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15:13: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研究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1
高校德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人才的一项根本工作,是高校育人的生命线工程。当前高校德育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德育方法,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依据
德育方法是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实现高校既定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使德育内容产生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求教育者根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思想实际,在批判继承优秀德育传统方法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对德育方法不断创造。创新高校德育方法,既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也有其迫切的现实需求,更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1.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时代背景。德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实践活动,在当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虽然不同的国家对德育的表述不同,如公民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品格教育等,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而剧烈的历史变革之中,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追求平等与个性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凸现,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德育环境,既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内容、新途径、新条件,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向前发展,也对高校德育不断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新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德育方法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发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需要,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的作用。
2.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道德教育领域恒久的话题,也是道德教育领域很难解决的D个问题。说它难以解决,从深层根源上看,固然与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奉行的深层的道德教育哲学理念密切关联,但也与德育方法本身的不适当地选择与应用有关。在一定意义上,正确地选择与应用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德育方法滞后于实际,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实效性不强。要想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最关键的是要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主动适应时展,进一步创新德育方法。
3.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伦理学在对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以理导人、以情育人、以形感人、以境育人的道德教育方法为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及人的能力性格等个性特征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为德育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行为科学关于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关于如何调动人的极积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德育方法创新值得吸收和借鉴的;数学方法的运用使德育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为德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准确性提供了可能;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丰富德育方法提供了现代化的操作平台。
二、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思路
创新德育方法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德育方法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D再实践”的无限循环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实现以下四个转变,以不断引领和促进德育方法创新。
1.建立德育民主性,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应再是以道德教育的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是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并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互相探讨、共同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养成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具体而言,中职德育工作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强化: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明确德育工作的考评标准;其次,在考核评估方法中应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同时,德育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中体现是否重视和落实学生养成教育。
一、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
对于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们而言,如何去评价他们的教学工作呢?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看他们是否弄清了德育课的基本性质、目标,是否树立了正确、全面的德育教学理念;其次要在实践层面上,看他们是否把握中职德育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原则要求,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站在教育哲学的高度,认识德育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德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和个性发展。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还必须凸显教学模式的考察,这不仅要求我们认真考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根据中职德育课程的内在规律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未来的教育就是服务,教育机构就是服务机构,教师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这是我们评判德育课是否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首要标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教态、教仪,这是能够吸引学生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课上得好,能吸引人;其次,态度和蔼,有人格魅力;另外教师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认真负责,而且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相互交心。具体而言,所谓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就是指: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两项具体的任务:
其一,中职德育课的考核评估要根据本课程教学对象确定学科内容的基本要素,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很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往往安于现状,仅仅满足于既有教材的把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由于中职德育课并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于知识性整体的考察,而重在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当我们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时必须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只有在教学安排和教学处理中做到了有的放矢才算是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其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本课程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德育课核心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按照这些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把这些要素组合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稳定结构。
因此,所谓好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应该是: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训练,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方法是学习方法的示范。因此,当我们试图制定中职德育课的评估细则时就必须从这样原则出发。
二、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
建立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的科学体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而科学性的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育的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的符合程度。通过对中职德育课程的认真考察,以及多年来从事德育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考虑到中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的确定必须从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入手。德育教学是贯穿各级教育的重要课程组成,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校都应重视德育教育,中职学校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
具体来说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课程地位观念,理性对待中职德育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其次,准确界定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评价中应适当加入实践有效性的考察指标。
中职德育课作为一门学科,有它特定的教学对象和工作方法,要对德育教育做出历史的全面的描述,要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要建立一系列正确而深刻的概念、定义、原则等,并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包括这门课程的完善知识结构、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具有这种要素的完善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就不能成为“科学”,尤其不能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现象的描述,还是对规律的揭示,或者是对范畴的界定,都是要运用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能体现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例如,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培养等诸多关系到学生个体发展趋势、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培养都是中职德育教育必须完成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就要求所有工作在德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制出切合新一代学生心理诉求的教材体系,彻底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凝固的关系。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实践都必须反映出这种变革。中职德育课的特点之一是,它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因此,德育课程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这就提醒我们在自己工作中把德育教育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性的应用理论,再把应用理论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经验,并尽可能地概括为运用模式或操作程序,使德育课的教育教学都能走进所有教师的课程,成为他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和武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必须以是否能够做到有效性为评价的终极指向。中职德育课在现实生活中愈有效,就愈能被广大教师所运用,其现实针对也就愈强。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强化德育工作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不仅要做到上文提及的完善中职德育考评方式、突出中职教学模式,还应从生活实践出发,将德育课延伸到现实生活的更高层面。一方面,我们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完善;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式还必须重视养成教育的结合。无论是何种样式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养。因此,德育课效果是否能落到实处,不仅仅停留在课堂范围之内,而应该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纳入到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来。
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做到“学术型”教师,而且对于教师在工作上能否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运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总体性的目标服务。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运用专业的教学语言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做到规范、科学、艺术。规范是教学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对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科学”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最低的标准是准确无误,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鲜明的条理性。同时,作为启迪学生心智和道德意识的德育课还必须重视教学的艺术性。具体而言,在德育课的考核评估中是否做到了强化德育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其一,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评判,并据此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开展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学安排。众所周知,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的各种需要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动机。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产生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动机;需要是发展变化的,动机也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各种思想的产生,以及他们不同行为的展示也是由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激发的需要产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时能否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原则,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全的行为动机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德育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机构比较欠缺的环节,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好德育工作,就要在学生的幼儿阶段抓起,幼儿没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对一切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对幼儿的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下文将对幼儿园中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结合方法,使幼儿园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
一、德育核心概念
(一)德育
德育就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倡导的德育教育的简称。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规划的、科学合理的对受教育者进行身心的教育工作,而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相比较于其他教育,更具有价值,德育教育能否达到更好的效果或是取得何等的进步是由受教育者接受程度的多少决定。
(二)隐性德育
传教者在具有一定社会目的与要求的基础上,利用隐形的教育性因素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间接的影响、塑造等活动,隐性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通过隐蔽的形式使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使其达到应有的得到品质。
(三)显性德育
传教者是利用直接、正面的方式,在公共场合对受教者的思想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将教育的目的更加明确,并且其教育手段合理化、规范化,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加显著。显性德育方式,使受教育可以快速的掌握相关的信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值。
二、幼儿园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结合的方法
(一)德育工作与幼儿活动相结合
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每天会有很多活动来记录幼儿的生活点滴。做好德育工作一定要与幼儿园的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幼儿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要依据显性德育中融合的隐性德育原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显性的活动对幼儿有目的、计划的传授相关的德育内容,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质等直观的传授给幼儿,以此丰富幼儿的知识。在显性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的利用隐性的德育方式,通过相关的教学设备以及信息,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坚持隐性德育中融合显性德育。
(二)注重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工作一定要依靠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开展德育工作是教师与幼儿进行道德观念交流的过程。幼儿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会对身边人的行为进行不自觉的模仿。对于幼儿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模仿。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好模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感染力。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个人感染力,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好的事情保证自己先做好,履行自己自己要求幼儿的价值观念。
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要不断的去学习现代化的知识。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德育工作中是具有典型的隐性德育教育,各个幼儿园要利用好这一隐性德育,这对于显性德育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而促进了幼儿园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与学习,并对教师制定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考核标准根据教师日常的表现行为,言语规范以及教师掌握的相关德育知识,都作为考核的内容。成绩优秀的教师要有所奖励,保证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做好模范作用。
(三)积极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德育工作并不会在某个阶段终止,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对一个人德育的开始,幼儿阶段对一切的事物都是空白的,所以,幼儿园要做好良好的开端。幼儿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两个场所就是幼儿园和家庭,想要更好的建设德育,就要积极的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家长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在家庭开展的活动,如亲自教育或是感恩教育等德育教育活动,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可以家庭采用显性德育方式,幼儿园则运用隐性德育方式。
例如,针对幼儿园开展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家庭也要有目的、有对性的展开相关活动,以便来检验和加深幼儿对道德观念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程度,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园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对幼儿进行爱国的思想教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的思想观念,合作方式可以选择家庭采取隐性德育,幼儿园采取显性德育。组织活动幼儿园与家庭都可以应用统一的道德观念的主题,应用不同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幼儿园侧重于实际的操作,家庭则是侧重于对幼儿传授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幼儿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相关概念,辅助幼儿园开展工作。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结合要重视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制定好相应的活动主题,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时,不能仅仅采用隐性德育或是采用显性德育的教育方式,各个幼儿园要注重将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思想道德的观念的内容。幼儿德育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复杂的一项活动。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保证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做好有效的合作,为幼儿提供最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作者简介:任洁(1987-),女,四川成都人,民族:汉,职称: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园德育。
高静文
(清远市清新区滨江中学,广东 清远 511867)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从学生来再到学生中去,制定切实可行的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运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和励志、尊长和重情、谦和和礼让、求学和斗志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学生;运用与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声色冲击着当代的高中生,许多九零后的学生无法自控以致无法自拔,正义、道德、理智、诚信……早已抛之脑后,随之而来的是自私、任性、叛逆、脆弱……[1]其次,由于缺乏完善的德育可行的检测手段,学校、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认可率仍然是升学率、重点率、名牌率,德育的现状不容乐观[2]。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极大困境。在高中的诸多学科中,语文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工具性很强,人文精神最丰富的学科,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贴近学生,制定可行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唯利是图”,将培养高中学生在考场上“能得分,得高分”作为唯一目标,根本无从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3]——既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高中生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及判断方法,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尚未定型,有极强的可塑性。高中语文教研组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中要有德育的培养的计划,以及实施教学的方案,配合教案结合实际,让教研组成员明确德育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计划在教学中充分的结合德育实施教学。优秀的、有效的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利于正确把握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更利于学生对德育的更高认识,才能使高中语文学科回归本源,全面彰显其功能和价值。
二、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教师平时应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在学生面前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而教师作为学生经常接触的人,其言谈举止和表率行为对学生有着毋庸置疑的重大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和课余生活中,教师应尽自己所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用同样的道德规范评价标准来提醒和约束自己,引导和培养学生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爱国、励志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政治、历史学科的任务,同样也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古文诗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苏武传》,有古今名人,例如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岳飞、陆游等等。文章内容和作者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为国家衰亡而疾心疾首的爱国情怀,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愤世疾俗的凛然正气,都为当时和现在的人们所倾慕和景仰。
而通过《纪念刘和珍君》、《〈呐喊〉自序》、《死水》、《荷塘月色》等近现代篇章,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体会鲁迅先生和闻一多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爱国志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激发学生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和“以天下为己任”是现实的需要和青少年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感。
(二)尊长、重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仁爱孝道的教育是必要的。仁爱孝道是各种道德学说中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例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李密的《陈情表》,可以让学生体悟祖母的抚养之艰辛、李密的拳拳尽孝之心;有感情地朗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以让学生体悟祖母、母亲对儿孙的关爱之切;《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所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具有一个社会大家庭所特有的浓烈人情味和生活情趣。遵循这一思想,将展现出一个融洽、和谐的社会。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体会这些至情至孝的文章后,给予学生时间充分的思考,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拿什么回报他们。让学生在文章学习中体会父母及其身边的人都是很爱我们的,努力学习才不辜负父母。
(三)谦和、礼让
由于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较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让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应巧妙地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对学生加强谦和宽厚的美德教育。《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负荆请罪”告诫和教育学生要相互团结,更能深刻体会到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大公无私,廉颇的知错就改。高中教材中有较多的孟子文章,孟子特别重视培育学生的高尚道德精神,形成“大丈夫式”的独立人格,其中就包括谦和礼让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东莉.德育的人文关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真善美的价值观教育,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学生德育的任务,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教育中占领德育高地,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受教育者心中,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1 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意识体系变化对传统的德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再熟悉不过了,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上不够,弱化了学科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渗透德育。再加上社会上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的频频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 地理课堂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2.1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罗素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现在的初高中生甚至小学生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出现了与中学生行为习惯极不相称的现象:奇装异服、佩戴首饰、打架抽烟、脏话连篇、谈情说爱等等。表面看是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美丑不分、善恶不明,究其原因实质是我们教育引导不到位造成的。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搞清楚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德育的生长点和着力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然后归纳总结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结题报告。地理数学作为一门系统的自然科学,它本是蕴含着对立统一、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等辩证法思想。学生看待问题往往比较片面,要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人性得以升华。
2.2 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对所实验的班级学生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及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后对学生思想境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变化,写出调查报告。只要充分把握学科特点和德育生长点,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渗透德育,把德育目标和具体的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每门学科都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而又有自身特点。每个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正好是德育的着力点和生长点,所以完全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德育渗透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内在动力,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对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得真知产生作用,而且对学生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非智力因素产生积极作用。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地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决抵制目前的一些不正之风。
2.3 注重品德教育,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这方面家长言传身教尤为重要,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塑造一个对家庭负责、对人生负责的学习榜样,影响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信任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包括点滴进步和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及时反馈,找出差距,真正使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学生健康的成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个性的形成也有差异。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因材施教,创造出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认真面对、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2.4 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只要我们认真的挖掘教材,德育素材比比皆是,教学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地理教学要义无反顾的承担起学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美”的“闪光点”,我们都要引导学生欣赏、体会、感悟;同时也要明确的告诉学生美和丑是相对的,欣赏和感悟美的对象也是相对的。只要我们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去感知美、去践行美,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龚欣(珠海市平沙实验小学,广东珠海519055)
合唱主要指的是以集体的形式演唱声乐作品。具备参与面广以及普及性强的特征。因此受到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喜爱。学生通过参与音乐合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集体之间的友谊以及团队荣誉感,促进人精神层面的升华。而在开展音乐合唱教学时加强德育理念的渗透,将会起到1+1大于2的良好效果。
一、在合唱教学中培养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
合唱需求参与者必须做到良好的配合与协作,进而可以在音准、节奏、情绪以及表演上实现有机的统一,促进学生产生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参与音乐合唱时也会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自己的行为将会对集体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另外要想在合唱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需要参与者在声音上保持统一,同时还需要从发型、妆容以及着装等多层面保持一致,这也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的内在要求。例如笔者曾经组织学生们参与一次由学校举办的合唱比赛时,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提前为孩子化好了妆,但是为了不影响整体的表现效果,学生主动要求教师为其卸妆重新化;还有在其他的合唱表演活动中,出现过由于几件演出服装较大需要重新剪裁,为了突出舞台表现效果,后排的同学主动把新的合身的衣服换给前排的同学。通过开展合唱教学,使得学生们明白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发挥出自身真正的价值,并且学会关心集体,愿意为了集体的荣誉主动奉献。
二、在合唱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合唱作品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学生们可以通过合唱音乐作品表达出自身对于祖国大好河山以及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赞美与歌颂之情,进而实现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培养。比如说在合唱《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作品时,学生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关头,有无数位仁人志士,优秀的中华人民奋勇抗争,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合唱《我爱你中国》、《毕业歌》等这些作品时,学生可以从生动的歌词以及铿锵有力的旋律中感受到中国各族人民身上那种奋斗不息,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拼搏的精神;再比如说组织学生们合唱《美丽的台湾岛》、《长江之歌》、《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时,学生们能够对我国壮美而有秀丽的大好河山产生更加直接与深刻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生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为建设美好的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感。
三、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开展合唱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艺术修养以及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坚韧不到的良好意志品质。在提升自身音乐技能的同时将其转化的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比如说合唱教学要求学生们必须保持挺拔的身姿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单调枯燥的发声与形体训练。并且在演唱作品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全神贯注,完全投入到和场表演中。这对于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与磨练。合唱训练本身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过程,为了能够达到满意的舞台表演效果。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反复调整与改进,在训练的初期会有一些学生产生出想要放弃的想法,但是在教师与周围同学的督促与鼓励下他们慢慢也就习惯并且适应了这种训练节奏,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自身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
四、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大学德育的误区
校园伤害事情一次次刷爆网络,引起人们的震惊,社会也对此高度关注,如此触目惊心的校园伤害事件让人不禁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直到大学期间的思修课,无一不是在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无一不是在突出德育课程。这些事件的发生不禁让人反思德育课程的价值及有效性。接连曝光的一系列事件,同窗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引起矛盾大打出手,甚至造成血的教训,这也越来越凸显出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学生一直在被强调、被灌输德育知识,可是知识与行动显然是有距离的。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学生都熟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可是真正落实到具体行为和日常行动中的又有多少呢?涂又光先生曾说过“知道为智,体道为德”。“知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认知,获得思维上的能力;“体道”是一个融入生活、走进生活的过程,是一个在生活中感悟体验的过程。所以知识与行动显然并不是一致的,虽然在一些特殊情境下,知识与行动可以达到一致,但是在具体生活中,知识与行动更多时候是相分离的。在各大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开展了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德育知识的教授可以说并不缺乏,也可以说,大多数学生的德育知识是拥有的,但是在落实到行动这一环节上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是如何将学生所拥有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优良品德和良善的行为,使束之高阁的德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细微的日常生活中。当前高校德育的主要误区———去生活化,学院派的德育课程缺失了与生活的联系,使德育成为在课堂上才关注的内容,忽略了德育本身的属性。只有将德育的内涵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并转化为行动,才是德育的全过程。
二、大学德育的现实出路———回归主体、回归生活
有效的德育应该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之上,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只有密切联系学习主体的生活实践,才能称得上是“有意义的”。中国大学传统德育主要有三大主导方式,即教导、榜样和规约,这三大主导方式的实质是“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传统的高校德育往往忽略学生这一主体,把教师放在德育范式的中心位置,把本应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置于只知接受的位置,扼杀了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等,这种没有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德育过程只能是徒有其表的,灌输的德育内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但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观念,只能使学生说什么、做什么,不说什么、不做什么,却不能迫使学生想什么、不想什么。传统的高校德育只注重课堂上的教学,脱离了生活和社会的情境,教师让学生熟记一些空洞的道德名词和名人名事,无法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生活世界的丰富和乐趣,德育被人为地从生活和社会中抽离,远离了真实生活情境的德育变得索然寡味、味同嚼蜡,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目前高校德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无法实现与社会环境相连接的德育情境,各种德育力量也无法被整合利用,缺乏强有力的德育合力。
(一)回归主体
教育是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传统灌输式的德育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习主体的个性和内在要求缺乏充分的考虑,用外在强制性的规则去要求学生,使学生对德育产生了逆反性的心理,对德育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较高的社会知识层次、较强的求知欲望和较强的民主意识,具备一定的道德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大学生不会只充当被动的接受者。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应更多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不能只是通过片面的管理和规制去强制学生。
(二)回归生活
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生活世界是道德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每一个人都是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的,因此个体道德也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教育只有生长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当前高校德育的现实出路就是回归德育生活化,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重视德育的主体———学生,扎根于生活世界,使学生在生活与实践中自由生长,在德育课程中把学生和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达到最优的效果。高校德育生活化,也就是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学生不只是接受道德教育课程,更重要的是把道德内容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生活是一个实践与交往相交织的过程,实践与交往组成了学生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是在实践中成长,在交往中生活。这也决定了高校德育需要把实践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促进高校学生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杜威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中应该积极主动地改造环境,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去适应环境。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践行,德育在理论方面投入过多,忽略了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具体指导,单纯地传授德育知识并不能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也就更无法实现道德成为学生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生活工具的愿景了。德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了解德育知识,最重要的是做出符合德育所宣传的德育行为,这种行为也是衡量高校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生活越来越重要,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交往也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高校德育也需要通过交往与对话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交往与对话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交往理论最早被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引入教育领域,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作用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精神生活,而对精神生活最有意义的是交往。他还将大学精神交往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术视为大学的理想而放在平等的位置。从雅斯贝尔斯的理解来看,高校德育过程可以通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多个主体的交往活动来实现高校德育目标。高校学生有生活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需求,交往是高校学生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因此要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高校需要满足学生对于交往的需求,并且要全方面创造条件,把这种交往的需求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如何使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目前也有一些越来越重视德育知识转化的好迹象。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获得冠军的武亦姝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学生中推广《传统文化读本》,他们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去背诵这些古诗词,而是从文化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使学生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围事物的关联,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成长为这样的人。复旦附中的语文老师张慧腾,他在学校曾参与编写《中国人》读本,并担任“儒家理想人”的讲课任务,曾感慨道:“我意识到自己所教的德并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我的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儒家的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起一个‘儒家的理想人’,甚至在行动中成长为这样的人。”河北科技大学的思政学院也在尝试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把思政课的课时一部分用于课堂学习,另一部分用于实践活动,如去参观革命圣地,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在这些贴近生活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的德育知识充分接近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行动。
作者:马楠楠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05):69-72.
[2]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01):43-47.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意识体系变化对传统的德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再熟悉不过了: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上不够,弱化了学科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渗透德育。社会上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的频频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把德育目标和具体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学生德育的任务,使他们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高效教育、引导、熏陶,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道德品质也得到提升,最终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员育人目的。
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将德育有效的渗透于学科教学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地补充,使学校的德育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渗透于分化结合,德育的阵地扩大了,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德育说教通过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溶解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4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搞清楚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德育的生长点和着力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然后归纳总结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结题报告。所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
4.1文献研究法
全面的研究和学习所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学习了冯文全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杜时忠的《德育十论》等德育专著,通过网络学习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文章,强化理论,借鉴研究方法,为开展实验研究打基础。
4.2调查法
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鼓励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对所实验的班级学生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及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后对学生思想境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变化,写出调查报告。
4.3观察法
一方面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方法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前后(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各方面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情况。对观察所得数据与现象类比分析、归纳整理得出课题研究所需案例和结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案例支持。写出具体实践的案例。
4.4行动研究法
第一步由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和所教学科参与实验研究,确保参加实验的班级超过同年级一半,确保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可推广性;第二步在第一步实验的基础之上争取更大范围的实验研究,力争全员参与,取得更科学的实验结果。总结出结题报告。
5研究过程
5.1理论学习、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
首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特点,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主要搜集现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拓宽视野,理性借鉴;并写出学习心得。
5.2调查研究及实践阶段
对课题确定的目标进行实践研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探究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体验、归纳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写出各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案例等。
5.3分析综合阶段
通过对第一、二阶段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身份特点,综合考虑中学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结题报告,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6阶段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学习,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进行,利用周四下午组织了两次集中学习,大家把前期准备的资料拿出共享,互通有无,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为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策略和方法做更为系统的归纳整理,为第三阶段结题报告做准备。
7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光是中学老师的任务,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也要加强德育,而限于研究的范围,在小教和高教领域无法研究。感觉研究的时间有点短,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具体的实践,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渗透策略。研究人员少,研究范围窄,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写在前面
当前我国在校研究生124万,今后十年,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将在2020年使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44万人,即平均每年将扩招2万研究生。同时,特别是研究生来源也越来越广泛,仅以我们学院为例,2009年招收博士生16人,硕士生155人,来自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所高校。由于来自于不同经济、社会和地域文化环境,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比例有上升趋势,因而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对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显示,研究生群体中73%左右的同学基本具备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意识;大约27%左右的同学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有18%左右的同学认为心理健康与高尚人格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15%左右的研究生认为违纪行为、个性孤僻与心理因素无关;30%的同学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是因为思维存在障碍、精神欠正常;其中不足5%的研究生愿意找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和研究生辅导员沟通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研究生在心理健康认识上存在较多问题和偏差。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纠正这些问题和偏差的不二选择就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方法。
2 提出问题
近三年来四所高校的研究生规模有逐年扩大的明显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也发现在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存在诸多较难解决的心理问题,有关学校和学院加大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各自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这项工作在四所高校的开展还较为不平衡。有的高校或学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内容、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深入探究,导致教育过程存在以下偏差。
2.1 忽视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有的认为,研究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素质之外,必然还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各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包括入学前或入学后的心理测试工作也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和《人格测试量表》阅卷结果不能受到充分重视甚至束之高阁。还有的认为,研究生就是搞研究的,因而其财力物力不如直接投到请专家开学术讲座上。而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科研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个性表现,可以不接受治疗。上述种种看法和现象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被明显忽视。
2.2 混淆了有关概念和定义
比如,片面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患,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意识较浓,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意识则较淡,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调适研究生心理障碍的问题较多,解决他们在学习、科研、经济、婚恋、交际、求职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以致于部分研究生无法接受“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实,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神秘感和恐惧感,有的甚至持鄙视态度,更不要说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2.3 单一了有关理论、手段和方法
表现在自上而下没有形成一套契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对研究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倾向从本科生时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此外90%多的研究生求学经历顺利,受到社会尊敬,易形成较强的优越感;研究生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的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讲求实效等等。
2.4 出现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偏颇的现象
当前四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老师侧重于德育工作者队伍,比较容易把本来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乱纪行为来处理,从而导致了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当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时,一些人又认为传统的德育已经过时,主张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取代传统的德育方式,片面地把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问题与心理问题划等号。有些人更过分地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这种倾向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
3 方法探幽
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和偏差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因而必须采取积极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工作方法予以解决,以期达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1 全面巩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要大力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促进交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更新设备。重视和加强对规模大、周期长、有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的支持,保证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各高校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教育力度,优化教育环境。寻求适合本校、本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广大高校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进一步确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
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就是培养研究生健康、完善的人格,这与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咨询服务机构中的心理诊断和治疗不同,使他们克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排斥感,逐步接受并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当前高校应更加强调一些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以人格主要内容的教育和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婚恋、求职、交往中的发展心理问题的教育,如研究生的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以及应付挫折、情绪调节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以期实现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3.3 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互动和融合
首先,研究生德育应突破传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三结构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其它组成部分互动和融合,以形成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四元模式。师生逐步认识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的优势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其次,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促进研究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借鉴和吸收心理学学科理论知识和心理技术不断探究研究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提供健全的新指向、新观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不断走向规范、科学、有序,更加具有实效。
3.4 重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五个方面重构其工作模式。第一,建立组织保障。制定契合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课程计划和管理规则。在各高校应配备专职的研究生心理辅导老师和稳定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为做好相关工作夯实基础。第二,建立转变机制。采取措施使研究生院(部、处)老师、各学院分管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实现在工作依据、重心、原则和习惯等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转化。第三,健全研究生新生“入口”审查和教育考核实施规范。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活动。第四,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和活动内容。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第五,强化导师负责制。高校和研究院所应定期对指导教师加强提高研究生指导能力培训和考核。指导教师应发挥好示范指导作用。研究生如遇心理问题等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指导教师要视情节被问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7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有一定的缺陷。高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要着眼于时展的变化,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发展途径,以构建良好的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体系。
一 从“灌输式”向“交流式”模式转变
“灌输法”是以前高校中最主要的德育工作方法,这与当时具体的、历史的条件相适应,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工作不断面临新的任务和问题,这就需要吸取“灌输法”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寻求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1.重视教育的民主化方法
“灌输法”这种德育教育方法,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与单一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互动,教育民主不够充分,缺少对学生主体价值应有的尊重。正如有人说过:“尊重是教育的本质,没有尊重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育是人们之间心灵的互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和引导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主体价值以及生命对于他人、社会的意义,并促使人们走上生命的自我建构之路。”可见,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尊重他们自身的人格,将学生们看做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
2.启发学生,激发主动思考
“启发式”德育教学方法在当今高校中运用得比较普遍,重点在于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方法的作用远远胜过知识的传授。这种掌握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创造力的教育,才是学生需要的教育。
3.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既然是做人的工作就需讲究方式、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不少情况下,更多的是体现出人文关怀与生命关爱。因为关怀和爱都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需要,这样人们的精神情感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们首先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将自身的满腔热忱都奉献到教育事业上,将自身的情感更多地投入到学生身上。这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以身示范,将自身的关怀和爱与学生共同分享,会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 重视学生的主体价值
教育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发挥出来,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德育工作更是如此。德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1.鼓励学生参与,提高认识水平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校一些制度、规定的制定、执行过程中来,这样通过学生的参与,在文件的制定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们的想法和意见,能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开展具有实效的工作。这样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得到更多同学的支持与拥护。比如:在高校中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一些院校可能存在着个别同学故意拖欠还款、在考试中作弊等现象,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课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意义的“诚实守信”具体化为本校的实际工作,提倡“考试不作弊、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环境、不恶意欠款”等内容,最后以“诚实守信承诺书”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固定下来,要求全体同学共同遵守。
2.在创先争优中提高积极性
高校中开展的一些创先争优活动,比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等,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推动了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仅仅只有这些创建活动还远远不够,这些只是针对一些“精英群体”的奖励,还需要细化,进行分层次的创建活动,才能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针对学校公物损坏、卫生脏乱差等现象,可以开展诸如爱校、护校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评选活动等。
3.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舆论监督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学生道德评价组织,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舆论监督力度。这种道德评价组织,可以由教师予以指导,学生会干部发起倡议,成员由全部学生组成,按照自愿的原则,以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塑造学生们良好道德行为为目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以先进带落后,最终达到道德行为受到褒扬,不道德行为逐渐在校园消失的效果。
三 从显性教育向显隐性教育相结合转变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是德育的两种模式。显性德育主要是指通过正面的理论灌输,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隐性德育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教育行为主体多元化,教育方式更多是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集体的或分散的形式开展,它是培养个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主要渠道。
1.发挥课堂“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两课”无疑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两课”教学,达到提升学生们整体德育素质的目的。实际上,高校教育提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该发动全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若这种能动性都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地彰显出课堂“德育”的巨大成效。
2.组织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
作为隐形教育的一种形态,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通过开展各种有特色、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可以将教育、娱乐、指导、管理、服务融于一体,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传播高校的理念。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们会行动起来,实践并感悟,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随之而来的一些心理问题也会产生。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有必要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某一时期学生们普遍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时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结合起来,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四 重视学生体验,践行社会实践
“无论是人的道德认知、情感还是行为等因素的发展都不是在真空中的,它们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氛围中,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只有实践了以后才能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见习与实习,以及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更何况,这种体会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要生动得多、鲜活得多,也更具德育价值。
五 实施分层教育法
道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论语》记载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结合道德教育的不同层次、方面,注意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各高校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各学校的实际,在教育方针、侧重点上就能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重点高等学府培养国家精英人才,此类学校会经常组织思想政治论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高职高专类院校是专科类、职业类院校,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增长知识、技能的同时,培育并提升其职业道德素质。
总之,开展高校德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突出时代特色,这样才能在做大学生德育工作时,真正体现出科学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武俊燕.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0
[2]张俊龙.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关键词】德育职业高中德育社会转型期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多元化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存在着德育目标过高、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内容忽视底线道德教育,德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等缺陷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职高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学校德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职业高中德育创新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在职业高中德育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改变职业高中德育效果不佳的现状,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职业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德育内容僵化,缺乏德育课程的校本研究
职业高中德育课程的大多是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的,很少甚至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环境实际,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校本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强调利益导向和竞争效益的经济伦理与以奉献利他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伦理发生着激烈碰撞。过去学校德育所灌输的绝对社会本位的思想,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理想,只能要求社会成员中的少数先进分子,而用它来要求社会全体成员,则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德育内容本身缺乏前瞻性与灵活性,结果使德育局限于书本大纲,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效。
(二)德育教育者缺乏经验
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设置又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教师普遍年轻。老教师和中年教师较少,青年教师占大多数。青年教师也是在经历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市场转型的变化,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修养。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他们在工作中比较重视实际的效果,注重当前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但也存在着工作中容易急躁和耐心不足的缺点。尤其是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学生管理没有耐心,对学生管理工作操之过急,甚至有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过分气愤而动手打学生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就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中要首先对班主任和教师进行德育管理。
(三)学校对社会变化的不适应导致德育的缺陷
职业高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要具备相应的技能,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是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现在学校也是根据普通高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对职业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找不到自己茫然,不能准确定位。
二、职业高中德育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德育方法脱离社会实际
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不是通过指导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现实的生活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而是把教育置于生活之外。不是把道德视为一种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现实的交往生活才存在的纬度,把德育视为一种内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而是把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和抽象出来视之为可以独立存在的东西②。而在实际中,我们知道德育与我们的生活是休息相关的,不可脱离的。如果把德育视为可以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之外来专门进行的活动,德育就成了像自然科学教育一样的知识授受或思维、认知能力开发的过程,不具备动态教育、传授方法的。
2.对德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颇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德育的主角,学生完全是德育的配角,因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角之绝色,即把学生看作是社会规范的造物,把德育看作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学生接受、继承和掌握了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就是德育的目的。在这种教育方式的指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执着于此的教师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角的角色③。因而在这种教育中,学生没有主体性,感受不到育德的乐趣,只能感受到压抑、痛苦。
三、以德育生态论指导职业高中德育之措施
针对职业高中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在建构和谐德育生态的过程中,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职业规划设计
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之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学校德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这个特点。教学的时候适当导入未来职业规划这一课程。让学生能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视点,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综合能力及承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全面提升自我能力,学会把握职业机会,以保证自我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二)强化学校德育的辐射功能
要把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系统结合起来。不能再将德育投入当作一种无偿的经济负担,而应当把“以德治国”的精神落在实处,充分认识职高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要逐步扩大现有职业高中学校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辐射作用④。有效扩展学校的德育影响范露,使其沿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大德育观,充分发挥杜会对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
职业高中德育管理的主体除了有普通高中职业管理主体的特点外,还要在德育管理中体现职业高中的就业特性。要考虑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各种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是职业高中的主要目标⑤。同时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把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的职业教育格局。在进步的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调节机制的引导和支配下,社会的道德教育应同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优化德育环境,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环境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德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许佳.道德多元化背景下学校的反思与超越[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16页
[2]孙艳艳.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17页
当前,语言教育研究已经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被深入推广到各个层次层面。教育研究通过对教育过程的各项实证研究来尝试解决现有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求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研究有其独有的特性,以实证研究为主,具有系统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教育研究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就是两种主要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对比
1.1内涵
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而定性研究是主要针对事物的质的方面。事物的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定量研究是通过解决“有多少”的数量问题,定性研究是通过解决“是什么”、“有没有”的性质问题,从而分别对复杂的教育问题作出数字的描述和语言的描述,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倾向的方法。
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假设,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抽样、选择测量工具、控制无关变量、实施测量、检验效度、数据运算与分析、验证假设。定量研究是一个具有标准化程序的、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情境中去的。
1.2适用范围
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量的方面,但每种事物的量的“显易”程度不同,能够量化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物质现象的量比较“外显”,而精神现象的量“外显”不明显。在教育领域中,属于是物质现象的,如教材与教学质量、教育结构与教育投资、学生的身体状况等,一般可以尝试采用定量研究法。而属于精神现象的,如学生的焦虑心理、教师的师德状况、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则可以尝试定性研究法。
从方法特点上讲,由于定量研究不考虑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只对操作工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十分重视,适合对研究者不熟悉的和较大样本的对象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则相反,它适合对研究者熟悉的及小样本的对象进行研究,这种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个案研究法。
2.几种常见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
2.1定量研究方法
2.1.1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包括简单相关研究和复杂相关研究两种,它主要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焦虑与二语写作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研究没有自变量,研究者不对变量进行操纵,不能做出因果判断,只能得到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的判断。例如,相关研究回答“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是否有关系”,不能回答“学习策略是不是导致学习成绩好的一个原因”。
相关研究最大的好处是能帮助我们理解重要变量间的关系,缺点是它的研究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人,所以很难对某个实体作出深刻的认识研究。
2.1.2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语言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和应用语言学中。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在两种现象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即探讨一个变量(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变化。实验研究的一个独有特征是,研究者直接对自变量进行操纵,也就是说由研究者自己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例如,如果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孰优孰劣,教学方法就是自变量,那么研究者就要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并设法给不同组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
由于实验研究是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最好途径,因此它常被认为是最有说服力的研究方法之一。
2.1.3调查研究
调查是通过对样本的直接研究来了解总体特点的研究方法,它是采用标准化的资料收集方式研究大量被试的某些变量,通过研究一个样本而推广到整个群体的研究方法。调查的目的不是深入了解每个个案的详细信息,而是探讨大量个体的一个或多个变量,调查是一个标准化的观察程序,所有的被试都面临相同的调查问卷,有相同的指导语,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进行一个调查研究常常包括几个阶段: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的,并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范围;第二个阶段是进行取样调查;第三个阶段是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解释。选择了一个样本之后,就可以运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进行实际的调查,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资料收集有很多方法,最常见的有问卷调查、面谈、直接观察法等。
一个成功的调查研究具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收集大量被试的许多变量的信息,可以研究一个大样本。
2.2定性研究方法
2.2.1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从分析的单位来定义的,对一个对象的研究就是个案研究。它主要研究一个个体,通常研究处于自然环境中的个体。
个案研究探讨的问题完全不同于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探讨群体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个案研究则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关个体的丰富信息,例如学习者个体学习的过程、策略,学习者个体的个性、态度、动机等特征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个案也可以是一位教师、一个课堂、一所学校、一个团体。研究者可以研究一个个体,也可以研究几个个体并对他们进行比较。但是,个案研究所采用的个案数量常常是很少的,因为个案法最重要的是详细、全面地了解某个个体的特征。
2.2.2自然观察法
观察法没有要操纵的自然变量,研究者在研究开始时并没有任何假设,主要是探索和记录自然出现的现象,并不对环境中的变量进行控制。自然观察法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是对现场进行观察记录,然后进行总结分类。
自然观察法的最大优点是有很强的现实性,它在自然环境中研究人的行为,力图不干扰被试的行为,不改变情景,因此自然观察法研究常常被看成是产生假设的研究。但是自然观察法也有很大的局限:首先,资料收集存在观察者偏向。研究者进行观察之前对所要观察的行为类型了解很少或根本不了解,很难建立一个标准的测量方法,因此在对行为进行分类时,研究者很容易受预期和已有观察的影响,很难认识到预期之外的新行为。其次,进行自然观察所需的时间很长。自然观察研究不能操纵自变量,不能控制额外变量,因此不能进行因果推论。
3.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的评价
前面我们已经较详细讨论过了定量与定性研究,这两种方法本身无所谓正确错误,关键是它的运用范围恰当与否,因为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只有在全面深刻地认识各种方法特点的基础上,研究者才能在教育研究中,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课题的性质,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某一具体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1)客观性。用数字描述事物比用语言描述的主观程度要小,更符合客观事实。(2)严密性。事物质变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将引起质变,定量研究能观测到事物的微小变化,防止事物的质变。(3)普遍性。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大量抽样统计基础上的,研究对象的范围较大,更具有说服力。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定量研究首先要建立一套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影响制约教育的变量很多。但是,在现有教育研究发展水平上,不是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能量化,定量研究只能考虑有限的变量,而相应地放弃一些事实,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必受到质疑。
定性研究的优越性是:(1)真实性和全面性。(2)灵活性。定性研究强调研究者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测,尊重事实,允许并鼓励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认知框架,而不是根据预先安排好的问题结构来做出回答。(3)准确性。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而不是问卷或调查表,定性研究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之上的研究方法,由于经验是生动的、深刻的、可信的,定性研究的结果往往是正确的。定性研究的最大缺点是不精确,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有的描述具有伸缩性和模糊性。
总之,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都是教育研究中非常必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语言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单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去研究教育现象都只能获得部分信息,不可能穷尽,很难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在教育科研中,必须把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结合适用,才能使教育研究更加科学、可靠与有效,这样,既可以在两种方法之间取长补短,又可以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Larsen-Freeman,D.&Long,M.H.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NY:Longman,1991.
[2]Johnson,D.M.Approaches to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NY:Longman,1992.
针对高职学生思想存在这些问题,说明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用感人的故事和事迹来感染学生
讲一些光荣传统、勤俭节约的事例,让他们从中懂得道理,如:开班会的时候,举办比赛,同学们认真准备,搜集资料,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的思想感情,养成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不定期的搞一些活动,用丰厚实际的素材来吸引学生,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时代在变化,关心社会和关注祖国的发展。比如中国申奥成功、问题、、四川地震;通过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的舆论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帮助学生恢复自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们不要无谓地感慨“这样的孩子如何教”而要积极地思考,因材施教,我们要坚信每个学生都会成材,用积极期盼的情感和态度感染学生,使他们每个人都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改革德育课教学方法,让活动带“活”课堂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常常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教师就是播音员,学生是听众,教材就是真理读本。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取代之以活动式、讨论式、举例式、模拟式的形式,并且采取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方式把学生摆到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
1.把握知识结合点,搞一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转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2.在课堂上通过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他们能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动脑了,仔细研究学习内容了,教师给予解惑,当讲到“诚实守信”这一节时,提问学生社会上哪些现象不诚实守信?问题一提出,都议论纷纷,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都列举出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着又提出问题:“不诚实守信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
3.以故事、幽默、名人名言激发兴趣
每次教学时间连续两个45分钟,而学生注意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若教学平淡,只能加速脑疲劳。有时我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同学们立刻瞪大眼睛,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了,讲完故事以后问学生与今天讲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他们都能结合知识点进行阐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名人名言往往能激励学生上进,让学生在写作业时,搜集一些名人名言,并且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座右铭说出来,这样的做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名言警句潜移默化的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只有自信才能成功。每次课我用一句能激励学生上进的话结束课程,达到我们德育课寓教于乐的目的。
总之,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调查了解,以便沟通引导
由于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人才激烈,就业形势日趋激烈,当代高职生面临的问题很多。首先,在承担《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时,针对“如何推销自己”“怎样战胜挫折”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灌输让学生“先立足,后发展”的思想,正确把握择业观,同学们听后大有启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其次,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思考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面临哪些疑惑;了解学生对学习专业的态度和认识;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和对德育课的要求,教师针对调查的情况,用科学的理论加以现实的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在德育课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
(一)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的作用就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自觉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实现自我教育。
2.学生需要情感教学
为了使我们的学生不会学的太累,我们需要情感教学。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的关系,在进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时,讲到职业的特点我就问学生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好教师是什么样子的?”大部分同学提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经常与我们交流的老师。的确,师生关系应是“鱼水”关系,而非“猫鼠”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走向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想什么,这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听课的同时,受到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德育课的实践性,注重行为养成教育
由于平时教师讲道理多,学生学道理多,对行为规范的掌握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学与用,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观念只有在参与中形成。但是课堂教学的空间毕竟狭窄,教师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丰富感情,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课贯穿一个“情”字,渗透情感教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亲切温馨的教学中感受德育课的可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