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化学的本质

生物化学的本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25 14:56: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物化学的本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物化学的本质

篇1

1.1  年龄

1.1.1  新生儿期  婴儿出生后几分钟ck、ggt、ast等酶活性升高,胆红素浓度也升高,第3~5天达高峰,但这种生理性血清胆红素浓度很少高于85μmol/l,由于新生儿糖原储存少,血糖浓度较低,婴儿出生时血脂浓度很低,血浆钾浓度可达7mmol/l,2周后达成人80%,后者迅速下降,新生儿血浆尿素氮肌酸浓度较低,甲状腺、甲胎蛋白、a2巨球蛋白浓度、a1-抗胰蛋白酶活性较高。

1.1.2  儿童至青春期  akp活性在婴儿期较高,儿童期下降,青春期前又将再次升高,由于骨骼肌的发育,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血清cr浓度稳定升高,ua浓度出生后下降,至7~10岁后有升高,持续到16岁。

1.1.3  成年期  女性青春期至绝经和男性青春期至中年时,多数生化指标保持相当稳定。中年人tp、alb和钙下降,20岁左右女性中年时ua浓度达峰值,中年后尿素浓度升高,ch和tg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60岁达峰值,每10年后1h血糖浓度约增高0.44mmol/l。

1.1.4  老年期  老年人肾浓缩能力下降,bun升高,甲状腺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50%左右,男性50岁后血浆睾酮浓缩下降,老年妇女血和尿中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

1.2  性别  男性比女性高的常见指标:甘油三酯,肌酸磷酸转移酶,胆红素,转氨酶,肌酐,肌红蛋白,酸性磷酸酶,胆碱酯酶,铁,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总蛋白等,女性比男性高的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铜,阿朴脂蛋白等。

1.3  体型  肥胖者tg、ch、ldl、ua、bs、ldh升高,而ast、cr、tp随体重升高而升高,女性ca浓度随体重升高而升高,男女血清磷随体重升高而降低。

1.4  妊娠  随孕期的延长孕妇系统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而血清中生化成分也发生改变,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甲胎蛋白升高,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1]。

1.5  昼夜节律变化  上午8时和下午2时血清铁和皮质醇浓度可相差50%,上午8时血糖浓度为5.4mmol/l,下午4.3mmol/l,其实验血糖浓度较下午低,只有严格控制标本采集时间才能获得可比较的检验结果[2]。

1.6  饮食和药物  饮食会影响多种生化指标,高脂肪饮食会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和尿素值升高较多。如鱼类、含嘌呤的饮食使血和尿中尿酸升高,含咖啡因的饮料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浆皮质醇、葡萄糖浓度升高,糖耐量实验受影响。

1.7  运动  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后45min,钾、钠、钙、磷、akp、alb、alt等将比运动前升高一倍以上。 

 

建议: 以上生物学因素不可避免,一般主张12h后抽血,病人做甘油三酯检查时应素食3天。

2  采血因素的影响及控制

2.1  采血时间

2.1.1  生物周期影响   时间对人的影响大致可分为线性和周期性,时间影响有季节、月经周期、昼夜节律。

2.1.2  采血与进餐及诊断手段的时间安排  不仅饮食对检验指标有很大影响,一些检验项目和治疗方法也对检验指标有影响,如:手术、输液、穿刺、活检、透析、化疗等。

建议:(1)采集标本尽可能在上午7~9时进行,若急查一些项目评估检验结果应注意昼夜变化; (2)采血前病人禁食12h; (3)病人复查各项项目应在固定时间内采集; (4)药物监测时要根据药物浓度峰值和稳定期采血; (5)一定要在化验单上注明采血时间。

2.2  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使用  对于一些生化指标来说,卧位采血与坐立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坐立位与卧位相比较,静脉渗透压增高,部分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去,正常直立时got、akp、tp、alb、apo-b、ch、ldl、tg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止血带的使用也会改变静脉压力从而引起生化指标的改变。有文献表明:使用止血带1min内,血中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当患者浅静脉不明显时医护人员鼓励病人反复攥拳以运动上臂,使静脉暴露更明显,在测定血钾时这种习惯应禁止,这种运动会使血钾上升0.8mmol/l[3]。

 

建议:(1)采血应尽量统一姿势;(2)使用止血带1min内采血,勿让患者攥拳运动,见回血后马上解开止血带; (3)需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

2.3  避免溶血  许多生化指标在血细胞的浓度比在血浆中高,特别是ldh、alt、k等,标本溶血严重干扰结果,为了得到可靠的结果应尽量避免溶血。采血时一些不良习惯及采血器具都会造成溶血。如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到试管中,血细胞受外力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或血样溶血,混匀含抗凝剂的试管时用力太猛或运输时动作过大等,静脉穿刺消毒时,酒精未干开始采血,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产生泡沫都可发生溶血,有文献表明使用标准针头,全封闭真空管和标准离心都能避免溶血。 

 

建议:(1)溶血标本不能使用;(2)规范采血步骤,改正不良操作;(3)为避免溶血应使用真空管。

3  标本的运输和储存 

   

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验,时间耽搁的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越高,很多过程影响标本质量。

血液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为防止蒸发,血样应储存在封闭容器中,即使储存在冰箱,蒸发的危险同时存在; (2)血样储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3)血样应竖直放置; (4)避免晃动血样; (5)应避光,尽量隔绝空气; (6)储存期限:生化标本为1周。

生化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生化检验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慎之又慎,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总之,为了得到可靠的结果,临床医生应熟悉病人的各种情况,检验人员对各种生化检验的因素要全面了解,要求采血人员规范、完善制度,使用完全性好的材料,保护自身安全和病人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生化结果,这是任何先进仪器都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韩刚毅.妊娠期主要血浆变化指标及机制.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8,11(6):8.

2  李定国.昼夜变化对检验指标的影响.医学检验杂志,1990,5(2):65.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42-01

1 教学现状

动物生物化学是安徽省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和兽医(宠物医护方向)两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指导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是从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中脱离而发展起来的,其教学内容特点是抽象、深奥、枯燥、繁杂、信息量大、重难点较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理论点多而面广,可以说是专业基础课中一门相对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再加上安徽省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所招收的学生不分文理科,还有一些是通过对口考试招生的中专生和职高生,这些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化学基础;而且很多学生对专业基础课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初次接触到这门课程,使得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入门很难,不知如何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反映听不懂,这样时间一长也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4]。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呆板,教学内容体系不是从实际应用出发,讲授了太多基础理论内容,而亟需的与实践有关的内容却又安排得太少,此种教学内容体系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陈旧,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现状与要求,使得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主动性学习不足;实验实训安排不合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独立分开;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以理论考试为主,让学生死记硬背,一考定“终身”。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动物生物化学中深奥难懂的理论以及错综复杂的代谢反应转变成浅显易懂、形象化和具体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就成为目前该课程实际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 改革与创新

3.1 强调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结合职业教育学生特点,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高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走向出发,强调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以实用、够用为主,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简化知识结构,轻讲(或略讲或不讲)有关的化学结构、化学反应等纯化学方面的知识;重讲各种物质代谢对动物机体的影响,联系生产实际,阐述与动物养殖、疾病防治和饲料、兽药开发利用的关系,突出实际技能的培养。

如笔者在教学时,将课程内容围绕着“能量”一词做文章,以“能量”作为关键词:讲述能量如何产生及利用;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哪些物质能提供能量;能量产生过程中酶的作用;能量产生的物质整体联系等。将课程内容以“能量”为纽带串成一条线。每一个知识点在讲解时力求概括、简洁,尽量使用学生能够听懂并能理解的话语去讲解,而不用或避免过多使用一些专业术语。

3.2 更新教学模式,推进情景项目式教学

引入项目式教学,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划分成几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又设几个任务,项目下的任务在具体教学时可根据生产实际通过设置一些连续的可操作的生产情境,逐一展开探讨;实验实训穿插在项目任务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每完成一个任务,即进行总结,提高教学质量。

3.3 强调学生主体,教学方法多元化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围着学生转,开展灵活多样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演示式、趣味引导式、案例式、归纳总结式等;还可让师生互换位置,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另外,利用网络条件,建立课程BBS贴吧、课程QQ交流群,引导学生就课程的一些重难点发贴讨论,同时教师也参与回复。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些更易接受的辅助学习平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个人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4 实验实训“做、学、教”一体化,突出技能训练

完善校内实验设备,逐步推行开放式实验;加强电脑模拟试验,制作动画视频;增加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训的机会。在实验实训中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以“做”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做”是“学”的中心,“做”是“教”的中心。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递进式分阶段教学模式。将学生对实验实训课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5 突出技能考核,建立合理化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对理论学习普遍感觉枯燥无味,兴致不高,但对动手操作兴趣大。为适应学生的该特点要求,应改革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的模式,倡导理论考试与实验实训考核相结合,突出技能考核,同时加入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情况、作业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的考核模式,将三者有机结合,使考核体系更趋合理,更加贴近实际。比如在100分内,理论成绩占35分,实验实训成绩占50分,平时表现占15分,另外再附加20分用于对在学习上有独特想法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进行额外加分。此种考核模式的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创新,勤动脑动手;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实际操作技能,强调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6 重视师资建设,强化生产一线锻炼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定期邀请校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交流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验;定期送教师到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兽药生产企业去访问学习;积极鼓励教师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利用学院创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相关企业合作,在符合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拨出一定的专款作为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经费,用以资助和奖励教师的教研、科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从根本上、整体上提高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4 结语

对传统的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实行全方位的革新与调整,突出职业能力,采用项目式教学,“做、学、教”一体化,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生产、创新人才为目的,紧扣专业生产实际,真正做到淡化学科性,强化职业性;淡化理论性,强化实用性;淡化系统性,强化针对性;实现教有所学,学有所教。

5 参考文献

[1] 肖红波,卢向阳,孙志良,等.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135-136.

篇3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118-02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渗透,已经成为生物各学科之间、医学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共同语言。[1]医学生学习好生物化学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生物化学不但内容抽象复杂,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时少的问题,因此,生物化学已成为基础医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之一。生物化学绪论是纵览和把握生物化学基本内容的一个提纲,是对生物化学整本教材甚至生物化学整个学科的一个说明,通过绪论学习能使学生尽快了解生物化学的整体结构。因此本文在阐述绪论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绪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讲好绪论的方法。

一、绪论教学的重要性

绪论作为开篇之首,它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讲好绪论课对学生大有裨益:首先,它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有一个系统认识,消除陌生感。绪论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第一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生物化学的内涵、发展史、研究内容、与医学的关系,以及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绪论的教学内容可谓涵盖了生物化学的方方面面,能够让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上纵览生物化学的全貌。其次,它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生物化学对医学工作的重要性。生物化学与医学紧密结合,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疾病发生的机理。另外,生物化学也能够为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也并不只是枯燥的理论,它是在生活和看病过程中都能用到的一种实用的科学。学生认清这一点后,就容易将被动的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追求。再次,绪论课讲得生动有趣,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甚至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这门功课,对于以后教学效率的提高大有帮助。

另一方面,讲好绪论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是教师树立良好教学形象的有效方式。绪论教学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枯燥,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就会觉得空泛;若教师能够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对所有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就会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认可,甚至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敬重。这样无形中教师就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形象。

俗话说“美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生动讲解绪论这个好的开始,不论对学生的学还是对教师的教都是一件好事,是营建双赢局面的必备法宝。

二、绪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关于绪论的讲解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教师不注重绪论的教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学学时的限制,另一个就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绪论教学的重要性。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以前生物化学理论课时多在100学时以上,但是现在多数院校将其压缩至70几个学时。教师要确保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妥善、合理地安排时间。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就将绪论非常粗略地带过后直奔具体章节的讲解。这样做妨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使学生难以前后贯通。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绪论教学的重要性,觉得绪论可有可无,从而忽视了绪论教学。而研究证实,详尽讲授绪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生物化学整体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影响。[2]

另一方面是教师对绪论的讲解不够生动。若只是泛泛而谈,照本宣科,会使学生感觉生物化学深奥难懂,枯燥乏味,让学生兴趣索然,这无形中打击了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同时学生会对教师的教学形象产生不良印象,甚至对教师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一可能是有些教师只是将绪论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其实讲好绪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教师除了平时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外,还需要在课前做精心充分的准备。其二就是教师虽然知道绪论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来讲解,但是却因为没有好的方法,而达不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物化学绪论的教学方法

既然讲好绪论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讲好绪论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第一,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生物化学概念较为抽象,如果只按照书上的定义来讲解,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对这一概念形成一个有形的认识。若从概念内涵出发,以多姿多彩的生命表象来抛砖引玉,让学生们讨论躲在生命表象下的生命本质是什么,就可以以这种方式引出生物化学实际上就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1]以这种方式给出生物化学的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进而再介绍生物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生物化学虽然内容丰富繁杂,涉及面广,但是其研究内容可以大致高度概括为:生物体基本组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变化,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3]在讲解研究内容的过程中可穿插一些生活中的生化现象。如剧烈运动后为何感觉肌肉发酸,吃糖过多为什么会长胖等,这些问题都涉及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在以后的授课中答案会一一揭晓。这些问题的提出,既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生物化学的课程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通过讲述生物化学发展史, 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激情。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中,有许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介绍他们的工作和事迹。如胰岛素的发现者加拿大人F.G.班廷,为了筹集实验资金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他不顾一切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并最终将胰岛素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救治。他也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通过介绍这些事例,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激发他们对生物化学的浓厚兴趣,甚至产生将来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美好愿望。

第三,讲述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不论在农业、航空航天事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是在生物化学工程技术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化学具有更特殊的意义。首先,学习生物化学可以增加对治病机理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人处于病理状态往往是由于细胞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功能的紊乱而造成的,如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1相对于LD2升高是心肌炎或心脏受损的标志,[4]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愈来愈多地依赖于生化指标的测定。其次,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可以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生物药物的基本成分为氨基酸、蛋白质、酶、辅酶、糖类、脂类、核酸等及其降解产物,它们都是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合成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具有药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在制药行业和医药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在讲解生物化学绪论的过程中,还要跟学生讲解一下生物化学的难学之处,对于这些难点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应对,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生化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就是三大物质代谢,其中会涉及很多代谢反应,如三羧酸循环、脂肪酸的β氧化和尿素循环等,对于这些代谢反应的学习,应让学生把握住三点,一是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反应,即这个反应的生理意义是什么。二是要知道发生这个反应的部位,发生在什么组织,什么细胞器。最后就是要抓住这些反应的关键点,如起始反应物和终末产物各是什么、耗能或产能步骤以及受调控的步骤都有哪些。要掌握这些内容就要学会归纳总结,多比较不同的反应特点,加深印象。

只有将绪论讲好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主动并信心十足地把生物化学课程学好。

[ 参 考 文 献 ]

[1] 查锡良. 生物化学(第七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篇4

一、注重绪论教学,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一般院校对于生物化学课程通常至少安排40~50个课时,鉴于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学习难度较大,课时安排时间有限,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有些老师甚至直接忽略绪论部分的讲解,这么做是非常不好的。

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知识体系,也需要多年专业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教材的通读和钻研,最新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课件的用心制作。这样,对于绪论的讲解才能生动清晰起来,才能使学生树立学好学会生物化学的信心。

二、由浅入深介绍生物化学定义,让学生理解学科特点性质

许多学生上完了生物化学课程,还不理解这么课程到底是讲的什么,所以说对于生物化学的概念讲解至关重要。把“生物化学”的概念讲清楚了,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理解本门学科的特点和性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出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又称生命的化学。然后再从概念为出发点提出几个问题,如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哪些?是运用什么原理和方法、在哪个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课程和我们学习过的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角度有何不一样?什么叫做生命?生物化学为什么又被叫做生命的化学?最后让学生经过讨论、发言回答,教师解答,从多层次和多角度,由浅入深的介绍生物化学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生物化学究竟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三、介绍生物化学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总体可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叙述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第二阶段是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物质代谢途径以及相关调控;第三个阶段就是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研究对象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其相关调控。总而言之,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代谢调控,以及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

讲述生物化学的发展史,要密切围绕这部分学习内容,并且尽多地融入相关科学家的事迹介绍,把他们去的这些科学成果的经过、趣闻给予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这样比起蜻蜓点水式枯燥讲解课本内容,会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介绍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课理论课程具有抽象难懂、反应复杂等特点,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所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是很必要的。生物化学学习方法一般有目录法、图示法、比喻法等。例如在糖的代谢这一章节,利用图示法讲解效果很不错,对于代谢过程,列表法很清晰的对比出三条途径的代谢起始物、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其中的关键反应步骤和关键酶、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代谢分支点以及调节因素。人体8种必须氨基酸的记忆可以通过编顺口溜“一两色素本来淡些”。用“一、二、三、四”来总结三羧酸循环的反应特点,也就是“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二次脱羧,三个不可逆反应及其对应的三个关键酶,四次脱氢”。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尽可能避免走弯路,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五、重视并积极改进绪论教学

绪论部分不仅要介绍给学生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主要研究对象,还要简述学科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发展道路的曲折,而激起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总之,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调控,与此同时,也要运用合适的讲课技巧,这样传授知识的时候才能够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才能更加吸引和打动学生;才可以去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绪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概念、特点、学习方法等,学好生物化学课程,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张俊河,张煜.详尽与简略讲授绪论对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5):529-530.

[2]严冬梅,李敏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948-949.

篇5

1建设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的必要性

高等农业院校多设有植物标本园,承担植物育种学、植物生产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育种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准备任务以及为教学、科研提供和保存种质资源的任务等[3],在实践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实物标本园受开放程度有限、学校距离标本园路程远、雨天等恶劣天气条件无法观察和学生放假时间错过植物的关键生长季节等条件的制约,很多学生无法进行定期田间诊断,无法对不同植物的关键生育时期做全面的观察、记录;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来说,大家关注它的药用部分比较多,其他组织却了解较少,中国的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单单靠我们在学校的标本园中种植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很难用语言形象地描述某些时期的形态特征,教学效果不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建设数字化的植物教学标本园势在必行。

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手段建设数字化植物标本园,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天气等条件的限制,进行全时空的实验预习、复习和实践;建设数字化植物标本园,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用性的教学资料,教师也可以随时调用其中的资源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更有效、更有条不紊,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建设数字化植物标本园,对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快素质教育,创造教育的实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2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的建设内容

目前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它的彩图库只是将采集来的干标本拍照到网络上,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获取中国植物标本及相关植物学信息的电子网络平台[4]。农学实验材料典型性的内涵很丰富,既有静态的外形特征和部位之分,又有动态的特性和时间概念的变化[1]。我们要构建的数字化植物标本园包括每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照片(旁边带有文字描述);主要植物主要生育时期的图文资料、视频讲解;不常见植物的来源、功效、生态环境与分布、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介绍的视频音像资料等。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嗜好料作物、绿肥饲料作物、药用植物九大类500余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图片库,并附有文字描述。丰富了以往瓶装浸渍标本、盒装干植株标本、瓶装干种子标本的内容,展示方式更鲜活,更接近实物,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直观、更形象。

(2)制作主要植物各生育时期的视频音像资料。包括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棉花、甘薯等作物各生育时期动态过程的视频音频资料。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作物生育不同时期、穗分化进程时,只能依靠挂图、幻灯片等,非常抽象,学生只能靠教师的讲解加上想象来理解,常常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5]。有了主要作物各生育时期的视频音像资料之后,教师可以生动、直观地给学生讲解,学生学习也更有兴趣。

(3)制作介绍不常见植物的来源、功效、生态环境与分布、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的视频音像资料。不常见植物主要有在当地种植面积比较小的作物,如杂粮作物、药用植物等,这些植物在教科书上介绍较少,学生了解较少,将这部分植物纳入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建设项目中,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

(4)制作数字化小麦种质资源库。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物质基础[6]。作物标本园每年都种植小麦种质资源材料,同时也会保存部分材料,但在种植或保存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变异,部分农艺性状会发生改变,因此,为了保持种质资源的典型性,将种植材料的生长发育习性、产量性状以及植物学特征等方面的主要性状进行图文描述并网络化运行是很好的途径。

(5)建立检索系统,便于网上、查询信息,实现学生自学和教学互动。该系统要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检索词要有近义词、同义词查询功能,如输入“小米”可以查到“谷子”的内容,输入“地瓜”可以查到“甘薯”的信息等。

3建设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所需条件和数据来源

建设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是一项长期的耗时耗力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完成。既需要专业基础过硬的师资力量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又需要丰富的现场材料和专门人员充足的时间。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建设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参与。专业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者,他们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对于各种植物的时期、特点的把握具有权威性,这是教学资料准确与否的根本。还要有既了解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视频制作、数字化数据库技术的双专人才。建设数字化标本园需要数码相机、摄像机、数据处理软件等仪器设备,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方可实现数字化。建设此标本园还需要丰富的现场材料,我校现有校内作物标本园10亩,药用植物标本园10亩,园艺实验站140亩,学生实训田5亩,科技示范园、教师科研田400余亩和10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数字化标本 园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另外,还要有一支拍摄队伍,根据各种植物的生育规律制订相应的拍摄计划,分组安排拍摄汇总资料。农学院有两个学生社团:植物科技协会和中药协会。前者是全国优秀社团,我校的A级社团和特色社团,也是学生自我学习植物科技知识、开展植物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学术性社团组织。后者是新兴社团,是学生自我学习中草药知识、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的学术性社团。这两个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分期分批开展工作,在人力和时间上提供了保障。

建设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数据库是个庞大的工程,为了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需要多渠道搜索。首先,从校内的作物标本园、药用植物标本园、园艺试验站、教师科研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搜集材料;其次,从互联网搜索相关材料充实到数据库中;再次,就是从图书馆找相关书籍,有些图片资料也可以应用到该数据库中。搜集到资料后,由相关专业教师检查、汇总、整理,最后形成成熟的数据库。

4结束语

建设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是一项长期工程,是传统标本园在时间、空间上的延伸,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基础性材料,为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提供了素材。数字化植物标本园的建设,能有效地解决实物标本园开放程度有限、学生在田间观察时间少、学生放假时错过一些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的问题,能有效地解决中药专业的学生只认识中草药的药用部分而对于生长在大田里的中草药植株却叫不出名字的问题,能大大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料。对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会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灿,罗莉华,金小马.管好作物标本园 培育典型实验材料[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3):74-75,77.

[2] 王芳,李滨,郭兴启.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络信息化平台系统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8(4):57-59.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121-03

Application experienc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Biochemistry course

QING Xian-chun1 QING Xiao-xing2

1.Department of Biochemisty,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yuan 030024,China; 2.Institute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Giessen Germany,Germany 35392,Germany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a leading subject in research of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as science of studying the essence of metabolism reaction of organism itself,whi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rse of medicine.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obtaining a good teaching effect in taking 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CM,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pharmacy and nursing undergraduate biochemistry 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methods of different made of good teaching effect applying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Biochemistr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search;Teaching effect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学科,也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领头学科[1],也是某些领域研究的基础学科。本学科因其内容繁杂、概念抽象、理论性强,而被学生认为是“三难”(难理解、难记忆、难掌握)学科,因此,如何于一个学期中,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呢?这就成为必要思考的问题了。作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 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1.1 教材质量必须保证

生物化学是主要用化学的原理和语言在分子水平解释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2]。教材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好的教材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石。在教材上,我们选用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国家规划教材。该教材语言简明细致,内容体系完整,有详有略,如在教授化学部分中对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及重要官能团,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等都作了详细的讲解,而对它们的性质则只作了一般的概述,这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也不影响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这样既调整了激素调控等章节内容,也将蛋白质、酶学和糖脂代谢部分内容作了重点讲授,比较符合我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

1.2 结合实际,增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在我校,《生物化学》课程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加之我校招收文科生较多,化学基础较差,特别是文科学生多数没学过《有机化学》,学《生物化学》感到非常困难,我们先在护理学院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在护理专业把《生物化学》教材改为《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调整代谢模块章节顺序:增加医用化学内容,为学生填补化学的必备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学《生物化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夯实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为《生物化学》课程做了铺垫。

1.3 与时俱进,教授最新科学动态

很多院校在授课时,往往照搬前人的经验,以“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传统式授课方法为主[3-4],但是,该方法古板、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故而,我们在授课时,引进一些国内外最前沿的相关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其生命科学视野,如现代科学技术中较为热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研究进展[5],在基因层次上介绍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同时,必要时还通过生物化学的原理与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些理论相联系,这种授课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方法的扩展

2.1 图文并茂,多媒体立体教学展风采

对于中医院校各专业文科学生来说,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生物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本学科的理解掌握上相对困难,不少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化学基础差就产生了消极情绪,有的学生还有排斥和畏惧心理。通过多媒体立体教学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为载体,多角度、多方面,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使枯燥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2.2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到生物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讲脂类时,举出含不饱和脂肪酸DHA(20碳五烯酸)和EPA(22碳六烯酸)的奶粉,并与其他奶粉作了详细的比较对照,进而了解其优势之处;在讲核苷酸代谢时,常以尿酸高而引起痛风症,蛋白质代谢中酪氨酸酶缺乏而引起白化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苯丙酮酸尿症,儿茶酚胺缺乏引起震颤麻痹,碘缺乏引起呆小症等相联系[6]。

2.3 激发学生思维,增加生化教学趣味性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进行了许多大胆突破。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式、比较式、发散式等[7]。我讲每一章时就先提出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对联和口诀也是我们常利用的教学形式,这样,一些重要生化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记忆得更好、更快,这种方式不但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且简明扼要,并容易接受。在对20种氨基酸的记忆时,我们编了顺口溜来讲解:“六伴穷光蛋,酸谷天出门,死猪肝色脸,只携一两钱。一本落色书,拣来精读之。芳香老本色,不抢甘肃来”,不仅便于学生快速记忆这些常见氨基酸的名字,而且对其分类和结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以便于学生们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利用顺口溜“留(甲硫)苏鞋(缬),异常亮,显本(苯丙)色,真不赖”或“携一本淡(蛋)色书来”[(缬氨酸,异亮(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8]]让学生掌握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也同样达到了目的。又如讲温度和pH值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用“寒也热也,三七三八即适温;酸也碱也,酸碱适宜方为佳”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2.4 运用启发和探究式教学[9],结合临床实践与理论

临床医学的基础是生物化学,服务于临床是教学的目的,但是在学习基础课过程中,无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对基础服务临床最大的困惑,《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就不能被医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这一问题通过案例启发式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如结合糖尿病,讲述糖代谢异常时,用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引入课题,紧紧围绕糖尿病典型症状的生化机制进行糖代谢的讲解。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对糖尿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讲脂代谢一章时,常联系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使学生结合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更好地认识临床疾病,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3 教书育人德为先,以身作则树表率

育人是教书的精髓。一直以来,功利化对社会有强烈的影响,工具性教育普遍成为大学教育的倾向。学校只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教师只将专业性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人文和道德等理念却被忽视了[10]。在授课中,学生的人文和道德等理念需要被关注。讲授绪论时,在讲授我国生物化学发展史,可以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并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适时将生物化学先辈们在研究生物化学过程中“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史实引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在讲授实验课时,需要灌输给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自主动手能力以及遵守公共秩序等良好品质。

《生物化学》在众课程中地位显赫,且课程知识范围广、内容抽象难懂,让非生物专业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该课程有相对全面系统的掌握是个不断值得研究的问题。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进行的一些成功改革,无论是在知识的积累,还是在思想素质的提升上,都可以使学生有很大的收获,使我们的教学改革继续进行,且更增强和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同时也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国斌,席国萍.抓住三个基本教学环节,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8):778-780.

[2]王希成.生物化学[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3]王永中,张部昌.PBL与图表结合的教学法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实践[J].生物学杂志,2009,26(3):81-83.

[4]张部昌,余嗣明,李平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8,25(1):67-68.

[5]唐炳华.生物化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6]金国琴.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7]陈国林,王文.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94-3195.

[8]肖永红.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62-163.

[9]胡玉萍.多种教学方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5):2522-2523.

[10]青献春.化学课中应用质疑――释疑教学法之我见[J].药学教育,1998,14(1):21-30.

(收稿日期:2014-03-06本文编辑:许俊琴)

篇7

所有的科学领域几乎都涉及生物化学,化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医学与化学的关系更密不可分。素养有修习涵养和平素所供养两种涵义,化学素养包括必要的化学知识、对化学科学的理解、科学态度、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用化学方法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1,2]。

1提升医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性

1.1有助于丰富医学生的医学知识 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是有各种化学物质构成的,如水、糖、脂肪、蛋白质等。人的生命体内的生理病理现象也是由化学过程产生,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影响着人体的生陈代谢。无数个化学变化的综合表现组成了生物的生命过程,化学与生命紧密联系。同时,医学对于保证人体健康的药物,对人体疾病病因的研究都需要对人体化学元素的平衡进行充分研究,这些都需要丰富的化学知识,较高的化学素养。

1.2有助于推动医学技术的发展 基本医学和临床医学都需要化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撑。生物化学从微观分子和化学变化角度研究生物生命。其中分子生物学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及这些生物分子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从分子水平去认识、深度的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体的疾病类型很多样,这就需要对生命体的深层研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也就需要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1.3有助于对健康知识的普及 对于医生和医学院的学生而言,医学知识、技术的掌握不仅仅是为了治病救人,更是为人类更好、更健康的生活。人类的健康与食物紧密相关。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使医学生对食物有了更好的了解,对人体的身体机制也有更全面的认知,对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医疗服务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可以通过对NaCl的结构分析和讲解,可以清楚的让人们知道食用盐的组成因素和食用盐的变质对人体的危害;可以让人们了解过度饮酒可致使酒精中毒,导致死亡。通过运用这些化学知识,对化学元素的讲解,普及了有关健康的知识,同时使健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2提升医学生化学素养的途径

2.1激发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生物化学是一门抽象复杂的课程,内容繁多、抽象,理论深奥,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课程繁琐,学习压力大,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往往提不起兴趣。激发医学院学生学习物化课的兴趣是提升他们化学素养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去学习,才会主动去提升自己。

教师在课程讲解可通过与生活有关的例子来导入课题,例如通过对克隆人的伦理问题的探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有关"细胞"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对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的了解,把这些知识贯穿到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丰富课堂形式 生物化学课程涉及许多微观、抽象的物体,学生很难想象、理解,丰富物化课的课堂,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直观手段教学,让学生对知识有形象化的了解。例如在讲解DNA时,DNA这个生物结构式抽象的,学生很难了解它的结构和在人体中的生物过程。通过在课堂中应用三维动画的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的看到DNA双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及复制、翻译过程,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有关DNA的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医学影片、有关生物化学的记录片,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2.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医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在实际中的应用,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在医学实验、临床实验、医疗服务中工作。在医学院的生物化学课程中,应淡化学科意识,是知识相互融合,以生活、医学中的实际情况开展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临床医学的实验中,通过让学生诊断、治疗,分析病因,把病因与生物机制结合起来,形成在实际中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际的学习习惯和教学方式。

3结论

目前,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常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中,许多医学研究、医学新方法、技术都需要生物化学知识的支撑,物化课是医学院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医学课的基础理论课程。学好生物化学对于医学技术、医疗服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医学院应加强对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课堂形式、理论结合实际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化学水平,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整体的医学素质。

篇8

一、教材因素

1.1教材内容抽象、枯燥、乏味、专业性过强,涉及的化学结构式、反应过程复杂、难记,代谢过程仅有文字叙述,学生难以理解。

1.2学生因素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基础差,缺乏扎实的生物学、化学知识,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且学习方法不当。如有些学生想学但学不会;有些学生则能听懂教师的讲解,却看不懂书本内容。

1.3教学大纲因素

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多,但学时少,且课程安排衔接不当,如化学与生物化学同时开课,导致生物化学第一节课涉及的氨基酸结构式等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学到。

1.4教师

由于教材的权威性,专业知识的严密性,使教师教学受到制约,对枯燥难记的概念、化学结构及代谢过程必须按教材讲授,以保证生物化学知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限制了教师的课堂发挥。

1.5教学方法因素

生物化学教学缺乏直观的教学用具,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动态表述代谢物化学结构的变化特点和代谢过程的化学变化。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个别教师制作课件存在困难,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只是将文字、图片罗列出来,难以动态展示代谢过程的变化规律,教学效果不好。

二、提高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2.1注重教师个人仪容仪表,树立文好教师形象

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教学风格、人格魅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一位仪态大方、教态自然、语言幽默、亲切和蔼、关爱学生的教师,会很快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重视生物化学绪论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募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解生物化学绪论课是教师介绍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第一步。如果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照搬教材,讲解缺乏新意,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生物化学绪论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其内容十分丰富,是全书学习的指南,可以帮助学生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笔者对绪论中“生物化学”概念采取“望文生义”教学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用已知的生物学和化学知识,分析未知的生物化学概念,并得出以下知识点:生物一研究生命的本质(研究对象一生命体)-一生命现象(健康、疾病、死亡);化学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从而总结出生物化学的概念(生命的化学)、研究内容(生命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代谢过程)、学习生物化学的意义(掌握代谢与健康、疾病、死亡的关系)及方法。

2.3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的展示应少而精,重点突出,并结合学生实际听课情况,由易到难,由浅及深。鼓励学生记住知识的结构和提纲,准确把握知识的点(要点、重点、难点、疑点)、线(主线)、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从知识的点、线、面入手,结合教材内容,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氨基酸代谢一章时,围绕蛋白质是体内主要的含氮化合物,引导学生注意氮的代谢途径,总结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线:蛋白质(N:16%7氨基酸(基本单位)堕墨墨堡旦氨(剧毒)塑墼堡尿素(肝脏)_堡一排出。明确本章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为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方式、氨的代谢。论文下载

2.4精心组织教学,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教师的教学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对教师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交互性,采取提问、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2.5引用生话实例,辅助赦学

生物化学教材中的生活实例很少,且与专业知识联系密切,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应采用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知识。例如:三羧酸循环是生物化学中的核心代谢过程,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代谢过程十分复杂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利用磨盘可以将豆类磨成豆粉,再加水制成豆浆的实例,形象地将三羧酸循环(机构)比喻为磨盘,乙酰辅酶A比喻为黄豆(大分子物质),Co’、0比喻为豆浆(小分子物质),进而理解三羧酸循环的主要作用就是氧化乙酰辅酶A中的乙酰基。再例如:生物氧化中H20的生成是通过呼吸链来完成的,十分抽象且难以理解。笔者在讲解呼吸链的概念时,通过多媒体动画将呼吸链比喻为接力比赛:呼吸链(接力赛)是指代谢物(起点裁判员)脱下2H原子(2H++2e)(接力棒)经递氢体和递电子体(4名运动员),按照一定顺序(1、2.3、4棒),最后传递给激活的氧分子(终点裁判员),生成H,0(奖品)的全部体系(体育项目)。使学生理解了呼吸链的组成(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受氢体(氧分子)、呼吸链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2H++0一H2(})。如果将2e递给氧分子(终点裁判员),不是最后的递电子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第4棒运动员),则违规,生成H20:(无奖品H1O)。并结合煤气中毒进一步阐明呼吸链在生物氧化中的意义。

2.6指导学习方法,掌握记忆砚肆

篇9

1 讲好绪论

讲好绪论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了解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的关键。绪论主要内容有生物化学的发展现状、发展简史、特点、应用与发展前景。观察学生的反映,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因为他们通过绪论的学习认识到了本课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联,开始对生物化学产生一些兴趣。介绍生物化学在各行业的应用时,列举近年来或近段时间以来各方面的热点应用。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当前的新技术、新问题、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本课程在现阶段和未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认识到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都是可以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释的,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2 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学科,在讲述中充分发挥生物化学与生产实践有密切联系的优势,尽量多把生活及生产应用中一些与生化有联系的例子引入课堂,用实例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思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和体会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如讲授糖代谢的无氧酵解时,可例举剧烈运动时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

3 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某些章节特别抽象,学生在学习这些章节时,由于教材上的平面图与实际复杂的立体空间结构差距很大,所以很难想象得全面。多媒体课件可以从丰富多彩的色、形、动等方面,从视觉感官和思维引导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模拟自然,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4 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生物化学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通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内容仅占知识总量的一小部分,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不断扩充知识面。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有些内容让学生自学,从而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给学生指出重点,提出问题。这样不但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也简化思维过程,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5 类比法

生物化学的各知识点间有很多共同要素,教学中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间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确定它们的异同点。如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蛋白质变性与核酸变性,复制与转录等。在教学时,让学生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能使他们纵向和横向联系知识,搞清各知识点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这对学生准确地认识事物特征和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活跃的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 问题式教学法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大家思考,也能激励大家课后积极复习,尽快接受新知识。可以把一些知识点以问题形式,通过老师自问自答、提问学生、课后复习等过程来使学生掌握。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互动学到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7 重视实践教学

生物化学实验是整体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实验课由教师包办,整个实验按预定步骤进行,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空间很窄。因此,依据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对生化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一方面精选基础实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理论,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加强培训学生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设了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几年来,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有意识的通过上述途径,努力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基本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但是,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加以总结。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43-02

生物化学是探讨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学科,它以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功能等静态问题为基础,研究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变化、相互转换以及该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换等动态问题。近年来,生物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渗透到工业、农业、食品科学、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多种学科。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应用于食品加工、保藏技术的重要基础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承载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力求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和解释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并将其灵活应用到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中。从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结合近些年来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与时共进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教”而言,要把握重点,突出重点,并注重各章节内容的衔接及联系,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生物化学涉及的知识点多,因此要把知识体系化。整个生物化学的内容可分为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以及功能生物化学等方面。教学过程中把握纲线,关键内容上注意细节。如在静态生物化学的学习中,围绕几种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方面以及小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等来学习,并注重前后内容的比较学习。举个例子,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有α-螺旋;在讲到核酸化学中,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二级结构也为右手双螺旋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二者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差异,避免学生混淆概念。类似的例子,比如蛋白质的变性、核酸的变性以及引起这些生物大分子变性的因素,都可以前后联系,在对内容比较的基础上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在动态生物化学的讲授中,先对糖代谢重点讲授,强调糖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途径、柠檬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途径等的重要性,途径中涉及的限速酶、还原性辅酶以及ATP或GTP的生成或消耗等这些关键知识一定要掌握,从每个反应着手确实了解掌握这些途径。另外,在每次上课之前,都对前一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回顾,通过和学生问答的方式,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把握程度,另一方面前后衔接,更好地服务于新内容的学习。生物化学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围绕三羧酸循环展开各大物质代谢理论,理清各大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比如,用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的乙酰辅酶A和NADPH及如何调节脂肪酸的合成,就把脂代谢和糖代谢有机联系起来。

基础性并不意味着内容陈旧,科学研究的许多新成果不断出现。每年度的教学内容中,都把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的最新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结合来给学生讲授。比如一些诺贝尔奖的成果等。但讲授一定要注意方法,不应使学生觉得有些听天书的感觉。尽量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讲授,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式教学法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互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积极思考,而且能促使学生课后积极复习,从而更快地接受新知识。问题式教学法有几种方法:(1)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可以通过课前布置问题来实现,这样在对基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之上还可以提高预习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2)每次上课前,对上次课讲授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提问,可以是提问学生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是老师自问自答,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3)在讲课过程中,由教师针对性地就本节讲课重点或上节主要知识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问。如讲到糖代谢时,可以适时联系“糖尿病”、“胰岛素”等。(4)讲课中可让学生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提问或回答时,教师要多鼓励。

无论哪种形式提问,一定要掌握好教学节奏,适时注意停顿,留有思考时间,便于教师通过学生表情了解学生反应,为后面讲解做准备。此外,课堂中提出需要现场思考的,提问时有些根据内容预先设计好,有些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课,该学科与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如氨基酸的生产、药物作用等等涉及的知识及原理都与生物化学中的四大基础物质及其代谢的调节密不可分。如生活中与生物化学有关的问题,如烫发的机理?生鸡蛋和熟鸡蛋哪个更容易被消化?为什么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重金属中毒后,为何可以喝牛奶自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引出知识点,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并非仅仅是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可以作为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武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与人类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课程讲授中,可以结合讲授内容穿插介绍一些应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人类有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讨论治疗方案的实例。这些案例既贴近教学又密切结合人类健康,避免了一味枯燥的理论。如糖尿病患者为何会出现酮症中毒?何为痛风病?进行肝功能体检时为何指标中有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它们的活性作为临床上肝炎诊断的常规方法的依据等。这样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已学的生物化学知识进行拓展,学会分析思考问题。

四、多方引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将生物化学课上得充满趣味,使得学生建立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诺贝尔奖”及其得主的故事。在百余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过程中,有39次奖项属于生物化学领域。这一方面反映了20世纪以来化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解析生命现象的巨大贡献。如讲到DNA双螺旋结构可以与J.D.Watson和F.H.C.Crick获得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联系。以及维生素的发现,如1928年A.Windaus因在1907年研究了胆固醇和其他维生素的结构并合成了维生素D3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合成维生素C的W.V.Haworth和合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P.Karrer。在讲述这些章节时,可以穿插维生素的发现过程。这些事例不仅可以增加一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原理,而且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杰出科学家的经验教训、人格力量、科学态度、奉献精神、团队意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化作用。

此外,可以从各种渠道下载相关视频动画,利用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的动态或推理的全过程,利用图画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洞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具体化的东西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不容易遗忘,而且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五、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和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也会日益显现。我们对生物化学的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专业英语没学好,中文基础知识功底不扎实。因此我们的双语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进行。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教无定法,方法要为内容服务。只有在课堂中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不断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学生应该永远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应该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进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了师生友谊,有利于和谐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悦,彭蜀晋,周媛,张丹,游晓莉.百年诺贝尔化学奖与生物化学的发展[J].大学化学,2011,26(5):88-92.

篇11

[中图分类号]R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46-02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均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各学科的问题。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及在分子水平探讨病因、研究发病机理、诊断疾病、寻求防治方法奠定基础[1]。加强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生物化学教学氛围,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多途径、全方位的生物化学教学格局,对搞好生物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近几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历,谈谈本人的几点教学体会,期望对搞好生物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1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

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品德高尚[2]。医学教师更需要如此。教师应立足自身专业,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3]。利用教师广博的知识传道授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治学严谨,对教学工作应一丝不苟;坚持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好学生。

2 精读教材,认真备课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专业知识和重要进展均囊括在教材中。生物化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知识点多且范围广、教师授课前必须熟悉教材,吃透内容,分析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框架,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教具[4]。另外,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教材中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要求教师应明确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期使课堂教学紧密而富有节奏和条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必须有赖于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3 强化认识,明确目的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发展迅速的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各学科乃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以及推动其它学科的发展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其它学科方面的深入发展。强化学生对生物化学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生物化学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绪论中注重介绍一些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尤其是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绩,以及生物化学在其他学科如临床医学的疾病病因、诊断、治疗中的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指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纪律和考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

4 灵活授课,激发兴趣

4.1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信息传授与接受的相互过程。信息输出量的多少,是否准确、新颖,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决定了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5]。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理解生物化学的内容,难以提高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易于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感。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从而简化课堂教学程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6];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并可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4.2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比较、归纳、回忆、讨论等,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7]。生物化学课程讲述的是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问题,与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学生能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如煮鸡蛋和煎鸡蛋哪个更营养,人较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高糖膳食为什么会使人长胖等,通过生活中的生物化学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

4.3 讲授法教学生物化学的内容抽象,知识点多,代谢途径复杂,研究进展快,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多。教师的中心地位仍不可忽略。教师应围绕教科书,按章节内容重点介绍。讲课时内容要熟练,语言要流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专业知识以通俗的方式表达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外,生物化学是一门注重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对学生来讲,死记硬背是最头痛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习惯,将一些较难记忆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来让学生记忆。如讲述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假(甲硫氨酸)设(色氨酸)来(赖氨酸)借(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来记。同时,生物化学各章节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许多内容前后贯穿、上下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授课时应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并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内容的联系性,必要时应予以总结和复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7]。

5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验证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繁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变得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效率。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操作技能,为临床实际应用和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实验教学让重视学会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学会实验分析方法,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和兴趣。

篇12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因为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所以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然而,生物化学的自身特点影响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基本概念多、大分子结构复杂、理论深奥、代谢复杂、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直接感知,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如何针对卫校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化学学习效率,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了解卫校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自信心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和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选择上普通高中,而选择卫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或受家长之命被迫来的,他们往往有着一定的自卑感和压抑感。所以,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主动性,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卫校学生仅在初中学过无机化学课程,而生物化学这门课程,许多内容是与医学知识相联系的,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此外,教师应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面对回答错误、回答不上来甚至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学生循循善诱,多方面引导,千万不可斥责挖苦;要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闪光点,肯定他、鼓励他。

2加强生物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的联系,增加教学内容的普及性与趣味性

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事例都与生物化学有关,充分利用这些事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1]。例如,在讲到蛋白质互补作用时,若按教材直接讲述,内容空洞乏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此时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问“有的同学小的时候偏食,为什么家长会说,不能偏食,要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学生回答“要营养均衡”。接着,教师再问“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什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进行提示“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学习的内容,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氨基酸”。教师再问“必需氨基酸有几种”,学生进行回答,此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最后给学生举个汉堡和豆浆搭配食用的例子,说明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与所学生物化学知识相结合,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通过启发式教学,在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是一种较普遍的教学手段。然而,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传统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述法、讨论法、活动法,等等。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应取长补短、完美结合[2]。首先,在形式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内容上适当运用传统教学手段,避免了因形式上的完美掩盖内容贫乏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时,需要教师先用传统教学法讲解,然后配合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其次,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及学生实际来决定使用何种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对于一些需要用感官去认识的内容,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这部分内容,过程非常复杂,参与反应的生物因子也比较多,学生单凭想象来理解,会非常困难,用Flas来演示整个过程,会吸引学生注意力,给学生留下直观生动的印象,从而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4课堂穿插讨论、答辩及演讲,注重课堂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实质上就是课堂上师生群体的心理气氛,是洋溢于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情调和氛围,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包括心理负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讨论,每次提前确定3~5个主讲人,针对主要知识点,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先积极思考,给出答案,而后引导全体学生对其答案进行讨论、研究,最后教师补充、纠正、强化与完善,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氛围[3]。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材料,以演讲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同学,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总之,根据卫校学生特点,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合理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刘志明 单位:临夏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35-02

一、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在医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医学能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重要支柱。在当前医学中,生物化学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意见[1],让医学能够从生物化学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医学发展向着分子学进行发展。同时,生物化学在医学当中占有重要作用。生物化学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非营养物质等。它还包括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让人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类性状是由一些基因控制的。与此同时,生物化学还包括一些人体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例如:三羧酸循环、核苷酸循环等。它指出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这样在医学中,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医生可以从根本上认识到发生的原因和病理,让医生可以从本质出发来认识到其中的原理,从而为更好地解决患者医学问题服务,使其尽快发现病灶并做出理论支撑。

当前,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它为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务人员做出了杰出贡献。它让更多医生能够对人体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让医生知道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是怎样进行的。这样,我们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医学知识、了解足够的医学常识,以对一些疾病治疗有一套合理的实施方案。这就让我们当代医学治疗从表层转到本质,从根本出发认真发现其中的基本原则,从而为更为准确发现病情、合理安排治疗病情做出重要支撑。但是,生物化学教学当中,我们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学到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践检测,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中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学生对于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因,对于深层次的了解缺乏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收获不是特别明显,不能更好地在医学中进行创新发展,以促进医学朝着更高水平去发展。(1)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知识了解不是特别深刻,不能清晰掌握其中的原理。生物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能够从微观中认识到其中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懂得从微观上来看待一些表观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发展和自我学习。生物化学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很多,包括糖、脂、蛋白质及生物大分子的代谢反应。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去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懂得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简单停留在记忆当中,对一些知识进行背诵从而记住。但是,对于这些知识是怎样贯穿于整个生物化学的就不知道了。生物化学需要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整体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有清晰认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医学的实际问题。(2)教师传授生物化学知识方式相对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基本课堂当中,对于学习这一部分知识而言,不知道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提高和重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当中缺乏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原理,但是没有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进行深层次的了解。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讲解内容不能通过实践操作呈现在学生面前,只是给学生描叙了一种过程。这样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不透这部分内容,同时还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也不能让其真正了解这些知识。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模型,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内容,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到最多的知识,让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生物化学,而是主动进行创新,让学习动力更为高涨。(3)生物化学教学实践内容相对欠缺,学生不能很好进行知识实践。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学校投入较大时间和精力在基本知识传授当中,但是对于实践操作内容相对欠缺,从而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够不足,不知道该把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当中[2]。这就需要学校为生物化学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对于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和检验。这不但对于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能为学生个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实践当中获得灵感和创新,让学生知道在实际医学中如何将知识进行运用,保证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获取知识。

三、新医学模式下发展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对策

在新医学模式下,要求我们医学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懂得如何进行医学疾病的预防和检测,让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病因和导致的因素,为更好安排医学治疗,对于病情有准确把握,合理安排治疗过程,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解决他们身体上的问题。同时,还要积极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从原本掌握知识中找到疾病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让我国医学事业能够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医学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能够在世界医学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引领医学前沿的发展。(1)创新和丰富医学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学到最为宝贵的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来进行,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最为丰富的医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让学生能够从心底认识到其中的原理和基本过程。教师要改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方式,不能单单从课本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对于知识进行现实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其中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讲解三羧酸循环中,需要给学生传授最为基本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学习到抽象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在哪些环节中需要加上羧基,在哪些过程中进行脱氨基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对每一过程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生不仅可以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同时还能对每一个循环过程有深刻认识,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之上学到最多知识,为以后的医学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知识到实践当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当中学生能够重视到哪些内容是我们常常会忽略的,哪些内容是需要我们着重重视的。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实践当中,医学生物化学是如何进行运用的。在病情诊断中怎样去运用生物化学进行病情确诊和病情治疗,让学生能够懂得这些知识不是死板的,而是活的、能够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科学。同时,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加深对于一些内容的重视,知道怎样进行医学创新来解决当前医学。并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当中,给学生提供实验室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的运用,真正了解一些基因在复制、转录、翻译中重要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重要原理,为更好地进行医学创新打下坚实基础。(3)创建生物化学学习教学途径,让学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学习生物化学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中存在疑惑和难题,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要给学生之间创建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很好地交流学习,让学生之间学习生物化学成为一种兴趣。学生当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以互相帮助解决,较大程度地提升其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一些好的学习视频和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都能学习到最好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柏青.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

[2]新医学模式下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张红欣,何浩,康莉,宋文刚.医学教育探索,201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