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发展史

茶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6 09:34: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文化的发展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文化的发展史

篇1

关键词:

文化经济;商业插画;流行文化;大众传媒

1商业插画概述

插画最初主要是随着19世纪初报纸和书刊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黄金时期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当时从事插画行业的大多数是职业画家,当时被报刊图书用作配图及补充说明性的图画而被逐渐应用到商业领域,带有明显的绘画色彩和画家个人特质。商业插画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不是人们当时认知的阶段了,小时候我们对插画的理解还停留在连环画、儿童绘本,而在美国商业插画已经经历了一场革命,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人们的生活,并在形式上有这样几种主要的传播渠道:印刷传播媒体、影视传播媒体和网络传播媒体。商业插画是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这是商业插画发展的前提,但在这样的前提下怎样使商业插画能够充分应用到市场中去,是最考验商业插画生存能力的要素。

2以文化经济思维看商业插画的发展

笔者上文提到,插画最初用来给杂志期刊做补充说明性图画,这是商业插画得以发展的最初前提,对于消费者来说,它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人们在看书时看到插画后使身心放松,不会因全是文字而让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插画在图书市场的慢慢地发展壮大中也使插画变得更加具有功用性和传播性,逐渐从以文字为主的插图性书籍中脱离出来,形成绘本这一商业插画类型,这也是商业插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欧美国家儿童绘本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商业插画形式,它归于印刷传播媒体范畴,在中国出现了几米这样的成人绘本商业画家,他的作品中文字与插图结合得恰到好处,使读者在读完后生成一种对他的绘本整体的独特的情愫,这种情愫是商业插画必备的要素,即艺术性和对人的情感的抚慰。

3以文化经济思维看流行文化在商业插画中的应用

商业插画经历了挖掘和追求人的最本质的情感之后,开始涉足更加大众的领域,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比较完善的是美国,对于商业插画的应用这个国家更有发言权,美国的商业插画应用的领域之广让人难以想象。追根究底,笔者认为是因为他面向的受众是美国所有的平民大众,商业插画应用的市场无疑是广大的平民阶层,面向多数普通人的商业插画设计必然带有一种大众文化的诉求,而这种文化在当时是打上时代烙印的流行文化。

美国在二战后,由于战时国内形势相对和平,使其商业插画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而决定其商业插画类型的主要因素无疑是他的流行文化的发展。当代的流行文化即是一种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看中的是“现在”和“当下”,其中带有一定精神文化的诉求,这样才会被人们接受。例如,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商业插画作品,其中有一件作品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像进行了九种不同的配色,直接摒弃了传统绘画中通过画笔表现的手法,用机械化的方式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像进行反复拼贴,从而呈现出的九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玛丽莲•梦露,这种浓郁的波普风格席卷了当时的美国,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平民老百姓都纷纷对这一创意买单。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安迪沃霍尔作品中的对象和主角不是玛丽莲•梦露而是某个普通人,作品还会这么受欢迎吗?如果他只是用画笔将玛丽莲•梦露画在纸上还会有这样的流行效应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文化和创意在一件成功的商业插画作品中是缺一不可的要素。玛丽莲•梦露无疑是当时大众流行文化的焦点人物,而艺术家总是懂得如何影响人们的观念,在计算机技术风靡一时的美国,安迪沃霍尔用还不为人们熟知的丝网印刷术加上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基于技术和创新准确地表达了流行文化,所以他的商业插画作品才在浓郁的“个人风格”中被众人买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的包装设计无疑是保证产品销量的重要因素,具有同一用途的商品,价格也相同,怎样才能在消费者挑剔的眼光中抓住自己的机遇,无疑是包装的创意设计。这体现在这些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横向区别和纵向区别上,这种横向区别表现在商业插画对于产品包装的应用中即为创意点和设计感,越是具有这种横向区别的商品越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4以文化经济思维看中国商业插画的发展

流行文化因为人群和地域而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中国来说,商业插画所应用的领域多集中在从日本传播过来的动漫游戏中,关于动漫和游戏的文化无疑已经变成了一种消费品,而商业插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促成了动漫游戏的发展,进而转化成经济效益,这种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动漫游戏的传播发展是基于影视传播媒体和网络传播媒体的。对于网络的发展,在中国可以说是一种正当时的状态,进入到号称第三次计算机技术革命的世纪,生活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计算机,基于这种传播媒介,一部分人勇敢尝试,一部分人退缩不前,还有一部分人则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笔者认为这正是需要使用文化经济思维的时候,正是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本来在中国发展得不是那么顺利的商业插画迎来了一次繁荣的机遇。在中国,商业插画从业者大部分为游戏原画领域的人才,这种商业插画的针对性较强,依附于网络媒体。插画在商品经济时代,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反过来商品经济的大环境对商业插画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是插画从业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兔斯基这一卡通萌星是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王卯卯创作的一套卡通动画表情形象,作者通过加入自己的经历和个人性格等文化特征,将兔斯基这一卡通形象通过网络传播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表情工具、工艺品或单幅小插画这样的商业插画作品,甚至这一形象已经脱离了固定的插画模式与广告业接轨,足见其号召力。兔斯基是作者创意的结果,通过网络传播进行了使其有了很好的发展,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正在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一套营销体系,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对于王卯卯创造的这一卡通表情形象,表现了人们普遍的一种急于表达自己的愿望,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纷纷倾向于用更加便捷形象且略带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兔斯基的出现无疑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诉求,充分利用强大的网络传播媒介使自己的创意得以传播,在更多的领域衍生出更多的价值。用文化经济的思维来看,这是将人们的普遍心理诉求和喜好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可见文化经济的思维同样适用于中国商业插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凯夫斯(美).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2004.

[2]尹赛.流行文化产业与商业插画研究[D].2006.

[3]张燕.数字化时代的插画艺术研究[D].2006.

篇2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拉动国内旅游内需所提出的新型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的特点是人文性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形式新颖丰富,旅游层次多元化,旅游周边产品繁多等,不仅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游历美景的旅游需求,而且能够释放人的压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当代节奏紧张的生活环境下,茶文化旅游十分受青睐。而基于低糖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在旅游内容、形式、内涵上更具生态性,更加环保、绿色,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未来茶文化旅游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1低碳旅游的发展概述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低碳旅游不是表面上的减少碳排放的简单含义,它更包含着深层次的将资源的有限性创造无限性价值的含义,旅游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精神和身体的满足,旅游更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的GDP的增长,大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旅游行业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关于碳排放不合格的问题,对于旅游业在节能减。最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实际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许多城市旅游业的开发不惜以环境为代价,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这种以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国家针对旅游业的开展和实施也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一切都是由当地政府做主,由于国家对这方面没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就会导致很多不是太乎规矩的事情发生。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标杆,从低碳旅游、文化开发、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低碳旅游的力度,提升低碳旅游的影响力。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

虽然我国目前的旅游业逐渐展现出上升发展的迹象,但在旅游业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像景区的工作人员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以及一些景点的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形成了制约。又因为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方便之路,所以,对于现在的旅游业中的问题应该加以解决,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将生态环保的概念加入到景区的建设中,一方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对游客产生了影响;第二,在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设立专门的旅游条线车,方便游客的乘坐,同时也鼓励游客乘坐公共交通,低碳出行,提高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通过政府与公益组织的努力,让很多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使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得以转变;首先,在住宿上,不再选择星级宾馆等一些设施全面的地方住宿,多数会选择一些环境整洁的旅馆居住;其次,在出行方面,更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或者徒步旅游,减少了碳排放;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低碳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社会中的哪一方单方面提出来的,他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完成的,需要国家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一些旅游企业对政策的支持和实际应用,还有游客对一些旅游法规的遵守。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的提出,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使人们对于旅游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旅游需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助力,其中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助推者。旅游业是隶属于服务业中的一种,茶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一定会达到意外的效果。首先,茶文化是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并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其次,茶叶集天地之灵气,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因此具有明显的原生态性,加之中国4700多年茶文化历史,更显其文化底蕴。如果在当地的茶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加上后天的旅游业的开展,不仅使茶文化走出去,还会使贸易走进来。当茶文化与旅游相撞,一定会撞出一条新形式的旅游之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当开发绿色低碳旅游的意识已经被接受之后,接下来培养人们的低碳消费的理念就成为了首要目标,因为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只有意识不行动还是看不见效果,所以要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只有这种理念的形成才能够促使着人们去行动。从目前我国绿色环保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是不能否定的,比如上海世博园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环保景区。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低碳一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可以建立在低碳基础上的。这两处地方充分证明了低碳旅游理念是值得被践行的。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近些年我国为了拉动旅游内需,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旅游事业建设上,开始倡导物质与文化的相结合,单一的旅游方式逐渐为多元化的特色旅游所取代。相关部门开始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茶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茶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茶还具有凝神静气的功能,茶可以驱走心烦气躁,茶中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可以结合一些地区所产的特色茶,开展新的旅游模式,新的旅游模式中不仅包含之前的对景色的浏览还包括对茶的了解,一举两得。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建设茶文化旅游的项目,不仅是对茶文化的传播,也是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的利用,在结合自然资源和茶资源的同时开展旅游业,开设多种体验活动项目,让游客实际动手采摘茶叶,为茶喷水等活动,来吸引广大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茶的源来开展一些艺术表演,加深游客对茶文化的记忆,同时,对茶的采摘,加工等形成一个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链,树立一个自己的品牌,看到这种茶就会想到当地的茶文化《印象大红袍》演出,演出极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包括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内容,能够将游客拉入到茶文化情境之中,使人们深深体悟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茶叶本身具有药用功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茶叶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茶树生长在大自然中,集天地之精华。采茶的工艺也十分精湛,茶歌、茶舞也极具艺术价值。这些都是属于茶文化的范畴,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然而随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像对一些资源的利用不到位,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时,还要时刻记忆茶文化旅游还是低碳环保的旅游,不能忘记根本。如何让茶文化旅游与低碳、资源优化相辅相成,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低碳的茶文化旅游才能够实现。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3.1做好科学规划

开展低碳茶文化旅游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过程中,一定要将低碳进行到底,不能因为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而将原来的茶文化破坏,在这里要在开始建设前找准当地以及国家的规定,按照法律法规来建设茶文化基地,与此同时也要对茶文化进行保护,不要对茶文化造成一种不可恢复的局面,运用先进的技术,保护好茶区不受破坏。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起点,不仅需要旅游行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广大人们群众的配合。对于低碳旅游中的新型茶文化旅游,就更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以及自身的能力,为茶文化旅游的建设起一个良好的作用。这种茶文化旅游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茶文化进行不同的规划,针对不同的茶其身上带有的不同的特点,来设计茶文化旅游方式。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养来自四而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这种示范推广很有作用,会引导一些具有独特茶文化的地区进行茶文化旅游的开展。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文化的旅游基地的建成之后,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运营方式,不能再沿用之前的粗放式的旅游方式,应该针对其所在地区的茶的特点来设计运营方式,改变之前的粗放型运营方式,建设集约型的运营模式,通过对茶区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茶所具有的文化来设计旅游方式。例如浙江湖州的顾诸茶文化乡村旅游区。

3.4提高环保意识

篇3

Abstract :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s to meet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needs, guarantee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ain w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encourag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perfect system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talents teams,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survey;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让城乡居民享受文化的强力滋润、提升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手段,需要我们以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觉、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去推动。近年来,宣城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相比,与城乡居民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依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

一、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宣城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完善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所有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并全部投入使用;建成800多家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覆盖全市789个行政村,提前一年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每个农家书屋都配置了1500余册图书,100多种张电子音像制品,30多种报刊供农民朋友免费阅读;20户以上自然村通过卫星接收、有线电视联网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②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加强

我市共有8个图书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个文化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据统计从2011年6月28日免费开放至11月底,我市所有图书馆免费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54.1小时,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44.5小时;接待人次从85295人激增到459608人,是免费开放前的5倍;流通图书量从12.6万册增加到25.8万册,数量翻了一番;新办图书证8605个,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各级文化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包括下基层演出、书画培训、音舞培训、非遗展览、艺术画廊、数字放映、戏曲联谊、计算机应用培训等。2011年举办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112次、公益性展览展示52次、举办文化艺术培训班75个和成立馆办文艺团队28个。③

(三)富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宣城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皖南花鼓戏、皖南皮影戏、龙船、舞狮、高跷、龙灯、放荷灯、旱船等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活动长盛不衰,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据统计,现有各类群众业余文化队伍160多支,每年为群众演出达1000余场(次)。宣州区近年来连续举办 “五月五、庆端午龙舟赛”;④宁国市畲乡的三月三歌会;绩溪的民俗展演、元宵民俗文化巡游、农民欢乐腰鼓大赛;泾县连续举办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周,灯谜、灯展、焰火晚会、民俗表演、书画展、花卉展、广场舞展演、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带动了乡风文明。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近年来,宣城市各级政府共投入农村文化工程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克服财政困难,千方百计筹措公益性文化机构活动经费。宣城市级文化馆活动经费30万元、图书馆购书经费30万元、博物馆经费20万元已全部纳入财政预算。⑤2011年郎溪县“农家书屋”工程在上级资金尚未全部下达的情况,县财政主动作为,采取先行垫付的办法,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宁国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按户籍人口每人每年2元以上的标准,安排基层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每年按照全市户籍人口人均1元标准安排基层文化建设扶持奖励经费,市财政投入基层文化建设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网络的正常运作,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⑥

(五)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得到加强

近年来,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市各类“非遗”项目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先后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3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培育了4名国家级、32名省级、46个市级“非遗”传承人。市财政大幅度增加文物维修保护经费的常年预算,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类文物的保护力度。大力支持文化艺术精品创作。2011年全市重大文化活动投入已达2000多万元,拍摄了《洋船屋》、《春风化雨》、《天下第一墨》等影视作品,开展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⑦

二、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04-04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27%,提高了34.35个百分点。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所提出的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与此相对照,杭州市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22.96%增加至2012年的74.3%,上升了51.34个百分点,无论是城镇化的水平,还是增加速度,都要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进入后期成熟型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镇化发展本应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之间并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以杭州为例。2013年第1季度,杭州市的GDP产值中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97.5%,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所占比重为10.9%。与2013年2月的最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公报中所显示的74%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相比,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所占比重(97.5%)明显远高于城镇化水平(74%),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10.9%)远大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2.5%)。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造成消费结构调整动力不足和服务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相比而言的相对滞后,将影响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将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具体情况,探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调整出现偏差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更好的实现城镇化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分析

针对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部分研究关注了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转变的阶段性特征之间的联系。如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乔根森、托达罗、钱纳里?塞尔昆等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演进过程的分析发现,城镇化、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规律是同步的。

从轻工业起步,是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共同特征,轻工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轻工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劳动力从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就业人口的转化,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从分散的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进行聚集,城镇化进程开始启动。当人口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一些相应的消费服务行业,如餐饮、娱乐开始发展,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化。因此,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既是城镇化的起始阶段,同时又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次浪潮。

随后,随着城市聚集程度的上升,企业之间竞争程度也不断上升,轻工业的发展对技术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人们收入上涨对重工业产品需求的增加,重工业开始取代轻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发现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的。重工业的发展对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提出要求,这成了城市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前提。与轻工业不同的是,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随着重工业的份额不断加大,资本排斥劳动的效应不断凸显,工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开始趋于稳定,甚至将趋于下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非农化进程的停滞。研究表明,这反而带来了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二次浪潮。其原因在于,重工业具有规模化经营的特征,大型专业化的生产需要有大量生产服务型行业对其进行配套,因此当重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停滞甚是下滑时,一些相关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如金融、保险、物流运输、通讯、批发零售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不断上升。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开始加速。因此,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同时也是劳动力从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转化为第三产业就业的重要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史中,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化、就业结构调整往往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方面轻工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迁移和城镇化发展,人口从乡村地区到城镇地区的聚集又带动了消费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带来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而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劳动力从农业就业转向非农就业,伴随着就业结构调整而来的,是就业迁移者们的收入上涨。就业结构调整和收入上涨又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其作用机理如下。第一,收入的上涨使得城市的吸引力相对于乡村而言变得更大,从而将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工作机会的吸引之下从农村迁往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随之加大。第二,收入的上涨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人们的消费数量扩张,消费结构升级,给消费服务行业以及重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因此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展现了城镇化、工业化、就业结构非农化的共同促进和协调发展。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概括如图1所示。

图1 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的内在逻辑

三、杭州市就业结构偏差的现状分析

表1给出了1998年以来杭州市GDP部门结构、就业部门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偏差的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显示,杭州市的GDP部门结构以及就业部门结构都不断的优化。从GDP的部门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于2012年超过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突破了50%。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重要阶段。从就业的部门结构来看,其变动趋势与GDP的部门结构变动趋势略有不同。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其下降幅度远大于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上升,变动方向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截然不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明显攀升。

为更清晰的判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程度,表1中计算了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等于各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除以各次产业的就业比重,随后再减去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协调,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就应该越接近于0。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大于0,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正的偏差值过大,则表明一种“有增长无就业”的增长模式,就需要反思为什么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会如此之弱。反之,如果就业偏差的值小于0,则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小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负的偏差的绝对值过大,则说明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非常低,有大量冗余劳动力,但是却没有带来高的产出。此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或者是如果将劳动力从这一低效率的产业中转移出去。

从表1中计算出的就业结构偏差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多年来一直为负,其绝对值较大,且多年来偏差的程度并没有太大的下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远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这表明近年来,虽然杭州市的城镇化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调整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虽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8年的31.03%下降到了2012年的10.92%,有了较大幅度的下调,但是这一调整并不充分。其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劳动效率低下,仍有大量农村冗余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

杭州市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为正,近年来有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杭州市早期第二产业也存在就业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正逐年上升,进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逐年下降。

杭州市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为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虽然这一偏差值正逐年下降,但是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偏差值仍明显偏大。说明第三产业仍然有较大的就业带动空间,尤其是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的冗余农村劳动力。

四、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就业结构偏差的原因分析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第二产业所发挥的就业带动效应已趋于合理化,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仍有所不足,进而导致第一产业相对而言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一)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为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下降提供了基础

据研究,虽然发展重工业在短期内会导致高产量低就业的现象,但是在长期中却对就业有正的促进作用。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不同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低,在短期内会形成资本对劳动的排斥,即“替代效应”,从而在带动产量扩张的同时却没有带动多少的就业。而正是由于短期内对劳动的排斥,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收入分配方面并不需要将过多的收入分配给劳动者,从而有利于形成大量的储蓄,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储蓄为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高储蓄有利于经济中的高投资和高增长。而高增长则会为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长期中带动就业的增长,即“收入效应”(朱劲松等,2006)。

纵观杭州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轨迹,可以发现,从解放初至今,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分成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杭州市的工业以丝绸、棉纺作为主导产业。第二个阶段是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间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为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机电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共同组成支柱产业。第四阶段为本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中,杭州市重工业趋势日益明显。杭州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01年的48.2%逐步上升至2012年的61.3%。

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符合理论的预期。在杭州的工业重心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早期阶段,重工业的确展现出了它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在表1的数据中,2001年以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都达到了0.4以上。而随着重工业的深度化发展,重工业对就业的“收入效应”也逐渐体现,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逐渐加强,从而第二产业就业偏差也逐年下降。

(二)“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是导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包括杭州在内的大多数城镇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模式非常特殊,可以概括为一种“离乡不离土”模式,也可说成是“农民进城”模式。所谓“离乡”,指的是农民离开家乡,到城镇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呆在城镇地区生活。所谓“不离土”,指的是农民虽然已经在城镇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被边缘化了,这部分农民与城市的联系非常微弱,能随时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方面,他们大多从事一些传统的初级服务业,比方说,家政行业、餐饮业、建筑业等等。这些行业不要求具备高的专业技术,仅要求能从事熟练的劳动以及高体能消耗的劳动。这类工作不具稳定性,并且收入往往偏低。在生活方面,离乡的农民往往缺乏城镇户籍,无论在子女教育方面,还是在医疗保障等方面,相对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而言都具有劣势。再加上低收入和高房价等因素,离乡的农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工作形势恶化或者农忙时节,他们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形势好转或农闲时节,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不利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有足够的消费人群和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进城的农民工难以在城镇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充足的社会保障,因而他们仅会将城镇视为农闲时的工作所在地,而不会将城镇视为自己的定居地以及长远生活所在地。即他们的工作和收入发生城镇,但是他们不敢在城镇消费。在扣除生活必需的消费后,他们所积累的收入将拿回乡村进行消费。工作和消费地点的城乡分离,导致城镇消费群体规模偏小,消费能力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更为重要的是,“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无论是在城务工的农民,还是他们的子女,都由于社会保障、户籍等因素,无法接受到城镇较为优质的教育和培训,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素质的低下。

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与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矛盾。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一定生产服务型行业与其相配套。如金融、保险、技术服务业、咨询信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等。图2给出了1999-2011年杭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以三类行业为代表来观察杭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这类传统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在杭州市GDP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渐下降;而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类新兴的生产服务型行业所占比重正逐年上升。与传统服务业不同的是,金融业以及技术服务业等都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因此,城镇化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之相适应,而重工业和与之相配套生产服务型行业的发展,则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即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带动作用正日益减弱,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则日益增加。“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却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从而使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无法充分(下转13页)发挥出来。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结构偏差。第一产业存在冗员过多的弊端,第三产业则存在就业带动效应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这既与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有关,也与“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密不可分。就业结构偏差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将会带来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首先,第三产业就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会导致农民非农转移的渠道受阻,阻碍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当前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城镇化发展不顺,将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抑制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反过来阻碍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就业结构偏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1)改革“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加快户籍改革步伐,使农民不仅能够进城打工,也能够进城落户,享受城镇的医疗和教育,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加大城镇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力度,使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能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为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后备队伍,带动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刘传江.重新工业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

篇5

近年来,随着海西州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牧区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格局。

1.农牧区文化机构日趋健全。目前,海西州基本上实现了国家规划的“县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其中有13.9%的村有图书室或文化站,形成了覆盖全州农牧区的三级文化网络。

2.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海西州曾融资亿元,决心下大气力扶持文化馆(站、室)的恢复和发展事业,特别是对农牧区文化站(室)的设施、设备配置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2008年,海西州文化体育广电局围绕建设“文化强州”的目标,着力加强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制定了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规划,启动2008年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2008年11月,海西州首批50个“农家书屋”已建成使用,首批建成的50个“农家书屋”平均每个书屋配置500种近1500册图书和10余种报刊,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牧区致富经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农牧区医疗卫生等。

3.农牧区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增强。海西州通过办文化与送文化的结合,各种文化下乡活动和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农牧民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情日益迸发。

4.海西州十分重视对当地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开展了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去芜存精,积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演出、展示和传承。

二、农牧区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海西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制约农牧区文化建设发展、影响农牧区文化建设成效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利用率不高。尽管有些乡镇、村建起了较为现代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由于财力有限,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得不到保证,设施面积不足,设备陈旧老化,有的被挤占、挪用和变卖,设施设备的陈旧与农牧民对文化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致使这些地方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同时,现有文化活动场地还存在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不少地方,农牧民常年看不到电影。不少县、乡(镇)的文化馆(站、室)的硬件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一些文化馆(站、室)的建筑面积、活动厅室、必要设备等均难以令人满意;根据我们综合问卷及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牧区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村文化站(室)的总体使用率不超过30%。

2.农牧区文化经常性事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尽管近年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仍明显偏低,特别是保证农牧区文化健康发展的经常性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如图书经费缺乏等。一些乡镇无公共娱乐场所,上面重视文化工作的口号响,但雷声大,雨点小,各级报刊杂志、各级领导和专家只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不讲队伍建设,更谈不上怎样抓队伍建设,没有好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真正为农牧区基层的文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甚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各级政府用于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尤其在财政体制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只能安排有限的资金勉强应付县级以上举办的大型活动,文化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可靠保证。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地方,只顾发展经济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还将地方文化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挪作它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不重实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大活动,搞门面功夫,造成资金浪费。

3.农牧区文化生活单调。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在日益富裕起来的乡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农牧民的业务文化生活十分单调,造成在农牧区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势。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农牧民对自身文化生活状况满意度不高。有30.18%的农牧区居民对目前的文化生活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只有10.29%的居民表示满意,还有80.15%的农牧民表示,村里不组织或很少性的文化活动。调查显示:当前农牧民在劳动之余,参与较多的文娱活动依次是:看电视的占18.7%,打牌玩麻将的占15.9%,看录像的占10.6%,而从事民间文艺活动的不到1%。调查结果表明,农牧区文化生活以看电视、看录像、打牌玩麻将的娱乐文化为主,而读书看报、农业知识学习培训等知识文化生活缺乏,民间传统文艺活动也不足,每年春节期间仅有一次社火表演活动,广大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还很有限。

4.农牧区文化管理体制不顺,部门分割严重。文化管理与服务单位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比较僵化,缺乏活力。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科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当地的学校、企业都会开展一定的活动,但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识,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有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乡镇综合文化站都是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只对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多头管理,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农技站、广播电视站、学校等联系协调不够,各自为阵,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浪费,不能集中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毫无疑问是搞好农牧区文化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农牧区文化建设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分级负责制度实施农牧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州人民政府负责本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年度计划的下达和监督实施,具体工作由州文体广电局负责;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县(市)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按海西州下达的年度计划完成本级文化设施的维修、改扩建等任务,监督各乡镇年度计划的实施;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主要责任在县(市)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乡(镇)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完成县(市)下达的年度计划;各级计划、财政、规划、土地、编制、人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广电、新闻出版等职能部门也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工作日程,积极配合,及时解决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促进农牧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农牧区文化市场是联系农牧区文化生产者和农牧民的中间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具体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保证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文化设施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原有的凡属公益类的文化设施要以文为主,综合利用,不得改作他用,已改作他用的,要尽快收回,维护其公益性质;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专项资金制度;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委、政府农牧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乡村文化监督联络员制度等,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牧区文化发展工作,逐步推动农牧区文化建设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根据农牧区文化市场的季节性、喜庆性、地域性、民族性、流动性的特点,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和重点地区的管理。

3.明确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创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农牧民是农牧区的主人,在建设农牧区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农牧民的主体地位,“以农牧民为本”,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坚决要杜绝违背农牧民意愿,搞花架子工程。为确保农牧民群众主体地位,可以考虑在农牧区建立农牧区文化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由5-10人组成,其成员全部来自农牧区,农牧区文化建设的任何一项建设都必须获得该委员会2/3以上委员的同意,同时该委员会还负有监督文化建设、向政府部门汇报文化建设进展情况、反映问题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层拍板”、“办公室决定农牧区”的情况,使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农牧民群众切身需求。

4.加大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确保农牧区文化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要确保农牧区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要把农牧区文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要向农牧区文化建设项目倾斜,并保证有影响的重大农牧区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文化馆(站)、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乡(镇)政府每年至少安排人均10―15元的经常性活动经费和图书购置经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牧区文化建设,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成文化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牧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牧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农牧区文化建设格局。

5.加强农牧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在巩固完善已建“村村通”工程基础上,力争在2012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盲区“村村通”工程建设,对有条件的村通过联网或建设独立前端等有线广播电视方式进村入户,对无线覆盖的农牧区,通过设备改造、加强运行维护,充分发挥无线发射台站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发展长效机制,做到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级政府要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和维护经费给予投入。(2)大力发展农牧区电影事业。实施农牧区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政府有责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要通过层层签订落实“2131工程”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免费为农牧民放映电影。(3)建设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网络。要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传播设施,把“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农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政务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相连接,到2012年基本建成以州级中心为基础平台和枢纽,县(市)图书馆为基础,覆盖农牧区乡(镇)、村的农牧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80%至90%的行政村具备开展共享工程服务的基本条件。争取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州城乡的文化信息网络,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数字海西”建设。(4)扩大服务“三农”类图书的发行。引导图书向“三农”倾斜,积极发行广大农牧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实用图书,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发展“农牧民书社”、“农家书屋”等农牧民自助读书组织,为农牧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切实改进报刊发行发送工作,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牧区的图书,直接配送到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5)加大文化资源向农牧区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我州农牧区服务的资源总量。州重点报刊要加大农牧区和农业报道的分量,逐步创造条件开办农牧区版。海西人民广播电台、海西电视台要增加农牧区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条件成熟时可开办农牧区频道。县(市)等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要在形式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不仅要为农牧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还要让它们在农牧区扎根、结果。

篇6

(1)发展中国乡村茶文化旅游正契合了当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的旅游业正红红火火地向着乡村游、农家游发展,在节假日,人们纷纷走入乡村的山水、农家的果园、菜园、花园去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和呼吸乡村的空气,而茶文化村的出现,使得中国的乡村游、农家游有了更多的内容。

(2)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创办拓展了中国乡村旅游的模式,使乡村游更具有文化意义,更具休闲、放松作用。

目前中国乡村游主要是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乡村自然山水和体验农家生活环境。而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则既可浮光掠影式的体悟自然山水、欣赏极具美感的徽派建筑,还可游览茶园、观赏利用自然水力的茶叶制作,还可在水岸边的古樟树下品茗,感受中国茶艺,即使蜻蜓点水,也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浮光掠影,更具意义的是休闲度假,有农家式的旅馆可住,有别具风味的农家菜可赏。晨光里,月光下,可悠然漫步田间、山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水口岸边的古樟树下品茶总是特别惬意。如此的乡村游怎不让人留连?

(3)“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这一模式,可使茶区的自然资源更好地得到开发利用。

中国有众多的茶区(1000多个产茶县),难以计数的种茶乡村,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自然空气,以往有限的茶区乡村游或欣赏自然风光或是茶园观光,茶区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的资源没有结合好,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正是把茶区乡村各种旅游资源融为一个系统,并提升了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使茶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更好地利用。

(4)“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这种旅游模式向社会各阶层更广泛地宣传了中国茶文化。

当今社会正受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蚀,年青的一个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正越来越少。而作为凝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的中国茶文化,正可使人们在茶文化村的旅游中得到感受和体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篇7

1、界定

旅游文化作为旅游学科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也由起始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1]。陈传康(1996)指出:当今旅游开发的本质是旅游文化开发[2]。旅游文化既涵盖旅游主体的文化,同时也包含旅游客体与旅游媒介的文化。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文化的研究表现在理论与应用两大方向上,但是与国外的旅游文化研究一样,国内研究也存在着轻理论重应用的倾向[1]。旅游文化理论研究涉及旅游文化的概念、基础、特点、传统以及结构体系等内容;而旅游文化应用研究主要指旅游文化开发研究,赵飞等(2004)认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包括对旅游文化应用理论、旅游文化开发实践以及文化开发研究方法的研究[3]。

2、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历史沿革

2.1旅游文化开发研究评述

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文化的研究始于1978年,而对于旅游文化应用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以旅游文化开发为主的旅游文化应用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喻学才,毛桃青(1994)以南京为例,认为旅游历史文化开发必须解决好今人和古人对历史遗迹的争议问题[4]。束有春,焦正安(1998)提出可以围绕佛教等宗教文化开发一些旅游文化项目[5]。彭欢首[6]等对长沙市以及泰山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于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于文脉开发、旅游文化开发策划以及近几年被学者普遍运用的文化人类学以及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或视角。

2.2文脉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它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是集综合性、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积淀以及自然环境为一体的四维时空组合。

陈传康(1996)在国内首次将文脉引入旅游开发中,他认为旅游开发规划应当充分重视对文脉的发掘,景区开发规划既可以顺应当地的文脉,也可以突破文脉,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2]。张国祥,杜强(2012)认为成功的旅游规则,一定会对当地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交化脉络,并将其融入项酋的主题定位、产品谱系之中,形成差异化品牌,最终在良莠不齐的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他们从涉县娲皇宫规划中,提炼出女娲文化的主脉,从而打造了全窗顶级的女娲文化体验境区。

3、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3.1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研究

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研究对于旅游文化的开发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作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研究占到了整个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的较大比重,其中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相关研究所占比重在不同年份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上普遍较大。邵永平(2012)通过对察布查尔县发展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提出了察布查尔锡伯族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制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创造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民俗旅游文化创意行业、开发民俗旅游文化新产品以及引进和培育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人才。

3.2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旅游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空间分布的变异性特征。旅游文化区划的主要依据是作为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域旅游文化开发要着力于不同地域的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要把握主导因素原则、相似性原则以及地域完整性与区域集中性原则。以湖北鄂州为例,从旅游文化视角出发,就区域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空间格局及其行为趋势,探讨了其旅游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区域独特性,从而揭示其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

3.3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目前,国内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正逐步开展起来。如探讨西方旅游人类学的学术渊源、研究立场,揭示其对建构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启迪意义,认为在制定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的同时,要采用人类学研究方法中被称为“影响分析”的方法,将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相关因素都放在一起考虑,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旅游失控或者旅游资源的过度利用。

3.4基于符号学视角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l9世纪以来,符号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使许多相关的学科发生了变化。国外许多学者尝试运用符号学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符号学是作为跨学科的一般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为提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供了更加理性、明晰、规范的原则。旅游主体文化包括旅游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心理、行为方式等内容;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等内容;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商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等内容。将符号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旅游文化开发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基于符号学的旅游商品文化研究、旅游建筑文化研究以及旅游行为方式研究等方面。

4、结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文化研究,尤其是是旅游文化开发研究还不够成熟。从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定性分析方法被普遍采用,涉及到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基于文脉的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开发策略、区域旅游文化开发、民族旅游文化开发等内容。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逐渐从人类学以及符号学角度出发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但是对于旅游文化开发的相关研究还很少,人类学以及符号学作为与文化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有着较为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这对于旅游文化开发研究来说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在研究趋势上也会逐渐成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沈祖祥.旅游文化学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6(5):31-34.

[3]赵飞,彭华,姚静.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2:48-52.

篇8

关键词:检察文化 文化育检

key word: Examination culture The article nourishes examines

检察文化,是检察队伍建设和促进检察业务发展与改革的有效载体,是检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自2001年高检院提出了文化育检战略以来,随着检察工作不断发展和检察改革的日益深入,建设检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突出的显现出来。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检察文化涵盖了检察理念文化、检察制度文化、检察行为文化和检察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

具体而言,检察理念文化除了包括法治文化的基本概念,还包括检察文化体系中的特有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理论。检察制度文化包括检察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体制、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行为文化是检察行为所具有的精神内涵、所秉持的价值取向、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化是贯穿于检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和运用文学与艺术的手段和表现方法来反映检察系统的工作与生活、弘扬法治精神的文艺作品。检察文化要着眼检察人员精神文化需求,尊重检察人员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检察人员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

二、坚持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检察文化有助于建立检察职业信仰。进行检察文化建设,建立检察职业信仰,就是要树立检察官从心灵深处对检察职业的价值认同和理性回归的心态;就是要使全体检察人员充满矢志不渝为之辛勤工作、不懈努力的忠诚和激情,从而使全体检察人员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理论、感情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真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真推进,并引以为庄严、神圣、自豪,旗帜鲜明地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成果,捍卫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检察文化有助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检察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以政治上的坚定确保行动上的自觉,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作为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检察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检察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放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做到与党的事业同步,为党的事业服务;就是要把切实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三)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现代法治精神修养。坚持文化育检,对检察官而言,就是要崇尚法治的善治精神,坚持依法而治、良法之治,善待个人、社会、自然;就是要崇尚法治的民主精神,坚持把民主作为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崇尚法治的人权精神,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法治的精髓;就是要崇尚法治的公正精神,并努力以公正执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就是要崇尚法治的理性精神,坚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就是要崇尚法治的和谐精神,坚持用和谐精神指导执法办案实践。

(四)检察文化有助于弘扬检察职业道德。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人员从伦理上调整检察机关同国家、法律之间、检察人员同检察机关之间、检察人员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准则。检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各种文化培育形式,使全体检察人员都能够自觉地追求、信仰和实践这些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神和理念,并充分体现在履行检察职责、办案和个人的言行举止中。作为检察官就要常修为检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坚持自我规范、自我修正、自我约束,模范遵守廉洁从检的各项纪律规定,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追求,积极履行检察官的职责和义务,自觉执行检察行为规范,树立新时代检察官执法公正、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良好形象。

(五)检察文化有助于推进专业化建设。建设检察文化,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广大检察人员增强终身学习理念,重视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专业化标准培训、考核检察人员,培养引导检察人员逐步具备与其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实现教育培训由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的转变,由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使培训内容紧贴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分级分类精细化,按需施教个性化培训模式。继续推进以初任检察官培训、晋升高级检察官培训、领导素能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为重点的分类培训,广泛开展练、学、用相结合的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技能培训活动,使检察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执法办案本领。

三、积极建设当代中国检察文化

(一)实施人本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检察文化,应以人为中心,把检察机关的所有人员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检察机关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广大干警充分发挥才能的文化环境。要善于把广大检察干警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当作有特色检察文化建设的无形的“指挥棒”,注重启发全体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体现人本化管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干警开展检察执法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全面发挥人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检察文化理念支配下,通过全体检察干警的学习、思考、尽快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激情转化成工作动力和乐趣,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不但可以筑牢检察人员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职业道德根基,而且能够唤起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文化品位,丰富检察机关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培养和激发每位检察干警乐观向上、发奋有为的进取精神。这是建设有鲜明特色检察文化的根本宗旨。

(二)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个人聪明才智与集体创造能力的和谐统一。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检察文化过程中,应强调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和共同发展,全面改善人的共同进步环境。检察干警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需要个性的张扬,情感的流露,也同样以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两大支柱构成自己的生活结构。同时,他们也在追求精神和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检察机关这个大家庭,应该为每位干警的生活富裕提供源泉和保障。干警物质文化生活富裕的过程,与检察事业的发展过程、与检察干警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步进行,以真正实现从严治检,从优待检,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内部上下左右必须共同合作,而团队精神的养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检察干警只有懂得相互协调,才能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

篇9

茶最初由中国传入世界各地,其清香的口味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英国于17世纪最初开始接触“茶”饮品,而这种茶饮品迅速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起初茶仅作为英国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后来发展成为全民都可以消费的平民饮品,而这种茶文化的发展,也就促使英国茶文化能够融入到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多个领域,不同的时期其茶文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文学作品也都不同,尤其是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茶文化的体现更是淋漓尽致,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

一、英国茶文化的内容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直至17世纪才传入英国,并受到了英国人的喜爱,始初茶作为一种药物保健品推广,并风靡于英国的上层社会,至19世纪,随着英国殖民地的不断扩张,进口关税的降低,才使得英国的中下层阶级能够普遍饮用,之后茶饮品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性的饮品,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主要饮品之一,也代表着英国人对时尚和健康的追求。

(一)英式早茶

英式早茶主要是指英国人在清晨饮用的茶。“一日之计在于晨”英国人对于清晨的时间看的十分重要,因此英国人都会在清晨准备一杯“早茶”,迎接美好一天的来临。英式早茶的原材料主要是红茶,例如阿萨姆红茶、肯尼亚红茶等。红茶的色泽亮丽、口感纯正,能够起到提神、醒目的作用,而英式早茶也成为英国茶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英式上午茶

在英国茶文化中,英式上午茶是必不可少的。上午茶主要是在工作时间饮用的茶,对于英国人来说,工作和休闲是联系在一起的,忙碌了一上午的工作,需要饮用一杯清爽的茶,缓解工作的紧张状态。一般英式上午茶的时间在11点左右,饮茶之后会休息片刻,紧接着继续下午的紧张工作。而这种工作方式和习惯,也是英国工薪阶层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三)英式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主要是英国人打发下午时间的生活习惯。英式下午茶起源于上层社会的贵妇,这些贵妇选择下午四点左右的休闲时光进行聚会,一起饮茶,享受下午的温暖时光,延续至今,英式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

(四)英式晚茶

英式晚茶主要是指下午6点之后的饮茶时间,英国人在晚饭前后都会饮茶,由于英国人的饮食习惯较为甜腻,为了保证健康英国人都会饮用一杯清茶。通常情况下晚茶都会加一些牛奶,以促进睡眠。

可见看出,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饮品,而饮茶也成为英国人的主要生活习惯之一。

二、英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

由于茶文化的发展是由上层社会逐渐发展到平民阶层,因此英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尤其是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也成为英国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与诗歌

诗歌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在诗歌创作中也是众多英国诗人的主要创作源泉之一。茶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也可以作为诗歌的创作主题,丰富诗歌内容。早在17世纪中期,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勒就以茶为素材创作了《论茶》,也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茶的内容,自此之后,茶在诗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英国人也经常以茶来形容诗人,以体现诗人的优雅品质和高尚涵养。茶元素在诗歌载体中的引用,与茶自身的本质有着直接的联系,茶叶以清新的绿色为主,是和平、安宁的象征,能够意寓吉祥与安康,而诗歌中茶的引用,不仅是对诗歌素材的增加,而且也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在诗歌盛行的时代,茶作为英国贵族的专属饮品,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诗歌中所描述的贵族生活,也体现了茶在英国的发展史。

(二)茶与散文

散文中引用茶的作品也较多。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抒情的写作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品,因此,英国的散文作家将茶作为散文素材,对茶进行详细的论述,通过对茶特征、性质、作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作者对茶的热爱;通过描写当时不同社会阶层对茶的追捧,展现当时英国各个社会阶层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高尚追求;通过描述制茶、泡茶的方法,体现一种制茶、品茶的亲身感受,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的态度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在散文作品中的主要体现,具体到英国的散文作品中,20世纪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详细的记录了如何制茶、泡茶的方法和过程,并将作者的泡茶感受传达给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将饮茶推广到基层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中,而这一散文作品的发表也推动了英国饮茶热潮的掀起,让更多的人懂茶、饮茶。

(三)茶与小说

小说作为英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热爱程度不亚于诗歌和散文。小说创作中以主人公的生活为故事情节,能够顺其自然的将茶融入到创作中,在小说故事中可以将饮茶贯穿于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而体现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追求。例如英国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在《维莱特》中,就合理的将贵族妇女的下午茶引入其中,展现了小说中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和高贵身份,促使小说情节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小说中茶文化的引用主要是体现故事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或者是展现一种社会形态,一方面可以丰富小说创作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小说创作更加切合实际,体现小说所要传达的内在涵义。

三、英语文学作品对英国茶文化的作用

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以茶为素材和主题,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影响也是极为突出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文学创作者的创新,还贯穿了英国整个文学历史的发展。同样英国文学作品也促进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对英国茶文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自17世纪茶传入英国以来,英国的文学创作者就将茶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从最初的诗歌素材发展到英国的小说题材,很多文学作品都引用了茶。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为例,在散文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制茶、泡茶的过程,分享作者制茶、品茶的感受,这一文学作品的发表,对于茶文化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推广影响重大,尤其是对于社会底层的茶文化传播,推动了茶文化的广泛发展。

(二)体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茶最初流行于英国的上层社会,是英国贵族阶层宴请、赠送的佳品,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生活品质。因此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也都用饮茶作为代表上层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进而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在不同的时期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盛行的社会阶层不同,例如小说《维莱特》中,只有上层贵族阶层才可以饮茶,并作为一种奢侈品和保健品风靡于英国的上层社会,而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则多次展现了茶已经成为一种平民饮品,并风靡于英国整个社会。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能够充分的体现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对于记录英国茶文化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展现茶文化魅力

文学作品中对茶文化的描写不仅能够体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还能够展现茶文化独特的魅力,例如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在描写主人公的浪漫爱情和各种英国聚会时,都会将茶会的详细情景进行描述,以烘托情景氛围,突出英国当时的阶层文化,同时书中描述了对不同人物饮茶后的感受,展现了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过程中茶文化的重要作用,展现了茶文化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中的文化魅力,也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英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史中,英国的文学作品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十分突出,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激发了众多文学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写作热情。论文通过对英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解读,论述了英国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深入的分析了英国文学作品对茶文化的作用。无论哪种文学作品形式都合理的将茶运用到创作中,一方面提高了茶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英国人热爱茶、饮用茶;另外一方面文学作品中茶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也记录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达,岳艳峰,李锲.英国文学艺术中的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05)

[2] 王宏燕.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西茶文化比较分析[J].福建茶叶.2016(04)

[3] 孙淼.中日两国茶文化的比较[J].环球人文地理.2014(24)

篇10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36-02

一、茶为国饮地位确立的必然性

长久以来,在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方面上,茶以其特有的实用性,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发展。作为生活必需品之一,茶在食用、治病、解渴与养性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创造精神生活方面,茶又与道德的建设相联系。其养性育德,以及淡泊人生的内涵,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温和,更融洽。至于在平民百姓的日常居家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是粗茶淡饭,茶亦是必需品。有古书载证:

“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①。(《梦粱录》吴自牧)

“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旧唐书・李珏传》)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王安石《议茶法》)

“傍时侵俗……以为比屋之饮”(陆羽《茶经》)

“按此古人亦饮茶耳, 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氏闻见记》)

在中国乃至世界,茶之所以能传载数千年,与茶公认的保健功能是分不开的。饮茶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之功效,同时,也能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亦能增加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无论是在中医,还是在西医,抑或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茶都具有重要作业。由于茶在促进身体健康方面具有的特殊功效,所以也有专家提出:“茶乃万病之药”,茶又是“万药之本”(唐代著名药学家陈藏器),这已为数千年的生活实践及现代医学所证明。

不仅如此,茶的功效与作用在精神和道德领域范畴内也有重要发挥。在“茶人精神”的激励之下,茶更赋予人们“淡泊、节俭、廉洁、朴素”等人格思想,并与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交融汇聚,是一种“绿色和平饮料”。所以,饮茶不但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②文人雅士所追求清雅的人品修养与情趣,便不可无茶,又欲赏茶入禅体道,便更不可无茶。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而言,人们注重世俗生活的感受,亲友欢聚一堂时,”把茶话桑麻“,说笑时清茶一杯,谦恭礼让,气氛融洽。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大多以茶作主食,在烹煮的茶汤中加奶、加盐,茶点及油米面肉等制品。饮茶既可充饥、御寒、止渴、消食解腻、强身健体,也可助于联络感情、协商事务等③。

茶文化的发展史说明:正如需求层次的理论,茶文化总是先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再满足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表现出其高雅和通俗两个方面,并在两者的统一中向前发展。“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茶文化高雅性的表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茶文化的通俗性所在。茶以其特有的个性,兼容雅俗,汇入生活,不啻为国饮。

二、 “贡茶”为契机:雅文化的符号象征地位的确立

茶作为一个全新物种而被人类发现利用,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属于一件标志性的大事件,其外在实用性和内在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发掘出来。茶从最初被作为解渴降温及药用保健功能的饮品,逐渐发展成具有美学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一场由外而内的提升蜕变。

英国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研究人类文化与象征主义作品时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没有象征行为就根本不会有社会关系”。茶文化,作为雅文化的一种,属于中国文化领域里的有机构成,在传承过程中,它被赋予了意义非凡的雅文化符号价值及象征意义,就此具有了符号意义,正是这种特殊的符号意义,使其成为国饮。发掘茶文化的“国”字内涵,不单对我国茶文化的丰富性研究有着拓宽思路、开阔眼界的意义,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的现实探索也具有重大发展。

玛丽・道格拉斯指出,物质的消费意义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学意义上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更是社会沟通、认同塑造、互惠仪式和关系建立与维系的行为④。茶,作为一种兼容雅俗的日常生活物品,其消费方式正是彰显其身份特征及文化涵养,是进行认同塑造、社会沟通、互惠仪式关系建立和维系的一种绝佳表现方式。自唐代以来,中国的茶道流派逐渐分化成了贵族、雅士等4种。而贵族茶道又由贡茶演化而来⑤。

中国贡茶,在茶文化从俗到雅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契机和助推力。从某种意义来上说,它是中国茶文化的主导部分。倘若没有贡茶,中国的茶文化历史便不完整;没有贡茶的发生和发展,茶文化也很难转向雅化的发展从而登上大雅之堂。

一旦成为贡品,它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上层阶级圈子享用的殊荣,饮茶不仅讲究品饮的精美化与技艺化,而且更赋予了其一定的道德内涵。且与民间的“习俗”相互交流沟通,使饮茶在文化意义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雅文化这一精神内核,给中国繁荣的茶文化添上了一笔艳丽色彩。

贡茶的发生和发展,在社会精神层面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同样对于贡茶所凸显的有关社会生活方面情况,照例也成为了题材。在提倡文治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们普遍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及文学艺术创作水平,而饮茶活动一旦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时,茶所特有的那股高雅、清逸的情趣,必然会引发了他们广泛的创作才情。创作者们大部分是统治阶级中人,生活在社会上层,在茶文化的传播发展普及上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影响深远。这些,都是茶走向雅化极为重要的内容和表现。

贡茶也不是一个自下而上、从俗到雅的单方面提升过程,而是一个经由雅俗,上下彼此互通交流的良性循环系统。文人士大夫对茶文化的宣传刺激了民间制茶工艺的发展,而制茶业的兴盛又促使了茶文化的交流沟通。

三、茶的海外传播:中国符号象征地位的确立

如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美国的星巴克咖啡,苏格拉的芝华士威士忌,茶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代表,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儒家格调与恬淡的处世哲学。法国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过:茶在中国与葡萄在地中海所起的作用相当,凝聚了高度发达的文明。⑥茶以其深刻的内涵,融入生活,成为国饮。长久以来,在对外传播中,茶承载了一个国家政治开明、国力兴盛、文化先进的符号意义。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就其精神实质来看, 它既包括了儒家的内省、亲和、温润,又包含佛家的禅悟、清静、空灵;同时又兼有道家的养生、自然与无为。“文化成就只有当它能代代相传并能逐渐成为所有人们群体的集体财富时才能发生积极作用。”

茶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人际交往里的桥梁和枢纽, 无论是平凡人的走访交谈, 还是国际交流里的会见元首, 接访贵宾, 茶都充当了重要的信使角色。各式茶礼文化中所蕴含的俭、清、和、静的人生观, 都反映中华民族倡导的一种处世哲学。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创造,是中国雅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一朵盛开的奇葩,最终以其丰富的内容、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形式、和巨大的影响力, 渗透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象征并得以在海外传播。

四、结论

茶以其药用、食用价值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时展,茶逐步转化为具有特定精神内涵的文化符号象征,进而列为国饮,这个过程的变化折射出茶之所以称为国饮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实质,而贡茶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饮茶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寓意提升,从而上升到作为一种雅文化的符号象征,最后承载了这些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完成其对外传播交流任务。由此可见,茶为国饮,有其必然的历史文化因素,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更是当之无愧。

注释:

①刘坤,赵宗乙.中国古代民俗经典名著解读二(梦粱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5.

②茶为国饮 当之无愧.浙江政报.2004年10月

③柳海燕.上午咖啡下午茶[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169-172,197-204.

④方亭,单晓颖.都市房奴的心灵漂泊与身份认同――《蜗居》受众深层心理研究[J].当代传播,2011(03).

⑤刘辉.中国茶道的四大流派[J].餐饮世界,2008(04).

⑥郭孟良.中国茶史[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237.

参考文献:

[1]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篇11

三和企业创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集种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化企业。公司始终秉承品质先行,文化经营的理念,走在推广中国茶文化的最前线。

三和茶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茶文化注入茶叶企业内核。建设在三和集团总部建筑大楼内占据两层共5000平方米面积的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其集茶史、茶书、茶分类、茶器、茶席、世界百种茶、传统书画等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在延续中华茶文化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一般茶文化展览的认知。目前主体构造为三和九景,分为文三景、物三景、艺三景。其中:文三景又分为茶之史、茶之博、茶之雅,物三景又分为百茶园、千壶坊、万里船,艺三景又分为茶世绘、茶工坊、僧帽石。并在博物馆二楼建有三和茶业发展历程、三和茶园基地模型、三和名茶样板店等。

三和创意茶文化艺术博物馆自2008年下半年开馆以来,就吸引了众多茶人、游客慕名而来,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称赞,人们在这里可以浏览到茶的启源和发展史,观看从中国到世界各地数百种茶叶样本、琳琅满目的古老制茶实物收藏,在茶香当中领略浩瀚的中国茶文化。此外,博物馆还承办了多次书画展览,2008年11月19日,第七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隆重开幕之际,海峡(三和)茶书画展同时开幕,130多幅来自全国的名家作品齐聚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令观展者大饱眼福。2009年9月28日,“福建省第四届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展”在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隆重举办。2011年11月12日,三和茶博馆再次迎来了一次极为罕见的以茶为主题的“闽台百首咏茶诗书画”,其文化承载效应逐步体现。通过不断的深化与升华,尤其是在铁观音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弘扬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经济、社会效益。

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三和茶业的传承作用不可小觑。这样茶制作严谨,技艺精巧,须经过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等复杂而繁冗工序,更重要的是制茶工艺大师的丰富经验与制作技能方可成就一泡经典好茶。三和茶业有“千禧茶王”的率领,拥有几十年制茶经验的老茶师制茶队伍,保留并传承着安溪铁观音世代传统制作工艺的历史瑰宝,并将其通过经营网络、产品、品牌对外推广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安溪铁观音,并喜欢上这一历史名茶,也使得安溪铁观音传统技艺得到承脉与流传。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种种生活压力需要得到释放,躁动的心也需要适时的宁静,而品茶可以净化心灵,释放杂念,三和茶业遍布全国乃至海外的门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歇步的好去处,以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精神影响和倡导人们不要忘记停下欣赏人生的另一部分,享受生活的另一面。如此“人与人之和气,人与社会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才会得以实现,三和茶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持续经营使得中国茶与茶文化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影响到更多的人们。

Q:对于企业的发展,三和茶叶近几年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A:公司自创办以来,在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先后通过了多个国际认证体系。近两年来,公司更是充分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导入可追溯制度,探索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以提升和保证茶叶质量。通过建立茶园管理制度,逐笔记录茶园农事,合理配备督查队,指导茶农按清单施肥用药,给茶叶产品建档案,实现产品可追溯,确保每包茶叶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园,责任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农,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环节。

Q:三和茶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

A:企业以推广中国的茶文化为己任,凭借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雄厚实力,投入巨资推行国际化战略,不仅积极参与各种海外展会,还规划在欧洲和北美洲开设专营店,推广中国茶文化。

2010年的美国世界茶业博览会上,三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与韵味,得到了世界同行朋友的一致好评,三和铁观音的优秀品质也吸引了很多海外客商到展位上磋商合作事宜。此次美国之行,是三和茶业开拓美国、加拿大市场所走的重要一步棋。

2011年,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欧论坛在法国隆重举行。作为本届中欧论坛唯一指定的“茶文化”交流大使,三和茶业参加了此次为期两天的中欧论坛,向全欧洲人民展示中国的茶文化,以及三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篇12

在久远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这种植物有利于人健康的特性,人们在经历了茶的药用、生煮羹饮、粗放煮饮、细煎慢品的饮茶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之后,直至盛唐时期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历史表明,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雅士,无论是僧侣道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饮茶这一生活艺术活动中来。然而,正是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才使得饮茶能够超越生活必须品的范畴而进入一种高尚的文化境界,从而实现了从单纯满足口腹之欲到精神愉悦的飞跃,从此,茶文化这样一枝深深植根于民族心理之中的艺术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散发出无比诱人的芬芳。

1、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从广义上讲,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层次上来讲,中国茶文化可以包括四个层次的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由于中国人种茶、饮茶的历史的久远,所以中国茶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非常久远;二是中国茶文化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进,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追溯历史,可以看出,茶在中国被作为饮料的历史也远溯至春秋战国时代,而有可靠文献记载则是始自秦汉时期。当然,茶的最初发现与利用比这要早得多,相传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由于古代“荼”字和“茶”字通用,所以这其中的“荼”可能就是后来的“茶”。也就是说,中国人饮茶和使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时期,足可见其历史的久远。到了春秋时期,史书中对于茶和饮茶的记载就更多了,在《尔雅》中有“,苦荼”的记载,由于《尔雅》是周朝的大臣周公所作,所以可以推断,当时茶叶已经在周王朝的宫廷中存在了。

中国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首先体现在喝茶的过程中。可以说,中国人喝茶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文化的表现,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喝茶,但是中国人在喝茶的器具上就附加了文化的含义,例如,陆羽设计的煮茶风炉上刻有八卦图案,代表着阴阳和谐的含义,而清代饮茶用的盖碗,意为“天、地、人”,取意“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含义。除了茶具,中国人饮茶载煮茶用水、饮茶礼节和对于饮茶环境的要求等方面都讲究文化的含义。而这方方面面的讲究,使得中国茶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2、深沉隽永的文人茶情

中国茶文化在其诞生之初,就是和中国文人密不可分。而在随后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佛教、道教、儒学等哲学思想以及中国人的世界观都已经融入到中国茶文化之中,同时,中国茶文化又对中国人的审美、处世等起了重要的影响。历代的中国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表达了自己对茶的眷恋之情。

追溯历史,汉代史籍中已经开始有文人饮茶的记载。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其一本杂字书《凡将篇》中,记载了二十多味中草药,其中一味叫“诧”,指的就是茶。另据有关史籍记载,汉帝曾到江苏宜兴的茗岭招收学童,进行种茶技术培训;名士葛玄,曾在浙江天台山设“植茶之圃”,辟园种茶。这些史料,向人们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汉代文人开始关注和饮用茶叶,饮茶已成为一种高雅时尚。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座高峰。茶圣陆羽所撰了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茶经》构筑了一个气度恢宏、体系完备的茶文化体系,极大地推动了茶饮风习的普及和饮茶艺术化过程。使唐代成为一个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然而,唐代”茶道大行”,除茶圣陆羽的推动以外,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推波助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最有文化、最有艺术品味的群体,文人士大夫阶层把饮茶视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不断地雅化茶事,从而形成了以“品”为主体的饮茶艺术。当时许多朝中重臣都喜好茶事。而在唐代诗人中,醉心于茶事,有茶诗传世者,也为数不少。其中的许多都是我们熟悉的大家,如李白、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杜牧、刘禹锡、柳宗元、温庭筠等等,他们皆有饮茶之佳作传世。

进入宋代以后,虽然茶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茶事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但是,把饮茶当作一种高雅的生活艺术,引领茶文化潮流,规范茶文化发展方向的群体,依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宋代文人对品饮艺术的追求和饮茶的风习与唐代稍有不同,唐代文人品茶,有固定程式,侧重于烤、碾、煮、分、酌等方面技艺,而宋人则注重品茶过程中的情趣和韵味,追求品茶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因为,茶所体现出的那种宁静淡泊、深邃雅致特性,与宋代文人的追求悠远意境和内省雅致的时代心理极为相契。文人士大夫们在饮茶的同时,着力营造一种优美、雅致、和谐的品茗氛围,在这种艺术氛围中陶冶心性、观照自我,同时不断地推进饮茶艺术化的进程。

从明初起,散茶逐渐占据了统摄茶坛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简便异常的散茶瀹饮法取代了唐宋时期繁琐的煎茶法,人们在品尝到茶之自然、纯朴、甘芳之风味同时,能够通过饮茶怡情悦性、雅志修身。同时,明代是中国文人撰述茶书数量最多的一个朝代。现今存世的明代茶书有三十多部。在明人的诗歌作品中,也有不少咏茶的佳句名篇,如高启、王世贞、文征明、徐渭、袁宏道、汤显祖等都有关于茶的作品,尽管明代文人的作品大都不能和唐宋时期的名家大作并列,但是明清时期简约茶风的形成,离不开明代文人们所创立的茶文化理论。

清代继承了明代茶文化中简约、雅致的茶风,并一直延续到清末。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曹寅、厉鹗、丘逢甲、连横等,都有相当数量的茶叶诗词传世。这些充分显示了清代,饮茶在文人生活中极端的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唐代“茶道大行”的繁复,还是宋代的饮茶的雅致精巧,亦或是明清时代的简单而淳朴的简约茶风,都说明历代文人对于饮茶的喜爱。对于历代文人来说,他们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茶永远是他们的喜爱,同时,茶永远是他们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3、“士”对于茶文化的影响

“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人在习惯上被称为“士”。古代的“士”,其意义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所说的“知识分子”或“文人雅士”。“士”的构成十分复杂,其中既包括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的人士,又包括那些笃实好学但又一贫如洗的落泊之士;既包括位极人臣的朝中显要之士,又包括那些归隐山林、不问世俗的隐逸之士。士对于中国文化起到了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把士视为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已成为海内外学者的共识。可以说士是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士的精神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精神之所在。

篇13

其次,茶文化的兴起,推动了瓷器器型的革新。唐代以前,瓷器尚保留了大量陶器的特征。自茶文化兴起,瓷器变得更加灵动。以壶为例,魏晋时期流行“鸡首壶”,壶身与早先的陶罐无异,仅多一鸡首状流,盘口、鼓腹,短小流,整件器物重心偏下,显得厚重。唐代以后,“汤瓶”取代了“鸡首壶”,盘口逐渐变为侈口,腹变小,流加长,且流多管状或棱状,重心上移,整件器物显得活泼。这些变化,可能与晚唐时期兴起的“点茶法”有关。“点茶法”即先将茶末置于盏内,用汤瓶注以沸水,将茶末调成膏状,最后持汤瓶向盏中冲注适量热水而成饮用的茶。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称为“点”,因为盏的容量很小“,点”特别讲究技巧,否则沸水很容易溢出。于是对装沸水的汤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流里面倾倒的水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

为了便于点注,高颈、长腹、长流的汤瓶应运而生。管状和多棱状的流,顺畅性和水流稳定性明显好于魏晋时期流行的鸡首流。魏晋时期的碗,直口或者敛口,深腹、实心底,与陶钵较为相似。至唐代中期,碗多为侈口,由深腹变为浅腹,圜底增多。唐代晚期流行斜直壁碗,器型也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关于唐代文人饮茶方式,文献中也有零星的记载。唐代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卷六有这样的记载:“……伯熊著黄批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器内装的是刚刚煎完的茶,温度较高;喝茶时要能“手执茶器”而不烫手,茶器应该便于散热,而且方便“手执”。这一时期大量发现的敞口、浅腹、圜底的小碗,敞口、浅腹利于散热,小巧、圜底的特点,使人能以手执住而不致烫手,很可能是作茶具用。这种小型侈口碗,应是陆羽所提及的“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的茶瓯。

再次,由于品茶、斗茶风气的兴盛,人们不仅对茶色、茶味进行品评,还提高了对茶具的审美要求,进而推动了瓷器装饰性造型、纹样的产生,大大增强其文化内涵。“花口”是唐代瓷器的一大特色。中晚唐时,花口造型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大致与茶文化兴起的时间一致。根据考古的出土材料看,晚唐时的茶具大量采用花口造型。如当时流行的花口茶瓯,通常表现为五瓣花形,腹部无棱,圈足稍外撇,器型小巧精致。陆羽认为“膻鼎腥瓯,非器也”,即茶具已经不是一般的食用器,而是具有了一定文化内涵的器物符号。“花口”的造型,大大提升瓷器的文化内涵,使其脱离了“食用器”的范畴。1987年发掘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发现了极其精美的秘色瓷碗。根据其器型、一同出土的金银茶具及文化意义上分析,这些秘色瓷碗应该为茶具。以茶具为代表的瓷器烧造,其技术已为我国青瓷制造的最高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