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音乐理论培训

音乐理论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9 14:46: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音乐理论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音乐理论培训

篇1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4-01

声乐理论教学模式就是指声乐教学同理论课教学方式一样,以班级为单位,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以理论讲述为主的方式同时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或一个群体上声乐课。由于声乐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每个学生的声音条件和生理、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因此以往我们声乐教学历来采取的是口传面授这种直接、感性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一个老师给一位学生一对一上课(在声乐教学上称之为专业小课)的教学方式。

采取声乐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经过社会各基层的音乐教育者多年的摸索以及在各种社会音乐活动中的实践(特别是在各种声乐合唱指导实践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能为更多的演唱者同时进行声乐指导的团体课教学方法和经验。为了确保这种团体课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声乐教学必须具备一套更加成熟的、系统的声乐教学理论。因此对于我们声乐工作者来说,及时对声乐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总结出一套适应这种声乐群体课的声乐理论教学方式就显得尤其必要了。

即使对于许多的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教学(除了少数几所专业艺术院校,特别是几所国内一流音乐学院)也面临教学方式的改革局面。

由于音乐专业高考生源越来越多,而各种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都开始增设音乐专业,招收音乐学生,这就必然加剧了高校之间音乐招生的竞争。为了在这种竞争中获得优势,各种高校均不约而同地扩大招生规模,从而能及时地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必然造成教师工作量的巨增。而对于绝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大学来说,又不愿意增加太多的教师资源和教学成本于音乐教学上。由此出现了许多高校采取上小组课,甚至声乐理论大课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降低了教学成本。为了适应这种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制度管理,特别是与理工科专业类教学的一致,并且又能够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声乐教学必须具有和公共理论课一样的高度计划性、目的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尤其是对于采取声乐理论教学这种公共课模式更是如此。

其实现在绝大部分的大学(除了类似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几所音乐专业院校外),培养的音乐学生很少能成为从事舞台表演的专业演员。更多的毕业生毕业后往往在社会基层从事着音乐普及或音乐培训的基础工作。这就决定了大部分大学的音乐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音乐素质的音乐人才,而并不十分注重学生的单一专业方向的表演能力。又由于现在大学教育的越来越普及,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并不能从事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为业余音乐爱好者进行培训的各种音乐培训班。这种培训班需要大量的音乐教育者,而这种教育面临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少年儿童。他们家长对自己小孩的音乐培养目的并非是要使他们的小孩达到多么专业的水平,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兴趣和爱好并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那么这种能够适合多种专业的基础教学的全面素质综合人才更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况且大学教育的普及,还必然造成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差距越来越大,而很多大学生的素质和条件相对较差,这也决定了大部分大学重点是对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目标,而并不是为培养音乐拔尖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声乐理论教学能够大大减少教学成本,从而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其实声乐理论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声乐教学的研究和思考,使学生对声乐具备更理性、更系统的认识。这也能增强他们适合基层的音乐研究或音乐培训工作的能力。

这样看来对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采取声乐理论课方式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每个声乐老师必须勇敢面对的现实。的确采取声乐理论课方式教学在目前还存在许多的弊端,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不都是具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吗?通过最近几年各阶层的音乐老师的不懈探索,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已经取得了很大提高。我们有信心相信声乐理论教学方式的采用能培养出更多的声乐人才,使学习声乐在社会上更加普及,会让更多的人喜爱声乐演唱,使声乐重新回到民间、走进百姓、走进人民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全胜,杨秀.应对高等教育新形势探索声乐教学新模式[M].大理学院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云南:民族音乐出版,2007.

[2]朱媛媛.对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想法与建议[M].山西:黄河之声出版.2007.

[3]刘媛.面向新世纪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2007.

篇2

二、声乐理论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设计完善的声乐理论课程

课程设置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声乐理论课程建设的基本起点便是声乐理论课程设计。声乐理论课程设计将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进行规划和安排,从而将声乐理论课程变得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声乐理论课程设计也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操作:

1.确定声乐理论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预设,集中体现了课程内容的价值所在与基本要求。确定声乐理论课程目标,是将声乐理论课程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出来,并给予教育者更为明确的教育方向。声乐理论课程的目标设置,需要以声乐教育课程目标为大方向,以声乐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出发点,以声乐理论课程的专业内容为发展方向。

2.选取声乐理论课程内容

声乐教学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声乐演唱,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全面的,这样的综合型培养模式,就应该将声乐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发声原理、艺术表演原理、声乐课程的深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声乐理论课程之中。在新的声乐理论课程内容选取中需要将声乐理论基础、声乐语言学、声乐表演学、声乐鉴赏理论分析等内容纳入其中。

篇3

在高师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基本乐理”通常都是开设一年或一个学期,共72或36课时。各院、系的“基本乐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都认为是: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进行音乐创作的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基本乐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修毕时,以书面考试检查教学成效,一贯如此。尽管近年来,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域在扩大、力度在加强,但奇怪的是“基本乐理”的教学却是“以不变应万变”,除了调整课时或者教学内容深度以及更换教材外,别无其他。

当我们跨入21世纪,考虑师范音乐教育要与国际接轨,用客观的眼光审视乐理教学得失的时候,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它的不足:一是没有充分体现音乐文化教育的特点。因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则教学上应体现出差异来。专业音乐教育的乐理教学更多突出技术层面而师范音乐教育要特别强调文化层面。二是乐理知识的单面性,即只懂欧洲近代乐理。这与基础音乐教育要体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不适应的。这也是当前的“基本乐理”学科建设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基本乐理》学科建设的新思想

由于音乐哲学观、音乐教育观的变化,“基本乐理”教学的目标也较之以前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1. 音乐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大,要求我们必须有更丰富的乐理知识去认识和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

走过二十世纪,我们已经习惯了欧洲的专业音乐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音乐”,我们平常听音乐、论音乐主要是这两类音乐。其实,除了这种已“深入人心”的音乐以外,还有中国传统音乐、非欧洲的世界各民族民间音乐也已越来越多地被我们认识和接受。当我们接受了越来越多的非欧洲音乐以后突然发现:我们现在所学的“基本乐理”的这一套理论是不能完全解释这些音乐的,如果我们要认识和理解这些音乐,我们也必须具备欧洲近代乐理(指欧洲近现代专业音乐的乐理)以外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2.“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在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我们必须把音乐不仅当作一门艺术同时也要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

如何理解音乐文化?音乐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基本乐理”的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文化的学习?比如说,一个音乐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功能作用等,即它为什么发生?是怎样发生的?它的个体的、社会的功能是什么?它是如何衍展和传承的?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有不同的回答。

3.由于音乐哲学观、美学观的差异,我们必须面对由此带来的音乐审美结果的差异。

什么音乐听起来美?什么音乐听起来不美?美感是怎样产生的?是音乐本身还是音乐以外的因素?音乐能否表现一定的内容或塑造一定的音乐形象?美感是自然环境形成的还是接受教育的结果?音乐的美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而且,由于音乐并非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所以让全世界的人都产生一种共同的美感是困难的。对音乐美感的体验是因民族不同、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千差万别的。在乐理教学中,也应讲解各种不同的音乐哲学观、美学观。

(二)《基本乐理》课程体系的内容

根据目前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中国师范音乐教育的情况,高师的“基本乐理”教学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欧洲近、现代乐理;2.中国传统音乐的乐理;3.世界民族音乐的基础理论。

1. 欧洲近、现代乐理的教学

欧洲近代乐理一直是中国“基本乐理”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基本乐理”课程体系中仍然是重要的内容。近百年来我们积累起来的乐理教学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我们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教学方式应有所调整。

(1)把握基本知识的深度

以往师范的乐理教学过于强调操作性,以致教学内容过于艰深。这并非是完全必要的。现行教材中每一个细小的知识也不一定要求学生都必须掌握,而应有所侧重。如大、小调体系中的音程、和弦、调式应是其重要内容,学生应学会作一般的分析,但并不绝对有必要让学生都能去构成。因为分析是每个学生今后都会遇到的,而构成却不是。还有做练习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抱怨习题太多、太繁杂。随着操作性要求的降低,习题是可以减少的。

(2)欧洲近代乐理的应用

学习欧洲近代乐理即是学习欧洲专业音乐的创作手法、表现方式和感受能力。欧洲近代乐理有其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即它是学习欧洲古典音乐的奠基石。但也有其局限性,即它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这一套理论对于欧洲的现代音乐和非欧洲的音乐大多是不适用的,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新音乐”它是适用的,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它是不适用的。

(3)欧洲近代乐理的延伸――现代乐理

进入20世纪以来,各种流派的现代音乐开始出现,这些音乐现象是不能用传统的乐理来分析和解释的。现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目前在基础音乐教育中还没有很多的体现,但作为师范音乐教育的“基本乐理”教学也应有所涉及。目前已有童忠良的《现代乐理教程》出版,其主要内容包括:新的调式音阶、现代节拍与小节解放、现代和弦与和音、现代调性与调关系、有关现代作曲技法的乐理等内容。④现代乐理的内容在高师的“基本乐理”教学中,不必占太大的分量,但不能缺少。

2. 中国传统乐理的教学

早在1928年出版的萧友梅的《普通乐学》中,就已包含有中国五声调式的内容,1962年出版的李重光本及其后各种版本的乐理教材中,五声调式也都是其内容之一。在童忠良等编著的《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中又列入了中国特有的音律、音阶、节奏、节拍、调式、记谱法、律制等内容。⑤这些在高师的“基本乐理”课程中应有所体现。

(1)乐理教学应培养学生有中华民族特点的音乐思维方式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音乐思维方式,因此不可用欧洲音乐的思维方式来“规范”中国音乐中独特的现象。如记谱法:中国有方块的象形文字,在记谱上,就创造了工尺谱、减字谱等文字谱记谱法,与欧洲的五线谱相比,在音高、节奏上的量化记谱方式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是由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比“形”更重要,所以才有“得意而忘形”。中国古老的文字谱(如古琴用的减字谱)正是体现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当我们用音乐来表现一种意境的时候,我们是不必有绝对统一的音高和节奏的(实际上,“节奏”这个术语本身在中西音乐的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去处理和发挥。

(2)乐理教学应结合文化和审美进行

“基本乐理”本来是一种抽象的音乐理论,在专业音乐院校的乐理教学中,通常较少涉及到音乐历史、音乐文化和音乐审美。但音乐师范的乐理教学应与此有一定的区别。中国传统乐理中本来就包含深邃的文化内涵,因此其教学应尽可能地结合音乐文化和审美来进行并在内容上有所选择。如在讲解“节奏与节拍”这个章节时,就可以学习戏曲中的板式和唱(奏)打击乐曲牌作为突破口,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中国戏曲有的打击乐曲牌是用来练习中国音乐节奏的绝佳材料。可先背“锣鼓经”,然后进行合奏,通过练习来了解戏曲中曲牌的形成、作用和审美特点。还可以专门介绍中国的鼓文化。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既学习了中国乐理又学习了中国文化。

3.世界民族音乐的基础理论

这是“基本乐理”教学中最感困难的部分,因为目前国内较难见到成体系的世界民族音乐的“基本乐理”教材。但学术期刊上偶然也可见到相关的介绍,如《黄钟》2002年第1期上曾登载了中央音乐学院张伯瑜教授的《印度音乐的基本理论》。事实上,由于世界民族音乐所包括的范围太大,要总结并教授其基本乐理是困难的。但是世界音乐文化又是基础教育中的内容之一,在高师的“基本乐理”教学中也不可回避。因此笔者原则认为,在教学中至少应该体现如下几个观点:

(1)世界民族音乐有其差异性

全世界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音乐,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表现在音乐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既有音乐概念的差异,也有音乐形态的差异。

(2)音乐功能和表现上有其相似性

虽然差异是明显的,但在音乐的功能、音乐的表现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通常都在宗教和民俗仪式上使用音乐,把音乐用于治疗等。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该民族的意志和精神。

(3)音乐行为的共同性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虽然在乐器构造和演奏上各不相同,律制也不相同,但在“音高”、“旋律”等音乐要素上既有独特之处,也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世界民族音乐的基础理论有其共同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因此,在当前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以具体某地区的音乐为例去说明该地区音乐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当前,部分音乐院校的乐理教学已将“中国传统乐理”和“欧洲现代乐理”纳入其中,而师范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的建设相对还比较薄弱。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乐理教学改革是困难重重。当务之急是着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一般来说,所有教育行为都要受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正确的、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教育行为才能产生良好效果。新世纪的师范音乐教育同样要求执教者与学习者领会新世纪有关音乐的哲学观、美学观、文化观等新理念。其次,进行师资培训。由于“基本乐理”新增设了欧洲近代乐理以外的内容,对部分乐理教师来说也是新知识,他们应尽快地进修或培训、补充新知识,以便迅速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再次,编写新教材。一直以来,有师范音乐教育特点的“基本乐理”教材本不多见,而在一部教材中包括“欧洲近、现代乐理”、“中国传统乐理”、“世界民族音乐基本理论”等内容的“基本乐理”教材还没有出现。还有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软件、音像及图片资料也应尽快出版。

①张静蔚选编《中国近代音乐史料》,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42、143、209页。

②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第93页。

③同上第95―96页。

④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

⑤童忠良等编著《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

参考文献

篇4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里面是以多种方向全面发展,涉及的内容以及培训都是多样化的形式,具有稳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中,乐理课程的开展已成为课程中的主要核心部分,与学生的发展和培训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学习过任何音乐的基本知识,几乎是零基础教学。对于其他类型的音乐课程还没有开展的情况下,学生在乐理学习中的任务显得非常重要,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学习其他音乐课程中最为基本的知识,是传递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素养的主要前提。因此,必须加强乐理课程的进度,将乐理教学落在实处,使得实现乐理有效教学的需求。

一、目前乐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 大量难懂的专业术语

在学生开始学习乐理知识的前期,乐理课程最先带来的是乐理中不易懂的专业术语。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此前没有接触过音乐相关基本知识以及技能技巧,所以在最初接触乐理知识的时候的会相对较难,在乐理教学中含有多种理论内容,与其他的音乐学科作比较的话,乐理知识中的概念和其内容都比其他的音乐学科更容易产生枯燥、难懂的心理,这使得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等方面都造成困难。

2 教学方式过于专业化,不创新

根据现有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现象来观察,音乐教学方面在整体上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在学前教育中,乐理课程的教师无论是在技能上,还是对音乐教育的专业知识上都是非常通晓的。但是就针对在学前教育专业这方面却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识,不够了解乐理教学的教学要领,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得教师都是按照专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导致缺乏创新和趣味,难以让不学产生枯燥心理,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3 学习基础不统一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只有少数的学生学习了解过音乐的基本相关知识,而大多数的学生是零基础,没有了解过相关音乐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这部分的学生对学习乐理知识上的理解都会显得较吃力。因为学习乐理知识前的音乐基础不统一,所以在乐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零基础的状况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

4 重技术轻理论

乐理教学作为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备技能,因而在该专业中,乐器的使用技术占有较高比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过量轻视,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操作相关乐器,但是在进行教学是不能对处于启蒙状态的幼儿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指导,这会导致后期的发展受限,没有理论知识的引导和铺垫,在进行相关技术处理能力上不能独立实现。

二、怎样提高教育方法

1 加强和重视乐理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乐理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从音乐教学的整体来看,很多的地方都没有对其重视,都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不重视,还有教师对教学上的不重视。要想实现学前教率得到提升,那么,首先需要使教师的重视程度提高,其次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逐渐对乐理知识的学习产生重视。然而教师在引导学生时,不能单单只对音乐上技巧方面产生重视,要充分的是其认识到学号乐理知识,是学习好其他音乐学科的主要前提。教师在乐理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掌握的内容,尽可能让其他音乐课程的教师去补救,对乐理课程教学的重视必须是所有的音乐课程教师共同的认识,让主要担任乐理教学的教师,还有其他音乐学科的教师都要起到重视程度。在学习乐理知识中,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巩固乐理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的途中,正确对待当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理解乐理课程中的重要意义。例如,课后适当的小练习,以及趣味作业,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等等。

2 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一门课程的成败很大程度在于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在这里,教师的个人魅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教师没有基本的情感,在进行声乐学习中,学生拥有的将是更多地抵触,而不是欣赏,因而在进行乐理教学中,要抛弃纯粹的理论知识,要更多地加入情感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个充满音乐元素,愉快学习的环境。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专注于课堂,避免受到外来环境的影响。其次,要更多地更学生用心交流,以朋友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教学设计更多的从团队出发,不是从师生关系出发,这样设置的教学情境,学生容易接受,与学生之间有了情感因素,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简单的多,学前教育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情感教学,逐渐培育自己的情感教学方法,感同身受,对毕业以后的幼儿教学使用情感教学,将会取到更大的帮助。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的方法

教师们在乐理教学前足够的了解学生的兴趣是什么、还有学生心中的自身想法。他们有自己看法和理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一般对于学生来讲怎样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就是适合的教学方式,那么我们就从中采取措施,根据教学的变化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尽可能多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乐理知识和音乐素养上得到提高。将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融入到乐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中更加认识、更加掌握其知识。

4 加强乐理基本知识

学习乐理知识是音乐技能的重要基础,对乐理知识的掌握不能只是依靠书本来学习,还要通过其他的实践音乐课程才能足够的掌握,例如琴法、声乐等等。要求学生加强巩固乐理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多些实践应用,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更高的效率。

5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众多的教学过程中都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所带来的教学方式不仅达到视觉上的效果还有听觉效果,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对于音乐课程上来讲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乐理教学中通过引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演奏会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奇妙之处,将动听的歌声和画面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兴趣,轻松解决问题。这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好处。

6 乐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作用乐理教学与其他音乐学科都是有联系的。在乐理教学中可以连着其他学科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拓宽学生对其他音乐学科的认识,还可以充分的为其他学科做好相应铺垫,降低课程的重复性,学好了乐理知识,不仅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上也是一种帮助,也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为了提高学生的乐理知识和学习兴趣,需要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更形象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为学习音乐打好基础。综以上所述,本文主要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简单阐述。

【参考文献】

[1]张莉,夏艳萍.关于提升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以学前教育乐理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12):161-161.

[2]赵艳琼.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设计优化策略[J].大众文艺,2016,(15):234.

篇5

现阶段,对于幼师的教育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其中不仅仅是幼儿的培养方式以及德育教育,还包括艺术教育的内容,其中音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学改革不容忽视。音乐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三点内容,这三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幼师音乐理论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幼师院校中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一、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

现阶段,师范院校中对于幼师教育额改革,不仅仅需要关系到教学手法,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幼师师范校园中的音乐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音乐基础课的理论内容,有基本的阅历,还有视唱、练耳等;第二部分就是技术理论课程,和声、作曲等;第三个部分就是历史理论课,主要就是音乐的艺术概括,以及中外音乐历史等内容[1]。对于幼师的教育来说,音乐本身就是听觉上的一个艺术,所以什么音乐理论的学习都无法离开实际的音响。所以还需要在感受实际的音响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音乐中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幼师的教育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内容,所以在音乐理论的教学中也开始增加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也知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师为了把理论知识更好的使用,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日常技能的训练,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能力,这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音乐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师范校园对于幼师的教育过程中,想要保证幼师能够接收到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幼师的学习情况,促进其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随着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所包括的有幼师的教育,同时也有幼师对幼儿的教育,但是单单在这样的关系下观察,就已经能够看出,只有保证幼师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向幼儿传递知识,幼儿的各方面素养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2]。在师范校园中,对于幼师的培养属于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幼师还需要具有更加广博的音乐基础,主要就是只有保证幼师的扎实功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能够在后期被幼儿教育行业所需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还需要把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国外研究所结合,并且结合现实的知识内容,保证音乐理论课程在学习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更加良好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保证幼师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能够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引进现代教育的理论

现阶段学生是社会中各个信息加工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主动构建人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内容,能够在学生欣赏和演奏音乐的阶段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得出最终结果,把教学理论内容进行同化和迁移[3]。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内容的不断加入,老师在对于师范院校幼师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够仅仅使用教材的内容,还需要把知识进行多范围的拓展,所以老师还需要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把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媒体方式的教学,把教材的内容总结和归纳最终做成PPT,这样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的理论内容,幼师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以此良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四、加强音乐理论和其他教学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提出,同时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也逐渐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所以能够看出,这两点内容的结合,导致现阶段幼师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出现众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改革,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培养出与基本国情相符的幼师人才。同时针对音乐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老师还需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和结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多种教育,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之下达到多学科内容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音乐理论知识和其他教学的联系,对于师范院校的幼师,音乐理论课程培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探讨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果,目前来看,很多幼师在学习的阶段觉得音乐理论课程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也完全不会和幼儿讲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师范院校放弃这一内容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能够看出,对幼师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工作作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一、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概述

对于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来说,这是较过去的仅局限于小部分人群来说的,而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种活动。在特定的环境里,这种普及性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文化馆的免费开放,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性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公民精神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而对于文化馆这一综合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是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使得人民大众学习到最基本的文化艺术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得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二、如何做好中老年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老年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老年人作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歌唱、器乐及舞蹈有着很强的热衷,因此,对于文化馆工作来说,加强对中老年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的辅导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得中老年群众系统地掌握旋律、节奏、识谱、和声等基本音乐知识,从而更好的歌唱、弹奏和舞蹈,更好的享受艺术、享受生活。

那么如何做好中老年人普及性基本乐理的辅导培训呢?首先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式与方法。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于音乐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没有升学与考试的压力,只是单纯的兴趣,因此,在进行普及性艺术辅导的时候要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练习。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时,要认真仔细,慢慢对其进行引导。再加上中老年人群众的生理机能与记忆力,都不如青少年,因此,在进行普及性艺术辅导时,我们要注意中老年人群众的这一特点,对其基本知识进行反复教学,对中老年人群众进行辅导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敷衍了事。

对于基本乐理来说,它的内容本身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中老年人进行基本乐理教学,要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融入到教学之中,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选取简单的歌曲、乐曲结合歌唱、器乐等进行教学,要量力而行,不能要求太高。由于中老年人的自身机能老化问题,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能只讲求进度,要加强平时的练习,从而达到基本乐理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目的。

另外,基本乐理的课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对中老年人进行教学时,在教学章节的划分上要一定要前后联系,前后教学要清晰明确,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时,要多参考国内、国外一些著名的书籍教程,从而尽可能地去将教学内容做到丰富与完善。而基本乐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我们要在日常的练习中,使得中老年群众更加深刻地巩固这些理论知识,从而使得中老年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更好、更全面地提高音乐素养,真正地达到基本乐理的普及。

篇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manages/" target="_blank" title="">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与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篇8

视唱练耳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听音和视唱,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感性思维为主。而基本乐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则是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以理性思维为主。①目前,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于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前者多为非师范类专业,其培养目标多为专业院团培养后备力量,大部分照搬专业艺术院校,如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后者多为师范类专业,以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为主。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实际上处在缺少自身特点的尴尬处境中,例如,在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建立初,整个教学体系中都借用了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学生基础、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差别,导致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在基本教学环节上脱离,教学效率因此降低。同时,在教学中这两门课程被赋予太多技术层面的意义,②教学内容过于强调技术性,学生觉得很枯燥,失去学习兴趣。由于该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音乐基础和培养模式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远不及专业艺术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主要体现在基本乐理为视唱练耳提供了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则为基本乐理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从本校学生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绝大部分都经过程度不同的培训和学习,已经具备了音乐的基本素养,有了一定的读谱和听辨音高的能力,有了初步的基本音乐理论基础,如对节奏、旋律、音程、和弦以及调式等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虽然较之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专业基础上会有一定差距,但他们的优势在于文化科目的水平普遍比专业音乐学院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略胜一筹,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很好地将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统一起来,这也使得教师可以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起来教学,这样不仅节约了师资,还能把视唱练耳课程变成为基本乐理课程的“实践课”,基本乐理课程则变成视唱练耳课程的“理论课”,最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具体措施

根据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共性与特殊性,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能把知识理解透彻。例如,在讲解音程的协和性时,出现增五度(不协和)和小六度(协和)这两个等音程,此时有些学生无法理解。笔者结合调式音阶找到适当的旋律,通过弹奏旋律,同时让学生以记谱的方式把旋律写出来,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锻炼了学生听记旋律的能力。

第二,坚持形象与抽象相结合。音乐是抽象的,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如美术、戏剧可以表现十分具体的艺术形象,而音乐则不能。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这说明了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对听觉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对于缺乏音乐感受的学生来说,必须用直观的手段来加以启发,最后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让学生掌握规律,最后触类旁通③。例如,笔者讲到音程时,以大二度音程为例,很多学生只知道C―D、F―G、G―A是大二度,至于为什么是这样,他们并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钢琴上边弹边讲,强调音数和度数在构成音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④。又如,我们在听记音程及和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出音程及和弦的结构再说出音名,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基本乐理的内容,听记和弦及音程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第三,坚持综合与开放相结合。在综合性大学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这两门课程整合,形成互动,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优势,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提高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将这两门课整合发挥其优势时,又需要坚持开放性。例如,笔者在讲解基本乐理中的调式调性分析及转调时,会运用到“首调”分析法,而在传统艺术院校视唱教学中则更多地运用“固定调”视唱,很多教师认为运用“首调”不科学,甚至很排斥,实际上两种方法可以互为补充,运用于调性分析和视唱教学中。

第四,坚持将审美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由于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种类相对偏少,而传统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又比较枯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把审美性与技术性加以融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扩宽他们的知识面。例如,笔者在讲“调性分析”这个知识点时,列举了多种风格种类中的音乐(简单的古典作品和流行小曲等),包括大小调,同时弹奏这些不同的范例要求学生记谱,这样促进了学生对调式调性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同时进行了审美的感受和体验。

三、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在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中,将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对象等方面加以灵活运用,笔者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讲授法,同时也可以采用问答法及学生间的讨论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⑤例如,我们在讲解基本乐理中的七和弦时⑥,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讨论七和弦的结构和音响色彩,最后以小组听记的方式测验。

其次,多运用例证法和练习法对教学内容加以训练和提高,通过反复和重复知识点能使之得以巩固。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全部理论问题都要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例,我们可以在音乐中使用各种谱例,可以是音乐作品的片段,也可以是完整的作品。例如,讲解各种和弦、大小调等,在讲解之后听辨,可以加深理解。在练习方式上可以采用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和键盘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讲究实效。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探索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每次课程结束时会给基础不好的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下次课前让他们把预习的结果讲述出来,这样提高了这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又督促了他们的学习。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形式和条件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积累音乐语言,发展音乐的审美能力。

四、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环节建议

根据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特点,在两门课程整合的教学环节上进行调整也是有必要的,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成绩评定,在这些教学环节上,笔者的建议如下:

第一,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基本乐理课程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编写两门课程整合的教案,而不能盲目地照搬专业艺术院校或者高师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案。

第二,上课时,教师要将组织教学贯穿始终,在讲解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以音响加以配合,精讲多练,解难释疑,注意科学系统性,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⑦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板书,需要精心设计,在以听觉为主的练耳练习中使学生在视觉上更加明晰,最终达到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互相促进的目的。

第四,在作业评讲、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上以鼓励为主,⑧尽量顾及全体学生的水平差异,让他们树立自信,增加学习的动力。

五、结 语

在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加以课程内容的整合具有提高教学效率和节约师资等优点,但是目前这种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如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指导、如何在基本乐科课程中融入一些知识提高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可以大胆尝试,不断总结经验,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完善有效。

作者附言:

201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JYXM059;安徽大学2014年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校级重点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项目编号:XJJYXM1401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AHSKQ2014D112;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经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333010320。

注 释:

① 陈雅先著, 《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第2期,第118至124页。

② 俞海静著,《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探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③ 李重光著,《基本乐理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④ 李重光著,《基本乐理简明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年版,第69至72页。

⑤ 同③,第19至38页。

篇9

二、结合经典的音乐案例让学生了解音乐节奏

为了让中职学生系统的了解音乐节奏,教师可播放经典的音乐给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将能系统的理解音乐节奏的使用方法,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音乐系统知识。比如教师在音乐中播放非常流行的音乐舞曲《兔子舞》,教师可让学生分析这首音乐是怎样的节奏?学生听完以后,表示这是一首快四的音乐。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它是快四的音乐呢?学生表示这是由于这支舞曲是四个拍子一变奏,兔子舞的拍子速度非常快,人们通常还没来得急做出反应,它的节奏已经变了。学生认为这是一支非常典型的快四舞曲,它的快节奏、多变奏非常容易让人兴奋。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谈自己的理解,学生仔细的思考以后,谈到慢四舞曲虽然同样是四个节拍一变奏,可是它的节奏就非常舒缓,人们可以慢慢的跟着这个节奏走。比如非常著名的广场舞曲《红尘》就是慢四,它的音乐节奏舒缓,四拍一变,即使是老年人也能跟上这个节奏,可见慢四就能舒缓人们的心情。

篇1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中音乐版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音乐天空、九天音乐网、高地音乐、天虎音乐网、三九网蛙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

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与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篇1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中音乐版()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音乐天空、九天音乐网pop评、高地音乐、天虎音乐网、三九网蛙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

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与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篇12

2.优化音乐专业课程

根据音乐幼教内容与要求、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对音乐专业相关理论、技术课程,进行最短教学时间与最高教学质量的组合———优化音乐专业课程。优化课程的理念是:专、宽、拓。

(1)专业性知识与技术的要求在音乐范畴中,与幼教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包括了音乐创作、音乐表现、音乐文化等音乐专业领域。臂如,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和声与对位、曲式与配器、音乐史与音乐风格,等等。这些专业理论、技术的正确运用,才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幼儿的培养。

(2)幼儿音乐教师的多项技能培养幼教过程中,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与技术运用能力,具备两方面技能:教学组织与专业演示技能、教学引导与反馈矫正技能。一方面,音乐教学组织过程应表现音乐的美,引起幼儿对教师、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音乐的情感与风格,能够准确表现与表述音乐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引导与反馈矫正是使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教师必须正确地引导幼儿根据专业性发展要求的启蒙、基础,对幼儿的表现予以矫正。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幼儿音乐教育虽然是启蒙教育、内容简单,但不可以非专业、引导幼儿朝着错误方向发展的误导。

(3)培养知识、技能的拓展能力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才有助于教、学的同步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音乐表现与音乐教学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一方面,必须掌握音乐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规律,具有理解因社会发展而促进音乐表现方式、风格的演变,使幼儿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创造能力决定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培养。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数学具有不同的特性:非语义、跳跃、随心、随性、闪念,等等。这正是人类创造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3.培养能力的教学策略

从提高音乐素质基础的“专业入门培训”开始,至实施优化的“音乐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应坚持:由浅入深、全面地进行音乐专业技术训练。在各项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贯穿专业性、基础性、综合性的原则。具体应包括四个方面:

(1)音乐听觉基础训练音乐听觉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不能沿用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视唱练耳课程,应该将音乐材料由浅入深、结合实际地组织。臂如,选用幼儿歌曲旋律、钢琴曲、管弦乐作品,把专业基础与弹、唱、音乐鉴赏相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2)音乐思维基础训练在听觉与音乐表现技能(弹、唱)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音乐思维活动。教学中,应该细致地开展反馈、矫正、评价,直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习惯对音乐的思考、对自己或他人音乐表现(弹、唱)的评价与矫正。

篇13

前言

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运用钢琴来为教学服务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演奏表现力等方面。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以其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和良好的效果而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首先工具。此外,优美的钢琴音乐还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钢琴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钢琴应用能力也相应地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核心的职业能力和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具备相应的钢琴应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第一学历只有中师,他们缺乏系统而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和声与曲式水平较差,作品分析能力不高,而这些恰恰都是发展钢琴应用能力的理论基础,另外,部分音乐教师对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自身钢琴应用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钢琴应用能力较差,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实际的要求,也与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相距甚远,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音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并把钢琴应用能力纳培训的主干课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

1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条件分析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第ll条明确规定:“各级各地区要把艺术教师的培训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艺术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在《关于继续教育规定》中要求:“各中小学要积极派送教师参加集训和在本校开展多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有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权利”这些法律法规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派送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物质保障,也明确了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在培训音乐教师方面的职责与义务。另一方面,从中小学教师自身条件来说,此项培训在性质上属于成人钢琴教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有利条件表现在其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的理解力、观察力、自控力等方面比未成年人有明显的优势,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毅力较强,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相应的钢琴演奏基础,工作阅历丰富,学习的针对性和求知欲较强等。

不利因素是手指灵活性差,记忆力减退,学习难以保证持续性和系统性,纠正长期形成的演奏毛病和不良习惯有较大的难度。此外,中小学音乐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参加培训受时间的制约比较突出,在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音乐教师的培训往往被迫让位于其他科目的教师。

2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2.1 提高认识,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是开展培训的基础

广大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钢琴应用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对自身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清醒地认识,重视并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是开展培训的思想基础。

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钢琴应用能力是“叶”,那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理论就是“根”,扎实的音乐知识与理论素养是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基础,故应把有关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钢琴文献的相关知识融入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教学之中,在充分发挥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理解能力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作品讲解相关的音乐术语、风格、体格等内容,使他们的音乐理论和钢琴应用能力协同发展。正如俄罗斯钢琴教育家涅高兹所说:“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内容,不仅应以诗意的形象感染他,还应详尽分析作品总的曲式结构及其中的和声、旋律、复调及钢琴织体的写法”。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不能局限于就钢琴论钢琴的狭小范围,要注意提升培训的高度,挖掘培训的深度,拓展培训的宽度,从而收到“大培训”的效果。

2.2 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是开展培训的关键。

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适应教学的需要。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前文所提出的在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的重点内容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钢琴教学法的运用能力和钢琴音乐的表现力等几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应用最广泛而教师又特别缺乏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进行论述。

2.2.1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训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歌曲伴奏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地影响,因为良好的伴奏不但有烘托渲染补充音乐形象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指挥学生演唱和激发学生歌唱热情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不重视即兴伴奏的价值,他们要么不用伴奏只用单手弹奏旋律,要么选配的和声纵横关系混乱,音响杂乱;要么一个“单八度”用到底,音响空洞单调,缺乏对比。事实上,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具有创作思维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效果是由伴奏者的和声曲式修养、键盘弹奏技能、伴奏经验积累及艺术灵感等多重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过讲解和练习使他们熟练掌握音乐中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的弹奏技巧及和弦的转位与连接方法。2、运用具体的谱例指导他们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与调式,在正确地分析旋律的基础上选配和弦,同时根据乐曲的体裁、情绪与风格来确定伴奏的织体音型。宜从简单谱例入手,并注意选用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上出现的曲谱。3、在大量分析谱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理论上总结织体结构、和声布局和音型模式及转换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实践如举办小型的即兴伴奏、演奏会等。除此之外,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可利用相关教材进行自学,这方面的参考教材有由徐慧林、林棣华著的《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和葛世杰著的《钢琴即兴伴奏每日一练》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伴奏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训练左手的弹奏功能,因为伴奏任务往往是由左手完成的,钢琴演奏中的渐强渐弱往往都是先从左手开始,音乐情绪的激动也总是先从左手开始沸腾,左手律动节奏的改变往往会使右手旋律的弹奏立即进入不同的意境。故用“水涨船高”来比喻左右手的关系是再贴切不过了。然而相当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却存在着重旋律轻伴奏的现象,他们左手的错误往往比右手多得多。因此在培训要引起他们对左手伴奏的高度重视,在单独练习的基础 上,使左手伴奏与右手旋律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左手的伴奏功能。总之,钢琴即兴伴奏培训要有意识地在“精讲多练”的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伴奏实践活动来进行。

2.2.2 视奏能力的培训

视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衡量钢琴应用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有特殊的意义。视奏的速度缓慢且错音多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视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视奏能力呢?波兰著名钢琴教育家约·霍夫曼说:“要成为一个快速的视奏者的最佳方法是尽可能多视奏。视奏进步的速度还有赖于视奏者总的音乐教育状况,同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多视奏会发展眼睛一目十行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视奏演奏能力,总体要求上必须让他们尽可能进行多的视奏练习并提高其音乐理论水平。在具体的操作中以下两点应特别注意:一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读谱习惯,要使其认真研读乐谱,熟悉各种音符及节奏型,熟悉乐曲的句法、指法、表情记号,踏板的运用及奏法等,为视奏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他们在演奏时养成眼睛始终走手前面的弹奏习惯,以乐句而不是“单音”为单位进行乐谱读取;在眼睛看谱的同时耳朵要对弹奏的效果进行辨别,细致地判断音的正误,体会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乐句的起伏等。二是巩固他们对钢琴键盘位置感。演奏者要将头脑中掌握的音乐信息通过手续快速而准确的在键盘上表现出来,需要对键盘有清晰而完整的印象,而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进行慢速而丰富的练习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途径,这一点在培训中必须特别重视。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共同课教研室李菊红、黄佩萱两位老师主编的《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一书是使成年人熟悉钢琴键盘并提高其视奏能力的一本优秀教材,中小学音乐教师可将此书选为视奏教材进行练习。当然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视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

除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外,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内容还包括钢琴演奏表现力和钢琴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2.3 方法多样、形式灵活是培训取得成功的保障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模式上一般是采用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两种方法。事实上,因为该项内容的专业性很强,校内的技术力量有限,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培训应以参加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中心所组织的校外培训为主,以师徒结对,校内汇报演出和观摩听课等校内培训方式为辅。在授课形式上宜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授课相结合的并以集体授课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授课由于具有极大的针对性,教学相对集中。教师对学员的长处和短处了解清楚,教学互动频繁,教学效果好的特点,适于在解决演奏的技术性问题和复杂的特殊性问题时采用,对于音乐基本理论、伴奏讲解,教学法运用,视奏等项目则宜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它有利于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专题讲座和课题式教学也是常用的集体授课方式。不管用何种方式都要积极参用数码钢琴,钢琴和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注重教学的互动与交流,注重理解与艺术实践,想方设法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的普遍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语

钢琴应用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普遍较差。故把此项内容列入音乐教师的培训计划是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明确培训意义,夯实音乐理论基础,以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并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相结合的方法是提高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开展培训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教育部1999年第7号令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育部2008年第8号令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育部2002年颁布

[4]《钢琴演奏与教学艺术》童道锦、方明珠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论钢琴表演艺术》T·涅高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1月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