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美术理论

大学美术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14:53: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美术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美术理论

篇1

前言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学习美术,走艺术学校来谋求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趋势,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送子女学习美术,可以减轻高考带来的压力,通过短周期的美术学习就可以通过较低的文化分数获得高校的录取。所以,对于很多美术生来说,他们只需要高考前几个月的技能培养就能很容易的进入大学,这也说明了,对于我国很多高校来说,他们对于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大学美术的技能教育。近年来,随着艺术报考生的人数逐步增多,很多高校的艺术专业也都在实行不同程度的扩招,也这样也愈发忽略了大学美术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如今的大学高校文化背景下,增强学校对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完善大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势在必行。

1.大学美术理论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美术来说,美术教育正飞速发展,但是美术教育中,理论知识的教育却尝尝被忽视。基于此,对于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的现状我们做出了分析。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理论知识过于枯草无味,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他们对教学产生了厌烦情绪。而对于教师来说,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只会愈发降低课堂的活跃气氛,甚至只是老师讲自己的,学生玩自己的情况出现。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忽略了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学习。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学习美术就是为了高考,为了减轻高考带来的压力,所以,在他们学习美术的期间,他们过于重视美术技能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概念,也没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大学美术理论教育中,对于大学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他们并不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的在大脑中构成清晰的网络图。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理论知识,随着知识的枯草无味,他们只会愈发的对美术理论学习感受无趣和厌烦,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管理上的松懈也导致了学生上课会出现打盹、旷课、早退、玩手机等现象,这些给课堂营造了不好的氛围。对于大学美术来说,理应是理论与知识相结合,通过理论进行实践,但是,对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来说,在大学美术教育中,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开教学,这就导致大学理论知识完全无用武之地,这就造成学生愈发的不在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培养的美术素养。

2.大学美术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2.1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素质

美术技能是美术专业中重要的时间内容的结果,但是实践同样需要理论的基础,对于美术理论的教育实践同样不能缺少。在古代的很多名画中,我们之所以不能体会到古代画家的心境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通过理论学习体会到美术的内涵,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观摩学习古人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对于美术学习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对于同一件美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所得到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区别,而如果想要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评价,就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更好的掌握美术理论知识,逐步加强对美术的内涵的理解。

2.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美术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没么美术就不能再称之为艺术。对于艺术来说,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即兴发挥。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大学美术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日后学生毕业的最有力的帮助,这个时代需要创新。也许美术的理论知识是枯草无味的,但是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就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所以,对于高校美术理论知识教育来说,理论知识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3.改进大学美术理论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3.1改革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对于美术专业的选择,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面临着巨大压力的状况下,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改革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一样应该重视起来。只有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才能帮助大学生塑造一个完整的艺术框架,挖掘大学生的潜在能力。

3.2改善师生关系,利用现代化技术教学

篇2

2.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2.1形式灵活可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用更形象生动的方式去表达物理知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直观。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内容中比较难懂抽象的概念进行现象再现,把难以弄懂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这样深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就会变得有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学习物理有了继续深入探索的愿望,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比如在阐述物理中地球在宇宙中的关系时,如果只是老师单调的口头表述,就让学生很难想象那种形式,利用多媒体放映动画时,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2.2可以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

在大学物理中,有很多的实验要进行阐述。对于大学物理中实验是比较多的,如果都逐一带学生去做实验,那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设备,有的实验学生也会比较生疏,就需要用多媒体先对物理实验进行演示,这样就可以增强物理教学的成效。对于一些物理实验,学生做过了也许就忘了,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还能帮助学生回忆起实验,达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或者波的干涉等现象,老师讲述,学生想象就比较难,这时如果用多媒体的动画来呈现这些,就能让学生更具体的了解。还有一些实验是比较危险的,或者难以在实验室完成,这时就必须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实验的过程,使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能有形象的了解。

3.大学物理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3.1多媒体中的网络平台技术可以帮助物理教学

大学物理教学中,它的内容多而难懂,覆盖面比较广。但是在大学课程的安排中,物理的课又不是够多,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之后如果有问题就没有地方可以问。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建立公共交流的网络平台,学生有问题可以再网络平台上提出,教师在有时间时就可以查看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解答。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及时的解决,在复习时变得比较容易,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越来越高。同时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资料,有时学生会来不及记录,或者有的实验视频比较好,教师都可以将其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浏览和下载。在网络平台上,还可以设置多媒体试卷网络评价系统,日常学生可以进行下载或者在线答题,测试自己的物理知识学到是否扎实,然后在真正的考试到来时,就能够应对自如。对于这套测评系统,要让学生能够准确的填自己的信息,这样可以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利用多媒体中的网络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教师更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2将真实的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实验相结合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基础,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物理实验进行演示,这样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实验的过程。通过教师精心选择的演示的物理实验,能让学生脑海中形成更具体的物理图像,对重点和规律更好的把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可以把物理的真实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和内容及步骤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个实验,从而进行有机的融合。利用多媒体,可以避免在实验室无法做实验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保证了学生在实验条件无法满足的条件下,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

篇3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几个概念及其产生的两种变化

变化之一 :形成对话式交流格局

审美接受之所以称为接受,首要条件就是对话,既有主体对客体的接受,又承认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接受美学即如此,提倡审美接受不是一种作为客体的物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在创作者、作品和读者中,创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而作品可谓客体,是创作对象和接受对象。如果将客体虚化、淡化,以至于把它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主体对客体只有任意摆布,其结果则是完全忽视了审美认识中常见的主体按照认识规律和审美规律主动接受客体制约,从而深入客体内部结构复杂的顺应过程。这是旧有的臣服式交流方式。传统的审美接受理论认为艺术是一种完全独立于读者而存在的客观认识对象。两种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如图所示:

传统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作品 读者

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 ??

作品 读者

由此可见,传统的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具有单向性,是一种单维视角,而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则具有多向性,是一种多维视角。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有利于三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过去的美学理论研究只重视作家、作品之维,而忽视了艺术的接受和影响之维。而作者 ― 作品 一 读者所形成的总体关系中,读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素。相反,从根本意义上说,艺术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艺术活动的能动主体。接受美学的倡导者之一姚斯说:“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只有读者,才能使作品获得新的规定性存在。这无疑极大抬升了读者在审美接受活动中的地位。

接受美学理论“文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体现在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伊瑟尔沿袭了英加登的阐释学概念)概念中,召唤结构一般呈现两种结构:“空白”和“否定”。二者都使文本呈现一种开放状态。其中“空白”对于作者来说是为了结构的需要的特别省略,而对于读者而言则具有暗示作用,它召唤读者将文本每个部分结构连接起来。空白的模式结构赋予了读者这样的角色――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这给读者许多参与创作的机会。如伊瑟尔所言:“通过阻碍读者建立文本的连贯性,空白把自身转化成激发读者观念化的动因。在这种意义上说,空白在文学交流中发挥的是一种自我调节结构作用;它们所悬置的东西转化成了推动读者想象力的力量……。”

艺术不是一种指向客体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在艺术活动中,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是一种处理主体人和人之间相互认识,相互解释,相互说明的活动。正如姚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关系性质。传统的美学理论往往把艺术活动仅仅看成艺术创作过程,将其作为一种片面的对象性研究,只考察作家和作品,而忽略了读者与作品的交往活动研究。这便形成静止的平面式的交流关系。相反,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三者关系则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交流关系,具有深度性。文本的意义通过人的解释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人的理解意向性结构中。正是读者的解读和阐释,才打破了文本意义结构的封闭形式,使其抽象性变为具体化。读者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阐释,相互生成。

变化之二:激发接受者的主动解读心态

两种交流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心态是不同的。传统美学中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被动的,因为文本的创作者并不关心这一点,对其持一种漠然的态度。于是艺术往往被认为是“空中楼阁”。读者形成了对文本逆来顺受的被动接受习惯。相反,接受美学中的读者是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文本进行解读。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是充分调动了其主体能动性,读者会主动协调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激活自己对作品(文本)的感受力,对作品(文本)形成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同时也带有再度创造作品的因素。我们可以设想这种再度创作,它渗入了读者的人性和文化因素,形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而这个艺术形象是特有的,与曾经的作者的文本相比是一次文本的升华和深化。可以说,在这里读者是被创作者尊重的,作者,作品(文本)和读者很自然得形成交流互动关系。姚斯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学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因此,主体(作家与读者)通过对象(文本)而互相沟通,因为,理解总是一种对话的形式,是一个在其中发生交流的语言事件。若要解释这些文本,便要与它们进入一种对话。通过文本的理解,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便不再成为互不相连的两个方面,而构成艺术交往活动不可或缺的两维。作家和读者是艺术交往活动过程形成了主动交流的态势。

在接受美学中提出“期待视野”的观点,可以说明读者解读作品的主动性。所谓“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什么人”和“怎样为人”的问题,也是创作的群众性和时代性问题,读者被赋予对作品解读权,于是对作品形成了期待视野。那么,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读者的期待视野缩小。相反,作品意味大出意料之外,超出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一部作品的期待视野允许人们根据它对于一个预先假定的读者发生影响的种类和等级来决定它的艺术特性。假如人们把先前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描绘为“审美距离”,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读者审美经验具有一种使人产生潜在反射审美态度的机制。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中存在一个“审美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时,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为零时,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这种“期待视野”促使读者对作品去主动解读。

读者的审美接受的求新求变导致作者对作品(即新文本)的不断推陈出新,读者在接受活动中,总是对旧形式的作品加以扬弃,对新形式作品加以激赏。但是,新作品崛起是以先前已完成的作品为背景,尽管成功的新作品可以达到某个文学时期的“峰巅”,但也会很快变得习以为常,直到具有更新的艺术形式的作品崛起,这样形成一种历史的连续性,而新旧形式的对立也能使人们认识到它们特殊的调节。这种调节不仅包括作品与接受者在互相作用中的意义生成,而且包括读者的接受和评价,反过来去影响作者的创新。因此,“文学接受并非是对作品的单一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反作用”。由于读者的接受对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创作意向进行了检验,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判断标准反馈到了作者的创作活动中,所以作者就不可能再走司空见惯的旧路,他只能不断地创新,主动地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因此 对作品解读的目的不在于复原作者的原初意思,相反,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求索同时是读者生命意义的不断赋予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者通过作品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作品成为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性方式和行为方式,生成新的生命感性和理性,对传统观念和价值标准提出疑问和挑战。“阅读经验能使人们从一种日常生活的惯性、偏见和困境中解放出来。”在接受活动中,艺术给予人们一种对世界的全新感觉。可见,读者对作品的主动解读刺激了作者对新作品的创作。更为有价值的是作者消除了创作的盲目性,其作品有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否定”是“召唤结构”中的另一个概念。其意义是指对读者的给定观念给予冲击,在读者的观念上形成暂时的不协调,形成对文本的陌生化,从而激发读者的参与欲望,满足自身的心理平衡,形成第二文本。伊泽尔认为: “文本并不单纯是给定的文本特征,而是一种能够使读者从他习以为常的惯例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结构,……读者只有在陌生的环境中,而不是在他固有的条件下,被迫形成文本的意义,他才能把他以前在有意识的心灵中无法系统表述的他的人格层次揭示出来。”召唤结构中“否定”的陌生化所带来的文本的不确定性,激发了读者参与文本创作的主动性。

篇4

多媒体技术在近几年内迅速兴起,各大高校也先后将其引入大学英语课堂进行辅助教学,以突显现代化教学的特点。它既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有自身所带来的一些新的弊端。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之前,应对其特点和利弊进行仔细分析,恰当地处理多媒体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从而发挥它的最大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体现在学生方面的优势

1. 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只能借助黑板粉笔、自行寻找或打印的图片材料以及录音机播放音频文件。而多媒体课件可以使用通过网络工具找到的精美图片以及直观生动且内容丰富的影像资料。这些都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 有利于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而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吸引人的视线又能够满足听力方面的要求,是将人的视觉和听觉完美结合的方式。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 有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背景文化知识。在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只注重英语技能方面的学习,而忽略在背景文化知识方面的补充,这将直接造成交流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普及时,由于教学条件受限,仅靠打印的图片和语言不能将其很好呈现给学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较多的相关知识,不仅教学容量有所增加,而且方式生动新颖,能使学生直接接触各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从而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效果。

(二)体现在教师教学方面的优势

1. 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传统英语教学借助粉笔和黑板需要将大部分所要教授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看学习。而板书的时间会占用课堂总体时间的很大比例,非常耗费时间。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即使在备课时有可能会花相对较多的时间,但是却会节约在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时间,使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比如在进行英语语法知识的讲解时,如果采用传统教学,只能将语法内容重点和相关的例子写在黑板上,内容多时便极其耗时。而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备课的时候就将这些内容制成PPT,课堂上就只需展示并讲解,即可节省下板书的时间。

2. 教学方式多元化。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进入到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式变得多元,不再乏味单一。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每逢遇到知识要点需要讲解,就只能将其板书在黑板上。而多媒体教学却增加了很多形象的图片、生动的画面、影视资料等,使得教学方式增添了很多趣味性和生动性。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

大学英语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后,多媒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本应只是辅助手段。事实上,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时,由于部分老师课堂设计不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反而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的相关作用却被减弱,只成为了展示课件的操作者。这样不仅本末倒置,还使得教师在忙于操作课件时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保持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多媒体回归为辅助手段。

(二)课件的设计不当易对学生造成刺激干扰

多媒体的使用应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习效率的作用。但是如果课件设计不合理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方面,一些教师只追求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在课件中使用过多的图片、动画和声音,采用各种的幻灯片制作效果。这样的课件咋一看上去非常形象生动并引人注意,实际上却显得过于花哨并流于表面化,最终会让人觉得有些喧宾夺主,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因此,教师应仔细考虑哪些课件才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并能产生良好效果的,舍弃不必要而过于花哨的课件,让形式和内容能达到完美结合。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味追求教学的高密度,忽略了突出教学主题和教学重点。因为使用多媒体展示课件非常方便快捷,于是在设计课件时使得教学内容含量过大、过于丰富,而让学生应接不暇。看上去这堂课展示了很多内容,而学生实际吸收的知识却很有限。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演示内容作适度的调整。

三、结语

科技的发展总是会造成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会有其弊端的局面,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也如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正确经验,做到扬长避短,持续优化教学过程,探索出真正实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篇5

【Key words】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constructive learning theory;input hypothesis;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听力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更好的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就是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目前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主要基于下述心理学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

梅耶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信息加工系统,一种是加工言语材料的系统,一种是加工视觉材料的系统。使用多媒体学习充分利用了人类加工信息的资源即教学信息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例如,材料可以以屏幕文本或解说的言语形式呈现,也可以以静态图表或动画的图像形式呈现。同时,学习者也在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系统来接受信息。例如,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眼睛知觉动画图像,耳朵知觉解说语言;在演讲的情境中,听觉通道加工演讲者的声音,视觉通道加工投影仪上的幻灯片的内容。由于学习者接受教学信息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特异性,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通道呈现图文和声音信息,学习者就能够在通道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形成整合信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一媒体信息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知识的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方式为主,教学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外界提供的信息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情境设置、意义建构和协作学习等重要环节,认为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它们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只有在具体环境下才有意义。

听力理解过程被看作是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师能够创造出各种声音、图像等逼真的生活场景,学生则可以同时接受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刺激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多媒体网络环境可以很好地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多媒体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同时刺激学生,以多种学习资源组合的形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成为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的活跃参与者。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在课堂学习中触发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听力教学还能促进和深化师生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竞争,使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更顺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辩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多媒体听力教学还更好地支持了学习小组的活动,帮助小组成员理解各人的不同角色,并包容不同的或有冲突的观点,这一优点更是支持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学生还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级别和水平的学习材料,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做出调整,决定学习进度。学生通过自测反馈信息,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发现问题,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难度和内容。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网络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

三、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克拉申在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输入语”的重要性。他说,因为“输入语”回答了语言学习中一个关键问题:人们怎样才能习得一种语言,特别是外语。克拉申认为:“输入语”的假设与过去的外语教学法理论大相径庭。以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倡先学句子结构,然后再运用这些句子结构去进行交际。而“输入语”假设是学生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输入语),通过情景与上下文理解其意思。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就自然学会了。克拉申认为,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语言,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语言习得才有可能发生:(1)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2)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3)包含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此外,克拉申还认为,语言教学中应有两种输入,即“粗调输入”(roughly tuned input)和“精调输入”(finely tuned input)。后者指的是对语言作调整之后的输入材料,而前者指的是未进行任何调整的语言输入。克拉申认为,外语教学没有必要费力费神地去为学生准备“精调输入”,而应采用“撒网”(casting a net)的方法,大剂量地为学生提供“粗调输入”。由学生根据其自身的语言水平挑选新的语言知识。根据克拉申的观点,学会外语只有靠自然习得。其途径是在最小或没有心理障碍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输入量。只要输入量大于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情感过滤又低,学生自然就会学会语言。

多媒体软件利用数字压缩技术和超文本连接方式组织,可存储大量音频及视频信息。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练习和内容丰富的录像材料,创设模拟生活情景,供学生在地道的英语氛围中学习英语,理解英语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实现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四、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说”最初是由杜雷(Dulay)和波特(Burt)在1977年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解释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1982年,克拉申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有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习者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filter)才有可能变成情感的摄入(intake)。在此过程中,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intake)起着过滤的作用,克拉申称之为“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中所指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三者。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及极度焦虑会阻碍语言的摄入,因而阻碍语言学习或习得;相反,低焦虑感、高动机、高自信会加速语言的习得。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消极的外语学习态度对语言输入有很强的过滤作用。持消极态度的语言学习者不仅不会主动地获取更多的输入,即使能够理解语言的输入,也不会习得。情感障碍就像一堵墙,“输入”一旦碰上它,其中一部分就反弹回来,而不能进入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习得者学习语言的能力就大打折扣。相反,对外语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人,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很弱。没有了“情感障碍”这堵墙,“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就会畅通无阻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中去,经过“内化”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耳目一新,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软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

篇6

 

县委书记叶美峰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全县大行动动员大会上作了题为《提振精神 转变作风 奔跑起来》的重要讲话,从深学细照,融会贯通,以最坚决的态度开展大行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最有力的举措推进大行动,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以最严格的要求保障大行动三个层面深刻剖析和阐明了大背景下,常山该如何开展好大行动,如何让大行动变成提振干部精气神、驱动常山提速发展的助推器。

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开展大行动势在必行、意义深远,这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更是锤炼作风、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深知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我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以大行动为契机,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出重拳、动真格,在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上,要敢向自己“开刀”,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动真碰硬,真正触及矛盾查摆问题,寻找短板发现不足,承认差距研究对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

篇7

1.美术教育的目标培养不明确

美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专业性特点,要想上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都要经过高考的专业课程考试,只要通过了严格考核,才能走进高校的美术专业进行学习。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素质越来越低。目前,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教育主要是根据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运行的,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教育的方法上都是参照专业的美术学院实行的,没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造成专业不专的尴尬局面。在教学形式上,过分注重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但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很难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发展的需求。

2.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锻炼

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一般都有实践课程提升学生在高校学习中的能力。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侧重于课堂教学中的专业技能实践,对于实习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却缺乏基本的管理经验,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专业的实现过程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根本达到不到实践锻炼的目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够及时解决,造成学生美术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

3.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重视

当前的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教育,在教学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教育专业的学习中有严重的偏科现象,认为只要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殊不知,高素质的人才是具有综合能力水平的人才,不但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大学生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将专业课程和理论文化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当前时展的人才需求。

二、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1.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专业不同于专业的美术院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必须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另外,在美术课程设置上,要将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安排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美术教学课程体系,既能够突出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又不能完全模仿专业美术院校的方式,做到目标明确,个性突出。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等院校的学生其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比较低的,这也是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问题,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水平,只有在实践中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美术水平,才能提升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因此,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要将美术实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不但要重视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重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思维得到锻炼,理论知识得到加深,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篇8

在认识上,高校要营造一种氛围,倡导客观、全面、合理地认识大学美术教育。教师应重视大学美术教育的作用,切实发挥美术教育的优势,从选材到课堂再到日常,都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单调地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的灌输,应该结合比较形象和生动的故事、影视、生活实际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建立对美术学习的广泛兴趣,那么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开展就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学生应真正地接受美术教育,将美术教育转化为增强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途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突出和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核心内容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不断推进。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互动。例如,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应进行理论教学,更应积极倡导学生走出课堂,应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观察细微的平常事物,不断发现典型,并将典型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写生,回到课堂以后,可以展开激烈的小组讨论,并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并且这种日常的学习应持续进行,将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共同融入大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和核心内容。

3.不断完善配套的激励、考核、评价机制是根本保证

考核和评价方式往往是接受美术教育的大学生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试想,如果大学美术教育最终的评价方式并不体现创新创造能力的考核,那么大学美术教育中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沦为一纸空文。因此,学校、教师必须从考核和评价方式上,肯定和确保大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查评估。如,在最终的考核形式上可以通过灵活度、想象空间较大,需要融入额外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题目,来评判学生成绩,进而特别强调和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可以通过创新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大学美术教育的相关考核和评价机制,这是促进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障。

二、大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1.大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改进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大学美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应有之意,这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不仅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大学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促进教师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个人创造水平也得以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对学生而言,大学美术教育有利于将学生打造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其在将来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创新、创造,突破自我,为社会做出贡献。

2.大学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利于美术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往,部分人对于美术教育的定义就是,学生机械模仿的一种学习。有些人评判学生美术成绩的方式是看画得“像不像”。因此,大学美术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美术教育学科本身而言就是新的突破与发展。高校通过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全面人才,这有利于美术教育学科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由此可见,大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是处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中的。

篇9

中图分类号:J20-4;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美术的相关专业或是相对应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近距离、全面地接触相关精美作品,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艺术性以及其相应的价值,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提高美术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部分大学美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师资力量不够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1现阶段大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

受现阶段教育风气影响,相关大学美术专业进行大量的扩招,同时由于部分学校开设美术专业时间较短,这导致相关学校领导在美术教育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影响到学校财政部门对于这一专业的资金投入,导致一些必要的教学设施配备不完善,例如天光教室、专业工作室、造型准确的石膏雕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并不能较好地进行这一学科的学习,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制约了其教学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也不够多,导致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1.2师资力量薄弱

现阶段,综合性大学在进行美术教育存在以下情况:一是部分综合性大学刚刚开设美术专业,这导致相关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甚至可以说,相关教师奇缺;二是部分大学将进行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师集中起来,虽然具有一定的师资力量,但是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缺乏骨干型人才。以上这两种情况导致相关院校不得不进行专业教师的引进。然而在引进过程中,由于不重视专业能力的考察以及教师队伍的科学组合,这导致部分大学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单一、师资力量不够。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底蕴不足。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教师文化底蕴不足,对于相关美术理论不甚理解,缺乏一定的职业素质,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相关美术概念进行理解;二是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部分教师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从事过相关美术工作,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例如,教平面的教师,并没有输出、纸张、印刷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经验。

1.3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综合性大学在办学宗旨以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与专业美术学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美术课程设置都是模仿专业美术学院,主要重视绘画技巧方面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出综合性大学的主要特点,相关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美术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但是教学课时较少,这十分容易产生矛盾。

2大学美术教育的应对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美术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针对上文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2.1提高认识,加大投资力度

要想提高大学美术教育水平,首先,我们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不断加大对这一专业的投资力度。其主要做法如下:(1)认识到美术专业设置的主要意义;(2)加大投资力度。相关人员要积极进行深入调研,根据美术专业学习以及教学的特殊性,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3)转变教学理念。相关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针对美术课程的特点进行学习。

2.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由于美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相应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讲述相应的知识,还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分享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而打造一支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积极促进大学美术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

2.3优化课程设置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应的院校应该积极调整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重视专业课教学。现阶段,大部分美术专业的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综合院校里面文化课太多,反而是相关专业课太少、太散,大部分学生专业素质太差;二是加强实践课。相关人员可以根据美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美术实践课的设置,同时,还可以开设相关思维训练课程,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大学开设美术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学美术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其实际教学情况,进而提出以上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美术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中国唯一连续三次入围“世界60佳设计学院”的院校,曾位居“世界最佳设计学院”第七名。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设计专业排行第一名,代表中国设计的最高水平。

学院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加强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习中外各民族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注重学术交流,关注和研究国内外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动向;提倡严谨治学、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强调设计为生活服务,设计与工艺制作、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培养学生敏锐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做贡献的意识;创造活跃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院历史沿革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期

1956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抽调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等人员。

1956年11月1日,举行建院典礼。下设染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设计三个系和众多研究所、研究室。位于北京马神庙白堆子。

1957年,迁入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4号,划归文化部。

1957年,增设室内装饰系。

1961年,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7年,招收“”后第一批高考生。

1980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中心”(后改为“环境艺术研究设计中心”)。

1980年,创办服装设计专业。

1983年,增设工艺美术史系,为国内唯一博士点。

1984年,增设工业设计系和服装设计系。

1998年9月,划归北京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期

1999年11月20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获美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在全国高等学校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综合得分排名列艺术学第一位。

2005年9月28日,迁入位于清华校内的新教学楼,建筑面积达62000平方米。

2006年,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大师云集 情系南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师云集,包括吴冠中、张仃、常沙娜、袁运甫、白雪石等教授70名、副教授100名,拥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3名、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3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2名、中国艺术最高奖得主6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的范曾教授、在清华美院执教的袁运甫教授、袁运甫的弟弟袁运生教授都是南通人,他们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在艺术教育方面都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南通籍的美术大师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各种艺术作品,在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上赋予了南通人的眼光和特色。

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大师们与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也有着不解的情缘。

1972年,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恢复重建。当时的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张仃、袁运甫、范曾等艺术大师就经常亲临研究所授课,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1983年,在张仃设计指导下,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绣制了北京长城饭店大型彩锦绣壁画《长城万里图》,首次将刺绣艺术引入现代公共艺术殿堂,载入中国现代壁画艺术的史册。一时间,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彩锦绣精品迭出:1982年绣制了袁运甫设计北京建国饭店《巴山蜀水》, 1996年绣制了张仃设计北京华夏银行壁画《华夏雄风图》,1997年绣制了袁运甫设计中央政府驻香港机构壁画《远古的回音》等等,其中由张仃教授设计的大型彩锦绣作品《哪吒闹海》作为江苏刺绣精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殊荣。

强强联合 闪耀南通1895

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策划改建。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以唐闸工业遗址遗迹为载体,与创意产业有机结合,为实现城市的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提供了新途径。南通唐闸工业遗产复兴规划总策划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认为,工业遗产和创意产业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两者若是有机结合,便可催生出无限的力量。

2012年11月8日到12月15日,为期一个月的“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落户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启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首次合作。从开幕式到研讨会到颁奖典礼,本届双年展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届。

首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于2000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拉开帷幕,成功举办六届以后,双年展发起人、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纤维艺术研究所所长林乐成教授将展览地点选在了南通。

作为中国最早的轻纺工业的诞生地之一,又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大的家纺产业基地,同时还是博物馆最集中的城市,加之经过现代建筑技术改造的老厂房,将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放在南通举办再合适不过,纤维艺术与老墙、老梁对话,为大众呈现出了古老而不失年轻,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艺术视觉体验。

南通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形态丰富,吸引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南通1895的第二次合作—— “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论坛”。

篇11

我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美术相关专业,大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审美观念有较大影响。大学教育期间,学生普遍会接触到精美的美术作品,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二、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其一,师生意识上不重视。综合性大学美术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就是部分师生对于美术教育不太重视。一些教师认为美术课程简单易懂,因此在教学上没有花费足够的心思。学生在上课时主要看教师展示的作品,往往缺少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学生思想上的轻视,影响了美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一些学生在上课时缺乏足够的专注度,常容易分心走神。学校经常组织的比赛活动很少涉及美术方面,只有社团活动可能会涉及,但社团活动关注的人比较少,起到的作用也有限。其二,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我国部分综合性大学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或相关美术教育培训,一些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师资力量薄弱。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教师的数量有限,一些学校急于求成,在教师引进方面不够严谨,造成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美术专业的时间短,经验不够,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经费方面只能得到有限的支持,造成美术相关用品和设施的匮乏,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其三,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单一。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中,部分美术教师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需求。部分学生在上课期间,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缺乏思考,只是不停地记笔记,原因之一是教师所讲的内容不吸引学生,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很难学。如果讲的知识过于简单,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厌烦和枯燥;如果讲的内容过于深刻,功底薄弱的学生则难以理解,可能会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做出改变,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教学。其四,管理方式不当,教学缺乏针对性。部分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选择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效仿专业美术院校,缺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身的一套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而导致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也缺乏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重技轻道,博而不专,对绘画技法等方面比较重视,而不注重绘画理论方面知识。一些综合性大学虽然开设了美术专业课,但是教师与学生潜意识里更加注重实际的绘画能力。因此,学生很少会花时间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相关实践上。

三、解决策略

其一,增强师生对于美术教育的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对一个人的领会能力有很大程度的影响。许多人不了解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缺乏对于美术教学的正确认识。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都会涉及美术,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设计人员,都需要对于美术有自己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所以,综合性大学的师生应增强对于美术教学的正确认识,改变以往错误的观念,了解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美术教学。师生要善于发现美术的魅力,多将自己的想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自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学只有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才能够取得更大进步。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组织师生参观艺术品展览、画廊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认识;也可以通过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来学校做演讲,向学生普及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作用。其二,学校加大对于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师资力量。大学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师生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的重视与配合。美术教育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美术专业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投资和建设经费。因此,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学校领导要积极配合美术专业的相关工作,丰富学生学习资源,壮大师资队伍。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求综合性大学美术教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论知识,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综合性大学可以组织美术教师与其他院校的美术教师交流学习,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也可以组织美术教师接受相关培训,学习相关专业的最新知识和理念,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也要加大对于美术相关书籍的采购力度,确保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有途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其三,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提高美术教学的针对性。综合性大学应在美术教学中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顺应时展的需求,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综合性大学的多样性要求美术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出改变,对于理论课和实践课进行分类教学,教学不仅要体现出综合性和专业性,还要体现出艺术的特性。综合性大学要加强完善美术教学的管理模式,了解美术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提高美术教学的针对性。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应同样重视。其四,以人为本,合理教学。在综合性大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情况,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目的性的教学。可通过开展比赛、组织课外美术活动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期间要多采取与学生互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调整教学进度。综合性大学入学教育还要对美术类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强调学生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补课”,逐步消除考前培训班程式化的影响,指导学生通过看书、读图等办法把落下的专业积累方面的课补上。教师应多启发学生的思维,多让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篇12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28-2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新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大学美术教学中,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化环境下可以利用投影、电子计算机、录音、幻灯片、录像等现代教学方式来操作。利用这些高科技,能够控制多种设备来提供教学信息,突破了空间的局限性,增强了美术想象的灵感,让思考不再拘泥于画面,能有效地点拨思维,激发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对大学美术课程的掌握,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特点

(一)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多元性

在我国大学美术的教育中,不但要注重对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对美术的态度和学习的能力等。所以美术教学的内容趋向多元化。所以,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富有层次性、多样性、可选择性的软件资源。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学习软件,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奋斗和学习,同时可以选择不同程度的教学系统工具,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将多元化作为大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自主性

传统的美术学科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来进行的,教学任务也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灌输美术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技能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美术教学也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讲解,美术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从美术知识的量、质、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着手,在给学生增加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巧。现代科技中,通过电脑美术教学可以实现自主性的培养,通过该先进技术,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交互性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可以利用网络来传达各种各样的美术教学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时空的限制,相互传输图文并茂的资料或者文件等,学生可以自由搜索学习所需要的材料。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将不同主题的创作作品上传到网络,师生之间可以共同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同时发表自己对该作品的看法等,有利于各种资源的交流和沟通,促进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通过多媒体配合的美术教学

1、组合优化原则。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大学美术教学避免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法,可以采取多种媒体资源,将计算机的多媒体系统运用于大学美术教学中。该计算机媒体组合使用的特点技术不会出现信息中断的现象,导致衔接不良。该系统可以采用音像媒体进行配合,将声音、图像、文字和图形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将其进行自然、平稳地过渡,有效地控制各种数据信息。利用该系统将所有的数据按照教学的模式和程序来进行安排和布置,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够减少教师的繁杂的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所以,在大学美术的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掌握多媒体的软件操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将基础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和搭配,组合优化,是实现轻松教学的过程。

2、卫生保健原则。媒体的选择需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选择幻灯片、投影播放时避免强光空幕,严重刺激学生的眼球,横片、倒片时需要注意程序,避免出现混乱,影响学生的心理。另外,广播录音要适当避免噪音的影响。调节好课堂教学中的电影、录像教学的银幕亮度和尺寸,以及播放时间等问题。

(二)实行网上美术教学和网络美术资源共享

1、网络美术资源

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也不断融入到了大学美术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提供方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资源库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美术资源,避免了教师灌输式的讲解。网络教育的出现,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还可以通过网络跟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下载教师在网上的各种材料和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网上美术教学

在线讲课:通过网络来进行师生之间的实时教学,在该模式中,学生可以及时提问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信息可及时进行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定和解惑。(2)离线教学:教师通过网络将需要布置的作业或者材料上传,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可以进行下载,节约了教师的时间,也为学生下载文献和资料提供了方便。(3)综合教学模式:其一,将离线教学和在线教学结合;其二是将互联网和其他媒体进行结合。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1)教学呈现:是指把美术教学的内容利用资源库的内容转化为试听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2)模拟演示:是指采用多媒体将音频、视频相互结合,实现逼真的画面和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3)交互性视频学习:是指通过师生的交互作用,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4)项目制作:是指按照美术教学内容,将任务发给学生,使其按照题目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制作相关的项目,在制作项目的同时,需要搜索资料和内容,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三)多媒体网络美术教室的开展

多媒体网络美术教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学的功能,教学中利用广播的形式发送一些信息、辅导学生学习状况等,完成交互教学。

(1)监视屏幕的功能。

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监视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屏幕转播功能。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某学生机屏幕来将内容转播到其他学生机上,起到示范功能,避免教师机因内存不足而引起的一些问题。

(3)辅导功能。

教师在授课时选择特定的学生机,然后利用教师机进行辅导和教学,实现各种操作功能。

(4)对话功能。

在教师授课时,可以选定某学生的电脑,然后跟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及时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不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美术教学将会更科学、更方便。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将网络技术融入到大学美术教学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还能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任务量。

参考文献:

[1]段德伟.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学改革[J].才智,2012,(06):217-218.

[2]张敏. 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学改革[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64-66.

[3]温惠琴,陈琦.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119-123+152.

[4]王小兰,戴亚文.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大学物理实验,2013,(03):114-118.

篇13

(1)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保证美术学习进度。大学学习本身具有宽松、自由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努力,用心学习,愿意付出,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且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这样能使自身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够使美术教学更有实践意义,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进度,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收获,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具有重大意义。

(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能使其思维不受局限,使学习更有特色。大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同于高中的基础阶段的美术学习,更加需要学生有充分的认知,能够找准自身的优势,从而有更精确的定位,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学生能够更好发展的前提。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使自身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和提升,在学习过程中能更有激情,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支持自己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加清醒、理智地判断自身的发展方向。

(3)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迎来突破和改变。美术的学习不仅仅靠天分,更需要学生的坚守和执着。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接受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意识更强烈,使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因此需要学生进一步努力和发掘,使之能够在多元交流中依然保留自己的特点,在更多的实践经历之后能够有更多的灵感与创作,使美术教学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2.自主学习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教学工作者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使之能够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学生的探索需要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用,因此需要教学工作者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探索和思考,从而有更深刻的见解,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学习,在创作过程中也能够更有灵感、更有想法。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生活中学习美术会更有收获。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学生坚持努力和追求目标的最好结果。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探索,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能够越来越享受这种新奇的、有趣味性和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多引导, 使学生更有信心。大学生的美术学习相对更加细化,学生更加需要被肯定,尤其是在大学这一特殊的阶段,更加需要周围人的友善相待,能够给予学生正能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有激情和勇气,这是教学工作者需要努力实践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或是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学工作者所扮演的良师益友的角色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动力和勇气,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效率。

3.总结

大学美术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极大收获, 学习时间短暂,更需要教学工作者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有更美好的未来和明天,使美术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发掘更多的美术价值,使大学生活更加精彩,同时也使美术成为自身生命中浓墨重彩的渲染,成为生活中的调色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