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工业物流

现代工业物流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8 17:47: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工业物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工业物流

篇1

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他们并不在产品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仅是第三方,但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产品供应链。 因此,其提供的服务范围很广:它可以简单到只是帮助客户安排一批货物的运输,也可以复杂到设计、实施和运作一个公司的整个分销和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有时也被称为“承包物流”、“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和其它的一些称谓。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典型的运输或其它供应链服务公司的关键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最大附加值是基于信息和知识,而不是靠提供低价的一般。例如,我们并不把一个纯粹的汽车运输公司称为第三方物流公司。

篇2

1 物流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现代物流业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兴起的新兴行业。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

泉”。现代物流业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传统的运输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

2 物流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物流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它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美国的物流总成本为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6%.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成本,虽因国家不同而忽略有出入,但一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1%―14%。现在尚无确切数字来说明目前我国的物流总成本究竟有多少,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但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是,我们在运输和物流的各个环节,有待提高效率,进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从原料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最后到用户的物流供应链中还有大量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和积压,同发达的国家相比,比例肯定比较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我们能在物流合理化方面进行改进,降低物流总消耗,对经济的贡献将是非常客观的,所以现代物流被称为创造价值的“第三利润源”。

3 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现代物流与公路货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物流涵盖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有关商品空间转移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空间转移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很多许多行业,如运输、仓储、流通、金融、信息服务等。公路货物运输是商品实现空间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依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各种公路运输工具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的服务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物流活动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需要利用和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来进行。而公路运输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活动最为基础且最为繁多的服务活动,因为大量的物流都必须依托公路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的公路运输设施和良好、高效的公路运输服务,是物流活动开展以及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好的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物流活动就无法进行。

4 公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物流行业的出现实际上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许多物流企业都是从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演变而来的。如马士基等国际知名的大型运输企业,依托其规模庞大的客户资源和运输网络,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通过物流服务的创新,提升其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所有大型国际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和主要利润来源,并在企业的组织框架下形成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目前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国外的物流企业来华开办的分公司;二是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三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重组等途径转变形成的,如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等。这类物流企业数量较多,比例较大。可见,运输企业通过自身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服务范围的扩大、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实现从传统公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升级和发展。

5 公路货运企业进入现代物流领域的途径

(1)公路货运企业依托客户资源及其需求提供物流服务产品,而逐步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在计划经济时代,公路货运企业只需要简单地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包括制造企业、零售和批发企业以及其他服务企业,对商品物流活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公路货运企业只是简单地从事运送商品的服务,可能就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并在竞争中失去客户和市场。因此,公路货运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的提升,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2)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内部业务整合、服务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而进入物流服务领域。成为物流企业。

(3)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以及联盟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进入物流服务领域。一些运输企业在规模扩张、提高竞争能力的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利用资本手段收购、兼并物流企业,或者加盟物流企业以及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达到迅速获得物流服务资源、形成服务能力、进入新市场的目的。

总之,公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等方式,实现向现代物流的升级和发展。

6 以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公路货运企业的发展能力

目前,公路货运行业的自身优势仍集中在运输设施和整体运力方面,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强,,散、小、弱特征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运输行业缺少产业组织,还有为数不少的运输从业者是个体户,能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竞争的大型龙头企业还很少。二是行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公路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三是缺乏支持行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能力。如人力资源,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交通运输业的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四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比较重视车辆、装载等运输和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现代化,而对运输的管理技术、组织技术、服务流程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及技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交通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不高和发展能力的不足。是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不仅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而且也难以应对曰益开放、全球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挑战。公路运输行业这些瓶颈问题,已经使得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公路运输要加快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提升运力、增加投入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寻求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方式,以实现传统公路货运行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和升级,是公路运输行业加快转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引入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运行方式、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推动传统公路货运运企业的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创造新的运输和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化企业,以带动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加快发展。

篇3

1物流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现代物流业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兴起的新兴行业。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

泉”。现代物流业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传统的运输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

2物流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物流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它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美国的物流总成本为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6%.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成本,虽因国家不同而忽略有出入,但一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1%—14%。现在尚无确切数字来说明目前我国的物流总成本究竟有多少,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但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是,我们在运输和物流的各个环节,有待提高效率,进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从原料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最后到用户的物流供应链中还有大量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和积压,同发达的国家相比,比例肯定比较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我们能在物流合理化方面进行改进,降低物流总消耗,对经济的贡献将是非常客观的,所以现代物流被称为创造价值的“第三利润源”。

3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现代物流与公路货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物流涵盖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有关商品空间转移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空间转移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很多许多行业,如运输、仓储、流通、金融、信息服务等。公路货物运输是商品实现空间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依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各种公路运输工具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的服务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物流活动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需要利用和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来进行。而公路运输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活动最为基础且最为繁多的服务活动,因为大量的物流都必须依托公路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的公路运输设施和良好、高效的公路运输服务,是物流活动开展以及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好的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物流活动就无法进行。

4公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物流行业的出现实际上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许多物流企业都是从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演变而来的。如马士基等国际知名的大型运输企业,依托其规模庞大的客户资源和运输网络,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通过物流服务的创新,提升其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所有大型国际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和主要利润来源,并在企业的组织框架下形成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目前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国外的物流企业来华开办的分公司;二是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三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重组等途径转变形成的,如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等。这类物流企业数量较多,比例较大。可见,运输企业通过自身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服务范围的扩大、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实现从传统公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升级和发展。

5公路货运企业进入现代物流领域的途径

(1)公路货运企业依托客户资源及其需求提供物流服务产品,而逐步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在计划经济时代,公路货运企业只需要简单地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包括制造企业、零售和批发企业以及其他服务企业,对商品物流活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公路货运企业只是简单地从事运送商品的服务,可能就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并在竞争中失去客户和市场。因此,公路货运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的提升,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2)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内部业务整合、服务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而进入物流服务领域。成为物流企业。

(3)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以及联盟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进入物流服务领域。一些运输企业在规模扩张、提高竞争能力的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利用资本手段收购、兼并物流企业,或者加盟物流企业以及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达到迅速获得物流服务资源、形成服务能力、进入新市场的目的。

总之,公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等方式,实现向现代物流的升级和发展。

6以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公路货运企业的发展能力

目前,公路货运行业的自身优势仍集中在运输设施和整体运力方面,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强,,散、小、弱特征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运输行业缺少产业组织,还有为数不少的运输从业者是个体户,能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竞争的大型龙头企业还很少。二是行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公路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三是缺乏支持行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能力。如人力资源,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交通运输业的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四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比较重视车辆、装载等运输和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现代化,而对运输的管理技术、组织技术、服务流程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及技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交通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不高和发展能力的不足。是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不仅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而且也难以应对曰益开放、全球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挑战。公路运输行业这些瓶颈问题,已经使得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公路运输要加快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提升运力、增加投入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寻求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方式,以实现传统公路货运行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和升级,是公路运输行业加快转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引入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运行方式、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推动传统公路货运运企业的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创造新的运输和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化企业,以带动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加快发展。

篇4

一、运输业与物流业的关系

1.运输业是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没有运输业的高效运转,社会产品在社会上与企业中的流通就不可能畅通,物流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体现,在现代大流通环境中,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物流条件和效果,这就要求运输业必须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适应物流业发展的要求。

2.公路运输承担物流主力的优越性日益显现。随着汽车运输的普及,大范围的“门到门”位移服务就由公路的高度可通达特性而变成可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水平的提高,用户对运输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门到门”之外又出现了“货架到货架”和“桌面到桌面”的运输需求,这都必须由汽车运输来完成。

3.物流业的发展带动运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由于现代物流业要求具有更加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要求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必将促使承担物流主体的交通运输企业向高效、专业化物流运输方向发展。

4.参与现代物流业可提升道路运输业的整体效益和社会形象。由于物流业已演变成为当代经济生活中的“第三利润源泉”,可提供物流供应一体化过程中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又称中间商)提供的服务。除单纯的运输之外,还可进行如货物的检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为运输企业向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对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分析

1.物流服务的需求趋势。(1)物流的发展及潜在市场。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空间激烈。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正在从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生产领域。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新领域。(2)人民生活在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带来的消费中急剧变化。巨大的商机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商品供应渠道变化,流通环节减少,增加了对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3)客户服务需求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和配送的多样性,要求运输企业不仅要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础服务,还要能够提供相关的物流增值服务。(4)制造业和零售业对专业物流服务的要求。总体而言,物流管理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是新概念,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使各单位形成部门自给自足的格局,同时也使物流市场呈现封闭状态。这是导致目前我国国内企业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随着市场的完善,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专业化运作的发展,这种状态必将改变,也正在改变。

2.公路运输的提供能力。(1)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能力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应该说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运输专业化程度和运输效率不高,没有形成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社会性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少,缺乏合理规划。(2)物流服务开始起步,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近年来,一些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较大型的公路运输企业已有较强的物流意识和提供一定程度的物流服务。许多海运公司、航运公司也都在把业务向内陆物流服务扩展。但从总体发展水平上看,我国物流服务业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中国公路运输企业、物流服务企业面临的共同的竞争对手是有实力的经验的外国公司。由于我们自己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很难为物流服务需求旺盛的企业,特别是为那些在我国的跨国公司提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因此,近年来不少外国资本看好我国的物流服务业。一些外商通过兴办中外合资运输企业,积极在我国发展物流服务业。

三、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几点建议

面对公路运输业在物流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差距,为加速公路运输业向物流的发展和融合,有以下建议:

1.运输企业要提高服务意识,同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对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的问题。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融合和转化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

2.促使物流服务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促进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形成和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TPL,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物流服务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中,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专业公司把有相似需求的客户的服务聚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取得规模效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3.适当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物流服务企业,是公路运输企业尽快掌握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有效途径。

第一,运输企业发展物流,目前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紧缺,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是目前解决资金缺乏、进行车辆更新,引进新的技术,建立必要的物流设施,发展物流服务的一个有效途径。第二,合资经营,一方面是解决发展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第三,我们还必须明确的是,合资对我方来说,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出让部分市场。换取我们不懂的技术、管理,引进我们需要的发展资金的,因此,我们必须有选择地发展合资企业,并认真地去学、认真地去做,使它真正成为我们较快掌握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途径。

四、结束语

面对物流的新课题,公路运输业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改革是一场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一方面,运输企业要抓住机遇努力向现代物流融合,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包括利用客户和其他行业现有的设施和设备,注重在调整、重组中发展物流。这样下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公路运输业的现代化进程,在向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中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篇5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44-02

现代企业竞争的手段,除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最有效的就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开展现代物流,降低物流费用,被看成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被西方管理学家称作是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黑大陆”和“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方式,而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业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企业经营敏捷性的重要物质保障,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施工物质资源管理概念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所需的各种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物资是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其次,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物资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敏捷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从思想观念上看,落后于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般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尚未能与物流市场有效接轨,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对第三方物流有抗拒心理。

2.2 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配套设施薄弱

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即使是有一些资源共享化举措,也是流于形式,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2.3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宁愿物资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地位次要,收入偏低也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3 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近些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在国家投入不断增长、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的有利条件下,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扩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鉴于对物流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是非常适合于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物资资源管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施工业的物资流动确定性很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建筑设计完成后,物资数量种类就基本确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时间也基本确定了。

(2)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产品的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

(3)建筑安装工程用的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供应链。

(4)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物资数量大,质量多,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合理运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加速材料资金周转。

(5)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大,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

(6)建筑工程现已有很多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可进一步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

现代企业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建筑企业同样也应融入这种大环境中,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长期稳定地形成供应链关系,即:供应商营运商建筑企业仓库建筑项目销售商客户,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随着建筑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为建筑施工企业运用物流理论进行物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 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 从宏观战略上采取的措施

4.1.1 加强价值工程研究应用

在施工企业自身权限范围,以及合理的变更设计下,加强价值工程实践,删除冗余功能,减少材料无谓支出和浪费,同时研究新型经济实用性材料代替的可行性。

4.1.2 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4.1.3 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4.2 从微观战术上进行的考虑

4.2.1 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1)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

(2)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物资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二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3)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物资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4.2.2 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

(1)科学定位。物资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物资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节省物资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2)科学管理。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3)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物资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物资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4.2.3 构建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

根据建筑市场的需要,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普遍实行“集团母、子(分)公司项目施工作业队”的运行模式,与之相适应,企业的物资体系应由过去的企业各级机构层层设置物资管理机构和施工现场层层设立材料厂、库变为三级管理机构,即决策、监督、管理层(母、子/分公司物管部门)采购供应层(各项目部物管部门)耗物层(各施工队)。

4.2.4 构建物资管理现代化的监控体系

(1)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而所限,只有依赖于信息机构和自身的阅历对审核事项做出判断,从经济内容上看,不再限于原始凭证的完备及形式上,更应转移到数量和价格的真实性。

(2)全员参与监督。物资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物资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5 结束语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社会,物流的概念被炒作的十分热门,但这不仅仅是一种炒作,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确实是有相当的科学基础和成熟的技术,也不乏成功的例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建筑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物资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必须是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确定新的物资管理思想,建立高效的物资管理组织机构和供应体系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施工企业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必要而重要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首先。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理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也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次,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兴服务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国际上,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再次,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现阶段保持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经过近几年来年的发展,临清经济实现了较大跨越,工业立市、商贸兴市、科教强市、农业支撑、城市带动”方针的指导下,已经步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加速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成为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市位于两省交界处。东接沿海开放前沿,北连京津都市圈,南望中原腹地,重要门户。今年聊城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宋远方书记提出聊城要立足区位优势,成为产品和服务业西进占领中西部市场、中西部能源向东进入桥头堡,这种优势在临清有较为集中的体现,加之邢临高高速、德商高速、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315省道拓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市的区位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同时,市可借力中原经济区大物流业发展格局,实现自我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要“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而“大市场、大流通”不仅要依托具有优势地位的粮食、煤炭、钢铁等重要原材料和商品,更重要的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只要我市融入这个流通体系,就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二)产业优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品、铜加工、棉纺织、轴承、汽车及工程机械、特钢及钢铁加工、农机制造、食品及医药等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88家。中冶银河、三和纺织、奥博特、德能生物、彩虹电力等多家骨干企业年货物的吞吐量达800多万吨,运力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商贸流通业不断繁荣。按照“大商贸、大流通”格局要求,狠抓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了烟店轴承市场等一批在周边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烟店商贸物流园区被评为省首批重点服务业园区。烟店轴承市场经营业户3200多家,年贸易额在40亿元以上。同时,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现代流通业态,上海华联、济南银座、聊城百大等企业纷纷在临清开设分店。市场的大发展带动了商品的大流通,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三、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市物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总体看来。具体表现在

(一)骨干企业迅速发展。近年来。通过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实现了较快发展,经成为我市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如千千佳物流公司现拥有各类营运货车160部,从业人员640余人,吨位2300吨,大型停车场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多功能仓储面积1079平方米,配备了货物分拣、车辆快修等设备。临清通达物流公司,着力改造提升装备水平,现有120余部大型货物运输车辆,全部装备了gp卫星定位系统,公司多项业务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初步具备了集约化物流经营的专业水准。

(二)货运量不断加大。完成货运量38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5%和16%

(三)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东至等地市,专线运输能够覆盖等发达省市和中心城市。

但同时市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物流企业发展多存在自发性,一是物流体系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滞后。全市物流产业发展缺少统一有效的科学规划。难以承担大型物流运输业务,也不能实现运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既没有建立健全起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物流园区这一发展平台。

由于车辆“外挂”现象严重,二是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市大型货运

市营业性载货汽车为7536辆,车辆极少。目前。而小型三轮汽车和轮式拖拉机达到6318辆,占总量的83.8%总体运力也不大,仅为7871吨。过多的小型货车多也增加了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经营结构不合理。市内除千千佳、通达物流等骨干企业外,其余运输企业大都存在整体经营方式、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方式和内容有限,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比较脆弱,传统物流业仍占较大比重等问题。

市有货运战场及各类配货站共计200余家,三是道路货运站场还须进一步整顿。据调查。无证经营或超许可范围经营现象严重,规范的运输企业往往竞争不过价高、质劣的黑物流,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运营市场秩序。

并能从战略高度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企业家;缺少行之有效的物流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物流信息技术尚未广泛地应用到行业中,四是人才和信息化工作不足。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落后且未形成网络。

四、下一步我市物流业发展重点

(一)立足优势。市区北部靠近邢临高高速、京九铁路两侧,建设轻工、纺织专业物流及仓储园区;市区部及京九铁路东侧,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市区南部南外环路北侧,建设农贸、农资产品配送物流园区。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我市烟店轴承专业市场被评为省级服务园区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烟店轴承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围绕轴承市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建成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轴承产品会展中心和交易大厅,不断更新市场经营理念,优化市场经营环境,规范交易行为,增强市场的吸引带动能力。

篇7

公路运输由于具有灵活、快捷、“门到门”的优势,是物资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输送带”。我国人世后,公路运输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调整行业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尽早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物流化经营是传统公路运输企业摆脱困难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和它带给公路运输业的巨大变革与进步,引起国内公路运输界的密切关注。对现代物流的研究与实践已在我国兴起,特别是作为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点,已为许多的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看好,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构架等方面纷纷进行调整,以期抢占物流服务市场的先机,大有一哄而上之势。

国内公路运输业目前的现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格局己被完全打破,多种经济成分参入市场竞争。公路货运市场处于非均衡的无序竞争状态,运输的无组织、无系统性明显,效率低下。在我国加人WTO的形势下,政府有关部门对交通行业在我国人世后的发展前景十分关注,不少专家认为,人世后交通运输尤其是公路运输前景看好,但国内现有公路运输企业将面临外资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形势不容乐观。

1999年3月,中国仓储协会委托某咨询机构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一次典型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调查对象主要是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行业的4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发现工业企业已由过去对单纯仓储、运输的简单需求,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包括仓储运输在内的综合物流的需求;由过去对“大而全”、“小而全”、自办物流的追求与认可,开始逐步发展到寻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调查表明,企业的物流全部由企业自理的约占26%,全部委托第三方的占52%。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商,其中又有75%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公司,21.9%的企业选择纯运输企业,3.1%企业选择纯仓储公司。

篇8

内蒙古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实现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提高内蒙古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改善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城市的物流设施系统规划还会促进城市功能的改善,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传统电力物资供应企业必须加快现代物流经营模式与经营业务再造的步伐,为内蒙古现代

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从电力体制改革和行业供应链调整来看

随着全球性的电力行业的放开管制和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将被分割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将分化,由于供应链组合的灵活性提高等原因,许多新进入电力行业的企业开发出新的特殊价值链划分,将新的服务独立于原有的电力行业业务,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这些业务可能是专门为电力行业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服务、客户管理服务、交易管理服务、合同管理服务以及新的能源销售方式等等。被打破的供应链将向价值网模式发展,在这种模式下,行业内企业的行为围绕着如何创造服务和价值组织自己的活动,整个行业系统也将更加稳定安全。

(三)从市场的需要来看

电力是企业的第一能源,因此,电力设施的投入是用电企业不可缺少的。电力设施品种千差万别,技术含量高,要求安全可靠性高。由于电力设施生产厂家成千上万,供应渠道林林总总,其中不乏大量劣质产品混杂其中,一般的企业和用户不具备鉴别电力产品质量的能力,致使因电力产品质量问题诱发的重大事故经常发生。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呼唤尽快建立一个正规的、权威的、高质量服务水平的电力产品供应配送体系。

电力产品生产企业、发电厂、供电企业、用电企业等构成了电力产品供应链,随着电力产品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专业化、信息化、增值服务等将成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环境迫切需要专业化的现代电力物资企业。

二、内蒙古传统电力物资供应企业进行现代物流再造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企业越来越明确地将经济效益作为行动的首要目标,企业的市场意识增强,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手段日益科学、健全。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物资企业的发展,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市场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所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乃“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

目前,物流业在仍然处于发展状态,全区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但是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物流业的发展雏形,物流业发展的前景是相当广阔和光明的。

(二)宏观和微观市场环境将促进电力物资企业的发展

1.宏观经济环境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自治区国民经济将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电力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2.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打破市场壁垒,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内蒙古电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3.电力工业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实施的西电东送战略,将内蒙古确定为西电东送的北线路,向北京等华北地区送电,为内蒙古电力进一步占领华北电力市场提供了政策方面的保证。

4.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及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活动,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和北京一次能源短缺的状况,决定了北京地区不宜建设大型的燃煤电厂,对网外电力需求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加大,为内蒙古电力占领华北电力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微观市场环境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一定的水力资源,具备良好的电力建设的外部条件。有着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位邻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周边省市的经济也较为发达。超高压送电距离适中,电网建设及输电成本较低。

内蒙古电力已经完成了公司化改制,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加强了电网建设改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电网的输送能力和运行的可靠性。公司已走出财务困境,投融资及资本运营能力显著增强,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1.区外电力需求迅速扩大,2005年随着东西联网,内蒙古电网1月份发电量完成59.87亿千瓦时,公司售电量完成50.814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28.20%。同时,区内负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区内售电量同比增长25.27%,东送电量同比增长42.63%。

2.内蒙古电力公司经营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006年公司向华北电网公司高峰时段送电负荷由去年的175万千瓦增至185万千瓦,售电量由去年的84.1亿千瓦时增至110亿千瓦时。

3.企业内部环境为企业转型提供了条件

(1)基础设施优势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垄断性经营和电力生产的特点,使得电力企业拥有自己的专业物资储运部门,全方位地为自身的生产建设服务。多年的经营、积累和投资,使电力企业储运部门具有了相当实力的仓储能力、装卸能力和运输能力,有一批精通采购、保管、运输业务的职工队伍。特别是近几年,大部分电力物资储运部门都应用了MIS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信息交流、财务数据处理、招标采购资料汇总及利用互联网查询物资市场价格等等,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电力物资储运系统在经营管理现代化方面也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

(2)网络优势

电力行业是一个跨地区的网络集团化行业,通过自身的通讯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利润共享。

(3)价格优势

由于电力系统的批量进货和利用分布各地的电力企业的就近配送,使得电力设备配送到用户手中的价格较用户从厂家直接定货价格还要低成为可能。电力系统所属企业常年与电力设备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设备运行维护、保管保养经验,具有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实力,可使用户免除采购电力设备的后顾之忧,而且用户企业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零库存”,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近几年内蒙古电力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制有效的降低了采购成本,降低了工程造价。

(4)资金优势

电力物资供应企业资金比较雄厚,物资储备资金较大,周转次数少,可以充分盘活存量资金,实现价值增值,发挥资金更大效能。

(5)资源与市场优势

电力企业所需物资种类多、规格齐、数量大,在电力企业生产长期需求过程中与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及公司之间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供需协作关系。这些供需协作的物资,在企业内部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资资源信息网络,只是价值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6)管理优势

传统物资流通企业普遍有40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有经验、懂技术的管理人员,虽然这些人对现代管理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比较陌生,但经过培训和学习以及人才的引进,会很快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物资工作逐渐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程序。电力企业生产的连续性、消耗物资的规律性为公司打下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篇9

中图分类号:F274;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049-02

近年来,企业逐渐认识到物资采购对于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作用,物资采购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在工程中物资采购成本一般要占整个项目总投资的50%以上。因此快速、高效、有序的组织物资采购,满足施工现场的进度,是工程项目能按期完成的有力保证。那么在保证工期及工程的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点要,新定位

煤炭企业是高投入、高消耗企业,其各类物资消耗总额大约要占原煤成本的一半左右。按理说,对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应重视起来,但长期以来,煤炭企业一直把物资供应部门作为一个附属的职能部门对待,从人员配备到职能化分工上都比较淡化。加之,受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采购,只要库房物资多,心中就不慌,供应部门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些陈旧观念根本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煤炭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重点和作用重新定位。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必将融人全球化,以降低成本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物流意识,必将迅速渗透到煤炭企业。为此,笔者认为煤炭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重点是:第一应转移到 “第三利润源泉"上来;第二应转移到产业经营上来。第一个工作重点既是现代物流的内涵,又是物资供应工作由单纯的供转向全方位管理的具体体现。第二个工作重点是由以下三方面决定的:

(1)第一工作重点的延伸。物资供应工作要能产生经济效益,就可以作为一个产业去进行经营。

(2)煤炭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都自成体系,企业所在地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同时,许多中小城市是在先有矿区后有城市的情况下形成的。煤炭企业的产值,往往占有所在地城市产值的较大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把物资供应作为产业来进行管理,既符合国际物流的要求,又可以获得可观的效益。

(3)煤炭企业集团发展的结果。以资本为纽带,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如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组建起来的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肯定要围绕产业集中度、核心竞争力来做大做强。在做大做强煤炭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又必然会推动煤炭物流的产业化、集团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二、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体制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体制是矿务局设三个部门,分别管理设备、配件、材料的采购和储备。各矿再设相对应部门和仓库,局为一级库,矿为二级库,区队、车间还设有三级库。采购权限不相统一,局、矿都有不同权限的采购权,这种多头管理、多头采购、层层设库的现象,导致了煤炭企业在仓库布局、物资存放、装卸搬运环节的不合理和不配套,是形成采购不规范、材料采购成本高、材料积压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象,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组建煤炭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集中管理、集中采购、集中仓储,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其优点是:

(1)有利于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仓储布点科学合理,物流运转费用最低的目的。

(2)有利于实行供应链管理,建立买卖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集中采购后,采购量必然加大,这就有利于吸引大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友好协作关系,形成货源基地。

(3)有利于推行阳光采购,降低采购价格,杜绝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集中采购后,煤炭企业可以将物资供应的市场卖给各个供应商,并可通过物资洽谈会、招标、比价等形式,公开、公平地选择实力雄厚的供应商。这样,不仅采购价格会大幅下降,而且,也会杜绝一些不正之风。

三、物资管理要大力引用现代物流的方法

目前,煤炭物资部门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一方面资金短缺,物资供应不及时,交货的时间性差;另一方面,又形成大量的产品积压报废、库存资金占用多、计划性差、不按合同办事、交易诚信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物流管理不够科学,没有大量运用现代物流的方法。笔者认为有5种现代物流方法,能促进煤炭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

(1)以零等待、零缺陷、零库存为目标,减少储存环节,杜绝产品积压报废。零等待、零缺陷、零库存就是物资到货的计划性,这样可以防止物资有短缺现象和不必要的储备。许多煤炭企业每隔2-3年就处理一批积压报废物资,积压报废物资量要占年采购量的3%-5%,损失惨重。

(2)积极推行供应商管理库存,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国际上和国内许多好企业的通行做法,就是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推行虚拟库存,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煤炭企业不妨好好借鉴,由矿方为供应商提供仓储场地,供应商管理煤炭企业的库存,煤炭企业使用多少视为采购多少,不使用不采购,定期按照约定价格进行结算。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占用,而且可以有效的保障生产需要。

传统采购模式下,各企业各自采用订货点技术进行库存管理,无法共享库存信息,有时会产生需求信息假象。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企业与需求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是存在于这个供应链上两个节点,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互相合作,数据在供需企业间是透明的,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这样决策便有效很多。同时,供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可以解决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由此便可以降低不可预测风险,彼此提供便利,双方共同解决采购供应问题,信息共享的同时无形中双方都节约了交易成本,这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使得即时采购成为了可能。在库存管理方面,一旦出现库存量过多的情况,就会出现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并消耗大量保管费用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而库存量过少,一旦物资供应脱节,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要做好库存工作,并让库存中的物资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使得库存不会占用太多的企业流动资金,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大力推行厂家直采。推行厂家直供直采,不仅是规范采购渠道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减少中间环节,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举措。

(4)推行供应商准人制及限价、定价的采购方式。对品种杂,单种物资价值低,采购次数频繁的物资,利用市场准人制度及最高限价的方式,选择经济实力强,供货品种齐全,质量信誉高,售后服务好的厂商,发放准人证书,实行定点供应,这是理顺采购渠道的又一重要措施。

(5)推行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即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资公司,由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承担,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这样企业可以减少直接从事物资供应的人员和仓储费用。

四、物资管理手段要改进

传统的物资管理手段是人工记录,核对库存,调剂余缺。这种落后管理手段,是无法实现现代物流需要的。因为现代物流实际上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流通领域的有效运用,没有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支撑,是很难在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调度等方面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并将各制造商、供应商、用户与其生产过程连结起来,实现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为此,在企业建立物资信息平台,进行网络化管理是实现物流改革的有效保证。物资供应的目的是满足需求,其根本目的是为满足企业为创造利润所产生的需求.物资供应合理化就是通过合理化供应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物资供应合理化在传统物流中已被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在现代物流中这一概念仍然存在,物资供应合理化这一说法永不过时,但其内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离开信息技术来谈物资供应合理化在现代物流中是不切实际的提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各行业生产、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诞生了无数新的行业,也使无数传统行业处于不必要存在的处境而自然死亡。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使一切原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简简单单的就可以实现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领域使许多新兴的物流公司得到了成功。加快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利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从而改造企业物资供应,已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二、物流发展趋势

利用信息技术使供应链管理成为可能,现代物流的发展,让物流不再是一个企业的事,而是整个拱应链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和消费企业都息息相关的事。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时获取流通企业和消费企业的物资流通和消费信息,物资配送可以通过计算机在网上进行,利用定位系统和监视技术可以随时掌握运输车辆的运营状况,通过互联网实现货物追踪。

企业物流也不可能是大而全的发展。做自己能做的,自己做不好的,让能做的企业来做。所谓自己能做的就是自己的强项,能够创造高利润的项目。让能做的企业来做,就是把自己不能创造利润的项目让给别人来做,也就是物流外包。从物流设计、管理到运输、仓储等等,一个企业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把这些项目全部做成最好,大而全有可能导致都没有做好.抓住自己的核心业务,利用第三方物流,实行强强合作,共同创造高效物流,是物流发展的方向。

五、物资,理人员康质要提高

受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使煤炭企业的物流管理重点长期滞流在简单的供应和物资储备上,从而导致整个物资供应部门的专业性、技术性严重淡化,其从事管理的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大中专学校毕业更是弃弃无几,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得可怜。为此,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业务水平,是建立和发展现代物流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辛文,牛充山. 煤炭集团企业物流发展模式探析[J]. 煤炭经济研究,2009.(05)

[2] 蒋占华,邵祥理. 煤炭企业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的思考[J]. 物流科技,2006.(12)

篇10

地域共享理念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也叫区域。其内涵包括一定的界限性、优势与特色、内部相似性与外部差异性和地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性。地域物流系统指社会中各种物流活动在不同地域范围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具功能和结构特征的多层次有机组合体。

地域共享则是指现代物流业在协调与平衡地域间差异性的基础上,突出地域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功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治理理念。

现代物流业成本控制现状

(一)物流功能环节控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区域跨度很大,因此运输费用占据的比重最高。常用的运输费用控制技术主要有:

一是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综合考虑公、铁、水和航空方式的优缺点,结合货物性质,灵活有效地满足货物安全化、经济化的原则。二是平衡时间与价格。服务质量与运输价格是正比关系。在控制运输价格的基础上,采用资源共享,利用社会空闲设施与设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此外,统筹跨区域运输计划,合理选择最佳联运方式与搭配组合,降低年度运输总成本。三是路线优化设计。运输路线的选择与货物性质、客户要求的到达时间、到货地点和运输成本等都有联系,尤其在越来越普遍的跨地区运输中会涉及多区域、多路况和多部门的统筹协调。其中容易控制的是驾驶路线的距离计算、途中燃油消耗的计量、货物可损比例的测算等,而难以控制的是实际路况的变更及地区相关部门监管的额外罚款。而这些突然因素需要地域信息的及时分享和实效沟通,并在各利益主体“寻租”满意的条件下,降低总体运输成本。

装卸搬运是物流环节中次数最频繁、花费资源最多的一项功能,因此,装卸搬运是物流业成本控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控制技术包括:

一是合理布局设施,合理购置设备。物流中转功能对跨区域运输非常有利,可以方便货物集散,实现“门到门”配送,并能提高车辆满载率,降低货物单元物流成本。合理的设施布局可以缩短装卸搬运距离,节约作业能耗,减少作业次数,从而保证货物的质量与品质,此外,合理的设备购置可以防止无效的作业方式和作业过程,提高装卸搬运效率及货物装卸纯度等。

二是高素质、高技能员工培训。装卸搬运作业成本的降低除了上述因素外,还与岗位员工的素质与技能密切相关。国外发达国家经常举办装卸搬运技能比赛,挑选出高水平作业技巧和方法,以制定作业手册或范本,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装卸搬运员工培训不仅直接影响到货物本身的质量和环节成本,还间接影响到仓库利用率和车辆车厢载货率等指标。

除上述控制方法外,还包括“公用”仓储成本控制、地域装备共享标准及退货作业成本控制等。

(二)物流成本核算控制

一是地区核算体系尚未对接。新税制改革后,“营改增”已在上海、江苏等城市试点,并将于2013年全面铺开。这个是中央对服务业成本改革的一项新举措,但由于各地区推行进度不一,导致物流业成本核算存在诸多难题。此外,各区域生产制造业物流成本无法独立核算,口径标准不同,这些都是现代物流业成本控制亟需完善的方面。二是控制缺乏全程跟踪。由于现代物流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涉及行业与体系越来越多,并且物流环节纷繁复杂,因此物流业成本控制必然要求全程跟踪。与此同时,地域资源分享和配套制度的构建为其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三是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既掌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又具备物流行业体系从业经验,因此现代物流业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地域分享和产业协同相应的成为许多物流企业争相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也是目前很多物流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美国物流业成本控制现状

(一)美国物流业成本变化

通常物流业成本的比较分析都是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研究对象。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物流业总成本大体保持下降趋势,从11.5%下降到9%以下。当然从总量上看,各国物流业总成本绝对值都是呈上升态势,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美国物流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物流业成本核算采用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这一公式,其中存货持有成本=利息+税、折旧、贬值、保险+仓储费用,物流运输成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油料管道运输+航空运输+货运相关费用+货币费用,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订单处理和IT成本+市场预测、策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的管理费用。从美国近几年物流业成本数据来看,库存费、运输费和管理费都是升中有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是库存保管比例逐年降低,引起库存周转速度提高,从而导致资金利用率增加。

(二)我国与美国物流业各项成本比较分析

1.库存成本比较分析。我国物流业库存成本总额是逐年递增,由1998年的8070亿元增至2000年10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5%;而同期美国的仓储管理成本由1998年的26794.8亿元增至2000年的31177.9亿元后逐年下降,到2002年已下降到24644.6亿元,两年间平均下降了2.81%。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库存成本较美国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库存量大,使得资金积压量多,降低了资金周转率;二是库存设备技术落后,地区差异大,且资源分享率低;三是仓库利用率较低,存在大量闲置资源。

2.运输成本比较分析。我国物流业运输成本也是逐年增长的,由1998年的5783.88亿元增至2002年的9296.0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56%。而同期美国则由1998年的43782.69亿元增至2001年的50072.83亿元之后开始下降,到2002年下降为47755.41亿元。我国运输成本占GDP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而美国则是逐年递减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物流运输成本较美国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有:一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跨地区货物流通量增加;二是能源价格逐年攀升;三是大型运输设备更新速度慢。

3.管理成本比较分析。我国物流业管理成本同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1998年的553.77亿元增至2002年的769.4亿元,5年累计物流管理总成本为3310.9亿元,同期美国5年物流管理总成本为14886亿元,两国物流管理总成本差额为11575.1亿元,美国物流管理成本比我国物流管理成本高出77.76%。中美物流管理成本占GDP的比例均保持在0.4%左右,尽管两者物流管理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相似,但是从货物流通量及物流业所占资本总量而言,我国管理水平较美国低,因此物流业管理成本还可以得到降低。

(三)启示

从地域共享角度来看,首先,美国资源利用率极高,不仅表现在企业自身库存管理水平和设备利用率方面,还体现在跨区域运输效率方面,都能够降低物流业总成本;其次,美国对物流信息的开发与应用非常重视。未来物流业的竞争就是新技术与新装备的竞争,从集装技术、共同配送到“物联网”,美国都先人一步,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能力,同样体现出资源分享和产业协同的优势;最后,人才、制度与环境也是两国物流业成本比较分析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完善的物流资源分配制度和鼓励创新的国家环境都为物流业基于地域共享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推动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物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很多问题和弊端会逐步暴露,也会逐渐得到解决,因此,现代物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资源意识则成为宣传导向的重中之重。

现代物流业成本控制策略

(一)健全资源流通的制度环境

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主要包括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与流通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一方面,中央职能部门应集中资源分配权力,从宏观层面对地区物流业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分布,保证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利用,以区域原有基础构建综合物流系统,更高层次的协调矛盾,避免地区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充分发挥物流专业能力,“由下而上”的收集现代物流业成本信息提交职能部门统一汇总,据此做出有利于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对策。此外,物流业的参与主体应深刻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差距,服从管理,强化大局意识,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营造“高退低进”的行业运作氛围。

(二)构建物资流动的大平台系统

大平台系统内容包括物流新闻、运输车源信息、仓储存货信息、物流设备利用率、物流人力供求及其他多样化服务,并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设置物流博客与论坛,增强交互性,从而满足各地区广大消费群体的需要。

首先,工信部应制订统一的信息平台技术标准及相关设备研发制造机制,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自行构建与实施各类信息平台的矛盾,解决信息沟通与交流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其次,第四方物流企业应根据“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下,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提出完善合理的平台衔接与联通建议,实现“共用”向“公用”的转变。最后,物流企业转变传统管理方法,以信息管理为发展目标,争取早日融入到物资流动的大平台系统中。

(三)深化新会计制度影响层面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方式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存在一定的阻碍,尤其对跨地域运营的运输系统而言,不同的会计制度所体现的方法和手段不利于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核算。因此,现代物流业应该构建跨地域共享的创新性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并根据物流领域的特点编制新的适用于物流管理的会计凭证与财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从而使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行业相区别,体现出科学性和连续性。同时,各地区应设立普遍公用的物流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使物流业综合成本能够得到准确分析,从而利于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各物流企业及时了解 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四)完善参与主体利益分配制度

完善参与主体利益分配制度是现代物流业成本控制的又一个重要建议。第一,借鉴发达国家的利益分配经验,明确主管部门和运营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确立“荣辱与共”的发展理念,共享资源,互相促进,加深信息沟通与交流,改变目前某些恶性循环的现状。第二,各地区物流协会与行业部门加强联系,共享资源,统一认识,制定双赢或多赢的规章制度,提高跨地域合作的可能性和合作性。第三,大型跨地区物流企业应深化供应链管理理念,通过并购、兼并等重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从整体上降低运营成本。第四,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互不兼容是目前现代物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又一难题。电商建物流或物流建电商都不利于社会物流成本的下降,而地域资源难以共享和合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五,高素质、高职业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参与主体分配的长期保证。人才建设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水平物流人才对跨地域共享的物流资源分配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新中,崔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第3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冯耕中,李雪燕等.物流成本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黄世一.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11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意识到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提高自身施工技术水平,优质高效地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更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降低施工成本。但企业在原材料节约,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来降低成本,都已竭尽所能,有可能进一步改善的就是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搬运、装卸、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建筑施工企业的物流是指施工企业从支持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进厂,经储存加工、装配包装,到施工产品建成这一全过程的物料在仓库与施工现场之间,施工现场与施工现场之间的每个环节的流转移动和储存及有关管理活动,它贯穿了整个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始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独有的行业特点,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状态,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实时性、动态性差等难以控制的特点。因此,改变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实施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1.1 对物流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物流管理作为一种较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之中,正在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从建筑施工行业来看,目前仍有一部分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甚至物流管理差距很大,损失浪费严重,企业处于半停产的边缘。究其原因施工企业对科学管理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物流管理的认识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存在模糊认识。

1.2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偏低

尽管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原有的物资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但其物资供应部门仅仅完成了供应物资的职责,没有发挥本部门优势,把传统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服务。没有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施工企业的物资、信息、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不对称,缺乏可靠的技术支撑。库存调控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等特点。

1.3 建筑施工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组成及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重点仍然局限于施工过程的作业成本,对物资流通环节的成本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物流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预算中没有单独的项目。另外,施工企业物流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单一,通常只有“材料成本差异”一个考核指标。这个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物流责任单位的绩效,并且针对性也不强。

1.4 建筑施工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不稳定

在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合作多是临时性或短期性的,竞争多于合作。选择供应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传统采购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供应商的选择过程要花费供需双方许多时间和精力。在交易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从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出最佳的供应商,采用保密的措施以防供应商知悉后提高材料的价格,而供应商为得到卖单也往往虚张自己的供货能力和效率以及产品性能,这种供需博弈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建筑材料成本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

2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

2.1 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改变业务流程,建立物流中心

施工企业管理层必须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引入现代物流思想,把物流定位并发展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入手,把建筑施工企业现有的物资管理部门,按照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并建立符合现代物流管理要求的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直接面向工程项目部、面向施工现场,提供物资采购供应配送等服务工作。努力降低企业的物资购置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应急成本,满足现场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时,清理各二级施工单位的小仓库,以快捷、准确的服务,杜绝库存物资在公司内部大仓库向小仓库转移的现象。根据各个工程项目施工地点的物资供应途径,设计合理的物流网络图,建立健全公司外部统一调动、内部统一配送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JIT物资供应模式。

2.2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建立现代物流系统

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中,信息化是系统的核心,是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统一”和有效运作的关键,它使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可以及时集成并快速信息反馈,提高建筑施工生产效率。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正广泛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可以借助BIM信息平台,建立适应施工项目的“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平台,并将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料需求计划(MRP)、配送需求计划(D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制生产(JIT)、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先进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从而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物流现代化水平。其模式如图1。

2.3 建立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机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建筑产品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而同一类型的物资使用量却相对较大,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合格供应商评价机制和标准,落实好供应商“事前评价、事中考核、事后公布”的管理制度,健全合格供应商等级档案,实行不定期的淘汰政策。并根据供应商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和其竞争力,把供应商分为重要合作伙伴和一般合作伙伴关系。对那些质量好、信誉高、合作愉快的合作供应商确定为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可以通过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企业与供应商相互之间的信息电子数据交换平台(EDI)、电子自动定货系统(EOS)、计算机辅助定货系统(CAO)和完善数据库信息挖掘技术(DW),实现现场物流信息化和供应商的无缝对接,这样做可以减少双方合同谈判的费用和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物流社会成本;并为施工现场的“零库存”管理,甚至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减少自我服务,依托社会物流资源,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细化,许多企业注重物流资源外取,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也由此应运而生。“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是指生产经营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企业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自身企业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运作和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管理等核心业务上,考虑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目前市场上已经慢慢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系统,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施工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从而可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第三方物流公司凭着其专业化的技术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都有良好的保证。

2.5 重视人才的培养 (下转第5页)

物流人才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最根本最首要的条件之一。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包括物资采购员、仓储管理人员、设备物资调度员、系统设计工程师、信息工程师、行政及协调人员等类专业人员。建筑施工企业要解决物资供应管理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率的局面,必须保证有一支训练有素、稳定的职业化队伍。而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薄弱,应该鼓励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采取多种渠道,利用各种培训班培训现有人员,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 结 论

物流贯穿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对物流环节的改善,将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改善和加强物流的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加强企业的物流管理,对于企业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晓丽. 高铁总承包模式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可行性[J]. 综合运输,2010(5):46-48.

[2] 强俊秀. 论建筑施工企业转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J]. 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1):26-27.

[3] 王红春,何佰洲. 我国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J]. 建筑经济,2008(6):90-92.

[4] 焦萍,焦霖. 试论如何更好地对建筑企业实行物流管理[J]. 物流科技,2007(5):123-125.

[5] 邹小武,杨晓鸥,黄柯. 物流价值工程与物流成本优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74-75.

[6] 张智文.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的若干建议[J]. 铁道货运,2004(1):4-7.

[7] 张泓. 浅谈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库存管理[J]. 甘肃科技,2005(10):12-13.

[8] 吴来伟,赵俊. 建筑施工中的物流管理[J]. 建筑科技,2004(16):5-6.

[9] 黄舒,李桂芳. 建筑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的研究[J]. 安装,2004(1):21-22.

[10] 顾松林.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改革与提高方案浅析[J]. 物流技术,2001(1):30-31.

篇12

Abstract:Area Power Supply Branch in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precisel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connecting link, contact the ties between the province with cities and counties in grass-roots branch.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logistics system information is the branc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power supply is reasonable, if practicable. Related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 especially for China's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logistics system of moder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pply compani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N948.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供电企业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大。在这个时机下,供电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刻不容缓。

一、供电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供电企业是一个高技术密集行业,与现代化企业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不同之处在于发电企业的产品是电力,所以,对设备的管理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具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发电企业而言,设备的健康、可靠和优化运行,是实现企业低耗高效目标的根本保证,降耗增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设备健康运行是每个供电企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供电企业物流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分散,而非集中。其不足主要存在于电力集团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方面。

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①物资的采购和仓储管理目前基本上集中在各电厂层面,各电厂各自为政,自行决定采购政策,决定库存管理方式,集团公司、区域公司只对电厂的总成本进行核算,电厂作为成本中心自己对备有品、耗材进行成本控制;

②电力集团对下辖发电企业的物流工作控制乏力,目前只是进行了部分的事后控制,主要依靠事后报表来进行管理,而非常重要的事前控制没有开展起来,事中控制也很弱;

③目前区域公司的物流管理职能薄弱,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

④集团中各分公司、各电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千差万别,缺乏统一标准,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⑤在发电企业,物流工作中的需求管理、采购计划、仓储管理都存在脱节现象,降低了物资工作效率。

2、外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电力集团物流工作在外部管理方面,主要在供应商管理和物流管理上存在着不足。

①沿袭了传统采购管理模式,没有发挥集团化整合优势,难以适应现代供应链管理要求;

②外部资源缺乏整合,难以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③缺乏和大型物资商的战略合作,很多发电企业频繁采用空运等紧急运输方式,增加了物流成本。

④采购、物流业务基本上由供应商或供应商完成,导致物流作业极其分散,极大地降低了采购、物流效率

⑤物流信息的严重滞后,增加了供应的不确定性,对安全生产形成了威胁。

二、电力集团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构想

根据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大型企业集团的物流信息总体应该分成两大体系,一个体系是集团内部信息结构体系,另一体系是集团外部信息结构体系。内部结构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指在集团公司、区域分公司和发电企业三级之间实现工作流和资金流的对接,另一个层次指在电力企业这一级实现物质具体操作工作的信息化。外部结构体系主要指实现集团和其供应商、物流商的工作流、资金流和物资流的衔接.整个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内部结构体系和外部结构体系用信息流结为一体,通过信息流综合反映整个集团在物流管理中产生的工作流、资金流和物资流,最后实现整个物流环节的价值创造与实现。

1、电力集团物资管理模式的框架

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来看,主要存在着三种管理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是财务控制模式、战略控制模式和经营控制模式,这些模式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集团对下属企业的控制力度上。

从电力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物资管理基本上属于财务控制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表现集团不参与具体物流业务的操作,但也不对下属发电企业的物资采购模式进行管理,没有实现现金流的控制,只是简单地对下属电厂实行发电总成本的考核,对物资管理来说显得过于粗放。财务控制模式的特点是集团是投资中心,下属企业是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

这种模式比较符合电力集团的现在的经营特征,由于电力行业属于技术密集行业,其生产、经营十分复杂,各种情况瞬息万变,而且电力集团规模较一般企业远为庞大,在物流信息化管理根不上的情况下,电力行业只能采取财务控制模式,不适合采取经营控制模式这类全面控制的管理模式.当电力集团采取新的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由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的加大,这使得电力集团对区域分公司和发电企业的调控能力增强,此时集团总部就可把在现在管理模式下的由区域分公司、甚至是发电企业所属的职权拿过去,这样可使集团成为投资和利润中心,而区域分公司和发电企业成为成本中心。此时电力集团则可采取战略管理模式。这样可减少整个集团的管理成本,增加整个集团企业的效益。

2、基于战略控制模式的管理控制模式的框架

电力集团现状的物流管理模式要求在事前控制环节,对外部关系的管理时,集团公司、区域分公司不用指定重要物资的供应商和物流商,而只要密切注意其及时的状态信息就行了,使双方的保持动态联盟的关系即可:对内部管理时,只要求发电企业只从生产,不再要求它从事物质类的操作。在事中控制环节,集团公司、区域分公司随时干预发电企业的具体物资工作,以免出现生产企业不按总部或分公司指令操作的情况;在事后控制方面,由于在事前和事中的过程得于强化,事后控制就可以弱化了。而当电力集团采取新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后,集团物流管理模式则发生了质的变化。

图1基于战略控制模式的管理控制模式的框架

在这种模式下,电力集团可以实行垂直集中的一体化管理、实现统一物质采购的模式。这样可充分发挥企业资源的整合优势,将过去分散在每个分公司、发电企业的采购业务合并,实施统一管理,利用整合后的集团优势,大宗物料实现大采购,利用集中采购带来大量采购的折扣,利用数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取得国内同行业的最低价格。

3、基于战略控制模式下的集团物流业务职责划分

在内部物流管理体系中,由采购、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产生了工作流、物资流,资金流则根据电力集团的要求不同有不同的体现,如在上图的业务框架图中,A类、B类物资的资金支付功能不由发电企业承担,而是由发电企业统一上交给区域分公司、集团公司,由这两级机构向供应商统一支付。

在外部物流管理体系中,集团公司、区域分公司和发电企业根据职责分工,和相应的供应商、物流商开展相关的活动,产生相应的工作流、资金流和物资流。

基于战略控制模式下的管理层的职责重新划分:

集团公司物资公司(战略型)①负责A类供应商的选择、管理;②对A类物资集中付款;③建立与重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VMI管理方式:④推动与其他公司采购联盟的建立;⑥建立与大型物流商的战略合作关系⑥负责集团的采购统计与分析:⑦竞争情报体系的建立;⑧负责相关管理制度与标准的制定与监察。

区域分公司物资分公司(服务型)①负责B类供应商的选择、管理与统一付款(在集团公司监督下);②负责本区域内的协同采购与相关事务的协调;③负责本区域的采购统计与分析;④负责本区域的相关管理制度与标准的制定与监察。

发电企业物资部门(事务型)①负责C类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在区域公司监督下);②负责ABC类的具体采购活动;③负责相关制度与标准的执行。

篇13

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企业行为的物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物资部门的专业管理,更应是企业决策层关注的事项,同时也是各岗位人员需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组合管理,只有全员的参与,才能有效构筑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

一、物质资源管理概述

物质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动。水电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所需的各种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二、水电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思想观念上看,落后于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般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尚未能与物流市场有效接轨,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对第三方物流有抗拒心理。

2、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配套设施薄弱

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从操作实践上看,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延误生产,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物资管理人员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4、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三、现代物流思想在水电施工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企业竞争的手段,除了技术的先进性,最有效的就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只有物流领域才是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方式,而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业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企业经营敏捷性的重要物质保障,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水电施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鉴于对物流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认为水电施工企业是非常适合于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物资资源管理的,具体分析如下: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水电施工业的物资流动确定性很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水电施工企业所需的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供应链。水电施工企业所需的物资数量大,质量高,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合理运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加速材料资金周转。水电施工企业流动性大,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水电施工企业现已有很多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现代企业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水电施工企业同样也应融入这种大环境中,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长期稳定地形成供应链关系,即:供应商营运商水电施工企业仓库施工项目销售商客户,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为水电施工企业运用物流理论进行物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现代物流思想在水电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从宏观战略上采取的措施

(1)加强价值工程研究应用。在水电施工企业自身权限范围,以及合理的变更设计下,加强价值工程实践,删除冗余功能,减少材料无谓支出和浪费,同时研究新型经济实用性材料代替的可行性。

(2)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3)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水电施工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2、从微观战术上进行的考虑

(1)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第一,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第二,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物资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三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第三,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水电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物资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2)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第一,科学定位。物资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物资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节省物资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第二,科学管理。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水电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第三,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物资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物资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大量吸纳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构建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根据市场的需要,企业的物资体系应由过去的企业各级机构层层设置物资管理机构和施工现场层层设立材料厂、库变为三级管理机构,即决策、监督、管理层(母、子/分公司物管部门)采购供应层(各项目部物管部门)耗物层(各施工单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