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9 16:04: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航天知识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48-03
众所周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创新,创新亦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在当下国家实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以一定的学科专业为载体和依托,而且各学科专业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亦各具特色。本文以航天控制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考察对象,分析探讨当前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对策。一般而言,航天控制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动手实践和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他们普遍有进行创新的愿望和要求,但总的来说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所必需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人格亦未形成。而上述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是需要授课讲师和教辅人员逐步引导和培养的。作者在长期的教学构成中发现航天控制专业学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创新动机和欲望,但从学校层面而言,国内大部分高校所能为学生提供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少的可怜,学生的创新愿望和需求无法得以实现,因而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也就无从培养。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群体不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创新环境,更不能想办法来积极创造自己所需的环境。从教师角度来看,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拘泥于陈旧老套的课堂教学理念,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成不变的考核形式和内容,这通常都会误导学生死记书本上内容。总之,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自身都存在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航天控制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涉及到各个环节的诸多方面。就当前情况而言,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具体化,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一定意义来说,航天控制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对培养航天控制专业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航天控制专业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航天控制专业很多必修课(比如航天器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的内容普遍较难、课时重,往往导致本专业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获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目前,航天控制专业继续沿用了以教师在课堂集中讲授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对具体学科的教材、教学大纲,甚至试卷考题都进行统一化处理,这种培养模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大同小异。因此,这种高度归一化的教学行为,必将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魔咒,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也往往局限在教材和教师所划定的框架之中。
3.实验教学模式亟待革新,实验教学效果亟待提高。航天控制专业实验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等都由授课教师事先统一布置安排,实验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模仿各种操作流程,没有时间对实验室流程进行自我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的模仿教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氛围淡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航天控制专业培养体系而言,学生们的学习目的仅限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考试,从而在主观上没有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意愿。另一方面,大部分授课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考核压力较大,也没有主动的意愿参与学生科研的指导工作。即使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也只对项目研究成果把关,至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则让学生自行决定。由于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是初次参加科研活动,缺乏进行科研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导致科研活动成果甚微,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此外,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重教师、轻学生,导致学生科研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学生参与科研氛围淡薄。
5.现有的师生两方面的考评机制和规章制度亟待革新。目前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看学习成绩,这势必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忽视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的考评则过多侧重于教学和科研的数量,而不注重质量。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导致教师为了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而无暇顾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考核也仅仅是统计教学课时量,而从未涉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对策
立足航天控制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在培养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应着力采取以下对策。
1.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优化航天控制专业课程群的体系结构。众所周知,创新需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作为基石,换言之,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进行创新的。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控制专业课程结构,构建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依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一些核心课程,重点打造具有航天控制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同时,要增加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跨学院选修各类课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2.革新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参与授课教师的角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上,更应该是创新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授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大学生认识学习的具体特点和日常生活体验,注重书本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自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注重营造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模式,针对某一具体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融入课题教学活动中。同时,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向学生介绍航空宇航学科最新飞行任务和发展动向,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航天创新的积极性。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根据航空航天院校现有的硬件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特点,我们对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致力于探索新型开放式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创新活动中来。这个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创建多模块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创建航天院系与航天相关企业“零距离”合作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基地,此类实践基地能突破产学研结合过程中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课堂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转化,亦给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
4.探索新型学生科技创体系,建立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具体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建立学生科研创新立项制度,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有利于通过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术涵养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其次,开设大学生航空航天论坛、聘请航天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航天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向。总之,应该充分发挥航空航天院校的科研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研究与服务航空航天发展相结合,从而创建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外创新教育基地。
5.完善师生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航天控制专业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评价体系的简单划一,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同时考察其专业知识的完备性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总之,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大对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和创新成果多的学生奖励力度。如在部分高校已实行的创新学分、学生科研奖励政策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不能简单停留在课时工作量上,更要看其是否培养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院和系两个层面都应建立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评环节和规章制度,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只有深入改革师生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通过改革航天控制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拓宽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不断深化,学院和航天控制系必须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衔接,在找准主攻方向的基础上,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切忌贪大贪全。
目前,元器件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共享化程度低,未将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手段为其它单位或人员所共享,主要表现在技术方法研究的重叠和滞后,以及新型元器件技术研究不科学两方面。一方面,航天型号技术和元器件技术都在飞速发展,已有的技术方法具有明显的重叠性和滞后性,且通常在出现问题后才开展对应的研究工作,往往同样的问题多次发生,需要针对不断提高的型号元器件质量要求和飞速发展的元器件专业技术加强研究,持续完善物资元器件技术保证方法。型号元器件技术应根据型号需求不断发展,以适应新领域航天型号的研制以及传统航天型号技术指标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航天型号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可避免地对新型元器件提出了研制需求。新型元器件主要指由航天企业提出,国内供应商研制的型号元器件。目前元器件新品的研制计划由各单位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并管理,而各需求单位的知识资源独立性较强,功能、性能相近的元器件往往出现多个品种,直接导致一部分新型元器件的应用面过窄,产品成熟度难以提升。
2.航天企业内的知识共享有待提高
由于航天企业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具有局限性,而元器件种类多、知识领域广、技术难度大,特别是型号元器件的性能和要求不同于民用或普通军用元器件,大部分知识无法从外部获得,只能通过内部的知识共享来进行知识积累,创建内部共享平台才能有效利用知识资源。对于型号设计师和元器件质量保证技术人员,型号设计师通常只关注元器件的功能、性能,对元器件的使用和制造了解较少,由此发生过大量使用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元器件质量保证人员由于对型号知识缺乏一定了解,使元器件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型号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设计师和元器件保证人员之间建立知识共享机制,使知识资源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利用。
二、改进知识管理的策略
1.建立元器件技术知识共享平台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是保证元器件知识资源共享的基本措施。其中,显性知识可以利用知识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网络技术、知识地图、检索技术等保证知识的充分共享。隐性知识可在部门内部进行各专业技术交流或向专家咨询,以保证个人掌握的隐性知识的传承。最后分析、归纳、整理,形成元器件知识数据库,包括技术方法、技术标准、失效数据、应用验证、常用元器件、国外技术动态、知识产权和论文查询8个子数据库。技术方法库包括对技术方法预研整合,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可为试验、使用、标准制定等工作奠定基础。技术标准库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保证标准3个模块。其中基础标准是被其它标准普遍引用的标准,包括术语符号分类、试验方法、测试方法等,重点突出元器件的试验方法和航天用新型及关键元器件的测试方法;产品标准包括所有产品的通用规范和详细规范,这些规范从我国元器件技术水平现状出发,内容向设计和使用两端延伸;保证标准包括型号元器件全寿命周期保证各环节所需的标准,强调全过程质量控制,重点在选用控制,实现标准的原始创新。应用验证信息库是为型号元器件的选用、质量检测和成功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包括型号元器件应用验证结果、应用指南、新型元器件的保证技术文件等。失效数据库是近年来型号发生的典型失效案例和经过提炼的元器件应用禁忌,可为规范制定、应用指南的制定以及航天禁限用工艺控制提供依据。常用元器件库作为元器件最基础的技术资料,应包括各型号使用的元器件详细规范、产品手册和使用指南等信息。其以通用目录中的元器件为基础,以超目录中的元器件不断扩充数据库。知识产权、论文、国外技术发展系统查询库主要包括相关专利、文献资料和国外最新技术动态。
2.面向各专业的多维度知识梳理
对各个技术岗位进行知识梳理,建立各专业标准技术文件,并对其进行编制和适应性修改,经过相关专家评审后转换成为标准文件。同时,对各专业的知识进行梳理后,以适合新人上岗的需要。从元器件门类、工作项目维度梳理知识资源,每个维度均为树状结构,将每类知识信息化并共享,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能满足新人上岗的需要。虽然型号研制逐年增加,技术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但元器件技术专业相对变化不大,不同门类元器件有很多相似处。从专业角度考虑,编制不同元器件、相同工作项目共同适用的标准文件是可行的。通过对现有军用行业标准进行整合,梳理出适合各专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历年发生的失效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适合航天元器件的工艺和应用禁忌;利用知识共享平台梳理各专业的技术知识。自2013年以来,元器件可靠性中心开展了型号物资质量问题线索表及举一反三基线工作,归纳总结了2009年以来在某些领域发生的元器件质量问题162项,其中具有分析价值的104项(问题机理具有较典型的共性特点,能够提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准则)。对有价值的质量问题进行提炼和归纳,根据质量问题涉及的元器件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失效信息数据库,总结提炼出每类元器件涉及的技术准则或应用禁忌。在鉴定检验方面,2013年元器件可靠性中心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编制的鉴定检验工作程序和要求全面上线,有效提高了鉴定检验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元器件知识数据库使以前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效果得到了很好的重用,使得个人经验和成果上升为组织的标准规范与成果,扩大了共享的范围,为共享开创了简单、快捷的通道。
2012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卷的第15题,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和天文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样的,浙江2011年的第19题,2010年的第20题和2009年的第19题,考的都是这些知识和能力。其他省份和全国卷也都存在这一现象:天文和航天知识在物理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这表明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和考试题型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反映现代科技的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把枯燥的物理理论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天文学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些内容。
一、物理学与天文知识、航天技术的关系
天文学在物理学中扮演着一个很特殊的角色。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占据了物理学中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是极其曲折而又激动人心的,每一次进步都带动了整个物理学界的巨大变革。而物理学界里程碑似的成绩无不有与之相关的地方,无不有其应用的地方。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了天文学的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之后导致了天体物理学的自诞生以来最为飞速的一次发展,其中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给天文学家解释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有力的论证。
航天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很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综合集成。航天技术的设想来源于基础物理学中的力学和热学,而其发展主要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如没有电磁学的发展,人类就无法使用电能,也无法生产电子产品,其他的高新技术就更加无法实现了。
二、扎实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1.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
与天文、航天联系的物理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如: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洛伦兹力等知识点。如2009年浙江理综卷第19题,“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考查的就是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浙江理综卷的第20题“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考查的就是圆周运动与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011年浙江理综卷的第19题“探测X星球”,考查的也是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体现了理的实用性。
通过认真理解题目信息,联系所学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模型,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轻松解决这类问题。这需要学生全面、完整、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具体有开普勒的三大行星运动定律: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定律公式,引力常量及其测定G,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计算地球质量、中心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宇宙航行章节中的三个宇宙速度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都需要扎实地掌握。
2.补充天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有高中物理中,在介绍万有引力定律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巨大作用,我引用了这样两个事实:哈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彗星的回归和勒维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对海王星位置的推算。这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是物理学和天文学互动发展的有力例证。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补充一些天文常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如:中国为何远古就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呢?虽不科学,但也并非完全不科学,因为太阳系中唯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用肉眼能观察到的,其他都要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此有了记录,作为后辈的我们更要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了。
再比如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它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所以一眼就能看到它。它又叫启明星,每天天快要亮时,它出现在东方,很明亮,太阳出来后消失。它又被叫做长庚星,因为傍晚太阳落下不久,最早在西方天边出现的星星就是它。由于它的明亮,西方人把它叫做“爱神之星”。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也较早呈现天空中,西方人把它命为“众神之父”。
三、关注天文学的热点和新发现
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中子星这些都是天文学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高考的热点。如果学生平时对这些知识有所关注,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出来。
如2009年安徽理综卷的第16题,先给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假如真是这样,要求学生选出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图像。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很简单,就是对运动图像的分析,看懂题目,准确了解题意,选择正确的图像并不难。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第3题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之一的“最小黑洞”为背景,紧跟国际新动向。但此题考查的仍然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虽然知识点非常简单,但是具备相关的天文知识,却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解题。尤其是其中计算结果精确到数量级,是天文中常见的估算法的运用。
2009年四川6月的高考,引用的是当年4月底美国的天文发现:代号为2009HC82,与太阳系其他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可见高考对天文上的新发现的关注程度。
四、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当我国重大天文和航天事件发生时,物理高考中常常会联系这些问题。比如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卫星,全国卷和天津、广东卷都考了;又如和平号退役,神舟2号、神舟4号、嫦娥一号等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也在当年的高考中体现出来。如2008年的广东卷第12题的“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北京卷第17题“嫦娥一号”卫星,2009年福建理综卷的第14题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2009年重庆理综题第17题都以“嫦娥一号”为背景,考查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点。
2010年安徽理综卷第17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依旧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却是以“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为背景,时代感很强。可以预见,火星探测器项目还会随着今后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在未来的高考题中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对象。
在今年的高考中,江苏高考物理第8题也考到了我国航天的最新发展: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摇?摇?摇)
(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该题并不难,考查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但了解一定的航天知识对学生题意理解和考场发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同时也引导学生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关注我国天文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对物理学在实际科技生产中的应用有更深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三四年级去参观航天展。中午吃完饭我们就盛着大巴向着科技馆出发。因为中午玩累了,所以我在车上睡了一觉。“到科技馆了喽”有人喊道,果然科技馆到了。科技馆位于翠湖西路一号,这里的景色很迷人,湖上不时出现几只玩耍的鸭子,偶尔一只小船划过来,在水中央荡起了波纹,几只鸭子围着小船游两圈“嘎嘎”地叫两声,游走了。
进了博物馆,一位叔叔给我们做解说员。他先介绍了一号到四号,又介绍了一级助推器到三级助推器,最后还介绍了各国的卫星和空间站,听完以后我们又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我们还体验了宇宙失重的感觉。我心想当宇航员真辛苦,穿那么重的宇航服,体重还不能超标。我们都听完了航天知识以后,我们又到外面去参加航天知识有奖问答。回答问题了,我把手举的高高地,可主持人就不点我。我心想:这些问题我都会,为什么不点我后来我们班的李传良同学答对了问题获得了一架玩具直升飞机。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回学校了,到了学校李传良玩起了他的直升飞机,很得意。
这次活动可真有意义,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航天知识,还让我们知道了航天器材的功能与用处。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中国的航天发展又有了新的提高,并且名列世界前茅,我身为一名中国人,为此感到骄傲。
从近些年的地理高考试卷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离不开对地图的考查,而考查的这些地图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区域地理部分内容。所以在平时区域地理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当把地图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区域特征,并把涉及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落实到区域地图上。如在复习区域地理《北美》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把涉及到该区域重要的海洋、河流、湖泊、高原、山脉、矿产、森林、城市分布等都在北美的空白区域地图上描绘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既落实了这些地理事物在北美区域地图上的具置,又能落实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在本区域的相对位置,还可进一步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又对周围的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等。
二、要处理好区域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关系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不必按照课本顺序一章一节复习,应主要复习与高中地理内容有关系的内容上,如:经纬网知识、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知识、世界及中国各区域的地图、世界及中国地形、河流、气候等的分布内容上,故而我们老师在平时可以把与高中地理教学有关的地图或内容找出来,并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将高中地理的观点、规律、原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进行综合考查,加深学生对这些地图的认识和理解,最好能说明这些地图和知识对学习高中地理的作用。如江苏省08高考试题28题:
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不利影口向:。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3分)
该题的三个小题均以初中地理东亚、南亚区域棱廓图为载体,进行综合考查。学生解答第①题时,只要能根据棱廓图准确判断此区域是东亚、南亚地区,那么就很容易运用高中地理所学习的原理(气候类型成因)及规律(气候特征)来解答了;第②题考查的是农业区位因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注意有利和不利的方面,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第①题的答案(气候特征)来进一步解答第②题了;第③题以国际粮价上涨的时事新闻为切入点,考查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其实考查的是高中地理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今后发展措施。
三、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并落实到区域地图上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考试,越来越关注生活、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此来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解决自然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对能力要求的考查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与地理知识有机联的时事新闻系资料、图片漫画等有关内容,并将它们落实到具体区域地图上,以备作试题背景素材,故而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适时地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在复习世界自然地理时,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我结合时事新闻设置如下问题:
背景材料:我国“神州”七号飞船发射相关的报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
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据此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此时,“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
2、“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以后,在大气圈的哪一圈层中运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论中,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新课“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视频播放2016年10月景海鹏、陈东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室内工作的录像,让学生思考,航天员飞向太空,在飞船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舱活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接着提出问题,给航天员带到太空的食物中,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含有这些成分呢?学生们对于航天实验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些同学还是航天迷,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们展开了积极思考,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在强烈的求知欲下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穿插热点,深化知识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介绍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新问题。既使学生增长见识,拓展知识面,又深化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中,讲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许多老师选用“沙尘暴”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在沙尘天气我们应该怎样做?在这里我将社会广泛关注的超级雾霾版的《北京北京》视频呈现给大家。提到“雾霾”大家都知道,但是,“雾霾”到底指什么,它有哪些危害?很多同学并不能说清楚。通过资料分析,学生拓展了知识,知道了雾霾天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可称为入肺颗粒物。可沉积于肺泡,而且粒子容易吸附一些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和病菌,对人体造成危害。由此学生确信,即使有呼吸道的处理,人体也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更深刻理解了呼吸道的作用。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生物知识与我们密不可分,并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交流热点,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共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课上讨论表达交流,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中,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滥伐森林、大气污染、水污染、捕杀野生动物等现象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查找有关“雾霾”、“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大会”、“穿山甲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制成课件向全班展示。在联系社会实际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42-03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学的力量。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
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的顺利实施,航天科技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并由此催生出一股航天科普热,使航天科技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
国内出版界近年来也积极加入到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的热潮中,编辑出版了一大批种类丰富的航天科普图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以来,出版界出版的集中讲解航天科技知识的在销科普图书达到近300种,涉足航天科普图书出版的出版社数量超过200家。此外,还有很多百科知识类科普图书设有宇宙太空、航天飞行的分册,或有专门章节讲解航天科技知识。如果算上这些图书,航天科普图书的出版数量是非常大的。这对培养社会公众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广大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这股热潮的席卷之下,我国航天科普图书的质量与传统科普图书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的成绩应该予以肯定。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航天科普图书出版在科普理念、选题定位、内容质量、作者队伍、原创力量、编辑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成就让人欣慰,但存在的问题也应引发我们的理性思考。
1 发展现状分析
1.1 内容形式极大丰富,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航天科技还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众多的航天知识并不被大家所熟知,此前仅有与航天科技相关的少数科技类出版社出版了一些航天科普图书。这时期的航天科普书,大多是概略性地介绍航天科普知识,科普讲解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图片为辅。因图书出版资金投入所限,图书大多为黑白印刷,只有少量航天科普图书配有彩色图片或彩色印刷。这些图书虽然具备知识的权威性和讲解的系统性,但是出版内容不够丰富,图书表现形式相对单调,趣味性和可读性明显不足。有人戏称那时的航天科普图书“恨不得一本书把读者培养成航天专家”。“科而不普”,是传统航天科普图书被广泛诟病的一个缺点。
2003年以来,随着“航天热”的不断升温,航天科普图书出版的品种不但越来越丰富,而且各出版社借鉴国内外科普图书创作出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图书的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创新突破,开始大量使用图片、绘画和故事来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文字讲解更通俗易懂,配发的图片越来越丰富,装帧设计和印刷越来越精美,对读者的吸引也越来越强。从布满文字、黑白印刷的传统航天科普读物,到配有精美图片的彩色航天科普图书,再到加入手绘图、故事元素和趣味性强的航天科普绘本,航天科普图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图书的可读性越来越强。
比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的《蓝猫淘气3000问――杨利伟航天科普系列》绘本图书,借鉴国外少儿科普图书绘本理念,把丰富的航天知识融入到富有趣味的绘画和故事之中,受到了少年儿童的普遍喜爱。该系列图书一套6本,每本开卷监测累计销量都在1万册以上,在少儿类航天科普图书销量排行榜上居于首位,也是比较成功的一套少儿航天科普丛书。
虽然进步是明显的,但是不得不说,像这类质量优秀的航天科普图书,在国内仍可算是凤毛麟角。同国外优秀的航天科普图书相比,不论是文字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还是书中图片的丰富性、图片信息的内涵、图书装帧设计的精美程度,以及图书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气质,国内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屡屡获奖,却“叫好不叫座”
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国家十分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科普图书的出版经常得到一些科普出版基金的支持,也频频捧得国内诸多图书奖项。航天事业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航天科普图书更是屡屡获奖。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促进航天科普图书不断发展进步的一大动力。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航天科普图书大都销售得不温不火,没有出现引人注目的畅销图书。现在的航天科普图书首印量一般只在3000~5000册,首印上万册的几乎难觅踪影。还有一些图书做出来就是单纯地为了迎合政府部门的喜好,这大大降低了航天科普图书的社会效益,出版社也难以在出版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 困境解读及对策思考
从现状分析来看,航天科普图书出版似乎走入了一个瓶颈期。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者、编辑等人才资源的匮乏,也有图书自身选题定位及内容形式上的不足,而社会大环境的限制更是不容忽视。如何突破困境,找到破解的对策,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应对多种传播媒介的冲击,加速数字化出版进程
目前我国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大步迈进,传播知识信息的媒介和渠道越来越多,新的传播媒介都能快速有效地向读者传播科学知识,这使航天科普纸质图书出版面临巨大的挑战。
不得不承认,诸如电视、多媒体光盘、网络,乃至电影、科学馆等,在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这些高科技传媒手段是科学普及的最佳传播方式。它们能使抽象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形象具体,趣味横生。相形之下,靠文字描述和图片静态展示科学知识的纸质出版物未免显得苍白无力。
尤其近年来,每到重大航天活动实施的前后一段时间,各大网站、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会推出或制作相关专题,开辟专门栏目介绍相关活动,其中大量内容都是与航天科普知识相关的航天活动背景知识。这些节目或栏目大都具有跟进速度快、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很多方面具有航天科普图书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互联网上推出的航天科普专题和栏目,对图书销售的冲击尤其严重,这是导致航天科普图书销售不佳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航天科普图书出版应加速向数字出版转型,以便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借助重大航天活动的契机,快速有效地推出融合多媒体技术和多种表现能力的数字化航天科普图书。
2.2 挖掘优秀的作者资源
没有好的作者就没有好的作品,高水平的科普作者是科普图书出版的必要条件。科普图书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需要同时具备科学性和通俗性两大特点,优秀的科普图书更是需要浓厚的趣味性来吸引读者,其特殊性便在客观上提高了对作者的要求。优秀的航天科普作者不仅要对航天科技知识非常精通,还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写作功底和人文素养,但投身于航天科学领域又文笔出众并爱好写作的人是少之又少,这自然加大了挖掘优秀作者的难度。
目前,航天科普图书的作者多为高校或航天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家,当下正是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时期,航天技术专家往往奋斗在科研一线,攻关任务艰巨,很难挤出宝贵的时间从事科普图书的创作。加之目前国内现行的评价奖励机制,并不鼓励科学家们投身科普创作,晋级晋升只看有多少学术成果,不会看写了几本科普读物。这些都成为寻找优秀航天科普图书作者的阻碍。
面对这些难题,一方面,我们应把目光投向年轻的航天科普图书创作队伍中,注重培养专业的航天科普创作人才,这样也有助于改善我国优秀科普作者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的现状。可以在高校中发现和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从事航天科普创作,也可采取科学家与青年作家合作的形式,以老带新,在完成科普创作的同时,锻炼新人,使其快速成长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应向西方国家学习,调动科学家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家做科普已经蔚然成风,这被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我国尚未能形成这种环境和机制,科技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拿不到课题的做科普,退休的老者做科普,爱出风头的做科普”。搞科普被视为不务正业,或者认为搞不出像样科技成果的才搞科普。科学家在青少年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理应承担起科普职责,因为如果没有科学家群体的参与,任何科普都是无源之水。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明确科普著作是科技成果的一部分,提升科学家从事科普创作的社会地位和职称待遇,从观念上扭转学术界对科普创作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科学家从事科普创作的积极性。
同样,由于航天科普图书的特殊性,对从事这类图书出版工作的编辑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编校技能,同时还要懂得基本的航天科技知识。但目前,国内出版社编辑的素质还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对于航天科普编辑自身而言,应明确工作要求,不断学习,注重自我提高。首先,要更新科普观念及出版观念,勇于创新。其次,要适时学习和补充航天科技知识,关注航天科技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保持职业敏感性。最后,要树立市场意识,拓展工作职能。
2.4 找准选题的读者定位
图书出版应以读者受众为中心,在选题的策划上,应准确定位读者群并明确读者需求。但现今国内的航天科普图书在选题内容的设定与读者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
航天科普的主要对象应是青少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以及初高中学生。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是最需要普及和了解航天科技知识的,而这一阶段也正是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精神的关键期、黄金期。通过科普阅读强化青少年学生这方面的科学素养,无疑是最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出版社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在选题策划时,大多也是针对这一阅读群体的。
事实上,航天科普图书的主流购买和阅读人群却是孩子家长和学龄前幼儿、小学低年级学生。
初高中学生升学压力大,作业多,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升学目标,他们无暇阅读科普图书。即使有一些阅读时间,也大多被文学阅读和网络阅读占据。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科普教育与升学关系不大,不鼓励甚至不支持青少年学生阅读科普图书,导致针对该读者群的科普图书销售不景气。反过来,受科普图书出版经济效益不佳的影响,出版社在出版针对该年龄段读者群的科普图书上表现得越来越审慎,导致适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优秀图书品种越来越少。除少量引进品种之外,基本上没有适合或受到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喜爱的航天科普图书,更不用说经典和畅销的航天科普图书。
相反,由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该群体反而有大量时间阅读科普图书,年轻父母也很重视该年龄段儿童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是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成为了航天科普图书的主要阅读对象。
然而出版社在做航天科普图书的选题策划时,很少将这一群体定位为目标读者群,因此,市场上针对低幼群体的航天科普类图书品种较少,这也是导致航天科普图书销量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内容广受家长好评的《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和《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航天卷》,很多家长购买后普遍反映:“内容介绍的很深很全面,但是更适合大一些的孩子阅读。”
出现这样的错位现象,说明出版社编辑在选题策划环节没有将市场调研做深做透,没有对读者群的需求和认知能力做准确深入的了解。鉴于此,航天科普图书的编辑在工作中一定不能闭门造车,要培养自己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多做调研,实地了解读者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好选题的读者群定位。
另外,航天科普图书的作者和编辑对图书阅读对象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和细致。
不同年龄的航天科普图书读者,对科学认知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航天科普图书作者以及出版社编辑,要更新科普观念,加强对航天科普图书读者群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要研究青少年群体的科学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心理特点和阅读喜好,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阅读喜好来创作、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特征,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科普读物。
科学普及出版社从美国引进出版的《科学素养的导航图》一书,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将其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三所有年龄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每一年龄段适合于接受哪些科技知识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分类,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完整的展示。这本书对于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研究以及相关资源的开发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从事航天科普创作的专家和科普图书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创作和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航天科普图书是极有意义的。只有使航天科普图书充分体现科普的贴近性,让青少年读后爱不释手,航天科普图书的创作出版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2.5 内容形式亟待改进
目前我国航天科普图书在内容上的一大弊病是厚重有余,趣味性不足。
华罗庚曾说过:“深入固然不易,浅出更是困难。”我国的航天科普图书就是在“浅出”上做得还不够。很多航天科普图书在叙述和表达方式上刻板、生硬,失去了科普读物应有的通俗性、趣味性和文学性,有的图书甚至写得像科学论文,专业术语大量堆积,语言晦涩难懂。这样的作品其实并不符合科普创作的要求,达不到科学普及的目的,更不会受到读者受众的喜爱。长此下去,将直接影响航天科普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只有被受传者接受并满足了预期的心理期待,传播的效果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图书的内容、形式、叙述等方面给人感觉太厚重,不能引人入胜,那将很难为读者所接受,科学传播的目的就更无从实现了。这就要求航天科普图书在内容形式的创作上要在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其一,可注重通过绘画、故事等内容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科普书能够激发读者兴致盎然地去探索和理解各种科技知识,而不仅仅是堆砌难懂的名词、枯燥的数字和干巴巴的定理。
比如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出版的《世界航天科普丛书》,就做到了把航天知识融入故事之中,用简洁的文字、生动的情节、有趣的插图来传播航天科技知识,减轻青少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从而激发出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该系列丛书的阅读效率。
一位青少年读者在当当网评论中说:“整套图书内容都挺不错,个人最喜欢宇宙飞船这一本,该书汇总了各个航天大国的全部宇宙飞船,讲述了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惊险故事和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看得我热血沸腾,为探索中失去生命的勇士惋惜,为探索中取得的一次次突破感到无比的高兴。他们的努力付出,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位妈妈从网上订购该系列图书后说:“本来图书是买给孩子看的,但我先生翻看后同样爱不释手。他说里面的故事很多,不是那种枯燥的航天科技知识授课。”
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如果能将面向青少年的航天科普图书当作绘画书、故事书、文学书甚至游戏书来做,那么航天科普图书就不再是一幅冷冰冰的生硬面孔,在好读好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普及了航天科技知识,培养读者的科学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航天科普图书还有其他几种,如《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 航天卷》等,但这种出版潜力还远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其二,应从简单地传授航天科普知识,向弘扬航天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发展。
一般说来,科普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科学知识的普及;第二个层次为科学方法的普及;最高层次为科学精神的普及。科普,除了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传递给受众。也就是说,科普图书内容的重点应从介绍客体向解剖主体迈进。
在这一方面,中国宇航出版社作为一家航天科技集图公司所属的出版社,表现出了航天专业出版社的深厚底蕴、探索和追求。《天魂:航天精神纪事》是2011年中国宇航出版社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立55周年而编写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该书运用纪实文学手法,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集中展现了中国航天人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的精神追求,揭示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孕育形成的曲折过程。该书主题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情节跌宕起伏,文字真挚感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堪称为“一部揭秘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英雄史诗,一首航天人不懈求索开拓天疆的嘹亮赞歌,一本记述航天人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生动教材”。
该社引进出版的《登陆火星》一书,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险车”项目首席科学家史蒂夫・斯奎尔斯(Steve Squyres)博士创作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该书作者作为一名参与火星探测项目的科学家,在“精神号”和“机遇号”成功登陆火星并顺利完成探测任务后,详细回顾和记录了参与该项目的整个过程。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险车”项目团队华裔科学家王阿莲评价该书时说:“该书讲述了从科学目标的确定、科学团队的组建,到成功登陆火星的大量台前幕后、惊心动魄和感人至深的故事,真实记录了本项目中那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血脉激荡的分分秒秒,为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经验,是中国航天科学家、工程师、科研计划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人员,以及航天爱好者、青少年和大中学生的最佳参考书。”
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这些航天主题的文学性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航天科技知识,而且让读者能够从阅读中体会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这正是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努力与尝试,也极大地丰富了航天科普出版的深度、广度和精神内涵。
其三,航天科普图书还需解决图片和绘图缺乏的难题。
图片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在科普图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欢迎的知识类航天科普图书,大都具有图片丰富、清晰、拍摄角度好、图片构图和创意佳等优点。目前国内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中,大多采用的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航天活动的图片,其中很多图片是从国内外网站、杂志上借用过来的,图片清晰度不够,分辨率不高,色彩失真,是这类图片存在的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航天科普图书的表现力。国内航天活动的照片大多分散保存在不同航天科技岗位和细分领域的技术专家手中,这些图片流传不广,再加上受制于保密审查问题,很多难得的镜头和画面,在国内出版物中很难见到。
另外,航天领域的科普专家,大多缺乏自己动手制图绘图的能力,使展示航天科技原理的示意图奇缺,而这些图片对于提高航天科普图书的品位和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专门介绍载人航天的科普读物中,几乎没有哪一本书能够以画面的形式直观逼真地展示载人飞船的内部景象,更难得一见载人航天器生命支持系统的原理图和结构图,也没有哪一本图书能够展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的结构示意图。对于以介绍载人航天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建议航天科普作家培养和掌握手工绘图能力,以提高航天科普图书的内容丰富性和品位。航天科普网站也要大力收集并展示航天科技人员制作的相关原理图、结构图和手绘示意图,由国内外航天科普专家以及航天科普图书出版社自由下载使用。
此外,对于国内民用航天科技项目,也要尽可能放松航天科普图书内容和图片的审查,以便相关的科普图书内容有相应的展示载体。建议由相关部门建立定期解密航天器原理图和实物结构图的规则和标准,适时以图片形式向国内外公众展示航天科技成果。这样国内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就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国外几十年前的老旧图片,不再因为缺乏图片或文图不匹配,而降低航天科普图书的内容表现力和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47-02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d editor daily works and the quality checking results of 20 scientific book copies,the writer discussed the correct usage on books abstract,units,variable symbol,digital and chinese words etc.
Key word:Scientific books Editing,Book’s abstract Units and variable symbol Usage.
众所周知,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前一阶段我社对图书质量的检查结果看,内容提要编写规范,数字、单位符号、变量符号的规范用法,尤其是错别字的出现等几个基本问题,需要引起文字编辑们的重视,这些都是影响图书质量的硬伤,很不应该发生。
1 内容提要撰写问题
读者对象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全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有兴趣继续翻阅前言、目录及相关章节,激起购买欲望。因此,对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是:内容高度浓缩,特点突出,简明扼要,仅作客观表述,不使用形容词、比喻或评论性词语,读者对象表述具体、确切。
但实际已出版的图书中,有些内容提要往往存在内容繁杂、逻辑关系不清、重复、使用评论性词语等问题,此举某社已出版的图书为例,进行讨论。
1.1 原书内容提要举例
为了分析方便,兹将以下句子编号。
(1)本书主要针对航天飞行中的分离与碰撞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动力学建模、分离特性分析、碰撞的发生与规避等。(2)研究涉及航天飞行中的正常分离和故障状态下的应急分离,以及分离中的碰撞问题。(3)研究对象包括火箭、助推器、逃逸飞行器、卫星、飞船等。(4)本书系统地研究了飞行器分离与碰撞的动力学问题,包括助推器与运载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多级火箭的级间分离、星箭分离等典型分离,逃逸飞行器与运载火箭的外分离、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的内分离、稳定栅格翼的半分离等飞行器故障状态下的逃逸分离,以及轨道航天器交会对接中的分离问题。(5)建立了飞行器分离动力学模型、相对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离中的碰撞问题和碰撞规避的条件。(6)本书关于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的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已经得到了飞行试验的验证,对于确保载人航天、确保航天员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在轨服务,以及空间在轨组装与运行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他类型的飞行器的分离、碰撞等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7)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的专著,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航天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1.2 问题分析
本例的问题在于:内容繁杂,没有高度概括;内容表述重复,如(1)基本是本书高度概括的内容提要,但(2)、(4)和(5)应该是对的细化分类表述,但因文字表述不准确却显得内容重复,缺乏逻辑关联性;(6)应该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但却是用了评论性的词语,尤其是在应用范围的描述上不够具体准确。最后一句(7)使用了“第一”这个词,其实,作者在前言中已经说明,本书是在《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与仿真》这本书的基础上修订的,保留了原书的全部内容。所以此处用“第一”这个词值得商榷。再者,在这里强调“第一”本专著与下面的“可作为……参考书”也没有啥必然联系。
1.3 解决方案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将上述原内容提要改写为:
本书以火箭、助推器、逃逸飞行器、卫星、飞船等目前航天领域的航天器为对象,研究了飞行中的分离与碰撞问题,包括:发射入轨阶段的正常分离、故障发生后的逃逸分离和航天器的在轨分离。为每种状态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分离特性,提出了碰撞发生的条件和规避碰撞的措施。书中关于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的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已经得到了实际飞行试验的验证,可在相关领域直接参考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航天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1.4 问题讨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不外乎有:一是内容提要由作者撰写,责任编辑与作者缺乏沟通;二是编辑本身对内容提要的三要素理解不深,不重视内容提要的编写;三是编辑由于专业知识所限,对图书内容及行业知识知之甚少;最后,如果前三项原因都不成立,就是编辑的责任心了。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宇航出版社要求,内容提要由责任编辑提供,字数一般控制在200~300字。
2 数字、单位、正斜体和标点符号的用法
2.1 数字用法不规范
现行国家标准要求4位以上的数字或者小数点前后4位以上的数字,从个位或者从小数点开始,每三位之间要间隔1/4空分位。但从所随机抽查的多数航空航天类图书来看,多数图书没有执行这一标准。
有一本图书在同一张表中同时使用一般数字记数法和计算机科学计数法处理多位小数问题,没有做到相对统一。
2.2 单位用法不统一
以某一本书为例,在同一行中出现了单位以英文字母和中文混用的现象,如“。。。可记录2h的CVR声音和25小时的FDR飞行数据……”,而且类似的现象在全书其他地方也不断出现。
2.3 正斜体用法不规范
现行标准要求,矩阵、矢量等变量符号,要求用黑斜体表示,但实际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随处可见。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责任心问题,二是因为编辑的知识面不够宽广,与作者沟通不够。如某本书在同一页,对已经说明的矩阵和矢量,仍用白斜体表示。在同一页中,微分符号d的斜体和正体同时出现。
2.4 标点符号用法不规范
标点符号不规范的用法较多,但是,就所查阅图书来看,突出的有两种现象:一重是有一本书,全书采用半角,中文句号全部变成句点;而另一本书的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的句末都不加标点符号。现行标准要求句末加句点,即英文的句号。
2.5 问题讨论
从以上问题可以立即看出,这些问题对于一般的编辑来说,都不应成为问题,都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都不是因为加工编辑不知道相关规范的要求造成的。因此,提高图书编辑加工质量的重要方法,就是既要提高责任意识,又要学习、学习、在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识别能力,争取把低级错误消灭干净。
3 错别字问题
错别字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3种基本情况:一是概念不清;二是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如作者打字笔误,责编没有发现;三是误写误用等。
如的、地、得无用:大规模地加入,误写为“大规模的加入”;他做得很好,误写为“他做的很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40-04
自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中国的发展世界瞩目,我们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推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所造就的庞大的优秀人才队伍。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目前我国培养的工程师队伍虽然已经超出美国的10倍,但是工程师的整体知识水平、设计能力,尤其是优秀工程师的总体质量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1],具体表现在工程教育方面就是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相脱节,工程实践经历缺乏,工程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工程教育依然停留在科学范式而不是工程范式,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了工程科学,而忽视了诸如设计等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1-2]。工程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教育,它是一种以技术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门教育[3]。即工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工程师,这一理念在包括像MIT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早已达成共识,MIT的毕业生,无论学士、硕士或博士,到公司就职就是担任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工程教育提高工程师教育的水平,完成这一目标有两点很重要: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工具。PBL是一种应用广泛学科教学方法,它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并且要求他们学会运用知识。让学生能够将新的信息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明白他们应该如何应用掌握知识。在建立学习的框架时,应当特别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且激活这些知识。加快新信息的处理和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是教育和学习的基本要求。PBL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学习变成一个发现的过程――讨论问题、研究背景、分析解决方法、设计方案、得出最终结果。这种主动学习方法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有趣,也使学生们对资料有了更深的了解。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的学者和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以这种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基于PBL理论的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小卫星”已经成为航天发展的热点话题,而将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的平台,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以小卫星作为载体开展航天工程教育的优势在于:(1)成本低,多数大学里的实验室都可以开展这类项目;(2)开发周期短(一年到两年),学生可以在毕业前看到项目成果;(3)体积小,重量轻,使制造和测试可以在比较狭小的大学实验室内进行;(4)复杂度适中的卫星系统,使学生在参与整个卫星系统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具体的系统或子系统经验。作为教育工具,小卫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制造甚至发射升空,即使不能发射,也应在与实际发射相似的环境中进行测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学生可以得到真实情况的反馈,虽然有时实验会失败,但失败也都是下一次实验成功的基石。“设计-制造-测试-总结-再设计”这样的系统循环设计模式,可以很容易地在机器人或计算机这类领域实施,但空间系统发展所需的巨大成本和少有的发射机会让我们不得不停止发展空间教育中的这类循环模式。而小卫星计划可以提供一个工具以实现该模式。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方法,其最初是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于20世纪60年代在医学课程教改中逐步形成并提炼出来的。在PBL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预先定义一个不完整的或劣构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让学生亲身参与问题求解的每一个步骤和知识构建的过程,从而将其先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很好地整合起来,使已有知识结构得到完善的同时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
1.目标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法的特点。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并且要运用知识。PBL重视模型和问题的解决。它试图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程研究和开发过程。Barrows这样描述PBL的主要特点:(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即学生选择怎样去学习和他们想要学习的内容。(2)学习在小团体中展开并且提倡协作学习。(3)老师是促进者、引导者或教练。(4)问题形成组织重点并刺激学习。(5)问题是拓展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工具。(6)新的信息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2.PBL工程教育案例――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几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系成立了一个由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新战略计划小组,专门负责课程改革。为了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小组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对项目和学习成果进行验收,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法,建造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尽管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关键,但它不是课程组织的原则。新的航空航天工程课程以现实生活中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工程为背景,即构思、设计、实施和执行(CDIO),结合设计建造经验,贯穿于整个项目中。接下来就是从简单的项目到高度复杂的系统设计建立过程,以及从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第一年,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构思并且试飞的由无线电控制浮空飞行器(LTA)。第二年,在《联立工程学》课上,学生们设计、搭建并且试飞了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在一些比较深入的课程例如《空气动力学》课上,从工厂或者政府以往项目中提出航空工业中很常见一个实际的问题,像是以洛克希德・马丁战术飞机系统为模板提供项目设计方案。高级课程完全利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如:《实验项目实验室空间系统工程》、《CDIO高等课程》。在这些PBL体验中,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做实验找到解决方法,并用多学科方法设计出复杂系统。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复杂系统学习实验室”的主任提出了一个对于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分类框架(见表1)。它将问题分为四个等级,给出了解决基础科学及先进工程课题的系统方法。
一级:问题集。问题集是指在大多数工程课程中发现的传统问题。它们往往具有一定的结构与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至少问题的设计者知道)。所有学生解决同样的问题,有时独自解决,有时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二级:小型实验。小型实验是指在结构化问题下的实验课。例如测量或观察某种工程现象或数据。这些问题在一或两个学期内解决,可以“重复地进行”,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团队解决与其他团队同样的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例子,如《联立工程学》课上的桁架实验室,《空气动力学》课上对在风洞中的流速计的校准,《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对空气动力减速器的各种测试。三级:大型实验。比起前几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解决,可能会耗费几周或整个学期。到了这个阶段问题明显复杂了很多,需要更多的规划和教员支持。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如是例子:《实验项目实验室》课上的风洞试验、飞行器模型项目,《空气动力学》课上的机械项目,《航空航天教育导论》课上的轻于空气的飞艇,《联立工程学》课上的电动飞行器设计等。四级:顶级CDIO实验。这个阶段在系统中整合了核心工程的顶级实验。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工程项目用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DIO)的方法来设法更接近于实际工程。在顶级实验中,工程的四个阶段都将涉及。顶级实验室的项目均为研究的重点,需要更多的资金,工程的复杂度和依赖经验的程度也很高。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自主卫星光学阵列项目和磁控编队飞行器。四级的项目需要学生、老师和研究员花费三个学期去完成。可以看出三级和四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由学生主导的、不受约束的、复杂的、多方面的且具有很高的主动性过程,符合之前所说的PBL标准。然而一级和二级中的项目体验过程更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关于问题构想的有用指导,使用工具进行研究发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和设计-制造经验贯穿了整个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本科生阶段。使用四个等级的框架来层次化PBL体验过程确保了从高度结构化问题到无约束和复杂问题情况的合理推广。
3.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是多模式和长期性的。这些方法包括实验室期刊、技术简报、设计审查、技术报告、团队协作评估、设计作品、互评和自评。教师的角色主要是顾问和指导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反馈信息。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制造并试飞由无线电控制的浮空飞行器,设计审查作品和最后的评估工作都是由飞行器竞赛的方式进行。在《综合工程》课的飞行器设计项目中,二年级学生分析在问题集中与气动性能、稳定性和推进装置有关的问题,并动手组装和试飞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与第一年的课程相似,评估手段包括问题集、设计审查以及最后的一场比赛。
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培养效果,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这些情感变化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品、期刊和其他形式的自评进行评估。
二、小卫星平台与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创新结合途径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除去意识形态的差别,世界人才的标准正趋于统一。根据著名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想-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模型,工程教育包括以下几大培养目标: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善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新产品或系统的能力;承担和实施复杂系统工程的能力;适应现代团队协作开发模式及其开发环境。这些目标是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而制定的,它实际上定义了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构成。
1.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的意义。小卫星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的一条新途径,这是与以往基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的“政府导向的大型项目”完全不同的。此外,NASA已经开展了很多项目为大学提供发射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如何开发、运营卫星。超小型卫星计划是其中一个著名的案例,选定十所大学并给予他们项目资金,最终的成品将搭载航天飞机发射上天。凭借多年的项目经验,一些大学已经能够制造卫星,甚至出售卫星给其他大学或国家。小卫星为大型卫星上已经实现的一些任务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现途径。一定数目的小卫星协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被称为“星座”或“编队飞行”。这种多卫星体系的优点是容错量大、重构能力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好。
2.基于小卫星平台的航天工程教育项目。小卫星的操作训练为大学生的太空教育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体验从任务创建、卫星设计、制造、测试、发射、运行,直到结果的分析的整个太空项目周期。同时他们还能从这些项目中学到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重要技能。小卫星项目不仅对教育有益,而且有望成为太空技术发展与商业运营中的一名新成员。(1)日本卫星设计大赛。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的大学小卫星研究项目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各国。然而,在意识到了小卫星在教育和技术发展上的重要性后,日本国内开始大力推动高校小卫星设计-制造计划。第一个里程碑是“卫星设计大赛”。1992年三个学术社团共同成立了大赛组委会,他们分别是JSME、JSASS与IEICE。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于1993年举办了第一届比赛。这项比赛的目的是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参与太空项目的机会,同时鼓励一流大学开始进行实体卫星的制造项目。评审项目分成两大类,创意类评审该项目的创意与想法,设计类评审卫星设计的可实现性。提交的项目首先会进行初步的评审,合格的项目才能入围最终的决赛。届时,将进行卫星模型的展示和评审。优秀的作品将获得“设计奖”、“创意奖”以及三大学术社团颁发的奖项。大赛每年都会收到20到30个创意独特的项目。(2)大学空间系统研讨会(USSS)以及CanSat项目。USSS始于1998年,每年11月由JUSTSAP小卫星工作组在夏威夷举办。研讨会的形式十分独特,出席会议的日本和美国的大学首先提出自己卫星项目的构想,以及各大学自身的科研实力,然后将具有相同兴趣、能力或科研实力的大学进行组队。各组展开讨论,在一天半的研讨会后,各组需要向其他组展示他们的项目设计书。这些项目要在USSS结束后的一年内实施,他们的成果将在下一年的USSS上展示。其中最成功的项目就是CanSat(罐装卫星)项目了。CanSat项目是1998年由特维格教授提出的。在最初的计划中,每所大学都要制造一个350mL饮料罐大小的微型卫星,卫星将被发射到轨道上,在下一年的USSS上进行控制操作。(3)立方体卫星。立方体卫星项目由特维格教授在1999年的USSS大会上提出。立方体卫星为重1kg,长宽高均为10cm的微型卫星。每所大学制作的立方体卫星都被放在一个名为“P-POD”的盒形载体内,它由俄罗斯的“第聂伯”火箭装载发射升空。为了减少立方体卫星和P-POD之间的机械和电气接口,P-POD释放机制设置得非常简单:当P-POD的门打开,里面的立方体卫星就被P-POD末端的弹簧弹出。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已经开始了立方体卫星项目,并大致完成了设计和EM级别的模型制造。这些大学的学生已经在立方体卫星项目中获得了微型卫星开发的基本专业知识。但他们现在需要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使用现成的廉价的部件设计可靠的空间系统,如何进行空间环境试验(如真空热或辐射试验)并获得试验结果,以及如何处理更大的风险,更多的人力资源、时间和成本。目前计划于2002年底发射第一个立方体卫星。(4)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ESMO是欧空局教育卫星计划的第四项任务,它是基于“欧洲大学生太空探索与技术倡议”计划中的“SSETI-Express”卫星。ESMO项目是为了吸引和培养下一代的月球与其他行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航天器有效载荷包括:船载液压双组元推进系统,用船从地球同步轨道通过“日地系统中的拉格朗日点L1”转移到绕月运行轨道的过程,历时3个月;表面光学成像的窄角相机和一个用于测绘全球引力场的子卫星,将在历时超过6个月的时间里执行测量任务;可供选择的载荷还包括一个生物实验和一个微波辐射计。ESMO项目是未来欧洲的科学和勘探计划的一个强大的动手教育和公共宣传工具。它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项目,训练和培养了下一代的月球任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三、建立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实验平台和培养范式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PBL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受国情、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约束,在中国工科大学中实施PBL教学存在问题案例少、实施成本高、评价方式单一和师生角色僵化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国情对PBL教学进行本地化处理,不能生搬硬套,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实施PBL教学的前提条件,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作为PBL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2.根据具体航天任务设计问题。丰富的问题案例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每门专业课的设置都是基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先修课程基础为前提,但个体的差异不容忽视,教师或教师团队在进行某课程PBL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施条件进行问题案例的设计。为了保持热情,学生们可以一种竞赛的形式开始项目,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双手选择出最吸引人并且最有意义的项目。
3.提高卫星实验平台的开放性与多样性。除了教育实践空间项目对航空航天教育带来的价值之外,学生建造空间项目长期承诺创新型大学的任务是可直接有利于空间行业本身。目前,各大学中设立的大学或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及其配套的开放创新基金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范围需要扩大,让大学生能够进入一些比较前沿的和良好国际合作背景的研究型实验室,使其很早就能受到良好的学术熏陶,以促进其产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部动机和欲望。
4.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成为高效、独立的终生学习者是PBL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参加PBL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在PBL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小组讨论中无私贡献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吸取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进步。
5.建立合理多样化的评估体系。在实施PBL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而不是结果。创新人才的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评价学生,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体系,建立激发创新的长效机制。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成就,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
四、结论
PBL植根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强调发现和知识意义的构建,是一种先进的培育创新精神和激发创新思维活动的教学/学习方式。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教师和团队学习是PBL教学法实施的三大关键要素。本文在总结PBL理论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航天工程教育的现状,从国外几个航空航天教育典型案例吸取经验,讨论了以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工具的重要性;其次,叙述了它作为太空技术发展新成员的重要性。探讨了基于PBL理论的航天工程教育在学生群体中推行的途径,期望能促进教育工作者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由学生运作卫星项目极具挑战性,但这会给参与项目的学生和院校带来巨大回报。这些项目提供大学生关于设计、分析、测试、制造和操作空间系统方面的实践经历。有证据表明,参与空间飞行器设计项目的学生,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统计证据也显示如果相当数量的大学参与空间飞行器设计活动,进入空间领域工作的学生数量会显著增长。
参考文献:
军队院校团级指挥航天通信专业任职教育的培训目标是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着眼有效履行军队职能使命,围绕信息化条件下打赢联合作战对航天通信指挥人才的需求,培养熟悉通信部队职能、善于运用航天通信系统,政治坚定、品格优良、业务精湛、组织领导能力强、胜任航天通信单位团级领导岗位的指挥军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必须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
一、教学对象分析
航天通信团级指挥的教学对象主要包括总装航天通信领域新晋团级指挥干部,教学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根据所从事岗位可分为军事通信指挥、航天通信总体干部,同时还有部分通信部门政工和后勤干部;二是学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40岁段,其中35~40岁年龄段更多;学历层次分析,高学历依然是少数,绝大多数为本科毕业生;三是专业跨度大,所学专业涵盖电子类工学专业、管理学、政工、后勤等。
为了设置聚焦实战、贴近岗位的课程体系,在分析教学对象的基础上,重点需要研究岗位与实战的切入点,找准切入点后,进一步设置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一)课程体系构成
航天通信方向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如图1所示)。
由于在上述课程体系中《航天指挥》《军事航天技术》《指挥信息系统运用》和《航天通信指挥问题研究》为航天通信方向核心专业课程,因此主要对此四门课程相关内容设置理由加以说明。
(二)课程内容设计
航天通信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从指挥到技术再到系统运用的主线安排授课内容,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四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授课内容又遵循先当前现状后发展趋势的顺序进行组织实施。课程设置的主要理由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
(一)贯彻“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思想,突出实战化教学
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力争突出实战,贴近岗位,具体体现在: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进行分析航天试验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嫦娥X号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进而过渡到“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再到“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XX卫星发射任务通信总体方案设计”;想定作业的教学内容既包含“特定任务(如临近空间试验任务及应急任务)通信的组织与实施”,又包括具有一定前瞻性的“XX空间作战航天通信支援研究”,这些案例和想定教学的设置紧紧围绕总装试验场和航天任务,突出总装试验任务的实战内容,同时在内容设置上又综合考虑现状和发展的关系,立足现实,着眼发展,适度超前。
(二)落实“指技融合,指技俱精”的理念,指挥与技术相辅相成
课程设置按照固指挥、强技术、重应用的思路,将指挥和技术相互融合,做到指挥与技术相辅相成。在案例教学“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通信组织与运用”,想定作业“特定任务(如临近空间试验任务及应急任务)通信的组织与实施”“XX空间作战航天通信支援研究”都不单纯是指挥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技术支持,因此在授课内容中还包括技术层面的案例教学“嫦娥X号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而过渡到“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以及想定作业“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XX卫星发射任务通信总体方案设计”,使指挥与技术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三)注重课程内容主线设计,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在强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注重主线设计,按照从指挥到技术再到应用的顺序,通过具体的信息系统运用和综合演练,提升将指挥和技术运用于实战中的能力。具体内容设置是在讲授“航天任务中通信的组织与实施”“航天通信关键技术”“航天通信系统及其应用”“航天通信系统安全保障”“空间电磁环境及电磁频谱管控”等专题的基础上,实际操作运用“一体化框架下的通信系统”,培养学员灵活运用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相关指挥及技术案例教学和想定作业的基础上,通过航天指挥综合演练,提高航天通信方向中级指挥干部运用已有知识和技术,解决不同背景及条件下不同任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提升学员分析、研究、决策能力。
(四)充分发挥既有环境条件优势,切实提高教学环境的使用效益
航天试验训练中心试验通信分系统,及国防科研试验信息安全实验室,这些环境和平台在其他层次教学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为航天通信方向中级指挥实施教学任务,不仅能够更大限度发挥这些环境的优势,提高使用效益,而且能够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进课堂,形成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研究成果纳入教学,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教学组织实施
(一)“知”“行”合一
在授课过程中,核心理论知识和技术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体现知识性、系统性,围绕理论和技术,结合授课内容,展开课堂研讨、课外自学、案例教学、想定作业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MOOC课程,增强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活动重点体现实践性、综合型,提升学员对理论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强化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分”“合”统一
“分”“合”统一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也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在教学内容中,将指挥和技术分别进行讲授,更便于对理论的理解;而在案例分析和想定作业,以及综合演练实施过程中,则可以合并进行,以使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案例教学采取小班教学方式,以案例分析、案例作业为主,现地教学和实验室见学为辅的方式进行;想定作业主要采取以分组作业为主,按照介绍想定背景、提供想定条件、布置想定作业、编组研究讨论、提交作业和小结讲评的步骤实施,体现有分有合,分合统一的思想。
(三)“研”“练”归一
教学活动的案例分析、想定作业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完成作业内容。教学活动的最后一项是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按照“统一作战背景、统一作战时间节点、统一指挥行动”的原则,利用一体化试验信息系统组织实施,在演练过程中强调以情况设置为牵引,直接调理为辅的原则,重点提升学员在演练过程中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研究还是演练,最终的目标都要归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四、结语
在NASA教育网页的主版块下,设立了四个主栏目:“关于NASA教育”,“适合于教师”。“适合于学生”和“儿童俱乐部”。在“关于NASA教育”的主栏目下,有7个子栏目:“关于NASA教育计划”、“教育领导层”、“NASA中心和设备”、“NASA任务主管”、“绩效考核”、“教育计划”和“联系方式”。我们来看看NASA是如何介绍它的教育计划的:“NASA航空和航天发展的历程,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实现了先进技术的突破,增强了航空旅行的安全和扩展了前沿科学的研究。这些成就都是来自于一个共同的起源:教育。现在,美国进入了第二个世纪的飞行,必须恪守自己的诺言,进行卓越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教育,确保下一代美国人能完全承担起建设美好未来的重任。NASA将继续继承以往的传统,投资美国教育计划,支持美国的教育者们,这些教育者在准备、激发、鼓励、培育今天幼小的心灵成为明天的劳动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规定了今后NASA将继续奉行三个主要的教育目标:1)加强NASA和学生们的联系;2)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兴趣,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培养接班人;3)为NASA培养接班人。在“教育计划”子栏目下,按照字母的顺序,列出了NASA的教育计划项目,多达80项,可见NASA对学生教育是多么重视。
此网页的特点是分别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Grades K-4)、小学高年级和初中(Grades 5-8)、高中(Grades 9-12)、大学生和研究生(Higher Education)知识水平的不同,提供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或者教材,使老师和学生可获取精确到年级的科普资料。在“适合于教师”主栏目下除设立了上述4个子栏目外,还设立了“非正规教育”、“教学材料”、“教育TV时间表”、“最近的机会”。对航天教育感兴趣的教师们点击这些栏目,不仅可以获得适合自己教学所需要的教材和教学用具,而且可以了解最近NASA为学生们提供参加航天活动的计划,有心的教师有可能通过它为自己的学生争取到参加太空实验的机会。例如,老师点击“Grades 5-8”一栏的“教学材料”,就可以找到很多教学材料,例如,银河系中的运动物体、天空中的星星的发现、空间站介绍、太空植物的生长、空间站进行的实验等。
在“适合于学生”主栏目下,也设立了上述4个子栏目和“最近的机会”栏目。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学识,从不同栏目中学习感兴趣的航天知识和参加NASA有关的活动。例如,“Grades K-4”适合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栏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是以“玩”为主,或刚刚转入正规的学习,他们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行为和学习缺乏目的性,要让他们掌握深奥的航天知识很困难。因此,NASA根据他们年龄的特点,在这个栏目中,采用讲故事、看图片、放视频、在玩中学、形象化的教学等方式,向孩子们灌输航天知识,激发他们对航天的兴趣,例如,有一个游戏是“帮助我穿上航天服”。但是,Grades 9-12的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多,所学的各门学科基本上反映着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客观规律,逻辑性、系统性很严密。在学习中要求他们不仅要发挥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而且还要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NASA采用介绍比较专业性的航天科普知识、为他们提供参加航天实验机会、鼓励他们参加NASA的航天任务和参加航天知识大赛等方式进行航天知识教育,这些教育可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促使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今后自然科学研究和航天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NASA还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设立了“儿童俱乐部”栏目。这个栏目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学习航天知识的乐趣,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过一把当“火星航天员”的瘾,也可以随着卡通小动物“雷蒙”参观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和航天飞机,“雷蒙”与真正航天员的访谈节目还可以使孩子们了解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很多航天知识。
NASA的另一项传统是希望可以培养高质量的科学、工程学和数学学科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这种培养往往是通过科学竞赛或者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来实现的。2010年3月,NASA开始为公众中的申请者提供到NASA实习或者参加科研工作的机会,藉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研究和空间探索研究任务。其中,表现优秀申请者还可以获得由NASA提供的总额高达970万美元的奖学金。更可贵的是,公众参与过程十分简单和公开透明,所有申请者都可以在NASA的网站上找到并且申请所有的职位和参加NASA的工作。这些内容在NASA教育网站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
形形的航天教育计划
NASA充分认识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很好的航天教育平台,它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实验和教育活动。概括起来,包含了以下五方面内容:
为学生设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这些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或者科技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专门为学生设立的,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例如,“中学生获得地球知识观测”是一项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设立的项目。为了进行此计划,美国航宇局特意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了专用9罩相机,学生通过遥控拍摄了他们需要的地球照片和负责照片的整理工作,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只负责安装和撤卸照相机及传输照片。
在教室中完成的太空实验。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太空特殊环境(如,微重力、辐射)的影响,学生们在他们的自己的教室中完成模拟太空相应条件的实验,或者进行空间站上专业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实验。这些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对比地面实验和太空实验的结果,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可以知道太空的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影响。这种类型实验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学生们在地球上的教室内种植种子,与此同时,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种植同样的种子,对比两组种子发育过程的不同,就可以了解微重力对种子发育的影响。
参加美国航宇局的研究实验。美国航宇局的很多研究是招募学生们来帮助完成的。其中的一些试验是专门安排来“激发下一代探索者灵感”的。另一些是学生们作为“配角”,参加到太空实验中。例如,美国航宇局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一项毛细流动实验,目的是观察微重力环境下,复杂几何形状容器内的毛细流动和液体流动情况,其结果可应用到未来太空船的低重力流体系统设计的计算机模型中。在此研究中,招募了很多学生:中学生参加了分析和地面实验,大学生提供实验支持,研究生和博士生进行建模模型和缩减数据的工作。
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工程活动。参加者主要是高等学校和大学生,他们参加国际空间站硬件的研发,或在科学支持中心工作,学习如何参与科学操作活动。典型的例子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参与了“球面”零重力实验卫星的研发工作,这颗卫星是放置在国际空间站上用来示范卫星编队飞行的动态过程。学生们参与了概念论证、实验设计、装配、检测和运行全过程。
教育性示范活动。为了提供航天教育的特殊资源和为了激励学生们学习航天知识的兴趣,美国航宇局将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室”,让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简单有趣的太空实验,并将它拍摄下来,做成视频教材,提供给学生们,以便进行航天教育。或者,允许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向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提问题。这些变化多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展了他们的课堂知识。
这些计划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和扩大想象力的机会,并吸引了具有各种水平的学生(小学生、中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参与此活动。甚至是大一的学生也有机会设计自己在空间站上想进行的实验。很多中学生参加了国际空间站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有助于他们今后选择数学、自然科学和其它技术领域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很多大学生直接参与国际空间站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很多与国际空间站有关的项目。
可能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像这种方法一样能够更好地激起下一代科学探索的欲望。这些活动除了使学生们获益外,对教师也有益。在进行每项实验前,首先要培训教师,为教师们召开一些研讨会,让他们首先了解有关的航天知识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以便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扩大国际空间站的影响。教师是激发探险精神的巨大源泉,教师们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他们的教学,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此活动。
一项载人航天工程要想取得成功涉及方方面面,而我国的航天发射保持了极高的成功率。这说明,在这个综合性较强的科研系统工程内,如何通过严格精密的管理,确保各程序的安全,确保每一个元器件都不出现问题,一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而在当下,很多领域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安全事故多发,“中国制造”的名誉遭到了损毁,所以,航天人的“脚踏实地”,尤其值得某些监管部门和产品制造企业好好学习。
我们应该像守护“天宫一号”那样,守护我们的生活。
我们看到,人类生活依赖于对时间和空间的运用,借助知识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有史以来的数千年中,完成了在地球上由此地到远方的历程,那些最先掌握克服空间障碍手段的族群成了文明和历史建构者,在畜力的时代是如此,在大航海的时代也是如此,而20世纪,凭依技术的飞速进步,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人类完成了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提升。最先进行迁徙和地理冲击的民族获得了当初很大的竞争优势,最先进行航海和航空的民族则获得了近代世界强国的门票。克服更大空间障碍工具及其知识的人群总是最容易接近未来,这已是无可争议的显着历史事实。
1.国内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飞机保有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以及为实现从“航空航天大国”向“航空航天强国”发展、提升航空航天工业水平而实施的“大飞机”等项目产业政策的推进,我国对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加大。近些年,各类高校依托教学科研优势,不断加强或开设了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提高了行业参与度。至今,办此本科专业的有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各高校依托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培育自身的专业特长。如西北工业大学偏向于CAD/CAM集成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突出于板料成型技术专业教学和实验、中北大学以飞行器特种制造为特色等,形成了面向飞机制造、适应航空航天发展要求的课程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具有飞行器制造工艺技术的航空航天类人才。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如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人员为学生讲课(讲座)、征求企业意见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订单培养等。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主要面向航天航空飞行器产品制造等相关产业培养钣金、铆接、装配技术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由于本专业开办时间短,目前我校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校企合作。
2.校企“3+1”合作办学的优势
3+1校企合作办学指前三学年的培养在校内进行,第四学年除部分课程及实验教学在学校完成之外,其他现场课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均在企业内实施,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简称“3+1”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3+1”模式,这种合作教育能够实现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学习的机会,是实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与就业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模式。
由于有很多限制条件,学校无法投入过多资金购置像企业的一些精密加工设备作为教学仪器设备,所以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只能在理论上了解基本成形原理和方法,根本看不到实际的设备及生产工艺过程,也就无法掌握一些知识。而合作教育提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资源,弥补了学校的教学条件的不足,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甚至落后于生产现状的严重问题,实现了校企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学生在航空航天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会认识到,一个不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人是无法发挥才干的。到企业后,学生清楚地了解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目标,了解了作为飞行器制造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在专业知识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亲身体验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危机感,提高了学习兴趣,明确了专业思想,树立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使就业观念和定位更符合社会与航空航天企业的需求,且学生就业之后,表现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都明显增强。
3.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校企“3+1”合作办学模式探析
我校长期以来,一直与一些航天企业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吸收一批本科毕业生,以补充和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本科生在外语、计算机及基础知识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普遍存在本科生专业知识与航空航天生产过程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同时表现出对社会及企业的了解甚少,融入工作环境的协作精神比较欠缺等问题。这正是毕业生和企业共同担心的问题。这些公司在航天专业技术领域与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的全部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见校企及学生三方都有合作办学需求的基础。
3.1合作办学模式的定位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校内培养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学制4年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内通识类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核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累计1年(主要集中在第四年)校外企业核类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重点是最后一个“1”的环节,具体而言在这一年的校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部分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集成化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3.2“3+1”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特征
3.2.1规范选拔机制,组建一支优秀学生队伍。第四学年初,学校需要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组建实验班进行统一编班授课。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前三年在校成绩及获奖等综合素质表现,择优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学生,成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3+1’校企合作试验班”。规范的选拔机制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也是对低年级学生的一种激励。再则,一支高素质学生队伍是校企合作有效办学的重要保障。
3.2.2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计划。试验班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应由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牵头,与企业共同协商制订,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掌握一定飞行器构造、飞行器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钣金、铆接和装配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够从事飞行器产品零件的设计、生产及装配、工厂生产管理和服务于第一线的工作的能力。实验班往往会加入部分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学校无法完成的可由在企业中聘请的兼职教师到学校讲授。部分实践教学依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企业生产进度协调安排。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
3.2.3建立校企双向管理制度。学生实践活动期间,不仅要保障学生安全和日常教学活动,还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此,应严格实行校企双向管理制度。学生的劳动纪律考核应由企业负责,尽量与员工保持同步。校企双方应各派一名专职辅导员,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和具体事务协调与管理。由于航天企业有其特殊性,教学管理程序要适应航天企业产品研制与生产中的相关保密规定。
3.3“3+1”校企合作办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许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教学主体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企业的实际参与和互动等问题。为了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保障校企关系持久稳定,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3.3.1寻求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协调。学校有教学任务,学生有就业任务,而企业有其生产任务,校企合作教育应该在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间寻求协调和统一,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周密安排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校企之间要协同制定相应制度,明确各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各项事宜,真正做到有政策制度的保障。特别要健全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优化企业对试验班毕业生的择优录用机制。
3.3.2培养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学校引进不少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补充到我校飞行器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他们虽然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但工程实践背景比较薄弱。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中,除注重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外,还特别强调教师的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和工程实践背景。为了加强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鼓励或创造条件让来自高校或没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增强实践能力,以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
4.结语
合作办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合作教育所有效益中,适合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利益的核心。校企合作办学让高校走向企业,也让企业走进高校,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为一体。这种办学模式对促进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思路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蔡向朝.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志科学校学报,2005,23(5):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