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医学基础概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目前中医药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大多还是承袭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机械照搬西医临床专业基础医学的课程体系,即以学科为中心,按医学科目进行教学,各个知识点分散于不同的科目中。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在大一、大二阶段分别讲授。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各自的独立性、系统性,而同一器官或系统的形态与功能、生理与病理等知识本是相互联系的,孤立地依据某一门课程难以阐述透彻,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这种忽略医学知识整体联系的传统模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明显弊端。在教师方面,各课程通常各自为阵,基于本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难以完成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无法给学生勾画出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各课程教师为便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都必须做承前启后的铺垫,这又导致了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另一方面是课时不足的尴尬局面。在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整体了解,在单个课程中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态度消极、被动,对所学基础医学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对后续临床各学科的学习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易于局限在某个专业范围内,对医学整体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学习耗时长、效率低。有鉴于此,必须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整体知识的掌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为造就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
2改革的对策
2.1变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改变原有按医学科目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需要,采用以系统为主线、形态和功能阐述相结合的新的横向教学模式。即将分属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按系统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进行横向教学。新模式不再以课程为单位分别安排教学,而是以系统为轴线,各科目教师穿插授课,着力为学生勾勒出基础医学的整体知识体系,使基础知识真正服务于临床实践,让学生提前对临床知识有直观的了解。以泌尿系统为例,在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里,我们首先让学生明了肾脏的位置、形态,这部分知识由解剖学教师讲授;继而由组织学教师和生理学教师阐述肾脏的生理功能,包括肾小球的过滤、尿液的产生过程;最后由病理学教师讲解肾脏的常见病变,如尿毒症形成的机理等。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当我们完成泌尿系统中肾脏的讲授时,学生对肾脏这一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生理以及常见的病理表现都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这种从解剖、组织、生理、病理等课程横向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临床相关联的知识,而且便于各课程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防止了重要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也避免了授课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减少了课时数,为学生赢得了更多讨论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2.2整合教学内容参考国外教育界倡导的融合性学习(blendedlearning)模式,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察课程体系,站在整体的高度整合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组织学等各课程内容按照结构-功能-病变的主线进行横向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块,即基础医学教程。新模块分为理论与实验课两大部分,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及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实验课包括基础医学形态实验与基础医学机能实验。通过整合,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实现形态与机能、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知识的综合”。新的教学模块强调整体意识即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淡化了学科界限,使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群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重组与综合,对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改革,避免了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中常见的内容重复及相关联知识点衔接不充分等弊端,实现各学科间的有机衔接。这种整合体现了基础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也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缩短了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讲授法为主的同时,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计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领学生参观解剖形态陈列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指导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完成各种实验等。这种采用多专题和重讨论,将演示、参观、实验等方法有机融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式的沉闷讲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能主动围绕专题积极讨论,活跃思维,深化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化学习相结合,即将视听媒体、计算机辅助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的传统学习方式相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观看结构图,并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网站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在我们自己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辅导与答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促进了教与学的融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又大大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了教学效果。
3教学效果评估
3.1授课对象及教学模式授课对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级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专业精诚计划实验班、普通中医班,精诚计划班35人,普通班41人。精诚计划班依据整合后的教学模块“基础医学教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横向教学;普通班采用传统的以课程为单位的一般教学模式。以泌尿系统为例,传统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27,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学、标本实习、大体形态,9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6课时)、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实验(3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9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18,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3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9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6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按学科安排教学,上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负责的教学内容分别在各自的学科中横跨2-4个学期完成;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强调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因此上述教学内容横向整合在同一个学期中完成。
3.2测试方法在完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组织该系统的病案讨论,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在该系统的教学过程全部结束两周后,对学生进行测试。选择该系统最重要的知识点作为测试内容,学生采用口头表述或者书面作答的形式完成测试。3.3测试结果以泌尿系统为例,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泌尿系统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如下。
3.3.1肾的形态结构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3人,未达标7人,达标率80%;普通中医班:达标9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1.228,P>0.05。两种模式下肾的形态结构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2肾小球的滤过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7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总人数41人,达标5人,基本达标26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0.905,P>0.05。两种模式下肾小球的滤过过程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3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5人,未达标11人,达标率73%。经χ2检验,χ2=0.193,P>0.05。两种模式下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4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19人,未达标12人,达标率66%;普通中医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17人,达标率59%。经χ2检验,χ2=0.417,P>0.05。两种模式下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两个班级的达标率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改革后新模式教学的精诚计划实验班总体成绩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普通中医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的测试结果亦如此。
4新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尚待完善之处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要概念是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重要概念的学习会对学生以后知识学习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其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用到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应用,而不是靠记住一两件孤立和零散的事实;再次,如果学生依靠头脑中重要概念构建起知识框架,那么这个知识框架可以较长时间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能更好地把一些事实性知识有条理地存储在这个知识框架中,这样他的知识就不是零散和孤立的,而是逻辑有序编排的。
2 记忆模型的特点
教学中,无论是提供事实为概念形成支撑,还是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概念,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将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存储到头脑中,是要学生内化、记住概念,只有有了概念的记忆,才谈得上概念的应用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T.威林厄姆提出了一个人脑在思考记忆时的工作模型(图1)。
图1的左边是周边环境,有很多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等,右边是科学家们称为工作记忆的大脑组成,现在可以暂时把它等价于意识,它保存在思考的事情。从环境指向工作记忆的箭头表示工作记忆是大脑中让你意识到周围有什么的场所。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长期记忆中的所有信息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使用之前它都静静地待在那里,进入工作记忆时它才浮现在意识中。
丹尼尔.T.威林厄姆记忆模型揭示的学习规律是:要想学到知识,它必须在工作记忆中稍作停留。你思考什么,你就会记住什么。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3 记忆模型对重要概念教学的启示
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概念进入长期记忆,也就是让学生记住概念。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对学生来说,教师讲授的知识和其他小鸟叫声、汽车的轰鸣声一样,都是一种环境信息,问题是教师如何让学生专注你的讲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进入工作记忆)、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概念、内化概念(进入长期记忆)?
3.1 从学生思考的角度精心设计教案
根据记忆模型,学生能记住他所思考的。可是教师和学生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教师能获取知识在看教材内容时是俯视,学生受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局限,学习知识是仰视,所以同一内容难易程度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师认为简单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觉得简单。教师必须知道在所学的内容上,“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在哪个层次上?”“他们会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设计出更加适合孩子的方法和形式,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跨过障碍。
例如,在进行“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节教学时,从笔者所做的学情调查情况看,学生对动物植物比较好理解接受,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细菌等很难理解。而学生对蘑菇、香菇、鸡腿菇等个体较大的也是微生物更是费解:为什么称之为真菌?什么是孢子?孢子是如何繁殖的?……都很陌生。教学时,笔者从经典的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现象分析、用手印菌落培养视频,让学生感知细菌就生活在周围的环境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数据分析,让学生感知其大小;通过生活中的酸奶、泡菜、醋等食品的生产,让学生感知,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通过细菌、酵母菌、蘑菇显微结构的比较,让学生体会酵母菌、蘑菇等真菌“真”在何处。通过蘑菇孢子散发、萌发的高清视频、学生动手制作孢子印等措施,让学生理解孢子为何物,如何繁殖。通过解剖蘑菇、香菇等大型真菌,知道大型真菌和霉菌、放线菌一样,也是由许许多多的菌丝集合而成的,是微生物中的“大块头”而已。
教师站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案,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就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概念。
3.2 让学生参与建构概念的过程
生物学概念是从生物学现象、事实的研究中抽象概括而来,以共性、原则、原理和规律等状态呈现出来,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需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积极主动地参与搜集大量信息,进行关键性的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即将建立的生物学概念所需生物学现象、生物学事实的搜集、整理、描述和交流;要重视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等生物科学实践活动,只有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才能学使生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例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光合作用的主要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如果不让学生亲自探究验证,初中学生是很难理解光合作用的内涵的。
教学中,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淀粉),是萨克斯的经典实验,经过“暗处理照光酒精脱色漂洗染色观察分析”后,实验现象清楚,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在本实验进行的同时,教师可以设立另两组对照:① 割断叶脉形成基部有水、割断部位至叶尖无水的对照组;② 选取两片大小相同的叶片,两个大小相同的透明塑料袋(不漏气),然后在一个塑料袋底部放7~8粒碱石灰颗粒(用小块纱布包上),套在一片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在另一个塑料袋内不放碱石灰,套在另一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这样形成了一叶片有二氧化碳、另一叶片没有二氧化碳的对照组。
选用银边天竺葵(也可以用银边吊兰)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就可以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选用金鱼藻做实验材料,用氧气助燃的性质,可以验证出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沿袭着“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如鱼得水,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初中物理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除此以外,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是造成学生思想负担重和学习压力大的罪魁祸首,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以及成绩提高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加快和加深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这是摆在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面前的问题。笔者认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进行教研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开发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为前提,进行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学生优秀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避免生硬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和加快学生物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借助实验教学的特点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何深化教研改革,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做出以下总结。
一、课堂教学知识教授与方法传授并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层面上,因为学生的学习之路还很长,初中阶段只是学生学习之路和人生之路的一个很短的过程,这个阶段,成绩的高低只是一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才是教师真正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物理能力
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的物理教学,它能够细化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提高知识内化的效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除此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将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验操作当中来,逐渐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会随之大幅度提高。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将物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积极地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自身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优秀学习品质。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有一个优秀的内在品质,这些优秀的品质不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和人生之路极为关键,对眼下学生成绩的提高也大有益处,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途径之一。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有很多的实验是不可能在实际生活当中完成的,因为有很多的实验都是在理想条件下,或者是极为不常见的条件之下才能完成。所以,有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讲还是很抽象的,即使是掌握也是停留在一个很表面的层次。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内化过程?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很多的理想条件借助计算机技术都能够加以实现,实验的过程也能够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另外,一些很难在实际情况下见到的条件,例如高压、微观、宇宙空间等条件,也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得以实现,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这部分知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化教研改革,除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之外,还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将教学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不要仅仅停留在眼下学生成绩的提高这一层面之上,要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之路和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式抽象;非实体性
论文摘要:(1)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2)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3)由西画表现形式出发,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载,魅力依然,在世界艺术之林永放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为我们现代绘画艺术与设计教学及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在“民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现代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是现代设计与绘画的训练基础,是培养设计师美术家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认识形态和创造新物象的重要基础学科。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作为一门艺术,把民族传统文化融人其中,是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实践基础,同时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也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得到滋养与有益的补充。在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内核与灵魂的最终展现,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支撑的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主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外教学体系在中国年轻一代人心目中及生活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然而纵观中国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至80年代出现的当代绘画艺术及设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以后,至今一片沉寂,再也找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
现今传统中国画已渐行渐远,不知怎的,这些画让人想起赵无极。我们天天对“现代”的努力已倾向于将传统连根拔起。可若是失去了根,那就是再“现代”也不是中国的“现代化”,而是“同化’。在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否则,无根无源,便是毁灭,是用“现代”在消蚀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即“近”而“远”。很“近”的物体塑造却获得一种悠远沧桑的感受;“实”而没有放弃空灵、自由,同时又在超逸的味道中获得一种隽永的境界。我们不应为观念所迷惑,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是向纵深走去;这个“纵深’就是中国的“像”与“境界”。境:境界是中国文人曾在山水中遥望的“彼岸”,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之境。对于中国文化模式,她的手段是“象”,而“彼岸”是空灵的“境”。如果说确有“接近抽象式的表现”(或日“中国式抽象”)存在的话,那它的目的不是导向“绝对理念”,而是指向生气氰显的“境”。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宋元山水画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繁荣”时代的“高峰体验”,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世界—-宇宙生命流变的空灵之境。象:为我们展现中国文化本真之源的只能是中国画的“象”,而不太可能是西式的“X X抽象主义”。作为传统的灵魂之所在,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结点。“象”是一个世界,它代表宇宙与人的禅机,寓于境界之中的表征,不是实体的因素。因而不能太“写实”,也不能取消形象。以往“民族化”的经验让我们相信,只有实证化的探索才能确证,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从内里真正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当代”的沟通与跨越;这不仅指理论学术,也是指创作探索本身,更重要的是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基础如何发展的走向。
我们传统的绘画根源实际上是从宋元山水人手打开古代文化的精神空间。借助西画表现的结构化的形式创新之所长,在个人绘画与设计的语言中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维度。由此出发,或者我们可以重建某种主体意识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境界: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方式、概念内涵不尽相同”,以心象静观字宙之气韵流变,以山水遥望体悟人格与自然一体的彼岸之境;这无疑在重视中国山水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精神的脉搏。而在深层意义上,它对我们当代艺术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觉醒,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如前所述,作为“象”与“境”的世界,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我们民族原有的流变、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激活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更是在这种“宇宙之境”上与现代思维的同步与超越。如果说我们现代绘画与设计在基础教学中再不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更好的发展起来,我们的现在艺术教学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今国际上站在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家们已识到了这种宇宙本质的“非实体性”,他们的论证已证明中国传统“象”的范畴所具的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文化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最后无论是从画家和设计师,还是从民族文化考量:这是一条摆脱世俗浮躁氛围,秉持超越信念,又发扬中国精神文脉的“当代”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我们传统文化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中。
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学学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中,难免一些内容与以前所学的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有所重复。为了避免相同知识的重复讲解,在讲授重复知识时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方法,让同学参与互动,使其更好的巩固这部分内容。比如讲到四诊概要时,大部分内容是中医诊断学中所学的内容,但是要突出儿科的特色,像小儿望指纹、小儿切脉方法等,要详细讲解;比如感冒、咳嗽、哮喘、呕吐、泄泻等,这些疾病同样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但重点讲解小儿与成人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加深印象。
2不避中西医之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儿科疾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我国古代四大证“疲、痘、惊、府”转化为现代儿科四大重点防治疾病“腹泻病、贫血、小儿肺炎、徇偻病”,儿科病的病种在发生着变化。同样,一些疾病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川崎病等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很少记载,另外比如小儿肺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现代西医治疗有明确的疗效。所以在讲解这些疾病时应该注重西医知识,特别是西医治疗疗效迅速、作用肯定的危重证候,要详细讲解诊断要点及西医的抢救措施。本着发展中医儿科学的观念,不避中西医之嫌,培养学生的综合临床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多年来中医儿科教学多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方法,即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课堂讲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教师单凭口头和文字描述,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角色和地位,由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转变为提供高水准指导与支持的“教练”。课后提出一些超出课本范围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激发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中医儿科学的教学特点,使理论与临床实践形成有机结合。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精细设计,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重视临床见习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 [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
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内容,引进自然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教育,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发展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参考文献】
1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 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 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内容,引进自然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教育,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发展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参考文献】
1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 [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747-02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好中医内科学,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病因病机的讲解强调审机论治
中医内科学教学主要面对的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他们而言,大部分中医基础课程已经学完,许多学生迫不及待的将注意力投向对病证的临床治疗而忽视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刻把握,特别是忽视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而病因病机又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教学点。
病因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原因和机理,它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南,一般来说,任何疾病绝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又都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应。只有对病因病机有了清晰的把握,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心应手,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指导中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不少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多注重讲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而忽略了结合病证重新对病因病机进行诠释讲解。事实上,中医内科病证都各有自己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只要掌握不同病证的特点和病机,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发展脉络及其不同病证的鉴别。如:对肺系病证进行分析时,首先就要找出这一类疾病病因病机的规律性是以外感病因为主,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的病机特点,其次应找出每种病证的特殊性,如感冒、咳嗽、哮病皆可因外因引起,其中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热之邪,故以风寒、风热之证多见,因病邪在外,病机则以卫表不和为主;咳嗽以“风寒”居多,在病机上强调以肺气上逆为主;哮病有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就是伏藏于肺的痰,每因外邪等因引动而触发,病机则以痰阻气闭,肺气失于宣降,引动伏痰为主。在教学中还应对病证的具体证型的病机进行分析,强调证治分类中增列的证机概要,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该证候的病机特点,以利于临床提高辨证分析的能力。
2注重前后章节融会贯通纵横相联
本校采用的《中医内科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涉及到内科的五十二个常见病证及其附病,学生们普遍反映内容冗繁,难懂难记,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系统总结规律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就笔者自身而言,笔者经常采用穿叉引证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病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来讲解。如:在讲述病机时,同是胃气上逆的病机可造成呕吐、反胃、呃逆、嗳气等不同病证,而各病证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呕吐是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反胃则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为特点;呃逆则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嗳气乃以发出沉缓的声音,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为特点。又如:在解述病证时,癌病的瘀阻肺络证选取的代表方剂是通窍活血汤,但此方还可同时用于眩晕、头痛、痫病、多寐的瘀血证中,而每一病证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临床运用时需要根据病证的特点在药物的加减、药量等方面进行区别。瘀血头痛须考虑到头居于人体之最高位,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因而临床治疗头痛,可根据头痛的部位,参照经络循行的路线,选择不同的引经药物;多寐治疗时常配伍醒脑开窍的药物;痫病的患者往往加用熄风定痫的药物。这样就能将前后的教学内容融合贯穿起来,使学生既能易于记忆,又能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3结合临床实践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融合
笔者在临床教学中总会发现一些学生在中医内科学课程学习结束后收效甚微,表现为学难致用,一旦进入临床手忙脚乱,仍感无从下手。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学生此时还未具备系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能力。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方面与我们现有的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既往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填鸭式”,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很少给学生留有互动和独立思维的空间,没有很好地解决“鱼”和“渔”的问题,没有贯彻“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对此教师可利用一些教学课时,引入一些以病例讨论为主要内容的讨论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进一步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在讲授过程中可穿插一些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和前沿成果,使中医理论与科研、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并增加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实例,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如:笔者在讲述郁证的治疗时,考虑到现代医学模式是一种生物―社会―心理模式,郁证主要由精神因素引起,除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外,精神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可相应的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心理疗法如音乐疗法、体育疗法、情境疗法等,使学生能够对移情易性的治疗原则有具体的认识。另外在对中风病进行讲解时,笔者考虑到传统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特色及目前中风病的治疗趋势,不仅对治疗的方药进行分析解讲,也相应的介绍临床常用的针灸、康复、心理的治疗及综合方案的实施,强调中风病如何预防与调护。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辨证论治的专著,它通过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方剂内容,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韩医是有独特理论和丰富临证经验的医学,其理论基础是“四象医学”[1]。“四象医学”是韩国医学家李济马先生于1894年著述的《东医寿世保元》这部专著中的一部分,是论述体质学说的专论,包括四象整体观、阴阳论、四行论、脏腑论、病理学、临床学、预防学等内容。辨证与辨象均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下面就二者做简单的比较,权作笔者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点滴体会。
1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特色
《伤寒论》原文中并无“六经”之名,只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之名。六经辨证是后世形成的概念,六经辨证不仅仅是一种辨证方法,而是一个包括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等在内的综合性的辨证论治体系[2]。这个体系综合了邪正阴阳、表里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等内容,一直对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六经辨证必须落实到脏腑,才能在治疗上有明确的立法、处方和用药。例如麻黄汤宣肺平喘,小青龙汤温肺化饮,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理中汤温运脾阳,真武汤温肾阳利水,麻子仁丸润肠通便。可见,六经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病理,邪正的消退和脏腑、经络定位为基础的,六经辨证如果游离于脏腑辨证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所适从。当然,六经辨证并不等同于脏腑辨证,而是有其特定的意义。六经辨证更注重疾病的传变规律和预后,反映疾病变化的动态过程[3]。六经辨证体系认为,六经的病证是处于动态之中的,是不断演变的,这一演变可以按循经传变,如经典的循着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传变,也可有越经传变,如太阳病直接传入三阴,或者表邪不经太阳直中三阴,或者由表里经传变等形式。即使在施治的过程中也强调动态观察病变的传变趋向,治法应随之改变。
《伤寒论》六经辨证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主要用盂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外感病。但由于外感病的发病及传变并非单一不变,与其他杂病常相并发生,故《伤寒论》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杂病的治疗,其应适用于外感病及杂病[4]。所以对六经辨证来说,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其病因病机。对经方的运用,尤其是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更不应求症状之全,只要病因病机相符,用之有道,就可使用。
另一方面,六经辨证方法应包括其他各种辨证方法。《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为纲,但六经辨证必须与其他诸辨证方法结合才能完成和体现出来;而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皆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渊薮。因此说,《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是既可以运用于外感病又可以运用于杂病的辨证体系,是包括了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辨证体系。
转贴于
2 辨象辨证的特色
“四象医学”的辨象施治是在朝鲜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学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辨象论治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四元构造论和人类中心论[5]。“四象”一词来源于《易经》,李济马先生借用其名,并根据《灵枢·通天》篇五态人论,取其太少阴阳,舍其阴阳和平人,将人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类,称为四象人,创立了四象整体观、阴阳论、四行论、脏腑论、病因论、病理学、临床学、预防学等,称为“四象医学”。其中四象诊断学先辨象后辨证,是韩医学在诊断上的独到之处。辨象是应用望、问、闻、切的方法,全面收集病人的体态、性情、嗜好、病史、易感特异证等方面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辨别四个不同的“象”,通过辨象可推断出病人内部状态、心理状态、吉症和重危症等。辨象是在辨证之前一个大的分类,即把病人分成四个大块,再在所处一块(类型)中确定其病性、病名、治则用药,等等。辨象后再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寒热分型,辨证分析病史、病证、病位和病性,确定病名和病情,参照辨象作出诊断。在辨象辨证施治过程中,要注重人体药物的选择性。“药乃局限于人”,是韩医学所独有的药性观[6]。一些药物对一些人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而对另一些人不仅不起治疗作用,反而有严重的副作用。这是由于人的天禀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质不同而产生的特殊现象。因此,提出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的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把药物分成太阳人药、太阴人药、少阳人药、少阴人药,严格按象用药,不可混用。同时又应顾及体质发展的阶段性。以小儿为例,因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所以在用温热或寒凉之剂时,用量均不可过重,且应中病即止。四象医学的辨象辨证对于正确认识人类生命现象,把握生理与病理关系的实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六经辨证与辨象辨证的关系
“四象医学”按照体质类型把人分为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这种太少阴阳理论虽然和《伤寒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名称相似,均与阴阳论的自然哲学观点相关,但其内涵和外延有本质的区别。正如《东医寿世保元·医源论》所云:“余生于医药经验五六千载后,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脏腑性理……原书张仲景所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以病证名目而论之也。两者不可混看,又不可厌烦,然后可以探其根。”辨象关键在于判断体质特性,在辨象施治过程中,详细体查病人情志状况及修养程度等。人体的结构、机能与代谢的变化同年龄有关,从而形成体质方面的特殊性。体质是一个随着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的生命过程。体质的发展经历了“稚阴稚阳”(幼年)“气血渐盛”(青年)“阴阳充盛”(壮年)和“五脏气衰”(老年)等不同的体质阶段,反映了个体体质发展的时相性和阶段性。根据外邪侵入人体后随体质不同出现的不同症状,定为四象人不同的表里病证。在辨象的过程中涉及了辨证的某些程序,如病因、病性、病位的判断等,而且也运用了寒热、虚实的辨证纲领。
但是,辨象辨证在病证的适用范围、疾病的传变类型、辨证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没有六经辨证广泛。四象医学的辨象辨证重点针对“人”,认为任何因素的作用都是基于人的体质特点不同而异。因辨证方法单一,未能把握疾病的传移变化规律,因而只分为表证与里证。六经辨证蕴涵了中医辨证体系的多种方法,如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等,注重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探索,因此,可用于外感与内伤的各类病证。辨别体质是四象医学的特长,倘若同辨证论治结合,因人施治,调整人体生理的动态平衡,即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4 结语
韩医学之核心为辨象论治,如同中医学之辨证论治一样成为韩医学区别于其他传统医学而独成体系的原因所在。辨象辨证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质医学体系,其阴阳所演化的四象,在辨证应用中有本质区别。笔者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后,认为韩医辨象辨证来源于中医,并且与中医之辨证论治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韩医的理论精髓都在于个体化论治,这也是东方医学自成体系的核心所在。辨象与辨证均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将有益于中韩医学的发展和整个医学体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戴 翥,戴 莹.朝医“四象医学”渊源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3):131132.
[2]梁华龙.《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1):78.
[3]邓玉梅,王育文.《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概要[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12(9):12.
“儿科医生荒”,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进入“全面两孩”时代后,对儿科医生的要求更为突出。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无疑对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科培养过程中,临床实习是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具体病人相结合的阶段,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历练过程[1]。就我校而言,本科毕业实习在儿科的时间一般在1个月左右,短时间内想掌握中医儿科的基础理论、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是有一定难度的,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儿科人才,分析本科毕业实习现状,采取相应对策,具体如下。
1本科毕业实习现状
1.1基础理论不扎实临床思维待提高本科毕业实习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医儿科学,但带教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五脏特点,辨证概要,小儿疾病的特点,小儿用药的特点等内容,尚不能熟练掌握。而且,面对病情多变的复杂病例无从下手,诊治思路不清晰,临床思维能力需要提高。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培养医学生清晰的头脑、开阔的思维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前提。
1.2就业压力增加影响实习质量当前本科医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医疗机构及医学院校招收人才时均倾向于研究生或博士生等高学历的人才,本科生缺少就业优势。为了能够在较好的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工作,一部分医学生选择考研,选择考研的医学生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复习考研上,势必影响本科实习的质量。还有一部分医学生选择就业,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参加人才招聘会、用人单位面试、投递简历等,主要精力放在择业上,实习时间也明显减少,实习质量明显下降。
1.3医学生缺少耐心医患沟通需加强有的医学生缺少耐心,面对哭闹不配合的患者,周围嘈杂的环境,不能耐心的检查、安抚患儿,仔细倾听患儿家属的叙述,使得病史记录不详细,查体不全面。在当今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形势下,有的患儿家属不信任实习医生,不愿意由实习医生诊治,实习医生在医患沟通中存在胆怯心理、不自信,缺少亲切感,查体不够轻柔,也很难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2]。
2本科毕业实习对策
2.1巩固基础知识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重要部分,不仅反映了儿科的特点,它还是与中医基础理论有着密切关系的临床医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3]。针对儿科实习的医学生,带教教师应注意讲授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特点,相同病症诊治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如感冒患儿着重讲解“夹痰”、“夹滞”、“夹惊”三夹证,遣方用药时结合小儿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为使医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安排病房实习的医学生上午跟随带教老师查看患儿,书写病历,下午安排授课、病例讨论(每周2~3次)。内容包括科室重点病肺炎喘嗽、哮喘、紫癜,常见病咳嗽、呕吐、泄泻、水肿、心肌炎、感冒等疾病,从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研究现状等方面讲述。授课结束后,由医学生再次询问典型病例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结合病例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教师就典型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使得医学生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医学生打下牢固的中医基础,将来才能成为新一代中医儿科名医[4]。
2.2加强经典学习中医经典是中医的学术渊源,正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源一样。《颅囟经》、《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幼幼集成》等,是中医儿科专业的经典著作,加强经典医著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到传统中医学理论和诊治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有针对性的指导医学生阅读原文,如分析泄泻病例的发病原因及病机时,可阅读《幼幼集成•泄泻证治》,原文云:夫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而水谷腐化,……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泻作矣。经典结合医案进行分析是培养医学生的中医诊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5]。
2.3培训实践技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医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我们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基本技能的培训融入到临床带教中,要求医学生在管理患者时,通过望、闻、问、切基本中医技能,详细观察、记录患者病情,教师则从旁指导,纠正不当之处。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小儿体格检查,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的测量,头围、囟门的测量,望小儿指纹,小儿心肺复苏、小儿腰椎穿刺术、小儿骨髓穿刺术、小儿胸腔穿刺术、小儿腹腔穿刺术等。
2.4重视病历书写病历书写是实习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中医儿科病历的书写与成人有不同之处。如记录患儿的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母亲的妊娠史等,对患儿疾病的判断、转归、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带教教师要详细讲述病历书写规范、用词准确、病史采集完整,避免疏漏。如记录患儿咳嗽症状,要同时记录咳嗽有痰、还是无痰,痰液的颜色,咯痰量的多少,痰液的气味和形态,何时咳嗽剧烈,是持续性咳嗽还是阵发性咳嗽,有无犬吠样咳嗽,咳嗽后有无鸡鸣样回吼声,有无喘促等伴症。对于医学生病史记录不详细,医学用词不准确,复制粘贴病历等现象,带教教师要及时批评指正,错误病历及时修改,让医学生明白病历不但可以反映医生的诊疗水平,而且是真实记录患者病情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医疗文件,在处理医疗纠纷时,作为重要依据,故需要认真对待[6]。
2.5门诊跟师学习中医儿科门诊实习是病房实习的有益补充。门诊与病房相比,疾病病种更广泛,如小儿乳蛾、厌食、积滞、滞颐、腹痛、唇风、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在病房少见,而且门诊病种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季传染病如痄腮等多发,夏季脾胃系疾病如呕吐、泄泻多发,冬春季肺系疾病如感冒、肺炎喘嗽等多发。医学生在儿科门诊轮流跟随我科多名省市名中医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临床选方用药特点、辨证诊治思路以及创新性理论,还会学习到如何与患儿沟通,如何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名医们的敬业精神与高尚医德,医学生能耳濡目染,这对疾病的认知,良好医德的培养大有裨益。
2.6加强医患沟通近年来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关系紧张,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成为摆在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与患儿沟通时,医学生更应态度和蔼、语言温和,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鼓励患儿自己表诉病情,对于哭闹患儿要尽量安抚,查体时动作要轻柔。与家长沟通时,要思路清晰,根据患儿主诉等情况,帮助家长理清思路,准确而全面的介绍病情。向家长交待病情时,要客观而又巧妙,如实的告知家长患儿的诊断、化验检查、治疗方案等情况,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配合治疗。与患儿及家长之间建立良好医患沟通,也是优秀医学生的必备条件。综上,我们分析中医本科医学生毕业实习阶段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医学生通过中医儿科阶段的实习,掌握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经典理论知识,熟悉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良好的中医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使其能尽快融入临床,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儿科医生。
作者:郭亦男 孙丽平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参考文献:
[1]罗川晋.中医院内科临床带教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40-41.
[2]陈宏伟,殷树欣,等.本科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31(3):102-106.
[3]张学青.中医儿科临床带教注意的问题[J]新疆中医药,2005,23(4):60-61.
孟河医派发祥于明末清初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主要代表名医为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闻名于世,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学术思想为当今中医理论的开拓创新[1]。孟河医派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现就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医案中的一些医理精华,结合对孟河医派名家及传人的采访调研,就孟河医派的传承特色进行探讨。
1孟河医派的起源和发展
孟河医家最早见于文字是在费氏第五代医家费国作(1730-1800)的相关记述。"孟河医派"的首次提出是丁仲英在1927年其父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提到"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至嘉庆年间(1796-1821)孟河才逐步形成地方性医学学派[2]。
孟河医学繁荣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1875)。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完善。据历史资料记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等,费氏、马氏在孟河医界继续占主导地位,费伯雄和马培之是其中的杰出医家。
2孟河医派的传承形式
孟河医派在传承形式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初期以师承教育为主,其后多采用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另外临证实习班、函授教育、专题讲座、短期讲习班等也是其中主要的传承方式。
师承教育是指师徒传授,一般经过发蒙、侍诊、试诊、行医、再学习五个阶段。发蒙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侍诊是了解中医如何治病,理论与临床初步结合的阶段,试诊指导临床实践的阶段,当老师授医已毕,弟子学有所成时,可独立行医。另外孟河医派还注重对医家的再培养和再学习的过程。在当代社会教育的不断提高,孟河医派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传承,通过和一些大专院校想结合,使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早是由夏应堂、谢观等筹资办学,于1916年筹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医高等教育学校。孟河医派传承形式多样,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分别有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3]。
3孟河医派的传承特点
孟河医派作为近现代中医较有影响的一大地域性流派,在发展之初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随着孟河名医的大量外迁,孟河的中心地位逐渐下降,非孟河籍传人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孟河医派的地域特征也开始淡化。孟河医派的地域性淡化促进了孟河医派与吴中医派等众多医学流派之间的交流,丰富了自身的学术思想,扩大了孟河医派的影响。
孟河医派主张广开门户,收徒没有家族限制,只要自愿拜师者,都会一视同仁,传授医术。但择徒并没有降低标准,品德、悟性、勤奋三个方面是择徒的主要标准。
孟河医派在传承别强调了经典内容对后学者的重要意义,要求弟子熟练背诵经典著作。在当时的传承模式下,醇正的医学理论易于后学者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并为之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当今,立足经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掌握中医专业知识有着重要意义[4]。
4孟河医派的振兴
早在20年前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局和孟河医派弟子共同搜集编撰了《孟河四家医集》,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2005年7月"常州地区孟河医派再传弟子座谈会"在文笔山庄举行,会议共同呼吁设立"孟河医派故居陈列室"[5]。2005年10月《孟河四家医集》再版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孟河四家医集》再版是弘扬孟河医派的有效途径,意义深远为孟河医派精髓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琪,曹震,周奇峰.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0,42(12):1-4.
[2]刘遵憨,曹凡华,陶慧娟.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