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9 14:46: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型农村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
农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计量的。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对于目前我国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来说,无论其规模大小与能力的高低,都属于公益性的项目,其主要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该区域百姓的免受洪涝和干旱的干扰,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还具有利益共享性的特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影响区域是具有较大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百姓都会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来获益。所以说,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水利区域间的人们来说,彼此间的利益一般不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价格性。严格意义上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品,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一般难以实现市场化模式的经营,这也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去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只有自行出资去修建。
(一)抓住规划的时机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对于新型农村来说,其建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从这个方面来说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新型农村的建设。所以说在当前的状况下,既要促进农业的发展也要确保新农村的建设成功,并举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来说,首先应当抓住规划的有利时机。经过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农业生产规模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为了更好的应对农业变革,就必须对过去的农业生产结构予以调整,农田水利规划也要借助于整体发展的机会去适应这样的发展方向,并就其相应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二)做好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兼顾其他发展要素
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眼光投放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经济通其他经济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那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进步,农村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数量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并且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些经济因素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农田水利的规划不仅仅要重视起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更要为相关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为农业灌溉提供重要保障的基础上兼顾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双方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影响作用。
(三)农田水利的规划要坚持以农业的正常生产为前提
此外,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明确一点那就是要确保农业的正常生产。对于农田水利的规划来说,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才是其发展的本质目的。民以食为天,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那么缺少了物质保障的社会如何去进行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对于现实的社会来说,如果粮食供应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三、新型农村条件下农田水利规划应当满足的条件
(一)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中的农田水利规划来讲,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在坚持满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相应的规划目标。为了切实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田水利规划一定要按照能防洪、能排涝以及能灌溉和能除盐渍等要求。农田水利工程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和特点,才能够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这些特点要素也要求了在农田水利的规划制定过程中要严格参考当地的历史最高洪水位以确保安全。并且应当通过强化农村骨干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来推动河道水体环境的改善,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应有作用和功效的前提下提升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借助于农田水利规划来满足农村地区广大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需要。
(二)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田水利的规划出了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还应当满足乡镇企业对于供排水方面的要求。根据实际的农田水利规划,结合以当地交通。航运等实际情况,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统一发展。并且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角度出发,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做好相应筹划工作,对农田水利设施相关的商业、交通以及文教等设施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使农田水利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促进农村地区的合理有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并且农田水利规划还要跟上时展的速度,在水利工程的标准。形式以及工艺上都要采取相应的变化,显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以及保土、省地等特点。
(三)建立良好的排水、灌溉系统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情况和了解途径
河北省是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较早的省份,新农合已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村民(有些在外打工的农民除外),但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认识水平较低。调查显示,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看病就医有了基本的保障,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许多农民对新农合政策内容认知水平较低,对于报销程序也认识不清,对起付线、报销封顶线、各级医院报销比例等关系切身利益的规定,仅有17.5%的参合人员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不少农民对如何办理住院手续以及定点医院转诊、报销等程序更是不了解,直接影响了参合农民的正常就医和受惠程度。
农民对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了解,多来自于电视广播等媒体,占到被调查人群的57.7%,由村干部上门宣传的占到24.8%,其中年轻人多是通过网络详细了解,而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多是通过传统渠道比如村干部上门宣传来了解新农合。
(二)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情况与欠缺方面
被调查人群中,97.6%的农民表示愿意明年继续参合,农民认为新农合这项制度好,感受到了切实的利益。河北省实施新农合这几年来,报销比例和范围逐年调整,报销的药物目录已全部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报销程序也在逐步完善中,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有的时候报销程序仍显繁琐。首先是农民对于报销程序的不了解,不清楚报销范围,更不清楚应该需要哪些凭证才能报销,其次是定点医院与上一级医院之间的手续转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再次就是报销程序的经办人员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公共服务方面有所欠缺。
二、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评价和建议
(一)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评价
被调查人群中,关于新农合的总体评价,有58.4%的人认为非常满意,18.2%的人表示不是很清楚,另外有20%以上的人表示不是很满意。从回收问卷中的其它问题来看,农民对新农合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认为转诊的手续和制度比较繁琐,合作医疗并不能完全解除看大病的后顾之忧,定点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令人不满意等方面,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主要是在定点医院看病。但定点医院药价高、服务差的情况很普遍,使农民满意度很低。调查发现,近六成的参合农民反映定点医院医药价格偏高。与非定点医院相比,定点医院在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就医便利性方面,并未得到参合农民的全面肯定。
(二)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建议
在实际参合模式方面,60.3%的人更偏好“保大病”,并希望能够定期安排体检,从经济学角度讲,定期体检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和运行的。
在资金管理方面,70%以上的人并不清楚资金的运作情况,许多农民认为资金管理应该交由政府管理运作而非委托基金公司或其他私人机构。
三、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宣传
重点是具体政策的深化宣传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如利用宣传月、咨询电话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必须注意的是,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宣传,尤其是要注意对报销程序、比例、惠及面、入、出、转院办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的宣传解释。可将相关政策、程序以“明白纸”的方式发放到农户家中。
(二)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配套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合理调整农村定点医院布局,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监管,调节医患关系,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对医院的信任度。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要求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用药目录,做到用药合理、经济,履行用药告知义务,以使群众对医疗状况知情。
1.1新型农民是改变农村现状的需要现阶段,提出的新型农民指的是有文化、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人才。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过程中,农民是其核心,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素质能够对农村的现状产生直接影响。如农村的教育程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都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也是改善农村核心的关键。只有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才能有利于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1.2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所谓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尊重农民在建设新型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与农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并且有丰富的经验,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他们的指导和管理。新型农民的存在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的发展,所以,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2我国在培育新型农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传统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低现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低等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教育基础较差,导致文化素质低,迷信、赌博等现象一直盛行;二是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对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利用先进的知识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农民缺少对农业方面的管理能力和经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传统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低,思想意识淡薄。
2.2政府对新型农民的培育不重视,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在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国家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就建设成果而言,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较少,如教育经费的低投入,使得师资队伍的教育素质偏低,导致农民的思想意识以及文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对新型农民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二是我国政府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各个农村的发展情况不一,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各个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和建设。
2.3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实际上,农村人才的流失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现状不能满足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农业生产的高投入得不到对等的收入,使他们逐渐对农业生产丧失了信心,便离开农村另谋出路,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
3强化培育新型农民的策略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遇到的阻碍和种种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
3.1着力培养文化型农民在培育新型农民这一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关键。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善教育条件,逐步完善教育体系;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使农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的服务。与此同时,不断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和谐的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培养文化型的农民,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准备。
3.2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师资队伍,进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但是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中,政府不能仅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还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识的转变,进而培养出新型农民。
3.3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想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存在,这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农村的教育建设,同时积极引进高技术水平、高知识含量的人才,为农村的建设组建一支庞大的队伍。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生活理念。农村文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共同理想,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方式、方法及措施、步骤等,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同群众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提高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维护农村秩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农村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由于农村社会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构建新形势下既体现农民价值观念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群众文化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以及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农村文化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形式引导感化,普及知识,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文化的传授交流,社会教育,乐中求智等功能,促进村民形成符合要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岁月和思维方式。
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本路径
1.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农民文化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同样的文化权益,拥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机会。要着重面向农民群众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重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发现、培养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农村文化工作骨干队伍,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人力资本,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的迫切要求。
3.重视发挥文化组织机构作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管理。社区文化组织,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都要很好地发挥其职能,这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应以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为前提,逐步推动各种非政府组织对社区文化的广泛参与,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扭转社区文化建设过度依赖政府的状况。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社区居民观念陈旧,学习动机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各类教育水平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继续学习困难。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迫切性,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够深刻。据了解,部分农民认为学习知识、接受培训是年轻人的事情,离开学校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长期自给自足的农户个体经营使农民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目光短浅。传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局限在狭小的乡村范围之内,乡村既是他们的生产场所,又是一种社会生活环境,交往的对象主要限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他们闭塞于农村一隅,较少与外界联系。这使一部分农民的眼光变得狭窄,往往只考虑家庭、亲属之间的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孤立性特征,比较安于现状,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只有让他们看到实际利益,他们才能改变认识。比如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如果不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此举就很难推广下去。再者,进入社区之前的农民长期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农业生产、建筑、清洁工、服装加工等,多是动作技能型劳动,对知识的需要少之又少。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些人认为学习技术、知识既费时又花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学成而停滞不前。有些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者积极响应国家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号召,意识到了革新社区居民观念的重要性,但也因为教育或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进一步固化了新型社区居民“学习无用”的观念。
2.社区转移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技能水平较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发展,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整体综合素质仍然较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集约生产经营,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不继续提升自身素质,依然维持以往的知识、技能水平,将难以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背景下的产业需求,这必将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岗,陷入失业困境。传统农民变成新型社区居民不仅包括生活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职业角色的转变。农业转移劳动力只有逐步提升就业技能才能在农村新型社区中安居乐业。目前,他们安居乐业的最大障碍在于其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缺乏适应新型城镇或者新型社区中新产业的职业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仅占32.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总体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低。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择业范围狭窄,就业层次不高,只能选择简单的体力劳动。“要真正完成农民到新型市民的‘角色’蜕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来激发所有背负沉重的乡村文明的新市民,经历一个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再适应过程,才能达到‘市民’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因此,实现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关键在于再教育,特别是能够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的再教育。3.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按照国家的部署,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建成了一批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指出,2013年,山东村庄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村庄达78%。已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100%,燃气覆盖率49.3%,供暖覆盖率29.9%,通宽带率48.6%,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社区比例57.8%,平均每个社区有垃圾收集点11.5个。该规划并提出了建设环境优美农村新型社区的发展目标: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活动。但是,我们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成绩欣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项系统的大工程背后存在的环境问题。首先,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受传统离散式的居住方式的影响,社区生活方式不适应,环境保护意识差。据实地考察了解,部分社区居民将农业用具、秸秆、生活器械、拆迁杂物等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社区总体美观。部分社区居民用燃烧秸秆或者煤炭的工具在社区内烧水、取暖或做饭,产生的浓烟导致社区空气污染严重。甚至有些社区的绿化带被改为种植蔬菜、粮食。社区内即使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点,部分居民依然将生活垃圾随处倾倒,风吹垃圾满天飞,更谈不上垃圾分类回收。其次,农村新型社区楼房建设速度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步,如部分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点不足,燃气覆盖率和集中供暖率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导致社区居民即使有保护社区环境的意识,但也因为社区配套设施不全,降低了他们对优质社区生活要求。目前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仍需要社区建设的主力———社区居民的努力。客观地讲,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的观念还有待革新,劳动力素质仍有待提高,社区环境尚有待改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难题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应的,也为农村社区教育改变角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因此,发展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村新型社区教育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路径
1.更新居民思想观念,构建学习型社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人们内部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指导人们外在行为的内在动力。没有思想的变革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一种变革,思想变革是其它一切变革的前提。思想观念的革新是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居民摒弃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先决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型社区的聚合性优势,发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将社区课堂扩展到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大众传媒,对新型社区居民施以全方位、多手段的影响,宣传知识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引导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继续学习氛围。此外,为了激发农业转移劳动力求知的欲望,新型社区教育要坚决摒弃传统社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锻炼的弊端,要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居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民众体验到学习知识对生产实践的强大的指导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社区居民认识到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具备了学习的动机,构建学习化社区就有了可靠的根基。叶忠海对学习化社区作了明确表述:学习化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基于此表述,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力求做到使社区全体成员特别是已经脱离学校教育的成人群体能够渴望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能够真正做到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促进社区居民观念革新、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为根本宗旨。
2.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升就业技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传统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第二、三产业进驻农村地区,如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各种服务业等。新产业产生了对人力资源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再就业问题。多数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或其他的体力劳动,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较低。脱离农业生产后,如果不进行就业培训将很难适应新型社区生活。一般而言,就业培训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就业知识、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术型”劳动者的转变。因此,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顺应形势,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①政府出资支持并主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据有关学者调查,有54.2%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在找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作用,有84%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很需要或者比较需要接受培训,但与此同时,对于经济状况本就较差的他们而言,培训费用却成为其参加培训的一大障碍。国家用于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经费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资引进新型社区教育培训设备,吸引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教师,减轻农村富余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的个人经济负担,同时确保新型社区教育开展就业培训的质量。同时,政府或者社区委员会应该发挥领导作用,依据当地产业实际,统一部署社区培训项目,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行分类培训,公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②农村新型社区学校与村镇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大量下岗职工和新型农民消息闭塞,缺乏就业渠道,又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再就业十分盲目;与此同时,某些地区却经常出现熟练工紧缺的问题,工人紧缺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越来越突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乡镇用工企业将用工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薪金、技术要求等反馈给新型社区培训学校,社区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培训。社区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熟练技工亲临现场教学。
③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方式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也因人而异。所以,农村新型社区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才能迎合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首先,在培训性质上,非学历就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非学历的就业定向培训直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能够短期收效。而学历教育则为长远的就业做准备,学历越高,择业范围就越广,就业层次越高。例如,江苏省在农民学历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997年开始,江苏率先提出并建立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并于当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业户口自学考试毕业生可“农转非”政策。全省1283个乡镇建立了自学考试服务站,部分地区还在村组和企业设置了自学考试联络点,确定了联络员。据2005年有关数据显示,江苏县和县以下地区自学考试毕业生超过了全年自考毕业总人数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受益面。直至现在江苏省农民学历教育在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其次,在培训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需求的新型劳动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针对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而言,应以扫盲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一对一培训的方式;对于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群体而言,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最好采用操作示范法、多媒体视听法、学徒制培训等培训方式。对于返乡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应该提高办学层次,应该以高等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以自学为主的网络培训的方式。
3.开展社区环保教育,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然而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社区环境问题。当下农村社区教育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大力发展以社区环保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正如联合国环境卫生与发展大会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1997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汉堡成人学习宣言》中也提到“环保教育应当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下认识生态问题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处理环境问题与当前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人环保教育在促进社区和决策者在保护环境方面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行动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保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在此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它们能够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思想下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破解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同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首先,新型城镇化不是片面的重视城市的发展,而是强调城乡互补,相互促进,协调的发展。也不是单纯的增加城市人口比例和扩张城市规模,而是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其次,建设新型城镇化兵不是要造成城乡差距扩大,二元结构加剧,导致城市繁荣、农村凋敝的现象,而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通与分配,加强城镇与农村的联系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城镇与农村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片面的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会导致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破坏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具体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这是一个全面、立体的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具体包括: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宽裕,农村的管理民主法治等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只有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只有农民富裕才有国家富裕;农村是建设的关键,只有农村民主法治才有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建设中的必要环节,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就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而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也要重视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使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会造成城市面积扩大,农村的土地面积缩小;城镇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而农业生产人员减少老龄化严重;城镇化建设大规模进行,如果不合理规划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这些阻碍着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以牺牲农村利益来换取城市的建设,也不能不顾城市的发展而只重视农村,要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设计,切实解决发展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关系。首先,新型城镇化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物质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第一,新型城镇化调整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有拉动作用。城镇化的推进将极大地促进产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形成巨大的要素需求市场,进而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收入的增加。通过城镇的建设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繁荣局面。第二,新型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实现城乡资源共享有带动作用。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镇基础设施如道路,经济适用房,垃圾环保处理系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延伸到农村,改善了农民衣、食、住、行等条件,带动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三,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规划对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有引领作用。城乡统筹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指导作用。首先,城市规划须要结合周边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划,充分利用城镇化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引领作用。其次,通过加强城乡不同领域与层次之间规划的统筹协调,保障规划的整体性,避免由于城市片面规划而损害农村的利益。其次,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有推动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这就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一,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随着新农村的发展,通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革,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不能满足流入人口的需要,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会选择向中小城市转移。伴随大规模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现状,大中小城市都需要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这会加快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第二,新农村建设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闭塞的生活环境,加强了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农民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转变。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才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都是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而新农村建设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因此要正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将二者联系起来,使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产生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共同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基本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积极稳妥地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全管理体制,从而构建人文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交流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此,笔者就豫东北地市的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濮阳市的华龙区、高新区这五县两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1、农村居住特点
(1)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率仅为32.8%。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14.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4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77元,比全国人均纯收入低842元,比全省人均纯收入低447元。受经济条件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住房绝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修建的,其中大部分为砖瓦房和平房,约占总建筑面积的90%以上。部分村庄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多数村内道路尚未硬化,医疗卫生设施功能不全,缺少文化设施,环境卫生质量差。
(2)村庄空间分布零散。五县两区共有85个乡镇,3090个行政村,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多万人。农村村庄一般都是临水或沿路而建,村庄规模和集聚度较小、数量较多、空间分布零散。临城区和集镇区周边村庄分布密集,2—4个村庄相互胶着,边界不分。随着村庄的向外扩张,农村住宅制度未能做到“批新交旧”,当新宅建成之后,老宅自然废弃,空心村现象比较明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3)新型农村社区多为一村一社区。目前所建的社区大多是在原村基础上改造,几个村联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所占比例较少。
(4)高标准社区尚未成型。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效果不明显,多数社区还处于规划阶段,公共配套设施还没有到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效益不明显。
(5)新型农村社区多分布于城市近郊和产业聚集区周围。近郊村和园中村在新型社区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6)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社区建设较快。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建设的电光源工业园区,入区企业16家,安置劳动力1.2万人,利税达亿元。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万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其新型农村社区已初具雏形,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建成了文体广场、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学校,投资9000万元建设了社区医院和集职工培训、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服务中心。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整村搬迁模式。主要是通过上级政策扶持、社会帮助、群众自筹等方式,集中利用国家、省扶贫资金,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统一搬迁建设住宅区。该住宅区安置了9个村庄2178户的居民,涉及人口8704人,且道路、排水、学校和医院等已建成。
(2)旧村改造模式。在传统村庄的基础上就地进行重新规划,将原来居住布局比较分散、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村庄进行拆旧建新,由村集体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按照规划自拆自建新型农村社区,从而彻底改变村庄的旧面貌。
(3)村庄合并模式。将几个地域相近的传统村庄通过整合形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依靠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统一土地整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等加以推进。高新区的20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属于村庄合并模式。
(4)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主要依靠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相关涉农资金,通过村庄用地整理,将原本分散零乱、功能落后的自然村庄调整、缩并,促进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该模式不仅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拉动农村消费,实现土地大规模流转。
(5)中心城镇吸纳模式。主要结合中心城镇建设,在镇区规划新型社区,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周边居民入住乡镇驻地的农村社区。
(6)产业园区带动模式。统筹规划聚集区、“园中村”和园区近邻村的建设,统筹布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住宅小区,解决“园中村”居住混乱、生产混杂交叉、土地浪费等问题,形成产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同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7)城中村改造模式。在城市中心城区、郊区的农村集体土地上,按照城市建设用地区域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化标准的新型农民住宅小区。华龙区孟轲乡孟轲集村、高新区的17个城市社区等均属此模式。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简单的合村并点不具有吸引力
目前农村住房已经经过几轮更新翻建,在面积标准、功能等方面已基本满足了居住要求,而且大部分自然村已通公路,电力电讯基础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然而,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在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后,发现社区建设水平与一般自然村的差距不明显,村民的居住条件没有本质改变,因而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统筹考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只有把大多数的农民培养成为思想新、懂技术的新农民,把一批新农民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各领域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绘就。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人才建设现状
随着国家对新农村人才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农村人才建设工作必将得到加快推进。但是,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总体需求来看,目前的培训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要满足新农村建设日益庞大的人才需求,单靠一个部门的推动是难以完成这个巨大任务的。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导致了大部分的人才都在城市聚集,真正到农村创业的人才很少,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第三方面,从广西的实际情况来看,据广西人事厅的《2007年人才开发目录》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目前广西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口最大。这些情况表明,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形势严峻,加快新农村人才建设刻不容缓。
二、广西新农村建设主要需求的七种新型人才
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发达国家每10户农民就有一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而我国的此项比率仅为1/100。目前,广西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仍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率很低。要加快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鼓励他们服务于农业生产。重点是要培养桑蚕、蔗糖、烤烟、木薯种植、良种培育、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特种养殖、网箱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具有农学、农村经济、农经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受到欢迎。
二是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农产品流通不畅,附加值低,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据广西区党委政研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呈现五个“不适应”,农产品流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五个不适应”是: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对市场需求不适应;农产品生产规模和成本对市场竞争不适应;市场信息工作对市场开发和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对大市场、大流通不适应;封闭、落后的经营观念对市场开放化和竞争化不适应。报告特别提到,目前广西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多达716.7万个,其中农户714.7万个,农业企业2.0万个;在其中2175.4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占了98.5%。由于如此众多的生产单位的经营行为都是由个体意志支配,使得步调难以协同,农业结构难以合理,要么生产多了,要么生产少了。此外,由如此多无序生产者的农民个体为市场提供几乎相同的各种大宗农副产品,必然加剧农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虽然各地流通队伍发展较快,数量上有了较大规模,但是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人,他们在经营中大多数被动等待市场的反应,不能为农产品生产起到“领航”的作用。因此,广西必须下大力气培训一批适应新农村农产品流通需要的营销人才,确保新农村农产品营销健康稳步发展。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广西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的现状,农村大部分是自给自足,与城市分割,发展相当缓慢。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大批的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各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当前,广西的农业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比较少,带动力不强,仍然缺乏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和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践证明,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的过程,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四是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多,建设标准要求严格,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才能顺利实施。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职能部门人才短缺,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专业的,涉及新农村建设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的规划技术人才,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顺利推进。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资金
一、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时,就宣布该国家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5亿,全国人口有13亿,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1.5%,说明我国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在1.5亿老人中,有大约5000万在城市,他们大部分已经有了职工养老保险。剩下1亿人在农村,他们也需要实现老有所养。
而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大量年轻力壮的农民离开家乡投人到打工的潮流中,掀起了一股民工潮。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许多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得不到子女的照料,甚至经济来源也仍然要靠自己挣得,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同时,随着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独生子女的出现,4-2-1家庭结构变化使得年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沉重,巫需社会来帮助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由此,在农村实现社会养老模式已迫在眉睫。
为顺应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以前必须全部覆盖。实行养老保险以后,每个农民的养老保险金每月至少能拿到55元,并且上不封顶,根据地方财力而定。与以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的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农民个人交费、集体补贴和财政补贴来共同组成这个资金来源,其中财政补贴占大头。这就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蔽义
1.有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在我国农民的人口比例占大部分.他们的生活好坏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民生,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与老农保靠农民自己缴费的自我储蓄方式不同的是,新农保能享受到国家财政的补贴,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渠道,大大解决了农民由于收人有限而无法参保的问题。这一举措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民的社会养老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2.有利于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存在并运行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城乡养老模式方面。城市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社会养老的模式,而农村的养老主要采用家庭养老模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以后,农民也开始从家庭养老模式过渡到社会养老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元经济模式,开始实现城乡一体化,也实现了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发展的起点。农民的生活开始与城市接轨,这一过程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步伐。
3.有利于减轻家庭子女的负担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存1 f::力不断增强。大多数年轻人都背负着买房、看病和子女上学的新三座大山,再加上养育孩子的成本,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老人的晚年生活。特别是农村老人,年老以后体力下降,没有任何收人来源,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建立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后,不仅能够保证他们有个幸福的晚年,而且能够减轻家庭和子女的负担,缓和家庭矛盾。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一、村镇建设基本现状
(一)村庄建设基本情况。台儿庄区地处山东省最南部,下辖5镇1街,辖区内设有211个行政村(居)、336个自然村。全区土地总面积53179.12公顷 ,其中耕地 33013.08,城镇及工业用地1816.92公顷,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户均1.04亩。近几年,通过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村村通油路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活动,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条件好的村庄甚至达到了户户通,其他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庄规划缺失,村民建房散乱无序,随意性很大,占压耕地建房日趋严重,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二是建设标准不高,缺乏地方建筑风貌和特色。三是“三大堆”现象十分突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四是厕所大部分是露天的,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禽舍的粪便、污水露天排放,晴天苍蝇满天飞,雨天臭气熏天,严重影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五是基础配套设施严重缺失,比如绿化、路灯、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二、村镇建设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工作措施
针对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2011年台儿庄区结合“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化活动,重点对全区5个乡镇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工作措施。一是科学规划,注重节能减排。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原则,对新建的5个农村新型社区进行统一规划,新建住房的选址、功能配套及户型设计,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实际,建筑模式为四层楼房前后带院,用于存放农耕机具等杂物。结合生态示范小区建设活动,推行“四节一环保”的标准,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是生态建设,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重点做好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以小区道路两侧、文化健身广场作为绿化重点部位,见缝插绿、建造园林小品,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依托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结合全市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活动,在小区内定点投放垃圾收集设施,对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实行定时收集处理,有力促进了我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处理模式的建立。同时,按照“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根据居民需求,为5个新建社区同步配套建设了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环保功能,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三是综合配套,完善社区服务。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区、留足(活动、发展)空间”的原则,对农具存放、家庭养殖、供水供电、道路亮化和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进行综合配套功能,实现农民集中居住与集约服务的一体化。涧头集镇李楼、泥沟镇红东等社区,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房、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内家家户户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宽带,实现了“信息网络化”的全覆盖,有力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对已入住社区的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通过调查走访,大部分村民的意见是:一是房屋质量不好;二是楼间距太小;三是公共卫生清理效果不好;四是认为原村庄确实需要改造,但住楼房不习惯,向往二层独家独院的户型。
四、村镇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构想
通过对村庄和社区的调查,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单纯的通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村庄脏、乱、差等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从根源解决问题,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二是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兼并临近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进行合村并居,新建大型农村社区,提升村民居住环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维护村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依法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真正让村民得到实惠,让他们满意。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首先听取村级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确保村民有效参与,做到整治前村民同意,整治中村民参与,整治后村民满意。各级各部门不能用命令代替民意,擅自上报试点村。项目规划设计、住宅设计、回迁安置方案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履行公告、听证、论证、公示等程序。
(二)坚持因地制因,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 根据各村区位优势、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村民意愿等情况合理规划建筑模式,可以是多层楼房(原则上不超过4层),也可以是二层小楼,城乡结合部、镇驻地的村庄可以考虑多层,其他村庄应该以二层为主,也可以二层多层兼有,老年人住二层、年轻人住多层。我们以1000户的村庄为例,对规划建设二层独家独院户型的节地情况做了测算:目前全区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以上数据均不含运河街道办事处和各镇驻地村),户均占地为1.04亩。依据《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新村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00平方米,按户均人口3.5人计算,户均占地350平方米,约0.525亩,每户节约的土地为0.515亩,则该村庄通过旧村改造可节约土地515亩。如按现行的每亩16万元的补偿标准,补助资金共计8240万元,户均补助6万元,节余资金2240万元加上整合其他部门的补助资金可用于新村路、水、电、绿化、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调查,有80%多的村民同意在新村统一规划建设二层,然后将原有住宅无偿的交给村集体复垦;如果能再给予适当的补助资金,将有90%的村民同意这种方式。
(三)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要借助外力驱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比如靠近镇驻地的村庄,村庄占地比较大,某大型工矿企业想落户或扩大企业规模苦于无地可用时,可以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实现。先建安置房,村民全部回迁后,在把旧村复垦,这样该企业可以使用原村占地面积减去安置区占地面积这个土地指标,用于厂房建设或扩大经营规模,复垦后的土地交给原村民耕种,这样既增加了耕种面积又解决了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四、有关建议
(一)合理确定安置区容积率和住宅高度。土地挂钩项目要严格执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要求:项目区内节地率原则上不超过50%,安置区容积率原则上不超过1.0。社区住宅原则上不高于4层,要突出农村特色,避免盲目建高楼。科学划定生活区、生产区和服务区等功能区,强化社区基础设施配套。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全省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居华东第三位,全国第二十二位。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安徽省农业人口众多,截至2009年,全省共有户籍人口6795万人,在全国排名第八位,人口密度排名中位居第十(去除直辖市位居第四),其中农业人口占比77.67%,在农村的常住人口为355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7.9%。由此可见,安徽省土地需求尤其是农村土地需求还是较为旺盛的。土地本身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拥有从事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满足居民自身居住需求等功能,其规划和配置将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工业生产和城镇化用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工矿用地和废弃的砖瓦窑数量相对有限且整理操作相对简易,因此,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建设用地整理的开展,安徽省对工业性用地的整理已经逐步缺乏后续发展空间,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空间将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同时,为了满足全省农村人口的土地需要,安徽省还需要通过居民点土地整理,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上的和谐发展。
一、农村居民用地建设的土地整理思路和效益分析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指通过运用工程技术、调整土地产权等方式进行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以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同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主要由两种类型构成:第一类是农村自我耕作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用地(主要为耕地),第二类是为农村工业、生活所用的建设性用地。首先在农用地上,农用地的多少关乎国家人民的日常食品的供应,是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本质依存。保护耕地是近来国家一直坚守的阵线,目前我国的农用地已经被大量侵占,土地面积已逼近国家设立的“18亿亩耕地红线”,所以,农用地不能也不允许被其他用途侵占。反观,在最近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安徽省农村建设用地所占比重却非常大,在粗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中,农村建设性用地集约程度较低,整理潜力巨大。与农用地整理相比,建设用地整理在保护耕地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重要意义日益突显出来,并成为我国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土地整理的重心也逐步由农用地整理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转移。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需要通过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形式的土地整理来实现。土地整理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的研究开展较为广泛,涉及居民点用地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整理模式和手段、整理潜力等等,但有较少综合自然、社会、经济规划等不同因素进行分析的成果。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关键。但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改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性:由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在组织管理上更为复杂、涉及面广,在实施上投入大、周期长等原因,其整理推进力度和实施效果都不太理想,在土地利用上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组织管理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也相对滞后,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土地整理思路,宏观统筹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建设。
通过对农村居民建设用地的科学整理,可以给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远距离、大范围的转换可大幅度提升偏远地区的农村土地价值,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需要。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宣传及规范有效的整改及合法、合理的权属调整,将减少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纠纷,不仅可以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还可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区、街道两级领导干部和土地管理部门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在生态效益分析方面,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以农业观光为平台,以休闲体验为引擎,以花果游赏为主题,解决农村劳动力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从而加快城镇建设。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田、水、路、林、村的综合开发建设,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为建立现代农业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安徽省灵璧县农村居民土地使用现状及问题
第一,农村人均与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大。灵璧县农村居民点的乡村从业人员59.6万人,耕地12万公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省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导致居民点占用的土地也不断增加。据2009年对灵璧县杨疃镇、灵城镇和尤集镇的21个自然村占地的调查材料计算,平均每个自然村人口为498人,占地达561亩,人均1亩多。由此可见,村庄建设用地很大。如何节约用地建设好新农村,是灵璧县农村土地整理的重点之一,也是规划的重点所在。
第二,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布不均衡,村庄用地布局分散,“空心村”现象普遍。灵璧县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当地经济主要是进行工业化、小集镇形式的城镇建设,城镇建设需要农村人口向城镇进行转移。该县农村出现住宅大面积空置、“空心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但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并不愿意放弃农村的房屋;二是一些村民为了自身交通上的便利,到村庄周围交通地理位置好的地方另建房屋;三是一些村民为了在土地拆迁上获利,而故意搭建或保留部分房屋等待土地征用性的拆迁。以上原因导致灵璧县农村居民点布局混乱,内部空间结构分散,从而使整个农村建设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低。
第三,村民思想落后,建新不拆旧。“有房才有家”的观念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结婚建新房现象普遍存在。但由于受到本地民俗文化的约束,在建新房的同时,农民不愿拆除老房子,这样逐年累月形成了一户多居的现象。
第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信息获取不充分。长期以来,灵璧县很多农村在土地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或虽有规划但规划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土地流转中分给农民的土地缺乏有效管理,农民自身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足,缺乏将土地租借转为他用的动力。其次,该县对农村宅基地的审批管理不够严格,使得农村居民点用地少批多占、非法买卖土地、越权审批、超标占用宅基地等现象十分普遍;其他工商业等企业在获取土地时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形成了要么不需要土地,要么就强制性征用土地的局面,农民自身缺乏谈判资本,对土地重视程度自然不足。
综上分析,灵璧县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是迫切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该县有关部门已针对灵璧县目前居民用地的特殊现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保障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和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对灵璧县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相关对策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落实城乡规划、改善农村整体形象、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的重要手段。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工作,科学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整理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调控机制等统筹安排,借助经济、政治、文化、法律、规划等手段开展居民点综合整治,可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在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用地供需矛盾方面,国土资源部已在全国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挂钩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的有关要求。挂钩政策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条件,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从农村实际出发,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整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本文认为,对灵璧县城乡交错区和远郊平原区两地居住的农民可采取两种不同的模式和方法进行居民点的土地整理。
1、城乡交错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靠近宿州市桥区的近郊区和灵城镇郊区的居民点整理应该以改善和建设新型郊区为目的,通过减少居民点斑块的数量,降低斑块形状的复杂度,强化景观建设,把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范畴,坚持“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便于农民生活、改善村容村貌、体现特色”的原则,统筹安排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其整理思路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拆迁转绿化模式。灵璧县靠近市区,灵城镇郊区居民点应按照规划完全转化为绿色空间,采取分期逐步拆迁的策略,积极向规划城区或镇区迁移,实施撤村建居。绿化隔离带是以绿化和生态建设为前提,进而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灵璧县周郊绿化地区应建设成为景观绿化带和生态保护带,以维持城市环境美化和生活环境(包括空气质量等)的优化。
二是城市社区化模式。新城区是中心城职能疏解和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节点,该类居民点应按照公寓化或社区化的模式进行整理,将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将农村转化为城市。在城乡交错区,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进行整理,合理规划布局中心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型、集体产权的居住型社区,应用现代生态工程技术,改善城市景观,体现区域良好生态环境。在靠近中心城区的居民点,居民虽然身份是农民,但大多都有正常且稳定的工作,对该类居民点要按照农改居模式进行整理。目前灵璧县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政策,将搬迁农户规划在农民集中居住点统一居住,对旧宅基地及林盘地和废弃农村道路进行复垦,重新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政策实施后预计平均占地面积为35―80m2/人,集约效益非常明显。
2、远郊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
灵璧县远离市区,比较适合发展规模经营,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该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要在保护原有生活方式的同时,实现农民生产、生活功能的统一。其主要的改造思路有以下两点。
一是农改居模式。对该类居民点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原则,促进农村人口的就业和居住向规划中心村和镇区集中。通过农改居的实施,可推进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能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农改居模式中需要注意合并中心村(镇)问题,离镇区较近的居民点可以直接合并到镇区,成为“中心镇”。通过居民点整理引导农民梯度转移集中居住。这样不仅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还可以节余出大量的土地以供发展农村规模经济和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城镇要接受中心城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民向城镇集中创造条件,扩大就业容量,转移中心城区人口压力。
二是田园型模式。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居民点要控制其发展规模,以内部挖潜为主,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将区域内的废弃地及面积小的居民点进行统一整理复垦,将分散变为集中,既增加耕地面积又便于管理,同时又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置,按照田园型的模式,在设施完善、住宅庭院建造、村落景观设计、农业旅游等方面应用现代生态工程技术,体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宜居聚落。由于缩并的自然村相距一般不远,因此,农民的生产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可以方便地进行一些耕种和劳作。
综上所述,灵璧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模式,可充分体现城乡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的指导作用,将居民点的整理改造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并融合农村居民点的生产、生活功能,将区域的自然条件、农民的经济条件和城市带建设统一考虑,对推进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注:本文系教育部规划项目《欠发达地区农民主体弱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90002)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统计年鉴查询版2009[Z].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体形系数;窗墙比;外墙外保温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shape coefficient;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29-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然而在一些地方住宅建造没有统一的规划,加之显富、攀比等心理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村新建住宅越建越大,越建越高,越建越乱,造成土地和金钱的极大浪费。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型农村建设要改变以往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现象,坚持开展建筑节能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切实推动新农村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所遇到的问题
1.1 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够 不论是农民本身还是政府机构,片面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新村”,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没有村庄规划,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新楼的建设没有合理选址,没有保护耕地。
1.2 对建筑节能建设能力不足 农民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希望政府包办代替,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也不足。农户们处于经济的考虑,在建造中随意取消节能设计的部分内容。如将铝合金窗的双层中空玻璃更改为单层普通玻璃,将断热铝合金更改为普通铝合金等,这样做加快了建筑室内外热量的传输。为了增加室内的使用面积,取消了外墙的内保温做法,外墙的隔热保温作用大打折扣。
1.3 发展建筑节能的制度措施落实相对缓慢 目前我国基本缺乏对建筑节能投入产出的科学评价以及社会环境效益的正确认识,只注意了建筑节能成本增加的一方面(一般增加成本5%~10%),忽视了建筑节能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影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2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月1日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设置合理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即为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的重点是平面设计。当平面凸凹过多,建筑物外表面积就会增加。如住宅建筑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卧室及卫生间开窗问题,由于卫生间靠内开窗要凹进平面很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物外表面积,另外还有飘窗,晒台等构造对节省能源很不利。所以在平面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将建筑物体形系数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
围内。
2.2 加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2.2.1 控制窗墙面积比 门窗是民用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隔热保温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分析和试验表明,门窗占全部热能耗的50%左右,对门窗进行节能设计就会明显提高节能效果。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如可以选择热阻值高的门窗框材料,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立面效果,许多住宅建筑采取大面积窗户,在无法减小窗户大面积的情况下,也要采取措施:如尽量把窗户安排在南侧,增加窗户的固定扇,加强框及扇边缘的密封,外飘窗要采用上下挑板及侧板,凡是遇外界接触的板都必须进行保温节能处理。根据规定进行权衡判断计算,以达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率。
2.2.2 加强外墙保温隔热设计 外墙面积约占整个建筑物护结构总面积的66%,因此,通过建筑物外墙传递的热量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外墙保温主要有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种方法。相较于外墙内保温不利于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效果差、“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墙体易出现发霉、发黑、水印,影响室内美观和房屋的舒适度等缺点,提倡做外墙外保温,既能避免建筑热桥;避免墙面冬季结露;还可保护主体结构,减少温度应力,增加结构寿命;比内保温增多建筑使用面积;节省保温材料40%左右。冬季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温度过低,外墙表面会冷凝,所以要使外墙内表面附近的气流畅通,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夏季要采取增设墙面遮阳及绿化、或设置隔热层来保证外墙隔热。
2.2.3 注意热桥处保温设计 结构转角或交角,外墙中钢筋混凝土柱、圈梁、楼板等处是热桥,热桥部分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就会造成表面结露,在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2.3 新能源与建筑有机结合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自然通风就是风能利用的最常见形式。
3 结语
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宏.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J].节能技术,2002,3:65-66.
[2]张伟,陆海梅,嵇银行.试论我国建筑物节能措施[J].建筑节能,2008,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