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2 14:52: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

篇1

一、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要性

实验骨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和方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阐明骨伤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疾病骨伤科疾病的原理,是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医骨伤现代化及培养现代中医骨伤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

多年以来这门课程在陕西中医学院一直作为自修课程,但随着中医骨伤专业的发展及学科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必要性愈加明显。通过开设实验骨伤科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中医骨伤科学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中医学(骨伤方向)于2007年正式开设了该门课程。但其涉及面广,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课时相对较少,给这门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进行了有限的实践与探索。

二、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可行性

从课程设置看,实验骨伤科学涵括范围广,课程内容系统性强,使学生能系统地用实验去印证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机会增多,课程更贴近临床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的同时,能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步发展。因此,从课程特点看,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设计看,如果把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目的局限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范畴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只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就能通过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制备狗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及假设股骨头坏死等临床景象以后由学生自己独立处理,锻炼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些问题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促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从实验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做使实验骨伤科学课不再是简单地重复手术操作步骤,而是一个探讨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无疑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骨伤科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创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实践者,从而充分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其求知欲望。学生在实验中思维活跃,操作认真,讨论热烈,探索精神强。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实验骨伤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基础医学教育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基石

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这些基础医学知识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很多相关基础知识较差,对于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不了解,对一些基础实验的原理也不清楚,这样该课程让他们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对于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学生,加强基础医学的学习对于开设实验骨伤科学有重要意义。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了解基本实验程序,实验仪器。

四、科研创新意识及基本能力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内涵

我们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增加我们对中医骨伤疾病研究的本领,要开展科学研究,首先我们要有科研意识,要在我们的工作及学习过程中,通过意识去发现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尚无这方面意识,因此,如何加强对中医骨伤专业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引导,培养正确的科研意识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通过介绍近些年来现代医学、现代骨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新动态来扩大学生知识面。这对开拓科研思路,培养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同时通过课堂探讨,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科研精神。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他们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及科研思路后,通过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学习,让他们在进一步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的基础上,也了解到学科前沿,同时对他们的外文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中重视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意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如科研的概念、科研分类、科研选题的步骤及原则、有关医学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等。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骨伤特色及重点病种的科研思路及方法训练,如讲述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中医药的优势,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骨折愈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长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观察指标。另外,颈椎病、股骨头坏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疏松、脊髓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研思路及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在科研思路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引用国外最新文献,通过这些文献的结构设计、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次来让一方面学生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

五、突出实验技能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点

一个好的课题需要严谨的设计,但涉及再好的课题也是需要熟练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完成,所以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基础医学的教学实验相结合,适当增加骨伤科疾病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实验,如我们在组织学实验中可以适当增加肌肉,骨骼的标本处理、常规及特殊染色方法的教学;在免疫学实验中可以增加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目前全国中医药院校尚没有统一编制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教材,我们根据以往给中医骨伤专业2003级、2004级、2005级本科学生讲授这门课时的经验,结合教学改革内容,并参考了同类相关教材,编写了内容配套、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同我院现有基础条件适宜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院内教材。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多媒体教学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利用自己制做及应用国内外相关实验方法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知识的媒体结合起来,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理论感官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嗅鞘细胞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其培养,我们把培养嗅鞘细胞的实际操作过程及培养结果的图像拍摄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深受他们的欢迎。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省时间。我院目前此门课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8学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单位时间里增加了信息量,减少了板书时间,与以往相比相对延长了学时,使我们有时间给学生讲解更多的内容。

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使人对工作、学习和创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而使人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产生较高的智力而获得成就。这门课程因内容较广泛和前沿,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设计性实验或课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我们布置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就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科研专著去了解科研的整个过程,如,设计思路、动物分组、动物造模、指标测定及统计学方法等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科研方法,又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这一点对于以后的临床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但迄今为止,该学科尚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具体涉及到传统基础理论及临床技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实验骨伤科学的开设和规范教学对于中医骨伤专业发展及培养创新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增加学生兴趣,培养新世纪中医骨伤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寿好长,朱津浦,金京南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改革[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7).

[2]耿建芳,王玉芬,邢天娥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

(上接第168页)用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Blog的出现使网络教育的发展更上了一个台阶,也使得人们将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许多认识。在Blog短短的发展阶段,它已经用它的优势,使人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进行知识管理的工具。随着它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Blog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它将引发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新的思考,使网络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Blog受益者去探究、发展和推广,使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成为教育发展中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Blog与教育:体验生命历程共享[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2]张正国. Blog:承载我们的教育理念[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3]冯纪元.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篇2

目前,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正式移交坪山区人民政府,纳入区直属事业单位,按“一总院+两分院”的模式运营,“一总院”即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区中医院)总部,“两分院”即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分院和罗湖分院,以坪山总院为核心,坪山分院、罗湖分院以中医骨伤、慢病防治为平台,各院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全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为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辐射深港及粤东地区。因医院院区扩大,现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基本条件如下:

待遇

1.录用人员按劳动合同法订立劳动合同;

2. 五险二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法定假期、餐补、协助办理深圳入户等福利;

3.薪酬:医师22.5-28万元/年,主治医师29-39万元/年,副主任医师39-52万元/年,主任医师53-72万元/年,其他专业面议。

备注

1、以上岗位有在三甲医院工作经验者优先。

2、应届毕业生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并且毕业当年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联系人:徐小姐、董小姐 联系电话:82492369

邮箱:[email protected]

篇3

我院创建于1987年10月,二十多年来,在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突出中医特色,重视专科专病建设,狠抓人才培养,医院发展规模和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全院现有职工10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8人,中级职称21人,开设病床100张,有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7个,开设骨伤科、妇产科、外科、内儿科病区4个,有CT、彩超、500mAx 光机C型臂等大型医疗器械 68台件。2007年接诊门急诊病人5万多人次,收住院病人2300多例,业务收入879万元。我院骨伤科创建于1987年10月,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中医特色优势和诊疗体系的特色专科,在1996年等级医院和1998年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达标验收中,骨伤科作为重点专科通过了上级验收;2004年12月被***市卫生局验收命名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为了进一步加大我院重点科室骨伤科建设力度,特申请其四批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建设单位,现根据《***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检查标准》,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科室规模(5分,实得分4分):

骨伤科设有病床20张,有医护人员13个,其中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初级职称人员9名,其比例为1:1:9。

二、专科业务量(20分,实得分10.7分):

我院骨伤科年接诊门(即)病人5800多人次,收住院病人368例,年业务收入102万元,专科门诊、住院人次占全院门诊、住院人次的比例分别为11.6%和16%,门诊病人比例低3.4%,扣3.4分;其中外县、市门诊、出院病人分别占专科病人的比例为14.3%和12.5%,扣2.5分;专科门诊住院收入合计为102.4万元,占全院业务收入的11.65%。

三、技术质量(43分,实得分33.5分):

1.医疗指标:门诊中医治疗率90%,住院病人中西医结合治疗率95%,入院三日确诊率9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治愈好转率88.5%,比标准要求低7.5%,扣1.5分,病床使用率49.3%,比标准要求低35.7%,扣3分;甲级病历率93.8%,本可制剂收入占药品收入的13.52%,扣3分。

2.本专科临床二级临床科室有2个,骨伤科有颈肩腰腿痛科、牵引理疗室、按摩室,有甲级单病种1个,乙级2个,扣1分。

3.能接受同级中医机构或其它医院在专科方面的会诊、转诊。

4.能运用中医传统疗法诊疗该专科范围的常见病、疑难病,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诊疗常规。

5.专科制剂:骨伤科现有临床较好的专科制剂,神经痛丸、接骨胶囊、活络定痛膏、生肌玉红膏、上肢洗剂、下肢洗剂,近3年未开发新制剂,扣1分。

6.护理技术:能开展整体护理和专科特殊护理;能开展中医传统的护理项目,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中药换药、中药坐浴;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五种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6%,能开展单病种护理。

四、科研学术水平(14分,实得分12分):

1.每年进修培训2名以上学科带头人,每年进行学术讲座8场次;

2.能承担中专以上学生的临床实习和培训基层中医专科人才的学习任务,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无记录。

3.近三年来有地厅级以上新成果及新技术,引进新技术3项,无地厅级以上新成果扣2分。

4.每年有专科方面的经验总结,近3年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4篇。

五、医疗设备(6分,实得分5分)

病区设备每年每床单元设施和专科设备能达到分级管理标准要求,能适应专科需要和专科技术发展的要求,每床单元设备平均值在1万元以上设备完好率90%;C型臂常发生故障。

六、管理(12分,实得分9分):

有重点中医专科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及总结,有专科经费;有专科医疗文件管理、考评制度,并对医护质量进行评估,实行质量监控;有专科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有专科特色的学术检验研究、总结、推广工作;建立了三个以上单位参加的学术网络,但开展活动不够扣1分;科内有计算机2台,但相关程序不配套扣2分。

综上所述,根据《***省重点中医药建设检查标准》自查,结果得分74.2分,特申请***省第四批重点中医药专科建设单位,望审批为盼!

 

 

篇4

近日,记者采访了红星医院院长王海英。王海英院长说:“红星医院经过55年的努力拼搏,留下了令人羡慕的光辉历程,在骨伤科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大兴区和亦庄开发区两区行政资源整合的落实,红星医院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我在感受到身上担子重的同时,也非常有信心带领全院职工,将医院建成具有专科特色和综合医疗竞争优势的二级甲等医院,带领全院上下开创红星医院新的历史!”

享誉海外,特色鲜明的骨伤科

在采访中,王海英院长详细介绍了该院最有特色的骨伤科和学科带头人贾国庆主任医师。她说,骨伤科创立于1984年,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安广林专家、任玉衡教授、李方祥博士及贾国庆主任医师等几代老专家的带领下,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即大重量牵引、悬浮式牵引下整复手法,以及踩法、药物熏蒸、小针刀、血液循环驱动、脉冲磁疗、功能锻炼等非手术方法治疗运动创伤性疾病。贾国庆主任医师一直作为红星医院骨伤科学科带头人,从事骨伤专业三十余年,把传统正骨医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骨伤科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较深造诣,并带领骨伤科团队,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上的独到优势,建立了手法研究室,开设专家门诊,采用手法推拿按摩、牵引、踩法、中药熏蒸、针刀等中医方法治疗颈椎病、椎间盘突出、腰扭伤、腰椎峡部裂及滑脱、胸腰椎压缩骨折、肩周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引起的高低位截瘫等各类骨伤科常见、疑难疾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该科室一直注重学科发展,先后开展了诱发电位检查、骨密度检查、熏蒸和整体牵引技术。多年来,骨伤科除建立普通病房外,从1991年起还开设了外宾和特需病房,先后接待了法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国家的病人来医院诊治。国内多位著名运动员也先后来红星医院诊治,还大量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贾国庆主任医师作为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因医术精湛,曾多次受邀到新加坡、香港、缅甸等国家和地区会诊和讲学,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其中,贾国庆主任医师于1990年应香港骨科学会邀请,学术交流3个月;1993年,应缅甸卫生部邀请,在该国举办骨伤科学习班3个月;1995年至2002年,每年到新加坡进行一次讲学;还于1993年荣获缅甸政府奖章,1988年获得国家体委体育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医师称号,2010年被评为大兴区中医骨伤科首席专家。他带领的骨伤科团队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单位、大兴区卫生系统文明服务科室、大兴区重点学科和北京市及大兴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同时,该科还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三维动态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一刀法’治疗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证的诊疗规范及社区示范推广研究”获大兴区科研课题;“贾氏悬浮式牵引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观察”获北京中医管理局青年项目研究课题;他研制发明的“悬浮式正脊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抓住机遇,准确定位

王海英院长表示,随着“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大兴区和亦庄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的落实,未来几年,她将坚持医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医院发展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相适应,将红星医院建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二级甲等医院,用一个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振奋人心又通过努力切实可行的远景规划,指导全院上下开创新的历史。王海英院长提出,在全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红星医院必须以北京市和大兴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为前提,结合医院现状和发展的实际,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红星医院功能定位和周边经济社会特点、适应居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服务体系,努力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医院发展规划中,必须坚持政府定位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兼顾城乡居民不同医疗服务需求,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同步提升的原则。

据了解,大兴区红星医院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在未来5年内,把红星医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为此制定了分阶段的分目标,包括医院的功能定位与科室设置,医院应重点优先发展的学科或技术特色,医院的技术队伍培养与人才引进,科研教学与信息管理,医院运营与设备管理,品牌塑造与医院文化等内容。

王海英院长强调,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她认为,红星医院定位于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大兴旧宫、瀛海、亦庄、西红门、青云店镇的50万人口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应实现并超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至2015年,应能够对当地区域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能够承担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诊治、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够指导基层,形成与当地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体系;实现大兴区卫生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对红星医院的功能定位和总体目标。

注重学科、人才、文化建设

在采访中,王海英院长还向记者介绍了红星医院未来几年的学科建设规划。医院未来学科建设的重点将由骨伤科诊疗中心、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骨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妇产科诊疗中心、内科诊疗中心组成。医院将根据本地区、本市乃至全国病人的就医实际需要,逐步开放床位达到600 张;在内科中分设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和内分泌消化科;在外科中分设普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外科等专业组;妇产科分设为妇科和产科;增加重症医学科、高压氧、肾透析科和病理科等,承担区域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作为品牌科室,医院非常重视骨伤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该院骨科诊疗中心由骨外科和骨伤科组成。骨伤科开放床位110 张,骨外科开放床位46张;骨伤科和骨外科人员结构梯队合理,在区内外具有品牌影响力。根据红星医院发展历史、现状和技术特色,中西医骨科结合强强联合,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性脊柱脊髓疾病骨科治疗中心。王海英院长介绍说,在医院的规划中,至2015年,骨伤科保持非手术疗法治疗运动创伤性疾病的医疗特色,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以特色和质量吸引更多病人,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效益;引进人才,培养队伍,形成结构更趋理的专业技术梯队;骨外科以手术治疗老年性骨科疾病为主,同时两个科室要注重开展科研和临床教学工作,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全面提升,在区、市级相关学术领域承担科研课题3到5项,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至20 篇;打造骨科诊疗中心牌特色,使红星医院的骨伤科达到国家级中医示范专科水平,并积极开展学科合作与学术交流,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望京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

“针对辖区居民育龄妇女多的人口特点和医疗需求,我院将妇科与产科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专科。”王海英院长说,“至2015年,我院妇产科床位增加至80张,并分设妇科和产科,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科室主任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并担任相关专业的学术职务。能够成功开展二级综合医院分等标准中所要求的全部诊疗技术,能够承担一级医疗机构转诊的疑难危重病人诊治;开展妇科与产科相关专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争取获区级或市级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奖。”

王海英院长还认识到,红星医院的人才和技术队伍相对薄弱,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是其关键。建立一支技术职务、年龄和学历结构相对合理,技术硬、素质高的队伍,对提高医院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医院应拿出经费,鼓励岗位自学、开展在职培训,采取请进来讲座、示范,走出去参观、学习等方法,在医院营造起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培训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技能的提高,以提高医院的管理绩效。至2015年,使临床全部科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0%以上人员达到硕士以上学历,90%以上的临床医师具有医学本科或以上学历;按照岗位设置标准,在全体医务人员中,正高职称应占3%,副高职称应占9%,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技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医院学科建设的关键薄弱点之一是学科带头人的欠缺,特别是重点学科的带头人,这是决定医院整体和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医院将根据重点发展的学科,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搭建合理的技术梯队。学科带头人应有三级甲等医院重点学科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相应的管理能力。

医院要发展,还应注重医院文化与品牌塑造。王海英院长表示,未来几年,红星医院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以“敬业、关爱、厚德、精医”为院训,以“除人类疾患、助健康完美”为使命,努力创造使百姓放心、患者满意的医院。

未来发展策略和四大工程

篇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肝病专科、骨与关节病专科、肾病专科,糖尿病专科,脾胃病专科、慢性心衰专科和针刺麻醉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基地:急诊科

上海市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肛肠科、甲状腺专病科

此外,该院还在全国率先建立集各种中医诊疗手段于一体的传统中医诊疗中心和“治未病”试点中心。

特色科室

中医肝病科

该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病专科建设项目、全国中医肝病医疗中心、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协作中心。科室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科特色。

中医骨伤科

该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病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专科、上海市中医骨伤医疗协作中心。学科带头人是申城近代中医骨伤科世家“石氏伤科”的第三代传人,在治疗骨关节病和腰腿痛等方面建树卓越。

中医肾病科

该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上海市中医肾病医疗协作中心。该科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肾性血尿,尿毒症等疾病的治疗上独树一帜。

特色医疗

药棒叩击治疗骨关节病

针对许多骨关节病患者单用针灸、中药疗效不显著的状况,该院针灸科尝试采用“药棒叩击综合疗法”,将药棒叩击与针刺、艾灸,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或熏洗等方法相结合,多管齐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具体方法是先用针灸推动经络气血;随后用药棒叩击,使药液通过针孔达到经络,达到“以温达通,通则不痛”的效果;再辅以中药内服、外敷、熏洗等治疗。适用于中风(卒中)、痛风、老年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病、肩周炎、颈椎综合征等。

药物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该院肝硬化科采用传统中医“药物敷脐”的外治法,采用“虚胀方”和“实胀方”两味药方,制成巴布剂,敷贴在患者肚脐上,以起到减小腹围、促进尿排泄,减轻体重,促进排气的作用。目前,该疗法已申请到国家专利。

“对口切开,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篇6

一年之间,有三个病房同时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在本溪市卫生界并不多见。同时,这事也为本溪的医疗卫生事业增色不少,本溪市卫生局局长姜华好评多多。 2013年1月25日,姜华在本溪市中医院三甲授牌仪式上的讲话中说:近年来,市中医院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始终坚持“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发展战略,扎实践行“拼搏、进取、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推动医院走出低谷、突破瓶颈、步入正轨、渐入佳境。内分泌科成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儿科、骨伤科被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辽宁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

中医人也为此自豪。重点专科的建设成为了中医院“三甲”路上让人瞩目的亮点。

果结今朝,却是多年耕耘的收获

2006年,中医院儿科被辽宁省卫生厅评为辽宁省重点中医专科,并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专科建设带动医院的发展在事实面前成了全院的共识。

2007年,中医院为自己的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发展蓝图:

十年内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的三级甲等医院。

围绕此,提出以医疗工作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专科专病建设、注重人才开发培养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思维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建成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和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数个。

重点专科的建设成了支撑建设三级甲等医院的重要着力点。

在梳理中,一批具有发展优势的科室被列入重点培养的计划中。

然后是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实施,如明确专科发展方向,推进重点病种诊疗特色,使各重点专科均有明确的重点病种,和围绕解决该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开展主要研究课题。

如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硬件的投入,资金投入向重点专科倾斜。尤其是门诊、病房医疗环境、医疗设施的建设尽量满足重点专科对临床常见病、疑难性疾病、重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预防和保健的要求。

如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建立合理人才梯队,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保证专科健康持续发展。

如开展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重点专科开展特色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17种,如内分泌科、肾病科开展中药煎剂保留灌汤技术;儿科伏九贴敷疗法;骨伤科小夹板固定技术。

如加强重点专科信息化建设,在重点专科建立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积极推进共享系统的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信息化资源,促进重点专科信息化建设。

凡此种种,有力保障和促进了了重点专科的建设。

“十一五”期间,打造名专科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继2006年儿科被辽宁省卫生厅评为辽宁省重点中医专科。2011年,肾病科、骨伤科成为市特色专科;结石病科是本溪市特色专病。

创新,让三大病房脱颖而出

院长王迎春谈到本院的专科建设时兴奋多多,他说:内分泌科采用自行研发的中药浴足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末梢神经炎取得了良好疗效,很多外地患者慕名而来。骨伤科开展的银质针导热治疗软组织病的新技术,填补了我市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外用膏药贴敷治疗骨关节疾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儿科目前拥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制剂26种,自行开展中医诊疗特色项目12项。

不断开发创新,是各名专科之所以成为名专科的成功秘诀。

中医院医务科长黄晓手拿着“中医院新开展项目审核工作记录表”介绍,这是内分泌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筛查诊断”的项目申报,这是内分泌科“用中药泡浴治疗糖尿病患者下肢麻木等病症”的项目申报,这是内分泌科“胰岛素泵强化调节血糖疗法”的项目申报……

在内分泌科,听到主任汤秀珍的介绍,更能体会到创新给科室带来的发展,创新给科室带来的活力。

在治疗消渴病和消渴病并发症方面,这个病房研制了消渴系列中药制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通过引进糖尿病足筛查诊断箱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方面的早期发现,大大提高诊断水平……

创新医疗中,病房由原来的一个糖尿病诊室发展成一个研究室,发展到病房,如今已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诊室,拥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并拥有床位50余张实力科室。

中医院的儿科是本溪地区第二大收治儿童患者的专科,不断创新特色制剂成了该科室的不二法门,科室拥有特色制剂有30余种,治疗病种涵盖了儿科几乎所有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特色治疗手段有:捏脊、推拿、直肠给药、穴位贴敷、脐疗、口腔喷洒、经皮给药、中药膏外用等,由于专科特色突出、治疗手段多样,并且简、便、廉,无创伤、无痛苦,深受广大患儿及家长的好评。目前,儿科目前拥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制剂26种,自行开展中医诊疗特色项目12项。创新中,而且两届蝉联省级重点专科荣誉。

篇7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01-03

李永康教授是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云南省著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家,云南省名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导师出生于中医世家,师从于全国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教授,从事骨伤科医、教、研工作45载,治学严谨,学贯中西,博采众长,擅长以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疾病,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临证思维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中西合璧,衷中参西

导师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体现了中医的整体全局观,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施治。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优势。因此,将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结合起来,就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逐步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经验理论思想体系。在云南省首先开展了骨伤科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倡导手法整复四肢骨折小夹板固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大量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骨伤科的疑难杂症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弥补了西医骨科在治疗慢性劳损性疾病的不足。中医、西医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中西医的产生和思维方式,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性科学,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而西医则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为基础所形成的实验性科学,根据人体解剖和具体病种进行治疗的思维方式。治疗骨伤科疾病关键是掌握好适应症,找到治疗的结合点,选取两种方法的精华,针对性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好中医骨伤科必须从古籍中吸取养分,总结经验并付之实践。要学好西医骨科就必须从解剖入手真正读懂X片,CT片和MRI片并明白其所代表的病情轻重,掌握各种先进的检查方法,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各种检查方法,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真正掌握了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查方法,加之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因此导师反复强调,现代的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医生看病诊治也越来越依靠各种检查方法,但作为一名医师,首先应该掌握的仍然是最最基本的临床检查方法,不能根据X片就确定治疗方案,为了X片手术而手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诊察,才能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许多患者就是在导师认真细致的问诊下,详细熟练的体检中,明确了病情,避免了误诊。因此,导师认为“四诊”作为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辨证的基础,立法的前提,组方用药的依据,取得疗效的关键。骨科医生还需要加一个“摸”,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才能识病知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中医学是几千年来古今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有一整套完整的、独立的科学体系。历代医家皆对其理、法、方、药有过不断的研究及探索,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及其中医基础理论是以“阴阳学说”、“藏象学说”为核心,因此长期以来对中医学的认识采取分析、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口传心授,虽说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看,研究进展缓慢,低水平重复劳动较多,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导师在肯定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强调中医药要发展,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走中医药与现代自然科学及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道路,即广泛应用现代科学的新方法、新技术,多学科、多侧面的综合研究中医药,发展中医药,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2 理法方药,贵在变通

导师临证谴方用药提倡“方从法立,以法统方”。选方用药必须以治法为依据,才能配伍组方,方剂从属于治法,治法是应用方剂和创造新方剂的根据;同时方剂又是治法的具体体现,用药治病,离不开方剂,若有法而无方,治法就无从体现,也就不能完成辨证论治的全过程。方剂必须以治法为纲,以此为前提来运用方剂。治法产生之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的处方用药,才能拟定出大量有效的经验方,正是这些有效经验方的存在,治法才有了丰富的内涵。因此不论治疗任何疾病,都不能以方套病,而应以法统方。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极为密切,既不能有法无方,又不能有方无法,法立之后,才能选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导师临证选方用药充分考虑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具体运用中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师其方而不泥其药”。方剂的组成虽有严格的规矩准绳,又要视不同情况灵活变化。在临证选方时应根据病情的变化,视患者体质、年龄、四时气候,地域差异等灵活运用。只有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具体运用中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导师遗方用药临床疗效甚佳,主要精华为“贵在变通”。其“变”主要表现有三:①药味加减的变化:指在君药不变的情况下,因病情需要,可以改变其臣、佐、使药的配伍,其一为随症加减即君药及主症不变,随次要症状或兼夹症,增减其次要药味以适应病情的需要;其二为药物配伍的变化,方剂在主要配伍药物变化时,直接影响该方剂的主要作用,虽然君药不变,但臣、佐药变了,同样会改变原方的性质和作用。②药量的变化:有些方剂,药物完全相同,但由于变化了药物的用量,因而改变了该方功用和主治证侯。③剂型更换的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剂型不同,在运用上也有区别。从这些变化方式可以看到,导师对方剂的运用,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些变化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很难截然分开。但通过这些变化,能充分体现出方剂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特点,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制裁随心,以应万变的病情,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3 手法复位,稳妥精准

导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骨折、脱位及各类创伤的经验,自成体系,同时运用现代的解剖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其进行了规范整理。在保持疗效的基础上,简化精炼了手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正骨手法。手法复位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对《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的理论及其在骨折脱位整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有相同的认识。认为绝大多数骨折可用手法复位,且疗效好,费用低,患者所受痛苦少。

导师指出,“筋喜柔不喜刚”,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轻柔绵软、外柔内刚,稳妥轻巧。手法正骨突出一个“巧”字,主张巧妙利用患者心理,顺应解剖,因势利导,一气呵成,正确应用杠杆原理,在短时间内,甚至患者不知痛苦的情况下就能准确复位成功。导师这一学术思想,在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动静结合,内外兼治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正常生命活动依赖于气血、脏腑、筋骨、经络等正常运行维持,若机体遭受损伤,则正常活动必会受到影响,产生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正体类要•序》指出“机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合”。因此在骨伤科治疗原则中,导师认为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遵循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导师认为“动”与“静”是骨折治疗中的主要矛盾,动静结合中的“动”是绝对的,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静”是相对的。动与静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要辩证地对待,没有相对的静止状态,组织骨骼就无法修复;没有适当的运动,组织关节就无法恢复原有的功能活动,只有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筋骨并重则是在治疗骨折的同时,注重软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与修复。

导师认为机体局部的损伤,必然会影响机体全身的代谢。因此,肢体的骨折不能仅仅解决局部的问题,应该同时注重全身的调节。从机体的整体观念出发,才能取得好的疗效。伤科内外治法,从全身论治及分期辨证施治,均有独到之处,较西医单纯局部治疗优越。临床上将内伤证分为伤气、伤血和气血两伤,或根据伤势深浅分为伤表皮、伤经络、伤筋骨、伤脏腑等。由于气血循行于经络,且相辅相成,故伤气比伤血,伤血比伤气,不过两者所伤轻重不同而已。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气血兼顾各有偏重。由于经络内联脏腑,外络枝节,故除局部施以治疗,还要根据受伤部位、时间、经络、脏腑加以辨证施以内治,方能收到预期的疗效。

篇8

**县中医院有着四十年的建院史,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平坦,一九九八年的时候,全院业务收入372万元,医院处境十分艰难,为摆脱困境,医院领导班子明析发展思路,发挥本院骨伤科有一定基础的长处,我们针对薄弱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做强做大骨伤科,使**县中医院在困境中走出低谷,业务能力快速发展,硬件环境逐步改善,主要的做法是:

一、明确认识,发展骨伤专科

**中医院位于县城的城北九都山下,“九都山”的接骨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也只能四肢的手法复位,如小夹板固定等。医院对一些较复杂的病例如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关节骨折病人都采用送广州医治的办法,这样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影响医院的经济收入。在县级以下的农村,骨伤的病源是较多的,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网的形成,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骨伤病人还会逐渐增多,为了减轻病者的痛苦,减少群众的经济负担,增加我们的业务收入,我们分析后认为发展骨伤科是当地人民群众迫切愿望,也是符合医院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多次会议的研究,讨论,对职工的反复动员,大家一致认为中医院做强做大骨伤科,虽然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只要全院上下一心,任何问题和困难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二、下大气力,培养骨科人才

**县中医院成立于六十年代初,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低,师带徒的从医人员比较多,在计划经济情况下,照顾安排的人员也不少,“”前毕业的大专、本科生相继退休,“”十年中,大学毕业生少;我院大学本科、大专毕业的人员都很年轻,卫生人才出现了断层现象。中医院的待遇不如其它医院,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不愿意到中医院工作,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低学历层次的人员不愿走,高学历层次的人员不愿意留的情况,如何发挥中医院的特色,发挥自己优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房屋的建设,设备的引进虽有些难度,最难难不过人才培养,正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造就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而应该有长远的计划,从医院的发展趋势着眼,朝着建设一个学历高、业务强、技术专的人才目标而努力。还应该培养适应本单位业务发展的专才,为此我们制订了《卫技人才培养规划》;《关于做好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采取了六条措施: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学历的人员,提高卫技人员的文化层次。二是坚持现有人员的在岗学习,鼓励医务人员参加自学考试,近几年已取得大专以上后续学历的有21人,送大学读本科的有二人。三是把好进人关,敢于顶住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限制中专以下从事临床工作,严格把住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保证卫技人员的专业化,按岗选人,择优用人。四是计发奖金与职称和业务两挂钩,体现人才的价值。五是结合贯彻《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四名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撤下来,进行转岗安置。六是由医院选派外出进修的人员,工资照发,发给在岗人员一半的奖金,另加伙食补贴,进修费、住宿费全部在单位报销。

三、专科人才,重点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竞争,许多医疗卫生单位都看到骨伤治疗这块“肉”。争着搞骨科,作为骨伤科有一定影响的**中医院,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关键就是能否与时俱进,能否使自己有跨越式的发展,走在当地骨科发展的前头,我们为了保证本院能够在当地抢占制高点,首先从培养人才入手,在四年的时间里,选派了36名医疗骨干分别到深圳,惠州,广州、佛山,武汉,上海等医院进修半年以上,其中骨科的19名师以上人员就有17名到上级医院进修,占骨科医生的89%;进修过的医生,普遍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这些人员不仅能用传统的中医手法复位治疗骨折,还能独立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椎间盘髓核摘除等手术,还应用了交锁钉、椎弓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最近,我们又划分了骨科专病,例如椎间盘突出,髋关节专病等,有两位医生参加了全国髋关节手术治疗学习班,提高了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现任的急诊科主任庄科雄由于学习认真,刻苦钻研骨科,三个科研成果获得汕尾市科技成果进步奖,还被评为“汕尾市科技拨尖人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已有骨科专业的主治医师16人。培养了一支医疗骨干队伍,这些年,主治以上人员从没有一个人要求调走,也没有一个调走。

四、外引内联,掌握新技术

篇9

坚持:就是要当医生

自幼体弱多病的柏立群似乎跟医院有着不一般的“缘分”,出生后的第二天他就因为显性骶椎裂进行了手术。“当时家里乱成一团,因为这个手术风险很大,很可能死亡或者瘫痪。”然而幸运的是,这次手术很成功,柏立群的术后恢复也很顺利。但是由于先天体质较差,柏立群仍旧因为各种各样的小毛病经常“拜访”医院。“从那时起就对医院的印象很深,想着长大以后也去当医生把别人都治好。”谈到儿时的这段回忆,柏立群脸上带着笑意,“那时候就是一个小孩儿特别幼稚的想法吧。”

上初中之后,柏立群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阅读杂志成了他课余时间的最大爱好。《自然》《大众医学》《健与美》《当代》《十月》《意林》……谈起这些当年期期必买的杂志,柏立群如数家珍,“几乎所有的零用钱都用来买这些课外杂志。”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对社会科学的了解,从医已经不是儿时的一个简单的想法,而成为了柏立群的终身理想。

高中时,柏立群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我们班真的是人才济济,高考的时候班里有16名同学报考清华,这16名就全都考上了清华。我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要学医,父母给了我很大的自,于是我的第一志愿填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志愿是北二医,就是现在的首医大。第三志愿是用来兜底的,印刷学院。”

当时报考一共能填10个志愿,分为重点和非重点,每个志愿后面都要选择是否服从分配,柏立群只填了三个志愿,按照当时的录取比例,他这种做法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不仅如此,对于第一志愿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他选择了不服从分配,提及原因,柏立群坦言:“那时候其实是有点儿自负的,如果读不了北中医的中医系,我就不去北中医了。”然而,这次看似有些冒险的报考在柏立群的实力下成为了一次探囊取物。

1984年,柏立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六年的大学时光,柏立群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为以后的成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第六年,他来到东直门医院实习一年,实习期间,柏立群为自己定下了骨伤科的专业方向。“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更愿意在一线进行手术,而且骨伤科见效也很快。”选择骨伤科柏立群有着自己的考量。

然而,实习中表现出色的柏立群却经历了一个小转折,毕业后并没能马上从医,原来1990年东直门医院骨伤科当年不接收新毕业生。机缘巧合,刚毕业柏立群进入了古籍出版社工作。面对家人的担心,他安慰道:“你们放心吧,我只是调整一下,从医是我永远都不会变的理想。”

柏立群曾经问过他的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大学刚毕业面临着这样两份工作:一份是你梦寐以求但是薪资微薄的工作,还有一份是你不那么喜欢但是薪水丰厚的工作,你会选择哪一个?”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我先赚点儿钱,等赚足了钱,我再去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相信这是绝大多人的理想方案,然而,柏立群却没有这样选择。

一年后,柏立群辞掉了薪水优渥的出版社工作,终于调到了东直门医院骨科,开始了他的行医之路。

精彩:23年行医路

1991年,柏立群如愿进入东直门医院骨科,从事骨伤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来,他以中医、西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治疗各种骨伤常见病和疑难病症。1997年,柏立群公派赴德国K?TZTING医院,从事中医骨伤临床治疗,同时参与了德国慕尼黑大学“关于偏头痛治疗”的科研工作,在德国编写并主讲“传统中医手法治疗基础与临床应用”课程。在德国期间,柏立群的工作受到了同事及患者的广泛好评,两年后,他放弃了留在德国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回国工作。

回国后,柏立群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工作。在SARS期间,柏立群主动要求投入120急救一线工作,获得SARS工作纪念证书。2005年,柏立群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同年,获得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分会及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联合授予的“百名中青年杰出骨科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BTV-7、CCTV-4分别对柏立群进行了“关于颈椎病中医临床诊疗”的专题采访报道。

2006年末,柏立群接受邀请赴瑞士-苏黎世从事传统中医医学交流与教学工作。“在瑞士我的这些工作其实也是想为中医正名,让瑞士人切实认知一下真正的传统中医文化。”在苏黎世工作一年,柏立群已经小有名气,有很多患者慕名而来。然而考虑良多的柏立群再一次选择回国。

多年来的一线临床工作,让柏立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自具一套较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法,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各种运动创伤、青少年脊柱疾患、足踝关节病、股骨头缺血坏死等证。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老年骨关节病、青少年脊柱疾患、各种运动创伤及各种术后并发症,更具特点,临床疗效显著。开展了创伤急救、四肢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人工关节置换等大量的手术治疗。如:颈椎间盘置换术、腰椎椎间融合术、椎体压缩骨折球囊后凸成形术(PKP)、肱骨近端及胫骨平台锁定板手术、粗隆间骨折膨胀PFN术、Cable Pin索绑系统治疗髋部粉碎性骨折等,主持膝关节镜――膝关节微创治疗,足拇外翻及足趾畸形矫形等足外科的手术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柏立群还长年担任本科生、七年制硕士生、港澳台以及南洋理工大学双学位留学生的中医骨伤科教学及临床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教学经验丰富的柏立群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不喜欢墨守陈规,而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为他们分别确定关系适合的研究方向,然后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相对自由地展开学习科研。而且,柏立群认为,比起医术,更要先成人。

多年从医路,柏立群一直没有停下探索医学奥秘的步伐,从治病救人到教书育人,柏立群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位中医传承者的责任。

传承:中医发展之根本

“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来解释生命的奥密,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柏立群向记者介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中医历经数千年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的丰富发展,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很多人把“中医”二字简单地理解为“中国的医学”,其实是不全面的。中医的“中”不只是一个相对于西医的方位、国别或民族的概念,更是《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的“中”,宋代程子将其解释为“不偏之谓中”,这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而中医的最高境界正在于此。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而“中医”作为名词出现是在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把中国医学称作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是为了和西医做一个区别。

面对大多数人对于中西医的对比,柏立群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两个医疗体系根本就不是矛盾的,是一个相互共融、互补的一个东西。比如,中医的整体观,这是中医学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跟西医的学术有很多交流,已经潜移默化地用于现在的临床、治疗、康复上。”

整体观是中医思维的最突出特征,也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事实上,中医的整体观不仅仅体现在中医对于人体的认识,还贯穿于中医的修行上。孙思邈认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这强调了中医师不仅全面掌握脏腑、针灸、药物等医学知识,而且懂得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人迁的道理。强调中医知识的整体性是由于中医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人文和科学多个方面。博学多识、通人文是通晓中医方法学的必由途径。“的确,中医学不仅仅是在培养一名医生,更是在培养一名全方位的人才。”

中医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柏立群看来,对于中医来说,继承就是最好的发展。“人,做事要踏实,现在的人太浮躁、太浮夸。我认为,中医关键要继承,先把老祖宗留下的这点儿精华学明白了,然后临床应用,你才会有自己的想法,领悟出新的东西,在这种过程中中医就是在发展。”

治疗:四管齐下方成效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中医骨科也在不停地发展。对于医院的诊疗来说,骨科越来越趋于明确化。中医骨科作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诊断到治疗,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首先,相对于西医骨科必须“解剖复位”,中医骨科更重视功能复位,更强调功能上尽量接近伤前标准;其次,强调“简、便、验、廉”,成本相对低廉,器械不是特别昂贵,因此对医生的要求很高;最后,注重“动静结合”,注重功能康复。

柏立群所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各种疾病的、独具特色的临床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6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3人,开设骨科病房、门诊、24小时急诊、现有病床40张。

骨科以临床医疗为主,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观念。开展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骨病等疾病的治疗、开展了手术治疗颈椎病;胸、腰椎椎板减压、椎管成形、椎弓根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当代先进手术技术。对抢救复合损伤,多发骨折、创伤休克等具有丰富经验。引进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对创伤和骨折的治疗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即骨折后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采用手法或手术,早期复位、固定,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同时利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调节,使患者尽快康复。开展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中药内服、外用或手法按摩等方法治疗颈、腰椎疾病。

篇10

世界中联骨伤风湿中韩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联骨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世界中联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将于2013年10月14日-18日在韩国举行。此次会议将由世界中联骨伤专业委员会、世界中联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韩国韩医学会主办。期间除了召开学术会议外,还将组织学术考察调研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会主题:发展中医药为风湿、骨伤学术发展作贡献

二、大会征文范围

1.中医临床对风湿、骨伤常见病、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治:

风湿病(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五体痹及心、肝、肺、脾、肾五脏痹;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肌炎、皮肌炎、痛风、骨质疏松症及其他各种原因的关节痛、肌肉痛、关节炎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风湿病针灸疗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风湿病综合疗法(包括内服、外治等)的临床研究;

2.中西医结合风湿、骨伤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韩医理论与临床研究,韩医与中医学的比较研究;

4.替代疗法、辅助疗法,如饮食疗法、音乐疗法、物理疗法等对风湿骨伤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研究;草药或民间疗法对风湿、骨伤病预防、治疗、康复的研究;

5.风湿、骨伤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6.风湿、骨伤名医、名师的临床经验;

7.中医、中西医结合在脊柱、关节、创伤、骨病、软组织损伤、微创技术、康复医疗和药物研究及器械研制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

8.风湿、骨伤手法的临床研究,包括:①手法传承与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与交流;②传统中医骨伤手法的临床规范研究与推广应用;③手法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④手法的特色优势研究与思考;⑤其他与手法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⑥手法治疗内科及儿童疾病的研究。

详情请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网站http:///或http://。

三、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档格式,正文(含参考文献)字数在4000字以内,中英文均可,文章均附中英文摘要,字数200字左右。作者姓名要全部依次列出,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地址要详细;

2.论文收集截止时间:2013年8月31日;

3.请填好论文信息表于2013年6月30日之前提交至:,表格可从世界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http://或http://。

四、咨询、报名及其它事宜

1.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联系人:马桂琴、黄雪琪

电话:010-63329516,51937888;传真:010-51937888;E-mail:

2.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联系人:张军

篇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113-02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呆板教条,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要使之成为现实,则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是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媒体与各学科教学过程有效地融合到一起,共同构建新型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并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真正落实高校学生创造性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通过网络及时获取知识和保持长久的记忆,笔者认为应当实施以下几种主要的教学对策。

1 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的教学对策

培养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伴随着网络信息的进入而改变,学生由被动地从教师及书本的教导中获得知识,转变为通过网络主动去搜寻想要获得的知识。比如每次下课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出下节课中医骨伤病的相关知识点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知识,学生带着极大的探索问题的欲望,注意力被长时间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中去;而且也为学生设立了问题的情境,增强了临床思维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着问题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想更为灵活,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了解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并有效运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同时,网络可以用来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培养高校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了很多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在社会结构和科学技术的重大改变下,要求高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要实现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和控制整个学习进程,自我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

2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对策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对策听起来是一个传统没有新意的话题,而且与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似乎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通过更深入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想课堂教学取得成功,就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且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发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正是因为这样,笔者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对策摆在这里,是想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催化”作用。激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建立生动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人机交互,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实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模式,并且可以实施及时反馈。这种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对于高校教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类似用游戏的模式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大学生产生十分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欲望,进一步形成学习的动机。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接受生动、形象的具体教育,从中学习认识、诊断、治疗疾病的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环境,有限的教学时间及有限的病例数量,常使教师陷入困境。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从多媒体中得到有关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动画等各种形式信息的内容,这些形式的内容绝大多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过去在讲解某个部位的骨折时,局部解剖、移位机理、手法整复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常使学生感觉枯燥难记;现在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每种疾病相关的三维立体局部解剖彩色图像,既清晰生动,又新鲜有趣,仅花5分钟就解决了过去课堂板书10分钟还讲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讲课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学习的乐趣,调动积极主动学习的热诚。

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构筑优良的心理情境 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信息发达、网络遍布的时代,计算机越来多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得人们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但是研究表明,计算机与人的人机交互模式是永远不可能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情感交流的。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更是应该注意较多地运用鼓励和赞扬的方法,为大学生构筑优良的心理情境。

比如对于典型病例的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教师可以课堂上先在一位模拟病人的学生身上做标准示教,然后其他学生按照教师的手法和强调的要点重复操作。针对学生练习操作暴露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及时纠错,并且因势利导,鼓励赞扬。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促进案例式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教学对策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教学动态化,以往多采用先上理论课、再到临床见习的策略,使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也造成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思维的割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意识差、创新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以致教学效果差,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案例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自主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强化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将案例式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视频制作技术、图形图画编辑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视频教学、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精彩地设计教案、视频资料、幻灯片、临床病例讨论资料[2]。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直观化、手段多样化,运用案例贯穿教学过程、展现教材理论,授课形式生动,课堂气氛活跃,缩短临床与教学的距离,从而使教学由单调化转为多元化,充分体现出系统性、大信息量、多角度的教学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横向联系各种课程的知识网络,切身锻炼临床思维,发现问题,开阔视野,强化临床基本功。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和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的有效融合为高校教师构建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在校大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信息技术和课程的融合形式,形象十分生动,并且灵活多变,一改传统的呆板生硬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引发大学生积极主动汲取知识的欲望,并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了大学生有效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探索在信息技术与中医骨伤课程融合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对策,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篇12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73-02

温通膏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注册中药制剂,主要由补骨脂、蛇床子、辣椒、远志、狗脊、高良姜、薄荷脑等药物组成,临床应用多年,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治疗肾虚腰痛、手足痿痹、跌打损伤等疾病相比于其他同类上市药品具有明显的优势。温通膏作为骨伤科医院的中医临床名医名方特色制剂,社会需求较大,应用前景广阔,将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正对其进行深度开发研究。本研究对温通膏开展新的定性鉴别方法研究,建立了处方中补骨脂、蛇床子、薄荷脑等主药成分的薄层鉴别方法,提高了温通膏的质量标准,为其下一步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DK-S26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KS-150EI型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海曙科生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MSEl25P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薄层色谱成像系统(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1.2材料 补骨脂对照药材、蛇床子对照药材、薄荷脑对照品(批号:121056-200904、121030-201507、110728-20050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硅胶G板(自制);温通膏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制剂室提供;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c结果

2.1补骨脂的鉴别 取本品5 g,加入30 mL乙酸乙酯,超声处理30分min,滤过后蒸干滤液,残渣加入1 mL乙酸乙酯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补骨脂对照药材0.5 g,加入20 mL乙酸乙酯超声处理30 min,滤过后蒸干滤液,残渣加入1 mL乙酸乙酯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4:1),展开后取出晾干,薄层板喷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在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1。

2.2蛇床子的鉴别 取本品10 g,加入50 mL乙醇超声处理30 min,滤过后蒸干滤液,残渣加1 mL乙醇溶液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蛇床子对照药材0.3 g,加乙醇5 mL,自“超声处理30 min"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剂为石油醚Ⅱ(60~90速度)-乙酸乙酯(7:3),展开后取出晾干,薄层板喷10%硫酸乙醇溶液后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光(365 ml)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2。

2.3薄荷脑的鉴别 取本品1 g,加乙醚20 mL,振摇使样品溶解均匀,过滤后取滤液挥干,加入2 mL甲醇溶解残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展开剂为石油醚Ⅱ(60-90℃)-乙酸乙酯(5:1),展开,取出,晾干,薄层板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后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3。

3讨论

3.1蛇床子的薄层鉴别方法 笔者曾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蛇床子项下收载有薄层鉴别方法进行鉴别,结果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没有相对应的斑点,在其基础上,将展开剂改为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7:3),展开后喷以显色液10%硫酸乙醇,结果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斑点清晰,且对应良好,经方法学考察,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耐用性,故列入质量标准。

篇13

该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中医药事业的建设要求,提高中医药普及率,完善区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而申请报批的项目,项目开工建设所需办理的前期工作,目前完成了项目立项、可研报告审批、建设项目选址、用地性质审批、地质勘察、环境评估等工作,尚有土地证、规划方案审批、施工许可证等资料审批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我院办理土地证的资料已准备完毕呈报区国土局并由区国土局报送市国土局申请审批办理。按正常程序进行,该审批需3~4个月时间,为不影响项目开工建设,市国土资源局为我院出具了土地证正在办理之中的证明。

办理施工许可证需先行于市规划局申报审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现在卫生局的主持下已进入招标程序,招标工作结束,确定中标设计公司并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后,进行申报审批。审批完成即可进入办理施工许可证阶段。为使工程尽快开工,经与市规划局多方协商沟通,市规划局初步承诺我院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考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同意我院可以边开工建设边办理施工许可。下一阶段我们将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尽早进入并完成征地拆迁环节,以便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项目建成后,医院床位将增至30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将由现在的1900余人增至3000人次以上,可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医疗卫生层次,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在积极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医院的发展不单是规模和病床的增加,更是内涵和质量的提高,围绕“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医院服务项目,延伸医疗服务半径,用现代管理方法创建服务优质、医技精尖、科研创新、教学严谨、设备完备、高效管理、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医院,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更主要的工作目标。

强化中医药特色,重点着力于骨伤科专科专病建设

一、加大引进人才和培训人才的力度

坚持人才兴院计划,首先是坚持在职培训,除实行特殊贡献奖励制度,在职人员读取研究生学位学费补助制度,专业人员低职高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外,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人员结构分布,安排初职人员在省内各大医院学习进修,中级以上人员前往全国名牌医院搞专题进修,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并努力争取引进硕士、博士充实学科队伍,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有一个提高,建设一支人才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勇于继承创新的队伍;其次,抓好高职的专科专病建设,培养骨科专科专病学术继承人,使每个高职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擅长的病种,使他们既有竞争,又有自己的特长,同时也为科研打下基础,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局面。

二、加强学科建设

1.重点学科的发展:我院的中医骨伤科目前是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和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医院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未来的建设发展,骨科将在规模上,设备设施上,水平能力上达到市内一流重点学科,省内先进水平,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学科,对周边县市产生辐射影响,在收治病员人数、手术量、门诊量、病房收入、学术造诣等方面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中医重点专科。

2.二级学科建设:在骨科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建立骨伤中心,中心下设临床、科研、教学等几个学科,将学科细化后逐步形成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急救科、老年骨病科、显微外科、骨伤康复科、科研教学科等二级专科,明确各科重点发展方向,每个专科培育1—2名学科带头人,带头人培养专科专病学术继承人,为二级学科逐步向重点专科迈进打好基础,以名医打造名科,名科打造名院,确保学科发展成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保障和医院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科研与临床教学

科研:在现有科研科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学术组织、科研攻关小组以及配套措施,瞄准医学前沿领域的重大问题和关键课题,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在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股骨头坏死、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上,争取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力争每年均有厅局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

教学:坚持科教兴院方针,围绕提高医疗质量这个中心,走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省内外各大医院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医骨伤事业的发展;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与中医院校联合举办各类骨伤人员培训班、学历班,弘扬中医正骨学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建立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