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3 09:05: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海绵城市的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本文为嘉兴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嘉兴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RT2016C030)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9日
一、引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的良好的“弹性”,亦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水资源问题严重。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国家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2015年4月嘉兴市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因此我们对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问题的调查研究不仅立足于推动嘉兴市海绵城市更好更快地建设,更希望可以为浙江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建设海绵城市积累好的经验,引导我国海绵城市的构建。
二、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一)调查基本情况。对于嘉兴市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问题的研究,我们小组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询问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调查法这四种方法进行调查,首先我们分别对城东再生水厂湿地公园、烟雨小区、嘉兴市体育中心等区域的居民和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其次我们小组着重对范蠡湖公园和南阳新村的居民采取了实地询问法的调查方式。此次我们小组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7份。
受访者主要集中在18~25岁这一年龄段,为49.04%,而这其中有93.59%的人是学生;其次是65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占22.29%;41~65岁占21.66%,其中大多数是上班族,占了52.94%,退休老人占了35.29%。此外,26~40岁占7.01%,并多为一般的上班族。(表1)
(二)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现状。数据显示,未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受访者达到了77.07%,这其中,有76.86%的人只是希望能够配合工程建设,其余各有35.54%的人希望可以进行雨水利用回收或是向政府建言献策;而有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仅占22.93%,其中有81.08%的人认为他们只需配合工程建设,有51.35%的人有向政府建言献策,而有32.43%的人则表示他们有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表2)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及居民是否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时,几乎近80%的居民表示并没有参与工程建设,有很多人表示平时上班或是上学很忙碌,并没有太多时间参与工程建设,又或者是工程有建设要求,他们不能参与其中,也不知道有何参与方式,只能尽可能地配合工程建设。由此可看出,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居民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方式很少。
三、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比例小。受访者中对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了解一点的占了近乎一半,为44.59%,这其中又以41~65岁年龄段为主;对此不是很清楚的占了38.22%,主要是18~25岁和6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而对该建设非常熟悉的仅占17.2%,这其中绝大多数是41~65岁这一年龄段。(表3)
对于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绝大部分人只是了解一点,甚至有不少人只是听说,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在采访过程中,有几位受访者向我们反馈,认为海绵并非天然材料,将海绵长期埋在房子底下,吸水储存水,是否会对环境和他们的房子带来不利影响。这显然是对海绵工程片面的理解,从而体现出我们政府建设海绵城市的宣传不到位、不彻底。
(二)居民对海绵城市的了解渠道少。了解嘉兴市海绵城市的渠道占大多数的是其他,为66.74%,这其中主要以学生和退休老人为主;其次是政府宣传,为38.22%,其中退休老人占了近一半;网络消息为29.94%,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和一般上班族;新闻播报为17.83%,其中以W生和退休老人为主;此外是杂志广告,占7.01%。(表4)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学生和老人表示是工程开始建设之后才知道的,说明政府宣传工作不够到位,以至于造成了许多人对海绵工程的不明白、不理解。
(三)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负面影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认为最无法忍受的问题是出行堵塞的人占了61.78%,噪音影响占44.59%,工期较长占43.95%,破坏原有环境占37.58%,几乎没有影响占29.3%。(表5)
海绵城市对小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老旧小区,而这些小区的主要居住人群是一些退休老人或是租住的上班族,因而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对道路的建设则使大多数人感到出行堵塞。而大多数工程都由同一个公司承包,造成了该公司的建设压力较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嘉兴市政府将海绵城市的一个试点放于南阳新村,但是南阳新村本身属于旧的居民楼,据居民介绍,居民楼至少已有80多年的历史,由此来看海绵城市在南阳新村的建设意义不大,反而破坏了以往的环境,甚至对居民楼的根基造成损坏。
四、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度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很多人不了解、不清楚海绵城市建设,对此政府应该反思,并且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可以利用的渠道进行宣传告知,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同时一定要宣传到位,不能让他们片面理解,断章取义,而要告诉他们海绵城市建设的真正内涵所在。
(二)减轻负面影响,增加参与途径。走访中听到了不少反对声音,归根究底是海绵城市在建设中给居民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比如对原有环境的破坏、交通堵塞、噪音污染、工期太长等等。对此,政府应该选择认真负责的施工团队,尽量减少建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成立督查考察组,监督工程建设进程,成立专家咨询组,对施工建设给出最优方案,减少环境破坏,节约经济成本;同时,政府也应该增加居民参与的途径,使居民参与其中,既能减少居民的不满,又能提高海绵城市的实际效用。
(三)借鉴国外经验。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国外发达国家走在世界前列,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应该结合本国城市城情,借鉴国外经验,比如瑞士政府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节能型房屋,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这样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居民的热情参与和积极配合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
[1]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涂满章,郑建阳,郭英远,彭海阳.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
[2]林传统.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
[3]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3.
[4]刘治彦.“海绵城市”建设的几个要点[J].人民论坛,2016.S1.
[5]张鼎肃.美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文史博览(理论),2016.7.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占有率能够排在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淡水拥有量却非常少。而近年来很多地方也会产生干旱缺水现象,为了缓解这种现象,我国开始大力开始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以此来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缓解干旱的问题。然而,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公园绿地中海绵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1对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
城市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就目前为止,我国许多城市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对水资源的利用还是存在很大不合理性。当有大量降雨情况时,不能做到对其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降低了水源的利用率。同时,在对生活用水、工厂用水等污水的排水设施上,也未能进行合理的净化安排,造成河水、地下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感染干净水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1.2受到传统的清扫方式的影响
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来说,公园绿地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在进行公园绿地系统的建设时,由于一些细节问题,会对海绵城市建设所收集的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那就是,当进行日常的清扫时,传统的清扫模式会有可能将道路中的污垢扫进绿化带,这样就会对海绵城市建设时所收集的水资源产生污染,不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限制了它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公园绿地系统对于海绵城市的辅助成效,所以,看似简单的清扫问题也可能会成为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块绊脚石。
1.3建设海绵城市的制度规划不够完善
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来说,需要有完善的规划制度才能够使海绵城市的获得更好的发展。虽然我国对于大部分的海绵城市建设都给予重视,但是对于规划制度的建设还是不够完善。而,不完善的规划制度,会大大制约海绵城市的建设速度与质量,不利于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事业的发展。
1.4建设海绵城市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海绵城市概念是近些年来新出来的城市建设概念,所以我国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人才还是非常短缺的。而人才的短缺,导致建设海绵城市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进行支撑,就不能将海绵城市达到其应具有的成效。除此之外,由于工作人员不能深刻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理解,所以间接的就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而海绵城市的主要建设人员就是这些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度和积极度会直接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进度。同时,由于人员综合能力不高,不能真正将公园绿地系统的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相融合,公园绿地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辅助海绵城市的建设。
1.5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对污染物的监测力度不够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而进行利用的水资源不能保证其污染程度,这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大弊端。我国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公园绿地中的污染物监测力度不够,导致对污染物的数据较少,不能尽量准确的判断出水源的污染程度,从而确保最后所收集的水资源是否干净,能否供认使用。这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2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策略
2.1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我国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时,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极其重要的[1]。只有科学合理的对水资源予以利用,才能真正缓解缺水问题,同时还能提高我国人均淡水拥有量,加速海绵城市建设的脚步,成为海绵城市建立的推动力。
2.2改变清扫道路的模式
由于传统清扫道路的模式会将许多污垢带入绿化带中去,这就会使得在绿地系统的辅助下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出的水资源受到污染[2]。如果收集出来的水资源受到污染的话,就不能供人们进行日常使用,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改变清扫方式,降低污垢进入绿化带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水源被污染,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能够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2.3对海绵城市建设制度的完善
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不能使得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让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制度的完善,会让许多看似疑难的问题变得清晰。科学合理的建设制度,不仅能够让工作更好的完成,还能促进工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出自己的真正价值,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4定期对员工进行综合培训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专业性人才相对而言比较稀缺,所以,使得我国部分城市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大大限制了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4]。所以,应该开展定期的培训,而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受限于专业知识,还应该加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应对紧急状况的心态等内容。注重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样才能在面对未知的困难时,能够迎难而上,不退缩,不畏惧,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添一份力,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
2.5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力度
当污染物污染了水资源后,会使得水资源指标不合格,导致不能供需要的人们进行使用,降低了使用率。如果不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力度,海绵城市建设所收集的雨水污染指标就可能出现不合格现象。所以,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力度,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比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只有加强了对污染物的监测力度,才能确保收集的水资源指标合格,缓解缺水问题,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
3结束语
公园绿地中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能够节省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这份事业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只有通过完善建设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强监测力度等方法才能使得海绵城市真正为人们所用,成为一项益民的好事。与此同时,还能尽最大的可能,提升我国人均的淡水拥有量,推动海绵城市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作者:施岳军 单位:昆山市千灯镇绿化管理所
参考文献:
[1]马韩乾.园林绿地中海绵城市建设分析[J].江西建材,2016,05: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cnki. 1672-3198. 2017. 15. 010
市政排水设计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城市是否能够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市政排水设计的重视程度,面对当下城市排水出现的巨大问题和漏洞,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完善市政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使市政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渗透和吸收,从而提高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实现城市的进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1 海绵城市理念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海绵城市理念,就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建筑物道路或者是绿地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吸收、渗透能力以及释放能力,有效的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对雨水的自然消化、自然渗透和净化,从而有效的改善雨水天气对城市交通造成的拥堵,促进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加美好和完善,因此可以说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市政排水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方向与思路。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在对基础设施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科学合理的设计,综合采取一些“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海绵城市理念对于我国努力构建“经济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较大的帮助,能够提高城市的自然修复功能,增强城市的防洪、防涝能力,缓解人与自然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我国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直接体现了城市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当下我国城市中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不科学造成的城市淤水现象,必须要结合海绵城市理论,重新规划和设计排水系统,确保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2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理论,对于我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思路,直接体现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给市政排水设计提供更有效的规划和设计指导。面对当下我国城市中排水设计的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在雨水天气出现之后城市犹如一个池塘,排水较为缓慢,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我国当下的排水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雨水淤积、不易渗透导致的排水不畅的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严重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因此为了完善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及设施,应充分地、科学地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对有条件的老旧城区进行合理的排水系统改造,对新建城区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的自然修复功能,解决下雨天排水难的问题,避免水城现象的再现。
其次,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使得城市市政排水系统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我国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的城市建设理念,不仅融合了环保、生态、自然和谐等因素,而且也直接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在城市市政排水系统设计中遵循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市政排水系统建设,实现我国城市排水设计建设的科学性,并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我国城市用水和水消化的能力。 最后,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我国城市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城市空间利用的最大化。面对当下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占地面枳有限的现状,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占地空间,必须要不断完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设置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来缓解人口增长对现有市政排水设施带来的巨大压力。为了解决当下城市排水问题,必须要改造或扩建现有排水管道及设施,根据现状及规划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建设完善的、超前的、渗透能力强的排水系统,提高雨水下渗能力、收集比率并进行重复利用,能有效促进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途径
为了使得市政排水设计更加有利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且促进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防雨防洪的重要目标,必须要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有效的排水设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处理。
3.1在绿化带的排水设计中,要充分起到收集雨水、过滤水体的作用
除了绿化带培植的绿色植物能够有效的吸收充足的水分之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其排水的设计,比如充分的利用透水路面的地表径流,确保自然水体能够流向绿化带的雨水口,通过在绿化带中设置排水口,能够使得雨水统一的流人雨水汇集区。需要注意的是间距必须要进行合理设计,而且雨水口必须要高于绿化带的种植土,并且低于道路的高度。另外,雨水降落到地面之后为了保持雨永的清洁度,必须要进行清洁和过滤,通过铺设一层种植土或者是设置砺石层等让雨水得到过滤,待其渗入到地下之后可以对自然水体形成补给作用。
3.2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必须要注重解决缓排滞蓄的问题
必须要进行安装导流系统使得雨水在较为丰富的季节里,水体能够经过雨水口在绿化带进行逐渐的滞留,也可以在雨水口设置一些明沟利于雨水的沉淀,避免造成路面积水现象,为了使得道路中的雨水能够直接的排向城市的排水管道,可以建立市政“毛细管网”,通过溢流的作用,让道路中的雨水能够直接排向排水管道。另外,在人行横道和直行道也必须要进行排水设计,使其能够有效的、及时的消除人行横道和车行道的积水,让路面积水流向雨水收集系统。
3.3综合规划建立科学、完善的市政排水体系
市政排水体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有效的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对于城市的积水进行高效的处理。积极的利用绿化带以及人行道、车行道雨水渗漏等功能,及时的处理雨水并且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因此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市政排水体系,必须通过详细的规划、周密的部署、严密的设计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促使我国排水系统更加科学,促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4总结
海绵城市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给城市市政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将海绵城市理论融人到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能够推进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并在市政排水系统设计中发挥成效,必须充分理解海绵城市理念的定义和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才能够发挥海绵城市理念带来的现实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立科学的排水系统体系来解决当下城市排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城市资源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李灿波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刀工程技 术:全文版,2017,(1):00141
[2]应准彪市政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丁]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00224
[3]陈道红关于海绵城市技术在市政排水中的运用分析探讨[丁]工 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163-00164
关键词: 景观斑块;弹性修复;海绵城市;湿地
Key words: landscape patches;elastic restoration;sponge city;wetland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181-04
1 背景
城市景观是自然与人力在不同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城市长期生产力、繁荣度和宜居性,从根本上由城市的可持续性(承载能力)和弹性(应对能力)决定。[1]我国以农业立国,在历史长河中,城市被良田所围绕,对于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昔日城市中的绿地斑块如农田、湿地、林地等被各类建筑、道路、广场等人工斑块所代替。城市化地表斑块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透水斑块取代了透水良好的自然斑块,自然水过程受到影响,城市环境恶化失去原有弹性,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
过度开发使得城市景观破碎化,许多涵养水源的绿色弹性空间相继消失,城市绿网破坏,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甚至断流。如此矛盾的局面正需要城市规划师在城市规划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点,建设具有良好生态基础设施系统的城市[3],保护好城市的弹性景观斑块,通过绿色、蓝色以及灰色廊道的连接形成生态屏障,组建城市韧性(抵抗灾害的能力),从而创造弹性宜居的城市环境。
2 相关概念辨析
城市过度发展,生态环境变化,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城市病”被广泛关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废弃物的雨水,也被重新审视,[4]人们逐渐意识到雨水作为一种可循环资源,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城市的生态健康状况,塑造城市的景观斑块,组织城市的缓冲空间。城市绿色缓冲空间往往是城市弹性斑块的有机构成体,反作用于城市景观及生态系统,确保了城市的物、能平衡与资源的良性循环。(如图1)
2.1 海绵城市与弹性景观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韧性”与“回弹”能力,有效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涵养城市水资源,复兴城市水文化[5]。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发生。西方国家对雨水的利用由来已久,形成了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简称BMPs)、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水敏型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简称WSUD)、绿色(雨洪)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等措施。这些都是海绵城市(Sponge City)雨水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如表1)。
弹性景观(Resilient Landscapes)是城市中用于抵抗自然灾害,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韧性空间,强调基于人工参与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合理设计城市的弹性景观斑块,将不同功能的生态空间与雨水管理、生物栖息、公共休闲和审美需求相结合,连接城市“绿色”和“蓝色”斑块,为城市生态环境搭建起重要的生态保障屏障。城市湿地斑块构成城市景观,组织城市能源循环,如“海绵”一般,在应对城市生态失衡与自然灾难时,为城市生物提供安全庇护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证城市景观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2.2 湿地斑块与弹性修复
湿地斑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佳利用方式。[10]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湿地(Wetland)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湿地(Urban Wetland)是指位于城市中,由水文、地貌、植物、动物等要素构成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防洪、污水净化和气候调节等特定功能的一种水陆生态系统。[11-12]湿地斑块对城市的建设贡献主要在于连接了城市(人工斑块)与水域(自然斑块),形成了半自然半人工的中间过渡地带,是重要的城市水陆枢纽与弹性缓冲空间,是城市与自然间的天然屏障,具有以下的生态学意义:
2.2.1 疏导水流,涵养水源
对于城市,湿地斑块无疑是良好的水流“储藏器”,随着城市无序扩张,河渠硬化,防浪堤高筑屡见不鲜。城市给、排水不畅,下雨时地表径流增大,形成快速排水模式,水资源难以保存。[13]城市污水处理不当,水体受到污染,湿地斑块支离破碎,蓄水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城市土地河流的水源安全问题。
2.2.2 净化水体,形成良性水网
湿地的植物,在长期自然演替过程中,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有着一定的过滤、吸附和降解作用。“以绿养水”的生态支持模式[14],在其自身生态承载力允许条件下,会促进水循环,形成良性水网络。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许多湿地斑块以及绿地斑块被河流廊道等联系成绿网,对城市水流起到层层净化的作用,形成天然依水而生的缓冲空间。
2.2.3 可持续发展,形成城市综合“海绵体”
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经济,首要就是对环境的低影响开发,低成本维护,低干扰管理,让城市可以自由的呼吸,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是城市中水的资源化,从而进行景观的弹性组织与资源循环利用。[15]水流的循环利用带来的是能流的循环持续,既促进了城市的物质、能量循环,又可以调节城市的自然环境。[16]
将湿地的弹性修复融入城市建设中,恢复景观斑块在应对城市问题中的稳定作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海绵城市理论,发挥城市绿河流湿地等水陆交界面对雨水的吸纳、缓解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斑块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缓解的能力,采用融、滞、消、散等措施,建设具有自然缓解、自然容纳、自然重构的城市综合“海绵体”(如图2)。[17]
总体来说,湿地的弹性修复设计,需要城市在防御自然灾难时做到以下4方面内容:
①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形成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屏障和缓冲空间;②调节城市旱涝的基础上,加强绿地应对灾害的能力;③以城市绿色空间涵养水源,从而调节城市生态,减少自然灾害;④形成绿色弹性景观斑块,化对抗为共生,使城市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提升。
3 城市的弹性景观――湿地斑块修复设计
3.1 研究区概况
云南滇池是城市发展中与湖争地,导致城市生态破坏的例子。1950年-1970年随着“围湖造田”运动,滇池先后萎缩近30km2水域。1990年“防浪堤”建造工程的启动,阻断水陆能量交流,沿湖湿地斑块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失稳,蓄水、净水能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昆明城市人居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研究区位于滇池湖岸东侧水陆交接处,北纬24°53′11″-24°53′34″,东经102°46′4″-102°46′30″,面积约24hm2,是斗南片区城市空间与滇池水域空间最后的生态屏障。研究区全年平均降雨789.6mm,有旱、雨季之分,降雨量集中于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6%-90%。随着斗南片区发展,城市生活生产废水肆意排放,导致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维持该地区生态平衡的弹性景观――湿地斑块,在“造田”运动中消失殆尽,植被减少,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研究区主要面临以下城市问题(如图3):
①湿地退化,蓄水困难,内涝严重,交通受限。研究区较为平坦,在雨季后存在内涝问题,主要道路被雨水淹没,严重影响区域交通。湿地斑块退化,场地无法储存雨水,造成二次污染。
②水体富营养,水陆交接面硬化,生态失稳。作为水陆媒介的驳岸系统有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研究区均为水泥驳岸,阻隔水陆物质能量传递,造成湿地景观斑块弹性缺失,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③水体分离,排水困难,湿地斑块缺乏弹性。研究区水体分离,水网不联通,不能引导排水,造成雨季水体倒灌,植被受损,动物生境破坏,湿地斑块弹性不足,应对措施不够,无法达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稳定。
3.2 弹性修复设计与措施
弹性修复,即在分析场地存在的主要城市问题基础上,运用生态设计、柔性恢复等方式进行场地各个景观斑块的修复和重建设计,以较低影响,增强其景观与生态系统应对生态扰动、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时自我修复与重回稳定的能力。
通过对景观斑块的研究比较,依据研究区独特的水文、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韧性修复,形成城市中良好的弹性景观斑块。尊重场地原有景观记忆,延续场地景观斑块的演变脉络,减少对场地的破坏。通过水体网络的重构组织场地绿地斑块的修复与更新引导场地产业的转型达到湿地景观斑块的韧性修复,做到低成本修复、少管理维护和弱生态破坏,营造良性、有序的城市景观过渡带。柔化城市边界,促进水陆生态系统物、能循环,形成依托于滇池周边城市的弹性湿地景观斑块。(如图4)基于对水陆交接带湿地斑块修复设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2.1 整合地形,构建湿地骨架,通过水网联通形成弹性蓄水空间
在原有肌理基础上,根据场地降水、污染物种类等影响因素,利用研究区原有鱼塘,缓和边形成曲线水陆界面,增加水岸边长,创造供湿地鸟类等生物生存的小环境。增加观赏度的同时活化了水岸,使水、陆之间的物质、能量传递界面增长。
梳理地形,将研究区低洼内涝地块整理开发形成“湿地泡”,设置长淹没区、半淹没区域、偶尔淹没区域,与边界原有鱼塘链接形成净化网络,恢复湿地斑块的生态功能,创造动植物的生活生境,形成应对雨水的弹性空间。
3.2.2 软化驳岸,路网修复,形成多级式水体净化模式
进行水循环交流,将防浪堤岸进行适度开口,形成沿堤内流湿地泡,在防浪堤外增加立体绿化,形成水陆生态廊道,解决水泥堤岸高筑的生态隔离问题,同时也阻止雨水倒灌造成的堤顶路塌方,路网断裂。运用厂区拆卸废料加工形成空中景观高架系统,为湿地恢复提供空间,借鉴海绵城市理论形成水网净化系统,通过过滤池、氧化池、潜流湿地净化泡、表流湿地净化泡、末端强化池等多级式水体净化池,形成弹性可淹没区,收纳雨水,在必要时业区转型后的花卉大棚浇灌使用。
3.2.3 更新地块产业,借鉴海绵城市等理论,形成水循环系统及景观修复机制
海绵城市是关于水循环的智慧,城市湿地作为弹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绿地斑块的缓冲空间,为城市的生态健康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研究区中依据不同条件,设置雨水的储存装置利用自然集水槽与大棚集水设施,从源头留住雨水。
通过产业更新,在温室大棚区通过立体绿化、无土栽培等技术栽植花卉、中草药等植物。防止浇灌废料中氮、磷等物质流入场地水系统,抬高厂区地平面在其底部形成1m的水槽用于收集雨水与浇灌用水,应用生态、物理等水处理方法,由湿地泡净化后排入研究区水网系统,既能够保证水体的自然循环,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湿地、湖泊的水体安全。在湿地内部形成完整水循环系统,从而完成湿地斑块的景观修复,达到城市水陆交界带的柔性回归。
3.3 小结
对滇池斗南片区湿地斑块的修复研究,通过梳理研究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找到湿地斑块恢复的切入点,重构湿地斑块水网,以海绵城市理论研究入手,形成水循环系统网络,组织湿地斑块的柔性恢复,为动植物生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将研究区融入城市环境,尊重场地记忆,促使产业转型,把斗南片区的经济支柱产业――花卉贸易与地块产业衔接,形成特色鲜明集聚科研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弹性斑块,达到水陆交接面湿地与城市发展的和谐,使城市中的景观斑块得到弹性修复,韧性重构及景观更新。
4 结语
城市发展对自然的掠夺造成绿地斑块支离破碎,水生态恶化、生物生境缺失,城市失去弹性和应对灾害的韧性。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建设带来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为僵硬的城市加入地下和地上水系统的互动[18]。城市中的弹性景观空间、绿地斑块等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扮演着城市保卫者的角色。湿地作为城市景观斑块的一员,人们更应该意识到保护城市弹性空间与水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城市弹性空间的景观修复研究中应该站在建设广义的“城市海绵体”水循环的角度上,对绿地斑块进行组织与重构,尊重场地精神,保证场地内部与外部生态循环的自我稳定。
湿地斑块是城市水岸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提供城市中动物生存的必要环境。对城市湿地景观斑块的修复研究,既能对城市景观斑块的弹性进行重构,也能对城市的水安全、水循环和水环境进行恢复,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稳定与长久发展。湿地景观是海绵城市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斑块间的连接性十分重要。单一的湿地仅仅是城市众多弹性景观斑块中的一员,对水循环、水网络的影响有限,需要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考虑绿色生态斑块、蓝色水体斑块与灰色基础设施斑块的连通性,通过韧性修复与设计形成统一的综合网络,才能使弹性斑块在城市的资源循环及应对自然灾害中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托尼黄,王健斌.生态型景观,水敏型城市设计和绿色基础设施[J].中国园林,2014(04):20-24.
[2]Grimm,N.B., Faeth,S.H., Golubiewski, N.E., etal. 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 Science,2008(319): 756-760.
[3]俞孔坚,张媛,刘云千.生态基础设施先行:武汉五里界生态城设计案例探析[J].规划师,2012(10):26-29.
[4]刘颂,章亭亭.西方国家可持续雨水系统设计的技术进展及启示[J].中国园林,2010(08):44-48.
[5]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06):11-15.
[6]沃夫冈・F・盖格,陈立欣,张保利,等.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愿景与传统[J].景观设学,2015(02):10-21.
[7]Lloyd ,S. D.,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R]. CRC For Catchment Hydrology, 2001.
[8]吴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05):67-71.
[9]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01):11-18.
[10]曹新向,翟秋敏,郭志永.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J].水土保持研究,2005(01):145-148.
[1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04):555-560.
[12]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J].中国园林,2006(05):5-8.
[13]刘滨谊,张德顺,刘晖,戴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03):6-10.
[14]洪菊华,宋文静.辽河生态恢复规划与实践研究――以沈阳市辽河干流生态恢复规划为例[J].价值工程,2016(07):24-27.
[15]王春晓,林广思.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和实施 以美国费城为例[J].风景园林,2015(05):25-30.
1.弹性城市概念
弹性这一观念最早起源于生态学,由美国一位学者提出。弹性城市大体上指的是城市能够顺应新的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自然灾害后自身能够迅速恢复,并且不会影响后期的发展。
2.弹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环境日趋恶劣,究其原因是外源问题与内源问题并存,随着大自然持续被人们破坏、下垫面性质的改变,混凝土,石块,柏油马路以及工业化石燃料的污染等,环境污染加剧,未来的洪水、风暴、热浪、瘟疫等自然灾害恐会日趋频繁且愈加剧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财产等有着极大威胁。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群体而言,有必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弹性城市。
3.三个视角看弹性城市建设
3.1从生态弹性视角来看
生态是动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的一个状态,大自然赐予我们空气、水、土地等,我们就利用它来生活,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城市扩张与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运,产业结构失衡等,当卫生疫情或自然灾害等外来冲击时,表现极大的脆弱性。现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希望城市能够在应对外来压力时进行自我调控,伸缩自如,有弹性的自我调整,自我恢复,从而很好地应对外来冲击,自然灾害。
3.2从工程弹性视角来看
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不断变动,有些工程是固定性的,也有一部分是未知的,面临的是未知的环境,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以及风险性的把控。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工程也是具有确定和不确定的弹性在内的。工程弹性的系统也极其重要。
3.3从社会弹性视角来看
社会全球化在发展进程中,发展速度过于迅猛,优胜劣汰太快,致使人人都是紧绷的状态。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人们相互的关系,社会各阶层间的关系,都处于紧绷的常态。对于社会而言,紧绷可能造成群体性乃至社会团体的一个激化,诱发群体性冲突,对于个人而言,人的行为是不可把控的一个弹性概念,可能会有进步的、积极的影响,但稍有不甚就可能产生危害。对于社会而言,如果缺乏弹性,过于刚性,社会就会缺乏生气,死气沉沉;如果缺乏刚性,没有必要的规制,又必然引起混乱,甚至造成危机,当两者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就为缓解、消弭社会紧张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才有能力应对变化。
4.国内外发展现状
4.1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目前对于弹性城市的认识不够,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各部门也有了新的认识,毕竟学术研究有限,对于弹性城市的建设缺少科学的思想体系和方法指导。已经_始有学者进行实验性的研究,例如,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常德市江北区内环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北京首钢工业改造雨水利用综合规划等,也有很多城市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雨水调蓄池建设等,中国目前正逐步城市化,各种高楼林立,硬质铺装过多,生活中人为干扰过大,排水系统不行,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等,这种情况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就是试图把城市建设成海绵一样,有其收缩性,在城市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来袭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损失,或是受到损失后很短时间内恢复,这是城市该具有的包容性来面对气候,能源、环境等各种危机,提前做好弹性规划比灾后恢复更能减少损失。有弹性的城市才有能力应对一系列突发、未知的情形,才有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4.2国外发展概况
联合国开发署于2010年11月开启了气候变化弹性倡议,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启动了亚洲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弹性网络。为了促进弹性城市的研究,国际上自发组建了弹性联盟、弹性组织和弹性城市组织等专业性的学术或产业交流合作组织。面对当前城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提升城市对外界影响的弹性适应能力,弹性城市成为美国近期的规划话题热点,与欧洲的紧凑城市和美国的城市精明增长相比,弹性城市的理念正逐渐在美国和欧洲规划界得到广泛认同。美国直接将弹性城市作为规划顶层,而欧洲将弹性城市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组成部分。联合国减灾署在2013年3月的报告中指出,建议在全世界范围建设“弹性城市”,来应对自然灾害。
城市可持续能力评价方面,城市弹性的评测方法与工具的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外,实际应用于城市弹性评价的相当有限。弹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将城市的弹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因此,国际上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弹性城市指标测度的构建,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弹性城市指标测度的构建,弹性城市指标体系,性能力指数,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指数,弹性城市全球化标准指标,于设计的弹性城市指标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弹性指标体系。
关键词: 海绵城市;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技术
Key words: sponge city;the rain flood management;low impact development;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214-02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频繁地发生城市内涝,同时,忽视生态环境,导致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水资源短缺。另外,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面对出现的各种水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明显不足之处。主要归咎于:①城市排水单一的使用工程管道式灰色排水基础设施;②防洪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的落后;③对于雨水再利用的意识薄弱,天然雨水利用率极低,不到10%[1]。这些问题已经无法依靠某一单独的管理部门去解决了,而是需要一个更为系统、综合的解决方法,“海绵城市”理论便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的。
所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内外案例分析等来梳理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其中雨洪管理方面的要点,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之后海绵城市建设起到参考作用。并且在进行研究时,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不能一股脑地“拿进来”,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更好地用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
1 关于“海绵城市”的内涵
《指南》对“海绵城市”进行了如下定义: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其内涵可以具体解释为3部分:①海绵城市就是在面对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可以灵活应对和适应水环境危机。②海绵城市在雨水管理前后其水文特征是基本保持不变的,主要通过低影响开发(LID)思想以及相关技术来实现。③海绵城市通过不同方式将雨水收集起来加以利用,体现了对雨水资源可持续的综合管理思想。
2 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
2.1 国外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国外对于城市雨水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大量兴起于20 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并在二十年内取得了可观的进步和发展[2]。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为代表,主要包括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BMP)和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ity urban design,WSUD);英国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UDS);日本的健全水循环体系;以及德国柏林推行“雨水费”制度。另外,除了雨水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国外还推出了一系列法规及奖励政策,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家污染物排放削减许可制度》;设立绿色屋顶专项基金及优惠[3]。
2.2 国内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雨水控制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集中在雨水利用,近年来雨水控制技术重心逐渐转向雨洪调控及污染控制[4]。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用)》。2015年1月,启动了镇江、嘉兴、厦门、济南、武汉、常德、南宁等 16 个试点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
3 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技术
3.1 水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与修复
①划定区域。划定需要保护的生态斑块比如湖泊、河流、湿地及水源涵养区,同时还有农田及原野,严加保护和识别。②进行保护。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规划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的行为[5]。对于确需建设的项目应上报各相关部门批准后,予以实行;而对那些不符合岸线控制利用和保护管理规划的一切行为都应依法查处。另外,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绿地、森林等雨水调控功能性强的斑块、水体面积和体积及水质我们需要通过各项技术加以修复。
3.2 低影响开发技术 低影响开发(LID)就是根据自然界中的水文条件原理,从源头对雨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雨水管理方式。
3.2.1 截留技术 截留技术就是通过不同方式,使雨水汇集面积增加,减慢雨水形成径流的时间,以此达到延缓径流的目的。
①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结构包括四部分:植物层、土壤层、过滤层、排水层。对于不同的植物和介质层,绿色屋顶在夏天可以滞留70%~90%的降雨,冬季可以滞留25%~40%的降雨[6]。②冠层截留。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对上海市156个植物群落中植物滞留能力的研究,发现植物截留主要分树冠、枝干及其土壤,其对雨水的截留能力分别约为9%~12%、2%及40%,并且针叶植物冠层截留率要高过阔叶植物[7]。
3.2.2 促渗技术 促渗技术就是通过使用一些透水性的结构和材料来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同时材料或是结构具有一定的过滤净化作用。①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其系统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透水性铺装材料主要有五种:包括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沙砾网格和嵌草网格。②绿色停车场。绿色停车场就是能够汇集来自机动车的零件磨损产生的重金属、汽车排放物以及周边径流汇集所产生的污染,进行初期处理减少面源污染。③绿色街道。绿色街道就是包括雨水种植沟、雨水种植池、路牙石扩展池、雨水渗透园与透水性铺装等设施,来保护地表和地下的水资源、使污染物减少,使雨水外排减少的道路雨水管理方式。
3.2.3 调蓄技术 调蓄技术就是在降暴雨时能收集雨水并对其净化,在干旱时能向周边绿地提供水资源。
①植草沟。植草沟是指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地表径流以较低的流速经植草沟滞留、植物过滤和渗透的作用,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得以有效去除[8]。植草沟的结构从上到下为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渗排水管以及砾石层。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对5条不同结构参数的生态植草沟进行模拟降雨径流实验,生态植草沟中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果最佳的结构组合是:20cm种植土+30cm砌块砖+10cm砾石[9]。
②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也叫生物滞留池,指在低洼区域种不同植物的工程设施,通过土壤以及植物的过滤作用来净化雨水,并将雨水暂时滞留后慢慢渗入土壤以此来减少径流量。自上而下包括:蓄水层、树皮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其总厚度在50~80cm合适。
③多功能调蓄池。多功能雨水调蓄池具有雨水调节和雨水贮存功能。主要是为了调蓄暴雨峰流量,同时将雨水的排洪、减涝、利用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其他一些社会功能更好地结合,使城市土地资源更高效地利用的一种综合性性设施。
4 案例分析
4.1 德国沙恩豪斯社区雨洪管理系统 沙恩豪斯社区位于奥斯菲尔敦,总面积约为150公顷,人口大概是9000,降雨偏少,属于较干旱的地区。社区在规划设计以及建造的过程中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比如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雨洪管理和开放空间多功能利用等等。
社区的雨洪管控系统有3个等级,首先一级组团生态设施接收来自建筑屋面、道路的雨水径流,主要设施包括生态沟和雨水花园;二级处理设施接收各个组团间的雨水,主要是通过大型生态沟进入多功能蓄渗池、小型景观湿地,最终再一起进入三级中型湖泊湿地。雨水的利用率高达95%,十分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排水设施压力,同时还补充了地下水部分。
4.2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场地原本是一片湿地,然而周边的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导致该湿地的水源即将枯竭,造成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情况。该项目的设计策略就是将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一个雨洪公园。设计保留了场地中部的一大片区域作为自然演替区。沿其四周通过挖填方,人为地制造出一系列深深浅浅的的土坑和高矮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美丽的“蓝-绿项链”,使之形成了自然和城市之间的一层过滤膜和体验界面。然后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尽量收集城市雨水,让经过水泡系统经沉淀和过滤后的雨水进入核心区的自然湿地,同时还在山丘上种植了很多白桦林,一个个水泡中主要是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让整个场地焕然一新,成为城市周边一处宜人地带。
5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考
海绵城市技术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汇水区为单元,包括工业、农业社区,雨水就地蓄留处理,要在源头控制,完成地上与地下的水循环。并且在建设海绵社区时,我们要看到汇水区和湿地、河流和湖泊的关系,还要看到大的流域关系,要综合地看待社区生态功能。要将海绵城市的技术综合利用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将利用率达到最高。笔者建议,还应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尽快完善法规体系建设,比如运用收费、补贴、奖励和罚款等经济手段,提高落实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相关知识,转变公众观念,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城市的建设不只是靠管理建设部门或是专家学者,更重要地是要让公众参与进来,让公众有这个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海d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适时的向回看、不要完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束缚,要重拾尊重自然、模拟自然的智慧方法,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优势,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因为任何的发展,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城市建设,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才会是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李俊奇.城市雨水的资源化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经济,2004(10):26-28.
[2]杨林霞.国内外海绵型城市建设比较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5):72-73.
[3]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6,32(1):43-45.
[4]傅文,王云才.以水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烟台市福山区南部地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案例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6.
[5]朱党生,王晓红,张建永.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和措施[J].中国水利,2015(22):9-13.
[6]刘保莉,曹文志.可持续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111-115.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26-02
一、序言
水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持续性资源,是维系我们日常生活的生命之源,是城市园林绿地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对雨水的利用起步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雨水利用策略,如今,水资源的紧缺、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生态环境的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随着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加重,雨水景观利用问题在2013年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提出在全国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鼓励雨水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因此,如何将城市建设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更好地做到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并实现雨水利用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国内外海绵城市的动态
(一)国外海绵城市
国外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雨洪的利用上。美、德、澳、日、英、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走在探索的前列,改变以往国外城市集雨工程快速、高效的排水做法,在雨水系统资源收集、管理、循环利用上,并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利用系统协会,各个国家研究制定了不同性质的国家级地方政策法规,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国家的水资源匮乏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80年代末民间“日本雨水贮留渗透技术协会”成立。90年代颁布“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把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1996年开始对地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雨水利用补助金,并形成制度。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上个世纪初期就已经了“对未受污染雨水的分散回灌系统的建设和测量”,1989年就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DIN1989),它以德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方法规形式对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出要求,引导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排污量,征收雨水费用(也称为管道使用费);技术上,德国城市雨水利用主要体现在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三种形式。受美国BMPs影响,德国采用雨水系统的措施类型是“湿地过滤沟系统(MR)”。目前德国“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及标准已经实施,柏林等一些城市已将城市雨水利用和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已建或正在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德国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美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量调控。20世纪30年代,主要重点是控制洪、减灾和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水质改善。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重点是点源污染的控制、防治水土流失、滨水区环境的保护和完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等。1972年,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首次提出最佳管理措施的概念(BMPs),核心理念是对非点源水体的污染控制和源头控制与研究,技术处理上强调工程和非工程、生态与自然措施结合的方法;第三个阶段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重点是控制非点源、雨水循环、健康福利、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运用等。1990年,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环境资源署提出了低影响开发(LID)的理念与技术体系,它是弥补BMPs技术上的缺陷,在BMPs基础上形成的雨水控制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LID是一种基于微观尺度控制的场地设计策略,其原理是通过渗透、过滤、蒸发、截留等方法模拟雨水的自然水文过程,将径流控制源头,减轻城市排水管负担,结合景观设计,创造出优美的空间环境。澳大利亚在1994年提出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2000年就政府与规划部门召开了“水敏性城市设计――城市区域的可持续排水系统”会议,它与BMPs相比,包含内容更为广泛和全面,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注重水质的保护和改善,把雨洪管理与城市给排水和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倡导多目标的发展方式,维持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英国1999年提出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该系统从宏观的角度优化集水区域,全面考虑雨水径流的水质、水量、景观和生态价值等因子,通过过滤式沉淀槽、洼沟等与BMPs技术措施结合,改善城市整体水循环和区域水生态系统。
(二)国内海绵城市
我国城市的雨水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结合国外成熟的雨洪控制系统技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作为试点,水利部于2001年颁布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标志着雨水系统控制技术的初步成熟。2004年,深圳市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联邦环保局开展相关技术交流与研究,签署包括流域管理、面源污染控制和低冲击开发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框架。编制城市绿地等雨水利用工程的地方技术规范,积极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建设“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光明新区,转变城市雨水系统从快排为主到“渗、滞、蓄、用、排”的建设理念,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14年2月出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城市暴雨内涝防治工作。一是实施“城市排水(雨)综合规划纲要”并编制“全国城市排水规划的设施建设。二是围绕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推进低冲击发展和建设模式,加快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化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它强调以弹性、慢排缓释和控制源头分散为理念,整合降水、地下水循环系统性、地表径流等给排水各个环节,以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保障。城市绿地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城市的海绵体。绿地是城市最重要的透水性下垫面,承担着城市雨水径流渗透、城市水循环的平衡、生态环境的修复等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其实就是构建一个低影响雨水系统,通过渗透、停滞、积蓄、净化、排水等其他技术手段,使水循环径流更加顺畅、自然。我国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强调“大”字优先,违背城市可透性的基本原则,忽视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出现大尺度的硬质铺装广场、大水面等,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三、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提出的挑战策略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作为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应该把构建生态安全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和水循环系统纳入教学中,并更新园林设计教学理念、技术实践研究和掌握风景园林行业规范标准等,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学科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加大投入基础学科研究,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展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从基于建筑学视觉到BMPs、LID、MR、WSUD、SUDS、LIUDD等水文水力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再到雨水处理、植被选择、后期维护管理、国家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制定等都需要在实践需求去完善解决,缩小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
(二)更新教学内容与理念
改变以往的教学体系课程,增加一些水文水力学相关的课程,聘请一些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与雨洪管理、雨水收集、水生态生态环境、水文学方面有实战经验的教授授课。对风景园林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加强对雨洪利用的研究,编写与之相关的教材,更新教学理念,开设相关课程设计。
(三)扩大学科交融
本学科的融合需要市政工程管理、建筑学、生态学、农学、城市规划学、给排水、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风景园林学、管理学等专业门类的知识,交替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更好地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四)多渠道拓宽实践平台
国内一些较出名的园林设计公司、设计院和企业已经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交叉、新兴领域扩展,开拓水生态修复领域的市场,实现双赢。建立长期校外实习和就业实践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实践,是提前了解行业现状的重要平台。
四、结语
0 引言
2014年10月,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探索构建城市雨水开发体系,以根治城市内涝顽疾。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开始试点。从实践情况看,《指南》的出台不代表万事大吉了,城市要告别“城中看海”的窘境,还任重道远。海绵城市的技术体系还远未建立,实践操作还有待细化,产业支撑也还没有创立,也就是说万里才走了第一步。海绵城市究竟如何从纸上蓝图变成现实?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学习实践,浅谈几点个人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1 什么是海绵城市?
1.1海绵城市的基本定义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国外称为低影响开发(LID),即指遇到有降雨时城市社区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同时丰富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生态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海绵城市技术将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技术路线,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海绵城市对我们传统城乡建设理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建设长期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过度硬化与大拆大建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在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安排,使城乡水生态环境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发展已面临诸多窘境。城市内涝、城市天坑、热岛效应、雾霾等一些城市病态现象持续出现,给城乡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降低,碳排放增加,流域治理能力不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进展缓慢;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普遍降低,多地城市备受雾霾袭扰,引发民众诟病。在造成严重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所以,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理念也是经历了反复阵痛而达成的这一成果,得来不易。
1.3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领域
海绵城市技术有着广泛的适用领域,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的基础技术,它反映了社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延续性的高度关切。海绵城市技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社区(汇水区)为单元,包括工业、农业社区,雨水就地蓄留处理,完成地上地下的循环。除了水资源利用外,海绵城市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社区生态、农田水利、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型机场、重金属土壤污染、河道治理、农田水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修复效果。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技术也是治理热岛效应和雾霾的最佳手段。在石油、燃气管道的生态修复治理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2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
海绵城市技术只代表一种技术体系和方法,而不能代表城市发展的全部内涵。我们要利用海绵城市技术,达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时,我们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2.1要扭转观念,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我国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已经展开,首批有16个城市进入试点,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他们分别是: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2.2要积极实施城市生态修复。从现在起,试点城市要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湖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雨水渗透率。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防止城市地质灾害。海绵城市技术普及以后,原有城市生活污水量会大大减少,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情况会逐步改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能力与效益均会提高,污水直排进入河道、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2.3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水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立水生态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和引导亲水产业健康发展。
2.4要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行政体制。充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城市开发措施都要照顾到本地区和上下游地区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参与流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对话,制定流域治理行动计划及时间表。
2.6要兼顾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水生态。有关专家同时指出:可以把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结合起来,把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的能源、绿色设施和海绵设施协同起来,促进智慧排水、雨水收集、管道检测以及反应和水循环利用、地表水污染的实时监测和反应、暴雨预警和水生态、水系统的智慧应对。
2.5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将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积极开展水生态法律和政策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支持构建我国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应借助水利改革的契机,率先构建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3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
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带来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我国工程设计界长期以来沿用灰色排水方案,造成城乡社区大量的硬化地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实施海绵城市技术以后,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建立起来,需要大量的转型人才,高校要更新教材,设立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资本被引导到绿色科技领域投资,大量的企业创新转型,相应的产业技术装备也会跟进,形成新的绿色产业链,带动就业及经济增长。另外,海绵城市建设也将在我国节能减排领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带动产业转型,绿色生态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建设
伴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我国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3 个主要水问题。城市地区是生活生产集聚地区,水问题尤其突出,面临严峻治水形势。2014 年4 月,在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是在吸取国外先进雨水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城市治水新构想。国内专家学者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仇保兴系统阐述了海绵城市内涵、发展途径、前景展望等; 王文亮等分别从概念、雨水综合调蓄等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4]( 以下简称《指南》) 进行解读。但当前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停留在城市尤其是试点区区域尺度,缺乏流域治水理念。流域与城市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流域控制是实现城市在雨水面前缩放自如的关键。笔者简要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探讨流域控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结合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1.海绵城市排水建设的意义
1.1弥补给排水设施欠账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将自然措施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尽量保持城市开发之前的自然水文特征,通过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来涵养水源、应对强降雨。另外,利用生态手段对传统粗放型城市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地修复已经被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应尽量增加绿地面积,以有效积存、渗透并净化雨水,满足城市生产、生活以及景观用水、供水的需求。
在建设过程中,应将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M行统筹管理,有效协调给排水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和城市给排水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建立起城市生态保护、土地利用、水系绿地等各种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建设地下管道网络、充分发挥城城市资源优势,尽量在缓解城市管道网络压力、提高管道网络承载力的同时,有效收集城市雨水,对各种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1.2提高极端天气抵抗能力
据统计,我国共有 642 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但是其中未达到国家要求防洪标准的有340 座;在 34 座特大防洪城市中,能达到国家要求防洪标准的仅有 7 座。除此之外,一些新建立的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更是严重缺乏防洪投入。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建立起完整的给排水设施,将防水、排水、蓄水、处理水等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在遭遇短时间局部强降水时,出现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流量加大的现象,尽量减轻城市防雨防洪的工作压力,从而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次数。
1.3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
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主的阶段,因此,我国相关建设者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将城市建设工作与城市资源保护工作相结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者要在现有环境下,建立起一个具有自然积存水资源、自然渗透水资源和自然净化水资源功能的海绵城市,在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协调城市资源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要统筹雨水开发系统、雨水管理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加强对雨水的渗透、存储、管理和净化,有效收集并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城市供水的压力。
2.在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过程中应当关注的相关问题
2.1保证规划的引领性,并保证实际建设的科学性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专项性、控制性以及修建性规划,必须对所有规划任务进行细致分析,并使其形成总体规划。在实际规划和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减少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城市发展区域的基本特点明确实际规划目标。通过对城市雨水流向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城市内涝,并且从源头上完全解决供水污染的基本问题。另外,应当充分利用城市拥有的雨水资源,推动城市景观环境的改善,在城市内部形成全面有效的水循环系统。海绵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工程量巨大,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必须重视大规划的基本理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当同时考虑到供水、防洪、排水以及环保等多种因素,并且将各环节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最终按照相关规划逐步开展城市建设。
2.2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城市建设的基本进程和力度
由于海绵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投资量和建设周期较长,该项目在我国当前尚属于初步起始阶段,缺乏基本的建设经验。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城市顶层的建筑设计,通过国家支持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方案,提升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完善的城市给排水管道建设标准,最终通过完善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政策保证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3 同时考虑雨水流向和水资源污染控制
在海绵城市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同时考虑到雨水流向和水资源污染,尽可能满足城市建设上层规划设计要求,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则应当借鉴其他成功区域的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对所有可选择方案进行对比,最终选择能够从源头、运行过程以及终点完全控制污染的方案开展工程建设。
3.海绵城市排水建设的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是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治水的重要契机。在实践过程中,既不能直接死搬硬套国外经验,更不能陷入单一部门单一学科治水的怪圈。海绵城市建设应在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流域是水的整体,是系统的概念,海绵城市建设不能脱离流域来谈,否则失去理论支撑。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大,应重视以下研究:
a.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对雨水的管理,降雨直接影响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计,城市地区降雨时空分布具有高度复杂性,应重点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b.我国城市水文站网建设相对滞后,为海绵城市建设带来难度,水利部门应充分发挥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水文基础站网建立,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数据库;
c. 现有水文模型主要以评价小尺度低影响开发措施为主,海绵城市建设要选取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峰值时间、水质等指标,加强分布式水文模型与城市排水模型的耦合,为方案优化提供模型支撑;
1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现状
1.1生态失衡
有的小城镇,盲目模仿大城市的地下排水设施,而不考虑自身的自然地形,结果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导致生态失衡;有的为了满足机动车通行不断的扩宽街道,大面积的硬质铺面取代了原本自然化的地表,同时又移除街道上原本的树木,不仅破坏了街道的绿地系统,而且也导致生态失衡;还有的小城镇,为了追求绿化量,盲目大面积地种植草坪,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也导致生态失衡。
1.2缺乏个性化
有的小城镇,在街道景观建设时,盲目照搬照抄大城市的样式,没有考虑城镇自身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地域特色,导致拆除了原有的景观小品或基础设施,建成了宽阔的马路和大的广场,形成千街一面的现象,失去城镇的特色,致使小城镇街道历史的记忆大量遗失。
1.3未因地制宜地使用外来树种
有的城市在进行绿化时,需要外来树种,这些物种不适应该地区气候,导致绿化成本提升。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气候,种植适合本地区的植物,种植的面积以及种植量应该同城市规划相关,一般选择本地区的树种,这样成活率比较高。对城市绿化起到的作用也比较突出,因为这些树木生长能力比较强,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够发挥出优势,而且这样的树种比较容易管理,投资也比较少。
2园林规划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应用
2.1生态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建设者们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应努力把生态理念落实在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上。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规划设计者更多地了解生物,认识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赖的生存方式,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连接在一起。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具有整体的意识,小心谨慎地对待生物、环境,反对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为。不能把生态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大量种树、提高绿量。此外,生态学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降低道路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道路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因此,荒地、原野、取土坑、弃土坑、再生、节能、野生动物、植物、废物利用等等,构成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理念中的关键词汇。
海绵城市是当前新颖的城市建设理念,道路在海绵系统中承担着输送雨水径流的作用,是海绵系统的“动脉”。在“海绵城市”的背景下,适宜的城市应当考虑建设重要的海绵绿色廊道。如采取透水铺装、多功能树池、旱溪、生物滞留带、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湿地、蓄水模块等一系列的措施,并进行系统化、集成化地使用。
2.2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是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和历史传承性的地方文化。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建筑、历史古迹、民风民俗、产业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艺术等多种文化资源,它不可移植、不能复制、不会再生,其潜在价值和精神内涵是构建城市形象的文化资本,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内涵。
道路景观设计的观念被明确提升到一个专业的高度后,雷同的设计方法将会被摒弃,代之以个性化的道路景观设计,给城市道路赋予文化特色,增强道路的可识别性。个性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空间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仅要考虑城市的地形、气候、历史因素,还要体会公众对其的心理期盼以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等制约条件。以至于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要求,创造优美环境的同时,带给人们那些可识别、可触摸、可回味,在人们头脑中早已形成的记忆符号,进而提升城市魅力。道路设计时,景观设计也要同步进行,先确定一个总体风格特色,来指导道路设计,从某些方面来讲,道路设计要服从景观设计确定的原则。设施的选择,要服从景观风格,统一考虑设施的造型、布置,达到风格统一,布置协调合理。
大约每个城市中心都有公交车和无所不在、不舒适的公交车站,但是许多城市正在请景观设计师改善骑自行车者的体验,对他们的公交车站进行灵巧和功能性的设计。一个实例就是奥兰多、佛罗里达国际车道沿线的雕塑公交车站。WaterGeiger设计了这些白色、曲线型的纤维加强型聚合板,把艺术带入到公共空间里,同时也为公交乘客提供急需的阴凉地。其他创意性设计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绿色屋顶结合而成的遮蓬,或是其他显著的设计如马德里艺术家联盟Mmmm在巴尔的摩Highlandtown社区东南大道上设计的车站,那里的车站结构是14英尺高、7英尺宽的“BUS”字母。
张家口市为举办冬奥会,对奥运沿线进行风貌景观提升规划,设计以“观、赏、品、鉴”4个字为出发点,即观一路北国风光,赏一路生态之旅,品一处塞外文化,鉴一场品质冬奥,展现“自然、生态、人本、寄情”的理念。以自然风光为背景,因地制宜构筑大地景观,给驾驶员、游客空间四维体验,选用当地材料及植被,对沿路进行环境的整治和改造,并将本地区的文化元素集合奥运元素注入景观设计中,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采取一定量的具有文化特色及视觉冲击力的造型表现,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冬奥会景观线路。
1 引言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成为真正意义的“山水城市”一直是人类不断不断探索、自我完善提高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对自然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平衡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生态支撑。而在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城市生态的摸底工作,即城市自然诊断则是体现寻找城市的生态制约条件,也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的价值点[1]所在。
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提及的“师法自然,因地制宜”正是体现了城市发展需要尊重自然的智慧。生态诊断对于此句的理解则是通过对自然本底的学习和传承,形成对特定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的理解和传承,即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的损伤、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过程。只有这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服务价值才能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2 自然生态诊断的理论基础
自然地理学将自然地理环境视为一个庞大的有机物质系统,其五大基本组成要素,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在能量的支配下不断进行着动态联系。因此生态诊断关键技术即基于自然生态原理对各自然要素进行集成分析的同时还需体现各要素分析的动态联系。
承载力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石,是根据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城市在生态系统承受阈值范围之内的发展强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内涵。因此自然生态诊断从约束性条件内涵出发,即从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生态演变规律、保持原生表土自然植被、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角度进行城市的生态本底前期分析,使城市在对自然扰动最小的被动式设计中实现生态过程的自我维持、自我循环,使城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阈值范围之内。
3生态诊断从理论走向实践
3.1从地貌单元到城市建设适宜性
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地貌作为城市下垫面的基盘,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因此自然地貌对城市的适宜性问题,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问题[3]。在城市开发建设前端对地貌因素潜在作用的影响的判别诊断,将有利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城市功能和职能的充分发挥[4]。
由于快速城市化扩张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以山体、河漫滩、湿地、沟谷等为代表的自然地貌在逐渐被改变或者侵占,导致城市自然生态骨架或生态敏感地带的破坏,从而引发更多的次生灾害和潜在城市生态风险。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前端通过对地形地貌分划分,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易发特性的认识,以及对地貌单元过渡带进行有效识别,才能在城市建设布局、开发强度、用地类型的控制中因地制宜提出开发策略,达到趋利避害、降低城市建设维护成本、保护城市安全的目的。例如预留自然汇水坡度和沟谷形成地表径流排泄通道,降低市政管网敷设强度;对易出现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避让,既克服不利因素,也反应出城市的固有山水风貌,将城市地貌寓于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在15°以下的山间盆地中的山前台地面、盆底平原作为城市建设的理想地貌单元[4]。
3.2从水文到海绵城市的认识
自古以来,“得水为上”,河道水体为城市提供了水源,但不利水文条件同时也给城市带来诸如洪水隐患、年均水量不均、河岸冲刷,河床淤积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水文自然生态诊断,判断对于城市水文条件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是建设水安全城市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受到破坏的水体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空间恢复和修复策略。
海绵城市即作为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的城市,其建设理念应在考虑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从城市规划各阶段提出设置海绵性下垫面、城市低影响开发、城市河湖水系的打造以及强制调蓄容积以及超标雨水排放通道的设置原则。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冲击技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5]。从
3.3 从生物到生态控制底线的保护
自然地理学对生物要素的研究包括种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城市化过程,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6]。因此通过生态诊断优先识别和保护自然提供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维护这些服务的空间格局,然后适应性的选择生物栖息地,来确定城市的形态和空间格局就作为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7]。
通过对自然生态涵养、景观资源和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空间判断,同时对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因子的提取,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形成基质-斑块-廊道镶嵌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框架。
3.4从气候到城市大气环境改善
由于城市特殊的下垫面影响,气候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8]。目前城市爆发的空气污染、雾霾等现象超过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再加上城市相对不畅的通风环境,致使污染物集聚在城市内部[9]。而对于城市内废热及污染物的疏散和调节主要依靠城市通风作用,而这一调节策略的核心问题是城市通风道的布局及设计。
大气环境生态诊断通过对区域内外能源利用结构、城市现有以水系、交通干道为代表的通风廊道布局问题的梳理及分析,利用一些具体指标,如“风速比”确定城市现有的通风廊道和城市静风区,为下一步规划或建筑设计提出风道预留策略。依托整合组团内部和近郊的公园、绿地、农田以及水系、交通干道为对城市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通风预留足够的通道,保证通风效率,同时在城市街区内部的建设和更新中通过对建筑密度、高度、体型设计方面的控制,以及街道廊道连通,建筑底层架空、错角布局等一系列细节设计确定通道的位置,营造具有不同功能和通风等级的城市通风微环境。
4 生态诊断技术未来的展望
利用自然生态诊断分析技术运用于生态城市规划实践,让规划具有因地制宜和实操性是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课题之一。在没有明确,可行的技术指导规范的情况下,以自然地理学对地球物质要素的划分对象进行生态诊断不失为一种可操作的途径。同时还需注意自然生态诊断不仅应作为规划的前置分析,还应作为规划后评估的手段,服务于规划设计运营的全过程,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中带来的生态效益。
开展自然生态诊断是一项长期、不断总结的研究任务,其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技术手段要有先进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监测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规律, 丰富人类城市生态学知识, 提高人类解决目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华.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A]. 见: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郑州: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09: 201-203.
[2]王如松, 刘晶茹. 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3): 28-31.
[3] Ian Douglas. The urban environment[M] .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 Ltd, 1983.
[4]朱华友, 毛锦旗, 王育梅. 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地貌的利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8(4): 441-445.
[5]邓先瑞. 试论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以长江流域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0(3): 467-470.
[6]余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 等.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 城市规划, 2010, (2): 19-27.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102
1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极端暴雨天气的增加,我国城市内涝事件呈多发态势。这反映了我国既往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洪管理方面的短板,为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水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对降雨径流实现水质、峰值、外排流量、存蓄量等管理,晴天时又能够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对雨水实施源头、过程、末端的全方位管理,对于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经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必须是“绿色”源头设施和“灰色”过程、末端设施的组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益[1]。“绿色”海绵设施是指下凹绿地、绿色屋顶和生态调蓄塘等结合景观建设的雨水管理设施;“灰色”海绵设施主要是指雨水泵站、雨水管网和调蓄池等市政雨水设施。两者相互补充,才构成了中国的雨水管理和海绵城市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区海绵化改造,属于源头控制措施,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和雨洪管理的首道防线[2]。但是由于牵涉范围较广,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推进往往会面临困难。由于设计资料缺失、设施陈旧、现场情况复杂等原因,使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在设计、工程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迁延和中居民不理解的问题,对项目实施造成影响。镇江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区域位于城市主城区,陆地面积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27.6万。镇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对于老城区的源头控制方案主要是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
通过对参与的镇江市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工程进行总结和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2 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实践
在老城区海绵化改造中,主要的改造对象是居民小区和学校。海绵工程内容包括下凹绿地、管道改造、雨水罐、透水铺装以及部分绿地贴等海绵措施。这些海绵措施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了不同小区和学校中的雨水花园、海绵广场、透水停车场等各具特色的海绵综合设施。
2.1 地面改造
地面海绵化改造是镇江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主要内容,主要工程形式是地面透水铺装改造和下凹绿地改造。在大多数的老小区改造中,透水铺装的改造主要是采取“结构式透水”的铺装形式;而在学校和公共广场则采取了传统透水混凝土砖的铺装形式。结构式透水铺装采用的混凝土砖并不透水,而是通过砖缝实现透水。其做法是在级配碎石铺就的基层上,用10cm厚的混凝土预制砖作为面层砖体,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宽度增加至8mm,在砖缝中填充级配为2-6mm的砾石作为透水结构。
结构透水铺装和透水混凝土在应用中各有优势[3]。结构透水铺装的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透水铺装的造价较低,与透水混凝土相比,造价不到其二分之一。二是结构透水铺装后期维护简单,价格低廉。与透水混凝土需要高压水枪冲洗或专门负压真空抽吸设备相比,结构透水通过表面清掏和冲洗即可;即使对砖缝中的砾石进行换填,成本也是较低的。透水混凝土的优势包括:一是铺装面平整;二是色彩多样,形式美观,能满足开放性公共区域的适用需求。在镇江的工程实践中,结构性透水铺装一般用于老小区地面改造,而透水混凝土铺装则多用于广场和学校的地面改造。
在老小区的海绵化改造中,下凹绿地是起到削峰调蓄作用的主要设施[4]。下凹绿地由下至上的结构为不透水土工膜、厚25-27cm的粗砾石层、厚3-5cm的细砾石层和60cm厚的生物过滤介质层。在下凹绿地中设有溢流井,井底有透水花管与之相连,下凹绿地中积蓄的雨水通过花管缓慢进入溢流井,再通过溢流井流到小区外的市政管网中,从而对雨水径流起到削峰作用。在每个溢流井都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低于地面10-15cm。当绿地中积蓄的雨水超过溢流口高度,则通过溢流进入管网,避免小区内发生内涝。
下凹绿地和透水铺装道路的关系如图1所示。透水路面下的基层和下凹绿地之间是水力连通的。通过透水铺装路面下渗的雨水最终也会汇集到下凹绿地中,再经由下凹绿地流到市政管网。透水铺装的改造有效地解决了路面积水的问题,而下凹绿地则是对雨水径流起到了缓流削峰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成为了老城区地面海绵化改造的主要工程措施。
2.2 屋顶绿化改造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用地对公共绿地的挤占,也是造成城市地表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城市中,建筑物屋顶面积大约为一座城市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屋顶也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5]。可见在用地有限的城市中,进行建筑物屋顶海绵化改造,建设绿色屋顶,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绿色屋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雨水径流起到削峰和净化的作用,同时也能缓减城市热岛效应并美化城市环境。
镇江老城区绿色屋顶改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屋顶大多年久失修,承重、排水等条件均较差,且屋顶上多有居民私自搭建的设施。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传统屋顶花园式的绿色屋顶改造由于对屋顶的承重、防水要求较高,在老城区的使用中受到限制。与之相对的,轻型屋顶植被绿化毯的形式凭借对屋顶结构要求低、形式灵活、后期管养方便等优势在老城区改造中得到广泛运用。
镇江运用的轻型屋顶绿化毯简称为“绿地贴”, 主要植物类型是佛甲草和锦竹草,其基质厚度约2-3cm,净重量为15-20kg/m2,保水重量为25-35kg/m2,适用于平屋顶改造。绿地贴能够对小雨起到一定的滞蓄作用,对10mm以下降雨可以做到不外排。绿地贴除了对雨水的削峰作用外,也能对建筑物室内温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镇江的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中主要运用于社区学校和有条件的老小区建筑物屋顶绿化改造中。
2.3 雨水排水系统优化
老城区改造另一个重点雨水排水系统的优化[6]。在居民小区和社区学校,将原本接入污水管的建筑物雨水立管断接至下凹绿地,以达到雨水调蓄的目的。在雨水出流口,设置消能石,防止雨水径流对下凹绿地的冲刷,如图3所示。在场地允许的条件下,会在雨落管末端增加雨水罐,实现一定程度地雨水利用。
合流制管道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CSO)是城市收纳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的逐步提高,CSO已成为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源。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能够有效改善因为CSO导致的水体面源污染。镇江除了针对社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也对市政雨水管网进行了排查,对一些错接、逆接的管道进行了改正。此外,镇江在2017年还有修建大管径雨水管道的计划,该管道管径预计为DN4000 mm,长度为5-7km,建成后其满管容量超过了6×105m3,兼具了雨水调蓄和转输的功能。
3 分析与探讨
我国的第一批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期截止至2017年底,目前镇江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仍在进行。对镇江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的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经验进行阶段性总结,主要包括精细化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注重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
3.1 精细化设计
镇江海绵城市建设从顶层规划设计开始到每一个具体小区的海绵改造设计,都始终贯穿着精细化设计的理念[7]。镇江针对与洪管理的规划研究起步较早,已经根据当地多年的降雨记录总结了本地的降雨模型,并以此作为设计依据,这比套用一些通用的雨型公式更加符合当地的情况。
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至2017年底,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内: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以上。顶层设计过程中,结合试点区内的汇水特征和积水点情况,将试点区划分为若干汇水区,并根据降雨模型模拟的结果将这些目标分解至各个汇水区,再从汇水区分解至各个居民社区内。汇水分区年径流总量目标分解如图4所示。
在居民社区层面上,结合小区的汇水特征、绿化率、可用空间等条件合理选取海绵工具并对径流控制、面源污染控制等目标进行模拟和校订,直至满足该小区的分解目标后,进入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方案设计阶段。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海绵设施的雨水管理功能,也用充分考虑其景观功能和居民诉求,杜绝过度设计。以下凹绿地为例,为了强化雨水下渗,下凹绿地改造中回填的介质土成分以沙土为主,介质土渗水性强,但营养物保持能力则不如原土。因此这种土适合种植草本植物和灌木,不适合种植乔木。这对小区的景观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在满足径流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可对下凹绿地中的部分区域采用原土回填,用于种植乔木,使下凹绿地的雨水调蓄功能和景观功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2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是海绵设施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对于海绵设施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从源头、过程和末端三个方面都予以重视才能保证海绵设施的质量。在源头上需要对海绵工程参建人员进行系统的海绵知识培训,建立对项目公司、现场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的三级培训体系。由于老城区海绵改造项目多而小,往往是多个工地同时开工,这些工地施工内容和现场情况各有特点,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海绵理论知识,很难机械化地复制管理,因此对现场负责人的培训是必要的。此外,现场施工人员是海绵工程的实施者,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例如一些绿化人员可能对绿地下凹的形式不理解,如果没有统一培训,往往会根据自身喜好将一些灌木种植区堆高,导致下凹绿地的调蓄功能下降。
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需要施工人员认真按图施工,质量巡视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一是要对施工控制指标严格控制。对于下凹绿地,主控包括各结构层厚度、绿地表面标高和溢流井口标高等。结构层厚度和绿地表面标高决定了下凹绿地的雨水调蓄能力;溢流井口标高则关系到大雨时小区内涝的问题,如果溢流井口标高过高,在大雨时就会造成涝水无法及时外排引起内涝,海绵设施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对于结构式透水装,需要把握砖缝宽度,砖缝太窄雨水渗透受限会造成路面积水,如果太宽又会影响路面功能。二是要注意施工顺序,以3.1节中提到的原土和介质存的下凹绿地施工为例,需要先回填原土区域,之后再回填介质土区域,其目的是防止回填过程中,原土覆盖在介质土表面,使介质土渗透性下降。同样在需要进行混凝土对侧壁抹面的下凹绿地或花坛,要先进行抹面施工,再逐层回填砾石层和土层,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堵塞雨水下渗面。
施工质量的末端控制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工作面清理,防止下渗面被堵塞;二是在工程验收中不合格的工程要及时进行整改;三是要及时进行总结,镇江市的老城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已组织了多次“海绵回头看”活动,针对既往施工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除此之外,镇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针对海绵设施施工的全过程,提出了“智慧海绵”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节点和相关资料,都会进行电子图片保存,并建立数据库,将来还会建立手机应用APP软件,既规范施工管理过程,也方便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3.3 公众参与
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属于开放型的工程,与一些传统的封闭型工程或半封闭工程如污水处理厂建设、道路施工等不同[8]。它是直接在居民社区中进行的,与居民交互密切,工程的进展也受到居民态度的影响,因此在实施老城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一定要邀请公众参与,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镇江市在进行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公众媒体向社会普及海绵城市及雨洪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解。同时,在进场施工过程中,采用宣传牌、宣传围挡等手段,向施工地点周围的民众宣传海绵城市相关知识,介绍工程内容和工期,完善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对于居民反馈的意见,进行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对于预备进场的居民小区和学校等非开放区域,注重居民意见。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请业主方介入,组织业主见面会,与建设单位一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通过后才进行后续施工。进场前邀请居民代表参观已完工的海绵改造小区和改造中的小区,使居民切实看到海绵化改造给小区带来的改观,树立公众对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信心,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阻力。
4 结语
镇江市针对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主要是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的源头控制型海绵设施,包括下凹绿地、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等,此外也会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排水系统优化。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精细化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公众参与等理念进行管理,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取得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认可。截止至2016年底,针对镇江市的源头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和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2017年⒒嶙帕建设区域性雨水管网、雨水泵站和排口处理设备等灰色设施。随着“绿色”和“灰色”海绵体系建设完善,镇江市的雨洪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松磊,李田,时珍宝.低影响开发设施提高上海建成区排水能力的模型研究[J].给水排水,2016,42(10):52-56.
[2]王建廷,魏继红.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07):220-223.
[3]王俊岭,王雪明,张安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铺装系统的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5(12):1-4.
[4]刘俊杰,王建军,马小杰.云锦路下沉式绿地海绵城市效益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6,04(02):33-39.
[5]林恬逸,唐健,赵惠恩.北京地区轻型屋顶绿化植被毯多植物配植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1-186.
[6]朱富坤,赵江,朱晓娟.基于全面落实生态文明理念背景下城市排水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实践--以《镇江市城市排水规划(2011-2020)》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4(04):14-18.
1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项目也在快速发展,同样的,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也在一方面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土地,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土地征迁的处理就是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它关系建设项目是否能顺利进行、对城市经济发展是否有积极作用。对土地房屋的征迁若处理的好,可以推动城市建设项目的提速增效,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若是处理不好,会引起民事纠纷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城市建设概述
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对城市进行规划,不仅体现在居民居住环境的改造,还在于对城市内部基础设施等物质设施的建设。良好的城市建设项目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的合理布局和规划,最终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可以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城市建设具有过程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城市建设可以为城市发展创造效益,属于经济工作的范畴。城市经过规划和建设后,可以充分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对城市建设项目的合理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
3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征迁难题
城市建设项目中征迁问题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是政治、文化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不符。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是政府的管理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尤其是相关法律相对来说落后,而且老一代的思想文化与现在的时展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说明在城市建设中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就形成了城市建设项目的征迁难题。
3.1对征迁工作的实施主体认识不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迁工作的实施主体只能是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具体工作事宜主要由该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但是由于城市建设发展快,城市用地的需求量大,政府的工作量也会加大,为了减轻工作量,政府部门可能会把自己的工作交一部分给其他部门做,再加上,征迁工作对某些人来说有利可图,征迁工作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城市建设项目的质量。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3.2征迁政策不合理
在征迁过程中,征迁政策部分可能会出现问题,诸如征迁政策没有及时颁布、政策内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亦或是补偿安置不到位等各种问题。征迁政策可以很好的指导征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征迁政策没有及时颁布,征迁工作可能会处于混乱状态,征迁工作的混乱会影响城市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如果征迁政策里面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被征迁户得到的补偿不一致,可能会引发被征迁户之间的纠纷,不利于城市内部的社会稳定,而且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建设单位可能会进行暗箱操作,从中获利,不顾人们的利益,征迁纠纷的发生也会影响城市项目的建设。另外,正常来说,补偿费应该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如果征迁补偿标准太低,拆迁户就会闹事。在城市建设项目的征迁过程中,有的征迁补偿费没有按期到位,有的征迁后所住的安置房存在质量问题。在拆迁中,大部分人是通过租房过渡,每个月的过渡费都是一大笔支出,如果不能按期拿到征迁补偿费,拆迁户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这会引发拆迁户的不满情绪,造成拆迁户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由于是安置房,部分人员想从中获利,安置房的质量本来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再加上,征迁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定期检修,房屋的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拆迁户与政府的矛盾也会增加。
3.3拆迁户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征迁政策这方面,部分拆迁户的文化水平不高,又或者,征迁政策内的专业性内容太多,不能充分理解征迁政策。还有部分拆迁户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赔偿,有去相关政府部门闹事的,也有少数成为“钉子户”的,若给这些“钉子户”单独额外的赔偿,就会出现不平等赔偿的情况,同样也有在征迁前抢种、抢建等情况,这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这都是拆迁户的综合素质不高引起的问题。
3.4征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对于城市建设项目的征迁政策,群众拥有知情权,尤其是拆迁户,征迁政策对于他们应该都是透明的。征迁政策中有一些专业性、理论性强的内容,没有那么通俗易懂,为减少这种由于内容出现误解的情况,征迁政策是需要加以宣传解释的。目前存在的情况是,征迁工作把重点放在了拆迁实务上,不重视甚至是轻视征迁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还有就是,人们没有专门的渠道了解征迁政策。这就导致人们对征迁政策的不理解或者是误解,从而影响征迁工作的进行,不利于城市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4城市建设项目征迁难题的应对措施
城市建设项目征迁难题的应对措施主要在于,政府的主体作用,市场的导向作用,以及社会法律和保障体系。下面将针对上文提到的难题,提出应对措施。
4.1发挥地方政府在征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征迁工作的实施主体只能是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在城市建设项目的征迁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一般可以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指挥部。所以,在征迁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政府用正确的思想安排好征迁工作,指导建设单位做好征迁工作。建设单位需要摆正工作的态度,把人们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在遇到问题时,也要积极与政府进行沟通,交流意见,做到征迁工作更好的完成。
4.2完善城市建设项目的征迁政策
征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需要在征迁政策中进行完善,尽量把解决措施进行规范化。城市建设项目确定时,就需要提前制定合适的征迁政策,检验征迁政策,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及时颁布征迁政策,用来指导征迁工作的实际操作。完善征迁政策,需要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对土地的使用权给出明确的指示,另外还需要确认征迁政策的透明化、合法化。征迁政策中应该包含明确并且合理的补偿标准,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建设单位,亦或是普通群众,都需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的拆迁户,减少或者是避免补偿不均的情况,明确的补偿标准也可以减少那些为了获得高的补偿费用而钻空子的情况。
4.3提高拆迁户的综合素质
拆迁户综合素质不高是拆迁纠纷的一个重大的原因。因此,政府和建设单位需要对拆迁户进行宣传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介绍征迁政策,做到让拆迁户了解征迁政策,支持征迁政策的实行。同时,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坚决打击投机倒把的人,坚持赔偿的原则,减少政府额外的赔偿支出。对法律的敬畏可以有利于对群众进行管理,推动征迁政策的科学实行,减少拆迁户方面的阻力,促进征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4.4加强征迁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征迁政策的宣传力度,并对征迁政策进行解释,减少群众对征迁政策的疑惑,征迁政策的公开有利于人们对政策内容的了解,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征迁工作不仅要重视拆迁实务,还要重视征迁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对征迁工作的实行进行跟踪,实时掌握征迁的实施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赔偿费的按期到款以及安置房的质量,维护群众的基本权益。同时,加大对政府征地拆迁权利的约束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政府的权利过大,从而进行暗箱操作,从群众身上获取利益,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提高征迁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促进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5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项目征迁难题主要体现在政府主体和拆迁户各自的问题以及两者的矛盾,征迁政策的实施和宣传也是城市建设项目的难题。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拆迁户都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缓解政府与拆迁户之间的矛盾,遵守自己的责任,共同完善征迁政策,并对其进行宣传解释。从而促进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轩.潍坊:用法治思维破房屋征迁难题[N].中国建设报,2016,08(001).
[2]李宇超.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本报记者,陈运军,殷磊,张明蕾.围绕“共同缔造”破解征迁难题[N].厦门日报,2015,08(A02).
[4]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03):7~10.
[5]李风郏,恬甜.开化:15年征迁难题一朝解[N].浙江日报,2015,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