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病人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心理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28 16:56: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手术病人心理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手术病人心理护理

篇1

    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做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实验组则从病人入院、手术至出院各环节贯穿心理护理。

    2·1入院帮助转换角色

    帮助病人熟悉住院环境,通过热情、耐心、周到的护理,使其尽快实现由社会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转换。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获取病人的最大信任,为以后各阶段的心理护理打下良好基础。护理人员在此阶段应掌握病人的个性特点,使术中心理治疗能因人而异,恰当有效。

    2·2术前端正手术认知

    对于手术病人各种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绝对化和主观片面的观念和态度,通过医护人员的权威性解释,介绍介入手术仪器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必要的手术知识信息,并利用病人求治的愿望和潜力,指导建立起合理的认知态度,对手术有较为实际的看法和心理准备,确立适当预期。

    2·3术中实施心理治疗

    安排舒适的手术,于手术准备阶段带病人做深呼吸放松[2]治疗,使心情平静,心跳规则,呼吸平稳,肌肉、关节、韧带放松,利于股动脉穿刺。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手术室做进一步的解释、安慰、鼓励,以增强病人自信心,提高耐受力,能积极配合手术实施。术中造影、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等主要环节,依病人个性特点,因人施以言语、态度、行为的不同积极性暗示治疗。

    2·4术后加强心理护理

    术毕病人往往因手术成功产生松懈心理,因此,重视常规护理同时需加强心理护理。向病人强调术后严格卧床24h、穿刺患肢制动6~8h并保持伸直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疼痛、发热等反应,使其对此有恰当的心理准备[3]。经常巡视病房,及时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争取家属的积极配合,尽量避免病人激动、烦躁,增强其康复信心。

    2·5出院健康心理指导

    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交待复查时间、体力活动情况、指导合理饮食,帮助病人将心理控制感倾向内控,以增加正性情感水平[4]。使病人充分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能主动接受并运用宣泄、放松、换位思考等心理调节方法,应对不良刺激,维护心理健康,巩固治疗效果。

    3结果

    3·1通过术中监测脉搏、呼吸、血压,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指标波动小,对照组则波动较大,两组生理指标的稳定性有很大不同。

    3·2实验组无因心理因素导致手术不顺利,术后康复快;对照组术前1例因过度紧张、焦虑,于术日晨死亡;术中11例股动脉穿刺不顺利;2例憋气配合不良,5例因紧张致耐受力降低,手术欠满意,经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组手术顺利程度差异有显着意义,χ2=20·54(P<0·01)。

    3·3术后随访虽未做统计学分析,但显示实验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普遍存在生活态度乐观、自我评价比较恰当的良好心理状态。

    4讨论

    4·1心理护理应贯穿全程

    病人从入院到手术至出院,其间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情绪常有波动,每阶段的心理各有特点;介入手术又存在接触放射线的问题、造影剂过敏的可能性危险,病人在局麻状态中,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手术进程顺利与否,随时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因此需要端正病人的认知和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心理治疗,避免一劳永逸或临时抱佛脚的想法及做法,使心理干预与心理治疗相辅相成。共性化心理护理做到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对特殊病人则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每个阶段都对病人的积极配合、正确努力予以肯定、表扬,以鼓励病人进一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病人自身潜力。心理护理工作还要体现出双向性的特点,即护士在自觉为病人做心理护理时,通过启发、引导,调动病人有意识地将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主动向护士提出咨询,在护患互动中,取得护患双受益。

    4·2康复期心理应对训练有助于疗效巩固

    心理社会因素是许多病人身体康复成败的决定性因素[5]。介入手术不仅消耗了病人的体能,也使病人的心理应激变得脆弱,依赖性增强。因此,该阶段心理应对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强调病人在疾病治疗中的主动积极作用,将病人的心态由被动接受帮助引导为主动调适应对。帮助病人增强康复自信心,正视现实,消除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进行自我评价,指导病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奏,劳逸结合,改善全身状况,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调动自身免疫系统,巩固治疗效果。康复期心理应对训练、对病人术后康复和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帮助,究竟作用多大,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4·3对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要求

篇2

1.1 在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从疾病治疗的角度来讲,建立这种良好的、健康的医(护)患关系,往往能够使病人缓解或消除因疾病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坚信有医护人员帮助,自已有信心,有希望战胜病魔,使身体康复。患者及家属需要这种自信心,那么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病人,同情和关心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同时通过自已的言行,对病人的态度以及正确的工作方法使病人感受到象家一样的温暖与呵护,可以激发起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建立自信心。

1.2 根据病人年龄、性格、经历、病种的不同采取不同方法,向手术病人详细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术后注意点等,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恐惧心理,使睡眠、食欲增加,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1.3 做好家属工作。家属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情绪变化也会影响病人情绪,进一步做好解释工作;现代医疗条件很好,诊断方法日新月异,治疗手段又先进等,同时用治疗同类或成功经验向他们做借鉴,这样既能树立患者的自信心,又能取得其积极配合。

1.4 护士要配合医生以适当方式将术前准备的目的、手术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告知病人。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使术前、术后病人通过相互鼓励而进行积极心理状态。良好的术前心理护是做好术后康复的基础。

篇3

手术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而急诊手术患者受到突发疾病或创伤打击,对立即手术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其心理反应更大,手术室护理人员如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与患者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做好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

1. 外科急诊手术常见心理特征

1.1恐惧对抗心理 由于患者对医疗知识的匮乏,不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害怕手术引起剧痛、大出血、后遗症甚至死亡,担心术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担心术后会造成生育、容貌、及肢体上的生理缺陷。因此对手术非常害怕,甚至拒绝手术治疗。

1.2疑虑担心心理 这类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情况缺乏了解,怀疑医生的诊断和手术能力,怀疑手术的治疗效果,不能正确对待手术的成败问题,总担心自己得不到有效的最佳治疗,因此在精神上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于手术治疗心事重重犹豫不决。

1.3悲观自悲心理 患者由于大多发病较急,病情严重,或者察言观色受到某些旁人的不良暗示,从而悲观绝望,对现代医疗手段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严重的厌世情绪,对医生的诊断极不配合,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1.4惊慌急躁心理 患者对疾病引起的剧烈疼痛或大出血等症状惊惶失措,出于强烈的求生本能,急于解除痛苦,误认为刀到病除,因此情绪激动暴躁,匆忙要求尽快手术治疗,而对必要的术前检查诊断缺乏耐心,对不慎手术可能引起的后果不予考虑。

2.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大多急诊手术患者病情重,手术时间紧急,没有充足的时间接受与手术有关的知识教育,多数患者对立即手术缺乏心理准备,易出现焦虑、烦躁、恐惧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的态度、周围环境,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手术室护士应向手术医生了解手术方式,了解患者的情况,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若遇病情紧急,在没有时间对患者进行访视的情况下,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患者进行交谈,如利用接患者入手术室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

3. 做好术中心理护理

硬膜外、臂从、局部麻醉等麻醉的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神志清醒,护士应关心询问患者冷不冷,是否需要盖被,在进行每一项操作前应告诉患者,患者有疑问时要耐心解释,必要时握紧患者的手,安抚患者,使其消除顾虑,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如给患者输液、行麻醉穿刺、摆、上束缚带都应向患者解释,以免操作的突然刺激加重患者的恐惧。如有些患者要求不用束缚带;有些患者要求垫高枕;有些患者感到口渴要喝水;一些胃穿孔、肠梗阻、腹痛患者以及剖腹产患者难于接受硬膜外麻醉穿刺等,在病情和操作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病情不允许的,我们以和蔼的态度,耐心给予解释。部分急诊手术患者病情危重,如出血性休克、肠梗阻等,应采用言语结合非语言交流形式实施心理护理,如友善的目光,主动挽扶患者,抚摸年幼患者等,缩短与患者的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急诊患者入院时间短,对医生的了解不足,难以对医生产生信任感,故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态度应热情、服务周到,说话和气,动作敏捷,各项操作要作到稳、准、轻,减少不良的心理反应。另外,应根据不同手术向患者讲解可能体会到的各种感觉,听到一些手术器械撞击声及注意事项,如腹部手术中牵拉脏器会有牵拉痛,食道异物取出术插入食道镜时会有不适感,告诉患者作深呼吸可减轻不适和疼痛;骨折上钢板,使用电钻,置入髓内钉等会有器械的撞击声等,听到这些声音不必紧张。因此,护士在清点器械及操作时,动作要轻,工作严肃认真,严禁大声喧哗及随意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4. 做好术后随访

手术室护士应关心手术患者的康复,术后不定时到病房随访,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情况并进行术后指导,查看患者有无手术并发症等,通过术后随访在与患者交谈中了解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听取患者的意见,在反馈信息中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5. 体会

心理护理是在心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交往,从而影响、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患者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对急诊手术患者做好术中的心理护理尽可能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治疗,安全度过手术期而且对促进其术后康复均有重要作用。施行心理护理时,医务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态度和各项操作,对患者如对亲人,增加患者的信任,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顺利结束手术。我们体会到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人性化

手术是医务人员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一种手段。对患者来说,手术既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伤的过程。病人对手术既抱着治愈的希望,又经受着恐惧的折磨,强烈的生与死的体验,严重地影响着病人的心理状态。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1例,男43例,女38例,年龄22岁~60岁,均为择期手术,其中有手术史的1例,具备医学知识的1例。

2方法

2.1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

病人一旦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往往因年龄、职业、性别、病种、病情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综合分析其共同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2.1.1恐惧心理

病人住院后,既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又要经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往往难以控制情绪,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和寝食难安,害怕难以忍受手术的疼痛,总感觉自己像要飘落的树叶,生命安全没有了保障,对手术治愈的希望完全被对手术的恐怖感摧毁。

2.1.2依赖心理

求生的欲望使手术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依赖心理,希望得到医务人员全身心的救治。

2.1.3求知心理

大多数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往往把手术、麻醉都想象得十分神秘,不知手术会发生什么情况,有什么后果,对预后的关心使患者十分重视手术时间的长短、安全程度、主治医师和麻醉师的医术水平及手术效果等,他们渴望了解有关医疗知识。

2.1.4消极悲观心理

一旦决定了手术,病人就开始担心术中、术后发生意外:既害怕难以忍受疼痛,又担心手术危及生命,还顾虑术后是否丧失劳动能力或影响正常生活,极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或变态心理。

2.2心理护理

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观察病人的情绪和生命体征变化,饮食及睡眠等情况,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除了与家属配合解除病人担心家务无人承担、害怕住院耽误农活等不同的心理负担外,对81例病人共有的心理状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2.2.1术前心理减压

给病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主动给病人铺床、倒水,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规章制度等,绐病人提供生活用品,关心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安心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目的、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配合要领、医护对策等,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对自己的重视、关心、理解、尊重,使病人对自己的治疗方案和一切准备工作都了如指掌、万分妥当,让病人树立信心,放心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手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谈时,注意语气、语调、态度和表情,要文雅、和善,切忌为取得病人配合而进行威吓或反复对感知能力、记忆力、听力较差的病人大声讲解,以免让病人误解为医护人员对自己不耐烦而大声训斥;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或做备皮、留置胃管或尿管等术前准备和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操作时动作要轻,避免给病人造成不良刺激,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在尽心尽力帮助自己与病魔做斗争,让病人树立信心,心情愉快地接受手术。

2.2.2术后心理疏导

手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表现比较集中,护理人员要了解、尊重、关心、体贴、安慰病人。例如:乳癌根治术病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切除胸部组织,术后的化疗都要落发,护士应强调患者在根治术后良好的预后,而避免在患者面前谈及所失,及时让家属准备假发套等物品,帮助病人度过失去和落发的痛苦,让其了解现代医学水平和乳癌根治术的方法和前景,在取得患者配合的同时,要教育家属树立信心,尤其是患者爱人,不要流露出悲观失望情绪,医、护、亲三方要一致下意识地让病人看到治愈的希望,让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术后的各种治疗。

2.2.3出院前的心理指导

手术后的病人因对预后持怀疑态度,害怕伤口愈合不牢,出院时不能及时转化病人角色,责任护士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诊、复治的时间和计划等,使其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以促进康复,并可通过事例让病人了解术后的恢复过程,让病人尽快从心理上恢复社会角色。

3结论

篇5

operationAnxietyPsychclogicalpreparation

外科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我院手术室为解除或减轻病人围术期焦虑情绪,于1997年8月开始对2200例病人实施了术前心理护理.随访结果显示:需要率100%,满意率100%.为进一步评价术前病人的焦虑程度,证实术前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我们在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基础上,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增加了有关项目,对56位不同病种的病人进行测试其结果指导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位病人,男性30例,女性26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行甲状腺切除术12例,腹部子宫切除术9例,疝修补术10例,下肢静脉曲张术5例,肠癌切除术9例,胃癌切除术11例.

2.方法

56位病人按不同病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分组进行比较在焦虑自评量表(SAS)[1]的基础上增加了医务人员及手术的有关项目共28条,每个项目均按1-4级评分,其中设10条反方向评分,评定时间为进院,术前一天,出院前共3次,由病人自行填表评估.把28条项目分数相加,得到的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得到标准分,焦虑评定的临界标准分为50分,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每组以总平均分进行比较.

3.结果

被测病人总均数都超过临界标准分,术前一天尤为明显,不同病种组中子宫肌瘤,甲瘤组焦虑值较其它两组高.不同文化程度组中焦虑P值无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组中,女性焦虑值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中中年组焦虑值高于老年组。

4.讨论

4.1.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在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焦虑是由紧张,焦虑,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2].手术焦虑是指在手术前期产生的焦虑反应.从我们测得的结果证实: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在手术前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术前一天测得的焦虑值最高,说明手术越接近,病人焦虑程度越高.国外有研究表明,术前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准备,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经过心理准备病人,焦虑,恐惧,抑郁,疼痛及痛苦程度均有所减轻,心率,血压和血或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变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也减少[3].

4.2.影响手术的焦虑的因素很多,诸如手术种类及大小、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性别年龄、既往手术体会及情绪障碍、人格特征的差异、医务人员及医疗环境的影响等[4],前四组表的各类因素分析中,我们得出,在不同病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组其表现焦虑情绪的程度内容有所不同.病种组中,子宫肌瘤、甲瘤组的病种虽然较单纯,但该组反映焦虑程度的总均数(P值<0.05)较其它两组高,分析原因,一与年龄有关,该组病人年龄40岁左右,在家庭中承担较大的责任,在社会上面临激烈的竞争,担心身体不好影响工作,这在不同年龄焦虑程度比较组中,也同样证实中年组焦虑值高于老年组.二与性别有关,在不同性别焦虑程度比较中显示女性高于男性,该组21位病人中,女性占17位,可见除了年龄因素外,性别也是该组焦虑值高的原因之一.病种组中的胃癌、肠癌组和疝气、静脉曲张组焦虑值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前者与保护性医疗措施有关,因其大部分病人对病情的真实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后者因手术较小,焦虑程度相对较低.

篇6

1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心理分析

篇7

    1.1对心理护理的概述

    1.1.1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之一,是研究病人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并以此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全面康复的科学。

    1.1.2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

    2护理对象

    2.1不同年龄的手术病人心理护理

    2.1.1儿童手术病人心理护理:儿童病人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病人及手术的要领缺乏认识,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又比较直率,外露和单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了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手术间后,护士应采用语言沟通,争取患儿信任,并采取及时鼓励和表扬方法,给予积极支持,通过讲故事等交流方式来转移患儿的紧张情绪,做到配合医生手术顺利进行。

    2.1.2青年手术病人心理护理:青年患者正是人生中朝气蓬勃时期,对自己患病手术的事实感到震惊而焦虑和紧张,主观感觉异常敏锐,思想斗争复杂,担心手术效果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婚姻生活等不利影响。这时,需要手术室护士热情安慰、关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及康复程度,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给予心理支持。

    2.1.3老年手术病人心理护理:老年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表情冷淡、抑郁、双眼紧闭,高度恐慌而且有一种无价值感和失落感,希望别人同情,所以护士首先用亲切的尊称与他们交谈,耐心温和,不厌其烦,去鼓励,安慰病人,劝抚高度紧张会影响手术效果,放松紧张情绪,使他们感到手术是为他解除病痛。

    2.2不同性别的手术病人心理护理

    女性患者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对疾病过于敏感,容易出现悲观和忧愁,经常和哭闹。手术室护士应以耐心细致态度做好安抚工作,并在操作中,不影响手术情况下,应注意遮盖好乳房、腹部、等部位。男性病人进入手术室表情沉闷、情绪低落,比较稳重,护士应正确引导病人对手术治疗疾病的益处,而且用热情的语言来稳定情绪,减轻恐惧心理。

    2.3不同病种手术病人的心理

    护理手术对病人来说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有极大的心理波动,以典型病类癌症患者手术为例,术中需要特殊护理,首先在术中避免谈论患者确诊癌症的事实。如病人清醒,会使其情绪低落,受到严重打击,使病情恶化。而且在操作中轻柔准确,语言严谨,安抚病人,鼓励病人增进抗病信心和勇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3善于沟通

    3.1语言沟通

    手术室护士应善于引导病人谈话,说明具有同情心。并与病人交谈要有反馈要有耐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比如及时点头,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谈话内容,应学会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避免不必要的双方情感分离。

    3.2非语言沟通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话语同步,思路一致。应当善于表达与病人沟通的棉布表情,比如:话语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都起作用。

    4环境因素对病人心理的影响

    4.1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很深,所以手术室内要整齐清洁,室内温在25~26℃,光线柔和,床单清洁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间内只摆一张手术床不宜几个手术床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

    4.2医护间行为与病人心理反应手术病人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与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推动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所以需要医生、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操作轻柔,言语亲切,使病人有安全感,术中护士应注意意识清醒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手术室内不应谈笑,相互之间谈话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意外,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不安。

篇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44-01

篇9

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1.1 恐惧心理 表现为心绪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剂于事,给手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眼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对机体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决定手术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的目的,说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有时能在麻醉和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后他们才能在万一出现不测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1]

1.2 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如:有无心慌、气促及其他不适,对女性患者需了解其月经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日期,并向患者讲述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水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我们都要采取亲切的语言,和葛态度耐心的进行回答和解释。从而,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为接受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1.3 担心疼痛护士可给病人沟通,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

1.4 担心室温 手术室内温度按规定应保持在摄氏22℃。当伤口消毒前,巡回护士会把空调暂时关闭,有时因特殊手术需要,室温可能会低于22℃。如您觉得冷,一定要及时向巡回护士反映,我们备有特制的小棉被为您解决怕冷问题,您不必忍受不说。

1.5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医护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时,要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和拖延手术的后果,以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2.1 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2.2 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您的手术情况将由负责手术的外科医生向您解释。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您要相信我院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水平。如手术过程中有疑难情况,会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和有经验的专家亲临解决,您尽管放心。

2.3 担心疾病性质 首先希望您手术结果属良性。但有时结果可能会事与人违,您也要承受得住。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要相信目前医学在不断发展,有不少治疗和控制肿瘤的方法,如:化疗、放疗介入疗法,中药等。另外,有些肿瘤只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远期存活率是很高的,您术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按时随访,完全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2.4 要求保留脏器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该保留有关脏器。如病变累及附近脏器,手术医生会根据病情与家属及时联系,在家属同意情况下,再进一步决定手术方案.您应该相信医生和家属的决定。

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术中要正确的运用语言,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术。[2]

3 手术后回病房的心理护理

3.1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后,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

3.2 患者很想知道手术的结果如何,通过交谈,他可知道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的转归也一定很好,病人心情也会舒畅,手术后的思想顾虑就会解除。

3.3 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篇10

2005年我院统计了四个手术科室80个病人(外科60人,妇产科10人,五官科10人)。其中有74个病人(占92%)认为生病不能讳疾忌医。但动刀子的治疗是令人生畏,另有不少病人认为既然已确诊手术治疗,挨刀已不可避免。迟开不如早开。终日忧心忡忡,希望手术时能遇上一个高明的主刀大夫。

为了减少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增强手术的信心,手术护士须在术前认真负责,亲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更好地密切配合,能够得到最佳疗效。

1 消除陌生感

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术前到病房向手术病人介绍:“我是明天为你手术配合的护士,由我来接你进手术室,希望你明天开刀时不要害怕和紧张。手术室有无影灯、电动吸引器、电灼器、心电示波器、麻醉机、手术器械等,在手术时会发出各种声响和闪电,听到和看到后请不要害怕,这些不会伤害你的身体。手术间床较窄,为了安全,防止坠床,必须要固定肢体。在进行麻醉时需保持正确的姿势,穿刺时不能动,以免损伤神经,同时也有利于穿刺成功……。”为了消除个别病人认为打了麻药后会变“笨”、变“傻”的畏惧心理,必须做好解释工作。手术后回病房须平卧六小时,头侧向一边,不能过早抬头、激动和烦躁、心境要自如。否则易引起头痛和呕吐,术前介绍了手术中的配合要求。第二天进入手术间,生疏陌生的感觉就消失了,因此手术中配合密切顺利。

2 宣传手术过程

术前病人常被恐惧心理控制着,他们打听手术是否疼痛和有无危险等顾虑重重。如果早让病人了解手术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那就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

2.1 对于做腹部手术的病人,告知如何配合才能减少痛苦和反应,在牵拉胃肠、大网膜探查腹腔脏器时,会感到不适,想吐。此时不能烦躁,张口平稳呼吸即可克服呕吐现象,如果大喊大叫,烦躁不安,不仅不能防止呕吐,而且还会引起腹腔胀气导致血压、脉搏和呼吸变化,故不应喊叫,不舒服可告知医生。术后为了使腹部内脏炎症的液体引流排出体外,需要在腹部放橡皮引流管,不能随便松动和拔除。由于术前的宣传、介绍,果然提醒了病人,积极配合腹部手术,效果良好。

2.2 对于骨科病人,护士须将动骨时的感觉和敲骨的声音以及动骨、移骨、植骨的过程告知病人,并证明这些没有什么危险不必担心,由于病人已知术中详细过程,小锤敲得再响,病人也不害怕了。

2.3 对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导致脏器摘除、截肢等造成机体残缺,患者往往顾虑重重,心情焦急。考虑术后疼痛能否忍受,是否会留下后遗症,能否适应今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等,护士必须根据病人需要和知道的内容在手术前就做好家属和病人心理护理,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并使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3 言行要严谨有礼

篇11

痔是最常见科的肛肠疾病[1],大多数保守治疗,少数需要手术治疗。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有着重要作用。痔疮作为人名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足以说明痔疮的普遍存在,但能否发病,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人类的疾病大部分由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所引起[2]。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情况看,男性多于女性,此类患者多数病程长,求医心切,心理负担重,而且对手术认识不够,担心手术后发生感染,护理的目标是“协助人们增进健康,并帮助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2]。护士术前就向患者讲清发病机理、手术适应症、手术必要性、手术方式、手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之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前12小时禁食辣椒、酒类、酸甜等食物,以避免对肠粘膜的直接刺激,不过度饮食;术前24小时应进少渣、少流汁食物,避免胃部不适或呕吐。现将我院收住的痔疮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分析

2.1痔疮病人的就诊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痔疮病各年龄阶段都有就诊病人,而且男性就诊率大于女性,31-50岁发病率就诊率较高,多为脱垂型混合痔,以调查情况看,90%患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10%的病人影响工作但可以勉强应付正常生活。

2.2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表2可以看出,病人一旦决定手术,67.7%病人表现出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不能寐,50.7%病人对手术的做法,安全程度、施术的技术有顾虑,担心术后复发或者是感染,针对病人的种种情况,护士自觉贯彻消毒、灭菌、隔离等各项预防措施[4],术前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耐心为病人解释术前检查与准备的必要性,术前12小时禁食辣椒、酒类、酸甜等食物,以避免对肠粘膜的直接刺激,不过度饮食;术前24小时应进少渣、少流汁食物,避免胃部不适或呕吐,简单解释手术情况,关心同情病人,给病人以安全感,使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手术。某男,41岁,脱垂型混合痔3年,加重一月入院,当通知患者和家属术前签字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道甚少,所以拒绝手术,经过耐心的解释和用本病区病人的现身说法,病人才愉快的接受了手术,术后效果良好,大便正常,住院7天,痊愈出院。

2.3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表3可以看出,手术后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患者存在怕解大便,而不敢解大便,怕痛而怕换药,同时需望别人的帮助(以女病人居多),针对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我们在实施护理时,抓住护理问题,突出重点,解决病人的需要,首先是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给病人必要的解释和对疼痛知识的宣教,对患者要亲切和蔼,尊重患者人格,操作熟练、敏捷、准确、轻柔,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再一方面是争取家属的配合,术后病人心情烦躁,这是建议家属多陪护,同时护士向家属做好宣传,家属与病人最亲近最了解,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病人得到更大的欣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要加强营养。患者对第一次解大便担忧和烦恼,而导致患者怕进食,怕进食增加大便次数,这时护士多给患者安慰,嘱其饮食定时定量,营养要丰富,谷粒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食物,这样可以增加肠蠕动,而使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大便的习惯,平时注意大便时不宜久蹲,以免创面水肿渗血,使病人思想轻松,情绪稳定,增强其耐受力,减轻痛苦。

3讨论

作为痔疮患者,在精神和身体上均承受很大的痛苦,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能使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也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对痔疮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对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越来越显现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机能,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的最佳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效应,同时护士在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心理学知识的修养,置身与病人中间,了解病人想什么,需要什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我们护士良好的素质,娴熟的技术帮助痔疮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8:528.

篇12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理护理;方法

作为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是加速康复的良好选择,对面较为严重的外科伤害时,手术是唯一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手术室压抑的环境,锋利的手术刀和一定的手术风险性可能对手术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患者的心理积极与否是决定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速度的重要因素,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术前的紧张和恐惧,手术中的疼痛感,手术后的多疑猜忌。医疗人员要注重对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手术负责。

一、临床资料数据

我科在近三年以来一共对24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全程手术心理护理,其中男性148例,其余9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7至73岁之间,130名患者受过中等教育,62名患者受过初等及以下教育,48名受过高等教育,患者职业有职员、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等。

二、护理措施探讨

2.1 手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对病人的恐惧心理进行安抚,在手术前尽可能的将手术内容详尽地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到心里有数。让患者接受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X光检查、导尿、灌肠和合理的用药,向患者讲明白合理的术前检查和用药准备有利于增大手术的成功率。另外需要事先对患者进行术前训练,教导患者在手术后如何在床上排便、翻身、呼吸等等日常生活动作,要让病人格外注重手术伤口的保护,以免伤口破裂感染。除了对患者本人进行安抚教导外,还需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让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抚。

其次还需要做好患者的择优心理护理工作,病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常常要求给自己主刀的医生是高水平医生和和蔼可亲护理工作者。对于此种要求,我们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了解主刀医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患者能够安心配合治疗。

很多患者因为惧怕手术中和手术后的疼痛感而在术前产生焦虑思想。对此,医护人员应该耐心劝导,向患者讲明手术疼痛的知识及抑制的方法。医护工作者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工作上尽职尽责,让患者知道医护人员就在他们身边,能够了解他们的痛苦并及时想办法抑制,这样患者能够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2.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手术中除了患者,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也是相当重的,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但医生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治病人,让患者家属放下思想包袱。把患者推上手术台后,不能忙于准备各种手术器械和仪器的准备,应该以和蔼的态度询问病人现在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引导病人进行深呼吸以放松紧张的情绪。手术开始后,医生和护士要全力配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手术作业,患者从麻醉中清醒后,可根据患者的要求向患者展示手术切下的病灶,让患者了解手术已经成功,摆脱顾虑,专心投入到手术康复中去。

2.3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第一,痛苦心理的护理。在手术完成后麻醉作用在短时间内失效,患者能够强烈感受到手术切口带来的痛苦,再上手术时可能大量出血造成患者身体虚弱,双重压力下病人可能出现烦躁情绪。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体谅患者的痛苦之处,可以选择性地和患者交流沟通一些他们爱好的话题以转移注意力,分散痛苦。当病人实在不能忍受痛苦时可以让病人服用一些镇痛药物以缓解痛苦。

第二,猜疑心理的护理。手术完成后患者往往第一时间询问手术是否成功,医护人员应该以热切的言语告诉患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让患者放心投入到休息和康复中。即使手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医护人员也不能立即告诉患者手术的真实情况,否则患者将陷入极大的心理压力之中,会在心理上排斥再次手术的进行。此时医护人员应告诉患者手术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但仍需后续阶段的持续性治疗,不排除继续手术的可能性,这样相对来说,患者更容易接受。

第三,伤感心理的护理。有些外科手术之后会改变患者身体外形,如截肢手术等等会造成患者身体缺陷,患者在术后乃至康复以后都会有极大的伤感情绪,严重的患者会对生活丧失信心产生轻生的想法。医护人员应该在康复过程中多和患者介绍身残志坚的名人事迹,鼓励患者提起勇气面对未来的生活,帮助患者加强肌体的运动能力,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结语

通过对患者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全程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再加上专业的医疗护理,我们有信心让病人挥手作别病痛,健康地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楚素娟.外科手术病人的恐惧心理及护理[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5)

[2] 李荣丽;陈妮妮;王月升.外科手术病人与健康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2007(02)

篇13

本组2160例,男1250例,女91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出生12天。其中ASD(房缺)386例,VSD(室缺)679例,F 3 (法乐氏三联症)22例,F 4 (法乐氏四联症)150例,CABG(冠状动脉搭桥术)136例,TGA(大动脉转位)26例,AVR(主动脉瓣置换术)80例,MVR(二尖瓣置换术)290例,DVR(双瓣置换术)165例,TVR(三尖瓣置换术)24例,其它体外循环手术202例。术后即入ICU监护,除了33例由于术后严重并发症如重度低心排、心律失常、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死亡外,均安全转回心外科病房。

2 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入室前的心理护理

通常,患者对心脏手术很恐惧,对于术后进入ICU则更是紧张,常常食无味、焦虑、难入睡等,这样对手术不利。有研究表明,术前焦虑将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地降低术前焦虑,有助于病人平稳渡过手术,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1] 。为此,我们耐心细致地为需要入住ICU监护的病人详细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安慰和解释。

2.1 宣传入室须知 告诉患者及家属入室需要准备的物品、用途。同时解释不能陪伴及探视的原因,并留好联系地址及电话号码。

2.2 介绍ICU概况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ICU的基本设置,使其懂得术后进入ICU是为了更快地恢复,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律、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使病人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此外,讲述术后病人可能遇到的不适和痛苦,使其对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一定的承受能力。

2.3 讲解有关医学知识 告知患者术后醒来在ICU时全身会带有各种导管,如连接心电监护的导管、呼吸机管、动脉测压管、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等,均是监测及维持生命的重要导管,千万不能拔除。所以将双手暂时固定在床缘。由于口腔气管插管,所以不能说话,有要求可用手指轻轻敲打床缘,护士24h在床旁监护。同时,讲解术后深呼吸并尽力咳痰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先深吸气,短暂停顿后用力将痰咳出(与此同时护士双手压住伤口,可以减轻疼痛,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 [2] 。

转贴于 3 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入室后的心理护理

3.1 麻醉苏醒时的心理护理 病人麻醉苏醒时,各种仪器声、报警声、周围病人的声、医护人员的繁忙工作,甚至谈话声等因素,均会增加病人的紧张心理。负责监护的护士应及时自我介绍,向病人简单介绍手术情况,重复入室前的宣教内容。另外,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外,还需及时处理病人的伤口疼痛及退热等,减少病人的痛苦。躁动的婴幼儿可遵医嘱用镇静药保持镇静。

3.2 气管带管期的心理护理 由于气管插管,病人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感受。要用手势或表情来表达。若医护人员不理解,病人常常显得急躁、易怒、或用四肢猛击 床边,以示不满。因此,护士应不厌其烦地确认病人每一个细小动作的意思。为了正确了解病人要求,可假设病人通常提出的几种问题如“有痰?”、“口干?”等边念边问,病人只需点头或摇头表示,护士应注意自己问话的语调、表情和态度,使病人感到受重视和被理解,从而获得心理安慰。

4 需长时间监护的病人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的需要,2160例体外循环手术中,有150例在常规时间1~2天内不能出ICU,需要继续监护,1例长达90天。故病人心理更加焦虑,个别病人一度出现烦躁、失眠等精神症状。我们分析,产生这种原因是因为病人术前与术后有截然不同的生活规律,如不分昼夜的紧张环境、禁食或无规律的清醒和睡眠等。均使病人感到不适应。护士应处处关心体贴病人,说话、操作要轻。适时向病人介绍时间,使病人分清白天和黑夜。护士稳重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敏捷的操作,会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另外,部分自费病人担心医疗费用过高,针对这类病人我们及时向其解释继续留察的原因,使其明白继续监护可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同时,适当安排家属探视,使病人得到心理支持和鼓励,从而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5 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高层次的护理手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牢固的专科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医学心理学,才能根据不同病人的性格、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进行心理护理。实践证明,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建立了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感;耐心细致的术后心理护理,使病人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病情的康复,缩短了围术期住ICU的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