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9 16:04: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困境。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音乐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改变现状的路径与建议。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相对于语、数、外等学科而言,音乐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和组织管理严谨程度相对薄弱,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当前,基层初中学校专职音乐师资严重不足,教育部门在改善师资结构时侧重于语、数、外等学科的配备,而将音、体、美学科相对放到了第二位,导致专业师资严重不足。
2.教学条件相对简陋。虽然近年来各地各学校加大了教学设施投入,无论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软件,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学科之间还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音乐学科所需的场地和音乐器材更新的速度偏慢,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3.教学研究不够深入。音乐教学研究工作在有些学校还停留于形式,虽然每学期每学年都制订了完善的教学研究计划,但是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两张皮”现象,教研活动局限于听听课、读读文章,敷衍了事,没有立足于现有工作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研究。
4.课程标准执行松散。有些学校音乐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在期中期末等复习阶段,音乐学科的教学时间直接被分配给应试学科,缺少了足够的教学时间作为基础,音乐教学目标任务难以得到全面完成。
5.教学活动空间受限。纵观当前许多初中学校的学生课余生活已谈不上“课余”二字,被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学科瓜分得彻彻底底,原本属于学生课余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成为变相的习题课、训练课,音乐教学拓展课外空间显得非常乏力。
二、有效改变初中音乐教学困境的路径
1.强化优质师资力量培养工作。在音乐教学中,良好的师资是基础,也是推动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核心因素。学校应当强化师资培养,一方面,要根据学科师资配套结构向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积极申请配全专业师资,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强化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特别是要用好专业出身的师资,保证音乐教学专业化,并且在校内形成二传手培训。要积极推荐专业师资参加上级部门开展的各类音乐专项培训,并到校内进行二级培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推广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强化业务考核,确保教师能够胜任或基本胜任音乐教学工作。
2.全面均衡音乐教学资源配置。各学校虽然在教学投入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学科间的不平衡现象还是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音乐学科而言,要均衡资源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学生数和教学实际需要配齐音乐教室,在教学设备添置方面按照规定购置相应的乐器和教学器材,确保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在教学软件上下工夫,积极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建立完善的教学软件库,既要吸收成品课件又要自主创作,形成本校音乐教学的庞大资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帮助。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深入开展音乐教学研究活动。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学研究是推动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力,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学校也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更好的平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在线培训和中短期脱产学习,在时间调剂、经费保障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要扎实开展校内教学研究,每年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教研工作计划,确定各级课题并主动申报,由骨干教师牵头组织精干力量开展音乐教学课题的相关研究。另外,还要积极开展校内教研活动,通过校内教学探讨课、观摩课、教师沙龙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将音乐教师集中起来开展讨论。既要深入学习音乐学科改革最前沿的信息,了解其他地区、其他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好经验、好做法,又要结合本校、本班级音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到汲取先进经验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促进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使教学研究能够多出成果,多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4.严格执行规定音乐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是保障音乐教学成效的基础,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不得擅自改变音乐教学时间,如果确因教学工作需要占用音乐教学时间的,就要进行同等课时的调剂补充,坚决禁止私下调课、私下赠送课时等不规范的教学行为。学校教导部门要强化教学监督工作,重视对课堂到课率的检查,将其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规范,只有严格规范才能够保证教学时间不被占用。实践证明,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音乐教学的时间通常难以得到保证,有些学校甚至出现缺课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对音乐学科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形成了严重制约,甚至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各学校都要保证音乐教学课程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5.积极拓展音乐课外活动空间。音乐学科是一门拓展性较强的学科,教师既要抓好课堂技巧方法,又要积极拓展课外空间,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笔者在教学中重视了两方面的拓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而开展各类活动,如舞蹈兴趣小组教给学生舞蹈动作,让他们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体型。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特长禀赋进行专门培养,笔者在每接受一个班级的工作之后,都会有意识地发掘哪些学生在音乐方面禀赋较高、具有较好的培养前景,如果其有从事音乐专业发展的意向,那么从一开始就对其进行专门培养。笔者为每一位特长生制订了培养计划,从阶段性目标、重点培养内容和训练时间安排等方面统筹考虑,既要保证学生其他学科学习的顺利进行,又要利用点滴的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专业培养与训练,使学生能够夯实专业基础,更好地体现音乐教学工作的促进功能。
三、结语
针对当前音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到每一位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以素质化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根本宗旨,扎实开展教学改革,充分整合资源、优化模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音乐在艺术教育方面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唱式”。这种“教唱式”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和呆板,这种方法的教学内容极其的枯燥与单调,并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初中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提并论的。现就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
一、对音乐课不够重视
不少初中学校单纯地追求升学率,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不够完善的教育体制,没有贯彻执行综合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音乐教学自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中学就没有开设音乐课,而有的中学即便开设了音乐课,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学生就在下面写作业,一点都不重视音乐课。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不了现实需求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一般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门提高艺术修养的课程,应该采取灵活多样且有趣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比如: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和谐;欣赏《黄河大合唱》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等等,使用这样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对音乐的内涵和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流行歌曲严重影响音乐教学
初中生已经学会了赶时髦、追星、听流行歌曲,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音乐课上教的歌曲非常反感,进而对音乐课毫无兴趣。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着迷,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时间,不但影响了音乐教学,学生对其他科目也不那么上心了,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初中的教学。
四、没有完善的音乐设施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初中生对于音乐的要求,音乐教学的方法也不能引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音乐教学本身就不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影响到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1]。鉴于此,只有将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将流行音乐元素的内容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好地推进今后的音乐教学整体效果。
一、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存在整体教学质量不高、音乐教学内容缺少科学性的问题。本身音乐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缓解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学习压力,对学生陶冶情操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但是,从现有的初中音乐教学情况分析,音乐教学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这样的课程设置会让音乐教师对教学失去信心。同时,在音乐课程上,由于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学生对于音乐提不起兴趣,导致音乐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再加上初中学校对于音乐教学不够重视,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体音乐教学的方法创新,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置没有得到进一步展现,只是单纯地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2]。
二、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原则分析
在音乐课程中融合活动课程的内容,是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创新性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设置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生同教师进行双向互动,能够更好地活跃课程气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变成跳动的音符,让课程内容变成旋律。鉴于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活动课堂是一项必要的发展途径[3]。
(一)适度性原则从客观的层面进行分析。教师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需要将适度性原则进行有效展现,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能够兼顾主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适当地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引导。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流行音乐的内容科学融合到课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的活动中。流行音乐的融入还能够改变以往枯燥的音乐课堂氛围,营造出比较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
(二)指导性原则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流行音乐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认为在课程中融合流行音乐的内容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但是,当前流行音乐在音乐文化中也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教师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适当加入流行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三、初中音乐教学融入流行音乐的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合流行音乐,首先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单纯进行知识传授,会使得课程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将实践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5]。由于音乐本身就同数学、语文等学科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实践性比较突出,这样就需要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通过表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音乐评论的方式进行音乐平台构建。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前卫,流行音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音乐个性化的要求。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让学生能够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并不是盲目崇拜。将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选择更加具有教育意义的曲目让学生欣赏,这样不仅能够强化教学目的,还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流行音乐本身就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音乐的学习阶段,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并且偏重追求大众化以及个性化的内容。所以,将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的课程中,能够更好地推进初中音乐的整体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飞,苗雨.初级中学音乐课堂中流行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区三所初中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5):105-107.
[2]杨滢英.引入流行音乐,催化音乐魅力—浅议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引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10-11.
0 引言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的转变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就要能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理念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契合。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都比较有利。通过对初中音乐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就能有助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都比较迅速,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初中的音乐教育在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依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在对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上以及实践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音乐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1]。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音乐教育非艺术化倾向,以及中学教学的专业化倾向。这些都没有结合实际来进行发展,对初中的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一定的影响。
1.2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问题来看,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在整体思想认识层面还没有得以完善。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就在教学的思想观念上没有及时性的转变。一些初中的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采用原来的教学思想,对音乐教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还有一些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持有歧视的态度,这就不利于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再者,初中的音乐教师在专业化程度上还需要加强提升。一些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这就对学生的音乐教学有着直接影响。在具体的问题上主要是工作工程中没有体现出细致化,在音乐教学的观念上比较滞后,没有对新的音乐教学的内容充分学习[2]。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也没有注重,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问题频发。
2 初中音乐教学的优化发展策略探究
为能够对初中的音乐教学进行有效优化,就要能保障教学措施的科学性以及多样化的加以实施,只有如此才能保障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提升。
第一,要及时的将教学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更新。只有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才能保障教学效率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能注重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创新,学校领导层要对音乐教学得以充分重视。要能将音乐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加以积极的培养,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对初中音乐教学,要注重对音乐教师的事业心的积极培养,并要能充分重视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老师只有在音乐教学方面的事业心得到了加强,才能花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3]。老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能得以充分发挥,注重对学生的音乐理论以及技巧的指导。
第三,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要不断的完善和强化。注重对自身的音乐修养的加强,老师要充分对新课程标准的音乐教学要求详细研究,并要能主动积极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有助于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老师在专业水平的提升上,要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实现,在理论的学习上以及技术层面的学习上都要能得到充分重视。
第四,注重音乐教育的评价工作良好开展。音乐教学的评价工作,是老师了解学生音乐学习的情况,以及对教学方案优化的重要举措。在评价过程中就要建立学生音乐学习发展的记录档案,结合实际来进行针对性的加以评价[4]。而对音乐教师的评价工作实施也比较重要,要能对老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进行结合,多方面的收集反馈信息,为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第五,对初中音乐教学在教学的设备以及技术的应用方面要能得到加强。只有在教学设备上得以良好的具备,才能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下,老师就要能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加以应用。让学生在动态化的教学环境中,来学习音乐知识。还要能够在相关的音乐设备方面能够得以完备,方便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有效完善,才能保障音乐教育的良好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以有效解决,这就需要能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解决。音乐教学的措施制定以及实施都要能体现出科学性和针对性,此次主要从多个角度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理论研究,希望能有助于实际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悦.以多种创新手段直击初中音乐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6(03)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熏陶对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逐渐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学生会唱却不了解音乐常识的现象;出现学生了解常识却不懂如何实践的现状。在当前的教育背景和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成为当前音乐教学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课堂教学根本性好转的迹象并不明显,由于多方原因,音乐教学仍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教学低效现象普遍存在。
1.教育观念存在偏见,副科地位引不起重视
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都对音乐课存在偏见,即使新课改的实施,也仍然未摆脱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副科位置,部分学校、教师或学生个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不够,没有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传统教学依然存在,学生本位体现不明显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新课改的优势,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陈旧,且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使得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爱音乐但音乐教学成效低下的怪现象。
3.课程教学资源局限,难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目前音乐教材大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或耳熟能详的内容,要么学生在学习之前早已会唱,要么对学生来说太陈旧,犹如催眠曲,无法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教学课本内容较为单一,也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音乐需求,使学生很难在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造成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低下。
二、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针对当前音乐的课堂教学现状,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交流思考:
1.听——预设,乐在其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课之美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兴趣,始终都是学生学习心理的最活跃因素。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知识活动,是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新课改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抓住学生最敏感的兴趣点,努力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又不失自然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2.视——渐入佳境,动态增色,在想象中充分理解音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音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图片、录像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3.做——创作生成,自主燃情,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指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下倡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使其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获得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发展。
4.想——满足需求,多元评价,在反思中提高审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新课改倡导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考核评价参考,在教学中采取自评、他评和互评结合形式,使音乐在多元评价中产生魅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以学生为本位,创新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自始至终地融入到音乐中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美育能力得到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绍利.如何让初中音乐课更加“鲜活”[J].学生之友下,2010,(3).
[2]许玲.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0,(12).
[3]吴微琴.初中音乐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09,(1).
一、开放性教学在初中音乐中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开放性
初中音乐所实施的开放性教学应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开放进行有效把握,简而言之,即是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此外,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时候,还应使学生树立课堂的主人翁意识,使其主体性得到切实的发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步从传统的课堂听众转变为课堂的表演者。这样做也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对其音乐学习的潜能进行了有效激发。
(二)以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音乐教学与其它学科之间还存在众多不同,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的音乐理论知识外,还要更多的进行声乐训练、乐器演奏等内容,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展现自我的平台,要彻底摆脱以往传统教学中只讲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这种弊端依然存在,且较为明显。所以,教师不单单要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与欣赏音乐。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主义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以培养,使其树立起良好的创新观念,进而将学生思维激活,尤其是使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学习音乐,这对培养初中生创新精神方面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策略分析
(一)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中学时代》
从初中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教师应采取积极措施,逐步使学生学习意识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年上学期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时,在对此节课进行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一遍这首音乐,紧接着教师可以讲述一段完美的课程导语:漫漫人生路,青春的年华正式处在这样多彩的中学时期,他使年轻的你不断探索、不断求知,兄弟姐妹和谐共融,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多少年后仍值得回味这段美好时光,甚是让人难以忘怀。学生们听了之后,必然会有所感想,进而教师引出这堂课的主体——《中学时代》。教师不应仅从教会学生唱这首歌曲上进行课程安排,而要深刻把握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除了使学生可以把握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唱这首歌曲之外,还要使学生懂得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学生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争取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对音乐作品要饱含热情、富有激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歌唱,在歌唱的同时,有进一步增强理解,体会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只有这样,才可以逐步培养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舞动青春的旋律焕发青春的光彩
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中,针对学生还未成熟的身心状况,正处于少年使其向青年时期的过渡阶段,初二年上学期中的《青春的旋律》这一单元真正突出了中学生的特点。例如,《青春舞曲》、《共青团员之歌》等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音乐教师在进行此节课教学时应当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青春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而又健康快乐的人生阶段,在这样的一段时光中应以此使学生舞动青春的旋律,焕发出人生的光彩,切实把青春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尽情的展示自我,教师为学生积极打造人生的舞台,使其可以无拘无束,自由焕发激情,让音乐课堂真正处于一种开放性学习的状态,而这种开放性是不能与教师的教学、及时地引导相脱离的,脱缰之马必将会造成一片混乱,教师始终要抓住学生身上的一条线。能够把握学生不偏离轨道,正常的发展。
(三)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开放性
现阶段,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依然存在大多数运用分数对学生音乐成绩进行评价的方式,这种分数评价法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评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学生的音乐能力或者歌唱能力简单地运用分数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会造成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严重弊端,使他们感到不够公平。同时,当教师对学生的歌唱能力进行测评时,会不自觉地造成一种紧张气氛,给大多数同学造成压力,不利于他们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所以,教师在考核学生的音乐能力时,可以采取开放式的考察法,比如,学生的平时表现可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测评成绩,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平时能够形成一种竞争行为,有利于学生严格要求自身,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考核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展示自己某一阶段的音乐学习水平。
(四)创设学习环境应注重开放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39-01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掌握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堂对音乐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进一步促进德育、智育的发展。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开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几点教学策略,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给我们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其要求要摒弃应试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但就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改革虽然在进行,但在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和教师根本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都不太重视音乐这门课程。他们认为,音乐只是一门“副科”,音乐学习的好坏与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关系,因此,音乐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其次,以照本宣科、你教我唱为唯一的课堂教学方式。由于教师的不重视,使得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很多教师都是以你教我唱的模式开展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磨灭了学生对音乐与生俱来的敏感和乐趣,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向着呆板僵化的方向演变,从而缺乏对作品的音色、力度、表情的敏感性和缺乏对音乐节奏逻辑感、整体感的培养,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音乐教学
音乐课程是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知识的传授,学生对音乐由不知到知,对识谱、唱歌、奏乐、欣赏,由不会到会,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模式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并且需要不断的改进创新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乘着素质教育开展的东风,重新认识音乐教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正视初中音乐教学,把初中音乐课程摆在和语、数、外等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改变以往“一言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和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而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还应极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善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变“苦学”为“乐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的一开始时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教学中,在教学的一开始时,我们教师就应充分的根据学生的爱好、习惯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争取在教学的一开始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走进》时,在课堂伊始,可通过多媒体将的代表DD布达拉宫先行展现,继而播放一些民俗,直接的视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有效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异常的活跃,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3、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音乐课堂,应具备活跃而不失之零乱,安静而不失之呆板,紧张而不失之沉闷,愉快而不失之松散的特点,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静下心来体验,积极动手、动口表演。然而,这样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需要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保障。因此,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积极的去和谐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打好感情基础。此外,创设友好、浓厚的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等也有一定的关系。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应积极的去学习,不断的去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驾驭好课堂,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去总结,不断的去反思,不断的去创新教学模式和途径。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只要有适宜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课程目标应该面向全体,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具体表述。多元智能课程的目标就是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学校重视的不是课程开发,而是人的发展。因此,笔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即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在教学内容方面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
三、结束语
1.初中生识谱能力现状
学生识谱能力水平的差异分析。在认识简谱的初中生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初中生可以熟练地演唱简谱(年级分布均匀),而绝大多数的初中生不熟悉或者不能唱谱。而在认识五线谱的初中生中,情况也是如此。这些识谱的孩子中,绝大多数都是课外学习过乐器的,少数的一部分是在音乐课上学会了识谱。所以,在课堂上,这部分初中生可以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于唱谱比较熟练,唱谱能力较强。其实初中生的识谱能力与年级并无太大关系。学习过其他乐器的初中生识谱能力较强,音乐素养也较高;相反,剩下的初中生们对于在课堂上学习识谱唱谱的成果就不乐观了。[2]
2.初中音乐识谱教学现状
(1)初中音乐课识谱教学的学情分析
识谱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并非是件困难的事。比起语文学科里数不完的汉字、数学学科里复杂的计算、英语学科里拗口的英文......我们的音符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所以识谱能力的不足与识谱的难度系数不成正比。
(2)初中音乐课识谱教学的缺失所在
重音乐审美轻识谱教学是导致初中生识谱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课标中关于学生欣赏和鉴赏音乐能力的关注度远远大于识谱这一领域,很多教师选择了重心迁移,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目光投向了审美这一目标,对教谱便也只是泛泛而谈。再加上识谱教学费时,费力,而且成效不大,在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教师们对于识谱教学这一教学领域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初中音乐中识谱教学低效的成因
学生对音乐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初中基础音乐教学中,经历了儿次教学变革,从音乐教材到艺术教材再到音乐教材,导致教师对教学教育方法的不适应。其实,无论用艺术教材还是音乐教材识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本的音乐技能,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
三、识谱教学的改进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识谱教学在各年级有明确的要求,所以要教好識谱,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负责,首先要摆正音乐教育在初中课程设置的重要地位。
1.根据年级制定识谱教学方案
(1)低年级进行节奏感与唱音程的训练。对于一、二年级的初中生来讲,直接进行识谱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在低年级的音乐课程培养中,主要是针对乐感的培养。在学习新课之前可以进行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理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观点是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其内在的音乐感情。低年级初中生性格活泼、模仿力强,爱表现自我。因此,学生们在节奏鲜明,乐句匀称的乐曲中律动时,往往能自我地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体态,动作不要太难,如基本的点头,拍手,跺脚等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听到的音乐,来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学生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自我的表现有韵律和优美的动作,学生们有较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的原因,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进行唱音程的训练。
(2)中年级以熟悉的歌曲作为载体。在教学发现中,很多学生表示很喜欢流行歌曲,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以学唱流行歌曲的歌谱来进行唱谱的练习。学生们在唱节奏、音准难度较大的流行歌曲时,不仅能唱的准确无误,而且能声情并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把学生们喜爱的一些歌曲或是近期较流行的一些朗朗上口的歌曲的歌谱整理下来,让学生们学唱。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将流行音乐作为载体引入识谱教学,以学生能够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导入。
(3)高年级应灵活多变的将识谱与唱歌有效的结合。对于高年级的初中生们,有了几年学习音乐识谱的积累,如何将识谱与唱谱结合起来是高年级学生们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虽然认识曲谱,但却不熟悉曲谱,以至于不能看着曲谱直接唱。
2.基于学情创设音乐识谱体验
(1)低年级注重教学的方法
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每节课以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循序渐进。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乐感后,再实施识谱,唱谱的训练。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声、像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想去探究,想去学习。只有充分是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自主接受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这样学生们学起来轻松,教师们教起来也容易。
(2)中年级将乐器引入课堂
一些方便易学的乐器,如:口琴、竖笛、葫芦丝等。在学生识谱能力水平差异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识谱能力较强的初中生们都有在校外学习乐器的经历。学习一门乐器,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识谱能力,节奏感,音乐理解力以及音乐表现力等多方面的音乐素养,可谓是一石多鸟。 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音准、节奏也有了很好的提高。即使再简单的器乐演奏也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学生对谱子有更深的认识,学生更能注意曲谱的各个音乐要素。
(3)高年级尝试作品的创作
1.引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音乐素养、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改的启动和实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表现出较大兴趣。如何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呢?这对中学音乐教师提出新的教学要求,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要求。对此,本文将这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2.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从教学实践活动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2.1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实地调研和观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欣赏曲子有“厌食症”。学生对音乐欣赏教学选用的曲子存在“挑食”,当作品风格、作者及内容与自己兴趣、爱好不相符时,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明显下降,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
其次,不能很好地融入音乐意境中。在欣赏一些古典音乐时,不管曲子本身有多么优美的意境,不管教师采取何种引导方法,学生总是很难进入音乐情境中,无法产生共鸣。
再次,鉴赏表达能力较弱。音乐播放结束后,学生的音乐感受不够丰富,交流不够积极,在要求其描述对音乐的感受时,只能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赞美之词,不能将音乐背后的意境全面、准确地表达描述出来。
最后,音乐欣赏兴趣偏向于流行曲目。学生对流行歌曲表现出较大兴趣,而其他古典音乐则很少受到他们的关注。但即使是他们所欢迎的流行歌曲,其给出的鉴赏描述也十分简单浅显,缺乏鉴赏专业性和深度。
2.2初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性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与多种客观原因有关,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2.2.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重视不足。在实际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是否喜欢、想要什么不够关心,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排斥情绪。要保证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用与之兴趣相匹配的音乐曲子,有效增强欣赏课教学效果。
2.2.2新课改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新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扮演多个角色,例如引导者、管理者、意境创始者、组织者和启发者,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指导和帮助,以扫除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互动,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2.3初中音乐教材发生较大改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材与旧版本在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一些学生对教材内容尚未适应,甚至产生较大的排斥情绪,这主要是新教材内容与其生活实际脱节严重所致,难以引发学生共鸣。
2.2.4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音乐、体育等副科没有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将音乐课时改为文化课时,有些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是在教学方法、内容和质量方面缺乏监督和指导,导致音乐欣赏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2.5现代流行歌曲的泛滥,对中学生音乐审美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和冲击。当前,电视里、收音机、大街小巷播放的各种“流行歌曲”,不管内容是否健康,总是能够受到中学生的欢迎,而对一些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反而日行渐远。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遇到较大阻力和干扰。
3.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
3.1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3.1.1组织学生参与主题演唱。主题旋律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特征,是作品审美的重要切入点。一般来说,音乐主题旋律比较动听、扣人心弦,学生容易把握,可以有效提高其欣赏兴趣。因此在学生听完整首曲子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曲子的主体旋律,并要求其哼唱出来,最后要求全班学生集体演唱,这样可以达到强化主题音乐旋律的目的,让学生记忆深刻。
3.1.2让学生参与节奏律动。学生不仅要学会音乐作品演唱方法,而且要对作品节奏律动有深入了解。教师要让学生全身都动起来,用耳朵聆听、用嘴巴演唱、通过身体摇摆迎合曲子节奏,这样可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音乐意境。例如通过拍桌子、击打乐器、跺脚等感受音乐节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3.1.3为学生提供演奏创作机会。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参与机会,例如演唱音乐主题、节奏律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乐器演奏和创作。当下,不少中学生都掌握一些乐器弹奏技能,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特长以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让一名学生上台演奏《化蝶》曲子,也可以让学生改一些曲子旋律,体验音乐创作的快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加深他们对作品中心思想和意境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收获快乐,而且汲取音乐养分。
3.1.4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鼓励。成功能够让人精神振奋,激发积极进取之心。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给出正确回应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感受到成就感;当学生失去耐心或者兴趣时,教师要帮助其找到原因并指导其克服,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语言激励学生,例如多说一些诸如“你回答得很好!我很看好你!你进步很快”之类的话语。这对学生来说,将会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进取愿望。
3.1.5分组合作增强教学效果。分组合作学习是将学习兴趣相同、或者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当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分组合作学习能够将所有学生都发动起来,通过开展音乐欣赏小组讨论,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观点的机会,在同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并提出最佳问题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3.1.6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是固定有限的,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学习内容和素材,例如优秀影视歌曲,这类歌曲大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很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影视歌曲,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引导他们分析音乐情境和节奏规律,不断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和素养。
3.2通过对多种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
3.2.1民族音乐欣赏。我国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是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素材库。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民族优秀音乐作品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十分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这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对象。通过欣赏不同民族传统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和风情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怀,同时为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各种民族歌曲、戏曲、曲艺等的机会,萃取其中精华,不断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眼界,提高其音乐欣赏素养。新课标下,教学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而不能简单地以是否掌握知识点、是否会演唱歌曲的歌曲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综合评价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能否利用音乐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民族音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2.2外国音乐欣赏。外国音乐作品种类十分多样化,经典音乐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一些经典曲目对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能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实现全面发展。例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介绍和讲解,学生体会到曲子中的无畏精神和英雄战斗品质,感受到作者顽强斗志、不惧风雨、向往光明的决心,不仅可以欣赏到其艺术的一面,而且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抗争精神。因此,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上引入一些世界名曲比较可行,它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不同国别和地域的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2.3因人施教。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音乐基础及知识储备选择合适的曲目,以保证其能够获得情感体验。初中生容易受到一些流行音乐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作品,会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初中音乐欣赏课要尽量采用健康向上,艺术价值高的音乐作品,例如《秋日私语》、《梦中的婚礼》、《回家》等,这类作品与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相符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因而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
4.结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贵在参与、重在过程的教学情境,以有效提高其教学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利用国内外音乐作品的精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不断促进其审美水平提升,最终实现有效性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玉平.谈音乐教学中的创新.音乐天地,2004,(05).
[2]那宇,杨芳.音乐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3]陈小静.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评论,2003,(06).
一、初中多媒体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和支撑,多媒体为音乐课堂提供了绚丽的画面、生动的演示,受到师生的欢迎,成为如今流行的教学模式。尽管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发挥的优势不可替代,但教师若忽略了实质性意义的教学内容而停留于形式表面,则会适得其反。现在多媒体音乐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不高。
多媒体课件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信息科技大发展中,内容比较宽泛,比如Excel表格、PPT幻灯片制作、PS设计制图、Flas、Word文档排版、打谱软件等,功能齐全,用途广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音乐素养,更要掌握多媒体技术操作与应用的技能。不过目前的音乐教师队伍,年龄层次跨度大,对现代化教学设备敏感度和掌握程度也有两极分化倾向。而学校之间的软件环境也有很大不同,又放大了这一个弊端。
(二)音乐课堂的高度统一化特性。
多媒体课件具有明显的程序化特征,一旦制作完成,在教学课程中就必须按照课件进行授课,如果碰到即兴的课堂变化,或出现意外,就会很难随机修改好课件。因此在多媒体音乐课堂中,教师必须严格地遵守设计程序教学,课堂不能出现突况,保证教学过程与课件的高度统一。当出现突发教学状况时,一些教师则自乱阵脚,慌忙“自救”。
(三)多媒体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传统音乐教学,通过书本、铅笔和磁带等简单的物品,通过教师的“嘴”开展起来。虽然传给学生的信息单纯是曲名、乐器、音乐与声音,但却为他们搭建了一片广袤的多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抒发他们的感情。但多媒体技术出现在音乐课堂后,原本属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被多媒体安上了“眼睛”,变为视听艺术。教师直接将配上画面的音乐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完全不用思维和想象。在之后的师生交流中,教师人为地对音乐情节做了统一规划,让原本个性化的音乐没有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想象力日渐微弱。
(四)以教育的名义搞传媒。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便捷性和强大性是任何传统事物无法比拟的,只要动一动鼠标,便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这种便利带到音乐课堂中,让繁杂的备课程序变得容易。不过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多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附着了一点懒惰。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上课时,主要内容就是给学生放已经下载好的音乐和影片。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口味,放弃了经典的、名家的、正规的音乐版本,而是选一些时髦的、流行的、动感的音乐。教师变身成传媒业者,忘记了音乐教师指导和鉴别音乐的责任,与音乐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时效性的策略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良好时效性的优势。其实,时效性差、效率低的结果并不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固有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更加深入、系统、完善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人文化的教学环境。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初中生因其自身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喜动不喜静,性格多张扬。而多媒体教学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让抽象的音乐形象生动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音乐素养一定会大大提高,可以在愉快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健康全面成长,这也是“人文性”音乐教学的目的所在。为此,在利用多媒体设计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时,应该以“人文性”为原则,注意以下几点:
1.初中音乐多媒体课堂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要按照“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思路进行设计。
2.强调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多媒体课件中,注重设计师生交流的环节,制造积极活跃而不乱的课堂气氛。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适度,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合理设计人文化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时效性是多媒体的重要特点,教师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来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二)优化多媒体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我们必须予以挖掘而不是扼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本身就是教育目的之一,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此,需要优化多媒体的使用,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把握辅助的度,不能反辅为主,针对课型及教学内容适度使用。
2.抓住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使其恰当地表达教学重点。对于其他次要内容,则可以不使用,以此控制出现的频率和次序。不建议在每节课堂中都使用,要合理分配,给学生留下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三)利用多媒体引导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造美。
高中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和初中音乐教学的延续,是一脉相传的。它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素养,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音乐专业的人才,因此它的课程设计和音乐专科学校的设计是不一样的。他不但具有小学、初中音乐教学的共性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外,它还更注重学生的个人因素。它更加注重学生通过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培养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扩大了艺术的观察能力,发展了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高中音乐课的新课标,一方面以小学音乐新课标为蓝本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另一方面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力求课标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相关性。
二、现状分析
(一)观念缺乏创新,方法陈旧
巨大的挑战正在向高中音乐教育袭来,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为高中音乐的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虽然有这样和那样的变化,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却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的桎梏,他们无法满足当下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目前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很多的困惑。教师无法打破条条框框按自己的想法教学,学生无法满足于教师条条框框之中所教授的内容。所以如果你走向一堂传统音乐课,你会发现课堂上毫无新意与活力。学生更愿意拿出语文数学这样的专业书出来看,也不愿意听老师多说的一句话。这种老套的音乐课使学生很难对老师所教授的音乐课感冒,学生既然对课堂不感冒,那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音乐创作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只能成为一种空谈。比如说一位老师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解音乐创作背景、创作形式、伴奏乐器和曲调风格这些要素,学生就会很难理解。不理解学生又怎么去欣赏音乐,提起对音乐的兴趣呢?在这样一堂课上学生貌似听的认真,实则什么也没听进去,这严重的影响了高中音乐课的教学。
(二)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缺少深入分析
高中音乐很显然是种过程,它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健全心理情感也可以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但是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仍有一些高中教师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死啃教科书,教学的方法也是一层不变,上课毫无生气,学生不愿意听,更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结果导致的最坏的结果就是教学的目的无法实现,学生的学习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比如来说,有老师在讲《欢乐颂》这一课的时候,只是照着书本讲解,这首曲子的形象是什么、感情是什么。这样讲解固然是没有错的,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观现在的很多音乐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都只是单一的与学生对唱或者是利用乐器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对唱,把歌曲教会就算完成了任务,而学生是否了解音乐的内容或者是思想感情却不是重要的。显然易见这种教育方式学生的兴趣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无法建立,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对高中音乐教育的思考
(一)加强教师的意识
教师的自身意识对于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思想也就是教师的意识会对老师的上课这一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好的意识会促使教师改进教育模式和教育积极性,消极的意识会致使教师照本宣科,对教育学活动毫无创新,消极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笔者认为要促使音乐教学的发展,教学模式的创新,就要抓好音乐教师的意识,抓好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促使他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教师的意识开始,以教师思想意识的提高达到音乐教学的使用性。
(二)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
任何教育都要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推动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比如说组织各种竞赛、比赛,从乐器演奏到独唱、合唱,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使他们建立对音乐的兴趣,促使高中学生素质的合理发展。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
新课改;中学音乐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新课改的提出与实施,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提高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初中院校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经常占用音乐课堂时间来进行普通课程教学,在打击音乐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导致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较低。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科学
当前,大多数音乐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要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为主,要求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理论和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实质性提高,这与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不符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教唱法、听赏法等单一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力度不足
在音乐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安排和组织下进行的,教师经常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音乐作品进行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没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师也没有设置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音乐教学活动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校应该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国家的教育计划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2]。初中学校应该明确音乐教学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设置音乐课程并按时开展教学活动,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同时,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节音乐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老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目的,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教学目标,结合初中音乐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对音乐教学结果进行全面的客观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该将讲解与音乐欣赏相融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演唱和演奏示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肢体语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音乐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听觉来获取音律,并产生联想的心理活动,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音乐知识,这就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使学生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结语
音乐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高人们生活品味及价值观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音乐教学应该受到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就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等策略,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小羽.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3(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