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起因

金融危机起因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危机起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金融危机起因

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系统科学;系统分析

由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的思考。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国内外学者纷纷做出各种解释。本文则从系统科学的层次结构分析法来层层渐进地剖析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1.从个人层次分析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在社会制约机制失控的情况下,贪婪的本性得到无限制的发挥。这次金融危机是贪婪再次刺激华尔街各种金融创新与衍生品的动力,次贷危机也正是在这种动力驱动下产生的。据1996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华尔街的人们“如果相信他们自己能挣很多钱并能逃脱,他们会主观地愿意违反法律”,调查者还认为,华尔街的这些人只关心“挣钱,对其他的事一律不管”。[1]这次金融危机是那些精明贪婪的华尔街银行家和投机者发动的,他们以次贷的债权作为抵押,通过分割、整合,编织成了一系列证券化产品,在通过又一层的分割、整合,衍生出更多的虚拟金融产品。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的推销和发行这些金融产品,从中大发横财,牟取暴利。

2.从企业层次分析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2.1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创新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起着助推器作用,资产证券化,即以打包后的贷款抵押资产为标的物发行债券向投资者出售,它一方面起着促进了贷款机构将流动性较低的贷款资产以现金流的形式回收,另一方面又使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但它本身却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与漏洞。

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提供更多的抵押贷款,获得更多的暴利,于是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资产证券化,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然后以这部分债权作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于是次级债产品被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销售给投资者时,把与这部分债权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全部都悄悄地转嫁给了投资者,由于市场参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尤其MBS(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发行的债券)发展出CDO(债务抵押证券)、CDO2(在CDO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新的债务抵押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等等,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最终投资者与原始贷款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也越来越大,使投资人越来越难以准确理解和评估产品的价值及其所蕴涵的风险,债券投资者无法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一旦后者无力偿还贷款,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了亏损,就会引起前面环节一连串的亏损。潜在的危机就产生了。

2.2企业信托责任丧失,失去了自我约束信托责任就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以及对我们所在公司的股东———也就是中小股民,要存有一份责任感,也就是你的良心。

[2]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贷款机构为了追求利益,盲目向次级信用购房者发放抵押贷款,投资银行又将次贷打包成金融衍生品出售,导致使杠杆率不断叠加,风险不断地日益膨胀。随着各金融中介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激烈竞争,一些劣质的贷款机构便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尽可能地降低融资的成本,采用低息策略与优质的金融机构进行恶性竞争,结果使整个市场的定价机制受到扭曲,信用风险积聚增加。这次金融危机中的一些评级机构就很受非议,因为他们只对个别投资者负责,而不对整个经济运行负责任。

2.3金融系统的内在脆弱性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主要由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与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组成的。

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如,短借长贷造成的流动性缺陷、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资产质量缺陷和过度依赖公众信心造成的经营基础缺陷等,这些都是造成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美国贷款机构盲目地向次级信用购房者发放抵押贷款,投资银行又将次贷打包成金融衍生品出售,致使杠杆率不断叠加,风险日益膨胀。金融系统复杂程度增大,特别由于时间滞后引起系统更加的复杂,不稳定性增大。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是很多金融机构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发行大量金融衍生工具,这样便须承受巨大的风险。

3.从国家层次分析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3.1美国政府对金融企业监管不到位美国监管机构一直都是追崇“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存在着过于放任自流的弊端,它使金融机构有机会利用金融衍生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来欺诈和误导客户,最终造成金融风暴。2001年期间美联储连续不断的降息政策使美国房地产业成为美国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支撑,美国当局过于注重支持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次贷风险,由于金融监管机构对房地产金融业采取了短期内支持和纵容的态度,导致使房贷泡沫形成。当觉察到进行补救时,已经为时已晚了。此外,政府还把对次级房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给这些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放纵他们,对这次危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2美国经济结构的失衡虚拟经济是美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

其实马克思早就在《资本论》中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中。美国的问题在于,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美国本土成为贸易、金融等服务业中心。美国的产业结构,在20多年内,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物质生产向发展中国家大搬家,金融市场钱买钱、钱生钱的货币经济横空出世,从而极大地扭曲了美国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严重的产业“空心化”。美国金融危机正是背离了金融产品的真正价值基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实已经告诫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最终形成泡沫经济。[3]

3.3美国的政治体制结构使美国难以转变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政治体制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次级贷款政策的漏洞以及监管不严格都是政府的有意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讨好选民。为了竞选就要制造经济繁荣的假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保持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让广大民众投资消费,这使得没有固定收入和偿还能力的人也可以贷款购买房产,最后实在还不上银行的贷款,就抵押房子,这样还能获取一部分额外的利润。金融资本家明知次贷存在高度风险,仍执意放贷,其主要用意就是想继续寻求高额增值。当然,不排除美当局想通过改善中低收入人群住房条件来标榜自由资本主义的“优越”。

3.4新经济破产及美联储的政策埋下隐患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首先应归因于2000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

2000年前后美国的网络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一轮降息直接促成了2001年至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让联邦基金利率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给美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资金,推进了房地产泡沫持续的膨胀。

随着美国经济的反弹和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从2004年开始,美联储启动了加息周期,在一年半时间内17次加息,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25%涨到5%。借款人在加息后贷款利息负担大大加重,特别是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主要是抗风险能力弱的低收入人群,很多人在此情况下无力还款,房贷违约率上升。正是信贷的骤松骤紧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4

3.5新自由主义市场模式造成政府监管不到位美国对于新自由形式的资本主义的过渡自信。

西方一些大国把自己的自由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视为最优越,欲将自己的制度打造成千年不变的资本帝国将统治世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感逐日提高,导致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取代了原来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形式。

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征是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反对微观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鼓吹市场万能性,断言只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就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反对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三化”主张(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中的一化。主张一切由看不见的手来指挥,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与管制。这种观点人们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5]这次金融危机就是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对自由市场经济过于自信,认为只要政府放手不管市场就完美了。这就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过度竞争的产生,而过度竞争使得很多机构降低了风险标准,并且政府也没有及时予以纠正。[6]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缺乏社会化的管理程度,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纯粹的国家干预主义和纯粹的经济自由主义都无助于国家财富的增长。

3.6美元处于金融霸权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使欧洲经济复苏,同时,布雷顿体系确立了美元全球储蓄货币地位,美元成为全球贸易和商品市场的主要结算货币,“一币独大”。

因此,美国拥有强大的消费特权,美国进口全世界的商品只需要支付美元。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种钞票是可以无限制造的。只要美国愿意,美国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印刷美元,在国际市场购买任何它需要的资源和产品。

长期以来,世界的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其商品出口严重依赖美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些国家拿到美国支付的美元贷款之后,必须进行保值增值的投资,于是又都拿去买了美国的国债、企业债和公司股票等。这意味着,其他国家是在借钱给美国,而美国拿这些钱再购买这些国家出口的商品。

这种格局造成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美元越来越多地为外国所拥有。但是,由于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和贸易最终的清算主要通过美国金融机构,表面看美国对外投资或扩大进口使大量美元外流,但实际上全球的美元头寸仍基本保留在美国金融机构,只是在金融机构内部由本国的企业存款转化为外国银行存款而已。这次的金融危机从另外一个意义说,美国人利用了中心货币的特殊地位把风险转嫁给了世界人民。

3.7美国公民自私的过度消费的意识形态“借债过日子”在美国是普遍的现象。

官方统计的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的储蓄率首次出现负数,2006年达到-1%。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在美国人2007年的可支配收入中,储蓄仅占0.4%。累计个人负债已达到13.8%万亿美元,其中个人信用负债透支高达9000亿美元。这些数据显示,美国人必须借款才能维持生活。[7]在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下,美国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美国人大量地发行货币、大量地借债,大量地消费。大量地投资,从而刺激全世界的生产能力不断地扩张,生产能力的扩张又促进对美出口。这种循环最终导致:美国外债的雪球越滚越大,全世界的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当美国人终于无法承受债务的压力时,全世界将出现巨大的生产过剩。

4.从全球历史发展的层次来分析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4.1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理论解释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生息资本的公式是G—G’。

“金融创新”使G—G’成了买空卖空的连锁交易,严重的脱离创造价值的实体运动,脱离价值决定价格的基础,像在沙堆上盖高楼大厦一样。为了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美国采取降息借贷消费的生活方式,储蓄率几乎等于零,而且以债务形式表征了巨大负值,次贷危机便源于此。最终像恩格斯所论述的那样“:在危机中,社会性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剧烈地爆发出来。商品流通暂时停顿下来;流通手段即货币成为流通的障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切规律都颠倒过来了。经济的冲突达到了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生产力起来反对已经被它超过的生产方式。”[8]

4.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危机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说到底,还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收入少、消费不足的结果。这仍然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近百年来,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高度发展,随着高新技术革命的推广与深化,垄断资本主义逐渐从产业垄断逐渐向金融垄断发展。在空间上,垄断资本主义逐渐从国家垄断向全球垄断扩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当今不但没有消逝,且在新形势下有了新变化。金融垄断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下,不仅促进更大规模的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而且使生产资料和金融财富更大规模地向少数人和少数国家集中。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穷国穷人越来越穷,富国富人越来越富,从而加剧资本家与劳动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到一个新的尖锐高度。这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使发达市场经济畸形化结果,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包装中加剧无政府状态,以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使少数垄断资本巨头大赚其钱,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

总之,我们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任何用单一因素或少数几个因素来解释此次金融危机的企图,都难以令人信服。本文站在系统科学的视角,从四个层次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为解释金融危机爆发的成因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是分析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四个层次之间的互动,用复杂性理论审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

参考文献

[1][美]波特赖特著.金融伦理学[M].静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2]郎咸平.谁也逃不掉的金融危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6.

[3]殷雄.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辩证思考[N].深圳特区报,2007-3-14.

[4]于长富.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分析[J].理论界,2009(4).

[5]刘国光.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与金融危机的对话[J].红旗文稿,2009(4).

[6]曾诗鸿.论西方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的逻辑联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2):205-208.

篇2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经历了自战后以来最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在这一时期,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加上政策的有效实施,美国经济迎来了空前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采取双管齐下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减税以刺激供给和通过节支以控制需求。这一政策的实施最终使得美国在1998年实现了30年以来的首次财政平衡。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摒弃相机抉择的传统做法,谨慎地推行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稳定货币政策,使利率保持中性,即对经济既非刺激也不抑制,从而使经济能以其自身的潜在增长率,在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增长。科技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强劲的消费大大推动了经济增长,从1991年4月到2001年12月,美国经济出现了连续117个月的稳定增长,美国经济迎来一个长达10年的繁荣期。

2001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危险。此后,美联储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13次降低联储基金利率,直至将利率降到1%的超历史最低水平,并维持了整整一年。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美国住房价格急剧上升。造成美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则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

正如经验一再证明,当一个经济体处于泡沫之中时,往往难以判断是否存在泡沫,而只能在泡沫破灭之后才能得出结论。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势,一方面那些通过浮动利率贷款购房的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级按揭贷款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最后引发了大面积的次级贷款信用危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即使拍卖抵押的房产也难以得到本金的金额偿付,一些放贷机构因此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次级债风波。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终于在2007年8月突然爆发,不但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美国还陷入了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席卷了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长远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荡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其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全球正在遭遇一次信用危机的冲击,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到2008年4月为止次级贷已经造成全球的直接金融资产损失达1万亿美元。迫使美联储联手全球中央银行,整体救市,注资了好几千亿资金,包括大幅降息。

从2007年初截止到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全球金融市场不仅没有出现任何平静下来的迹象,反而更加动荡不安。金融市场混乱,金融产品定价困难,美国市政优质债券也受殃及,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全球股票市场的巨幅下跌,甚至出现了各国股权市场按时区次序轮次下跌的惨况:美元加速贬值,金价、油价、粮价屡创新高,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上升。

从表面上看,次贷危机起因于美国,但是由于欧洲是金融衍生品的最大购买者,也就成为此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从此次全球央行的注资额就可看出端倪:此次因次贷危机而投入资金最多的不是美国央行,而是欧洲央行。现在看来,欧洲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经历这样一场危机,次贷危机考验的是欧洲人的风险管理能力。 转贴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拖累下,中国2008年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降至9.996,这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首次降至一位数。面对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显现,尤其是次贷危机对中国的间接影响将不容忽视。

三、启示——基于金融监管的视角

第一,改变监管理念,加强外部监管。金融机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贪图利益的动机最终导致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发生,他们不考虑整体金融市场和整个贷款利益链条上其他主体的风险,最终造成了系统性风险。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外部监管,改变只依赖内部监管的理念。

第二,建立动态的金融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的监管体系。应该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除了对各个金融混业集团进行资本监管外,还要根据各个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动态的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资本监管、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三大监管体系。

第三,改善对于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会扩大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并且传递这种风险,而金融监管只有跟上了金融创新的步伐,才能全面、有效地遏制金融风险的产生。

第四,采取适当的综合监管措施,加强跨国监管。首先,需要适当的综合监管。目前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日益综合化,即对一些监管机构进行整合,以不断消除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率;其次,不断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的职能;最后,不断加强跨国监管。随着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因此实现各国跨国协作监管意义重大。

第五,建立混业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混业集团发展的法律法规。从长远看,我国应当建立统一的机构从事综合金融管理,负责统一制定金融业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和制订金融法律、法规,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部门的整体风险,集中收集监管信息,统一调动监管资源。从金融发展的总体出发,统一研究银行,证券,保险的联系和协作问题,监管问题,创新问题和混业发展问题。与此同时,法律环境的建设是保证金融混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从中国金融混业集团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包括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金融创新等各方面内容,以适应我国金融混业发展的长远趋势,尽快健全相关法律、规范,调整银行、证券和保险的有关法律以扩展金融混业经营的渠道和范围。

参考文献

[1] 张智.美国住房次贷危机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2008,(8).

篇3

1.1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监管的变革

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在吸取欧美反面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银行监管改革措施的落地工作,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空前加大了对银行资本质量和水平的监管力度。在这个核心指导下,银行监管部门不仅对资本充实率、核心资本充实率有了更高要求,还明确提出了75%的存贷比红线和“3:3:2:2”的放宽进度要求。

1.2银行监管变革的压力触发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面临对空前的资本压力,国内各家银行都承受着巨大的存贷比压力和贷款的压力,以贷款论英雄的传统模式和资本管理形成了悖论。商业银行在高压下,迅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学会在资本约束条件下谋求发展,一存一贷的业务模式已经转向“围绕利润,用中间业务收入弥补信贷规模受限的制约”,各种有关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举措相继出台。

1.3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银行监管变革的压力触发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但目前为止,这些金融创新仍然属于初级阶段,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3.1金融创新目的偏重占领市场就近几年来各家银行的实际情况看,金融创新的主要动机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而在投行业务、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国际金融工具、中间业务等方面缺乏实际性的、高水平的金融创新。

1.3.2金融创新品种集中例如在零售业务方面,各家银行的金融创新重点,相对集中在三方业务代办、个人消费信贷、个人理财业务、信用卡推广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1.3.3金融创新的量多质低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金融创新的内容显得比较肤浅。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的科技含量较小,深度不够。我国金融所依托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务电脑化、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网络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

2银行管理是金融创新的基础

在商业银行的环境下,金融创新属于微观的金融金融创新,它的原始概念为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它是一个由盈利动机推动、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具体理解为旨在提高利润的新业务模式或新产品的设计、应用过程和结果。而管理就是对银行行为的计划和控制。

2.1银行管理是金融创新的基础任何金融创新都是集体行为,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没有银行管理的银行不可能获得金融创新的成果,更不可能拥有持续金融创新的能力。从行为动机的角度看,只有银行管理的团队才有共同意志,只有共同意志的驱使才会促成团队的合作;从分工合作的角度看,只有银行管理的团队才能建立合理的分工合作,只有合理分工合作下的制衡,才可能实现利润的风险过滤;从目的统一性角度看,只有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银行才可能切实获得金融创新成果带来的利润。

2.2从推动金融创新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管理的三大维度

2.2.1人力资源管理是金融创新的根本。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也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因为金融创新活动需要人的智慧和劳动,没有善于规划、决策的组织人,没有善于调查研究的设计人,没有准确、高效的执行人,金融创新活动就没有落实的主体。

2.2.2制度管理是金融创新的机制保障。制度是人员组织的行为规范,人事制度解决分工合作和人员发展的问题,财务制度解决业务结构、利益分配的问题,风险管控制度解决业务安全的问题,业务制度解决操作流程的问题。由此可见,完善的制度是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提供了运行保障。

2.2.3财务管理是金融创新的价值推力。财务管理通过综合运用价值杠杆和价格工具,鼓励和推动高效率、高收益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实现内部资源助推金融创新的优化配置。

2.3未来的金融创新需要银行管理实现“四化”欧美金融危机的演变蔓延,是欧美金融过度创新结出的恶果。与欧美不同,我国的金融创新才刚刚起步,相关监管严密,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远远不足。从全球信息化、管理模块化、知识资本化、社会和谐化的现实看,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导向支持,更需要商业银行通过管理的价值化、合规化、流程化、人文化来全面提升,真正积淀出稳定的内生创新能力。

2.3.1管理价值化银行作为企业,在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和不断加大的内部经营压力下,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就显得更为突出,这个要求决定银行需要建立以价值评估为基础,形成注重业绩和价值创造的决策和行动。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入资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转移定价(FTP)、管理会计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银行管理理念的转变,激发团队和个人的创新意愿,让他们享受成功创新带来的回报,从而加强银行的盈利能力。

2.3.2管理合规化银行虽然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但不要有风险的利润。金融创新的风险首先来自银行的人员、操作程序、操作系统、工作汇报等方面。所以,在银行管理中,必须要将法律、法规、行业准则、操作规程等约束规范植入、融合到银行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

2.3.3管理流程化创新活动是团队协作的过程,是多部门工作协调、共同改进的结果。实施流程化管理,建立一套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多部门协调的高执行力为保证,以完善的业绩考核为工具的经营管理模式,更能够彻底改变传统扁平职能化管理灵活性差,效率低,不支持变革的局限性,为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平台。

2.3.4管理信息化创新是新的需求被满足的过程,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更有效解决这个过程中,需求被发现、被传递的效率问题。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多角度、全方位、更及时地将收集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转述成创新的需求,以此推动金融产品、业务模式、业务流程的转变,是保证金融创新高效率的重要实现途径。

3对金融创新的建议

篇4

关键词 印度微型金融SHG 农村贫困人口

微型金融是为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包含小额信贷、储蓄、汇款和微型保险等金融服务,国际上称为microfinance。从发展过程和业务开展情况看,微型金融中最主要的业务还是小额信贷和储蓄,其他业务往往是在小额信贷业务和客户群基础上开发的,并与小额信贷业务配合开展。印度微型金融的发展是成功的。

一、印度微型金融的现状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人口有10.27亿,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就占到总人口的72%,农民在印度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印度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其中,包括监管机构、信贷机构、农村开发金融机构以及农村金融保险机构等。然而,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仍无法获得正规金融部门的服务,不得不依靠非正规金融,特别是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民、无地农民、小商人和手工艺人等社会和经济地位低下的阶层。为帮助广大的低收入人群获得正规金融服务,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RBI 、NABARD(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和大量的非政府组织(NGO)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开展SHG-银行联结项目(SHG-Bank Linkage Program),为贫困人口提供微型金融服务。

SHG(Self Help Group)以及SHG与银行的关系是印度微型金融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小组借贷(group lending)的理念也是微型金融活动成功的关键。1992年,印度借鉴印尼模式由NA BA RD进行了试点,并于1996年在全国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印度的这一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SHG是由10-20个穷人组成的非正式小组,成员有相似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也面临相似的困难,通过小组的形式可以互相帮助。SHG首先要求成员自愿储蓄,建立小组资金,SHG将小组资金以小额贷款的形式贷给有需要的成员。它是以穷人为核心,提供以免担保贷款为主体的综合业务,搭建联系农村贫困人口和银行之间的桥梁。

二、印度微型金融的贡献

(一)印度微型金融体系弥补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健全了农村金融体系,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率高。不但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信贷机构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工业发展的金融开发机构,还有专门为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机构。印度农村金融的覆盖度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比较高的。截止2004年3月,联系银行的贷款支付额总计达390亿卢布(约886百万美元)。这些贷款的坏账率低于5%。每个SHG平均贷款36 179卢布,每个成员平均2 412卢布(约55美元)。

(二)印度微型金融降低了借债的利息负担,增加了收入,减少了贫困。SHG成立以前贫困农户只能求助于当地垄断的放债者,承受着极高的利率(据研究显示,年利率36%-60%)。这种剥削关系的存在使放债者越来越富有,贫困农户则陷入恶性循环。SHG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对私人放债者的依赖。现在SHG成员从联系银行获得贷款的利率各地不等,但都大大低于私人放债者索要的利率据2002年在Warangal District对Kalathiya C raneena Banl的案例研究显示,农户末参加SHG的银行贷款利率是13%-17%,而银行对SHG的贷款利率是12.5%-13%。不少SHG成员利用借来的资金开始从事餐饮、小买卖等创收活动。截止2004年3月,全国平均每个农户家庭净收入增长了32%,增加额超过6 000卢比,达到25 000卢比。SHG使贫困线以下的家庭数从SHG成立以前的5%降为成立SHG后的31%。

(三)印度从自身情况出发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农村微型金融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地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SHG的成立是符合印度贫困人口反贫困的需要,帮助少地、无地的农民、妇女以及手工艺者发展畜牧业、养殖业、手工艺以及经营其他小生意,将金融支持与他们本身的技能结合起来,帮助穷人,促进农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三、印度微型金融对我们的启示

(一)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微型金融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不断创新金融机制。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小额信贷作为信贷扶贫工具,金额小、个性化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农村信用社在内部管理上要借鉴小额信贷取得的成就,充分利用联保、等级评分法、农户项目技术辅导等小额信贷经营模式改造自身经营管理机制,根据农户个性化的需求设计金融服务产品,彻底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化和客户化导向。

(二)简化和放宽贷款条件,同时要密切关注农民的贷款情况以及资金利用状况,提高小额贷款的管理水平。对农户的农作物贷款或小额贷款,采用信用贷款形式发放;对信用农户短期贷款需求,通过核定、调整信用卡透支额度的方式解决;根据合理需要确定贷款期限,遇有自然灾害,贷款可以连续展期两次。通过方式发放小额信贷。

(三)以立法手段提升机构覆盖面和信贷投放水平,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合理引导和监管,国家应尽快出台《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填补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法律真空,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四)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发展农村微型金融的政策环境。一是对农村地区金融业务开展给予指导和约束。二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特殊的监管政策。四是不断改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促进微型金融的发展。

(五)要尽快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市场利率定价、市场准入、业务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方面多做探索,积极引进小额信贷、社区银行等金融服务主体,促进农村微型金融市场化。

综上所述,印度微型金融的发展是与该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印度微型金融的发展的缺陷相联系的。其模式SHG为该国社会底层的贫困人口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平台,将金融机构和贫困人口联系起来,使得贫困人口也可以获得金融服务来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手工业以及其他经营,从而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印度微型金融的发展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促进印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冬青.印度微型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

篇5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5-0027-04

一、越南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

1. 物价攀升,通胀失控。由于食品及能源价格飙升,2008年5月, 越南的CPI按年算已高达25.2%,比2007年12月翻了一番,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水平,恶性通胀的局面已经形成。截至2008年6月11日,越南国家银行已将银行存款利率从年初时的8.25%调高至14%, 同时允许各商业银行将最高贷款利率由原来的18%上调至21%, 并将越南盾每日参考汇率一次性下调2%,但目前通胀上行压力仍然较大。

2. 汇市持续走低, 越盾贬值加快。2008年3月下旬, 越南政府扩大了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但这一调整却使汇率持续下滑,越南盾在短时间内由升值变为贬值,4、5两个月内快速贬值2.7%。而12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NDF)显示,越南盾兑美元1年内跌幅将超过30%。在实际存款利息为负值的情况下,越南民众对本币失去了信任感,纷纷将越南盾兑换成黄金或美元。

3. 股市和房市价格暴跌。 胡志明证券指数从2003年10月21日的133点上涨到了2007年3月12日的1170点,涨幅达780%,不过从2007年10月3日到2008年6月16日这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 该指数从1106点下跌到了370.18点,跌幅达66.5%。股票市盈率也从最高峰时期的30倍下跌至10倍以下, 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超过200只,占上市股票数量的2/3。同时,越南大、 中城市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房市成交量明显萎缩。与2007年底相比,胡志明市的房价平均跌幅超过50%, 冲击最小的河内房价跌幅也达到了20%。

4. 经济增速放缓,部分银行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第1季度, 越南GDP增长7.4%, 低于去年同期的7.8%。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银行贷款利率上调,越南的商业银行特别是私有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客户违约率迅速上升,经营陷入困境。与此同时,多年来,越南持续出现进出口贸易逆差,政府财政持续赤字,造成外贸、财政的“双赤字”并存。

二、越南金融危机原因分析

1. 经济过热,外贸财政“双赤字”。越南自1986年实行全面“革新开放”以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越南经济连续8年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长,GDP总量从2000年的312亿美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713亿美元。越南被国际社会看成是仅次于“金砖四国”的第五个新兴经济体,越南国内也逐渐兴起了“超印赶中”的豪情,以至于忽视了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经济过热问题。2002~2007年,越南社会投资总额占GDP比例依次为33.2%、35.4%、35.5%、35.6%、35.7%和40.6%。仅2008年5月份,越南政府就批准了130个项目约合7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意向金额。高投资导致越南机械设备、零配件和原材料等大量进口,2007年, 越南进口高达627亿美元,占GDP的近90%;加上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进口成本上升、出口疲软等叠加效应,越南贸易逆差由2002年的5.98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由1.7%上升到17.4%, 这远高于1997年泰国爆发金融危机时其贸易逆差占GDP6.5%的比例。2008年仅5个月, 越南贸易逆差就已经达到了144亿美元。与此同时,越南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国家巨额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使得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一直维持在占GDP约5%的危险水平。2008年第一季度, 越南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同比增长了78%。

2. 资本项目开放过早, 外资大量涌入引发资产泡沫。在国内资本短缺的条件下,越南政府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不仅大量举借外债,还迅速开放资本项目,导致热钱大量涌入。2007年,流入越南的FDI总额为178.56亿美元, 同比增长232.9%, 占整个越南GDP的1/4强。在2008年前5个月,FDI高达142.73亿美元,同比增长298%。在资本账户流入的外资中,房地产和旅游方面的投资增长尤其迅速, 部分资金还绕开限制进入了股票市场, 引发了当地消费和投资热潮,推动了股市和房市等资产价格不断走高,通胀压力持续累积。 胡志明证券指数从2005年底的307点狂涨到2007年3月12日的历史最高位1170点,2007年底胡志明市中心区房价平均高达每平方米3800美元。 随着今年通胀持续恶化和贸易巨额逆差, 越南资产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迅速减弱, 大量外资套现获利后撤出市场。目前,越南股市、房市价格的暴跌以及越南盾的大幅贬值, 正是反映了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

3. 宏观调控政策不力,货币政策偏松。(1)越南应对通胀上升的政策措施比较滞后。在2007年10月,越南的CPI已经达到了12%,高通胀已露端倪,但越南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势头, 对物价上涨采取了容忍的态度,货币政策明显偏松。2007年越南国内信贷增速为54%, 其中部分私有及合资银行信贷增幅高达95%。由于没有限制措施,一些合资商业银行还继续大量发放股票抵押贷款, 使该项贷款占到其全部贷款的30%~40%。 外资和信贷的强劲增长,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流动性泛滥,不断推动经济过热增长和通货膨胀势头上涨。2008年第一季度,越南信贷投放同比增长了65%。但是,越南央行直到2008年5月份才将存款准备金率从9.3%调到12%,基准利率由8.75%调到14%, 这一利率水平仍远低于通胀率。(2)越南对通胀的调控政策有失偏颇。 越南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通胀愈演愈烈,越南政府在2008年3月下旬接受了外国专家“以本币升值控制通货膨胀” 的建议, 将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由0.75%扩大到1%。 由于越南盾存在强烈的贬值预期, 汇率幅度的扩大反而加快了贬值的步伐。

4. 金融市场开放过快,缺乏有效监管手段。越南在2007年1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后,实施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迅速增长。随着越南经济基础的不断改善,外资持续流入,越南盾升值压力也进一步加大。为了维持资本内流和经济增长,越南政府采取了维持本币高汇率、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放松金融市场管制等措施来吸引资本,加快金融自由化进程。过高的金融市场开放度, 超越了越南政府数量调控和监管的能力,一旦通胀失控,就必须通过大幅提高基准利率来实施从紧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部门受到重创,更加剧了经济金融动荡。此外,越南政府允许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美元和黄金,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和方法, 庞大的外汇交易黑市进一步恶化了越南的金融市场。

除上述因素外,越南经济体小,股市市值有限,对国际市场冲击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 也是导致此次越南金融风波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越南金融危机对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

1. 金融危机对周边国家(地区)经济的影响。越南金融风波会提高整体新兴市场的风险溢价, 加上美国利率企稳, 一些谨慎的海外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撤离新兴市场,印尼、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等亚洲国家可能再次面临资本突然外逃而遭受货币危机冲击。但是也应该看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多数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许多企业大幅削减债务,金融监管体系也更加完善,抵御危机的意识、经验和能力大大增强。最近东盟10国签订了东盟清迈货币互换协议, 东盟与中日韩联手设立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基金,这对东盟国家防范货币危机增加了一个极其有效的工具。因此,越南金融风波进一步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2.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我国财力雄厚,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而且目前宏观调控已取得初步成效,投资过热得到抑制,股市理性回落,房价开始趋稳, 经济形势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存在很大不同;加上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监管部门有能力控制资本流动。因此,越南近期发生的金融风波不会引起人民币大幅贬值和我国资本的大量外逃,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金融风波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对越南的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出口。目前广西对越贸易已经出现货款回收困难甚至出口合同终止的情况, 多家规模较大的边贸企业表示考虑缩减对越出口量。同时,会对我国进口越南煤炭、石油和铁矿石等商品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亚洲区内基本面最为稳健的新兴经济体, 越南当前的金融风波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带来发展的机遇。 外国投资者对越南等其他新兴市场的信心进一步下降, 有利于巩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使我国的外资工厂特别是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近期搬迁到越南等其他新兴市场的决定变得谨慎, 可能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往我国中西部地区搬迁。而且,其他新兴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需求趋疲软, 也会有利于抑制我国进口原材料、能源、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四、越南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经济目前同样面临投资过热、CPI居高不下、流动性泛滥的内忧及全球粮价、原油价格上涨的外患。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格局下,为避免类似危机的冲击,我国应吸取越南金融危机的教训,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1. 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治通货膨胀。我国房价已经连续8年上涨,其涨幅透支了我国不动产应有的价值水平, 房价的大幅下降只能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也就是实现价值的回归,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相反,如果房价不能顺利实现理性回归,我国的通货膨胀就不可能得到遏制。 我国近年已经发生过因为物价猛涨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恐慌的事件。前有亚洲金融风暴,现有越南金融危机,共同的表象都是高房价引起的。可以说,越南金融危机已为我们敲响警钟。 防治通胀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自然灾害比往年加重的情况下,从紧的货币政策将是首选。新兴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境外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 极易增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因此,我国在不断促进FDI流入和贸易增长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由此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外汇占款大量增加造成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必要时可以实行提高存款准备金、 保值储蓄与信贷规模控制三管齐下的措施,及时回收市场流动性,有效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2. 避免人民币快速升值,严防热钱兴风作浪。虽然汇率管制的金融抑制战略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贸出口和FDI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种金融抑制却又削弱了本国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削弱了金融资产价值创造中所需要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基本功能, 也削弱了政府对金融风险进行监控的能力。 越南金融危机再次凸显币值被长期抑制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因此,从长远来看,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必须的。但从历次货币危机来看,在通胀高企的局面下, 放宽汇率波动的幅度, 反而会加快本币贬值。1997年泰铢被严重高估后遭抛售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顶住国际压力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虽然承受了出口增长率下降、国内需求不振、失业增多等巨大压力,但避免了货币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我国人民币升值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项原则。

3. 审慎开放资本项目,加强外资流向监管。一是审慎开放资本项目。 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总是出现在金融自由化和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之后。 为确保经济金融安全,我国应坚持“不到合适的时机,资本项目就不放开”的原则,保持防火墙,以增强对国际金融动荡的抵御能力。二是加强对外资流向的监管。2008年4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744.6亿美元,创单月外汇储备增长历史新高,其中“不可解释性外汇流入”高达501.8亿美元。应该说,目前人民币升值远未达到热钱满意的程度, 人民币走势逆转的压力在日复一日地积累, 一旦基本面受到外部冲击出现恶化(如严重通胀等),很可能出现金融动荡。当前我国应当强化外汇监测,完善监控体系,及早察觉外汇流向异动,大力控制FDI进入股市和房市,同时,注意外汇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可逆性。

4. 扶优限劣,优化经济结构。在保证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 要注重对不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信贷政策,扶优限劣,防止经济结构失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和本土企业资金链已经极为紧张的情况下, 要避免运用一刀切的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政策, 防止利率过快上调, 使绿色产业、民生工业等行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产,造成经济衰退。

5. 关注消费者,尽快增强财富管理功能。长期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更关注的是它对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却忽视了消费者对金融资产增值的正常需求和对银行有效内部治理的期望,造成产品创新滞后,风险控制能力没有本质改变。 在价格发现功能缺失的金融体系内, 出口带来的大量外汇财富和流入的巨额外资, 出于保值需要, 大多直接或者间接进入了股市、楼市,投机追逐价值增长。因此我国的银行业要加大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力度, 解决海外财富增值需求问题。

6. 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合理外汇储备。我国仍然需要顶住国际压力,通过稳定出口,保持外汇储备稳健增长,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实力。同时,考虑到用大幅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巨额发行票据等措施抑制通胀, 会造成金融系统和本土企业资金链的普遍紧张和货币恐慌, 因此需要加强与东盟及周边国家的监管合作,加强对货币危机的监测报告,增进信息交流,联手应对以降低传染效应,共同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篇6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篇7

商业银行作为专门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高负债性和高外部性的特点,这就使其不仅追逐收益性,也必须关注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又担负着“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这必然使信贷风险不断积累。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信贷风险管理已不再是对风险的规避和对冲的博弈术,而是一种保值增值的差别化技能。信用评级机构则在此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故意为投资银行提高其产品的信用等级,某种程度上对金融风险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监管者的角度,由于长期的经济繁荣和市场繁荣,自由主义的理念在监管者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放松管制、让金融更加自由化成为这一阶段监管者的核心价值观。比较而言,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是严格的。而恰恰次级债以及衍生产品均由美国证监会监管,作为长期监管股权资产的机构,对债权资产的利害关系肯定不如美联储,监管错位也可以看作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二、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对的信贷风险及存在的问题

1.信用级别管理不严及住房贷款比例增大可能导致个人住房贷款者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

由于信用体系的缺乏,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无法得到借款人的信用保证。相对于美国的信用等级而言,我国的借款人甚至达不到次级信用级别。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核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时,主要是通过申请者从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来审查其收入状况,导致资信较差的借款者可能凭借虚假证明从银行得到贷款,进入房贷市场。银行为了扩展业务规模,按揭成数都比较高,近几年仍然维持在70%左右,甚至是“零首付”。目前,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进一步进行法规及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要求,2005—2006年按揭成数下降到了60%左右,但是这个数值还是偏高,依然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2.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相对较高且缺乏更新机制致使商业银行过度放贷

商业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中,有部分贷款是抵(质)押贷款,其中有很多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是在我国经济上行时进行的,那时的宏观经济背景还比较乐观,现在经济处于下行中,银行的抵(质)押物的价值已大幅缩水。而住房按揭贷款又被我国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资产业务而大力发展。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又促使其不断降低办理条件,进而对贷款审查流于形式。许多银行还通过推出各种优惠业务刺激个人房贷消费,从而抢占市场份额。这种风险意识的缺失使银行业的风险正在不断累积。而且,商业银行对在建工程、未办理产权证件房屋作抵押的抵押物跟踪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甚至会出现抵押的在建工程已经完工,还没有办理好后续抵押登记手续,使银行的抵押权“悬空”。

3.信贷投放过于集中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房地产业促使风险加大

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到5年,而我国房地产行业个人信贷业务是最近4年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已进入房贷风险初步显现的时期。基于房地产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宏观政策重点调控的行业。2006年以来,住房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借款者低估了潜在风险;同时,贷款机构风险控制意愿下降,使行业风险加大,最终导致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台。2007年连续加息导致住房开发成本高,同时也推高了贷款买房者的还贷成本。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下的经济下行,收入预期下降,还贷压力增大,个人住房贷款者可能选择提前还贷或断贷,出现类似美国次贷市场上借款人无力还款的情形。

三、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资金的安全,而且还要提升构成银行经营模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组合水平。信贷风险管理应遵循保本、稳健的原则,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稳定,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对内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如银行由于内部的信息传导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操作失误、贷款抵(质)押物价值没有及时更新等,可通过加强控制程序和业务检查力度来实现。

1.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

商业银行必须使用内部控制的标准流程从严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严格检查每一笔房屋按揭贷款业务,信贷员必须要与贷款申请人见面,而且必须面对面地签订贷款合同。对于新收到的房屋按揭贷款申请,由信贷工作人员到单位核实收入证明,通过核实贷款者真实身份。

2.增强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

从宏观层面看,2007年央行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每周发行定向票据,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回收了银行体系内相当数量的流动性。而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保持自身流动性成为银行渡过难关的重要手段。

3.加强金融创新监管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印证了金融创新会给银行业带来双重影响。在国际金融市场和交易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必须清醒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审视次贷危机的爆发过程发现,即使美国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市场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监管缺失,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金融产品的复杂化导致了对其认识上的盲点和监管上的空白。

参考文献:

[1]葛奇.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2]宋琳,齐腾.次贷危机的传导及其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9,(06).

[3]谭燕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兼论我国最优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02).

[4]姚兵,张乐,任益民.从次贷危机看美国的金融监管[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0).

[5]熊维强.从次贷危机看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与监管[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06).

[6]廖岷.次贷危机下美国对于金融监管的最新反思[J].中国金融,2008,(07).

[7]李娜.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我国的金融风险监管思路[J].时代金融,2009,(01).

[8]汪思冰,郝登攀.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时代金融,2008,(11).

[9]周纪恩.从次贷危机根源和实质看宏观金融风险监管[J].新金融,2008,(06).

篇8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得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而且导致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甚至进入冷冬。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投资银行蔓延到商业银行。迄今为止,美国已有15家银行倒闭。其中最大的银行是IndyMac,该行拥有320亿美元资产和190亿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三大银行。美国金融巨擘花旗股票连续多个交易日下挫,其市值仅为210亿美元,不及其2006年年底时2740亿美元的1/10。根据IMF的统计,全球金融业将因次贷危机而损失1.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市值的7倍之多。

一、次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在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方面

所谓次级按揭是指向负债较重,资产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贷款。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诸如新世纪金融和Countryside这样的按揭贷款发放机构降低住房信贷消费准入标准,把大量的房地产按揭发放给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中低收入购房者。出现了零首付以及向“劣质客户”提供贷款的行为。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次级贷款一般是无本金贷款,在开始几年只需每月偿还贷款利息,只用偿还超低利息,之后利率将重设,并且在3-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从实际利率看,大部分次级贷款基于浮动利率,即贷款利率随短期利率变动而变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又通过以次级按揭还款为抵押品的衍生证券把中低收入购房者偿还贷款的风险转移给了风险接力赛中的接棒者。发放贷款的机构大多“只贷不存”,为了不断获取资金,维持放贷规模,这些机构通过二级市场中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筹集资本,使得大量投资者聚集到次级贷这个链条上来。由于这些次级贷款是建立在低利率和房价不断上涨的基础之上的,而自从2004年开始,美联储连续的升息政策,将基准利率从1%调到5.25%,使得借款人成本激增,加上楼市开始下滑,动摇了整个次级贷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使得次级按揭还款出现拖欠的情况日益严重,违约率不断提高。抵押贷款企业纷纷宣布倒闭,2007年3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因为超过84亿美元的债务无法偿还提出破产保护。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的时候,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随之降临。

2、投资者方面

这些金融衍生品的生成过程很复杂,一般的投资者是没有能力去辨认是建立在什么价值基础上的,不具备理解这些衍生证券所携带的金融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不理智一面,使得投资者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反应过度。

3、监管方面

由于监管方面的缺失,政府把对这种金融衍生品的监督责任交给了评级机构。但这些评级机构并没有真实,准确的反映次级债券的风险情况。做出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评级,使得投资者在没有充分能力去理解整个金融衍生品风险的情况下依靠这些评级结果,做出错误的决策。我国持有雷曼兄弟债券的中资银行有7家。中国建设银行持有雷曼债券1.914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29%,中国工商银行(包括境外机构)持有雷曼债券1.518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01%,中国交通银行持有雷曼银行债券7002万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02%。而我国银行国际交易涉及次级贷逼近100亿美元。随着次级贷款风波的不断升级,我国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损失高达49亿人民币。目前国内国外宏观经济都存在一定的下滑可能性的情况下,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资产质量恶化以及利润增长放缓的状况,并且已经有14家上市银行已经出现了借款人违约数量增加以及流动性收紧的迹象,商业银行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不良资产。我们应当重视这场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发挥后发优势,让我国的商业银行走得更快更稳。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1、严把信用风险关口

强化风险控制,确保偿付能力,量化风险。在结合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建立符合相应风险管理需要的资本金充足水平和贷款呆账准备金。同时应严格准入标准,把握信用风险的关口,并做好贷款担保和抵押的动态管理,防止因为2009年房价可能进入下行通道导致的抵押物价值不足的问题,保持信贷业务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大部分商业银行已将住房信贷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加以发展,有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重高达40%以上。我国目前房贷证券化产品很少,并且发行量比较小,房贷大部分只涉及银行和购房者。2005年12月15日,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2007年12月建行又推出自己的41.6亿元人民币的证券化产品。这与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的规模相比,证券化率非常低。与美国银行业以及房地产业相比较,我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规定首付比例20%-30%,还贷收入比不得超过50%,而且在我国,商业银行一般都保持1元的贷款抵押物的市值一般超过2元。这些措施降低了借款人违约的概率,有效保证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但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弱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防止大规模违约风险的发生,在发放住房贷款时应该更加注意挑选信用记录好,收入稳定,还款能力强的客户作为发展对象。

2、保障金融安全,注重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的基本原则是“存款立行,风控保行,服务兴行,科技强行”。如果商业银行过多的依赖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资而忽略自己的主业将把自己置身于巨大的风险当中,北岩银行的破产就值得我们引以为戒。英国国内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也是最具活力的银行之一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大量通过吸引存款、同业拆借、抵押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融资,并投资于欧洲之外的债券市场。这次由于受到次级贷的牵连导致流动性不足而最终破产,引发了英国银行100多年来的首次挤兑行为,并实际上迫使英国政府为英国银行业体系的负债。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不应脱离自己立行之根本,否则一旦外部环境变差,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风险。

(2)做好风险评估,切实把握风险,而不是盲目跟进。把握好度,在进入不熟悉和缺乏足够风险控制的业务领域时要谨慎。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较而言,在业务种类和范围,风险管控上都有一定差距。由于在许多业务领域缺乏经验,所以应在充分了解这些业务的时候再进行投资决策,尽可能地防范风险。

(3)要注重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管理。从外部和内部的风险管理是使风险得以控制的关键所在。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处理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通过颁布政策、规定等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运作。首先,在外部监管方面:一是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主要是银监会,但是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审计署、财政检查专员办等也在某些范围内对银行进行着监管。由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且处罚措施不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为了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和力度,加强各个监管部门的沟通,对现存的监管体制进行适当的修改,权利适当的集中,从而提升效率和降低监管成本。二是切实提高金融创新的信息透明度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本条件,因此应当加强监管以及信息披露的强度,对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要及时披露。金融创新是银行发展的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它可以提高金融效率和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在金融发展方面发挥的助推器作用,但同时,次贷危机也表明,金融创新可以放大风险,可能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要又有强有力的风险保障机制。在市场上投机意味非常浓烈的时刻,市场主体往往并不关注真正的价值基础,反而不断的去推高这个市场,让这种泡沫蔓延。而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金融危机正是巨大的泡沫破裂的后果。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信息披露一定要充分、及时。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当中,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由于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过于复杂而且不透明,在不了解这些金融创新品的原理和相关的风险信息时,仅以评级机构的不负责任的某些结论来购买这些次级债券,从而成为大量的风险积累的牺牲品。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我国也在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中采取了一定应对措施,明确要求对商业银行所持有的金融债券的类别和金额,委托理财、资产证券化、各项、托管等业务的开展和损益情况进行披露。其次,在内部控制方面:第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机制,保证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由于委托――关系的原因,“股票期权”,“大比例分红”等激励措施使得高管阶层和各级员工不顾公司长远利益和金融体系稳定的短期逐利行为,使金融创新变了质。第二,建立问责制度。如果企业制度中缺少问责制度和高层管理不当收入追回机制,使得那些让公司破产倒闭的高管们还能逍遥度日。把权利和责任有效的联系起来,监督和追查对错误负有责任人的。促使企业人员更加注重风险,从而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降低风险。第三,我国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应当将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放在首位,保证各项经营活动都建立在合理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各商业银行应注重培育和强化风险意识,引进在风险管控方面有经验的人才,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内部审计和对风险的预测和分析,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案,按照银监会于2008年初下发的《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提出的指导性建议,逐步引进并深入研究压力测试技术。

3、更具有前瞻性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经不能做到在金融危机面前独善其身,所以要提高对国际风险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时刻对保持国际局势的变化的警觉。在能力范围内去分析国际上发生的各项事件对商业银行的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不打无准备之仗。

(注:本文作者为兰州银行行长助理、计财部总经理。)

【参考文献】

[1] 杨绍平、杨宇: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导论,2008(10).

[2] 王华:关于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论,2008(10).

篇9

中图分类号:F8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26-03

在股市中有一句话叫“追涨杀跌”,就是说在股市上涨周期或某只股票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股民持续增仓的行为,而在股市下跌周期或某只股票持续下跌时,股民持续减仓的行为。这种行为使股市暴涨暴跌,股票所反映的股价与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情况不符,甚至偏离很大,风险随之而来,在股民“追涨杀跌”的情况下,大多数股民被套牢或失去投资的机会。而与股市这种“追涨杀跌”相对应的是,在经济周期中银行采取的顺周期的发展模式。即在经济扩张周期里银行采取增加业务品种和数量,增加市场份额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经济衰退周期里银行缩减业务来避免损失。这种顺周期发展模式扭曲了银行资产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增加了银行系统风险的脆弱性,一旦经济周期逆转形式,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一、银行房贷资产顺周期发展模式分析

(一)顺周期发展模式

1.顺周期发展模式是指在经济或房地产市场上升周期时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标准来扩大信贷数量,扩大风险敞口,减少损失准备金和资本金;在经济衰退或房价持续下降时则反向操作。在这里要说明的是,银行并不是简单的追随周期,而是主动促进周期,其意图是在上升周期通过进一步促进市场扩张获得更多的利润收入;在经济衰退周期通过缩减业务避免损失。

2.顺周期发展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信贷增长率超过或低于GDP;主要由供给而非需求驱动;信贷供给大于或小于信贷实际需求;通过降低信贷标准和贷款利率以增加或减少信贷量。OECD十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统计数据也反映了银行信贷的顺周期特性:银行信贷增量和经济增长、房价、股价正相关,而信贷损失准备、放贷标准、贷款利率和经济增长、房价、股价负相关。当经济扩张和房价持续上升时信贷增量大幅超过GDP,贷款标准和利率降低;经济衰退和房价下降时则相反。

(二)顺周期模式的作用机制、现实及弊端分析

1.在以供给推动而不是以真实需求推动信贷增长的顺周期模式,通常和银行未来的损失正相关,因为这种信贷增长通常是在放松信贷条件和利率下降以及低估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的,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但风险的潜伏期比较长。银行的顺周期模式会造成银行信贷和房地产市场相互攀升的恶性循环,作用过程和结果。

2.从1953年到2008年的美国银行业贷款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就可以看出美国银行的信贷标准和信贷数量都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性。而最近爆发的金融危机也证明了这一点美联储在2001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后,采取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25次降息,长时期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房价的一路攀升。2000-2007年的房价涨幅超过了过去30多年来的增长趋势。房地产业GDP占GDP由2001年的15.9%上升为2006年的19.7%,而房价在2007年二季度到达了顶峰,HPI(房价指数)指数比2000年上涨了69%。

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银行开始放松信贷条件、放贷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从2001年到2006年年底,抵押贷款数量增加了4 070亿美元,到达25 200亿美元。2006年年底放贷6 000亿美元,是2001年的3倍多,抵押贷款市场份额也从2001年的8%升到2006年的24%。金融衍生产品也开始快速增加,根据美国财政部对美国次贷担保债务凭证(CDO)市场的统计:2005年CDO市场总值为1 510亿美元,2006年为3 100亿美元,2007年仅第一季度就达2 000亿美元。随着美联储的连续加息,个人的还款压力增大,开始出现抵押贷款危机,次级房贷市场开始恶化,次贷市场问题出现后,美国不少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而遭受严重损失,进而导致放贷机构及投资机构面临危机,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银行、抵押贷款放贷机构以及其他融资公司纷纷采取避险措施,提高放贷标准,减少新贷款发放。而这一举措使得银行的损失和次贷危机进一步加深,从而演变为全球的金融危机。

3.经济或房地产在上升周期中银行以信贷扩张和信贷条件放松、高杠杆化经营为特征的过度风险行为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银行的顺周期行为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调控政策有效性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金融创新、自由化所带来的金融资产膨胀,经济金融全球化以及各国反通胀的货币政策体制,全球经济周期模式发生了变化,更多地表现为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周期性变动引起的“繁荣―萧条”周期,银行的顺周期模式在这种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模式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如果一国金融体系中银行普遍采取顺周期发展模式,会使经济和房地产周期波动加大以及造成他们的恶性循环,产生系统性风险,最终殃及银行业整体,严重的会造成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逆向周期发展模式是银行的最好选择

1.与顺周期模式相对应,在相同的经济周期内逆向周期模式采取与之相反的操作。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周期时,银行采取和顺周期相反的操作:适度控制房贷数量、适度提高贷款标准和放贷利率、降低LTV并采用价值扣减机制、适度提高损失准备金比率。而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或衰退周期时采取与上述相反操作。

2.由于逆向周期模式和顺周期模式的操作相反,所以该模式可以克服顺周期模式的弊端,在银行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时具有“稳定器”的作用。当银行采用这一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在经济扩张周期里可以避免积累过多系统性风险,当经济周期突然逆转时可以减少损失,保证长期资产的质量;在经济衰退周期里,则可以维持业务和利润的增长;(2)在经济衰退期内可以利用其他银行因为遭受损失缩减业务的机会扩大市场份额;(3)从管理成本上看,逆向周期模式是一种具有内在自然对冲机制的模式,可以使银行用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稳定性;(4)还可以和中央银行的政策保持一致性,因为央行的政策通常具有逆向周期特性,银行采用这一模式可以加强央行政策效果。

(三)USB银行案例分析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业遭受巨额损失,但USB银行却是例外,这家银行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业绩最好的银行之一,除了他的业务组合合理之外,他们采用的逆向周期发展模式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以USB银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USB银行的长期资产业务具有一定的逆向周期特性,正是由于它采用了这一模式,他的信贷资产与经济周期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才保证了该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有限,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USB银行并没有减少其业务,而认为次贷危机是扩大业务,拓展市场份额的机会。在2007年一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USB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增加资源投入、扩大新客户、提供新业务、提高市场份额。

三、结论

通过对两种模式和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逆向周期发展模式比顺周期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目前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为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我们不仅需要建立宏观的逆向周期机制,更需要建立微观层面的逆向周期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金融监管改革,减轻目前一些制度安排的潜在顺周期性问题。正如题目所说危机后银行还会采取顺周期发展模式吗?笔者相信经过此次金融危机逆向周期模式将会引起了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关注,在银行未来的长期资产业务中,逆向周期发展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陆晓明.银行住房贷款逆向周期发展模式探讨[J] .国际金融研究,2009,(4).

篇10

目前,汇丰已经在85个国家设立9500个机构,拥有2.3亿客户和33万员工,而且,引领汇丰的“环球金融,地方智慧”之理念,更是体现了这家国际顶级金融巨擎的睿智与韬略,注重全球化布局,强调本土化经营,推进一体化战略,突出属地化特色,完美诠释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哲学精髓。

一个战略核心。所有的战略计划都要围绕能给汇丰创造优异的业绩增长来构建和实施,一句话就是实现优异的收入水平。两个基本判断。新兴市场的增长要快于富有国家的增长;世界贸易的增长要快于各国GDP的增长。三种参与模式。跨越所有客户群的全方位服务银行,具体客户细分中的针对方案,小规模、区域性的存在以配合全球网络。四大战略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公司投行业务、私人银行,截止2007年末,客户群占比分别为24%、30%、25%和6%。五大地区总部。汇丰在不断完成全球扩张并购后,已形成亚太、欧洲、中东、北美和拉美五大区域中心。其中,亚太和欧洲对其集团的利润和贡献度已达86%。而且,HSBC也非常看好中东和拉美的市场潜力。六条并购经验。一是分散系统风险。如20世纪80~90年代的一系列收购,使汇丰迅速打开与壮大在北美、欧洲和亚太的市场,既成功化解亚洲金融风暴,又分享到欧美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又保持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充足的流动性。二是注重盈利潜质。1992年,收购英国Midland Bank就是成功案例,不到五年,该行从“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三是高附加值并购。要考虑客户群构成,银行系统对接和区域市场潜能。如并购中东金融机构,就是要为石油大亨们提供先进的金融服务,进而提升自身的业绩。四是逆周期操作。如在亚洲金融萧条时期,汇丰于1995年收购韩国汉城银行,以时间换空间。五是成本收入比。汇丰对所有的并购行为都要引进成本收入的测算,有时候,虽然短期看成本高了点,但是长期成长性较好,这源于“放长线,钓大鱼”。六是与地方人文的契合。任何并购完成以后,其市场、客户、员工仍是以当地为主,处理好与被购方的无缝对接和有机整合,是决定并购最终效果的关键所在,汇丰深谙其道。

汇丰幸免金融风暴的因素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中,许多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陷入了生存危机,有的已经轰然倒下,然而汇丰却有一种“天下皆醉,唯我独醒”的霸气,迄今为止,不但没有伤筋动骨,反而历久弥坚。从我对汇丰多角度的观察和解读,归纳起来,至少有因素成全了她能够幸免于这次金融海啸的冲击。

审慎保守的治理文化。作为一家成立于香港的银行,汇丰从骨子里就带着东方的文化背景。如不要铤而走险,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先积蓄,再消费等等。因此,汇丰非常注重自身的财务规划,始终保持适宜的资本充足率(9%以上)、适当的流动性比率(20%左右)和适度的杠杆比率(10倍以下),强调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一直重视传统银行业务的占比,这些都是抵御风险的根基和屏障。现在看来,只有这种稳健型的经营方针才能筑就长青基业。

健全完善的风险框架。在集团总部,独立的集团风险功能根据授权对汇丰在全世界的风险进行高层的集中管理,包括五大风险,即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对各国和各条线的信贷权限进行汇总和分析,确保资本在全球的合理化配置,并对个人权限的使用进行独立的审查,并定期向董事会、集团审计委员会和监管机构提交报告,尤其是环球银行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如,他们在2007年2月就预警美国的次贷风险,并迅速采取措施,保证银行安全。

缜密有序的控制体系。汇丰通过三级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潜在的各类风险。一级控制主要通过人手一份的业务操作手册中确立的程序和制度。二级控制依赖管理层和管理人员的监督,包括合规功能的指导。三级控制是内部审计独立审查。三道防线各就各位,责权明晰,尤其是独立的报告路线,更使得这种控制有效、有力、有权威。

完备高效的合规政策。集团对全辖的合规提出四条“铁律”,并通过各级合规经理督促实施。一是集团及分支机构必须做到“高标准的诚实和公平交易”,并“以必要的技能审慎行事”。二是无论在何地从事业务,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条例和市场规则。三是必须立即纠正不规范的行为,以将损失或名誉影响最小化。四是首席行政官和各级管理层对确保法律、条例和规则的遵守负责。另外,五大地区的合规经理同时向本地业务负责人和集团合规负责人双线报告,并为条线经理提供顾问服务。

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汇丰有著名的内审三原则。即内部审计功能必须独立、客观;内审可以有进入各业务条线或板块的自由和权利;内审对程序及其遵守情况提出看法,但不执行建议。在审计过程中,按照以风险为本的原则选择被审计的业务单元,一般以18个月至3年为一周期,管理层必须在六个星期内对审计报告作出回应,回应必须包括执行的时间表或要求免于执行审计建议的请求。而建议执行完成后,必须由业务负责人核实,并在下一次审计时接受检查。

严格科学的资本管理。汇丰集团的风险资本管理策略是保持充足资本的基础,以维持业务发展及随时满足资本要求。汇丰银行业务条线的配置资本战略目标以经济利润为基础,充分考虑监管资本要求、经济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追求,并不断尝试在有利的资本结构与较高的资本收益之间寻求一个稳健的平衡。而且从2008年开始,汇丰开始执行巴塞尔Ⅱ的规定,采用内部评级法度量信用风险资本,用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由于有健全的资本管理机制和多元的资本补充渠道,汇丰的资本充足率始终大大高于8%(2007年资本充足率为9.3%),这也是她能够在金融风暴中岿然不动的“定海神针”。

充沛自如的流动比率。汇丰集团上下非常重视流动性管理,而这次全球流动性不足引发的金融危机,恰恰衬托出汇丰在流动性方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其实,除了稳健、保守的财务指导思想外,汇丰还得益于平时长效的流动性管理。具体来讲,一是按主要货币预测不同压力测试得到现金流需求,评估必需的流动资产水平;二是维持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三是根据银行内部和监管机构的规定监控资产负债水平;四是对存款债务的期限和集中度进行分析管理;五是实施及时的债务融资安排;六是制定资金应急计划。目前,汇丰的整体流动性比率在20%左右,存贷比85%左右,远远优于其他国际大型银行的水平(Barclays和RBS的存贷比都高于120%,已被国有化的北岩银行曾高达170%)。

遍布全球的网点分布。汇丰在85个国家拥有9500个网点,覆盖五大洲,按照“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原则和“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这种全球化布局既有利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风险的多极化释放。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虽然波及到汇丰的亚太业务,但欧美地区却毫发未损。而这次次贷引发的金融地震,也给汇丰北美以及欧洲的业务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冲击,但是新兴市场国家又弥补了这种潜在损失,尤其是中国、印度、巴西及中东地区,对汇丰躲过这次金融浩劫功不可没。

汇丰行冠全球领先创新之处

汇丰作为一家国际型大银行集团,在公司治理、管理架构、市场开发、营销模式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和领先之势。下面,我从九个方面进行诠释,希望汇丰的经验能够成为中资金融机构的“点睛之笔”。

公司治理。汇丰的董事会有6名执行董事和12名非执行董事组成,他们分别来自6个国家(2名女性),任期不超过9年,且每3年选举1次。下辖5个专门委员会,并至少由一名董事牵头,除了管理、审计、薪酬和提名4个委员会以外,汇丰专门设有可持续性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挂帅,负责监督集团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活动,就业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道德问题等事项对董事会进行顾问和指导。每年至少举行五次会议,这充分说明汇丰对可持性发展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

管理架构。按照矩阵式和事业部制,汇丰通过四大条线和五大区域进行纵横式复合管理,风险、内审等突出条线报告的独立性,合规、营销等则明确条块报告的双向性,减少博弈成本,提升控制水平。

环球金融。汇丰提出的“以新兴市场为导向,以融资为核心的批发银行”作为战略中枢,非常强调在“joining-up”文化的引领下,与汇丰的所有客户群建立链接,以八条核心产品业务线在五大地区进行“交融式”销售与管理,并最终形成一个环绕地球的服务链条。截止2008年上半年,环球金融同比增长37%,对集团贡献度达26%。

品牌汇丰。汇丰对品牌的建设已经从粗浅的广告宣传转向通过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去拓展全球业务,并逐步实现从“管理品牌”到“管理依靠品牌”的跨越。HSBC提出:所有银行都能得到钱,但并不是所有银行都能得到人。他们深信,不同人才的汇聚、不同思想的汇融才是进步与成功的根本动力。尤其是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地区和人民,汇丰非常注重挖掘本土化的价值,让HSBC植根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追寻“大同”而又“大不同”,这或许是对汇丰品牌的最佳描述。

客户体验。汇丰非常重视客户忠诚度的培育,其中核心就是强调客户在汇丰的体验与感受。他们认为,客户体验是一个银行实际表现与激发的热情的混合体,在与客户接触的整个过程中,对照客户期望对其进行衡量与管理。汇丰提出,银行不仅仅只看到账户,更要全面地了解客户,要把从每个客户那里学到的东西来去帮助更好地服务于另一个客户。运用人员和产品,辅之以多种服务方式和业务措施,先提升客户的预期,再总结他们的体验,最后达到增加忠诚度的目的。

市场细分。汇丰特别注重差异化服务,按照“金字塔”分布模型,将市场划分为四个等级,包括公司类客户和个人消费者。下图是英国公司类市场细分的概况。

汇丰统计认为,不到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价值,而有将近30%的客户根本不创造甚至是负价值,因此,他们对市场细分后的客户群进行精细化管理,力求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第一直销。汇丰旗下的第一直销可以说是银行服务的一次革命,它利用在线网络和数据驱动,将不同的销售渠道进行整合,锁定目标客户群,以客户体验为切入,以客户教育为保障,以量身定做为标杆,为客户提供从头到尾的安全在线服务,而且提出让第一直销成为客户进行研究、交易和互动的首选。目前,主要通过网上银行、电话中心和移动手机等方式进行,且注册客户已达100万,76%的客户注册网银,31%使用短信服务,53%的第一直销客户经常使用网络银行,在线满意度高达86%。这种销售和服务模式的确是银行业未来的主流方向。

社会责任。无论是从年报里,还是高管的谈话中,汇丰都体现了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心和社会责任的关注。汇丰规划了集团的可持续战略,从2006年7月开始,启动实施“赤道原则”,并将是否“可持续”列为重要的风险评估内容。HSBC提出了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这充分显示了汇丰作为一个国际级大银行,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HSBC品牌价值的内涵。

监管合作。汇丰在全球接受约500个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而且各地的监管口径也不尽相同,但汇丰本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能非常妥善地处理好与当地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首先,集团总部与英国监管当局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建立了高度紧密和顺畅的工作关系,由合规部门专线联系。审计、信贷和财务是重点关注的领域。其次,要求各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必须先了解当地的监管政策和环境,再去开展业务,避免监管成本的发生。还有,汇丰从上到下都强调要采取“诚实、主动、积极”的态度与监管当局进行交流,包括集团层面每季一次与FSA的内外审联动会议,经常邀请全球各地的监管人员到汇丰进行考察培训,以期是监管机构更多地了解汇丰,这跟我们银监会提出的KYC(了解你的客户)、KYB(了解你的客户业务)不谋而合。

对中国商业银行及监管的启示

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

坚定国际化战略。中资银行要以汇丰为标杆,坚持“走出去”,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实现有机增长,通过兼并收购实现无机增长,要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分“两步走”。第一步,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我们的机构;第二步,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我们的存在。通过走国际化之路,树立我们中国银行业的新形象,提升我们中国金融业的话语权。

坚持差异化布局。要本着“门当户对”的原则,根据目标客户群选择国际化路径。总的思路应该是,发达国家能看到我们的网点,新兴地区能享受我们的服务,贫弱居民能领略到我们的责任。大型银行要利用这次金融风暴转“危”为“机”,通过收购兼并,加速挺进欧美等发达地区;中小股份制银行要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稳健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与狼共舞”中实现双赢。

坚守传统型经营。对我们中国银行业来讲,刚刚完成“凤凰涅磐”,扎实做好传统业务,审慎推进综合经营,守住资本充足要求,强化流动比率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的确是有效规避和应付金融风险和危机的有力保障。

坚决隔离开风险。金融海啸和汇丰幸免,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妥善处理好不同性质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避免传染效应引发系统性风险是多么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银行业也逐步实现市场全球化,业务综合化和服务现代化,以及本外币联动,传统与新兴业务联动和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联动的“合纵联横”式发展,为此,做好不同业务之间的风险防范和有效隔离就显得非常重要,从而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产生。

坚信创新型发展。 汇丰始终没有停止对创新的追求,包括体制机制、业务产品、服务方式和综合经营,但是却没有步其他金融机构因不当创新而引发的巨大风险之后尘,奥妙就在于汇丰能很好地处理“创新与合规“、“创新与监管”、“创新与可持续”的关系,不搞为创新而创新的“花架子”,甚至不惜代价地滥创新,而是结合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市场的检验效果来决定创新什么和如何创新的问题,这对我们中资商业银行来讲,就是科学处理好“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辨证关系。

对监管工作的启示

原则导向型监管是方向。原则监管可以让被监管机构主动参与到监管过程中去,内审合规部门要发挥更大作用,强调市场纪律的培育,强调高管层的责任。汇丰的经验告诉我们,监管越原则,银行越规则;监管越放权,银行越慎权;监管越理解,银行越理性。这或许只有“好银行”才能做到,但是,它代表着监管的未来,不能因为个别国家、个别银行出问题而否定原则监管的方向。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法宝。由于资产扩张的刚性与资本补充的柔性存在“时差”,如何确保资本金能及时、足额地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是监管部门需高度关注的重点指标。8%的底线要力保,根据风险状况,可以实施差别比率,对高风险机构则要求高资本充足。

流动性指标监管是生命。HSBC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强流动性管理和比率的控制是确保一家银行能持续经营和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银行本身就是高负债行业,流动性相当于身体中的血液,如果不能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就意味着一个人很可能得贫血或其他疾病。因此,FSA拟针对英国的金融机构将开始监控流动性指标(过去没有),我们中国则要完善这一指标。

篇11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有效需求大幅下降,而同时竞争、信用和资本积累导致了生产过剩与金融过剩。由此引发经济疲软,并使证券市场处于下跌周期。价量齐跌的市场状况使得主要以提供通道获得收入的中国证券公司的收益直接受到影响。中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WTO后,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并未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证券市场经过了由行政管制下的垄断竞争到放松管制过程中的自由竞争、到目前的开放格局下的垄断竞争的发展历程。中国证券公司与国际证券公司相比处于竞争劣势,存在着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差和业务单一等缺点。为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出现,金融监管日益强化,使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更加单一。因此,研究如何在金融危机下确保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以及促进中国证券公司的价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价值增值文献回顾。

价值增值是经过生产销售后得到比投入的货币更多的货币,即(G’-G)。在一个经典的M&M世界里,企业价值表现为未来预期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即企业自由现金流量。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动态变化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表外的价值驱动因素。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分析实质上是以企业价值评价为出发点的。企业价值评价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贴现,以AlfredRappaport(2002)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为代表;二是对财务指标进行调整,以SternStewart(1989)提出的经济增加值模型为代表。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分析认为,战略是公司价值创造的决定性因素,是公司价值创造的源泉,它能对公司价值产生持续的重大影响,并能长期提升公司的价值。证券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是服务,有着资金供需的桥梁媒介、证券市场的服务中心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中的作用。其经营以人才密集、高技术装备、资金密集、高风险行业为特征。基于财务视角,证券公司价值表现为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值之和。基于战略视角,证券公司要实现价值增值首先要对整个市场进行细分;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经营战略是证券公司实现自己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上价值增值的必由之路。证券公司的生存取决于能够提供正的价值的服务,而且必须提供超过同行一般水平价值的服务,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证券公司只有创造了比竞争对手更多价值的服务,它才能通过比对手向顾客提供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取得竞争优势,其服务价格由均衡价值决定。

二、中国证券公司价值增值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证券公司与国际证券公司相比处于竞争劣势。

依据跨国并购垄断优势理论,高盛等国际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业中具有垄断竞争优势,如资金与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信息与机制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信誉与商标优势等。由表1可以看出,美国证券公司的垄断优势表现在:首先在资产规模上占有垄断优势,并且以高薪吸收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把资本运用到极致,只保留最低标准的资本充足率等,这些都是导致净利润差额的原因。中国目前有100多家证券公司,但产业集中度不高。相比国外券商,中国的证券公司不论在规模、资金与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信息、机制、信誉与商标上都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的证券市场不为内资券商主导,也没有国际性大证券商。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的证券市场均为内资券商主导,新兴国家或地区中韩国和台湾的竞争格局同样为内资券商主导。

(二)中国证券公司收入来源多样性及稳定性较差。

证券公司的价值增值表现为不同渠道的收入。价值增值的程度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表现在收入结构、业务种类等方面。通过对比中美证券公司和不同规模中国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业务种类,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别。表2给出了中美五家证券公司的收入构成状况。美国证券公司收入构成主要为以下方面:一是主要交易和投资收入。这是美国两家证券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2009年其占美林公司收入比重在24%以上,占高盛公司收入比重达到了52%以上。金融危机并没有使高盛盈利能力减弱,反而极大促进了高盛的盈利,因为高盛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低资产价格的机会进行低买高卖、房地产投资和外汇及大宗商品交易等,获得了丰厚收益。美林公司虽然2007、2008年投资次级债导致巨额损失,但2008年被美国银行收购后,其交易和投资收入趋于稳定,并在2009年成为其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二是投资银行收入。2009年这两家美国证券公司的该项收入平均值在15%以上,说明他们在金融危机时期通过财务顾问协助并购、承销等投行业务获得了较稳定的收益。三是资产管理业务收入。2009年这两家美国证券公司的该项收入平均值在15%以上,说明利用证券公司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代客理财业务也是美国证券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四是利息收入和分红收益。2009年高盛公司的利息和分红在18%以上,说明较多的客户选择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唯一获利的高盛公司作业务。五是佣金收入。美林公司的佣金收入在总收入中占较大比重,但在总体上呈降低的趋势。美国证券公司通过多元化的资本配置渠道,使其收入来源总体上呈现出多元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表2显示,在开放格局下的垄断竞争阶段,中国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证券行业属幼稚行业,受到政策、行业垄断的多重保护,导致其在中国加入WTO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具有结构雷同、业务单一、创新不足、粗放经营等特点。由于受到政策保护,中国政券行业的利润来源结构比较稳定,并没有进行深刻的业务变革,主要由五大块组成,即佣金收入(经纪业务收入)、自营收入、证券承销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大证券公司的证券承销收入、自营业务收入显著高于小证券公司且较稳定,对佣金收入的依赖性也小得多。但服务性的佣金收入一直占据了中国证券公司收入结构的主导部分,而实际上利息收入也是与经纪业务直接相关的,因为只有开展了经纪业务,才能有相应的客户保证金,才能享受客户保证金的利差收入。所以,如果算上利息收入和证券承销收入,那么2009年中国证券公司以提供通道而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65%左右。这样一种盈利结构直接印证了中国证券公司依然是通道业务盈利模式。在中国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中,与市场风险相关性较小的业务如租赁业务、资产管理和政府咨询业务等很少涉及,在金融危机下对日益增多的并购重组业务参与不足,这将导致券商经营业绩的波动性很大且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和分散,使其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证券公司规避因个别业务萎缩而导致整体收入大幅下滑的风险,从而增强证券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相比之下,中国证券公司相对单一的收入结构意味着单一的盈利模式,必将导致中国证券业“低端混战”,降低行业的盈利水平,增大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但收入结构的多元化,要求证券公司有较高的资产运作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拥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吸引到掌握相关核心知识的优秀人才,这显然是目前中国证券公司所稀缺的,这必将导致中国证券业“高端失守”。不同证券公司价值增值程度的差距表面上为收入水平的差距,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差距。

三、中国证券公司价值增值途径

金融危机下中国证券公司要实现价值增值,在公司内部,一方面可利用资产价格较低的机会,适当促进产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可利用海外人才回流的机会,大力吸收和培训人才,培育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外部,应完善公司外部环境治理,构建证券公司增值及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税收体系。

(一)适当促进产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国际证券公司资产规模远大于国内证券公司,国内证券公司的规模也大小不一,如2009年,中信证券公司的总资产规模是宏源证券公司的7倍以上,是华安证券公司的16倍以上。适当促进产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依据经济学原理,证券公司要在利润目标下追求成本最小化,应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理决定产量,证券公司的最佳规模在平均成本最低处实现。由于证券公司运用电脑系统进行业务买卖,边际成本极低,证券公司在较大的规模上进行经营是比较有利的,可以降低成本。因此,一方面,根据我国30年高速发展的经验,国家可动用金融剩余,鼓励银行对资质良好的证券公司发放项目贷款,或可通过上市等方式增资扩股筹集资金,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兼并收购持股的方式扩大规模,促进产业集中,提高管理效率,或通过组建证券金融公司统一向证券公司融资。

(二)培育中国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并带来最大价值。证券公司应提供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树立以服务顾客为宗旨的理念,建立相应的规则、收益风险匹配机制、产品、利润结构等,通过为客户提供适合其需求、多样性、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最显著地给顾客和企业带来最大价值。产品是服务的载体,没有产品就不可能很好地向客户提供服务,尤其对于中小证券公司要尽可能增加服务型的产品销售,适当控制自营等投资业务的规模,降低证券公司收入与二级市场的相关性以降低风险,尽量将投资行为和满足顾客的服务连接起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设计产品功能,确定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最优方案,从而保证产品投产后大大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给公司带来较多的利润,提升企业价值、顾客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合作价值。公司所有运作应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公司应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公司亦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帮助客户发现和抓住投资的机会。

2、培育中国证券公司的人力资本。证券公司是人才密集型企业,其核心能力和服务质量取决于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科研技术人员以及能充当领军人物的高层管理人。但是,人才短缺已经构成了中国券商发展的瓶颈,使其在业务创新、市场开拓上面临困难。入世后,国际证券公司对人才的挖掘势必会使国内公司人才缺乏局面进一步加剧。因此,证券公司应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培育最大化顾客价值的能力。因此,证券公司可通过如下途径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招聘所需的人才。既要争取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和高层管理精英,也要吸纳具有发展潜能的大学毕业生和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形成年龄结构互补、专业互补、优势互补的人才队伍。其次,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中国证券公司应合理利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奖励知识和技能”等形式留住各种优秀人才;员工的薪酬可由基本工薪、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获得的股权和利润分享计划组成。成熟的激励机制不仅仅指高薪,还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以及对人才不拘一格赏识和重用的领导。证券公司总经理的权力和薪酬一般是全公司最高的,按收益和风险同增原理,也应承担最高风险,建议按照高盛公司的做法以合伙人的身份入主公司,可极大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对风险的敏感度。最后,应对公司员工进行持续的技能培训。通过对员工进行各种在职培训,更新其知识体系,强化业务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使其掌握核心知识,从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总之,我国证券公司惟有摒弃低效竞争,致力于业务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并完善治理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主动、发展壮大。

篇1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4—0093—04

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三元悖论”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得兼的矛盾。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中的“三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是决定中国金融稳定的核心因素。从“三元”角度对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研究如何在不断开放的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预防金融危机,确保国家金融、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三元悖论”理论简述

1999年,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其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提出,宏观经济通常有三个目标——以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付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威胁;以稳定的汇率使商业活动不至于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让国际商业活动自由进行,特别是让人们自由地买卖外汇,以维持私有经济的精髓。但各国最多只能达到两个目标:要么放弃汇率的稳定性,像美国和澳大利亚那样实行浮动汇率制;要么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像阿根廷那样实行固定汇率制,甚至像欧盟国家那样取消本国货币;要么放弃完全的自由市场原则,实行资本管制。保罗·克鲁格曼明确提出了“三元悖论”的原则: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不可调和,同时最多只能实现两者。

二、中国经济中的“三元”分析

(一)发展过程与现状考察

1.资本流动

(1)资本和金融账户逐步开放。我国于1996年12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款的第2、3、4条义务,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可兑换。与此同时,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我国逐步加快了资本账户的开放步伐,初步形成了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本流入已达到相当规模;二是对外资本输出逐渐增多;三是利用外资渠道多元化,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并从最初的较为单一的融资渠道,如外商直接投资设立企业,扩大到境外发行债券和股票、境内发行外资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

(2)大量隐性资本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出现了严重的资本隐性出入现象。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每年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从1996年到2008年间,我国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余额4次为正、9次为负,2001年以前都保持负值,存在隐性资本的流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存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我国的资本外逃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数额在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为364.74亿美元和386,37亿美元。2005年和2006年,在我国面临资本流入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该数值依然连续两年为负。

2.人民币汇率制度

1994年-2005年,我国实质上是以钉住美元为主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长时期保持在1美元兑8.27-8.30人民币左右的水平,波动幅度和弹性区间极小,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3月1日,央行宣布实行“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汇率原则。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根据我国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给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出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具灵活性。

3.货币政策

我国1994年后的货币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7年。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对付通货膨胀。第二阶段,1998—2002年。我国经济出口量开始大幅下降,总需求严重不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货币当局转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采用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货币政策转为紧缩性政策,主要措施包括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等。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自由化的推进,为维护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强烈冲击,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发生了几次明显冲突:1994—1996年抑制通货膨胀与人民币缓慢升值之间的冲突,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迅速下降和抑制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国内投资过热的冲突(2005)。

(二)发展趋势考察

1.资本自由流动趋势不可逆转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势不可挡,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而目前我国资本项目还存在着一定管制,这与经济、金融自由化深化的趋势相悖,也产生了严重弊端:妨碍国际贸易的发展,扭曲资源的合理配置,制约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将会逐步放开,而不断增强的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会在未来中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资本自由流动加强的趋势不可逆转。

2.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尽管自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开始升值,但是这一过程相对缓慢。在资本自由流动日益加快的客观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存在制约。一是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制约。二是货币政策的部均衡目标难以实现。特别是在这几年宏观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难以兼顾内外均衡两个目标的弊病表露无遗。三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限制。外汇储备的增减是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外汇储备的波动将造成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压力,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空间和有效性将减低。因外汇占款而投放基础货币,央行一般会进行“对冲”操作。在控制汇率波动幅度的情况下,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与货币供给结构的改变,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

2010年6月,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新闻,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被认为是中国重启汇率制度改革的信号。尽管人民币汇率不会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但根据“三元悖论”原理和对我国经济中的“三元”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必将继续深化。

3.人民币区域化势头明显

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公布实施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较快,企业和银行对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需求不断增长。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另外,广东省的试点范围由4个城市扩大到全省,增加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则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新兴经济体货币国际化会明显加快,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序推进。央行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同时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旨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从“三元”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安全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国际过剩货币供应量时刻在寻找出路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诱因。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早已成熟,这些资金在那里很难找到获利的机会;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刚刚放开资本市场的国家将成为这些游资追逐的目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化,资本项目的开放势在必行,开放便利了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如果经济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吸纳骤然流入的巨额资金,大量投机性很强的套利资金流入股市、汇市等短期资本市场以牟暴利会引发市场动荡,给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在我国尚未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的情况下,资源和流动性的迅速增加不仅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反而很可能会刺激金融资产价格过度上涨,进而促使经济泡沫化,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化。

(二)货币政策独立性与中国金融安全

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困难。尽管目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资本交易项目中,我国有一半左右的交易项目受较多限制甚至严格管制,但目前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已经不可低估,而且我国逐步放松资本流动管制的趋势不会逆转。在资本账户管制逐渐放松、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趋稳的条件下,根据“三元悖论”原理,货币政策独立性会受到重大影响。如果货币政策这个主要的经济金融政策工具丧失了独立性,那么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失衡问题就少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手段。特别会对银行的脆弱性产生影响。因为,银行业开放对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清偿能力,如果东道国的当地银行相对缺乏效率和资本,会引起货币大幅度贬值,大批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崩溃,经济倒退,社会动荡。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国金融安全

1.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实体经济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的金融安全状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汇改后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率连续3年保持在双位数以上;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趋于灵活,货币政策也取得显著效果;国有银行改革也加速进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国际化,特别是具有外贸依存度高达70%-80%特征,因此当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实体经济波动会相当明显。2008年起,受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出现下滑,实体经济出口额下降。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达20.9%,其中出口增长19.3%,11月起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进、出口双双逆转为下降,2009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出口额回落导致大量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报告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出口大户纺织业中,倒闭的中小企业更是超过1万家,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被解聘。实体经济的下滑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并造成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进而对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2.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制约因素

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缺少汇率风险规避机制。新的汇率体制下汇率将具有更大幅度的弹性,市场主体将不可避免遭遇到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我国现有外汇市场体系在交易品种和规模上都远达不到避险要求。二是巨额外汇储备无法有效运转。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811.48亿美元,其中很大比例是美元及美元面值的债券,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外汇储备不断缩水,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改革问题也浮出水面。在目前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依靠发放央行票据来勉强维持外汇供给平衡,而吸纳外汇储备却造成了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过剩,不仅增加了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也造成了人民币单向升值的压力。三是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出预期,出口企业能把以美元计的成本提高转嫁到更高的产品价格上,那么出口需求将会降低;如果出口企业无法转嫁成本,那么其利润率将会受到挤压。这两种情况都将抑制出口部门产能的扩张,也将对宏观经济增长造成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如不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对金融体系稳定构成一定风险。

(四)人民币区域化与金融安全

1.人民币区域化微观经济基础薄弱

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需要牢固的微观基础。人民币区域化要求中国的银行和企业走向世界,需要扩大商业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或者行网络覆盖范围,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纳入商业银行体系,提高人民币国际清算服务的便捷程度。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刚起步。人民币区域化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使国内金融体系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面临更多的风险暴露。人民币一旦实现可自由兑换,国际游资可自由出入,在企业和国民缺乏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能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2.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即将全面展开,是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重要一步。一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解决的是贸易便利化问题,资本及金融账户交易的人民币结算解决的是投资便利化问题,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资本及金融市场的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数量增加,频率升高,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越来越大,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也就越大。二是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会产生如下问题:一是海外持有的规模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我国央行在海外的信誉、宏观调控能力以及金融监管的信心。二是货币供应量能否再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需要考虑。因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大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这部分资金将更多地随着境内外、本外币的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变化而流动,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发生变化。三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这两项措施实际是相互关联的:从短期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规模扩大有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相对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降低了汇率风险。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带来契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有助于人民币趋于市场化及企业对汇率风险的测算,有利于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全面展开;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的增加又会使人民币实际需求量及供求关系更加显现,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

篇13

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已经出现了全球性的失业率上升和就业压力增大,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中国亦不能独善其身。但金融危机总有结束的一天。危机过后,各国、各地、各行业必将竞相加快发展,必然出现人才短缺的局面,最大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要有超前的眼光,以超常规的做法,在危机之中抢得先机,把金融危机之时作为人才储备之期,大力引进和储备优秀人才,为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做好准备。

一、优秀人才的招聘

企业需要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和招聘优秀人才。对于优秀人才的招聘更要考虑周全,因为优秀人才有其独特的地方,被众多企业关注,自己的发展空间选择机会很多,对于优秀人才的招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企业自身依靠一段时间的发展,在企业进行生产销售,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本企业的土壤会培养出一批适合自身发展的优秀人才,在伴随企业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潜力得到了发挥。企业要善于发现这样的优秀人才。 二是对于优秀人才的外部招聘推荐通过猎头公司获得,因为优秀人才往往都已拥有一份工作,甚至没有必要去寻求新的职位。

二、优秀人才的使用

真正的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拥有了对本企业有价值的人才,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要看这些人员是否能满足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招聘来的优秀人才,企业必须给与重视和重点培养,也就是要做好优秀人才的使用。

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常规制度对员工状况进行盘点,采取科学的方法,利用考核和测评手段对员工的职位履行能力、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进行有效地评估、分析,包括员工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的动态评估。对每一种工作进行精密的分析,确定这项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所需学历、能力、经验等,据此安排适合这项工作的人,尽量开发出优秀人才的潜在才能。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人生职业的规划,同时也能使他们在企业中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能够与企业命运共联。优秀人才当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努力晋升为管理者,另一部分却希望在专业上获得提升,因此,应建立迎合需要的职业管理机制来满足不同价值观员工的需求。

培训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才,通过培训优秀人才的潜力也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因为人力资本的投资不再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优秀员工的知识技能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节奏。对于优秀员工的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一方面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这是优秀员工管理的最佳境界。由于培训是企业的一项投资,所以进行培训时企业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自己的投资结果,防止培训后员工的流失。合同是企业和员工权利的法律保障,加强对合同的管理,不仅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也保护了员工的合法权利。把合同纳入培训管理,一旦出现纠纷,企业和员工都能够通过法律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要用好优秀人才,也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用优秀的文化来吸引人、塑造人。企业文化对于优秀员工管理的重点在于企业远景目标与优秀员工的个人愿景。优秀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某种程度上说,优秀员工决定了企业远景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目标及战略规划时,应提供机会让优秀员工参与决策,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化企业远景为个人愿景,从而激发优秀员工自发的、长久的奉献精神。

三、优秀人才的保留

优秀人才难求,优秀人才更难留。企业能否留下优秀的人才也是衡量企业是否优秀的关键内容。企业内部应该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与企业共命运,也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

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就要树立现代的人力资源观。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认为对人力的投入不是一项花费,是一项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是有收益的,并能不断产生出更多的回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这要求企业围绕战略目标,系统地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指导整个人力资源工作。高层决策者在制订战略时,应同步思考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配置。不论是人力资源部,还是其它部门,都会被围绕“人”的系列问题所包围,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全体管理者的职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如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激励等,都是通过各部门完成的,人力资源部这时主要起协调作用。

具体操作时,可参考下面的激励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