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分论点

高中语文分论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21 16:50: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语文分论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语文分论点

篇1

目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已经使用多年,对这本教材自然是见仁见智,笔者在多年的使用中也对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优缺点

没有一套教材是完美的,尤其是对于语文这种感性因素最强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笔者认为,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优点是非常明显的,占绝对的主流地位,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可改进完善之处。

1.优点

(1)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较好

语言教学的一大特点是注重人文性,注意将思想情感尤其是文化因素融合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人教版的写作专题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是非常好的,比如,“亲近自然”“人性光辉”等栏目强调写作要投入情感,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非常执著的。

(2)写作和阅读的结合非常有机

写作和阅读本质上是一体的,但是在日益分化的教学安排中,不可避免地这些结合被割裂了,而人教版很好地融合了他们,将写作专题和阅读专题结合在一起,如必修一中阅读课文多是写人记事的,写作专题中也就主要培养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和技巧,而且还对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客观上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3)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新课程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及学习中的探究性、合作性,人教版的教材写作专题都包含“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等环节,客观上为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奠定了

基础。

2.缺点

(1)编排的形式有待更加灵活

人教版的写作部分基本是按照“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几个部分,学生长期按照这个套路来学习,难免会有一些烦躁感,觉得写作有点枯燥。

(2)文体的选择性有待优化

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已经足够让他们开始较灵活地文体写作,而人教版必修一和必修二主要培养学生写记叙文和散文的能力,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主要培养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使得写作教学只能按部就班,让学生的写作需求受限制,缺乏选择性。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教材写作部分的优缺点,笔者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注重充分把握优缺点,以教材为基点,提高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重点策略:

1.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在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大作文”和“小作文”的写作形式,争取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多元化、写作类型多样化。在“大作文”的写作中,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进行,一般是以专题的形式来写,在“小作文”的写作中,一般灵活多变,根据社会生活热点话题来进行,而且文种多样,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研究等方式来进行,不一定是严谨的叙述、说明、议论等中规中矩的正式写作格式。另外,笔者除了上述的做法,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多元化能力水平。

2.通过营造更加开放自由的写作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写作本来是没有严格的形式和要求的,历朝历代的主流写作形式都是对以前文种和写作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因此,笔者也不囿窠臼,力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以建立更加自由的、开放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聪明才智,自由书写生命。不能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在根本上抹杀学生的创造力,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笔者一是在内容上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让他们认真观察对象,二是放宽对文体的限制,尽量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写作的自交给学生。

篇2

对于高二的学生,主要做法是:前一天给学生一个中心论点,第二天上课前要求学生围绕给定的中心论点提出至少2个分论点,然后根据分论点展开3~5分钟的演讲。对于高三的学生,主要做法是:上课前给学生一个中心论点,给学生3分钟时间构思,要求学生围绕给定的中心论点快速提出3个分论点,选择其中一个分论点,做具体展开论证,可以是道理或事例分析;然后用2分钟时间请一个学生来作即兴演说。以此来训练学生快速提出分论点的能力,从而达到快速作文的要求。学生经过长久的训练,以说促写,量的积累,就有可能产生质的提升。

二、提取分论点方法

篇3

一、纵向开拓

纵向开拓,就是循着事物的内在联系,将一个道理(论点),分成若干分论点,让思维顺着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特殊到一般,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由历史到现实等的路子一步步地深入展开说理.在论证上表现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多采用引申,层进,演绎等推理方法。高中语文第三册鲁迅的《灯下漫笔(节选)》就是纵向开拓,层层深入论证的典范。

最近给同学布置过一道老作文题《谈“忍”》。如果要以“要有忍的美德”为论点,论证思路就可以这样开拓:(1)忍是一种美德,能使人得益。因为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不如意的,令人气愤发怒的事;发怒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就会坏事,所以要提倡忍。(2)青少年情绪偏激,好冲动,尤应有忍的美德。(3)但忍是有原则,分对象,有限度的。对坏人坏事决不能“忍”。(4)忍是一种修养,所以应从加强思想修养入手,培养忍的美德。

第一层阐述忍的原因;第二层进一步阐述普遍性中的特殊性;第三层又进一步阐述“忍”与“不忍”辨证的对待;第四层揭示“忍”的实质.这样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展开说理,文章思路自然畅达,论证也就深透了。

掌握这种开拓思路的方法,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作深入的分析.同时要特别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纵向开拓的前后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二、横向开拓

任何事物都由许多“要素”构成,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或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横向开拓,就是从几个角度去分析论证中心论点,即将论点分解成几个“要素”组成分论点,然后逐一加以论述,最后加以归纳,得出结论.课文《反对党八股》就采用的这种方法,将党八股的危害分成八个方面,逐一加以剖析,最后归纳。作文题目《昨天,今天,明天》也可以横向去开拓思路.在提出论点后,可做这样的开拓:

(1)有的人沉溺于昨天不能不能自拔。有的人因为他有辉煌的昨天,居功自傲;有的人则悲伤于昨天的失败或苦难(两者结果都是浑浑噩噩度日,不再有成绩)。(2)有的人老是幻想明天.有的人总幻想有朝一日成为伟人,或成为富豪,却不屑于今天;有些人则把什么都留待明天(两者结果都让时间白白流失)(3)但更多的人则注重今天,珍惜今天,他们终于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一归纳:昨天要让它成为历史,适当地回顾是必要的,但那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今天和明天工作更顺利有成效.明天是希望,是我们追求的方向,目的.不展望未来就会失去失去信心,方向和动力.但未来的美好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所以重要的是抓住今天,珍惜今天的分分秒秒。

三、反向开拓

1、先从论题反面的现象说起,论述其错误或危害,在否定中指出正确的主张,以揭示提倡这种主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很熟悉的《拿来主义》一文,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为了阐述“拿来”的主张,鲁迅先从不“拿来”的现象说起,阐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从而确立了要“拿来”主张。

2、提出论点后,或由正及反,或由反及正,展开说理,构成正反对比,在对比中阐明主张,在比较鉴别中使论点得以论证。如课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就摆出主观主义与马列主义的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来加以对比,以阐明为什么要改造的道理。

命题作文常可用反向开拓的写法,因为命题人总是针对现实命题的。如作文题视环保》,肯定是因为现实中有不重视环保的人和事存在.再如作文题《谈尊师》,也是因为社会中有不尊师的现象存在,等等。总之,这一类的作文题,都可以运用反向开拓的方法去拓展思路。

四、设喻开拓

篇4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从优化议论文的角度来探寻这些要求中的具体指向,可以解析为立意准确,论述清晰,论证有力,语言生动等,如何在具体写作中完成这些指向,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指导学生明白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深化主题,就如山中栽木,木须有枝才秀的道理一样。

下面就如何切分分论点提出几点方法和建议:

一、对“是什么”分类并举法

因为许多事物都存在多面性,多角度的阐释可以将命题往纵深延伸,对“是什么”分类并举法就是对命题的含义做一个细致的切分,因此分类并举是切分论点常用的方法,常见的有并列式、递进式两种方式,如议论幸福,总论点为:幸福是一缕阳光,一滴雨露,一阵清风。分论点是:幸福是一缕阳光,温暖冰凉的双手;幸福是一滴雨露,滋润枯凋的心灵;幸福是一阵清风,拂拭久积的泪水。分论点还化虚为实,内涵可知可感。

在其内涵切分时要防止角度交叉或从属,否则全文有嫌啰嗦。另外,还要注意在千字文中分类阐释的角度不宜太多,由于篇幅有限,如果分论点太多,议论起来就会显得琐碎肤浅,点到而止,所以一般以两三个为宜,每个分论点展开的篇幅也应大致均衡。

二、对“为什么”追根探原法

议论文写作就是在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如议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话题时,一优秀例文如此切入“为什么对一个问题的答案会丰富多彩”其分论点分别是:“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形成不同的答案”。互为因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阐述了答案丰富多彩的原因,一气呵成,严丝合缝。

针对“是什么”提出分论点的时候也需注意几个细节:首先,一般说来,切分的几个分论点应该是递进关系,这样探究的原因才能由浅入深,逻辑性强。其次,围绕论述的话题或论题要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再次,分论点提炼为简洁的陈述句、判断句(或警句),发挥分论点扣题、现题、点题的作用。

三、对“怎么办”列举建议法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而议论文的写作最考验学生的实际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地方就在于学生能否针对某问题提出上佳的建议,进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例如广东高考作文曾命题为“常识”,一文从“易有三训”出发,导出“常识”的三种境界,然后提出“常识”要知之;要行之;要思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另加此文语言精炼,判为当年满分作文。

从“怎么办”角度思索,其实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和措施,进而在论述中推行做法,解决问题,因此在切分分论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分而有序,每个分论点应该按同一标准回答同一问题;分而有理,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互不包容;分而有序,分论点的排列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四、对“会怎样”正反假设法

凡事有因便有果,人们思维习惯于推导事情的结果,因此议论文也一样可以通过推断结果作为论证观点的分论点,让人觉得理论观点可信可行。分论点从正反两方面提出:顺着中心论点,从正面推出其必将导致的结果;反向中心论点,从反面推出其与中心论点相反的严重影响。两相对比,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便如双星拱月。如“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的分论点:“如果纪念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如果纪念融有理性光芒,便能赢得世人尊重”。进一步证明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篇5

1.活用教材,实现迁移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本身就是写作范例。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积累所学语言,活学活用教材,学会迁移知识与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如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教师布置写作练习:假设还有一天的生命,你们会如何利用这短暂的一天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和生命对话,以《假如我还有一天生命》为题写篇作文。这样,趁热打铁,触动学生心灵,使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既巩固知识,也训练写作能力。再如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时,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与主题的方法,品读细节、抓住文本思想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课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让学生既深刻理解课文,也掌握写作手法,为写作积累素材与方法。教学之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以雨果的身份,运用第一人称对课文故事加以概述,并记录在作文本上(注意文中议论性与饱含情感的语句);或者以“人性的美与丑”为话题,写篇随笔。另外,学习古诗词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背诵记忆经典诗文,便于写作运用,给作文增加色彩。

2.积累生活素材,抒发真情实感

生活如泉源,文章似溪流。若泉源丰盈不竭,则溪流昼夜不息。因此,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由社会生活课堂中汲取浩瀚知识,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为作文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然后要求学生以笔记或者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加深社会认识,还可以丰富语文写作素材。另外,还可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积累素材。如看看电视报纸,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记录一些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与细节,尤其是那些有启发性、冲击力、闪光点的事件与人物,比如“小悦悦事件”等,这样可增加文章的真实性、情感性。另外,注重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积累写作素材。如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历史文化素材,包括著名的文化运动、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文化文学经典名著等。或者阅读各地的经典高考满分范文,如《我想生活在唐朝》《你所拥有的,你所没有拥有的》等,以借鉴范文中的遣词造句、谋篇构思等写作方法。

二、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需要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强化训练,指导学生写作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如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作文类型,有针对性地组织写作练习。以议论文为例,教师可由语段训练入手,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灵巧构思,恰当选出题材,有理有据的表达。

篇6

以上两种情况说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利用率不高,这就在无形中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立足课本、系统整合写作资源就显得异常重要。洪宗礼在《读写结合,相辅而行》中提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各自的任务、内容、要求和特点,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辅而行、紧密结合的,他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总之,教材中涉及的人物可引证,教材中的诗词可引用,文章中的事件可体味,文章中的技法可应用,文章中的结构更可仿作。笔者对教材的具体整合如下:

一、从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

1.从专题整合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像山那样思考”(必修一)“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必修五);人与社会:“获得教养的途径”(必修一)“月是故乡明”(必修一)“历史的回声”(必修二)“和平的祈祷”(必修二);人与自我:“向青春举杯”(必修一)“珍爱生命”(必修二)“号角,为你长鸣”(必修三)“我有一个梦想”(必修四)“此情可待成追忆”(必修五)。

2.从单篇整合

如必修二《我与地坛》、现代散文选读《想念地坛》中选出史铁生和地坛。从史铁生整合出:直面苦难、问、生与死、母爱、悔。如“直面苦难”:史铁生,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强者,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谓苦难,用他的一生阐明了何谓不屈。轮椅将他与大地隔开,信念却使他重新站起。他用笔诉说苦痛,用文字点燃斗志。生活的苦难不期而至,但对他却是一笔财富。他明白了上帝的恩赐,接受了厄运的袭击。从“地坛”整合出倾听自然、自然启示、自然的力量、发现。如“自然的力量”:“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吗写作?”荒芜但不破败的园子点燃了他的生命:石门中绚丽的落日余晖,映着晨光在草叶上滚动的晶莹露珠,如一朵小雾稳稳停在半空中的蜂儿……美,给他那个干涸凋敝的心灵注入了甘洌之泉,滋养出蓬勃的生命。其实,活着离生活并不遥远,只不过生活是美好地、有价值地活着罢了。

3.从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如《劝学》中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必修五《论厄运》中培根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4.从专题中积累专题提示语

如必修一中的“向青春举杯”: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像山那样思考”: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二、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结构

从《六国论》(必修二)《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拿来主义》(必修三)整合议论文的常用结构。如《六国论》中心论点的提出与分论点的设置。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先破),弊在赂秦(后立)。”分论点层次清晰:分论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谏太宗十思疏》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问题(是什么):“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后分析问题(为什么):“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最后解决问题(怎么办):做到“十思”。如《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也就是正反对比论证):先论证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再论证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从《我为什么而活着》(必修五)学习整篇议论文的处理:引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本论——爱情的渴望+论述;对知识的追求+论述;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论述。结论——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三、从教材中学习文体写作技巧

如记叙文,从《项脊轩志》(必修五)《鞋的故事》(现代散文选读)学习以物为题的拟题技巧;从《祝福》(必修二)《项脊轩志》《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五)等学习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来表达情感;从《我的五样》(必修一)《送考》(现代散文选读)等学习心理描写的技巧;从《金岳霖先生》(必修二)《品质》(必修三)《老王》(必修三)等学习人物的外貌描写技巧等;从《荷塘月色》(必修二)《听听那冷雨》(必修二)等学习从多角度刻画事物。

四、从教材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学习了《听听那冷雨》:“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一位学生模仿道:“一位高三学生,经得起多少次考试?他的肩膀是大理石雕成还是混凝土筑成?他的心底到底有多少根支柱?高考的长路走了十余年,一座梦想的大学路在另一端等他,一盏灯在路的前方高悬,等他前去,用晚自习上的沉思冥想去整理生生不息的渴望。远方隔山。前程有路。想想夜色后隐藏的曙光。”学习了《荷塘月色》:“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学生写道:“今晚在宿舍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学校里日日走过的生态小公园,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长高了,操场上同学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室友在宿舍里听着MP3,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衣裳,带上门走到阳台上。”

篇7

1、按照教育部对新课改的步骤与要求,现在很多省市都进入了课程改革。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据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由选修和必修两大模块构成。新教材是按模块编排的,其中作文训练都附在各单元之后,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来安排作文教学的,这种安排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考的要求,它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3、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设计思路,高中作文训练也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使高中作文训练做到内容设置科学合理、训练过程全面有序、训练效果省时高效。

(二)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之现状很久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无序状态,临到写作文的时间了,教师随手从手边的资料中拿起一个就让学生写,或想起写什么就让学生写什么,缺乏系统性。至于作文写作方法,教师更是东一块西一块地讲解,三年后学生要参加高考了,有的作文技巧教师还未给学生讲解,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很差。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造成了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当前作文教学内容也必须科学统筹安排,作文教学的效率还亟待提高。现在各个学校的老师都已经意识到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好多学校的老师都在积极探讨作文教学的序列化问题。

二、新课程下作文教学与训练的系统安排

首先,明确新课程下作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下作文教学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技巧;④规范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计划;⑤处理好平时的作文教学与高考的衔接问题。其次,制定系统的高中作文整体教学与训练计划为了改变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的无序状况,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查阅了大量资料,特制定了一套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计划,以供全体语文老师探讨。高一第一学期

(一)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讲成语故事。

(二)办班级小报。让每个学生主办一份作文手抄报,共出两期,一期为精彩描写片断专刊,另一期主要发表自己满意的的作品。在规定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展出。每期小报评选评讲过后都要装订结集,学生可经常翻看。

(三)写作训练:1、文体方面:训练记叙文写作训练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一方面结合语文必修教材一、二册“表达交流”部分,安排作文教学,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即抒情悬念式、双线结构法、凸现细节式、细小场景切入法、旧瓶装新酒、纯朴感人式、第一人称拟人抒情法、虚实互化法等。2、在表达方式和能力方面,结合必修课本第一册学习“描写”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手法。

(四)课外积累系列:阅读小说名篇,积累词语,摘抄好的文段。

高二第一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写提纲、写标准段、论证方法训练等。

(二)学生办手抄报(讲名人名言名人小故事)

(三)新闻写作与播报。

(四)写作训练系列:文体方面:议论文的写作、新闻的写作1、议论文写作技巧。训练事例分析论证法、类比论证法、 形象说理法、辨证说理法、分论点式论证法等。2、消息写作(拟题训练、导语和主体写作)3、说明文训练

(五)课外积累系列: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

高二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讲故事包括微型小说,或名人故事等。

(二)思维训练系列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训练

(三)写作训练系列:文体方面: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1、记叙性散文(①记人散文②记事散文③记物散文)2、议论性散文3、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技巧方面(结合《高中作文系统学习与训练》一书训练小标题式结构法、“蒙太奇”式结构法、 镶嵌名句彰显文采式、理性分析式、一句立骨法、 内心独白式、整齐句式取胜法等)(四)课外积累系列: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背诵诗词名篇。

高三第一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训练。

(二)手抄报(时事、新闻、当代热门话题)

(三)写作训练系列:1、文体方面:自由选择2、训练类型方面(1)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总论、怎样写好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类型、比喻型话题、多概念关系型话题)(2)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写作总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寓意型材料作文、诗意型材料作文、图文型材料作文、事实感悟型材料作文)(3)命题作文(命题题作文总论、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四)课外积累系列:时事新闻材料、当代名人事迹。

高三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训练。

(二)作文材料积累本(记录训练过的材料立意、命题及选材)

(三)写作训练系列:文体方面:自由选择训练类型方面(进行高考步骤作文训练)1、准确审题,巧妙立意;2、拟题;3、文体;4、开头;5、结尾;6、结构;7、感情;8、选材;9、内容;10、创新;11、文采

(四)、综合写作训练

篇8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较多,例如新课程配发的语文阅读教材,学生自己购置的语文书籍,学校图书馆的语文资源,现代网络新媒体的语文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可适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在大量的阅读资源中也有适合学生不同兴趣的语文书籍,比如喜欢诗歌的有诗集阅读;喜欢小说的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书籍阅读;喜欢武侠小说的有武侠小说阅读;喜欢散文的有散文选刊阅读。这些丰富的语文阅读资源能在学生喜欢学习时,提供很好的帮助。例如现代网络新媒介,诸多语文教学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检索,快捷准确地发挥其有效作用,这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让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存,存有所积。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词可用,有话可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注重语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激情,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另外,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当前新课改的语文教材,提供着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语文情感,为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达到共鸣。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并把情感渗透到作文里,让作文写得有骨有肉,情景交融。同时,学生在情感的启发下也会认真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归因,并通过写作表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写作,富有独创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继而有利于写作水平的锻炼与提高,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写作训练,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写作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作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使其掌握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并善于总结积累写作经验。适时选读名作名著,指导自己写作学习,效仿名作写作模式,敢于质疑与反思,并形成反思性、评论性文稿,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议论文写作,在议论文纵向论证方面,一定要有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次序,以及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次序,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次序,这样的议论文才有逻辑性、层次性,才更有说服力。另外,在学校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写作指导,积极纠正学生的写作失误,指导学生审题、开题、点题,及其升华题目的能力。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写作培训与比赛活动,从比赛、培训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写作不足,及时修改与完善,对于争议性用词,要反复推敲,提高遣词造句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善于捕捉与诱导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创作灵感是成功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初中学生是人生成长的青春时代,有着远大的梦想与目标,在学生写作时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捕捉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其及时形成习文,留住记忆,记述成长经历,把握青春年华,训练写作能力。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方面都有过灵感,在创作中有时苦思苦想难以构思、立意,有灵感迸发时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写作灵感的培养,捕捉其灵感,以此来激发其创造欲望。但灵感不能靠消极等待,而要积极地诱导培养,这往往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灵感的培养离不开积累,它源于生活,而难于生活,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存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满腹诗文,在写作时,就会潇潇洒洒,以至一挥而就,学生自己也有“才如湖海文方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豪感。

五、小结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增加学生阅读量,加强学生语文积淀;注重学生语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激情;加强写作训练,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善于捕捉与诱导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吴锦等.英语写作教学法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3).

篇9

写议论文,简单地讲,就是让别人信服你的观点。论证并不是一些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要通过分析让材料与观点发生必然的联系。

苏洵在《六国论》中,开头就摆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概括地讲明其中的道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并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你得有让人心服的事实和道理,所以必须展开论证。苏洵接下来并没有简单的罗列事实:韩怎样赂秦而丧,魏怎样赂秦而丧(甚至苏洵根本没有写这些事实,因为这些史实已众人皆知。议论文的事实论据越简明越好,决不能“字数不够,事实来凑”),而是结合事实进行分析。

首先,从“赂者”方面进行论证。先用对比的方法指出一个事实,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与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接着进一步分析:“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自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然后又引用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加以证明,使论点得到让人信服的证明。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又插入“赂者”先祖们“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和“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及“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生动描述,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赂秦者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而且通过鲜明的对比,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可谓是情理并茂。

其次,从“不赂者”方面论述。先说齐国,指出它“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分析不赂而抗秦的燕、赵,用它们“用兵之效”的事实,说明秦国并非不可战胜,其实这是从反面证明“赂秦之弊”。接着分析它们的灭亡是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使中心论点得到进一步的证明。最后又运用假设推理,用不赂秦的可能结果与赂秦而亡的事实对比,引起人的深思。

整个论证主体部分,都是围绕中心论点以事实为依托进行分析、比较、引用、推理,让论据和论点有机联系起来,具有让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二、严密性

论证说理如果有懈可击,就无法让人信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那么,最大的漏洞就是,六国中有三国并没有“赂秦”,为什么也亡国了呢?不解决这一问题,观点就无法成立。作者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而在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后,又用了几乎同样的篇幅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分析。论证的严密性,还表现在语言表达要有分寸。在进行假设推理的时候,对其结果,作者说是“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并未说一定会战胜秦国。其他地方如“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话说得都很有分寸。议论文就要以理服人,给人以理性之美。苏氏父子三人都写过《六国论》,立意不同,但分析都合情合理,自成一说。有兴趣的同学们不妨找来比较阅读。

三、条理性

在各种文体当中,议论文对条理性的要求可以说更高一些。本文从结构上来说,开头摆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分两层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历史教训,得出结论。引论、本论、结论,一目了然。从论证思路上来说,作者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针对会出现的疑问,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然后再具体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事实上,作者在中心论点下设置了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赂者因赂而丧,不赂者因赂者而丧。思路清晰,自然连贯,给人以势如破竹之感。

篇10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对于选修课一直抱有不敢放手的想法,宁愿求全求深,唯恐挂万漏一。其实,选修课自有其特点,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自主性、灵活性远远地超过了后者。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的呈现以及难度深度的把握上教师是有自的。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教情学情等要素,科学而富有实效地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突出重点,去除枝蔓,连缀成线,以使教学思路更清晰,学生视野更开阔。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的一些做法,谈谈如何对这一模块进行专题重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的选修模块之一,编者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六个专题,且诗文分列:诗歌部分三个专题,依次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散文部分也是三个专题,分别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这种以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为标准建构的专题,不仅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而且能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诗歌散文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但确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教材编写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进行系统性的专题教学,我们对这一模块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构。

一是对与专题主题不契合的个别文本进行替换。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专题的“示例”《长恨歌》,该文主要是从讽喻的角度对诗人创作的意旨和作品的主题进行探讨,其他方面如白居易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的背景等均未作介绍,只是建议学生“根据作品本身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出自己的理解”,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既可以是歌颂李、杨爱情,也可以是讽喻当时李氏荒误国,还可以是爱情讽喻相结合,这种多义性使得对本文的鉴赏即使是介绍了创作背景,这种背景与诗歌的主题关系也不大,这种情形造成了专题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在本诗鉴赏过程中的明显缺位。再如第五专题“散而不乱,气贯中脉”中的《六国论》,这篇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后两个分论点紧跟上:“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接下来,第二段论证对应第一个分论点,第三段论证对应第二个分论点,该文论证非常严密,何来“散”呢?又怎么能作为“散而不乱”的代表?“示例”的作用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若教材的例子不足以全面概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师则可以另选作品作为赏析示范,如白居易的《秦中吟》、欧阳修的《泷冈阡表》,用它们作为“知人论世”和“散而不乱”的“赏析示例”代替《长恨歌》、《六国论》则是很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

二是对不太合理的专题进行整体重构。本模块第四专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是需要进行重点改组的部分。《教师教学用书》在这一部分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而,诗歌的形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按照这个说明及本专题的主题,这一专题的选文应该诗文对举,以进行对比赏析,但是教材却不是这样。从“赏析示例”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到“自主赏析”中的《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再到“推荐作品”的《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等,全是散文作品。那么,教学中无论是采用单篇形式还是专题形式,都无法让学生明白在“创造形象”方面“诗文”是“有别”的。为此,我们对这一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学生们在初中学过的散文,在简要分析后,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一两首拿来作为“赏析示例”对比阅读,使学生明白在描写岳阳楼方面诗歌散文在创造形象时是各有特点的,然后在自主赏析《项羽之死》时,引导学生把它与杜牧的《题乌江亭》、胡曾的《乌江》、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等一起来阅读;学习《阿房宫赋》时,把它和胡曾的《咏史・阿房宫》一起比较赏析。这样的重构不仅能突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主题,让学生明白“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点”,而且能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是打破原有专题甚至是教材的限制,依一定的标准选择相关篇目重构专题。主要是同类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赏析,分析这些篇目的共性与个性。如按照同一体裁建构专题,在学习《项羽之死》时,把它和《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种树郭橐驼传》组合成人物传记专题;按照同一题材建构专题,在学习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把它和谢灵运及王维、韦应物、储光羲、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同类诗歌集于一处,形成“山水田园诗赏析”专题;按照表现手法建构专题,在学白《越中览古》时,把它和其本人的《苏台览古》、刘禹锡《石头城》、韦庄《台城》、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合在一处形成“诗词中的对比技巧运用”专题;以流派或风格为标准建构专题,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把它和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周邦彦《苏幕遮》、姜夔《扬州慢》建构“婉约词欣赏”专题;以时间断代为标准建构专题,把陆游、辛弃疾、岳飞、陈亮等诗人的作品集结构成“南宋爱国诗词赏析”专题;以作家属地为标准建构专题,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等人的作品集在一起,形成“古代江西籍作家诗词赏析”专题;以某一作家个人的作品为主建构专题,学习杜甫的诗歌,我们选择杜甫的一些作品建构“沉郁顿挫――杜甫与杜诗”专题,当然也可以将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建构“李白与杜甫”、“苏辛豪放词”等专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选修教材精心选择了中国古代诗文发展的主要时期、重要流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集中编排,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认识中国古代诗文的特征,掌握诗文鉴赏的基本规律,将已学过的作家作品贯穿起来,从整体上获得对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流变的初步了解。欲达到上述目标,围绕专题主题的单篇精讲教学固然是不能完全摈弃的,但在选修课教学中如果一味墨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惰性的表现。我们认为,在当前选修课教学不甚理想的背景下,教师应有专题意识和课程意识,并在继承必修课教学传统中促进选修课教学的发展,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当然,这种创新是以建构主义哲学作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这个过程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而另外一方面,选修课教材的设计是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了改造与重组的余地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者在“前言”、“致同学们”中分别指出:“文学作品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列举一些作品,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这一章节所提供的角度进行欣赏。在具体的阅读和理解运用中,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这套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几个平台,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篇与篇的组合、单元专题的整合,由点入手,以点带面,步步扩展,纵横联系,使单篇课文成为专题乃至模块整体架构中的有机部分,以发挥整体效应,帮助学生通过这种联系获得对诗歌散文的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妍.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构想及实施建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5).

[3] 张妍,龙胜祖.选修不是全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8).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

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过去的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8]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9](234)“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10]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有一定联系。我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9](24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

(三)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应该丰富和拓深。此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学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11]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过去的课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较全面的知识覆盖网络,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课本在吸纳这些知识时必须经过为适应学生深浅度的“研发”即再创造性的精加工过程,以便以深入浅出逐渐渗浸的恰当方式在课本体系中进行表达。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编进课本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实际。过去的课本在这方面喜欢作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过去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J].语文建设,2002,(5):11-18.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6.

篇12

语文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向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受重视、鲜有人关注研究的的环节。如何应对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完与写好大作文,是我们每个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除了选择题和现代文阅读容易拉分外,大作文(新课标的小作文考试写作一般只要看清了题目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写作是不至于出现重大失误的)就是考试拉分最大的地方,万一没有写完、文体不对或是离题偏题一下子就极有可能少十多分,而选材与构思能力极强的学生却可以很快写完并写好大作文。因此,加强学生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能力可以说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了。

一、作文的选材

1.分析把握材料属于何种类型

①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性材料、描写性材料、描述性材料、议论性材料、叙议结合性材料等。

②从文学形式上看,有新闻报道类、名人故事类、寓言童话类、神话传说类等。

③从语体风格上看,有文言文材料、现代文材料等。

④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文字材料、图片漫画材料等。

范例:Ⅰ.在不久的将来,中学生都将走向社会,社会和校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人说社会是复杂的,有人说社会上充满了机会。

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两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

每天早上,他俩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

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

半年后,前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Ⅲ.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Ⅳ.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如科夫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Ⅴ.《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一文,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丈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年前发生的南京“7·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发现有位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解析:范例Ⅰ属叙议结合性材料,范例Ⅱ属叙述性材料,范例Ⅲ属寓言故事类材料,范例Ⅳ属名人故事类材料,范例Ⅴ属新闻报道类材料,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卷作文题为文言文材料,小作文为图片漫画材料。当然,以上材料同时也是从属多种类型的。

2.明确三组对应,材料内容与自己所选材料、所写内容的“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发生或经历的相似的事情

所选材料与分论点、每段中心的对应。

所选材料(事件或论据)与所写文章内容、情感、观点的对应。

范例与解析:以上述Ⅱ则材料为例,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的那个人代表生活中消极悲观的一类人物,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的另一个人则代表生活中积极乐观的另一类人物。发生在这两个人身上前后的事情代表生活中的一类事情,这种现象也代表了一类普遍的现象。

根据“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我们先对所给材料进行如下提炼。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地点: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

人物:“一个人”与“另一个人”

做的或发生的事情:“一个人”与“另一个人”都被囚,都只能通过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最终因忧郁死在狱中;“另一个人”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最终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接下来选材就严格按照“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比如我们举两只青蛙掉入牛奶罐的寓言故事作为论据,看是否符合“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选材原则。

时间:某天(与所给材料的时间不同)地点:牛奶罐(与所给材料的地点不同)人物:两只青蛙(与所给材料的人物不同)“三个不同”

做的或发生的事情:“一只青蛙”与“另一只青蛙”都被困,都只能往上跳出牛奶罐才有生路;“一只青蛙”眼里只有灭顶之灾的恐惧,觉得没有希望跳出,最终沉溺于牛奶里死亡;“另一只青蛙”认为上帝给了它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一定能够跳出去,最终液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它轻盈地借助发硬的奶酪跳出了牛奶罐,重获了自由和生命。“一只青蛙”与“一个人”做的或发生的事情相似,都是一样的悲观消极面对困境而最终死亡,“另一只青蛙”与“另一个人”做的或发生的事情也相似,都是一样的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而最终重获自由和生命。这就是“一个相似”。

可见,所选材料两只青蛙掉入牛奶罐的寓言故事完全能与所给材料对应起来,符合“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选材原则,作为写议论文的论据没有离题偏题,是则好材料。

3.所选材料要具备“真实、典型、普遍、时鲜、深刻、有价值、能论证观点、能表情达意”特征

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4.对所选材料务必进行筛选整合,提炼加工,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二、作文的构思

1.关于艺术构思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将艺术构思(想象联想)和虚静的精神状态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并全面提出了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基本修养: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

要怎样才能“穷照”或“绎辞”呢?刘勰在对汉魏期间司马相如、扬雄等十多个作家的构思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有的是“心总要术,敏在虑前”,故能“应机立断”;有的则“情饶歧路,鉴在虑后”,所以要“研虑方定”。根据这些经验,刘勰作了如是总结: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这段话正阐明了上述四项修养功夫的基本要领,就是:学深、才富、博见、贯一。必须“博见”,才可能“穷照”;只有“贯一”,才能“绎辞”。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项的关系。刘勰认为,任何作者,如果“学浅”、“才疏”,在创作构思时,必有“苦贫”、“伤乱”二患。解救二患的办法,一是要见多识广,一是要集中思路,突出重点。才学不足造成的二患,既然可用“博见”和“贯一”来拯救,可见对一个作家的艺术构思来说,“博”、“一”二项更为直接和重要。“才”和“学”对一个作家的平素修养来说是必要的,但作者的才力学识,主要应建立在“博见”的基础上,而“贯一”则指出了艺术构思的基本途径。所以,“博而能一”就是艺术构思的基本要领。

笔者认为,“博而能一”放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就是融会贯通、万法归一的意思,敏捷的艺术构思能力来源于平时的三大积累——生活积累、阅读积累与创作积累。

2.平时写作与考试写作多注意训练与培养优秀的思维习惯,尤其是要从思维的七度(角度、速度、深度、广度、密度、高度、长度)来进行

3.平时与考试写作如何运用艺术构思

①准确把握文体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Ⅰ.熟悉常考文体特征,掌握文章常见思路结构形式。

A.议论文常见结构思路:总—分—总、总—分、分—总,中间并列、层递。

B.散文常见结构思路:抒情—叙事—抒情/议论、叙事—抒情/议论、抒情—叙事—以景结情、抒情—写景—抒情/议论、写景—抒情/议论、抒情—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议论—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未来、甲地—乙地—丙地、甲地—乙地—甲地等。也可使用A条中议论文的结构形式。

以上两类文体文章的写作,开头常要点题或亮出观点、题旨(可以抒情、议论),非命题作文还可在题目中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或中心论点。

C.小说常见结构思路:现实—回忆/梦境—现实、回忆/梦境—现实、回忆/梦境—现实—未来/梦境、甲地—乙地—丙地、甲地—乙地—甲地、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Ⅱ.文章中间部分的内容如有并列的几个方面,最好每段都有个中心句,在合适的位置也许还可以点题。

Ⅲ.文章结尾部分要点题、亮出中心论点或揭示主旨,以取得首尾呼应的效果,散文的结尾宜深入的抒情、议论,也可以景结情。

②想到政治时事,历史人物事件,地理现象,文学常识(作家生平经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

③想到学过的课文、做过的练习,考过的试题,看过的报刊文章,印发的资料,熟悉的歌词,谚语格言,经典广告词等。

④正面反面,中国外国,古代当今举例,联系现实生活、考卷中的阅读理解的文章或诗歌获得启示,多引用课本中的诗词与古文里的名句、名段,多运用所熟悉的作家的身世经历或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材料。

篇13

一、思维导图在语文高考一轮复习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勾勒知识结构,探讨问题,捕捉灵感,还可以将考点、典型考题、解题思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思维导图在提升个人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方面的作用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提法。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出思维导图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复习的兴趣

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教学内容是带领学生系统地梳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有新发现,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当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重访记忆通道,则会无形中增添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二)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思维导图采取高度凝炼的方式概括知识要点,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简洁明晰,使得师生在识记时只需要记录关键词,复习时只需读取关键词,查阅笔记时不必在庞大的篇章中寻找要点,因此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有利于形成对语文知识的整体认知

高三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系统地梳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思维导图能将语文知识以整体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全面展示各个关键的知识要点,直观地表现出各要点间的层次和因果等相互联系,帮助学生熟悉语文知识中的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全面把握某方面知识的整体情况。

(四)有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的大脑是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采用单一的文字语言性思维方式时,由于思维单调乏味,且不易于回顾前面的思路,经常导致思维中断。高考卷中名句默写一块要求学生熟背默写学过的文言文篇目,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时,则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或者随时回到前面任意一个思维中点,再次生发更多的创意,创造性思维成果就这样变得生生不息。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高考一轮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复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和复习的阶段,第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语文学科同一切学科一样,均有自身的知识系统。理清这个系统,有利于同学们复习时明确目标,形成知识网络,答题时方便寻找解答依据。

(一)思维导图在文言文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文言文的高考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断句与翻译和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这几部分。实词又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实词的推断方法也有好几种,将这些知识点都用思维导图画出来,一目了然,简单明晰,学生很容易理解记忆。例如在讲虚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引导学生将18个虚词每个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以“与”为例:以文言虚词“与”为中心,将它的作为连词、动词、介词、助词的用法延伸出来,“与”字不同的词性也会有不同的意思,如作为动词,它就有“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参与”“参加”的意思,每个意思举一个学过的文言句子作为例子。导图形象、客观,方便记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很有效率地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牢固地记住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二)思维导图在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应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通常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所采取的传统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将课文划分成几大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大意,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教学方法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它是建立在线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不符合人类思维的规律,所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去更多的思考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内容,从而拓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