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商贸服务业

现代商贸服务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16:00: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商贸服务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商贸服务业

篇1

一、搭建河西走廊物流集散平台,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甘肃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将张掖确定为地区性物流中心和甘肃省六大物流集聚区。在张掖建设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和保税区,可以为南、北两大高原资源交易和中东部工业品走向中西亚诸国搭建中转、集散和贸易平台。充分利用张掖立体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张掖工业园区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出台《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为契机,把张掖国家工业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玉水苑”作为发展生态工业的战略平台,面向内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采取设立“项目特区”、开辟“园中园”等方式,积极推进跨行政区划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区。以货物集散、中转和商贸服务为中心,把物流园区建设成为具有货物集散功能、商品中转功能、物流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及特色商品展示功能、旅游文化展示功能为一体的的大型综合物流中心,为高原腹地资源加工外运和国内外产业转移搭建平台。

二、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篇2

一、我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专业化的本质要求,相对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__年我县实现服务业增值*亿元,增长12.8%,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__年,全县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保险业完成保费收入2.5亿元,年增32%,房地产建筑额29.70亿元,年增长21%,金融保险、房地产良好的发展势头,体现了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对全县经济贡献不断提高。

二是生产业发展处在起步,结构逐渐优化。

我县生产业的发展主要以物流业的发展为代表性,且又分为生活性和生产性物流。物流业在我县现处于起步阶段,结构正在逐渐优化。目前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有邮政物流、烟草物流、食盐物流,这些主要是生活性物流,生产性物流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成品自运,没有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中剥离出来交给独立的物流企业运作,生产服务性物流成本较高,随着弘洲物流港作为第三方物流的界入,使我县生产性物流进入了发展时期。

三是传统的服务业不断提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传统的商贸流通业稳步提升,__年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33亿元,年增17.2%,城镇消费品总额__亿元,年增17.48%,农村消费品总额10亿元,年增1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__亿元,年增16.2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86亿元,年增27.86%。

服务业成为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20__年,我县从事服务业单位工作的人数12.31万余人,占我县全社会从业人数的30.9%,服务业就业门路广,吸纳劳动力强的特点,成为解决就业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四是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有力,服务业投资不断增大。服务业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天集商业广场、弘洲物流、皇庭大酒店、新区农贸市场、胜利南路农贸市场等一大批三产项目入驻我县,投入使用和抓紧时间建设。

政策逐步完善,对服务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我县相继出台了《__县商业网点规划》、《__县低炭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__规划概要》、《__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文件,有力推进了服务业发展。

二、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现实情况看,我县的服务业比重仍然低,发展速度慢,产业档次不高,已严重制约我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

六大问题,显现我县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规模总量不大,比重仍然偏低。近年来,我县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GDP保持较高增长,但服务业经济总量还是偏小,现代服务业占三产服务业比重在全省排位较后,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差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够高。我县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高。从现状看,服务业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行业较少,现代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一些大中城市服务业正在向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为主的产业转移,而我县仍然以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创意产业、服务外包和会展会务等新兴服务业还处在萌芽状态,发展不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业发展结构的优化和层次的提升。

三是生产业发展不快,满足不了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县生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偏低,目前有代表性的物流只能承担小量的全国各地整本、零 担、专线直达、往返运输、中转运输等第三方物流,增值物流延伸服务,已接近竣工的弘洲农副产品物流港作为三方物流企业的界入,弥补了我县储存、分销、配送、信息服务等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功能,但我县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偏低,是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与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目前我县制造业还习惯于自营物流,传统物流未剥离,即增加了企业产品成本,又严重影响了物流外包的发展。

四是服务业投入不足,招商引资仍待加强。在招商引资中,我县利用外资的项目仍然以一二产为主,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项目较少,相对于工业性投入,服务业投入明显不足,虽然我县服务业投入有所增长,但生产性的服务业投资及税收占比较低,房地产非生产投资和税收占比较高。

五是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我县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事服务业特别是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缺乏,缺乏高档次人才引进中介机构,缺乏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国有商贸企业改制后名存实亡,商务主管部门门庭冷落,年龄老化,专业性人才少,动作水平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六是发展认识不到位,体制仍需理顺。县委、县政府已认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但基层部门及少数领导在认识上不到位,没有把发展服务业放到重要位置,在服务业发展问题上抓什么、发展什么不明确,有争议或顺其自然,对发展服务业没有对其他行业考核显得重要,缺少考核职能部门。虽然有商贸局,政策配套不够,职能不能完全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当今社会服务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一是制造业呈现服务化的趋势逐步扩大;二是服务业结构内部的升级趋势日益彰显;三是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四是服务业发展的创新能力日俱增加。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分析

我县系__市的市辖县,自古以来被誉为“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是长珠闽三个经济三角洲的共同腹地,拥有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基础,丰富的综合资源,以及高密度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处长珠闽三个经济三角洲的共同腹地的特定区位优势,发展繁荣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大力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军山湖休闲旅游目的地,使服务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要把握发展思路。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__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实践“三思三创”为动力,以“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战略为主题,以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为目标,以加快生产建设为突破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充分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繁荣商贸物流业,努力增强我县“三产”的核心竞争力和聚集吸引力,使“三产”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二要坚持发展原则。(1)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使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在全县GDP的比重大幅提高;(2)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以新兴产业和市场化体系建设及发展为主线,重点发展生产业;(3)坚持产业联动的原则。要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一二产业,拉动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要做到商业布局合理,业态结构完整,经营行为规范,服务功能齐全,构建充满活力、竞争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全县商贸流通、物流服务发展格局。

三要明确发展目标。要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总体目标,通过“提速、提质、提能级”,到十二五末,把进贤建设成全市乃至全省,辐射周边的商贸流通、物流服务强县,所谓“提速”就是提升物流服务业发展速度,服务业每年投资增长18%以上,力争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占GDP总量的40%;所谓“提质”就是提升商贸流通发展质量,要打造商业品牌,要大力引进像华润苏果、国美电器、肯德基等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家企业入驻我县,要培育发展本地老字号企业。所谓“提能级”就是提升商贸、物流服务来发展能级,大商贸、大物流、金融、保险、休闲旅游要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对区域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要明显提升。

五、进一步加快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的对策思考和建议

我县工业化、农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给全县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的繁荣带来了新的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突出发展重点,打造发展优势,全面提升进贤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规划引导发展,以招商推进发展,以政策支持发展,以人才推动发展,以联动促进发展,以责任落实保障发展。下面调研组就加快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县商贸物流业繁荣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要更新发展观念。我们国家已经将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以经济和社会两个面层清晰地指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加快现代服务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实践“三思三创”的具体表现。要充分发挥商贸,服务职能部门管理作用,承担现代商贸发展调查研究、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综合协调职能,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合力,为繁荣我县商贸物流服务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商贸运行机制。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贸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建立以政府为引导,规范管理,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依照市场经济原则规范运作,积极扩大商贸企业经营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社会投资为主渠道的商贸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城内大商贸、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促进我县商贸物流服务业大发展。

三是要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业。我县发展生产业,要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要“抓手”,启动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拓展信息、查询、对接等服务功能,利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信息、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物流客户管理及公共信息服务支撑体系,为全县各类企业提供运力资源。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和个低运输户,积极引导全县现有个体物流服务通过转组成为规范性物流服务企业,扩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提高竞争意识,要鼓励企业物流外包,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实行企业物流业务剥离,将采购、仓储、包装、运输和产成品,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企业物流社会化,要综合考虑我县城乡布局,物流量分布和县城总体规划因素,以__及三大工业集聚点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制造服务业物流服务中心,以衙前、下埠、三阳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以__湖河蟹水产业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水产品物流服务业,以前坊茶叶果业为载体,重点培育茶叶果业物流中心,以县城新城老区商贸经济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商贸物流服务。

四是大力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更多资金、商品、人才,形成工贸一体,优势互补的县域商贸大格局,大力培育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培育和提高商贸发展主体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体宣传、整体促销,塑造独特的商贸文化和统一识别系统,打造商贸街区的整体品牌,提升商贸街区的知名度,通过政策引导 和资金扶助,形成一批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模式先进、影响广泛的老字号品牌群体,促进知名商贸街、知名商品、知名老字号相互依存联动发展。

篇3

一、肯定成绩,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几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我市商贸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服务业产出贡献平稳增长。去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09亿元,增长14.6%;实现地方税收3.34亿元,占全市地方税收的57.8%,服务业税收已成为全市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二是服务业内在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服务行业得到改造提升,生产业、现代流通业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较快,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南商贸中心建设已摆上议事日程,“千百镇连锁、万村放心”工程深入推进,城乡商贸联动发展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三是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实行服务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去年兑现资金300万元。崇仁温泉项目实质性启动,城南五星级酒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日趋完善,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旅游等重点产业都制定了专项规划。这些都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质态,还是服务业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4%,明显低于*市乃至*省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瓶颈”。二是发展档次较低。全市传统服务业仍然保持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占的比重还不高;高档次市场、服务场所缺乏,中国领带城退出了全省重点市场,全市没有一家可高水平地承办大型会议的酒店,也缺少大型连锁购物场所。三是准入门槛高。相对于其他项目,服务业的项目审批仍比较难,部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整体环境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开放度不高。相对于工业而言,服务业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在招商引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去年利用外资虽然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潜力空间较大,尚有大量工作要做。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外地商贸业进入会影响我市商贸企业发展的落后观念,对商贸业要不要对外开放上认识不一。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市商贸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说是事关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服务业发展将越来越深入,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服务业兴起的转折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标志着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目前,世界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发展都达到了三个70%,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产值70%,GDP增长70%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吸纳70%的就业人口。去年我市人均GDP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国际经验来推算,我市正逐渐进入一个服务业加速发展期,预示着嵊州服务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推进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工业发展到高端就需要有技术、有研发、有培训,到下游就需要有物流、有营销、有品牌,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在国际上有这样一种理论:没有研发设计的制造业是没有灵魂的制造业,没有现代物流的制造业是血脉不通的制造业,没有市场营销的制造业是盲聋哑瘫的制造业;缺少现代服务业支撑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必然是高成本、低竞争力。目前,我市的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等块状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把研发、物流、营销、贸易的水平搞上去,走出一条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推进与服务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没有服务业的高档次就没有城市的高品位。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更加活跃,从而推动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迫切需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迫切需要强化家政物业、物流配送、产业承载、旅游休闲、文化传播、社会组织等服务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旅游、居住和创业环境。

4.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增强地方可用财力的有效途径。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特别是对地方可用财力的增长,贡献较大。在现行体制下,工业企业中的增值税只有25%、企业所得税只有40%留在地方,而服务业中多数行业的营业税基本留在地方。去年,我市服务业上缴地方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57.8%,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全市地方财政增长的新“引擎”。事实证明,加快贸易服务业发展,对巩固和扩大税源、促进财政增收至关重要。

5.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服务业占用能源、资源少,创造的绝大部分是绿色GDP。大力发展旅游、会展、商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提升产业层次的切入点,也是有效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增长点。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加快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6.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服务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吃饭、住房、旅行、购物、健身、文化娱乐、教育等多个方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紧密相联。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向高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更好地满足和扩大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服务业门类多、就业弹性大、就业方式灵活,能够有效地开辟多元就业空间,所以服务业是人民群众创业的大舞台,也是城乡居民增收的主渠道,更是改善民生的大平台。

总之,发展服务业有广阔天地,是大势所趋。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像重视工业那样重视服务业,像抓工业项目招商那样抓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做到服务业与工业经济一起部署、一起督查、一起落实,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保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态势。

二、突出重点,创新实干,快速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当前,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正面临着极好的机遇。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深入,国际服务业转移步伐加快,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使我国日益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从国内来看,服务业大发展、大提升的历史机遇期已经到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省里建立了“三个三”财政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求加快推进我省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市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这充分体现出各级政府对发展服务业的日益重视和迫切要求。从我市实际看,我们有甬金高速和上三高速在嵊州互通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有万年小黄山、千年剡溪、百年越剧等历史悠久、山水秀丽、人文荟萃的资源优势,有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经济基础。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总的要求是要围绕“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工作主线,紧扣“创业实干强基础,创新发展求突破”的要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服务业,突出要抓好四个重点。

1.抓重点区域。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是要抓住嵊新组团集约发展的历史机遇,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快城南新区的建设,形成新的商贸、居住、物流、市场以及企业总部,同时要积极推进旧城商贸业提档升级和开发区功能完善。五大集镇要抓住中心镇扩权的机遇,加快中心镇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与市区互补的良性发展局面。

2.抓重点产业。服务业涉及到的产业非常广,必须立足我市经济社会的实际和产业基础,在重点产业上予以突破,一是加快发展生产业。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市委全委会要求,加快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启动;要大力发展家电厨具、机械电机等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法律、咨询、评估、策划和劳务中介等中介服务业;要积极发展企业总部、房地产业、楼宇经济,并通过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培育工业房地产市场。二是加快发展农业要素市场。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依赖科技研发、市场信息、物流配送等各方面的有效支持。要积极推进茶叶市场、花木市场和农批物流中心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服务支撑。三是加快发展以商业为主的消费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引进国内外的知名商贸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区域商贸中心区和商业街、步行街、特色街建设,加快经济型酒店建设,带动特色休闲服务业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旅游业。要利用好我市山水风光、地域文化以及民间工艺、传统饮食等特色,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观光等相关产业。

3.抓重点项目。发展服务业与发展工业一样,没有项目,工作就没有抓手,增长就没有后劲,开放就没有载体。要借鉴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成立商贸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机构,落实专人和工作经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破解资金瓶颈。项目一旦确定,要抓紧开展前期准备,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启动建设,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早出成效。在商贸流通业中,重点抓好五星级宾馆、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花木市场、茶叶市场建设、浙东农批二期扩建工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启动建设。在旅游业中,要加快百丈飞瀑景区和王羲之故居旅游区建设,做好“山水越剧之旅”文章。重中之重要抓好崇仁温泉项目,这是我市旅游业突破的重要抓手,要集中力量,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出形象。

4.抓重点企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在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社区服务业等行业中,力争都能形成一个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这个龙头既可以是本市的企业,也可以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对于这些龙头企业,既要引导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形成其龙头地位和作用,也要通过政策加以扶持。

三、优化环境,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最具竞争力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环境的优劣,思想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转换。

一要转变观念。加速发展服务业,关键是要转变观念。一是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坐井观天没有思路,闭关自守没有出路,要敢于创新,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要树立开放的理念。要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鼓励外来资金投资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企业;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三是要树立服务的理念。对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对服务业企业要做好引导、扶持工作,指责少一点,扶持多一点,制约少一点,服务多一点,着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和谐健康发展。

篇4

(一)主要目标

2009年,全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2)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4)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6)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7)重点建设区领导挂钩的19个总投资76.6亿元的服务业重大项目。

(二)重点行业目标

1、商贸服务业。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连锁经营销售额分别增长18%以上;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和升级改造连锁农家店75个,创建绿色市场1家,创建市级社区商业示范区1个;新建专业合作社3家,新建为农综合服务社13家,其中创三星级为农服务社4家,新建、改扩建农贸市场各1个,培训农产品经纪人250人。

2、物流服务业。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实现物流业总收入增长15%,物流业总成本降低1个百分点;实现邮政业务增长7%。

3、金融服务业。实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5%,消费信贷余额增长20%。

4、旅游服务业。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亿元以上;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建成国家AA级风景区1个;金牛湖风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风景区。

5、房地产业。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房地产投资增长15%,房地产交易额增长6%,其中存量房交易额增长3%。

二、战略重点

依托我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按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战略定位,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完善提升消费业,积极拓展生产业,围绕建设现代商贸业集中区、现代物流业集中区、生态旅游业集中区、环保服务业集中区,着力打造发展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三、工作举措

(一)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带动和支撑作用,重点跟踪19个总投资76.6亿元的服务业重大项目。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沿江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服务业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区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区商务局局长和区发改局分管局长任副主任。明确园区、街镇、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为项目推进工作的责任主体。区机关部门和相关单位按其职能对项目推进工作实行分工负责、责任包干。对每年列入区及区以上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实行区领导挂钩推进责任制(2009年度区领导挂钩服务业重点项目安排见附表)。建立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督查体系,由区大项目督查办公室对服务业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责任主体和区机关职能部门服务推进项目情况实施专项效能督查并定期通报。建立服务业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对区政府确定的年度服务业重点项目,实施月推进、季点评、年考核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例会,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项目推进有关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及时协调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每季度对服务业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汇总,通过会议或文件形式通报全区。年底根据目标要求实施考核。

(二)加快生态旅游集聚区建设

以金牛湖核心景区为突破口,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金牛湖景区大投入、大开发、大发展,打造江北一流休闲度假景区,全力创建国家AAAA级风景区。同时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继续创建AA级以上旅游景区,加快旅游酒店提档升级,建设四星级以上酒店1-2家,精心组织《茉莉花》雨花石国际文化旅游节,建设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与现代都市特色相融合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三)加快物流集聚区建设

以*化工园物流基地为核心,加快西坝港区液体和固体散货码头建设,加快管道、罐区、园区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速形成以码头、罐区、仓储区为主体的现代化工物流框架,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物流企业,完善集聚区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江北口岸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就地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加快包括中瀚钢材、金盛建材在内的沿江北大道物流园区建设,构建化工、钢材、建材多产业的江北现代物流集聚区。鼓励扶持驻区大企业南钢、扬子物流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现代商贸业中心区建设

着力打造相对集中的城市商贸功能标志区,全力推进金宁广场、十村广场两大商贸中心区建设,建设和完善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商贸大市场建设,大力引进连锁、专营、直销等新型业态,推动全区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形成以商贸中心区、专业大市场、特色商业街为支撑的商贸流通新格局,显著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形成辐射能力较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扩大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

四、加大对服务业的服务力度

(一)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大力扶持金宁世纪、宝润、仁和市场、中瀚钢材、金盛建材、金牛湖风景区等重点三产企业,对全区销售收入30强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二)建立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建立与我区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加强对企业在政策、信息、融资、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帮助,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充分利用《茉莉花》雨花石国际文化旅游节、重洽会等重大活动,结合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以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作为重点招商领域,高水平策划、包装项目进行对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协调

篇5

二、重要意义

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既是事关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当前,加快我镇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是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工业提升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镇化发展,塑造城镇品牌的重要路径;更是全面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三、总体目标

全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5.5%,到2012年达到2.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2.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8400人以上,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8%;到2015年达到3.45亿元,占GDP比重力争达到34%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9500人以上,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0%;到2020年全镇服务业增加值6.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7%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1000人以上,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5%以上。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重点

(一)加快发展休闲餐饮业,打造休闲餐饮胜地

我镇将抓住机遇,发展餐饮业,帮助农民创收并积累财富。重点做好以城北工业新城休闲餐饮业和*休闲山庄为龙头的餐饮业。发挥双塔底的城郊交通优势、*的高山蔬菜优势、闲置农舍优势,把上余土鹅、土鸡、胴骨等知名农家菜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开来,促进休闲餐饮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城北现代物流集散区

1、加快建设物流中心,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城北工业新城物流中心建设,满足市区、上余镇集镇及城北工业新城的物流综合需要,同时辐射本省、江西、安徽、福建等地,形成江山城北工业新城物流集散区。

2、加快完善交通设施,着力构建物流枢纽。依托江山火车站、黄衢南高速、46省道等,形成我镇出入中原腹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南北快速通道的关节点。

(三)构建城北商贸商务名镇

依托原有城北工业新城的发展基础,深化规划布局,优化功能档次。按照做精做特的要求,加快改造和提升,有序推进特色集镇建设。大力扶持商贸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总、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积极引进大型连锁企业来我镇设立中心店和分店,大力支持本地商贸龙头企业建设生产资料加工配送中心、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实施跨地区经营的总部经济战略,带动我镇商贸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构建面向周边县、市、区的商贸服务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大型商业网点建设,大力发展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

(四)做好城北工业新城招商引资工作

篇6

一、充分肯定我市20*年商贸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20*年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刚才,*同志具体进行了总结。我认为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商贸服务业继续保持稳健较快发展。去年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对商贸服务业带来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我市商贸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列金华市第一位;第三产业增幅达到了14.7%,列金华市前三位,占GDP的比重与2007年相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加大。二是编制了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确定了"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商业网点总体布局,为我市今后商贸服务业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三是重商、兴商氛围进一步浓厚,制订出台了《*市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的补充意见》等扶持政策,不断加强对商贸服务业发展支持,进一步营造了良好氛围,"商贸新市"目标扎实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不断理顺的结果。去年,市委、市政府针对商贸服务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对商贸服务业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整与理顺,将原由经贸局行使的内贸管理职能和原有发改局行使的服务业发展管理职能划归对外经济贸易局,增挂市商务局牌子,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商贸服务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明显加强。二是商贸服务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市商务局、世贸城、有关职能部门、商贸服务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尽心尽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商贸服务企业、商贸经营者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压力,迎难而上,经营状态良好,社会责任强,带动了全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各镇乡街道、部门单位支持配合的结果。去年以来,各镇乡街道、各机关部门单位对商贸服务业的重视不断提高,积极配合商务部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为繁荣发展我市商贸服务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在2009年工作中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我市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商贸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

商贸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活。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之下,商贸服务业已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力量。具体来说,商贸服务业的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商贸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次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主导产业,也就是说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商贸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市去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受到的影响小于金华其他县市,这其中商贸服务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商贸服务业是改善税收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实现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服务业主体税种营业税的80%可留成地方,20%上缴国家;而工业主体税种增值税的75%要上缴国家,仅有25%留成地方。这说明相同的产值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更大。我市近年来地税收入增幅名列金华市前列,去年达到了金华市第一;财政税收结构不断改善,地税比重不断提高,去年底达到了近58%,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前几年我市工业相对于其他县市来说是有差距的,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还是商贸服务业。因此,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对巩固和扩大税源、促进财政增收至关重要。三是商贸服务业是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渠道。商贸服务业就业领域多、弹性系数高、就业门槛低,是就业的天然"蓄水池"。据统计,每增加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既可以直接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又可以不断满足人们各种物质文化需求,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我们工作中得到真正的落实,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五市"建设目标和"兴工强市"、"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就是要在着重发展工业的同时,加快商贸、影视等服务业发展,从各个层次、各个层面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这与工业强市是不矛盾的。所以,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五市"建设目标和"兴工强市"、"一主多元"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一主"与"多元"的关系。现阶段,我们必须把"兴工强市"放在首要位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市奋力追赶目标的实现。因此,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包括镇乡街道主要领导和综合部门主要领导一定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发展工业上,同时统筹兼顾商贸服务业、农业等发展,做到重点带动整体。市级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则要把全部精力放到分管工作和职能工作上,切实承担起分管之责和履行好职能义务,紧紧抓住当前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全力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当前来说,主要有三个机遇:一是国家政策调整的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省对有关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从以外贸为主转到了内、外贸并重,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举措。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都为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最近,省里进行了机构改革,组建省商务厅,将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的职责、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内贸管理和对外经济协调职责整合划入省商务厅,和国家对口了。从中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这方面,我市已先行一步,下一步要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调整到位,不断强化商务部门的力量。二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工业基础逐步夯实,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功能和框架不断拓展,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三是商贸服务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机遇。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较早,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有了解放路小商品市场。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市振兴路服装街等传统商贸服务业保持健康发展,专业市场群、现代物流等新兴商贸服务业逐步兴起,商贸服务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应该说,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较好、空间很大、前景广阔。全市上下要正确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机遇,切实改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观念,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举措,推动我市商贸服务业上台阶、上水平。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持续推进商贸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

商贸服务业内涵丰富、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加快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必须抓住重点,依靠重点行业、重点板块的突破,带动全市商贸服务业大提升、大发展、大跨越。

1、强化规划引导,全面实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去年我市在整合过去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出台了《*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2020)》,提出了"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商业网点总体布局,即以城区商业中心为主,横店镇、巍山镇、南马镇为城市商业副中心,其他各镇乡的区域商业中心为节点。规划出台后,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否则规划就只是一纸空文。要全面组织实施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网点布局的引导作用,引导全市商贸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规划调控,引导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扩大规模、集聚发展的原则,加快市域商业中心和各镇乡区域商业中心建设,推动我市商贸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2、提振消费信心,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也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市场需求不足是最为突出的矛盾,拓展市场需求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中央、省、金华市都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工作,已经出台并将出台一系列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因此,我们要从提振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农村消费和促进城市消费,努力挖掘消费潜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把居民的消费潜力有效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要认真贯彻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在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有钱消费"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拓宽消费空间,健全完善商贸服务流通网络包括加强农村消费网络建设,为扩大消费打开通道创造条件。要积极拓宽农村消费市场,加强放心店建设,出台优惠促销措施,扎实做好"家电下乡"工作,激发群众需求。

3、突出集聚发展,持续推进重点市场建设。发展商贸服务业,必须抓好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培育,着力抓好白云商贸园区、江北新城区和老城区商业网点建设。对白云商贸园区发展来说,要持续推进专业市场群建设,促进世贸城、国际建材装饰城稳步发展与繁荣兴旺,积极扶持国际汽配城、国际缝制机械市场、国际采购中心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不断做大做强专业市场群。对江北新城区发展来说,要以江北大卖场和甘溪路商业街项目全面展开为契机,积极发展包括商务、商业、娱乐、餐饮等商贸流通项目,加快江北新城区商业网点布局及基本商贸服务设施建设。对老城区商业网点建设来说,要积极做好东门菜场等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挖掘振兴路、中山路、张府前巷等特色商业街的发展潜力,加大老城区原有市场和商业网点的改造、提升力度。

4、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加快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培植一批重点商贸服务企业。要结合"*人经济回归工程",积极引进商贸服务项目,尤其是要大力引进知名商贸企业入驻我市,促进我市商贸服务业从中低端向高端化发展。要对商贸服务行业进行分类,每个行业确定5-10家重点企业进行培育,不断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商贸服务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鼓励和支持重点、成长型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加快规模扩张。要积极引导商贸服务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服务标准的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实行规范服务、品牌服务、创新服务,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要鼓励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大企业、大集团主辅分离,在发展好主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业。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加快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商贸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要深刻认识商贸服务业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地位,把商贸服务业摆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的重视和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市"商贸新市"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研究、指导整个商贸服务业发展,及时协调解决商贸服务业发展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市商务局作为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抓总"部门和党委、政府的参谋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以外贸为主向内外贸并重的方向转变,从服务工业企业外贸出口为主向服务商贸服务企业转变,从行业管理为主向行业管理和服务企业并重转变,不断加强对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要支持组建商贸服务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秩序维护、行业自律、信息沟通和加强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其他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在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中有所作为。各镇乡街道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商贸服务业发展与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加以推进。

篇7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亿元,同比增长%,但与工业经济相比,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却不升反降,在—年分别下降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年又继续下降个百分点,仅占GDP的%,低于全国%、全省%的水平,在市个县(市、区)中排名倒数第一,服务业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短腿”。区域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业是其重要支撑,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这不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深化兴工强市战略、推进工业提升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从产业发展沿革看,服务业与工业始终是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的,推动工业集群集约发展,取决于物流、商务、信息、科技等生产业的支撑和配套水平。年,工业占GDP的比重达%,且工业产业%以上是制造业,在提升发展过程中,对服务业的需求更大、更迫切,加上服务业的营业税百分之百归地方,这对于增加地方财力贡献比较大。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兴工强市战略、推进工业的提升发展,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区域合作,抓住机遇,抢占先机,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仅靠内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立足市情实际的基础上,确立“跳出看、跳出发展”的思路,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统筹谋划的发展。要在不断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内力的同时,抓住机遇,抢占先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借力发展,做到内外并重、齐头并进,做好借势发展、错位发展文章。要放眼三省边际乃至全国来谋划,加强地区间区域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构筑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市,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围绕城市定位,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现代服务业具有门类广、领域宽、劳动密集度高的特点和回报快、带动力强的行业优势,在推进“两创”、统筹城乡发展上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年,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可以说,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环境营造、产业集聚、城乡沟通、人才培养和增加消费等功能起着基础媒介和桥梁作用。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围绕城市定位,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市,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和抓手。

二、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和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按照“立足、依托、辐射”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发挥比较优势,构建政策“洼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行业集聚和产业提升,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1、定性目标。就是要打造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致力构建“两地一城”,即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构筑三省边际现代物流集散地、建设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

2、定量目标。一是到年的主要目标。到年,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亿元,年均增长%以上,占GDP的比重达%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以上。二是到年的展望目标。到年,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使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使成为三省边际地区一流的休闲旅游胜地、重要的现代物流集散地和商贸商务名城,从而真正形成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

四、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1、总体布局

结合市域总体规划“一心三区”的市域空间结构,科学确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为“一主两副三点”。“一主”即以城区为核心商圈,主要是强化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两副”即以、为两个服务业发展副中心,主要是进一步增强中心镇联系城乡发展的服务功能;“三点”即以、、保安为三个服务业发展重点乡镇,主要是以旅游业为重点发展方向,配套相应的旅游接待等商贸商务功能。

2、“两地一城”重点项目空间布局

一是旅游业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突出抓好“一中心三景区”建设。“一中心”,指旅游接待集散中心;“三景区”,指山—、关—宅和—等三大核心旅游风景区。

二是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空间布局,突出抓好“二区四中心七市场”建设。“二区”,指在城南开发区重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在镇重点规划建设边际现代物流集聚区。“四中心”,指综合物流中心,边际综合物流中心,危化品专业物流中心,城北工业新城物流中心。“七市场”,指边际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农贸城),市场,汽车综合市场,商贸城,装饰材料综合市场,边际农资交易市场,家居市场。

三是商贸商务业空间布局,突出抓好“一核四街五点六中心”建设。“一核”,指大南门核心商圈。“四街”,指四条特色功能街区,包括路金融科技中介商务街、路特色餐饮街、解放路服装鞋帽精品购物街及市心街传统老字号商业街。“五点”,指五个大型商业网点,包括振辉?财富中心、时代广场、旅游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和购物中心。“六中心”,指六个商务休闲中心,包括和商务休闲中心和生态休闲中心、职教中心及会展中心。

五、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结合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按照“立足、依托、辐射”的要求,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带动,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行业集聚和产业提升,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要围绕“一主两副三点”(即以城区为主核心商圈, 为发展副中心,保安为发展重点乡镇)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两地一城”,概括起来即三句话:一是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二是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三省边际现代物流集散地;三是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建设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

1、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致力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一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当前要全力以赴抓项目,以山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契机,加强山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大地貌保护开发,加快 村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提升三大核心景区的品位和档次。同时,要积极探索完善乡村旅游开发机制,重点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二要加大旅游配套产业建设力度。要在解决“游”的同时,加大“吃、住、行、购、娱”五要素相关配套产业建设,着力提升休闲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发展景区接待中心、经济型酒店、乡村旅馆等特色住宿业,引导鼓励金三角度假村等现有酒店进行改造提升,重点培育中外特色餐饮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饭店集团来江投资创办高星级饭店,提升宾馆餐饮业的档次。三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要创新营销方式,安排专人,集中精力,在抓好传统营销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展活动、媒体、节会营销,通过举办节、在央视做广告、参加旅交会、发放旅游消费券及开展“人游”等活动,进一步打响“千年古道?锦绣”的旅游主题品牌,努力提高旅游经济收入。四要加大行业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注重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尤其要抓好导游、营销和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进一步提升对外的旅游形象。

2、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致力构筑三省边际现代物流集散地。一要积极培育区域性物流中心。重点要加快建设综合物流中心,满足城区物流综合需要,同时辐射本省、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形成省际间连锁配送基地。启动建设边际物流中心建设,满足中部特色经济区等重点工业平台开发以及木业家居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物流配套的需要。谋划建设危化品的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满足化工原料及产品的输入输出与仓储需要,并承担三省边际地区的危化品转运。超前谋划建设城北工业新城物流中心,满足城北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的需要。二要大力培育特色专业市场。依托的消防器材营销网络和产业优势,规划建设市场,并通过市场吸引市外现有消防器材大企业迁址集聚,把消防器材产业真正培育成为“市场、制造”双强产业;依托木材产业集群优势,规划建设家居交易市场,为打造中国木业家居和木门之都提供平台支撑;依托边际区位优势,规划建设边际农资交易、农贸城和汽车综合交易、商贸城等市场,充分发挥特色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三次产业有机融合、互促共进。三要着力培育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向重点物流中心、大型专业市场等重点物流园区集聚,大力支持总部型物流企业建设;整合现有货运企业和营运车辆等资源,鼓励引导骨干龙头企业实行主副分离、服务外包,积极支持有实力、有意向的公司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市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力度,提升区域物流业发展档次,推动物流业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同时,探索发展提供物流发展规划、信息咨询、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的第四方物流。四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优化公路、铁路、水路等物流联运网络,构建三省边际交通枢纽。依托电气化铁路、南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等现有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杭长客运专线,谋划建设广丰——遂昌高等级公路等省际通道,促进运输服务与物流发展有机融合。

3、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致力建设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一要着力培育生产业。重点发展金融、科技、中介、会展、职业教育等服务业,以有效降低商务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要想方设法吸引市外金融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市内金融机构扩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要围绕“4+X”重点培育产业,着力抓好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完善服务体系,重点培育投资管理、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担保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中介服务水平;要整合现有节会,以举办节为契机,不断推动大型会展业加快发展,努力扩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依托职业中专和职教中心加强技术工人培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要大力推进核心商圈建设。要按照“宜精不宜滥、宜少不宜多”的原则,积极谋划建设大南门核心商圈和路、解放路、市心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培育壮大商贸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总、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大力引进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企业来江设立区域性总部及中心店,支持万商控股、左邻右舍等本地商贸龙头企业实施跨地区经营的总部经济战略,带动区域商贸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三要优化完善商务休闲功能。着眼于优化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在城南规划建设企业商务办公集聚区,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设立总部研发办公写字楼,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大楼。完善城市商务休闲游憩功能,分期规划建设休闲中心、商务休闲中心等,把城区建成以山水为基调的最佳休闲商务区。依托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在、、等经济、旅游重镇,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中心。

六、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发展,省委省政府还于去年专门召开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扶持政策,可以说,今后一个时期是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大扶持,重点突破,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全力开创现代服务业工作新局面。

1、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关键要澄清两个模糊认识:一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会不会冲淡主攻工业的氛围、削弱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工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工业的支撑,现代服务业没有工业的支撑就很难得到快速发展。反之,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求现代物流、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提供相应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工作中,必须始终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在优先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今年,我们将编制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及扶持政策,或许在干部群众中会造成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认为去年着重抓工业提升工作,今年又转为抓现代服务业,会不会冲淡主攻工业的氛围,这个要做好解释说明,市委、市政府一直强调“兴工强市第一战略、工业经济第一经济”,这是很明确的,也是不容动摇的,要始终坚持一切围绕工业、一切服务工业、一切服从工业。二是突出休闲旅游、现代物流、商贸商务三个重点是不是其他服务业就不发展了。应该说现代服务业的涵盖面很广,但还是要突出发展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当然,在突出重点培育提升的同时,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发展房地产、特色医疗、职业教育、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等有基础、有特色的服务业,做到统筹兼顾,以点带面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提升,着力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如为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政府于去年出台了“房地产条”政策大力扶持培育,今年月的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

篇8

江苏省建湖县在上述认识转变的基础上,实践中抓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工作,我们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抓生产服务业培植,提高制造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配套水平。

工农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重视为其配套的生产服务业的培育与推进。生产服务业是未来制造业战略升级的一个重点方向,未来制造业的生产,不仅是物质产品,更是服务产品,产品的价格有70-80%来自于服务,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特别是面对企业商务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发展由制造业延升形成的生产服务业成为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一是培育区域性的物流中心。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带动力强。二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三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系统。四是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不断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撑。

二、抓商贸流通业扩张,壮大经济实力。

充分发挥流通直接面向市场,对其他产业的先导性作用,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做好服务业,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培育发展特色商贸服务业,以核心商业区为中心,推进商贸流通业区域的扩张。加快流通经营业态的创新与整合,引进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能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注重运用新的营销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引导其向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过渡。大力支持商业企业与外资商业的合资合作、开拓县外市场,构造良好的市场平台。

三、抓新兴服务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大力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信息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力打造湿地生态旅游品牌,打造水乡风情旅游品牌,将建湖旅游定位于休闲观光度假、观赏湿地景观、体验水乡风情上,以“水”为核心,带动景区建设的大发展。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城建、土地招商活动,吸纳大客户来湖投资房地产。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1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4万人。

篇9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率先发展”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法制化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期,以优化服务业结构、完善服务业功能、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带动,构建起集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业、现代金融业、现代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商务总部经济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区域,国际物流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型和高经济增长型旅游区,北方重要的临空商务区。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6亿元,年均增幅2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0%;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0亿元以上,引进项目全部达到或超过*区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规定。

四、重点任务

(一)以融入滨海整体发展为契机,实现“四个突破”

1、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现突破

(1)在总体规划中突出服务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融入滨海新区服务滨海新区的战略高度,积极发挥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导向性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20*年,全面实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和《*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方案》,落实《*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2)培育“214”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两大优势主导行业,全力构筑信息产业的先导地位,充分挖掘旅游业、金融业、商务及总部经济、房地产业四大潜力产业的后发优势,形成主导产业支撑、先导产业引导、潜力推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2、在构筑经济板块方面实现突破

(1)打造军粮城散货物流园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湖旅游区、海河智慧城、*软件园9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项目、人才、资本“四集聚”的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经济板块。

(2)20*年,按照规划全面启动军粮城散货物流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软件园5大服务业经济板块的建设,企业入驻占地面积平均达到30%,*湖旅游区按总体规划批复的实施进度进行20*年-2010年的规划建设;完成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海河智慧城3大服务业经济板块的规划。2009年,完成军粮城散货物流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软件园5大服务业经济板块规划建设总量的50%,企业入驻占地面积平均达到50%,同时,规划筹建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海河智慧城3大服务业经济板块。2010年,完成军粮城散货物流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软件园5大服务业经济板块规划建设总量的70%,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海河智慧城3大服务业经济板块规划建设总量的50%,9大服务业经济板块企业入驻占地面积平均达到60%。

3、在创新招商选资方面实现突破

(1)树立科学招商的理念,严把项目质量关。招商选资项目要符合经济板块规划与产业定位,要体现出“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的优势与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服务业集聚区承载的不同功能,实施以产业定位为导向的招商战略,把规划招商、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全面推动由单项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从低效益招商向高效益招商的转变。20*年,引进10个亿元以上,其中3个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2009年,引进15个亿元以上,其中5个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2010年,引进20个亿元以上,其中8个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

(2)树立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提高服务业对全区经济、社会的贡献率,用国际化眼光重新审视*区的定位,努力挖掘和彰显人文、科技、旅游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投资者营造出与世界接轨的平台。20*年,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增强招商选资力度的关键环节来抓,建立重点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和完善对服务业发展和重点项目扶持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4、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实现突破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发挥重点项目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引进国内外知名度高、实力强的企业参与我区重点行业的改造提升,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积极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

(2)加快推进续建、新建项目的建设速度,促使项目早竣工、早投产,积极推动拟建项目落地速度,加快在谈项目进度。20*年,要全面推行重点项目挂牌服务和督办制度,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对占用土地不开工、不建设的,该收取土地占用费的收土地占用费,该依法收回的依法收回,以此促进项目投资方早投入、快投入。20*年—2010年,确保新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每年达到10个以上。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增强“四个功能”

1、增强现代物流服务功能

(1)落实军粮城散货物流园区控制性详规,加快园区建设。1年内完成1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2年内完成码头疏浚扩能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3年内在园区内注册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物流企业达到5家以上,依托钢铁和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钢铁物流和内河运输功能,5年内成为海河下游重要的钢铁仓储物流基地。

(2)结合外环线补圆,规划提升大毕庄商贸物流区,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争取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工程,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提升和改造区域内现有物流行业,全面完成大毕庄物流区的产业与功能定位,建成服务滨海新区、辐射三北地区、面向全国的商贸物流基地。20*年,依据规划完成布局结构调整,2009年,完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基本完成规划区内整体新建和旧区改造提升。依托现有专业市场的改、扩建以及引进和建设新的专业化市场,提升和完善区域的商贸流通功能。力争每年新建营业额5-10亿元的各类专业化市场2个以上,使该区域成为全市最具实力的十大商贸物流区。

(3)做大做强物流企业集团,20*年,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业集团4家,2009年,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业集团6家,2010年,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业集团8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结点丰富的物流网络。

2、增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1)加快*湖基础设施建设。20*年,完成京津塘二通道出口、*湖浚深、西区挖湖等工程,启动西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万科体育运动公园、社区学院、水域天城等一批拟建项目落地开工;2009年,建设实施沿湖综合配套区项目,推动环球产品交易中心、宝龙集团商业广场、亚洲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东区商住区建设;2010年,形成东西两湖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商务商贸综合配套区形成规模,初步建成天津市新的重要的生态居住区、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的高档配套服务区和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区。

(2)以*湖旅游区为龙头,大力整合、深度开发我区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构筑都市风情、休闲文化、温泉度假、农业观光、现代工业、现代商务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区历史文化资源,拓展文化旅游,到2010年,基本形成农业休闲旅游区、农家乐旅游点,海河沿岸休闲文化特色旅游区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体系。充分体现大型商贸设施异业聚集效应,形成集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业态新型旅游模式。

3、增强金融保险服务功能

(1)优化市场结构,培育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大力促进金融保险业向科研、生产和环保领域渗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

(2)积极发挥保险业在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年金管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服务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养老、健康等各类专业性保险公司。使金融保险业成为我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快服务业经济板块集聚金融机构的步伐。在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中心城区金融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好华明商务区金融板块,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筹备*湖金融区。到2010年,我区要成为全市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高效承载区域。

4、增强服务外包服务功能。

积极承接国内外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全面提高我区服务外包产业整体水平,把服务外包作为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好,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端的服务区域。20*年,全面启动软件园项目建设;2009年,以万新(张贵庄)金融商贸组团、航空城临空产业组团、高新技术产业组团的规划建设为基础,积极引进、培育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外包主体;2010年,基本完成软件园建设,打造我区以IT产业为基础的强大的服务外包功能。

(三)以城市化发展战略为主线,完善“六个体系”

1、完善信息与科技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我区信息服务业能级和竞争力,加快“数字*”建设步伐,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壮大软件产业,拓宽服务领域,形成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全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到201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一批专业化信息平台,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专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企业5家。

2、完善商贸流通体系

(1)打造不同特色的现代商贸集聚区,全面提升各类专业化市场的集散辐射水平,培育以农副产品、钢材、建材、轻工产品等专业化市场为主导的现代贸易平台、构建辐射周边的大型专业化市场体系。3年内新建扩建8个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市场,其中新建扩建2个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6个生产资料及工业产成品市场。

(2)以万新(张贵庄)中心城区、华明新市镇、军粮城(无瑕)新市镇、新立(么六桥)新市镇、大毕庄新市镇、*湖旅游区、航空城等功能区的规划建设为契机,打造各个区域的现代都市型商业中心。3年内新建5个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营业额达到10亿元的大型商业中心。

(3)以“三进工程”为契机,加快培育大型连锁龙头企业和大型配送中心,积极发展各种新型商业模式,着力提升零售商业能级和业态水平,大力发展便民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到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以国际轻工商贸城、不锈钢市场、天津滨海钢材交易中心、金钟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各镇街乡各类专业化市场为骨干、以新市镇、社区(村)商业中心网点为网络的各具规模、功能完备、相互配套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全面实现“三进工程”连锁经营全覆盖、全连锁、全达标的目标任务。建成1条国家级商业街,3条市级商业街。

(4)到2010年,以华明商务区、新立商务区和机场临空商务区的等大型商业设施和重点商业项目的陆续投入运营为标志,同时结合海河经济带综合开发,沿海河发展商贸服务带,形成商务商贸和产业配套服务区,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开放型商务商业体系。3年内建成五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以上酒店5家;营业面积达到5000—10000平方米餐饮设施3家。

3、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规范发展,努力提高中介机构执业水平,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门类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购买服务,扶持中介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和培养中介服务知名品牌,促进中介服务业集聚发展。3年内培育引进50家以上包括法律、公证、会计、审计、税务、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服务、证券分析与咨询、市场调查、社会经济咨询、房地产、广告业、职业中介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

4、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依托市场机制,加快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3年内,以*湖旅游区为载体,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进3家以上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做优做强今日*、*广电等媒体,举办1次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文化活动;结合城市化进程,3年内在中心城区、新市镇和经济功能区同步完善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文化服务设施;依托*湖水上项目和体育场馆建设,打造体育健身休闲集聚区,争办2次以上有影响的国内外重大赛事;规划完成*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5、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推进全区城市化进程,以满足居民生活多层次需求、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社区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整合政府、社会和社区资源,构建覆盖全区的公益性、经营性等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家政服务,形成统一有序的家政服务市场,建立家政服务培训基地;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扶持大型物业管理集团;健全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发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服务,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公司,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3年内新建社区全部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老社区(居民区)逐步健全完善专业化物业管理体系,按照要求,全面实现便民商业、医疗卫生、娱乐健身等服务业态进社区。

6、完善房地产业体系

适应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服务体系,促进全区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以城中村改造、新市镇建设为基础,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规划,做优做强房地产业。3年内基本完成*湖生态居住区,华明街、新立街、金钟街、军粮城镇配套房地产业开发建设;培育引进10家以上大型专业化物业管理、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等企业。

五、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的作用,科学制定和实施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街镇乡、经济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全区联动的工作机制。

2、落实责任制。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列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将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制定考核办法,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3、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管理体系,规范统计、分析、监测、跟踪、服务等基础性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转变发展思路,积极主动为服务业的发展服务。

(二)科学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产业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尽快实施。制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和措施,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落实匹配扶持资金,形成对项目较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

(三)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54-02

一、四季青街道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但现代服务业比重不高,新兴产业亮点不多。2007、2009年、2010年1-9月,街道三上企业增加值中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比重发生显著变化,工业由2007年5.57%下降到2011年三季度的2.34%;服务业由2007年的56.87%上升到2011年三季度的73.19%;建筑业由2007年37.56%下降到2011年三季度的24.47%,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但是,近几年房地产业仍然占据服务业的半壁江山,包括现代商贸业、中介服务业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比重不到一半。根据区发改局公布的新兴产业名录库,目前辖区共有新兴产业企业22家,发展亮点不多,其中生物产业6家,文化创意产业3家,新兴服务业13家,三大产业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仅2.15亿,同比增加5.7%;增加值6659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是二元中心的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但短期内发展不平衡现象难以改变。1-9月,庆春综合商业区实现营业收入100.44亿,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实现营业收入41.06亿(其中房地产占70%以上),除房地产外的商贸服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经常性税源企业仍然集聚在庆春综合商业区。2010年是新城真正产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启动年,随着万象城开业的集聚带动以及新城楼宇的大批量交付使用,新城的经济体量将逐步增大,金融服务、高端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将逐步集聚,二元中心的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形成。但是,受新城开发商总部入驻意向不明确、楼宇出售现象严重以及公建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短期内以庆春综合商业区为主的产业布局现状难以改变。

三是楼宇资源快速集聚,但招商压力逐步增大。随着街道逐步由建设期向发展期的转型,辖区内包括新城的出让项目和庆春综合商业区的留用地项目逐步开始交付使用,楼宇资源短期快速集聚。自2009年底迪凯国际交付使用,截止至2011年年底,仅新城范围就有近90万方的楼宇交付。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宏观政策的积极影响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二)地方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

浙江省早在2008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并在2011年8月份出台《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公布了首批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名单,街道万象城名列其中。

(三)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正式批准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提出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长三角区域规划给作为杭州“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的区及四季青街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必将促进文创、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大提升。

(四)杭州市战略重心的逐步转移

2011年10月份杭州市行政审批中心的正式入驻更是向外界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杭州市的战略重心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心正在向钱江新城逐步转移,这对街道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招商引资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丰富资源

作为杭州市楼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街道拥有总面积超过490万方的楼宇,其中在建楼宇23幢,建筑面积293万方;即将交付使用楼宇5幢,建筑面积54.7万方;已投入使用的楼宇19幢,建筑面积143万方。这些丰富的楼宇资源将成为金融业、现代商贸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平台。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其他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发优势

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等作为成熟的中心城区,现代商贸等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抢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发优势,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资金等要素集中。

(二)高层次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

由于街道由城郊区向中心城区转型是个短期的、外力作用的过程,相应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集聚和储备不够。

(三)管理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发展,要求街道对企业管理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街道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结合省、市、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街道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是“围绕两大集聚区,依托四大载体,发展七大产业”,即:以两大金融城为依托,发展金融服务业;以城市综合体为依托,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生活服务业;以商务楼宇为依托,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公建配套项目为依托,发展会展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形成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业、中介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生活服务业梯度推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06-02

在“十二五”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个省份都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点,力图在现代服务业领域谋求新的发展。辽宁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带,也应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

一、沈阳经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辽宁省的综合竞争力。“十二五”时期,很多省份都力图在现代服务业领域谋求新的发展与突破,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沈阳经济区作为助推辽宁振兴的主力军,应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探索新途径、新模式,确保辽宁省在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二,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提高辽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特别是生产业的发展将有助提升其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进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辽宁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制造业带动向依靠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转变。

第三,有利于推动沈阳经济区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过程伴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现代服务业极强的吸纳就业的能力有利于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身份转变,从而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沈阳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沈阳经济区总体经济情况

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良好,是辽宁省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龙头。2011年,沈阳经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 939.9亿元,占全省62.7%,占东北三省的30.7%,占全国的近3%。人均GDP实现58 97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人均GDP的1.13倍,是东北三省人均GDP的1.45倍。

沈阳经济区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竞争优势,是东北地区工业门类最集中、产业基础条件最优越、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2006年至2011年,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总体变化不大,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7.49%下降到6.76%;第二产业比重由50.47%上升到54.14%;第三产业比重在40%左右徘徊,略有下降趋势,由42%下降至39.1%。从各个城市看,2011年沈阳经济区八个城市基本保持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略微上升的态势,沈阳、抚顺、本溪、阜新、铁岭五市的第三产业呈下降趋势,辽阳、营口和鞍山三城市保持稳定。

2.区内各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沈阳市。一方面,沈阳市服务业总量不足,占比较小。2009 年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服务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比重的平均水平为50%,而沈阳只有45.3%,且2000 年之后服务业占比出现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业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尽管近几年金融、信息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有一定的升级趋向,但传统部门仍是带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鞍山市。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黄金期,服务业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2011年,鞍山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11亿元,增幅达15.2%,占整个鞍山市生产总值的41.6%,其纳税额占地方税收总额的61.5%。鞍山拥有5个经过评审认定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鞍山海城西柳商贸集聚区作为该地区商贸流通业服务业的代表,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批发集散地。

营口市。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市、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市。2012年,营口服务业增加值524.8亿元,增长10.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营口拥有六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集中于现代旅游、物流、科技以及商贸商务领域。

本溪市。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之一。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37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是2006年增加值的2.84倍,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3.94%。本溪的两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发展总部经济以及商贸流通业为主。

铁岭市。铁岭作为“辽北粮仓”,农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2012年,铁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8.9亿元,同比增长11.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8.4%。铁岭资源丰富,铁岭东北物流产业集聚区、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物流集聚区、铁岭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都是依托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建立起来的。

辽阳市。辽阳拥有三个经过评审认定的辽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以汤泉谷温泉旅游休闲度假集聚区为代表的旅游业以及以佟二堡皮装裘皮商贸流通集聚区为代表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2011年,主要服务业集聚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50%。

抚顺市。现代服务业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4.8%,且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集聚主要集中与商贸和旅游两大领域。

阜新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左右,且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仅占服务业比重的30%。阜新拥有两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主要为商贸流通以及旅游两大领域。

三、推动沈阳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增强联系与互动,提高辽宁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第一,增强经济区内各城市互动,实现沈阳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沈阳经济区已经开启了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以及要素市场一体化的进程,这对区域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可以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产业集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以沈阳为中心,其他城市为支撑,连接国内外城市及口岸的物流大通道。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沈阳为中心,整合优势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内旅游业一体化。

第二,以营口为纽带,借助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增强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各城市、黑吉蒙三省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营口是沈阳经济区乃至东北腹地重要的出海通道,区域辐射力较强。应以营口港为依托,充分发挥区域辐射牵动作用,加强与沈阳经济区及沿海经济带其他城市乃至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合作,发展与日韩俄等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流通环节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营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将其打造成环渤海地区最便捷高效、最具区域竞争力的出海口。

2.结合各城市特点,实现多种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

通过对各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多集中于为商贸以及旅游业等生活业领域,虽然生活业对于经济增长作用巨大,但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大省,大力发展生产产业,建立生产业集聚区,更加有利于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为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发展提供新模式。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如推进沈阳铁西专业市场与物流集聚区、沈阳国际物流港等物流集聚区的发展,实现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第二,积极推进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探索建立开放式的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及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新途径,支持制造业前端与后端业务等充分市场化。第三,建设生产业总部基地。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及要素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进驻,从而发挥总部经济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正向拉动力。

3.以专业市场发展为突破口,通过融入新兴发展元素,增强辽宁现代服务业辐射力

辽宁拥有沈阳五爱市场、海城西柳、南台市场以及辽阳佟二堡等专业市场,其辐射范围绝大多数仅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而这样的辐射范围目前也正呈萎缩之势,这使得专业市场消亡的风险越来越大。

第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抢占未来市场发展的制高点。辽宁专业市场应重视无形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有形专业市场与无形市场实现无缝对接。第二,推动市场与会展联动发展。周期性的交易会,对扩大专业市场的商贸辐射半径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辽宁应该大力推动专业市场与会展业的联动发展,以扩大专业市场辐射半径。第三,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市场“走出去”能力。应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突破口,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为方向,完善通关体系建设,简化出入境管理,着力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以积极推动辽宁省专业市场“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李建荣.现代服务业:鞍山老工业城市的新传奇[N].鞍山日报,2012-10-26.

[2]周宝玺,严佩鑫.服务业集聚区助辽阳经济提速[N].辽宁日报,2011-12-22.

篇12

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为推进服务业全面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县始终坚持把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与旅游相配套服务行业,不断提升服务业总量和质量,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截止2013年末,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2119户,民营企业达302户,服务业直接从业人员3余万人,间接从业人员2.5余万人;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3万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9522万元,占gdp比重已达59%,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柱产业。

二、在推进全县服务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效

1.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各部门把服务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编制了加快服务业发展计划,制定实施电子商务、特色餐饮发展等专项规划、推进重点行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

2.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快全域景区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对服务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按照州委、州政府建设“全域、全时、多元”景区的要求,我县切实加快推进中查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云顶”休闲度假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构建以风景名胜区为核心,以县城、、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多极多点、差异互补景区集群。目前,中查沟已开工建设,云顶将于今年开业,神仙池景区已恢复营业;今年5月,为尽快将沟口国际旅游目的地培育成全域旅游客源地,打破观光游局限,我县成功推出并启动全域一日游线路,先期深度开发两条国家级非物文化一日游线路,为促进全域发展,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全民旅游、旅游富民”思路,立足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多元特色农业,重点在县城、镇和九环旅游沿线打造一批以藏文化体验、白马风情体验、秦川农家文化体验为内涵的特色乡村旅游带,利用农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产业、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积极开发具有休闲性、参与性的休闲农业产品,推进旅游从景区向农村延伸,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成功引进集团共同开发生态观光农业,规范发展藏(农)家乐45家,成立乡村旅游经营公司23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占总人口7.5%。2013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达73万人次,总收入2.4亿元。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坚持“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魂”,科学规划建设“五大民俗文化体验区”,着力开发融入式、体验式旅游产品,注重培育壮大文化演艺产业,发展演艺团体12家,演艺产业群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型歌舞剧《藏迷》落户,并被列入国家重点出口项目,2013年《藏迷》、《天堂梦幻之旅》两台剧目荣获十大“省优秀旅游演出剧目”称号,宋城“千古情”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营业。2013年全县演艺团体共接待中外游客68万余人次,收入达1.02亿元。

3.发挥行业优势,分类具体实施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广连锁经营、超市、电子商务、配送等业态,构建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综合商厦等现代零售业态体系,成功引进德惠超市等带动力强的大型商贸企业入驻。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为节点,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建立完善农产品购销、农村日用品消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畅通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加快建设全域智慧旅游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集管理、服务、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等信息平台建设,着力促进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逐步开展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旅游、金融、商贸、房地产等各类信息服务,全面提高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4.重点推进旅游服务转型升级

紧紧围绕旅游主导产业,努力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推进旅游与服务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化升级,形成旅游带动、物流服务、特色商贸相融并进的服务业发展格局。2013年旅游收入29亿元,接待中外游客228万人次,增长68.7%。

三、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二是服务业总量小比重低,缺少知名品牌企业,企业规模小,缺乏区域辐射带动性。三是服务业市场主体不强。企业普遍处于小、散、弱状态,缺乏具有竞争力、支撑力和拉动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四是服务业投入不足。由于对服务业发展重视不够,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致于高层次的服务人才短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力推动服务业实现新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发展服务业的文件精神,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为目标,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导向,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拓展农村服务业,努力构筑产业层次高、竞争能力强、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在我县服务业中占据主体地位,也是传统的优势产业。要适应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加快改造提升,抓住城南铁路建设契机,着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第一,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认真分析周边县流通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县实际,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定位,与周边县开展区域性互补竞争和互惠竞争,利用现有的商业街区,大力发展仓储式会员店、品牌专卖店、专业超市等新型业态,推广现代商业营销理念,倡导连锁经营、电子配送等商业新型运作模式,提高现代流通水平,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类型多样的商业网络体系;第二,加强市场发展的规划引导,坚持走高起点发展之路,依托我县的粮食、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基地优势产业,区域辐射面广、具有现代交易手段的大市场,提升质量档次;第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努力在做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档次、做优品牌上实现较大突破。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交通区位和特色产业等比较优势,围绕粮食、农产品等大宗物资,在县城和镇区域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构建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齐全的与我县经济发展及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鼓励现有的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先进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现代物流优势企业。同时,有序发展和规范管理物流服务市场,逐步创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三)着力培植旅游业。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核心纽带作用,立足“三产互动、融合发展”的理念,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的原则,大力实施全域产业发展行动,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核心,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服务业全面繁荣发展。

(四)突破薄弱环节,提升服务业层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县的服务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从我县的服务业发展现状看,还有很多领域发展不充分、体系不健全,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一是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和发掘我县现有文化资源,在巩固广播电视、文艺演出、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文化娱乐、探险休闲等文化产业。

二是支持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金融、保险、证券等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额度,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险中介、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融资担保能力。

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当前,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启动,农村服务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继续抓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开展连锁经营,着力构筑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为激活农村消费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这几年,我们在服务业,除了商贸、旅游服务和房地产外,其它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要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产业加快转移的战略机遇,认真分析我县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优势,充分利用交通区位和特色产业,按照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从全县范围服务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规划和包装一批服务业项目,积极地“走出去引进来”,全力推进服务业招商,重点在现代物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扩大合作,求得突破,带动我县现代服务业快速提升。

五是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强化服务业智力支撑。一方面,要加快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途径;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要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和加强组织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大力引进高级服务业人才。

(五)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

篇13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题目

近年来,随着全区城市化、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服务业呈加速发展势头。

1.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更加明显。20*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比重由*年的34.4%增长到36.9%;从业职员16.4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31.2%,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服务业在提升城区功能、增加居民收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门类日趋齐全,结构逐步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以批发零售贸易为主导,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为支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9%。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会议培训等需求的带动下,房地产业、餐饮住宿业得到快速发展,超过服务业均匀增速。20*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5.2%,占服务业比重11%。

3.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特色集中发展趋势显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有力带动了现代商贸设施开发,服务业呈现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大的新特点。目前全区列进市级29个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项目14个。服务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年的26.7%上升到20*年的54.6%。城区1*国道沿线*时尚广场、优联第六城、华北国际产业品原料城等项目加快建设,贸易商贸主轴带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保税物流园“两库”投进运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基础条件明显提升。随着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大黄堡湿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休闲宜居等面向*现代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但我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题目。一是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6.9%,低于**市40.4%的水平,也低于全国39.3%的水平;人均服务业占有量略低于全国水平,不及**市的1/3和塘沽区的1/4。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范围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还比较少。二是集聚度低,结构不尽公道。业态比较分散,产业不够集中,没有形成体现城市服务功能和形象的服务功能区,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结构不均衡,生活业比重大,生产业比重小,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配套和服务的能力薄弱。三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会展场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欠账比较大,现有旅游景点设施比较陈旧,接待能力差。服务业整体科技含量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服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和单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城市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进步到战略任务的高度;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专门意见,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这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区正处于产业化进程由低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产业生产规模加速扩大,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将有力带动物流仓储、商贸流通、信息科技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xx新城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为服务业创造更多的载体和空间,同时进一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三是*同城化趋势显现。随着*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本钱上升的制约,*两地的服务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溢出趋势明显。xx作为*重要节点和关键,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环境综合上风,有条件通过对接*、服务*,承接两大城市服务产业转移,实现服务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四是社会消费需求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进的不断进步,居民消费热门逐步转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领域,特别是*两大城市现代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对其今后发展形成严重挑战。一是在发展空间上,受*两大服务高度发展城市的抑制性覆盖比较明显,特别是金融、科技、技术服务、咨询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在我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由于相似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与周边地区在服务业上很难实现错位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潜力大的产业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二是在观念上,受传统思维限制,有的部分和职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熟悉,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决心,服务业发展难以真正摆上位。三是在体制上,缺乏同一治理、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特别是对物流、中介等一些行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服务和引导,影响了服务业的规范和发展。四是在政策上,长期以来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带有导向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影响了乡镇街道和相关部分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五是由于收进、创业本钱、发展机会等方面原因,有些领域存在“自己的人才难留住、外地人才难引进”的现象,造成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围绕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改造传统服务业与引进培育新兴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生产业与巩固提升生活业并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新服务业治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打造“借势*、广域辐射、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发展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加强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的分工合作,形成协同和协调发展的格式。二是处理好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治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进步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

3.发展重点。按照服务业发展规律,围绕发挥xx比较上风,优先发展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行业,集中气力在具有相对上风和发展远景的领域突破:一是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上风,依托*产业化大生产需求,通过国际保税物流园、华北产业品原料城、环渤海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以及运输关键和场站建设,形成规模公道、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辐射能力强、组织效率高、与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联系紧密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使xx成为*两大城市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结点。二是现代商贸业。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形成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业态先进的零售贸易格式。结合xx新城开发建设,以1*国道、前进道开发为带动,加快在建贸易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新的商贸龙头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社区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村“三进工程”建设水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等龙头项目,重点发展科技创意和业务流程外包、艺术品创意等产业领域,大力支持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四是休闲旅游业。发挥xx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上风,通过运河、湿地、森林公园、水库等开发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通过中国自行车王国、地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产业旅游,通过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形成旅游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发展格式。五是会展业。挖掘*会展服务需求,积极推进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专业化的会展经纪、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积极承接和举办各类论坛、展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分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题目。建立健全我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正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分的重要指标,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协力。

2.制定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从我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出发,尽快完成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加快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的专项规划编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按照分类聚集、适度集中的原则,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各种功能区或专业街,推动产业集聚,扩大产业影响,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