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

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3 14:51: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

篇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SP-DmRNA)表达在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P-DmRNA的表达;分别在手术前、关胸时、术后1周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mRNA的表达,并以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40例NSCLC组织中SP-D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手术前、关胸时和术后1周外周血SP-D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52.5%和15.0%;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无SP-DmRNA表达。[结论] SP-DmRNA是检测肺癌外周血微转移良好的分子标志物。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 肺表面活性蛋白D 围手术期 外周血

Expression of Surfactant Protein D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uring Peri-operation Period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肺癌细胞血行播散是肺癌转移、复发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未形成显性转移结节,且缺乏临床表现,常规检查方法如影像学、临床病理学方法等难以检测和发现。在肺癌微转移的研究中目前仍缺少公认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1]。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被认为是肺癌的祖细胞,它能够合成分泌肺表面活性蛋白D(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SP-D),而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不表达SP-DmRNA[2]。为此,我们选择SP-D作为分子标记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观察围手术期SP-DmRNA的表达变化,以探寻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NSCLC患者均来源于本院胸心外科,病理学诊断明确,且临床影像学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其中,55岁及以上31例,55岁以下9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腺癌22例,鳞癌18例。另外选择1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1.2 方 法

试剂与引物设计:参照Genbank,采用Primer Premier5引物设计软件设计SP-D基因内外引物,SP-D-U:5′-AAAGTGTCGGGGAGAAGA,SP-D-D:5′-TCAGTCATGCTCAGGAAA,扩增产物长度178bp,内参引物为GAPD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以检测RNA的完整性,GAPDH-U:5′-CGGAGTCAACGGATTGGTCGTAT,GAPDH-D:AGCCTTCTCCATGGTGGTGAAGAC,扩增产物长度306bp,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标本的收集与总RNA抽提:对所有肺癌患者于手术治疗前、手术结束关胸时和手术后1周抽取新鲜肝素抗凝血5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有核细胞的分离,Trizol试剂一步法抽提总RNA,另对手术切除肿瘤于手术室内切取小块新鲜肿瘤组织液氮速冻保存,取约50mg~100mg行总RNA的抽提。

RNA鉴定:对所抽提的总RNA行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并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

cDNA第一链合成:取样品总RNA约2μg加入20μl反应体系中,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条件进行逆转录。

巢式PCR扩增SP-DmRNA与GAPDH(内参)按照文献报道方法[2,3],结合实验优化条件进行。具体为:SP-D PCR反应体系25μl,其中cDNA 2μl,10×PCR buffer 2.5μl,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dNTPmix(2mM/L)2.5μl,MgCl2(20mM/L)1.5μl,SP-D上、下游引物(10pM/L)各1μl,加入适量的双蒸水,使总体积达25μl。反应条件:95°C预变性5min,95°C变性45s,48°C,45s,72°C,45s,共45个循环,在第15个循环末时加入GAPDH上、下游引物(10pM/L)各1μl,最后72°C延伸7min。

PCR产物分析:SP-D扩增产物5μl,加6×loading buffer 1μl混匀上样于1.5%琼脂糖凝胶电泳,80V恒压,30min,EB染色,在四星凝胶成像系统下拍照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TATA 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相关数据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总RNA鉴定

实验中抽提的总RNA OD260/OD280值在1.76~1.97之间,外周血抽提总RNA约50μg~100μg,1%琼脂糖电泳,EB染色可见28s、18s亮带。

2.2 肺癌患者和对照组SP-DmRNA的表达

SP-DmRNA在40例NSCLC组织中均为阳性,在1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包括良性肿瘤、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等)病变肺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

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mRNA阳性21例,表达阳性率52.5%。15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SP-DmRNA均阴性,SP-DmRNA在肺癌组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人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外周血中SP-DmRNA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关系

40例肺癌患者中,55岁及以上31例,SP-DmRNA阳性18例,阳性表达率58.1%;55岁以下9例,SP-DmRNA阳性3例,阳性表达率33.3%,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7)。男性患者30例,SP-DmRNA阳性14例,阳性表达率46.7%;女性患者10例,SP-DmRNA阳性7例,阳性表达率70.0%,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8)。TNM分期中,Ⅰ+Ⅱ期患者28例,SP-DmRNA阳性11例,阳性表达率39.3%;Ⅲ期患者12例,SP-DmRNA阳性10例,阳性表达率8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肺癌不同病理分型中,腺癌22例,SP-DmRNA阳性16例,阳性表达率72.7%;鳞癌18例,SP-DmRNA阳性5例,阳性表达率2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21例,SP-DmRNA阳性15例,阳性表达率71.4%;高分化19例,SP-DmRNA阳性6例,阳性表达率31.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见表2。

2.4 关胸时和术后1周与术前外周血中SP-DmRNA表达比较

21例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中,出现外周血中SP-DmRNA表达阳性,其中术前阳性者18例,术中阳性者21例,术后1周阳性者15例。术中与术前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术前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远处转移。即使是病理分期为Ⅰ期(T1N0M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仍有约30%的病人早期复发,且复发方式多为脑、骨、肺等血行性转移[4],这预示着手术时切除范围以外的血液中已经有隐匿或微量癌转移细胞的存在。由于RNA对降解酶具有高度敏感性,外周血中并不含有RNA,血液中具有肿瘤特征性的mRNA只能存在于具有活性和完整形态的肿瘤细胞中。所以,检测到外周血异的mRNA存在就可以说明循环中微量癌转移细胞的存在[3]。RT-PCR技术的发展,使检测外周血中微量癌转移细胞成为可能。SP-D是一种在机体防御中起重要作用的钙结合凝集素,单体结构包括一个氨基末端、一个长的胶原片段、一个颈段和一个高度保守的球形碳水化合物功能区域[5],在肺泡Ⅱ型细胞中呈现高表达[6]。动物实验表明[7],患有肺癌鼠的外周血中SP-D表达增高,且增高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认为SP-D可以用于观察治疗效果。Betz等[2]应用RT-PCR技术以SP-DmRNA作为转移标志物对肺癌患者淋巴结进行了检测,在106个正常淋巴细胞中检出1个癌细胞,而且在73.9%(17/23)的转移肺腺癌患者淋巴结中检出SP-DmRNA阳性,而8例对照全部阴性,也显示了其作为肺癌早期转移检测指标的价值。

本试验选择SP-D基因作为检测分子标志,用RT-PCR法检测了肺癌组织及外周血,表明SP-DmRNA作为检测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肺癌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可能有利于降低肺癌的血行转移。

有3例患者术前外周血SP-DmRNA阴性,而术中外周血SP-DmRNA阳性,其在术后1周再转为阴性,关胸时与手术前比较,SP-DmRNA检测的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临床意义可能需要更大样本量才能确定,但此现象仍提示手术操作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液,术中坚持无瘤操作原则是必要的。癌细胞进入血循环中的停留时间十分短暂,一般估计仅为数天,本组患者有6例在术后1周仍为阳性,病史回顾为Ⅲ期患者,推测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后,癌细胞仍可能由远处转移病灶进入血液循环。

癌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仅是肿瘤转移多阶段、多步骤中的一步。外周血中检测到癌细胞表明了癌细胞较强的转移潜能,预示着预后欠佳。

【参考文献】

[1] Osaki T, Oyama T, Gu CD,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micrometastatic tumor cells in the lymph nodes and bone marrow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Ⅰ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 2002, 20(13):2930-2936.

[2] Betz C,Papadopoulos T, Buchwald J, et al. Surfactant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in metastatic and micrometastatic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s and other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s:detection by reverse trar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 Cancer Res, 1995, 55(19):4283-4286.

[3] Von Knebel D,Lacroix J.Nucleic acid based techniques for the detection of rare cancer cells in clinical samples [J]. 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 1999, 18(1):43-46.

[4] Yasumoto K, Osaki T, Watanabe Y,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ytokeratin-positive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and lymph nodes of patients with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J]. Ann Thorac Surg, 2003, 76(1):194-202.

篇2

1.消费者行为学课程重要性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研究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这些研究的归宿,因为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始终将消费者行为学放在基础、重要的位置上。根据一般本科院校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和动机,分析不同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2.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手段及方法

2.1针对理论抽象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融入了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因此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教学内容。为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这些理论,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事先创设某些相关消费教学的情境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就不会生硬晦涩地把理论强加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待学生领会基本理论以后,再鼓励学生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的消费者行为,使学生真正领悟所学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营销素养。

2.2针对操作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参与式教学

对于一些需要动手实践操作的内容,比如影响消费者购买的购物情境、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等,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真实模拟营销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来领悟理论知识的营销应用。在课堂上可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真实模拟某产品的购买情境设置。还可以通过模拟一些营销案例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受营销氛围,深入讨论挖掘技能技巧,同时也加深理论学习。

2.3针对体验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案例教学是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性决定了贴近营销实践的案例教学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体验到的内容,就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如有关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个性心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在课前把相应的参考书籍布置下去,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体现营销心理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消费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可给同学们做相关的心理测试,让他们分析自己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体验感也会有所增强。另外,对一些现实消费者的营销问题,可让学生们展开情境模拟讨论,这样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自发采取演小品、模拟情境表演等方式,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实践教学效果表明,讨论后的教学内容学生会掌握得更加牢固扎实。

2.4针对综合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调研策划实践式教学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懂得实践技能。作为营销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会营销销售,必须要懂得消费者心理,把握消费者行为。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营销任务,关键在于把握消费者心理。针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学期初,可以采用分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企业市场调研活动,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协助企业将其产品销售出去。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消费者心理,体验市场营销的过程。

2.5针对知识模块化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微课教学方式

目前,各大高校流行微课教学,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可以分化为几个模块,针对每个模块,开展微课教学。教师课前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录制成微视频,设置微练习、微测试,以便于辅助学生课堂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3.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心得

一是要强调“能力重于知识”。知识是死的,能力是活的,要用能力将枯燥的知识盘活,因此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消费者行为学涉及的理论知识多而广,“面面俱到满堂灌”既不现实,也不可取。采用研究性教学,教师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相关知识,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效果更好。

二是要师生一起根据已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去寻找、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预先设计的知识按部就班地传输给学生。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内容庞杂,教师可将之条理化、模块化,每一个模块设计一个研究专题,并配以现代的教学新方式,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这样一来课堂上不再是枯燥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三是要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消费者行为学不仅涉及多学科理论知识,还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设计、选择研究主题,由学生组织学术团队进行研究,这样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是要强调“问题意识”,以研究问题为目标,突出学生获得知识的自主性和研究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教学方法的创造性综合。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的兴趣不浓,很大程度与教师教学方法有关,而引导式、启发式、探求式、拓展式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篇3

作者简介:刘秋(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经贸英语及英语教学;

朱海峰(1979-),男,吉林榆树人,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79-02

一、双语教学与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根据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第二种或者外语进行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换言之,“双语教学”就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够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在我国,一般是指利用英语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也有韩语+日语、韩语+英语、日语+韩语等情况),比如,使用英语教授管理学和国际贸易等。

双语教学不可等同于英语教学。在双语教学中,英语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非教学内容,教师传授的全部是专业性的课程知识而非英语语法句型等。双语教学又与英语教学紧密相关。首先,双语教学是基于英语教学展开的,但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一定要求。只有在学生基本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展开双语教学,以便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和老师进行交流。其次,双语教学可以促进英语学习。在双语课堂上,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会有所增加,听课过程亦即练习听力与理解能力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学生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学生可以没有负担地学习英语,因为不会为了语法、单词、词组去费心记忆,去应付考试,英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

在我国,双语教学的实施进展缓慢,但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我国都缺少外语交流的环境与氛围,大部分学生除了接触几个外教之外,大多接触的中国的外语教师,这对他们将外语学习提高到与第一母语等同的水平难度很大。不过,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双语教学能够为国家间的协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为繁荣中国和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二)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双语教学本身的实用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并熟练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双语教学对学生第二语言(以英语为例)的水平有一定要求。毕竟学生要使用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去理解和掌握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目前,大专院校一般把双语教学安排在外语学院开展,基本上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基础。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产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掌握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基础及其影响因素,较为熟练地运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各种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活动,在实践中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引导和促使消费者进行科学的购买决策,实施理性的购买行为,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消费者行为学双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用英语充分表现或展示营销学知识,并能以市场营销、销售或广告为职业,在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中供职的专业人才。

二、对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兴的、非成熟的教学手段,从教材的编写、选定到教学的模式方法,都缺少标准和比较成熟的体系。在此,笔者仅作几点教学感想,愿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模式与教材选择

目前,各高校比较流行并广泛承认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三种,即浸入式、过渡式和保持式。浸入式,即使用中文教材,教师完全用外语或主要用外语授课;过渡式,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完全用英语或主要用英语授课;保持式,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中文授课。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材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若只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缺少课程的灵动性,教学效果也不高。因此,针对学生外语能力水平的不同与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可以采用两种甚至三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于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营销类专业课,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应部分采用汉语或汉语教科书进行授课,也可以附加一些材料,以便加深学生理解。不过,笔者认为,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应是第二种模式,以便让学生习惯使用英语去思维、理解、表达专业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便利,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侧重于影印版教材的选用。影印版教材能够保持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更能在理论和案例教学中提供最具时代性和前沿性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同时学习英语,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由德尔・I・霍金斯等人编写,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入的英文版《消费者行为学》。此版教材侧重于消费者透视和网上学习的结合,书中也体现了对伦理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涵盖,保持了各方面知识的平衡。

(二)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方法

无论对英语水平多高的大学生来说,用另外一种语言来理解并达到运用专业性较强的科目,都很困难。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第一,从教学手段上发挥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双语教学存在学生理解和教师讲授不同步的现象,这使多媒体和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一般在每个章节开始前,教师会在网络平台上公布一些将要学习的内容及案例,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授课中的多媒体课件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声音和影像资料,以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抽象的理论知识。其中的图表和模型作用很大。教师课下布置的相关讨论、调研作业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

第二,从教学方法上将传统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结合起来。其中,案例教学法在授课中占有很重的比例。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即教学中采用案例方式,这些案例都是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案例教学能够综合数据、理论、生活化等特点,对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都颇有益处。案例教学法还可以和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首先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分析运用消费者行为概念,进一步讨论营销计划应该如何制定。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方案,既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又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他们将来职业中的案例、企划陈述做基础。情景模拟法同样是授课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每当讲授完一个知识点或理论,笔者都会布置一个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到生活中找寻案例,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把案例演示出来。很多学生把广告搬上课堂,除了简单地再现情境之外,他们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既复习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多方面的才艺也得到了展示,学习热情很高。另外,情景模拟法也锻炼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比如深度访谈法,学生可以模拟被调查者和调查员,进行提问和回答。也有学生进行情景再现,让其他同学进行观察,以提炼所体现的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三)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成绩考核

为了灵活考察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摒除传统的期末一张卷决定考试成绩的方式。这种形式过于平面化,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损害。笔者建议采用1+2+2+5的模式。所谓的1、2、5表示的是各个部分占总成绩的百分比。其中,学生的出勤率和听课状态占总成绩的10%;学生课堂中参与讨论和发言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占总成绩的20%;学生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由于消费者行为学本身就具有实践应用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期末考试中适合采用企业策划案、案例分析报告和知识点口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上交期末作业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演讲其策划案后,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给予成绩。这种综合性的评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也能充分体现课程的性质,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总之,在消费者行为学的考核系统中,要时刻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在此,实践能力测试包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综合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公关沟通能力;专业调研与分析能力;专业写作能力;客户心理分析与咨询基本技能;社会调查;学生讲课;读书报告;专题探讨;学生科研等。

以上是对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对于教学的具体效果,仅采用了口头调查方式,学生反应较好,但没有形成问卷和数据整理,对此,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摸索,广泛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篇4

(一)教学方法运用不得当

经过调查,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汇报交流等。但很多方法的使用过于牵强,只停留在为了丰富课堂设计,存在运用不当的弊病。如应用最多的是案例式教学,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导入或解释知识要点,也能适当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讨论、总结等。看似方法得当,但并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的真正要求。

(二)缺乏针对性的综合实训项目

一门课,它的核心能力点是什么,有没有分项技能。学生掌握分项技能后,最终的形成性能力是什么?这是每一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开设《消费者行为学》这么课程的院校,大多缺少这方面问题的思考。需要老师们分解课程能力点,设定针对性的相关实训项目。目前,《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没有特定的实训项目,实训环节大多还只是案例分析。

(三)考核方式太过传统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消费者行为学》的考核,主要还停留在笔试,笔试题型过于老套,开放性、应用性题目占比重也较小,偏离了应用技能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评价的目的。即便个别实行“过程化考核”,也大都是平时成绩+期末笔试成绩。评价的结果是,高分的学生也不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的消费者行为观察能力,消费者心理的敏锐感知能力,营销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力,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营销素养统统与成绩脱钩,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也就失去了考核真正的意义。

二、解决途径―――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教学计划的改革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系统知识“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我们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综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当然,我们也绝不能排斥传统教学,在现阶段条件下,传统教学仍然是学校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理论的运用或技能的训练要借助于实践教学。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1) 理论抽象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融入了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因此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教学内容。为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这些理论,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事先创设某些相关消费教学的情境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就不会生硬晦涩地把理论强加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待学生领会基本理论以后,再鼓励学生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的消费者行为,使学生真正领悟所学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营销素养。

(2) 操作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参与式教学。对于一些需要动手实践操作的内容,比如影响__消费者购买的购物情境、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等,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真实模拟营销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来领悟理论知识的营销应用。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超市,让学生分组分析购买情境、销售终端的情境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最终形成销售情境的分析报告并进行讲评。在课堂上可运用小组比的形式,真实模拟某产品的购买情境设置。

(3) 体验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当然,为了要引起学生对案例的兴趣与参与,案例的选择一般都尽量真实、有趣、可读性强,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与反应,提高学生认真准备、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性决定了贴近营销实践的案例教学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重要性。如有关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个性心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可在课前把相应的参考书籍布置下去,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体现营销心理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消费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可给同学们做相关的心理测试,让他们分析自己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体验感也会有所增强。

(三)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市场专业的教育特色,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学习的结果,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相应改革。在课程总体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各项课内课外活动的参与介入程度的评定,以此来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期末成绩具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第二部分是以提交项目综合实训报告的形式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职业实践中去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了教学内容枯燥难懂、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教学现状,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操技能。教学反馈结果也表明了学校和学生对此教学模式改革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琴.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分析》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J].2010.(11)

篇5

消费者行为是个人在评估、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和服务时所作出的决策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有形活动。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这一范畴的理解,我们把它与“消费”作一比较分析。

1、从时间推进序列看,消费者行为是一系列阶段的前后继起,而消费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消费和消费者行为都是一个动态范畴,是过程。消费是消费主体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商品和服务。在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即到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因而,我们可以说,消费是“使用”和“购买”。

而消费者行为的“过程”的涵义比这要宽泛得多。如消费者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他的需要是怎样产生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即消费者先要认知需要,之后他就要为满足需要去搜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购买决策——购买什么、何时购买、购买多少、到哪里购买、用什么方式购买等。决策过程付诸实施后,商品随消费者退出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使用过程。但问题并未终结,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购买决策和商品质量等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得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结果。为此可以总结出,一个完整的消费者行为要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与评估——购买决策——购买后评价。从中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消费只是其中的二个环节。而且,即使是消费中的“购买”也与消费者行为中的“购买”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流通过程中的g—w,强调的是货币与商品的互换,而后者主要指心理决策过程,强调的是消费者的精神过程。

2、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消费者行为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而消费只是外显行为中的部分内容。

消费侧重的是看得见的活动,是身体的动作。如消费者为满足需要而准备消费品、享受消费品。稍广一点,还包括选择、购买等活动。总之,消费是一种外显行为。而消费者行为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心理、思维活动,它们属于内隐行为。消费者行为是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的复合整体,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内隐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人特征内部要素。后者又包括需要、动机、态度、个性和学习。需要是人体或情感上的一种渴求和欠缺状态。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动力源,使得人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为满足需要所做出的行动提供理由。个性是导致人与人差异的特质,人们满足需要的方式缘此而不同。态度是人们对产品和行为等的基本定向,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反应,它还受到营销人员劝说宣传的影响。学习不仅指消费者记住产品的品牌,还包括学习判断产品优劣的标准、选择购买的地点、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行为模式和形成偏好等。

3、从对消费者的设定来看,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把消费者当成“复合人”来研究,而消费的分析把消费者当成“经济人”。

把人当成“经济人”是建立在消费完全是收入的函数和满足程度最大化基础上的。它强调的是,人对消费客体(产品和服务)的利用。关心的是消费品的“人化”,即通过使用消费品使人的体力得到恢复和发展,使智力得到提升。同时,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也是完全地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性的、功能性的需要为导向,去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这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

而如果把人(即消费者)当成“复合人”来研究,情况就复杂得多。首先,消费者的需要体系会更加庞杂,除了物质性的、功能性的需要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和生态的需要。其次,消费者的行为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更加多样,收入、文化、亚文化、心理、社会阶层、群体、家庭、人际关系等。最后,运用的研究手段和学科也会更加多样。这至少包括关于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学;研究个人精神过程的心理学;研究个人怎样影响群体及其被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和研究人类与文化关系的文化人类学等。

4、从所提出的背景看,消费者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

消费是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环节而提出来的。

而消费者行为是在人类行为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与市场相联系的人类行为。作为一般人类行为反映到消费领域,其主要特点有:

(1)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消费者利用尽可能少的花费购买尽可能多的消费品,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消费的均衡。

(2)偏好和能力的多样性。由于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的差异,人们的偏好是多样的,消费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尽管经济学家对人的偏好能否得到显示以及如何显示存在争议,但对偏好和能力的多样性是基本肯定的。

(3)有限理性。西蒙把它描述为“有达到理性的意识,但又是有限的”。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总是力争做到有理性,但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能力的制约,他们不可能知道关于未来活动的全部备选方案,不可能将所有的价值考虑到统一的、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中,也无力计算出所有备选方案的实施后果。

(4)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借助不正当手段谋取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如对未来消费的低估和冲动购买等。

二、消费者行为学与市场营销学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差异的两门学科

1.产生:历史与逻辑

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要比市场营销晚得多。一般认为,市场营销学初创于本世纪初至20年代,战后进入一个重大变革的新时期。而这时,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二战期间,参战各国为了生产武器装备,新技术、新工厂应运而生。战后它们被迫转向消费品和工业制品的生产,使得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扩大市场,增加销售,客观上要求加强对消费者及其行为的研究。恰逢此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家开创了动机研究,加上新产品设计研究和调查研究等为消费者及其行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进入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费伯(ferbor)的《动机与营销研究》(1985),卡陶纳(katona)的《有力量的消费者》(1960),霍华德(howard)的《营销管理分析与计划》(1963)的带领与影响下,消费者行为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改变这种分散局面,进行有效整合工作的是霍尔布鲁克(holbrook),其代表作是《什么是消费者研究》。

70年代后,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消费者行为学在西方国家商业院校普遍得到开设,如今还设有博士学位。研究队伍从原来的少数人而不断发展壮大。1969年美国成立了“消费者研究协会”,会员逾四千。该协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大会,并以《消费者研究新进展》汇集大会成果。研究消费者及其行为的论文也日益增多,出版的主要刊物有《消费者研究》杂志、《消费者事务研究》杂志。

从逻辑上看,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把握他们的需要、动机、个性、态度和学习等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才能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事实却相反,这种逻辑与历史发展的错位,其实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本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产品供应紧缺,企业奉行的是生产观念和销售观念,“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我们卖什么,人们就买什么”。企业只要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加强销售就行,不必也不会去研究消费者及其行为。二战结束后,这种状况就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另外这种错位也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人类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细化和完整化的。消费者行为学也正可以看成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关于这一观点,稍后论述。

2.切入:消费者与企业

消费者行为学属于微观学科,它的切入点是消费者。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消费者行为学里所涉及的消费者,与经济学或一般文献中所提到的消费者的内涵与外延是不一样的。很多学者认为接受免费产品和服务,甚至某种理念、思想的人都算是消费者。这就使得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更加广泛,对政府决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立法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并提升消费者在评价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等方面都得益于对消费者的研究。

有了这种拓宽,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也赋予了新的意义。70年代前,人们只强调市场营销要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7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市场营销的社会、伦理和生态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并认为,企业通过市场营销除了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利润以外,除了被动地适应宏观环境以外,还必须主动地遵守社会伦理,维护法律和保护环境。拓宽消费者含义与这种观念和理念的转变是相适应的,并有助于企业实践这种转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消费者含义的拓宽,即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行为中的不同角色。如当他决定哪些需要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决定改变这一状态时,就成为“发起者”。当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言辞、行为去影响购买决策,实现购买行为和对产品、服务的使用时,就成为“影响者”。当他实际执行选择、采购行为时,就成为“购买者”,当他直接卷入消费或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就成为“使用者”。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如果只顾及其中一种角色,那是不完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提及消费者都必须涵盖上述所有的角色,也并不意味着研究消费者行为时,不可以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来进行。事实上,“购买者”就是消费者中最主要的含义。

市场营销学也属于微观学科,但它的切入点是企业,研究的是企业营销管理,因而,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市场企业营销管理。即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是消费者行为市场。即消费者及其各种行为的构成的复合整体会影响市场的运行,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构成(消费)市场本身。这样,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二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及其行为市场企业营销管理。市场自然成了联系消费者与企业的中介与纽带。

3.内容:补充与深化

市场营销学包括两大板块,即市场机会的分析、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学关于组合策略中的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如产品策略中,产品的规格、形状和特点、包装方式,对消费者而言哪方面服务最重要,应该向消费者提供什么服务保证和计划,提供哪些类型的附属或相关产品等问题。定价策略中,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价格是怎样认识的,对不同品牌之间价格差异的敏感度如何,在产品推介和促销中,多大的减价幅度有助于消费者的购买,给付现的消费者以多大的折扣等问题。在渠道策略中,零售商应该经营企业的哪些产品,在哪些地区设立零售商,数目是多少,为了分销产品,应与零售商做何种安排,企业在何种程度下必须拥有自己的分销渠道或对分销渠道严加掌握,零售商应树立什么样的企业形象等问题。在促销策略中,在不同的特殊情形下,运用何种促销手段,为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什么措施最为有效,什么方法能最有效地传递预设信息,已播放的广告应多长时间重播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市场营销学显然是难以回答的。而只有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行为,才能作出成功的回答。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营销学与消费者行为学是关于市场营销管理的联系最为密切、内容最为根本的两门学科,其它都是从中派生衍化出来的。

三、研究消费者行为学,对搞好市场营销管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进入80—90年代以来,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重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注重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到注重发挥对市场营销管理的指导作用。有的著作明确地以“对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为副题,几乎在论及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指出这一点。为了说明这种趋势,也为了论证本文观点,这里择其一端——以文化价值观为例,谈谈消费者行为学对市场营销管理的独特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1.物质与服务根据消费客体的有形与否可以把人们的消费结构分为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物质消费内部结构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消费,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消费,到象征资格、显示地位、愉悦心理和实现自我的物质消费。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物质消费处于第二层级上,并与第三层级部分并存。

服务消费内部结构可分为满足生存消费,即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消费,如饮食、理发、洗浴、交通等;享受消费,如旅游、娱乐、运动等;发展消费,如教育等。目前,我国居民的服务消费需要主要处于生存性阶段,享受消费需要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并日益成为服务消费需要体系的中心内容。

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相比而言,前者将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而服务消费需求将呈现强劲增长趋势。这不仅是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所作出的一种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与文化观念相联系,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物质消费内部结构和服务消费内部结构的层级选择与定位也同此理。

对物质消费结构的现状判断和人们的选择,给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要求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特别是产品层次结构。多开发、生产与经营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其次,促销策略应有所改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促销重点应凸现产品的品质、性能。而对满足第三层次需要的产品促销不应局限于产品本身,而必须运用cis理论,赋予产品以一定的形象与含义,并使之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美国几种品牌的香烟就是成功的例子。如“万宝路”,它用“万宝路男人”形象,具有粗犷、豪放、独立的特征。而“沙龙”则突出“分享精神”,强调宁静、自然、温馨。最后,在定价策略上,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应做到质价相当,可采用成本定价或竞争者导向定价法。而具资格象征性的产品,则可采用心理或声望定价法。

服务消费需要的增强则为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2.工作与休闲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机器被大规模地运用,人们快节奏、高强度地工作,体力支出大大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减轻了人们的体力消耗,但心理上的紧张并未消除。因而,人们对休闲予以高度重视。

现代正确的主张是,一天时间应分为三大部分,即工作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和休闲时间。工作时间是取得收入的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些专项时间,如忙于家务、采购货物、就医和交通等。而休闲时间是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人们重视休闲的观念变化,企业要做到两点:一是提供一些有形的产品,能尽量减少人们非可自由支配时间的耗用。二是推出丰富多样的休闲服务活动。具体措施有:开发速冻和方便食品、微波炉、洗碗机、速干衣裤、一次性尿布等。还包括推广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要求更快捷服务或限时服务,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提高服务效率等。

3.人类与自然全新的生态和谐价值观认为:大自然中的所有部分——不仅仅是人,还包括其它物种和物质,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人类有义务管理好地球,促进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和共同发展。

随着这一生态和谐价值观的形成和强化,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一部分人的物质占有欲减弱,不再是追求更多、更大,而只求通过一定的资源消耗和产品占用,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变化给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是,要由过去那种鼓励人们大量购买和消费、人为淘汰“过时”产品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的作法,转向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专家们认为,“价值营销”已应运而生。它的精神实质是,提供能实际使用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比期望的更大的“价值”;加强产品销售服务保证;去掉价格中不合理的费用;告知顾客有关产品的真实信息和事实;企业应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人们崇尚“回归自然”,信奉“简单的就是好的”。对接近自然界的产品易于接受,而对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的、科技的因素的产品心存抵触。这表现在产品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要求自然的棉麻纤维;化妆品要求由草木植物提炼,具有自然芳香;医药要求成分简单,没有副作用;食物要做到健康、绿色;居室要求营造大自然的气息等。

4.权利与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包括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的交流加深,社会比较强调消费者的权利。今后,将发展成为强调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并对“消费者责任”这一问题予以相应的重视。目前我国社会占主导的价值观应是处于强调消费者权利阶段。

面对社会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面对消费者主义运动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应采取一些相应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消费者咨询委员会。可由来自社会各界的顾客组成,定期负责了解顾客对企业运作、产品开发和定价方面的看法,给顾客以反映意见的机会,倾听他们对产品和决策的意见,听取企业的汇报等。

(2)设立消费者事务机构。这是重视消费者权利的组织保证。它的职责是负责与顾客的联系与沟通;向使用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提供有用的信息;与消费者组织联通。

(3)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并圆满地解决问题。对消费者的意见、不满和投诉,企业绝不能置之不理,而应遵循着“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方针,把它们当作财富。具体办法可包括在产品中附设意见回馈表;设立免费或被叫主付费电话;经常性地开展消费者调查等。

(4)开展消费者教育。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消费者。这样做,不仅对消费者,对社会有利,而且对企业也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帮助消费者形成对产品、服务的合理评价和预期,从而减少对企业的不满;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印象,从而使企业扩大销售。

【参考文献】

①loudon&dellabitta:《consumerbehavior:conceptsandapplications》,mcgrawhill.inc,4thedition,1993.

②assael&henry:《consumerbehaviorandmarketingaction》,bretonpublishers,1987.

篇6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过程教学 系统教学

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所以《消费者行为学》的过程教学更显得顺理成章和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既可以站在企业角度谈如何进行营销,也可以站在自己角度谈消费心理。老师在教学中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轻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消费者行为学》的过程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过程教学是系统教学

过程教学首先是让学生把握有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系统理论。系统性表现出全面性、逻辑性和本质性等特征。

1.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认知的全面性分析

人与人之间形各异,色不同。人都能识别形各异,但往往不能识别色不同。看到形各异只是看到了人的表象,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在于形,而是在于色,不在于外观,而在于内心,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这里的色代表了人的内心和精神,代表的就是人心。

构成人心的色包括了本色(本性)和染色(环境)两大部分,本色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染色是由人所处的环境造成,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心经过耳闻目染,或直接影响或潜移默化,造就了人心中被染色的那部分。被本色与染色共同作用的人心千差万别,最终决定了人生的结果。

2.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认知的逻辑性分析

知人心就是要知心路、知个性、知社会。知心路就是知道人的心理过程(心路历程),心路包括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但人的心路是不一样的,因为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知心路就要知个性,而知个性最终要落实到心路中去。个性即人格,由气质、性格、能力三个要素构成。个性既包括了先天的因素(本性),也包括了后天的因素,后天的因素被称之为社会化过程,所以知个性就一定要知社会。人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了文化、角色、家庭、阶层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是社会化的核心,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以上对人心的认知逻辑清晰,学生们能很容易就把认知人心的基本要素掌握,从而更理解性地把相关的知识和原理记住。

3.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认知的本质性分析

人一上百,形形,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把握人性的本质,就能洞察人性,参透人心。万象皆有根本,所以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大道至简,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本质而言,万象皆是化象和空相,万象的根本就是普遍化的本质,而不同的万象也有其不同的特殊性,正所谓世界及人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

常言道“人心难测”,其实人心也是可测的,关键是怎么去真正的认知人心。笔者根据多年对心理学的研究、实践及感悟,对认知人心总结了9个基本结论,这9个结论一脉相承,贯穿于教科书的各章节中,既可以是识别人心的基本心理学总结,也可以落实到分析消费者心理及行为中去。

9个基本结论是:形形识人心路;认知是心路的起因;情绪是心路的体验;意志是心路的结果;个性定命运;社会化人心;人心即文化;人文显和谐;得心才应手。

通过以上内容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为今后从事企业的经营与销售活动提供可靠的心理依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一定要把消费者(顾客)放在一切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上,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可能达成目标。

二、过程教学是互动学习

1.互动教学的灵活性

教师上课举证各行各业的案例来讲述概念、原理及其运用,举一反三,反映出消费者行为学的灵活性及讲课的灵活性,这样的讲课生动活泼,不枯燥。这门课不是死记硬背、按部就班的一门课,而是一门非常体现灵活性的课程。

消费者的心理千差万别,面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消费者,营销的策略也会各有差异。

2.互动教学的联想性

教师授课要善于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学生上课也应善于联想,当然这是教师引导的结果,消费者行为学的上课应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第一,教师上课应要求学生随着教师的不断联想而进行联想,这样就会不断扩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触类旁通,思维灵活;第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应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对教师所讲的案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和不同看法。这样就会使课堂气氛热烈,产生互动效应。第三,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所以每位同学都可以就消费心理及行为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就在他们身边,既实用又丰富多彩。

3.互动教学的实效性

互动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能真正地应用消费者行为学原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从而体现出消费者行为学很强的实效性。

互动教学有效地解决教师上课内容枯燥、呆板与学生听课乏味、难受这一双输模式,容易形成教师上课的生动性与灵活性,也容易形成学生听课的趣味性和广阔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过程教学是重过程表现的学习

过程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进行理解和应用,所以重在学生每次上课的听课效果和实际表现。

1.重过程表现就是重平时表现

过程教学重视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通过老师更多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能不断地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中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因为重视平时表现,学生也会在平时更加关注这门课的相关信息,以便在课堂上能应付老师的提问。

过程教学较之只注重最后考试结果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现在不少教学不是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力、应用力和创造力,更多的只是让学生按照上课内容到学期结束时去死记硬背,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可以看到应试教育的深深印记,学生们的学习也因此形成惯性,去死记硬背,去找标准答案,一切按教师所说的或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来回答问题,来考试。学生不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没有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只会循规蹈矩,没有活力,是不会受到社会和企业欢迎的。

2.重过程表现就是重平时记录

让学生勇于在过程教学中发表意见和讨论,并做好每一次的记录,作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平时成绩,并且平时的成绩记录在学生最后的总成绩中的比例要超过50%,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注重了平时的训练和成绩。

重平时记录就要求教师自己也要在过程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过程教学中来,而不是只关注少数的同学,或者只让少数的学生来发表意见。

3.重过程表现就是重角色体验

消费者行为学的上课过程应多让学生们亲自去充当某种消费者角色,进行角色表现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每一个学生都是消费者,在相同角色方面体现出学生角色和年龄角色,在不同角色方面体现出性别角色、家庭角色等。综合起一个人身上不同的角色就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不同性格及不同的消费理念。

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发现消费者行为与购买决策中受到以下因素影响较大,如消费文化、价值观、象征性符号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消费者,也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主要有理论有:

1.符号价值理论。符号消费理论(semiotics)认为:消费行为已不是单纯的需要满足,消费的前提是商品必须成为符号。消费行为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和组织完整,消费行为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符号学为研究和分析在特殊环境下的现象产生机制提供架构。消费者消费过程能产生两方面的符号价值:提高消费者自我认同感的自我符号价值和提高社会认同感的社会符号价值。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分析了消费者在市场中是怎样理解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认为,符号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品牌意义上,品牌管理是被用来创造和维护认同感等象征性意义的主要方式。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在构建他们的自我概念并产生自我与品牌联系。对消费者来说,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和品牌与消费者或特定相关群体的密切程度是高度相关的。符号价值理论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不仅注重产品效用,而且还注重产品的符号价值。产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要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产品的符号价值或象征性意义才能让消费者忠诚。

2.价值观消费理论。在消费者行为模式中,价值观体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比单纯的价值观更能说明驱动他们产生特定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真正原因。对新的价值体系的研究更能反映消费模式的变迁。消费者的自我识别与主观感受依赖于特定的情境,如语境、氛围等,而这些情境因素又受到消费者与社会作用的相互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常呈现出非连续性的、经常性的、不完整的变化,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受相关群体、消费环境、消费动机等变量的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价值观等具有多维变化性,消费者通常意识不到不断变化、自相矛盾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之间的不协调性。目前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是消费者在追求不同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时所体现出来的创造力上。研究表明,消费者在广告与营销刺激作用下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自我感觉影响了消费者反应与决策,并通过认同感、利用价值以及追求能够体现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消费得以实现。

二、消费决策理论发展与消费者体验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消费者主权进一步得到确立。学者们开始注重研究人的本性(人格与自我)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对市场结构与营销策略的影响。有关研究主要有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选择中的信息过程理论和多重态度模型。近年来主要集中研究消费体验、介入以及消费者知识等。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同,对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研究也开始悄然兴起,这些使得消费者行为理论结构和概念进一步拓展。

消费体验论主张把消费者包括幻想、情感和兴趣的行为称为“个人体验”,认为消费行为是一个消费者受内在动机驱动而寻求个体心境体验的情感经验过程。通过对信息过程与消费者行为的个人体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对大多数的购买者行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释,传统消费者行为研究却忽视了消费者体验这一重要问题。如对于诸如休闲活动消费、消费者审美观点、象征物含义、消费者对于多样性变化的追求、对于享乐消费的反应、产生心理情绪的原因、在艺术上的渴望、白日梦、创造行为、情感、娱乐等很多行为就只能从消费体验论中得到深入的理解。有研究还进一步证明了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消费者花费的金钱数额、购买的产品价格、购买欲望等既受情感和认知的作用,也受消费者自我调节力的影响。这可能是未来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领域。

H. Krugman 早在1965年就提出了“介入”的概念,但直到80年代初,这一概念才对消费者行为研究产生真正的影响。对消费者介入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理论要义的概念界定(主要包括介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介入类型、介入性质、介入级别或强度等)、理论模型和度量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等方面,同时介入模型研究也是建立在对相关产品或服务、兴趣、特定活动的一般性介入问题的层级式概念化基础上。研究认为,介入有三个基本的衡量因素:一是与消费者体验的兴趣强度相关的介入强度,以反映评估消费者介入的程度;二是介入方向,以反映面向产品本身、广告、购买和购买决策,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三是介入的持续性,用于区分持久介入和情态介入。介入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有关。

随着“消费体验”、“介入”、“消费者知识”、“情绪”、“情境”等观点的引入使消费者行为分析变得更加富有实践意义,这些对消费者研究已超越了以往主要关注购买过程的范围。

三、金融风暴冲击、欧债危机和新兴经济体崛起与消费者行为新变化

随着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欧债危机和新兴经济体崛起,不得不承认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正在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认识。研究者获得有关消费者的信息渠道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匪夷所思,特别是当互联网普及与深入人心,消费者特点变化更加难以理解。尽管消费者的口味越发众口难调,但对于他们的消费行为以及习惯的挖掘并非无迹可寻,特别是从美国市场中消费者变化不难看出今后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所面临的新问题。

变化1:消费习惯和行为的变化。

如今美国消费者消费习惯和行为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消费。非买不可的才买,如食物、汽油等生活必需品;能少买的就不多买,只买近期够用的;物品使用和保存的时间明显延长;减少了奢侈品消费。二是拣便宜。一向被商家宠坏的美国消费者,本来有不打折就不轻易掏腰包的习惯,金融危机后,他们更关注降价和甩卖活动,普及的手机广告更方便他们货比三家,商家发出的打折券和优惠券的使用率明显增高;大包装俱乐部会员采购更受青睐;遇到基本生活用品有优惠价,开始出现囤积现象。三是降低档次。消费者普遍自动到低一档次的商店购物;放弃原来对品牌的喜爱,改用较低档次的品牌或购买更多的商店自有品牌。

变化2:主流消费者构成的变化。

“X世代”(generation X,简称Gen X)指1965-1982年间出生的人,这和国内用简单的80后、90后来划分不一样,它强调的是这一代人因受生长环境所影响而有的共性,因而备受商家重视。他们是与电脑和网络这两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一起成长的一代,电脑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部分;他们是具有最高教育水平的一代人,对离异的父母司空见惯,对同性恋从同情到接受,与“婴儿潮”一代相比,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元。

“Y世代”(generation Y,简称为Gen Y)则在“X世代”之后,比较认同的界定是出生于1982-2000年间的人。这代人因为美国在1982-1995年出现的生育高峰而得绰号“重复婴儿潮”(Echo Boomers),他们还恰恰是“婴儿潮”那代人的子女。“Y世代”从牙牙学语时就在网上天马行空,因此,他们能更熟练地驾驭网络;更加崇尚自我,推崇新自由主义,尊重同性的合法婚姻;他们所推崇的“绿色革命”正在影响商界的每一个环节。“Y世代”较之他们的父母简直就是外星人,他们喜爱的东西和购物的方式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网络、短信和YouTube、Facebook、MySpace以及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站。他们不再热衷于逛商店,更对报纸这样落伍的东西不屑一顾。这一群体的相互影响也大大超过了“婴儿潮”和“X世代”,他们可以用一封邮件影响成千上万的人。

针对消费者特点的变化,在美国营销策略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2011)。

篇8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121-03

1 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的界定

1.1 消费者自我概念

20世纪50年代末期,Levy提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不是功能导向型的”,由此自我概念理论开始应用于西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中。消费者自我概念是指消费者所持有的关于自身特征的信念,以及他对于这些特征的评价。简单地说,消费者自我概念就是消费者对“我是谁”的认识。通常社会中的人们会通过臆测外人对自己的观感来做出自我评价,并形成自我概念,外人会借助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来判断其社会身份。因此,通常人们选择购买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品牌产品来维持、强化自我概念。

1.2 品牌个性

Jenniffer Aaker(1997)提出:“品牌个性就是由品牌所联想出来的一组人格特征。”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品牌个性被看做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个性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传统的仅仅以企业为中心的品牌定位已不再最优于品牌的发展。在当今企业品牌建设中应切实做到以顾客为中心,打造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品牌个性,实现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融合。而且这一融合度的强弱影响消费者产品选择时的品牌选择与品牌偏好。可见,现代企业营销中品牌个性的正确定位对该品牌的成功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

学术界对自我品牌联系的研究起源于1982年Sirgy 提出的“自我形象与产品形象一致性理论”。他认为:消费者在感知到产品所表达出的形象时往往会对自我形象进行判断,如果产品所代表的形象和消费者对自我形象的判断相一致,那么消费者对自我形象的判断就是肯定的,反之则相反。在此基础上,1994年Richins提出:消费者常常用品牌来构建、强化或表达自我形象,满足社会认同和自我表达的需要。2003年Escalas和Bettman教授给出了自我品牌联系概括性的定义,即消费者使用某品牌构建、强化和表达自我的程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就是消费者自我概念与产品品牌的融合,更准确地说是与产品品牌个性的融合。消费者通过购买具有一定品牌个性的产品来进一步丰富品牌联想从而实现、强化自我概念。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越紧密,越有助于消费者与该品牌之间形成品牌偏好,最终实现品牌忠诚。

2 文化背景差异对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形成的影响

2.1 文化的界定

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文化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准确、详细的理论框架。所谓文化是指有助于社会成员的个体之间进行交流、解释和评价的一系列价值观、理念、人工制品及其他有意义的符号。文化由很多要素组成,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很早以前西方营销学者就指出“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很重要的因素,离开文化背景就会很难理解消费。文化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关系:一方面与文化背景相一致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被消费者选择;另一方面一时期消费者所选择的主流产品与服务又会刺激文化的演进。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营销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2.2 文化与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

由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得知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是消费者自我概念、产品品牌个性两个概念的集合。所以以下分别从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文化因素对产品品牌个性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证实文化背景差异影响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的形成。

文化背景差异对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形成的作用图

(1)文化背景差异形成差异化的消费者自我概念

所谓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我是谁”的一种认识。很多学者通过实验证实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会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如我国心理学家朱滢教授的实验:首先让被测者选择一些词汇来形容自己、母亲、陌生人,然后测试者提供一些词汇(其中一半是被测者所提到的词汇,一半是新的词汇),让被测者判断哪些是他所接触过的。实验结果证明:第一,被测者对形容自己的词汇,反应比较敏捷,记忆比较清楚;第二,在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母亲是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与母亲有关的信息中国人记忆比较清楚;然而在美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对母亲的记忆参照与陌生人是一样的。这个实验可以简单地说明人们的自我概念是有文化差别的。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人们喜欢自力更生,向往独立、个性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在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提倡“我就是我自己”,建立独立型自我。相反东方文化强调团体主义,人们喜欢相互依赖,更加在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偏向建立依存性自我。不仅如此,不同文化背景中价值观念的差异也会推动不同的自我概念。西方文化偏个人导向,崇尚个性自由,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独立性;东方文化的价值观更加的偏向“中庸文化”、“关系文化”、“和文化”、“面子与从众文化”等。由此我们可以说明差异化的文化背景形成差异化的自我概念。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的消费者自我概念会使消费者形成不同的认知能力、自我认识、喜好和选择等。因此充分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特征表现,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2)文化背景差异创造差异化的品牌个性

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成为企业之间主力的竞争武器,只有建设与竞争对手有差别的品牌,企业才能在商场中立足。品牌包括很多要素,其中品牌个性是最重要的,一个品牌只有当具备了独特性的个性时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品牌。品牌个性是竞争者之间最有竞争力的品牌资产,也是品牌对消费者的最大吸引点。

品牌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实品牌在实质上就是文化。一个品牌会反映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文化背景,如:提到万宝路香烟,我们想到的是与之匹配的美国西部牛仔所表现出的个性、潇洒、我行我素的美国文化特色。麦当劳、肯德基,展现给我们的是美国方便、快速的快节奏生活特色。同时一定时期的文化背景、一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也应具有相应特色的品牌与之相适应。如:丽江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重镇,商贸文化是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丽江古城的商业气息非常浓重,很多商家也建起了自己的特色品牌。

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不同的品牌个性去适应,具有同一品牌个性的产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企业在赋予某一品牌的个性特征时,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努力让品牌个性去迎合当地主流的文化背景,这样的品牌建设才会成功。

通过以上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以及文化因素对品牌个性的作用,最后我们可以简单证实:文化背景的差异确实会形成差异化的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而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是在消费者自我概念与产品品牌个性产生交集时出现的,是二者的结合。所以说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的形成同样具有影响力,消费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与品牌之间建立差异化的品牌联系。因此企业营销中应当充分把握文化背景、消费者自我概念、品牌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3 结 论

在当今符号消费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所能折射出的符号意义,更加看重产品品牌的象征意义。当消费者感知到某一产品品牌的象征意义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时,就会与该品牌之间建立起联系。消费者的自我品牌联系对消费者品牌偏好、购买决策、品牌忠诚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的形成以及它的影响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简单地证实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的形成,因此在未来的企业营销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这一概念,详细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的形成及特点,并制定与之匹配的营销策略。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要真正做到在文化背景差异的基础上,将企业品牌文化与消费者文化进行融合,实现二者的统一。建立真正满足消费者需要、符合消费者个性的品牌。只有在这样的品牌建设下创建出的新品牌才能更好、更久的发展下去。

目前学术界对自我品牌联系的研究还不全面,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停留在“参照群体”这一因素上。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阐述了文化背景差异影响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的形成。文章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没有进行实证研究及数据证明,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加入实证分析,讨论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及组成文化的各个要素之间对自我品牌联系会形成怎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迈克尔•R.所罗门,卢泰宏,杨晓燕.消费者行为学(第8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杜伟强,等.参照群体类型与自我―品牌联系[J].心理学报,2009,41(2):156-166.

[3]罗格•D.布莱克韦尔,保罗•W.米尼德,詹姆斯•F.恩格尔.消费者行为学(原书第10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彭凯平,王伊兰.跨文化沟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Morgan,AmyJ.The Evolving Self in Consumer Behavior:Exploring Possible Selves[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3(20):429.

篇9

1. 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理论的发展历史

1.1炫耀性消费的定义

炫耀性消费是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于1899年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为了显示自身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而过度地消费的暴发户和上层阶层的行为。

1.2炫耀性消费理论的发展

尽管炫耀性消费的概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提出来的,但这一现象在封建社会和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存在。那时,贵族们是通过拥有的奴隶、女人的数量,以及所拥有的食物炫耀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地位的。

经济学家们对于这一古老的经济现象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它的研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他们研究炫耀性消费的动机、性质、效用和产生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引入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方法,使炫耀性消费理论得到全新的发展(邓晓辉,2005)。但无论是炫耀性消费概念的提出者、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还是其后的经济学家,他们对于炫耀性消费的讨论都是建立在其“地位信号(status signaling)”这一功能基础之上的,并冠之以非理性的不正常的行为;不仅不能增加总的社会福利(Rae,1834),反而是一种浪费,给社会福利造成损失,如果没有时尚和对时尚与社会地位的追逐,所有的消费者都会受益;明晰的社会结构将有助于降低显示信号的动机(Pesendorfer,1995)。

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学家、消费者行为学家和营销专家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炫耀性消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自我完善功能和寻求社会认同这一更显著更重要的动机。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来临,市场营销人员和广告商共同努力为公众灌输了物质环境决定社会身份的观念(Turner 1965),使消费作为证明个体社会和自我身份的证据之一的功能合法化,“消费”也变得越来越倾向于“炫耀性”,只是这时炫耀的不仅仅是财富和社会地位 ,还包括品味和生活方式。炫耀性消费不再是凡勃伦时期的企业界大亨和暴发户的专利,它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因为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他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评价和沟通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

炫耀性消费会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经济增长迅猛的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及最具潜力的炫耀性消费大国。解释当代中国的消费现象需要对炫耀性消费,尤其是炫耀性消费的动机有深刻的理解。

2. 炫耀性消费的动机

经济学家、行销专家和消费者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炫耀性消费的动机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家对炫耀性消费倾向于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需要加以限制的行为;行销专家和消费者行为学家把它看成是可以善加利用促进销售的行为;心理学家则把它看成是满足或补偿心理欲求的合理存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因特网、电视和电影通过文化渗透悄悄地把经济发达的西方世界的文化价值观传输到发展中国家,逐步改变着那里传统的价值体系和消费习惯,同时,各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交融,也调节着整个地球村的文化。埃里克·阿德诺在他的《消费者行为学》中说: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深刻的是文化价值观(Arnould,E.J.,2007)。因此对于炫耀性消费的动机的理解也应随着文化的变迁而有所变化。

2.1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

2.1.1理论框架的建立

凡勃伦认为炫耀性消费有两种动机:一是歧视性对比(invidious comparison),指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力争区别于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二是金钱竞赛(pecuniary emulation),指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力图通过炫耀性消费来效仿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以期被认为是其中的一员(Veblen, 1964)。概括地说,炫耀性消费主要是为了显示财富而不是满足商品的实际的使用价值,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正是这种动机的存在,产生了所谓的“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指仅仅因为某一商品价格上涨而增加对它的需求的现象(Creedy & Slottje, 1991)。由于“凡勃伦效应”可以用价格来衡量,有些学者便把“炫耀性消费”和“凡勃伦效应”混同了起来。而实际上“凡勃伦效应”只是炫耀性消费在价格与需求量关系上的具体表现之一(邓晓辉,2005)。

2.1.2对原始动机的探讨

与凡勃伦同时代的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谈到炫耀性消费时认为它的产生是由一种普遍而永久的欲望、自豪感的驱使。之后,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也提到:“拥有他人所没有的欲望。”

2.1.3引入人际影响因素

20世纪中叶,Morgenstern和杜森贝里把消费者之间的人际影响引入主流消费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炫耀性消费产生的机制。杜森贝里构建了一个考虑人际影响的效用函数,并得出了结论:人们的消费行为相互影响,存在攀附倾向。

2.1.4分析消费动机

Leibenstein从消费动机的角度把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区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功能性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内在品质的需求,不受其他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如果消费者消费商品和劳务不是为了享受其内在品质,那就属于非功能性需求。而非功能性需求中最重要的是影响效用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又分为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势力效应(snob effect)和凡勃伦效应。从众效应是消费者追求潮流,他人购买越多,自己的购买欲望就越强烈;势力效应是消费者追求标新立异和独占性,他人购买越多,自己的购买欲望就越弱;而凡勃伦效应则表现为价格越高,购买欲望越强(Leibenstein, 1950)。Leibenstein的研究成果成为后来炫耀性消费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2.1.5引入博弈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方法被逐渐运用到炫耀性消费理论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对炫耀性商品的分类,购买决策、凡勃伦效应的存在条件及炫耀性消费的供给方行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说明凡勃伦效应是供需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Corneo和Jeanne对炫耀性消费的产生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一是担心被认为是穷人(从众效应);二是希望被认为是富人(势力效应)。这正好和凡勃伦最初提出的炫耀性消费的两个动机“歧视性对比”和“金钱竞赛”相吻合。而他们对于炫耀性消费理论的创新则在于提出消费者消费炫耀性商品的动机在于追求炫耀性商品的信号价值(signaling value)。只有价格上升能够提高商品的信号价值时,凡勃伦效应才能起作用。商品价格在市场上一般是统一的,而它的信号价值在不同的人群中却是不同的。他们还得出炫耀性消费不是有闲阶级(势利者)的专利,所有的社会阶层都有此偏好的结论。Jaramillo对炫耀性消费的内涵提出了新的阐释:炫耀性消费推动了社会分离,将社会分割成各种社团,因为他们将从与该社团的交往中获益,比如友谊、求职信息、商业机会等在社团外不能获得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团可以被视为一种地方性(或阶层性)公共物品(local public goods)(Jaramillo, 2003)。可见,炫耀性消费本身并不产生效用,人们不是单纯地为了追求地位而追求地位,炫耀性消费活动之后的收益非常重要,也就是社团形成后带来的地方性公共物品。

2.2 市场行销专家和消费者行为学家的观点

根据凡勃伦对炫耀性消费的描述, 炫耀性消费有如下特点:(1)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有意的,目的明确的外显行为; (2)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实际的使用价值,而是通过购买商品显示或让他人感知自己的社会地位;(3)炫耀性消费炫耀的是财富和地位,故商品价格往往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价格越高,消费欲望越强,也就是所谓的“凡勃伦效应”;(4)炫耀性消费原是用来描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过集聚财富富裕起来的暴发户的行为特征。

2.2.1理清概念之间的差异

一百多年来,经济学家们围绕着凡勃伦给我们预设的标准,特别是在显示“地位”这一突出的特点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使得有些学者把“地位消费(status consumption)”与炫耀性消费等同起来。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家Aron O’Cass与Hmily McEwen专门研究了“地位消费(status consumption)”与“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指出两者具有不同的建构。并把地位消费定义为一种因为重视自身身份地位而获取及消费象征相应身份地位的商品的消费行为。它受消费者的自我监控水平及人际比较的影响,并且存在男女两性差异。炫耀性消费则被定义为为了提升自身形象,通过公开的消费行为让他人感知自身的身份地位的消费行为。它只受人际比较的影响,并且不存在男女两性的差异(Aron O’Cass & Hmily McWen,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Vol4,1,25-39)。也就是说地位消费行为可以是不公开的,如穿着价格昂贵的品牌内衣;而炫耀性消费行为一定是公开的,其他人能看得到的。

2.2.2从文化变迁看炫耀性消费特点的变化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就必须对文化动态保持高度的敏感。文化的形成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凡勃伦的理论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是现代主义哲学盛行的时期,这一哲学强调理性和秩序(正常)。当时的人们习惯于把事物标签为有序的(正常的)和无序的(不正常的),于是炫耀性消费被简单地冠以非理性的不正常的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在全球的迅速扩张,数码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影、电视及因特网所带来的文化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终压倒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了全球的主导地位。东方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也开始逐步向个人主义转变。尤其是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后现代主义随之产生,这时强调的重点不再是生产,而是市场、销售和消费(Baudrillard 1975,1981;Ewen 1988;Mourrain 1989)。过去简单而理性的消费者被更复杂的消费者所取代。“消费”成为个体定义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的一种方式,“行销”作为这时最主要的制度强化了这一趋势。消费者开始设想“自我”可以通过消费,像商品一样被定制、生产、定位和促销(Firat et al.1995, P42)。个人主义文化强调的“自我”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现象:产品作为一种象征被评估、采购和消费。“消费”成为人际沟通的媒介,商品的象征意义成为消费者自我概念和社会关系的外在表达。消费成为自我实现,自我证明的方式(Firat 1991)。消费者不再只是消费商品本身,他们还是消费商品的象征意义和形象(Cova 1996)。

当消费进入象征的领域,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一定要通过拥有昂贵的物品,花钱少但品位高的物品就可以和昂贵但没有品味的物品相媲美。“文化精英”们可以把很平凡的便宜的产品变成一种独特的品位。“品位的象征”与“地位的象征”是截然不同的。以品位为基础的消费可以从以前被边缘化的艺术形式、艺术品中获得灵感。从牛仔裤被“文化精英”们接受并成为与众不同的标志可见一斑(Triggs 2001)。

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炫耀性消费的特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是炫耀的内容不再只是财富和地位,或者说现在社会地位是通过有教养、有品味的消费微妙地展示出来的;二是炫耀的动因有了明显的改变,从强调拥有具体的物品到强调体验和象征意义(Pine, Gilmore and Pine, 1999);三是炫耀性消费的实践者也不再局限于暴发户和上层阶层,而是越来越大众化,几乎各个社会阶层都有此偏好。更概括地说是“炫耀性”已成为当代消费的普遍特点。如果我们还是固守凡勃伦在一百多年前给我们预设的有关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将无法深入地理解和解释当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

2.2.3对炫耀性消费动机的新阐释

市场营销专家和消费者行为学家对炫耀性消费的动机提出了新的阐释。

2.2.3.1 炫耀和提示信号

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怀有这种动机。他们会消费那些看得见的、能彰显他们的权利和地位的商品。“价格”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很重要。价格越高,购买的欲望就越强,也即“凡勃伦效应”。

2.2.3.2 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除了受个人的情感欲望的驱动外,还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有限的供应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很重要,供应量增加就会降低购买的欲望,也即“势利效应”。后现代主义者拒绝主流价值观和所有一切“正常”的事物,他们渴望“做自己的事”,对独特性有更高的要求。产品生产者和广告商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鼓励消费者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商品,给它们赋予不同的意义,创造出更新的自我表达和交流方式,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但消费者对独特性的要求到底是怎样的?这又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2.2.3.3 社会认同(镜中观我)

这是炫耀性消费更显著更重要的动机。它来源于人们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消费品直接提升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的从众行为。在模糊不清的状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参照他人找到解决方案,而这个参照群体是与他们一样的或是他们认同的高一级的群体(Burt 1982, p.1291)。

一言以蔽之,炫耀性消费的目的就是通过外显的消费行为向他人传达“我是谁”,“我是属于什么群体和阶层的”等重要信息。

2.3 心理学的理论视角

关于炫耀性消费的纯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概括起来的动机主要是其自我完善功能(self-completion),即获取有声望产品的行为是为了缓解自身身份危机和不安全感(Braun和Wickland, 1987),或无力感。

3.讨论

炫耀性消费这个古老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发展到21世纪,已经成为“消费”的重要特征,然而对于它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假设和简单的案例佐证的层面,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急需对它所产生的深层的心理动机进行深入的探索。

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很准确地描述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消费特点,然而,后来的研究者们过于拘泥于凡勃伦所界定的理论框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以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来考察炫耀性消费,造成许多类似概念的混淆和重叠,如对“炫耀性消费”与“位置消费”、“地位消费”、“奢侈品消费”、“补偿性消费”、“凡勃伦效应”等概念之间的异同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影响了炫耀性消费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现实的解释力。

而新出现的更微妙地炫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方式,如慈善捐款和追逐时尚生活方式,更需要专家学者们在更新了的炫耀性消费理论指导下展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Aron O’Cass,Hmily McEwen.Exploring consumer status an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Vol.4,1:25-39.

[2]Baudrillard,Jean.The Mirror of Production.St.Louis,MO:Telos,1975.

[3]Braun,Ottmar L.& Robert,A.Wicklund.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of conspicuous consump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89,10,(2):161-186.

[4]Burt,Ronald S.Toward a Structural Theory of Action:Network Models of Social Structure,Perception and Action. London,N.J.:Academic Press,1982.

[5]Cova,Bernard.The postmodern explained to managers: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Business Horizons,1996,39,(6):1-9.

[6]Creedy,J.and Slottje,D.J.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n Australia[R].Research Paper,Number 307,University of Melbourne,1991:1-11.

[7]Ewen,Stuart.All Consuming Images:The Politics of Styl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New York:Basic Books,1988.

[8]Firat,A.Fuat.The Consumer in Postmodernity.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1,18:70-76.

[9]Himadri Roy Chaudhuri and Sitanath Majumdar.Of Diamonds and Desires:Understanding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from a Contemporary Marketing Perspective.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Vol.,2006,No.11.

[10]Jaramillo,F.Conspicuous consumption and social segmentation[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03,5,(1):1-24.

[11]Leibenstein,H.Bandwagon,Snob,and Veblen.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consumer demand[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183-207.

[12]Mourrain,Jadques, A.P.The Appearance of the Hyper-Modem Commodity-form: The Case of Wine.In The Secret Politics of our Desire:Innocence,Culpability and Indian Popular Cinema. Ed.A.Nandy.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3]Pine,B.,Gilmore,J.and Pine,B. The Experience Economy.Cambrid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

[14]Presendorfer,W.Design innovation and fashion cycl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771-92.

[15]Trigg,A.Veblen,Bourdieu,an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01,35,(1):99-115.

[16]Turner,E.The Shocking History of Advertising.London:Penguin Veblen,Thorstein,B.1899.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65.

篇10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3-0014-07

收稿日期:2010-12-06

作者简介:黄娟(1981-),女,江西萍乡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市场经济与政府管理研究。E-mail:huang.省略

一、引言

预测中国消费潜力是当前研究消费问题的焦点之一,但是许多研究只是基于当前消费现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缺乏对消费主体――微观消费者的需要的深入研究。现实中,消费者的消费是非理性的,也是经常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心理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在预测中国的消费潜力及解释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现有的需要理论也很少考虑需要的满足问题,故对需要与消费的研究非常少,而是将该问题完全推给了其他学科(例如将食品需要的满足推给农学等),基本没有涉及需要满足的一般规律性。在当今经济领域的理论及实践日趋深化的情况下,对人性需要内涵研究内容的不足已经限制了人们对实践的有力描述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因而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人性需要问题重新加以审视,以丰富充实其研究内容,并以此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为理论依据,直接从生命本源、人心人性和人的具体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特性出发,通过分析人的各种感觉属性,融合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行为学的综观视角,得出预测消费潜力的一个新方法。

二、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

人类对需要问题认识的范畴的不断突破,经历了由浅到深、由抽象到具体的演化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从抽象学科的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演化到具体学科的经济学视角和消费者行为学视角这样的逻辑演绎过程。子季在其著作《需求社会论》里谈到:“需要问题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及行为学等研究的对象”[1]。最早研究“需要”问题的是心理学和哲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的研究较为深入一些,从哲学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就不那么深入了。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家对“需要”的解释也很抽象,随着学科细分和对“需要”认识的层次性内涵的不断突破,消费者行为学对“需要”内涵的认识突破了原来的抽象含义,对人性需要内涵的描述也越来越具体。

1.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作为人学的重要学科,重点研究人的需要问题,因而对需要的使用非常活跃,几乎每一门分支都有自己关于需要的定义。如普通心理学定义:“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2];社会心理学定义:“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3]。西方心理学对人性需要剖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麦独孤、弗洛伊德、默里和马斯洛。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理论中,与需要概念密切相关的是情操说。他认为自我情操的发展、意志等,与人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而过去的心理学偏重于认识方面,忽视情和意,但情和意同本能需要有密切的关系,是本能需要激发起了情意活动并和认识活动一起构成完整的主体活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与需要问题关系最密切的是他的无意识概念和本能概念。他认为无意识的活动是人类行为思想背后的驱动力,他所说的无意识是指某些潜在的需要,他用“欲或欲望”表示这些需要。默里在其理论中,最为关注的就是需要这一概念。他认为需要是用以代表脑区力量(其生理化学性质还不清楚)的构造物(一种权宜的虚构或假设的概念)。他的需要理论建立在关于体内平衡学说的基础之上,并指出了需要的性质、作用和需要产生的机制,并对需要进行了分类,设计了分析个人需要的主题统觉测验(TAT)。马斯洛对需要问题作过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他认为人类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需要,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国内学者谭俊杰从心理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一种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4]。陈志尚和张维祥认为,人的需要“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欲望、希望和需求,需要只是主体的欲望、需求”[5]。

2.哲学视角

19世纪初,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需要下定义:“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6]。需要在哲学范畴的研究开始形成。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哲学界掀起一股研究需要范畴的热潮,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二是需要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人本身;没有人,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人的需要不仅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产生,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三是需要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找到自己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需要,从而建立起新的逻辑和构筑起新的体系。唯物史观并不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开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其来自历史主体上的内在根据;离开需要,就无法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何以形成。所以,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根本性范畴,它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8]。袁贵仁在《人的哲学》一书中从哲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具有的一种特质,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9]。王伟光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研究需要范畴。从历史观角度来看,人的需要实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并且认为需要是利益的前提和基础[10]。

3.社会学视角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需要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11]。这说明人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因此,社会学不能忽视需要的研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需要下的定义是:“需要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12]。1972年美国社会学家埃文在其著作《意识的首领》中自问自答: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谁是意识的首领?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没有第二个意识形态,只有一个意识形态,就是消费需要[13]。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其著作《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针对当前社会温饱基本解决这一现状,提出了人的三种需要:舒适、牛逼、刺激。舒适是排除了生理上的痛苦;牛逼即是炫耀与崇拜;刺激寓于生存当中,当温饱解决后,生存中的刺激少了,刺激的需要就提升了[14]。郑也夫作为现代消费活动的坦率的批判者,他批判目前用消费取代生活的现状,最终导致很多实际上不需要的东西塞进生活,而很多需要的东西却无人供应、逐渐消失,乃至人们放弃或遗忘了最初的欲望和需要。李顺德从社会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指与人的物质和精神存在相联系的某种依赖性,是人或主体的一种客观现实的状态[15]。

4.经济学视角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需要对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有决定作用的,而社会需要中初始的需要是消费需要,这正是各种需要的出发点。从经济学角度讲,需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如果离开人们的需要,就会变成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总是和需要相联系的,都受需要的制约和支配。因此,经济学对需要问题的研究,是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肯定地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研究欲望及其满足,就是需要与消费的研究。”马歇尔从经济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是人与生俱来、通过活动不断产生,以矛盾状态表现出来并以交换关系为满足方式的人的生存状态”[16]。马歇尔只是在经济学范畴内提出了需要的满足,并没有深入研究下去。国内消费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尹世杰,1993年发表的《消费需要论》主张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人为中心,并且将消费需要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范畴,把消费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整个消费经济学体系的主线和消费领域的主要规律[17]。李炳炎1990年发表的著作《需要价值理论――富国裕民论》以需要一般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范畴。需要一般反映了需要的自然属性,从需要一般出发,不仅可以合乎逻辑地再现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而且也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经济范畴,从而为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18]。李炳炎认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皆因需要而产生,劳动是满足需要和实现利益的手段,消费是需要的实现。所以,这就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经济学以物为中心、以物奴役人、人服从于物的出发点,代之而起的是以人为中心、物服从于人的需要。

5.消费者行为学视角

人们之所以行为,都是因为有一定的需要,需要即是人们行为的动机,人的需要,一般来说,不能靠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物品来满足,而是要通过劳动去创造出物品来满足。行为科学从需要来寻求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对需要下的定义是:“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19]。消费者行为学认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人的需要对于消费而言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为人的需要会产生某种动机,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美国营销大师所罗门从消费者行为学概括需要的含义:“分析消费者的各种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现象,即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而这种动机由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而激发”[20]。

6.本文视角

本文认为,不论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还是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人们对需要内涵的揭示概括起来主要有本性说、状态说、欲望说和动力说等,它们分别只是部分地揭示了需要的某种属性,但又都没有揭示出需要的全部涵义。人们目前对人性需要的理解之所以未能揭示出需要的内涵,是因为都是从某个角度观察的结果,不是全方位观察和考察得出的结论,因而只能是对需要的一种外在性的描述而已。从上述不同学科范畴对需要的定义可以看出,最早对需要问题研究的是心理学和哲学。后两种观点则是在前面学科归纳的基础上,从人的角度进行概括的,即经济学和行为学的“需要”是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演化而来的。心理学的“需要”支付代价,即转化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需要;社会学的“需要”是构成消费者行为学“需要”的前提。

综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本文认为,人性需要内涵的揭示应具体化和微观化,在市场经济体系里人性需要的内涵被表述为人们到底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是以人的感官需要的满足为理论起点;“需要多少”则以需要和需求的范围的突破为理论起点,受资源代际分配和道德约束。人性需要内涵本身决定着消费潜力的大小,消费潜力的释放与解决“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是两个问题的同一过程,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所在。

三、论消费潜力之一“需要什么”

在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中,还很少有学者从人的具体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特性出发,通过分解每个器官的感觉属性,来指导宏观消费经济活动。在微观消费行为研究方面,目前国外应用人的感官系统进行商业营销的案例已经很多,感官营销这一营销方式也越来越热门,国内的感官营销刚刚起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在借鉴感官营销这一微观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来分析宏观消费问题。

1.人的感官和感觉特性分析

科学家们相信,人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对应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来体验整个宇宙,从而获得时间感、空间感、美感、情感和等,并通过感觉通道的各种信息判定各种可能有关“生存利害关系、好坏憎恶喜怒”等的外在事物。因此,“需要什么”要经过人的感觉器官过滤萃取,进入大脑。因此,分析任何消费有关的问题,应追根溯源到人的感官和感觉,只有从微观上对人的不同通道感官特性了然心中,才能真正解决消费不足这一宏观问题。表1列出了人的五种感官特性,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要。

表1 人的不同感官特性的比较――生理需要

续表

注:本表根据高路老师的文章和其他网络资料整理而成。

人的五种不同感官特性的需要属于人的生理层面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一切生命体固有的本能,是确保有机体生存的最基本要素,表现为人的本能,一般来说,生理需要存在一定层次性,某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具有边际饱和效应。人除了满足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需要外,还需要满足最重要的需要――意(感觉),很多心理学家称其为心理需要,如表2所示。心理需要是内心失衡并企图改变的意识欲望,可以超越实际基本生存需要,具有相对性(攀比性)和主观性,具有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特性。消费社会不再是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刺激产生新的心理需要,引诱人性更多的欲望。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心理需要由13种基本的欲望所控制。

2.需要什么

当一个需要被认知时,就会产生想得到满足物的内在要求,并由此产生指向特定目标的活动。通过对人的不同感官特性和感觉的分析,人性需要心理表现出对眼、耳、鼻、舌、身、意的满足。反映在消费上,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六种需要。满足感官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数量需求上具有饱和性,在质量需求上呈现不断上升的一般规律;满足感觉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和数量上

表2 人的感觉(意)的组成――心理需要

表3 从人的感官和感觉论需要什么

四、论消费潜力之二“需要多少”

人们到底需要多少,需要的范围有多大?需求的范围能不能突破?马克思认为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故需要还受生理、道德和时间的约束使得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最终导致经济社会消费不充分。需要的量受到欲望的支配,受到收入的制约,但是远大于经济学意义的需求。本文研究的消费潜力的大小主要是通过突破现有需求的范围,将现有的需要的量转化为需求,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必须指出的是,能将未挖掘的需要转化为需求的是有闲置货币的社会群体,也就是如何实现将他们的储蓄动机转化为消费动机的过程。

1.欲望、需要、需求的范围

人类经济行为的三个基本概念――欲望、需要与需求,欲望引起需要,需要引起需求。欲望表明的是人类的主观愿望与具有的心理学意义;需要表明的是欲望与对象的结合和由此形成的行为动力学意义;需求表明的是有货币支付能力需要的经济学意义。欲望的外延大于需要,需要的外延大于需求。图1用数学集合来表示三者的范围,则需求是需要的子集,需要是欲望的子集,由于三个集合的范围和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则集合用虚线表示。欲望并不是无穷大和随心所欲的,欲望的范围受到地球资源的约束、受到人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能力的约束、受到资源在代际之间分布的约束。需要也绝不是每个人心里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随心所欲的妄想,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需要被满足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增长,但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需要的范围受到社会道德因素约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约束、受到社会法律因素约束等一系列非经济制度的约束。需求要求有某种需要及其相应的购买力,若没有货币收入,就不可能买回商品来满足这种需要,因此,需求受到货币收入的约束。

图1欲望、需要、需求的范围

2.欲望、需要、需求范围的突破

欲望、需要和需求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母集和子集的范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事实上就是寻求需求范围的突破。需求范围的突破方式基本上有两种:

第一种,在既定的欲望范围和需要范围不变的前提下,需求范围的扩大,将一部分或全部需要的范围转化为需求。由于需求范围受收入水平和购买欲望约束,所以本文研究需求范围的突破,主要是研究中高收入群体的需要转化为需求,将其储蓄动机转化为消费动机。中高收入群体面临有购买力,但购买欲望不足的现状,必须为中高收入群体提供他们有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存在将需要转化为需求的经济可行性。而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既定,即使购买欲望再强烈,需求也受到既定收入的制约,同时货币收入是不可能凭空得到的,故低收入群体不存在将需要转化为需求的经济可行性。市场经济有其共性,对我国中、高收入群体需要范围扩大的研究可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第二种,通过扩大母集的范围以间接扩大子集的范围,也就是通过扩大需要和欲望的范围来扩大需求的范围。前文已经论述过欲望、需要和需求的范围会动态变化但不是无限扩大,总是受到一定的因素制约。在一定的因素制约下,随着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变迁,事实上,人类社会进步和欲望、需要与需求范围的扩大是同一过程,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需要和欲望的开放进程,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推进,也必然要突破一些制度和思想束缚,如禁欲、节欲主义的消费观、灰色的和隐性的服务和产品。

3.方法展望

需求与货币收入有关,没有收入绝不会有需求,但不是所有的收入都能转化为需求,按照边际消费倾向来测算,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已经全部转化为需求,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有一部分没有转化为需求,需求的量以《中国统计年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统计指标来测算。需要大于需求,由于存在中高收入群体的投资动机和储蓄动机没有转化为消费动机,需要的量的测算等于需求量加上中高收入群体没有转化为需求部分的货币收入,统计结果等于中高收入群体的人口数量乘以中高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并不意味着欲望的量是无穷大,欲望受资源和未来的约束,欲望的量的测算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和预测将在以后完善。

参考文献:

[1]子季.需求社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2]梁宁建.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19.

[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谭俊杰.论人的需要与价值追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5]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49.

[8]王江荔.关于需要问题的哲学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3).

[9]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5.

[10]王伟光.论人的需要和需要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9,(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2.

[1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6.

[13]安格斯.迪顿.理解消费[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1.

[14]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4.30.

[15]李顺德.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227.

[16][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47.

[17]尹世杰.消费需要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18]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富国裕民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篇1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代际现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得出了很多结论,大多是从代际问题内部的角度探讨,或者着重分析正向代际对消费者的各方面影响,也就是家庭中的长辈对子女购买行为的影响,而在反向代际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探讨反向代际的影响,对研究在目前时期中国家庭中年长一代消费行为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1、反向代际影响研究现状

王胜今(2003)指出,代是一定社会中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类似社会物质的人群。对于一代人来说,实际上没有“年轻”、“年老”的说法,一般描述为经历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而通常意义上的“青年一代”、“老年一代”的定义对象是同一时期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姚新武(1994)认为“代际”一词可以从历史角度、家庭角度和个人角度等不同方面来理解,而本文中的“代际”是考虑家庭内部的方面,即个人在家庭中所处的“代际”位置。代与代之间通过资源的分配与共享,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和道德义务的意识与承担等媒介相互联系,呈现出不同状态,这就是“代际关系”。

周怡(1994)在《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中经过对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方面的调查分析,指出尽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人们也意识到了差异的存在,但是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内部,这些差异并不会造成代际之间的隔阂和对立,相反,代际之间的关系呈现着良好发展的状态。80%的调查对象持有的观点是:理性看待代际现象,不排斥差异的存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不同的思想。超过50%的调查对象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产生代际现象的一大因素,经济发展拉大了代际之间的差距,在这一方面的调查中发现,持有这一看法的青年人的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人。而且在青年人中,在25岁以下的青年人的赞同倾向要明显弱于25-35岁的青年人,年龄较小者缺乏年长者代际距离远近的历史对比的强烈看法,因此对代际现象并不敏感。

沈汝发(2002)在《我国“代际关系”研究述评》中指出,代际更替是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结果,文化变迁越彻底,这种更替就随之越迅速。当代社会文化由于受到经济迅猛发展和网络对传统文化冲击的多方面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代际文化。

徐安琪(2001)在《江苏社会科学》中的《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中认为,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子代借以其拥有着的优势对父母进行“文化反哺”,继而深刻改变了父辈与字辈之间的关系。中国代际关系课题组在1999年进行《中国人的代际关系》的实证研究中,深入分析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龚界文和胡静(2004)在《青少年研究》的《“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中指出,“反向社会化”是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在网络信息时代,子辈向长辈的反向影响尤为明显。反向社会化的成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释:第一,由于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化变迁的加快,青少年对新事物、新技术较快的接受能力;第二,同辈群体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有利于快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第三,现在呼吁平等、尊重青少年思想的大环境的形成;第四,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重要途径。

2、品牌质量关系研究现状

品牌关系理论最初是在人际关系领域的研究,Blackson(1992)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关系的过程同人际关系的沟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品牌关系的构念,即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复杂过程。Fournier(1994)将品牌关系质量描述为:作为一种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测量,它反应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持续联系的强度和发展能力。品牌关系质量直接描述了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状态,包括关系强度和关系时间的长度两部分。品牌关系强度侧重于关系的深度,包括亲密性、排他性、信任度等几方面;品牌关系时间的长度侧重于承诺和忠诚等方面。

中国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CBRQ)量表是由何佳讯(2006)提出,作为一项基于消费者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来源测量工具,CBRQ量表由“社会价值表达”、“信任”、“相互依赖”、“真有与应有之情”、“承诺”、“自我概念联结”这六个构面组成。其中“社会价值表达”和“真有与应有之情”这两个独特的构面则侧重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消费者和品牌关系的特别之处。在现在的研究情境中,得到众多学者认可的是“满意”、“承诺”和“信任”三个维度。

(1)满意

Cardozo(1965)将顾客满意应用在营销学的领域,Howard和Sheth(1969)将顾客满意引入到消费者行为学方面,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消费者的心理状态用以衡量付出与获得是否平衡。

(2)信任

在消费者行为学中信任是比较重要的因素,Mayer(1995)认为信任是无论一方是否能够控制另一方的行为,都依旧相信另一方履行承诺。在品牌领域中,信任是指消费者依赖品牌达到期望目的的意愿,Blackston(1993)认为成功的品牌关系都具备两方面:对品牌的信任和品牌的顾客满意度。

(3)承诺

Mourgan(1994)将承诺定义为人们非常看重与某个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乐于做出努力去维持这种关系。承诺体现出人们要持续维持关系,代表着消费者的态度。品牌关系领域中的承诺是指消费者与品牌保持关系并继续维持的状态。

3、反向代际影响与品牌质量关系研究现状

Woodson,Childer和Winn(1976)把代际影响这一概念从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延伸到品牌领域,已说明代际影响在品牌偏好、品牌忠诚等方面的作用。Heckler,Childers和Arunachalam(1989)指出了品牌偏好传承性的存在,Moore-Shay和Lutz(1988)指出,在品牌可见性相对高的产品上,母女均倾向于信任知名度高的品牌,双方在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方面有显著一致性。

何佳讯(2007)在《营销科学学报》的《传承与隔断:基于代际影响的老字号品牌关系质量――一项来自上海的探索性研究》中指出,学者将代际影响研究引入到消费者行为学的领域中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Heckler,Childers和Arunachalam(1989);Childer和Rao(1992);Shah和Mittal(1997)在该领域将代际影响定义为:家庭内部的一代向另一代传递与市场有关的技巧、态度、偏好、价值观和行为。代际间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长辈对子辈的正向影响,也有子辈对长辈在新的消费观念、消费技巧方面的反向影响。

Childers与Rao(1992)认为,不同的参照群体对不同属性产品的影响不同,私下使用的(Private)产品与展示于公众面前的(Public)产品的主要参照群体分别为家庭成员和同龄人。

在家庭生活中,成员的交流沟通是在长辈和下辈之间最直接和常见的代际影响方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家庭沟通,沟通频率越高,长辈与下辈之间越了解,子女在很多时候就延续了父母的生活习惯,所购买产品品牌也会互相交流,父母在很多决策时也会寻求子女的意见、看法,沟通的强度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关系质量、亲密度,现在的70后、80后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新群体,如果能够深入人心和长辈沟通,长辈可以了解目前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子女们的真实想法,借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对父母的影响通常体现在:子女会通过直接的口头推荐或产品使用示范的形式影响父母所做决策,在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中,长辈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影响;父母作为被影响者也会主动观察子女的消费习惯、产品选择的方式等方面,当子女买到产品时,父母也会选择试用等多种方式来了解产品。

二、文献述评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代际影响有了深入探讨,证明了代际影响的存在、作用方式等,目前研究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在代际影响领域中,从年长一代到年轻一代的正向代际影响的研究较多,从年轻一代到年长一代的反向代际影响的内容不多。

第二,有关代际影响的研究大部分立足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研究不多,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代际影响的作用机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三,国内的研究对象多选择一线城市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很少涉及到在人口中占据比重较大的二三线城市、城镇移民家庭及农村地区。(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

参考文献

[1]MOORE-SHAY E S,LUTZ R J.Intergenerational influences in the formation of consumer 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the marketplace:mothers and daughters[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88,15:461-467

[2]SHAH R H,MITTAL B.Toward a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influence in consumer behavior:an exploratory essay[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7,24:55-60.

[3]“中国代际关系研究”课题组.中国人的代际关系:今天的青年人和昨天的青年人――实证研究报告.人口研究1999,(6)

[4]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4,(4):67-79

[5]沈汝发.我国代际关系研究述评.青年研究,2002,(2):42-49

[6]雷淑芳,任新亭.消费者行为的代际差异述评.经营与管理,2013,(1):112-113

[7]龚界文,胡静.“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青少年研究,2004(3):15-17

[8]何佳讯.传承与隔断:基于代际影响的老字号品牌关系质量――一项来自上海的探索性研究.营销科学学报.2007,(3):1-19

[9]鲍林.代际影响视角下的品牌忠诚传承研究.商业时代.2000,(10):30-31

[10]王胜今.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篇12

[关键词]自我概念 营销 消费者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是影响和制约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内容的清晰界定,已成为研究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关键所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环境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倾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和探究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结构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 自我概念的定义

在心理学研究中,自我概念( self- concept ) 由哈佛心理学家James ( 1890)首先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由纯粹的自我(I)和经验的自我(Me)构成的自我意识。随着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发展,其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学者对自我概念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Rosenberg(1979)指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总和。George & Jae(1991)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与强烈的情感与动机相联系的认知结构,它不仅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性构成。Stein & Corte(2007)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系列关于自身的知识结构。

虽然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中,对自我概念尚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sirgy,1982),但是大多数学者赞同学者Rosenberg(1979)的观点。根据这个定义,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和一种独特的态度,而不是指现实或存在中的自我(George &Jae,1991)。

二、 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维度研究及评析

在国外学者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划分中,具有代表性的是Sirgy(1982)对自我概念维度的划分。他基于人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把自我概念划分为实际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理想的社会自我4个维度。国内学者符国群(2001)在Sirgy的研究基础上基于中国市场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划分为实际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概念、社会的自我概念、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和期待的自我概念5个维度;杨晓燕(2001)构建了中国女性消费心理的5F理论模型,将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划分为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5个维度。梁海红、曾德明等很多研究者都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结构维度进行了分析,丰富了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研究的内容。

综上所述,消费者自我概念是一个具有动态和多维结构的概念。对自我概念维度的划分,不同学者的因为划分标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果,或者结果相似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整体来说对自我概念的维度的研究比较混乱,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标准。特别是国内对自我概念维度的研究,大多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定特征的自我概念维度划分,不能清楚的说明自我概念各个构成因子对消费者购物决策的影响程度。

三、 自我概念结构维度提案:中国消费者视角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将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先行文献有许多根据人的属性对消费者自我概念进行维度划分。例如,Sirgy(1982)将消费者自我概念划分为实际的自我形象、社会的自我形象、理想的自我形象和理想的社会自我形象4个维度。Carlos(2006)将消费者自我概念划分为独立的自我(精神特点、态度和偏好)和相互的自我(社会规范、小组成员资格和他人的意见)2个维度。Brewer & Chen(2007)将自我概念划分为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3个维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irgy(1982)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的划分。但是,在他提出的消费者自我概念模型中,“实际自我”这一维度既包含自然属性,也包含社会属性。结合上文的理论背景,本文作者又对68位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29位女性,39位男性,年龄均在18到30岁之间,学生50名,工作人员18名。所有被调查者都被直接或间接问到自我概念是否并且怎样对他们的购物经历产生影响。例如,购买某件商品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因为觉得在别人面前有面子还是因为觉得自己在承担某种社会责任等等。本次访谈最大的收获是根据访谈内容提炼出“本能自我”这一维度,即消费者购买行为可能是由饥饿、寒冷、好奇、吸引异性等本能需要引起的。

综上所述,结合文献回顾与深度访谈,本文提出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的概念化模型,消费者自我概念包括本能自我(在饥饿、寒冷等本能支配下行动的自我)、实际自我(消费者怎样看待具有社会属性的实际的自己,如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等)、真实自我(消费者怎样看待具有自然属性的真实的自己,如个性、价值观等)、理想自我(消费者自己变成怎样的一个人)、社会自我(消费者认为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和理想的社会自我(消费者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6个维度。其中,本能自我、真实自我、理想自我具有自然属性,实际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的社会自我具有社会属性。

篇13

当前我国移动医疗发展迅速。就市场规模来看,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30亿元,且预计2016年将突破80亿元大关;就用户规模来看,从2011年至2014年移动医疗互联网用户从3.56亿人次增至5.53亿人次,增幅高达55.3%。

虽然当前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呈现井喷式现状,但无论从发展时间还是技术水平,我国移动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相信随着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逐渐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中国移动医疗将会拥有大批成熟且固定的用户群体。

2分析方法简述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移动医疗市场消费环境心理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在移动医疗业中哪些环境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

第一步,结合相关文献设计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设计,将问卷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

第三步,通过SPSS stats对问卷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影响因子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从而得到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

3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能够将定性指标量化为可以分析的变量以便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本文在李克特(Likert)5级量表的基础上拓展评级层级至7级,以提高数据检验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问题所代表的7层级赋值反映的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在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到主成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主成分的成分构成。本文所采用的是统计软件SPSS中的降维分析和因子分析。

3.1降维分析

在降维分析中,本研究根据初始特征值和提取平方和载入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判断主成分及其影响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评价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用以替代原来可能具有多重共线性的指标。其数学分析模型为:

使用SPSS软件将因子分析的原始变量录入“变量”列表,得到特征变量矩阵,并由特征向量矩阵得到主成分分析的计算公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并计算因子贡献率指标。

通过对主成分累计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对原有指标信息的保有程度,若累计贡献率达标,即可用其代替原指标的信息。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代表该因子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权重。

3.2因子分析

本研究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来判断主成分的成分构成。

4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体系构建的依据

毕众增《消费心理学》(2011)中将消费环境心理系统划分为微观消费环境心理、产品、价格、广告和宏观消费环境心理,这是构建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由于划分标准过于宏观,无法据此得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核心因素。

因此,针对我国消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现状,笔者试图从更多实践研究中借鉴经验。梁宁、邵荣昭(2007)认为消费者所有活动都是与其内(指身心环境)外(社会、自然环境)环境状况联系相应,离开整体生活动态背景去研究消费者行为得出的结果是其表象,而消费环境又同消费者一般心理、个体心理、消费行为构成统一的整体。卢泰宏(2012)则引入迈克尔?R.所罗门的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从市场、个体、决策者、亚文化和文化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

4.2指标设计原则

4.2.1科学性原则

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以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各指标对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影响。

4.2.2系统性原则

从框架来看,体系涵盖微观、中观、宏观消费环境心理,指标构建系统全面。从内容来看,在指标的设计方面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

4.2.3直接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运用直接评价原则,即将被调查消费者充分被纳入评价过程中,通过相关人群直接反馈对指标影响效果进行直接评价。

5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毕重增《消费心理学》(2011)一书中将微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环境因素、消费者反应、中介因素,中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宏观消费环境心理分为经济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等。

为使指标科学有效,本文通过排除描述性指标、解释性指标、相关性指标,将二级指标定义为软件因素、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继而通过枚举法分解出三级指标,得到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表。

6主成分分析

本次共发出问卷150份,其中实体问卷70份,网络问卷80份。实际收回149份,有效问卷146份,经由SPSS-Stats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7解释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和笔者原本的设想有一定差距,Y1~Y7代表移动医疗市场中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但其中并不包括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价格因素,反之宣传渠道、文化因素和设计包装却是主导因素。

首先,根据市场调研,虽然当前我国移动医疗APP开发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实际上百分之八十的用户都集中于使用下载量排名前五的APP,例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等,这些APP在平台相关的资质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医师资质透明化程度上做的相当成熟,因此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并没有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环境因素。

其次,移动医疗APP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的健康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处于金字塔的最低端――生理需求;另外当前移动医疗APP的消费群体以中青年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前者经济条件较好,而后者属于非自我能力消费者。综合两点因素,当前移动医疗领域主要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一般。

8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8.1理论依据支撑研究框架

本文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8.2采用较为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方面,问卷依托“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问题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要问题。该套成体系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参考价意义。

9研究局限性

9.1未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