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学习

茶文化的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文化的学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文化的学习

篇1

一、茶文化的多重特性分析

(一)茶文化的历史特性

茶文化的成型和发展历史悠久,自我国商周时期便已将茶叶作为被统治阶级向统治阶级上供的贡品。汉朝时期,茶叶以滋补品、药品的形式成为佛教参禅的专用物品。直至三国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已颇为成熟,饮茶已基本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必不可少习惯性行为。到了唐宋时期,茶叶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的茶馆、茶楼开始出现,斗茶、赠茶等将茶叶作为提高生活品质附加品的现象普遍,同时形成了当今仍然保留的敬茶文化。

(二)茶文化的时代特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神文明国家建设的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取,为茶文化增添全新活力与内涵。在新时期文化不断转型升级的思潮中,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含义也在随之拓展、延伸、扩大和创新,将茶文化与现代高度的科学技术、新媒体行业相融合,吸收资本经济市场精髓,为茶文化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得以显著提升。茶叶的价值是确保茶文化价值的基础和前提,随茶叶行业国际交流频率日趋提高的促使下,茶叶附加经济价值显著提高,使茶文化传播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科学化、大型化、社会化、国家化以及国际化发展。进而,致使茶文化内在含义快速膨胀,影响力迅猛提高,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类文化重要内容。

(三)茶文化的国际化属性

年代久远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人文、文化、历史充分结合,衍生出日本茶道、韩国茶道以及英国茶道等。英国是茶叶行业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虽然我国已有四千多年茶文化历史,但英国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饮料公司,该公司在茶叶方面的生产总值超越我国七万余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立顿茶叶象征着一种都市化、时尚化的现代生活,以价格低廉且品质优越的表现,是我国大部分茶叶行业与茶文化领域不可比拟的。现阶段,喝茶已成为英国人民的基本生活内容,是展现男性绅士风度、女性优雅气质的一种礼仪,也是女王等本国贵族出席重大活动不可缺少的礼仪性程序。日本的茶文化受中国影响最为深刻,其茶道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更具备相对独立的本国民族风情,随时间的不断推移,日本茶文化已形成独特的系统和流派。

二、传统茶文化的内在含义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内涵形式,同时也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元素,利用茶文化系统内涵的具体分析,可以充分感受到茶文化整个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更能将其中所展现的文化元素演变成为当今各种艺术创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文化铺垫。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体系的发展创作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思路,使文学作品可以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使作者改变传统创作理念、风格,进而使整部文学作品的品质、深层含义得以大幅提升。在现当代的茶文化思想体系中,其不仅具备相对丰富的物质元素,也具备相应的精神文化含义。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含义方面,茶文化为现当代文学构思环节、创作环节提供了充足的文化素材。同时,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文明价值和精神价值规律,成为规范认知和学习体系的有效内容。美国著名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K.Langer)在其著作《情感与形式》中,表示生物生命构型与艺术构型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在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情感融入方式,可使生命具体形态得以升,成为具有多重体验的情感形态。感官能力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工具,感情是生命感官系统、思考组织受外部环境和内在性格所产生的精华。因此,在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将茶文化生命内涵投影于作品当中,进而激发人类情感,通过观者情感上的共鸣,使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得以升华。从感性的角度审视茶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其独具特色的灵性和生命形式特点,是激发文学作品不同含义的重要因素。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正源指出“作家眼中的茶叶,是富有精神和思想的鲜活生命,茶叶的纹理、质感等外观元素是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有力工具”。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茶文化的诠释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体系中,包括了大量不同创作素材的元素内涵,不管是具体事物,还是基础创作理念,其现实上均和客观应用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对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思想体系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而言,研究茶文化融入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表现机制,对于茶文化思想理念的理解和传承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一)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在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文学作品内容中,对茶文化的理解蕴含着大量幽默、风趣的元素,与其他作家相比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在贾平凹先生的笔下,喝茶不但是普通人的一种名堂,对于佛家弟子而言,也是禅文化的一种体现;对于道家子弟而言,喝茶又是一种道法;对于现代知识分子而言,喝茶则是一种文化内涵、精神内涵的阐述。由此可见,在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文学思想中,喝茶既是一种修养、品格,又是一种极具情感元素的情怀和情操,同时也是乱世时期各种事物的一种形态诠释。

(二)老舍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我国文学巨匠老舍先生作品《茶馆》中,对茶叶和茶文化均有较为成熟的全面认知和立体化描写。老舍先生本人对茶文化与喝茶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并对整个喝茶活动和其背后所蕴含的茶文化真谛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探究。因此,老舍先生在个人文学作品创作体系中,利用茶文化映射出老北京、旧北京的社会背景,展现出大裕茶馆的兴起、繁荣直至衰落的变化过程,实现了将茶文化充分融入文学作品创作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虽然老舍本人并未从事过茶叶、茶楼行业,但是由于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化修养,以及对事物敏锐的艺术化观察力和反叛精神,使其实现了众人眼中的普通物品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奇特过程。

(三)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是将作品融入茶文化元素最多的作家之一。在汪曾祺先生一生的文学创作中,融入大量茶文化元素,富含了大量的茶文化思想理念,充分展示出作者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茶元素文化的深刻理解。在汪曾祺先生的著作《泡茶馆》一书中,利用自身对昆明各所学校大门口多种茶楼、茶馆的了解,以及对茶馆、茶楼等商业性和文化性价值的探究,进而将整个茶文化系统所蕴含的价值元素加以诠释。通过对汪曾祺先生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可深刻体会到茶文化对于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影响力。

(四)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鲁迅先生对茶文化理解颇深,并对喝茶、品茶、赏茶有着独特的喜爱。在鲁迅进行文学创作时,时常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品茶。进而,使其在文学作品中将茶文化的感情价值充分发挥,不仅将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加以诠释,更将文学作品赋予了生命和活力。例如,1933年十月,鲁迅先生在《申报》发表散文《喝茶》,该文形象生动鲜活,推理和论证严谨科学,具有极为强大的说服力。以喝茶开头,又以喝茶结尾,使茶元素贯穿文章整体,以茶文化映射出“雅人”极具病态的思想情绪,蕴含鲁迅对黑暗社会鲜血淋漓人生的反抗态度。

(五)梁秋实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梁秋实先生文学作品富含大量的茶文化元素,在其散文《喝茶》中,开篇便写到,我不善于品茶,也不精通茶道,更不懂得茶经。实则不然,梁秋实先生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中,对茶文化理解最深的一位,其认为“茶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的发展史,如同瓷器文化、中国画文化同样重要,在文学作品中谈及茶文化,就如同谈及人生,使情感、精神均归于茶香之中”。《喝茶》整篇文章以茶为主线,从茶的品种、茶道用具,到喝茶的艺术,对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茶文化意义重大。

结语

综上所述,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茶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紧密关联,文学作品通过对茶文化元素的运用,可大幅提升自身文化价值,优化文学底蕴,彰显文学气质。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频繁出现,可使自身现已具备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以进一步发挥。因此,茶文化与文学创作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文化共同体,是文化层面与文化载体层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篇2

新时期,英语精读课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一门重要的语言学课,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技能,而是掌握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次文化同时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茶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文化积淀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但目前英语精读课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在整个英语精读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导入茶文化时注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茶文化导入的构建思路。

1当前英语精读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英语精读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英语精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对学生进行单词语法和阅读、翻译等技能的教授,正逐步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进而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英语教学模式上来,但必须强调的是当前英语精读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需引起重视:首先英语精读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难以达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英语精读教学不断革新,但很多学校仍在沿用传统的靠着一本教材老师教授字面意义的语法、句子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标记好知识点后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而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等抽象词汇,学生根本不理解其真正的意思,甚至完全按照本国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去理解,这样不仅导致理解偏差易出现错误,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降低,自然教学效果不尽人如意。其次英语精读课教学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结构更新的不断加快,要求高校英语精读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教育和教育模式及知识结构等满足社会发展和英语精读课教学工作的需要。当前英语精读课教学存在着知识陈旧,教材教具教学场地单一,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很多学校的英语精读课教学依然只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语法、阅读理解,翻译等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英语文章本质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仅教材多年不变,课堂教学也仍停留在老师口授学生聆听,几乎没有互动性的模式上,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了多年英语,即使拿到了等级证书,依然是“哑巴英语”。最后应试教育制约了英语精读课教学的发展。虽然我国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对英语教学无论在教学模式、教材编排、教学方式上等都进行了很多改革和创新,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接触并学习掌握了很多英语知识和技能,但进入初中之后,应试教育迫使家长和学校仍以强调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填鸭式”传统英语教学又死灰复燃一直到学生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后,由于多年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思维已根深蒂固,教师和学生都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思想,导致英语精读课教学革新和发展受到影响很难推进。

2茶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价值分析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千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德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成为千百年来国人争相学习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今中国茶文化已推广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茶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是茶叶种植、生产大国,茶作为可再生资源,不仅为从事茶事的人们带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了其强大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茶事活动,很多地方更是形成了庞大的茶文化经济链,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振兴了地方经济,也推动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其次茶文化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目前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健康、低碳、环保、老少皆宜的饮料,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广东人吃早茶就是吃早饭,四川人的生活里更是离不开茶。新时期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时代飞速发展引发的激烈竞争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很多人会寻求轻松愉悦健康的放松方式来舒缓压力,茶馆无疑是释放压力消遣娱乐最好的去处,喝茶的环境、茶叶的清香能让人们消除焦躁、疲惫的情绪,全身心得到放松。最后传承茶文化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有深远意义。我国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墨客把茶和文化相结合,赋予茶文化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很多文学著作里都可见茶的踪迹。茶文化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内涵可指导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如茶文化内涵中关于“礼节”的体现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教导人们宽厚待人、诚信待人,和谐共处。新时期各国间茶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的茶文化已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渗透进各国的文化中,这对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分析

英语精读课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英语精读课教学想要达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的,就要广泛植入各种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理所当然,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将茶文化融入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往的英语精读课只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兴趣等都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虑,良好的文化修养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其次,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导入茶文化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每个时期时代背景不同文化特色也不尽相同,而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渗透入茶文化中,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茶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又与当地文化相碰撞融合,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最后,导入茶文化对英语精读课教学的引导和启发。茶文化所蕴含的专注、美学鉴赏、分享等内涵为英语教学提供引导启发作用。如学习泡茶就要了解各种茶的品性,口感及冲泡方法等,泡茶时要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才能将茶叶的功效发挥到极致。通过学习借鉴茶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外茶文化蕴含的谦让、勤俭、感恩、修心等处世哲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启发学生思维。

4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的构建思路分析

英语精读课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为社会培养全面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很多大学已经充分认识到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英语精读课教学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过程,而是学习了解各国文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过程。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的构建思路分析:首先,调研学生的英语精读课学习现状,查找问题和不足,完善教学体系。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英语精读课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必须深入细致地调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切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对落后的教学理念和现状必须狠下功夫加以改进。将茶文化选择性地导入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找出二者的切合点准确导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定期检验导入茶文化后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其次,英语精读课教学要注重创新。时代飞速发展,英语精读课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步伐,培养适合时展的全面人才。这就要求英语精读课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灵活多变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开展茶艺课,让学生在品茶、聆听茶文化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将古代的采茶舞融入到现代舞蹈中,学生在体验中势必要先了解茶叶的种植、制作等工艺及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这样的教学重在体验容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显要比教师一言堂抽象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最后,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同时入手。首先学校方面应加强对英语精读课教学的重视,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改革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师方面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刻苦钻研东西方文化差异,加强对各民族和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上应推出新灵活多变大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方面,学生不能满足于书本及老师传授的知识,应发挥现代社会互联网和信息发达的优势,积极主动搜集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英语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和进步,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导入茶文化已逐渐成为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茶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大学在开展英语精读课时边研究边总结,认真提炼茶文化的内涵选择性地导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文丽.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123-126.

[2]周东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导入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6-118.

[3]赵才华.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2015(5):171-175.

篇3

缘是有亲切认同的固有联系,它像常青藤那样绵延久远,延伸于现在和未来。根据闽籍学者林其锬教授所说,五缘的基础是亲缘,而亲缘是在种的繁衍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其他四缘,即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则是亲缘的衍生,也是顺乎自然形成的。林其锬教授所说的亲缘,就是本文的血缘。

1 血缘文化的起源

血缘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初也是最主要的纽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亲属关系在愚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人类存在的300多万年的历史中,约有290万年是处于原始群时期,这期间人类婚姻是实行群婚制,人类群体是原始群,即无任何组织,纯是浑然之群。随着氏族日益发达,氏族在禁止血缘亲属结婚方面起着推动作用。在母系氏族晚期,人们发现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通婚生育出的人种无论在体质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更加强健,处于野蛮时代的人们必然希望生育出更优秀的后代,在战争中取得上风。由于婚姻禁规日益复杂,群婚制就被对偶制所取代。对偶制使夫妻关系较为稳定,初步形成由夫妻、子女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但这种家庭本身还很脆弱,由于生产力低下,靠一个家庭不足以独立生产,也不能使人需要或者希望有自己的家户经济,这种对偶制家庭组成的母系家庭公社仍然是共产制度。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妇女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女方到男方居住的现象产生,专偶制家庭逐渐从对偶制家庭中脱离。专偶制家庭中,男方占据统治地位,为了确定所生育的子女属于父系血统,专偶制家庭的产生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交换,私有制发展迅速,父系家庭公社也纷纷解体,逐渐被独立的父系个体家庭所取代,独立的父系个体家庭之间,也逐渐蜕变成为以血缘为纽带联合和约束各亲属家族的一种宗法团体,即父系宗族。

2 东西方文明差异化分析

同是以血缘关系为起点的人类社会,当今的东西方文明却呈现如此大的差异。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一种文明的兴起,自然地理环境是其决定因素。希腊半岛由连绵不绝、陡峭的山脉将陆地阻隔为相互隔绝的小区域,平原的缺少与土地的贫瘠限制了农业的生产,而地处巴尔干半岛南部,三面环海,与小亚细亚和意大利隔海相望,又有爱琴海和爱奥尼亚的希腊两边的多岛屿。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迫使当地人民通过海外贸易的方式维系基本的生存需求,为谋求发展,缓解人地矛盾,改变生存条件,当地居民很自然地选择大规模的海外殖民。因此,希腊航海业发展迅速,商品经济也因此发达起来。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促使各城邦加紧同化和吸收他们统治的非希腊血统的居民,血缘界限逐渐泯灭。跨海迁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种族体系的融合,他们必须抛弃原始社会里形成的血族关系,一艘船只能容下数十人,而为了考虑安全,如果有许多船同时到异地去建立新的家乡,就要包容许多不同家族的人,这一点与陆地上的迁移不同,在陆地上可能是整个血族的男女老幼家居杂物全装在牛车上一块出发,在大地上以蜗牛的速度缓缓前进。[1] 在这样民族大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基础不是以血统为基础,而是以契约为基础;在民族情感方面,习惯用爱替代血缘情感,不同于亲人之间的爱,这种爱是由发达的商品货币交换的契约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具有更广泛意义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观念。

与西方文明相比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另外一种类型。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西方文明具有现代意义的普适价值;而华夏文明却能在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保持其文明的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这是由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道路决定的。

她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葱岭以东的大面积沙漠,西南是险峻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面是广阔的蒙古高原,南临印度半岛,地势西高东低,山脉河流多东西走向;南北相隔三个气候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格局迥异的滋生地,东南湿润,西北干旱,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大片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足,物产丰富,易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在这里,空间的广阔性,环境的多样性及气候的完备性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自然之富,物产之丰”。独特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当地人民选择了自然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业的生命在于丰富的水资源,以水为生,以农立国,聚族而居。由于特定的大陆地理环境,远古中国各部落的活动空间彼此接壤,在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和移民扩张产生彼此对抗时,并不像古希腊海上殖民建立独立城邦那样保持彼此地位平等和独立,而是通过不同的人群共同体不断地协作、联合、交流和战争、征服、杀戮的方式,实现着不同的人群共同体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有统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与西方殖民地式地向外扩张,不得不淡化与祖先、祖居地的关系的迁徙方式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在于,在不断与自然做斗争,不断迁徙的途中,为了克服困难和免受盗匪和土著部落的侵害,要借助血缘关系的天然纽带,形成群体力量抵御灾害,在这一过程中,血缘亲属关系并得到强化和巩固,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与信任系统,即宗法制度。在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中华民族的分支都通过根系与主干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支脉的繁衍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但祖宗谱系却根深蒂固。

生存环境上的差异塑造出个体人格上的差异,文化实质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因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基本特征。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加以比较会发现:西方文化以个体为本位,奉行个人主义,强调人权、独立和自由,人际关系靠契约维持,被称为“契约社会”;中华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文化,以群体为本位,以家为中心,强调人际关系重伦理、重亲情,被称为“伦理社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 血缘文化的特征

血缘文化内涵丰富,它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体,由血亲、家族、姓氏、婚姻、丧葬、宗庙、祠堂、族(宗)谱、祖墓、宗亲会组织等为载体,包括某些风俗、习惯和观念。血缘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灵魂就是民族成员中血缘观念的根深蒂固,将“文化力”的观念引入的血缘文化中,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民族凝聚力上。由于华夏文明的特殊性,血缘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经济的飞速发展,血缘文化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稳固性

因人类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而组成的社会关系,具有自然性、本源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这种社会关系相对于因生产力发展而变革的物质资料生产关系而言,更具稳定性。血缘文化更多的受制于自然条件,比如人的生理和寿命等。当然,血缘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血缘文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专制的文化了,而是摈弃了专制和盲目服从,保留了传统的亲情联系和血缘关系,变革了的血缘文化加入了更多的民主与合作的内容。这为血缘文化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利于将传统的社会资本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转变,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样,血缘文化产业将会更加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延展性

个体要生存就要不断发展。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个体生存需要奋斗,需要抗争,抗争就必然存在对外的“张力”,亲缘文化力附随着亲缘个体的运动以无形、持久、隐蔽的形式向外延伸。比如海外华侨移民的形成,很少由个人独自前往异地他乡,而是连亲带故,接二连三去的。人口迁移的存在是血缘文化延展力的载体,亲缘个体迁移的同时,把根植于中国的血缘关系和血缘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扎根、生长,发展、壮大。[2] 随着移民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血缘文化的扩张力转化为经济实力向外推进。

(三)黏根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迅速发展,与其相应的地球村意识和寻根意识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蔓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促进信息获得的便利,加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为海外华人寻根提供了条件,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怀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许多华人通过各种途径寻访国内的亲人,追踪自己的身家源流,只为能在始族陵前献一烛香烛、添一把新土。正是这种“根”的认同和黏附力,使一个中国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身处何地,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生活于缘文化网络中,得到祖宗的庇护,是他扎根于内心的愿望。无数海外华人正是怀着对家族共同荣誉的追求远涉重洋,回国投资办厂,这种对家族的眷恋和强烈的荣誉感驱动着世界华人家族组织打破国界、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制度等因素的界限,结成世界性宗亲会组织,推动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

4 血缘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个群体的成员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就会相互信任,信任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3]社会资本体现在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中,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它对于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资本对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正是由于无形的社会资本的差异性,决定了世界上许多有着相似物质资本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却存在着天壤之别。中国由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资本更多地表现为以血缘,以及在血缘的基础上衍生的地缘、文缘、商缘和神缘等纽带为基础所构成的“传统社会资本”。

血缘资源是指以血缘、血缘关系和血缘文化为主体而构成,通过一代代的自然繁衍和扩大,形成可再生的,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特殊的社会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血缘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交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推进,利用外资积极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血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因此,血缘文化产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血缘文化产业化是以血缘、血缘关系和血缘文化为主体而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为基础,以特定的价值认同和亲近感为纽带,转化为经济网络,从事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行业。血缘文化可直接成为两岸文化产业的经济主体,比如开办血缘文化学院,讲授中国的传统家族文化,广泛的将血缘文化传播给世界华人,将中国的民族风俗,优良的道德传统这样的优秀文化做深做广。另外,血缘文化在两岸价值认同中的柔性纽带作用,增强了两岸之间的向心凝聚力,成为维系和沟通华人社会的一条无形的纽带和桥梁,利于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华人居住的地方,传统的家族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自我调整和适应。投资国内的华人华侨企业,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种力量。据统计,中国的海外华商遍布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人脉资源以及拥有的财富和金融资源更是不计其数。华商即使远在海外,仍愿意对其母国的经济发展给以如此的投入,在世界上,只有华族群体能这样。境外华人的投资不断为中国经济发展输血,而且为中国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能,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优化。随着华人社团的经济化、国际化,华人经贸网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展,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利于推动国与国间的地区合作。除了海外华人,与中国大陆血缘关系至深的是台湾同胞。福建与台湾仅有一水之隔,具有天然的地理联系,台湾居民的祖先主要来自福建和广东,闽台人民本是同根所生,血脉相连。闽台人民之间的亲缘关系,形成了特有的凝聚力。两岸“大三通”的顺利实现、近些年举办的各种研讨会,加强了两岸在休闲农业、互联网产业、旅游产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两岸贸易迅速发展,两岸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5 总结

儒家的伦理观的核心是“亲”,它是建立在天然的血缘亲情的基础上。作为中华文化主流学说的儒学对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关键作用,除了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外,也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家庭中的血缘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伦理原则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当我们因此取得一定成就时,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一方面,过于保守的文化态抵御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根本上却使自己在文化价值转型中处于异常被动的困难境地;另一方面,有一部分群体过于忧患,加之现代化的紧迫感,往往容易滋生全盘否认传统文化和全盘西化的文化心态。但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加速现代化进程,必须经过原始积累、自由竞争等阶段,结合本地的实情有选择的借鉴西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验。传统的社会资本过多,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法治为前提,强化制度、规范和程序,使传统的社会资本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转化。当前我国正在提倡制度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国、建立信用体系,血缘文化应该保留传统的亲情联系和亲缘关系的自然性,摈弃专制和盲目服从,加入更多的民主与合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等130页。

[2]吕良弼:《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2年,第55页。

篇4

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学科,而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改革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息息相关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具。但是由于地区、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人们的语言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误会,这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英语技能是当前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阶段作为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英语老师要加强西方文化的渗透,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意识和西方文化思维,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还要掌握知识背后的文化,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知其所以然,这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一)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语言习惯

从古至今,中西方文化之间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人追求功效,做事的时候通常将功效放在首要位置,但是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讲究感情,为人处世很看重“情”字。在待人接物方面,西方人注重究其根本,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朦胧和含蓄。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这也就决定了中西方的语言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对西方的文化不了解,就很难了解和掌握其语言习惯,也就无法去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去学习句子和词汇,就无法了解和掌握英语的内涵。因为中国小学生拥有的是惯性的汉语思维,对西方人的语言思维习惯不甚了解。比如,中国人受到别人的夸奖,一般会回一些自谦的话,但是西方人则不一样,西方人受到别人的夸奖很少会说一些自谦的话。因此,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一些西方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小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西方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英语思维习惯,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

(二)对比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想不成熟,性格、品格等各个方面都尚未定型,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成型,在这个阶段如果老师一味地对西方文化进行过分强调,就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英语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西方文化一定要把握好度。既要指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优势,也要引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不足之处,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带领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还要对我国的传统美德进行弘扬,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学会辩证地吸收,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在潜意识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模板,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义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和民主,西方人在孩子童年时期更愿意给予其极大的自由,这些文化可能会诱导我国部分学生形成某些道德价值观。英语老师要加强重视,结合具体情况有效渗透西方文化,防止学生在德育上产生偏差。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技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西方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吸收西方文化,让学生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篇5

翻译文学作品,对于译者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二传手。尽管每个翻译者都不可能百分百地忠实于原著,当然也不能完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角色感知立场。为此,译者应尽可能地完成角色转变,一部作品由一国之作者到读者,再到另一国之读者,译者要经过多重的思维和角色转变,才更好地忠实原文,同时又能很好和本国读者对话。就好像一个美国厨师做出一道非常好的牛排,那么中国的厨师就要在掌握美国厨师制作牛排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中国的牛肉,制作具有美国风味的中国牛排。我们的译者就是这个中国厨师,除了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思维和角色的转变程度及有效性也是影响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思维的角色转换意识。

风俗是指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礼节风尚和习性,它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学等方面的影响,英美文学翻译应充分考虑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例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动物,所以,宠物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并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人情。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通常用狗来比喻或形容坏人或不好的事情,但是英美国家则不然,他们一般都对狗有着较多的好感,在他们的思维里,狗是忠实的朋友,所以在英美文化中,“狗”就会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并由此派生出许多谚语习语。还有“猫”也是一种小动物,是英美国家比较喜欢的宠物,在他们的习俗中,猫天资聪明,多用来比喻或形容女人。

再如,中国人常用“红”来形容年轻女性,比如“红妆”代指女子的盛装,“红颜”代指“少女”。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习惯上用“red”表示和中国相距甚远的意思,“gointored”指“出现赤字”,“seered”意为“气得发疯”“大发雷霆”,“paintitred”则指“把某一个事物形容成非常可怕的样子”。此外,礼仪之邦中国历来都尊老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这个词用来形容对人的尊敬,比如“李老”、“陶老”等,因为我们中国,年长就是代表着阅历,代表着智慧谋略,代表着德高望重。但是,在英美国家,“old”则是赶不上时代的艺术,代表着落伍,在西方的习惯中,年龄都是个人隐私,特别是女性,非常忌讳别人问及年龄等。这些都是中西风俗文化差距,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很好地进行英美文学翻译,真正实现中西文化相容,思想相通。

篇6

高考外语改革沸沸扬扬,从传说中的外语不再重要以致将逐步取消外语学习和考试的传言到如今已被证实的外语高考改革社会化。高考改革将外语学习从极端的“证书竞赛”到如今更切合实际的考试社会化,使得外语教育回到了外语基础教育的根本意义。迪尔科姆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社会的人”[1]。大学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向社会输送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阶段外语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外语知识和自己专业结合起来,内化成有效的综合知识和经验,真正服务于社会。而当今各地方高校的外语学习社会化进程极其缓慢,社会化水平也无法真正达到社会需求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从社会化角度来探讨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是解决学生社会化、外语学习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1需求理论和社会化

束定芳在分析外语人才时提出外语需求理论包括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个人需求是指个人目前的实际水平和他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社会需求指社会对人才在外语方面的需求[2]。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奚从清沈赓方主编的《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并使之内化成为经验,通过再现经验而形成智力和体力行为,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3]。如何从社会需求出发,在知识和人才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化人才是当今各高校制定课程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2地方高校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弊端

地方高校外语教育主要分为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本文主要讨论非外语专业。非外语专业的外语学习主要分为通用外语和专业外语。首先来看一下分布最为广泛的通用外语。不同于外语专业,这些非外语专业的学习者在通用外语学习中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和学校引导的不足,这些学习者大多无法看到自身专业和外语在未来社会需求中的结合点。因此,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缺乏足够的动力。另外,通用外语课程的一统性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笔者对所在院校的部分专业的外语学习者调查表明,80%的学生学习外语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和通过四六级考试。出于自身兴趣、爱好和有其它明确的学习目的的学习者仅为15%。而目前的通用外语几乎完全忽视了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而采用了统一的教材和教法。此外,部分学习者学习目的不明确也是当今地方高校公共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随后高年级的专业外语学习的确从教学目标上将外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自身专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目的性不强的问题。但由于教师水平低下,学校实践环节形同虚设等客观因素,学习者除了学到为数不多的与专业有关的英语单词外,收效甚微。这样一来学习者在专业外语方面的学习同样无法真正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有效结合。通用外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课堂效率低下,学习者学习主动性不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3外语社会化的必要性

胡壮麟在解读教育部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提出了“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要求[4]。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通过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方式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提出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让学习者在听说,读写和翻译方面具备其未来工作中所需的能力。而各地方高校需要在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方面进行完善、系统的社会化改革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社会化培养的需求。

3.1师资社会化

作为学校教育的承担者,教师是外语知识的重要传授者和指引者。教师依据一定的社会标准,向人们传授社会经验、规范行为品格、塑造价值观、把现行社会的各种要求传递给人们,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此,教师社会化是个体取得社会化的前提和保证[5]。而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外语教师归属于外国语学院,其余各专业教师归属于各自专业所属院系。因此,各专业之间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几乎都没有任何联系。长久以来,很多教师也就失去了了解和学习跨专业知识的动力,除了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外,别无所求。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只是空谈。首先,从本校内部实现教师资源社会化。加强外语基础教师与各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促使教师去了解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这样,既能解决通用外语课堂目的性和实效性不强的弊端,又能避免通用外语与专业英语严重脱节的现象。其次,实现本校教师走出去,外部人员走进来。让各地方性大学彻底变成一所社会化学校。让本校教师走出去,去了解与自己学生紧密相连的实践环节,就业环节以及社会前景等。通过这些现实来促使外语教师和各专业教师了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完善课堂知识和结构。另外,可以引进一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为相应专业的学生来讲授相应课程。这些成功人士往往经验丰富,他们传授的知识远远高于课堂上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他们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欠缺以及自己就业之路的方向。这样一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校内教师的竞争力,促使他们去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社会化,提高课堂效率。

3.2课程社会化

篇7

引言

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有很多,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知识及文化结构等,文学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总要受到外界及自身认识的限制,从而导致其评论的依据、方法甚至角度、态度上的差异,从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出发,英美文化差异在其文学评论中发挥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英美文学

(一)英国文学及其特点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历史、政治、社会发展、文化兴衰等都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推动英国文学不断革新、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英国的文艺复兴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萨里、华埃特、斯宾塞、马洛、海伍德和莎士比亚等。17世纪,英国文学经历了玄学派及骑士派两个阶段,文艺复兴之后,英国文学又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和现代主义阶段。18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崇尚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新古典主义,宗教神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到了19世纪,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气息开始显露,文学家对于个性自由、解放的追求日益强烈。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文学,逐渐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题材逐渐扩大,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展,旨在通过文学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文学被赋予政治、经济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后的英国文学写实比重增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文学除了会受到文学体的影响,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同样不可避免,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自然在不同的文学中留下了烙印,其内容同样遵循相应的文学发展规律,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写实、实验及多维度的特点成为二战后英国文学的一般发展趋势。就目前状况而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同样影响着英国文学的发展。英国文学顺应时展的潮流,更加多元、全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文学繁荣,巩固其在世界文坛的重要位置。

(二)美国文学及其特点

与英国文学不同的是,美国文学的历史较短,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发展的国家,移民较多,因此,美国文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庞大性等特点。美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和二战后。

殖民时期,早期浪漫主义在美国文坛中的地位不容小觑。美洲大陆在殖民地时期经济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文学来源于日常劳动、生活的积累,多是赞颂自然风光、高尚品格的诗歌作品,人们口耳相传,世代延续。早期的浪漫主义与后期的浪漫主义的不同在于,早期的浪漫主义是在写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

一战前的美国文学发展平缓,乡土文学、现实主义相继产生,在美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文学家们将目光从遥远的天堂投射到了现实生活中,现实性不断增强,为日后的美国文学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战后,美国文坛出现了所谓的“迷惘的时期”,由于战争的摧残,美国文学家们开始对人性、社会产生怀疑并开始反省,深入剖析人的灵魂深处的善与恶、罪与罚。

一战后二战前,美国文学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它的第二次繁荣时期。19世纪20年代,美国文坛涌现出各种流派,同时也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高度发展时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方面的种种矛盾。美国文学的现实性愈加突出。到了30年代,左翼文学成为佼佼者,在美国文坛占据主导地位,从30年代后期起,美国文学界再次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每个流派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在这些流派中,现实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美国文学开始对走向世界,对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影响。

二战前的美国文学经历了现代派和南方文艺复兴两个阶段。二战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与此同时,美国文学呈现出多样式的局面。按照文学风格的不同将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十九世纪末,美国文学经过充足的发展,有了自己独立的文学体系,成为独立于英国文学之外世界上又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分支。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伴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文学评论也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出现了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以及规范严格的要求。英美文学评论的主体自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为基础,借助相关的文学理论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从而揭示出英美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其他作家的二度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促使英美文学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发挥自身优势,取得长足进步。文学评论家一般会从文学作品的思想观点、写作手法、创作风格、表现特色等方面着手,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旨、思想,使读者能从正确的思维角度理解相关文学作品。同时,评论家的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了解读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理解,得到客观全面的反馈,帮助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由于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较长,易受到传统的束缚,英国的文学评论一直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徘徊。从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莱特》中的王子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的发问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文学评论在继承与突破之间的挣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学评论家们的文学素养、思维等受到文化环境的束缚,难于摆脱传统观念,使得文学评论的创新不足。

美国文学历史较短,美国文学评论是伴随其产生的。独立战争前,美国的文学评论同文学一样,依附英国文学,受其影响较深,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美国文学日渐显露出其独立性,从而使得文学评论也摆脱了英国文学评论的制约,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美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学的冒险精神、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更加从容和开放,吸收各种有益的思想,不断充实提高。文化上更是不断吸收欧洲、印第安等民族文化的精华,加之历史较短,受历史传统束缚较少、负担较少,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家们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开放的环境中运用各种文学理论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也更易于进行理论创新,视野开阔,面向世界,并不仅限于国内一隅。因此,更加具有开放性与创新性的美国文学评论在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方面,显然较之英国文学评论更有优势。

(二)文化内涵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17到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仍然受文化传统束缚严重,无论是宗教色彩还是荒诞的文学创作手法,都是英国文学继承与突破相互斗争的体现。20世纪后,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英国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文学评论界对以前的文学评论成就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为了适应当代与未来社会发展,根据新的分析结果重新搭建起文学理论框架,整合文学理论资源,为英美文学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美国是一个殖民国家,受到限制,文化传统受到殖民国家的影响,欧洲文学尤其是印第安文学和英国文学对其影响极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便美国文学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学的影响,美国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系,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也因此获得了世界众多文学家的青睐。美国文学是在英国文学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的,然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美国国家历史的特殊性赋予了美国文学更多的自由与独立,这也是其与英国文学的差异所在,美国文学的独立性同样影响着其文学评论的特点。

(三)语言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象征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它是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高度概括,语言的存废,关系着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化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几乎一样,由于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本身的发展与变化,导致了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别。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英美语言差异其实就是英语使用人群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的差异。美国的发展历史短暂,因此其发展受到的历史传统束缚较之英国少得多,创新的阻力也小。这样的历史背景自然造就了美国人勇于突破、敢于挑战的性格。美式英语的活泼创新、张扬轻松的特点,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熏陶之下不断显现,并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美国文学作品之中。

语言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差异对于文学评论的影响的原因就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文学家的提炼与加工的,是艺术化的语言,是经过文化内化后的语言。英式英语是英语语言的“正宗”,其语言经过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更能突显出英国文化的底蕴。美式英语是在英式英语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在集成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融入了美国所崇尚的自由、独立,更加地叛逆与自由,因为美国本身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包括历史、政治和文化方面),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大胆张狂至极,没有丝毫的顾忌,充满了创新的精神,这也与美国一直标榜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国精神相符合。由此可见,一国的文化差异对于语言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文化差异也通过语言间接对其文学评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切皆有可能,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是如此。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很多因素中,文化差异是导致英美文学评论差异的最为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而文化差异又通过文化传统、文化内涵和语言等方面间接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影响。因此,为了英美文学评论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必须注重这几个方面的作用。语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文学翻译;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异化与归化

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多元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文化交际在各国的互相往来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受这种发展潮流的深刻影响,文化差异也被视为文学翻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二十一世纪,文学翻译已经不再被看成简单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即文学翻译演变成了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现代人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以及文化交融等多种术语来代替文学翻译。这就使得如何更为准确到位地处理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促使翻译出的文学作品更为完美成为了文学翻译领域中的重中之重。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的联系

文学翻译属于翻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信息传播形式。文学翻译就是将特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作品精神、风格与内容等再现于另外一种文化语境中的完整过程,即实现文化之间的“传真”或者“移植”。在多元化文化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文学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艺术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之间的转换与交流。从本质上讲,文化属于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体系丰富的系统性概念,甚至囊括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因具有显著的传承性特点而相对稳定。文化作为产生语言的土壤,使得任何语言的诞生与发展都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文化又成为了语言外在形态的具体表现。文学翻译彰显出的是跨文化之间的语言转换艺术,即在翻译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时,文学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文学翻译属于语言之间的转移,更是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是由于文化与文学翻译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简而言之,文化的需求与特质影响着文学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而翻译活动又反过来深刻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翻译主要是通过语言形式开展的,因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交流与相互影响也必然会在语言方面得到表现。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有着别具一格的特性。文学,既是文化不可分隔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字艺术,而在文学领域中又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与积累。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文学翻译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艺术的再创造活动,更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语言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文化形式,在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必须予以有条件的“移植”,而非机械的“挪动”。所以,文化差异就成为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加以考虑的语言背景,否则便会成为毫无生命的“文字符号搬动”。换而言之,文学翻译不是机械的物理性搬动,而是灵活的文化与思维移植。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但要处理语言之间的矛盾,还要兼顾文化的差异性,而对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是否到位,则直接关系着文学翻译的整体成效。这就要求翻译者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传达出原文的文化特色与民族形象,另一方面则要认真考虑目的语读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否接受,以此实现文学翻译为文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服务目的。从中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可割裂开来,只有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文学翻译。

二、文学翻译中造成文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1.地域因素。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与生存环境不同,使得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地域文化也不尽相同,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或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这一方面。比如,因地域因素造成中英文化的差异,其中在方位与相应物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中国,常常将“南”放置在各个朝向的前面,但英文中却常把“北”(north)放在前面;从中国古诗词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比较偏爱东风,如蓝茂的诗句“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但由于英国属于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因而英国人尤其钟爱西风。另外,因地域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一系列习惯用语方面,如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因而诸多习惯用语常常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如“粒粒皆辛苦”、“汗牛充栋”、“挥金如土”等,且直接描述农民劳动与生活的文学作品也相当多。这些作品与词汇所蕴含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在我国读者看来十分自然,但如果将其简单直接的翻译成英文,并不加任何备注或注释,则英国读者就很难正确理解这些作品或词汇所传达的含义或意蕴。

2.思维因素。人类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受到风俗习惯、知识结构以及个体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其能够折射出使用特定语言的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语言心理状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其中,思维模式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在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表现的十分明显,如东方人的思维更为倾向于模糊性与笼统性,西方人的思维则更倾向于精确性与科学性,在西方数字常用于实数,但汉语中所用数字的虚实经常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例如,如果将《红楼梦》中的“女大十八变”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文,虽然译作数字忠实于了原文,但却会让西方读者充满疑惑与不解,这是因为西方人会直接质疑人类“十八变”的具体阶段或科学依据。所以,思维因素是造成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3.历史因素。每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而任何一个民族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一定角度去分析,语言就是历史文化的记录或者活化石。民族历史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了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所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考虑不同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同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民族习惯十分必要。诸如,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典故都来源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而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则多来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与英美文学中一些著名的作品等。同时,因为历史因素使得一些国家或者民族的地名、人名或者特定事件等有着比较独特的含义,如英文中的“一败涂地(meetone'swaterloo)”,如果翻译者或者阅读者不了解词汇“waterloo”的含义与典故来源,就很难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4.宗教因素。宗教文化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是指由民族的宗教意识、信仰等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中国的宗教主要包括儒、道、佛这三种,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佛教信奉的“如来”、道教信奉的“三清”、儒学信奉的“孔子”、神话信奉的“神仙”等。同时,华夏儿女信仰女娲补天、开天辟地,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即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世间的所有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基督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西方社会经济、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英语中有诸多涉及到宗教活动的词汇,也都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在宗教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一些词语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词语运用环境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出现了很多改变,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临时抱佛脚”等习语,如果将其进行简单、直接的翻译,则很难达到传文达意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元文本信息的丢失或误解等。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宗教因素对提高翻译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三、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1.坚持动态平衡原则。要树立源语与目的语相互转换的标准,最大程度减少差异,就必须坚持文学翻译的动态平衡原则,即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动态平衡理论是由尤金.A.奈达提出,其指出翻译就是用最对等、自然与恰当的语言,从语义再到文体将源语信息进行再现的过程。翻译中的动态平衡原则主要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与文体对等这四个方面,且主张意义翻译高于形式翻译。具体而言,文学翻译者要想从文化差异视角实现动态平衡原则,则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创作出即符合源语语义又能彰显源语文化特性的优秀译作。由于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种语言与文化,所以文学翻译者只能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本文化,而不能完全将原本文化进行再现;二是当意义与文化无法同时兼顾时,则要求翻译者适当舍弃形式方面的对等,即通过在目的语中改变源语的形式实现再现源语文学作品语义与文化的根本目的;三是如果改变形式仍无法充分表达出源语的语义与文化,则可以运用“重新创造”的翻译技法来处理文化差异问题,进而使得源语与目的语意义方面的对等。其中,“重新创造”主要是指将源语的内部深层结构逐步转换为目的语的外部表层结构,简而言之就是用目的语中的词汇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与说明。

2.正确分析文学体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语内容,对此翻译者必须首先明确所翻译文本的文学体裁类别,并能够区分各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然后在翻译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文学体裁采用不同的文学翻译技巧。比如,在英语文学体裁通常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与科技应用文这几种,其中对小说、散文与诗歌而言,由于这一系列英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较多,都属于作者的独立创作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性与艺术性较为突出。翻译这一系列英语文学作品时,则必须要对其文化氛围、文化背景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是理解文章与确保翻译质量的必然需求。而对于英语科技应用文类的作品翻译,由于其涉及到的文化因素比较少、科技性较强,因而需要处理的文化差异问题相对较少,但必须对文中的专用术语与科技词汇进行准确翻译。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正确分析翻译作品的文学体裁,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学翻译,也才能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3.科学应用异化与归化策略。近年来,随着文化翻译或交际翻译的盛行,为更好处理文化翻译或交际翻译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逐渐诞生了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理论,为解决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异化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作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即翻译作品的风格与形式应该完全“移植”源语的特色,对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意象则很少予以关注,只需要让目的语读者直接接受与理解源语文化即可;归化翻译理论与异化翻译理论恰好相反,其是以目的语文化作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即要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的排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障碍,让目的语读者认可与接受译作。虽然异化与归化理论截然相反,但其并不相互矛盾,而是可以被翻译者同时使用,即通过对翻译因素的对比与分析,科学合理选用异化或归化翻译策略,这样反而能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学翻译是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沟通行为。文化属于一个涵盖范围十分广泛的复合型概念,因各国文化存着者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文学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优劣,直接关系到文学的翻译质量与翻译效果。新时代的社会文化不但发展速度快,而且发展方向也更为多元,因而必须从多个角度处理文化差异所面临的困境,进而创作出更为经典的文学翻译作品,以此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播。

参考文献:

[1]连颖.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2]杨明星,闫达.“政治等效”理论框架下外交语言的翻译策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3).

[3]李庆明,李元.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科普翻译过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2).

篇9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篇10

The same as any knowledge and workmanship, legal English has its own learning pattern which is from the shallower to the deeper, easy to difficult. There is no core subjects in Anglo-American Law School, students have to finish core subjects at first then they can learn other kinds of law. The Chinese students feel difficult to learn legal English. The significant reason is that they don’t learn legal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They always start learning by themselves blindly when they are not clear with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reveal the impac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on legal English study.

2 Barriers to Legal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English learning, learners may come across a lot of barriers. Legal language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learn.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at we are not so familiar the uncommonly words and structure. I’ll summarize the barriers from three aspects below.

篇11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1)

篇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英语成为约定俗成的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在中国,英语学习伴随一个人走过学习的几乎全部过程,不仅仅是大学、中学,当下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开设有英语课。在课堂上,学生跟随老师学习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但是许多学生还是无法灵活自如地运用,有些人甚至闹出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种中国式英语的笑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

一、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化,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背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共存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文化的创造与传播都离不开语言,我们从一出生就不断接触语言并学习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差异。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语言同时深受文化的影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是文化反映,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在形态和语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种语言使用者在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及语言使用上的不同。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有重视谦虚有礼和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文化传统。而在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起,学者就崇尚个人中心,宣扬个人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两种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中英两种语言巨大的差异。

1.称谓的差异

在中国,仅仅表示叔叔的词就有伯仲叔季孟五种,而在英语中,叔叔只有一个词“uncle”;表示兄弟姊妹的中文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堂兄妹、表兄妹”等很多说法,英语中只有“brother,sister”简单的两个词。类似的词汇差异还有许多,这反映出中西方不同的家庭、宗族观念。

2.名字的差异

在中国,姓名一般是姓在前名在后,称呼时一般叫“老王、李老师”等。而在西方,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并且在西方,新生儿在起名字的时候喜欢与长辈名字一样,表示的是喜爱之情,而在中国起名时,一般注意避讳长辈名字,如果起一样的名字,就会被认为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3.认识的差异

在西方,白色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所以结婚时新娘一般会穿纯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传统上被认为是悲伤的象征,只有在葬礼上才使用,红色被认为是喜庆的颜色,新娘结婚时一般穿红色的衣服。西方人就餐习惯分餐制,而中国人吃饭喜欢围桌而坐,认为这样热闹喜庆。

4.交际的差异

不同文化中的交际也存在差异。在中国,如果别人邀请别人去做客,被邀请者通常都要比约定时间早点到,以示对邀请者的尊重和礼貌;而在西方,被邀请者通常都要准时到达,过早过晚都被认为不够礼貌。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回答也是很不同的。中国人一般谦虚推让,西方人则一般接受并表示感谢。

在中国,人们见面一般打招呼说“吃饭没?去哪里啊?”,表示关系的亲密。如果用中国的这种交际方式同西方人打交道,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在窥探他们的隐私,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西方人见面打招呼一般会说“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很注重隐私,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尽量不要涉及年龄、收入、家庭状况这样的话题。学生一定要了解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在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5.对待事物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称为真龙天子。而在西方国家,龙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如此才会有“屠龙骑士”一说。西方人认为“狗”是聪明忠诚的化身,常用狗比喻人。例如a luck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而在中国却正好相反,有“癞皮狗”、“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西方政治、经济不断交流融合,两种文化不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发展。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词汇、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其文化内涵。只有充分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才能真正理解英语这门语言,做到从思维方式上贴近英语,避免用中文思维方式理解英语,才能真正学会并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篇1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在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主要方面

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