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浅谈自主学习

浅谈自主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23 17:47: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浅谈自主学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浅谈自主学习

篇1

所谓自主学习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具体要求是要改变过去传统式的“满堂灌”,老师以往总是居高临下,而学生整日在忙碌着记笔记和听老师所讲内容,而自主学习则要求老师在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了解要上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会去学习、去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老师在引领过程中要给学生作好提纲挈领式讲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去分析问题,提出疑问,并与同学们一起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把握课堂,激发兴趣,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新时代的学生,他们更多渴望来自老师的鼓励、赞扬,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老师要多花心思,绝不能照书宣读,而要充分挖掘教材,将英语文化知识的内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其中,而不是苦海无边。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创设一个和谐的大课堂,老师要一视同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相信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差生,而不能总是怨声急气,哪怕学生有一点小问题,也要有一份包容之心,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能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以展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主学习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学生每一点滴都要老师进行讲解,为何又不去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敢于大胆尝试,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因为在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可能去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篇2

然而再到课堂上去看看,有些教师仍是领衔主演,坚守着“我是主人”的底线,有些教师仍然滔滔不绝地讲,口若悬河地讲,酣畅淋漓地讲,神采飞扬地讲,苦口婆心地讲,口干舌燥地讲,自始至终地讲,分秒必争地讲。再看看听者(课堂的真正主人),有的装腔作势地听、有的昏昏欲睡地听。在教师舌枪唇剑的强大攻势下,在密织的火力网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

要实现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就必须从教师观念、学生习惯、课堂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如果说,学生是千里马,而自己不主动发挥才能,只是在等待伯乐的发现和器重,那将会困于马厩而不得志。

近年来,在国内出现了许多教改成功的典范,比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他们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他们成功的真谛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力,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别像杜郎口中学响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我是课堂的主人”,“我参与、我快乐、我学习、我进步”的口号,这些都充分表明: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的内因起了作用,一切才皆有可能。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个性张扬的过程,将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千里马就要“才美外现”。自主学习使学生具有自主性,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自身的潜力,锻炼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分析、总结的水平,对其合作精神、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素养的具备,肯定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只有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体验、品尝、感悟,才能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并能牢固的掌握,灵活的运用。除此而外,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对学生“人”的发展,自主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能力,自主学习浅层理解是学生高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知识,深层理解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哪?我谈一点浅显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如果教师能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就融洽、民主,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更敏感,记忆更牢固,想象更丰富。所以,为了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课堂教学必须体现民主。

1.1 尊重学生。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让学生消除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教师高高在上,无论教师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一旦消除后,他们的思想工作便会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便会油然而生。

1.2 培养个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为了不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遭到无情的“裁剪”,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还给孩子一片湛蓝的天空,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每个人提供最大限度“自主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3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这种跨世纪人才素质的培养需求,促使我们反思已往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型的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外在的:记住教师所教的语言知识和通过考试。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探索一种崭新的适应时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在他们乐于参与活动中,才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而不是被动的追随教师。“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新目标英语》为实施“自主学习”提供了教学可行性。

《新目标英语》使广大学生和英语教师耳目一新,它采用新颖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题材广泛,话题注意到知识和趣味的结合、科学和人文的结合、记忆和思维的结合。在任务型教学方面有独特的设计,与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了明显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有利于激活语言与情景的关系,使学生在用英语做事中感受英语,体现交际教学的理念与要求。

二、自主学习的实施原则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且要遵循现代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

2.自主学习原则。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最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3.生活性原则。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与生活来学习,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发现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材料,注重选择有可能引起新经验的知识点;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来展开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与现实、大自然的直接接触,让他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发现课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4.实践性原则。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序列原则。即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产生影响教学序列的作用。因而,根据教学的需要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篇4

一.激发内在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进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或查字典等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 ,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主要识字学词,不断扩大词汇量。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中心;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三.搭建对话平台

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的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撞击,若因势利导巧妙的给学生搭建与自我对话的平台,就会促发他们心灵的火花,在类比联想中,会出现顿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如在教学《绿色蝈蝈》,在最后一环节上设问:法布尔的这种对小昆虫的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有没有类似的关爱小动物的经历?让学生由此及彼,由法布尔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身边的人;有绿色蝈蝈联想到自然万物。让学生领悟到自然万物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是鲜活的生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开展引探导学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活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保持下去,关键还是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学习中往往存在“你一说我就明白,可一做题就糊涂”的状况,问题在于教师没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如我在教《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用这样的步骤分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1.让学生自由地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

2.学习作者描写云的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

3.在学生学习作者描写云的特点后,让学生观察当时的天气,设计一个写云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知识迁移,读写合作,训练能力)。

篇5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也是重大教学理论问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本次教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互动,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在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

新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使师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它包括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就某一学科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果或结论,概念的获得依赖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学科概念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因此,教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过程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即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实质上,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压抑,甚至是摧残。

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就是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问题,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学到、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了,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需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双自主”教改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去发现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培养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总之,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扭转目前在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不良现象,通过转变教学行为与方式,做到既重结论,更重过程。

三、“双自主”教改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等统称为学生观。“双自主”教改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的学生观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是发展的人。其含义是: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遵循规律做好工作;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学生是完整的人。要认识到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且各有侧重,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起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一条规律。教师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上述认识活动。③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角度看,学生在学校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合法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树立学生为责权主体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教育关系的前提。

四、“双自主”教改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双自主”教改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表现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侵犯学生独立个人权利,以及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

1、如何建立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㈠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其次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⑵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明确师生的权力义务关系。

⑶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具有道德纯洁的教育关系,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打破师道尊严和师生如父子的庸俗观念。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师生情感关系虽然受到重视,但也存在难以令人满意的状况,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交流的现象依然存在。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㈠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应该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⑵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篇6

一、变式练习的含义

变式练习就是在其他有效学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概念和规则例证的练习。换而言之,是指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心理状态而设计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变化练习,即变换内容、形式和角度的练习。设计变式练习时一般要遵循四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一切练习形式的灵魂,只有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科学原理来设计各种练习,才能以最少的练习量,花最少的时间,收到最好的效果,设计练习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已知的前提下做适当迁移,并注意由易到难,顺序渐进。另外,还应注意将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将及时和间时练习结合起来,将口诵心记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2.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使学生练习能收到实效的保证,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理论在教学工作中的体现。练习什么,怎样练习,练习多少,都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状况等实际出发,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搞花架子,把学生带进题海迷宫。

3.灵活性原则

设计变式练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变换练习形式,改变一层不变的呆板重复的练习状况,以不断激活学生的学生兴趣和有意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层次,从而提高练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采取什么形式的练习方法和确定什么练习内容,要视具体情况灵活安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熟练掌握各种练习技巧,根据情况随时做出最佳构思,制订最佳练习方案。不可因循守旧,死搬教条。

4.针对性原则

灵活性、实用性的基础是针对性,而针对性的前提则是教师对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对象等有全面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情况,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对各种情况,灵活多变、优化组合、精选精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变式练习的种类

设计变式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依据人们的归纳、演绎、类比三大逻辑思维规律,可演化成下列若干方法:

1.归类法

归类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学生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将某一类或某阶段所学知识梳理归纳起来,设计一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这将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阶段的知识产生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在若干个别现象中找规律。如学习一部分文言文之后,可将有关文言文实词、虚词、通假字等各类知识加以归纳以便使学生头脑中分散零乱的知识形成系统或模块,从个别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一般的和理性的认识,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比较法

比较法在各类科学研究和教育过程中都被广泛采用,因为这种方法能使人最清晰、最便捷地认识不同事物的特征和区别。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练习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辨别不同事物特点的能力,并通过比较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低级认识阶段上升到高级认识阶段。比较练习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抽象概念教学过程中。如语言类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学习时,将实词、虚词的用法,单句、复句的结构,明喻、暗喻、借喻的形式等作比较练习,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比较法又有类比和对比两种形式。

3.变序法

当我们沿着一定顺序教学一段较长时间以后,学生对这段时间所学内容会产生一种自然排序,若总按这种顺序出题练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或抑制。如果当我们忽然打乱原有顺序,实行知识结构的重组,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的缺漏,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块,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分解法

当某段时间或某方面知识内容过于复杂时,过多的练习会使学生陷入思维混乱状况,不利于透彻理解和掌握,此种情况宜将内容作些分解,设计一些单项练习,重点突破,逐步积累,最后形成整体。如开始学应用题时,如果一开始就要学生综合运用,学生会感到难以顾及,往往欲速则不达。不妨可多作些单项练习,提高能力,逐步扩展,不断提高。

5.综合法

综合法与归类法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明显区别。归类法是将同类知识加以陈列,设计成一定形式的练习;综合法是将一段时间所学的各种内容,或某不部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以及各方面的能力训练揉合起来,设计成一单元或一整套的练习。这种练习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练习量比较大,能比较全面地训练和检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6.辐射法

辐射法是复习旧知识,扩展思维的极好办法,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综合复习中的练习。所谓辐射法,就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由这一点扩散开去,像车轮的辐条或太阳的光线一样将若干知识由这个中心引伸开去。这种练习法与“画脑图”或画“知识树”的方法相类似,既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又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7.迁移法

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早已引起了就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知识的迁移是帮助学生根据已知获取未知,有书面知识到实践技能,由知识掌握到知识运用的必由之路。因此,设计好迁移性练习题,对学生巩固已知,探求新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练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仿词造词、模仿写作、引伸阅读等。

除上述七种外,还有提炼法、竞赛法、游戏法、表演法、列表法、画图法等。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更多的练习方法,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变换练习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施步骤

1.课前要分析学生已学知识和常规练习方式

了解学生可能形成的思维定势,找准切入口,选择最能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练习方式设计练习。因此,设计时要“巧立名目”,精心设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2.课间要观察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69-01

一、引言

传统的语言教学都是基于语法和词汇两分论:掌握了语法,记住足够的单词,就能流利地表达思想。其结果是,学生记住了大量单词却难以流利地道地谈论事物。而词块的学习可以克服这一点。词块即指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s),就是事先预制好的且被频繁使用的多个词的组合,这种词汇组合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思,可整体或稍作改动后作为预制语块供学习者提取和使用(姚宝梁,2003)。

二、词块的分类

在《词汇短语与语言教学》一书中,Nattinger&DeCarrico把词块从结构上分为4类:

(一)聚合词(Polywords)

聚合词是一种固定的词语组合,例如:hold your horses(等等看,忍耐一下),a piece of cake(轻而易举的事),by and large(大体上,总的来说),once and for all(一劳永逸地),so far so good(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聚合词语在使用时形式不能改变。

(二)习俗语(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

习俗语是句级(sentenee-level)词块,包括谚语、警句和社交公式语,形式固定。例如: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等。习俗语在使用中同样不具有可变性。

(三)限制性结构短语(phrasal constraints)

限制性结构短语实际上是有某些固定词语构成的短语框架,可根据需要在其中填入相应的词汇和短语。例如:a____ago中可填入“day/week/month”等词语,从而形成“a day/week/month ago等短语。再如,the _____er the _____er则可以填入相应的形容词,构成“the sooner the better”(越快越好)。显然,限制性结构短语具有较强的可变性,但这种可变性也受到结构的制约。

(四)句子构造型短语(sentenece builders)

句子构造型短语是句级(sentence-level)词块,这类词块为整个句子提供一个框架,可根据需要填入相应的短语或从句,具有较强的可变性。例如,I think(that) X和I’m a great believer in X,其中X表示语法范畴。前者中的X可由从句替代,构成“I think that it’s a great idea”;后者中的X可由名词短语替代,构成“I’m a great believer in putting money away for a rainy day”(我极力主张存钱以防不测之需)之类的句子。

从上面的分类看,聚合词和习俗语在使用时不具有可变性,其词汇之间的搭配基本是约定俗成的,而这些词块在英语中数量也是有限的,便于学习者记忆和应用。而限制性结构短语和句子构造型短语,在使用时具有可变性,即学习者可根据表达的需要生成新的短语和句子。总之,词块具有可以被迅速提取使用的特性,这在提高学习者口语交际的流利性和地道性,以及在写作的谋篇布局、衔接和连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从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词块可被迅速提取使用并能给学习者很大的生成新的表达方式的空间,这种特性特别适合自主性学习(learner autonomy)。自主性学习立足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独立的学习者”(转引自王秀文、杨跃,2003)。同时我们也认为,除了在课堂上讲解词块知识外,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习者自主习得词块知识的能力。

三、词块知识与自主学习的结合

(一)课堂词块知识学习

教师首先要树立一种词块意识,意识到词块是词汇教学的最理想单位,给学生提供词块,帮助其学习掌握。Swan(1996)指出:如果词汇不被精心选择并和课堂材料、活动等结合,学生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高优先级的词汇(转引自王秀文、杨跃,2003)。所以,给学生提供最常用的词块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师控制―学生较为准确的表达,学生逐渐能够自己意识到这些词块并能生成新的表达而成为自主学习者。

(二)学生要自主培养词块意识

现代语言教学的中心正由‘教’语言向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技能转移,词块知识的学习正好适应了这一趋势。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接受教师提供的词块知识,并按教师的指导训练应用。教师可以要学生阅读文章在语境中体会词块的含义,也可以要学生利用所学有关词块复述所学文章。

总之,词块能被迅速提取使用并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这对英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和提高有重要作用。

篇8

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选用了以下五种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故事诱导法

所谓故事诱导法,是教师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设计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其程序为:创设情境――学生联想――师生研讨――点拨小结――反馈练习。

如,初一教材“自觉磨砺意志”一框中,涉及到学生怎样在生活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其中问题三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教师给学生讲刘备请诸葛亮做军师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听完故事后,理解了教师所讲故事的目的所在,准确地回答出了培养和锻炼意志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二、比喻启发法

所谓比喻启发法,是指教师灵活运用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巧譬妙喻,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理为趣,达到启智开塞的目的。其程序为:创设情境――开展讨论――点拨小结――反馈练习。

例如,初中教材中“我国人口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问题”所授内容为: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比喻:一张饼如果一个人吃和十人人吃,结果会怎样呢?让学生讨论发言,既形象又生动,学生豁然理解,准确地得到了问题的结论。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想象思维及学习的积极性。

三、直观演示法

所谓直观演示法,是指教师利用直观手段和演示操作,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其程序为:教学演示――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如:在初二教材中的“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教师通过两幅直观的教学挂图――“随手丢”和“干渴的山村”,启发学生直接回答环境问题表现的两个方面:一是向自然任意排入废弃物;二是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学生很快理解了学习内容。

篇9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学,而不是在于教。学生能否进行自主学习对英语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网络以其丰富和共享的英语学习资源和其他的有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进行学习,即能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美国的Tarone.E & Yule.G(2000)具体阐述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此外还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满足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具体需要。

随着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关于网络与英语的讨论也不断被提出。尤其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如何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因为网络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不总是积极的,它的一些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建构主义学习的研究中频繁出现学习监控或者自我监控的内容,成为自主学习必讨论的内容之一。在校学习是典型的外部控制学习,学习受到来自课程、集体、教师的有形或无形的外部控制,学习监控是由教师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从各个方面对学习者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而网络学习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学习,学习活动由学习者自己控制,教师不可能像在课堂教学中那样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比起传统课堂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相对自由松散,在低外部控制的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要求将很高。因此,如何在网络学习中实施学习监控,并保证其学习质量,成为当前网络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监控

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习者必须发挥很高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学习者按照课程的要求认真地进行了学习,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和错误的理解。

二、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者的监控

首先明确教师介入监控并不是网络教育的退步,而是特别时期的一种过渡。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其阶段性,网络教育的发展也是这样。就目前来说,网络教育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必然要受到技术不足、理论不足、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制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监控主要是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来体现,教师的关注对于学生而言是促进其学习的一种激励。而在网络环境下的在线学习中,学生极少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也感受不到重视和尊重,学习动机减少,学习兴趣也不易被激发。而学习监控本身就是一种关注,它不仅仅是一种督促,同样也是一种重视和尊重。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增加教师的作用,不仅能够指导和督促学习者,还能给学习者增加关注成分,添加人文精神成分和情感因素,对于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保持健康的学习心理也有一定作用。

三、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监控

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学习者,那么,在学习者之间推行监控策略,也就是说让学习者之间互相监控也就变得非常有意义。网络课程中的学习形式主要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学习者之间的小组协作学习。因此,对学习者进行分组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两种:同组学习者和异组学习者。我们的监控策略也就由同组学习者和异组学习者两种监控来实施。

另外,学习评价是一种外部控制手段。首先,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事实把握和价值判断,从而考察和促进其学习质量。就学习评价的目的、意义、实施方式而言,理想的学习评价可以完成学习监控。其次,传统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也一直作为外部控制手段在发挥作用,教师定期适当地进行一些测验以检查学习状况,这些形成性测验起学习反馈和监控的作用。只不过,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始终的无形监控作用可能更为显著,评价本身的学习监控意义则相对弱化,以至于其结果意义更为突出。网络学习中缺少教师外部控制,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就要加大学习评价本身的监控力度,突显学习评价的外部控制意义。再次,网络学习强调自主学习,学习的促进尤其需要评价策略。主要表现为:给学习者有意义的反馈;加强学习者的自我管理;促进知识建构的诊断校正;学习动机激发和保持等。

因此,可以形成这样的网络学习监控的思路:以学习评价作为一种网络学习监控的手段,进行学习监控,支持高质量的学习经历;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控制的学习。

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在网络学习中实施学习监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加强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监控措施,应该加强学习过程监控模块的智能化,使其能够对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进行控制与管理,能够诊断学生的错误并提供教学建议,尽可能地代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监控的任务,以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当然,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在实施学习过程监控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其自我监控能力,完成由外部监控下的学习过程向自我控制下的学习过程转变,这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20020719/306

篇10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此谈谈本人是如何让农村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英语的,具体如下:

一、让学生喜欢英语教师,喜欢英语课

自主学习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学生能否对学习有兴趣,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要热情、乐观、和蔼可亲、愉快地、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能力。在课外,经常主动与学生打招呼、问候、沟通,参加他们的文娱活动。学生喜欢老师了自然就喜欢听她的课,课堂效率就高了。

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英语

许多农村学生缺少良好的家教,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学习根本不管。孩子没有奋斗目标,学习很懒散。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把自主学习慢慢融入到日常学习中。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

1.语音拼读方面。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是培养其英语自学能力的立足点。针对不少学生记不住单词的发音与拼写的烦恼,要抓好拼读入门关,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音素进行适当的比较,注意字母与音素、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逐步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

2.词汇记忆方面。单词是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只有扫除词汇障碍,学生才会自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单词的规律记忆单词。比如:

(1)用实物来记忆单词。在我们的教室里和学生的书包里都有我们记忆单词的很多实物。教师教学时可边指向这些实物或出示实物让学生大声的跟读并准确的指出来。再比如学习词汇potato, tomato, pear, banana等单词时,带上一个土豆、一个西红柿、一个梨、一只香蕉来到课堂上,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图片记忆单词。平时教师注意收集一些有关生词的图片,并在图片背面贴上这个图片的英文单词和它的音标,让学生看图片学读单词,拼读音标,在记熟单词的发音后,再根据图片认读,达到记忆的效果。

(3)利用简笔画来记忆单词。简笔画,是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图画,它既带给了学生乐趣,又让学生学会了单词,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记忆单词的效果。

(4)利用单词的趣味性来记忆单词。在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讲解一些有趣的单词或短语,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词的记忆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5)利用小游戏来记忆生词。把游戏引进课堂,比如记新单词或复习单词可以通过“接龙拼词”游戏来进行。参加游戏者是每组的同学,教师先给出每组第一个单词,被叫上台的同学依次写出一个单词,要求所写出的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是前面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一直接下去,多的那一组胜出。再如“找帮手”活动,教师说出一个英语单词,让学生说出词义和拼写单词,若不能正确回答,则可找一个“帮手” ,帮手解决问题后,原先的学生仍然要再回答一个新的生词,答对后方可入座,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帮助大家达到共同记忆单词的效果。

3.语法学习。语法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自己去发现、归纳隐含在语言现象中的语法规则。如教现在进行时时,可通过动作演示、语言描述等创设动态的情景,让学生感知以下句子:A: What are you doing?B: I’m watching TV./ I’m playingbasketball.接着让学生模仿演练,再进行变换人称训练,互问互答。

四、教师要引导农村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中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接受新知识。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做些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篇11

现行中学数学教材内容体现了它的基础性、可读性和实践性,也从各方面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教材的编排对能力培养这方面的引导更加明显,教师是要充分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

一、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灵丹妙药.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课堂上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减轻学生对数学的枯燥感,教师首先可以从一些比较有趣的数学故事着手.

数学课本上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如说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学习“实数与数轴”的时候,关于无理数,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他对圆周率的研究和推算比西方国家早一千多年.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同样可以让学生先进入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关于勾股定理在古代的研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教材上“阅读材料”部分的内容,让他们了解一些有趣的数学研究历史. 如果教材上没有相关的一些数学故事或材料,教师可以适当地把一些课外收集到的相关故事带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外数学趣味故事,还可以用一些真实的数学研究事例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学习到“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插入这样的一个应用事例. 相传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在游览金字塔的时候,当地人也不知道金字塔到底有多高,而泰勒斯却用自己的身高把金字塔的高度测量出来了,测得塔高为131米,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呢?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实例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肯定对这个方法充满了好奇,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原理来测量一些建筑物的高度.

二、通过学法指导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保障,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学会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会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也就是鼓励学生在教师讲课前“先学”,“先学后教”,预习同样需要教师来引导. 比如,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先把教材粗略地看一遍,然后再自己研读和思考,对一些看不懂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做一些自己认可和读懂的标记,做好课前的准备,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学生在看课本的例题时,也可以先看一遍,然后不看解答过程,自己在草稿纸上演算一遍,这样就不会像大部分学生看书一样,只是一眼带过,看的时候懂,过后又不明白,看完之后又忘了. 同时,更要注意总结,既要总结书本上的例题所使用的思维和方法,也要总结自己的一些思维方法,对比课本上的内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随堂练习,同样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提前完成.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在完成这些练习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地分配任务. 比如大多数学生只完成三分之一的练习,或者三分之二的练习,能力强的可以全部做完.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更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有清晰的目标.

三、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兴趣和方法之外,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的强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激励机制来影响学生. 比如可以进行作业改革、评价改革、建立学习小组,尽量从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上去激励学生,带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我尝试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改革,从教师布置固定的作业变成半固定的作业,可以给出部分习题,让学生按照要求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来做. 学生对作业有了一半的主动权,再也不是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了. 过一段时间,作业的布置形式越来越自由,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就会加大,让学生慢慢地养成了自主作业的习惯,后来我直接不给范围,让学生自己做作业,大部分学生表现都非常好,都能够自主地挑选一些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习题来完成.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除了上述的几个点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和实践,一定会找到一些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篇12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导新、设疑激情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探究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问题意识。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欲望,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这种欲望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

通常同桌或四个人异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达到知识共享,大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分组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在各自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求得最佳的答案,并达成共识、得出满意的结论;同时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并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互补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它除了运用巩固所学知识以外,还起着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同步、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自主解题并自觉检验,鼓励发散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要特别关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关注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可选择的空间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励求异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创造者,发展创新思维。

三、让学生体现自主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性教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观点,想方设法调动和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 积极性与主动性,挖掘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性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获取,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教师多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有缺点的回答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完善。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偶尔有些忘乎所以也是情有可原的。

四、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篇13

一、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基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仍然拘泥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强调模仿、记忆、语言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见解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内容,语法的讲解力求详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实际的运用。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再加上大学阶段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学生和学生之间在学习积极性及自觉性上存在差异,下课后没有教师的监督指导就无法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复习计划,课后的时间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费时低效的现象相当严重。

第一,学习者动机含糊,学习态度存在错误。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英语仅仅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

第二,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风格缺乏了解,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

第三,学习者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坚持已有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评估和对学习策略的认识。

第四,不能利用多渠道学习外语。

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随着语言教学重点从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训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英语教学现状要求:应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其次,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要求:英语教学应提倡自主学习;再次,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强力保证;最后,就业和择业形式严峻,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有适合社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方式方法探索

学习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承担学习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待于开发,也需要外部条件支持,因此,应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联系实际,激发自主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动机是学习者的内在动力,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习者常因为动机不足产生厌学、畏学的心理。要紧密联系当今时代的需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需要英语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例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感,形成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动机。

2.改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

当今高校的英语教育体系、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的安排以及评估制度都严重制约着学习者的需求。为了给学习者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各高校应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教学大纲,鼓励任课教师编写教材,将学习责任从教师向学习者转移,课程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并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活动。同时,还应积极探索英语水平测试体系改革,改变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一刀切”的评估制度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3.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动力与自信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知识与技巧的水平”,“意识和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两大重要构建元素”。没有意识和动机,要谈能力的培养也是枉然。因此,教师要经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意识和动机的培养。

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语言学习者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等,以行为的结果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并对外部行为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去完成学习。

4.创设和谐性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提倡学习者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学习者,但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教师参加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缺乏英语环境,学时又较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和任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近期目标能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内在兴趣,而长远目标始终引导着努力的方向,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地进行学习。同时,要充分估测学情,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倡导合作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主动、踊跃、大胆发言,巧妙地化难为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5.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养

语言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自主学习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了解学生的感知风格,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讲授,重点在于每个学习策略的用途和优点。结合一定的练习对学习策略进行训练,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在和使用学习策略。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感知风格,又计划,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培训。其次,教师要多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比如多媒体,网络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适应学生的感知风格,指导学生发现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6.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补充,大大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图片、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四、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对英语这门重要课程中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外语工作者的所需要研究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