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4 11:05: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全面发展原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全面发展原则

篇1

认识人类语言发展和关键期是重要的,是开发人类潜能,培养和提高素质人才的开始。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操作性强、适应性广的针对关键期的教育引导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表明,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时期的生活是人终身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最快的时期,一旦错过这个培养和发展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在培养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下是我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在对幼儿进行全面语言教育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一、全面渗透的原则

幼儿语言学习是他们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的知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语言教育内容就是向幼儿提供那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的环境。实际上,纯而又纯的语言教育内容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专门的语教内容或渗透的语教内容,都存在着与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相互渗透的关系。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渗透到正规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到各种游戏活动中,渗透到在语言发展关键期进行全面语言教育的研究一日活动中,渗透到家庭教育中,这样才能发挥最有效的效果。

二、重视发展过程的原则

强调重视发展过程,其目的一是扭转过去那种把学会字、词、句和某一文学作品作为课的目标现象;二是以学习这些内容为手段,促使认知能力、情感、人格特征和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因为语言的发展与生理、心理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应将全面进行语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培养语言才能或素质。这就必须在重复发挥语言材料功能―“发展”和“过程”上下功夫。这比学会某一语一言材料艰难而复杂得多,真正意识到幼儿语言的学习即是知识经验获得的过程。

三、尊重个性、智力与学习类型差异的原则

虽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出来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集体教训难以照顾到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得不够深入和细化,只笼统地按照能力差异施教。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因材施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人格差异。通过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及时空等方面的多种选择性,满足具有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幼儿。

第二要重复考虑幼儿之间智力类型的差异。有关研究表明,每个人至少都有六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等。这六种智力在不同人身上,其发展有时是不同的。在作家、诗人的身上,语言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科学家、数学家身上,逻辑智力得大了高度的发展;在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家的身上,音乐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等。鉴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幼儿来到幼儿园时智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有的语言智力擅长,有的音乐智力擅长,还有的空间智力擅长。所以我们只有尊重这种差异,才能保证教学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三要充分考虑学习类型的差异。除了智力类型有差异外,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的学习类型也存在显著差异。现已经知道的有五种: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虽然这五种学习方式每个学习者都使用,但存在着以哪一种为主的或效率最高的差异,并加以尊重,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正如卢梭所言:“每个儿童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四、主体活动性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主体性”和“活动性”共同构成的。活动必须是主题的活动,剥夺了主体性,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主体性又是主要通过活动来体现的,所以主体性和活动性是密不可分的。主题活动性原则是从人的活动性本质引申出来的。我们知道,人是依靠自己的活动把自己从动物分离出来,成为活动的主体;人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创造了自身,创造了自然,创造了社会。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活动样式是人发展的样式,亦是活动水平折射出人的发展水平。同理,幼儿也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世界。没有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幼儿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样式深受其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影响,幼儿语言的获得也必须通过活动得以发展和表现,离开了自主自由的活动,其语言能力也就不复存在。培养能以自己的意志去行动、去讲话的幼儿是全面进行语言教育着力强调的。过去那种把幼儿当木偶、当容器、当机械的语言教育教学形式,都是与主题性活动原则相背离的,必须彻底改变。

五、创造性原则

幼儿语言的习得具有创造性,全面进行语言教育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需要对普遍的幼儿语言教育有诸多的突破和超越,需要想一些前人未想过的问题,做一些前人未做过的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一味依靠老经验、老办法和老规矩,而要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教育能力。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具体到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教。

六、大剂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

幼儿阶段有着极强的无意识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应充分考虑利用这一点,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全面平衡的儿童文学作品,利用餐前饭后等闲暇时间让他们进行感知和积累。所谓感知,就是不要求幼儿理解并会说出作品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更不要求他们会复述所听过的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品。这里只寻求一种熏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对提高幼儿的语言修养和今后的语言创造是极其有利的。许多造诣颇深的文学家,都是在幼儿时期就感知和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们在培养幼儿全面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并遵循以上原则,其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篇2

中图分类号:TN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学术界从散见在马恩浩瀚的著作中找到有关论述,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但是,对此,创始人并未作过专章论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未来社会最高原则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种是当前社会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前者乃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后者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全息理论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使教育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全息系统。如果我们按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来仔细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就能发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含着“全息”思想。所谓全息理论就是任何信息(事物的特性、属性、关系等)都为任何事物潜在地拥有,任何事物都潜在地拥有任何信息。在系统结构上,认为世界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等级各异、复杂程度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可相互转化的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又由结构较大、水平较高、机理较复杂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中包含着各种内容相关的层次。其中母系统包含着子系统,子系统通过各种相关关系展现母系统。全息统一观是宇宙的动态观、发展观、整体观、全息观的统一,它以极为宏观的视野,以动态发展、整体全息的观点,试图揭示显序与隐序形式的宇宙形成、发展、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手工工场和大工业的生产过程发现,工人被精细的分工牢固的束缚在某一道工序上,作为机器的附属品一道进入生产流水线。“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自己也随着被分成几部分。为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丧失了自主性,“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造成了工人的知识、能力、精神道德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基础上,预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创造出一种新人。这种新人也就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生产系统的人”。其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内容,再次,马克思肯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容。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也能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思想。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性质,要求劳动有变更,职能有更动,工人有全面的流动性”。马克思阐述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这些知识、能力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组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全息系统,伴随着部门流动而作相应的调整,达到自适应。在此,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作分析,但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作的原则规定为我们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不断地被丰富、发展。就教育而言,一般包括生理、心理和文化三个方面。由此可以将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全息系统,这个全息系统主要有生理系统、心理系统、文化系统三个大的子系统组成,下面又有许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

(1)生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生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体质体力的发展和机能的成熟。

(2)心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健康发展以及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如需要、兴趣、动机、态度、观点、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的健康发展。

(3)文化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系统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这三个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在这里,每一个微观系统都可以看作是能够映射整体特征的全息元,反应在信息联系上,作为子系统的全息元能够映射出不同等级的母系统。比如,文化子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母系统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文化方面的全方位的信息。全息元有大有小,有等级。全息元的大小,就是全息元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信息在量上的多少。全息元越小,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信息也就越少。其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多。全息元也有信息结构的差异,每一个微观系统的全息元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特结构与主导要素。在这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中,不同等级的全息元全息相关,不断地进行着信息交换。每个全息元首先是一个信宿,一个全息的接收和贮存单位,接收并贮存着来自其他部分,即其他全息元的信息;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信源,一个全息的发送单位,向其他全息元发送着各种信息。这就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内部全息元之间的“全息相关性”。

全息理论认为,个体演化过程是类的演化过程的重演。个体也是类的缩影。个体思维的发展,再现人类思维的过程。作为单独个体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是遵循人类社会共同体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更多的表现出差异性、特殊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生命个体的有限性,决定了所谓全面发展对个体来说只能是基本方面、多个方面,而不可能是所有方面。

(作者:海南医学院社科部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参考文献:

[1]王存臻.宇宙全息统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专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在科学技术主导一切的今天,中专教育得到了越来多的关注,中专教育的质量也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提高中专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性技术型人才,就成了中专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英语教育作为中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技术人才的关键,是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人才的关键,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观下,如何在中专英语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成了新时期中专英语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毕竟,英语知识不是英语教育的全部,特别是对中专学生而言,在英语教育中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是中专英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之一。任何科目的教学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原则,中专英语素质教育也是如此。中专英语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就应该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实现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中专英语教育也是如此。因此,中专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克服传统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英语的语言功能,而忽视其他功能的不良习惯,最大限度的挖掘英语的教育教学功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全面发展。所谓的全面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英语知识的全面发展,包括英语的基本功能、文化功能、交际功能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通过英语教育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的全面发展。这两方面具体运用在中专英语教学中,可以表现为几个方面:把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基本功能与文化、交际功能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把英语的词汇、语法等基本功能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把英语的交际功能和文化功能结合起来,如以“dog”这个词汇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讲词的发音和意义,还要把词的文化和交际意蕴挖掘出来。在英语中“dog”并不是完全的贬义,当某人对你说“You are dog”的时候,他表达的意思并不是中文意义上的意思,不是说“你是狗”这样带有侮辱性的色彩,而是说“你是幸运儿”,有时也表达“你工作真勤奋”的意思,是一种赞赏。这就是英语词汇本身的交际和文化的蕴涵,如果学生不理解,那在日后的英语交际中可能会因为对词语本身的文化蕴涵了解不足,而犯下不必要的错误。由此可见,英语知识的全面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途径。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把英语教学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目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等。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和教程的需要进行综合,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包括英语知识的全面发展和其他学习能力和认知的全面发展。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素质教育观下,“因材施教”的传统更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的学生,促进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专英语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中专教育基本是以大班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抓整体,而忽略了学习个体的发展。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经历、个人兴趣、知识结构、性格等各方面的不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中专英语教师应该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重视对个别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如对口语能力突出的学生,教师口语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口语指导,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和英语口语竞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组织学生参加作文竞赛,同时加强中英文翻译的技巧学习,提高学生的书面翻译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就业增加砝码。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原则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中专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工作,学生自身能力的强弱就决定了个人的发展前景。因此,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特别是拥有综合英语知识能力的人才,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都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极为关注的情况下,在激烈的竞争中就有可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因此,中专英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英语知识综合能力,不仅要重视听、说、写,还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可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国外友人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其次,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中专英语的素质教育也是全面的,教师在培养学习英语运用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成长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四、结束语

总之,中专英语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教育的宗旨。在教学中遵循引导的教学原则,在规范教学秩序和手段的同时,也突出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以人全面发展为主的功能。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16-02

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人学辩证法”一词,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辩证法理论和其他著述中包含有深刻的人学辩证法思想。从马克思的文本看,他的实践人学始终贯穿着科学的人学辩证法, 这些科学的人学辩证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其中,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是人学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探讨这一核心内容的意义在于,走出人的“抽象王国”,进入人的“现实王国”,使辩证法切实成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找到通向真实的、具体的人的道路。

一、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

科学原则指的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来考察人的一种方法,它表明应把人放到特定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来研究,遵循的是现有原则和事实性原则价值原则。它提倡的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人学研究绝不能完全运用西方人本学的方法,即脱离客观现实,撇开历史进程,视人为动物一样,完全是许多个体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一个类,并主观对人性或人的本质做出某种设定,以此作为前提,进行抽象思辨,不可能达到对人的真理性认识。而是应该遵循马克思所说的,“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1]P23,即和所有科学一样,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现实的人的全部社会实践和全部社会关系的考察,从中发现人的真实本性、本质和规律。人学辩证法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正在于,关注人类生存的和谐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总之,科学原则指导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存在现实,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自觉地塑造、改变自己。

价值原则指的是从人的主体性去考察人的方法。它遵循的是人文关怀原则。“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最初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有所失落而提出的。目前学者们因学术眼光或学术角度的差别对“人文关怀”的含义缺乏统一的界定。从词源学上考察,人文关怀就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还有学者们认为,人文关怀起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但并不完全等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应超越历史和阶级局限,具有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理念;第三种含义是从哲学和伦理学的层面上来解释的,着重强调“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和关心人。人文关怀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历史内涵。其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如生态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经济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教育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等。无论怎样的历史沿革,人文关怀的实质都是表达以人为本,对人的生存的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珍重、人的利益的维护,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开发。

二、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人学中最重要的和最具有革命意义的人学辩证法,是马克思人学辩证法的核心。人学辩证法思想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具体表现在,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即从人的本质力量出发,考察人及人所进行的一切历史活动。

“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意即:以“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出发点的[2]P73,都是遵循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思想逻辑,归根到底是促成包括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在内的一切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力量。认识、理解、把握、关心和重视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福祉利益、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应然与实然等等有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而既继承又在本质上超越了种种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人学思想和人本主义。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P96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有意识的活动”指的是人的劳动和实践。在劳动之前,人不仅能通过感觉和思维在人的头脑中主动地选择和反映客观对象,而且能够首先在思想中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人的主观需要结合起来,改变原有事物,设计、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新事物,并以此为目的和动机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劳动中,人不仅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更主要的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即把外部自然物质变成人改造世界的手段,进而改变客观对象,创造出符合人的需要和理想的事物。人所具有的精神活动,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人的精神活动的实质在于抽象的理性思维。正是由于理性的力量,不仅使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成人与人自身意识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利用自然,协调甚至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还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人的自觉。哲学基于社会关系拓展了对于人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解,展现出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人的社会本质的致思理路。马克思不仅阐释了人为社会所同化,从而逐步融入社会的社会化历程,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在人以及人的关系作用下逐步向人的生成过程。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外化,从而使自然界不断转化为人的客体、人的对象,转化为属人的社会化的自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多样化的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形式。

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根据。所谓人的价值,就是指个人对于他人、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即个人对于他人、社会需要的满足。[4]P415人不仅是物的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同时又是人自身的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因而人以及人所具有的本质是一切价值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与前提;而且,人的价值是个变量,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创造新的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他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因此,必须要从人的本质力量出发去考察人及人的历史活动。

考察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其所要实现的价值意义在于,确保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应以根本造福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保证人自身本质力量充分发挥和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造福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包括三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及其满足。因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P32第二,重视、开发和满足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和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精神生活底蕴,正是把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生存活动区别开来的“人的类本质”之所在基本区别,也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标志与根据。从哲学的意义上讲,开发和实现“人的类特性”、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亦即所谓“人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不断提高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水平,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教育和普及工作,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便成为继重视和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的又一重要任务。第三,重视并不断提升和满足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特性最集中地体现在他对自身的社会关系与历史的创造中。社会作为人的社会、人的世界,是人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之能动的现实的表现。社会性同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一样是人的类本质之存在,而且还在人的类本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人的类本质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感性形式的体现。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彼岸世界,对于人来说,它是人的一面现实的镜子,是由人的交往来生成和实现的。为此,不断自觉地适当调整或变革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制度革命或体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对现实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之所在,也是人学辩证法彻底回归到现实社会承诺的实现。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出发,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人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实现,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和谐以及因此而实现的人的多样性需求的充分满足。从其理论意义出发加以概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则在于,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在个人那里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在哲学看来,作为人之存在本质特征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而这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充分证明和全面体现。哲学所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旨在揭示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从而阐发内蕴于其中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发展,实际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及其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所驾驭的时候,才不是理想、职责等等”[6]P330。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的类本质向个人的回归,而且表现为个人对人的社会特性的重新占有。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P82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非单个人的独立行为,只有在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个人的社会交往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上看,个人的主要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社会交往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上看,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的交往,将在此基础上促进世界的普遍交往,从而建构起人的全面而丰富的关系。再次,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意味着个人自身中的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必须“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和活动受到自己控制”[8]P202。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首先意味着个人需要的日益全面和丰富。人的这种日益全面和丰富的需要表现为:每个人按其自身特点生产积极的需要欲望;人的需要由单一的片面性需要发展为日益全面的需要;人的需要由低层次需要转向以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取向的积极性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有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极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篇6

1、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力量而行。要使教育获得成功,就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 的发展规律,一定要全面了解孩子 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每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它自己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有一定的连贯性。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3、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康成长。

4、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2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现最新的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文关怀。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智力、体力、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主体人格的完美发展和各种需要的合理满足。”④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更新日新月异,知识老化的时间在日益缩短,一次性学校教育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科技。有关研究显示,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三年,更为形象地说,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5年后知识的陈旧率为40%,10年后达到60%,20年后达到85%;一个90年代的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只占一生所学知识的10%~20%,还有80%~90%的知识要在工作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完成和更新,鉴于此,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学科前沿信息都融入在课程教学中,着重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提升主体人格的品质。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应贯穿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一堂课两课堂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教学组织者来说,需要提供的是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对于受教主体来说,他通过学习这一课程体系,加上自身的内化,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文学的学习作为主体,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由文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一种“人学”,刘熙载说“文,心学也。”“文学可以说是人生(全方位的、而不是某一侧面的如法学)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观念、精神、情感与价值等)通过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文学对于社会人生的艺术呈现又是以人、特别是人的精神与灵魂为核心的,因而文学史又常常被称为人的心灵史、灵魂史(勃兰兑斯语),这是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与意义。”⑤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⑥

篇8

二、当前人口生产调控机制建设的伦理原则

当前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人口生产调控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其内部结构,使诸种调控机制紧密配合,协调发展,有效运行,真正形成制度合力,确保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适度人口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应充分重视人口伦理的基础性的建设性的作用,遵循以下三方面的人口伦理原则:

1.和谐环境伦理原则自然界与人类本为一体,“天人合一”本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传统智慧和思维范式,其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即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资源瓶颈制约更为趋紧。庞大的人口数量将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任由人口过分增长,将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将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人与自然的这种冲突,究其实仍是一种伦理冲突,它反映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经济社会效益与自然生态效益等方面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理性自律精神高度。“促进人口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以人口的适量与适度为前提的,这一前提的确立离不开道德的参与。”和谐环境伦理是一种双向对称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主张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精神扩展到非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领域,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将和谐环境伦理精神融入人口生产调控机制建设,努力实现人口伦理的生态文明化转向,使人口生产向着同自然资源的再生循环相适应的方向发展,使人口的繁衍和分布向着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篇9

一、评价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侧重评学。

折纸活动课程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活动状态和活动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学习效果。折纸活动课程自然的要侧重评学。

3.体现开放性。     折纸活动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确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体现折纸活动教学的独特特点。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4.坚持可行性。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折纸活动课程教学评价要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实施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既反映学生德、智、体方面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2、导向性原则。 通过实施折纸活动课程评价,引导学校落实科学的学生发展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3、发展性原则。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合理、适用、具体可评,避免过于形式化和繁琐,应为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所理解和接受。评估过程应简便、直观、易操作,实现评价操作与管理的信息化。

三、折纸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道德品质:是非观、荣辱观、集体观、诚信度。

2、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意识。

3、基础知识:折叠、打开、段折、沉折、翻折。

4、成果展示:折纸成品展示。 运用多元评价方式

篇10

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从实际出发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因此坚持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原则十分必要。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关爱原则、客观公正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同志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同志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的含义

在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指要以教育对象为本,把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满足教育对象多方面的合理需要,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原则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以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为本,另一方面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

首先,以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为本。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了解其思想政治实际发展水平,通过组织、动员、协调和激发等手段调动和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要通过教育、监督和约束等手段来促进教育对象主观世界的改造。全面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把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价值。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必然要遵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倾向,更多地从培养接班人的角度,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提出要求,不断强化其政治性诉求,而弱化了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特别是从个体发展的需要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要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从现实的人即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满足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各种需要,真正做到以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

二、尊重关爱原则

尊重是对教育双方的要求,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尊师”的观念源远流长,尊重学生的观念仍显淡漠。在教育中教育者漠视教育对象,缺乏对教育对象的关爱。因此尊重关爱原则应当成为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必须坚持的原则。

1.尊重关爱原则的含义

尊重关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一种职业道德,尊重关爱原则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实质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所具有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等基本的道德精神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尊重关爱原则的含义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不讽刺挖苦教育对象,不歧视教育对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生活的冷暖、学业的进步,以爱的情感投入给教育对象,关爱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并给教育对象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2.尊重关爱原则的内容

第一,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是尊重关爱原则的关键内容。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教育对象的人格千差万别。心理学认为人格没有好坏的差别,教育者应该尊重具有各种人格特质的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思想或行为,教育者应该批评甚至处分来加以制止和纠正。但是在批评或处罚教育对象时应该以尊重为基础,不侮辱教育对象的人格,不损伤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不伤害教育对象的情感,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使教育对象深刻的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当教育对象面临两难的选择时,教育者可以给予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教育者不能强迫教育对象必须选择某一方面,对于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在学业上,教育对象有选择所学科目、所学专业、是否继续学业等方面的自由;在交友方面,教育者应尊重教育对象自主选择朋友的权利,对于教育对象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教育者应加以引导,促进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方面,教育对象有的自由,可以信仰任何宗教或不信仰任何宗教,教育者对于具有和不具有的教育对象都有应该尊重并理解教育对象。

第三,关心爱护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关心爱护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是尊重教育对象的升华,关心爱护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更体现出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责任感。关心爱护教育对象要求在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情感投入,实行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教育对象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育者应该用关爱之心循循善诱,引导疏通,用关切的语言展开讨论与批评,纠正错误意见,解决认识问题,而不是冷冰冰地居高临下地对待工作对象,戳伤人的自尊心,促进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

三、客观公正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的含义

客观公正原则要求在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客观公正原则是以实事求是为前提,不带任何偏见和主观臆断,全面地分析和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及其思想状况,平等公正地对待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认识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是平等的,不因身为教育者而在教育对象面前盛气凌人,或以不公正的态度对待教育对象。

2.客观公正原则的内容

第一,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是客观公正原则的前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教育对象,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首先要看到他们思想政治方面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中多数人的基本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符合党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对于极少数带有根本倾向性问题的教育对象,教育者应该加以重视并且要着重解决这种问题。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必须反对片面的看待教育对象。要肯定教育对象的正确思想,正视教育对象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纠正教育对象的错误思想。

第二,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是客观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它需要教育者用正确的评价来引导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无处不在,在教育双方的对话里,在作业交流上,在阶段性的测试中等等。教育对象往往很在乎教育者的评价,在意教育者能不能正确的评价,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因此教育者就必须正确的评价教育对象。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教育对象实际的思想状况出发,要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充分发挥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必然要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要认识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平等。“教育者代表社会对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虽然在某段时间内,可能与教育对象在知识存量、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并且拥有其职责和地位所赋予的话语权、规章制度执行权。”但这些不意味着教育双方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篇11

中图分类号:C36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指令的发出者,学生是指令的接受者。这种管理模式有它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也日益暴露出它的缺陷。高中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这是进行“自我管理”的条件和基础。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高班级管理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公民。本文将分析自我管理的意义和原则,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论述建设自我管理型班级的策略,以期为高中班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高中生普遍比较欠缺社会实践经历,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组织安排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自我管理”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实施“自我管理”,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信任,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大大提高班级管理效益。实践证明,相比传统班级管理,“自我管理”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班级管理的责任感和自主能力,从而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自我管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职业幸福感。班级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畅通的信息渠道,全方位、全过程了解班级管理状况,者有助于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提高职业幸福感。

二、学生“自我管理”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并且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承认。针对这一心理特征,班主任应该使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决不越俎代庖。学生应该自己完成的任务,班主任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指导,而不是指令。

2、发展性原则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育的成果绝不在于一时一地。因此,“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建设也应该体现发展性原则。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飞跃发展的阶段,每一次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都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生命体验。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保证“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健康运行。

3、全面性原则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应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建设应遵循全面性原则。首先,班级的管理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在班级制度的建设,班干部的选拔等活动中,这一原则要贯穿始终,让班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个个是主人”的良好局面。其次,班级的管理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途径。

三、建设“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具体做法

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多数高中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可能只有少数学生具备管理能力,因此要实行“自我管理”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始。首先,要增设班级管理岗位,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如成立各种小组,这些小组可以涉及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板报设计、学习答疑、文体活动等。这些岗位的设立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有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便利,可谓一举两得。其次,要丰富管理和文体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班会、家长会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和管理。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于发展“自我管理”型班级有重要的意义。班干部的产生,最好采用竞选的方式。班干部要有一定的任期,任期过长不利于监督,也容易损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任期过短,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最好以一个学期作为一届班干部任期,任期过后,学生重新竞选上岗。

3、完善“自我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需要制度。制度制定的过程要体现民主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全体学生自己起稿、讨论和审议、表决通过,如此制定出的制度,学生认可,实施起来也就不会出现抵触,学生也能从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感觉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且更深刻地理解制度的内涵,从而自觉成为制度的执行者、维护者。

4、强化“自我管理”评价

“自我管理”型班级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倡导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给每个学生设立自己的个性化档案,档案中要记录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各种表现。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优秀,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将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来。

综上,“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中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班级组建初期,在班级局面混乱时,教师还是应尽快树立权威,稳定局面。“自我管理”不应该是对传统班级管理的简单否定,而应该是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0-02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对独立学院提出了新要求。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处于已经顺利完成“量变”、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基础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实现“质变”的关键阶段,教育部适时地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将工作重心朝“教学质量”转移,而人才培养方案是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目前,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的六个“独立”的要求下,对学院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人才,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独立学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新时期下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迫切任务。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2.独立学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创新,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独立学院依托公办高校而办学,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也参照母体院校。纵观目前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存在:一是全盘拷贝母体式。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照办母体模式,即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局部改良母体式。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大多数独立学院意识到完全沿用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按预期目标培养人才,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但是只是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做出部分改良。三是降级培养。盲目依据市场要求,降低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按照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型人才。总之,无论上述哪种方案,都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没有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非常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定出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其核心就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具体的、实践的,因而人就不能脱离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而独立发展,必须投入到整个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理论基石,是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作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独立学院应遵循我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其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和谐发展。

2.马克思的实践观理论。实践观作为哲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但不能只是教育者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也不能是受教育者被动的接受过程,应是受教育者自己主动有意识地学习的过程。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的功能。通过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在实践环节中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现存在的问题,再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人通过参与实践完成了自身的发展。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能提高知识和技能,最终还能全面实现其个人的能力、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所以,独立学院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不断获得了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的提升,也逐步养成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资本、技术与知识资本、健康资本以及迁移与流动资本。其中,通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习主要获得技术和知识资本,鉴于它更具有直接的生产性与经济价值,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此外,该理论还认为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程度(即人们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还直接受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的直接影响。当教育的深度确定,接受教育获得的知识面越宽,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低,就越容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就业;反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高,就出现就业难。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作为独立学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培养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

4.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理论。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认为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各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表明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的充分程度,以及创造的知识和提供的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程度。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理论,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高校的质量观是引导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的重要因素。当今正确的质量观是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应该更系统、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质量。因此,作为地方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所要追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注重办学内涵的提升,注重培养特色,注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过程质量”和“相对质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础。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基础。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结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独立学院自身的情况,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素质教育观,建立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强化全面成才观,使得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中,应落实科学指导思想,坚持改革的基本原则,这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和设置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①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中,学生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培养学生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独立学院在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之适应社会实际,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和谐发展。②实践应用原则。独立学院服务于地方经济,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校内实训、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进行协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开放性实验,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水平,加强学生的自主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实验。③特色培养原则。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时应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基础上,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学科积累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创新,设计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整合优质资源,争创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荆光辉,黄文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9(5):94-96.

[2]荆光辉,赵海鑫,刘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09,(6):123-124.

[3]洪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13.

[4]杨慧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邵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5):23-24.

[5]孙新.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1,(5):222.

篇13

2.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

目前,我国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合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进退的密切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政治、文化、经济与社会建设,从而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贯彻全面发展中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达到相互协调的格局。从我国国情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得以持续且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1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同时并着眼于长远利益,避免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贯彻中,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经济的发展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因此,这样才能够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

3.2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我国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其含义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唯物论证法认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各事物之间、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反之则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从广泛的世界角度来看,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从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3.3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意义为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学科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为更好地抓住重点与主流,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科学发展观从过去传统发展观只注重于追求经济发展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了我党在发展观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贯彻中,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总心,又同时强调促进并加快发展。不断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投入、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关注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与环境指标等,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