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9 16:00: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生德育教育实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当前民办大学从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对学生的吸引力等各方面条件来说都难以与公办大学匹敌。因此,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带有歧视性的看法认为选择就读民办大学的多是高考失利甚至达不到高考水平的高中生,而这也的确是现实存在的情况。民办大学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高中成绩一般甚至是不太理想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又被普遍认为是德育教育确实较为厉害的群体,这些看法都会给民办大学的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而民办大学自身也存在着教学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以致民办大学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足,甚至缺失[2]。
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固然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但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才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的财富。而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脱离了家长的管束,自主意识也日渐增强,同时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对此重视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社会才会收到欢迎和认可。当前,许多民办对此的认识还不足,重视也不够。
三、民办大学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
通过分析民办大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现状可知,民办大学急需在德育教育方面下更大的工夫,对德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民办大学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何种途径可以使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下文将逐一分析。
1、提高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民办大学首先应该从自身开始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社会上对民办大学存在着一些带有歧视性的看法,但民办大学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一事实是母庸置疑的,与任何大学都没有区别。除了要重视正常的知识性可能外,也要对德育教育重视起来。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学校自身树立了明确的德育教育方向,积极对学生开展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2、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态
任何疏漏都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对德育教育工作来说,关注的是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因此民办大学应该对学生的思想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正如前文所述,民办大学中有相当数量高中成绩一般甚至不理想的学生,而这些学生长期处于忽视甚至歧视下,不少学生也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进而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有些甚至自我放弃、自甘堕落。他们虽然可以进入民办大学这种门槛较低的学校继续进学,但他们身上所背负的歧视直到进入社会也难以摆脱。尽管已经有很多实例证明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想要成功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进取,但这并不能解开民办大学学生心中的郁结,心中依然存有自卑感。事实上,这些学生的内心相对脆弱且缺少关注,民办大学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更多地去关心、关注他们,使他们的思想能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有极大的帮助。
3、教育教师以疏导为主要手段给予学生更多肯定和激励
传统的护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脏的思想,已不能适应今天护理教育的现状,现代护理教育观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思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另一方面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能力的创新和人文素质。而护理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护理伦理教育包括伦理学基础、原则、关系伦理、伦理教育和修养等内容,因此利用护理伦理课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为有力,效果也更好。教师要教书育人,树立以德为重的教学理念。而伦理教育也是对道德教育的一种补充,使得德育教育更加丰富、更富有时代特色。
作者体会到在授业中育人既可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努力挖掘其内在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又可防止脱离专业知识教育而进行空洞说教式的倾向。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一贯的道德行为有深远的意义。
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着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教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演绎护理精神的可贵,在对学生进行护理伦理及心理学教育中,健全他们的心里,筑起心里防御屏障,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际教学中我们认识到,现在入学的中职学生与统招统分的时期相比,学生的差异性很大,素质有所下降,这是社会、家庭、个人经历背景等造成的。我们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对学生思想实际,配合学校抓学生管理工作。并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曾专门制定并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
护理专业学生大多数在15~20岁,这正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显著变化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说,此阶段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对她们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终身。我们在教育中通过护理伦理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动机和人格特征,从而间接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未来人生的顺利发展。
护理伦理课中讲到护理伦理学基础、护理伦理范畴及护理伦理修养等内容,学生要想掌握并运用好,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与心理素质,所以塑造优秀的人才,就要从以上几方面做起,社会、家庭、学校方方面面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现自尊、自爱、自信等性格特征,更主要的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独自进行,这就要求护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论何时,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检验。然而由于社会、工作环境及个人自身素质修养等原因,导致一部分护士专业学生思想不稳定,未能做到爱岗敬业。在我校调查中,存在一个现象,高职护士生无论在学习自觉性、对待专业的态度及日常行为的自律性上都强于中专护士生,这说明基础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及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同导致高、中职学生的区别。因此,鼓励中等护士生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提高学历层次,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以为我国护理领导者及护理实践者们所认同,国家卫生部增设了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科学课程,加强了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那么护理伦理教育融汇其他学科内容,利用课间实习及高一届学生进入医院进行生产实践学习的实例经验,在学生中生动的讲授,并在教育中注重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使其树立正确的专业观、择业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护理伦理教育中,加强美学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素质,提高职业形象的一个途径。护理美学的开展能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及对专业事业的神圣感。我们通过加强形体、姿势动作、语言等训练来扩展伦理学教学的内容,并用表演式教学法开展“培养良好审美情趣”为主题的讲座,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南丁格尔说:“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道出了护士要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怡情、以美工作。我们用身边的例子教育学生,通过努力要具备高品位、高修养、高素质的风采。这样的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提高护理伦理学教学质量,达到良好教学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实际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并且要一改以往单一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对伦理学范畴等的学习,从知晓、理解到情感内化认同,在外化为行动,进而使学生的天赋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教师要改变强行灌输先入为主的习惯,而是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目标,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由此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要跟上时代步伐,在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中都要渗透教书育人的思想。
2体育教学的途径
在体育课堂中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初步挖掘体育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游戏教材、田径教材、球类教材、体操教材、健美操和舞蹈教材、身体素质教材等等);逐渐通过课堂动态调控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如学生做出教师意料之外的新动作及新的游戏玩法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逐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情境感染法、互动参与法、游戏竞赛法、批评教育法、语言诱导法等等)。通过课堂教学,把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竞争的精神等方面的作用落到实处,为学生今后能适应未来职业活动的需要打下良好基础。
3结论
3.1我校是一所高职校,在校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或单亲家庭。好多家长只是片面地让孩子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甚至有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闻不问。长期以来导致不少学生身上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私、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
3.2制定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健康意识、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了解造成学生心理缺陷的因素,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汲取前人的精神财富充实心理世界。通过阶段性实施方法,学生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容纳他人、融入集体、慢慢的适应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21-02
随着中国大范围自贸区改革试点及建设正式全面铺开,随之而来的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由此也必将带来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时展需要,近年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尝试中外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聘请相关专业的外籍教师来我校授课,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优选成长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并具有专业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我校试点的专业为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该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备在中文和英文二种语言环境下的护理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是福建省教育厅认可的中外合作办学高等学历教育项目。它拥有中央及省级财政支持的校内护理实训基地,涵盖全省所有三甲医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和省级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并聘请美国等外籍老师执教英文和大部分专业课程,引进美国原版护理教材。本文通过开展“预授式”高职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对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生理学双语教学独立问卷调查,探索适合于高职院校的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定及分组。本次教学改革的实验采用“预授式”双语教学模式,具体为生理学课程分为2期:前期通过铺垫教学,先将生理学基础知识通过中英文双语的形式(以中文为主)传授给学生,后期再通过聘请外籍老师以全英文形式巩固补充学习。
本实验分为3组,每组2个班。实验组给予生理学双语教学,其中实验组1:2012级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01、302班,共79名学生;实验组2:2013级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01、302班,共76名学生。对照组:2013级护理专业301、302班,共105名学生。参与实验调查班级,分别由相同的老师授课。
2.教学实施。实验组班级,实施2个阶段的教学:实验组1:生理学课程前期,由外教用全英文上课,配有中文助教一名,每次课结束时由助教用中文进行总结教学重点。生理学课程后期,由本校双语老师进行授课。实验组2:生理学课程前期,由本校双语老师进行授课。生理学课程后期,由外教用全英文上课,配有中文助教一名。
外籍教师根据我校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准备,结合原版教材,制定出相应的英文教案及课件,鼓励学生课堂中用英文提问和回答问题,按国外教学特点常规教学。本校生理学双语老师在双语教学中采取全英文板书,多媒体教学(全英文字幕、图表和动画),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的难易程度决定课堂使用英语讲解的比例和程度。以确保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帮助其理清思路,加深理解。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学专科教学。参与本研究的所有班级都给予多媒体教学,要求有必要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实验组教材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由Rod R.Seeley等编著的Essentials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这本教材既保留了原版英文教材的专业语言,又符合中国传统的章节安排,适合教师备课和学生阅读[1]。对照组班级,给予全国高校规划教材。
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1)生理学理论考试:学期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组织考试,考试内容分值一致。实验组采用全英语出题方式,闭卷考试。对照组学生同时参加常规生理学考试,试卷以汉语形式出题,比较3组学生学习成绩,见表1。(2)学生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会:为了解高职生理学双语教学现状,通过对参与本实验的学生随机不记名发放260份调查问卷,收回260份并获得所有有效问卷。认真听取分析学生对生理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现存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修正。
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
二、结果
我院作为医学高等专科院校,护理(中外合作办学)班级为历届高中毕业经高考入校的学生,该类班级不编入通过高职单招考核的中职学生。
通过对参加本次实验的260名学生进行了双语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调研中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生理学双语教学有利于生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14%的学生持反对意见。有83%的学生认为生理学双语教学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及继续教育有好处,17%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有89%的学生对“预授式”生理学双语教学表示很满意和满意,11%的学生感到一般和不满意。有8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广泛开展于其他学科,1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有93%的学生认为生理学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公共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公共外语水平,7%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78%的学生认为生理学双语教学教学时数偏少,来不及接受和理解,22%的学生认为一般,还可以接受。89%的学生认为外籍教师授课具有身临其境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能提高讨论的兴趣,11%的学生认为无差别。有89%的学生认为通过“预授式”生理学双语教学,有利于听懂并理解后期外籍教师的授课,11%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和无作用。有91%的学生认为通过本校双语教师提前授课能够预习掌握将要讲授章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9%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和无作用。有88%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理学专业的兴趣,12%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和无作用。
三、讨论与分析
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组成复杂,专业基础有很大的差别。其外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要求,这无疑给生理学的双语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势必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而生理学的学习是侧重于生命现象产生机制的理解,首要任务还是如何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其次才是两种语言的熟练交流。如果不处理好学科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双语教学的实施的确会降低教学质量。如果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而且会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及促进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积极性,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通过初步教学实践,我们调整了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实验组1:采用先外教全英文授课,后双语老师补充授课教学方式;实验组2:采用“预授式”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侧重于以传授生理学课程内容优先,不会因为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英语,而冲淡了专业课内容的学习,造成本末倒置。通过本次教学实验改革,我们在2013级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开展“预授式”双语教学,使学生可以提前进入专业学习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意识到以汉语为母语的教师存在教学弊端[2],主要表现为单词发音不标准,用英文教学表达句子不流畅,不能准确用英语表达正确的含义,2013级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在本校双语教师授课的基础上,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弥补了专业上的缺陷。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具有标准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上更熟悉专业英语的口语表达,专业知识信息量大,并且打破了思维定式。改变了单纯本校双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孤立的情况,有效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只单一地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对于生理学有限的课时来讲,外籍教师信息量过大,专业英语词汇量多,不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重点内容,学生们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中文教学又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另外前、后期参加教学的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可作必要的经验交流,可以增强教师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
护理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在我校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今后要继续探索最佳的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将来在其他医学专业有效地推广生理学双语教学提供有力的借鉴。
德育实践课程共同体建设,顾名思义,既包括“三生教育”课程也包括其他所有课程。“三生教育”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广义上讲,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三生教育”理论课程旨在讲授三生知识,提高学生对“三生教育”的主体认知水平,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简称“三生观”)。“三生观”是知识,拥有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但三生知识对人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是不可缺少。所以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要重视理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三生教育”教师首先要善于开发教材。教师要结合现有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把身边的生活引入“三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之中。其次要把“实践”引进课堂教学,就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困惑的问题,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提供师生互相交流、对话的机会。
课内实践也有助于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提升。“三生教育”实践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唤起其主体意识,从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逐步开阔其视野、拓展其知识、增长其才干、磨炼其意志,学会真知、会做真人。目前,“三生教育”课时紧张,教师教学任务重且多为大班教学,单凭专任教师个人无法搞好“三生教育”德育实践,这也是“三生教育”开展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要解决这一症结就应该注重德育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和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学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课程甚至可以说所有课程都与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大学为例,无论是通识课程教育还是专业课程教育,课堂教学中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更多的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这些知识体系中蕴含着关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比如文科课程中体现的人文精神、理工科课程中体现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个体参与讨论以及自习研读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同时从中感悟生命和生存的价值,思考和判断人生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时地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深挖其中所蕴含的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并适当地予以引导,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生存观念、生活意义的积极思索。
在课外,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网络,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行专题讨论、案例研讨、答疑解惑等,启发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三生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的所有教育实践之中。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教学单位,无论是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还是教辅人员,都必须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范围内,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生命、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其思考生命意义、训练生存能力、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德育实践课程共同体建设,既注重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又注重课内课外的实践强化。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实践课时不足的难题,在没有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减轻了教师实践压力,还实现了理论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教学目的,提高了“三生教育”的实效性。
二、构建德育实践师资共同体
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形成也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但作为“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教师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素质和组织德育实践的能力将直接影响“三生教育”的实现。对于“三生教育”来说,教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三生教育”专任教师,另一种是“三生教育”兼任教师。这里所说的德育实践师资共同体建设,包含“三生教育”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即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目前“三生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相对弱小。为了实现“三生教育”目标,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
第一、各级部门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创全员参与的新局面。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必须明确“三生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切实加强对“三生教育”工作的领导,清醒认识“三生教育”在当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创全员参与的新局面。
第二、要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三生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三生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又属于学校德育范畴。这一德育任务只有具有高尚师德的高素质教师才能完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师德教育,首先要制订师德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师德教育的科学性;要在教师中进一步深入开展以“争先创优”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师德教育的生动性;要善于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工作中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奖励并积极宣传,提高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只有努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为人师表意识,才能保证“三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教师需要掌握并有效运用必要的沟通技巧
1.注重掌握并引导学生谈话的技巧。教师要充满善意、饱含感情地与学生相处、交流,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形成积极的认识或信念。教师在认识到这些基础上,还需要积极学习并注重运用一些有效的交流方法技术(见下表)。2.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1)多渠道多方式地进行师生间的沟通与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小型会议和大型会议,班级和学生会、团组织的干部等沟通与交流渠道,利用电子邮件、学习视频、问题讨论等作为有效的交流工具。教师没有必要把与学生的交流,完全建立在现代通信手段上,真诚、坦率的交流和明确的信息,才是最有效的。(2)需要加强师生沟通中的双向性。活跃的双向交流氛围有助于师生间真正的交流与沟通。要摒弃将由上而下的、单向的师生信息交流模式,改变为灵活的双向交流沟通。如果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得到他们对学生工作热诚的支持、配合,教师一定要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从办公室走出来,拿出真诚的愿望与学生交流。(3)首先做到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及时反馈。在师生交流与沟通中,未能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学生往往会向坏处设想。设想:主刀医生在手术进行了一半,发现工作的某些方面助手做得不符合操作规程,假定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你,你是愿意主刀医生待几个月后为这位助手作年终鉴定时再提出来、还是希望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提出并要求及时纠正呢?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尤其是批评性的、需要学生尽快改善或努力做好的事,教师及时反馈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才有助于实现师生交流沟通的目的,这也是教师对学生爱与责任的体现。
三、结束语
教师要意识到良好师生关系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前提,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师生心理沟通,充满善意、饱含感情地与他们相处、交流,建立起师生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果。
作者:聂冰青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昕琳.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J].科学导报,2015
[2]王燕,王娟.非正式组织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青少年自尊心亦与日俱增。然而,这种自尊容易被追求虚荣所扭曲。例如用片面的虚荣去满足自己某种好奇、好胜及自我表现的心理欲望。近些年来,青少年吸烟、喝酒、赌博、吸毒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好奇心所驱使,使自己像个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显得轻松、潇洒、大方,还有好胜和所谓的"心理叛逆性(亦称逆反心理)"。有的女孩子过份追求穿戴打扮,未走上社会就强调高消费,这种不良心理若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走入歧途。
二、 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
有此心理者以农村和边远地区的青少年为多。他们认为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书本、影视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等等。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产生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就会"饥不择食"地盲目去社会上(如网吧、游戏机厅、酒吧、练歌房等)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欢乐。可想而知,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三、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由于机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他们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们在咨询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
中学生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滋味,于是就会出现早恋、多角恋爱等不良现象。这种不成熟的恋爱心理,对于自己,对于别人,乃至对于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四、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由于的迅速发育和趋于成熟,产生了对性知识的兴趣,但由于未能在青少年中很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在这种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下,往往对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控制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进而容易产生性的冲动,最终可导致越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五、 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青少年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缺陷,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羞怯、内疚、悲忧、自责等。自卑心理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大量事实说明:经常考试分数偏低、留级,经常挨批评,找不到知心朋友,得不老师的重视,恋爱受挫,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极易造成青少年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六、 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青少年大多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如果对他们放松政治思想教育和缺乏正确的疏导,则容易产生是非观念上的模糊心理。加之有的家长或教师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致使青少年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其结果会导致他们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
2.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
3.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
4.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看得出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5.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看来你是认真思考了。
6.你真爱动脑筋,这么难的题你都能解决!
7.你好厉害!敢于向书本提出问题,你的勇气令人羡慕!
8.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9.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10.谢谢你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使老师不会错一辈子。
11.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
12.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13.老师真想在下节课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现!
14.对学习较吃力学生经常说:"老师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行!"
15.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16.希望下节课,你是第一个回答问题的人!
17.虽然这句话读错了,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你的勇气,下次努力!
18.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能大声读一遍吗、
19.这个问题提出得真好,谁愿意帮助他解决?
20.你们不仅说得好,而且你们还很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21.你们说他(她)是不是天天在进步,老师相信你,对自己要充满信心!
22.同学样真精神。能不能站起来让老师看看?啊!站起来以后更精神,就像一棵棵挺拔的小白杨!相信你们自主学习、发言的能力会更让老师佩服。
23.咱们班的小歌手今天回答问题的声音怎么这么小呢?同学们还想多听听你那清脆的声音呢!再大声回答一遍问题好吗?
24.虽然课文中有许多你不认识的字,但你一直努力把课文读完,你是个有毅力的孩子。有了这种毅力,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你呢?
25.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26.你们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现在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
27.这个问题你处理得太棒了,连老师也自愧不如,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更出色!
28.你真了不起,竟能想出如此独特的方法,很有新意,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9.你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你懂得比老师还多,老师都有些羡慕了,继续努力啊!
30.你们都是有心的好孩子,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31.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能再守纪律些,老师会更喜欢你,真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32.你的想法真不错,向你学习。
33.哎呀,你的见识可真广,懂得这么多的知识,老师和同学们都向你学习。
34.你的想法真有创意,你愿意进一步谈谈你的构思吗?
35.你是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是你学习不稳定,为什么呢?你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多么希望你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对了,还要把上课做小动作的毛病改掉,好吗?老师相信你!
36.每次见到老师,你总是甜甜地问一声:"老师好!"老师非常喜欢你,但在课堂上,老师多想看到你高高地举起小手呀!不要把手放在角落里,好吗?要展示给别人看,相信自己!
37.你和同学们赛跑得了第一,老师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也会像你们赛跑一样得第一的。
38.你的解题思路很奇妙。
39.你的语言组织得这么好,可见你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
40.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41.你真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42.我相信,只要你认真思考,这道题你一定能做出来!
43.你认识的字真多,真是"识字大王"啊!
44.你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你可真细心啊!
45.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都快成小老师了。
46.学习并不难,只要你课前预习,上课积极参与,课后认真复习,成功就属于你。
47.你一直都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要是遇到问题能再认真思考一下,那可就太棒了!
48.老师知道你已经努力了,回答错也没有关系,你在老师心里是好样的!
49.老师真高兴,你能勇敢地举手并站起来回答问题,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50.你的进步真快,没想到你这么聪明!相信你还能说得更好!
51.你敢天发言,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52.比老师说得都好,老师真羡慕你,我也要向你学习。
53.老师伸出大拇指说:"瞧,大拇指在向你点头微笑,它在说你是最棒的。"
54.你的这种解法很独特,把你是怎么想的告诉大家,让同学与你共享。
55.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56.你的发言很有独到之处,也善于发现问题,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
57.瞧!问题在你面前害怕了。
58.问题小老鼠跑出来了,同学样能消灭它吗?
59.错了,没关系,下次努力!
60.你的字如果再大点会更漂亮!
61.你的作业又进步了,再整齐点会更好!
62.你的表达能力真棒,同学都应当向你学习。
63.只要你努力,我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上来的。
64.没关系,说得很好,再来一遍好吗?
65.你讲的数学小故事真精彩!把老师和同学都吸引住了,能再讲一个吗?
66.第一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你们的速度非常快,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
67.你们的想法太奇特了,老师真为你高兴。
68.老师希望同学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
69.不用着急,慢慢地说,大家相信你一定会说得很好。
70.从你高举的手里,老师感到了你的求知热情,让我们为你的求知热情鼓掌。
71.你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有进步!
72.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真不简单,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相信,如果你再努力一点下次肯定会更好!
73.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爱说的孩子了。没关系,再说一遍!
74.你这道题的方法比老师的方法还简单,到目前为止,你的方法是最出色的。
75.你回答得很正确,思路也简捷,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
76.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再大点声吗?
77.这次考试成绩你有很大的进步,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
78.你的数字写得比老师写得还漂亮。
79.你的自信心强,这是你最大的优点,但也要多与其他人沟通。
80.你的作业有进步了,加油啊!
81.你的字很漂亮,再认真点会更漂亮。
82.你今天的作业方法多样,你真厉害!你真棒。
83.你的想法很好,希望你做得更好。
84.你的作业真整洁。
85.你很有创造力,但还要继续努力。
86.你常常给大家一个惊喜,因为你有创新思维。
87.你每天都有进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88.大胆一些,勇敢一些,经过努力,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89.大家都很佩服你,因为你处处与众不同,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都为你骄傲。
90.你回答问题时,是那样的认真,声音是那样的响亮。老师都被你感染了。
91.在我们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中,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有存在差生,你们都是最优秀的。
92.同学们要永远记住这样一句话: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93.相信你能行,再认真想一想,别着急,你一定行。
94.难题最怕认真的人,你就很认真。
95.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创造之门就被你打开了。
96.别把你的聪明藏起来。
97.别害怕!我们支持你!
98.你确实很会思考。
99.你的发言很有条理,也很有见解。
100. 你充满自信的发言真棒。
101.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102.你的自学能力真让我惊讶。
103.你的语言组织能力真棒。
104.我真喜欢你努力钻研的精神。
105.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你今天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106.你在学习上这种尝试精神很可贵。
107.你这种探索学习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108.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今天的作业就说明了一点。
109.你的回答真棒!老师为你高兴,因为你在不断进步!
110.没有想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真低估你们了!
111.你的观点很新颖,这种想法真独特,你的创造性观点,让同学都受益匪浅。
112.你真有毅力,一次次做错,一次次重做,终于做对了,老师很佩服你!
113.老师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说错了也没关系,能大胆举手就是一大进步。
11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真了不起!
115.你们找出了老师的错误,真会观察问题其他同学也要认真努力,下次留给你们。
116.他的作业越来越工整了,老师批改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117.你的字写得多棒呀!
1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的主题,教师的言行必然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会产生深远意义。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清楚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知道自己巨大的作用。认识到自己人格魅力在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方面起到的作用,然后完善自身,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良好效果。
1.1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道德行为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其世界观、价值观都未形成定型,受外界影响大,而老师作为重要的传道者,具有强大的力量。学生在学习阶段大都会效仿老师的为人处世,学习其一言一行。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的就是老师要作为学生的典范,学习的榜样,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据调查,大部分小学及中学学生在学习阶段,最尊重、最愿意去模仿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学生会潜意识地将老师的一言一行牢记于心,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非常巨大的示范作用。
1.2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强大的催化作用
优秀的教师并不只是在学科能力上给学生巨大的帮助,更是应该具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是和蔼热情、关心学生、爱护集体的典范。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一位教师可以体现出强大的集体意识、事业心、责任感,那么他就会影响一批学生,让学生在一个集体中接受群体的德育教育培养,集体的感化能力是强大的,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最大的影响力,为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起到强大的催化作用。
1.3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行为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具有强大的渴望和求知欲,才能真正的激发起内部的潜力。而一位教师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是一个能时刻激发学生内心学习动机的强大因素。当教师不断用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的时候,学生也会被老师崇高的理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打动,很快就可以把这一动力转化为学习力量,从迷茫、松懈的状态中走出来。所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道德行为产生巨大激励作用的强大因素。
1.4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健康心理起到良好的完善作用
现在的德育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希望弥补学生性格缺陷,让学生健全、健康的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出众的人才。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是一个心理健全、健康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例如,在遇到困难,情绪低落的时候是消极回避还是调整状态、迎难而上。这体现了一个老师面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人格魅力强大的老师展现给自己学生的将是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一面,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巨大精神动力,对学生健全、健康的德育品质有巨大的影响。
2 教师如何提高个人人格魅力
2.1 加强个人修养,言传身教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中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有很多学生在望着他。很多时候就可能因为一个细微的动作被学生看到了,很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个人品行的修养、提高,从小事情开始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面貌。其次就是注意约束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行,分清该做与不该做的事情,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只有教师注重这些言传身教的细节,才能身先示范,为学生做好示范。
2.2 尊重学生,以礼相待
让学生接受一个教师的德行,首先需要老师与学生要有良好的关系基础,而这种基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达成的一步就是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由于过去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并不重视学生思想,只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这样没有尊重的方式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真正尊重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以礼相待,这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可以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3 爱岗敬业,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其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个人价值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教师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没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全部的努力,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因此,只有教师做到爱岗敬业,将学生与教学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的时候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也只有这样的威信建立起来之后学生才能对老师的言行进行学习、模仿,老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在学生德育教育中起到作用。
2.4 规范施教,以德育人
我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约束,教师应该严格按照这些法律法规开展自己的教育工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变思想,不能一味的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个性,更不能只顾着追求高分,抹杀了学生的个人追求,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更应该关心爱护学生,用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只有这样以德服人,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产生作用。
参考文献:
生命教育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上个世纪中后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基本上在中小学广泛开设生命教育理念的课程学习,以期引导中小学生确立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珍惜和尊重生命、张扬与发展个性、挫折与逆境教育、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国大陆则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出现“生命教育”词语,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开始研究生命与教育的关系。当前,由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诸多原因,生命意识逐步渗透到人的内心,生命教育逐渐走进大中小学,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意识,显然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前提和基础。
近些年,生命教育理念备受教育学者和心理学者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质,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底蕴使其成为开展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加深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感受生命、珍爱生命,过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翟淑娟对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表明,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教师可以通过注重“教”“学”结合、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个性化教学评价来达到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的生命自由发展、凸显生命灵动的目的。
二、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1.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生命意识产生兴趣
相关研究表明,苏教版一至六年级小学语文用书中识字、课文、练习、习作这四个部分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共213篇,占四部分总篇数的42.39%,分别是识字3篇,课文132篇,练习65篇,习作13篇。可见,生命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15课《放小鸟》,作者用儿童语言精炼地表达了孩子对动物的爱护、对生命的尊重。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4课《做一片美的叶子》,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文中的语言优美,如“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等,无不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恩和热爱。
2.注重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构建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引导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课堂评价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直接影响。教师需要充分把握课堂这一师生情感互动的重要场所,通过课堂教学、课堂提问、课堂评价、课堂辅导,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生命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3.课外阅读和实践中丰富学生的生命情感
阅读不单纯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元素,而且阅读会影响人的一生,白岩松曾说:阅读是生命前行的动力,阅读是人生回望时的坐标。阅读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激扬人的生命和潜能。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推荐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共鸣的阅读书籍,在读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语文学习还包括课堂之外的各种体验式学习,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的机会,可以设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单元活动,通过游戏、演讲、绘画、情景剧编排等丰富多彩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生命意识,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人际互动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美好,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三、践行生命教育理念的思考
基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为更好地把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生命意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身体力行,关爱每一个学生。
其次,在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真正成为一名懂得学生内心语言的语文教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属于童年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记忆量增加,记忆的主要方式逐渐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的记忆转变,抽象记忆的发展也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因此,针对这一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
总之,要积极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使学生收获对生命的感悟、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生命特征,认识生命现象,熟悉生命法则,建立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小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广泛的对多元化生命存在的解读。比如,以自然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看》、《青海高原的一株柳》、《蒲公英》等,以动物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狼与鹿》、《天鹅的故事》、《金蝉脱壳》等,以人类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海伦·凯勒》、《永远的白衣战士》、《艾滋病小斗士》等。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命认知的重要资源,通过对不同生命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语文教学与生命情感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情感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同时,珍惜、尊重与热爱生命,逐步脱离自我中心主义,发展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的精神。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动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转变,由单纯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养成。语文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培养学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文化情感、审美情感在内的生命态度与价值观。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相吻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真善美、假丑恶等情感体验,将发展成为学生对生命的理性思辨,最终影响学生的心智、品性与道德,彰显学生的生命个性与追求。
(三)语文教学与生命践行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践行的教育。学生具备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地去履行生命存在的职责与义务,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别人的生命尽一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践行生命教育的关系在于: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思想,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进而激励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大量的实验证明:榜样的力量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学习力以模仿性学习为主,且喜好模仿受到尊敬、欢迎、敬佩的对象。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对小学生行为的示范与激励,不仅能起到对小学生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导向功能,其践行本身也是提升小学生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生命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应以建构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为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以苏教版为例)的梳理,笔者针对小学生生命认知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列举了相应的篇目。如下图所示:
教师在构建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时,可将其划分为“认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三个维度,整理相应的素材实施教学。合理的维度划分是生成教学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前提。
(二)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后,懂得了如何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和“先学后教,先做后学、以学定教、教为不教、不教而教”的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构建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的设计突出“问题化”,实现自学的智能化、思维化和可控化,使导学案成为学生自学的有效工具。
一、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是预习阶段的导航,也是课堂各环节的目的之所在,教师要做到心中始终有目标,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引领学生回顾目标的达标情况,教师要在阶段目标不达标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只有实现阶段达标,才能实现整体达标。目标的出示,可以开门见山,学生齐读、默读、多媒体展示,也可以创设情境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前置自学
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要挖掘生命的本能,依靠生命的本能。遵循“低入”原则,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抓住知识中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后,再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起点、用最直接的方式把内容问题化,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集,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发挥、充分思考。其核心是解决“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问题导学也可用课件,小黑板或板书。
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坚实的支持、清晰到位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去感悟知识。这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那样:再简单一些,让学生走进去,让学习变成学生做喜爱和最乐于于从事的事情,欢乐地、友爱的、有效地、这是最符合学生天性的事情。
三、展示交流
巧设任务,激起学生的创新动力。《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英语课的任务确定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和语言知识能力的增长点,设计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任务性强的多种语言活动任务。设计教学活动任务遵循五为主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攻” 。活动本身不在于设计得如何尽善尽美。相反,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活动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方便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
启动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大胆展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需要强调。只有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旺盛的创造力,实现自我,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强化这种内驱力给学生一个机会去展示,课堂便成为引力场,讲堂会升级为学堂,学堂会升级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殿堂。重点和难点由学生反馈出来,并由全班学生共同解决。本质上解放了老师,同时也在激扬生命。
评价理念:尊重为本,加分奖励,整体评价,分层加分。具体办法,不要打零分,从另一个闪光点,如态度,情感等加分,激励为根本。捆绑式加分,一人得几分,大家都得几分。分层加分,小组内一二号加一分,三四号加二分,四五号加三分。帮助别人会了,你要加相同的分。如帮助五六号,得三分。分数的运用,设计分数统计表,评价后由教师签字,各科汇总后由班主任签字,公布出来,每两周评一次优秀小组,每月评一次校级优秀小组。评价结果的运用,拍照片上光荣榜,选三好学生标准,即所在小组必须有一次是优胜小组,评价是外部驱动力。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尝试竞争的合作,形成点对点的帮扶机制与管理格局。主要解决前两个环节解决不了的内容而设置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前两个环节暴露出的问题、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设计合作探究问题,做到对教材有效的梳理与整合,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对感情进行提炼提升。新课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合作探究问题还应联系学生生活,焕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其生命成长。合作探究中,教师还需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充分的时间展示;教师适时的做好引导、点拨与点评,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回扣目标。
五、当堂测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个性差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完善现代教学体系,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些年,主体性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成为教育学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的新课题。主体性教学模式更重视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管理的灵活性,更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主体性教学,主要是挖掘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潜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1]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不仅在于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以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所承担的使命。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性教学,发挥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是现代大学生的典型特征,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环境要宽松自由,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任务决定了自主学习成为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三是以人为本是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主体性教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主体精神为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本质。在这个主体性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所需是进行大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它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性作用,还会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情况,适当地采用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的行为习惯,实现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以心理健康教学为载体,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参与性,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自选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自主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逐渐形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目标是培育、发展、完善人的主体性,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双方主体的自我实现。该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特点:[2]第一,教学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把教学内容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自身心理健康情况和对相关知识的渴望程度来进行自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指定教学范围,缩小学生选择范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述学生感兴趣的心理教育内容和热点话题,帮助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丰富度和实效性。第二,教学方案由学生自主设计。在制订教学方案方面,学生可以借助自身的人力资源和物质力量,提前准备好教学相关材料和教学方案,如教学案例、相关视频、情景剧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性工作,帮助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信息,发散学生思维,学会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发现不足并及时阅览指导。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教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结合教师的理性思维,共同合作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主体性作用,让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求知点和心理健康所需。第三,教学主体由学生做主导。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体验教学的主体感,进而营造一个高效、舒适的教学环境和人际环境,让学生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主体能力,为转化为自身潜能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
二、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重视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只有达到重视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双方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其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为主动汲取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状态;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的主体,主要发挥指导性作用,从原来的主动传授知识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逐渐达到自主学习的教学效果。[3]
1.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一个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教学内容,它需要师生双方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主动参与就意味着主动学习,主动获取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头脑意识中通过感知、努力和实践来进行;作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种互动式交流既提升了教学艺术又展示出人格魅力。
2.强化师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双方多向交流的互动关系,它需要在教学课堂上实现良好的互动模式,达到相互获取知识的目的。这种获取知识的关系,不仅包含言语的沟通,还包括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它要求学生能够配合老师,与老师产生更多的互动,是对学生意志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展现。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恰恰增强了合作学习的师生关系。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是让彼此看到对方的优点,并共同认同接受的教学感受。因此,实施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教师应增加交流的机会,集思广益,以达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共识。
3.营造全面开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以书本、黑板、多媒体为主的教学环境,采用以老师为主导教书、学生听书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进行了创新。在该模式中,学生作为主体,从头至尾、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从心理健康的问题出发,主动安排教学内容,并创新思维,不是将眼光放在标准答案上,而是要扩大范围;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适当采用课内课外、室内室外等方式,改变现有的教学空间,引进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拥有自由、广阔的教学环境,这些直接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的优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是不能分开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作为学生,需要教师针对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一方面,在实施教学前进行指导,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好深入分析、认真指导教案的工作,这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在整体的教学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地位,同时教师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参与尺度、课堂气氛以及教学内容是否偏离主题等环节,做好总体把握大局、定期引导、关键时刻及时补救等工作。
2.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主要参与主体。在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时,容易产生学生过于主体性或教师过于主导性等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现象。因此,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具体来说,首先要把充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保证学生在教学时间内有效地获取知识。其次,给学生营造思维空间。对于教学内容,学生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一种自学的氛围。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原则。
3.采用适当、科学的教学辅助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过程。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亲身实践,适当地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辅助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情境感染法。情境感染,作为一种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行为。二是活动竞争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心理实践活动中获取实践经验,强化理解,创新思想。
4.全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它非常重视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不同,在教学指导方面不一定就要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可以鼓励学生并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发挥。二是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到畅所欲言,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进而积极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5.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针对性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教学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要注重个性化和实用性。由于学生个体在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特色也会略有不同。实施该模式的宗旨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时提供策略和方向上的引导,因此应讲求实用。例如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节知识和技巧等。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时,要以人为本,注重区别对待。
四、结语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着主体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过程应不断完善。同时,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发展状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优势,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磊,蒋丽.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