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准医学综述

精准医学综述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9 16:04: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精准医学综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精准医学综述

篇1

环境污染物与消化道肿瘤

美国启动精准医疗计划

大数据癌症风险预测系统

欧洲移动健康发展状况及对策

介绍一种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

浅谈国际康复医学发展及启示

美国医院医生是如何治疗病人的

光化学转染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于健康医学模式的思考与解读

全民智慧健康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两个里程碑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新材料与新技术

我国数字医学新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面向POCT应用的微流控芯片技术综述

现代社会肠道复合微生态改变与疾病

膝关节对于足底支撑的生物力学响应

植物凝集素结构多样性与药物设计

两种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政治理论课教学生动化的做法

小儿胸腔积液150例病因及诊断分析

肺癌患者12项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分析

新生儿肺出血32例的早期观察和护理

妊娠糖尿病30例孕期护理体会

爱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析与评价

强化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主动意识

术中荧光引导技术在泌尿外科应用的现状

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有效性的Meta分析

纯中药唐肌康治疗糖尿病足2例效果观察

移动医疗与神经外科医学生教学方式的变革

超声诊断和治疗肌肉骨骼伤病的研究进展

MicroRNA对体细胞重编程的调控研究进展

多学科复合促进发展低剂量医学成像技术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选择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河南省密县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口腔颌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研究进展

右肾结石、积水并自发性肾破裂1例

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血脂作用

不同材料导尿管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PET代谢融合影像导航下胶质瘤外科治疗现状

住院病人92674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展述评

基于碳纳米管的高性能核磁共振造影剂研究进展

篇2

1、脑微出血的提出与定义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最初是在2005年开始被发现,因为其在临床医学表现上没有明显的特征,只有在MRI技术T1成像作用下才表现为圆形或者是斑点状的低信号或者是信号缺失的情况[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T2加权像中表现更加清楚。脑微出血真正被提出研究是在2009年,但是因为更多缺少病症样本的研究和讨论,至今还是因为缺乏更加精准的定位定义研究。

2、CMBs常见发病群体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脑微出血发病群体多数体现在老年人身上[2]。年纪的增加,由于人体的脑内微小血管病变的可能更大,所致脑微出血现象更加的频繁。

出现CMBs的人群当中,在脑出血病人中导致CMBs发生的概率是最高的,多达33%-80%的范围,其次是脑梗塞病症的病人发生CMBs的概率是26%,正常人发生脑微出血的可能性在5%-6.4%。从上面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临床表现出来的脑出血会导致CMBs并况,危险进一步增加。

CMBs病症除了有一些共同群体的现象之外,其常见发病的部位依次表现在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其次CMBs体现在基底核及丘脑、脑干,最后是小脑[3]。国外脑微出血研究人员Lee在针对CMBs多发性部位的研究当中,发现CMBs与原发性脑内出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因为上述的关系,所以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和脑微出血关联强度最高,发病率也更高。除了Lee的研究之外,Ying-Fa Chen等医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再MRI检测结果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患位于基底核和丘脑部位的CMBs病灶和pICH的病灶相关[4]。

导致脑微出血发病的病因因多数是因为高血压、淀粉样血管变性等等危险因素[5]。对于这些脑微出血病症的相关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找到更加精准的病因。根据研究显示,CMBs除了和人的年龄、血压、还有就是心脏疾病方面相关[6]。在近一两年更有提出与低密度脂蛋白有关系,这些相关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3、CMBs发病机制与原理

当前脑微出血因为其自身病症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所以其也成为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因子之一[7]。所以CMBs受到了现代神经科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还未能够根据临床研究对CMBs进行精准定义,同时发病机制也还处在探讨阶段。

从当前探讨阶段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脑微出血是因为微血管的受到损伤而引起的临床病变,这种微出血血管损伤严重程度的提升,直接体现在病变的严重化,出血表现更为明显。病理学研究结果中,我们发现CMBs病症多数发现是位于脑内微小动脉或者是更细微动脉瘤的旁边,从而能够推测出高血压是导致形成脑微出血病症的因素之一[8]。

4、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MRI检测新技术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临床医学方面应用范围更为的广泛。CMBs被认为和认知知障碍、脑实质出血 、脑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等相关危险因素有相关性[9]。在新医学领域技术的支持下也可以进一步研究CMBs,取得更好的进展,为CMBs病因的诊治、病症防治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带来成效。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可以看出CMBs与脑出血病症表现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 ,所以CMBs也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中对出血性微血管病进行预测的一个指标[10]。现在医学手段中,经常采用的检测CMBs的方法主要有:MRI检查方法、血液指标检测方法、统计学方法、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方式方法[11]。

5、针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CMBs分析

针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CMBs分析是采用了MRI检测新技术中SWI技术,结合血液指标的检测,最后统计学计算方式,对比观察CMBs患者和无CMBs患者的数据[12]。从数据对照中进行研究探讨CMBs和LDL之间的作用关系。

分析研究发现,对比了CMBs患者与无CMBs对照组之间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也就是说CMBs病患自身具有的凝血机制没有很大的变化[13]。但是我们从上面的表格当中,可以看出CMBs病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较低,比无CMBs一组病患来得低。这一现象也表明证实了卒中强化降脂研究中国提出的,低水平LDL会导致脑微出血的发病率的增加 。

CMBs发病机制原理可能是因为合理的血脂水平的降低,才会导致维持小血管壁的完整性降低,微小血管受损发生[14]。低水平LDL会对小血管壁的完整性形成损坏,从而引起了血管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 ,在MRI技术中显示出了信号缺失的病症 ,这也就是CMBs病症发生的一个因素。

经过国内外医学家的研究探讨,有多例CMBs病患病症体现为信号缺失,然后导致了微小血管旁边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这个进一步的证实了上面的CMBs发病因素理论[15]。同时经过上面的讨论,得出CMBs 患者自身的总胆固醇(CHOL) 水平来得更好。CHOL水平高对高血压影响大,会导致微小血管的舒张功能降低,血管收缩反应是由于ET释放,使得小血管的通透性也增加了,引起脑微出血的概率增加。

6、高血压

从上面的研究分析当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脑微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包含了血脂的影响,所以对CMBs患者来说,必须把血脂水平维持在一个正常范畴,防止脑微出血的严重化[16]。从研究分析中发现,那些CMBs患者和没有患上CMBs患者之间,在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腔隙性脑梗塞 、舒张压 、收缩压、以及LDL 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症状表现上都有所差异。

影响CMBs计数的因素有高血压、 腔隙性脑梗塞 、收缩压、 舒张压有关联。CMBs的分级与年龄 、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 收缩压 、舒张压有关联[17]。把病患针对有无CMB对比,进行与心脑血管等因素的二分类回归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血压以及腔隙性脑梗塞等危险因素,对CMBs 的发生概率影响是明显的,所以高血压对动脉硬化影响,也对CMBs产生关联性。

7、脑微出血与其他脑血管病

因为脑白质中血液供源于各深穿支动脉,这些微小动脉是脑终末动脉,微小动脉之间之间侧支循环来得稀疏或者没有循环, 一旦末端微小血管出现了病变,就会导致脑脑白质区域血液循环工学的变化,使得脑室旁出现水肿与酸中毒发炎,这也就导致伴随LA患病率的增加[18]。CMBs的病因特征和LA病因特征都是属于微小血管的病变范畴,根据这个可以推导出两者之间的病理学原理是相似甚至共同。脑微血管(CMBs)发病会使得血管壁脆性更高,血管损伤容易出血,但是血管损伤未完全破裂的时候,也有可能导致节段性血管闭塞的发生,从而出现缺血性损伤的病症现象。因此可以得出,CMBs病变能够造成出血性脑损害,也可能会导致缺血性脑损害。

认知功能是人脑神经中枢中的一项高级功能。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增多,人群中患有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现象的人也越来越多了。CMBs和认知功能之间关系与相互的作用,也是CMBs相关因素研究一个方向。临床研究表现中可以看出CMBs患者发病和前额部、执行功能的损伤有影响,所以CMBs病症研究对长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体现出发生概率的预示作用[19]。

在临床医学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针对动脉硬化性疾病预防治疗中运用范围广。经过对上千例高龄患者的针对性研究中,发现了没有服用抗血栓药物的高龄患者在MRI检测检查中,脑微出血(CMBs)症状出现更为普遍[20]。但是大量服用抗血栓药物也会导致后期CMBs现象更为明显。负责本次CMBs与抗血栓药物关系研究的医者认为,对于一些患心脏病或者中风的患者来说,抗血栓药物使用效果还是利大于弊。但是对于另一些特殊人群,例如CMBs患者而言,一些抗血栓药物的长期使用还是弊端显著的。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虽然脑微出血和其他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是由于从宏观大血管病和微观小血管病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性。在治疗方面的共同性还有有所差别的,所以关于CMBs的治疗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8、结语与展望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作为一种新形态的脑小血管病症,使得我们对脑血管基本方面的认识从整体走入细节,从针对大血管关注转变为小血管疾病的研究。CMBs病症是医学新技术MRI推广使用之后提出的一种形态学变化,其临床病症的表现和多个危险因素相关,更加精准的发病机制原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讨论。

CMBs多个相关因素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都有提高与证明,本文中进一步针对CMBs因素进行探讨与研究。虽然针对CMBs的探讨有了阶段性的进展,但对其机制的研究样本还是不够全面,在其诊断、防治、治疗与预后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践。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在以后找到更好的突破口,完全了解和治疗CMBs。

参考文献:

[1]黎杏群.脑出血中西医现代研究与临床.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04

[2]王峥.脑血管病发病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9

[3]金永娟.李宏妹.朱文云等.高血脂对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J].中国微循环,2012,6(1);22-24

[4]吴文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3年 第2期

[5]范慧敏,张微微,黄勇华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08

[6]韦铁民, 吕玲春, 周利民, 等. 脑微出血的磁共振诊断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025): 2007-2009.

[7]王小强, 吴君仓, 张继, 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4): 386-389.

[8]谢宗志, 李浩, 游潮.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2, 9(008): 435-440.

[9]史蕙青. 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21): 18-19.

[10]程新旺, 周东.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J]. 华西医学, 2012, 27(8): 1276-1279.

[11] 吉凤, 王世民, 于兰. 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1): 11-13.

[12]王小强, 吴君仓. 脑微出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45(003): 192-194.

[13]黄信全. 124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综述, 2013, 19(8): 1510-1511.

[14] 冯洁, 刘运海.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2, 19(3): 157-160.

[15]王绍娟, 王利伟, 黄海青, 等. 磁敏感成像序列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J]. 磁共振成像, 2013, 4(5): 335-338.

[16]刘毅, 师敬飞, 段云霞, 等. 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2, 9(009): 499-504.

[17]刘慧, 谢明.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19(30): 53-54.

篇3

1.1导师遴选标准。导师为本院承担有课题的科研骨干担任,包含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课题涉及口腔肿瘤、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力学、颌面部发育等多个研究方向。面向全院。大一至大五的所有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以学生自愿的原则参与,尤其是鼓励低年级的本科生积极参与,以贯彻本校“早接触、早实习、早科研”的三早理念。1.2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要求后由学生根据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1~3名导师进行面试。面试环节包括简历制作、演示文稿制作、自我介绍、导师提问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随后导师表明招生意向,学生根据面试结果再进行选择,实现了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1.3培养过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举办1次,故培训时间至少为1年。待下年培养计划开始时学生可自由选择继续跟随当前导师或更换其他导师。初级阶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参与组会,了解导师当下课题的进程;中级阶段鼓励学生进行综述的书写,追踪研究进展,提出科学问题,书写开题报告,进入实验室参观学习实验方法,协助导师课题的完成[6-8]。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承担导师课题的子课题,自主选择课题方向、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课题后期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统计分析、论文书写并进行投稿。实验经费可来源于导师课题经费及大学生科研设计大赛的奖金。

2导师制本科生培养计划的经验分析

2.1招生数量。在招生数量方面导师多担任科研、医疗、教学,甚至管理多重职务,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故应控制其指导学生的数量,每年不应超过2名。由于导师能在本科生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研究生作为导师制的辅助可弥补这一缺陷。研究生应选择研二、研三及博士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高年级研究生。研究生可在文献检索、综述书写、实验技能、统计方法等多个环节给予本科生帮助,以减轻导师的负担,也使本科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而本科生也可协助研究生完成其课题,成为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小助手。2.2加强沟通的必要性。本科生在接受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应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导师对自身关注度不足的情况下更应主动联系导师,主动要求新的学习任务。当在科研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及时向导师请教。积极参与组会,珍惜每一次与导师交流的机会。2.3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本科生单独立项时应格外注意科研项目的可行性,科研项目不宜过大、过难[9]。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实验技术支持,尤其是科研经费的数目和来源。本科生由于自身科研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对整个科研过程做出精准的预估,导师应在其立项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口腔医学本科生不应局限于口腔医学范畴,更应参与跨学科的科研项目,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为今后的科研道路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导师也可来自于其他学院,可以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医学相关学院,也可包含物理、化学、生物跨领域基础科学学院。2.4本科生科研培养形式的多样性。单凭导师一己之力本科生很难得到系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除在本科教育中提供文献检索、统计学习、生物实验技能等基础课程外,学院还应定期举办科研训练营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辅助。在科研训练营中本科生不仅能在文献检索、统计方法等方面得到进阶学习,还能聆听科研精英的宝贵、真实的科研经验,了解当前的科研前沿及热点。2.5考核制度。由于缺乏明确、详细的考核制度,不同学生在不同导师的带领下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收获差距巨大。随着项目的开展,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综述书写、开题报告书写、基础生物学实验技能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将进一步督促导师和学生双方更好地完成科研培养工作[10]。

篇4

现代医学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的态势:一方面,医学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医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而是继续探索分子病理机制,力求从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寿命的延续,健康成为人们当下的第一医学需求,而老龄化社会中人类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现代医学“诊断明确、治疗单一”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维系健康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教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转化医学是在当前医学教育体系“偏理论轻实践”的情形下应运而生的,其概念源自美国Science杂志1992年提出的“BenchtoBedside(B-to-B)”,即是寻求将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应用到临床实践的科学,目的就是消除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间的屏障。

作为一名医生成长的起点,医学教育应逐渐融入转化医学模式,即一方面需要适应医学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医学发展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被严格划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基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具体强化,在理论授课时不重视与临床知识的呼应,容易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互脱节的情况。而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重实用性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及对于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常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获得的往往是一些粗浅的治疗思路,而难以探寻疾病表象下隐藏的分子病理学机制,从临床工作中寻找突破点来进行未知科学理论的研究探索更无从谈起。在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中,应重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医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培养科研能力的方法

篇5

1共享优势

新媒体是网络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可分为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和数字新媒体[1]。目前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简易信息聚合(RS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电子书、网络杂志/电子杂志等为主。融合的宽带信息网络,是各种新媒体形态依托的共性基础。终端移动性,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4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5媒体”。依托它可便捷地实现预防医学信息文献实时精准传播。任何情报文献的学术价值,都是在流动中形成与体现,在共享中最终实现。

2共享思路

理论上一个长远的合理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体系,包括共建与共知。共建是共享的物质基础,共知又是共建和共享的理论基础,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资源共享的手段是馆际合作,通过馆际互借、网上文献传递、原文复制和联合咨询达到资源共知共享,带动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共享的渠道,提高共享效率,保证共享的后续发展。目前我省各县(市、区)疾控机构共享的路线基本以本中心文献信息库为主体,依托网络环境下的新媒体呈放射状传播。随着交流的频繁与深入,不断梳理沟通渠道,加强了解与协作,文献信息共享服务途径将由单向输出逐步演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共知、共建与共享,做到以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来促进实体与虚拟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丰富与发展。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的特征,可使不同区域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广域范围的资源共享。调查显示,我省基层单位均拥有互联网,工作人员基本可在岗位上自由上网,这为文献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硬件服务支持。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2.1设立联系窗口

可在中心网站设立一扇和图书情报室的联系窗口,成为与基层单位科研人员、图书情报人员业务联系的纽带,及时接收和回应科研人员对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的需求。为了使专业人员能够更方便快捷地阅读到本中心网站的最新信息,网站可推出RSS聚合资讯服务,利用互联网支撑下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围绕预防医学工作性质及当前的工作任务,不断补充丰富RSS订阅源,对预防医学专业信息加以及时、广泛、深度的挖掘与规范化的学科整合,丰富虚拟文献信息资源,科研人员可有的放矢地浏览查询最新信息与科研动态,避免在茫茫网络中毫无头绪、费时费力。

2.2通过微搏共享

可利用微博实现文献信息共享。据新华网报道,微博注册用户2011年底已超过3亿。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消息(字数140字以内)或上传图片,即时浏览最新信息,随时随地参与分享与讨论。一些有影响力的医药卫生媒体和部分省市的疾控中心,•72•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6月第18卷第3期StraitJPrevMed,Jun2012,Vol.18,No.3已在新浪开设官方认证的微博交流渠道:例如健康报官方微博北京市疾控中心长沙市疾控中心等。还可同步申请微博的官方网盘,它是一款云存储网盘,用来存储海量文件,并支持分享文档、音乐、视频等任意文件到微博、邮箱、QQ/MSN等。科研人员利用它可同步分享预防医学情报讯息,保存到微盘的文件可自动同步到电脑、手机等设备,无需携带电脑、移动硬盘,只要能联网,随时随地即可访问到图文并茂的专业文献信息。

2.3提供PDF文献

在为基层科研人员提供实体馆藏的医学文献信息服务时,可利用扫描仪将读者急需的文献转换成PDF格式,通过各类网络邮箱传送到读者的终端接收器。PDF页面最大优点是保证文献文本的准确性与相关图像的精准性。

篇6

doi:10.14033/ki.cfmr.2017.1.0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57-03

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当前,在血液透析技术、血液透析设备和血液透析模式的更新换代的条件下,为血液净化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促使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拓展,透析效果越来越高。现将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的进展综述如下。

1 血液透析(HD)透析器和装置的改进

1.1 透析器和联机监测技术的改进

透析器中小分子溶质清除率受纤维分布密度、空心纤维流动、曲线设计等方面的制约,O环滤器和双滤器串联设备经由增强内超滤的设计,可有效提高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1]。纳米技术合成的“磁性透析器”可有效清除毒素[2]。相对分子质量超过5000的分子会被高截留量或者超高通量滤器截取,尤其是在清除中分子物质上,效率显著,还可以清除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IL-6),(IL-8),(IL-1b)等炎性细胞因子[3]。高截留量滤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急性肾损伤 (AKI),疗效显著,其好转率可达到50%。联机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促使透析容量、剂量更为精准、无风险,不仅可以对联机尿素清除指数(Kt/V)进行监控测量、还可以对血流量进行监视测量、还可以对温度进行监控测量、更可以对血容量等等进行监视测量[4]。

1.2 便携式透析装置

在维持性HD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等弊端的情况下超级便携式的透析装置(WDD)是应运而生[5],因为维持性HD治疗患者需多次到医院展开治疗。凭借联线再生和多次使用透析液,借助吸附原理来清除透析液中含有的尿毒症毒素是WDD治疗的技术核心,再生透析液不仅包括尿素酶,还包括活性碳,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碳也是一种再生透析液。目前,WDD还在临床应用的推广阶段,仍未普及使用。因为具有WDD需要不断地肝素抗凝,确保酸碱度、电解质平衡以及吸收镁、钙、碳酸氢钠等不足[6]。

2 新型血液透析方式

2.1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CBP是覆盖所有排除水分、溶质的治疗方式的统称。通过稳固的清除致病因子、炎性介质,重新建立复原细胞功能及体内环境,进一步起到呵护脏腑器官的功效,是CBP治疗危重症的机制[7]。因为CBP是一种净化体外循环血液的方法,具有维持免疫稳态调控、清除炎症因子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治疗危急重症,所以它不可以取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8]。

2.2 每日透析

透析患者机体内环境显示为正弦曲线则为非正常状态。每日透析(DHD)由加强透析次数而趋近于正常的肾脏机能[9]。DHD作为当前诸多血液透析中心较为多见的透析方法,对于HD患者硭担DHD是一种福音。DHD分为LFHD(长时频繁血液透析)和SDHD(短时每日透析),LFHD 俗称每日夜间家庭透析,此法需在患者睡觉时使用,晚上需要8 h来做透析治疗,每周需要给患者做6~7次透析治疗,将血流量调整为200~300 ml/min,透析液的流量调整为100~200 ml/min[10]。SDHD 每天透析1.5~3 h/次,6~7次/周,血流量400~5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800 ml/min,总透析时间需同标准HD一致[11]。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比如透析仪器和经过透析管道的失血情况会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多而增多,进而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2]。

2.3 杂合型血液透析

运用时间较长、效率相当低、持久的血液透析滤过(SLEDD-f)或者日间血液透析(SLEDD)的疗法称为杂合型血液透析,杂合型血液透析大多采用普通透析机,透析时长6~12 h/d,透析液血流量、流量控制在IHD与CRRT之间,融合IHD、CRRT的特点,CRRT可完全清除水、溶质,IHD对专业技术、硬件设施无太高要求,并且零风险、效果显著,与IHD相比更加实惠、护理量减少[13]。其中包括每天坚持透析滤过、低效透析、应用Genius 单程透析系统、延长的每日透析等[14]。鉴于其特殊的常数,逐渐被推而广之,经常运用在急救室里的患有急性肾损伤的危重患者身上,且对个脏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心衰患者的治疗及急性中毒患者的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对此透析方法的预后评测,但有数据显示,SLEDD在重症患者的AKI治疗中,比CRRT更占优势[15]。

2.4 免疫吸附(IA)技术

IA通过体外循环,借助特定富含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或者抗原-抗体当做载体结合和配基,产生IA柱,以其吸附性、特异性将患者血液中的内源性致病因子清除,实现缓解病情和血液净化的目的。理化亲和型和生物亲和型均属于IA吸附剂。生物亲和型主要有补体结合型、Fc段结合型、抗原抗体结合型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吸附能力较高;理化亲和型的特征是具有稳定的活性,并且容易制备,包括静电结合型、疏水结合型[16]。IA常应用于以下四个方面:免疫吸附治疗、脓毒血症吸附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尿毒症患者体内微球蛋白和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吸附排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性抗体是免疫吸附治疗的主要目的,适用于大部分肾脏疾病,例如伴有免疫复合物的过敏性紫癜、血友病、Rh血型不合、白细胞减少症、免疫性溶血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还有癌症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狼疮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的新月体肾炎[17];也多见于处理移植术前及术后的高危患者和重症肌无力[18]。然而,选取IA治疗成本高且尚未全覆盖,只是在人工肝领域有所运用。

2.5 家庭血液透析

家庭血液透析有着其他透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有着较高的存活率、社会工作能力恢复率。单通道技术对透析液剂量的需求略高,此技术经常应用于家庭血液透析中,所以极大地遏制了此类透析方法的提升[19]。大多数患者并不符合家庭血液透析的条件,接受程度低,而且患者长时间在家治疗,会造成少数患者知识受限、方法欠妥等。

3 血液净化新理论

3.1 生物人工肾

当代研究者指出肾单位芯片,如肾小管、Henle 氏管、肾小球。通过对Ⅰ、Ⅱ期临床效果观察,发现Ⅰ、Ⅱ期可高效地降低体液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降低IL-10、IL-6水平,并且方法安全可靠、为患者增加生命长度带来福音[20]。相应的缺点为:人近端肾小管细胞(HPTCs)来源少,寿命偏短,预期使用量巨大,商业赞助较少;注射HPTCs之后身体会出现转分化、去分化等行为,故标准化一时难以达标。

3.2 干细胞治疗

近几年,血液净化的研究工作重点在于对干细胞修复肾脏的研究方法,干细胞的治疗能够使得肾功能细胞发生再生的现象,进而代替受损的机体细胞组织,操控纤维化肾脏的肾脏坏死组织,在如今的医学界里,肾脏的干细胞修复治疗包括内源性干细胞的修复治疗和外源性干细胞的修复治疗。

3.2.1 内源性干细胞 具有生成干细胞行为的潜力的多种内源性细胞,成长为积极健康的具有迁移能力细胞时,可用于修复肾脏[21],除此以外,后肾的间充质细胞发育形成肾组织细胞,且高发部位为肾小管、鲍曼氏囊及区。肾小球和它附近的一些细胞能够激发足细胞和小管上皮细胞生成。肾脏足细胞和肾细胞在发育成熟后能够在肾脏发生疾病及修复过程中再生[22]。慢性肾脏病模型中也有对个别肾足细胞进行研究讨论的,但是需要对它修复肾脏的配套设施做出全面阐释。在研究内源性干细胞时比较侧重于AKI模型,例如顺铂诱导的急性肾衰竭模型缺血再灌注模型、丙三氧基诱导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单侧肾小管发生梗阻模型等[23]。

3.2.2 外源性干细胞 外源性干细胞在肾脏修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纳,不仅会运用到间骨髓干细胞和羊水干细胞,还充分运用到充质干细胞。通过给在急性肾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径直注射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率、益于肾脏前期修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机率[24]。除此以外,注射脂肪干细胞、羊水干细胞也有利于AKI的肾脏修复,其原理是通过细胞的转分化、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向微环境中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从而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的功效。通过临床实验得到结论,部分模型通过相应的治疗后肾小球硬化和肾脏纤维化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肾功能均有所恢复,但是无法避免它的副作用[25]。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早期结果来看,是值得欣慰的,但此治疗方式的长期发展前景、安全机能仍有待学者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考究。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法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多种非肾脏病紧急病症患者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伴随血液净化技术的自我完善、改进,日后必将在肾脏病领域、非肾脏病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宋青,周飞虎,潘亮.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低血压患者中应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4,28(4):350-354.

[2]陈娟,罗和生.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 Meta 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3(21):284.

[3]阳睿.血液净化对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2):132-135.

[4]赵晓琴,周红卫,伍民生.血液滤过在ICU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3,14(2):292-294.

[5]高建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t学研究,2013,11(32):254-246.

[6]罗海燕,吴瑜琳.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225-227.

[7]赵淑珍,刘光珍,王世荣,等.DNA 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09,8(10):541-544.

[8]巴特,周彪,王凌峰,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1,6(6):233-238.

[9]龚德华,季大玺,任冰,等.白蛋白置换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7,16(3):238-244.

[10]周新民.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3):344-346.

[11]伍民生,周红卫,赵晓琴.连续型血液滤过在ICU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14(2):292-294.

[12]王质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56-58.

[13]刘长文,郑永科,朱克毅,等.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和胸液水平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5(1):7-9.

[14]周飞虎,宋青,潘亮.持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低血压患者中应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4):350-354.

[15]胡浩强,周红梅,刘国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364-366.

[16]王捷,周红卫.高流量血液滤过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内科,2008,3(2):290-292.

[17]陈娟,陈敏英,管向东,等.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感染综合征救治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456-458.

[18]祝伊琳,陈江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进展[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7,5(2):1-4.

[19]韦明恒,周红卫,史应龙.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免疫功能动态变化规律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87-189.

[20]于爱萍,李素珍,孙红山.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8):110-111.

[21]季大玺,龚德华,徐斌.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92-1294.

[22]赵华,徐文达.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危重病中的体会[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1(16):698.

[23]张成@,徐伏良,蒋沁娟.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1(2):214-217.

篇7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031

人瘤病毒(HPV)仅能作为宫颈的一个提示, 并不能作为其诊断的依据[1]。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肾上腺髓质素参与癌细胞的代谢以及肿瘤细胞生长的条件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 因此, 肾上腺髓质素与微血管密度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 本实验也基于此进行设计并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5例, 宫颈癌患者41例, 年龄21~76岁, 平均年龄39岁;NCE而切除子宫患者20例, 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40岁。

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研究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用二甲苯将石蜡切片脱蜡, 经酒精水化, 蒸馏水浸泡、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 滴0.3%双氧水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室温下孵育酶的活性15~20 min, 再次用PBS冲洗, 滴加非免疫动物血清, 室温下再次孵育30 min, 然后进行抗原热修复, 然后严格按照一抗、二抗的滴加流程进行滴加与孵育, 然后控制显色、复染、脱水、封闭。

1. 3 对照 以PBS液置换一抗作为隐形对照, 阳性对照以试剂公司提供的阳性对照片为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P

2 结果

ADM 阳性率及MVD 的表达在NCECIN-ⅢICC 病变组织中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且ADM 表达强度与MVD 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

3 讨论

通过研究, 作者发现血浆中的肾上腺髓质素主要来源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肿瘤细胞以及心脏平滑肌细胞等也可以合成、分泌肾上腺髓质素。肾上腺髓质素主要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途径参与调解机体状态, 在糖尿病、高血压、休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与其强大的血管扩张作用以及排钠利尿、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等作用密切相关[2, 3]。

本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 微血管的密度与肾上腺髓质素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清楚的认识到这种相关性可以更加准确并且及早的对宫颈癌的患者进行诊断并及早的对宫颈癌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以维护的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 这也是作者做此研究的最终目的, 并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对子宫癌的诊断与治疗中。

综上所述, 通过对肾上腺髓质素与微血管密度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的研究, 不仅可以对宫颈癌患者做到及早的诊断、治疗, 还可以为手术患者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做到一个提示, 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在宫颈癌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提示意义。本实验研究虽然证实了肾上腺髓质素与微血管密度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 但是,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也许有失精准, 在后续的研究中会加大样本量,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静, 沈海滨, 曾春英.微血管密度和中期因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妇幼保健, 2014(6):833-835.

篇8

1.2 本体模块

本体模块位于整个分类框架的中间层,是框架的核心部分,也是整个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本体有多种用途,可以利用本体库中的标准本体文件或是手工构建的本体作为背景知识,提供语义信息构建分类模型,也可以利用本体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长文本)或添加主题词扩充特征向量(短文本),提高分类效率,当然本体中包含的信息越完备,取得的分类结果越准确。

1.3 分类模块

分类模块主要是利用传统分类算法或本体构建分类模型,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分类,对未知文本进行判别,将其划分到所属的类别中。

2 关键技术研究动态

2.1 特征处理

近年来,特征处理过程(对高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和对稀疏特征向量进行扩充)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高维稀疏的特征空间中缺少对分类给力的特征项,包含过多冗余信息和噪音数据,对分类效果起反作用。从知识发现的角度看,识别出预测结果中的低维特征是非常有用的,消除无关和冗余的数据特征,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改善预测精准性等学习性能。

特征降维[9]是从初始高维特征集合中选出低维特征集合,并根据一定的评估准则最优化缩小特征空间的过程,主要有特征选择和特征重构两类。特征选择的本质是对原高维特征空间的约简,即在不损伤分类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特征空间中的索引项的数目,降低向量空间的维数。较为典型的特征选择方法有文档频度、互信息、信息增益、X2统计量等。Yang yiming[10-11]等人在reuters-21578和一部分Reuters Corpus Version1(RCV1)语料库上分别采用文档频度、互信息、信息增益、X2统计量等方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然后用Naive Bayesian, Rocchio, kNN和SVM等分类算法进行多角度实验,结果表明SVM和X2统计的组合方法优于其它的方法。特征重构[12]又称特征抽取,是基于特征项之间的语义相关性、类内文本聚合程度、类间离散程度的影响力等方面因素,对文本特征集进行压缩,把原来的特征向量转换成为一个不同的更紧凑的新低维空间。例如主成成分分析(PCA),线性区分分析(LDA),潜在语义索引(LSI)等。

还有其他降维方法,如利用通用本体和领域本体提供的概念层次语义结构实现降维。采用本体中概念及概念间的语义关系并结合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对特征空间进行降维,可以提高分类性能。文献[13]提出基于WordNet语义词典和隐含语义索引(LSI)模型的英文文本分类方法,用WordNet中语义集代替单词构成特征向量,然后利用LSI模型进一步深入挖掘语义集的概念间的深层联系,将语言知识和概念索引有效地融合到文本向量空间的表示中,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并分别用Naive Bayes和简单向量距离算法实现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准确率都随着语义分析的深入逐步提高,充分表明语义挖掘对文本分类的重要性。文献[14]也利用WordNet通用本体和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实现了对信息检索中的文档向量进行降维,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也适用于大规模的文档集。文献[15]利用潜在语义索引和领域本体实现文本特征的降维和分类,该方法适用于对领域内的文本集分类。近年来,基于分形的方法也得到人们关注[16]。采用分形的思想,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出数据的本征维[17],为进一步地降维提供指导性的参考。

对于新闻标题,广告语,电影预告等短文本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稀疏的特征向量,缺少对分类给力的特征项,为解决其稀疏问题除了要去掉冗余和噪音特征项外,还需要利用语义词典或本体对文本向量进行特征扩充,添加对分类起正面作用的特征项,辅助指导分类。文献[18]提出一个基于短文本的半监督的分类通用框架,适用于从Web搜索结果到医学等众多不同领域的文本分类。利用潜在主题分析模型如pLSA、LDA等和机器学习方法如最大熵和支持向量机等,从大规模外部语料库中抽取出潜在主题词扩充特征向量,提高分类器的覆盖范围。

2.2 分类模型

随着本体的发展,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将本体引入到文本挖掘的各个应用领域,基于本体的分类是研究热点之一,下面通过几个典型实例进一步说明该研究的特点及进展。

Gu等人[19]提出一个基于SARS本体的文本分类模型,利用本体中层次概念结构构建向量空间模型,为分类提供领域知识。同时从预处理后的文本集中抽取出主题词构成词典,用来不断扩充和完善SARS本体,一方面可以构建本体向量,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分类方法中存在的特征向量的高维稀疏问题。基于该分类模型构建的原型系统,对200篇有关SARS信息的文档进行分类,其分类结果的精准率和召回率最高分别可达到0.93和0.95。

Probowo[20]等人根据DDC(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和LCC(Library ofCongress Classification)的特点,建立了一种DDC-LCC映射关系,利用基于DDC和LCC两种分类模式的Web网页构建本体库,并映射到DDC和LCC两个分类模式,给出了DDC-LCC和基于本体的分类模式之间的映射的形式化定义。这种映射关系能够提供度量Web网页和类别的相似度的方法,并结合本体中的概念与实例的语义关系和层次结构关系,辅助对Web网页进行分类,取得较好效果。

Song[21]等人在2005年提出了一种利用Web网页中抽取的语法知识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并利用领域本体的层次结构、概念特征及概念间的关系和属性等领域知识对Web网页分类。首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Web文档进行词性标注和语法分析等预处理,抽取出重要概念术语构建层次结构,进而利用层次结构的语义关系构建领域本体。然后对从Web网页中抽取的概念术语进行权重计算构建文本向量,通过计算文本向量与本体构成的类别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对在线的Web网页进行自动实时分类。与传统的贝叶斯分类器和TF-IDF分类器进行实验对比,分别对从雅虎的经济新闻网站抽取的Cooperatives,employment,Finance,Marketing,Organizations,Trades等几个类别的文本集进行分类实验,三个分类器的F1指标平均值分别为0.92,0.82,0.79,基于本体的分类器有效地提高了分类性能。

2007年,文献[22]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Web文档的分类方法和自动构建本体的方法,并对分类后的文档进行排序。基于WordNet的同义词集用经验模式分解EMD(Earth Mover’s Distance)算法计算概念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得分对已有的本体进行扩充和维护,然后把本体作为类别向量对Web文档进行实时分类,最后用排序算法对分类结果中的Web文档集合进行排序,为信息检索提供基础。分别采用KNN和SVM算法对从网站上搜集的2000个Web文档进行实验,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召回率和精准率明显优于KNN方法,召回率与SVM算法相比相当略有提高,但精准率约有降低。

文献[15]提出一个文本分类的通用框架,并将潜在语义索引算法(LSI)和领域本体引入到该框架中实现对领域内文本集进行分类。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可以有效解决特征向量的高维和稀疏的问题,提高文本分类的精确度。领域本体具有丰富的领域内专用术语,可以为分类提供背景知识。利用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和领域本体实现的分类器可以有效的提高分类的性能,其精准率、召回率和F1度量值的平均值都略高于传统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实验结果。

文献[23]将本体知识作为背景知识应用到文本表示中,实现对文本的分类。对XML文本进行解析,从XML文本的元素中抽取术语构建特征向量,并充分利用XML文本的特殊结构,并对其进行标注,将文本标签及标签路径结构也作为特征用来扩展文本向量,并结合通用本体WordNet构建更丰富特征的特征向量,即将twings和tag paths的信息添加到文本向量中,并找出与twings和tag paths的信息相对应的WordNet中的同义词集合,对一词多义和多词同义现象进行词义消解。如doctor有两个词义,医生和博士,分别与WordNet中的两个同义词集{dentist, therapist, psychologist }和{professor, associated}相对应,要结合上下文的背景确定选择哪个同义词集,扩充特征向量。该方法对XML文本进行分类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2.3 性能评测

2.3.1 数据集

对分类模型进行性能评价的前提是在相同的运行平台上对统一的标准文本集进行实验。目前常用的标准文本集有Reuters-21578,20-Newgroups及其他文本集等。Reuters-21578 文本集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标准语料库[24],来源于1987年路透社的新闻专线的新闻材料,主要用于文本分类系统测试,该语料库分为135个类别,共包含21578篇文本。20-Newgroups[25]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cCallum等开发的Rainbow系统的标准数据库,有20个类的新闻组讨论英文文章分别存放在20个目录下,每个目录的名字作为一个新闻组类别,每类大约1000篇文本。对于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性能评测也可以采用特定领域的文本集如茶领域文本、酒领域文本等。

2.3.2 评价指标

经过分类后可以产生四种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TC表示本属于该类别,且被正确地判断为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TW表示为本不属于该类别,却被错误地判断为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FC表示本属于该类别,却被错误地判断不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FW表示本不属于该类别,也被正确地判断不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

通常采用精准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正确率(accuracy),错误率(fallout),误差率(error)等评价指标对分类器的性能进行评测[26]。其公式如下:

precision=TC/(TC+FC),

recall=TC/(TC+TW),

accuracy=(TC+FW)/(TC+FC+TW+FW),

fallout=TW/(FC+TW),

error=(TW+FC)/(TC+FC+TW+FW)

要对分类器的整体性能进行评测,采用F1_Measure度量[27]指标,其公式如(1)所示。其中,β是召回率和精准率的相对权重。β等于1时两者同等重要,β大于1时,精准率更重要一些,β小于1时召回率更重要一些。

(1)

F1度量指标是对精准率和召回率两个指标的综合,分别反映分类效果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是互为消长的关系,不可能两全其美,其精准率高,召回率低,反之亦然。根据分类实验的具体情况,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使分类的精准率和召回率都取得较高值,β通常取值为1/2和1。

3 主要挑战及研究进展

3.1 领域本体的构建不完善

基于本体的分类方法主要是利用领域本体或通用本体对领域内的数据的描述,从中获取知识或规则指导分类,领域本体构建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分类的性能。目前已建立了一系列的领域本体的构建工程方法,涌现出许多理论、技术、描述语言和构建工具。但是手工构建本体需要用户逐个输入大量知识,费时费力,是一项繁琐而辛苦的任务,还会导致知识获取的瓶颈,要构建完备的领域本体也是许多研究学者一直着力解决的难题。因此,如何降低构建本体的开销,根据已有数据资源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构建本体,这是本体学习所要研究的内容,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28]。

3.2 领域本体可重用性差

本体的目的就是知识的重用和共享,但领域本体必须是依赖特定领域的,才能具有良好的领域知识表达能力,领域本体的可重用性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问题。

不同本体的构建者开发的本体所描述的领域可能相关或重叠,使用的建模方法、建模工具和建模描述语言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大量异构本体。如何在构建新本体时重用现有的本体,实现对本体的重用、更新和维护已经成为本体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体标准化和模块化构建可以为解决本体的可重用性和面向特定领域提供一种新思路。如何找出多个已有本体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对多个领域本体进行映射和合并,这就是本体集成所研究的内容,即集成不同组织开发的不同语言和不同组织方式的本体,以解决不同应用中的信息异构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29]。

3.3 通用本体缺少领域术语

较为典型的通用本体有HowNet[30],WordNet[31]等。HowNet又称知网,是一个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在线常识知识库,包含中文词典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中文对应的英文的概念及属性关系,常用来辅助对中文文本进行分类。WordNet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的George A.Miller 教授负责开发的基于心理语言学规则的英文词典,它以同义词集为单位组织信息,对查询结果的演绎比较符合人类思维定式。许多研究学者根据WordNet的特点,将其应用到文本分类中作为背景知识指导分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用本体不但可以结合分类算法构建分类模型,还可以对文本向量进行特征处理,能有效提高特征向量中的特征项对分类所起到的正面作用。通用本体是通用词汇的集合,包含的词汇量很多,涉及范围广,但缺少对特定领域的专业词汇的描述,不适合指导特定领域的文本分类。领域本体可以弥补通用本体的不足,综合采用通用本体和领域本体可以更好的提高分类的性能。

3.4 本体的推理能力利用不充分

Perez[32]等人认为本体中包含类,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等5个基本建模元语,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领域内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关系,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其中公理是对本体中概念及其关系的约束,是对知识进行推理和验证的基础,而OWL(Web Ontology Language)本体描述语言是基于描述逻辑的形式化的本体描述方法,具有强大的演绎推理能力,利用推理机制进行分类并结合本体中用于描述属性和类型的词汇,会进一步提高分类效果。然而,本体中强大的机器推理机制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对本体中概念、实例和属性等特征也缺乏深层次的语义分析,本体中概念关系、实例、属性类型等特征对分类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大。如何充分利用本体所提供的机器推理机制及深层次的语义关系,实现对文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是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4 总结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本体库的文本分类通用框架,并分别从特征处理,分类模型和性能评测等多方面归纳总结了现有基于本体的文本分类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及研究进展,希望上述工作可以给相关的文本分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Sebastiani Fabrizio. Machine Learning in Automated Text Categorization [J]. ACM Computing Surveys, 2002,34(1):1-47.

[2] Lewis D D. Naive (Bayes) at forty:The Independence assumption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C]//Proc of the 1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Chemnitz, Germany, 1998:4-15.

[3] Yang Yiming, Liu Xin. A Re-examination of Text Categorization Methods[C]//Proceedings of the 22th Annual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GIR-99).Berkeley, CA, 1999.42-49.

[4] Joachims T.Text categorization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earning with Many Relevant Features[C]//Proceedings of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1998.1-7.

[5] Wiener E, Pedersen J O, Weigend A S.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Topic Spotting[C]//Proc of the 4th annual Symposium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1995.317-332.

[6] 苏金树,张博锋,徐昕.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发展[J].计算机软件学报,2006,17(9):1848-1859.

[7] 孙娜.基于本体和潜在语义索引算法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8] Yang Xi-quan, Sun Na, Zhang Ye, et al. General Framework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omain Ontology [C]//Proc of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mantic Media Adapt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2008:147-152.

[9] 胡洁.高维数据特征降维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9,25(9):2601-2606.

[10] Yang Timing, Pedersen J 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eature selection in text categorization[C]//Fisher DH.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Nashville: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1997.412-420.

.

[11] Rogati Monica, Yang Yiming.High-Performing feature selection for text classification[C]//DavidG, Kalpakis K, Sajda Q,et al.Proceedings of the 11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McLean:ACM Press,2002.659-661.

[12] 刘海峰,王元元,张学仁,等.文本分类中基于位置和类别信息的一种特征降维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8):2292-2294.

[13] LV Lin, LIU Yu-shu, LIU Yan. Realizing English Text Classification with Semantic Set Index Method[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6(2):22-25.

[14] Pavel Moravec, Michal Kolovrat, Vaclav Snasel.LSI vs.Wordnet Ontology in Dimension Reduction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C].Snasel C V,Pokorny J,Richta K.Dateso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Ostrava,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2004.18-26.

[15] Xi-Quan Yang, Na Sun. The application of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and ontology in text classifi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IJICIC),2009, 5(12):1-9.

[16] Camastra F, Vinciarelli A. Estimating the Intrinsic Dimension of Data with a Fractal-based Method[J]. IEEE Transaction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2,24(10):1404-1407.

[17] Tolle c R, Mc Junkin T R, Gorisch D J.Suboptimal Minimum cluster Volume cover-based Method for Measuring Fractal Dimension[J]. IEEE Transacti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3,25(1):32-41.

[18] Xuan-Hieu Phan, Le-Minh Nguyen, Susumu Horiguchi. Learning to Classify Short and Sparse Text & Web with Hidden Topics from Large-scale Data Collections[C]. WWW 2008 / Refereed Track: Data Mining-Learning, Beijing, China,2008:91-100.

[19]Huazhen Gu, Kuanjiu Zhou. Tex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omain Ontology[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2006,3(5):29-32.

[20] Prabowo Rudy, Jackson Mike, Burden Peter, et al. Ontology-Base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for the Web Page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C]//Proc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IEEE Computer Science,2002.182-191.

[21] Song Mu―Hee,Lim Soo・Yeon,Kang Dong-Jin,et a1.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Web Pag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omain Ontology[C]//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sia-Pacific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APSEC’05),IEEE Computer Science,2005.645-651.

[22] Fang Jun,Guo Lei,Wang Xiao Dong,et a1.Ontology―Base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Ranking for Web documents[C]//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FSKD 2007),IEEE Computer Science.2007:627-631.

[23] Martin Theobald, Ralf Schenkel, Gerhard Weikum. Exploiting Structure, Annotation, and Ontological Knowledge for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XML[C]//Dat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Web and Databases (WebDB).San Diego, California, 2003:1-6.

[24] David D.Lewis.Reuters-21578 text categorization test collection Distribution 1.0 README file(v1.2)[EB/OL].[1997-09-06]/~lewis.

[25] McCallum,Andrew Kachites. Bow:A toolkit for statistical language modeling, text retrieval,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EB/OL].[1998-09-12]cs.cum.edu/-mccallum/bow.

[26] Xiaoxun Zhang, Xueying Wang, Honglei Guo,et al. FloatCascade Learning for Fast Imbalanced Web Mining[C].WWW 2008 / Refereed Track: Data Mining - Learning,April 21-25,2008,Beijing,China,71-80.

[27] 李保利,陈玉忠,俞士汶.信息抽取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0):1-5.

[28] 杜小勇,李曼,王珊.本体学习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6,17(9):1837-1847.

[29] 范莉娅,王爱民,肖田元.本体集成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5):911-917.

篇9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核心、骨干力量,其工作具有压力大、事务繁琐、程序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要在职业生涯中逐步完成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转变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学生教育――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当前,生硬、机械的管理者身份已经不再适合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实际,同时也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而高校辅导员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抓手,努力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一)学业成绩方面

一般情况下,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尤其在专业课程陆续开设之后,本科学生在学习能力、方法和习惯上存在差异性,因而在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班级和重点人群,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地通过重开自习、学习小组帮扶、学情自我分析等形式实现学业服务的精细化。只有以服务者的姿态低调介入学生的学业成绩管理,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才能保证无一人因学业问题出现学籍异动,不及格率和学业预警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省二级、国家二级等等级考试通过率高。

(二)日常生活方面

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辅导员的角色转变还体现在对家长身份的认同上。在生活中辅导员要努力像家长一样,从细微处关心、照料学生。针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细微心态变化,辅导员必须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发现、及时到场、及时干预、及时解决。通过谈心、短信、微信、QQ等手段,时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珍惜学生每一次开口倾诉心声,珍惜每一份信任,疏导学生心理产生的细微变化。

对辅导员来说,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是基本要求,处理突发事件是常态。正是每一次的陪伴与照料,铸成了高校辅导员的果敢与担当,正是每一次的抚慰与关心,增进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家人般的情感。

(三)课外活动方面

在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方面,辅导员服务意识的最好体现就是参与度;是以朋友身份融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是通过一次次讨论、演练、修改后取得成功后的成就感。

通过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课外活动和学课竞赛的每一个环节,在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使得指导效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团队成员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了细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课堂教学与学术科研――从授业者到传道者

在目前各高校的教学体系中,辅导员及其讲授课程的地位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情况下。辅导员会担任《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虽然不是主干课,核心课,但是辅导员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让自己从知识、技巧的讲述者向思维模式、思想意识的引导者转变,实现从授业者向传道者的蜕变。

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员要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完善课程考核考评方法三个方面下功夫,有意识地以时事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人文社会学科思维方法的传授,改善理工科学生的思维缺陷;在每个专题的教学中都额外开设诸如“中国电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恐怖袭击的应对和防范”、“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一般流程和常见误区”等一系列知识拓展版块,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全新途径。

在学术科研方面,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撰写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科研成果力求站在理论高度重新审视实践经验,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 资助工作――从执行者到施助者

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奖助学金的评定到审核再到发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求精准,这种精准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辅导员只有实现从执行者到施助者身份的转变和认同,才能真正做到资助工作的三个精准。

(一) 精准识别

1、民主评议小组职责延伸。在困难认定之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牢记自己的职责,对参加困难认定同学的家庭情况以及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推行基于“家庭经济情况+在校消费情况”的困难生认定方法。制定困难认定后的跟踪考察制度,通过假期家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经济和消费情况进行考察,确保困难学生甄别工作的准确性。

(二)精准奖助

1、在奖助学金发放过程中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是否存在违规违纪情况,一经发现,绝不姑息,严肃处理。

3、深入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诚信观念,推动资助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三)关于精准管理

1、资助档案以学年为单位,下分“民主评议原始材料”、“公示材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国家助学金申请表”等类,方便档案的查找和整理。

2、定期对档案进行审查和整理,学年内每一环节工作完成后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归档,学年资助工作完成后,对各类材料进行审核整理。确保重要原始材料,无遗失,无差错。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

篇10

[中图分类号] R81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094-03

目前,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普查中[1]。该技术具有操作过程简单、精准性高、检查费用低的临床特点,是临床常用排查乳腺疾病的主要方式。有关报道指出,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0.7%,低于核磁共振成像[2]。钼靶X线拍摄出来的图像质量与临床医生的诊断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与操作技术的熟练度、责任心、日常机器数据的校正有关系。研究发现[3,4],在乳腺钼靶摄片的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摄片的甲级片率,保证图像的质量。本文根据目前临床乳腺钼靶的摄片现状,研究在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对拍摄图像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钼靶X线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3~51岁,平均(27.9±1.1)岁;体重46.5~71.4 kg,平均(59.6±1.5)kg。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钼靶X线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且此期间均进行图像的质量控制。试验组患者年龄24~53岁,平均(28.1±3.1)岁;体重47.9~73.1 kg,平均(58.8±12.4)kg。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5,6]

选取的400例乳腺钼靶拍摄者均知情。且患者均>18岁。研究方法均按照我院伦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

1.3排除标准[7,8]

①妊娠期患者;②哺乳期产妇;③有精神病家族史者;④有呼吸系统病变者;⑤患者不同意。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质量控制,仅行常规乳腺钼靶X线检查。试验组则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4.1技术培训 我院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由放射科技术主管负责,对从事钼靶X线机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包括:①仪器的使用;②投照;③图像采集等。并且规范辅助人员的日间操作,确保实习生、短期进修生等其他编外人员熟知技能操作,提高图像质量的甲级片率。

1.4.2规范摄片程序 整个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摄片程序必须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保证乳腺钼靶摄片的质量。其中,常见的乳腺摄影包括轴位、侧斜位。如果临床医师没有特殊的医嘱,则轴位和侧斜位可以满足临床医生的诊断,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力的基础。(1)首先,要认真核实患者的申请单,根据医生的医嘱和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向患者讲解乳腺摄片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保证患者能较好地配合。告知患者因压迫板挤压乳腺,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所以要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在进行检查前,让患者脱去上身的衣物,确保充分暴露出,便于钼靶的操作和摄片的准确性。(2)然后在技师工作站登记患者的信息,确保拍摄和患者信息准确无误。通过图像的采集系统进行摄片的选择和视图,确定曝光条件,做好摄片的准备工作。(3)用手拖住患者的,进行压迫板的加压。充分确保患者的伸展开,减少摺叠等情况出现。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保证患者整个摄片过程的舒适度。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情况,防止下压等状况。(4)摆好患者的后,嘱患者保持w位不动,紧闭操作门后进行曝光。曝光后进入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

1.4.3监督投照过程 在主管技师的监督下,责任技师进行以上相关操作,确保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照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规范操作。一旦发现责任技师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不当或者不正确的行为,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纠正操作人员不当的行为,保证图像的质量。

1.4.4定期维护保养 每周四上岗的技师要进行操作机器的卫生打扫,并进行钼靶X线的重启和校准工作。校准前应清洁探测器及丙烯酸模体,对图像采集系统进行质量控制测试,查看图像是否存在外来物或准直器干扰。

1.5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钼靶图像指标,包括①轴位CC;②侧斜位MLO;③内外侧位ML;④局部加压;⑤放大摄影。并记录图像质量的达标率。

1.6评价标准[8]

(1)甲级片:按照要求所拍摄的部位无丢失,且投照条件适宜,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好,黑白分明。同时不存在伪影或者显影过度情况。检查部位准确无误,左右标记清晰。(2)乙级片:拍摄部位没有包全,投照条件较差,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差。黑白存在一定的混乱,存在伪影。(3)不合格率: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标准钼靶片

双乳CC位标准影像见封三图4a,双乳对称成球形,呈切线位,无皮肤皱褶,腺体组织与脂肪组织充分分离。双乳MLO位标准影像见封三图4b,双乳对称成菱形,呈切线位,无皮肤皱褶,乳腺下褶皱充分展开,胸大肌显示充分,腺体组织与脂肪组织充分分离。

2.2摄片质量影响因素

影响摄片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乳腺外表改变、置入假体、乳腺炎、乳腺肿胀等。试验组实施质量控制后上述影响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图像达标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经过质量管理控制后的图像甲级率、乙级率、不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清晰度钼靶X线乳腺摄影是目前乳腺癌疾病诊断应用最广泛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9]。该技术具有操作过程简单、精准性高、检查费用低的临床特点,是临床常用排查乳腺疾病的主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钼靶X线设备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钼靶摄片的质量愈加重视起来。目前,临床上针对钼靶乳腺X线摄影应用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作用。同时,实施质量控制也是为了让受检者的辐射风险保持在最低限度[10,11],且有效地提高乳腺钼靶摄片质量的甲级片率。质量控制的优势主要包括(1)定期维护保养。在患者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前,要对压迫板和探测器设备进行清理,并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板面的消毒处理。在患者检查结束后,清理患者的分泌物以及脱落的皮屑组织等。(2)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设备数据的矫正,并让专门的管理人员检查设备管理、校准。校准前清洁探测器及丙烯酸模体,对图像采集系统进行质量控制测试[12]。并且让每天的上岗人员进行乳腺钼靶X线机器的检测,并记录当天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配合物理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检测,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13]。(3)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提高乳腺摄片的图像质量,保证临床医师的进一步诊断,为临床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做好合理维护和日常保养可以保证设备性能稳定并延长使用寿命[14]。与此同时,设备的性能和适应环境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医院在保证摄片质量的标准下,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标准,开发适当的管理程序,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规范化操作,做好质量控制,使每张乳腺钼靶片都能符合影像诊断要求[15-18]。同时,高质量的乳腺钼靶图像还为放射科诊断医生阅片和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基础。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后可以使得操作技师养成一个良好的摄片习惯,减少由于图像质量而出现重复摄片而带来的辐射风险,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出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经过质量管理控制后的图像甲级率、乙级率、不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钼靶乳腺X线摄影应用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作用,明显提高摄片图像的甲级片率,保证图像的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精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邹万姣,曹满瑞,朱志军.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检查实施质量控制后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1):54-56.

[2] 王青宏,朱健,王晓强,等. 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规范化操作与质量控制[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3):186-187.

[3] 宋伟兴.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J].放射学实践,2013,28(10):1010-1012.

[4] 洪凤鸣. 乳腺癌应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15):318-319.

[5] 孙莉薇.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与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40-42.

[6] 梁红. 乳腺病变X线检查技术研究进展评价[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2):128-130.

[7] 陈佳儿,林建浜,江红,等. 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探讨[J]. 医疗装备,2014,2(4):11-12.

[8] 杨皓,黄惠茹,沈岚,等. 提高全数字化乳腺X检查质量及疾病检出率[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5):420-422.

[9] 张秉宜,张郁林,韩玲,等. 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1):14-17.

[10] 李蔓,韩历丽,高倩. 临床体检、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 25(3):202-206.

[11] 杜北珏,郑穗生,赵红,等. 数字化钼靶X线与MRI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2):214-217.

[12] 徐瑾,蒋震,沈钧康. 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的诊断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13):2106-2108.

[13] 李晶,赵武,回影,等. 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的漏诊及误诊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5):2899-2901.

[14] 蜗虹,雷振,张祥,等. 乳腺癌钼靶X线假阴性诊断的影像学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4(23):2744-2746.

[15] 张建友. 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及其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7):159-160.

[16] 刘金全,庄伟雄,童志明,等. 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42.

篇11

大数据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特征。在这种医疗模式下,要求医疗人员在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同时追求效率的最大化[1]。对于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成像,集中体现在医务人员快速、准确、有效地解释影像数据(包括肉眼可见和不可见),挖掘利于诊断和治疗的有用信息。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运而生,它为促进图像采集、测量、报告和随后的临床路径以及影像和临床数据的整合提供了有效手段[2]。心血管影像的精确性成为AI临床应用中的主要领域之一,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1 人工智能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AI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指的是机器或计算程序执行具有人类智能特征的任务的能力,如模式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AI可以通过弥补人类智能,使现有医疗诊断和预后价值最大化,同时使医师负担最小化,从而显着改善健康诊疗过程和结果。AI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预示着医学领域一个更为剧烈变化时代的到来,在影像学方面尤其如此。一项通过分析科学网数据库的研究[3]发现,目前AI在医学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大数据分析、脑卒中康复、心脏手术和医疗诊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其中,用于医学诊断、预后预测和分类的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是主要热点,占所有文献的26%;而未来最引人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基于AI的微创手术。然而,关于AI数据管理、模型可靠性、模型临床效用验证等问题尚未进行广泛研究。

2 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法

大数据是一个经常用来描述大量收集数据的术语,如来自大型生物信息库的基因组数据、电子健康记录档案和大型研究队列数据以及影像学扫描数据等。AI系统通过识别和提取一组观测数据(数据集)的模式来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称为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ML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描述为计算机从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并在没有事先知识的情况下执行预定的任务[4]。机器学习可以进一步分为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这取决于用于学习的样本是否完全标记、部分标记或未标记。ML的典型例子是人工神经网络,后者基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及其连接,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反映出不同的权重,每个神经元接受多个输入,所有的输入一起决定了神经元的激活。通过样本训练找到这些合适权重的过程就是学习。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所需的样本量随着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计算能力和样本大小的限制,机器学习应用程序的成功依赖于从原始样本中手工提取特征来减少神经元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方法,即自动学习代表性的样本。深度学习是指一种特别强大的ML方法,它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拟人类的认知,常用于影像模式识别和分类。

模型训练是所有ML类型的共同过程,它是利用模型分析所提供的数据中的各种特性来学习如何生成输出标签的过程[5]。如在超声心动图中,一个模型可以分析各种特征,如左心室壁厚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以确定患者是否具有特定的条件。然而,在分析中包含不相关的特征可能会导致模型过度拟合,从而在呈现新数据集时降低其准确性。这强调了拥有一个能够代表总体的训练数据集的重要性。数据集的质量对于最终ML模型的质量至关重要。尽管ML算法可以使用小数据集或大数据集进行训练,但大数据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算法的内部和外部有效性,降低过度拟合的风险。正确模型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操作员的专业知识、数据集的性质和最终人工智能系统的目的。

3 人工智能在心血管超声的应用

心血管成像领域,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脏磁共振成像和核成像,具有复杂的成像技术和高容量的成像数据,处于精准心脏病学革命的前沿。然而,在基于AI的临床转化方法中,心血管成像一直落后于肿瘤学等其他领域。人工智能在超声心动图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心室定量和射血分数计算、应变测量和瓣膜形态及功能评估以及ML在心脏疾病自动诊断中的应用。

3.1 心室定量和EF自动化。

自动心室量化和EF计算的算法旨在提供准确、快速和可重复的心尖视图分类、解剖标志检测、心室壁分割和心内膜跟踪。有研究[6]比较了AI软件自动测量(AutoEF)和手工追踪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EF的准确性,并与心脏MRI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utoEF与手动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的EF相关性较好,且与MRI相关性良好,但AutoEF低估了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期末期容积(ESV)。此外,在不同切面,测量的准确性存在差异,以胸骨旁长轴切面的准确性最高,达96%,而在心尖切面时整体精度降低(84%)。腔室定量和左室EF测量的中位数绝对偏差在15%~17%,其中ESV的绝对偏差最小;左房容积和左室EDV被高估。

3.2 心肌运动和应变测量。

Kusunose等[7]研究发现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相比,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更好的检测区域壁运动异常并区分冠状动脉梗死区域。Cikes等[8]利用复杂超声心动图数据(整个心动周期的左室容积和变形数据,而不是单个数据点)和临床参数的ML算法识别心衰并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反应进行评估,证实通过整合临床参数和全心周期成像数据,无监督的ML可以为表型异质性心力衰竭队列提供一个有临床意义的分类,并可能有助于优化特定治疗的反应率。另有研究证实[9-10],ML算法有助于区分缩窄性心包炎、限制性心肌病以及肥厚性心肌的重塑。Zhang等[11]采用AI软件和手工勾画对左室心肌的纵向应变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AI自动测量的心肌全局纵向应变与手动应变变化最小(绝对值为1.4%~1.6%)。

3.3 心脏瓣膜评估。

有学者[12]采用AI软件对二尖瓣几何形状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二尖瓣环面积、瓣环高度和宽度、瓣叶连合间距、前后叶长度等。发现相对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所有评估的成像参数均获得了更好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而且所花费的时间明显较少。Prihadi等[13]研究证实,经食管超声心动图AI软件能够精确地对主动脉瓣结构以及冠状动脉开口进行测量和定位,且与多层螺旋CT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4 展望

在海量医学信息和影像数字化日益积累的现代医学时代,AI和ML为疾病诊断和风险预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AI对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预测、建模和精确分析,可以帮助超声医师快速、准确地处理大量心脏超声影像学数据,既有利于应对当前医疗信息数量的急剧增长,又有利于提高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未来,针对AI的研究应关注超声图像数据特征定义及其提取方法的标准化,以确保可推广性和可再现性,促进AI向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模式转变。此外,AI系统与远程医疗等软件的集成,将使智能心脏超声诊断系统渗透到资源消耗负担最繁重的地区,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Oikonomou EK,Siddique M,Antoniades 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al imaging:A radiomic guide to precision phenotyp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ardiovasc Res,2020,Feb 24;cvaa021.

[2]Dey D,Slomka PJ,Leeson P,et al.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ardiovascular Imaging: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J].J Am Coll Cardiol,2019,73(11):1317-1335.

[3]Tran BX,Latkin CA,Vu GT,et al.The Current Research Landscape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anaging Cerebrovascular and Heart Diseases:A Bibliometric and Content Analysis[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9,16(15):2699.

[4]Gandhi S,Mosleh W,Shen J,et al.Automation,machine learning,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chocardiography:A brave new world[J].Echocardiography,2018,35(9):1402-1418.

[5]Alsharqi M,Woodward WJ,Mumith JA,et al.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chocardiography[J].Echo Res Pract,2018,5(4):R115-R125.

[6]Xu B,KocyigitD,Grimm R,et al.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ultimodality cardiovascular imaging:A state-of-theart review[J].Prog Cardiovasc Dis,2020,19;S0033-0620(20)30060-8.

[7]Kusunose K,Abe T,Haga A,et al.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of 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y From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J].JACC Cardiovasc Imaging,2020,13(2 Pt 1):374-381.

[8]Cikes M,Sanchez-Martinez S,Claggett B,et al.Machine learningbased phenogrouping in heart failure to identify responders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Eur J Heart Fail,2019,21(1):74-85.

[9]Narula S,Shameer K,Salem Omar AM,et al.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s to Automate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s in 2D Echocardiography[J].J Am Coll Cardiol,2016,68(21):2287-2295.

[10]Sengupta PP,Huang YM,Bansal M,et al.Cognitive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 for cardiac imaging:a pilot study for differentiating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from 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J].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6,9(6):e004330.

篇12

胆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若发生在肝内胆道则由于结构复杂,在治疗上相对较困难[1]。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术后残石率较高、再手术率高并且复发率高的特点,由于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变复杂,往往伴有胆道狭窄,所以需要手术治疗[2],最大限度的将结石取净而降低残石率,解除胆道狭窄而降低复发率,去除病灶而降低再手术率。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切除肝脏的手术中从非规则、规则以及解剖性切除,逐步向精准方面切除[3]。为了追求更精准的手术切除,在手术中采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的联合应用,已经成为了治疗肝胆结石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具有取石率高、痛苦少的优点。笔者对本院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2年于本院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5例,其中男39例,女4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9±9.8)岁。初次手术患者49例,再次手术患者30例,三次手术患者6例,分布在左肝胆管结石患者41例,右肝胆管结石患者13例,肝门胆管结石9例,左右合并胆管结石22例,合并胆道狭窄患者44例。既往手术进行胆道空肠吻合术7例,胆囊切除术8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1例。所有患者经B超、CT、MRI、胆道造影、胆道镜、腹腔镜检查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寒战、黄疸等。

1.2 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引流术17例,肝部分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引流术15例,肝部分切除术+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2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术+肝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8例,肝胆切开整形术+肝胆盆式空肠Roux-y吻合术24例。术中胆道造影与纤维胆道镜检查,在腹腔镜下进行,采用精准的肝脏切除。术后记录残石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况。

2 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14.1%,其中胆漏2例,切口感染3例,胰腺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肠梗阻1例,下膈感染1例,胸腔积液2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B超、CT检查肝内残石未经7例,术后随访6~5年,进行造影、B超、CT检查,肝胆管结石复发为4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并且并无复发的患者59例;术后发生腹部不适,但是不影响正常生活为12例,优良患者74例,优良率达87%,本组患者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肝内肝胆结石是胆结石的一种,可单独存在,也可和肝外肝结石共同存在。肝内胆管结石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虽肝内胆管结石是良性胆道疾病,但其引发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4]。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比较复杂,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并通过B超、造影、CT检查等进行确诊。临床上肝内胆管结石的表现并不明显,有的无明显症状或是仅仅表现出上腹部的不适,在急性发作的时候会发生剧烈腹痛、发热、黄疸等症。肝内胆结石的病因相对复杂,主要与肝内感染、胆汁的淤滞以及胆道蛔虫等有关。胆汁的淤滞是肝内胆管结石的必要条件,只有发生淤滞才会形成结石。

现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5],而最基本的手术发方法是肝总管切开引流术[6],此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更够有效的控制感染,治疗目的主要是通畅胆道、控制感染使得肝功能得到改善,主要使用于胆道感染、胆道出血等急症,但这种方法取石率较低,不能很好地将结石取出,术后残石率高,再次手术率高。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可有效并且准确的取石,效果较理想。在各类手术中,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切除病变的肝叶,提高了根治的几率,是现阶段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的有效的方法。但是肝切除术术后的并发症较高,会发生胆漏、感染、出血以及肝功能衰竭等,所以需要术前的控制、术中的避免以及术后的控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7]。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肝组织严重受损,所以为了不扩大病变范围,需要将受损的肝组织切除,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肝内胆管狭窄是结石再复发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行肝组织切除术时需要确定结石的位置,将狭窄的胆管切除,从而降低复发与再手术率。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外科治疗胆结石的标准性手术,联合肝切除术可达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并且病灶切除的优点。但此手术易导致肠内容物返流,引起严重的胆管炎,从而使胆道的感染加重,所以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掌握好其适应证。现在采用一种肝胆盆式空肠Roux-y吻合术,将已切开的邻近的肝胆管拼合,整形组成一个大的肝胆管盆,肝胆盆式空肠Roux-y吻合术是对胆管前壁缺损进行整形与修复,然后再进行空肠的吻合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肠内容物返流的症状,可以很有效地对胆管前壁缺损进行整形与修复,清除结石,解除狭窄问题,而且还防止胆管炎的发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精准切除肝脏已经运用到了现代手术治疗中,对于需要切除肝脏的病变,往往由于切除的范围不够,导致有病变的遗留,是术后并发症与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但切除过多的部分则会严重影响肝脏功能,所以肝脏的切除应该保证病变部位的切除,还要尽量保全肝脏的其他部位。精准的肝脏切除与以往的不同,是以解剖性肝段或肝叶为单位,将病变的胆管树以及引流的肝脏区域完整的切除掉,并不像非规则性的肝切除在局部进行挖除。精准的肝切除能够更加充分的并且仔细地将肝内、肝外管道进行解剖并且离断肝组织,这是有效地将病灶切除与避免遗留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肝脏的精准切除在治疗肝胆结石中是非常有效的。

腹腔镜在治疗肝胆结石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8],是微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9],现在已经将腹腔镜用于肝切除术中,是精准切除肝脏的一种技术手段,尤其是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近些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腹腔镜下切除肝脏已经不断成熟,研究表明,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时采用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治愈率较高,并且并发症较少。腹腔往往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胆道镜的应用结束了外科手术存在盲区的问题,术中通过胆道镜能够很好的观察胆管以及肝内胆管的全貌,能够很好的对结石、肿瘤、炎症等进行鉴别。有报道发现,采用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术后可降低残石率至2%~4%,取石效果非常好,很有效地降低外科手术中的残石率[10],降低再手术率。

现今临床广泛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采用术中胆道镜、腹腔镜,可以很好的观察胆管以及肝脏等,能够很准确的观察出结石位置以及狭窄部位,其运动避免了传统手术中的盲目性与局限性,减轻对肝脏以及胆管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残石率。其创伤小、痛苦少、易康复,广受人们的欢迎。

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主要以取净结石、解除梗阻以及胆管狭窄问题,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以及结石的复发率为原则,应严格遵守各手术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刘振军,刘斌,牛坚.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附119例病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4):29-31.

[2] 欧松柏,李立祥.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8):1035.

[3] 韦杨年,黄海,莫世发,等.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1):67-72.

[4] 王同宪,贾世东,程青锋.56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4):101-103.

[5] 刘润瑞.肝胆管结石外科诊治——附73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0-211.

[6] 赵守和,阎玉矿.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2,5(1):62-65.

[7] 曾胜华.肝内胆管结石90 例外科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2,(11):69.

[8] 李永成.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综述[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87-88.

篇13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免疫学已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前沿学科互相交融、渗透,领衔开展多方位的探索,揭示了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问题,对生命科学中的重要问题做出诠释,使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不断获得新的突破[1]。因此以免疫学实验课为契机以点带面来培养有科研思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更具有自身的优势。

1 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培养科研型医学生的必要性和意义

作为新一代的医学生不仅应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更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而将科研思维带入平常的免疫实验教学中,则更容易使学生把推测、感知到的各种现象的本质表述出来,从而学生的科研嗅觉更加敏锐,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在试验当中将一些发散性的或者随机性的感觉加以归纳,而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的具有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同时又带着科研思维来解决问题的高素质医学生。对现有的免疫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 实验内容精选与组织实施

为了培养学生对免疫专业知识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中减少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将整个试验班级细分成四个试验小组,各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与实验指导讲义中有关的实验题目。

待试验题目明确,学生独立查找所需要文献资料,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案, 同时将查找文献的心得结果做成文献综述报告,试验设计内容分别由各小组成员代表在课堂上幻灯片的形式做交流,其他参与者自由提问,由汇报代表及其小组其他成员解答。报告结束后指导教师点评,帮助学生进行纠错、补充、启发、归纳等工作,有助于学生知识上的升华。

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小组协作完成,教师仅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度的指引。在操作进行中,仔细讲解实验步骤并规范学生试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详实的记录好试验笔记,而非机械的摘抄试验教材上的内容。

实验完成后,各小组按照规范的格式书写试验报告。任课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和试验过程及结果综合考虑作为学生实验课的成绩。各个实验组根据老师指导意见修改试验报告内容,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尤其是指导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 讨论

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淡化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精神。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大前提下,摸索能力培养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为其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实验教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后,学生更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获得知识升华,而在理论知识升华过程中更能推动学生从浓厚兴趣的研究方向入手,在试验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2]。②增强学生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试验设计的汇报和试验总结介绍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努力的使讲解更加生动、精彩。有的学生还会在黑板上划出试验的示意图和流程图,方便与会者的了解,而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是一大有益的提高,而在汇报结束后对同学老师提问进行解答时,又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和急智思维。这些有益的经验对学生毕业时候的求职甚至是工作的时候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通过科小组讨论、试验、学习的模式,整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加强了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这种学习模式下可以改善传统学习环境中同学之间的紧张的竞争关系,形成和谐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并且进一步影响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③教与学相互促进,师生共赢。加强实验教学,革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增强试验协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试验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实验老师对自己领域内的实验理论和试验操作纯熟,以保证给学生精准的示范教学,以此为契机调动实验教师的学习能动性,在教学及其准备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在整个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融入到试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试验操作的双赢局面。

总之,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验培养模式应该以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具有独立创新思维的医学生,有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升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思维。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并培养自身的自觉、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了实验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体现了教与学的融合,达到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记第173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2): 7377

友情链接