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

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8 16:13: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1

我国新课改走了十几个年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适应国际发展和我国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改革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目标,这无疑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课程的实施,因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探求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新话题。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由于其课程性质是一门德育课程,肩负着党和国家公民教育的职能,不仅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过专家学者的商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基本确定为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上一次课改的三维目标的提出,再到本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它们之间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新课改只有不断深化,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前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一)内涵上的继承

所谓“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即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是两者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性

首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素养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从内在去培养学生具备的学科品质和社会发展必备品质,更关注是知识到素养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境中所需要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和必备素质;三维目标更多体现对学生的外在要求和期望;其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着手,这次课改的重要一点是教材的重新编排,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据来编排教材,不同于过去三维目标是从教材标准的角度出发,编写教材,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最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突出综合性,核心素养并不是不要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与三维目标相比,它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多元层面,更强调三者的统合,进一步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应该说核心素养的角度是更宏观和全面的。

三、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方面在内容上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朱明光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具体的概括,他认为从培养公民的角度从出发,对应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要素,就是要培养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有尊严的中国公民和有担当的中国公民。[3]基于此我想谈谈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情景体验中培养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主要是指对我国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追随,是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渠道,而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光靠简单的思想灌输是低效且无用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主动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真正的?W习才发生。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只有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参与课堂互动,才能激发思维,唤醒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给学生激发思维的情景或问题,高中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想法奇特的孩子,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情景或者问题,他们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事件,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在问题探究中培养理性精神

高中阶段是理性发展的高峰期,这时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精神得到发展。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其成为敢于批判的理性公民。思想政治内容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必须从实际问题中辨明思想,让学生经历由不疑到产生疑惑,从有疑到质疑,再从质疑到释疑这一系列过程,这时利用问题探究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三)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意识

篇2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装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脉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提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辨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发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针对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牲的教学,设置的情境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几年前人们就体会到“市长”与“市场”关系的微妙变化,如今,“看不见手”逼得市长也要“过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非过不可,市场是无情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市场也充满了魔力,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快速发展,当前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即开放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试问:(1)“看不见的手”为什么能逼市长“过关”?(2)“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映了市场经济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强化这三种意识?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主义、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总计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尽可能多一些创新机遇,二是要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地,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篇3

在初中教育阶段政治学科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师必须发挥政治学科知识内容对学生身心发展、思想道德、综合涵养等各个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政治教师需要密切结合素质教育的各项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政治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政治教学,往往是教师一人讲的局面。学生担心自己的答案不是正确答案而不敢回答,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害怕自己遭受到班级中其他同学的嘲笑,所以他们不愿回答,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质量。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变得不再愿意进行独立思考,表达能力也会随之不断下降。所以,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尊重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教师需要运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底蕴、宽阔的学习视角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面对难度逐增的课程内容,可能会无所适从,导致压力增大,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在教学“要‘鱼’还是要‘渔’”这一节课程时,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漫画《“鱼”和“渔”》,并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这组漫画说明了什么?如果把‘鱼’看做是知识,那么‘渔’是什么呢?”学生了解到教材中的“渔”指的是学习方法,教师再导入本课程内容。在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简单地谈谈自己在学习方法方面成功的体验、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分析、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举行一次比一比的学习比赛,学生可以利用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进行比赛,迅速地记一些词汇和数字,看谁记得准记得快。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会精准地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并深刻地理解不良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学习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于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的意识。教师运用简单的故事和游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学生也比较乐于参与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习涵养。

二、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能力

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所以,教师必须要经常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学科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充和丰富。政治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不可以忘记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智地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使班级中的学习氛围可以一直比较和谐。例如,教师在教学“敬人者人恒敬之”时,需要教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并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教学生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需要正确对待彼此间的差异,尊重同学。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尽可能的简练易懂,并饱含感情,启发性,可以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道德伦理。除此之外,政治教师还需要以自身作为道德的规范,以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来全面带动学生进行修身养性,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三、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走进了社会生活中的千家万户。先进的教学技术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优势。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知识的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生动直观性特点,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教育阶段的政治学科,实质上就是一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道德意识的综合学科。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政治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篇4

人文素养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基于对“人”的一种价值关怀而产生的精神,强调人本主义。人文素养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且基于这一需求通过多方面途径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得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旨在凸显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其能够形价值观,进一步全面发展。接受人文教育的大学生会在其本身形成一定的精神成果,这种精神成果不仅是学生内在的一种精神理念,在其言行举止中也会加以体现。因此,经过不断学习和锻造,人文素养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因此在思政教育这门高校覆盖范围最广的课程中,如何合理地融入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思政教育是一种计划性的培养活动,而人文素养的培育则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两者虽然具有区别,但是从最终目的上看都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素质。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文教育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而思政教育则以马列主义为主,涵盖道德教育、法律基础知识等,前者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的补充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进一步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在尊重人、关怀人的氛围中,以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1.轻视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对我国高校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促使学校形成民主氛围、思想氛围和文化氛围;其二,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升德育水平。但是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人文教育的轻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养对人才锻造的作用。在一些理工院校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许多人文学科被边缘化,师生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对一个高校学生的重要性,缺乏人文关怀与个性价值,在思政教育中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个性,学生只是接受各种知识的工具。

2.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被割裂。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往往没有紧密融合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许多高校将两种教育作为相对的学科,分为不同的领域来进行教学,人为地将两者分割开来。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容易形成偏差,思政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灌输,无法与人文、历史、艺术等内容相关联,形式与内容上都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人为地割裂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将无法实现应有的效果。

3.人文素养的培育流于形式化。我们正处于移动信息技术时代,科技至上的观念影响着许多高校的师生,将科学教育摆在最高的位置,容易使得高校教育出现功利化的趋势。当前人文教育也存在工具化与知识化的倾向,人文知识的输送是较为容易的,但是也因此忽视了人文素养锻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完善人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往往停留于表面,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忽视精神的培养。许多高校都开设人文素养相关的选修课,但是多以技能型的课程为主导,而对人的修养、道德等人文类课程却很少开设。

4.人文教育机制不健全。高校人文素养锻造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人文教育的主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人文素养的锻造可以进一步丰富其精神。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调整都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并且对人文教育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反馈体系不健全、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割裂、政治素质与人文教育融合性不强等。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锻造的途径

1.加强与重视人文素养的锻造。加强与重视人文教育,首先要坚持主体性的原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关怀学生的基础上来构建教学体系。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传输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人文素养锻造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层次性和针对性结合的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努力促使人文素养成为高校学生的内在基本素质结构。

2.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将人文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以人文素养中的“人本”价值来补充思政教育中的“集体”价值,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政教育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适得其反,而人文教育中史、哲、艺等范围广泛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补充思政教育在理论上的苍白。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生活的人文关怀问题来进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具体的人文素养问题,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对问题的阐释效果。

3.健全人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高校学生不仅应当学好专业知识,并且需要锻造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的修养,这些都有赖于合理的人文学科设置,当前高校虽然设置了一定的人文学科,但是流于形式化,重视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育的真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实质,逐渐内化为精神层次的素质。因此应当为高校学生创造一定的人文环境,优化人文学科的设置体系,有目的性的展开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篇5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体育课程实践中的堕距现象导致当前体育价值观旁落。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整体文化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构建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同部分文化不一致的变迁速度是造成社会整体文化错位、差距、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并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P1635)体育课程实践领域的文化堕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和考试文化的变迁,以及升学考试中体育学科权重、分数占比的失衡所导致的体育课程边缘化,导致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大行其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体育课程设计未能适应社会整体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导致体育在应然、当然和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和具体机制与之匹配,即在对体育宏观目标进行规划时,各种制度安排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二者缺一不可。就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规划而言,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学校体育目标锚定为青少年体育综合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两个方面;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意识培养、活动参与形式、体质健康状况、多方联动效应和体育活动保障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体系,试图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多方联动,实现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课程教学每周参与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五项目标。目标规划详尽、制度设计亦相对完善,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能够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青少年学生占比不到20%,能够达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普通学生凤毛麟角,可见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目标均未能完成,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目标缺位现象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目标难以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群体未能准确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未能养成坚持、协作、自律、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念,这是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难以发挥效用的深层原因。2.体育课程思政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如前所述,体育价值观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桎梏,如何突破当前体育课程中的文化堕距现象,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价值观,成为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体育课程思政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一要求在体育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利用体育课程“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领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各科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重拾阳刚之气、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素养提升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解构。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构建给出了明确的范畴: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详略取舍、分类细化,既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能够树立“健康第一、奋斗有我”的理念,又能够厚植顽强拼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情怀;既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又能够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文武双全”等深厚哲理。2.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简单地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学科课程育人、育体、育心渠道的过程。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双翼,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对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进行发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内容框架,成为当前落细落小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来说,体育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科领域的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法学、各种运动项目的教材文本,到理工科领域的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学科,我们既可以从不同运动项目的源起及发展历程中领略到民族文化差异和与种族歧视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认识到体育强国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也可以从体育史中看到中华民族体育振兴与崛起中许海峰、聂卫平等榜样的作用,从乒乓外交中领略体育之于国家的意义,从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中汲取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力量;还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项目的比较中领略民族文化之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精神风貌。从运动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看,学生参与实践是体育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运动对身心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兴奋和抑制等各种复杂情绪反复交织,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各种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形成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线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运动技能的动作方法、练习手段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本体感觉,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坚持”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进行深入思考,即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征对如何运用基础运动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技术风格,如何与队友协作形成多元化的战术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模式,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次,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即知道在不同运动情境下如何练习、运用和掌握动作技术,在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动作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真正从行为上认同体育的价值。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中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分析。体育价值观是学生个体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按照“接受—反思—价值概念化”的逻辑程序形成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态度和信仰,既涉及价值观与体育知识体系及其传授方法之间的联系,亦关涉到价值观如何在运动实践的组织及参与中生成。根据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体育学科课程目标可以据此划分为知识传承、技能实践和情意发展三类,前二者为显性目标,后者为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显性目标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表达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知识传承是教师选用合适的媒介对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传递的过程,这其中包含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水平等隐性目标的传承;技能实践是对体育学科领域各种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在内的实践认知,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揣摩思考达到体育习得的过程,这其中亦包含了坚持、拼搏、协作、自信等优秀品格的培育;情意发展则是指在体育知识传承和技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情感、品格和价值观,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及专项知识的接受、反应、重视、组织并形成最终体育品格及价值观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表达方式,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态度、接受程度、实践方式和思维水平,亦即体育价值观生成要求学生不仅对于教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和反思其中的规律、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为本体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够领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等隐性目标。2.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及实施方略。课程的组织及实施是将课程中的概念、通则、技能、价值等各种要素或成分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谐和,并将其付诸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累积作用的过程。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而言,是将体育知识、运动实践、情意发展、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要素的中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安排,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习者理解体育内涵、内化体育价值、促成行为改变的过程。教师组织时不仅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起点运动技能构建内容严谨、科学合理的层次,还需要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上贴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性,在注重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运动技能的迁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关联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以往体育课程改革中所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养,以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塑。这对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堕距所造成的体育价值观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从内容架构中重新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恰切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明晰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和形成机制,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中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篇6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课程思政的浪潮。在此背景下,仍有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缺乏重视,尤其在语文学科领域,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契合度低、学生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无法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所以,如何采取恰当的策略,让中职语文教学既能够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又能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达到语文学科的思政育人目的,是中职学校及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中职语文教师作为落实思政教育的重要主导者,应当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一方面,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同时,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善于利用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声音,阅读相关理论著作,加深对政治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合理的教学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精心选取的教材内容将直接影响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渗透能力,这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E]。对中职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多种途径:其一,要善用资源,通力合作,参加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比武、专题培训、向前辈取经等学习活动;其二,要加强对外学习交流,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为提升教学能力蓄力。以笔者所在的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为例,从实际情况来看,学校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的搭建、思政课程名师工作室的成立、语文思政教育的小组定期研讨等,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构建课内外结合的"思政大课堂”

(一)挖掘教材当中的思政素材

教材是所有一线教师进行教学与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中职语文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要以课文为蓝本,找准思政育人的着眼点,利用文本育人[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选择富有典型意义的思政教育材料。其中,我国传统文化就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一片沃土[4]。在教材中选择具有家国情怀的课文进行思政教学,如《岳阳楼记》?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长沙》等抒发忧国忧民情感、激扬爱国情怀的诗文。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弓I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世,如从孔子的身上感知其一生追求的“仁”,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中感悟藏在那份“悠然自得”背后的高洁心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拓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阅读材料,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渗透

课堂教学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授《我的母亲》—文时,教师通过讲解,带领学生分析得出老舍母亲勤俭诚实、热情好客的性格特质。这一内容与当代社会弘扬“好家风好风气”相契合,因此,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家风”主题讨论,让学生分角色朗诵课文并尝试续写后续故事。这样的形式不仅能让课堂气氛“活”起来,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融人、体会并有所收获。

(三)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在学生心中播下思政教育的种子,那么,适当的课外活动就是额外的养料,可让这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以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为例,德育工作本身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月一主题”班会、每学期的朗诵比赛、作文大赛、社团活动以及文明风采大赛等,都能成为中职语文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契机。与此同时,校外实习基地、社会调研、企业实习和志愿者活动等也可以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语文教师可以充分依托校内外各类平台,帮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以学校茶艺专业的学生为例,茶艺、礼仪和舞蹈是他们的必修课。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特别注意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内容。例如以《侍坐》中的“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为切人点,让学生承担校内的部分礼仪接待和茶艺会演等活动,真正体会社会生活中“礼”的运用,充分发挥了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三、加强学校思政教育机制建设与制度完善

实行思政教育,学校也应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证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中职学校在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同时,要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客观、冷静地从学生规范制订、教师队伍建设、宣传引领、教育激励、监督评价等多方面完善保障制度。同时,不断深人研究思政教育的思路和研究方法,设计出多维培养路径,加强机制建设,真正做到思政政治教育渗透到师生的言行举止。针对教师,要修订考核办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来激发教师思政育人的积极性。合理确定文化知识与思想教育评价的占比率,明确地把育人要求纳人评价体系中,促使教师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例如:语文课的考核要根据课程性质、授课内容、教学成效和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融合情况综合评价。要改变以往的一次性终结考核,要求语文教师把课堂提问、教学讨论以及平日观察纳人期末考核,还可以将思政内容纳入课堂、试卷和测评,全方位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贯彻到位。

【参考文献】

[1]窦冰.中职语文教学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17.

[2]张捷树.中职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6(11):10-11.

[3]高巍.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31-32.

篇7

**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市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并启动相关试点项目建设。学校积极响应,做好顶层设计,并扎实推进该项工作。

1.顶层设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国家和**市教育改革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逐步构建起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真正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化。

2.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改革

基于对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按照“抓好试点、稳步推进、逐渐展开”的工作思路与原则,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改革:首先,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与协同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全员育人共同体”。其次,紧抓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示范课建设。再次,聚集全校优质资源,开设“******”与“******”两门校级试点课程,推动思政选修课程与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深化改革;遴选“******”、“******”、“******”等25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试点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建设方案;还采取了“校内建设+在线引进”思路,共引进6门优质创新创业类课程、5门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

以上具体措施已然形成辐射效应,使得全校上下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上达成了共识,积极思考和探寻现实可行、育人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为接下来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全面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聚焦教学改革,深入落实“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

学校在及时总结前期先行先试、全面履行本科教学规范工作经验及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注重实效,渐次、协同、柔性推进”的工作思路与机制,并聚焦教学改革,将教学改革的整体化设计与长效机制建设作为深入落实“激励计划”的重点举措。

1.构建课内外联动机制

首先,在全校范围内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成长、学业进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工作,具体包括:主动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制定课程学习和个人学习计划,对考研、出国和就业的学生予以分类指导,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开展学习研究和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建立基于课程全覆盖的教学团队。各二级学院(部)在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和对教师进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组建覆盖所有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遵循合力育人理念与目标,结合学生特点与个性化需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并建立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2.深化课程教法改革

改革深处是课程,随着全校上下对激励计划认识的不断升华,学校不断完善以教学绩效为导向的激励分配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自主互助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鼓励采用启发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科研训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质。学校继续以“校级精品在线课程”立项为抓手,带动校内翻转课堂方法的推广与应用。

学校持续加大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试点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为引领,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过程性考核和评价,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上还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以及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考核,注重实效性。

3.推进教育教学成果培育

为深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并为下一届省部级、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推荐申报奠定扎实基础,学校启动了“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制定了“分类指导,分层遴选,重在培育,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共确定了27项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立项。

在培育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紧密结合国家和**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不断加强对教学成果的梳理、总结和凝练,立足于各学科发展,充分体现和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彰显了学校的鲜明特色亮点。

(三)优化培养体系,精准突破创新创业教育瓶颈

学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师资、学科竞赛等方面存在的具体瓶颈问题,进一步健全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健全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植根课堂,学校采取“校本建设+在线引进”思路,健全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本年度,学校共建成《******》、《******》、《******》等为代表的26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覆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及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注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相融合;引进创业基础、创业进阶、创业技能培训、实践与案例分析等四个课程模块10余门在线课程,并完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向面上辐射。

2.提升教师能力

为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必备内容;严格执行新进教师全员培训,针对刚进校的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经验问题,将青年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校院两级邀请各行各业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人士开设讲座,并鼓励中青年教师赴行业进行考察交流;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或实施专门化培训,开展新教学教法的研究和尝试。

3.强化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学校建立了以校级赛事为基础,以市级赛事为重点,以国家级赛事为引领的学科与专业技能竞赛的参赛和指导体系。学校近几年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此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1)抓重点。有选择的开展专业类重点学科竞赛,如******学院的******大赛、******学院的******竞赛等。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指导教师队伍越趋成熟,各项比赛成绩不断提升。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例,我校近三年成绩在全市各高校中名列前茅。

(2)创氛围。组织开展数学、物理、外语等基础学科的校内比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市教委主办的各项赛事,连续两年承办**市******大赛并获得圆满成功,申办**市大学生******设计竞赛。通过举办校内、市级的多项比赛,在整个校园营造起良好的创新氛围。

(3)广发动。大力组织学生参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比赛,通过这些比赛检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过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我校学生踊跃参与,参与人数、项目数在位居**同类高校前列,最后也获得可喜的成绩:荣获市级******奖,同时学校也获得优秀组织奖。

(四)依托专业认证,持续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一种以教育新质量观为指导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其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机制三个核心理念满足当代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了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法律以及环境等相融合的培养机制。

本学年,学校以******专业全面启动认证工作为契机,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证为基础、以成效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学校以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文件规范为抓手,在制度中从课程、专业、学院、学校四个层面明确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考核体系。具体包括:(1)在课程层面,通过学生、督导、同行、领导、自我评价等五个维度形成理论课程达成度、实验实习达成度、综合素质达成度等各类毕业要求达成度专项评价,保证每个具体教学环节实现相应毕业要求。(2)在专业层面,通过用人单位调查、校友追踪访谈、第三方专业调查等评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并根据反馈意见持续改进相应教学环节。(3)在学院层面,形成学院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并向教务处提交学院自评报告。(4)在学校层面,教务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各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审核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完成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与评估。

2.推行校院两级质量监控体系

篇8

目前国内对职业素质内涵的研究很多,基本集中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狭义的观点认为,职业素质构成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仅体现于人的内在精神层面;而广义的观点则认为,职业素质应该是由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共同来构成的。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认为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时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或者说是指大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1]。

1.2高职思政课程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职业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和舞台,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帮助学生在这一舞台上更好地展现自我、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在高职思政课程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高职思政课程功能和义务的体现。如前所述,职业素质构成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目前,高职教育中并没有专门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课、思政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及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思政课程作为高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其功能和义务主要是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史、国情的介绍,使学生学会运用的方法、立场及观点去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中本身就包含了职业素质的内容和要求。

在目前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其中包含着大量明确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如职业理想、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择业与创业等专题内容,也充斥着大量体现职业精神的先进人物案例,这些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确立职业态度为目的和依皈。因此可以说,高职思政课程本身就包含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功能和义务。第二,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提高高职思政课实效性的现实选择。教学实效性是高职思政教育永恒的追求。尽管针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入,但其效果却始终有待提高,教与学始终存在着错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与学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对话。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始终是就业和个人的发展问题,什么课程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就业,他们就对其加以重视。这可以从学生对待专业课和思政课的不同态度中得以证明。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这一现实需求,不去“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那么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将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因此,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提高高职思政教学实效性的需要。第三,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高职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教高16号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学一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3]。俞步松也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应急需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观,要从传统的“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实现从工具理性向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和谐共生的高职教育文化观念的发展[4]。这些金玉良言都一再证明了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而不是简单地传授技能。因此,高职思政课“在学生思想教育、人格培养、道德提升及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上所具有的学科基础专业、理论诠释透彻、人文气息浓郁、强调知行合一”[5]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成人成才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职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既然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功能和义务所在,也是提升其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选择,两者理应进行深度的融合与共通。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原因,高职思政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存在很多的障碍和问题。

2.1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思政课教育无论从教材还是内容上都与学生的专业距离较远,因而缺乏针对性。第一,从教材来看,目前高职思政课程所采用的三本教材都是国家统编教材,内容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同,并没有突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也不符合高职学生理论水平较低、畏难情绪明显的特点。第二,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虽然课程体系中包含了例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律以及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等相关内容,但从总体上来说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现实生活、未来职业的深度关切。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非常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完整性,力争做到面面俱到。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认为思政课空洞说教多,与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就业以及发展前途联系不大,从而对课程产生排斥甚至抗拒的心理。第三,从学生专业角度来说,职业素质培养与学生的专业密切联系,无论是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还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都具有非常鲜明的职业和专业特性,因而专业不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专业特点和要求出发培养其职业素质。但是目前高职思政课程在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内容的教学时,一般都是泛泛而谈,常常出现一本教案适用于所有专业的现象,而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强调他们在将来职业中所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也没有从行业特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完全无视专业与职业需求、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更让学生觉得思政课程与现实的脱节。

2.2教学过程缺乏连续性

由于学制和师资等原因,目前高职思政课程基本集中于大一阶段,大二、大三阶段则主要以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训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缺乏连续性的。众所周知,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当前的这种课程安排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之间基本处于断裂状态,学生在高职三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主要埋头于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丰富与训练,而缺乏思想道德、人文社会素质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职业素质概念的四个范畴中,职业技能有了长足进展,而其余三个方面却并没有能够与之共同提升,学生成了技术的容器,“职业素质”因此成了一句空话。

2.3学科之间缺乏统筹性

如前所述,职业素质包含了四个方面,其培养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专业、心理健康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各个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相互统筹。但目前各科教师之间基本没有对话,大家都只固守着自己的教学大纲,完成自己的教学安排。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各个环节都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例如在《基础》课绪论作业中,会安排学生做一个大学三年规划,与此同时在新生专业介绍中也会涉及大学三年的专业发展导航,而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也要求学生做一个将来的职业规划。这三个作业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和交叉性,以至于学生经常搞不明白,而且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再比如说,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在思政课、专业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各学科之间缺乏统筹性,从而导致大量教学内容重复,这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3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探索高职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提升高中思政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有效性,除了传统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重视社会实践等措施以外,还需要在目标设定、内容整合以及针对性、连续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3.1加强学科间沟通与统筹,明确思政课程角色定位

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都不可或缺,但所起到的作用却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专业技能和方法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侧重于在科学、全面分析社会、职业和自我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职业方向决策、行动方案制定,以及求职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及政策法规的把握;心理健康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以形成健康的职业心态,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思政课程则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因此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这个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各学科应打破过去的学科壁垒,加强对话与合作,统筹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浪费,以实现职业素质教学目标的和谐融通。

3.2思政教育目标和内容应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加强针对性

当前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是导致思政教育实效性难以突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破除传统的思政教师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做法,组建职业性的思政工作团队。这支队伍可以由面向某一学科大类的专职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共同组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必须深入相关企业,了解企业对本学科、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结合职业岗位分析和研究,确立符合本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以专题或模块的形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可采用本行业经典案例或先进人物事例,提升其吸引力。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先进的职业理念、远大的职业理想以及刻苦耐劳的职业道德情操,以拉近思政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只有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目标开展不同内容的思政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地实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

3.3思政教育必须由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发展,体现其连续性

如前的述,当前高职思政教育主要集中于大一阶段,导致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思政教育完全缺位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必须要改变这一传统,紧紧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这一主线,紧扣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根据高职三年不同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思政教育教学,以实现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具体来说,大一阶段,学生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主要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三观,同时配合新生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明确自己人生目标的大前提下完成大学三年规划;大二阶段,学生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强化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同时在专业学习中进一步感受职业道德、合作创新等职业素质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大三阶段,学生以实训、实习及求职为重心,因此需要加强其就业、择业与创业教育,尤其强调面试求职技巧的掌握,同时针对学生实习行业企业人才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其各方面的职业素养的形成。

考虑到目前思政课主要集中在大一阶段,对大二、大三学生的覆盖面不够广,因此思政教育教学的重点可以从课堂走向课外,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应该学会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基本是手机不离手。他们用手机聊天、看新闻,甚至记课堂笔记。可以说,相比较于书本、讲义,学生更乐于从网络上来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网络这一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这不仅受众面广,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地灵活机动。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账号,一些励志成才的小短文、求职面试的案例及视频录像,或者是一些著名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可以是当下热播的职场类节目的视频链接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余、工余时间利用手机学习职场知识,既摆脱了空洞乏味的说教,也很好地渗透了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又比如,可以通过建立群、微信群,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好的交流平台。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探讨社会热点事件,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针对生活中或就业实习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这种平等、友好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拉近了老师与同学间的距离,从而真正做到“亲其师、重其道”。

篇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3-0069-02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起着为公安工作提供方向指导、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撑的作用。做好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政治建警、思想育警、文化强警战略,可以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支持。目前,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来看,公安机关对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对从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又比较欠缺,造成了公安基层缺少高素质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承者与实践者的现象。有鉴于此,研究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出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具有较高层次的复合型公安人才,服务于公安实践的实际需要,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

培养高素质的公安思政人才也是深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需要。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专门研究,并加以解决。例如,如何进一步探索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总结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克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随意性,体现科学性?如何创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体现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整体性原则,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如何运用文化新形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进一步提高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等重大课题。这些问题对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同时也对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公安实践的现实需要。从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个教育和培养理念的问题。培养理念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方向与成就。下面是对当前公安教育中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理念的详细分析。

1.复合型人才

21世纪的公安思想政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应以培养复合型的公安人才为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融多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现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要求公安思政人才不仅具有宽广而厚重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结构和素质构成。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构成具有多重整合的特点,这种整合不是多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简单重叠,而是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形成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这种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学科内部的交叉知识,如政治伦理学、社会心理学、公安管理学等知识。复合型人才应当作为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

2.厚基础:融合多学科理论基础的知识结构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高层次的复合型公安人才,其学科理论基础宽广,涉及了哲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公安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的复杂的知识结构必然要求公安思政人才首先要博采众长,努力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也可以区分为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哲学、法学、心理学等知识领域:二是相关的公安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如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等公安学知识领域。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基础如此宽广,每一学科都深入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方案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融合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对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并加以整合,逐步形成具有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研究领域,形成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了自己学科的理论基础,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才有自己理论视野,具有公安特色。

3.强能力: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能力结构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能力培养。在人才的智能结构中,能力是核心,因为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具有能量,才能发挥其作用。具体说来,公安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各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新频率加快,要适应发展的社会需要和职业要求,必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合格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2)研究及创新能力

一个合格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还要掌握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及创新能力。

(3)调研及研判能力

调查研究方法是重要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中,有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总结,要求从业民警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总结材料、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研判工作方向和趋势的能力。

(4)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中,有大量的文字材料需要撰写,要求民警不仅具备基本的公安应用文写作技能,还要有撰写通知、简报、报告、讲话稿等对理论水平要求极高的文字写作能力。并且,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向公安民警,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个性: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着参谋、助手、管理、协调、服务等重要职能,其能力建设是整个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既有一定综合性,又有极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就是公安思政人才从业必备的思想政治工作职业素质,是公安思政人才的个性化教育。同时,公安思政人才的个性化教育也是特色教育。突出特色,就是要紧紧抓住“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公安思政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警务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培养新型的公安思政人才,必须从培养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加以重新构建。

在当前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作为核心,强化警察职业道德的培育与塑造,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警察自身的价值目标,实现警察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公安实践的需要,以提高公安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复合型公安人才。

5.善创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而,创新既是公安学发展的动力,又是现代公安思政人才的评价标志。不论是在人才的整体素质中,还是人才的智能结构中,它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在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公安思政人才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的勇气:第二要有创新或者创造性思维,要有善于分析的发散性思维方法:第三要有创新能力,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培养。就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来说,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形成创新能力,是公安思政人才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构成。

6.优素质: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

新世纪我国公安思政人才必须是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从本文的分析可知,新型公安思政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要会通哲学、公安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在能力结构上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调研及研判能力等多种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最后要在人才素质方面最终体现出来,成为公安人才培养的方向。公安思政人才素质的培育主要包括:忠诚意识的教育、宗旨意识的教育、警察意识的教育、职业素养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健康心理的教育等等。素质教育的功能就是“构筑精神支柱,催生精神动力,激励人才奋发有为”。这种功能就决定了它在整个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目标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在以知识和能力创新为标志的时代,公安思政人才的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对人才成长的动力、方向和保证作用,培养、激发公安民警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和战斗力”,这也是公安思想政治实践工作对公安思想政治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公安实践中,公安思政人才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高超的业务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而这些能力素养的具备,必然依赖于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贯彻。

综上所述,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理念可以表述为:厚基础、强能力、重个性、善创新、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教育思想理念当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基本的培养方式,从此意义上讲,教育思想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灵魂。只有在合理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服务于公安实践的现实需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荆惠民主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作指示 讲话[EB/OL]. .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Paths of Integrating“China Dream”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Peng,Wu Zhisheng

篇11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力强调,高校教师务必要把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用好,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达成协同效应[1-2]。2020年5月,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专注的是专业知识的内容传授,而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思政元素育人的作用[3-4]。在目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重设口腔医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入思政育人目标,完成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已成为口腔医学课堂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5-6]。本文以《口腔生物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如何融入课堂教学,以及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意义。

1修订教学大纲,重塑教学目标

《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7]。以往很多高校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围绕专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来制定的,一般会忽视思政育人目标,在专业课与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育人环节,设置育人目标,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育人目标三者有机融合,合理设置,形成有机的育人体系[8],将育人的思政内容有机的整合进课堂教学环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及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口腔医学人才是口腔医学的培养目标,在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各级目标与育人目标一致,把育人目标细化的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章节中,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中,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实施。如《口腔生物学》中口腔生态系部分章节内容,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口腔生态系概念及组成,熟悉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了解口腔微生物与宿主的作用;能力目标则通过对生态系宏观和微观的认识,培养学生从多维度多视角的去认知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育人目标则通过联系生态失衡造成的影响,倡导绿色生态平衡理念。

2打造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入思政育人元素

2.1改进策略,拓展路径与方法。高校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拓展思政融入课程建设中的方法及路径,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9-10]。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课堂教学育人体系[11-12]。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广的进入课堂,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在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之下,借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巧妙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其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改进的。2.2创新组织形式,协同课程思政育人。随着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都在改革的如火如荼,借此教学模式改革之际,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育人功能的同向同行,切实体现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13-14]。如今很多高校教师也都在努力探索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现在的高校课堂教学离不开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课程模式也是丰富多样,如精品资源共享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将优秀的网络课程及网络短视频教学合理融入课堂教学;增加教学软件的辅助实现智慧课堂的教学,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增加研讨课及考察课的教学比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2.3设定过程思路,规范课堂流程。在常规课堂教学流程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教学流程,通过旧知引入回顾知识,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新知传授指导教学,结合应用巩固练习,知识归纳完成总结,课后思考拓展运用。建立规范化课堂教学体系,在规范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挖掘和提炼思政育人元素,逐渐形成完善的思政元素资料库,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凝练形成规范的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育人元素及课程融入点,使规范的课堂教学体系及育人元素体系的有机双重融合统一,并通过完善配套建设形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而推动课程思政的引领和示范作用[15-16]。2.4深入挖掘剖析,精准提炼育人元素。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细致梳理课堂内容,深入挖掘并提炼思政育人元素,将思政育人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既可提高专业课教师把握课程思政的能力,又可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从知识点挖掘素材,可以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以对科学问题的反思分析和经验教训,可以是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也可以是学科发展历程、著名人物的故事、教师个人经历等等,都可以成为思政元素挖掘切入点。例如《口腔生物学》绪论引入中,我们可以通过口腔科医生的工作状态导入。再如《口腔生物学》微生物学部分,在讲到口腔细菌中的致龋菌时,口腔链球菌是必讲的细菌,其是唾液中的优势菌群,也是在龋齿形成过程中的主要菌群之一,是重点讲述内容。因为此处涉及的细菌较多,各类细菌的作用又不尽相同,学生学习记忆难度较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提升学生科学钻研的浓厚兴趣,本人便结合自身主持的口腔链球菌的国自然基金项目,从科研选题到项目立项,到创新发现等环节过程中凝聚的点点滴滴,通过切身体会与学生探讨科研背后的故事。

3考核与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3.1思政育人目标纳入过程性考核。考核是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对教学成效的判断,对教学各环节起着有益的促进,以往期末考核以终结性考核为主,根据目前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过程性评价有机融合是形成性考核的必然要求。将思政教育的考核目标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相统一,实现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课程形成性评价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反馈教师教学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效果,对于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对学生理论素养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次方面的综合考评体系,以达到口腔医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的标准是必要的。在设计过程考核时,可以将育人元素设计成有一定深度的考核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课堂思政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17-18]。例如,口腔微生物一章内容包括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牙菌斑及其生物膜、口腔正常菌丛、口腔生物膜疾病与微生物关系,通过本章内容学习,应了解口腔生态系影响因素,掌握牙菌斑生物膜概念,了解牙菌斑生物膜的结构及组成,了解生态平衡对维持口腔健康的作用,熟悉常见口腔微生物,了解不同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此部分考核内容除常规考核外,可以通过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开展调研、小组讨论、总结汇报的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结合上述基础知识组织学生查阅口腔生态学、口腔致病菌等相关资料,参与到临床专业教师开展的口腔流行性疾病调查,组织学生通过PBL分组讨论口腔微生物在龋齿形成中的作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等。3.2增加学习渠道,构建多样化过程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专业课或基础课课程性质不同,积极探索开拓多渠道多方式学习途径,利用相关网络课程资源,开展PBL小组讨论等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将期末理论试卷考核、实验考核、网络课程考核、实习调研、总结汇报、平时(PBL等讨论)考核等相结合,分别按照不同比值权重相加,全方位衡量学生学习效果。例如,我们在《口腔生物学》课程考核中,增加了过程性评价的不同环节。参与小组讨论项目占10%,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测评得出此项分值;观看老师指定的网络课程占10%,通过学习通可以实时查看学生观看进度;参加实习调研占10%等,增加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而多方位多层次评价学生。

篇12

(一)主观不认同,存在不安全感

首先,职业角色认同感低。在高校中,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枯燥难懂,无论怎么改革学生也难以喜欢,教师的社会地位也难以提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其职业角色认同感非常低。

其次,懒于改变惯性。人们都习惯自己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惯性而产生惰性,从而阻碍变革。教师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经验等,甚至不用备课也能对上课方式、方法和内容驾轻就熟,这使其觉得轻松和愉快,有这样的捷径可走,在人的惰性的支配下,教师就会抵制课程改革,而停留在自己原有的“舒适地带”。

最后,信心缺乏导致无安全感。人们面对新生事物时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不安全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改的不安全感来自于人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恐惧,不清楚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课程体系中能得到什么,而会更加担心失去即得利益,因此也会参与课改但由于心态问题而表现出表面积极而实际消极的状态。

(二)客观上能力不足

开展课程改革,就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知识的储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是政治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上好思政课,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专业素养要求其实比一般教师要高。但是,有不少思政课教师是从学校党政机关和相近专业抽调出来的富余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难以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改革任务。

(三)高校政策支持不够,缺乏资金

学校为了响应上级政策,开展课程改革,只是要求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却没有在政策上真正给予支持。教师要进行改革,打破常规,就要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如课程研究的确要花费金钱:如材料、顾问、合作、印刷、装备、参加会议、调研等都需要资金。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教师无法真正进行课程改革。

(四)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少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改革,首先教师要进行学习,自我提高。但是,很多高校认为这门课,不能马上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即使参与培训进修,时间也较短。从整体上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提高,还是投入不足、激励不足、力度也不够。

二、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学习是提高技能和境界的过程。思政课是内容磅礴的一门课,在研究上除了讲“专”和“深”之外,讲课的内容还要力求丰富,讲“博”和“广”。除了要研究经典的著作之外,还要涉猎各类学科和知识,随时关注时事政治和重大事件,保障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透彻性。同时,还要注意围绕课程内容精心搜集资料,结合理论精心运用资料,运用资料来恰当地解释理论,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到“以理服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研究与比较确定哪些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增强竞争能力。高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教学比赛活动,符合条件的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大胆的参与。通过参加比赛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也能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不断改善教师的职称和知识结构,使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能够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要求。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想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使思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就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高校的实际,在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学历进修和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通过脱产、半脱产、在职等形式进修完成学业,提升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二是开展社会实践,并逐渐形成制度,要创造条件让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三是开展校内培训,各院校应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如定期组织备课会和研讨会,促使思政课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同时还可以聘请重点大学的思政课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指导科研工作。四是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对于一些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大胆起用、重点培养,使他们的业务素质“更上一层楼”,改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人才“断层”的局面。

篇13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最早源于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的实验教学法研究,按照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把学习者分为浅层加工者和深层加工者,即对应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知识的延续与螺旋递进;强调学以致用的灵活学习;强调探讨式的合作学习;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充分通过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职业认同、专业收获及情感浸润,从而符合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研究,旨在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专业课程特色,将数字化课程建设回归到本源,助力学生深度学习。近来来,通过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服装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个性化校本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亟待开发;(2)现有的教学资源没有统一规划,建设成果缺乏特色,无法推广;(3)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获取缺乏便捷性;(4)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中极少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课程资源缺乏交互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手机终端的便捷性与推广未能体现;(6)数字资源的内容扩展性不够,无法满足学生的深度学习及品质课堂的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更无法实现项目化的教改思路。显然,目前的服装课程的资源配置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此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理性看待数字化资源发展与共享现状,是促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思路

以我校“手工印染”课程为例,本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主要从课程所归属或服务的学科和专业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课程的顶层设计——链路设计——细节设计层层规划建设,融入教学资源+思政资源的形式,开展数字化课程建设,从而进一步解决传统手工印染技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1顶层设计——思课程设计之妙,构建完善的思政嵌入式教学平台资源

数字化思政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首先要从顶层框架设计出发,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视角梳理专业学习与资源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教法及课程标准,将课程进行重组,划分项目化课程思政模块,梳理各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层层分解学生成长需求,依据顶层框架设计规划数字化课程建设。依据课程所归属的学科和专业,从课程模块划分,课程建设思路,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等方面体现顶层设计的特色,以顶层设计框架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构建课程思政平台资源库的框架。我校“手工印染”课程,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课程主线贯穿始终,重新整合划分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懂设计、精技术、善创新”的核心能力为目标,采用“分段推进”的教学思路将整体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前后之间层层推进,难度螺旋提升,各模块中按照产品开发程序划分教学子项目。从面料改造的单纯印染工艺体验,提升到以服饰品设计制作为目的产品化教学,学生充分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从认知层面认同——感情层面内化——行为方面转变,实现学生的体验感知、情感浸润、以文化人,强调对学生及学科的人文关怀及深度学习。而思政嵌入的课程资源平台,则是以此框架为基础,丰富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各种教学资源,将手工印染名师、地方特色染坊、校本特资源等融入专题模块中,在数字化平台资源建设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更加广泛而高效地传播非遗扎染文化。

2.2链路设计——思课程设计之拓,构建手机端公众号资源平台

课程链路设计即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之下,链接好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校内教学开发与校外辐射教学、教学人员教学与专业人员引领,思政教研挖掘与支部党建引领,充分开发手机端的资源操作及公众号资源平台。例如本课程团队教师在课程平台资源库中拍摄了一系列的手工印染项目作品制作视频,从课程平台资源中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拓展到课后的社会实践,形成“宣传+学习”的公众号平台资源,从而建成效果良好的课程生态系统,学生通过手机端同样可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资讯,充分激发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会邀请一些手工印染的非遗大师,手工印染名师、企业技能大师走进课堂,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扩充平台资源的内容。最后将课程思政挖掘与支部党建引领融合,让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既有职业认同,又有情感浸润,达到以文化人的学习效果。

2.3细节设计——思教学设计之巧,构建特色体验馆及课程空间站

细节设计即在顶层设计和链路设计的引领下,深挖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建设思政嵌入式教学资源库、打磨思政元素、开发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增值性评价体系,从而关注学生的得艰励同,即得到学习成效、艰苦学习过程、激励学习动力、获得学习认同。(1)深挖教学模式,贯穿平台资源建设“手工印染”课程以扎染服饰品的创作流程为线,以任务和项目为逻辑纽带,按照CDIO教育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全流程划分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融入于课程平台建设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兼顾不同层次及学生个体需求,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匠心精神的形成。(2)提炼思政元素,融入平台资源例如在专题项目中,文化衫定制(成衣扎染)项目中,项目以“冬奥会文化衫设计”及“江海文化地域文化衫设计”为主题,从项目文化载体,项目主题、创作元素、构思创意来渗透思政教育,植入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串联手工扎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作品创作。在平台资源中,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资源库的现有资源,技法学生的深度创作,从作品转化为产品,融入双创理念。(3)展示文化底蕴,数字VR博物馆建设我们的数字化课程建设中,除了思政嵌入教学平台的建设,同时还开发了数字VR博物馆结合课程框架中的溯源篇—传承篇—立新篇,制作手工印染VR博物馆,展现手工印染的传承与创新。(4)开发特色课程资源,课程学习空间站建设基于专业素养及岗位职业,结合CDIO的教学模式,采用闯关挑战的方式,开发课程学习空间站,例如在学习“扎染叠扎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叠扎法的作品制作,而是采用倒推挑战的方式从市场产品及成品推导作品所用的方法、工具及配色图案设计等,通过层层闯关,充分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结合“三教改革”,思考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教学模式,融入数字化课程建设中,让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真正能够辅助课堂,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感。(5)深度评价增值性,提升高阶思维结合量化考核、质化考核及感性维度的评价方式,从课前、课中、课后平台数据分析,形成多维度、过程式、立体化的增值性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空间,利用大数据分析、人机交互等技术通过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境、感知学习状态,并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包括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学生学习资源的智能化选择和推送等关涉学生个体的学习信息。通过“审美表现能力、技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展示表现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及时跟进课程的更新、优化,给予评估与调整,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阶段认知不足,形成符合学生本人起点的动态评价标准,克服了过去静态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出问题,收获自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