联网电视在2013年有了较大提高,其中主要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PPTV、小米、乐视、百度、腾讯等各大网络知名企业通过不同方式进军互联网电视行业,对互联网电视行业形成爆炸式推广;二是海尔、康佳等硬件商业生产公司也在配合性加强互联网服务性推广。

3 互联网电视技术热点

互联网的运行体系是互联网电视框架运行的关键体系,其运营体系层次是由用户层、终端应用系统、网络传输系统、业务支撑系统、内容资源层等部分组成。

3.1 用户层

用户层主要指互联网电视技术的使用者、体验者及需求者,是该商品市场消费的主体。相比较传统的用户,互联网电视的用户对商品的体验性能要求很高,不仅仅局限于听和看,在操作体验中的要求更加丰富。例如,多点触控、智能识别、第三方外设提供连接等。此外,互联网电视还要通过互联网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转换和共享。我国运营商在该方面主要通过PC、手机、消费电子等设备互联,完成优质媒体资源的共享。

3.2 终端应用系统

互联网电视终端操作系统主要根据电视界面及数据系统的拓展,其主要包括了新型软件应用的开发和硬件的配备。整个互联网电视终端框架的关键性技术有媒体播放技术、EPG展现技术和终端播放计费认证几个方面,其中主要以播放技术为主导,有着网络互联、功能拓展性强、操作互动性强等特点。当前世界可采用的主流有Linu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及其他智能平台,可凭借操作平台实现网络程序的拓展。当前市场中采用的互联网操作系统多为Android系统,通过与终端和互联网互联实现资源共享。运营商在研究中主要注重于用户层的自由选择、通过终端接入后实现高速网络搜索和节目下载(包括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等,最终实现程序和视频的同步、共享。

市场方面,智能操作平台在电视应用配置方面资源比较广泛,使用户层的消费成本投入减低。其数据来源主要依靠互联网及媒体信息,数据量比较大,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对资源进行调整。相比较传统的电视设备,互联网电视满足了互动操作移动性、可控制性、数据资源共享性等特性,给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拓展范围。同时给互联网电视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开展了一个规范统一的平台,对市场的引领、发展,监控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3.3 网络传输系统

当前互联网电视传输系统中主要运用开放互联网传输,实现了固网传输和无线数据传输。纵观我国网络发展史,固网数据传输主要是随着近几年城镇宽带网络建设脚步的加快而逐渐成为传输主流。相比较固网传输,无线网络传输受到很大的限制,其中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方面、设备方面等。和传统的传输系统相比较,互联网电视传输主要是依靠铜缆和光纤传输,在数据的稳定性、成本、运行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在网络传输技术方面,当前主要依靠视频编码与流媒体以及云技术。视频编码技术和流媒体在数据传输中的兼容主流和编解码技术是运营商在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互联网的冲击,云技术的使用对网路传输的影响也在增大。如何提高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使用率也是运营商研究的重点,其中主要可以通过节目内容云端统一管理、节目推动管理、资源共享管理等方面实现。运营商为保证网络传输速率,可以从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及内容虚拟化方面进行突破,提高流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4 业务支撑系统

在业务方面,运营商需要考虑到商业效益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市场来建立合理的业务系统,从业务行为以及流量研究中来提高运营商的业务水平。例如,对从户层的收看时段、播放数量、用户喜爱节目、用户选择范围等做出统计和调查等。运营商在调配业务系统的同时,要对资源进行规划、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来提高广告给运营商带来的效益。此外,受到数据量的影响,运营商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对资源进行调配,可以通过智能检搜索来实现,根据用户层在互联网多媒体节目中的数据选取来分析。

4 运营商的市场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对比,互联网电视具有播放资源充分、模式新颖、多端共享等特点,在市场上占着很大优势。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和应用与供应商、硬件供应商等有这很大的影响,在其商业模式和技术组合上一直是个重点和难点。

4.1 市场策略

在市场经营策略上,需要结合运营商、资源供应商和广告商,同时要对市场进行长期规划。开展IPTV服务和互联网电视的结合虽然可以对资源多次应用,但对未来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调控的作用不大。我国互联网电视运营采用“应用商店+管道+终端”的服务模式可以减少终端的成本,给后期IPTV的发展和互联网的业务规划提供了很大的调控空间,也可根据市场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性实现市场策略的规划和革新。

4.2 技术策略

在互联网电视技术策略的革新方面,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转变、IPTV业务模式的建立、公共互联网与专用互联网的组合以及资源优化处理等方式来改进。其中需要注意用户对资源的取向、市场模式的调整、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承载运行方案以及资源获取的途径和质量。

用户终端的转变是实现技术标准化的重点,关系着未来IPTV终端向智能化的转变、网络资源的筛选及升级等。运营商对该方面的要求是终端经济化、升级简易化和持续化,可有效地给运营商带来最大化利益。

5 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互联网电视的运行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市场运营策略等,对其中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以及互联网电视未来发展趋势没有做出深入讨论,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此外,运营商的运行模式和产业链的构建对互联网电视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文涛,张霁,王文涛.互联网电视现状及其政策分析[J].广播电视信息,2014,04:20-21.

[2] 夏勇.互联网电视技术方案分析与比较[J].电视技术,2012,36(20).50-55,64.

[3] 王江.互联网电视技术方案分析与比较[J].新闻传播,2013,12:191.

[4] 顾莉莉,周海涛.互联网电视技术方案与业务模式探讨[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2,06:23-24.

篇9

首先,硬件配置成为各终端厂商与电信运营商关注的重点。2012年以来,随着小米、魅族、华为、中兴、联想等国内厂商不断推出显示屏、芯片、摄像头等配置较高,且售价适中的硬件产品,国内消费者对终端硬件水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大众消费者对“明星终端”的评价,目前还主要是集中对硬件方面的感受——时尚、好看、流畅的触摸屏幕、高像素等几个方面。因此,电信运营商希望终端厂商推出水平较高的硬件产品,并借此提高其合作终端的用户体验。

随着屏幕显示、电源充电、传感器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终端厂商将更多成熟技术应用于移动终端产品成为可能,这也驱使各终端厂商在硬件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篇10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WAP用户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构成主体。运营商下调WAP资费增加了用户手机上网的频率和时间,增强了用户上网体验的意愿。同时,终端厂商更多支持WAP2.0的新款手机,WAP网站不断优化用户界面和提供丰富应用服务,手机浏览器推广使用,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手机上网的用户体验。此外,随着运营商加大手机上网概念的宣传力度和范围,提供更加优惠的资费套餐,手机上网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响应。由于受到手机硬件和上网速度的限制,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访问WAP网站成为其获取手机上网体验的初始选择。

艾瑞咨询研究发现,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促使运营商着力发展移动互联网。运营商推出WAP等移动增值业务,对于增强用户手机上网意识和培养用户手机上网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窄带移动互联网时期,用户主要通过GPRS/EDGE等2.5G移动通信技术访问WAP站点获取信息服务。除了用户付费模式的移动梦网以外, Free WAP网站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促进了用户规模的增长。

3G商业化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由窄带向宽带演进发展的进程。目前3G市场处于培育期,3G网络覆盖率和终端价格是用户规模增长的基础。3G网络覆盖率低、终端价格贵和资费标准高等因素束缚了用户规模的发展。有限的用户规模不能形成促进3G业务快速发展的用户基础。尽管如此,运营商采取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为未来宽带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通过规模促销和调整资费,争夺3G用户市场,另一方面引导用户由2G向3G平滑过渡。

由于移动带宽资源的限制,高额资费标准降低了用户入网体验3G的意愿。随着3G LTE的演进发展,基站带宽容量增大和承载能力增强将促使资费大幅下降,从而降低用户对资费的敏感度。当然,是否实行不限制流量并且经济实惠的包月资费,完全取决于运营商的营销策略。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持续改善进一步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丰富的、高质量的应用服务又将促进用户规模的增长,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基于3G LTE的实现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突破性增长。

未来4G将实现移动带宽量级上的变化,引领宽带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方向。网络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接入方式多元化、终端融合和业务整合将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创新和丰富的应用服务,将扮演促进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的重要角色。

趋势二:以用户为中心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艾瑞咨询研究发现,电信行业经历IP化变革是互联网冲击和通信技术演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可管理的IP网络和形成对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控制力,是运营商长期以来实践的方向。面对市场竞争加剧,运营商实施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转型,决定了移动互联网成为运营商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正在经历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发展成为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服务的开放式网络。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运营商认识到不仅仅提供接入服务,更重要的是满足用户随需服务的诉求和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这种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核心的驱动力,改变了运营商重运营轻服务的旧有模式,重塑了运营商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

面对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巨大价值空间,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始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是促进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与终端厂商和服务提供商相比,运营商具有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优势,包括定制终端、语音和数据服务、计费等集成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开放式的发展理念和有效整合的一体化服务,决定了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方面的表现力。

趋势三:移动互联网形成三向竞合格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不断演变发展。过去,运营商占据了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链系统。进入2G时代,基于移动带宽提高和终端功能增强,移动增值业务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3G到来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正朝着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内容服务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芯片厂商等更多的新进入者,分割了原本运营商垄断的价值链系统。

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产生的巨大价值空间,诺基亚、苹果、微软、谷歌、腾讯等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和市场布局早已开始。这些非传统电信行业的竞争者对运营商的传统核心地位形成有力挑战。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过去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运营商对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绝对控制力。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迫使运营商必须为了应对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激烈竞争做好准备。经过在各自领域的快速成长,新的竞争者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领先企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庞大的用户规模、高效的产品研发能力、重视用户体验并且了解用户需求增强了新竞争者的竞争实力。

运营商、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三大博弈力量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三向竞合格局。运营商一方面应对包括网络、终端和业务在内的全领域竞争,另一方面在应用服务、渠道拓展等方面展开广泛的产业合作。

终端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争夺未来业务制高点。终端厂商的竞争对手日渐增多,谷歌、苹果等信息服务提供商和消费电子厂商已经大举进入终端市场。手机芯片和手机操作系统是手机终端市场竞争的核心领域。

凭借VoIP、搜索、电子邮件、Web2.0等丰富应用服务的成功实践、灵活的商业模式和累积的庞大用户规模等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一方面延伸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实现跨平台的业务扩展。

趋势四:营收分享成为移动互联网主流合作模式

移动梦网是中国移动实行营收分享政策的最佳实践。营收分享成为连接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三方共同价值的纽带。营收分享的理念主要体现在运营构建扁平化的开放式平台服务,平台接入的产品和服务都由专业化的制作机构完成,从而保证产品服务的高质量和低成本。通过营收分享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增强服务提供商参与平台经营的主动性。

除了运营商以外,信息服务提供商也在积极探索营收分享的合作模式。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的主营收入分别来自于:用户付费和企业付费。经过多年的商业运作和客户积累,谷歌、百度等信息服务提供商拥有了丰富的广告主资源和广告服务经验。基于把握消费者需求和精准广告营销,信息服务提供、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将广告主资源和用户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营收分享与合作共赢。

趋势五: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趋势

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从文本格式、铃声图片、WAP上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到多媒体信息服务。早期以短信服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扮演了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目前移动宽带和智能手机成为服务内容的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移动搜索、移动IM、移动SNS、位置服务LBS和手机游戏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经过终端融合发展的历程,手机终端发展趋向于更加贴近用户并且以满足个人需求为主。手机终端高度个人化的特征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长期目标是面向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无缝的移动信息服务,促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核心。无论在办公室、家庭还是在生产流通,在不同的需求场景下,个人和企业用户都可以高效、便捷和低成本地获取信息服务。卫星导航、移动定位和机器识别等移动互联网特色服务具有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未来将形成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推动力量。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必将主导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方向。

趋势六:移动互联网走向开放、协作和分享

篇11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业务融合 敏捷开发 用户聚合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1-0070-04

1 引言

移动通信网络业务与互联网业务正在进行深度的融合,呈现出移动互联网化、互联网移动化的特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网络应用技术的提升,移动互联网逐渐显露出其蕴藏的巨大新兴市场的潜力。移动互联时代变革发展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移动互联应用的融合与创新、移动终端体验的颠覆性优化、云计算应用形成强大的远端处理能力、网络的无线化和带宽的倍增、大数据的挖掘与处理并形成智能化的商业应用。当前无论是运营商、终端商、内容提供商还是传统互联网厂商,都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创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来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生存能力建设已成为业内企业的首要任务。为此,无论电信运营商还是移动互联网企业,都将面临品牌、产品、市场、运营、创新、用户资源和数据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竞争,而这些方面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相关企业业务发展的核心能力。

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及其行为分析

移动互联网是用户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互联网的一个途径,其特点在于能适应用户接入环境的动态变化,满足用户移动状态下动态变化的需求,提供连贯的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应用的个性化,而智能终端和多样化的应用也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对趋势把握的同时,只有准确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特征,才能把握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趋势和发展方向,找到应对其发展的核心要素。

市场调研显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以高中到大学学历背景的人群为主流;初中及以下人群由于受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限制,使用率稍低;硕士及以上人群由于领域专注的比较高,体验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热情并不高。主力人群大多集中在20~35岁,他们乐于体验层出不穷的创新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终端。这部分人群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客户根基,通过对这一消费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培养,可以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使用的大规模拓展。

从上网时间段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主要是在午间和夜晚睡前上网,而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更善于充分利用等车、等人、候机、乘车、如厕等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未来随着使用习惯的培养,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成为人们填充碎片化时间的有力工具,这也是微信5.0新增游戏功能的目的。

在上网地点分布上,大多数用户是在固定住所;同时,在乘坐交通工具中通过移动互联网访问业务已逐渐成为习惯。随着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的上网习惯的养成,包括车站、机场、洗手间等公共场所也逐渐成为人们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场所。

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环境激发了大量的用户需求,用户需要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使用任何屏幕(Anyscreen)来接入互联网使用任何业务(Anyservice)。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需求主要是即时通讯、信息搜索查询、音乐娱乐等。据Flurry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手机应用的使用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游戏,其次则是社交网络、新闻应用、娱乐应用等。2011—2012年中国手机互联网用户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率如图1所示。

针对用户的业务使用偏好,移动互联网提供的业务种类繁多,但各种应用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从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体系可以看到,手机即时通讯、手机搜索等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移动互联网的O2O特色应用如手机购物、位置服务、手机商旅等应用仍然由于产业链合作等原因尚未取得完善的发展。这也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即发展初期移动互联业务集中于满足用户信息和沟通需求,并以工具化、娱乐化应用为主,如手机即时通讯、手机音乐、手机报、手机浏览器等;发展后期则倾向于满足用户生活化、商务化的需求,如位置服务、移动支付等。

4 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业务核心能力

分析

从以上的用户特性和市场需求分析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与产品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企业要在这个环境复杂、变化剧烈、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谋求发展,必须具备一些核心能力,否则将迅速被市场淘汰。

4.1 业务融合创新能力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移动互联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发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整合优势,促进内容和应用体验趋向一致,努力构建开放性平台。当前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策略是把握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融合移动通信网络功能的优势,形成丰富的创新产品体系。同时,研究移动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以及在移动状态下对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基于手机移动性、位置性等特点,开发出深度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和应用。在业务平台层面,移动互联网要更多继承互联网的特点——注重用户体验,建设开放性的平台。在应用层面,创新主要基于用户身份、用户位置、用户习惯,细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吸引用户高度参与。

4.2 敏捷开发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端,人所处的环境是剧烈变化的,所处的用户场景很短暂,并不能持续,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投身于移动互联网,每天十几款应用上线,移动互联网正处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迅速让产品去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地升级进化,推陈出新,才是保持领先的唯一方式。同时要不断地倾听用户的反馈,不断地调整修改,然后决定后面的方向。所以,“快速迭代”是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要求,能否做得足够快已成为衡量一款产品研发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所以,必须具备敏捷开发的能力才能跟上移动互联网产品速度。同时需要建设高效的用户反馈渠道,重视反馈,快速响应,重视运营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为敏捷开发不断校准方向。

4.3 需求契合能力

当前人们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生活方式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需求很难有准确的把握,需要在试探中不断调整或更替。一款应用产品一定是为解决用户问题而开发的,但产品所预期满足的用户需求并不一定完全契合真实市场。为了使开发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市场广泛接受,必须要为产品寻找一个用户场景,然后根据用户场景寻找真实用户去检验产品的需求契合度;同时将产品放到一个群体中去检验它的传播速度、使用频率等,以此来快速检验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竞争遍布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策划、设计、开发、推广、运营的全过程。移动互联网产品要定位准确,功能简洁,在自身的优势范围内迅速形成竞争力,占领用户市场,培养用户习惯。除了功能性的需求契合外,非功能性的需求满足也很重要,非功能性需求可以概括为“产品轻、速度快、内容好、流量省”。

4.4 用户聚合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呈现娱乐化、社交化和自我实现化的趋势,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与运营应以这一趋势为导向,因势利导,迎合用户。因此,做好用户研究、分析用户行为、关注用户需求至关重要。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积极利用客户资料数据库和在线商业智能,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准确把握客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再根据这些行为模式量身打造应用,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例如在用户阅读体育新闻时马上向他推送球赛信息,在用户浏览汽车信息时及时向他推送车展信息。然后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分析,总结出一批有相同倾向的客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用户群体活动,如车友会、微信朋友圈等。用户应用需求层次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用户应用需求层次

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地理位置、使用时间都各不相同,而且猎奇心强,忠诚度低,个性化需求也极其分散,这导致用户的聚合度越来越低。所以一个新移动互联网应用要能够快速大规模聚集大量的用户,必须具备业务创意新颖、需求覆盖面广且层次高、可附着商业价值空间大、易于使用和传播等特点。微博就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用户聚合的成功典范,它成功挖掘出用户需要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获取社会影响力的需求,设计出关注与粉丝的主被动业务模式,同时在运营过程中采用名人、明星的示范效应,迅速聚合大量的互联网用户。

4.5 价值掌控能力

包括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应用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系统开发商、技术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在内的各类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相关的厂商都争相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整体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竞争格局显得十分繁杂。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竞争中,只有掌控高价值的核心环节才能稳固立足并谋得长远发展,其中有四个重要高价值环节,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必争之地:

(1)移动终端:终端是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和界面,很多用户的使用需求受终端内置应用的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竞争点之一。另外基于终端所能延伸出的产品、服务模式也是各类厂商竞相争夺终端把控权的主要原因。

(2)系统平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衔接移动终端以及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制高点所在。

(3)应用服务:应用服务是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所获得的最终服务,因此它是吸引用户的最关键因素,它可以拥有很高的用户粘性,并能带来很高的商业价值,所以应用服务也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的关键节点。

(4)网络通道: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中,通信服务运营权的垄断格局将逐渐产生变化,各类虚拟通信运营商即将出现,同时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厂商也可以自建网络通道,这将加剧移动互联网接入市场的发展和竞争。

5 总结

移动互联网潜力无限,市场巨大,但其竞争激烈,赢得用户才能赢得竞争,不管是移动互联网厂商、通信运营商,还是终端厂商,其自身的能力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通过对上述能力的平衡发展来奠定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业务与产品优势,获得强大的竞争力,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班晓芳,佟鑫. 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分析[J]. 电信技术, 2012(7): 77-78.

[2] 徐超. 中国电信开放式大框架初显“天翼空间”尚需填补“空白”[J]. 通信世界, 2010(9): 24.

[3] 艾媒咨询集团. 2012 Q3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季度监测报告[R]. 2012.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3.

[5] 易观国际,德勤华永.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R]. 2010.

篇12

 移动增值业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用户规模增长的日趋稳定,用户对移动电话以及移动通讯服务的使用程度逐步提高,话音业务收入增长趋缓,移动增值业务已经成为拉动移动运营商收入的重要动力。同时,增值业务的发展增强了移动运营商的盈利能力,运营商正在与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加强合作,以进一步扩大增值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

 移动互联网服务类型日益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提供WAP服务的网站已经达到10万个。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类型上来看,初步服务格局已经形成。一方面,与传统PC互联网类似的,移动门户、移动搜索、手机游戏、移动IM和手机视频成为目前主要的服务类型,同时,在细分领域当中也呈现出了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从手机作为服务终端的角度上,一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软件也迅速发展起来,例如UCWEB、V8书客、尚邮、瑞图等软件。

 手机操作系统、移动开放系统及移动widget技术竞争是重要的技术和竞争趋势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向3G时代的迈进,智能手机成为应用3G服务越来越重要的终端。而抢占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则成为发展的重点。与互联网对比后可以发现,操作系统的竞争往往是产业竞争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某个操作系统成为市场的主流,围绕此操作系统所做的应用开发也就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因此,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出现的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以及Android的竞争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前的基础和缩影。

中国移动即将推出的开放移动系统(Open Mobile System,即“OMS”)将成为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对产业格局造成深远的影响。OMS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开源和开放,可以让各种主流的互联网应用在跨平台的领域上实现。Widget最初是由雅虎推出的免费并开放源码的桌面应用程序平台。由于不同的Widget类型都是基于的相同的技术基础,因此不论是在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通过搭建widget平台而形成开发的生态系统成为众多企业的追求。中国移动OMS的推出将较大的推动widget的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全新的体验。

 手机游戏占据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的最大比重得益于手机上网速度的提高以及上网资费的下降,手机游戏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其收入比重达到29%,其次为移动音乐,占据27%的市场份额;接下来依次为移动IM、手机视频、移动广告、移动搜索以及移动支付。

 3G牌照的颁发及移动上网资费下调有利于移动互联网发展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宣布,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时发放3G牌照。3G牌照发放后,电信运营商开始对上网资费进行了调整。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旗下全球通、动感地带及神州行畅听卡用户GPRS包月资费已经全面下调,除原有套餐内含流量加倍外,超出部分的流量费用由0.03元/KB降为0.01元/KB,下降幅度超过66%。而中国电信更是以免费上网为有引诱来推进新到手的后付费套餐业务。中国联通也推出了类似的措施。类似数据业务资费下调刚起帷幕。可以看出,在中国等待多年的3G牌照发放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后,重组后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将不遗余力的在3G时代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而伴随3G网络与业务而来的,诸如上网资费下调等因素有利于运营商吸引更多用户积极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与服务,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目录

主要结论与观点2

研究摘要8

研究定义8

研究方法8

一、全球移动互联网2008年发展概述10

1.1发展现状10

1.1.1产业市场规模10

1.1.2产业结构12

1.2产业特点13

1.2.1 2G-3G让移动互联网面临加速发展的新机遇13

1.2.2 LTE成为全球3G未来演进的共同方向13

1.2.3 HSPA网络快速发展,3G业务运营环境大为改善14

1.2.4在亚太地区之后欧洲成为3G用户和业务增长的新中心14

1.2.5创新3G业务定位不同用户需求15

1.3主要国家与地区15

1.3.1欧洲15

1.3.2韩国16

1.3.3日本16

1.3.4美国17

二、中国移动互联网2008年发展概述18

2.1发展现状182.1.1产业环境18

2.1.2市场规模与增长21

2.1.3市场结构22

2.1.4市场盈利水平23

2.2基本特点24

2.2.1移动增值业务逐渐成为电信运营业主要驱动力24

2.2.2网络升级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更多发展空间25

2.2.3移动互联网服务产业链条逐渐成长成熟25

三、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分析27

3.1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27

3.1.1产业链概况27

3.1.2特征28

3.2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市场发展趋势29

3.2.1产业生命周期分析29

3.2.2产业链价值流动31

四、移动互联网用户结构分析33

4.1性别结构33

4.2年龄结构33

4.3学历结构34

4.4收入结构35

五、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细分市场发展状况及其竞争状况分析36

5.1移动门户36

5.1.1发展现状36

5.1.2盈利状况37

5.1.3竞争格局37

5.1.4主力企业评价38

5.2移动视频39

5.2.1发展现状39

5.2.2盈利状况40

5.2.3竞争格局41

5.2.4主力企业评价42

5.3移动即时通讯43

5.3.1发展现状43

5.3.2盈利状况43

5.3.3竞争格局44

5.3.4主力企业评价45

5.4手机游戏46

5.4.1发展现状46

5.4.2盈利状况48

5.4.3竞争格局48

5.4.4主力企业评价51

5.5移动搜索52

5.5.1发展现状52

5.5.2盈利模式分析53

5.5.3竞争格局54

5.5.4主力企业评价54

5.6移动音乐55

5.6.1发展现状55

5.6.2盈利模式分析56

5.6.3竞争格局57

5.6.4主力企业评价57

六、未来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分析59

6.1产品技术趋势59

6.1.1操作系统竞争转向手机战场59

6.1.2移动开放系统将主宰移动互联网市场59

6.1.3移动widget技术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推进因素之一60

6.2应用(业务)创新606.2.1手机游戏领域将借3G加快发展60

6.2.2位置服务空间尚待挖掘60

6.2.3垂直移动搜索仍然是近期主要模式61

6.2.4移动社区全球成功经验为中国互联网指路61

6.3市场演进61

6.4厂商竞争趋势61

七、未来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影响因素及市场发展预测63

7.1影响因素63

7.1.1有利因素63

7.1.2不利因素64

7.2 2009-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预测65

7.3 2009-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结构预测66

7.3.1用户结构66

7.3.2服务内容结构66

7.3.3收入结构67

八、发展建议69

8.1对运营商的建议69

8.1.1加强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发69

8.1.2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推动产业链协调发展69

8.2对投资机构的建议69

8.2.1移动门户69

8.2.2移动搜索70

8.2.3手机游戏70

8.2.4移动IM 70

8.2.5手机视频70

表目录

表1 2007-2008年中国手机宽带互联网用户规模20

表2 移动网络升级带来的增值业务提升25

表3 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服务类型及代表企业26

表4 新一轮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实力比较28

表5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29

表6 2008年空中网主要竞争策略39

表7 移动视频主要盈利模式分析40

表8 2008年上海文广主要竞争策略42

表9 2008年中国移动主要竞争策略45

表10 手机游戏的分类47

表11 手机游戏的主要盈利模式48

表12 2008年盛大数位红主要竞争策略52

表13 移动搜索分类52

表14 2008年易查主要竞争策略55

表15 2008年12530主要竞争策略58

表16 北京移动GPRS套餐方案64

图目录

图1 2002-2008年全球手机用户数和互联网用户数规模10

图2 2003-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11

图3 2004-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收入规模11

图4 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结构12

图5 2002-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19

图6 2004-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20

图7 2003-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21

图8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市场结构22

图9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经常使用的服务23

图10 2004-2008年中移动、中联通增值业务收入占比24

图11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27

图12 中国电信业重组情况28

图13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生命周期31

图14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性别结构33

图15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34

图16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学历结构34

图17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收入结构35

图18 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格局38

图19 2008年中国移动视频市场竞争格局41

图20 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格局44

图21 中国手机游戏产业链47

图22 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竞争格局49

图23 2008年短信手机游戏SP排名及市场份额50

图24 2008年WAP手机游戏SP排名及市场份额50

图25 2008年JAVA手机游戏SP排名及市场份额51

图26 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格局54

图27 中国移动音乐盈利模式56

图28 2008年中国移动音乐品牌结构57

图29 2009-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收入规模预测65

篇13

在功能手机时代,日本曾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大国,由日本首创的运营商――SP模式、二维码、手机钱包等移动互联网服务,曾经深刻影响了世界。

作者认为,日本是全世界移动互联网最成熟的市场之一,日本市场的经验教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产业链各方少走许多弯路。如果抛下成见多看看日本,会发现我们的信息通信行业和日本有许多共同之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