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1 15:14: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都给广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广播行业思考如何在这个新时代获得更好地发展,如何让广播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协调,如何在广播行业中融合新媒体行业的新技术,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广播技术的发展,从而让广播技术适应现今社会、科学的发展,让它在新媒体时代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多渠道收集广播节目的素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归功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它使广播行业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使播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广播节目所需的素材[1]。传统的广播工作者一般从报刊杂志上搜集信息,现今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通讯设备等多种新媒体方式收集各种播报材料。人们从时下流行的微信、论坛、微博等途径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有意思的素材,能够及时把热点问题编辑到广播节目稿里去,并在节目中播报这些信息。这些便捷的搜集播报素材的新技术,能够充实广播节目的内容,能使广播工作者及时把握时事热点,用新颖的话题吸引听众的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节目效果。

(二)多载体传递广播节目的信息

新媒体的出现,为广播节目信息带来了更多的传递方式。以往人们只能在收听广播时获得节目信息,而现在人们可以预先登录广播电台的网站、微博、微信获得最新的节目预告,还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重播广播节目,不用担心没有收听电台节目而错过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内容。传递广播节目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多,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广播信息的传递效率,保证了公众对广播电台的持续关注。同时,人们对广播信息传递载体的需求也促使广播技术人员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有利于促进广播技术的发展。

(三)多途径交流广播节目的话题

传统广播通常是平铺直叙地向听众讲述广播内容,忽视了调动听众参于广播节目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工作者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带动人们加入节目话题的讨论[2]。观察电台节目现状容易发现,电台主持人有时会接通观众电话,听听公众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后台工作者则会开通电台官方微博,从微博上获取网友对节目所论问题的意见;工作人员会事先在网上开展网络调查,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听众的想法。此类多途径交流广播节目话题的方式,有效地拉近了听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听众的收听热情,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二、促进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广播技术管理机制,提高广播节目质量

管理机制的优劣关系到事物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新媒体时代继续焕发光彩,必须革新自身的技术管理机制。广播电台管理者要优化电台的规章制度、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协调多方力量共同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3]。比如,在筹划一档节目时,管理者应当对节目的制作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并分配好每个技术人员的任务,划清每个员工的职责权限。同时,电台管理者应组织技术员工参加新媒体技能运用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素养。此外,管理者还可以结合新媒体时代下听众的收听习惯,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期间,妥当地选择节目的论事角度,科学地安排节目的内容。管理者只有重视优化广播技术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运用广播技术,才能发挥每个广播电台员工的个人价值,进而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为听众呈现一档满意的节目。

(二)完善电台网站建设,丰富广播信息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人们习惯于借助网络来获取信息。广播电台技术人员应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借助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来给广播事业注入新鲜的力量。例如,广播电台希望宣传一档节目,管理者可以让技术人员加强电台网站建设,将宣传片、宣传文字放在电台网站上,利用网络效应将节目推向大众。除此之外,电台主持人还可以在官方主页上帖子,为听众提供参与互动的机会,激发听众的收听热情。以上这些宣传方式都对电台网站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电台技术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技能,认真学习新媒体技术,积极参加广播技术人员专业培训,运用所学去完善广播网站建设。管理人员重视对电台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不仅可以使广播事业搭乘新媒体快车获得更快地发展,还可以推动广播技术的进步。员工在认识和研究新媒体的同时,产生了推进广播技术建设的新灵感,这能给广播技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能产生更先进地广播技术,从而使广播节目收获更好地播出效果。

(三)更新广播设备与系统,推动广播技术发展

广播行业若想在竞争的激流里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及时学习最新的高新技术,研究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优缺点,探寻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广播技术行业的方法,更新现有的广播设备和系统,推动广播技术的发展。例如,新媒体的出现为优化广播播出系统提供了可能。广播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每档节目的具体要求,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结合其他广播台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先例,更新自身的数字播出控制系统,提升广播节目的播出效果,从而使听众获得更好的收听感受。为了给听众呈现更精彩的节目,广播技术人员必须要有灵敏的专业头脑,密切关注市场上出现的新媒体技术,积极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改进电台的广播设备,为广播行业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广播技术。

结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广播技术要积极融入到新媒体大环境中,以此来满足人们在新时代对广播媒体提出的新需求。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技术的发展仍存在许多值得优化的地方,这一方面需要广播行业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积极将新技术应用到广播技术中,不断探究高效的传递信息的媒介、方法。另一方面,这需要广播技术管理者结合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改进广播技术管理机制,提高广播技术管理的效率,从而使广播技术更加成熟,为观众们呈现更好的听觉、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广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正确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广播的特点与规律,发挥广播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推进广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普及率22.6%,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1%)。城镇和农村电脑拥有量为每百户62.6台和3.6台(2000年分别是9.7台和0.5台)。宽带网民达2.7亿,占总网民数的90.6%。手机网民达到1.176亿,较07年增长了133%。特别是3G网络的应用,使手机流媒体传输技术产生极大的飞跃,流畅地无线上网已不再是奢望。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迫使传统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声音和视频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因此广播也必须开阔视野,基于互联网发展网络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广播,就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平台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广播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使网络(视频)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广播具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一、随着各种终端接收设备的普及,受众参与广播的活动也将增强。“互动性”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性听广播, 使听众可主动与传播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历史回顾等方面发生飞跃性的变化。

二、不再受传统广播覆盖面的局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哪里有互联网,哪里就能收听广播,使广播覆盖全球。

三、通过相应的技术发展建设,可方便地实现视频广播,充分发挥广播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迅速的特点。视频广播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收听广播的方式,广播也可以“收看”了。

我台紧跟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对我台播出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应用于广播,使广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此次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一、 建设一套全新的数字化播出控制系统。播出控制系统是以专业的数字化调音台、音频矩阵、专业设备与网络化路由器、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等为核心,分别组成播出信号传输通道,互为备份。系统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广播技术,以保证系统在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和监控等方面与当今数字音频技术、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潮流同步。同时充分考虑今后广播台网建设和发展的技术、业务需求,如开展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网络广播、视频播出等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大屏幕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系统;慢录系统;监听系统; 信号路由控制系统;辅助管理系统;同步系统;网络系统;时钟系统。

二、 建立一个集广播电台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为一体,适应现代广播的网络化平台。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广播数字技术。通过上述技术,将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联起来,形成全台统一广播台网,以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广播电台的发展需要。我台已建成了广播制播网,播控传输网,综合业务网三个功能网。新系统采用扩展性共享性好、集中管理度和网络带宽利用率高的"星形网络结构"为主体的网络结构。根据业务种类、网络规模、安全级别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实现内/外网、各功能网之间的安全互联和信息共享。

篇3

一、新媒体技术概述

当前,对新媒体技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新媒体技术是一种用于传播新闻的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新闻传播技术不同,新媒体技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操作、运行等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信息时代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暂时将新媒体技术理解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用于传播新闻信息的技术手段。

二、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应用

1.新闻传播内容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第一,对社交网络的应用。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各种社交平台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不断出现,逐渐构建起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社交网络,人们对社交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通过社交网络增强了人们对新闻内容的信任度,重要的是人们利用社交软件浏览新闻信息的过程不涉及个人隐私,因此这种浏览新闻信息的方式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第二,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普及范围的不断拓展,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其一,新闻传播成本明显降低,新闻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新闻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新闻资源,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其二,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得到了广泛认可,人们在主观上更愿意去相信传统媒体所传递的新闻内容,而传统媒体运用新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传播新闻可以不断提升人们对互联网新闻的认可度,进而更愿意相信网络中所传播的新闻。其三,促进了新闻信息的共享,在传统新闻传播中经常出现某一家新闻企业垄断信息的现象,但互联网是公开的,其传播信息的实时性非常强,所有新闻企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传播。这样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就实现了有效共享。其四,丰富了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利用互联网传播新闻内容,不再受文字和图片的限制,可以让人们通过视频更直观地了解新闻,并且人们在了解新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评论与其他人进行讨论,增强了人们对新闻的参与性。

2.新闻传播途径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第一,对信息获取技术的应用。新闻传播行业可以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获得良好发展,但这也有一定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具备充足和新颖的信息资源,否则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得不到任何体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行业可以在网络上不断收集实时、新颖的新闻信息,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及时传播这些信息。从网络开始出现到现在的广泛应用,相关部门不断创新搜索引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查询速度、查全能力、查询结果准确程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方面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搜索引擎的功能,也为新闻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二,对移动网络的应用。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得到了极大拓展。新闻行业通过建立移动端的APP可使新闻信息在移动设备中广泛传播,这种传播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实现了新媒体技术和新闻行业的共同发展。第三,对信息储存和技术的应用。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技术指的是CDN技术,这项技术在当代的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网民数量在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中飞速增长,而且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智能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了各种新闻信息的浏览量,所以导致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同一条新闻信息时会产生严重的网络延时。CDN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有效避免影响信息传播稳定性的因素干扰,使新闻信息传播过程更加稳定和迅速,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浏览体验,也增强了人们传播新闻信息的积极性。第四,对数据存储底层技术的应用。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与应用,现代社会中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海量数据开始出现。海量数据是指TB、PB、EB的集合体。海量存储技术为服务器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为新闻上传打下了基础,使之传播更快、更流畅。应用数据存储底层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新闻信息的有效管理,进行新闻信息的海量存储,为新闻信息的上传节省了大量空间,使各种新闻信息都能够被切实、有效地传播到网络中。第五,对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应用。在传统的电视技术中,人们只能被动接收信息,不利于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数字化电视技术可以让人们依据个人兴趣选择信息,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过程不再受任何限制。这样不仅令新闻传播的效果得到极大增强,也提升了人们传播新闻的欲望。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这些技术进行强化与应用,及时发现开展相关业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全面的发挥,进而实现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深入应用。第六,实现更大的突破。随着手机等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与广泛运用,信息的传播超越了有线网络传播,手机可以在移动中自动获取连接。移动媒体在全国范围都可以使用,它的核心技术是IP计数,它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一系列服务。现在,很多人都使用手机上的新兴媒体,通过无线网络浏览新闻、网页,不仅操作简便,而且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速度较快,通过一键分享就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

篇4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印刷媒体受到数字媒体(新媒体)的严重冲击,以印刷媒体为依托的传统印刷业也显得步履维艰,原本作为信息主要传播媒介的印刷媒体路在何方?本文从分析印刷技术与印刷媒体相互依存发展的角度,对印刷技术的转型升级与印刷媒体的创新发展进行探讨,认为利用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实现传统印刷技术的转型升级,推动印刷媒体的创新发展。

一、印刷技术的革命推动印刷媒体成为大众媒体

印刷媒体是以纸张为主要载体,以印刷为手段进行知识、信息与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体。从甲骨文的诞生到造纸术的发明,再到活字印刷术的问世,印刷媒体逐步成为传递信息、表达文化思想、记录历史变迁的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1.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对推动人类文化传播的重大贡献。

印刷术是对世界文明发展史具有突出贡献的伟大发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在公元 7 世纪的中国唐朝,雕版印刷术就诞生了。虽然雕版印刷在制作前期工序复杂,耗时费力,但是一旦制作出成品开始印刷,就变得非常省时高效,并极大提高了印刷品质量。我国现存最早的出版物《金刚经》就是用雕版印刷出来的,因其印刷工艺之精美而被誉为印刷界的“活化石”。雕版印刷由于其前期制作工序复杂,耗时费力,逐步被后来更先进的印刷技术所取代。在公元11世纪的中国北宋时代活字印刷术诞生了。北宋人毕N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在1045年前后发明了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活字印刷术。毕N的活字印刷术解决了雕版印刷耗时费力的缺点,大幅度提高了印刷的速度,是印刷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革命,对世界媒介发展及传播史也具有里程碑意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掌握文字信息批量复制技术的标志,从而使各种文化典籍得以广为传播并流传至今,对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与纸质大众传媒的诞生。

中国虽然早在11世纪的北宋就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其后又有王祯的木活字、以及后来的金属活字等活字印刷的记录,但直到明清、甚至民国仍大量使用雕版印刷。因为汉字结构复杂,数量巨大,如果成千上万的汉字都使用活字,那早期投资是十分巨大的,这就是活字印刷在中国历史上推广很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西方拼音文字结构简单,只要制作浇铸50多个字模,就可进行活字印刷,因此活字印刷对于西方拼音文字而言就更具有优越性而得以迅速大力推广。

所以,真正现代印刷术的开创者是15世纪中期的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古登堡是德国的一名铁匠、印刷工和出版商,他早在1439年就开始对金属活字的试验,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1450年古登堡与人合作开办印刷厂,当年便印制了《拉丁文文法》,这是古登堡的印刷术发展成熟并进入实用阶段的重要标志。他还利用欧洲立式压榨机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古登堡在印刷史上的突出贡献就在于把金属活字、油基油墨和印刷机等印刷元素整合成一个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印刷系统,不仅开启了印刷革命,而且推动纸媒体发展为大众媒体。古登堡的金属活字是在文艺复兴前期人们对科学文化的需求不断增涨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故在随后几十年间便迅速在欧洲传播开来,也是西方印刷术走向大规模使用的开端,对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项先进的发明使出版业发展更为迅速,书籍印刷更为简单快捷,报纸和期刊也随之应运而生。

世界各国在随后的四百年中,一直沿用了古登堡的印刷技术,并不断有新的进步,18世纪末发明了平版印刷术,19世纪中期发明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印刷机,20世纪初发明了胶印技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卷筒纸胶印技术被广泛使用。与以往的印刷手段相比,卷筒纸胶印技术印刷速度更快,比单张纸胶印机快 3 到 4 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运用,印刷技术又有重大进步,出现了数字印刷技术,尤其是在印前领域可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正是在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纸媒体才逐步发展成为大众媒体。从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纸就成为了书籍的主要材料。到了公元11世纪40年代,活字印刷术诞生,特别是到15世纪中期随着古登堡铅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到逐步推广,印刷书籍才得以走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书籍的运用才逐渐得到了普及,报刊和书籍等纸媒体终于站在了引导人类文明与社会生活的最前沿。但真正商业化的大众化报纸的出现是20世纪初的事,因为直到19世纪中期发明了用于大规模生产植物纤维纸的造纸机,有效降低了纸张成本,才使得商业化的大众纸媒有了广阔的市场。传统的印刷纸媒体发展到今天,其种类主要报纸、书籍、期刊及其他印刷媒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印刷媒体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印刷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10年间,国家大力投入资金用于对印刷技术和印刷设备的改造升级,报刊书籍等纸媒体的印刷实现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联动”的基本目标,印刷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印刷制品的质量都显著提高。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作为媒体中的元老,印刷媒体及印刷业产值增长有所减缓,竞争愈发激烈。

二、 纸印刷媒体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纸印刷媒体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变迁和精神动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人类最富有的精神之所在。纸印刷媒体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发展史,书籍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最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无论是名著史籍,还是家族族谱,都一一记载着我们人类思想的变迁。到了近现代,报纸期刊与书籍并肩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在电视广播媒体尚未出现之前,人类文化主要是依靠纸印刷媒体才得以传承。但在信息化时代,纸印刷媒体的发展遭遇到数字媒体的严峻挑战。

1.纸印刷媒体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纸印刷媒体在与数字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步履维艰。数字媒体因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信息的海量性、传播成本廉价性等方面大大优于传统纸媒体,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目光被新媒体所吸引,报刊等纸印刷媒体发行量持续下降。在市场经济中,主导大众媒介组织运作的一直都是商业逻辑,以逐利为运营原则。从成本上比较,纸媒体出版发行通常采取“人海战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人工成本的投入;为了提高受众的阅读量,一份报纸通常都是厚厚的一叠,这无疑又增加了前期制作如编辑等成本,也增加了后期印刷的成本。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无需加工任何资源就可以直接通过数字化进行信息传播,而且是一种面对面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所有受众都可以接收到,而不是像印刷媒体只针对目标受众进行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不必要的成本,因此新媒体具有传统纸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成本优势。

再从传播特征上比较,纸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不如新媒体。 纸媒体都是单向的传播方,将大量信息无差异地传递给多向的受众,容易忽略受众个性化的需求,使得受众和媒体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将各种信息广泛传播给所有可能的受众,与受众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方和信息接收方p方都是平等的。从本质上说,纸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是被动的,而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则是主动的,传统纸印刷媒体不能有效满足读者差异化的需求。

2.纸印刷媒体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虽然纸媒体在传播成本和传播方式上比新媒体有明显的劣势,但纸媒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令新媒体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从传播内容客观真实性的角度看,纸媒体具有文字内容的原创性和权威性。不管纸媒体怎么转变,其信息内容的原创性、权威性、档案性和安全性并不会随之产生变化。在当今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各种消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且网络上的消息者多为匿名,所以往往难以追究其责任,不能从根本上制止虚假消息和极端言论的蔓延,而受众在遇到这种“百家言”的情况时,往往都会选择自己所信任的传统纸印刷媒体。

从历史档案的角度看,纸质档案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原始性的记录是档案的根本属性。电子档案虽然查阅起来比较方便,但电子档案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替代纸质档案,对于档案来说其内容的原始性要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明和确认。纸质档案的原件是集内容和形式两种原始性为一身的法定代表。纸印刷媒体以纸张为传播介质的特性始终为其他媒体的发展而形成档案,纸印刷媒体只要保存完好,人们永远都可以阅读。只要人类还有精神承担和思想传承的需要,纸印刷媒体就不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3.走个性化、深度化、精致化的发展道路。

面对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双重夹击,未来的纸印刷媒体一定要坚持内容至上的宗旨,保持并放大自身传统优势,走个性化、深度化、精致化的发展道路。纸媒体在与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要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发挥纸质传播载体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强信息的权威性、报道的深刻性,强化其媒体核心竞争实力。

一是要强化个性化主张,做足原创新闻。个性化主张是指对新闻报道的策划要突出个性,使之呈现报纸本身特有的立场和舆论导向,发挥原创新闻的效应。面对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纸媒体要用有限的版面传达出最重要、最有个性的信息,彰显纸媒体新闻的原创性和个性特征;二是加强对新闻内容的深层挖掘,增强报道的深刻性,形成独特的新闻视角,以帮助读者深度解读新闻。网络媒体抓的常常是时效性,优势在于能及时告诉读者“是什么”;而报刊等印刷媒体的优势和重点在于告诉读者“为什么”、“怎么办”。三是加强纸媒体品牌建设,树立起权威和公信力,增强软核心竞争力。四是在印刷工艺上,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成果,实现印刷业技术的转型升级,降低印刷成本,提高印刷质量,在精美时尚方面增加纸张吸引力,推动纸媒体的创新发展,实现纸媒体浴火重生。五是提高编辑和印刷的自动化水平,提高速度,进一步增强纸媒体的时效性。

三、用数字印刷技术实现纸印刷媒体创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逐渐流行起来的数字印刷已经成为印刷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印刷是印刷史上又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有机融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进行印刷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操作者将各种图文数字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上进行创意,修改、编排成为客户满意的数字化信息,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版等工序和时间,可以实现按需印刷,无版印刷。数字印刷系统主要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数字化印刷与传统印刷最大的进步就是“印前Pre-press)”替代“制版”。随着我国印刷市场的需求朝着短版、快速、个性化方向发展,数字印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给困境中的纸印刷媒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既可以降低纸媒体的传播成本,又可以满足读者对纸媒体个性化、精美时尚化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增强纸媒体的时效性,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快节奏的生活。

1.数字化印刷可以实现短版印刷,进一步降低纸媒体的印刷成本。

传统纸媒体在传播成本上人工成本投入大,尤其是前期制作如编辑制版等成本,仅制版成本就占总成本的10%-15%。数字化印刷就省去了胶片及印版的在机制版,可以实现按需印刷、短版印刷。“短版印刷”又被称为“数码快印”或叫“数字印刷”,是一种全新的印刷方式。传统印刷由于从设计菲林制版四色套印等烦琐的过程导致印前成本高,因此印刷厂的起印量一般不少于3000 份,当客户的印刷品印数不足1000份时,厂家一般不会愿意承印,除非客户愿意支付必要的起印费用。

而短版印刷直接将图文变成数码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由激光或喷墨来完成输出,由于省去了胶片及印版的在机制版,可以一张起印,也可以边印边改。短版印刷既环保又可使图文以各种介质传播,不仅省略制软片工序,而且节省了软片及化学药剂费用、场地及劳动力,缩短生产周期,尤其对报社来说可延迟截稿发印时间,等等,这些都可以节省大量成本。数字印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印前成本,而且因为数字印刷机自动化程度高,也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如以往在正常情况下,从排照到打样再快也得以天计,现在数字化打样一小时之内就可以解决,如以计算机显示屏实行“软打样”则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纸媒时效性差的问题。

2.数字化印刷可以实现按需印刷,能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阅读大众出版物的时间会越碓缴伲精准化的信息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等个性化选择正成为人们的新需求。所谓个性化,即为不同的读者定制。传统纸媒体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方面不如新媒体,但这一缺陷可以被数字印刷所弥补。 数字印刷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针对读者的个性需求,实现了操作人员与用户的互动和图文信息的交流及修改工作,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既可以在印前处理系统中实现对文字自由度极大的编辑排版,又可以实现对图像的色彩、阶调、层次等各个细节的修改,精心选择读者应知未知且又乐于知道的新闻资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数字印刷不仅无需制版,而且输出信息是随机可变的,从而开拓了个性化印刷与可变信息印刷的概念与做法,使得个性化印刷品生产变得简单而高效。

总之, 数字化印刷可以按照客户需要,在内容上按需定制,即时纠错,可变印刷,按需印刷,在数量上可以一张起印,时间上立等可取,可以随时随地、远程实现印刷品输出,有效满足日新月异的个性化快速印刷需求,发展空间非常大。

3.数字化印刷可以有效提高印刷质量,满足读者对精美时尚的需求。

网络时代,纸印刷媒体除了读新闻、看解读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便是给予读者审美享受,纸印刷媒体与读者那种如影随形、信手翻阅、方便携带等特点,仍然是别的媒体所不具备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因此,网络时代的报刊书籍等纸印刷媒体必然是一份精美时尚的读物,以满足读者休闲审美的时尚需求。要满足读者对纸媒的精致化需求,除了在内容方面精耕细作、精挑细选之外,在版式设计、印刷包装等形式方面也要更加精美和充满个性。数字化印刷及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图文复制质量(因为在图文复制中,少一次周折,少一层失真的概率),更大意义是便于实现从印前到印中及印后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印刷品质,以及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传统的模拟式印刷工艺中,如果需要对原有图文作些修改或对色调作些改变,就必须从照相甚至原物信息源开始全盘返工,既费时又耗材,而且效果还不一定理想。而这些对于图像信息数字化处理技术来说,则是十分方便快捷高效的,不仅图文的形状、图像的色彩与阶调可以自由改变,而且剪辑、遮朦、组拼也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境地,这就可以实现对传统印刷媒体提档升级,满足读者对精美时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晖:《按需印刷:纸质媒体与印刷业的共同选择》,《广东印刷》2015年第3期

[2]李瑞丽:《浅析数字印刷技术及其应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21期

[3]詹国枢:《再过20年,报纸是啥样》,《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3期

篇5

从电视媒体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知道电视技术作为推动电视发展的具体性技术同样也会改变电视媒体,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近二十年来,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电视技术的发展仿佛走上了高速路,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得电视新媒体不断涌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妨停下来冷静思考一些问题:电视技术到底改变了电视媒体什么?它是怎样改变电视媒体的?电视媒体将去往何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始了这篇论文的写作。

一、我国电视技术的基础

电视技术是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而发展的,近二十年来,电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电视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本论文将对电视媒体行业正在使用的电视技术基础―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梳理。

(一)无线电通信技术

无线电通信技术源于电磁场理论,得益于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的发明,至今己经被广泛应用了130多年,是人们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技术,指的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手段。发展至今,因无线电具有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可用性高和较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国防、科研、交通、生活、生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无线电通信技术也有了其更多的拓新,包括3G技术、Zigbee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WiMAX技术、W i-F i技术、3.5GHz技术、Bluetooth技术等各种各样新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自电视诞生开始,无线电通信技术就已经开始应用于电视图像和伴音信号的传输。

(二)有线电通信技术

有线电通信技术是相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而言的,是指通过铺设电缆、光缆和光纤同轴电缆网络作为介质,传输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电光信号的一种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技术拥有架空电线路和电缆工程(包括架空、地下、水底电缆等)两大块内容,这样就为其提供了纵横交错的信息传输渠道。在我国,有线通信是电视信号传输的最主要的传输方式。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互相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构成的网络,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方式,只有它们之间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卫星通信技术

1962年,美国发射了全球第一颗有源轨道通信卫星,开启了通信技术的新纪元。卫星通信技术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发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者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技术。卫星通信实质上就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特殊的微波中继通信方式。卫星通信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空间部分(通信卫星)和地面部分(地球卫星接收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通信卫星实际上就是悬挂在赤道上空静止不动的通信中继站。

(四)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具体说来就是指计算机网络,它是把若干且具有独立功能机、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资源共享和实现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在结构上包括两大块内容。第一大块就是联接在网络上的供网络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的集合。这些计算机被称为主机,主要用来运行用户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服务和资源。这一主机也被称为结点。另一部分是把主机联结在一起并在主机之间传送信息的设备,我们称之为通信子网。

(五)数字技术

西方媒体推崇的计算机和传播科技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尼葛洛庞帝提出:“计算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了我们的生存。”比特((bit),作为“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地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元素。比特指的是“0”或“1",是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的最小单位。它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黑或白、高或低、开或关、真或假,总而言之,比特简一记为“0”或“1"。基于这种数字技术的原理,无论文字、图像、声音还是视像,在计算机存储和传播时都可分解为一系列比特的排列组合,即数字化“0”或“1”的排列组合。比特易于复制,而且复制的质量不会随复制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且,比特可以以极快的速率传播,在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所以借用这种数字技术用以记录表示信息,使得数字信息的记录密度高,可用计算机处理以及可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达到最理想化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电视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在意见或观念层次上发挥作用,但是它带来的就是对电视媒体的改变,逐步改变这人们感官认知的形式,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下面将从传播方式、受众和经营模式等方面来分析电视技术对电视媒体的改变。

(一)对传播方式的改变

电视技术的革新首先改变的就是电视媒体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变化,电视媒体已经不可能按照原来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顺应时代的变化,电视媒体在传播渠道、传播效率、频道建设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甚至在新的电视技术下催生了新的传播方式―交互式传播。

1.传播渠道的扩张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视技术的交融,使得传统媒体都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扩张。电视媒体也不甘示弱,利用网络和手机平台开辟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渠道,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传播,促使电视内容播放无孔不入。

以湖南电视台为例,自2001年湖南电视台迁至金鹰影视文化城金鹰大厦开始,就已经实现了全数字化、全硬盘化、全网络化。2004年又推出金鹰网,实现电视媒体网络化平台发展。接着推出芒果TV (imgo.tv)即芒果网络电视台,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面向电脑、手机、电视机,实现“三屏合一”的新媒体视听综合传播服务平台,其包含有视频网站芒果TV、手机电视芒果TV和互联网电视三大网络电视平台。其中于2010年3月全面上线的芒果,rv手机电视客户端,实现了湖南卫视等44路频道的直播以及综艺娱乐、新闻纪实、电视剧、电影、MV、动画片为主的内容点播体系。同时打造tazai互动电视( ),成为国内首家深度植入模体资源的电视社交产品,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与电视屏幕的互动。湖南电视台的这种全方位传播平台打造模式,是在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完全颠覆了传统电视单一的电视传播途径,实现多终端收看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全国各大省级电视台以及部分城市电视台也都在实行这一传播渠道扩张模式。

2.传播效率的提高

电视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卫星通信技术和数字有线技术的日趋完善,为电视节目的制作、集成和传播增添了新的动力,也为电视传播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支持。

3.频道专业化

数字技术、有线电通信技术和卫星电视等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视频道的迅速增加,频道容量由传统电视媒体的几十套扩展到几百套。面对如此多的电视节目,受众难以选择,不可能每一套节目都看完,因此受众会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收看的节目。因而受众开始出现分化,逐渐向小众化、分众化发展。为了满足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电视频道走向了专业化。

4.交互式传播的出现

交互式传播是交互性在传播上的体现,是一种双向信息传播模式。数字技术下的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出现使得交互式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技术和交互技术的相结合使得电视媒体由传统电视媒体的点对面的单一传播向点对点、点对面多向传播共存的局面转变。与传统电视的观众只能通过电话、短信、电报、信函等方式进行反馈不同,交互式传播下能够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直接向运营商反馈信息。

(二)对电视受众的改变

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受众在收视习惯上收视时间和空间的解放。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新的收视终端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出现,人们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家庭空间,也不必按照电视节目时刻表定点收看。影视剧里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过收看某电视栏目的桥段将不再出现,错过了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再去观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载体收看电视,在商店、大厦、KTV、酒吧可以通过楼宇电视收看电视节目,在公交车、出租车、地铁、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也可以通过车载移动电视来收看电视节目,还可以通过Ipad、笔记本等移动终端收看网络电视,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谁是随地收看电视节目。数字技术使得电视媒体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拓展,电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对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

随着电视技术的革新,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的倍增,使得越来越多的频道和节目可供人们选择。节目的扩增,收视人群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必然会出现普遍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下降的问题,全民收看同一个频道或节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和交互电视的产生,一种新的收视趋势―个人化收看开始出现,收看电视节目成为了个人行为,而不是群体行为,传统电视时代形成的收视习惯同一性开始瓦解,必然会带来个人化的收视习惯。

2.对受众地位的改变

电视技术发展至今,受众的被动地位改变了,翻身成了主人。电视本身不再只是提供电视节目和信息产品,成为了一种与多种媒体相结合提供多种增值服务的高科技产品。受众可以在自家电视机上根据自己的喜好编辑属于自己的收视菜单;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任意查找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可以点播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新的电视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应该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便利和快乐。

(三)对运营模式的改变

1.打造多通道的综合性内容服务平台

数字技术拓宽了内容传播的信道,需要更多的数字节目内容来满足播出,制播分离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内容生产不足的问题,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电视媒体内容运营模式的变革。因此打造开放的、多通道的综合性内容服务平台对电视媒体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一平台的建立主要通过两步来完成:第一步就是通过对电视媒体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内部的共享和内容的重新组合和包装,形成一个具有很强价值的电视节目体系;第二步就是当电视节目内容的价值体系运营成功并逐步强大之后,通过技术支持,将平台内的资源逐步开放,通过市场运作和利润的分配机制,吸引社会上的电视节目制作组织、机构和企业主动向电视媒体平台靠拢,形成一个强大的电视节目内容利益的系统。作为播出平台的电视媒体,需要建立多元准入通道,向内容提供商购买内容产品,在经过审查之后进行内容集成、播出。

2.电视媒体与网络、手机媒体的融合

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得益于有线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相结合发展,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成果。二者融合实现了电视媒体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的互通,即电视媒体内容可以在网络电视台中播放,而互联网的内容也可以应用到电视媒体之上。这样既在内容上扩大了内容提供商的范围,丰富了内容产品,也拓宽了节目传播的渠道和范围,相应地提高了电视节目内容的收视率,有利于广告收益的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尤其是3G和即将推出的4G技术以及CM MB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融合更加紧密。这主要是体现在手机媒体收看电视节目是的流畅性上。手机媒体用户群对于内容的需求个性化,要求内容提供商在内容创作时对内容进行多样化、差异化、小批量生产。同时注重内容的创新,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电视节目内容编码压缩。

三、结语

纵观电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视技术的进步,而电视技术的进步又对电视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很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正如麦奎尔在其传播学经典著作《大众传播理论》里指出的一样,“在媒介全球化和新媒体化的背后,一直都有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其中首要因素就是技术和经济”在近十年以来,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所未有,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电视媒体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电视媒体的改变,同时思考电视媒体将来的发展趋势,从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电视在良性的环境中继续发展下去。

篇6

 

在当前信息技术浪潮不断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所凭借的根本手段。如今,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直接介入和广泛应用,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内容与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高校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评价一所高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标准,特别要看其是否拥有获取现代信息的各种设备和技术、教师是否具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进行科研探索的能力。 

 

一、理论依据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construe—tivism)作为一种能更充分解释教与学过程复杂性的理论就越来越为人们所推崇。近年来,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同。无论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还是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都主张教师在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应当扮演“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要在完整、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同时也明确指出“学习者应在教师和同学的参与和帮助下,掌握他无法单独领会的概念和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提出要利用各种信息来支持学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并将其视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这一理论把人们的视角从“知识是一种产物”转向了“学习是一种过程”。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多媒体技术则是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最有效工具。而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源来引导、支持学习者进行主动参与学习,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监督和促进学习者准确作出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开展相关的各项科研探索。 

 

二、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表明,它的主要技术内容产生于本世纪,它含有对人的心理诸因素较多的研究,也含有对学习者日益增加的重视或尊重。当然,它也广泛采用了物化形态的技术成果,如幻灯、电影、电视、收音机、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作支撑,其结构已较为复杂,所覆盖的范围相当广泛。现代教育技术至少涉及以下领域的研究或实践,即基础性研究、技术性研究、教育系统的开发研究、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教育环境的相关研究、教学管理研究。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特点在于,通过信息技术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其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参与学习过程。 

研究表明,人类接收信息是通过视、听、嗅、触、味这五种感官进行的,其中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从大量图像中得到的;心理学家treicher也曾证明,人类获取信息的94%来自于视觉和听觉。不仅如此,关于人类对其所接收信息的记忆持久性方面,treieher的实验进一步表明,人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鉴于以上研究和实验,人类在接收、记忆信息的过程中对于视觉和听觉感官的依赖程度之深令人毋庸置疑,这与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性高度一致,故成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科研的有力佐证。 

但是,必须指出,多媒体这种通过多样形式营造非凡表现力和强大冲击力的视听效果的固有特性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弊端,如降低学生的注意力。认知心理学有关注意力持续度的实验表明,如果一堂课投影播放超过20分钟,学生就会由于视觉疲劳而引发习得知识能力的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良好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图像必须要辅以教师的说明性语言或文字,才便于引起信息接收者的兴趣,促使其长时间的关注与记忆,保持其思维的活跃状态,进而维持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就评估教学效果而言,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点使其自身无法监测并评估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材料的反应和习得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是同师生之间的呼应与关系的和谐程度高度相关的。综上所述,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固有特性在客观上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适度、有效地利用并驾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科研探索中调整研究策略与理念。 

 

三、多媒体技术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策略 

篇7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艺术作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正悄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艺术创作者开始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取代传统时代的颜料和纸笔。如今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众多艺术研究人员的重要探索领域,也是未来艺术学术理论探索和发展的趋势,目前全国大量的艺术院校已经陆续开设了新媒体艺术专业,刘旭光编写的《新媒体艺术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一书是紧密围绕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结合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呕心之作,也是全国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研究领域中为数不多的重要参考资料和教科书。全书从新媒体艺术的标志、新媒体艺术的轨迹与变迁、新媒体艺术的D像方式、新媒体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物质性的探索、新媒体实验电影、新媒体艺术的交互与生成、新媒体艺术的鉴赏与审美等七个方面展开概括和论述。该书从一开始即明确了新媒体艺术诞生的重要意义,帮助研究者界定了新媒体艺术研究的范围,把握新媒体艺术的框架,进而从前沿性、实验性、当代性、综合性引导读者理解和认识新媒体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紧接着编者以时间为脉络,从艺术与科学、工业革命的曙光、数字的革命、媒介的变革、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的雏形等六个不同的维度对新媒体艺术的轨迹与变迁进行诠释和解读,丰富了读者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历程的认知。

该书内容详实丰富,逻辑结构严谨,全书重点介绍了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拓宽了以往对现当代艺术范畴的理解,为了充分说明新媒体艺术的具体概念,全书对其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程、自身的特点都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对艺术自身的意义进行了自我探索和解读,通过作者对新媒体艺术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为读者打开了对新媒体艺术的时代性的理解,呈现了艺术与新媒体科技结合的样式和案例。艺术的语言方式是多样的、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需要既结合新媒体自身的艺术形态,也要保留其自身的创作思想和内容。因此,这种内容与技术、虚拟与现实、互动与参与、知觉与体验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将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科学技术有效结合和有效表达,这既可以展现新时代的艺术理念和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又可以为新媒体艺术领域拓宽创作思维空间,探索未来全球化的新媒体艺术视野,刘旭光的《新媒体艺术概论》可以说对上述内容做了完整的诠释和概述。

新媒体艺术最早源自欧美,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机、录音机、摄像机成为最早的新媒体艺术的载体,受科学技术落后的影响,加之设备简陋,因此当时的新媒体艺术也被戏称为“录像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引入新媒体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批以音频、摄像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开始诞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90年代中期的作品已经开始熟练地运用媒介开展创作,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作品已经开始呈现一定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具有了初步的新媒体艺术代表作品。互联网的发展预示着新媒体艺术的真正来临,大量的网络技术、数字编辑等新兴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艺术的发展历史,新媒体艺术可以真正从不同的角度为观众呈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真正走向了成熟。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会直接改变艺术作品的特征和特点,进而对大众审美的观念和理解产生深刻影响。以往的传统艺术都是单向传播,创作者可以凭借自身的天赋向受众输送自己的艺术灵感和创作内容,但受众很难通过信息反馈进行互动,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界限,观众对作品的认可度、参与度,甚至理解程度都会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意识和表现手法,这种新颖的方式有益于创作出更加符合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体现了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和传播艺术。新媒体艺术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它代表着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有利于加深人们的认知,为今后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艺术优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篇8

1.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

连接性:超越时空限制、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的电信网络中,在这个网络中使用者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找寻远方的信息档案,渗透到各国文化中,产生新的社群。

互动性:无论是显示在屏幕上的多媒体、机械操控的系统或环境式结构,使用者或关于经由作品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定义。艺术家不再是创作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

1.2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他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联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并产生新的社群。

艺术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特别是现在。新媒体艺术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新时期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在融合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其中,使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以新的形势体现出来。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载体,能准确地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点:信息密集、时空缩略、群体作用增强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不再是一种艺术,而渐渐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成为当代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艺术手段将会越来越发达,与人们日常生活也将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中,文化将会成为人们交流的重点。只有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可以使人们对新媒体艺术更加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琢磨,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去选择、诠释它。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会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对艺术领域有所影响,对其他领域也会有所影响。

2 新媒体艺术与中国

有关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研讨对于推动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面向新媒体艺术的本土化梳理,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观念上看,新媒体艺术本无国界。在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它虽不乏本土化的特质与闪光点,但毕竟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论是西方当代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及艺术观念,对中国的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个(在影响的基础上)不断认识、理解、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算起来不过二十几个春秋,但它却和产生它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声、光、电和IT产业一样,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划出的一个新的起点。”

3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思考

新媒体为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观念思想、行为方式,也为艺术带来了一些弊端,某些艺术的创作逐渐被大众同化,逐渐变为“快餐”、简单、无脑,可供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少。因为对个性的追求,人们对自己的喜恶也愈发明确,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个人口味。如果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可能在接收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的差异选择更多的垃圾信息,从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无法收获有益的资源。

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艺术本质的偏离,从利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感进行思考变为单纯为表现客观事物的技术样态,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思想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各种想法纷至沓来的时代,对与错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准或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又是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4 新媒体艺术的展望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探索。1996年,在杭州美院举办了名为《现实与影像》的国内第一个录像艺术展;1997年,北京出现了纯粹的个人录像艺术展。至此,录像艺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热点。

90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编辑设备的普及,不但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繁荣,更多的艺术家开始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在各种大型艺术展览上,越来越多地出现新媒体艺术的身影。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联结性与互动性。联结并融入其中,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篇9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会议电视网,后来逐步演进为现在的视频会议系统。目前,我国的视频会议系统利用率相当高,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毕老师向记者介绍到,政府机关、企业,已经有了专用的会议网络以及IP电话网,随着视频通信技术H.323标准协议的应用,图像的清晰度水平也越来越高。可视电话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最先在日本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想法都不太一致,比如涉及到隐私问题再加上技术方面的不统一,可视电话还不是发展的非常好。“随着先进的sip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话已经变得比较简单,再加上3G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统一融合的多媒体通信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现行标准

视频通信系统技术(图1):视频通信目前主要应用于会议电视、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家庭应用、企业应用等等。目前采用的视频通信技术主要是H.320、H.323和SIP三种。ITU-T于1990年7月通过的H.320是国际上第一个主要用于会议电视的协议标准。其中视频编码器用来压缩和解压缩视频信息,采用H.261的协议标准。H.320主要应用于政府、金融、大型企业等。ITU-T于1996、1997、2000、2001年分别推出H.323的V1~V4格式标准。H.323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为“域”,它有一个网闸(GK)、若干个网关(GW)、多点控制器(MCU)、多个终端(T)组成。网闸(GK)提供接入控制、带宽管理、呼叫路由等功能,它实际上是H.323系统的集中控制装置。多点控制器(MCU)用于对输入的多路会议电视信号进行切换。H.323利用分组交换的IP网络传送媒体信息。(图2)

作为下一代多媒体通信网络的IMS(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也选择了SIP做为会议控制协议,SIP是一个应用层的控制协议,用来创建、更改和终止多媒体通信,它只定义了通信的控制过程,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多媒体通信框架,它需要SDP、RTP、RTCP、RTSP等协议完成信号传输,需要G.711、G.729、H.263、H.264等实现声音和图片信号的处理和压缩。SIP是视频通信进一步发展的组网方式,目前正在完善中。(图3)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1988年,CCITT通过H.261协议标准,它被称为视频压缩编码的里程碑,1991年、1994年ISO/IEC公布了MPEG-1、MPEG-2标准,1995年ITU-T推出了H.263标准,1999年ISO/IEC通过了MPEG-4标准,2003年ITU-T公布了H.264标准。即节省了带宽,又保证了质量不变,压缩比提高了一倍,由于H.264压缩比很高可用于高清视频通信。如高清720P的分辨率为1280*720,大部分厂家都采用最低网络带宽为1Mbit/s的H.264标准。

H.264/AVC是ISO/IEC和ITU-T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视频编码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受到业界几乎所有主流视频相关设备、产品厂商的支持。由于完全独立开发编解码器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很大,许多公司和团体都采用直接修改移植开源代码的方式以求缩短开发周期。在目前可选的几种开源代码中,X264以其结构精简适于应用的特点,成为众多团体选择的对象。熟悉X264代码,以此为基础将其移植到DSP平台并进行优化,对构建高效的多媒体平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毕老师说,目前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压缩编码技术还有待完善,因为压缩编码并不是简单的压缩还要保证它的数据不要被破坏。另外就是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的问题,网络安全性比较差,需要加强有效的监控。在国外,美国正在研制新一代互联网,侧重点将会放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如视频会议、远程医疗、企业视频监控以及网络购物消费等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引用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在多媒体通信领域,视频点播、IPTV等等都发展的不尽如人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不明朗、安全性能监控不到位、收费的商业模式不清晰等等。

应用

“现在有多媒体呼叫中心,以前只是单一的语音信息传送,现在语音跟互联网联系起来,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开展多种服务如订票、订餐、旅游咨询以及交通引导等等。”毕老师说。

多媒体在远程教育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在全国偏远地区的100多个学校建立了远程教育网,这对偏僻地区孩子们的学习和教育无疑是大有帮助的。“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为了让孩子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为了不辜负幸存下来的美好时光,为了让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远程教育网的建设国家政府就要投入更大的经历。”毕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记者。

多媒体在视频监控领域也起到了重大作用,各个企业银行都建有专门的视频监控系统。但是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惠及公众的基于城市安全考虑的视频监控网也将被提上日程。目前,国际电联正在研究新的标准。

在谈话中,记者获悉,随着多媒体通信的广泛应用如手机电视等,它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移动通信领域,3G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渐商用,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也会再上新台阶。不过,虽然3G能实现各种多媒体通信,但是3G尚达不到高速率和高质量多媒体通信的需要。因为3G的带宽只有2兆,只能传送一般性的视频节目,而要保证视频的传送质量至少需要达到3.4兆以上,那么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变得十分必要了。第四代移动通信能提供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目前4G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相关标准尚未出台。4G是远比3G更加复杂的通信体系,它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很多新兴的关键技术:如MIMO(多输入多输出)、OFDM(正交频分复用)、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和IPv6等技术。OFDM+MIMO等技术标准传输的码率能达到100多兆,能够大大的满足各种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未来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将朝着高清晰度的方向发展,发展更具潜力的4G技术将变的刻不容缓。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给我们更快速和更高质量的无线数据传输,4G下的多媒体通信必将给人们带来革新的体验。

问题

在多媒体通信领域,视频点播、IPTV等等都发展的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不明朗、监控不到位、收费的商业模式不清晰等等。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更加明确的措施。“我个人认为,目前最好的商业运营模式是按流量来计费,不过它所牵涉到信息内容安全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多媒体要想进一步发展,除了提高话音的质量、数据的传输速率及其容量,更重要是要推动视频业务规范化的向前发展。”毕老师向记者介绍。

走向

谈及未来多媒体业务发展的新趋向时,毕老师说:“在多媒体技术发展成熟以后,可以开展多种公共服务。比如在城市开展立体三维导游业务如多媒体社区体验,像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啦,交通的运行状况如何,商品优惠情况的等等。”多媒体应用的市场前景是相当的大,因为它的传输数据比较大,因此消费者对它的需要还是蛮多的,如网上购物等等,问题是要保证它的信用系统,这就需要有关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加大监控的力度。“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将会为个人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如虚拟的旅游体验,旅行社可以将旅游线路以及虚拟的旅游情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传到消费者那里去,从而为客户提供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赢得顾客的青睐;虚拟的动感影院体验,开展这种业务的公司可以先发一段视频给消费者,看看好不好玩,如果可以的话,就会吸引更多的客户。面向企业的多媒体体验也很多,如产品选购、产品的效果体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宽带通信和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光纤电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推动多媒体通信继续向前发展,还必须开发下一代网络技术。现有的宽带通信网络,必须要解决各种不同宽带接入技术。还要解决固网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用户需求的升级和技术业务的创新,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与记者的谈话中,毕老师几次提到了IMS和通播网这两个概念。

IMS

这就引入了IMS的概念,这是当前已经公认的以S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现有的网络以DNS为基础,在安全性和商业性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传统网络架构的特点是垂直化,只要有一种业务出现,就会相应的会有一个对应网络,如电话业务需要PSTN网,数据业务需要有分组数据网,计算机业务有互联网、广播电视业务有广播电视网等等。不同业务需要不同的终端,不同的付费模式等等,随着业务种类的日益繁多,用户愈加感到不方便,这也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管理上的诸多不变,如网络的复杂化增加了运维费和网络投资费。

IMS采取水平化的结构,它有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统一的用户数据率,统一的鉴权控制和计费方式,统一的基于SIP协议的会话控制方式,统一的核心传送网,这样不但简化了网络结构,令用户感到方便,也使运营商节省了更多成本。

通播网

互联网因其应用以DNS为基础,只能识别域名,不能识别用户,这样就会带来安全性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通播网包括UNS协议、业务描述语言、组播和转播协议、以及超级IP协议等几部分。目前各个部分的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一步编制相应的商用软件,不久就可以进入适用阶段。毕先生认为,通播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于下一代宽带网络(NGN)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相对而言,IMS的结构比较复杂,较多的网关可能会对网络性能带来一定影响。

篇10

新媒体艺术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利用技术、传播媒介作为表达的形式;而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则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摄影艺术、录像艺术和装置艺术为主要内容。相对于西方,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受阻,从最初的模仿到现在的原创,从对科技的依赖到观念的创新,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

要了解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媒体对艺术产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必须借助于大众媒介才能进行广泛的传播。因此,媒介的革新,也是艺术革新的先决条件,而新媒体的出现,自然也催生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自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过确切的概念产生,并且“新媒体艺术”这一称谓,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着。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与媒体艺术相对应。如果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和探索的话,那么新媒体艺术则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1]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的作品,大部分是使用录像设备、计算机设备、数字技术、网络设备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现代艺术的每个领域。虽然新媒体艺术比较抽象,但是并非离我们很远。有学者从文化视角反观新媒体艺术后认为,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指的是艺术表现的物质载体或者手段,而且是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面向社会,从而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一种方式。韦兹也曾说过,艺术史一再证明艺术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性结构”,虽然没有一个含义可以用来形容一切新媒体艺术,但是我们要持着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一种事实判断。就如《亚太艺术》编辑苏珊·阿科瑞特所说的:“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语,其主要特征就是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视频技术创造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装置艺术和行为。”[2]

二、中国新媒体艺术概况

中国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动荡时期,这一系列的变化,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前提。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国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全球化的加速使得数字技术飞速发展,联系起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使得文化艺术超越了地域的局限,形成了世界艺术发展的趋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新媒体艺术必须要适应发展的需要,走出国门融入世界艺术的发展中去,中国的艺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并没有失去自我意识,它既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又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在这种背景下催生的新媒体艺术,使得当代人更加追求国际化和表现力,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更加适应社会的转型。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者,大多数都是艺术院校毕业生,有前卫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这些人洞察到了时代的变迁,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新生事物。而新媒体艺术的接受者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他们对新媒体艺术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好奇到现在的热情参与,让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的艺术。新媒体艺术的传播方式也从国内的艺术院校或者策划人的小范围传播,逐渐扩大影响力直至现在的网络传播,现在的新媒体艺术,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新媒体艺术起初就是前卫艺术,早期的前卫艺术主要是摄影、录像、表演等多媒介的使用。后期的前卫艺术是对媒介手段和社会的反思与批判。而如今,中国新媒体艺术正在向着大众艺术转型,更加融入社会中去。现在真正盛行的,则是观念摄影艺术、录像艺术、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

录像艺术一般由录像装置、录像带作品、录像短片等组成。中国在1990年第一次接触到录像艺术。在中国,录像艺术仅仅是一种录像形式,到90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成熟优秀的艺术家,如李文斌、林六苗、朱加等。1996年,曾经举办过两场引人注目的展览:一场是朱其策等展出的“以艺术的名义”,展览中展出了他们最新的录像艺术作品;另一场是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现象与影像”,被许多艺术家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里程碑。虽然现在录像艺术已经渐渐淡出了当今社会生活,但是它仍然是中国新媒体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开始探索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冯梦波是中国第一个多媒体艺术家。1996年,他的互动性作品《私人照相簿》,以自己的家庭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老照片为基础,以及他童年时代的涂鸦、书籍和电影镜头,加上音乐,观众可以按键选择观看。[3]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受益匪浅。白丁的《少儿不宜》、小小的《小小系列》、老蒋的《新路上的摇滚》等作品,就是通过互联网FLASH形式来创作的。

中国新媒体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型,就是观念摄影。摄影是传统艺术的一种类型,而新媒体艺术的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反对客观真实性的,它强调艺术家情感注入和观众的介入。他们不是将摄影作为一种客观记录现实的手段,而是用主观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审美印象和人生观感。1998年12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展》,展览主要强调了观念和影像概念,反映了自我和环境的生态基础。近几年,中国观念摄影也有许多优秀作品,如王晋的《百分之百》、邱志杰的《好》、高氏兄弟的《中国新闻系列》等。[4]

三、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从艺术方式创新到内容创新。中国新媒体艺术是从模仿到原创的发展过程而来的。中国新媒体艺术不但模仿我国的传统艺术作品,而且也模仿国外的一些优秀作品,汲取营养来构建自身。模仿是创作的前提,也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例如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从雕塑、摄影、绘画等艺术样式中汲取经验,在新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扩展。传统的皮影戏被制作成皮影动画,画纸上的水墨画艺术也被做成了水墨动画,网络自然也成为传统艺术扩展的新空间。20世纪60年代,一些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影响了我国的一些艺术工作者,例如邱志杰的作品《物》,受到西方极简主义的影响,在手法上做出了创新。伟大的艺术总是从模仿前人开始的,但是发展的真正动力,还是在于自我创新,中国新媒体艺术需要的就是推陈出新,加强艺术语言和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自我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从技术的提升到艺术的升华。中国在新媒体创作过程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技术的发展,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的整合创作,必须要加入技术的元素才能完成。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不仅仅要与国外的先进媒体技术接轨,提高技术的含量,更要学习他们超前的创作理念,努力去发现和创造新媒体艺术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汇,增加我国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力,使得新媒体艺术创造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革新上,更重要的应该是艺术的观念更新。虽然新媒体艺术是依赖技术的艺术,但是技术无论在何时,都不可能是艺术的本体,仅仅只能是艺术升华的手段和方式。

从精英艺术到大众艺术。新媒体艺术从产生之日起,就因受到技术和领域的限制,艺术作品都是由个人创作而成的。随着技术的普遍,使大众越来越精通媒介技术的运用,也尝试了许多利用媒介创造出的贴近大众文化的艺术作品。大部分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是由一些普通艺术青年、普通工作者或是大学生所组成,打破了艺术从业者的垄断地位。这样大众就不再需要精英文化的赋予,而是自我选择,实现自我的解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网络上共同创作诗歌、小说、画作等艺术作品。这种交互性,将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审美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四、中国新媒体艺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新媒体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发展上的困境:

技术水平上的限制。目前我国传播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手段还局限于电视机、录像机、便携式摄像机拍摄、数字设备编辑、电脑等常用的大众化手段。实际上还有许多依赖技术原理的艺术方式,如虚拟现实和3D虚拟动画等,在中国还是很少能用到的。这样就使得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更多地停留在缺少技术含量的主题意义上。我国的艺术家们,许多都不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没有独立完成一件艺术作品的能力,创作优秀作品的可能性相对减少,也使得我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新媒体艺术家创作观念的守旧。中国新媒体艺术作品,最初都是通过对西方作品的模仿而产生的,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作品,都有着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影子。虽然通过模仿也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作品整体上看起来自我创造能力比较差,作品瑕疵比较多,很少有令人惊艳的作品呈现出来。

研究资金缺乏。新媒体艺术是依赖高科技的艺术,技术上要求越高,越能体现出相关艺术作品的水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研究资金来源比较少,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学科也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门类,培养的人才只能擅长一个专业,无法文理兼顾。再加上缺乏研究资金的供给,缺乏需要用来教学的昂贵的新媒体设备,这样的断裂,会导致研究上的困难重重。

五、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前景与展望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敢于突破传统艺术,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必须能让大众所接受,这就是中国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文化前景——走向大众化。网络艺术作品的普及,就是新媒体艺术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数字化影像的发展,也让影像从贵族式的高雅,沦落为大众通俗作品。特别是DV的出现,更是赋予每一个人创作权利,更加真实地表达自我和对人性的关怀。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相比较传统艺术而言,构成形式更加丰富,创造了新的审美维度。例如对电影的时间处理手段蒙太奇,对电影画面数字特技的制作,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语言,而且让新媒体艺术更具有了独特的表现力。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时空的观念,让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提供了人机对话的可能性,还推动了新媒体广告艺术的发展。我们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跨入了图像时代,社会的文化开始向视觉文化转型。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新媒体艺术所体现出的新的视觉体验,会更加吸引人、更加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2010年9月,中央美院举办了名为“十年曝光”的新媒体艺术展,在展示国内新媒体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也进一步梳理和呈现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技术人员,如何在注重艺术独立性和技术创新性上完美结合,将成为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上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鲁放.中西方新媒体艺术之差异探究[J].电影评介,2010(23).

[2]张朝辉,徐翎.新媒体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3]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2006(8).

篇11

(一)高超的技术性

和传统艺术设计相比,新媒体艺术设计依靠技术催生,进入新世纪以后,科技对艺术的表现和发展影响更加明显,尤其是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更给传统的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借助便携式的先进数码设备,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快速制作和传播,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传播的速度。而传统的艺术设计则主要依靠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情趣、文化习俗以及主观能动性,进行音乐创作、美术绘画、戏剧表演和雕刻展示,这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新技术更加突出强调技术性,尤其重视新媒体科技发展,紧跟科技发展,凸显及时性。

(二)明显的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设计主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模拟,运用魔术般数字化软件技术,精确地勾勒线条、调配色彩、组合图形,运用近乎夸张的手法展现奇异多姿的艺术画面,让设计师快速捕捉灵感,精确表现思想,彰显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设计理念。新媒体艺术设计师灵活巧妙地借助二维以及三维虚拟技术,设计出平面或者立体感极强的画面,在艺术的世界里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自由地驰骋。这些是传统艺术设计无法实现的,甚至一些高清的艺术摄像师都叹为观止,很多的艺术作品具有突出的超现实感,体现明显的虚拟性,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设计师的艺术潜质。

(三)及时的互动性

传统的艺术设计受到设计材料、传播时间等方面的制约,一部作品从设计到成型再到受众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欣赏者和使用者不能及时和创作者实现即时沟通,一旦完成就是成型,互动性只有成品完成后的交流。但是新媒体艺术设计却具有极强的即时互动性,创作者、欣赏者能够实现即时双向互动,欣赏者(使用者)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审美追求、艺术表现等,也可以即时把自己的审美感悟、设计需求反馈给设计者。这种及时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作品的文化环境模式,构建了全新的艺术交往形式,实现不同层次甚至不同文明的即时沟通,在文化碰撞过程中带来更大的文化融合,形成多元互动的艺术创作审美格局。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一)丰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

传统的艺术设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需要很多的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工序复杂,工作时间长,同时创作具有单向前延性,不具逆转性,一旦着手,并不能回溯,出现问题必须推翻重新开始。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能够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想象,灵活自如地调动各种色彩、线条和图形元素,创作出异常逼真乃至超越现实的艺术作品,而且能够根据审美标准和预定效果,及时修正,因为现代化的新媒体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撤销功能,能够根据需要随时修改,能够后退和前进,反复比较,给设计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也留给了设计者更久的创新时间,尤其是能够根据互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表现形式,甚至根据自己前后的审美感知,在实践中即时调整自己的设计中的审美标准以及创作表现。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网络传播形式和速度的变化,尤其是各种新媒体艺术设计软件和硬件产品的不断推出,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形式。比如,智能手机、网络云电视、虚拟互动媒体不断出现,都将给新媒体艺术设计带来更加多样的展示平台。传统的艺术设计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将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富新意的创作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艺术设计内容。

(二)拓展传统艺术设计的思维外延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给传统的艺术设计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促进艺术设计领域进行深度变革,影响了每一个设计者的心理、环境和对象,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设计的思维。传统艺术设计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不断在传承中谋求变革,运用更新的科技元素,实现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尤其是通过现代新媒体数字技术让作品更加彰显人性。创作手段的变革推动创作思维的拓展,创作思维的延伸又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向更宽更广的领域拓展,推动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

篇12

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不断的对社会生活生产形成巨大的影响。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统媒体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在新媒体平台下受众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展信息交流沟通,实现双向或多项互动,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更加彻底。因此,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发展进行研究不单单可以满足时代信息传播的需求,同时还有助于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发展

1.1 新媒体传播形式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其所带来的传播途径的优化改变着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刚刚兴起的时期,受众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技术中的网站来获取信息,并且在一定的范围中开展传播。这一形式下的信息传播大多为单向传播。而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与成熟,移动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例如,移动手机APP中的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成为了人们开展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1]。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新媒体的发展也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2 新媒体传播载体发展

计算机网络进步成熟与通讯技术发展下的成果4G网络代表着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的结合。移动设备开始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获取、信息传递等功能,成为了新媒体传播全新载体。移动设备的智能化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已经不再仅仅是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的工具,而是可以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获取信息,发表信息观点的工具。人们可以在手机上安装新闻APP,利用手机网络或无线网络来浏览新闻APP中的新闻[2]。

1.3 新媒体传播内容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体成为了报刊等主流新闻载体之后的全新媒体形式,并且呈现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力。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虽然对新闻等信息的传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传播形式依然是以文字为主,互联网便捷、快速、互动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字形式的新闻传播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是在新媒体载体的传播过程中更加重视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呈现。报刊杂志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手机报刊的形式呈现给受众,通过图片、音频与视频的方式来传递新闻与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受众开展双向沟通与交流,提升了报刊的传播效率与实效性。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与纸媒的融合发展策略

鉴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与传播内容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由于受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新媒体冲击,传统纸媒必须要全面考虑周围环境,积极找寻新的定位以实现转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可以与纸媒相融合,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因此,现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转变发展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下人们都成为了自媒体,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随时信息,传递信息,形成多主体互动传播模式。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技术与纸媒需要注重受众思维的转变,转变以往传统的传播思维,以全面保证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与完整性。例如,在南京宝马超速闯灯撞裂马自达致2死的新闻中,案件发生初期网络上对于案件的发生与经过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在舆论的呼声中南京交警开始逐渐公布证据以平复舆论的争论。而大量报刊则能够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充分与新媒体结合,将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在报刊的微博公众号中,第一时间将新闻传递给受众,以便后期可以利用纸媒针对案件进行实时的跟踪与传播,让受众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其次,强化内容创新。在计算机网络下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开展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内容的创新,冲破新媒体内容的限制,加以多元化的营销推广方式,使得纸质媒体的网站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以便真正意义上实现报网一体化。纸媒要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创新处理就需要对内容发展战略进行重新的规划,全面的改革采编、发行、广告等一系列环节,以形成综合化、一体化、同步化的运作形式。最后,增强用户反馈沟通。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就新闻、信息等进行自由的沟通交流,双向沟通机制十分成熟。新媒体下的传播途径注重用户体验,能够针对受众的兴趣来开展传播,利用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使得受众可以获得更佳的体验。因此,纸媒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利用网络技术来强化用户的体验反馈,让用户能够真正参与到纸媒的传播中。例如,《江南都市报》中推出了“云报纸”功能,读者只需要将手机摄像头对准报纸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就可以获得当前报纸的相关新闻与信息,并且可以进行点评互动,十分便捷[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新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新媒体传播形式、载体与内容的发展。而对于纸质媒体来说,要抓住计算机网络给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主动的从理念上、内容上、反馈上做好全面的准备,转变思想方式,强化新闻内容创新,实现用户沟通反馈,力求能够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丽萍.新常态下高校网络新媒体运行路径的探析――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6(1):109-111.

[2]秦晓慧.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33-34+36.

篇13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快速发展,数字新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数字新媒体产业正逐渐成为2l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但数字新媒体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数字新媒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数字新媒体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数字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数字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数字新媒体具体有以下特点:

1、交互性与即时性。在数字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支撑下,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可以借助数字新媒体随时、随地进行互动沟通。

2、海量性与共享性。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无比的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到自己所需信息。

3、多媒体与超文本。数字新媒体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的综合体,在新的技术支撑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来显示信息。

4、个性化与社群化。相对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而言,数字新媒体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

二、数字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新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的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彰显,在社会化、融合化中得主流作用凸显,普及化中的有序性渐显”。国家十分重视新媒体公共平台的建设,正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

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达到3.90亿人,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的98.8%。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其中,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为34.0%。

数字新媒体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思想认识不足观念落后。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对新媒体发展的认识不足,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少传统媒体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把网络和无线通讯作为新的业务空间,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发挥内容市场的优势,实现由平面媒体向多元化、综合性媒体的转变,但不少从业人员仍然抱有“内容为王”的观念,只是把网络当成既有内容分发的工具和渠道,没有认识到传媒业巨型信息终端的趋势和读者阅读个性化的趋势,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传媒业的巨大改变。因此,传统媒体行业领导急需统一思想认识、分析利弊,看清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媒体的紧迫感,加快发展新媒体。

2、适应新媒体发展的管理体制未能形成。传统媒体按照信息形态和内容差异实行广播电视、电信、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头管理的方式。在国家对现有的管理体制没有调整之前,仍然按原有体制对新媒体实行分头管理。例如,互联网的接入由工信部和工商部门监管,安全由公安部门监管,内容则由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办公室和对外宣传办公室监管,其他则由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广电部门等监管。这种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对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导致现有的各部门行业之间的利益和权力竞争,管理效率低下,执行责任不明确,监管成本加大,必然影响到新媒体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